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治理与农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蚀性大、岩石矿物风化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蚀性低的特点,外加高密度高增长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其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蚀土壤类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蚀基质,在强大侵蚀动力和人为干扰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剧烈。就地理区域而言,列入南方红壤山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安徽、湖北8个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时,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流失面积达到25万k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5。经过各方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1.1.1整体好转,局部人为破坏仍然突出据资料显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10],人为因素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据国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蚀强度可以分为轻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8000t•km-2•a-1)、极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8000~15000t•km-2•a-1)和剧烈(平均侵蚀模数在15000t•km-2•a-1以上)3个等级。调查统计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总体来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减少的总面积为94100km2,平均每年减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最大,约为31600km2,接近于4个武汉市的国土面积[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降幅最大,从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为61.46%[1],在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中水土保持成效最为明显。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与1990年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发现,多年来治理成效虽然显著,但新旧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区,如广东省与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开发项目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1.1.2散型分布,隐蔽危险流失点难以察觉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现斑点状分散分布,与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待情况危急再抢救已为时已晚。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蚀模数虽然较小,但其岩石风化层很薄,仅为黄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层流失殆尽,侵蚀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复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应着眼于“早发现,早治理”,尽量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阶段。
1.1.3林下脆弱,乔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油茶林、桉树林以及其他经济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积却日益加大。“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典型现象。林地表层土壤沙砾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乔-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林下植被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成为诱发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崩岗侵蚀,支离破碎地块难以治理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发生在花岗岩风化壳深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治理难度大,崩岗发育程度呈现一定地域规律性,平行于华南海岸线,自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弱。崩岗侵蚀面积虽然比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积不大,但是崩岗危害性极大,会破坏农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冲毁各类农用设施,侵蚀量远大于面状和沟状的水土流失。2005年长江委的崩岗侵蚀调查结果显示,南方红壤考察区共有崩岗20.13万个,崩岗总面积达到1114km2,其中广东崩岗最为严重,崩岗数量占到南方红壤考察区崩岗总数的53.6%,崩岗面积占总面积的74.3%。综上所述,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较过去已明显减少。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识并受到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规范的强度开发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却在不断加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日益月滋,隐蔽或者潜在的水土流失还未得到切实防控。可以认为,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1.2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就达到22×104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7×104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87×104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积占2135.3km2。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学治理、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已表明,只有各级政府强有力领导、实施多部门协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在山地治理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创新的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尤其是福建省长汀县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称典范,值得人们认真学习和集成推广。近20多年来,地处闽西的长汀县经过不断的摸索,从曾经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85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县域面积31.5%)变为现在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从昔日满目红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这样的变化与其不断创新理念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弹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带”、“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将生态系统的“林-灌-草-裸地”演替进行逆向治理。二是实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区实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复生态环境,对小范围水土流失剧烈区实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性水土保持举措。长汀县经过几十年治理,成绩斐然,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974.67km2降为2012年的300.80km2,治理度达到69.13%。全县森林面积由1833.33km2提高到2466.67km2,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025×104m3提高到1289×104m3。长汀县成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水土保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作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兴国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显的亮点。兴国县秉持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与自然保护相协调的基本理念,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着力建设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带,修建各类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沟整地技术”、“竹节沟加密放浅技术”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举措,摸索出“竹节水平沟-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兴国县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100×104t、植被覆盖率28.8%、水土流失面积占84%、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6℃,到2011年植被覆盖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总量下降至314.08×104t,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990.1k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8.3%,土壤侵蚀量减少40.8%,项目区土壤侵蚀量减少71.6%[17],完成了从“丘陵沙漠”到“江南绿洲”的转变,被评为全国第3个、江南第1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及其主要经验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红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南方红壤山地总体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这种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发展需求。因此,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成为继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显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侵蚀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发展南方丘陵山区乡村循环经济,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与循环经济型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与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绿色生产和优化环境双重平衡。就此,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合理构建南方山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合山区实际,优化生产结构,突出区域特色,着力开展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各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经验,以下总结凝练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的典型模式,并相应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和实践经验。
