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农业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

第1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四氯吡啶工艺;合成方法;市场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54

0 前言

2,3,5,6-四氯吡啶是合成杀虫剂毒死蜱、甲基毒死蜱和除草剂毒莠定、绿草定的重要中间体。四氯吡啶的合成反应条件苛刻、技术难度大、市场成本高,是影响下游产品生产能力和成本的主要因素。此外,对四氯吡啶国内外厂商的生产情况、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国内的主要厂商基本以三氯乙酰氯工艺为主,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在工艺优化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废水排放量大大降低。

1 产品信息

四氯吡啶为吡啶环对称的结构,2,3,5,6-四氯吡啶,CAS号2402-79-1,分子式C5HCl4N,分子量216.88,熔点90.5℃,沸点251.6℃,闪点188℃。用作医药、农药中间体,是合成高效、广谱、低残留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重要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原料。

2 工艺技术[1~2]

通过以2,3,5,6-四氯吡啶为原料合成3,5,6-三氯吡啶酚,再以3,5,6-三氯吡啶酚为中间体合成农药,是制备几种高效、低毒农药的重要工艺路线。3,5,6-三氯吡啶酚为中间体不仅可以合成高效、低毒的除草剂绿草定,而且可以合成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

2.1 主要合成方法[3~7]

国内生产毒死蜱主要采用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进行加成,再经过芳构化、水解的工艺路线合成三氯吡啶酚。工艺路线长且复杂,4步的合计收率在70~75%。吡啶法以吡啶和氯气作为起始原料,吡啶经氯化生成五氯吡啶,再经过还原生成四氯吡啶,最后经过碱性水解生成三氯吡啶酚。需要在340℃的高温下进行氯代,腐蚀性强,对设备选型要求较高。

2.2 催化剂的选择

吡啶氯代法的优点在于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收率达到90%以上。弊端在于反应温度高,能耗大,对设备的腐蚀性强,从制备新型催化剂入手,力图降低反应温度,从而使吡啶氯化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目前,比较好的催化体系有RhCl2/BaCl2、RhCl2/MgCl2。

3 市场分析

3.1 产品用途

用于制备毒死蜱的重要中间体三氯吡啶醇钠[8~9],同时,也是生产下游的甲基毒死蜱及毒莠定、绿草定的重要中间体。最大的用途应该还是下游的毒死蜱。

3.2 目标市场及需求

作为最大的用途,四氯吡啶的市场就应该来源于毒死蜱的市场,毒死蜱市场的竞争状况决定了四氯吡啶的竞争状况。从制剂市场看,480g/LEC 仍是全球范围内农业领域毒死蜱应用最广泛的剂型,其中DowAgroSciences 的Lorsban 和Dursban 是全球最知名的毒死蜱品牌,但是传统的毒死蜱制剂三巨头 Dow AgroSciences,MakheshimAgan 和Cheminova 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在过去5 年大幅缩水。

2015年,全球毒死蜱的市场需求达到20万吨以上,根据水相一步法的合成收率95%折算,四氯吡啶的年需求量在12万吨左右。

3.3 主要生产企业

国外毒死蜱的生产能力约为5万吨,主要集中在陶氏益农、马克西姆-阿甘和印度的格达和米苏等公司。国内仅南京红太阳、江苏宝灵、浙江新农三家对外自营出口,其他企业均以国内销售为主,或者通过贸易商出口。

替代“三氯乙酰氯法”的“四氯吡啶法”,南京红太阳、浙江新安化工和新农化工等企业在成功开发中间体三氯吡啶酚钠技术的基础上,制造毒死蜱的最后一步缩合反应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在水相中完成,收率可达98%,毒死蜱原药含量可以达到99%以上。

4 结语

从工艺上来说,吡啶工艺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工艺,如果想达到340℃以上的高温反应,需要将现有导热油的介质更换为熔盐,在反应装置上要使用到流化床反应器,需要丰富的工业化经验。因此,着眼于高效催化剂的开发,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条件更加的温和,便于工业化是未来需要攻克的难点。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素材,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的浙江余姚地区就有了草本盆栽形式(有出土陶器图案为证),这被认为是盆景的最原始形式。据历史记载汉代出现的木本盆栽被认为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成熟的树木盆景的出现不晚于唐代,宋代出现了山水盆景。至明清两代,盆景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并在盆景理论上进行了总结与升华,出现了专门论述盆景的专著,使盆景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949年后,广州、上海、苏州、扬州、成都、南京、杭州、温州、济南、沈阳等园林部门先后建立盆景园(场)培育、创作、展览盆景。

