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煤矿安全责任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安全责任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安全责任制

第1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 职工培训责任 安全素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我们蒲白局各单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然而,由于煤矿企业用工制度的改变,职工知识水平偏低,技术工人极度匮乏,职工学习积极性低迷,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创建职工素质工程,落实职工培训的责任,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强化安全素质培训的必要性

我们清醒地看到,煤炭市场竞争中出现的不适应其实质是职工素质的不适应,制约安全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职工的素质问题。

首先,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职工队伍的高素质。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全面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新措施、新规章的全面实施,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半衰期迅速缩短,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职工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而重视教育、强化职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企业改革的纵身发展强烈要求职工素质的同步提升。随着煤矿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煤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煤炭行业已迈向安全高效的轨道,减员提效、分流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展开,职工保岗与竞岗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职工的素质。wWW.133229.cOm

二、当前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偏低的几种现象

1.思想意识滞后。部分干部职工对煤矿当前发展形势认识不够。严重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工作上图舒服,在技能上安于现状,这种惰性和陈旧思想,互相影响感染,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煤矿生产一线大多采用季节工和轮换工的形式,这部分人短期意识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长期下去,将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技术人员缺乏。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减少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不少人眼里,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它也是一种技术性相当强的产业,而现有的技术人员因待遇、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不断流失,技校、专科院校、大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断减少,使企业不能形成技术人才储备。

3.培训力度不够。煤矿作业人员种类多、范围广、技术性强、难度大。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有安全员、瓦检员、爆破工、采掘电钳工等30多个工种。因其工种多,工作范围不同,操作技术各有特点,技术要求高,理论性强,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4.缺乏现代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科学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三、职工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职工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够。虽然近年来,煤矿抓“素质工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职工素质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职教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煤矿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教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

2.职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煤矿企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身就短缺,特别是国有煤矿企业以技校生和职工子弟具多,采掘一线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煤矿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提高。

3.培训质量不过硬。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时间一般比较短,但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新技术、抢险救灾以及自救知识等,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任务思想和畏难情绪,过分夸大培训困难,缺乏强化培训质量的积极能动性实效性措施,在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材选编、组织实施及质量考核等重量环节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导致职工培训质量低,效果差。

四、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对策

1.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

领导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领导的观念就是企业的观念,提高职工素质,从转变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做起。企业领导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局观念,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来贯彻执行,职工教育才会有一个长抓不懈的驱动力。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基础

一是坚持对职工进行局情、矿情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如举办多种形式的演讲比赛,组建一些宣讲团,深入到班组一线宣传鼓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使全局上下形成了目标一致、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准则、进取方向和职业规范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职工思想素质也将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是坚持开展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育知识化职工,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一个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让职工群众确立新的学习理念,即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

3.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推动力

第2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体制机制运行不够畅通

在我国煤矿综合管理工作中,企业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力度还较低,在体制机制的运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在煤矿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还存在监管力度不足与缺乏专业人员等现象,进而导致煤矿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弱化、综合管理缺位等现象,最终出现煤矿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且未能够全面综合的考虑到规划、勘探、开发、建设施工等方面。此外,煤矿企业的一些管理部门在职能上还有交叉现象,进而导致责任权利等方面的不统一、整体管理合力不强以及缺乏政策的决策力与执行力,最终影响整个管理的工作效率。

1.2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全面

目前,在一些煤矿企业中,存在极度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与技术操作人员的现象,进而导致企业存在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整体素质不全面等现象,最终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煤矿企业中的一些技术人员的待遇低,但责任大,工作强度也较强,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选择其他行业,导致煤矿企业技术力量逐渐削弱,最终造成断层。特别是在基层煤矿企业中,招聘的临时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其素质也不全面,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几乎无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1.3责任意识不强

