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定量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定量研究

第1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一)酝酿阶段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时我国的行政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以及时展中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管理问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I982年是我国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同年行政管理科学得以恢复。纵观这一时期,由于学科本土化的意识还比较差,公共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框架体系。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政府管理及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性研究,并且公共管理的学科主要偏向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1]。

(二)恢复和积淀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已经进入恢复阶段。1S>86年,我国的高校开始将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进行本科教育,其中部分高校还设立了行政管理的硕士教学点。1987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并且在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开始在北京成立。至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开始形成体系,大量的行政学论文及专著开始涌现。

(三)突破和发展阶段

1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方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分别于13年3月和8月决定进行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而后于1994年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这些都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成立地方行政学院,这一时期很多的公共管理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经典著作,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由此打开。

(四)转型腾飞的新阶段

I"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对公关管理分散的专业和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并正式将公共管理设立为管理学下属门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五个专业。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学科体系方面,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公共管理的研究任务也从政府行政为导向转为以公共问题为导向。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和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应当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管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本土化不足

我国的公共管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长期奉行西方经典理论,并且缺乏实践发展经验,忽视了中国具体国情问题的研究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管理模式是万能的,更何况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典型的制度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在政治上联系曰益密切,中国在21世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适应我国发展的公共管理理论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不足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设定假设成立,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用一些检测工具测量和分析这些变量,从而验证人员预先设定的假设一般而言,公共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是指将运用统计技术运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

在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这一问题上,相关学者总结了七本我国主流行政管理刊物,根据其对2729篇论文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公共管理论文规范研究占到了总数的94.5%,处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占到了总数的96%,而论文中没有涉及到数据分析的则占到了论文总发表数量的94%。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理论研究和问题分析阶段,而对公共管理的定量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三)在学科教育上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导致发展乏力

公共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结构初步建立,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者也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教学模式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为:教师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就理论讲理论很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由于忽略引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很难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最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在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就目前而言,实际部门所做出的努力远远达不到学界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任务

(一)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与立足中国本土化研究相结合

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著作的本意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但是这种全盘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的事实,完全不考虑国情的研究方法显然是不正确也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必须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实际,切实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研究。个人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中国的学者可以运用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的管理实践,了解国外学者如何从管理实践中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理论同时必须分析国外公共管理理论是如何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演迸和发展的。第二,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公共管理学者必须以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为依据,通过选择中国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科学化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从实证经验出发,借助相关的技术和数理分析模型,这对公共管理研究者准确有效的分析现实情况具有

其实&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因为单纯的依靠理论研究而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情况发生;同时又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技术手段而忽视真实严谨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真实且生动的反映中国公共管理现状。

(三)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共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联系紧密。因此在对其研究与教学方法上,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公共管理的教学方向上,我们建议高校能够将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公共管理的现实需要向结合,而当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的科研为主,所以加强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也不同于在职培训。所以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即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发、情景模拟和经验交流等。这些方法要求老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实际问题。这些教学举措上的改进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争取公共管理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中国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国学者认真总结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建设我国公共管理模,并充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全球公共管理氛围之下形成中国特色,从而在推动全社会的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已达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来推动国家治理的水平,也是中国公共管理朝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治理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公共管理必将会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这也怡好顺应了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相应的基础。

第2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一、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有益经验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三大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优化,国内高校对现存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筛选,对课时、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例等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专业方向课程,强化了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特征增强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选用、课程结构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特征日益增强。在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借鉴国外教材的产物,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以国外教材作为本专业教材。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之初较为注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课程,近年来则日益注重实证技术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重调整趋势也正在与国际接轨。在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方面,增强了国际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我国高校与国际合作办学可以从中学习国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而互派本科生和访问学者、邀请国外学者讲学、聘请外籍客座教授则在专业建设、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博采众长,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教学骨干,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应用技术性课程有所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偏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的引进,近十年来的突出特点则是注重专业课程中实用方法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国内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强化了案例教学等手段,加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体现了注重分析方法与技术教学和课程建设的特点。其次,为加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建立电子政务等实验室,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能力。同时,各类高校还以未来就业趋势为导向,积极开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发现国内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综合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建设成果斐然,在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安排上国际化程度较高,这是其优势所在。不过,综合类院校的问题是:追求全面的和有理论深度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凝练课程体系特色方面则略显单薄,实践环节安排相对偏重学术能力,操作环节较弱,所培养的学生多为理论研究型人才。理科类院校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底蕴,在管理定量分析、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建设方面独具优势,这是理科类院校的长处。理科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有能力增设有关公共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化课程,课程质量较高,实用性强。但与综合类院校相比,理科类院校在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理论课程相对薄弱,重实用性课程而轻理论性教学的问题。财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具备综合类院校基础理论优势和理科类院校的科学技术专长,课程体系安排多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部门审计、公共财政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的课程。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还未能把自身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与公共管理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难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前述两类院校的同质性远大于异质性,这既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使然,也与自身探索力度不足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共同点

