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郦道元水经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郦道元水经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因原文仅万余字且缺乏系统性,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再论证。郦道元饱读《山海经》等地理学著作,遍游名山大川。他先后参阅前人430多种书作,查看了许多山川地貌图,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等广大地区,问询当地居民水道的古今变迁及河流渊源,搜集到许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及历史神话故事。《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是经后人改编而成),计30多万字,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20多倍。《水经注》既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地理学专著,又是一部广博而优美的古文学作品,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也影响颇大。

二、《水经注》传统文化之内涵

《水经注》全文虽以古文行篇,但文字通融,毫无拖沓、偏僻字句,易读易懂,若通篇阅读则朗朗上口,仿佛于山水之间有天籁之音,耐人寻味,文采斐然。

其一,《水经注》文学魅力深刻隽永。

《水经注》能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山水进行个性化刻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水各自面貌;在着力挖掘对客观景物的内在品质时,能使山水景物风貌的精神特质得以深刻的体现,突出地刻画显现了各种不同的山水性格;而在叙事描写之中饱含着著者的真情实感,能够融情入景、情与景偕,亦堪为之称道。《水经注》对自然山水、草木的描写细致入微,恰如其分,传递出独特的文学美感、空间质感和画面美感。诸如《水经注》卷十六《谷水》中写道“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严峰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其中引水飞睾,倾澜瀑布,或枉诸声溜,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中所营造出盎然的生机、悠远的境地都如丹青目呈毕现,令人为之神往。又如《水经注》中山有描写峰峦、洞穴、岩岫、怪石、陵阜等所处,水有刻画瀑布、泉源、清溪、津渡等,还有对城池关隘、宫殿庙宇、物产古迹等处的走访、考证、记载和描述,可谓洋洋洒洒,兼收并蓄,异彩纷呈。这些都是与郦道元要“地以存古”的本意相符的。郦道元擅于将所描述自然物象与之所处环境关系进行整体考量把握,对山水构造、山水意境及山水性格都有准确到位的再现和塑造。在对景物“随物赋形”,做个性化描写时极见文字功力,让一部人文地理著作也能放射出文学的光芒。

其二,《水经注》艺术情感真挚醇厚。

囿于《水经注》自身的特别体例和内容要求,郦道元以尊重自然的写实笔法描山绘水时,也赋予其情景交融的感染力,避免说解上给人枯燥感。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有“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峙静夜听之,恒有清响……不觉疲而忘归矣”。郦道元在对自然美景与友人情怀相交集中,“不觉疲而忘归”,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笔下生动地展现他以及游人的真情实感,抒发出不同自然环境中审美者的不同心情和体验,使审美的客体和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交融,流露出深深的体悟和真挚的情感。在《水经注》卷十四《湿徐水》中描述,“(居庸关)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聆之者莫不伤思矣”。郦道元笔下以写自然景色的幽静、凄美,给人以一种冷冷清清的心理感受,如同对漂泊之苦、思乡之悲的反复歌咏,让“聆之者莫不伤思”。

三、《水经注》山水主题之启示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经过历史漫长的发展沿承,现已非常成熟。其间,各种中国画美学思想层出不穷并各持己见。有的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而忽视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于强调以写意为主、“神采为上”,而忽视形质、理法的交互性。现实中,山水画家必须既懂得古人之理法,又懂得自然之理法。山水画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通过临摹课、写生课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达到让学生既可以掌握古人之理法(临摹),也可以掌握自然之理法(写生)的目的。因为只有把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与主观能动的艺术情感相融合,才能实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才能创造出真正富于感染力的优秀山水画作品。对于现代人而言,郦道元的《水经注》已经不仅作为地理学著作来加以理解,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山水精神,也蕴含着对山水画教学的发展启示。