对于煤矿事故发生率的高低来说,安全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就我国目前的一些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过分追求产量,企业管理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意识相对淡化,且一些管理者也不重视对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过分地依赖政府监管,有些煤矿企业为了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且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这些因素都给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1.4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力度,收稿日期:2015-11-06作者简介:张德亮(1965-),男,湖北仙桃人,工程师,现在贵州黔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宝黔煤矿工作。并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依旧未形成良性与长效的发展机制,且在具体表现中也缺乏政策的连续性,从而导致以“关”带“管”现象频繁发生。有些企业重视生产管理,忽视安全管理,通过强化劳动,提高机械设备投入等方式,没有发挥出制度管理的连续性作用。同时,管理方面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在具体的管理中,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因此,造成在管理中出现事故发生、整顿管理、复产等恶性循环模式,为企业的综合发展埋下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也没有结合具体的需要,在制度制定上没有结合煤矿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措施不能满足煤矿的实际需要,造成整体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对于煤矿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必须在遵循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在进行煤矿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时,不仅要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还要明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与政策,并在加大矿工个人权利宣传的前提下,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此外,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要加强对员工各种安全操作程序与安全工作方式的培训与教育,从而保证职工可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但这些活动都必须依据既定的程序进行。

2.2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只有企业各级领导与职员都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相关领导要各司其职,并切实做好自身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煤炭企业最高领导还要全面负责所有活动的安全,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各个生产班组长也要对该组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负第一责任,且各岗位职工也要对其所在岗位工作的安全负第一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3加强高新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从目前发展实况来看,因具有高效性、先进性与便捷性优势,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必定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技术手段。基于此,为了适应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应通过一些煤矿安全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构建一个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与管理决策信息通道,具体如下:①对于煤矿井上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建立一体化管理平台,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的集中管理,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结合各种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来建立综合性信息网络;②在进行开采工作时,应利用传感技术进行,并利用各种型号的传感器来采集井下的瓦斯含量以及其他各类危险源与生产数据的实时、动态数据,之后通过计算机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做出适当的处理,进而对煤矿的井下动态进行有效的监控,最终实现自动预警的目的;③在煤矿工作现场,一定要安装视频监控装置,进而可以对员工实际状态进行实时了解,并通过规范员工不当行为的方式来降低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运用信息化方式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可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改善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现状。

2.4完善煤矿安全监督机制

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监督人员应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心态,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惩罚措施。同时,安全监督人员还要坚持公正廉洁的工作态度,严禁舞弊行为。这不仅要求安全监督人员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沟通机制,从而使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从而在及时发现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此外,在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时,还要注重监督实效性的保证方面,之后再通过制定各种健全的安全监督制度来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3结语

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所以,必须要提升企业自身安全意识,并加大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制定并实行各种制度来规范煤矿日常生产工作,从而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浅论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4,8:226-226.

[2]殷文立.浅议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4:50-50.

第3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工作,超能力违规开采。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告诫我们,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马虎大意[2,3]。煤矿企业在“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将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大,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落后、中小煤矿多,这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煤矿企业重生产轻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才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关键原因。我国煤矿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检查中的一些小隐患不收到重视,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不及时解决,变成了大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平稳状况,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煤矿的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由于目前在煤矿进行作业的人员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为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安全知识等,大力宣传学习安全理念,深化对安全工作的理性认识,突出抓好特殊工种、重点人物的培训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对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产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宣讲典型事故案例,使职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作为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制度是生产的基本准则,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领导在安全方面增加责任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可以安全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责、权、利要明确,增强其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另外,安全生产制度不只是建立的问题,还要防止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措施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必须做好其执行和落实工作。

2.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还应重视现场的监督检查,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监督管理。煤矿企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须抓好煤矿的现场监管工作。抓好现场监管工作,必须规范矿工的操作行为,要将作业现场的监管工作常态化,不能只是阶段化的监督管理,应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查找出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并进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水平与质量

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煤矿自身特点,确定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解决形式主义的现象,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可以及时的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坚持做到检查、建立档案、整顿改革、监督考察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增加治理隐患的力度。同时,要有步骤地实施重点监管、专项监管、定期监管,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发展到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一种无形资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煤矿企业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抢险排险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煤矿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煤矿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作者:王静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矿业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杨彩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3):87-89.

[2]魏向东.把好安全监督关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从安全监督角度浅谈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75.

