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相比于上述两种证券,资本证券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此证券并非直接性的金融投资产品,而是与金融投资活动存在相关联系下形成的证券。这种证券的市场弹性较大,易受到供需关系、价格因素、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资本证券最典型的代表是股票,也是金融投资风险最高的项目之一。股票投资根据价格涨跌选择购买、出售,若市场供需量发生变化,股票价格大幅度亏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有价证券风险,投资方必须要详细分析证券投资的风险系数,拟定最佳投资方案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经济学分析法是比较实用的研究模型,其根据市场信息分析出投资项目的利弊,为投资人决策提供可靠的指导。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包括: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
(二)技术分析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金融产业凭借其独特经营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三)演化分析法
新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朝着开放式方向发展,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诸多的投资平台,不断创造了预期的经济收益。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三、结束语
关键词 金融实务模拟 积极性 技术分析
0 引言
金融实务模拟课程是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我校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学习的一门课,共20课时,全部上机操作。由于大部分同学毕业工作后都会进入股市,因此本门课程可以做为提前的练习。本课程用世华财讯软件,首先通过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网的系统,将证券投资学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由学生先进行基本面分析,选择一只股票,然后进行技术分析,选择这只股票的最佳买卖点。从而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本课程的考核考虑以下几点:(1)了解什么是K线,K线的起源及单根K线的含义;(2)掌握形态理论中的头肩顶、头肩底、双顶、双底等形态及其运用;(3)掌握切线理论;(4)掌握MA\RSI\BIAS\MACD等指标的含义和运用;(5)运用以上知识对所选的股票进行模拟交易。
1 本课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优势
1.1 将证券投资学课程和金融实务模拟课程融为一体
我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大四上学期学习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在时间上正好接洽,也有利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同时大四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步入社会,在此前学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证券投资学课程只是要求理论知识,那么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则是要求实践居多。为了满足教学要求,我参观了北京一些证券公司,同时也开户购买了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品种,并且在投资过程中运用本人的理论知识,这也使得课上内容更有说服力。
1.2 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是有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些问题,但也只是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中有不懂的地方来问。而老师讲课其实只是起一个提纲作用,因为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内容要靠课下学生自己去拓展知识,可是这一点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选股是要学生自己选,老师只是教授选股的方法,但要由学生自己来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最终选择一只感兴趣的股票,每个人选的都会不一样。在买卖过程中,也是由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术指标和理论来独立做出判断,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的积极性却非常高。
1.3 模拟交易模块受到学生追捧
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模拟交易。老师会在软件中分配给每位学生10万元的虚拟资金,然后学生每天关注自己所选股票的交易情况,对第二天做预测决定买或卖。最后课程结束时,系统会对所有学生的盈亏做统计,并且有按班级的排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盈或亏都或兴奋,或遗憾,同时还不断检讨自己以往的交易行为。因此,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们通过演练,为自己日后真正进入股市做了准备。有的同学表示,通过模拟交易,真正地理解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涵义。笔者相信这对学生日后的投资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因全部在机房上课,学生会经常玩游戏、看电影及浏览无关网页等。这是机房上课所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网购如此发达的时代,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开小差的学生都是在购物网站上浏览。有的是作业做完后做别的事情,有的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影,还有的同学在关注股市走势的同时还在浏览别的网页。以上这几类同学当自认为是没有影响上课,因为有的已经完成作业,有的正在做作业,而且能保证在上课时间内完成,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2)学生对此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因这门课在大学生活快结束时开设,此时有的学生在证券公司实习过,有的已经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甚至有少数同学自己正在炒股,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此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课堂还是讲授一些基础知识,这样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就会不高,因此如何平衡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是一个问题。
3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建议
3.1 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安排进行改革。每次两个课时大概的分配如下:三分之一时间讲课,三分之一时间做作业,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由拓展知识。在第一个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一般笔者会先跟大家回顾前一个交易日的涨跌情况,然后讲本次课的内容。为从一开始上课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这个时间段进行了改革。开始上课后先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查询前一天有什么基本面的利空或利好的消息,会听到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说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如央行又有什么新动作了,经济数据又有什么更新的,或者周边股市有什么表现等等,然后再根据他们所查询到的新闻引导到股市的涨跌上面,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且自己动手查询的信息,比上课给他们直接讲印象要深刻,上了几次后有的同学养成了习惯,一到机房还没有上课时就先浏览一下前一天的经济新闻,大大提高了上课积极性。
(2)硬性约束。针对学生玩游戏等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也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方法。机房里的教师机器下载了教师程序,用这个程序可以监控所有的学生机器,可以看到他们在干什么,如果发现有在做与上课无关的内容,可以强行关掉,大大减少玩游戏的可能性。
(3)因材施教。既然学生的层次不一,有的已经在炒股,有的连K线也不知道,那就将不同的学生分出层次来,以便于因材施教。对于每次课布置的要交的作业,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基本知识较为缺乏的同学做完作业就算是完成了课堂任务。还可以布置一些不需要交的作业,也就是选修的作业,如果做了加分,不做也不减分,以利于学生的提高和拔尖人才的培养。
(4)增加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是股票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项。证券投资学中的基本分析流派也是西方主要的流派之一,尤其是在我国,股市受政府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动还比较明显的阶段,基本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同学在一开始上这个课时无法选出一只自己感兴趣的股票,这就是不会进行基本分析的结果。因此,基本分析是这门课的开篇。
当前我国股市中的投机现象过于严重,而投资却不足,证监会最近出台大量政策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从投机转向投资,而基本分析是投资的关键。大部分的投机者不会重视基本分析,而只是盯着大盘寻找买卖点,这样短期内或可获利,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一定会低于投资者。因此要从学校开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当然,这也避免了学生一边盯着大盘走势图,一边还浏览无关网页的情况。
(5)改革考试制度。本课程最后没有纸质的卷面,最终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平时除了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中间的八次课每次会有一个作业,共40分,考勤占10分,最后一次课要提交一个综合的实验报告,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K线和技术指标等,分析自己所操作的那只股票在整个上课过程中的盈亏情况,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
3.2 针对本课程设置的建议
(1)力争使金融实务模拟活动日常化。目前我们的课程课时也非常有限,限制了股票实务模拟教学的效果。目前我们商学院有两个实验室,分别都装有金融实务模拟的软件,关系在于这两个实验室的课程排得比较紧张,学生难以有自由的上机时间。因为股市瞬息万变,如果学生能经常到实验室来进行模拟交易,课上的效果延续到了课下,更加能发挥本课程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或地区的模拟交易大赛,以对课程做进一步的提升。
(2)课程内容应全面。当前我们的课程仅是以股票交易为主,但金融中不仅仅包括股票,随着实务模拟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和模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其他内容,如外汇交易、债券交易等,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业务创新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本学期增加了模拟交易部分。分配给每位同学一些虚拟资金,在开盘时间内进行模拟交易,除了交易额是虚拟的不会计入两市市值外,其他一切都是和两市联网的,是真实的。学生利用上课学的内容选择几支感兴趣的股票,经过分析后在交易时间买入或卖出。尽管交易是虚拟的,而且笔者已经声明最终结果不会影响这门课的成绩,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经常能听到盈利时的高兴和亏损时的沮丧,还有同学之前相互交流经验,当笔者讲课时大家听得也更加认真,因为模拟交易时会用得上,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 杨玉凤.艾弗外汇交易所:实务模拟教学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0:5.
