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

第1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城市给水;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的基础,是一种有限的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的给水来说尤其重要。城市给水是城市的基础建设设施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后盾。我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一直重视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所以城市给水工程的实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城市的供水以及排水系统的建设是对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具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加快对于城市给水以及排水工程的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里程碑。

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

水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城市给排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先导性的影响。可见城市给排水工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1 建设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工业都快速发展,对于水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由于我国过去城市在供水工程上有大量欠账,所以对于新的给水工程规模以及起步各方面都比以前大,这也是正常的。衡量大水厂的建设规模也比以前大了3倍以上。此外,远距离的引水工程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因为近距离的水源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活以及工业用水的需要,只有跨地区或者河流寻找水源满足人们用水需求,所以水源也越来越远。

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我国的污废水在尚未得到应有的处理就排水体,加上农田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水环境污染愈加严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如,除了改进和加强传统的净化工艺之外,还需要再增加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前处理、后处理,即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如近几年在绍兴、昆明、合肥等城市供水部门,都在研究开发和增设对原来水厂净化工艺的补充流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浊度水、湖泊水库水、微污染源水等特殊水处理技术,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给水增压技术越来越新,如气压给水装置、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等。水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水厂集散型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安全饮用水的监测仪表及自动化设备,已在大中型水厂广泛采用。

吸引外资建设的项目增加

近年来我国给水工程的规模日渐增加,水源越来越远,并且要求也提高了,所需的投资数额巨大。供水工程还是在居民的需求下建设,于是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引进外资,采用长期贷款或者合作经营的方式,新建给水工程。

二.城市给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量不足

我国的城市缺水的类型有4种,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我国的河流的年平均径流量虽然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要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人均占有率比较低,被列入了世界12大缺少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400多座城市处于缺水的状态,严重缺水的有150多座。在 32 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城市、工业年缺水 60 亿立方米。缺水的城市也越来越多,已经扩大到内地城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尤其是西部缺水问题尤其严重,水污染也越来越家具,城市供水的矛盾越来越大。

2.2 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长期的粗放型的经济,很多地区不顾对环境的破坏,盲目发展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投入了很多资金,不重视节水,对环境的爱护,城市额节水工作也收效甚微,城市供水系统老化,跑、冒、滴、漏问题严重。

2.3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定的水质标准项目少,标准较低,这是必须正视的事实。特别是对于水中有哪些溶解物的检测则是少之又少。此外,我国给水工艺多年来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还是有瓶颈。地表水厂生产基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毒工艺。地下水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杀毒,落后额生产工艺使得水质偏低,供水的质量还是与国际的供应标准有很大一步距离。

2.4 建设资金不足

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很多,并且存在投资不足,使得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供水设备长期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管道长久失修额问题不少,高峰期供水经常发生爆管的现象。同时由于未能尽早树立“水工业”观念。供水企业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资金来源在水价中不被考虑,使供水企业无法进行自我更新, 自我发展.事实上也正是长期不合理水价体系,自身束缚了给水事业的发展,使城市供水不能实现“以水养水、以水增水”的目的, 只能靠政府财政计划拨款建造。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严重不足。

三.我国城市给水系统发展趋势

3.1 建设引水工程

为满足城市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各地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供水体系,大大提高了这些水资源短缺城市的供水能力,有效缓解了城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

3.2 监督管理转变

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水务体制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根据 W TO 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城市供水行业必须实行政企分离,建立高效率的政府监管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做好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监管,产品与服务价格监管,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监管等。3.3合理配置水资源

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对城市与农村、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统一实施取水许可,有效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同时,为促进节约用水工作,全国已有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制定了用水定额。3.4 加快改革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跨国的水务集团也开始进入我国的供水市场,国内的供水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内的市场必须面对全球的市场竞争,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坚定不移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供水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自身成本以及增强竞争能力,这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3.5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好好节约。全社会都需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不仅仅需要以各种方式像居民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日常更加需要与“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点宣传相结合,增强居民以及企业的节水意识,真正建立起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结论:综上所述,城市给水工程是整个国家必须重视的一项重大的项目,加快对于城市给水以及排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造福百姓的重要工程。本文在对城市给水工程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后,接下来对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包括建设引水工程,监督管理转变,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改革步伐,建设引水工程等。

参考文献:

[1]易茜,王成伟,李冠伦.我国水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J]舰船防化,2009年

[2]熊思琪.我国城市给水技术研究[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

第2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城市给水;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91-01

引言

城市给水是保证一个城市正常、顺利运作的最基本的条件,水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条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供水,进而对整个城市运作系统造成影响。给水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安全渡过汛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保其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城市给水施工的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给水施工的具体管理,最后据此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给水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有关部分参考。

一、城市给水施工分析

给水施工工序有:管沟开挖砂垫层铺填定点下管管道安装管身回填土无损探伤管道试压管顶回填土等。

1、给水施工开挖管沟

首先,在开挖管沟前应进行管线的测量放线,保证数据测量的精确性,设置控制点及水准桩点。因为开挖管沟之后的废弃的土料较多,桩点布置应便于管线各区段的施工,对管线的轴线及标高的引测和控制不能过远,要容易保存。