第4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1.1人员因素是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终需要人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效果。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匮乏、文化程度不高、安全责任制度意识淡薄等问题,而且人员内部管理混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执行,这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人员素质偏低直接导致甚至加重煤矿事故,尤其是在煤矿事故发生后,正确的自救措施会降低煤矿事故的危害,然而就目前我国煤矿工人素质来看,很难做到这一点。一旦煤矿工作人员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意识不足、违规操作或者是没有能够及时发现险情,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煤矿安全问题,对正在生产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还有许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本应该立即自救的煤矿工作人员由于专业自救知识的缺乏,无法正常地利用自救设备展开有效的自救工作,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后果的进一步扩大,这些都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和隐患。

1.2机械设备非正常使用导致安全事故

机械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工具,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煤矿安全。在对目前的多起煤矿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显示,大量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的非正常操作导致的,煤矿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未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就很有可能诱发煤矿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其次我国目前煤矿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由于井下的开采环境相对复杂,极易导致机械设备的非正常工作,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维护,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煤矿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严格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真正实施起来却大打折扣,很多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达到应用的效果。并且目前在安全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安全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察管理和安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如果没有严格具体的实施,再健全的安全制度也是一纸空文。

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可以使煤矿从业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尤其对新工人的安全培训更为重要,在工作之前先树立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煤矿工人对煤矿安全问题作详细的了解,明确企业安全管理理念,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认识安全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和技术,从个体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于机械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过程中设置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对直接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机械设备使用培训,做到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排除,降低因为机械故障原因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并且配置专门的责任人员进行管理,在机械设备使用完后,做到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检修,这不仅能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机械的故障,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作用。

2.3严格监管煤矿安全制度的落实

第5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有效路径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过硬、素质不全面、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带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要结合煤矿企业综合发展的需要,注重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形成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运用,更好地推动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追求经济效益、投入较少

在综合管理过程中,一些煤矿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强调产量与输出,在安全生产与安全规范管理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在市场化经营的背景下,不能将安全生产与技术要素相融合,没有对生产流程中的相关环节进行资金投入,在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不能及时的增加成本,相反是减少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投入与资金投入,形成安全要素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2管理纪律不严格,存在有疏忽

在煤矿安全管理纪律的应用中,还存在约束不够、监督管理不严格等现象,例如,制度建立不健全、制度运用不彻底、处罚管理不到位等等,在缺乏相应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安全管理的综合合力还没有全面形成,尤其是在部门联合、综合管理、协调运用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在没有详细综合的管理细致表格背景下,对于整个生产环节的控制还不到位,特别在监督管理这一方面,还存在管理约束不到位,生产要素不齐全等影响,都不利于煤矿综合安全生产的有效应用。

1.3业务管理不全面,安全系数不高

在煤矿综合安全管理中,一些员工在安全意识方面不高,没有从煤矿员工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出发,尤其是在降低风险系数等方面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还不到位,一些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不全面,不能定期的加强安全与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善于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总结,因此,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综合素质也不能全面适应当前综合管理的需要,不利于提升煤矿安全管理。

2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相关安全要素

2.1强化员工的综合安全行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员工的安全行为对于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在加强安全操作等方面,要围绕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要素等,在操作规程、安全系数等方面,形成有效的管理。其中,将员工的行为要素纳入到安全管理的措施之中,通过结构化的分析处理,对于员工参与组织活动的安全程度、管理模式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在行为要素的控制中,主要是围绕知识、技能、安全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能力要素进行培训、锤炼,加强对员工安全态度的引导,形成综合知识、能力、态度等整体认知的提升,减少由于员工个性差异等造成的影响,减少在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增强整个安全管理的综合功能[1]。

2.2强化管理者的综合安全行为

煤矿安全管理者对于煤矿的综合运行以及方向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管理效应,因此,在综合人力资源的管理之中,要形成对管理者更加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在强化综合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员工知识力的运用,同时,也要细化管理措施,加强对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奖励、惩处等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在行为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管理者的优化设计,形成在安全管理中规范化、计划运用、安全监督以及奖励制度等方面的应用,及时掌握好员工的思想、行为等,并制定出符合员工个性特点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形成设计行为、管理行为、交流行为、风险控制行为等多方面的应用,推动整个科学管理的有效进步。