关键词:股票化率;市销率;投资价值;分析指标;指标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由于具备客观性、时效性及互补性等多种优势,指标分析法在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评判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传统分析指标又因为单一指标视角孤立、指标之间关联关系揭示不清等内在缺陷而受掣肘。鉴此,如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关键性指标一样,寻求研判投资价值的综合性指标,并由此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既是理论探讨之所需,也是实践指向之所在。
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指标的重要性与传统分析指标的不足
在对股票投资分析的四个主要流派中,尤以基本分析流派和技术分析流派体系最为完善,应用也最为广泛。基本分析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设计有关分析指标,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研判,从而作出理性投资决策。本文所涉及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是以基本分析为主的研判方法。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凭证,其价格的涨跌最终取决于自身投资价值的大小,即使股票价格可以在短期内脱离其内在价值。从长期来看,价格的波动必定与公司的内在价值呈强相关的特征,即价格会向价值回归。在充分有效的市场体系中,价值的大小通常由价格的高低来折射反映,所以价值分析的核心环节便是分析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既与其内在素质(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也与其外部条件有关。在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上,价值分析指标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构建股票价值分析指标则具有相当的难度。
传统的价值分析指标指的是证券投资类书刊中常用的财务指标,或者是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财务报告如年报、中报、季报中必须计算并披露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等,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以及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这些指标对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和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安全性以及后期的成长性,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和参考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由于这些指标自身的局限性及应用的时效性,很难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全貌[1]。鉴此,构建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力求从综合、创新的视角反映股票投资价值极具学术和操作价值。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市值角度出发,将宏观市值(即股票市场市值)与宏观经济指标GDP相比,及微观市值(即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微观经济指标公司销售收入相比,得到包含诸多子乘积因子和子影响因素的两大综合指标。
二、宏观价值指标:证券化率或股票化率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下同)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 。该指标可以用来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量化关系,进而可用于衡量前者对后者的反映情况。虚拟经济的存在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既不能过于低迷拖累实体经济的增速,也不可过于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与此伴随,证券化率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过低意味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映不够,过高则意味着证券市场存在泡沫。由于证券市场中可流通交易的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两大类,而本文重点研究股票投资价值中的指标体系,故现需从分子证券市值中去除债券市值,所剩为股票市值,该指标相应改称为股票化率,其公式与证券化率类比可得:
股票化率(Stock ratio,简称R) =[SX(](股市)市值(TMV)[]GDP[SX)] (1)
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市总市值的增长会带来股票化率的提高,而GDP的增长会导致股票化率的降低。总市值的增长率应与GDP的增长率保持一定的适应性,若前者增速较于后者过慢,则说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若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则说明股市存在较大泡沫。因此,一国股市投资价值(从反方向来看即投机泡沫)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证券化率的大小。由证券化率演绎而来的股票化率即为宏观价值分析指标,故公式(1)中市值为股市总市值,它在数值上等于总股本乘以股票价格。总股本即市场发行股票的总股数,属于数量因素;股票价格由股价指数来反映,即指市场的总价格水平。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对GDP指标进行核算时,假定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Q以社会平均价格P卖出来实现其价值即形成收入,由此得GDP=P×Q。
下面来分析股票化率的两个构成要素――股市市值与GDP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的高低既取决于TMV的大小又取决于GDP的大小,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应该通过较高水平的TMV与较高水平的GDP两者并存来达到,并且应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是R受分母GDP的影响。在实体经济的循环过程中,社会总需求使生产和销售产品成为必要,产品的销售(P×Q)形成社会总收入,总收入在数值上即等于名义GDP,这是从核算的角度。也就是说,名义GDP 可看作是经济中的平均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水平的乘积。如果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GDP,实质上其应该等于价格指数P与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实际产量指数)的乘积:GDP=P×Q,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即是对社会生产出的全部商品进行的分配。从支出法的角度,名义GDP即为整个经济的最终支出之和,包括家庭消费(C)、政府支出(G)、对新资本投资(I)和净出口(NX)。由真实GDP(Q)即为真实支出的和:Q = C+I+G+NX [2]。综上所述,Q的增大与P的提高均能带来GDP的增长,政府可通过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P和Q,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目标。
二是R受分子TMV的影响。TMV=市场总价格水平×市场总股本,市场总股本即股市总股本规模,等于市场中所有股票的股数之和。显而易见,市场总股本规模扩大,在总价格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股价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是用各时期的股票总价格水平与基期(假设为100)得出的,现用股票价格指数来动态地反映市场总价格水平。TMV虽不能简单地用股价指数与市场总股本相乘得到,但股指作为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代表,其变动会对TMV产生直接影响。股指上升会引起股票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在总股本没有明显缩减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
具体而言,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动受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预期及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等的综合影响,且各因素之间亦相互影响。首先,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税率的波动等。理论上讲股指的波动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股指上涨;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危机阶段,股指下跌;而利率、汇率、税率的调整也会导致股指不同程度的波动。其次,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能够明显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上冲或下推的作用。政策因素包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扩张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张政策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带来股指上涨;反之,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会引致股指下跌。再次,各市场参与者如投资者、分析师等对股市的中、短期走势的乐观或悲观预期也会对股价指数产生影响,若为前者,则刺激股指上涨;若为后者,则可能引致股指下跌。
此外,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的充沛程度也会直接导致股指的波动。股票也同普通商品一样,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若市场流动性较好,资金充裕,则对股票的需求增大,在供给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股价上涨,反之亦然。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减变动主要受上市公司的决策及行为的影响。企业在一级市场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行为及在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转增等)与替代性股本(如债转股)等行为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扩张,而上市公司回购部分或全部股本、注销部分或全部股本、退市等行为则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减少。
事实上股价指数和市场总股本的变动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也不无关联。具体来讲,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大(扩容)会引起股价指数的波动,而股指的持续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股市的扩容速度。理论上讲,股市扩容会通过资金面的减少影响股价指数,无论是一级市场扩容(IPO),还是二级市场扩容(再融资),都需要吸收相对应的资金量,从而使股市中流通的资金减少,引起股指下跌。而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扩容速度加快时,股价指数往往处于上涨周期,扩容速度放慢时,股价指数则处于下跌周期。这是因为股市扩容只能在股价指数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股价指数越高说明股市中资金充沛,对股市扩容的消化能力越强;反之,股价指数越低,股市资金不足,扩容难度相应增大[3]。
从以上分析可知,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和总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总市值的增加,但两者的效应不同。由于股票价格瞬息万变,而股本规模在短期内则相对稳定,因此总市值的变动大多数时候都由股价指数的波动带来。若一段时间内股市出现“非理性上涨或下跌”,由此带来的总市值的急剧扩张或收缩并不能真实反映股市的内在价值。总市值的波动会带来股票化率的同步波动,因此股票化率具有不稳定性,股票化率偏离一个合理区间的程度,即可视作股市投资价值彰显或投机泡沫过大的判断依据之一。
对股票化率进行理论分层的审视之后,有必要对中国股票化率进行实证分析。由图1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股票化率一路走高,从1995年的不到10%逐年提高到2000年的50%。在以后的五年中沪深两市表现不佳,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背离。至2005年,股票化率又跌落至十年前20%的水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实施,我国股市迅速开启发展之路――股指的连续上涨,总股本的不断扩张导致总市值的急速增长,至2007年股票化率已高达150%,而彼时并无实体经济的同步增长作为支撑,泡沫现象异常明显。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但近两年股票化率又回升到70%左右。该图均显示股票化率在每次阶段性冲高之后,必然回落至平均水平附近,这说明长期而言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股市总市值的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4]。经比较可知我国股市仅用短短20年的时间,其股票化率已基本达到美国股市经200年发展之后的水平。由于我国股市成立较晚,股票化率起点较低,一段时期内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隐见政府“赶超”的“推手”作用,必导致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虚胖”现象,即较之于美国等成熟股市,我国股市内在泡沫较大,波动性也更为明显。
三、微观价值指标:市销率
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简称P/S),是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一般以主营业务收入代替)的比率,亦可用每股市价除以每股销售收入得到,用公式表示:
市销率(P/S)= [SX(](单个公司)市值(MV)[]销售收入(S)[SX)]=[SX(]当前股价×总股本[]销售收入[SX)]=[SX(]当前股价[]每股销售收入[SX)](2)
该指标用于确定股票相对于公司经营业绩(收入乃绩效之源)的价值,它告诉投资者每股销售收入能够支撑多少股价,或者说单位销售收入所反映的股价水平,以此来判断企业的估值是偏高或偏低。同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一样,市销率也属于相对估值法的范畴,其使用时也应与同行业其它股票或其它行业乃至整个市场中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才有意义。在进行比较时,公司之间在各方面的相似度越高,该估值方法越有效。理论上讲市销率越小,表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每股销售收入的每股价格越低,股票的投资价值越高。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用市销率指标分析股票投资价值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传统指标均以利润为基础构建,而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是一个经计算得来的间接指标,因而容易出现人为运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节和操纵的情形。由于销售收入为企业的实际销售所得,影响销售收入的技术性因素不多,相关会计准则可利用的空间不大,其受反复操控的难度大得多。换言之,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市销率指标更有利于让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状况[5]。下面来具体分析市销率两个构成要素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2)可以看出,市销率P/S比值的大小由公司市值和销售收入的大小共同决定。
一是受公司市值(分子)的影响。上市公司市值MV= ps×qs ,ps为上市公司股价,qs为上市公司股本,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和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公司市值的增加。股票价格从上市公司本身及所处环境的角度,受到股票估值、公司成长性、经营预期及市场和政策的影响。股票估值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来获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影响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若投资者能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估值较低的股票,将可获得较大收益。公司成长性主要从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两方面来考察,若两者均有较大增幅,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则该公司具备较好的成长性,长期来看股价亦会有良好表现。经营预期的好坏主要从预期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高低和预期经营现金流(C)的大小来反映,若预期未来ROE较高且C较大,则上市公司的预期经营向好,对公司的股价将产生助推作用。此外,金融市场波动和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上市公司股本的扩张必会凭籍一级市场的IPO,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以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来实现,而公司的这一系列行为会受股市周期与政策的共同影响。