其次,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管沟。开挖边坡比要根据地质情况和沟槽深度来确定,一般为0.75~1。台阶法施工一般运用于局部开挖边坡较大处,在开挖接近沟底时,留出0.15加0.2m的土层暂不挖去,最后由人工清至设计标高,完成后的沟底应无塌方、无杂土、浮土、积水,如出现局部超挖。

再次,一般采用中、粗砂或砾砂的砂垫层来进行管道设计。砂垫层可以有效改善地基应力、减少管道沉降、改善管材应力,垫层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砂垫层保证其颗粒不均匀系数大于10,且不得含有树皮、草根等杂物。

另外,面对地下水较丰富的地段,可采取在管沟单侧或双侧布置一定数量的管井,并需配置抽水泵,借助于水泵,直接将不断渗入管井和管沟里的地下水抽走,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减缓管沟坍塌。根据以上措施应在管沟一旦挖成,预制好的管段就应立即下沟安装并立即回填。

2、铺设管道

铺设管道前,要提前将各类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工具、剂、承插管以及橡胶圈等材料准备好。确定好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之后,清理承口表面与插口外表面的油渍,并根据管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橡胶圈,要确保橡胶圈不存在碰伤、裂缝以及气泡等问题。最后用刷子向全部的插口涂抹剂,再将橡胶圈平滑套入,并按照标准的顺序合理安装橡胶密封圈。安装好密封圈之后,就可以利用吊车将第一节管吊放,当井中的测桩找好两端的高程与中心线位置之后,就可以将吊车的吊臂松回,吊装下一节管。另外,还要保证带插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出口方向、带承口的半截管排在进水方向。为了确保管道位置的安装准确,当完成第一节管的安放,要加于固定与支撑,这样有利于下一节管调节吊放位置。

3、施工雨水方沟工程

首先是对槽线进行检查,挖掘沟槽并验收,其次是对沟槽制模并浇筑底层混凝土、放置钢筋、止水带,通过再次制模,浇筑基础层混凝土并抹平,最后安装盖板。检验好沟槽之后,可以根据设计图对其高度、宽度、几何尺寸的要求进行模板的制作。而模板的材料通常以钢材为主,木材为辅,其背面则用木方、支撑木等进行固定。加固模板的整体结构,保证模板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另外,还可以在模板的内侧加装支撑木,确保模板结构牢固性。当模板制作完成之后,必须要通过监理人员对其检验与验收,只有检验合格之后才能用于底层混凝土的浇筑。

二、城市给水排水施工过程问题分析

1、缺少施工质量意识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项非常特殊的项目,所以必须加强质量审核,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对外界舆论不管不问,拒绝媒体进行质量检测,更严重的是不少施工单位存在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的现象。另外,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内容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或者对要求标准不熟悉也会造成质量的下降。人员在思想上存在懈怠,在一定程度上使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

2、质量管理问题严重

给水排水工程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质量管理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质量的审核,有些施工单位靠上交管理费来摆脱各项质量检查,导致了工程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有些单位根本不具备质量检测的设备和能力,这些都造成了质量问题。施工工程缺乏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流程,在工作中不按图纸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会出现随意更改设计图案的情况。诸多问题的发生都表明质量管理在城市给水排水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

3、监理工作不到位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监理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有些工程项目中,部分企业以种种理由为借口,对监理的管理拒绝执行。这种现象对给水排水的施工管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导致了很多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的出现。

三、提高城市给水施工管理的措施

1、给水工程准备阶段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进行图纸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到认真,负责。设计团队应该进行充分交流,根据具体的环境等条件编制并绘制出详细而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或专家打分法进行最终方法的确定。这样的操作,可以确保设计工程的安全、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加强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项目施工质量负总责,对施工过程中的环节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控。项目总承包单位统一协调指挥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另外在城市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跟踪巡视检查,并邀请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单位一同参与工程的管理与质量的控制,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并立即要求各个施工部门进行整改。比如在给水系统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对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3、实施有效监理

监理单位应对给水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监管能力。另外监理单位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与优秀的监理人员结合起来,增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管实力。在监管过程中,监理单位应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采用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控制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的相互关系,提高给水工程的质量。

4、做好政府质监工作

对于城市给水工程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严格审查,对关系质量的重要环节要进行控制,保证其符合现行给排水施工规范的要求。同时质监机构要注重提高质检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质检程序,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争取将政府质检工作做到客观公正。

5、质量责任度要切实落实

给水工程不论大小,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指派项目负责人对质量进行管理,对工程质量负领导监督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头上,杜绝职责不清、工作不到位、考核不严、处罚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在工程验收或者使用过程中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给水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浩飞.浅析城市给水管道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08.