当然,三类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也有相同点,显示了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各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基本相近,差异性小。这种共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学科内容和教学规律的产物,其次与教育部对各类学科及其专业的制度规定有关。不同类别高校公共管理在专业建设上缺乏对自身特点或者专长的充分考量,体现了同质化的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第二,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广义上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所占学分偏高,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例②(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达到了36.2%,而学科基础课程占了37%;专业课程课时量占26.8%,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19.9%,专业方面课程占比6.9%,合计26.8%。当然,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占总学分偏高是各类高校的共同问题,因为这类课程由教育主管部门设定,高校无权对此进行删减或调整。第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部结构安排不尽合理,毕业论文及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上占比偏高。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见图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活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和科研训练本应由专业课程承担,尤其毕业论文撰写的学术性高于其社会实践功能,毕业论文占学分数过高挤占了其他类型课程的课时,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

三、结论与启示

第3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01-01

自1999年我国高校首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招生至今,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数量已达上百,但由于发展较晚,依然属于较年轻化专业,大部分学校对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以分析与反思,只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以明确定位,才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 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 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 而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 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而优质的专业建设是的前提是对专业准确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认知的不足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建议

1.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1999年至2004年的课程调整,同时通过清华、北大等名牌高等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的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都起着主力作用。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MAP教育中虽然有非政府高层人才,但政府公务员比例占了80%。因而就目前情形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但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而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体系情形分析可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因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对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应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作为与时代社会发展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结合就业的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 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和制定者。因此简单说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换界面狭窄的情形,可将培养非政府的创造型与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而由于企业中也存在非专业对口就业情形,就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可定位培养目标位:具备西安的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1.突出专业特色。灵活把握培养方向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办出特色,向哪个方向输送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师范类) ,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有其发展空间,也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民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依托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设 置现阶段。

2.优化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以优化,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 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局面。

3.拓宽就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行政学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创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同时高校科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

第4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内容摘要:政府绩效管理是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一种综合性系统,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在理论构建、价值理念、模式选择和实践操作等环节存在诸多困境,为提升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水平,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要合理安排政府绩效管理结构,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关键词:绩效管理 政府 改革趋势

政府绩效管理内涵略论

绩效可理解为效益、成效、效率或效果,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输出结果,并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周志忍,1999)。绩效管理是明确组织绩效目标并收集绩效相关信息,定期对组织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和反馈,最终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夏夫里茨和卢塞尔认为绩效管理是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绩效管理区别其他方面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它强调系统的整合,包括了全方位的控制、监测、评估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包国宪等,2008)。美国绩效评估衡量小组将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可以说,绩效管理是一个由战略分析、目标设定、工作分析、绩效计划、沟通互动、绩效评价和结果反馈共同组成的系统。

政府绩效管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公共管理领域,以英国公共管理运动和美国政府再造为标志,他们针对国内财政压力与日俱增、新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以及国际竞争加剧带来的变化率先采取措施进行政府改革,掀起了一场波及整个西方国家的新管理主义思潮,其改革的宗旨和核心是:创建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自由竞争的公共企业取代高度的垄断管理,以最终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从集权走向分权,实施多样化的自主发展途径等,其重点是降低成本、用全新的“绩效途径”取代传统的“效率途径”、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影响日益深入。作为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将绩效管理引入政府部门,对提升政府管理的质量、落实各项工作和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等都有促进作用。

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始于1979年的撒切尔夫人改革,以1982年财政部成立的“财务管理小组”并颁发《财务管理改革新方案》为标志;美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可追溯到1973年尼克松政府颁布的《联邦政府生产率测定方案》,并以克林顿政府出台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为标志,使美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向推进。从实际情况来看,英美两国实施的绩效管理都注重自身问题的处理,由立法加以保障,绩效管理的标准明确具体,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由政府高层领导积极倡导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提高了本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优化了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成为许多国家政府改革追求的目标。