其一,以文化本源探求山水真谛,实现知行统一。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关系紧密,可谓一脉相承,其独特的品评方式、学习途径、鉴赏方法及创作手段由来已久,发展已臻于完备并自成体系。西风东渐百年来,原有的中国画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多是以牺牲民族文化和中国画自身为代价的。从20世纪初始,学院教育就把中国画的绘画系统给丢失了。黄宾虹先生坚持“于传统溯求本原,于未来以求开放”,认为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要学习并掌握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最有生命力的那部分,然后融入“时代精神”大胆变革,方能有所成就。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言:“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多,不狃狭理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经注》能藉山水之名传递出传统文化之美,一如其后许多的文人游记,值得称道的是,郦道元不虚千里之行,才有了文字与山水的相互生发。古人云:读书以明理。在山水写生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非常重要。通过结合《水经注》的通读诠释,将读书与行路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进行写景状物,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会将笔、墨、景、情统一起来,达到体味山川精神与抒漫情怀的完整结合。

其二,以传统美学推进山水教学,实现人文统一。

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上,美术理论家张晓凌指出,现在的学院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授,很多学生对古代美学思想精髓都没有具体认知,写生也只是对自然景观的照搬,缺乏最重要的思考酝酿环节。理论家尚辉认为,所谓的“坚守”,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立场问题。无论中国画如何汲取外来艺术养分、如何推进艺术变革,都应该以坚守中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画的核心审美规定为立场和依据。放眼看去,在各级各类美术大展上的许多山水作品,在片面追求画面的造型能力、写实效果的同时,恰恰失去了中国画审美中强调的“雅、静、清”等精神品格,暴露出画家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不足。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记载:“昨岁在石湖写此图,今携至西湖展观,乃绝似两峰六桥景界。惟是积雨连旬,烟霏不开,与李营丘画法无当,须米家父子可为传神也。”可见,古代画家在画论、画理等美学修养方面也造诣极高,这样才能在山水表现上做到通融顺达,创作出精妙的山水佳作。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我们必须对之先有认识,然后发挥光大,否则中国过去或未来之人文思想,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三,以民族精神凸显山水风骨,实现笔墨统一。

第2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计划了很久,开学这一天才得实施。3月4日上午11点左右,我们在保定下京深高速,取道满城县,到县城以西的岭西村东口,离开柏油马路,驶上乡间沙土路,向北直扑易县猫儿岩。汽车颠簸剧烈,大家却很高兴,终于进山了。

稀薄的云雾遮住了太阳,大雨说,就喜欢这样的天气。我倒更希望阳光灿烂,那至少有利于我们预定的傍晚时分在五回岭眺望太行群峰。沙土山路上时速只能在50公里以下,然而群山静谧,四望无人,枯黄的干草和孤独的枣树在山坡上萧瑟着。虽然汽车轰鸣,还是能感觉到安静的氛围摇曳在山谷之间。

猫儿岩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猫儿岩是河北省易县管头镇的一个村(大队),从地图上看,在狼牙山西麓,漕河西岸。我们为什么要访问猫儿岩呢?这要从北魏太武帝的东巡碑说起。

民国十五年左右,金石碑拓市场上出现了太武帝东巡碑的拓本。罗振玉得到了一份,十分兴奋,称为“后魏第一刻”。他在《后丁戊稿》中对碑刻作了考证,并在《石交录》中作了录文。由于拓本不够清晰,录文也难免有些错误,比如,他把李盖错认为李羔,等等。罗振玉是第一个全面东巡碑的,他把这一碑刻与郦道元在《水经注》滱水的支流徐水条下所提到的太武帝御射碑联系起来,可谓有识。罗振玉的研究与周肇祥、施蛰存等比起来,要精当得多。东巡碑的拓本十分罕见,施蛰存先生1973年4月的跋文说:“此碑拓本,流传极少,余求之十余年,乃始得之。”北图存有拓本,其缩印件已经出版。

《水经注》滱水:“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东流北转,迳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迳南岩下。水阴又有一碑。徐水又随山南转,迳东岩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铭,皆翼对层峦,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迳五回之险邃,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踰于岩山,刊石用赞元功。夹碑并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碑阴皆列树碑官名。”

据《魏书》,太延元年十二月,太武帝已经完成了对河北定冀诸州的东巡,正在返回平城的路上。其“御射”之所,就是东巡碑刊立之地。如果确认了东巡碑所在,《水经注》的文字就可以得到印证了。相关的,比如北魏时期平城与河北的路线,也就可以由此得到澄清。那么东巡碑又出于什么地方呢?