二是P/S受公司销售收入(分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S=pc×qc, pc为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qc为公司产品产量(此处隐含假定:产量=销量,即应收账款为零),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及产量的扩大均会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由于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故pc应由生产产品的保本价格p0加成一定的目标利润率p得到,即pc= p0(1+p)。保本价格指产品处于保本销售状态时的价格,其应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生产性税金。考虑到生产的连续性,保本价格应该在前期生产成本、三项费用和生产性税金的基础上,加上当期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变动。而目标利润率的形式包括产品毛利率和产品净利率,其中,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会引起销售价格上涨,进而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与pc类似,qc也包括保本产量q0和有盈利产量q,即qc=q0+q,而q0包括前期总成本率下产量和当期总成本变动率下的产量,q包括老项目扩产、新项目投产所增加的产量以及购销净增额。
作为综合性指标较之于其它价值类指标,市销率既有独特的理论特点,也具鲜明的应用功能。其一,与其它的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法、市净率等不同,市销率不会因为利润、净资产为负数或者为微利而使指标失去意义;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每股销售收入都是正的,因此在计算市场或行业平均市销率时,可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几乎无需剔除任何一家,保证了计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其二,由于销售收入对经济形势的敏感性相较于利润要弱,且在会计处理上比利润难以操纵,故其波动性也小得多,尤其是周期性强的上市公司,市销率的波动要大大小于其市盈率的波动,即市销率指标不易受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年度变化的影响,更能体现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6]。其三,运用市销率指标进行比较选股时,还要考虑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的高低和成长性的优劣。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甚至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一般而言,毛利率较高的公司,其产品竞争力强,增长确定性好。因此,市销率相似的上市公司,毛利率高的更具投资价值。而成长性是从利润增长率的角度来考察,同样是2倍市销率的两个股市或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较高的市场或公司就更有投资价值。从成长性角度来看,新兴市场比成熟市场的平均市销率较高,创业板比主板的平均市销率要高,新兴产业比传统产业的平均市销率要高,都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四、从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公式的分解中进一步考察综合性特征
从影响因素出发,对股票化率和市销率进行分解,从而可以定性观察两大指标与构成要素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指标进一步分解,还可定量认知两者对其它指标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
首先,股票化率之所以能作为判断股市投资价值的指标,因为它同衡量市场投资价值最常用的指标有着直接的数量关系。
其中pe代表单个公司市盈率,eps代表单个公司每股收益,np代表单个公司净利润,PE代表某个时点整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NP代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NP′代表全体上市公司利润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与市场平均市盈率PE、上市公司利润率NP′呈正相关关系,而PE是衡量整个市场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取决于该国股票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和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即股票化率由该国股市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决定。在假定NP′不变的情况下,PE的提高会导致股票化率的增大,此为资本市场产生泡沫的过程;而在假定PE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现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让更多盈利的企业上市,就可提高NP′,进而提高股票化率,此为经济证券化的过程。因此,一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既要努力推动经济证券化进程,又要时刻警惕经济过度泡沫化。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可以通过调节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利润率水平及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来实现,但采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也会同时影响到股市的运行,故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时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7]。
其次,市销率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反映企业价值的关键性指标,是因为其它同类指标能够而且必然会从其“分解”得出。传统理论认为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公司净利润上,净利润受公司费用影响显著,而市销率指标不考虑费用等因素影响。恰恰相反,通过公式的进一步分解却能清楚寻找到市销率与费用指标的关系,并最终指导上市公司通过费用管理来影响公司市销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市销率与上市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市盈率水平正相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关系[8]。具体来说,一方面税后经营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所得税后的企业利润,因此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pt′)的表达式是:
税后经营利润率剔除了财务费用对企业价值分析的影响,准确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企业议价能力、日常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原因,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企业财务费用比率是净利润与税后经营利润的比值,若企业有借款并归还利息时,该比率就小于1,它的数值反映了借款利息对企业获利能力所起负作用的大小,该比率越接近于1,说明企业的财务负担越低。具体来看,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的表达式为:
从中不难看出市销率与公司财务费用比率呈正相关,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由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又与银行基准利率呈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与股票市销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最后,弄清了两大指标的各自分解脉络之后,接着进一步审视两者之间的内含逻辑。股票化率将虚拟经济的股市总市值TMV与实体经济的总产值GDP进行比较,旨在衡量某时刻一股市的估值水平。一国的股票化率水平并非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还受到国家的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市销率将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进行比较,旨在考察单个股票的投资价值。个股的市销率由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销售收入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等决定,是衡量股票是否被高估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假定社会上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了上市公司,则全社会的总产值即为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即GDP=∑p,则R=TMV/GDP=∑mv/∑ps,即R为宏观视角的P/S,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若市场上每只股票的P/S均提高,则R也会相应增大。反之,若R出现大幅提高,则意味着总市值相对GDP的大幅增长,单只股票的P/S亦会增大。
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等式表达两者的数量关系,但两者均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比率指标,分别立足不同的视角,其存在内在相关性,即R与P/S是对股票宏观和微观投资价值的分别研判,两者为“面”与“点”的关系。若一股市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则意味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较好,个股的投资价值相应较高。换言之,在具体应用到分析股票投资价值时,R与P/S相互补充,起协同作用: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核心在于运用相关指标对个股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但应先通过对市场估值水平的研判确定买入或卖出时机。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先来判断股市的估值,再选取较低市销率和较好成长性的股票进行价值投资。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路径虽异结果类似。
总之,传统的投资价值分析指标多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单一性和静态性较强,如对上市公司估值常用到的每股收益(E)、每股净资产(B)、每股经营现金流(C)以及以此为基础结合股票价格构建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PC)、净资产收益率(ROE)等,均可包含在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当中。股票化率和市销率作为虚拟经济市值与实体经济产值的比率指标,分别从宏、微观的角度度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换言之,对两者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公式进行深入分解分析后较易发现,此两指标涵盖问题较为全面,影响范围较大,称其为股票价值分析中的两大综合指标,无论在理论还是操作层面,均有创新与导向价值。
五、基于两大综合指标的后续新型指标的构建指向
虽然两大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股市及股票的宏、微观价值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要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投资价值指标体系,还要进行更深入更艰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下述一些与两大综合指标密切相关的创新型指标,虽非系统构建之全部,但至少对系统构建应考虑的具体指标无疑有一定的创新指向作用:
1.市值贡献度。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成为一个衡量上市公司业绩、公司治理、管理层绩效、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标。市值贡献度分析即是对市值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在市值的变化中股价和股本的贡献比率。从公式看,股价贡献度=ps/V×100% (V: value即公司市值) ,股本贡献度=qs/V×100%。若公司市值的增长主要由股价的大幅上涨带来,即股价贡献度较大,在缺乏业绩支撑、收益未有大幅上涨的情形下,由高股价支撑的大市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能代表公司价值的提升,应警惕股价短期快速下跌导致市值缩水的风险;若公司市值的增长若主要由股本扩张所致,则此市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应清楚分析该公司股本扩张是否源于其发展所需,扩张背后是否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来支撑。
2.股本泡沫度。股本泡沫是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发行的超出其市场价值的股份资本,很多经营业绩差的中小盘股经常会通过高送转来扩张股本规模,吸引投资者眼球。这类企业的股本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其净利润增长速度,最终会导致每股收益不断下降的现象。笔者尚没有找出能够精确衡量上市公司股本泡沫程度的指标,但股本泡沫与股价泡沫关系密切,股价泡沫化率指股价超过每股净资产的部分在股价中所占的比重。两种泡沫都有每股收益、股息率偏低和市盈率高企的表现;但同时两者也有区别,即公司股本规模在急剧扩张后,每股收益偏低的状况极易造成市盈率激增,因此股价泡沫有时是股本泡沫的转变,泡沫的形成源于上市公司筹资决策而非市场不理,投资者在面对股票泡沫时应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泡沫。
3.公司增长适应率。现有理论在分析利润与收入关系时多采用两者比值来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属静态指标,而公司增长适应率则是两者增长率比值,是动态变化率指标。公司增长适应率公式表达如下:
公司增长适应率=[SX(]利润增长率(p′)[]收入增长率(S′)[SX)]
该指标反映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关系适应程度,比值越接近1,说明公司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越同步,比值增大,反映公司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说明公司的期间费用得到改善。若能照此良性循环,上市公司势必会提高其产品议价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对公司的利润率提升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公司股价也会有良好表现。
4.公司现金流净利率(EOC)。在衡量公司获利能力时,传统指标中的分母较多采用资产平均总额、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等,以衡量企业利用此类资源的效率。同时,现金也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产生收益的资源,现金流净利率表述为公司经营过程中每1元现金所能带来的净利润,反映了公司的现金利用效率及整体利润质量状况。从公式分解来看,EOC与市现率水平呈正相关,与市盈率、公司股本规模呈负相关。
5.市场占有增长率。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强调销售收入的重要性,公司若想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先决条件。前文所述的市销率综合指标中提到的销售收入(S)指企业当期销售收入,属静态指标,而我们在研究公司发展能力时则更需要动态指标的体现,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在该行业地位的变化情况,该比例持续、较快的增长往往意味着企业经营业绩的迅速提高和市场地位的提升,表明公司拥有较强的发展能力。
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SX(]qc2[]Qc2[SX)]-[SX(]qc1[]Qc1[SX)]
其中qc1、qc2分别代表企业上一期、本期的产量,Qc1、Qc2分别代表该行业上期、本期的总产量。
本文对证券化率与市销率两大综合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给出了若干创新指向,试图对现有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其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与创新。正如“理论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常青”所言,股票投资价值问题乃理论与实践属性十分显著的重大问题,只有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探索,一个相对完善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可能真正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 顾纪生,吕厚军.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中的指标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1(4):31-34.
[2]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惠男,付晓梅.对股价指数变动影响因素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1(1):82-85.
[4] 刘国芳.加强市值管理,协调虚拟与实体经济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8-09-16.
[5] 杜惠芬,平仕涛.在A股市场使用市销率系列指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35-38.
[6] 蔡飞.市销率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2):19-20.
1、买卖股票,要想方设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才能获胜。
2、不因小利益而耽误了大行情,不因小变动而迷惑了大方向。
3、大户常设计出人意外的线路,诳骗那专门看线作股票的人,以便利自己进货出货。任何公司能否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都要看其是否具备稳定的财务基础,而你必须要准备的就是学好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4、券商是股民的业务,不是股民的投资顾问。
5、买入的时点是股票投资中最重要一环。
6、股市回跌超过三分之一,就是响起警报了。
7、股价上涨三步曲--盘底、突破、飞涨!
8、对于一件事具有兴趣,您就成功了一半。
9、股价指数连续三天更新,但成交量却依次递减,后市可能不妙。
10、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市就要下跌;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要上升。
11、任何股票操作的理论,都有其缺点,最值得信赖的是股民自己。
12、长期领先上涨的股票,必随之有大幅度的下跌。
13、股票市场中小户被大户套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14、股价的升降并非漫无规则的!