二 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

2.1 盆景产业化现状

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中,特别是近十儿年来,我国的花卉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步崛起,并成为一个朝阳产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盆景作为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一些具有悠久盆景制作历史和传统的地区,盆景在花卉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至于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盆景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江苏省如皋市是我国传统的花木盆景之乡,历代以来,花木盆景素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改革开放以后,花木盆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并逐步发展成为致富农民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如皋市全市花木生产面积已发展到1133.33hm2,栽培品种近1000个,形成了年产6000万株绿化苗木、300万盆盆景的能力,其龙头企业“如皋绿园”现有三家合资企业,有园林式盆景展区0.85hm,,盆景生产加工场3.3hm2,盆景年生产能力达25万盆,其产品和劳务遍销全国各地,远销荷兰、意大利、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400多万元,创汇20万美元。与“如皋绿园”有直接联系的花农有6000多户,10000多人,花木盆景基地超过6O0hm2,每年花木盆景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户均5000元,其中,亩收入超10万元的有60多户,超5万元的有200多户。

2.2 市场分析

1)存在的问题

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品牌意识不强、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盆景造型陈旧、创新与包装意识不强,宏观调控不力致使整体布局不合理、花卉市场建设滞后导致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科研及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以效益较低的中低档品种为主而难以形成产业优势、社会人文环境滞后、科技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以及设施栽培研究欠缺。

2)解决方法

盆景类型标准化、盆景生产批量化、盆景管理科学化、包装运输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健全管理、技术和流通服务体系,走集约化、科学化、产业化经营的高效产业发展之路。积极开辟市场,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产业的关系。

三 结论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传统盆景的产业现状是南方盆景产业发展快,种植面积、年产量、产值都在呈逐年递涨趋势。而北方则呈现萎缩趋势,公司资金少、规模小。现在国际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的盆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明显优势,除日本外,其余国家尚不能与我国竞争。因此,盆景的出口前景非常广阔,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盆景作为我国农业的优势产品正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问题,比如品牌模式、经营模式、生产模式都有待改进,盆景风格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销售和售后服务落后,宣传和包装力度不够等问题。以后的发展战略是生产基地规模化、分过细化形成产业链条、自主研发创新结合市场的需要和人们新的审美观、扩宽销售渠道。丰富销售方式加强服务,使传统盆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加强对传统盆景的宣传,让更多地区和层次的认识和接受传统盆景。

参考文献:

[1] 陈友文,仲跻凯.冲出国门的如皋花木盆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7(6):6一7

[2] 广州市园林局等.中国盆景艺术研究.北京:城乡建设杂志社,1981

[3] 葛浮桥.岭南盆景产业化开发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4):296一299

[4] 胡乐国.温州盆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5] 李伟钊.广东盆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 川刘晨.对发展广西花卉产业的思考.花木盆景,1997(5):4

[7] 彭春生,李淑萍.盆景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8] 王克全.安徽盆景的发展与创新.花卉,2000(3):23

[9] 韦金笙.论盆景经营与商品化生产.中国园林,1994(1):9一n

[10] 魏绪珊,罗震宇.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中国盆景创新之我见.中国花卉盆景,2002(24):ll

[11] 叶兴绿 邢升清 略谈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创新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2007( 10)14-15

[12] 彭建 当今中国盆景发展的误区 中国花卉盆景,2006 ,2: 56

第3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这两期培训,市农干校结合我市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特点,注重讲求实用,实效,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蔬菜种植省重点班主要课程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蔬菜育苗技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新品种介绍及栽培管理技术,常见蔬菜病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信息网搜集和等,所有课程均由扬州大学园艺学院及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讲授.并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邗江区沙头镇设施蔬菜栽培基地.水产养殖班主要讲授了农民创业知识与技能,克氏原螯虾市场动态及稻虾连作技术,蟹虾混养技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常规鱼类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产品网上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普遍反映,培训的内容丰富,方式新颖.并一致表示今后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中,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致富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创业技能

为贯彻落实省农民培训工程交流会议精神,我市重点围绕地方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需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近期分别于8月9-12日,8月14-17日,8月12-16日在丁伙镇,小纪镇,邵伯镇举办了花木营销,水产养殖,农民上网培训班,共培训135人.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生产实践,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开班前,举行了农民创业培训班开学典礼,市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林局副局长吴华明确了创业培训的意义,内容,要求,各相关镇分管镇长,对学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第4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我们首先应该对现代农业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一、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理论知识的更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理论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靠着我们本身固有的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不要说带领群众致富。农业科技知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保障,基层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及当前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政策。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强化学习意识。解放思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有紧迫意识,时不我待,应该紧跟市场脚步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农业生产知识。我镇定期组织学习班,邀请上级专家来授课,要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参加。为增加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效性,把授课地点放在农业生产的一线,同时加强中央对农村工作政策的宣讲力度,确保精神深入人心。二是强化战略意识。加强学习,认识问题,紧抓粮食生产。我镇作为我县重要粮仓,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长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在保障基本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加强监管防止荒地占地现象,鼓励农民“单改双”增加种粮面积;鼓励农民在保证粮食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扩大“绿色”水稻的种植面积,今年“绿色”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在不影响农业生产期的前提下,我镇积极组织种粮大户学习保产增收的农业生产知识。出台鼓励政策对出售商品粮5万斤的奖励1000元,10万斤的奖励的2000元。三是强化市场意识。加强学习,学习符合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理论。去年年底至今年初的食用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了解到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到六成,加上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不高和种植品种不优产量不高。我镇素来就有冬季种植油菜的历史,但近年来也出现了种植积极性不高,产量低,没有经济效益以致大量农民放弃种植油菜的打算。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针对这些情况,我镇计划于年底搞一个油菜高产试验田项目,邀请专家组织授课,选用优质品种,科学种植,确保高产丰收。要求通过这个项目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要求一改过去农民自家种的油菜仅够自家的低产状况,要求达到商品化种植效益。