宋代《太平寰宇记》提到此碑,但是似乎只是抄录《水经注》(当然文字微有差异,倒可据以校订郦书)。明清易州地志中,未见有提及此碑者。这说明,东巡碑早已不为人知,要么是倒伏沉埋,要么是人迹罕至。施蛰存说“民国初年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貓儿窪出土”,而罗振玉说“数年前易州貓儿窪出”。看来地点是明确的。易县猫儿窪是哪里呢?地图上,易县西南四十公里左右的地名中,有个猫儿岩。在十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上,猫儿岩写成“毛儿泥”。猫儿岩东傍漕河,而漕河发源于五回山,就是《水经注》中的徐水。看来,猫儿窪就是猫儿岩。太武帝往返,都是经由徐水谷地,越五回岭。太延元年十二月,他从定州北返,在今天的管头(我疑管头即关头,后代讹写作管)进入徐水谷地,沿徐水向五回岭进发。从管头开始,也就进入了山地,河谷由开阔而陡然紧缩。太武帝“御射”之地,必在这一带无疑。

因此,上学期我就计划着到猫儿岩一游,顺便爬爬五回岭。幸运的是,春节前几天,在潘家园买到一批旧军用地图,其中包括唐河、满城、易县、涞源等县。春节后,我请地理专家大雨先生帮我读图,基本确定了方位。大雨还接受我的邀请,要和我一起前去踏勘。后来又邀得研究生朋友立雪和W君,终于在开学这一天出发了。

中午1点多,在管头东北进入漕河干流(即徐水主干),很快进入壮丽的峡谷。到一个村庄,打听到这个地名是南画猫,北距猫儿岩还有五华里。南画猫村庄东傍徐水,河东岸就是高逾百米的悬崖峭壁,景色极佳。我们停车方便,顺便来到河边。在西岸阶地注目对岸的岩壁,猛然想起郦道元“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的话,觉得就是写这个地方的,而且“览崇岸之竦峙”的确符合我们此刻的感受。这种景象令人胸中顿生豪气。

但是我们的目的地是猫儿岩。经过北画猫,再走几分钟,就到了猫儿岩。令人失望的是,猫儿岩这里是一片相当开阔的河谷盆地,东西山地都比较舒缓,没有悬崖峭壁,自然也就没有《水经注》所描写的那种景象。和村里人攀谈,他们对大石碑之类的东西,全无所知,而且说,三、四年前,有几个考古的来调查过。我记起去年在太原,听山西考古所所长张庆捷说过,他们曾经到河北调查过太武帝东巡碑。张庆捷对灵丘县的文成帝南巡碑的调查,十分成功,现在南巡碑已经成为北魏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他联想到东巡碑,特别是郦道元说“碑阴皆列树碑官名”,和他正关注的南巡碑职官研究,应当有极大关系,所以他对此很有热情。我猜想是他和河北省的同行们来过这里。当然,他们看见的猫儿窪,与郦道元的描述全不相符,而且当地人也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调查似乎没有什么结果。

我们却没有轻易绝望。首先,猫儿窪未必就是指今天的猫儿岩。猫儿岩是如何得名的?综合当地人的各种说法,南画猫东山的那片悬崖,有一大块峭壁上,有石头隐起若猫状,就象是画上去一般,由此得画猫之名。而“猫儿岩”一词,本来也是指这一块石壁的。这一片悬崖,恰恰是猫儿岩这个河谷小盆地的南端。至此,我们认为,不能把旧时所说的猫儿岩地名,固执地理解为今天的猫儿岩村,而应当包括南北画猫两个村庄在内。这么考虑之后,我们感觉,刚才经过的那个南画猫,就是太武帝“御射”之所,也应当就是立碑之所。以前的调查者,可能是从北路(良岗)而来,未能注意南边南画猫的特别景观,所以未曾有机会到真正的“猫儿岩”下面看一看。