通过英美等国家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各国政府开展的绩效管理实践,可以认为,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根据行政效率的规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对政府社会管理中产出的业绩和效果进行综合测定,并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改善政府的管理过程,最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包括政府为主体、工作业绩与结果为客体,公务员绩效管理、领导干部绩效管理、项目绩效管理、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和行业绩效管理为内容,评估、反馈、改进为方法的综合系统(丁宇,2010)。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困境

(一)绩效管理的目标错位

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进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要通过政府工作人员的业绩、政府成本的节约情况以及政府活动开销的范围、政府与公民互动情况体现出来,由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起步晚、效果差,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没有将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加以贯彻实施,造成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设立错位,不能针对具体的政府事务设立相应明确的绩效目标,也造成政府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将绩效管理作为问题防控的手段或应付上级检查的必备环节,设立的目标没有系统性和规划性,由此出现目标错位的尴尬局面。

(二)绩效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法律既是政府绩效管理的依据,也是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从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绩效管理过程来看,法律建设相当薄弱,多数情况下还只是一种突击式检查或局部改良活动,即只有当政府本身问题复杂、困扰较多、社会抱怨强烈时,才会采取手段进行专项检查以求有所改进,争取上级或民众的理解,也俗称为“形象工程”,使政府的绩效管理处于零散或放任自流的状态,也造成政府绩效管理由于主观性较强而有失公正性,难以使政府绩效管理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

(三)绩效管理的体制保障不健全

一是概念认识不清、观念无法统一,对绩效管理的层面、深度、范围和评估等界定不清,难以形成上下统一、全面有效的绩效管理;二是上级政策指导不深入,尽管历次政府改革均强调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但要求过于抽象,各地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绩效管理的程度不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不同,效果差别较大;三是各级政府开展的绩效管理缺乏实证性考核,或资料信息的搜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造成可考核的数据和信息难以积淀,或陈旧、或不真实。

(四)绩效衡量指标不明确

政府绩效管理常利用行政测量方法搞“经验型”管理,具体体现在对政府机构测量和公务员测量两个维度,测量方式单一,技术不成熟、指标不明确,造成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公务员只注重“投入”、“过程”或“执行”等表面效率,忽视了“目标”、“效果”、“公众满意度”等本质特征,政府机构是否有“效率”只靠上项目、搞开发区、修建广场的数量,环境卫生改造程度、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以及招商引资的力度等;公务员的“效率”则依据其落实和执行上级政策的程度和工作作风、态度以及“德、能、勤、绩”等绩效指标来衡量,以此为领导干部升降和奖惩的考核指标,很少将指标定量化,民众不满的情绪仍存在。

(五)绩效管理配套措施不强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多由上级政府或政府高层领导负责,但多数参与人员并没有受过系统规范的训练,而是直接从技术岗位或业务管理岗位晋升而来(倪星,2007),其技术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技术也相对滞后,经验和传统管理现象依然严重,对企业先进方法技术的应用形同虚设,尽管有沈阳、珠海开展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南京推行的“政务超市”服务,但社会民众对政府的监督力量仍然较弱,谈不上协助政府搞绩效管理工作,双方关系的和谐建设任重而道远。

政府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新时期,政府承担的责任更大、发挥的作用更重要,需要各级政府重视绩效管理才能实现政府的良性运转。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改革趋向

(一)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

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有利于政府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法律可以规定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也能使政府开展的绩效管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有序发展。要针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匮乏的现状,并结合有关政策、法规和政府面临的内外环境制定适合我国各级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充分履行各级政府的绩效管理职能;加紧制定《政府绩效法》、《政府绩效指标量化考核规定》等法律法规,确保政府绩效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绩效管理的内容、形式、考核办法、注意事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使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纳入到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二)健全专业性绩效管理机构并培训专业人才

依法成立并健全专业性绩效管理机构,形成涉及政府、民众、专家、评估组织等多元化评估主体,保证绩效管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由政府内部工作人员和外部监督部门和人员共同构成。政府工作人员要熟悉业务和工作流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项目,这是政府绩效管理开展的基础性保证,外部监督机构及人员要配合政府开展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提高绩效管理质量。专业性绩效管理机构所实施的绩效管理工作要保证其独立地位,就要抓紧培训相关的专业人才,可利用高校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实现人员的长期或短期培训,聘任有一定绩效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深入政府机构,或选派有一定理论基础、具备基本素质的人才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绩效管理的先进经验。专业人才除了熟悉政府绩效管理过程、重点和方向外,还要了解企业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并能够应用于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满足政府绩效管理的需要(张亚伟,2009)。