二、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的市场服务体系。

乡镇发展现代农业,会碰到三个棘手的问题:资金、技术、信息。我镇将从以下三点来力求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我镇是一个外出务工人口大镇,约有8000多人外出务工。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工务工总收入近两亿元,这就是我们所要争取资金来源之一,我镇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创什么业,现代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回乡单个体创业将会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这样就会出现有好的项目,有好的想法,但苦无足额资金而无法进行。我镇考虑到这一问题,上争取省市县鼓励农业发展的资金与政策,自己千方百计节省开支筹集资金建立农民文明创业信用基金,下要求农民若有好的可行的创业计划积极申请文明创业信用基金支持。我镇今年确保自主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农民创业不少于30万,支持不少于10户的大型种植养殖户,帮助他们提升技术含量和商品品牌化。二是千方百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弥补农民知识缺陷。技术支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保障,为保证农民农业生产的顺利高效进行,我镇领导干部积极寻求广泛的农业技术合作。我镇多名领导干部利用自己与江西农大多位农技学专家教授的师生情谊建立起农业技术咨询网络,通过现代网络的高速便利的途径来解决我镇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问题,这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又增加了新的途径,这样既省资金又方便高效。三是千方百计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谁掌握信息,谁就将掌握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不能盲目进行要紧跟市场需要,我镇就这一块采取网络信息化办公,主管领导及时掌握我镇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办公室人员统计我镇农业生产品种种类,编排我镇种植养殖大户的通讯录,根据农业权威网站的市场分析及时通过短信等形式通知各农户。确保个种植养殖户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

第5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镇××食用菌基地经过一年的发展,生产初具规模,效益逐步稳定,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发展××的高效农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但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基地在规避市场风险、生产技术的升级、发展远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不完善,在的市场跌宕中其副作用体现尤为明显。因此通过全面分析基地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存在的机遇和威胁,发现基地的发展瓶颈,找出基地发展的新路子,扬长避短,逐步完善食用菌基地建设也就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本调研报告从食用菌行业市场分析着手,利用swot企业战略分析进而提出相对的策略,是本报告通过基地实地调研、个体访谈、资料文献搜索、并结合相关管理理论对××食用菌基地发展的新探索。报告共分四部分,分别是食用菌行业市场概况、××食用菌基地运营状况、××食用菌基地swot战略分析、相关对策与出路。

1、食用菌行业市场概况

(1)、供需市场概况: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 而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外生产量由于资源限制而逐年锐减,国际上消费缺口越来越大,正是基于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未来3-5年将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重心将由欧美、日本、韩国逐渐转移至我国,中国将成为食用菌生产和消费的强国。

(2)、市场竞争概况:20__年全国食用菌有主产基地县500多个,年总产量达1600多万吨,总产值800多亿元。其中福建河北是我国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基地。宿迁市20__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900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一,总产35.4万吨,产值14.2亿元。全市现有食用菌规模加工企业10家,专业交易市场8个,营销经纪人200多名,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亚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3)、市场收益风险概况:总体说来食用菌的价格波动较大、供需不稳定,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直接说明,主要基于同行的准入者和替代品增加、人们消费观念和习俗的改变、食用菌特殊的生产周期、食用菌产品的升级、供需矛盾等原因。应该说食用菌生产规模和市场销售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2、××食用菌种植基地运营现状

××食用菌基地位于××村前场组,共流转土地31.5亩,共涉及农户34户,119人,土地流转费用550元/亩。现已建设23栋高标准食用菌生产房,后期扩建三个塑料地棚。基地总建筑面积7240平方米,可种植食用菌35000平方米,主要进行草菇和蘑菇生产,其中草菇日产高峰期可达1000斤,蘑菇日产高峰期为3000斤,年产食用菌300吨,年可获利30万元。现有员工68名,均为××当地村民。该基地已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社员入股自愿,利益共享,在××镇起到创业致富示范作用,带动一批村民致富。

(1)、生产方式及周期:种植食用菌采用高架多层和高温地棚种植方式,结合秸秆资源,主要经历泡草、进土进草料、撒菌、覆土、洒水消毒、日常管理几个阶段。基地草菇投产最佳时本文来源:文秘站 间位为6月至9月,价格波动为每斤3—4.5元不等,蘑菇从7月到12月,价格波动为每斤2.5—6元不等,生长周期为15至20天。