看来我们必须回头到南画猫了。这时已是下午2点多,大家都感到饥饿难耐。猫儿岩没有饭馆,南画猫也没有,当地人说,北边五里远的甘河村似乎有个小饭馆。为了顺便看看附近一带的地形,我们先到甘河。甘河那家小饭馆早就关门停业了。无奈,我们闯入一家路边小卖部,恰好女主人在吃饭。我看饭盆里的糖烧饼至少有十多个,就大胆请求女主人让我们分享她的午餐。善良朴实的女主人同意了,还把锅里的炒土豆条让给我们一碗。饱饱吃了一顿,精神大振,我们迅速赶回南画猫。

南画猫的村民对我们这一群外来者很感兴趣,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和他们谈话。我问:这一带是不是曾经有一个大碑?你们记得老人提起过这里有个大碑吗?肯定的回答立刻就出现了。是的,有一个大碑,就在河边,60年代送到南管头做石磨了;剩下一个大大的碑座,后来平整农田给崩(炸)掉了。他们所指的原来立碑的地方,在河西岸阶地上。我们走过去,只见麦苗青青,下临河床。对面就是壁立如削的悬崖。

北魏皇帝都是草原的子孙。即使他们早已远离草原,迁入桑乾河谷,甚至后来迁入洛阳,他们也经常以弯弓射远为游戏。太武帝的孙子文成帝,文成帝的曾孙宣武帝,都在不同的地方留下了炫耀射技的“御射碑”。

第3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1、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méng,意为房屋、屋脊。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五精舍,高甍凌虚,垂帘带空。”又如:甍标(屋脊之颠)。

2、康熙字典:《唐韵》莫耕切《集韵》谟耕切《正韵》眉庚切。《说文》屋栋也。从瓦,梦省声。《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左传·襄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於甍。《注》甍,屋栋。《晋语》譬之如室,旣鎭其甍矣。注:栋也。《张衡·西京赋》凤骞翥於甍标。《注》甍,栋也。标末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二、填空题21.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___一带;孙权在_______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明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________。22.三国时期,蜀国的丝织业兴旺,_________行销三国。吴国造船发达,促进_________交通的发展。23.曹丕死后,大臣_____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最弱的_________首先被魏国灭亡。24.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25.4世纪后期,我国_________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_________。26.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2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_________专著。它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_________。28.《兰亭序》是_________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是_________代表作。29.《神灭论》的作者是_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_________上的宝贵遗产。30.为了宣传佛教,_________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_________,雕造佛像。

三、连线题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1)《兰亭序》 贾思勰 南朝《神灭论》 王羲之 《女史箴图》 祖冲之《缀术》 郦道元《齐民要术》 范缜北朝《水经注》 顾恺之 北魏(2)208年 淝水之战 曹操383年 官渡之战 苻坚200年 赤壁之战 刘备、孙权

四、填表题32.按照表中的提示,将表中空白处填上。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时间魏 蜀 吴 东晋 西晋

五、问答题33.简要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出现两种结果的原因。

第5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一有司马迁《自序》为证。司马迁在《自序》中讲:“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就是指河津,而不是韩城。先看司马迁自己怎么说。凡是熟读《自序》的人都知道,司马迁是在讲了自己的先祖从司马错到司马喜七世都世居“夏阳”(即韩城),并对自己父亲司马谈的经历和成就(论六家之要旨)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后,才说自己“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的。显然,这里有转折之意,“龙门”指的并不是“夏阳”。如果是指“夏阳”,为什么不说自己也生“夏阳”,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根据他先祖世居“夏阳”,谁还不知道他也生于“夏阳”,而突然冒出一个“迁生龙门”呢?在讲述自己与先祖同居一个地方时,前后运用不同的概念,这在行文上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尤其是对于司马迁这样的大手笔。从这里我们可看出,“龙门”肯定是另有所指。指哪里呢?只能是河津。

