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危机管理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才交流机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随着人才价值的回归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坚持用人制度改革,是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管理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人事管理向新型的社会化人事管理过渡转变。作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结构,开展社会化人事管理和服务,如何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人事人才专业化的配套管理和规范的服务,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人才管理服务职能,为人才社会化管理服务提供保证
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就是单位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的用人方式后,要解决人才和单位对人事档案依附关系的问题,让人才自由流动而没有人事档案管理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单位在自主选择用人上消除人事管理关系的顾虑,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
(一)发挥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主渠道作用
按照规定,人事档案除可由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赋予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人事管理职能,来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作为承担政府人事部门职能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起着联系政府人事部门、单位及人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专门负责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人事人才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多年来,人事部门为人才的流动和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通过借助于行政职能,为配合企业改制和用人制度改革,为企业和人才个人搭建了社会化管理的服务平台,开展了相应的配套人事保障服务。
(二)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拓展服务领域
1.变管理为服务。转变职能最重要的就是要从管理延伸到服务,由过去单纯的“管档管人”逐步转变到“为人才和单位服务”,贴近企业与个人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空间,通过管理体现服务,实现管理的价值,增加服务附加值,使人才档案管理和使用发挥新作用。人才服务机构在人才档案的社会化管理中不断提升人才档案的使用价值,丰富档案记录内容,为企业用人提供必要的有效信息,以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让人才满意放心,让单位减负消肿,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适应市场化、符合社会化的运行新机制。时代在变,管理也要变,适应市场化就是要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要有市场的促销方式和手段,要有广为人知的宣传力度,要让人才个人和单位能接受和认可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方式。符合社会化运行的新机制就是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内部要有激励创新机制、调整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工作动力等,激活内部管理和服务,来赢得客户。
人才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能的最大释放,单位用人到市场,人才求职找市场的市场化格局已逐步形成,人才服务机构在市场化经济环境中提供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更加显现,在推进人才市场化配置和人才档案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作为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也要调整定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人事政策和市场运行的机制。
3.做好基础管理服务,不断拓展新服务项目。基础管理服务工作是原来已建立起来的传统人事管理业务,包括档案管理、人才调动、身份保留、工龄计算、职称评审、出国境政审、辞职审批等管理服务,在做好基础管理服务的前提下,挖掘和发展的新服务领域和项目,使传统业务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扩大管理和服务面,以解决不断发展的新需求,通过人才档案管理提供新的服务,如注册资格审查的存档证明、合同鉴证、代办社会保险、人才派遣、人才引进、人才测评等,使管理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人才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才有生机和活力。
(三)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
人事服务有其自身的专业属性,又具有政策性强、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度高等独特性,但传统的人才管理条块分割依然存在。人才档案受不同部门、行业管理在全国较普遍,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在管理人才档案,各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的人才服务机构也在管理人才档案,涉外人才服务机构作为一个企业也在开展社会化人才档案的管理工作,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改革进程需要逐步推进,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需要规范,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破部门和行业的管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发展格局。对此,作为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可发挥自身优势,联合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实现优势互补。
(四)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化管理已相当普及,各人才交流机构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水平和手段,加快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使服务方式更为便捷,办事环节和手续更加简化,从而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效率。
二、营造社会化环境,加快社会化公共服务进程
(一)以政策为导向,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铺路搭桥
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进程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以及人事行政部门的政策性支持。随着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人才服务机构为单位改革和人才进入社会化提供配套的人事人才服务保障。这一切都是政府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既有其行政手段,又有其社会特征,既依靠政策导向,又依赖于市场实现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二)挖掘服务潜能,树立服务品牌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获胜靠什么?除了靠竞争力外,还要靠服务。服务的态度、方式、效果直接影响市场的口碑和知名度,各人才交流机构要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式,与媒体合作,加大宣传力度,让单位和人才个人了解业务范围、服务功能,并被社会所认同。同时,在原有业务的对外服务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要,量身订做需求的业务项目和服务范围,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对服务的认知度。
您好!