第3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关乎城市的环境建设、水污染的治理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能够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然而,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际设计与规划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成了势在必行的大任。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与规划内容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各项职能的有效发挥意义重大。给排水工程涉及用水的供给、废水的排放和水质的改善。而我们所说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则是通过城市内的一些给排水设施实现对城市内水源的收集和处理。通常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时需要加强对排水管网等其他给排水设施的优化布置,以做到对生活、生产的污水、废水以及雨水等其他废弃水从产生到处理的完整流程设计。

随着给排水工程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水源收集、水质处理的简单设施,而是富有更广泛的意义,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建设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进一步确定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范围,从而进行整个工程的布局设置,并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市政给排水工程粗略的分为城市总体排水规划和某一规划区的排水规划,这两大部分使得市政排水规划得以进一步完善,使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能够协调一致,符合当地实际需求。

二、市政给水工程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探讨

我国水资源总量满足不了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给水工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重了这种矛盾。

1、自然条件下给水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存在问题:首先是,生产、生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无尽的。我国水资源总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市政给水工程在规划设计时往往对水的重复利用环节不重视,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尤其是在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方面十分的不到位,城市用水高峰时用水系统几近瘫痪。其次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差异很大,多是夏多冬少,南多北少,给水工程的时空调度设置不合理。

相关措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抗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制定严格的水价标准,采用节水龙头,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合理的进行给水工程建设。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例如:大坝、水库等将雨水储备起来或者是跨城际调水减缓给水压力,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2、给水系统设计缺乏前瞻性

存在问题:我国城市人口增速惊人,用水量也是与日俱增,在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设计时间,相关的部门往往以现在的人口数为基准,这就使得用水矛盾加大。加之,城市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由于缺乏前瞻性的设计理念,造成城市的给水管网设计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管网杂乱、投入增加。短期的建设使得市政给水系统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另外,给水工程在设计时,还缺乏实际性,不能根据实际的用水需求做到因地制宜,给城市用水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相关措施:要用前瞻性的目光对城市的给水工程进行设置。给水工程在规划设计时要能够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要尽可能的满足十年之后城市给水的需求。在管线设计时要避免重复建设现象,尽可能的满足更多建设的需求。另外实际的用水需求往往不是通过普遍的、同一的规划就能满足的,要根据当地实际的用水需求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尽量减少供水和需水之间的矛盾。

3、高用水单位给水工程设计不合理

存在问题:工业用水和市政用水都是用水量较大的单位,然而在市政给水工程设计规划时这两个部门的循环用水率都不是很高,管网漏失情况时有发生。

相关措施:要合理布置管线,采取中水回用技术,减少管网漏水现象的发生,建立城市分区管理体系,注重循环用水设施建设,提高用水单位的用水率。

三、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探讨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总量不足而需求量又比较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的排水工程面临巨大的挑战。

1、排水工程的防洪排涝

存在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防洪排涝能力关乎城市的生命安全。在防洪排涝中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洪加强防范,对内洪做到有效的排除和滞蓄,同时,排水工程在规划时不能与竖向规划的城市用地相匹配。另外传统的排涝标准主要针对的是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和农田而非城市中心或重要街区的防洪排涝问题,同时防洪排涝的规划也不尽完善,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相关措施:在排水工程设置时要构建水库、防洪堤等蓄水工程,在外洪来袭时能够做到及时的防范与调节,对于有可能造成内洪的雨水通过城市水网等排水工程设施进行有效的排除和滞蓄。在城市防洪设施规划时要以历年的雨水量以及10年一遇的大型洪水为标准确定排洪的面积,同时要借助重力流作用,对排水工程进行规划与设置。山区、丘陵等地区要因地制宜的设置洪水的抽排设施,确保村镇安全。

2、排水工程的污水处理

存在问题:城市排水工程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经常会出现污水管道深埋不符合实际需求,造成工程量不减反增,工期延长,工程造价标高。原污水提升泵位置过高导致管渠掩埋过深,造成工程施工困难而后期维护麻烦增多。另外,由于设计技术的不合理,论证又不是十分的充分,必将导致污水管网的竖向高程与污水提升泵设置不相符合。

相关措施:城市运转的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污水,污水处理不到位对城市的影响是极为深重的。这就要求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中要对污水提升泵站的位置和高度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优化设置。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生活污水好城市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置,促使污水能够被净化再利用。例如:利用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吸附,以及在污水管网的设计中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污水设计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合理的对污水管路的设计规划。同时要尽量的通过施工的手段和施工管材合理的确定污水管掩埋深度和排水管高程,提升污水的有效排放率。

3、出水口相关道路建设

存在问题:出水口的确定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来的,它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网设置意义重大,如果干路位于雨水排水的主干道,则容易导致内洪或者不得不变更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造成工程造价提升,工期延误,市政给排水工程效用难以全面发挥。

相关措施:根据管网的实际情况严格确定重要出水口,尽量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不至于后期随意的变更。对于雨水排水的主干道更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建设,避开一些无法迁移的建筑物。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与使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刘平.给排水验收工程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

第4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城市污水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做好包括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污水排水工程以及雨水排水工程在内的三项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完成这三项任务也是确保整个城市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1、城市市政工程中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1.1城市用水量预测

在进行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时,需根据规划区基础资料情况,运用多种方法对规划区用水量进行预测,对比后确定规划区的用水指标和用水量。在总规和控规给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和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法。

1.2城市给水水源的规划设计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原则:

1.2.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采用地表水源时,须先考虑自天然河道和湖泊中取水的可能性,其次可采用挡河通坝蓄水库水,而后考虑需调节径流的河流。地下水贮量有限,一般不适用于用水量很大的情况。

1.2.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对于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随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而定,参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当城市有多种天然水源时,应首先考虑水质较好的容易净化的水源作供水水源,或考虑多水源分质供水。