15、凡领先股市上涨的股票,必会领先大势下跌。
16、买卖股票切忌过多的转换,犹豫不决时不要轻举妄动。
17、成交量激增,价位不动,是股市近顶的讯号。
18、掌握不同行业的特性,才有获利的契机。
19、股价在低档盘旋愈久,上档的幅度愈大。
20、判断股票的成长或衰退,要看它与时代潮流的差距而定。
21、专买与经济专家观点相反的股票,也是一种别致的投机方式!股票市场只有相对性、原则性,而无绝对性。
22、买股票前要努力作好各种准备工作,要涉猎金融常识及国内外财径及政治动态,详细分析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并锻炼好强壮的身体,以备心脏能承受大起大落的冲击。
23、于消息传出时买入(或卖出),于消息被证实时卖出(或买入)。
24、人老生病,会先发烧,同理,由成交量可以看出股市是否生病了。
25、选股不如选时,善买不如善卖。
26、不要把所有的财力都投资于一种股票,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27、财务效益不佳的股票,其应付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差,尤其是问题股,切忌认为价码低,空间大,而介入投机,须知一旦反转,抛出困难,跌幅也以倍论。
28、买入获利潜能稍差但股价偏低的公司股票,可能比购入获利能力稍好,但股利偏高的公司股票划算。
29、做股票要自己研究,自己判断行情,不可因未证实的传言而改变决心。
30、没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千万不要做买空卖空的交易。
31、确定长期的投资目标和原则,为股票交易的首要问题。
32、问题股,就是问题股,明知不对,少动为佳。
33、天天有不同的行情,是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行情的变化是有轨迹可寻的,股民若掌握了这种轨迹,必能百战百胜。
34、股价涨幅日渐缩小,成交量又每况愈下,是股价接近顶部的明显征兆。
35、经验显示,技术因素市场所经历时间一般较短,约为基本因素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36、犹豫不决时,即应停止行动,这正表示行情尚未明朗。
37、任何直接投资都是专业投资,而专业投资需要专业知识作基础。
38、防止在高价位套牢,是学习买卖股票的最重要的一课。
39、自称对股市预测准确的人,为什么他自己还未发财?相信道听途说的人,十之八九都是输家。
40、好消息出尽是坏消息,坏消息出尽是好消息。该涨不涨,理应看坏;该跌不跌,理应看好。
41、不可用自己的财力估计行情,不应以赚赔多少而影响决心。
42、最徒劳无功的行为莫过于试图去猜测大户与炒手的心理。
43、股民是否具备经商的经验,与投资股票能否获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44、如果股民不去分析和比较公司财务状况,购买股票全凭自己摸黑,万一选择了错误的投机对象,一生辛苦和积蓄就会泡了汤,落得个鸡飞蛋打,得不偿失!基本分析可以告诉你那些股票具有"内在美",而技术分析则告诉你挖掘这些股票的最佳时机。
45、在购买股票时,要注意公司未来的获利潜力与目前股价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46、经验可以培养灵感,但灵感却不能完全依赖经验。
47、股市中的资金总是朝最有利的方向流动。()
48、低价格的股票,要比高价格的股票变动的幅度大。
49、可买时买,应卖时卖,须止时止,安全第一,稳当至上,莽撞则失,贪心则贫。
50、股价的短期变动与经济变化及公司业绩毫无关联。
51、不因突发性的好坏消息而改变初衷买进或卖出。
52、投资股票要切实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可被一些不实数字所蒙骗。
53、不要买入太多的热门股,相反应选择那些前景不错,但热度尚不高的公司股票,因为热门股往往是涨得快,跌得也快。
54、不可将所有的资金都投资于一种股票,应尽量分散股票的种类。
55、成交量可显示股价变动的情况,当成交量开始增加时,应加以注意。
56、洞悉力强,快人一步可能稳操胜券。
57、所购的股票,迟早都要卖出。就算公司的业绩再好,还要时时注意股市的行情,评估自己所购买的股票。
58、股价变动过程中,有一种习性,即出货常在以前高价边,进货常在以前的底价边,所以过去所造成的最高价或最低价,易成为以后的顶价或低价。
【关键词】证券技术分析;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相对强弱指标;有效性检验
如何预测股票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如何选择买卖股票的适当时机,这一直是证券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专业的股票投资者,一直采用技术分析法或基本分析法预测股市的未来走势,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投资决策。我们知道,基本分析法着重分析经济情况以及各个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动态等因素,以此确证股票价值、衡量股价高低。与此不同的是,技术分析则是通过记录图表或技术指标,透过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来推测今后价格的变动趋势。
一、技术分析及其常用指标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的空中楼阁理论。空中楼阁理论完全抛开股票的内在价值,强调投资者心理对股价的影响。投资者在决定购买某种股票时,往往认为这种股票会被其他投资人以更高价格买去。而股价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愿以更高价格来购买。因此,精明的投资人无须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他需要做的只是在股价达到最高点之前买进股票,然后在股价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将其卖出。技术分析只关注证券市场本身的变化,而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等各种外部影响因素不加考虑。
技术分析所依据的技术指标,其主要内容由股价、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数据计算而得出,较为常用的有KDJ指标、MACD指标和RSI指标等。
KDJ指标又称为随机指标,由乔治·蓝恩博士(George Lane)最早提出,起先是用来分析期货市场的,后被用来分析股市的中短期趋势,逐渐成为期货和股票市场上较常用的技术分析手段。MACD指标是将长期与中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EMA)的累积差距进行计算,所得出的一种移动平均线的波动指标。在MACD图形中,会显示两条图线,其一是实线即MACD线,其二是虚线(Trigger line)即MACD的移动平均线。将MACD线与Trigger线之间的差距画成柱状垂直线图(Oscillators),以零作为中心轴、以Oscillators图的正负表示MACD线与Trigger线哪个在上、哪个在下,并以作为研判股票买卖的最佳时机。而RSI指标(相对强弱指标)作为技术分析中常用的指标之一,以选定的一定时期内价格的变动情况来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并根据价格跌涨幅度显示市场中多空双方力量的强弱。
证券技术分析的常用指标是否能够有效的预测出股价变动的未来趋势,是广大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为了验证股票买卖时的各种技术指标的有效性,下面采用MATLAB软件,随机生成三年内盘整、牛市、熊市三种不同的大盘走势下的股票每日收盘价,选取技术指标中常用的相对RSI指标,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随机生成符合三种正态分布的各750个数据,作为三年中符合盘整、牛市、熊市三种情况下的收益。根据所生成的收益,计算出相应的RSI值,对于出现超买区以及超卖区之后三个月内所能得到的收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将以上过程重复一千次从而得到统计的结果,以检验仅仅利用RSI指标值进行买卖的操作是否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大收益。
二、RSI指标的计算及应用方法
RSI 指标的原理,是把收盘价视为买卖双方力量的最终体现,将收盘时的上涨视为买方力量占优,将收盘时的下跌看作卖方力量占优。简言之就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将买卖双方的力量进行对比。比如,有100个人面对同一种股票,如果要买的在50人以上,则股票价格必然会上涨。反之,如果半数以上的人选择卖出,则股价自然会下跌。
在风险投资中,某品种的当日收市价与上一口收市价之间价差额代表了当日某市场的供应力量或需求力量。在某一时期中,该品种当日收市价与上日收市价之间涨幅的总和或跌幅的总和则代表了该段时期某品种市场的买方力量或卖方力量,前者和后者之间的比值就是相对强弱指标。
计算公式为:RSI=100-100/(1+RS)
其中RS=n日内收盘涨幅合计/n日内收盘跌幅合计。投资者可以自行确定不同的时间周期长度来衡量价格走势,但是较常用的 RSI计算期间长度为9日和14日。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RSI指标在0-100区间内的变化。当RSI值达到80以上 时被认为已介入超买状态(Overbought),市场价格至此可能回落调整。当其跌至20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Oversold),股票市价将止跌回升。
RSI指标的计算公式也可表示为:
接近极值的RSI通常具有特殊的分析意义。在市场连续上涨之后,由于中间未经充分调整,RSI值可能会达到95度线以上十分接近上限极值的位置,尽管市场仍处于涨势之中,但是接近极值额RSI预示着市场过热且严重超卖,即使一次普通的调整,都可能有较深的幅度。
RSI指标的基本应用方法是:(1)RSI金叉,当快速RSI向上突破慢速RSI时,是买进的机会。(2)RSI死叉,当快速RSI向下跌破慢速RSI时,是卖出的机会。(3)RSI70时为超买状态,如果出现M顶部形态则为卖出机会。
RSI指标的使用技巧:(1)当市场处于盘整阶段,而RSI一底比一底更高,这表示是多头强势,后市可能上涨。反之,一底比一底更低则是卖出信号。(2)当市场处于盘整阶段,而RSI已经脱离整理形态,则股票价格可能会随之突破整理区域。(3)当RSI处于高位,并且一峰比一峰更低,而此时市场价格却表现为一峰比一峰更高,这叫作顶背离;反之,RSI处于低位并且一底比一底更高,而此时市场价格一底比一底更低,则称为底背离。一旦RSI与K线出现背离,一般就是转势的信号,此时应注意把握买卖的时机。一般来说,RSI处于70以上发出的卖出信号和30以下发出的买入信号尤其可靠。(4)当RSI图形的下降趋势线呈15度至30度时,其技术上的压制意义较强,假若趋势线的角度太陡,就可能很快会被突破,失去其阻力作用。相反,当RSI图形的上升趋势线呈负15度至负30度时最具有支撑意义,假若支撑线的角度太陡,也可能很容易被突破。(5)当RSI在较高或较低位置形成头肩顶或头肩底等反转形态时,便是采取行动的信号。但是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50”越远越好。
三、蒙特卡罗模拟过程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方法,属于计算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当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其能够真实地模拟实际物理过程,故解决问题与实际非常符合,可以得到很圆满的结果。这也是我们采用该方法的原因。
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如下:当所要求解的问题是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它们可以通过某种“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或者这个随机变数的平均值,并运用它们作为问题的解。蒙特卡罗方法通过抓住事物运动的几何数量和几何特征,利用数学方法来加以模拟,即进行一种数字模拟实验。它是以一个概率模型为基础,按照这个模型所描绘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问题的近似解。
蒙特卡罗解题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步骤:
(1)构造或描述概率过程。对于本身就具有随机性质的问题,如粒子输运问题,主要是正确描述和模拟这个概率过程,对于本来不是随机性质的确定性问题,比如计算定积分,就必须事先构造一个人为的概率过程,它的某些参量正好是所要求问题的解。即要将不具有随机性质的问题转化为随机性质的问题。
(2)实现从已知概率分布抽样。构造了概率模型以后,由于各种概率模型都可以看作是由各种各样的概率分布构成的。因此产生已知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或随机向量),就成为实现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实验的基本手段,这也是蒙特卡罗方法被称为随机抽样的原因。最简单、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概率分布是(0,1)上的均匀分布(或称矩形分布)。随机数就是具有这种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随机数序列就是具有这种分布的总体的一个简单子样,也就是一个具有这种分布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变数序列。产生随机数的问题,就是从这个分布的抽样问题。在计算机上,可以用物理方法产生随机数,但价格昂贵,不能重复,使用不便。另一种方法是用数学递推公式产生。这样产生的序列,与真正的随机数序列不同,所以称为伪随机数,或伪随机数序列。不过,经过多种统计检验表明,它与真正的随机数,或随机数序列具有相近的性质,因此可把它作为真正的随机数来使用。由已知分布随机抽样有各种方法,与从(0,1)上均匀分布抽样不同,这些方法都是借助于随机序列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都是以产生随机数为前提的。由此可见,随机数是我们实现蒙特卡罗模拟的基本工具。
(3)建立各种估计量。一般说来,构造了概率模型并能从中抽样后,即实现模拟实验后,我们就要确定一个随机变量,作为所要求的问题的解,我们称它为无偏估计。建立各种估计量,相当于对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考察和登记,从中得到问题的解。
四、试验过程以及各项数值分析比较
(一)试验步骤及参数设定
第一步,根据牛市,熊市以及盘整三种情况,随机生成三年内的日收益率共750个值。其中牛市中的750个收益率符合N(μ,σ2),而熊市中的收益率则应当符合N(-μ,σ2),盘整时的收益率符合N(0,σ2),μ=0.0004918,σ2=0.0046338。
第二步,根据随机生成的收益率计算出相应的150个RSI指标值,本文中生成RSI时N取5。
第三步,当RSI>80,85,90,95以及RSI
第四步,将试验重复1000次,对所得到的最大收益、最小收益以及平均收益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当大盘为牛市时,分别位于超买区以及超卖区之后三个月内最大收益的统计值,Max为最大值,Mean为其均值,Median为其中位数,Std为方差。牛市时,由分别位于超买区以及超卖区之后三个月内最小收益的统计值来看,均值于各种情况中并未产生较大差异,且最大值最小值方差等数值也同样没有显著差异。而当市场大盘为牛市时分别位于超买区以及超卖区之后三个月内平均收益的统计值,也同样不存在显著差异。再对熊市与盘整情况下的各种区域中的收益统计值进行分析,结果与牛市时的情况类似,超买区以及超卖区之后的收益差异并不明显。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本文将采用假设检验来对结果给予验证。
(二)假设检验结果以及分析
要证明RSI指标的有效性,则应证明出现超买区之后的收益情况较差,而出现超卖区之后的收益情况较好,这样当人们根据该指标进行买卖时才能达到得到更大收益的目的。假设所有超买区的最大收益、最小收益、平均收益都与相应超卖区的最大收益、最小收益以及平均收益均值相等,若假设成立则h=0,若假设不成立则h=1。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接受假设的情况,即在超卖区之后的三个月内,收益表现没有优于超买区之后三个月内的收益情况。熊市中的情况,只有最大收益能够显示出出现了超买区之后最大收益弱于出现超卖区之后的最大收益,而从最小收益以及平均收益基本符合假设,收益表现也没有优于超买区之后三个月内的收益情况盘整时情况,除了两处否定,同样基本接受假设的情况,也即在超卖区之后的三个月内,收益表现没有优于超买区之后三个月内的收益情况。
五、结论
一般认为,RSI全面反映了价格变动上涨天数、下跌天数、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四个因素,因此在股价走势预测方面的准确度是较为可信的,同时可以通过RSI来清楚地观察到市场何时处于超买状态和超卖状态,从而较好地把握股票买卖的时机。以上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过程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出:仅仅通过RSI指标划分的超买区以及超卖区进行买卖的操作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加大的收益。
可见,RSI在股票买卖中的指导作用值得商榷,在运用RSI指标进行技术分析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技术分析要与基本分析结合使用。