(三)科学设计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指标

绩效评估指标是政府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标准,也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政府绩效管理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必须要针对政府事务而展开,还要针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充分调查,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综合测量,保证其可靠性、有效性,指标的确定要根据其主次轻重,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降低政府成本、减轻社会公众负担。绩效指标要能够全方位地体现政府职能,不仅要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效益,更要重视指标的公平合理,指标的确立还要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既要具有可操作性又不能过于抽象或笼统,这样才能科学分析政府的绩效,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有序发展(王立军,2009)。

(四)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监管系统

一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利用电视(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央视论坛等栏目)、广播等新闻媒体,报刊和综合年鉴等出版物公开政务信息,或在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性政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还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通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网上特色栏目,公开政务信息(高小平,2008)。二要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推行公众满意的服务项目,明确各部门的人事考核机制,发挥立法、司法、审计、监察部门以及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力量,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民主化。三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对政府各项工作做到信息及时收集分析、工作及时分配落实、结果及时控制反馈、成就及时积累推广,通过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政府绩效管理持久发展的目标。

结论

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深化,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机制,设计适合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配套体系,使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持续进行,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服务品质,塑造我国政府廉洁高效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2.包国宪,张志栋.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组织的自律实现问题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1)

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丁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府绩效管理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6)

5.倪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与筛选[J].公共行政,2007(7)

6.张亚伟.政府组织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与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09(9)

7.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性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运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王立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合理化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18)

9.高小平.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第5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

【摘要】本文以广西14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当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并评价各市市域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广西14 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平衡特点较为突出,有个别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为广西各地区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广西;市域经济发展;分析评价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 年度研究课题(批准号:13BGL013);广西师范学院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付海风,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韦海鸣,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公共管理。

一、引言

广西的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人口、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取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和崇左14个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广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这对于正确认识广西各地区市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评价指标

在对广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用单一指标来完成,但要想对其全面进行衡量,就必须借助于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此需要构建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如下10个指标进行系统衡量: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总额(亿元)。为研究方便起见,令X1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X3 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4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X5为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6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X7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X8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9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X10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总额(亿元)。本文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

三、广西各市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利用spss17.0软件对广西市域经济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设定目标累积贡献率选取主成分,并依据所选主成分的贡献率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再依据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各原始指标系数所反映出的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表2)。

从表2中我们可看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同时结合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进而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评价。

由表3检验可以看出,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是KMO统计量为0.620,小于0.7,说明这个主成分分析模型虽然不是很完善,但还可以接受,由此表明能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如表4所示。对经济影响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依次列出利用统计软件对市域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及分析结果,表1为广西市域经济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1中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统计分析的影响,先利用SPSS17.0软

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在85%以上的原则,从表4中提取3个主成分代替原有的14项指标,解释了90.31%的方差变动,达到了减少变量的目的。依据我们所得出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即

F2 = -0.006X1 + 0.417X2 + 0.480X3 + 0.424X4 -0.104X5 - 0.157X6 + 0.016X7 - 0.070X8 - 0.118X9 -0.129X10

F3 = -0.043X1 + 0.238X2 - 0.086X3 - 0.251X4 +0.738X5 + 0.337X6 - 0.037X7 - 0.041X8 - 0.062X9 +0.052X10

从表5可看出,第一主成分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亿元) 有较高的载荷,可定义为经济增长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1来表示。第二主成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 载荷较高,可定义为居民收支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2来表示。第三主成分为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有较高的载荷,定义为对外经济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3来表示。提取的这3个公因子的性质及其顺序较好地体现了居民消费支出和对外经济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地位。

依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得到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回归方程:F=0.6438F1+0.1525F2+0.1068F3,再根据样本评价分析函数可得出广西市域经济发展的得分及排名,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二) 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数据正确、合理、没有遗漏,对已经进行标准化的样本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经检验,14个样本全部有效(见表7)。

对广西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层次聚类法进行类分析,系统聚类图如图1 所示。图中纵轴数字为样本编号,横轴数字为聚类标度。基于经济意义分为以下三类:南宁、柳州和钦州为第一类;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和来宾为第二类;防城港和崇左为第三类(见图1)。