2.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红壤山区农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来拓展品牌竞争力,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打造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山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双同步的目标,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区转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农业开发区,并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依托社会资金和群众力量做大做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长汀县三洲镇创立的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区选择种植耐旱耐贫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杨梅树,同时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从1993年引种杨梅起,开始了“种杨梅保水土”的拓荒实践。十载光阴,三洲镇杨梅种植面积从6.67hm2扩大到1533.33hm2,一跃成为海峡西岸杨梅最大产区,并通过开发冰冻杨梅、杨梅酒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2011年三洲镇杨梅产值达到7000万元,占工农总产值的1/4。同时借助杨梅采摘带动生态旅游,三洲湿地公园也应运而生,成长为“长汀经验”的另一重要标杆。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尽管实施水土保持型特色农业开发会给当地带来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双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滞后的问题: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产品深度加工等技术,其不仅攻关难度较大,而且科企时常脱节;二是水土流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开发;三是农业开发过程中,人为强度耕作与不规范开发活动的持续加剧,加上受单纯经济利益驱动影响,致使开发与保护脱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区开发地的水土流失。为此要注重防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2.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根据土壤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开发的梯层结构,建立多能互补、立体经营、综合利用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其在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别受到重视和推崇。实践表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单一种植模式的经济果林植被不仅容易受到破坏,而且受损比较严重,致使水土流失剧烈反弹,进而不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立体农业生产。因此要根据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阴阳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效优化的立体生态农业经济产业。例如浙江省安吉县,其将水土流失严重的40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体农业,坡脚套种茶叶、杨桐、杨梅、黑麦草等植物,作为植被缓冲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质较好的坡面套种毛竹;在土质较为贫瘠的坡顶套种红竹等小径竹,引进藤本植物、灌木等进行生态护坡;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调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态质量。事实上,立体农业的开发利用,最大难度在于统筹兼顾水土保持和经济效益的作物选取和搭配。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或农户往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争取获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很显然,优质的水土保持型树种、草种和经济作物的筛选和繁育成为发展立体农业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2.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
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缓和烧柴引起的滥砍滥伐矛盾,其主要意义在于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燃料、饲料、肥料问题,成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内部有机质的合理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循环种养型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有序拉长产业链,使之成为引导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措施。江西省赣州市山区农村的成功经验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农业开发中,摒弃高投入、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提出“猪-沼-果”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坚持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并举,以生态经济与循环利用的理念,构建山地现代循环农业的综合开发模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废弃稀土矿区和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区,合理种植脐橙、蔬菜等作物,同时配套生猪养殖产业,并利用养殖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同时将沼液与沼渣作为有机肥返回作物生产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循环,重点发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环农业开发技术模式得以集成推广。在其区域内的铁路公路沿线创立了百里山地循环农业开发长廊,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已逐步丰富形成了“鸡-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猪-沼-鱼”等各种循环农业有效开发的新格局,其生态化治理与规模化开发循环互补的成功经验已在南方丘陵区农村广为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集成示范与有效引导,沼气池与灶具等维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对沼气使用的安全意识薄弱,乡村管理措施滞后等,影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链接,进而难以全面发挥良好的集成优势。为此,需要县乡政府积极引导并扶持发展乡村沼气能源业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山区现代循环农业朝纵深方向发展。
2.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山区乡村在推进水土流失防控的进程中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产业。通过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观设置、村庄绿化和完善的田间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融入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产业是水土保持的新尝试、新举措、新方向。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这个以栽种银杏并套种牧草的措施大面积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创立的银杏果园,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点缀了秀美山村,同时将改善生态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态农业园。长汀县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业绩,还进一步打造转型升级的模式,通过结合当地旅游景观资源,发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推进长汀生态文明进程。而位于湖北武汉的蔡甸区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园,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建成了集生态修复保护、科研监测、生态种养、休闲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时,引入生态旅游机制,以利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相互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创造可观的生态和经济收益。然而此种模式弊端也引起争议,有些地方假借生态治理之名违规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崩岗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尝试沦为地产开发商的盈利之道,饱受诟病。如何遏制部分区域与相关企业的利益捆绑、破解招商引资的寻租之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很显然,就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区在不断的探索中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尤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崩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开发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人们在学习借鉴之时,更应该注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创立水土保持型山地农业开发模式,要从个案开发治理中提炼共性经验,并形成技术标准,以求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提高。
3南方山区水土保持型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对恢复山地绿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的永续再生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经验给我们深刻启示,无论是进行生态恢复的工程型措施,还是采用生态经济型农业开发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要着力抓住3个重点,一是适度开发。要避免人为过度利用造成进一步水土流失;二是优化模式。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循环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势而变;三是循环利用。由竭取的过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态资源循环开发转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扎实推进山区农村循环农业发展。综合治理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创立水土保持型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其总体思路是: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着力绿色增收,让南方山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充分体现,使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红利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具体的战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为重点,以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以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环节,着力将南方山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山乡。实践证明,实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是富有山区特色的乡村循环农业模式,其主要环节是修复土壤,恢复植被,培肥地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力求从单一开发型农业转向立体生态农业,从单纯资源消耗型农业转向资源环境节约型农业,从粗放增长型农业转向集约增值型农业。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眼光,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有环境保护与优质经济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对区域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与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艰巨任务以及仍在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必须实施5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3.1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