河津最有理由称“龙门”。河津与韩城仅一河之隔,我也认为,“龙门”两边的山都叫“龙门山”,“龙门”也为两县所共有,正如黄河所共有。但是,“龙门”作为一个地方的代称(“迁生龙门”,“龙门”是地方代称,不是指“龙门山”,也不是指禹凿的“龙门”,虽然这个代称由此而来),只能是指一个地方,而不会指两个地方。那么,作为地方,河津、韩城谁更有理由称“龙门”呢?只能是河津。这与地缘文化有关。河津在河东,为之阳。黄河两岸所共有的东西,一般都以河东为代表,以阳为代表。如“龙门”所建禹庙,东禹庙规模很大,是主庙,西禹庙很小,是配庙,为何这样设计,这样建筑,就是这个缘故。河东又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尧舜禹时都建都在这里。“龙门”是禹凿的,而河津又紧邻都城,来往比较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河津称为“龙门”是很自然的事。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也建都于河东,他绝不会舍近而求远,跳过河去,称韩城为“龙门”的。事实上,河津自禹凿龙门以来就称龙门了,河津有从北魏到北宋近700年的建“龙门县”的历史,并曾设立过“龙门郡”,这是河津先前就代称“龙门”的铁证。后来,“龙门县”虽改称“河津县”,但历朝历代,一说“龙门”。谁不认为就是河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迁生龙门”,指的就是河津。

大概怕后人会产生误会,司马迁在“迁生龙门”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对“龙门”就指河津的精确注释。在这里,河,就是指黄河。龙门山之南,黄河之北,谓之阳,指的正是河津这块地方。韩城与山之阳相符,但与河之阳是无论如何挂不上钩的。至于河津当时叫“皮氏县”,为何司马迁不说“迁生皮氏”而说“迁生龙门”?这是因为当时“龙门”的名气已经很大,外人甚至知“龙门”而不知“皮氏县”,这也是后来“皮氏县”改称“龙门县”的根本原因。

二有司马迁的坟墓为证。司马迁死后葬在河津。虽因年代久远,自然灾害的侵袭,司马迁的墓庙已不复存,但这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为证。郦道元是北朝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水经注》是经他实地考察,“寻图访迹”,在对《水经》作了周详的考证韵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说:“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说的是黄河出龙门又向南流去,右边靠近韩城的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这讲的是司马迁墓庙的位置。“东南”,即黄河之东南,即河津地界。“迳司马子长墓北”,说的是黄河迳直从司马子长墓的北面流过。这说明司马迁的墓庙在苍头村以西,石咀以南。黄河出龙门,流经清涧湾,直扑石咀。受阻,滑向西南流去。

“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这是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墓庙的情况,并说明这是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到河津司马迁墓看了他的墓碑,为其功德所感动,才为他重修的。

“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这是郦道元看了司马迁墓庙后所发出的感叹,即:太史公在《自序》中说他生于龙门,这是对的,这里就是他死后埋葬的地方。这里,郦道元也确认,“龙门”就指河津。

《水经注》郦道元的这段记载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吗?他生在河津,葬在河津,还不是河津人么?

有人以现存司马迁庙在韩城方凭,说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不对。众所周知,现存司马迁庙司马迁的坟是衣冠冢,而不是真坟。这说明该庙只是一座纪念性的庙宇,而不是真坟的所在地,这反而证实了《水经注》所载司马迁墓在河津的真实性。韩城司马迁庙为宋时所建,至今还不到950年的历史。司马迁是河津人,韩城人为什么给他盖庙?这是因为,司马迁祖居韩城,那里的人们也以司马迁为荣,遂建庙以示纪念,以彰其功德。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说建庙是为了证明司马迁是韩城人,那就是建者所误了。若不是建者所误,那就是后人对建者所误了。

三有司马迁的后裔为证。河津今距司马迁墓东约10里,有个辛封村。村里有姓司马者20来户,近200来人,世称自己是司马迁的后代,且有家谱,至今还保存着世传的司马迁的朝王板。这个村也世称司马迁故里。这是司马迁是河津人的血亲证据。