3探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路径优化

3.1优化措施,构建安全生产评价管理系统

在具体管理的路径中,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生产评价管理机制,注重在生产许可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级别的有效界定,加强安全督查部门的有效检查力度,形成多项综合考核指标的有效应用,并且,对于在煤矿管理中的瓦斯抽检、施工安全、技术创新等运用,加强煤矿企业中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等管理,构建综合安全管理性能要素的有效控制,定期与不定期的形成监督管理模式,全面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要素,有效推动煤矿企业的综合安全性能[2]。

3.2优化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管用有效的制度

制度管理在煤矿综合安全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构建安全有效的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形成“检查、达标、验收、奖惩”等综合管理渠道,突出在每一个环节的系统化管理,围绕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构建有力的民心工程,注重将安全生产贯穿在企业效益追求的每一个关键点,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抓好经济效益,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出安全效能的管理,强调安全质量的有效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矿安全发展并服务于经济需要[3]。

3.3优化行为,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模式

在具体的安全管理模式中,要构建行之有效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度,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安全责任目标,确保在安全生产中每一个关键因素的运用,突出加强对煤矿安全企业全面考核、责任制管理、安全评级等等,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并在具体的管理中形成安全生产的实施效果,在安全意识上加强安全综合管理,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好风险系数。

第6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一、当前福建煤矿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领导“安全第一”思想不牢。

煤矿作为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它原有的属性。因而,有些单位领导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造成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突出表现在实行外包开采经营的块段。少数外包开采经营的采区、工作面根本达不到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导致事故发生或存在重大隐患。

(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煤矿所有新工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需经过严格考核,才能上岗作业。目前,煤矿井下一线多数招用农民轮换工,流动性大,招工频繁,这样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导致有的单位培训工作关口把不严,未经培训合格的工人下井作业。这样的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不具备矿井安全基本知识,不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术,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给安全生产工作埋下很大的隐患。

㈢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经常出现“死角”。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二多”、“二少”的现象。即早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多,中晚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少,路线近的作业点安全管理人员涉足较多,边远采区管理人员涉足少。由于这方面原因,煤矿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中晚班及边远地带。

(四)有的单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

有的煤矿企业在把工程承包给外包队的同时,连同安全工作一同承包给对方,出现以包代管,外包队日常安全管理失控。与以包代管相类似的以罚代管在一些单位也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甚至以罚款为目的,发现“三违”一罚了之。

(五)质量标准化工作没有抓实。

有的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求虚不求实。采掘工程队伍平时不按标准进行施工,月底验收时再重新返工整改,返工过程自然会增加一些不安全隐患;甚至为了应付检查,采取“临时包装”的办法,出现“豆腐渣工程”。

(六)一些职工存在唯心主义的侥幸心理、经验主义、麻痹思想。

由于采掘一线大部分是农民轮换工,大部分文化层次较低,认为生死由命,安全意识淡薄,经常违章蛮干;有的职工凭借着自己工龄较长、在工作中往往凭经验,产生麻痹思想,放松安全警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七)安全监察不全面,安监人员缺乏“三铁”精神。

安监人员多数是在本单位选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制度制约,从而导致安监人员很难冲破人情关、关系网,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缺乏“三铁”精神。

二、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各级领导的主体责任意识,建立落实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煤矿能否实现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煤矿安全规程明确指出,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只有第一责任者高度重视,确实负起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才能得到顺利执行。所以必须建立领导安全责任自我约束机制,使他们到其位,尽其责,守其职,用制度来约束领导的行为,用制度来保证安全责任的到位。

(二)强化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在煤矿,为什么“三违”屡禁不止呢?主要原因是职工没有充分认识“三违”的危害性,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技术水平低,其实质还是人的素质问题。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治本,就必须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而员工的培训正是提高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入矿工人、在职员工,一定要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保时、保质地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外,应结合各个矿井的实际生产条件进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应急预案、煤矿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认识,掌握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员工自觉地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培训的方式可多样化,安全图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针对安全事故案例让员工和教师共同讨论、模拟和现场教学、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等。

