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对茶文化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茶文化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茶文化的认识

第1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与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扩张

媒介(media)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媒介产品代表着参与制作传播的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以媒介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从来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众多商业动机驱使下的媒介信息以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其或显性或隐性的传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符号,凭借庞大成熟的产业机器以及强大的媒介技术,对信息接受者产生巨大的感知冲击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知改变(文化同化),并试图渐渐形成一种依赖型的媒介消费关系,这即是文化强权国家所谓的“文化软实力(softpow-er)”[1](P.142)的一种表征。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国际文化媒介,它风靡全球市场并充斥着互联网,在实质上推动着国际媒介跨文化沟通规则的变化。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最新的2011年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而这种持续增长完全是国际市场贡献的,仅在2011年其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就增长了35%[2](P.4),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好莱坞电影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要比票房反映出的更大,因为官方的票房统计是不包括MPAA长期诟病的盗版和网络侵权视频的观影群的。2010年底在日本举办的第8届世界文化大会上,针对“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好莱坞的压力”这个大会的最后一项议题,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关于“反抗好莱坞应该首先是文化命题”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3]。笔者提及这个并非要讨论面临现实压力的中国电影产业,而是想藉此探讨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后工业时代越来越突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的忧虑与问责。

(二)大学生与好莱坞电影文化

美国学者Silverblatt等人提出:个体在接受进入国际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时应必须具备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技能”,这种技能使个体能够与所接收的国际信息保持距离从而形成批判性的个人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得以正确地选择进入国际传播渠道的国际信息并对其作出解读和评论。(Silverblatt&N.Zlobin,2004)[4](P.8)。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各类外来文化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海量和无序的特征,而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人群和社会理性思维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在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接触好莱坞电影这类他者文化媒介之时,是不是同时也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呢?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别呢?由于这一层面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问题,本次调查的意义得以凸显。通过考察我校大学生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接触状况、认知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努力探索如何从跨文化角度看待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设计调查问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利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以网络问卷填写与数据统计分析同步进行的方式获得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回收有效率达100%。调查自2012年2月27日开始,至3月27日收回最后一份有效问卷,历时一个月。样本学生是随机的,其分层情况如下:大一共240人,占总量65.22%;大二共86人,占23.37%;大三共39人,占10.6%,大四共3人,占0.82%。汉族样本学生共216人,占58.7%;少数民族共152人,占41.3%。方面,无者共290人,占78.8%;信仰佛教者共35人,占9.51%;穆斯林共25人,占6.79%;信仰基督者共13人,占3.53%;其他信仰共5人,占1.36%。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接触意愿与行为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5个问题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触意愿与行为。首先,我校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共有89.64%(303人)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由此可见,调查结果验证了笔者最初的假设:大学生的观影行为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呈现出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一般远离市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生寝室现在大多具备上网条件,且管理较宽松;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与免费娱乐,获取电影往往非常便捷,这些客观条件培养了大学生网络自主观影的行为习惯。另一题目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看什么电影主要取决于“平时自己的喜好”,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观看电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动性,他们在选择电影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当然,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意见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身边人的推荐”会成为他们选择电影的依据,这说明人际传播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推荐和评论有时也能对我校大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见表一)。毫无悬念地,在“你是否喜欢好莱坞电影”这个问题上,仅有8.15%(30人)的人表示不喜欢好莱坞电影;另一多选排序题“请依据你的爱好程度依次选择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统计数据也说明好莱坞电影确实在我校大学生的喜好榜上独占鳌头(见图一)。不过“你最近一年平均每月会看多少部好莱坞电影”的问题上,学生们选择的接触频次虽不尽相同,但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超过3部,而几乎40%的学生选择了1或少于1部(见表二)。这说明虽然好莱坞电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但在我校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用的时间精力并不多,没有成为主导性的媒介信息。

(二)接受与评价倾向

笔者曾对比过类似调查的结果,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大都将“消遣娱乐”作为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目的[5]。在本次调查中也不例外:“喜剧类”电影成为我校大学生们首选的好莱坞类型片(见图二);而“精美震撼的感官效果”、“先进精良的制作水准”、“演员的精湛演技和魅力”、“经典和幽默的台词与对白”和“新鲜有趣的异国文化背景”等入选我校大学生喜欢好莱坞电影之前五大理由,其中与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工艺”直接相关的因素就占据了前四位(见图三),这与好莱坞电影自诞生起就携带的商业与科技基因紧密相联———好莱坞电影从来就是以迎合大众的娱乐与心理需求,追逐票房为第一要务的,近年来更是花大力气利用“大片”在全球吸金,对于如何抓住观众可谓颇有心得,凭感官震撼吸引到我们的大学生实在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观影者之于电影自始自终就是一种媒介使用原则中的“需要———满足”关系,无论大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好莱坞电影时是何目的,吸引他们持续关注好莱坞电影的力量一定是来自电影本身的魅力。我们发现,在众多因素中,西方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在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度中排名不算靠前。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看轻好莱坞电影中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力。相反,正如本文一开篇所述,电影文化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息是绝对存在的,不论观众愿不愿意甚至知不知道,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此次调查笔者针对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倾向,还设计了“你认为看好莱坞电影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一题。对比统计数据,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原因中,大学生们无疑首先肯定了其娱乐功能;但是到了评价其意义的时候,仅有26.36%的人承认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最主要的收获是“娱乐放松了”(表三)。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他们认为娱乐放松也许不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因而更多得选择了“开放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这个选项;其二,正如表二所示,大学生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看电影这项娱乐,也可以理解为电影中异彩纷呈的美国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好莱坞电影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比娱乐更多。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具备相应的思考能力的。我们同时注意到,有两成多的学生认为“获得生活的感悟或信念”是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的最主要收获。同时,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励志类电影的喜爱度综合评分达到5.42,与排在第二位的“动作/冒险”片相差无几。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与评价倾向:他们会因为感官享受被吸引着观看并且体验深刻,但是最希望电影带给他们轻松和更积极的情绪,他们同时把好莱坞电影当成开阔眼界、了解西方和认识美国的一个重要途径。#p#分页标题#e#

(三)文化价值观及批判

美国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A.J,Marsella)认为,文化有外在形式(如艺术品和等级制度)和内在形式(如价值观、态度、信仰、感知/感情/感觉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认识论等)[6](P.27)。笔者据此认为,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其内在的文化形式恰恰是通过深植于电影文本中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进行书写表达和传递的。无论是电影制造者们的集体无意识还是有意为之,这种包含美国主流价值观、态度、信仰等文化模式的表达与传递的符号象征,必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理冲击,不同程度得被其他文化的观影者进行解码。此前有关调查的结论曾提示,大学生们对于好莱坞电影试图向全世界表达的一些所谓“普世价值观”是完全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但是在解码过程中却缺乏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解读[7](P.3)。那么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和信仰有异,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模式方面是否会呈现不同呢?笔者通过“你认为好莱坞影视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一题的统计数据发现,好莱坞电影中的如“独立自由”、“个人主义”、“民主平等”等一些价值观能为大多数大学生所感知;但是另一些对美国主流社会同等重要的价值观如“家庭和谐”、“务实向上”等观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识(见表四)。