(2)用多个而不是用一个技术分析方法同时进行判断。
(3)每个结论要不断地进行修正。
(4)对技术分析不要寄予过高的希望,不要超过技术分析力所能及的范围。
(5)技术分析是一种工具,要靠人去使用,决定因素是人。
综上,技术分析工具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投资者在应用技术分析相关指标的时候,不能公式化、机械化的照搬,要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特殊的情况,在证券市场上,当RSI超过95或低于15时却病没有出现反转的情况并不少见,投资者绝不能一经确认指标低于30就买进,或高于70就立刻抛售,而应当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霍文文.证券投资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证券实训室建设对场地和硬件的要求一定要服从于场地和资金投入条件而定,所以这一问没必要做太多说明,在此最重要的也就是决定实训室品质的是软件的功能和模式选择。在软件选择上必须符合多功能全仿真虚拟交易所的环境要求,必须具备一个跨市场、跨品种和跨地区的全球金融实时资讯和分析终端。该终端充分运用了全球领先的国际化投资分析理念和金融工程分析技术,为投资者提供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的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金融衍生品等上万种金融产品更快捷、更精确、更深入的信息和分析工具,该产品将为追求价值投资与量化分析的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金融决策支持和投资体验,虚拟交易所一套模拟交易教学和培训的实训软件,以提供接近市场运作机制的模拟投资环境,通过举办各种规模的模拟投资赛事,达到帮助学员投资理论与实务操作充分结合训练和提升的平台系统。以竞赛形式实施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通过竞赛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并掌握投资理论知识。包括单品种金融商品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投资风险管理等。具体功能特征要求:
(一)多样化的模拟品种1、完整的股票、债券交易品种及行情先试分析系统:包括沪深A、B股的所有品种,创业板基中小板品种,各种国债、企业公司债券,可转债及优先股交易品种,这样可以使学生全面的交易和分析了解中国股市债市的全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接触中国证券市场,可以提高学生的投资交易能力,投资品种的选择能力及投资组合能力,行情系统同时要具备国际证券市场的部分品种,比如纽交所行情、纳斯达克市场行情、香港联交所的个交易品种行情,这样,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下,达到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面化和国际化。2、国内国际期货市场的各个品种的模拟交易、行情显示、分析系统:通过其行情显示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和获悉国内国际期货市场(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即时行情和进行投资分析;通过其信息咨讯系统可以了解国内外期货市场和期货商品的信息;通过其模拟交易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国内国际期货的模拟交易买卖。3、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各个品种:通过其行情显示系统可以了解国内基金市场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基本行情,以及个基金的净值变化情况、基金投资的持仓状况;通过其柜台系统可以使学生演练基金帐户的开、销户及申购、赎回操作;通过其模拟交易系统,进行封闭式基金的模拟买卖交易。4、外汇交易品种:通过其行情显示系统全面获悉国际外汇市场的八个外币品种的交易行情和成交情况;利用其信息咨讯系统可系统了解所及各国的经济状况金融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和各国货币的升贬值情况,以及各国贸易顺逆差情况,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外汇这个窗口了解国际经济、金融变化;通过其模拟交易系统,进行外汇实盘和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模拟买卖。从而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消化、理解和巩固。
(二)高仿真交易机制1、在模拟交易不论品种、交易界面、交易步骤及操作要求都应该与实际业务达到做大限度的一致,相当于既模拟交易所又模拟证券营业部的方式。交易中,营业部、交易所、银行、登记结算公司各环节及处理程序尽量俱全,使学生得以训练业务的全过程,特别是交易费用的设置上,应与实际业务保持一致,各种交易和结算规则必须符合交易所相关规定。第三方存管和印证转账业务环节也不可或缺。撮合成交原理及即时性不应与实际业务有所差别。
(三)必须拥有实训指导教师可控制的不同范围的各个品种的投资竞赛系统1、要求软件提供开发商每学年必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国性或区域性模拟投资大赛,这样可以通过模拟投资比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检验学生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投资分析、投资组合能力。2、模拟交易软件中要可以自行设置不同品种、不同范围的比赛。比如:可以设置校内不同专业的比赛,专业内设置不同班级的比赛,是学生能够在赛中学、赛中练,以充分发挥证券实训室的作用。3、系统中要具备师生互动环节,学生的投资组合中的各个投资品种要注明买入卖出理由,指导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4、比赛成绩排行要多样性:既有总收益排行,又有月、周收益排行。既有既有院校总排行,又有专业、班级排行。这样可以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投资选股能力。
(四)交易流程必须完备1、交易必须从资金账户和掌权账户的开立开始,第三方存管-银证转账-委托下单-成交查询-撤销委托-证券交易清算与交收,完成整个过程。对于期货交易必须具备开户、开仓、加仓、平仓、逐日盯市,交割的全过程,并且具有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的功能。2、软件要具备行情的历史回放功能和非交易时间交易设置功能,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非交易时间上课时同样可以进行交易练习,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实训系统的利用率,也可以对行情和交易进行盘后分析。
(五)、具有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宏微观经济数据库1、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提供沪深两市所有股票交易数据,以及可比股票价格、多种回报率、详细股本变动信息等。特色指标:(日、周、月、年度统计的)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总市值加权平均法);不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总市值加权平均法)2、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按照新旧会计准则,收录主要科目的历史对应数据和重要会计科目,体现专业数据调整技术。特色指标:同业存款、贵金属、存货净额、保险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质押贷款净增加额等。按照2007年新会计准则,调整合并会计数据,保证数据可比性。对2007年以前的财务数据,采取保留并兼容到现有结构的方法,在充分理解会计科目变更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进行对应。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数据库:数据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就业与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与消费、财政收支、价格指数、能源、环境、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金融、保险等。特色指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每天能源消费、居民热力年消费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地质灾害发生。
二、全仿真证券实训室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行情分析软件的应用:通过股票、债券、期货、基金行情分析软件,了解当日的及历史行情综合情况及个股涨跌情况,通过将理论课中学习过的各项技术分析方法、理论来对市场及个股进行分析和判断、为模拟交易选择股票、确定投资组合及买卖操作时机。
(二)全仿真模拟交易操作的应用:通过全仿真股票模拟交易系统,进行股票、债券、封闭式基金的买卖操作,对理论课讲授的内容进行验证、温习和演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零距离触摸证券市场,切身体验市场风险;有机会参加股票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三)证券市场数据库的应用: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库,查询分析与投资有关的宏观经济数据、国民经济各行业数据、各个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业务历史数据,以及各期货、外汇品种的国际国内数据,提高其对证券市场的基本分析能力,为其股票、期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外汇等证券品种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资格考试;学历教育;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1、资格考试纳入学历教育考核的必要性
资格考试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资格考试获得的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国《劳动法》 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学历教育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试,它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工具。现今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大众化”,而课程考核的方法还是与“精英式”培养背景下的考核方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方式“重笔试轻实践”。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格证书教育体系发展得较为成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体系、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英国的NVQ证书和GNVQ证书制度、日本的国家技能鉴定制度等。获得资格证书是学生结束学历教育,走上工作岗位的条件之一。发达国家将资格证书的获得作为学生学历教育阶段学习的入学资格之一,通过课程学分进行折算的方式将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各级资格证书和学历的连续性不受教育系统和地域的限制。从教学内容上构建起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交桥。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考核方式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挑选适当的专业,适当的科目将资格考试纳入学历教育的考核体系中来,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更能够为其未来就业增加重要的砝码,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2 资格考试纳入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的指标构建
2.1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
2.1.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和概念获得能力。
2.1.2“个性化”教学模式:依据个别化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1.3.“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加强校企合作。首先,通过与证券公司的合作,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证券投资专家到课上进行讲学;其次,选派优秀的学生去证券公司参与实习;另外,还定期与社会企业合作,举办“证券投资模拟大赛”,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2.2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与理论教学同比重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通
表2-1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详表
理论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工具: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 大盘操作:运用所学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知识,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操作系统进行股票投资操作,撰写操作报告。
证券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证券市场运行、股票价格指数和证券市场法律和监管
专家讲座:聘请证券公司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股票市场信息及证券投资行业的行业特点。
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发展: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产业周期分析、公司财务和价值分析
举办“证券投资模拟大赛”,通过比赛选派优秀学生进入证券公司实习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包括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指标
证券组合管理:包括投资组合业绩评价模型和债券组合管理理论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与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
过模拟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数据与股票市场大盘数据实时同步。为了配合学生参与资格考试,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加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由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所考核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而课上授课又受到课时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无法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全部知识点都在课上讲到。综合考察教材内容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内容,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
