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文

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

第1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文

1.1建立民主平等的“双主型”管理模式

“双主型”管理是一种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型管理模式。①它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实现学生独立自主。该管理模式实施起来首先需要班主任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引导和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肩负起管理班级的责任。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制度,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民主平等的制度是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班主任在制定制度时需深入学生,鼓励其积极参与、提出建议,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整理的符合该班特点的管理制度,惩奖分明。在干部队伍建设时,班主任应本着公正、民主、择优的原则选拔组建班干部,可通过学生民主评议选出优秀候选人然后班主任点将就职的过程实现。在培养干部时,要明确各干部职责,各尽其能;要明确各干部工作的公平公正观,树立良好的干部威信;要明确干部素质培养观,鼓励干部大胆开展工作的同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总之,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各项管理,不断提高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双主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促进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②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1.2形成“学习型”班级管理模式氛围

“学习型班级”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共同的个人和集体愿景,共同自觉学习,进而促进每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合理的发展,推动班级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群体。③“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模式以“以人为本、知识共享、自我超越”的价值观为核心,主张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具体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四方面:有共同的班级目标;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来促进班级凝聚力;建立有学科特色的班级文化;实施班级品牌管理战略。值得一提的是,班级品牌管理战略是以“品牌”的理念进行的新型高校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全班成员共同参与确定品牌定位、实施班级品牌设计,强化班级观念,培养团体意识,促进班级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努力,构建出“学习型”班级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良好自我发展。“学习型”班级是对已有的高校班级教育模式的一种根本性的探索;是学校教育创新思维。“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是追求互动创新、班级持续发展的保障。

1.3探索“理解型”管理模式创新

“理解型”班级管理是指人性化、民主化的以“理解”为基础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该模式实施起来对管理者要求较高,需要其态度热情,语言温和,且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积极因素的作用;创造和谐、有序和有活力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班级氛围。该管理过程远离教师的独断专行,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制订,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执行者和评价者。具体实施需做好三步:第一,构建温馨教室,为师生创造理想的人文环境,使班级管理成为教学的促进力量;第二,关注师生的情感、尊严,在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成就感的提升的同时,又重视学生学习愉悦感的获得,使师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快乐;第三,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挖掘班级品牌文化,共同促进师生全面地、更好地发展。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让学生感到快乐的被管理,追求愉快的集体生活,确保学生身心和精神舒展。该模式把班级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使管理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有机部分,从而发挥管理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1.4构建“个性化”管理模式

“个性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班级管理观念,作出不同以往管理班级的有益尝试。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利用“社团化”管理模式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社团多样化管理使更多学生参与到院系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利于锻炼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让班级文化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该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活动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④第二,扩展高校班级管理视野,广泛运用网络平台。将高校班级管理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传递信息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利用网络平台展示班级风采,建立班级论坛使学生畅所欲言,促进班级建设。利用网络班会和传统班会结合使班会实效更高。第三,善于利用心理辅导参与班级管理。管理者利用心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辅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良好的倾听技术、同情共感方式、面质自我认知技术、沉默自我反省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等使班级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⑤第四,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和习俗融入班级管理。高校有很多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与习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革命红色文化、才子之乡文化、浓郁古都文化等。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充分挖掘这些育人资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教育,能更好地发挥育人效能。利用地方院校的特色文化融入、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管理模式又一次创新。

2结语

第2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文

1引言

省际边界区域由于远离各省行政、经济中心,受到经济辐射程度较弱,开发程度低而得以保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禀赋优质、旅游发展潜力雄厚的旅游资源密集带。同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边界区域被“冷落”,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极大局限。大别山作为典型的省际边界区域,一方面其山地资源、水体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生态旅游资源和茶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经济落后,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笔者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安徽一省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能够保证对策的全面性,增强可行性。

2发展对策

2.1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

大别山处于三省交界地带,三省对于大别山都有自己的开发方案,有各自的定位。正因为如此,广大游客对于大别山的印象也是比较混乱的;而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一定同质性的旅游景区往往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将大别山以旅游业崛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三省对大别山旅游资源实行共享,对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是使大别山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通过统一宣传,提高宣传效果、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多方共赢[1]。