笔者认为这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指出的,“感知是由文化决定的”,一旦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发生改变,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价值观必定改变。并且,文化模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文化的变迁往往就是通过跨文化情境中与他文化的碰撞而产生或者得到强化的。在随后的交叉分析中得出的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加能够感知到“家庭、社会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和“务实向上”这两种价值观,但是总体看来差异并不显著;而造成的跨文化感知差异则更为明显一些:穆斯林大学生最能感知到“个人价值实现”,而对“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和谐”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均最低;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于“和平和谐”的价值观最为敏感,而“务实向上”这样积极入世的态度则成为他们感知程度最低的一个价值观;全部信仰基督的大学生都能感知到“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相对最低。总的来说,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意识到好莱坞电影中呈现出的美国主导文化模式,从而完成跨文化感知;但是,这种感知是选择性的,更多的是以自身文化背景为参照和筛选而获得的。在考察大学生跨文化认知背景对其跨文化认同态度的影响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对于好莱坞影视中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你了解吗”和“对于上题所述的普世价值观你理解并认同吗”两个题目。在交叉分析后,笔者发现,无论了不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对他们从好莱坞电影中所感知到的价值观表示了认同,即使是完全不了解电影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能够理解,且57.17%的人认同这些价值观。另外,数据显示对电影相关文化背景有了解的大学生中,其了解程度与他们对电影中感知到的价值观的认同却呈反比。这一现象令笔者相信,在跨文化情境中,对他者文化了解越多,也就越能够使自身的文化得到强化。民族与差异方面进行交叉分析显示,除了汉族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够理解价值观的人数比例上稍多一点(3%),无者比三大者更能够理解价值观以外(宗教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抵制变化的,使文化呈现出差异性而造成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其他并无显著差别。另外,几乎所有样本层的大学生都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不太理解但可以认同”的选项。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尽管半数以上的各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并不甚了解电影中的这些价值观,但是仍然有接近七成的人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对这些价值观进行了解码并达成了跨文化认同。

在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领域,本次调查相关的题目是“如果好莱坞电影中存在以下内容你认为哪些是不能接受或值得批判的”。统计数字表明,六成以上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中“总是由美国人拯救世界”和“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表示不能接受,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接触”的内容值得批判。“精神空虚、物质至上”这个选项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但仅有44.84%的大学生认为类似的内容无法接受。其余明显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选项分别有“性态度开放”、“拜金主义”、反映婚姻家庭观念的“结婚离婚频繁”和中国社会曾经之于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差异———集体主义价值观“人与人的距离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这些选项中提及的好莱坞电影内容表示批判的比例却逐次递减(见表五)。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到底是我们的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还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改变导致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转移了呢?在交叉分析中,笔者发现信仰三大宗教的大学生比没有的大学生更不能接受好莱坞电影“渲染血腥暴力”和宣扬“性态度开放”,穆斯林学生反对血腥暴力内容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6%,“精神空虚物质至上”和“缺乏对少数民族裔的正面描写”紧随其后,成为入选率超过半数以上的三个选项。信仰基督的大学生则成为最不能接受对婚姻和性态度不严谨的样本层(61.54%)。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反映的其他内容持批判态度的人的比例似乎最低。这些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不同样本层都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些接触到的异质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态度和判断。其中,有无以及不同的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第2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武术;村落武术;村落体育文化;文化变迁

当前中国的中心文化都是现代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始终处于这一中心的边缘[1]。但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2]。就中国社会总体而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封建时代的全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也都是建立在这种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的[3]。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草根文化”形态,而当前对我国武术的研究,一方面,研究的地域依然主要集中于“城镇”;另一方面,对武术的研究则以宏观性的研究为主,扎实的、微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极有必要采用一种“眼光向下”的“平民化”姿态,将武术研究的视角置于“村落”这一社区生态空间之内。

为了从理论与实证的双向维度对我国村落武术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采用文化人类学“田野作业”的方式,通过对一个自然村落武术活动 “地方性知识”的考察来分析村落武术的变迁。其实把村落作为一个整体的小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曾是我国社会学、民族学家努力进行并取得有世界影响的一项工作[4]。先生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他指出: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单位来进行,“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调查者必须容易接近被调查者以便能够亲自进行密切的观察。”[5]

1 操作性定义

1.1 村落

村落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6]。在我国,村落可以分为2种,即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指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后者是指政府为了便于管理,而确定的乡(镇)下边一级的管理机构所管辖的区域[7]。由于行政村与自然村常常是重叠的,因此,本研究中的鲍屯既是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行政村。

1.2 村落武术

村落武术是以村落民众为主要参加对象,在村落环境下传承、发展的武术活动。

1.3 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主要是指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功能(意义)与结构乃至任何文化事象或文化特质,因内部发展或外部刺激所发生的一切改变[8]。

2 村落武术的变迁及启示

2.1 社会变迁: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

就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来说,它是一个结构性的组织系统,它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各种法律制度,尤其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结构等方面。而所谓的社会变迁,便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各种法律制度,尤其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转变[9]。我国的民间武术文化是一个集合的文化体,对村落武术而言,社会的变迁是导致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当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利于民众新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时,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 [8]22在贵州安顺鲍屯,村落武术活动的发展和变迁也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贵州安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鲍屯便座落于此,历史上安顺地区的屯堡村落与军事活动密不可分,尤其以明朝时期的屯军活动影响最为明显。在贵州安顺周边,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存在着数以百计这样的村落,这些村落多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命名,隐含着这些被称之为“屯堡人”的由来。清朝道光年间《安平胰志》记载:“屯堡即:明洪武时,军之住所”。《安顺府志·风俗志》对此也有明确的记载:“屯军堡人,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鲍屯就是这样的屯堡村落之一。由于村民大都是明朝入黔的军、民户后裔,屯军习武于依山傍水的屯堡村寨,因此,屯堡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军事文化的遗存,其村落也具有明显的军事武术印记。特定的军屯历史背景,加之特殊的外地移民身份,致使鲍屯村落民众在实际的生活中,除了应对频繁的战事活动之外,还要应对当地少数民族的侵扰和敌意,正因为如此,鲍屯自古习武成风,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明代屯军裔嗣”崇尚武术,在安顺鲍屯考察发现,时至今日,鲍屯村落民众对传统武术、军傩等活动依然具有高度心理认同,一种渴望保留传统文化的心态,至今依然成为村落民众强大的内聚力,并顽强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