2.2.1理论教学内容介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包括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为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考生可根据需要选择。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基本涵盖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两个科目的全部内容,只有证券市场运行和证券投资咨询、证券分析师和证券投资顾问的内容未包括在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因此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几方面知识的讲解。
2.2.2实践教学内容介绍:在实践教学中,课程组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股票操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联合社会企业吸纳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并举办 “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开辟广阔的社会渠道。
2.3指标构建及考核方式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过该门课程的大部分学生都应主动参加证券从业资格的考试。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可以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两步走,转变为 “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三步走的模式。
针对未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同学,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上出勤、课上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和实习成绩四部分;卷面成绩占70%。
针对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证的同学,考核方式应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涵盖的科目较多,参考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同时不同的科目与证券投资学教材内容的匹配程度不同。因此,在将其纳入学历教育考核的过程中我们给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选择:
第一,对于参考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两门科目,并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可以将两门课的考试成绩折抵卷面成绩,即学生无需参加校内的考试,期末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资格考试”。折算方式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30%+(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成绩+证券投资分析成绩)×50%×70%
第二,对于参考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其他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并取得合格证的学生,期末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折算方式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5%+max{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成绩×25%,卷面成绩×25%}]×70% 1
3、效果评价
将资格考试纳入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注释:
注:卷面成绩占75%权重,资格考试成绩占25%权重,原因在于《证券投资学》教材中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占比约为25%,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占比约为75%。另外,为了照顾学生参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热情,我们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部分中取卷面考试和资格考试中的最大值参与考核。
参考文献:
[1] 钟苏婷.在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转变考试观念[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2] 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01.
[3] 汪艳丽.面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20.
[4] 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5] 林静.高校考试改革的有效管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6] 王莉.以大学课程考试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11,07.
关键词:价值投资 组合投资 有效市场理论 风险界定 收益衡量
一、引言
价值投资理论与组合投资理论都出现在二十世纪,前者的代表是格雷厄姆与巴菲特,后者的代表是马柯维茨、夏普与法玛。价值投资理论与组合投资理论都在寻找一种理想的投资途径,但思想逻辑却有着根本的区别,体现在理论假设、风险界定与风险控制方法、收益衡量与收益实现方式等方面如表(1)所示。组合投资理论逻辑是:投资者是理智的,市场是有效的,风险是以股价波动来界定的,收益是以价格与价格之间的相对差额来衡量的,而降低风险的途径就是分散投资,增加收益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场波动迅速而频繁地交易。价值投资的理论逻辑则相反: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市场经常有效但并非永远有效,风险是以本金损失可能性来界定的,收益是以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绝对差额来衡量的,而降低风险的途径是安全边际,增加收益的方法是利用企业价值长期增长。两种理论都对投资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二者对风险与收益的衡量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投资操作方法。哪种理论对投资实践更有指导作用呢?本文重点是对价值投资理论的风险收益衡量方法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对投资操作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说明价值投资理论对投资风险与收益衡量的方法,随后将采用与组合投资理论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二、价值投资理论与组合投资理论的理论假设分析
(一)价值投资理论认为市场经常有效但并非永远有效
价值投资理论的创立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的理智是“有知识和理解力”,而非“聪明”或“机灵”,或超常的遇见力和洞察力。理智更多的是指性格上的特点而非脑力上的特点。显然,格雷厄姆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正是基于对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认识,格雷厄姆认为,“过高估价普通股是市场习惯,那么逻辑上过低估价就是预料之中的……,这也许是股票市场存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一表述说明了价值投资理论认为市场并不完全有效,经常会出现高估或低估,即价格与价值出现背离的情况。在投资者是否理性及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上,巴菲特的表述更为直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显而易见,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会经常出现贪婪与恐惧的非理性情绪,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的非理性进行买卖操作。概括地说,价值投资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使得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股票价格经常会偏离价值,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这种偏离来获得投资收益。
(二)组合投资理论坚持市场有效性
有效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由芝加哥大学尤金尼・法玛(Eugene Fama)提出的,并成为了组合投资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石。法玛认为,股价的不可预测性是因为股市过于有效。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由于市场中充满着许多聪明人(法玛称他们为“理智的最大利润追求者”),任何信息的出现都会使得价格快速涨跌。换言之,股票价格迅速反映股票价值,价格与价值之间不存在差别的可能性。不可忽略的是,有效市场假设隐含着一种前提:市场是由“理智的最大利润追求者”构成的。但行为金融学已经证明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而非法玛所称的“理智的最大利润追求者”。事实上,即使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理性人”假设也是相对的。归纳起来,有效市场假设存在着三点缺陷:第一,“理智的投资者”的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大量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第二,投资者并不能总是有效地分析信息,实际情况是投资者常常依赖一些市场预期来决定股价,而不是根据对股票价值的基本分析;第三,有效市场假设认为长期战胜市场的可能性不存在,但巴菲特、彼得・林奇、邓普顿等价值投资家的投资实践已经证明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可以长期战胜市场。
三、价值投资理论与组合投资理论风险界定与风险控制方法分析
(一)价值投资理论把本金损失的可能性界定为风险
价值投资理论的创立者本杰明・格雷厄姆对投资的定义:“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回报。”其中,本金安全是风险控制的根本要求,满意回报是收益的最终目标。他认为,价值投资者的目的是以合理的价格持有公司的股份,他很少被迫出售股票,股价波动并不会给他带来损失。首先,不被迫卖出股票是一个成为价值投资者的重要前提。换言之,价值投资者一定不会借钱投资以至于股价低迷时被迫出售股票,也不会屈服于内心或外在(如市场、家庭、亲友)压力被迫低价卖出股票。其次,强调合理价格即远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而不是支付过高的价格。最后,强调持有公司股份,意味着是以所有者的身份长期持有股份而不是以交易者的身份短期买卖股票。这三个要求决定了价值投资者实际只面临三种风险:买价过高的风险、企业价值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1)买价过高带来的本金损失风险。投资者由于无法准确评估或忽略股票的内在价值,在市场乐观时支付过高的买价是非常普遍的。注意,买价过高是相对于企业内在价值而言。如果买价相对于股票内在价值是足够低的,市场波动将不构成实质风险。简言之,市场波动诱使投资者支付过高买价时才构成风险,因为投资者的命运与企业长期价值相关,而与短期波动无关。(2)企业价值下降带来的本金损失风险。有关研究表明,股价与企业价值长期正相关。美国投资家罗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跟踪1200家公司,对其收益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持股时间越长,股价由收益决定的比重越大,受其他市场因素影响就越小。对于股价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巴菲特有过明确说明,“从长期看,市场价值与企业价值是同步的,但在某个年度二者的关系可能是神秘莫测的。”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以十年为期限考察,股价与企业价值增长正相关。既然股价与企业价值长期正相关,而价值投资者的目的是以合理的价格持有公司的股份。那么,只有企业价值下降才可能使得价值投资者本金发生损失,形成风险。因此,价值投资者极其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增长,而极少关注股价的短期波动。(3)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着通货膨胀风险,而且通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很容易被低估。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投资的最低要求是:投资收益率要跑赢通胀率。具体到选股时,则需考虑所选企业是否具有抗通胀能力。
(二)价值投资理论把安全边际作为风险控制的方法
首先,以安全边际作为风险控制的根本方法。无论是通货膨胀、买价过高还是企业价值下降,都可能使得投资本金产生损失。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以安全边际为原则可以有效控制上述各种风险。由于市场的非有效性,价值投资者可以在价格远低于价值时买入股票,然后在价格回归价值时卖出股票。安全边际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巨大差额,是保护价值投资者的“缓冲垫”。简言之,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通过安全边际可以获得有效控制。其次,以集中投资作为风险控制的辅助方法。价值投资操作中,由于需要对股票价值进行逐个准确的评估,与此同时,符合长期稳定增长的企业非常少数。因此,集中投资于少数价值稳定增长的超级明星股的策略成为价值投资的控制风险的必然策略。
(三)组合投资理论把价格波动界定为风险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维茨(Harry Markowitz)于1952年首次提出风险收益相关性理论。认为没有哪一个投资者只承担低于平均成都的风险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1959年,马柯维茨在《投资组合的选择:有效多元化投资》(Portfolio Selection: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对风险做出全面的解释:“我用标准差作为风险尺度。标准差或方差可以视为距离均值的远近,距离均值越远,风险越大。”组合投资理论用均值与方差来描述收益与风险两个关键因素。组合投资理论把收益的波动称为投资风险,即收益率波动越大,投资风险越大。马柯维茨提出用投资组合多元化可以消除波动带来的风险。到1964年,比尔・夏普(Bill Sharp)提出资产定价模型(CAPM),并用β值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至此,马柯维茨与夏普两位学者完成了多元化可以平衡风险收益的理论与风险的界定,而有效市场理论则由法玛完成的。学者的研究共同构成了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组合投资理论认为股价波动是风险。实际情况是波动本身不是风险,只有买价过高给投资带来损失才构成风险。巴菲特认为,“作为企业所有者,股票持有者也一样,股价下跌实际上是降低了风险而不是增加了风险。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实在是有失水准,近乎于无稽之谈。”格雷厄姆则认为市场波动对于投资者不是风险而是获得收益的机会。指出“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购买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机会。”
(四)组合投资理论把分散投资作为风险控制方法