(2)、管理模式:基地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并与大学生村官创业相挂钩。基地由大户承包领办,农户自愿入股承包,各承包户兼任技术员,承包户雇用当地劳动力实行三班倒作业;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信息供给等相关管理。

(3)、销售方式:口头电话协议直销模式,由商贩直接来基地购买,生产的蘑菇和草菇主要销往泗阳、沭阳、淮阴以及少量销往本地市场。

(4)、产品的预期前景:蘑菇由于出口势头较猛,蘑菇的产量在近几年已翻了几番,价格也稳中略升,无公害绿色蘑菇更受市场欢迎,价格高;草菇以鲜销为主,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发展迅猛。

3、××食用菌基地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评估××食用菌基地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外在威胁(threats),用以对食用菌基地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从而为制定食用菌的发展战略的方法。包括分析内部的优势s 和劣势w以及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共两大方面。

(1)、食用菌基地内部优势分析:

一、种植模式优。目前该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大户以资金技术方式投资,农户以劳动力入股方式,实现了技术、资金、人力三重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欠发达地方发展高效农业和实现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探索。基地现有种植大户2名,参与农户员工68人。

二、收益稳定。投产运营一年来,基本上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蘑菇和草菇实现双丰收,市场需求旺盛,并且市场价格高出往常二倍以上出售,种植户稳赚不赔。基地员工足月开班,仅工人工资一项就发放了十四万左右。

三、预期效益好。由食用菌基地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开始体现:种植户初尝高效农业甜头,收到实惠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户相关就业人员70余名富余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脱贫致富;基地所采取的生态种植对于秸秆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都有积极影响。其中发轫于宿迁的金针菜,加之××村悠久的种植食用菌历史经验,食用菌基地成功创立了江苏知名无公害品牌“富嘴”金针菇品牌,这对于提升××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的食用菌产业链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2)、食用菌基地内部劣势分析:

一、准入门槛高。食用菌行业的准入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食用菌基地的前期投入就涉及到土地流转、基地种植房建设、水路铺设,成本相对于大棚偏高,这些都是将来鼓励更多农户的参与以及基地的后续发展扩建所要考虑的。同时食用菌的种植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引导相对缺乏,承包户兼任技术员,人员技术和精力有限,疾病预控和种植技术的缺失导致食用菌疾病防护不利,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夏季食用菌淡季节,基地基本上要闲置,这也是夏季生产的高成本投入、高技术标准的制约。短期的高投入和技术上的高标准也是整个食用菌行业发展的瓶颈。

二、产品缺乏竞争力。基地生产的蘑菇和草菇属于家庭式的粗加工并且采用直接销售,是属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附加值不高,因而也就没有核心产品竞争力,相应的收益低。尽管××村已经拥有“富嘴”金针菜品牌,但还没有真正把食用菌基地纳入包装深加工的范围。

三、销售市场渠道单一性。基地生产的食用菌都是依赖周边城市地区的客商实地前来购买,有的仅仅的是电话口头协议,没有持久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通路,依赖性强,因而受市场波动大。

(3)、食用菌基地外部机遇分析:

一、竞争相对减少。食用菌市场起伏很大,尤其是前期的金融危机对于外向型出口为主导方向的食用菌市场萎靡疲软,致使全国的食用菌种植产出锐减,国内生产食用菌规模减少手减少过半,仅沭阳一地就减少四分之三,这对于逆市而行××食用菌基地来说是发展壮大的绝佳契机。

二、政策优惠。国家早已出台食用菌行业管理办法,同时省市区镇为鼓励高效农业的发展,对于食用菌达到相应规模的,每平方种植建筑面积补贴50元,去年一年××食用菌实际建筑种植面积7240平方,实补3620__元。

(4)、食用菌基地外部威胁分析:

一、市场波动大。根据市场的价值规律作用,未来几年的食用菌市场必定是由现今的供不应求向供需持平的动态平衡转化,市场需求的刚性和种植生产的弹性变化决定了新老竞争对手会在未来几年持续的增加,直至饱和。

二、发展制约因素多。考虑到基地在不断完善发展的路上必经诸如土地流转、投资资金筹措、种植群众积极性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食用菌基地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存在着与身俱来的软硬件不足。

三、市场风险。主要是资金的长期收益与眼前利益的博弈,种植大户对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和农户的逐利心理作祟会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不明确,这也是众多种植户的共性问题。

4、相应对策与出路:

(1)、s t对策,即利用食用菌基地的内部优势来规避外部风险:

一、坚持“政府鼓励、财政补贴、自愿参与、风险共担”的原则,出台更多优惠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农户加入,形成食用菌种植的“规模效应”以此来抵御分担市场风险,共享创业收益。可以通过现有的成功典范进行宣传和推广,以点带面再连成片,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基地。

二、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统一细化管理,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把好统购、统销和日常的管理维护这一关。与此同时努力改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条件成熟时可以组建区域性的食用菌公司,加快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