明以后,随着起伏动荡的社会变迁,清朝屯田制的废除、填南移民的涌入,村落里的武术活动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大明王朝同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封建王朝一样土崩瓦解之后,加之冷兵器的逐步消亡,由于明代军事战略而遗留的屯堡村寨的军事武术活动也逐步衰退,甚至丧失。在鲍屯,发轫于军事战争母体的村落武术活动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逐步渗入到村落的其他民俗文化活动中,如庙会中的武术表演、地戏中的武术打斗套路等,并逐步演变成为村落民间武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不同的是,在明代,鲍屯的村落武术是作为当时军事战略的一部分,其主体价值更多地表现为“军事征战”“保家护院”而存在,而之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村落庙会等武术活动则成为村落民众的精神归宿。在村落武术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变迁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

目前,鲍屯的村落民众依然还在传上传习下来的独特拳术,因其传承区域仅局限于鲍姓村落而称之为“鲍家武术”或“鲍家拳”,但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社会发展,这偏于一地的“鲍家武术”也陷入“无人问津”和“自生自灭”的窘状并逐步失传,偌大的村落里武术的传习者已寥寥无几,仅有鲍姓第二十代孙鲍灵佑与其徒弟鲍安洪、鲍灵斌还在苦苦维系,武术的传播空间也仅存于村落活动中的庙会表演中,曾经的繁荣和盛况已难以再现,只是存活于村落老者的记忆中,但是通过查阅当地县志、族谱,以及村落老人的口述记忆中,鲍屯村落的武术活动的个性特征却依稀可见。考察发现,鲍屯村落传习的武术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自身特征,具体表现为:1)兵器和套路多,内容丰富。鲍屯村落传习“鲍家武术”的整个武术系统使用的兵器多达数十种,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器械有短刀、大刀、钝鞭、虎头钩、拐、捎子、炮锤、手棍、绳镖、绝鞭、短棍、鞭杆棍、青龙刀、蛇皮鞭;2)武术技术动作的战斗性、对抗性较强,具有较浓厚的军事色彩,武术套路多以对练为主。鲍家武术的套路和动作,较多以实战要求进行编排和设计,演练的过程仿佛置身于战斗训练和演习中,通过斗智、斗勇、斗技、斗谋等对抗性活动来展示武术套路,具有较为显著的军旅特色。演练的套路有三禁枪、三会苗子、二会苗子、双刀破苗子、五虎刀、杀四门十八刀、大刀破苗子、白手夺大刀、虎头钩、和平拐、捎子、六棍、连锤、单枪、青龙刀、四平剑、梅花九节棍、炮锤拳、手棍绝鞭、流星锤、花枪、短棍、鞭杆棍、蛇皮鞭数十个套路;3)与军傩地戏密不可分。在村落老人的口述记忆中,鲍家武术经常与军傩(傩戏的一种)结合在一起,用来歌颂和表现战争中英雄人物高超的军事武艺。在独具特色的安顺地戏中,以武术的器械作为其道具,以武术的套路、动作作为其表现形式。在鲍屯,武术与地戏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与村落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在鲍屯,规模较大的民俗活动有每年正月和七月的跳地戏和“迎汪公”。庙会的举办为鲍屯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独特的武术文化传承空间,并一度成为鲍屯村落武术活动传承与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因。

2.2 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着的[10]。一般而言,当社会或者自然环境发生变迁的时候,文化主体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迁[11]106,当然,这种变迁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

贵州自古称为“化外”“蛮夷”之地,在明朝初年,当地土司占地为王,不尽服之,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后,其势力并未完全控制西南诸省。为一统河山,“洪武十四年(1368年)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军征云南。次年二月云南平,政府设军卫以屯戍之。”[12]平息战乱之后,如何保持平定以后的云南乃至整个西南的长治久安,大明皇帝实行了让军士屯田的举措,“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不仅完成了明王朝镇压反叛的目的,这个决定也改变了数十万征南将军的命运,曾经的军士开始拿起锄头开垦土地,亦兵亦农,“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出于同一目的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需要,聚族而居,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群体——屯堡人[13]。据史料考证,洪武十四年入滇的明军数量有30万之众,洪武年间安顺地区的移民以军卫移民为主,构成了独特的军事移民社会。由于明朝战略需要而形成的大规模军事移民,也带动了贵州地区民籍人口的迁入,这就是商屯所引起的人口流入。“明代设屯,军民居住上有区别,如名为‘屯、堡’都为军户住所,名‘村、庄、寨、院’为商民户住所。”[14]鲍屯无疑属于前者,时至今日,虽历经600余年岁月的洗礼,鲍屯村落里的古雕堡、演武场等遗迹依然随处可见,整个村落的设计具有明显的军事征战色彩。

从鲍屯村落武术来看,在明清时期 ,鲍屯村落武术活动开展得很红火,主要的社会动因是村落武术承载的功用价值能够有效满足村落民众的需求。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之后的匪患,以及当地土著居民对外来者的反抗,武术很大程度上成为村落民众“保家卫国”的主要手段。这一点,在当地独特的“军傩地戏”中似乎有着某种暗示。关于鲍屯和安顺地区的“地戏”,《续修安顺府志》有这样的记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失生疏,含有养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在安顺境内,盛行不衰。

有这样的记载,绝非空穴来风,即便是今天看来,鲍屯所在的安顺地区,其地戏活动依然带有显著的军事色彩。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其一,地戏演出的内容全部为金戈铁马的战争,剧中人物没有生旦净丑之分,角色主要以将为主;其二,地戏表演时使用的兵器有2种材料,其中之一便是“真家伙”,也就是真刀真枪的表演,场面勇猛逼真,犹如置身真实的战争场面。事实上,早在1988年法国巴黎艺术节上,鲍屯所在的安顺地区的“地戏演出”就曾经引起巴黎的关注,这不仅是因其可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更因其显著的“武术”特色让人惊奇,地戏中的“空拳对”“扭脖劲”“鸡打架”“左右栽花”等徒手技艺;“打黄金棍”“打背板”等棍棒技艺;“梭枪”“抛枪” “杀转枪”“耍刀”“飞刀”“理三刀”“围城刀”等刀枪技艺均含有大量武术的成分。当然,今天进一步探讨当地的“地戏”,或许可以推断当年的地戏活动具有“养兵于农”的内涵,但绝非仅此,实际上,“地戏”也就是当地那种戴面具戏,当地也称之为“跳神”,只是近些年来由于其不设舞台,在地上表演,故称之为“地戏”。实际上, “地戏”是一种傩戏,其早期的主要的功能是祭祀,是一种祭祀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傩的形式演变轨迹也经历了由傩祭—傩舞—傩戏的发展,傩的主题演变轨迹也经历了由驱鬼到娱神再到娱人的发展[15]。