(三)狠抓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安全工作是综合性工作,管理因素多、变化大、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全员抓、全过程抓、全方位抓,实现规范化管理。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1,建立矿井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要围绕百万吨死亡率这个指标层层分解。在制定目标时,能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还必须制定具体的措施来保障目标的实现。2,建立重奖重罚制度。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各部门及个人的安全效果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实行目标激励,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四)狠抓质量标准化,向质量标准化要安全。

质量标准化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多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工程质量达标的单位,生产安全状况就好。要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产量、效益、成本之间的关系。2,要强化现场管理,抓工程质量一步到位,实现动态达标。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才有保障。3,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并严格考核、奖惩。检查要从严从细,考核要客观准确,对于工程质量优良的单位,给予上浮单价,对不合格工程责令重新整改,直到整改合格方予结算工程款,并给予单价下浮。4,要以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为重点,全面铺开,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五)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安全监察队伍,不断改变监察形式,提高安全监察的效果。

1,安监员应具备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专业知识,敢碰硬,雷厉风行,“三铁”(即铁手腕、铁面孔、铁心肠1精神。2,要坚持安监员持证上岗和年审制度。安监员要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监察资格证时方可上岗,同时每年要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培训考核,对不合格者及时更换。3,经常召开安监员座谈会,不断交流思想,相互传授经验,提高安监员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方法。4,不断改善监察形式,打破固定模式。加强中晚班、边远采区、边角地带的监察,将“三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5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安全监察效果。

第7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 机电运输 安全管理 对策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煤矿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国煤矿管理事务的健康发展。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作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也对煤矿安全管理有重要影响。笔者作为一名煤矿机电工作人员,在深刻认识到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

煤矿生产属于地下作业,从井上到井下,从各个采区到工作地点,从供电运行到设备运转从固定设备到移动小件,涉及面广、线长,地点分散。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延长和开采深度的增加。使用的机电设备越来越多,机电运输各重点环节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加之作业场所昏暗狭窄,工作条件随移而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甚至矿毁人亡,近年来,我国煤矿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机电运输设备和管理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无论是开采技术,还是煤矿装备 、安全生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煤矿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任重道远。我国煤矿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井下人员较多,且大部分为单岗分散作业,形成了煤矿机电运输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客观不利因素。受煤炭市场疲软 、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煤矿维检资金不到位,新装备投入缺口大,大型机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因资金匾乏而难以及时更换,严重制约了机电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同时对大型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加之井下机电运输设备老化,很多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导致机电运输事故隐患严重,事故增多。随着煤矿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很多煤矿多种用工制度并存,有不少农民轮换工、协议工 、副业工已经成为机电运输系统的主要力量。因这部分人临时观点强,业务素质低下,不利于进行较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给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隐患。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机电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下降,质量标准化滑坡,业务保安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不能严格履行职责,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管理机电运输工作,不能有效地超前防范,致使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落实整改措施,导致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具有战线长、分布面广、分散度高 、技术性强和事故多发的特点,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决不可以忽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二、加强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1.加强煤矿机电安全基础管理,使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依据煤炭工业“三大规程”,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以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以操作规程规范每个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等,从而使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在传统的包机责任制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与扩展,实行干部保片管面,工人包台包件,挂牌管理,使包机责任制得以进一步量化、细化,做到了台台件件有人管,彻底消灭机电安全管理的死角与空白点。

2.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现场管理,对机电运输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监控

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突破口,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各级干部上岗制规定的基础上,对机电运输战线各级干部的上岗周期上岗任务、内容等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深化,并作为对各级干部工作的考评依据之一 。各级干部上岗制规定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上岗必查,现场奖罚。对现场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跟踪处理,一追到底,坚决杜绝转手现象。强化机电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除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的机电运输安全检查和组织基层单位进行机电安全互检外,根据季节特点和不同时期机电安全管理的重点,开展机电运输专项安全检查 对“ 4个关键环节”实行常年重点检查对某些存在重大隐患的环节实行特殊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指导督促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现机电运输系统人本管理的根本保证。重视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公司和各矿两级安全培训基地,不断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基层管理干部每两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机电运输系统特殊工种每年由矿轮训一遍,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安全培训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注重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机电运输系统的矿井供电电工、四大件维护机修、主提升绞车司机大型皮带司机及维护、轨道运输工、矿灯工等大部分工种都在练兵、比武活动之列,对每年在技术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公司都给予重奖。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加强,提高了机电运输战线全体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现场实际操作能力,有力地保证了煤矿机电安全生产。