1.2.3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

这些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卫生安全、施工、经济等方面条件。

1.3城市给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

1.3.1给水构筑物设计流量

给水构筑物、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均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1.3.2给水构筑物类型

第一、地下水给水构筑物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及复合井、引泉构筑物等,其中管井和大口井最为常见。

第二、地表水给水构筑物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固定式可用于不同取水量,其又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其中前两者应用较普遍。活动式适用于中、小取水量。

1.4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给水管网指从水源到城镇水厂原水输水管渠和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输水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从水源到城镇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管网中不设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另外,管网中设有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的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调节构筑物供水量之差。

2、城市市政工程中城市污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2.1城市污水量的预测

城市污水量为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与城市工业废水量之和。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城市工业废水量宜根据城市工业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确定。

2.2.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

2.2.1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及总变化系数

计算出污水量后,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管道设计流量Q=q×F×KZ

式中: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L/s)

q——面积比流量(L/s.万m2)

KZ——总变化系数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当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m/s。

(3)最小管径及最小设计坡度

城市道路下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D300,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为0.002,其它管为0.003。

(4)最小埋深和最大埋深

污水管最小埋深一是满足地面荷载要求,二是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除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外,还需考虑支管的坡降。根据以上原则,针对具体设计管段,确定干管的最小埋深。其中,最大埋深的确定应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而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2.2.2污水管网系统布置

污水管网系统布置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污水管网敷设充分利用地形,排水方向与地形趋势一致,顺坡重力流排放。尽量少穿河道及障碍物,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3)完善污水管网系统,避免污水收集盲区,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4)充分利用原有的污水排放设施,对不尽合理的部分加以改造,尽量减少工程的重复投资。

(5)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在管道坡度的选择上,坡地上和地面坡度一致,平地上和反坡地段采用规范允许的最小坡降,减少管道的施工难度,减少中途提升泵站的数量,降低排污系统常年运行电耗。

2.3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

2.3.1污水系统规划

(1)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 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2)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2.3.2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根据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确定。

2.3.3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2.3.4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和规划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规划区灾害性暴雨发生情况,确定污水厂的防洪标准。污水厂的地面标高应考虑洪水位的影响,并与规划区的防洪设施协调统一。

3、城市市政工程中雨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3.1规划原则

第一、雨水管道应以就近、分散排入河流为主要布置原则,以减小管径,缩短长度,减少造价。

第二、合理利用地形,使低洼地雨水有出路,尽量不建排涝泵站,使雨水管道埋深最浅,节省投资。

第三、充分利用现状已建成的雨水管道,科学规划,避免投资的浪费。

3.2设计参数

雨量公式Q=ψ×F×q(L/s)。式中:Q—管渠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F—设计管段汇水面积(ha); q—设计暴雨强度(L/s.ha)。其中径流系数遵循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数据采用,其中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下表中的地面种类加权计算。

3.3雨水管渠的设计步骤

3.3.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根据城市规划图和排水区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3.3.2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

3.3.3由各流域的具体条件确定设计管网的重现期、径流系数、街坊集水时间等设计参数。

3.3.4确定管道的最小埋深,并由竖向规划读出设计管段的地面标高。

4、结语

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加上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技术来优化设计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市政公用设施,这应该是每位市政给排水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ap water to the city, through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and near future arrangement, the main content including water, water, water choice forecast, and the pipeline, pump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etc.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resid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so on, water situation has changed greatly. All of the water supply plan work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in the planning of city water forecast, water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lan this a few qu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question

一、水量预测:

水量预测是给水规划的基础,城市用水系统的发展,表现在其各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变化上,这种变化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经济结构、规模的变动。

2、用水效率因素: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耗水量、中水回用、污水资源化等。

3、供水事业发展:如供水能力及漏失量控制等。

4、自然资源因素:如水资源总量、可开采量、降水量、径流量等的变化。

如只利用第1方面因素研究未来城市用水系统的变化时,因为不考虑城市其它因素,所得结果只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对城市的实际发展作用不大。如在此基础上再对城市的用水效率因素予以考虑,此时所得的需水量,对城市远期规划和未来给、排水事业的发展,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水需求的动力。对需水量进行研究,必须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这些可从城市发展规划中得到明确的数据。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城市给水系统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目的在于为确定城市未来系统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这方面研究越透彻,预测就越接近实际。

城市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其他用水量等。常用的预测方法是分析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等相关因素,建立模型进行推算。

在目前的经济转型、工业结构调整时期,特别在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时期,不管是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地区,其规划必然是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因此对土地和资源利用、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工业结构和布局等城市规划,将有别于过去以发展生产和经济为主的规划,作为城市基础实施之一的供水量的增长规律也将与过去不同。水量预测就不能仅按历史的发展趋势延伸,还要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用水量分别预测,一般分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和非工业用水三大类。

过去是利用工业总用水量与工业总产值之比即万元产值单耗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随着工业结构不断改变,产值和耗水的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很高而往往其耗水量不大,传统的预测方法已不适用了,也不可能采用历年来工业用水增长或递减的资料进行推算,是水量预测中较困难的一项工作。如果城市规划能提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则可对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分别进行产值和耗水量统计分析,然后进行推算。目前还有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是根据工业用地面积对不同类型的用水量进行计算。