要立足于高起点,整合区域优势,梳理山区循环农业发展主线。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基本要素,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规划要分门别类,明确目标,保障重点,突出特色,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明确循环农业区域功能类型,逐步形成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开发格局。要通过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山地资源,推动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合理布局;通过合理配套,实施科学开发;通过有效防控,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循环农业。不言而喻,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核心,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合理选择治理模式,着力资源循环利用。规划的重点是发展以合理利用为原则的区域循环农业开发。即在优化水土资源的基础上,配置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农村发展建设对要素资源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约束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山区乡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区域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缓解结构约束对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把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贯穿于存量结构的优化和增量结构的深化之中,引领乡村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其重要的任务是因地制宜地优选发展产业,优势互补地配套组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结合实际地搭建平台,根本目的是着力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因此,要在产业结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进一步挖掘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潜力。
3.3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
生态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而科技创新恰恰是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根基的区域生态经济,必须将农业科研单位与相关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运用于生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之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着眼点,将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持续推进的重要载体。要切实提高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进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才能得以实现,这无疑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为重要支撑,以科技兴农为战略举措,积极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将科技创新元素植入生态经济。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点、着眼更远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与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才能科学把握生态经济发展的走向,提升生态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发展。
3.4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
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完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结构;要结合山区资源特色,创立水土保持及其绿色家庭农场;要结合生态经济规律,实施项目带动以及重要设施配套。实现多因素、多途径、多专业的融合交叉,做到优势互补,成效叠加。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引导并建立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与更多的农民参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参与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环农业开发。同时要创造条件,创立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与农企合作开发机制,其要点包括5个方面,核心是培育创业主体,关键是创新投资机制,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法宝是强化科技兴农,趋势是物联网的应用,保障是强化绿色发展。
3.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一、基本现状和成效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0000家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在“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指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联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纽带,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示范展示平台。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优化布局,突出区域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五大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突出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功能,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2013年,市委市政府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各级政府围绕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巴渝”民俗民风,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
三是完善要素,服务能力提升较快。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旅游功能要素日趋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高。市农委、旅游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整合力量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市农委与市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市政府即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政策的引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与高山生态搬迁相结合
2013年,重庆启动实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作为第一件实事提上日程。具体任务是:2013年启动20万人,2014年启动15万人,2015年启动15万人,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民生实事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成为新的战略课题和突破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就是要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将搬迁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是人口下山。鼓励居住在深山高寒边远地区、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难以完善地区的农户,自愿选择转户进城、相对集中安置、旅游安置、五保户集中供养以及投亲靠友、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搬迁下山。制定了政府补一点、“地票”攒一点、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搬迁安置投入政策,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实到区县,由区县根据搬迁对象贫困程度、安置条件的不同实行差异化补助。突出抓好相对集中安置,以城镇郊区、产业园区、景区周边、农村集镇为重点,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用地调配、统一房屋风貌设计、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竣工验收及分户单建和联户共建相结合的“五统一建”模式,建设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休闲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联户沼气等环保设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
二是产业上山。由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农户退出耕地、土地流转等方式,妥善解决农业安置搬迁户“菜园地”等生产用地。对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搬迁农户集中点所在村,引导发展1~2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格局,促进搬迁户安居乐业,增收致富。三年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搬迁户,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进山。依托高山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和特色经济作物园区、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成渝走廊农业观光体验、渝宜高速原巴渝、渝湘高速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和秦巴山、武陵山、大娄山“两带三山”乡村旅游格局。采取政府补助方式,支持农户利用搬迁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发展农家乐或开展避暑休闲接待,促进搬迁户在换居住环境的同时,换思想观念、换生产生活方式、换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产品出山。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股份合作社,做到与产业发展、扶贫搬迁同步。用好高山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全这张“名片”,打好“山货”牌,培育知名品牌。采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走出去展示展销、发展农超对接和配送直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结合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把农产品当旅游产品卖,促进山区农产品卖得远、卖得久、卖好价钱。
三、发展多形态休闲农业模式
总体看,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题之一,多形态的发展模式逐步出现、社会资本和度逐步提升、发展模式和规模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各具优势的都市型、城郊型、远郊型格局初显等基本特征。
为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要着力抓好“四结合四配套”。
四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挥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不另搞一套。坚持新农村建设“五句话”宗旨,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文明传承等,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以115个市级示范村和各区县确定的示范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把休闲农业培育成农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的乡风民俗、浓郁的乡土文化。
三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资源节约、生态高效、环境友好型特色效益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重点推广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传授种养技术、市场知识和营销理念,又传授健康卫生、文明礼仪、道德法律、生态环保等知识。
四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结合。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绿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库区移民农村环保示范等项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包装回收利用、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配套:
一是农业产业配套。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和烟叶等11个产业。支持区县着重培育1~2个“举旗产业”,打造产业带,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休闲农业的梯次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水、路、电、气、市、村镇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建设,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体制机制配套。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完善人转城、地转活、钱转乡的政策制度。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1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1.1.1福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渔业占主体。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74亿元,增长4.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为28.1:2.9:9.9:56.0:3.1。可见,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1.1.2农产品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图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主要以水产品和粮食为主,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82.63%,接着是园林水果和肉类,分别占农产品总量的7.62%和7.48%。2015年,虽然各类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农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蔬菜和水产品是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78.80%。粮食产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类产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从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统计的农产品种类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两类种类,少了甘蔗这一种类。因此,在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图12000~2015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结构变化1.1.3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较好。2015年,福州市拥有2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53家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和7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此外,福州市还拥有57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13个国家级及42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已有较好的开端。1.1.4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和农家乐分别达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长7.4%和9.2%。休闲农场、农家乐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890万人,并带动了9600人就业。可见休闲农业在福州市已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各县(市)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1.2.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水平不一。从图2可看出,2015年,连江县的第一产业GDP总值最大,达到119.93亿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连江县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356%;其次是永泰县,增长了297%。图2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发展1.2.2农产品产量结构各不同,地区特色明显。从图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总产量差异较大。其中,福清市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大,达到145.69万t,其次是连江县和闽侯县。罗源县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小,达到40.39万t,仅占福清市农产品总产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地区特色明显。沿海县(市)如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罗源县、长乐市、福州市区等,水产品的产量较大,比重也较高。其中,连江县的水产品总量最大,达到94.68万t,占连江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4.15万t,占平潭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08%。结合图2可得,农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生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2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问题。2.1.1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福州市整体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乡村农业经济仍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事农业活动人员较少,农田荒废现象严重。应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积极性。2.1.2乡村农业企业发展不完善。虽然福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但乡村农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小而散,规模效益不明显。2.1.3新型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发展步伐。尽管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已呈一定规模,但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没有很好发挥休闲农业的特色效能。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缓慢。2.2原因分析。2.2.1乡村未充分合理规划。很多乡村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有效引导。具体体现: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论证,未充分结合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缘环境及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未充分挖掘、凸显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势,包括山水资源、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优势,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乡村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较多农田荒废。2.2.2乡村农业企业产业升级不明显。乡村农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以及企业管理未进行转型发展等原因,导致乡村农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2.3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民积极性未调动。部分乡村尚未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宣传动员不到位,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措施。2.2.4新型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福州市新型农业发展较缓慢,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往往是“小而散”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的农业发展新形式。
3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推进农业多功能化转型,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要在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积极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多功能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为福州市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福州市是一个临海靠山的城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应当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山区农业可以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发展为一体的山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海洋农业应充分利用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集滨海休闲旅游、滨海休闲运动、海洋渔业等为一体的蓝色休闲农业。3.2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应加强对农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支持和建设,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技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地产、娱乐、康养、会展、博览等三个以上相关或支持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3.3激励创新农业人才的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协作联动,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会的农业创新人才资源,对企业、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3.4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载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的搜索、咨询、传达、解答等服务,确保信息畅通的传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使用物联网监控农业安全生产、跟踪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传统的农业产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4结语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新型农业已形成初步发展规模。但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乡村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仍需加大发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积极加大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农业综合体以及“互联网+”农业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针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环节或具体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详细、专门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莺 李子蓉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2]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8):42-44.
[3]杨思思,谢德体,骆云中.生态约束下丘陵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3-108.
[4]张雷,何云峰,赵文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太谷县创意农业发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6(6):248-250.
[5]于法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3-15.
[6]邓章源.互联网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7):19-20.
[7]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5.