同时在村落武术的调研活动中还发现,建国以后,鲍屯和其他的村落民众都把习武当作跳好地戏的第一要务。在今天看来,“跳好地戏”、参加正月与七月的地戏表演反而成为村落民众参与武术活动,促进村落武术发展的直接动因。目前,在鲍屯所在的大西桥镇,有较为流行的地戏16堂,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四马投唐、罗通扫北等,每年正月和七月2次多日演出。

通过查阅地方县志等文献资料可以推断,在明清时期,整体上鲍屯村落武术活动的变迁幅度并不太大,这反映在鲍屯村民对村落武术活动的需求上。这种需求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其一是“保家卫国”的实际需求;其二是“寄托精神”“祭祀亡灵”的心理慰藉,如民俗活动中的地戏、庙会等。由于村落武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村落民众的心理预期价值并契合这时期村民的需求,因而,在那段时期,村落武术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较大,故较为红火。

但是,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社会法制逐步健全,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原本用于“保家卫国”的村落武术价值已几乎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中国加速进入社会转型期,城镇化、市场化大规模的渗透到村落的各个领域,我国农村村落的整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村的小农经济开始并逐渐瓦解。经济体制的变迁影响到农村村落的方方面面,村落民众不再需要依靠“神灵”来乞佑风调雨顺,村落民众不再局限于宗亲和姻亲,不断扩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大大降低。由于急剧社会变迁之下,村落民众的文化需求发生了变化,而导致村落武术活动与村落民众需求出现紧张和不和谐,鲍屯村落武术活动开始衰落的根本动因便在于社会的整合与武术活动的意义整合之间的紧张、断裂所导致的村落武术活动所承载的意义已基本不能够满足村落民众的需求,这势必导致村落武术活动日益衰微,甚至消失。

2.3 文化变迁与适应:村落武术的解构与重构

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变迁是文化的常态现象。文化的稳定和均衡是相对的,变化与发展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变迁史,文化变迁记录下了社会发展的进程[11]6。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剧烈的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对我国的农村村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深地触动与震撼。这种震撼和触动表现为:在经济结构上,以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经济逐渐崩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被引入农村,小农经济不复存在;在社会结构上,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基础逐步退却,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连土地都已经不再是农民的根本。

德里达指出,意识形态的活力在于自身的解构[11]107,在大规模文化变迁背景下村落武术未尝不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村落武术的解构与重构一定意义上具有某种“自身变革”的含义。这种变革可以表现为村落武术在功能、内容,以及形式实现“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例如,鲍屯村落武术活动在功能上的解构与重构。明清时期和解放之前,鲍屯村落武术活动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练为战”的军事功用和“保家护院”的自卫手段。之后,随着法制社会的完备,村落武术活动发生新的解构,村落武术用于实战的功用大大降低和减少了,转而使“为了跳地戏”而成为推动村落民众习练武术的社会动因,更进一步说,村落武术中所承载和隐含种族凝聚力、种族认同感的隐语功能又得到突出和增强。在市场经济、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的今天,鲍屯的村落武术毫无疑问地面临着新的解构与重构过程,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功能上,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村落武术文化的变迁,正是通过解构与重构其功能、内容以及形式的动态作用来不断调适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文化变迁是历史的必然,村落武术的发展要在社会文化变迁中不被湮灭,同样也必须适应文化主体新的文化需求。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化形态至多只会成为一种“死去”的文化遗存,保留在民俗博物馆中。村落武术文化的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其文化主体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大力开展和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大背景下,鲍屯正在组织申报“鲍家拳”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承担着村落民众健康需求、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寄托种族认同等功能的村落武术馆校“鲍家拳馆”业已成立,并发挥着新的社会功能。

3 结束语

村落武术作为在农耕文化传统背景下,在村落传承发展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在社会变迁中表现出调试性和适应性。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社会生态的变迁是致使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而村落武术活动衰落的根本在于社会的整合与武术活动的意义整合之间的紧张、断裂所导致的村落武术活动所承载的意义已基本不能够满足村落民众的需求。村落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构建村落体育、塑造村落体育文化、维护村落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6],因此,村落武术文化的出路便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其文化主体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而村落武术文化的变迁与适应,正是通过解构与重构其功能、内容,以及形式的动态作用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陈雯.移植与排斥: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悖论”[N].社会科学报,20090122(2).

[2].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3]郑师渠.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4]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4): 86.

[5].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

[6]王裕临.村落民俗文化考略[J] .农业考古,2010:333.

[7]胡庆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4.

[8]克莱德.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9]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517.

[10]郭修金,虞重干.村落体育文化的适应与变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7):30.

[11]涂传飞.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一个村落舞龙活动变迁的启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06.

[12]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五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305.

[13]帅学剑.安顺地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6.

[14]大西桥镇志编委会.大西桥镇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337.

第3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都市茶文化;乡村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乡村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的市场需求。茶叶资源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源。这主要体现在乡村茶文化的看点上。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民俗性使得茶文化旅游资源极具观赏性、参与性。茶园更是美的,而且不同地域的茶树其特征不一,美态各异,例如,云南的野生大茶树、江西婺源的生态茶园、浙江安吉的白茶园等等,就有着各领的丰姿。至于各地民俗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不同茶俗,不同茶礼,不同茶点,则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乡村茶文化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真正接触自然和理解自然的机会。比如采茶、炒茶,旅游者不仅零距离与吸天地之精华的茶树亲密接触,而且可以从中知晓采茶的技巧、炒茶的要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可以亲自参与体会各地茶俗,体验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4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第5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加上当前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参与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全新内涵和发展共识,而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既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也能实现对传统茶文化内涵的有效认知。本文拟从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客观要求认知和当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索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对茶文化旅游地的具体保护作用。

关键词:

旅游教育;茶文化;旅游地;保护思路;可持续发展

当前人们对养生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全民参与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完善参与旅游活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相关需要,同时培养人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当然,随着人们当前对整个旅游活动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今想要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就需要我们寻找适合人们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开展方式和途径。

1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该文化发展形成过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将艺术、歌舞等多样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了解茶文化,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因此,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身旅游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文化地区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茶文化旅游地。但是,当前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理想价值,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已经制约了茶文化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主要有:首先,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有着较高期待。对于游客来说,其期待在观赏到优美茶文化旅游地优美环境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融入的文化内涵。但是当前在这一过程中,其旅游地开发存在缺乏完善性和均衡性的问题,也就是其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融合。目前很多茶文化旅游地区在展现其旅游元素时,缺乏对茶文化旅游多样性的有效呈现。其次,社会公众缺乏保护茶文化旅游地环境的理念。事实上,对于茶文化旅游地来说,无论是其自然环境,还是其文化内涵,都是充分融入了我国多样优秀文化元素的综合内涵,更重要的是其都是无法复制,无法再造的活动,因此,必须引导人们形成保护的心态来对待这一旅游资源。但是目前有很多人在参与旅游活动时,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素质,从而造成了对茶文化旅游地的环境破坏。随着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需求日益成熟,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很容易造成对茶文化旅游地的毁灭性破坏。最后,当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有效保护的意识,无论是公众游客,还是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都认为,我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茶文化资源,保护并不重要。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可以看到当前更多重点和精力是在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和发展活动上,而有关茶文化旅游地保护的研究则极为缺乏。目前茶文化旅游地活动保护在开展过程中,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倡导,这就使得茶文化旅游地活动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合。