组合投资理论模型表明股票投资收益和风险成正比,认为股票投资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通过适当的投资组合,可以避免非系统性风险。组合投资理论提出了有效投资组合的概念: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下,投资组合有最高的收益;在相同的期望收益下,投资组合有最低的风险。组合投资理论把波动当作风险,而通过具备不同相关性的股票进行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波动从而降低风险。组合投资理论把降低风险的途径建立在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上。
四、价值投资理论与组合投资理论收益衡量方法与实现方式分析
(一)价值投资理论以价值为标准衡量投资收益
如前所述,股价长期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故价值投资者则以企业是否保持长期价值增长来衡量投资收益。以价值评估为核心是价值投资者与其他类型投资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在买入前,价值投资者要求对股票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在买入时,严格按照安全边际原则,以低估的价格买入股票;在买入后,用股票价值是否上升来评估投资收益;如果市场价格远高于股票价值,价值投资者卖出股票实现收益。本杰明・格雷厄姆对此有过论述:“只要企业的内在价值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长,那么它是否也以同样的速度被人认可它的成功就不重要了。事实上,别人晚些认可它的成功反而是件好事,可以留出机会以低的价格买进高质量的股票”。既然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企业价值的长期增长,所以价值投资者极少关注股价波动,而更多关注企业经营管理。既然价值投资者以企业价值增长来衡量投资收益,而企业价值增长是以年为周期的,是缓慢的。从逻辑上讲,价值投资业绩的衡量一定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股价波动。任何以短期波动来衡量投资业绩的投资者,不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只要企业保持长期增长,即使股价短期下跌,甚至是严重下跌,也不会对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投资业绩产生实质的影响,最多只是心理层面的。对此,格雷厄姆对衡量投资收益有明确的表述,“让我再一次指出,投资成功与否应该用长期的收益或长期市场价格的增长来衡量,而非短时间内赚取的差价。”价值投资实践的结果又如何?我们对几位杰出价值投资家的业绩进行考察,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巴菲特外,其他价值投资家都有不少年份投资业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平均比例达到28%。这五位价值投资家平均有2年左右连续业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落后比例有的高达38%。所有这些说明,虽然价值投资者长期而言都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但短期内业绩很可能低于甚至大幅度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衡量价值投资业绩应以长期增值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来衡量。
(二)价值投资理论以价格与价值的差异为依据进行买卖实现绝对收益 价值投资者用价值来衡量收益,但收益却需要通过价格来实现。价值投资者盈利的关键是利用股票市场中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来进行套利。价值投资者认为市场价格经常会偏离价值,并且在这种偏离后市场会出现自我纠正的趋势。格雷厄姆把影响证券价格波动的因素比喻为“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是一个情绪容易波动的家伙,他会根据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情绪来报价,使价格落在他愿意成交的价格上。价值投资者视“市场先生”为朋友,认为“市场先生”的情绪越狂躁对其越有利。将成功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机会。因此,价值投资理论是以价格与价值的差值作为买卖依据,最终实现投资的绝对收益。价值投资操作中,风险越小收益越高。价值投资者非常重视支付价格,因为支付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事实上以不同折扣价买入股票,当价格回归价值时,投资回报率差异很大。依据安全边际原则购买股票,其风险越低,收益率越高。
(三)组合投资理论以短期波动衡量投资收益
组合投资理论把波动当作投资风险,自然以股价波动来衡量投资收益,否则对风险的定义就失去了意义。奉行组合投资理论的基金业就是以短期市场波动来衡量投资业绩的,最典型观点的是“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每个季度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进行排名集中体现了价格衡量标准。基金经理为了使自己的业绩不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和同行,频繁换股,对于业绩不佳的股票马上卖出,买入可能上涨的股票,整个基金业陷入了短期业绩衡量的误区。美国投资家赛思・卡拉曼指出,“多数机构投资者和许多个人投资者追求相对表现,他们的目标是取得比市场或其他投资者更好的表现,而不关心取得的是绝对正回报还是负回报。”组合投资理论风险收益衡量实例。由于国内证券历史较短,此处采用美国的相关数据,更有统计意义。
(四)组合投资理论以价格与价格的差异为依据进行买卖实现相对收益
组合投资理论把价格波动当作风险。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当投资者以比买价更高的价格卖出股票时,风险消除,即使所持有的股票价值下降。二是如果股票价格比买入价更低,风险增加,即使所持有股票价值上升。简言之,组合投资理论的股票买卖依据是价格与价格之间的差额而不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而体现在操作上,投资者需要不断研判市场下一步的看法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而基本不用关心股票真正价值,即使关心也是作为判断市场看法的辅助工具而已。这样,频繁交易以实现相对收益,并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成为组合投资理论信奉者的必然选择。
五、价值投资理论风险收益衡量方法对投资操作的要求
(一)价值投资控制风险的操作要求
(1)严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由于股市波动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买价过高的风险。价值投资者一方面要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准确评估其内在价值;另一方面等待市场低估的机会买入。支付足够低的买价是进行综合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市场波动、宏观经济波动、企业经营管理、投资者判断失误等四个方面带来的风险。(2)选择长期稳健高增长的企业。一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无法保持长期的高增长。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长期增长。这就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困难:如果找不到能够长期保持高增长的企业,投资收益将大打折扣。因此,选择长期稳定增长企业成为价值投资者获得满意回报的必经途径。一般地,只有那些拥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垄断企业才能成为价值投资对象。(3)选择抗通胀的垄断性企业。既然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风险。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投资最低收益率要求高于通货膨胀率。而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投资命运与企业长期价值增长密切相关。故所投资企业的产品是否具有抗通胀能力非常重要。一般地,消费类、制药类企业具有抗通胀能力,另外,垄断性企业具有转嫁通胀的能力。因此,价值投资者选股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抗通胀的垄断性企业。巴菲特长期投资的可口可乐、吉列公司、美国运通无一例外的属于抗通胀垄断性企业。
(二)价值投资实现收益的操作要求
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收益来源于企业价值长期增长,而不是来源于短期股价波动。因此,实践操作中必然要求忽略短期股价波动,坚持长期投资。如果价值投资者在具有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长期稳定增长的企业,其面临的风险只有一个: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波动不再是价值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了,因为长期而言,股价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因此,投资者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忽略股价波动,等待企业价值成长与价格回归价值。
*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JCYJ01YBM)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重点科研项目“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检验”(项目编号:SZYZD2011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著,王中华等译:《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2]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著,邱巍等译:《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3]吴后宽:《对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定义的解析》,《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5期。
[4]Robert G. Hagstrom:《巴菲特投资组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一、引言
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一度以“铁公鸡”形象令众多投资者不满。股市投资者获利有两种途径: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获取资本利得,或者通过上市公司分红派息获得股利收益。与欧美等发展较为完善的市场相比,我国内地证券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公司的股利分红政策就是其中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高达60%以上的公司不分红。这使普通投资者无法获得现金回报,不能分享公司发展所获得的成果。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票买卖获取价差收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二级市场上的投机气氛。还有的公司则一味迎合投资者重视资本利得的心理,推出大比例的股票红利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的分红方案,结果使公司股本增长远超利润增长幅度,使每股收益不断被稀释,给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惨重代价。为了规范内地上市公司的管理运营,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并培养其投资意识,中国证监会从2001年起陆续出台各种规定对上市公司分红进行规范以督促上市公司增加分红派息的力度。2008年10月9日还《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把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与公司上市资格挂钩,并规定在上市后也应对现金分红的政策进行披露。这些规定把上市公司的上市或再融资资格与公司股利的分配情况相结合,力图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规定出台后,我国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比率明显提高,上市公司用于现金分红的金额也极大增加。投资者们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日益关注,甚至出现了所谓高送转行情、年报行情等与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密切相关的现象。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最近却出现了所谓的“股利消失”现象。对美国和欧盟15国的研究都发现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比例明显降低。不过由于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较为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也比较健全,这些国家的证券管理机构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进行干预。有鉴于此,推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政策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溢价收益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传统的研究主要从税差理论、股利信号理论和成本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但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以上理论在不同的市场中的适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Fama&MacBeth(1973)[1]使用两参数模型验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符合有效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61)[2]认为在完备资本市场的条件下,公司价值和股利政策间没有明显关系。Fama和French(1973)通过对美国市场数据进行横截面时间序列回归检验发现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所描述,股票的平均收益与贝塔值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贝塔因子的解读出现了较大变化。FamaandFrench(1992)[3]研究了5种风险因素对股票和债券收益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股市中的三个要素:整体市场风险、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对股票的回报率波动有影响。债券的两个要素到期日和违约风险对债券的回报率波动有影响,进而又会间接影响到股票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Fama和French(1992)提出了三因子模型,认为除了贝塔因子外,投资对象的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也对股票的超额收益有显著的解释能力。FamaandFrench在之后的研究还发现账面市值比的影响显著度有所下降。Banz(1981)[4]也有类似结果,通过对纽约交易所的普通股进行实证分析,他发现小公司效益的存在,从而认为CAMP模型存在设定错误。这类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合理解释的股市现象被称为股票市场异象。作为成熟度还有待提高的中国内地股市该类异象比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更多。因此,国内研究者也利用国外的最新分析模型和方法结合沪深股市的实际数据对国内的股市异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原红旗(2001)[5]认为A股市场的股利政策不仅不是控制成本的工具,相反,它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股利分配达到转移现金、留存利润等不利于中小投资者的目的。