四、实证结果分析评价

由于本文选用的是总体规模指标,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表6的排名是广西市域经济发展整体规模的比较情况。从表6可知,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南宁、柳州、桂林;居民收支的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防城港、北海、柳州和桂林;货物进出口贸易额的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崇左、防城港和钦州。3个因子加权综合后即表示市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南宁、柳州、桂林,排名靠前的主要是桂中北部地区,排名靠后的则是以防城港为代表的港口城市和桂东区域的贺州,基本上代表了2013年广西各市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由聚类分析结果得知,南宁、柳州和钦州为第一类,经济发展实力较强,而农村地区面积较小,人口密集度大,工商业发达。南宁经济基础好,第三产业较发达,人口整体素质较高,竞争力强。柳州市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发展第二产业,成为广西工业重点城市,柳州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1/4,迈入了现代化工业城市行列。钦州是广西港口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迅速,对外贸易额较大的城市,代表了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经济发展程度上讲,相对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优势。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和来宾为第二类,由于这类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虽然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是其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教育水平低,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人口素质不高,社会保障水平差。防城港和崇左为第三类。防城港是广西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三港口建设规模最大的港口,但2013年整体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对外贸易额不高,投资规模不大,地方政府收入较少。崇左是桂西资源富集区,经济基础较差,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补充,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一类。

综上所述,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代表的南宁市为第一类,北海为第二类,而防城港为第三类。其中,南宁综合得分是防城港的3.75倍。同时,广西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各个市域经济发展也不均衡,两大区域相比,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排名较为靠前。由此可以看出,广西构建“两区一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出现一定程度失衡,表现为市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地区经济结构也有所变化。

五、促进广西市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适度调整广西“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在面临经济总量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广西“两区一带”市域经济出现不均衡、不协调发展现象,表现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经济发展位居首位,防城港经济发展居末位;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发展零星散落,发展增速不均;桂西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此,首先应将工业发达的柳州并入北部湾经济区来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经济增速,将北海和防城港两大港口城市从北部湾经济区分出,划入西江经济带,从而实现江海互动、江海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桂西资源富集区的3个城市区位相近,条件优越,资源互补,应继续发挥河池、百色、崇左3市资源富集的优势,进而实现陆海互动、陆海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二) 发挥三个核心区域的发展优势,强化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

从广西经济发展实力来看,南宁、柳州和桂林是三大核心经济发展区,具备作为广西市域经济中心的能力。南宁市的综合经济排名居广西首位,应充分发挥服务业优势,整合海外联络的商会经济,建设为区域性国际城市。柳州应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发展工业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扩大对外投资总量,加速工业跨越式发展。桂林要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速旅游城市的工业化、产业化进程,把桂林市发展成为外向型工业化商贸旅游城市。南宁、柳州和桂林在广西经济发展排名相对靠前,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要从服务业、工业和旅游业等多方面继续增强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经济腹地的发展。

(三) 发展沿海地区的港口经济,增强对外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

广西沿海环北部湾的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大港口是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和门户。长期以来,三大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备,重复建设,功能定位不明确,也面临着临港产业的竞争压力,造成三大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因此,北钦防应抢抓多重战略机遇,大力争取国家支持,继续加快3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作效率;高起点制定专门发展规划,对各个港口进行功能定位;加快实施北钦防港区一体化进程,发展临港经济,从而建设大型现代化组合港。

(四) 完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河池、百色、崇左等市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工业落后,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各项人均产值普遍偏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桂西资源富集区表现尤为突出,缺乏对外界投资的吸引力。无论在地区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这些地市都比较落后。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注意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落后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

总之,针对2013年广西各地区市域经济发展状况,自治区政府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来规划布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利用优势条件和后发优势实现广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陈艳.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2] 马司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各市区经济发展评价[J].长治学院学报,2013,(2):68-70.

[3] 吴庆春,李帮义,丁立波.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各市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J]. 价值工程,2007,(9):25-27.

[4]杨燕.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0-263.

[5]韩诗雨. 基于聚类分析的省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09,(15):5.

[6] 孟海东,李秉秋. 聚类分析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12,(2):116-119.

[7] 赵晓葵. 基于聚类分析的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8-11.

[8] 李蕊. 基于聚类分析的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12):8-10.

[9] 张瑞寒.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4):119-120.

[10] 方兴义.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9,(10):1375-1379.

[11] 张朝元,陈丽,吴琢了.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大理州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12]吴世斌,任晓松.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10,(2):39-41.

[13]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