2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客观要求认知

正是因为人们对养生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上人们生活理念的更全面、科学,如今参与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致共识。在实现茶文化旅游地开发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目标中,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活动时,必须通过相关改造,融入合适元素,从而构建适合人们参与茶文化旅游的活动机制。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时代元素与其开发进行融合。合理开发是确保游客旅游需求与整个资源保护协调开展的基础,也是承载可持续开发的载体。当然,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活动时必须对其进行适当改造,确保其能够对游客进行开放。其次,必须注重正确价值理念和环境保护习惯意识的有效融入。在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到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合,不仅要注重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重引导游客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是一种习惯,需要坚持保护意识。通过将意识引导与茶文化旅游地资源开发相融合,从而实现该资源体系可持续开发的理想效果。当然,不仅如此,在整个茶文化旅游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开发者和旅游经营者要全面认识到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就需要充分注重完善开展全民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探索。其一,必须为茶文化旅游地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投入必要精力和支持。其二,要完善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的实施方法和理念,通过必要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探究成熟的开发模式。其三,要将保护茶文化旅游地的意识完善贯穿于社会氛围营造和日常习惯教育当中。

3当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思路阐述

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价值作用,以及其具有的群众影响力和社会接受度,当前我们在开展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实施旅游教育活动。结合以往茶文化旅游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极其需要完善开展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化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实现有效开发的重要突破点。实现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不可再生性认知是实现旅游教学活动取得理想实效的关键,进行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只是为整个茶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因此,从根本上其还是茶文化推动的效果。所以,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其传承价值和特点内涵。而在开展旅游教育活动中,就需要选择这些内容做为其教育活动的重要素材。要注重对茶文化旅游地保护理念的有效宣传与推广,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参与度。此外,要注重旅游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举办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人们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认知度,进而形成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影响。最后,对于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来说,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运营理念。通过引导其完善制定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具体制度和规范要求,从而实现对整个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有效维护。当然,在这一规范中,无论是游客的规范习惯,还是其运营机制,都要完善制定和有效涉及。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对人们进行有效启发,提升其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4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对茶文化旅游地的具体保护作用

通过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地资源,能够为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提供基础和载体,但是当前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时,其缺乏对自身规范行为的有效约束,以至于整个环境保护效果较差,影响了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因此必须充分注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通过系统化开展旅游教育活动,能够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从实施理念到具体实施效果。开展这一活动,也能帮助我们有效修正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推动实现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其在展现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需要,同时茶文化地区大多有着有优美的风光和环境,因此茶文化旅游地逐渐发展为满足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在整个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人们迅速增长的旅游需要与自身素质和对旅游环境的认知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普遍缺乏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必要保护的意识。不仅如此,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们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也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和问题,茶文化旅游地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和延续危机。其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完善实施对其进行系统化保护的思路及策略极为必要。而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有效开展旅游教育,能够在有效提升人们对自身旅游行为的有效约束,同时也能规范人们参与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的行为。从当前整个茶文化旅游地发展状况看,存在较大隐患。游客缺乏文明旅游意识,存在破坏环境的不良习惯,而旅游开发者由于其缺乏可持续开发理念,存在过渡开发问题,其大大突破了整个茶文化旅游地的极限承载量。而茶文化做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得到持续有效的修补。所以我们当前通过对其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必然能够引导其在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开发时,能够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理念,从而既能满足人们的茶文化旅游需求,也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有效保护。旅游教育活动的系统化开展不仅是一种理念阐述,更是一种习惯和思维的倡导及培养,想要实现对茶文化旅游地的有效保护,离不开社会风气和氛围的有效引导。因此,完善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引导人们重视对茶文化旅游地的保护工作。

5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广泛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被广泛激发,而想要满足的旅游需求,就必须选择能够有效吸引人们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既要充分确保该活动开展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要让人们感受到活动参与的新意,而结合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全新趋势,开展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茶文化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目的。

作者:李国精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梅.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2):68-72.

[2]朱金林.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5):91-96.

[3]唐子颖.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21):211-216.

第6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特征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有着丰富而体系化的茶文化,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当前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设计元素,同时也满足人们对审美内涵的期待值。通过对当前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作品进行体系化分析,可以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虽然设计艺术得到了实质性提升,但是其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想要深层次把握人们的审美意识特征,就必须转变审美标准和审美内涵,既要彰显设计的灵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要全面展现,其中应该具备的文化内涵。

1茶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

从唐朝开始,茶就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元素,随着饮茶习惯进一步普及,茶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其在长期、体系化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茶物质元素,同时也有着独立完善的设计内涵理念。我国作为世界上茶文化发展最为成熟、全面的国家,丰富而全面的茶文化资源体系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除了相应茶物质元素外,其中更是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及完善的文学艺术资源。在整个茶文化资源机制中,有很多文化、艺术素材,而这些内容都可以被体系化应用到设计活动中。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有着色彩搭配理论和设计艺术等一系列内容。现阶段,不仅是茶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同样整个平面设计工作也正在经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当前平面设计工作所使用的理论和技巧进一步成熟,平面设计工作开展思路更为成熟,而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期待值更高,其不仅需要体系化应用设计理论,同时必须结合人们需求,展现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应用内涵和价值。事实上,平面艺术设计其作为一种设计活动,该活动不仅是对设计理念的体系化应用,同时也是对多样元素的综合利用,而想要展现最佳设计图案效果,就必须完善展现出整个设计过程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理念等各种元素。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有很多可被有效融入其中的设计元素。比如极具感染力且直接带给人们观赏冲击力的集体茶文化活动。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理性对待,且有效继承的重要资源内容。其中所具备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在传承过程中实现融入发展。其次,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绘画艺术等,这些静态艺术内容,不仅全面展现了创作者的价值理念,同时其中也融入了必要的文化内涵。最后,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中所具备的养生、绿色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利益规范,都能够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在茶文化发展传承日益重要的今天,想要推动平面艺术设计发展不断完善,必须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审美意识和内涵。通过赋予其美的内涵,从而实现平面艺术设计效果和要求。