(2)、w0对策,即利用食用菌基地的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

一、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首先,可以通过对食用菌进行二次加工,包装立品牌,既可提高价值又可以拓宽现有的单一渠道,如“富嘴”金针菜就可以打入超市、特产店,高质量产品才会有竞争优势。其次,根据实情建设冷鲜保存库,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避免了清仓甩卖的悲剧甚至可以达到囤货居奇的理想效果,增强产品的持久竞争力;再次,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培育和引进新品种,形成产品的多元化与产业化相结合,大打生态牌、产业牌。

第6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一、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

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做大量、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又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领导,善于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的方式,引导农民自愿地学科技、用科技。防止一哄而起、一窝蜂、一刀切,强迫农民用“科技”;杜绝一些人好大喜功,假科技之名,搞“面子工程”;更要防止某些人借科技以营私,败坏科技的名声。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农业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二、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发展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也正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星火培训基地建设,群众的科技素质等,还不完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农产品种养和加工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产业化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

(三)农产品产业化研究开发能力不强。相当多的加工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的深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链较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如茉莉花、甜玉米等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农产品市场流动体系不健全。物流信息化的程度不高,交易手段落后、单一,电子商务平台信息量少,网上交易成交量不多。

这些问题已经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不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产业化就难以推进。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我 们将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科技服务协调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抓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等中介机构建设,注重深化机构间合作内涵,提升整个体系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部项目“横县茉莉花专家大院”,继续建立桑蚕、食用菌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专家对农民实行零距离的科技服务建立有效的平台。以茉莉花茶加工企业、甜玉米加工企业为孵化器,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技术创新动态联盟建设,不断探索区域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有效科技服务方式。

2、加强对特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重点针对横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包括特色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快繁技术、耕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及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特色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技术等。

3、以科技创新支撑龙头企业发展。

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尖子人才、发展独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名牌等方法,促进民营科技企事业的发展。3年内,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8家,企事业尖子人才100名,开发企业(产品)名牌10个;同时,带动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4、以科技手段加速市场信息化。

第7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创新与改善;

0 前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电网企业应由市场上的被动方转化为主动方,进行观念和形式上的转型,使电网企业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主动研究市场,把市场营销的观念引入电网企业中,这是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针对当前电力市场的供求变化,结合未来的发展,确立新的营销观、实施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对电力体制改革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1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在电力严重不足的20世纪70~80年代,用电客户需要的是怎样能买到足够的电能,所以,电力企业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尽可能多的生产电力,电力企业只有电力生产观念,电力企业的营销观念也只停留在电力产品观念的阶段。最近几年,国家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和而发生转变,电力企业逐步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用电客户现在和将来的需求,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向用户进行营销,电力市场的营销活动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所谓电力市场营销,就是指导电力产品的生产、输送和销售,满足电力用户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使用电力产品,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但是由于处在转轨和市场营销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市场营销体系不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专业网点布局不合理,营销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低。②经营思想没有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仍然习惯于“靠国家、靠政策、靠行政手段”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问题。③市场经营意识淡漠,具体表现在市场营销知识欠缺,市场观念落后于市场规律的变化,对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不够,市场开拓不力,技术支持系统不能满足信息采集的需要。④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落后,坐等客户上门的现象普遍存在;服务方式和项目远不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仍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没有推出适应客户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不高,“门难进,脸难看”的面孔没有根本改变,距离便捷高效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⑤市场营销工作缺乏长期的统一规划的战略指导。

2 营销机制的转变和建立

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电力市场营销的市场经营思想。对新形势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每个员工,特别是营业部门员工,要有充分认识,在具体业务中找市场,扩大电力销售。

其次,建立强有力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市场营销要求电力企业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求以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庞大的营销体系。目前电力公司的市场营销功能分布在用电、计划、调度和财务等几个部门,公司本部和基层供电企业都有对应归口,若能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公司的整个市场营销,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订,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应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机构和一支以用电营业为主的专职队伍,公司本部若能设立综合职能部门,并在各基层供电企业设置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售电和为用户服务为主导中心的多层次体系。

第三,加强电力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

第四,强化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在电力市场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企业发展一要有充分的电和热供应市场,二要拥有电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电网就是拥有电力市场,开拓市场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电网。所以要在加强网架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快城市中低压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供电能力,为拓展用电市场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五,形成良性循环的电价机制。电价是电力企业经营的生命线 它既是电力企业经营利润的体现,也是开拓用电市场的重要手段。电价偏离实际价值造成电力市场畸形,价格偏低会使电力企业难以为继,电价偏高则会失去用户的支持,最后制约电力市场发展,这两种现象均会影响电力的发展,更会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 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

3.1 观念创新

一是要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将企业宗旨定位于“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企业管理模式要完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观念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二是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思想观念。三是要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不仅要严格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开展营销工作,而且要掌握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3.2组织创新

营销组织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项创新的保证。电力营销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营销组织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引导消费和善于经营的营销队伍。