城市供水中非工业用水是很主要的部分,影响非工业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气候、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等。当前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耗用水量也不断增加。对于非工业用水量的预测,除根据历史资料与影响因素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建立相关关系进行推算外,还可对某些典型区域进行非工业用水、居民用水、总用水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相互关系后推算。

由于进行水量预测时,城市规划提供的还不是详细规划,预测结果与实际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因此对于预测结果还是考虑其可能变化的范围,一是由于超常发展或气温等因素使需水量增加,二是加强用水管理后用水量有所下降,此外还需跟踪实际发展情况修正原有的预测值。

二、用水管理:

由于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被大家认识,水资源保护和用水量管理也日益被重视,成为国际水协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用水管理是采取各种方法促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尽量做到合理用水。用水管理的内容有制定综合用水管理策略、对公众进行保护水资源及合理用水的宣传、尽力保护现有的水资源、安装合适的计量装置、控制漏损、采用节水的卫生洁具、水费采用分段计价、奖励节水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这方面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果。我国供水企业在节约用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漏损率还较高,卫生洁具用水效率还需提高,总之如果广泛深入地开展用水管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各类用水单耗均可能有所下降。

三、工程方案:

近年来通过远距离引水以取得优质水源的方式增多,分质供水的方式也随之提出,其目的按不同水质要求供水以节约优质水的用量。目前提出的分质供水有不同类型:分为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生活用水中食用水与其他的用水分开,将生活用水中马桶冲洗水和其他用水分开等。从概念上讲不同用水目的其水质要求不同,采用分质供水是非常合理的,但在作出分质供水方式的决定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核算。首先是确定分质供水的不同水质标准,如果水质标准差异不大分质供水就没有意义。其中较困难的是将食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自来水企业执行的供水标准是“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用水和生活用水是同一个标准,如将“国标”作为食用水标准,则生活用水尚缺少安全可靠的标准,因洗涤、淋浴等用水均与人体皮肤等接触,水质要求也很高;反之也一样,目前有些做法是将纯水的标准作食用水标准,纯水标准是从饮料角度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是考虑饮用的安全可靠性。其次,要考虑分质供水的可行性,除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外,其他两种分质供水的方式需要两套室内给水管网,在已建成的城区及住宅内实施会有很大困难。第三要核算工程投资,分质供水需要两套管网,工程费用必然增加,但如果优质水需远距离引入,减少引水量又可减少引水投资,因此要具体计算各项工程费用后才能决定是否实施。优质水优用是非常正确的观点,将可食用水去冲洗马桶确实有浪费之嫌,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用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具体的工程方案比较中一般都以如下因素进行比较:

1、工程费用。包括工程投资、年运行费,及所有的费用的净现值。

2、水源水质。应对现状水质及其发展前景综合评价。

3、环境影响。指项目的建设过程和建成以后对环境的影响,如征用土地后动迁居民、工厂或对农业的影响,建设取水实施后对渔业生态的影响,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等问题。

4、风险分析。这是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如水源的风险、整个供水系统今后运行的风险(包括水处理工艺、输配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等。

5、工程适应需水量变化及分期建设的可能性。

第6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概述

城市给排水系统包含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市政给排水量的确定、市政给排水划分区域、关于排水体制方面的确定、排水系统的综合布置,是目前城市给排水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水系统定义。所谓的城市给水系统就是指利用管道或其它的一些辅助设备,根据人们的消防、生活以及生产的相关需求,将处理后的水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由水源地运送到用户的用水地。在城市的给水过程中,除了要对水资源的区域供水进行规划之外,还必须对水源地进行适当的保护,以确保各地区的用水平衡。

城市给排水规划的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建设在对给水系统进行规划时,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1)在对给水系统进行总体规划的阶段,一定要根据城市的人口、占地以及发展规划来对其给水系统的空间布局以及供水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给水系统进行专业规划以及分区规划,所谓的分区规划是对城市给水系统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补充。一般情况下,专业规划就是对给水工程按照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的专业内容来进行规划,在规划前必须要对城市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在规划的过程中,则必须对不同规划期内的总用水量进行核实。(3)对各个阶段的详细用水量进行预测,即根据城市居住区的客户数量以及建筑物的数量等条件来对城市的用水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

二、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给排水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对城市的给排水进行规划管理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污水工程建设不搭配。城市污水工程的建设落后于城市建设,很多城市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落后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多数城市排水方式还是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即使是新建城区也多数采用的是合流制管渠,排水管渠的规划建设未连成网,不系统,加上污水管道存在渗透或地下水浸入现象,污水难以统一收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因而不能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厂很难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

2、给排水工艺设备与工艺技术较低。给排水的技术问题是较复杂的,如微生物的污染水处理、低温低浊及富营养化水库的水处理、污水处理、回收水处理、污泥处理、垃圾回收场渗透液处理及海水的淡化等工艺技术,就我国目前城市给排水行业而言,设备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度都不高。

3、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城市用水量大量的增加;单位人口用水量也增加。(2)供水水质的相对下降与高标准的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直饮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剧,而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加上净水设施工艺较老旧,造成现在自来水的水质相对下降,因此水资源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三、解决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管理问题的策略