2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分析

当然,随着当前设计活动日益成熟,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提升其设计艺术,同时也要全面融入设计元素和内涵,从而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价值理念。事实上,平面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种过程,但是该过程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信息,而是通过平面设计形式,融入多重资源,产生多种设计风格和审美内涵的过程。在茶文化时代影响下平面艺术设计水平实现了整体性提升,无论是素材使用,还是设计水平都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和发展,而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主要为:首先,整个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理念与整个时展理念相匹配。现阶段,艺术发展迅猛,尤其是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应用更为广泛。而只有好的平面设计内涵才能更好表现创作者的意图,才能发挥平面艺术设计的价值优势,完善其动力支撑价值。文化之间的充分融合。通过对茶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通过体系化整合,从而实现整个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承和融入。对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平面艺术设计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对整个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全面借鉴和完善应用,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进行体系化融合,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茶文化资源可以被体系化应用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从而满足平面艺术设计的时展要求。最后,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体系化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当前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图案展现过程中,整个活动更加注重对设计细节的描述和内涵的表达。也就是说,当前在进行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主题设计要求,通过准确诠释和表达想要设计的内容,加上准确融入创作意图,通过选择合理的素材,从而实质性提升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水平。

3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其他特征分析

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时代,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最主要特征是时代特征,经过对其时代特征进行体系化分析和阐述,还可以看到其中也融入了其他特征内涵。只有对这些具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将茶文化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进行全面融合。首先,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全面展现了人性化特征。人性化特征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茶文化体系的重要内涵,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想要满足设计要求,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应用需求。通过丰富具体的设计元素,从而满足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要求。其次,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中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环保的内容。实际上,相对以往设计活动而言,当前在开展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时,必须认识到在人们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完善的今天,注重绿色、健康、生态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因此在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将绿色元素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此外,在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注重人们表现方式的展现和诠释,当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日益成熟,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对自我个性的表达和阐述,整个设计活动已经超出了以往单调的设计风格,整体不仅更富有情感价值,同时也有一定文化品味及内涵。虽然目前科技应用对整个平面设计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设计者正在通过情感元素及文化价值的全面融入,从而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价值内涵。在多元文化发展进一步成熟的今天,传统茶文化极具传承价值,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最大压力和问题在于缺乏体系化的传播载体和途径。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载体,既能有效传承茶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展现传统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就极为重要。

4茶文化对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具体影响

审美意识是整个设计活动能够带给人们具体美的感受,同时迅猛发展的时代特点也会对整个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其实际上对整个审美艺术也会产生实质性影响。首先,将茶文化内容体系化应用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丰富平面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元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平面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活动,更是在恰当设计理念指导下对设计元素进行体系化应用的具体活动。所以,其对审美意识的影响从单一的艺术设计活动要求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体系化结合。此外,随着多元文化发展不断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对传统文化能够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将其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全面结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和提升设计内涵。而茶文化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深层次融合,不仅为传统茶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载体,同时也让人们更期待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了我国现展的重要精神理念和价值规范,因此在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适当性融入这一内容,从而满足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实质性需求。可以说,茶文化对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最大影响就是其让整个设计活动更加注重实际,注重真实情感的融入和表达,而这本身就是茶文化在有效传承的过程中所实现的设计审美意识的有效承载和发展。

5结语

现阶段在具体实施平面艺术设计工作时,其设计的图案和内容是整个设计活动的实质性表现。随着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理论及内涵发展日益成熟,无论是融入元素,还是文化内容都在进一步突出。茶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如果能够将其中所具备的丰富内涵和价值理念,融入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那么势必能够大大优化平面设计图案的效果。从而在丰富设计内涵和元素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茶文化内涵体系化融入到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岩岳.平面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2(17):246-249.

[2]储小燕.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的情感架构研究[J].现代园艺,2013(5):219-225.

[3]白福军.探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时代审美意识特征[J].设计艺术.2013(21):178-183.

[4]崔星星.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4(12):102-106.

第7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学行为,以达到提升人才培养效能的效果。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我国千年劳动智慧的凝结,需在教育领域发挥功效和作用。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指引师生修身养性和乐观面对困境,更有效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教育工作者需对茶文化的育人价值给予积极肯定,采用适合和可行的方式,将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根据旅游领域发展趋势、学生职业目标定位等,从不同维度和角度思考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问题。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以茶文化为抓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工作,制定符合时代特色和学生认知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案。

1茶文化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定位

1.1基于深刻的茶思想和茶精神为素质教育赋能

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可发挥显著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教师应将优质的茶文化元素合理渗透到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中,改善学生对既往教学内容的刻板印象,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利用茶事活动丰富教学模式,依托声影并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深度学习和知识探讨。教师应利用深刻的茶思想和茶精神对素质教育赋能,以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和丰富,培育出具备良好德育、美育、智育、体育、劳育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对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进行多维考量,不拘泥于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需着重塑造学生价值,对旅游服务建立积极的认识,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和文化。将茶文化元素多渠道的融入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中,以实现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目的。

1.2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领

学生思想健康成长、价值观正确塑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相较于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更加重要。教师应通过丰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形式,实现多重的育人目标,即在有效培养学生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需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心理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院校若不能全面剥离学科课程独立开展价值教育,就应通过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如将茶文化融入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中,基于具有交叉性的课程内容,同时开展知识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3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塑造

学生对社会认知和行业服务理解受限于个体的思维品质。具备奉献精神的个体,更易于产生积极的服务意识。有着强烈爱国思想和责任认识的个体,会主动将个人理想实现对接到国家整体发展中。院校若想培育出对社会发展产生助力和服务精神的人才,就必须发挥茶文化教育的价值,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进行塑造。教育工作者需将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作为培育时代需求人才的抓手,科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茶文化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发挥催化和启迪作用,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拓展和高品格的形成。因此,将茶文化应用于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基于茶文化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逻辑框架

2.1符合教育对象认知基础的教学新思想

茶文化对人们思想升华和优良品质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从博大精神茶文化中获得新启示,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科学处理各教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重满足学生趣味学习体验需求,设计可迎合他们学习习惯的教学形式。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基础,形成先进的教学新思想。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和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需根据教育现代化要求和行业人才结构,及时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思想体系。缺乏趣味性和与时俱性教育教学,教学信息流通是单向和浅薄的。教师需形成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新思想,导向科学和现代的教

2.2可导向深度学习行为的教学新模式

旅游服务课程教学创新应有深度和广度,多层次扎实推进专业教学活动。教师需利用茶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构建可探讨、可深思、可延伸的高效课堂。教师应增强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娱乐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深度学习行为,对知识和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和解读。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活动设计需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以保证学生深度和积极的参与其中。

2.3体现人文精神的专业化教育教学行为

茶文化中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启迪人们以辩证思想审视社会的多元性以及生活困境。针对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教师需在教学行为上凸显人文属性,对学生负面情绪进行正确干扰,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谦和的处世思想。茶文化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需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关爱和尊重,而不再是机械和枯燥的记忆和理论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需通过科学融入茶文化实现教育教学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动性。

3基于茶文化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3.1以茶文化教育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