3.3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的要点应该是:抓住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私营高能耗企业用电大市场;紧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用电增长点;开拓城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等前景广阔的大市场;挖掘低谷电消费市场,提高商业用电比例;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工程的实施。通过市场创新,力求在买方市场总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卖方市场,开拓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营造阶段性的卖方市场。

4 营销服务的改善

4.1形象服务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 的观念,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服务内容,以特色服务赢得市场。包括便捷服务、紧急服务、信息服务、难题服务、上门服务、超值服务和特殊服务等内容,强调与客户的沟通,不断使服务内涵深化,服务外延扩大。随着电力市场的日益社会化,供电企业为家庭和工业消费者提供电力和燃气等综合能源服务也将成为可能。

4.2质量服务

提高供电质量和急紧服务能力。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设备和线路的供电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对故障抢修的反应能力、抢修质量、抢修速度和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时效,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率。

4.3信息服务

以电力营销计算机系统为依托,通过建立业扩项目负责人制,形成以营业窗口为龙头,集营业、咨询、设计、施工、监督为一体的优质服务系统。建立具有客户信息查询、客户投诉等功能的因特网站,并逐步发展成为以“网上申请、网上付费、在线咨询” 为内容的电力商务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多家宣传煤体,展示电力安全、经济、洁净、方便、高效的优点,使客户处处感受到供电企业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5 电力市场营销价格策略

电力市场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价格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上,最重要的还是价格的竞争。要开拓电力市场,电力公司必须首先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格服务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的电力价格营销政策。

1).推行电价折让政策:各电力企业应对原统配电量比重较大、实行统一销售电价后电价上升较多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电价折让的政策,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在三到五年内逐步过渡到统一销售电价水平。

2).对冰蓄冷空调和电热锅炉的优惠政策:在电力市场的改革和电价改革中,政府和电力公司逐渐认识到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的导向作用,于2000年底和2001年9月份相继出台了推广使用蓄热型电锅炉和冰蓄冷空调的有关优惠政策。实行峰谷分时计价,为鼓励多使用低谷电力,对其低谷时段的电量进行让利优惠,实行0.30元/kwh,高峰时段的价格仍按原分类价格进行。此举优惠措施主要是针对大型商场和上规模等级的宾馆用电,对于中小型的商业用电,特别是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商业用电,此项降价让利措施对商业用电需求量的控制力度不大。

3).推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了负荷率、优化了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削峰填谷、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利用价格,正确引导居民多用低谷电力,扩大电力需求量,开拓电力市场,目的是要挖潜涉及面大、用电量相对较小、增长速度快的居民用电市场。

以上的几种措施皆为企业制定价格时选择定价目标中的销售增法,通过以上几种价格调控的办法,供电公司希望达到需求电量销售长率,认为电量销售额越高,单位成本就越低,长期利润也就越高。

4).灵活的电价营销策略:在制定电力价格策略时应既能保证合理利润,又能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正确的消费方式,实现移峰填谷、节约电能资源、优化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除上述现有执行的三种策略外,还有以下策略:(1)清理乱收费,(2)推行折扣电价,(3)对可中断负荷给予补贴,(4)按质论价,(5)积极推动节能产品的普及,(6)鼓励小水电发电上网。

第8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属垄断性行业,如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通过分析电力商品的特殊性,提出了当前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电力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进行了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目标是打破传统电力行业垄断运营的模式,厂网分开,开放电网,实现竞争,进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促使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属于垄断性行业,其主体为大型国有企业。实现商业化运营、走向市场是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大趋势,其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因此,面对市场机制转变,国有电力企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一、电力商品的特点

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而形成产品的自我销售。而电力作为一种商品,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性

电力商品不具备固有的形态,无法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

2.不可存储性

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是在瞬间完成的,无法进行存储,而且电力商品还必须满足客户随机变化的需求,因此必须以销定产,在生产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3.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决定了电力商品的质量

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是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靠性包括电压和频率在额定的范围,这些都需要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综合协调才能完成,而普通商品的质量则完全取决于生产者。

以电能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换内容的电力市场,基本特征为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传统观念认为供电企业是生产型的企业,只要抓好生产就够了。而从以上对电力商品和电力市场的分析来看,供电企业的实质是服务型企业,其销售的是服务而不仅仅是商品。

二、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营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电力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电力需求

电力设施是提供电力商品、搞好电力市场营销的基础。由于历史上电力体制、技术水平、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原因,使得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于电力需求发展,大量输电线路老化,传输能力不足;部分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二次设备超过使用年限运行,可靠性差,故障频发;从运行环境上讲,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线下隐患日益增多等。这些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会对电力商品的顺利供应造成障碍,影响电力企业的营销。

2.各供电公司市场意识淡薄,服务观念不强

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区域性和专营性,特别是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卖方市场的环境下生存,市场意识较淡薄,很多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经济模式不熟悉,对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特性不甚了解,工作上往往采取传统运营模式。笔者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些同事及一线工作的工人师傅,在他们的观念中,公司仍未从“电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到“电网经营者”的角色上来,认为只要有电,就不愁卖不出去。一线员工普遍缺乏经营工作压力,无疑会影响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