我是**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届本科毕业生,在这即将踏入社会,实现梦想的时刻,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次自我推荐的机会。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专题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能独立提出一些危机公共的解决之道。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广播电视新闻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关键词】 医院;危机管理;理论;策略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复杂化,现代医院面临危机的种类以及发生的频率与日俱增。医院如何应对和处理各种危机,已经成为医院领导者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医院对危机的认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才能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将危机给医院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使医院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从医院危机管理理论与医院危机管理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医院危机管理理论,提出提高医院危机管理水平的策略。
1 医院危机概论
1.1 医院危机的定义
医院危机,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医院面临的危险与机遇。任何危及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对医院的生存、发展、稳定构成威胁,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构成损害,都属于医院危机的范畴。危机不仅意味着威胁、危险,更意味着机遇。医院危机是指对医院正常运营或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其具备以下特征:对医院的生存、稳定构成威胁;缺乏关键的信息和(或)精于处理该事件的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做出决策。
1.2 医院危机的特点
医院危机具有不可完全预知性,进展的时间紧迫性,可能会有的严重破坏性,爆发过程中高度不可控性。医院危机除具有普通危机的特点外,更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2.1 突发性和紧迫性
医院危机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由于发生突然,要求医院领导者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以降低危机对医院所造成的损害,如果在慌乱之中决策有误,会造成巨大损失。当危机出现时,医院对危机做出的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十分紧迫,任何延迟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医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启动预案,收集信息,对危险程度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安排合适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并及时反馈、综合。
1.2.2 不确定性
也可称之未知性。医学总体来说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还存在着诸多未知的领域,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种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医疗意外一旦出现,并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危机则不期而至,令人措手不及。
1.2.3 社会性与广泛性
从根本上讲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失误的增多并不仅仅是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的问题,它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在医疗服务上的集中反映。“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孕妇缺少签字导致死亡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类危机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速度的高速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医院的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轩然大波[1]。
1.2.4 不可控性
医院危机的发生,往往涉及人的生命或健康,可以说是人命关天。发生危机后,一般人都是本能地拒绝接收负面信息,不愿面对现实,更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而失去理性,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或举动,这样反而使情况恶化,终至一发不可收拾,加之公众往往更同情患方,使危机不可控制。
1.2.5 管理的薄弱性
由于医院的管理者大多都是业务干部,管理经验不足,危机管理知识匮乏,危机意识淡漠,医院防控措施不全面、不到位,改革创新紧迫性不强,经营理念、服务模式、管理手段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危机一旦爆发,或者惊慌失措,或者被动应付,应对危机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不起有效的应急处置与公关攻略。我国长期养成的就医医院和医生说了算的意识根深蒂固,医务工作者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淡漠,造成危机管理薄弱而易发。
1.3 医院危机的分型
从危机分类角度看,医院危机应属企业危机或组织型危机。医院危机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田军章等将危机分为常态危机和突发危机两大类;时淑娟等将其分为经营危机、管理危机、公共形象危机、违法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及社会环境危机;詹俐根据医院危机管理的内容,分为医院经营环境性危机、医院公共关系危机、医院人力资源危机和公共卫生突发危机。无论哪种分类方法,目的都是研究医院危机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积极策略加以应对,避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或破坏[2]。医院危机的分型各有利弊,我们认为,将危机分为常态危机、突发危机两大类和按医院危机发生的原因分类更有利于危机管理,下面将重点介绍:
1.3.1 按危机发生的性质将医院危机分为常态危机和突发危机
常态危机:主要指医院正常状态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危机。医院常态危机包括医患冲突危机、医院运营危机、医院竞争危机和医疗卫生政策危机。
突发危机:主要是指医院的突发事件。突发危机主要指应对突发事件,包括疫情,如SARS、禽流感等;灾情,如洪灾、旱灾、火灾等;伤情,如事故、震灾等引发的重大伤亡救治等。
1.3.2 按危机产生的诱因将医院危机分为[3]:
医院内生型危机:由于医院方面原因,如医务人员素质低下或医院内部管理不善所引发的医院危机。
医院外生型危机:由于医院外部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危机。
内外双生型危机: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不善共同作用使医院陷入危机。
1.3.3 按危机发生的层次关系将医院危机分为
1.3.3.1 医院内部关系危机
1.3.3.2 医患关系危机
1.3.3.3 医院与医院关系的危机
1.3.3.4 与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关系的危机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22-02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
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
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试方式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通过传播沟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经营管理艺术的专门学科,其理论的研究及广泛的应用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支突起的异军。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灵活实用的课程,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因为不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必须具备公关的基本知识和公关意识。因此,在我国普及公关知识、倡导全员公关、提高公关层次、增强企业和行政组织管理人员的公关意识,已经十分迫切,在这种形式下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类高校开设了该课程。
我院采用的教材是人大出版社的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外,统计、审计等专业也相继开设此课程。笔者教授公共关系多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科学生居多的班级中,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互动性尚可,公共关系教育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面对这些非专业核心课程的班级尤其是理科生居多不爱主动发言讨论的班级时,笔者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许多高校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
从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作程序到专题活动、人际交往、策划、危机处理到国际公共关系,笔者教授的公关教学内容一共15章。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深有感触。由于受教材内容繁多的影响,再加上课时的限制(以前为36课时现改为24课时),既要讲授基本的概念、原理,又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主体。一般教师面临的是五六十个学生的大班,即使分组讨论发言也要花费好几课时才能轮流一遍。作为概论的公共关系学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极少的时间里,讲授这样多的内容,教师常常面临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堪局面。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只能点到即止,不能深入展开给学生讲透彻,这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带来很多困惑。
(三)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问题。