覃慧(2005)[6]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票组合的贝塔值呈现不稳定状态,随样本区间的不同有很大变动,而除了贝塔值之外公司规模、股东情况、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公司盈利能力等因素对股票收益也存在影响。王涛(2012)[7]通过对沪深股市上市股票的实证研究发现,在Fama和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市盈率因子使模型对投资组合超额收益的解释力度更强。韩其恒等(2007)[8]使用Fama&MacBeth回归发现A股市场中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溢价效应比较显著,正市盈率和正市净率与股票平均月收益率有显著关系。李常青等(2010)[9]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监管悖论的现象,对有再融资需求的成长型及竞争类上市公司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而投资者对这类政策也呈现出从预期到失望的反应过程。吕长江(2010)[10]根据上市公司的股利变更公告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发放股利的市场效应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的上市公司不能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进行信号的传递,而股票股利的发放也只能传递公司当前利润的情况而不具备传递公司未来盈余信息的能力。也有学者使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对我国沪深两市股票的溢价效应进行研究。蒋先玲等(2012)[11]以1995~2010年间沪深股市所有A股为研究样本,验证了我国内地股市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并认为我国特有的春节文化可以对这一效应进行解释。张婷等(2012)[12]也以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2003~2011年所有股票为样本,用Fama&MacBeth回归法发现我国内地股市一月价值溢价效应比较显著,而港台股市则存在明显的一月小公司效应。于谨等(2013)[13]运用Fama&MacBeth回归法分析中国内地和台湾两地的股市,发现强化现金分红的政策在两地所起作用不同。在内地股市,只有在市场萧条期间才存在现金红利溢价,因而认为强化分红的政策在中国内地股市仅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短期需求,长期的合理性有所欠缺。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林板块却是中国股市上比重较小的板块,目前还未见有研究者对其现金分红的溢价效应进行分析。为此,本文运用Fama&MacBeth横截面时间序列回归法对这一板块的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溢价效应进行定量分析[14]。
三、我国农林板块上市公司的基本分红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2012年最新行业分类结果,参考中财网及大智慧软件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分类,本研究选取沪深股市上市的19家农林板块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19家公司的现金分红的基本情况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林板块上市公司比较倾向于现金分红,不过分红现金金额不大。还有两家公司(永安林业和香梨股份)自上市以来从未进行过分红,表明半强制的现金分红政策对其基本没有影响。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资金的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是国际上最普通和最常见的股利形式。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会减少可供分配的未分配利润、公司所有者权益、货币资金、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并导致公司流动比率和每股净资产下降。对股东而言,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在给股东带来税后现金流的同时,也会使股价在除权后下跌。因此现金股利对股东带来的影响较难判断。为了对半强制分红政策效应对农林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作深入分析,本文将对政策效应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四、公司现金分红对投资者超额收益影响的分析
本文运用Fama&MacBeth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一)数据和变量的选取本文重点研究2008年10月9日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后,农林板块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的股利分配政策对投资者超额收益带来的影响。文章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7月相应上市公司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有部分公司由于公告停牌等情况出现个别月份无数据或该月数据较少无法进行相关统计量分析的情况,在研究时剔除该股该月份数据。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财网数据库、大智慧软件和上市公司公告报表,具体包括上市公司股票日交易数据、月交易数据(均做过复权处理),沪深300指数日交易数据、月交易数据,上市公司每季度股本结构,上市公司每季度账面权益价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除权除息日等数据。沪深300指数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评价标准的指数,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情况,故选为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指标。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的有关成果,结合中国股票市场所具有的特征,本文认为投资者投资股市的目的是为了使收益率超出市场平均收益率。这一目的至少受到以下因素较大的影响。首先,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在CAMP模型中,衡量市场风险的有效参数是贝塔值,本文也对这一参数进行计算,并纳入模型。第二,上市公司的市值。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小往往与其盈利水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收入稳定的上市公司往往在分红政策上有一定持续性,但处于平稳发展期的企业,由于收入增长趋于平稳,其分红的力度不会有太大变化。第三,公司的股东权益。这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实际拥有的部分。公司是否分红、分红力度大小直接取决于股东权益的大小。第四,是否采取现金分红政策。分红政策包括股票分红和现金分红。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现金分红是否对股东有红利溢价效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研究变量拟选定以下几个:Rit表示第i只股票第t月的超额收益率,由股票当月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对应月份收益率之间的差额获得,用以表示投资者所获得的超出市场平均收益的获益部分。βit为第i只股票第t月的贝塔系数,由股票t月每一交易日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对应交易日的收益率根据指数模型估计法计算获得,用以表示所研究股票收益率相对于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程度。计算过程中,出现部分月份没有相应贝塔值的现象,这是由于贝塔值的计算基于每日股票的交易收盘价。如果当月没有交易,或者交易天数较少,就无法进行贝塔值的计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统计月份公司的股票还未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统计月份适逢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由于未上市或股票停牌导致该月无数据的情况,本文选择不在该月份中考虑该股票的贝塔值。由于当月交易天数较少,数据量不能满足回归统计要求的情况,本文选择将该月数据并入相邻的连续月份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保持股票交易的连续性,计算出的贝塔值可以更好地反应股票的风险水平。LnMarVit为第i只股票第t月市场价值的对数,由股票当月收盘价乘以对应月份的流通股总数获得,用以表示公司当月的市值总额。LnAccVit为第i只股票第t月股东权益总额的对数,直接取自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代表公司当月的账面价值,由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每年只在资产负债表中公布4次股东权益的数值,分别为每年的3、6、9、12月,因此其他月份的数据根据公司持续经营的假设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估算,然后再对所有数值取对数。DivCit为第i只股票第t月是否进行现金分红的虚拟变量,DivCit取1时表示股票i在第t月进行了现金分红,取0则表示股票i在第t月未进行现金分红,DivCit的系数代表是否存在现金红利溢价效应,如果该系数显著大于0,则说明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与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相比,更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意味着实施半强制的现金分红政策能够提高投资者获得的回报,因而政策具有一定的溢价效应,反之则说明政策不一定具有溢价效应。
(二)模型和结果根据以上对模型参数关系的分析和变量的选定,本文选取模型的具体形式。根据Fama&MacBeth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首先对所选全部上市公司所取数据全部进行计算。之后,考虑到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在研究期间在不同时间段的数目有所不同,样本的容量有所变化,所以本研究进一步按样本容量大小不同分为六组数据分别进行计算。这六组数据分别为第一组从2008年9月开始,第二组从2010年6月开始,第三组从2011年1月开始,第四组从2011年2月开始,第五组从2011年4月开始,第六组从2012年7月开始。最后再对各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在全样本中分红虚拟变量DivC的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这说明在控制了市场风险、公司市场规模和账面价值等因素之后,整个板块的现金红利溢价并不明显,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并不能显著提高股票投资者的回报。这证明对整个农林板块上市公司而言,半强制的分红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在根据不同样本数分组进行的计算中,分红虚拟变量DivC也不显著,但t统计量呈现随所统计时间减少而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分时期来看,半强制现金分红政策的效果也不显著,但其效果与时间变化呈现正向关系。分析还表明,当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到19家后,DivC的系数出现了符号上的改变,而且显著性明显变化。但这可能是由于加入了福建金森后在短期内产生的短暂效应,是否能够持续还需进行更长时间的实证检验。半强制现金分红政策之所以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政策设计初所预计的现金溢价效应,是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获利特点、农林板块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特点和这些公司自身经营特点密切相关的。首先,股民的主要获利手段没有改变,还是以资本利得为主。股票市场的获利手段有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两种,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众多中小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为了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利用价差得到资本利得。只有部分机构投资者抱着对公司进行控制,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政策,享有公司获得的利润分成的目的,长期持有股票获得股利收益。此外,国内股市存在的种种异象使投资者(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很难通过长期持有股票获利。相反,因为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收益远远抵不上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所以投资者在股市上短线操作频繁,投机心理盛行。第二,我国政策市特征明显,农林板块更具这一规律。众所周知,作为需要政府扶持的基础产业,政策利好对农林板块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农林板块上市公司每年都有1~2次爆发性的行情,一般出现在年初中央1号文件以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股票交易中的预期是造成股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未来股价走势的预期存在差异,才会造成股价的波动,从而使价差收益的出现成为可能。因为在这一时期有惠农利农政策出台的预期,农林板块行情的出现与这种预期存在密切联系。与之相对应,公司的分红派息月份一般不在这段时间之内。从另一方面看,这一特点也使本研究得以把现金分红可能带来的溢价效应与政策因素带来的溢价效应影响加以区分。第三,农林板块上市公司自身盈利水平有欠缺,强制进行现金分红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虽然上市公司向投资者进行分红是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否分配股利、分配多少股利以及分配何种股利,都应由上市公司在考虑公司发展和投资者中长期利益的基础上综合确定才能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内地股市存在所谓“高送转”行情,推出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与10股送10股,10股派10元这类高比率的分红方案相比,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明显力不从心。有的公司甚至从上市日至今也没有进行分红。这与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成长性不强,竞争性较弱,盈利能力一般较差,一旦进行高比率派送方案后很难出现令投资者满意的填权行情不无关系。基于以上分析,为督促上市公司重视投资者投资收益,引导消费者理性投资减少投机操作的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对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效果并不明显。投资者要从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获得更好收益不应考虑从股利分红政策获得,应该更多考虑政策效应的影响。从上市公司角度来说,农林板块的上市公司受到半强制分红政策的限制,出现所谓监管悖论现象,并不能使投资者获得更多收益,培育资本市场上的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农林板块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并不能吸引更多投资,获得长期投资的可能性较小。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