[8]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110.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12-02
太湖县现代农业发展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取得了较明显的绩效,但要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一道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1 太湖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做法
1.1 现状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面积2 040km2,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社居委、人口571 970人,其中农业人口503 328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 010元,较上一年增长13%,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9.7%。据县统计局2015年5月15日:201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13 06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0 393万元,林业产值50 038万元,牧业产值167 785万元,渔业产值56 54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 300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 572hm2,粮食总产量202 822t;油料播种面积12 481hm2,总产21 991t;棉花播种面积5 284hm2,总产9 150t。全年肉类总产量73 196t。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1 358hm2,总产量33 500t。2014年年末,全县农业生产机械总动力26.0万kw。其中:拥有农用拖拉机10 500台,联合收获机253台,排灌动力机械9 501台,农用水泵7 950台,农用运输机械3 609辆。全年化肥用量(折纯)30 581t,农村用电量12 134万kw/h。
1.2 做法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太湖县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抓手。(1)设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切块1 0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粮食生产、畜牧产业提升、油茶产业提质等进行以奖代补,全社会关心农业、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2)积极主动地用足用好党的各项强农惠农育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及时落实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同时,对新增农业补贴注重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3)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改革创新,优先满足农户所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4)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太湖县于2008年5月启动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理顺农技推广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县农委―乡镇农技站―村农技员―示范户”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县乡农技推广经费由县财政全额保障,村级农民技术员相关服务补助由所在乡镇政府予以安排,真正做到了全县农技推广有专管之人,有明确之责、有专项经费,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充满新活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 太湖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太湖县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传统作物只能在丰年略有赢利;二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十分完善,田间沟渠、道路等设施还在制约着规模化生产发展;三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不高。水稻机直播、机插秧、棉花机收等是薄弱环节;四是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在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业有害生物频现情况下,农业生产遭灾受损严重。
3 太湖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治农,科学发展。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空心村改造,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依托乡村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引导农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农膜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而化肥、农药、农膜实行零增长。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新格局。
3.2 做好“转方式、调结构”大文章 在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下,县委、县政府要主动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篇大文章。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因地制宜闯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来。如继续发展木本油料腾地种粮,集成技术发展春马铃薯生产,冬闲种饲草发展畜牧产业等。就发展木本油料腾地种粮来说,我县油茶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与优势,且宜植油茶树的丘陵、岗地、荒田资源充足,油茶油还是市场稀缺紧俏商品,可以继续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通过油料生产上山、占荒,腾出大豆、油菜田发展小麦、马铃薯生产。腾地种粮,既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能提高种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随着“一年两熟”面积扩大,冬闲田面积增加,可引导农民在冬闲田里种植饲草、春马铃薯,助推畜牧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还可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给力现代农业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1 强化农业公益体系 县委县政府要从理顺机制、健全网络入手,结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理顺农技推广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县农委(下设种植业管理局、农机局、畜牧兽医局等二级机构)―乡镇农技(农机、畜牧兽医)站―村农民技术员―示范户”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将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实用技术和信息普及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发挥好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加强保障,激发活力。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头费、推广经费应由县财政全额保障,并加大投入改善农技推广的硬件、软件条件,让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明显改观,服务效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还要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综合能力为抓手,健全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以正在实施全国农技推广财政补助项目为契机,建立“农技指导员+示范户+辐射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和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全面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服务水平。
3.3.2 加强农业经营组织建设 要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组织的生力军作用。要抓住国家正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契机,拓展基层供销社经营领域,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县、乡供销合作社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资服务方式,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加快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承担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3.3.3 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针对太湖县地域南北跨度大、山区乡镇多的实际,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可采取6种技术服务模式:一是“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服务模式;二是示范带动服务模式;三是农技服务大厅服务模式;四是信息进村入户服务模式:与电信、移动公司合作,通过手机、电话与LED电子显示屏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五是“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合作推广模式;六是专业化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化植保服务队伍、专业化机耕、机种、机收等专业化服务队伍。根据群众需要,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
3.4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让农业生产走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路子 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太湖县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为主,茶、蚕、果及林产品有一定的发展。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8 460hm2以上,要通过结构优化、单产提高来实现总产的增加、质量的提升。随着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养殖小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引导他们走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之路。这既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3.5 农机与农艺结合,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在农业生产要素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常态下,创新体制机制,集成推广应用农艺农机一体化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随着现代农机、农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4 结语
近几年武隆县委、政府相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武隆县关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明析了产业选择、目标定位和区域布局;扶持政策按照“公开、透明、稳定”的基本原则制定,从2013年起每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并保持逐年增长,着力引导产业向区域性特色产业集中、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按照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的方向,着力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目前武隆特色效益农业已经初具雏形。