2.2加强区域旅游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1 )突出重点,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文化打造主题休闲旅游。大别山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将具备当地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形成不同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如:以源远流长的古六安茶文化为主题打造休闲旅游,以亲身体验采茶、学习茶道等方式让游客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2)全面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组合。大别山所覆盖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优势,可以利用大别山的这一优点,大别山的不同地带走不同的路线,从而让大别山的各个景区成为一个整体,又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以旅游发展带动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应引导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当地特色山货、农产品为原料的山地绿色食品和工艺品,实现特色农林资源的增质增值。

2.3培养旅游人才,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重视教育培训及人力资本积累。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加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根据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提出对新型旅游业人才的要求,培养研究型和专业性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业人才传输通道。

(2)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旅游业是在人们生活质量与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发展的产业,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旅游业从业人员不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工作者在历史、地理、政治法规、心理学、美学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3)建设良好的旅游企业文化。围绕“服务意识”、“文化意识”、“个性化”、“以人为本”四方面,联系企业自身特色建设企业文化,并将之体现在企业开发的旅游项目中,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游客在旅游项目中能够从细节中感受到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根据不同企业文化识别企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体验者和受益者。

2.4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别山作为我国未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旅游业是重点发展产业,在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能够带动旅游产业链上的交通、餐饮、酒店、休闲娱乐设施的发展,还关联到农业、建筑、金融、保险、通讯、广告媒体等辅助产业的发展。安徽省大别山开发程度低,潜力大,需要得到政府在资金投入上的大力支持。

(2)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大别山周边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腹地交通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主要景区往往只与所属行政经济中心相连接,形成一些断头路,造成大别山内部交通不畅[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使游客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文化,有利于提高游客体验满意度。加强区内道路、供水、电力和通讯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耗资巨大,而且其总体布局要服从自然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徽建设大局,这些设施宜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

2.5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推进旅游市场建设

(1)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别山的营销应该利用各方面的渠道和手段,尤其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全球化和网络化给旅游业带来了机会,也发出了挑战。灵活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化宣传渠道,打开年轻一代游客的市场,是大别山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

(2)实行省内旅游“一卡通”策略。旅游业对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主要不是通过景区门票收入来发挥的,而更多的是通过游客在景区当地的其他连带消费,例如购买纪念品、食宿等等,所以在景区门票上我们可以采取一卡通策略,即只要游客购买了我们的大别山一卡通,大别山境内的所有景区一定时期内都可以随意游玩,一卡通的价格要给予充分的价格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链上各产业的发展。

3保障措施

3.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平衡三方利益诉求

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安徽、湖北、河南三方行政主体之间应建立“大别山旅游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在联系会议制度下,双方能够本着协商的原则,在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景区景点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商定[3]。一方面,对于三方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平衡三方的利益诉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各地为争夺同一旅游资源而采用恶性竞争手段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大别山的旅游资源,三方政府的统一规划遵从了旅游资源系统完整性的原则,使得大别山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工作能够从资源整体性出发,避免出现“无人规划”和“扎堆开发”的失衡现象。

3.2设立协调小组,监督开发全程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确立边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但并不能解决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面临的所有问题,如旅游景点营销形象的确立,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维护修缮工作等,这种由三省自主协商仍存在分歧的问题需要其他方协调、监管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为此,应建立具有监管功能的“大别山开发协调小组”,主要由国家旅游局领导、三省领导及相关专家组成。协调小组应具有独立的监督职能,全程监管大别山的开发过程,负责协调股份合作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政府主导,统筹旅游资源开发

(1)国家政府牵头,实行统筹规划。将大别山纳入旅游开发的上位规划中,并突出其重点地位,是这一边界地区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全面平衡开发的保障。国家政府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包括充当边界“共有资源”开发的牵头者,引导制定大别山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规范,保障边界地区开发过程始终以长期利益最大化为重点,对资源相对贫乏,旅游设施建设困难的地区予以扶助[4]。