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于目前还存在水质的问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法规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同时完善有关市政给水系统,充分考虑到长久的利益,为以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在控制管理过程中发现目前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

2、利用现代科技改善给排水工程。在目前给排水的工程中,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的科技来进行改善,同时加大对城市给排水的工程建设的相关科学探索,合理运用目前国际存在的多方面的科研成果与技术经验,为目前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工程打下稳固的科学基本。加大有关方面科研费用的投入,保证高准则、高效率、高水平,将各种科研成就及时的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控制给排水中关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3、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进行。城市给排水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项目之一,其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市用水的规划总量平衡是十分首要的,必须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节水、水循环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城市给排水计划前,我们需要对城市水的规划及其了解,加强有关的水专项优化,按照水资源的水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科学地整合。对于目前城市水系统建设中普遍出现的建设不搭配、规划不协和的情况,在规划的过程别注意官网(管网)搭配与供水、排(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的能力进行协调的增长。

4、合理设计规划雨水资源系统。首先我们必须选择合理的设计水准,根据不同城市气候不同的发展情况,从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因地制宜的规划有关的雨水资源的系统。再者我们需要与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城市竖向水平规划相结合,从城市的长久发展的方面来合理地选用有关的排涝标准,再通过建立排涝闸、排涝泵站、修筑排涝沟渠等方法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能够及时排出。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处理的方面,建立起有关收集雨水的系统,不但可以减少城市雨水的径流量,减少城市排水的压力,还能够将雨水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减少供水系统的压力,补充水资源。

5、加强给排水规划的科学研究。在对城市给排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加大对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的科研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及先进的科研技术,以此来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给排水工程施工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高质量、高起点,将各种科研成果充分及时的利用起来,为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强大可靠的技术保障。

6、加强城市节约用水与污水回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应加强城市第三产业的建设,对于城市消耗水过高的企业采取限制,大幅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水平。此外,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污水回用的相关工作,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整体规划中,给排水工程规划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城市给排水规划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规划管理是为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给排水工程规划管理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巧.探析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第7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城市备用水源 城市供水 规划 设计

针对我市不少地区水资源短缺、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等问题,市政府要建立健全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1、固原城市备用水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严重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连续干旱造成北方地区补给条件严重缺失,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多座水库蓄水降至警戒线以下;以及对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严重损失,更是不断警示了城市供水水源的脆弱和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极端重要性。构建形式包括以下3种。

(1)以解决水资源短缺为目的建设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六盘引水工程是为解决固原供水问题而建设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水源取自泾源,输水管线跨越泾源县至固原市内,固原市旱情严重,2012年引水工程启动。

(2)以控制咸潮或排涝影响,即以解决水质型缺水为目的建设的蓄水或联网工程。如上海市为有效应对咸潮影响而建设的青草沙水库。

(3)以解决河道断流为目的建设的彭堡深井泵房。

2、城市备用水源的定义、构建类型及主要功能

综合国内已建的备用水源工程,构建城市备用水源一般基于以下需求:

(1)水资源相对短缺,包括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2)现有城市主要水源相对单一,且受到周期性咸潮或断流以及季节性排污影响;

(3)突发性水源污染风险。2006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提出各省级行政区要建立健全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备用水源的建设,主要针对人口20万以上、饮用水水源单一的城市,应拟定城市应急和备用饮用水源方案,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安全储备,规划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城市备用水源的基本定义:以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为目标,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或现有主要水源相对单一且受到周期性咸潮或断流影响,或季节性排污影响以及突发性水源污染等水源安全问题为目的建设并具备与现有水源互为备用,切换运行的水源。

城市备用水源与现有水源或在已有水源之后新开采建设的“第二水源”相比,在供水目的、建设规模、开采和调控策略方面都有所不同:备用水源体现“备用”的概念,一般可在出现水源短缺、水量不足等情况时使用。

城市备用水源主要包括以下构建类型及主要功能:

(1)通过长距离或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与本地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如北水南调来水进宁南地区后,可以替换部分地表水源或地下水源,形成多水源供水的局面,本地水源与北水南调来水可以相互备用。

(2)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同时具有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的城市,可根据地下水开采和涵养的要求、降水和干旱的自然条件以及用水需求的变化,通过联合调度,合理配置资源量。

(3)江心或岸边蓄淡备用水库。如图1a和b。

(4)江库联网。如图1c。

(5)多水库联调。有多座水库的城市可构建多水库联调的备用水源,通过联合调度和切换运行,充分利用总的调蓄容量控制水体的污染负荷,如图1d。

(6)其他备用水源。如深井泵房等。

在水质要求方面,城市备用水源的水质应满足国家有关现行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的规定。

3、城市备用水源的设计规模和工程建设标准

3.1城市备用水源设计规模

3.1.1城市备用水源水量构成

城市备用水源的规模应考虑现况及规划期内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不包括城市供水工程统一规划以外的其他用水水量,如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

3.1.2供水风险对城市备用水源规模的影响

城市备用水源规模既要考虑干旱等常规风险,也要考虑水源污染风险。在考虑干旱等常规风险时,现有水源尚可部分利用,备用水源规模按缺失水量考虑;在考虑水源污染风险时,各种供水风险情况下的风险持续时间可参照表1。