茶文化本身拥有的文化魅力可对学生追溯历史和学习传统文化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教师既要利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还需发挥茶文化教育的作用,科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教师需使学生了解应用于旅游服务的礼仪是表达热情和积极服务态度的具体的行为体现,不应成为冰冷的职业习惯。教师应利用茶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谦恭有礼的品质,将其延伸至旅游服务行为中。教师需以茶文化教育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到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活动中。系统和科学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培育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3.2构建可实施跨越时空践行教育行动的教学模式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工作者需对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正确认识并加强理解。即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根据学生诉求和身心成长特点,对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内容进行扩充,生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突破时空限制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新模式。依托远程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在课堂外学习旅游业转型和升级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标准建立深刻认识。基于传统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线上学习反馈和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难点、要点和疑点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直至内化吸收。此外,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结果,设计开放型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结成合作学习小组,结合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基础知识和现实行业发展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教师需以移动设备终端为工具,对学生的疑问和咨询信息予以有效反馈和处理。以网络为媒介,跨越时空的开展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活动,培育出具备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3.3以史为鉴、以学生需求为参照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将茶历史、茶政和茶精神,科学融入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史为鉴,重视学生价值塑造和思维品质培养,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中合理融入茶文化。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创新和丰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可利用理论讲授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深度学习旅游服务礼仪,以及既定行业发展理论知识和文化。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的实践和应用理论知识,令他们对服务礼仪和客户意见处理建立正确的认识。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授课,构建集理论、探讨、互动和实践于一体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愉悦和多样的学习体验。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利用有趣和深刻的茶文化元素对课堂教学赋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产生自信心和积极性。基于以史论史的课堂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从理论探究和行为实践两方面加强认知和理解。实现以史明智,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建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在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形成持续和自觉的学习行为。总而言之,教育工作者需对人才培养和既定领域人才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以市场需求和国家教育改革要求为参照,对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基于茶文化,对原本课程内容进行丰富,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动态,通过将茶文化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深度融合,协同开展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能获得科学引领。此外,教师需根据学生反馈和需求,科学的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无限延伸传统教学空间,从不同维度和渠道发挥茶文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且在旅游服务课程教学设计中合理融入技术要素和文化要素,为学生提供开放、创新、有趣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向辉.浅谈中职院校礼仪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20(20):129+128.

[2]郭江虹.高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62.

[3]舒怡.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182-183.

第8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摄影》;课程教改;茶文化;思考

《建筑摄影》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但是目前的《建筑摄影》摄影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传统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相脱离的教学模式。而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课堂上就是需要提炼茶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将其充实到《建筑摄影》的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摄影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1传统的《建筑摄影》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1.1传统《建筑摄影》教学中出现的困境

尽管各个学校的摄影专业对《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建筑摄影》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建筑摄影》的知识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讲述法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对于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缺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在测试中也以专业知识的测试为主,与其他课程的测试方式并没有大的区别,因此,学校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够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反而会使学生在功利作用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1.2目前《建筑摄影》课程教改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各个高校已经认识到《建筑摄影》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建筑摄影》课程改革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相符合,缺乏教学的时效性。很多改革措施要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很多学校的硬件设备并不能跟上高校的教学需求。因此,《建筑摄影》改革必须重视时效性,完成相关课程目标的要求,最终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

1.3今后《建筑摄影》课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也在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现在的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并没有通过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建筑摄影》课程教学中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对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的思考

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有广泛的种植。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有饮茶的习惯,人们在饮茶活动中领略这个过程中的美好意境,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被称为茶文化。这种茶文化是中国人们对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贡献,反映中国民族的文明和礼貌。而茶文化中的精神层面上的一些元素,是摄影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因此,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十分必要。在引入之前需要从三个方面对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进行思考:

2.1茶文化的元素解构

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于我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为了很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课堂中去需要对茶文化的元素进行解构。根据《建筑摄影》目前注重知识传输的情况,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隐性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茶文化的精神层面,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气质和审美能力。但是茶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而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很难理解某个地区性文化,因此为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状况,在《建筑摄影》教学中要注意提取中原地区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2.2茶文化的进入《建筑摄影》课堂的途径

要想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宜于对整个教学情况做出过多的改变,以免为教师的备课过程增加大的负担,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课堂教学中去。第二,茶文化进入到《建筑摄影》课堂中要考虑到逻辑性,使整个的融合过程显得十分自然,不唐突,这易于被学生接受,给茶文化的传入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茶文化的引入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适当的内容,与教学板块需要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是茶文化在融入到《建筑摄影》之中需要具备的要求,在坚持这三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摄影技巧。

2.3茶文化进入《建筑摄影》课堂的评价

由于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整个程序并不十分完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对引入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因此,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表现情况应该是评价的重点,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来反映学生职业素质的隐性信息。

3茶文化功能分析

在《建筑摄影》教学中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包括学生的涵养、心性、耐心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素质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因此,在《建筑摄影》教学中也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3.1增加涵养功能

学生的涵养是专业素质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是一个无形的帮助,在学校的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进行涵养的教育,而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涵养。茶文化作为文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提高涵养的功能,通过饮茶、品茶等各种程序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此,将茶文化引入课堂十分必要。

3.2修养心

目前学生中的个性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善于表现自己,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竞争意识比较强烈。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由于受到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内心极其浮躁,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耐心和毅力,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建筑摄影》课程对于学生的心性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程中的融合出现了可能性。3.3培育耐心功能目前,学生在《建筑摄影》课程的学习中缺乏一定的耐心,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就会出现为难情绪,最后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而茶文化具有培育学生耐心的功能,需要积极引入茶文化。

4对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途径的探索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茶文化引入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

4.1采取集体备课制订茶文化进入课堂模式

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之前各个学校并没有教学先例,所以,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制订茶文化进入课堂的模式,组织摄影专业的教师组建教研组,对茶文化进入课堂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使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茶文化如何在《建筑摄影》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涵养、心性和耐力。对教师的看法进行总结以促进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上发挥其功能。最后,按照总结出来的模式进行试点教学,教师还需要开展观摩教学,通过观摩不断总结,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4.2对摄影专业教师进行茶文化知识的培训

要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该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相关的茶文化知识。这就需要学校安排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由茶文化专业人员和具有茶文化知识的教师。对该专业教师进行茶文化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茶文化的知识、茶文化与《建筑摄影》的联系、茶文化与摄影专业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内容的培训可以采用教师之间进行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最终使教师对茶文化和将其融入到课堂之中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4.3应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的软实力

与传统的《建筑摄影》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不同,将茶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茶文化对于摄影专业学生软实力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将茶文化融入到其中,提高学生对于《建筑摄影》课程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建筑摄影知识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发挥茶文化的影响力,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以便于将茶文化知识与建筑摄影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的软实力。

4.4建立以学生为指导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建筑摄影》课程评价都是通过相关人员进行评价的,这种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忽略了学生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感受,不利于日后的改进。所以要建立教学评价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教学形式的看法,真正为教改深入提供借鉴和指导。总结摄影专业学生的内在品质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注意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将二者的优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茶文化的巨大魅力,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促进学生的涵养、心性、耐心提高,使学生成为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毕雪微.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4(4):174-176+183.