(2)在省级旅游开发层面,各省政府也应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针对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确保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

3.4积极引入资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别山作为中部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尚未形成较好的旅游投资氛围,资金投入有限,影响了旅游发展速度。要确保安徽省大别山旅游业的稳健发展,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引入资金,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

(1)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要求及发展规划,做好财政预算。同时研究制定旅游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旅游产业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投资。

(2)进一步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执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扩大信贷资金供给总量,加强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积极向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倾斜,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国家政策鼓励进入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域[5]。

3.5加强宣传力度,消除群众排斥心理

(1)大力宣传三省共同开发的优势。在政府网站正式三省共同开发大别山的决定及专家对此决定的看法和分析,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决策,同时鼓励群众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及建议。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媒体、当地社区等渠道让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景区开发的真实动态,宣传景区开发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

(2)对当地居民实施“景区促销”。在边界地区旅游景区建设期间,向当地居民提供“景区优惠”,如当地居民可凭身份证领取五折优惠券,或定期免费开放的凭证。一方面可以在景区建设期间起到宣传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弱居民对边界旅游共同开发的排斥心理[6]。

3.6提高环保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严格贯彻落实《旅游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随意破坏环境、毁坏古迹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充分利用不能再生的有限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划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优先次序。要保护好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共同提升。

第3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文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承继了近四年来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

一是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并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据统计,2008年江苏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795.3亿元,比上年净增20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9%,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高16.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16.3个百分点。其增速也是在2007年比2006年增长30.7%的基础上取得的良好绩效,标志着江苏文化产业继续行驶在快速运行轨道上,并在全省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担纲主角。

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改善,新兴文化服务业比重提升。首先是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各行业所占比重继续提升。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各行业实现增加值362.2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3%,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5%,比2004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其次,在文化服务业中传统文化服务业比重有所下降,新兴文化服务业比重则快速上升。2008年,以新闻、出版、广电、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为主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91.3亿元,比2007年增长22.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1%,比2004年下降7.7个百分点。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文化、广告、会展及文化商务等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层”实现增加值170.9亿元,比2007年增长6.6%,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1.5%,比2004年提升8.4个百分点。在文化服务核心层和层中的七个行业类别中,所占份额最高、居第一位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3.6%;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6.81亿元,占13.4%;居第三位的是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8.3亿元,占7.3%;其余依次是文化艺术服务业(25.5亿元)、网络文化服务业(5.5亿元)和新闻服务业(0.7亿元)。

三是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净增208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近年来,文化产业持续繁荣蓬勃发展,对全省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亦明显增强。统计年报结果显示,2008年,文化产业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继续比上年提升。据统计,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62%(现价,下同),比上年提升了0.32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的净增量为208亿元,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为4.55%,比上年提升0.72个百分点。

四是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明显增加,人均创造增加值继续提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吸纳了就业人员,也促进了和谐江苏建设。据统计,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108.3万人,文化产业岗位吸纳的从业人员比2007年的107.1万人净增加了1.2万人,增长1.1%,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全部从业人员(4648.89万人)的比重为2.33%,比2007年提高0.01个百分点;2008年江苏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0.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增幅明显超过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幅度。2008年,江苏文化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继续比上年提升。据统计,2004年江苏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3.29万元,2005年人均创造增加值为3.76万元,2006年人均创造增加值为4.85万元,2007年人均创造增加值达到5.48万元,2008年人均创造增加值达到7.34万元,比2007年净增1.86万元,明显呈逐年提升态势。

根据调研走访,江苏文化产业踏上振兴之路,且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的主要动因是:

一、政策扶持成效初显。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各地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纷纷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科学发展”和“两个率先”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积极营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浓烈氛围,力争尽快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地区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财富之树”。尤其是部分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依靠振兴文化产业获得较好收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效应。目前,无论是苏南、苏中,还是苏北,“将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大局相融合”、“文化兴市(县)”等理念已成共识,深入人心,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苏州市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国家级“苏绣文化产业群”、“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胥口书画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沙家浜江南水乡影视产业基地”、“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昆山动漫数字产业园”等在内的27个文化(创意)产业园(街区),这些具有产业集聚性和规模效应的文化产业板块,有力提升了苏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无锡市先后建成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全市的软件专业载体已建成100多万平方米;工业设计园载体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为文化创意企业研发、创作、经营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三、文化与旅游实现联动发展。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入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局中,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互为融合的独特优势,围绕建设文化旅游这一中心,大力拓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彰显出江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超常规发展的显著特征。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一条长达1800米,厚载唐宋元明清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街区,经过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形成了历史文脉、传统建筑文化、古商市井文化三大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集中。目前已形成了兼具特色旅游、影视基地、文艺表演、文化博览和创意设计于一体

的2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的集聚区。盐城市精心打造以“海盐文化”为核心的盐城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了一条能够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文化一旅游一经济”链条。海盐博物馆的开馆、水街开街运行、建湖烟花杂技节、大丰麋鹿文化节等活动,使盐城文化旅游品牌化、市场化程度明显增强。苏州市近年来投入巨资用于惠山、清明桥等历史街区、古村镇、名人故居的保护、修复和开发,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基础性设施载体建设。新增的平江、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游、环古城河和金鸡湖夜色游、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特色专题旅游、湿地公园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沙家浜红色旅游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四、文化精品力作大幅提升。近年来,各地十分注重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文化精品创作和影视精品创作初显繁荣。全省演艺影视业日趋红火,全省2008年共有文化娱乐经纪机构6160家,从业人员33551人。主营业务收入23874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80884万元。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如话剧《三国・龙凤呈祥》、大型舞剧《红河谷》、《西施》,锡剧《江南雨》、《霞客行》,歌剧《宇宙的种子》,滑稽戏《亲亲一家人》,多媒体舞台剧《玉飞风》等好戏连台,平均每年演出3000余场,观众180万人次。新拍摄的《出水芙蓉》、《中年计划》、《大人物》、《遍地英雄》、《天堑1949》、《风雨西津渡》等多部电视连续剧,已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取得良好效益。以镇江“醋文化”为背景,讲述在社会动荡的年代里,制醋企业“镇江恒江酿造有限公司”冲破种种困难得以发展的电视连续剧《沉香》,央视已安排收购,拟在黄金时间播出。动画片《东方神娃》、《尾巴梦幻曲》、《秦汉英杰》、《吉娃娃和他的伙伴们》等动画原创作品先后十多次获得国家、江苏省的各类奖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动画原创作品长度为100集、2300分钟的《秦汉英杰》,还首次出口到动画片大国日本。

五、会展与文化节庆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搭建展示交易平台,组织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或参展国际和全国性展会,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的方式,举办精彩纷呈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促进了全省会展业迅速崛起。无锡市以举办“太湖博览会”、“中国动漫卡通高层论坛”、“无锡国际动漫版权交易及投融资洽谈会”、“韩国首尔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恳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了无锡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建设文化名城的良好氛围。苏州电博会展会规模等指标居全国第一,跻身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信息产业专业展会。太湖文化论坛项目成为该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其国际会议中心于2009年10月建成。年内苏州市共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等国家级节庆活动,提升了苏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在镇江举办的被誉为中国第一音乐节的“迷笛音乐节”,来自国内外三十支摇滚乐队参加演出,吸引了全国和境外3万多名狂热的观众。

纵观近几年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轨迹,健康良好的快速发展局面让人惊喜,但问题也不少,面对新一轮的发展竞争,我们要以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要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要切实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谋划文化产业,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相连,才能获得跨越发展的重大平台和载体,并拥有政策支持的优良环境,从而吸纳各种资源的深度投入。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推行重点项目论证制,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文化产业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能创造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要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尤其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文博企业、民间工艺企业和文化产品交易市场的快速成长,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文化产业要立足文化消费市场和有效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紧密相连,以满足不断提升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要按照市场需求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便形成各地的产业特色和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