3.营销体系不健全

从公司企业的组织机构看,营销尚处于非主要地位,企业经营没有形成一个以市场为核心的营销系统,营销系统没有成为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轴心。配电网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未能建立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三级经营核算体系。从营销队伍看,缺乏具有营销技巧、业务全面、综合素质较高地电力营销人员。

三、提高电力公司营销管理水平的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电力公司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加强市场化进程,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市场意识,重视优质服务工作

在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在全体职工中牢牢建立市场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摆脱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客户是企业衣食父母的观念,要求员工进行“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服务,“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全心全意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广大电力客户的认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优质服务应重视细节。首先,作为与客户接触的一线客户受理员及抄表、抢修人员,应从站姿、坐姿、服务语言、服务行为等细节入手,着重对其加强礼仪规范培训和业务学习。可采用“可视化”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通过拍摄各种业务的规范服务视频短片,短片中严格按照规范用语和规范姿势办理业务,要求员工对照视频短片纠正自己服务时的言行举止,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做到用真诚的微笑、温暖的问候、恰当的帮助用心服务客户,以细节赢得客户满意。

其次,供电服务的标准化仍需完善。要做到使员工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每一个服务细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答复常见的咨询问题时统一口径。用标准化的服务树立专业、可靠的行业形象。

2.加强市场分析预测

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的主要内容,负荷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通过认真分析与预测,才能准确了解客户需求,更加主动开拓市场。负荷预测数据和电量预测数据是购电计划的基础。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合理安排购电计划与发电厂各机组发电计划。

电力市场的分析预测在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和布局,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供电公司只有加强分析预测的准确性,以此为依据进行电网建设,才能提高安全可靠供电能力和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进行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针对

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特长选择目标市场,实行目标市场营销。例如可将市场划分为农业生产用电市场、工业生产、商业和服务业用电市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市场等。由于电力行业是公共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不能自由选择某一子市场,放弃另外一部分顾客。然而,客户需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普通消费者要求保证电力供应、电压稳定、交费便捷、服务态度好;而某些高科技产业则对电压、周波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还有一些产业用户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加电力供应,尽快办理报装、扩容服务和完成供电工程等。因此,以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内容和需求形态来细分,企业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科学制定客户分类标准,细分客户市场,针对政府、金融、商业、居民等不同类别的用电客户,实施差异化服务,注重电网工作与客户侧工作的协调配合,借鉴奥运及国庆60周年保电经验,加强客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定期对客户内部设备进行检查,降低配网事故;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良性互动,全方位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子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如分时电价。深入分析客户的用电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加强与可替代能源竞争策略的研究,开拓和培育优良的用电市场。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情况,稳定大工业用电,开拓居民用电市场。清理转供电,减少供电中间环节,减轻用户负担,促进电能消费。

4.加强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社会、电力公司及用户都受益。对社会而言,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减少电力消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对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的增长。对电力用户而言,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电力消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减少电费支出,提高企业能效和产品的竞争力;对供电商而言,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削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服务水平,特别是在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它可以大大缓解拉闸限电的压力;对发电商而言,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及发电煤耗,减少电力建设投资。总之,实施需求侧管理不论是对政府、电力企业或电力用户都是有益的,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需求侧管理目前还只停留在度夏期间的调峰错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需求侧管理远不止这些。对于终端用户用电方式的指导,应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效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减少供电企业自身的生产压力,降低对于备用容量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增加企业效益。

5.努力开拓电力市场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加上新建电厂的投入运行,未来几年,电力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开拓电力市场将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电能是绿色环保能源,要利用这些优势与其他能源争夺市场份额,扩大电力在能源领域的占有率,为企业发展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可开拓其他能源替代中的用电市场。目前,在供电辖区内还有部分如铸造、钢带压延等行业仍使用煤炉淬火加工、小锅炉供热,宾馆使用燃煤锅炉供应热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居民家庭使用燃气热水比例仍较大,这些都是潜在的用电市场。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工作,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宣传电力是清洁、高效、快捷能源,引导用户使用安全、经济、可靠的电能。

6.建立健全三级营销体系

目前,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建制调整后,已建立了营销体系,但营销网络组织机构只建立了两级,即电力公司级和供电公司级,各供电公司尚未进一步划分营销核算区域。因此,应加快三级营销体系机制的建立,通过该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企业能否顺利完成其经营指标,市场营销策略是否能够有效实施,有赖于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效率,以及各级部门的管理水平。因此,抓好生产和各项管理环节,以营销为核心,适应电力市场改革需求,才能使公司达到效益最大化。