1.1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2.38万hm2,产量48.6万t,同比增涨3%和7.3%,建成以双河、黄莺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势头强劲
2015年4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武隆县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武隆县有26个乡镇共60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农(林)家乐、渔家乐、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闲农家达700余家,涉旅农户达1.9万户,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2.8万张。2014年,武隆县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10户,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
1.3特色渔业方面不断突破
近年来,武隆县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资源优势,进行冷水鱼养殖,并开发裂腹鱼、大鲵、棘腹娃等特色养殖品种,产品销往北京和东北等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1.4特色林果步伐加快
加快以猪腰枣、甜柿为重点,以乡村旅游带林果采摘园为补充的特色林果业发展。2014年武隆县新增猪腰枣、甜柿、脆桃等特色林果333.33hm2,改造管护林果333.33hm2。
1.5草食性牲畜迅猛发展
2014年,武隆县实现畜牧业产值7.5亿元,草食性牲畜实现迅猛发展,其中全年牛出栏量2.9万头、山羊出栏量13.9万只。武隆县有规模畜禽养殖户8542户,畜禽养殖及加工、流通企业42个,畜禽专业合作社125个,专业从业人员598人。建成了仙女山县级草食牲畜示范带,双河乡木根山羊示范点;建成畜禽养殖示范园150余个。
2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武隆县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底线”的科学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造就了武隆基本无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现状。基本无污染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接近60%的森林覆盖率、多变的亚热带气候条件和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使得武隆县具备了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高附加值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的基础条件。
2.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武隆县坚持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围绕以双河蔬菜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以白马天池坪为重点的高山有机茶叶园区、以火炉梦冲塘为重点的特色渔业园区、以黄莺复兴为重点的出口蔬菜园区、以鸭平片区为重点的立体循环农业园区等五大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农业、扶贫、交通等政策和资金资源,通过实施内部路网改造、土地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河木根村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区,现已拥有“路通畅、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土肥沃”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并配套建有高山蔬菜研究所、示范园、品种试验园、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日趋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过去生产资料拉不进来、农副产品出运不去的落后状况,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2.3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近年来,武隆县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确立了“突出生态优势,做足旅游文章,坚持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精品农业路子,培育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公园”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商品率高、比较效益好、品牌打造有基础、易升级为旅游产品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重庆市“山羊之乡”、“枣柿之乡”、“冷水鱼”之乡等建设项目,狠抓农业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羊角猪腰枣”获“2012年中国枣业展销会金奖”,并入选201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仙女红”红茶获得“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双河高山蔬菜”、“凤来鳅田稻”、“沧沟西瓜”、“文复甜柿”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优质品牌。日益突出的品牌效益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品牌优势。
2.4市场前景广阔良好
近年来,随着武隆县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隆县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机红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现场采摘、菜品佳肴、旅游产品以及市场销售等形式不断呈现在游客面前,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这也为武隆县以绿色、有机、环保等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产品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为武隆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升级成旅游产品等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广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3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地理环境差、生产条件先天不足
由于武隆县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基本都是山地,耕地面积坡度在25度以上高达77.5%。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3.2市场激励机制尚未成熟,对特色效益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武隆县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虽然成功打造了“高山反季节蔬菜”、“羊角猪腰枣”等品牌,但大多数还处于出卖农产品初级阶段,缺乏深加工,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状况不稳定。
3.3有效劳动力的缺乏,增加了特色效益农业的实施难度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特别是特困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外打工挣钱,家里剩下的就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力严重匮乏。这不但削弱了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劳动力投入,而且限制了农户参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能力。
3.4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还没有改变,特色效益农业还不突出
虽然近年来,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为重庆主城区秋淡蔬菜四大保供重点基地县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唯一的市级重点高山蔬菜基地县,以羊、肉牛为主的草食性牲畜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粮猪型”种养结构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特色效益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份额还偏小,在农户增收中的贡献率不高。
4武隆县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
4.1规划为先导,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围绕“三化同步”的总要求,以建设“生态产业公园”为统揽,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弹子山区域重点布局高山蔬菜、有机茶叶基地,仙女山环线、白马山环线、石桥湖环线和万峰林海环线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乌江、大溪河河谷地带和局部拓展区重点布局猪腰枣、甜柿等特色林果,乌江、芙蓉江库区及木棕河、大溪河流域大力发展特色渔业。以林(草)地资源富集的中高山区为重点,推进草食牲畜基地县建设。各乡镇要按照特色效益农业的内涵和各自区域的优势,根据产业定位,编制项目规划,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4.2优化品种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武隆县耕地资源紧缺,要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突破农业产值低、效益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立足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名特优产业。按照“一乡一业”模式,围绕渔业、林果、茶叶、草食牲畜和粮油等方向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
4.3完善基础配套,增添发展后劲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特色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紧紧围绕特色效益农业的规划布局,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建设到哪里的要求,以“五小水利”为重点,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便道”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并加快建设,推进田间机耕道、石板路、水泥路和出行便道建设。
4.4培育经营主体,转变经营方式
按照“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强龙头,通过龙头带农户”的思路,重点引进、培育、扶持一批机制活、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小业主和散农户互相并存、优势互补的格局。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增强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引导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加工企业等到农村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全面推进“农超对接”、“集团消费对接”等新模式。加强农产品网上信息,扩大宣传范围。
4.5推进技术集成化,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
4.5.1加快农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
实施院地、校地合作计划,不断优化重庆市畜科院武隆分院、重庆市农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现有院地合作平台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渔业、林果、中药材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每个重点产业领域建立首席专家与技术骨干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
4.5.2强化基层农业服务
全面完成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启动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确保5年内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以上。推进“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推行专家大院服务模式,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