[2]唐海芹,王磊,甘春萍.对中国茶文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9-20.

第9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中承载着无数的文化瑰宝,早在4000年前我国的先人就开始种植茶叶,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茶文化。贵州省作为新兴茶业大省,在旅游方面也同样具有众多资源。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发展茶文化旅游,将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是从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出发,探寻现阶段贵州茶文化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找到适合贵州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困境;创新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已不再是问题,人们开始追求享受消费,旅游业成为了热门产业之一,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茶业资源,如果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势必会开拓新的旅游资源,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因此,笔者在本文希望能够从贵州现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中寻找到一些思路,为贵州茶文化旅游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方向。

1贵州茶文化概述

1.1茶文化概述

所谓的茶文化是指茶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与茶叶有关的物质成果与文化成果的综合。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心态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到茶,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最早的茶文化同样也是起源于中国。迄今为止,有历史记载以来,茶在中国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一方面,人们将其作为一种饮品,供人们引用,另一方面,一些人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将其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救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茶叶开始传入到其他国家,成为了中国的象征。贵州下设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计有88个县,其中有过半的县市种植茶叶。目前,贵州有10大著名的茶叶,包括清香味浓的都匀毛尖、逆旅清爽的梵净山翠峰茶、醇厚浓郁的石阡苔茶等。这些茶叶每年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极大的带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1.2茶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就贵州而言,旅游行业也是重要的产业之一。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茶资源,如果能够将其融入到旅游行业当中去,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从现实情况来说,贵州是著名的产茶大省,其种植茶叶的历史要追寻到汉代,88个县市中半数以上以茶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茶叶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种植茶叶的地方环境都比较优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通过旅游行业可以将游客带到当地亲身体验到种植、采摘、制作以及品尝的乐趣,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样的旅游方式对于游客来说是十分特别的,不仅是欣赏,还可以参与到其中。其次,通过茶文化旅游可以弘扬我国的茶文化。提到茶,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是茶文化却并不为人所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和惋惜,自古以来,茶便是产自于中国,但是现如今却被日本发扬的很好,在日本人们对于茶文化很注重。我国决不能丢弃这一文化,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决不能任其在我们手里消失。

2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困境

2.1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

对于茶文化而言,如果仍然不能加以重视,那么今后这种文化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不能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措施将其发展壮大。茶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茶文化旅游虽然之前就有相关学者提到过,在一些产茶大省也都有过相关的探索,关于茶文化旅游,不管是哪个省份,现如今都属于独自摸索的阶段,贵州在茶文化旅游的道路上还在进行着摸索,在摸索中总结经验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在之前的常识中,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在一些地区的旅游当中融入了茶文化,但是这种旅游模式中,茶文化并不够浓厚,人们难以从中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因此而言,贵州的茶文化旅游并没有达到目的。

2.2茶文化旅游不受重视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当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人们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少有人会在意其中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贵州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而言比较落后,但是当地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人们将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其中所包含着的文化价值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过。贵州种植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十大名茶在全国的销售量十分可观,但是人们总是将两者分开来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两者结合所能带来的巨大的商机。茶既然可以作为贵州省的名片,那么在旅游行业当中,将茶叶融合进去,不仅可以开辟新的旅游路线,同时也可以带动茶叶行业的发展。若要发展茶文化旅游,需要政府、旅游行业从业者、茶叶种植者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如今政府的参与力度并不够,很大程度上并不重视发展茶文化旅游,光靠社会自发性的发展,能力有限且发展空间不大。这也成为了限制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2.3文化传承力度不够

发展茶文化旅游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在之前的实践当中也作出了各种设想,试图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目前,贵州的都匀、湄潭、梵净山等地都进行了茶文化旅游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茶文化的传播力度上。人们通过体验式的旅游,感受到了茶叶自身的魅力,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并没有将这种美感上升到对茶文化的了解上,只是单纯的欣赏景色。茶叶的存在要追溯到4000年以前,其中所承载着的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以及劳动人民的精神成果。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品尝,其中涉及到很多工序,还有很多的茶俗茶艺,这都是文化的表现。此外,茶与音乐、诗词、歌舞以及宗教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人们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上,而且缺乏相关的人才,所以在旅游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收效甚微。发展茶文化旅游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文化的传播同样重要。

3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创新措施

3.1发展“体验式”旅游

茶叶从种植到最终走向市场,其中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者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智慧,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们虽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风光,但是却无法深入的了解到茶文化。通过发展体验式的旅游,人们可以亲身参与到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采摘茶叶的要求非常高,每天清晨十分,茶叶还带着露珠的时候,采摘的茶叶味道最好。此外,采摘茶叶要选取茶树最顶端的小嫩芽,这样的茶叶喝起来会比较清香,回味无穷。大都市中的人们每天忙碌于各种事务,身心十分疲惫,投入到大自然中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是十分放松和惬意的一件事。人们可以将身心投入到当中,剥离各种烦恼,获得最简单的快乐。

3.2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行茶文化的深入开发

若要在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光靠旅游行业和茶业的努力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之处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贵州茶业的知名度,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当地举办一些大型的会展,充分向游客和全国人民展示贵州茶业的特色,打响知名度。同时也要走出去,中国有茶业博览会等大型的茶业交流会,要将贵州茶业带到这些地方,提高号召力,让茶业成为贵州的名片,展现品牌的效应。另外,在景区的开发商政府也应当加大财政支持,最大限度的进行深入的开发,从吃、住、游、娱等多个方面进行扩展,增加景区的乐趣和观赏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3.3发展旅游业和传播茶文化并重

现如今的茶文化旅游将重点主要放在了发展旅游业上面,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这就导致茶文化旅游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美的享受,感受贵州当地的自然风采和民俗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应当传达出茶文化的精髓,让人们充分的认识茶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得拥有4000年历史的茶文化不至于消亡。例如贵州当地有很多的茶俗茶艺,如果能够在游客进行旅游观赏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宣传和讲解,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茶文化。其次,贵州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劳动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同样也是茶文化的载体,此外还有戏曲、诗词歌舞等,在当地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游客更加近距离的认识茶文化。

4结束语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茶文化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既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使茶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者:潘怡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时琴;廖凤林.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2011(17):18—19

[2]喻丹.从茶叶到茶业[J].当代贵州,2009(10):34-36

[3]罗庆芳.浅谈贵州茶文化旅游[J].旅游考古,2007(02):65-66

[4]黄进.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构想和价值[J].农业考古,2013(05):43-45

[5]宁晓菊等: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农业考古.2005(04):10-18

[6]罗时琴;廖凤林;江波.贵州湄潭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4):15-16

[7]严浩坤.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集团经济研究,2007(08X):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