韩城那边并没有姓司马的。说司马迁是韩城人,又找不到姓司马的,这说不通。有人说有后裔,因避难,改姓司、姓马、姓同、姓冯了。这也说不通。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被判刑,但并未株连九族。他的女儿、女婿、外孙都活得好好的,且女婿、外孙都受到汉武帝的重用,缘何他的远在家乡的儿孙们要改姓呢?有人说不是当时改的,是后来改的。司马迁当时受难时都不改,后来了,又当了太史公,得以完成《史记》。《史记》问世后,司马迁声望逐高,为世人所敬仰,这只能庇护自己的子孙,怎么反而有害了呢?“辟莽乱”,“辟刘宋之祸”,也难以成立。封建社会的刑罚是很严酷的,哪有改姓就能避免得了的?封建社会也从未有过以改姓代刑罚的政策。况且,若要改姓,改姓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要改四姓?还有,如果确因避乱改姓,那么乱过之后,就应改过来,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改,还不返祖归宗呢?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辛封村不仅有姓司马的,而且这个村名也叫得很不一般,很可能与司马迁有关。《汉书》载:王莽新朝时,封迁后为“史通子”。历经磨难的司马迁的后代及乡亲突然得到这样的荣耀,欣喜之余,把自己的村名由“太和坊”改为“新封村”,这是情理中的事。后来,为纪念司马迁,为纪念这个功名的来之不易,里边含有许多辛酸,把村名又演变为“辛封村”,谁又能说没

有道理呢?这难道不也证明辛封村确是司马迁的故里,司马氏是他的后裔吗?

以上三证,足以证明司马迁是河津人。那么,司马迁的先祖世居韩城,其父亲也生于韩城,司马迁缘何就成了河津人呢?这是因为司马谈在年轻时迁居到了河津。虽然史无明确记载,但并非毫无依据。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其父病逝于周南。但葬于何地,并没有说。把世居夏阳的世祖死后葬于华池、高门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唯独不交待自己的父亲也葬于华池或者高门,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这说明,司马谈很可能葬于别处,葬于他的迁居地河津。据司马迁后裔讲,距司马迁故里辛封村西北约10里的地方有一座司马氏的远祖坟,这座坟很可能是司马谈的墓。这至少是目前证明司马谈葬于河津的一个证据。

司马谈为何要迁居河津呢?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求学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说明司马谈年轻时主要是在外求学,不然他就写不出《论六家之要旨》那样的使自己一步登天的旷世文章。那么,在哪里求的学呢?河津很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地方。河津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乡,魏文侯时曾“西河设教”50年,不仅对河津,而且对河东及山西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离魏文侯时并不远,想必当时河津的教育事业也很兴旺,文化的底蕴比较雄厚,是黄河中游学子求学比较集中的地方,且河津与韩城离得很近,到河津求学应是司马谈最理想的选择。由于长期在这里求学,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有利于自己子孙的熏陶成长(司马迁成为大史学家、大文学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决定迁居。迁居就迁在当时的太和坊,即今辛封村。太和坊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里,是“西河设教”的主场所。司马谈之所以迁居这里,这和司马谈迁居的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返归故乡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其远祖是从晋适秦,人“少梁”的。那么,司马迁远祖是从晋的什么地方迁到“少梁”?最有可能是河津。因为河津、韩城离得很近,为避乱;过河就可以达到目的。河津是其远祖的故地,即使不是,山西总是,加上他长期在这里求学,有了感情,这就迁回了河津。事实证明,他也确实迁回了河滓。

最后,作一大胆推测:司马迁为什么叫“迁”?谁能说这与司马谈迁居河津毫无关系呢?谁能说这不是对其迁返故乡的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呢?我说,很可能是的。

第6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1、谓出仕和隐退。《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萧何治狱为秦吏,韩信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2、 行进和静止。梅尧臣《翠羽辞》:“秦女乘鸾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系向裙腰同出处。”陆游《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鸠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3、 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魏书儒林传李业兴》:“出处甚明,卿自不见。”

4、 源头。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徐广《史记音义》曰:黾或作彭 ,谷水出处也。”

5、 产地,来源。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掖,掖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

第7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着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

第8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原文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 沾:打湿。

(25)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6) 裳(cháng):衣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第9篇:郦道元水经注范文

关于描写冬天成语

1、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2、寒蝉凄切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3、银装素裹

解释: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4、千里冰封

解释:“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5、林寒涧肃

解释:寒:寒冷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出处: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7、冰天雪窖

解释:形容极为寒冷。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8、鹅毛大雪

解释: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9、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0、风雪交加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