4.5.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办好一批农业中职学校和农民培训阵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深入推进“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深入推进全国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4.6拓展思路,跳出农业抓效益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探析
1.定义与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性。
但是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一是运行成本高与利用效率低并存。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村庄布局的松散性是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较高;农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导致供给效率较低,公众收益范围较小。二是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并存。农村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其生产和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高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2.分类
按公共产品基本属性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前者如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服务,后者如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医疗、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
按用途的使用范围不同分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和农民生活相关的公共产品,前者如小流域洪涝防治设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植物保护、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等。后者如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农村文化馆、农村电信、自来水、计划生育等。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制度,而是多种具有关联性的规则、制度构成的一个集合或体系。这个体系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多种不同的选择, 每一种不同的选择就构成了一种不同的制度。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现状分析
(一)供给主体经济乏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县、乡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对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多。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从总体上看,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老、少、边、穷地区则面貌依旧。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县、乡政府财政拮据,在解决吃饭问题尚有困难的情况下,要进行建设则显得无能为力。财力的捉襟见肘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县、乡政府难以担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至于村级经济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一些经济发展薄弱的村对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也难以为继,根本不能有效提供农民急需的农村公共产品。显然,供给主体的经济乏力是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的根本原因。
(二)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出现两重两轻的现象,农民很难享用有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地方政府受边际绩效的影响,往往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中出现,两重两轻的现象,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真正实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具体表现在,一是重硬轻软。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要求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地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二是重准轻纯。由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比纯公共产品的范围大,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如对需要达标的乡村道路、自来水设施、农田灌溉设施等,即使没钱也要从对农民的摊派中收取资金进行建设。而对涉及到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若上级政府不予支持也就一筹莫展。例如,对有些乡镇企业的污水治理,农民迫切要求政府抓紧实施,但由于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驱动,这些乡镇迟迟不予实施,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
这两重两轻的现象,实际上是农村公共产品在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机制失衡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州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64-03
引言
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1]。休闲农业不仅让游客通过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获得愉悦的娱乐和审美体验,更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用,丰富了农业内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2]。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苏州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现状
苏州毗邻上海,处于沪、宁、杭的中心地带,全市乡村区域约占市域面积的75%,其中水域面积占到42.5%,广袤的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人文活动、民俗文化、景观意境等融为一体,构成江南水乡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的美誉,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更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源和观光休闲场所。
苏州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先后建成了4个国家级、4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0多个休闲渔业垂钓区,以及一批湿地公园和生态农业园。初步形成了六大品牌模式:一是借助山水自然资源的生态休闲乡村游,如三山村、树山村;二是以地方特色美食、茶果、花木为卖点的参与体验式乡村游,如神园农庄、虞山宝岩生态园;三是以耕作或加工方式独特、科技含量较高的修学游,如波力牧场、未来农林大世界;四是以乡间节庆、宗教、工艺、戏曲等为依托的民俗体验式乡村游,如太湖渔港村、镇湖刺绣之乡;五是以古村落建筑和民居生活形态为吸引物的文化休闲式乡村游,如陆巷、明月湾;六是以临近传统旅游区(点)和城乡结合部特点的农家乐式乡村游,如旺山村、蒋巷村。
1.2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州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必须看到,苏州休闲农业发展中许多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1规划滞后,发展无序
休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造成农业旅游总体目标不明,基本处于随意开发的状态,区域间协调性不够,建设时没有准确的定位,景区(点)布局自由、随意,缺乏特色,主题不突出。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无法发挥,有序发展的环境尚未营造成功。
1.2.2缺乏文化,内容单调
目前,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内涵肤浅,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多以钓鱼、吃饭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各地都热衷于园艺场、生态园区建设,景区(点)农业旅游的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的自然状态,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缺乏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农业旅游活动,缺少农业休闲度假产品,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景区(点)回头客少。
1.2.3季节影响,忙闲不均
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休闲农业存在着随季节忙闲不均的现象,忙时人山人海,闲时无人问津。农业旅游产品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匮乏于夏季和冬季。如西山梅花节的旅游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春天梅花开花的一段时间内,采摘在秋天的橘子收获时节内,其他时节类似的景点因缺乏旅游主题,很少有人光顾,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收益率较低。
1.2.4设施不配套,服务不到位
一些景区(点)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需设施不配套,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某些景区(点)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交通和相关旅行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不达标,既不方便游客,又使相关的娱乐、餐饮、购物等营业收入降低,使农业旅游的品位下降,相关产品的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经营难度加大,收入水平低。
1.2.5 定位不明,宣传不够
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充分发掘农村风情、民俗、传统农事等农耕文明,利用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做深做透山水秀色、田园风光的文章。而目前的一些农业旅游景区(点)却忽略了根本。同时,苏州农业旅游市场营销企划的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促销的手段,农业旅游景区(点)的知名度较低,市民的认可程度也较低,客源明显不足。
2 休闲农业的属性和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的原则
2.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具有三重属性[3]
2.1.1农业属性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休闲观光功能,是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娱乐性、消遣性农事活动,为旅游提品和服务。因此,农业旅游可能改变原有的生产程序,改变原来的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活动不能因旅游休闲受影响。所以,要防止农业区域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保护好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
2.1.2生态属性
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吸引市民,让市民在旅游中体验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交织的生态环境的静心健体效能,感受纯朴的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知识性、趣味性,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保持原有自然风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1.3服务属性