结束语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作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煤矿安全管理的整体发展,而且关系到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文中论述了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福云.试论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J],中国商界,2012,2

第8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事故;致灾因素

1、引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矿大部分都是井下作业,井下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生产条件的多变性、技术设备的局限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和监管体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注煤矿安全,创建安全性矿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煤矿安全生产也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损失,每当矿难发生时都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使得我国煤矿企业的形象受损,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后续发展。因此,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讨论和思考,如何有效减少和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2、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外部环境因素

我国煤矿的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但是煤矿生产自然条件恶劣,且复杂多变,大部分煤矿是井下作业,开采受到瓦斯、水、火、煤尘和顶板等多种威胁,井下温度高、通风不畅、照明不足,而且露天煤矿少,特厚每层少且埋藏深,大部分煤矿存在着煤层薄、倾角大且不稳定等不利因素,煤矿数量巨大,大中小三型煤矿并存,差异大,灾害治理和预防难度大,是世界各主要煤矿大国中自然条件最差和灾害最严重的。

2.2监管体制因素

企业是煤矿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但是如何落实责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组织生产就离不开政府的监管。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垂直型安全监管体制,但实际上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就使得煤监部门和地方政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展开。而且一些地方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规范,缺乏独立执法权和权威性,对一些受当地政府保护的不合格的非法没法煤矿只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再加上大型国有煤矿企业负责人本身对于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下去,管理松懈,一味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这些都是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3人为因素

煤矿生产条件恶劣,许多大专院校的学生不愿去煤矿企业工作,这就造成了煤矿企业的井下一线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的现象,文化素质不高且之前都没经过专业的安全技能和生产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就算是经过了安全培训,许多企业的安全教育不规范,只是走走过场,一旦形成这种不良风气,井下员工就会形成侥幸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想法,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麻痹,行为上脱离实际,从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2.4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因素

技术设备包括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设备,另一个是安全防护设备。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产设备维护不够更新周期长,生产设备老化,安全性能下降,故障频发。大多数煤矿企业管理层不愿意或没有足够能力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地方政府的财政也不足以填补这个缺口,使得安全防护设备不齐全,不符合既定标准。

3、防治煤矿安全事故的建议

防治煤矿安全事故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于环境恶劣这个外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需要改善井下员工的工作环境。合理布局采区,改革煤矿开采工艺,加强井下通风,制冷降温,从而创造适宜生产环境,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

监管体制,员工素质和设备投入的三方面内因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一是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地方监管队伍的建设,健全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签订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责任。二是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文化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实行持证上岗的工作原则。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员工心中。三是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安全是生产的前提,而先进的设备才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煤矿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并按规定定期保养维修,及时淘汰更新,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4、结语

煤矿安全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基础工作,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防治煤矿安全事故需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预防机制,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减少和遏制重大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政安全,促使煤矿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雷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山西煤炭,2013(05)

[2]张东,聂百胜,王龙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5)

[3]张太发,张鸿艳,宋明娟.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点思考.经济师.2013(06)

第9篇:煤矿安全责任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煤炭资源;安全管理;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志码:A

煤炭是世界三大能源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必不可缺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比起煤炭资源的发展前景,人们更在乎的是煤矿中一些安全事故,电视上也经常报道某某地区的煤矿出现问题导致坍塌,多少工人等待救援,所以我们应该了解煤矿行业是如何管理自身的安全问题的。

1.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及分析

煤炭资源在一些能源大国中的地位举足若轻,我国的煤炭资源也同样在全国的经济来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谈及煤炭资源时,首先是看到煤炭的年产量,其次就是关心煤矿事故的发生了,可见大部分人们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到了2015年仅仅是前十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就达到了30401万吨,根据官方数据2011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69人,接近500人;2012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35人;2013年(从一月到十一月)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322人。还有许多瞒报等未公布的数据。而在美国煤炭行业2000年到2007年均产煤11.1475亿吨,年均死亡仅30人而已;在日本,煤矿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自1985年以来,日本煤矿未再发生大的死亡事故,这是多么惊人的安全水平;德国是世界上煤炭和褐煤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煤炭的地质蕴藏量约2300亿吨,而德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0.04。可见中国在煤矿安全的道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在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时容易忽视的问题