第9篇: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农业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新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开始在中国的一些农村悄然兴起。河北省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样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逐渐显现的农村经营规模“零散化”的弊端。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市场、技术、组织等诸多风险。本文主要从市场风险角度探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防范市场风险的相应对策,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一、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自然风险逐渐让位于市场风险,成为合作组织生产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偶然因素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使农民实际受益与预期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农村合作经济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特征与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产品特性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周期长,合作组织的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不能同步,这个时间差是农产品价格调节滞后性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价格调节滞后性或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当农产品供求不能相互适应时,必然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主要是发生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风险

由于鲜活农产品的腐烂性,流通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仓储的粮食,就必须定期测湿度,进行通风、烘干;为了方便运输、贮存和销售,还要进行产品的分类、加工和整理等活动,才能保证其合乎质量要求进入消费过程。上述措施及后续活动,使农产品流通比工业产品流通更具生产延续性和更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过程解决不好,都可能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市场风险。

(三)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很分散

由于分散的市场信息,农民难以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及合作者、竞争者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完全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从而降低市场效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特别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较低时,经营就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受到由市场波动引起的风险。

在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合作组织由于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脆弱,市场预测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时仅根据当时的、短期的市场价格信号,大量的合作组织往往同时大量生产当时价格高的农产品,造成产品结构的趋同与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同时由于合作组织缺乏市场开拓的能力,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陈旧,流通费用高,农产品“卖难”现象很普遍,造成合作组织的利益受损,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调节具有符合“蛛网理论”的特点

农产品的价格对生产和供给的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且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使得供给和需求的调整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商品一旦开始生产后,它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生产结构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要调整只有等到下一个周期。供给与需求、价格与产量这样反复循环变化,使农户缺乏稳定的增加投资的预期,也给农户自身及农产品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农户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从根本上牵制了农户对科技的需求。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收益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分享的,分享的份额则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对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需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很少甚至减少,造成“谷贱伤农”。因而对于农业生产者整体而言,新技术的采用不会必然带来收益的增加。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小,农户采用新技术需求不足

1.影响农户资金积累

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规模小,难以实行规模经营,使得河北省农户的经济收入低。由于收入低,积累能力差,使得农户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时能够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从而造成“示范成功,推广失败”的难堪局面。

2.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科技效果

由于农业规模小,使农户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采用新技术,甚至根本无法采用规模性技术,即使采用,也因达不到规模起始点而收效甚微。

3.导致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短期化

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和经营规模小的条件下,农户普遍存在着兼业现象,具有“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业外收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从而导致农业处于副业的地位,限制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也导致了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行为的短期化。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网络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设置农业信息台,每周公布一次产品信息与生产资料交易信息,牢牢把握市场动态,为合作组织抢占市场先机打下基础。抓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加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检测的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以高质量赢得好信誉,从而打开与龙头企业持久、稳定合作的新局面。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农产品购销关系,扩大销售网络,缓解合作组织产品销售压力。通过对农产品深层次的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合作组织经营特色,增强产品竞争力,降低销售风险。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1.要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低温仓储和冷链系统建设,建立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形成产、贮、运、稍配套服务体系。这也意味着,今后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国际经验证明,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需要适度的垄断,这是提高质量标准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然选择。

2.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省、地(市)特别是县乡级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工作;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3.建立农业价格支持的政策体系。

(1)显著增加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的支出。(2)扩大价格支持的范围。对水稻、小麦以外的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如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豆类、某些畜产品等,并对重点地区给予重点支持。(3)完善价格支持机制。重点是借鉴国际经验,引人反周期补贴,建立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的补贴体系。

4.合理采用农业新技术,规避市场风险。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技术上不稳定,对使用环境不可控,获利能力一般,经营风险大的产品避免经营;对技术研发速度较慢,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易被替代的产品,重引进,轻研发;对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发展缓慢的产品应慎重选择;对虽有一定特色,但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持续发展,做不强、做不大,在人力、物力上占用和消耗资源,影响合作组织的业务,可采取收缩、剥离、清算等方式予以调整,以集中资源,改善结构。

5.建立健全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体系。(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0页)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不规范,尤其是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导致最终消费者承担了高价格,农民却难以得到实惠。所以要着力建设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品直接进入批发市场,鼓励发展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等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还要引导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6.稳步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分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我国正逐步融入国际农产品大市场。在粮食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产品期货的作用日益重要,不可或缺,因为农产品期货是转移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不二之选。

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首先要加快期货市场的立法步伐。应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机制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改变目前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建议由期货监管部门成立审批权限集中而明确的上市决策机构,建立高效的市场化品种创新机制。只要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无害”的品种,就应该允许其上市。

在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走上新的合作和联合,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带动农民参与期货交易。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然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发展市场农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不仅需要合作组织自身的管理,更需要政府一如既往的扶持。通过外部扶持帮助,内部引导规范,多管起下、采取综合措施,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欣,胡俞越.农户对市场风险与农产品期货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7).

[2]贾蕊,陆迁,何学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营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开发研究,2006(2).

[3]张雷宝.农产品市场风险有多大[DB/OL].

[4]韩茂华.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经营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