3.1.3供水风险期用水量压缩

供水风险期水量短缺,应采取节约用水和压缩用水的策略,在城市平均日用水量的基础上进行压缩。城市平均日用水量,宜结合城市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中的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除以日变化系数确定,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风险期用水压缩比例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和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其压缩比例可参考表2。

3.1.4备用水源规模确定

3.2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标准

3.2.1规划设计年限

备用水源工程应考虑为永久性工程,对规划设计年限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给水工程。《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中对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年限进行了规定,给水工程近期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备用水源规划设计年限应高于一般给水工程,建议备用水源近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20~40年。

3.2.2工程等别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工程,应属水利工程,对于城市和工矿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工程等别应为I等。备用水源应考虑建设为永久性工程,其水工建筑物的级别,主要建筑物应为1级,次要建筑物应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应为4级。

3.2.3抗震等级

备用水源工程属于城市供水工程的一部分,需要与现有供水设施,包括现有水厂、配水管网等,配套使用,因此,备用水源工程的可靠性应与一般的给水建筑工程相同。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备用水源及配套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按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4、城市备用水源主要水质风险及技术对策

常用的备用水源水质控制技术有:

(1)预沉淀。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泥沙等,一般设在备用水源与取水口之间。

(2)导流。可用于减轻咸潮、排涝、水流冲击等对取水口水质的影响。应在掌握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基础上,结合取水口的位置,确定导流墙的位置。

(3)曝气。主要用于控制湖库型备用水源中,有机物、氨氮等指标。备用水源水深较浅时,宜采用表面曝气技术,水深较深时,宜采用表面曝气和水下曝气的联合曝气技术,曝气动力宜优先利用太阳能。

(4)氧化。用于备用水源无机污染、有机污染、臭味和藻类的控制。氧化剂可采用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氯、氯等。氧化剂的投加点和投加量应根据原水水质状况并结合试验确定,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5)活性炭吸附。适用于去除水中非极性和弱极性、水溶性差的有机物。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通过试验,充分考虑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考察各种因素如水温、水质等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

(6)生态调控。包括采用植物对备用水源进行水质维护的人工湿地、生态护坡等,以及采用鱼类和浮游动物对水中藻类进行控制的生物调控措施。

5、结论

城市备用水源是以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为目标,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或季节性排污影响以及突发性水源污染等水源安全问题为目的建设,并具备与现有水源互为备用,切换运行的水源。城市备用水源的建设对于应对供水风险、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城市;给水管网;工程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城市给水管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质量的优劣,给水系统运行是否可靠都将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城市供水不足、水质差以及管道陈旧破损造成水污染等问题比比皆是,使得城市用水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程质量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所以,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质量,保证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对推进工业生产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城市给水管网质量的可靠性进行正确评估,严格管控工程施工质量,认真对城市给水系统在生产运行中的可靠性进行有效分析,有助于及时、有效的找到管网中的问题,方便对给水管网进行维护升级,不仅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避免财产损失,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近年来,城市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普遍存在着用水危机。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现有给水管线的老化,导致城市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不断下降,这就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城市给水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城市给水管网在主要街路以下,一旦管道出现问题,不仅不易发现且维修难度较大大,而且还会对地面以上的城市交通造成影响。因此,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城市给水管网工程的安全可靠,以保证城市供水,满足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

1 城市给水管网工程质量管理

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不仅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产业,还是城市经济的命脉。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就必须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质量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关措施。

1.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我们要狠抓建设方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因为建设单位掌握着统筹协调工程各个职能部门的权利。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应听从建设方的统一部署,并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应每天做好工程施工日志,将施工的难点、重点以及关键程序记录在案,待工程竣工验收后作为隐蔽工程资料存档。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是工程施工中各个单位都应时刻关注的重点问题。依照国家相关的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有针对性的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监督各个部门严格遵循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施工管理与施工。

1.2 加强岗位操作制度

城市给水管网工程建设应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建设目标,以便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并逐级落实相关工作、各项工作指标、管理目标和操作内容等。通过将工程质量和个人收入挂钩的方式,奖惩分明,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落实质量管理目标,并强化岗位管理贯穿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

1.3 加强工程检查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城市给水管网工程施工中应当重点检查工程施工的每处细节,特别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建立完善的专项方案和严格的检查流程,以保证在建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过程控制要比工程竣工后的质量检查更为重要。在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应立即解决,不要延误到下一工序,防止对以后的工程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对日后的施工埋下隐患。

1.4 建立施工检验制度

城市给水管网施工过程的检查工作应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工程中的重点施工工序在开工前就应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和讲解,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的监管工作。建立施工检验制度,在施工中组织和安排质量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重点监督,各项检验标准要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严把质量关,并及时提交详细的检验报告。