休闲农业的服务属性包括提供活动场所和生活设施,通过让市民游览风景、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满足市民的旅游需求,同时,也增加了从业农民的收入。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是休闲农业特有的吸引物,因此,不能走让人工游乐设施从城市搬到农村的复制。
2.2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
2.2.1拓展农业功能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资源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形式,若离开了农业这个基础,休闲农业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应立足于农业生产基础,结合农业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农村环境、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形态进行农业旅游重点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产品系列设计。
2.2.2服务市民
农业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市民。这就决定了它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性质和服务产品。一般讲,市民缺乏农业知识,不熟悉农业生产过程,不了解农村文化。一些生长在农村的市民,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厌倦,希望换一下环境,找回过去的感觉。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结合苏州实际,可以选择不同的农业旅游类型。
2.2.3保持自然风貌、田园风光
坚持农村自然生态景观和农业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资源、景观资源、产品资源和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农业旅游,坚持观光休闲、文化娱乐、愉悦身心的景观景点的保护和旅游活动结合开展,坚持特色优先、组合成片的互惠共赢的发展。可以适度发展人造农业景观,突出主题,增加农业旅游的效益。
3 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科学的苏州市休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项目总体规划要充分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的主导思想,明确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建设完善的苏州市休闲农业从业规章,规范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采取积极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公共财政对苏州市休闲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制定行业统一的管理标准,完善休闲农业的服务标准,明确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基本条件及配套设施的标准,统一各类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定期考核结合不定期抽查,对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服务进行评定,并予公布。特别是要加强对餐饮、卫生、环境等条件的监管,防止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3.3农村自然景观、农业生态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一定要强调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欧盟各国农村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它们的建设方式正在从工业化向生态化转变。在那里农村的房屋不求整齐划一,道路不求宽大笔直,对原始地貌不做没有必要的改变,一切顺其自然。这些措施有利于防洪、阻滞滑坡,也有利于维持植被的生长和地下水源的储备。
3.4苏州休闲农业依赖于苏州都市农业,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才能发展良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依靠科技力量,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靠科技拓展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依靠科技力量,对农民进行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建立起适应休闲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的导游、接待和服务队伍。
3.5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业,它的基础是农业,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普及农业知识、参与农事活动、学习农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所。因此,休闲农业项目的设计不应按风景名胜区那种模式和要求去进行。休闲农业设施的设计标准,要体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气息,建筑风格要与当地农家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内部设备既要根据农村实际,又要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发休闲农业,需要熟悉农业和旅游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论证和设计。
3.6农业休闲项目的建设应有别于高档度假村,要注意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配套,注意农业资源的利用,切莫走入传统旅游的大投入、低产出、重形式、轻内容的歧路。切莫走进为观光而观光,为产品而产品的误区。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要把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产品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要确保基本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完好无损。要通过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7应加强休闲农业观光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观光旅游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和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3.8在政府加大建设资金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招商。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民资、外资在建设中的作用,互惠互利,促进苏州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客观分析苏州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苏州休闲农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后,逐渐暴露出苏州休闲农业管理与经营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旅游部门与农林、交通、水利、文化、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休闲观光产品数量少、水平低、服务同质化、季节性受限明显,农业观光景点饮食卫生、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等影响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因此,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利于苏州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资料:
[1]詹玲.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08,(10):15-16.
1.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
之前农村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作物主要要求其增产,因此水利设施只需要能够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就可以了。但是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之外,还要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农村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原先那种只满足作物生长的水利工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新型经济的发展了。还有就是,市场化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为了取得更好的市场效益,各自调整自家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调度,这样以来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就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2.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水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利用之前的水利配套设施开展水产养殖业,水产业对于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高了。水质如果不好,水源被污染,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会遭受严重打击,农民的利益就会受损。目前的农村地区的水质条件还不能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作,把握好重点,掌握好方向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今后,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由于我国粗放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少地区还在沿用之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意识。要在农村地区普及水资源知识,加大水资源保护节约的宣传力度,使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农村每家每户都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与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逐渐转变粗放农业时的管理思路,由之前的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2.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大力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使用节水灌溉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控制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支出,有利于保护节约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必须把推广节水灌溉放在农村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节水灌溉知识的普及,大力建设节水灌溉配套设施,积极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乱推乱放,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村的水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再加上农村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倡导建立中国“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4.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农村水利站的管理工作,增强水利工作者的服务观念,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要实现事企分开,精简乡站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与经营相分离、综合和专业相结合、科技和指导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超级秘书网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