2.1煤矿工人的素质不合格

我国煤矿资源分布并不平均,在一些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地区,招募的煤矿工人与技术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并不过关,导致企业存在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整体素质不全面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煤矿的生产进度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严重威胁了其他职工的人身安全。而且这些素质不过关的员工由于自身问题,在招募时的工资相对比较便宜,大量这样的人出现在市场就会使正式的煤矿工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同时这些素质不过关的员工几乎无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对煤矿产业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2忽视对煤矿工人的培训

在煤矿作业中,煤矿工人们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的安全可以说是时刻都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有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认为煤矿工人自己都有自己的意识,因此忽视对他们的安全事宜的培训,或者是担心培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耽误煤矿工作的进行,更有甚者有些煤矿企业为了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不仅自身不对员工负责,还违法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3没有制定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危险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无论是管理人员或者是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对身边的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但是在一些煤矿机构中,他们没有制定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对煤矿的检查没有规律性。还有的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并没有考察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具体的需要,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制定安全机制,结果制定的措施不能满足煤矿的实际需要,工人们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管理,造成煤矿的管理出现重大的漏洞。

2.4监督、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煤矿行业在飞速的发展,煤矿行业的安全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的监督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定期的抽查。但由于煤矿行业的高利润,一些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对煤矿产业进行检查时故意,不认真检查,使得这样的安全检查成为了一种形式一般的存在。还有就是企业自身的监督不到位,企业内部在监督时常见的手法是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监督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致使在监督过程中仅仅是大概的检查一下就一笔带过,给煤矿企业的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3.针对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招募员工的门槛

想要减少煤矿行业的安全事故,首先在招募上就应该减少素质不过关人员的数量,因为很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所以必须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现在的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在招募员工时完全可以扩大范围,在网上,电视节目上都可以进行招募,不在局限于一种传统的招工方式,或者是完全依靠现有的员工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工作,而且招募基本素质过硬的人不但便于管理,对于煤矿职工市场的稳定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煤矿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3.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目前正在运行的煤矿企业想要快速平稳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为保障广大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培训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工人进行有关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与政策的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当代社会,员工们的基础素质相对以前已经提高了不少,现在对他们的培训方式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组织大家观看有关安全方面的视频,为了提高工人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组建一定的小组,不定时的组织小组学习,互相探讨自己的看法等等。只有煤矿工人自己意识到了危险的事故马上要发生了,才能够第一时间阻止悲剧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

3.3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煤矿企业安全的一项保障,只有企业各级领导与职员都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因工作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素质提高了也能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切实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3.4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的监管、监督需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监管,政府部门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时地指出煤矿企业在工作中的一些疏漏,并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做出相应的处罚,坚持公正廉洁的工作态度,严禁舞弊行为。为煤矿企业营造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其次就是企业内部对于工作中的监督、审查,由于煤矿工作中的危险会随机的出现,所以在工人们自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时候,监督人员就要对员工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进行审查,确保没有重大问题,而且还能及时的了解到企业现在的实际作业情况,为下一步的具体计划做好调查。必要时可以在煤矿作业区的一些重点地方安放摄像头来实时的了解工人们的工作情况。安全监督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企业的各项政策能够顺利的实施。

4结语:

煤矿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煤矿行业存在了好多年,但是在现在的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招聘低素质员工来节约员工成本,企业内没有制定好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还有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等。想要煤矿企业都够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重视煤矿行业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不但要制定各种制度,提高招聘门槛,监管、监督也要及时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殷文立.浅议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04):50.

[2]田水承,赵泓超,裴俊斌.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煤矿现代化.2012.(02):79-81

[3]胡发中.当前兼并重组煤矿经营管理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49.

[4]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6.

[5]张国伟.探析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