2 城市给水管网的可靠性分析

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水管网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保障城市供水的重点环节。我们对城市给水管网的要求是不仅要提供质量达标的水资源,还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量。但由于给水管网分布范围广,埋在城市主要街路以下,不仅抢修困难,而且极易老化破损,因此实现城市给水管网的可靠运行,充分发挥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城市给水管网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城市给水管网的可靠性与故障率是相对的,当给水系统出现故障时,就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影响范围的大小是检验可靠性的标准。所以,研究城市给水管网可靠性就是检验当给水系统发生故障时,满足人们用水需求的能力。假若给水管道某个地方出现故障,那么就应关闭与其相连的供水管道阀门,在管道内无水压的前提下,尽快维修更换管件。这个管道就可以视为从现有的给水管网中被移除出去。但是,如果此时没有关闭大的管线水压降低,影响到了其他供水区域的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那么就认为此管网可靠性低,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2.2 影响城市给水管网可靠性的因素及措施

1)节点在城市给水管网中的不同位置将会对管网的可靠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节点位置距离水源较远时,由于此时的地面标高会更高一些,因此,节点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影响节点可靠性的因素众多,例如:水源距离、地形地貌、管径大小以及管网的结构等。

2)节点连接段管径的粗细以及连接管道的数量都会影响可靠性。正常情况下,管径越大,可靠性就越大,连接的支路管线就越多。当城市供水不足或者用水量增加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节点的管径,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3)提高城市给水管网可靠性可以通过降低给水系统的故障次数和故障修复率来实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质量合格、故障率低的高性能材料;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高维修效率。

4)在城市给水管网施工前,一定要认真分析用户的用水情况,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分析管网在不同状态下的水力水压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给水管网的可靠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给水管网工程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抓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并对系统的可靠性科学分析,才能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用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小刚,张土乔.关于给水管网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综述[J].节水灌溉,2006(04).

第9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成本管理PDCA;处理方法

1 城市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是现代城市市政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构成元素,其专业性强、终检局限性大、主要工程处于地面以下,因而需要大量专用设备。而给城市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路面、景观等城市要素的破坏,同时也需要其他专业和土建、装饰装修、安装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协助,因而城市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其工程相关费用的支出一般都比较庞大,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短,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如南方某市1995年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723万m3/(万人・d),至2 000年下降至0.577 m3/(万人・d),2001年为0.603 m3/(万人・d)。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确定近期(2005年)0.65 m3/(万人・d),远期(2020年)0.75 m3/(万人・d),而 给水规范建议指标为0.8~1.2 m3/(万人・d)。在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首先要明确工程的供水范围或纳污范围,对范围内的近期和最终给水、污水量进行核实。由于已进入实施阶段,对已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落实其水量;对尚待建设的地区,此时应有明确的用地性质、工业类别、产品性质、开发强度等要求,并按此测算各地块的给水、污水水量,不能简单套用规划规范所提出的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在工可阶段,应列出各地块的水量计算汇总表、用水大户或排污大户表及地块水量分布图,使水量规模最终落实为确定给水工程或排水工程规模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城市给排水工程成本管理PDCA

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数学方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普遍性,采用数学方法辅助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借助于各种专业模型,如各种给排水构筑物费用函数、管网安全性模型、暴雨模拟与预测模型等,更有利于对方案进行定量化,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应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可以进行多因素和各个条件下的模拟和仿真,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预测。现有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实质上更多涉及的是定性的规划,考虑的是合适与不合适,而对哪种方案更合适考查的很少,这也是未来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急需注意之处,全面质量管理[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或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Control,TQC)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也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安全月、安全年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

3 城市给排水工程管理的处理方法

成本管理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数据,而采用一定的模型、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计算,对于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有:赢得值法、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香蕉图法等,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成本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综合性管理体系,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学习,为其建立完善的体系划分和精准的计算处理方法,相信我么的成本管理水平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排水管道的各合流处应采用斜三通或顺水三通。要求生活污、废水排水管安装时不得穿越卧室、门厅等房间。雨水斗与基层接触处要留宽20mm、深5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同时要求在水落口四周直径500mm范围内做成不小于5%的坡度。厕所、盥洗室、卫生间、未封闭的阳台以及建筑物的管道技术层内应设置地漏,并应要求施工单位将其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无存水弯的地漏应带水封且水封深度不能小于50mm。当清扫口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时应与地面平,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污水横管相垂直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要求所有埋地金属管,在安装前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敷设好的管道应及时进行灌水试验,注重观察管道水满后水位是否下降,检查管道各接口及管子本身有无渗漏。检查管道过墙壁和楼板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金属或塑料套管,注重检查各预留孔洞和套管位置及大小是否符合图纸及现场要求,有无遗漏。安装在一般楼板处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20mm即可,而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饰面平,在首层室内地面回填及捣制混凝土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安装完成埋地的给排水管道,注重伸出地面管道的垂直度及对照图纸有无遗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现场要求。给水管必须做水压及通水试验,当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给施工单位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签发隐蔽验收记录。再要求施工单位将各预留管临时封堵好,配合土建堵孔洞和回填土,建筑给排水系统除根据外观检查、水压试验、通水试验和灌水试验的结果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管道工程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坡向、管径管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架卫生器具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阀件、水表、水泵、等安装有无漏水现象卫生器具排水是否通畅,以及管道油漆和保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给排水工程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验收,按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和质量评定。总之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业主方要求、施工图、设计要 求、施工工序、施工规范、验收规定以及其他有关建筑安装规范进行施工,这是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争取单位工程优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