在许多高校的公共关系教学中,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考试方式仍采用单纯的理论课考试方式,不注重过程,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尤其是实务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
二、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课时的限制及合班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将多数教材设置的1到15章的内容归整为6大块,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明了。具体为:第1章绪论和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基本原则归为一章,主要论述什么是公共关系及公共关系的职能和原则。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做什么的,公共关系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第2章《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简述公共关系的起源及揭示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第3章几种常见的对象型公共关系,重点讲述媒介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和名流关系;第4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论述公共关系“如何做”,即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讲谋划策略时一并把设置在教材13章的公共关系策划内容调整为一整块讲述。第5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讲解和训练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如何做及其技巧。至于公关礼仪则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挂上金正昆教授的公关礼仪视频让学生自己课余时间自学。试图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公关礼仪要领。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方法方面。
(1)案例教学。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案例教学法能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典型问题浓缩为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即使他们不出校门也能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分析、讨论这些问题,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在其他同学提出解决同一问题方案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使他们互相学习,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还能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尤其是教师选择的现实案例,把理论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规律,总结公共关系理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集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公关策划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对公共关系策划的内容、方法及其对公共关系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2)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已成为传统传播的极好补充,甚至有成为主力军的发展趋势。网络是一个集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应用环境,它以其传播的互动、大容量、超时空性等特点为公关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且网上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独特,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公关知识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公关知识、培养公关能力的热情,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为塑造创新型的独立人格提供良好的契机,创造不可多得的条件。为补充教学案例,鼓励学生浏览中国公关网等公关网站,搜集一些时事热点结合公关知识分析及新颖的策划方案,利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如学生在公关网上收集到的汰渍“流水席”到“流水洗”策划方案,图文并茂,策划新颖,并引出问题“从公关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三天盛宴?”和台下学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组展示的公关网案例:加多宝微博连发四条“对不起”,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买加多宝和王老吉凉茶,对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新颖、独特的小组汇报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公关这门课程的兴趣,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讲危机处理的公关技巧这一章时,除分析一些经典案例外,对社会上出现的热门公关危机事件,及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事件、怪“苹果”面对危机不公关、哈药总厂厂长进京致歉事件等,通过盘点近几年的危机公关事件分析,启发学生树立科学的危机价值观,掌握公关危机的处理艺术与技巧。
2.考试方式方面。
积极倡导开卷考试,加强学生平时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学习,注重过程,培养打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模式,使学生放下对考试的惧怕和顾虑,全身心投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为此笔者将期末总评成绩由原来的三七分配比例改为四六分配,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个人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案例分析实训课的综合表现等,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加强平时对该课程的重视。学习期末延续小组在完成实地公关调查的基础上做策划方案书,占总成绩的60%。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公共关系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罗福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0(1):105.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 非政府组织 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与石渠县雪灾
非政府组织是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虽然从定义上包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该名词一般仅限于非商业化、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倡导群体。非政府组织通常是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NPO),他们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私人捐款。现在该名词的使用一般与联合国或由联合国指派的权威非政府组织相关。由于各国文化、法律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这个概念的指称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也各不相同。美国一般称之为“非营利组织”、“独立组织”或“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英国称之为“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还有许多国家则用“社团”称之[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近几年,由于复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全球性和我国国内的公共危机频繁。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在政府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援助下,很快让汶川发展了起来,在这次的大地震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是占很大一部分的,有各个企业的捐赠,明星的捐赠以及自愿者们参与救援活动。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受天气的影响,遭受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出现货车追尾事故。08年的石渠县雪灾也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从08年1月下旬以来,受低温寒潮和地面冷空气影响,平均海拔在4250米的石渠境内普降大雪。当地连续降雪天气达41天,夜间最低气温达零下37.2℃,降雪总量超过56毫米,积雪厚度超过15厘米,最深处达70厘米以上。据了解,恶劣的大雪天气使石渠县呷依乡、格孟乡、德荣玛乡等10个乡镇受灾严重。造成25568人缺粮,21430人缺衣被,7241户缺燃料,冻伤668人,被冻死牲畜达9.4万余头。灾害还导致当地供电、供水、医疗、通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甘孜州委州政府州工作组已赶赴石渠组织党、政、军、警全力救灾,并同时查灾核灾,按照先保人、后保畜的原则,整合全县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抗灾救灾工作。其中,石渠县人武部火速集结各乡镇应急民兵参与抗雪救灾,先后组织400余名乡镇应急民兵就地就近赶往高海拔地区展开救援。石渠县已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粮食72万斤、煤炭100吨、大米青稞90余万斤、帐篷100顶、钢炉100个、棉被1000床,购买燃料400吨、饲草料240吨以及80余万元的救灾药品,共救助受灾群众6113户,25568人。石渠县还举行了全县干部向受灾群众捐款活动,募捐金额达30余万元。在这次的灾害中石渠县的损失严重,但通过省州县全力以赴的抗灾救灾,以及来自各方的救灾物资,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生活生产得到保障。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几时救助以及动员中的迅速都让损失在灾害中降到最低。
二、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从我们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与各种威胁作斗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就对突发事件提出“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在这概念中他指出工业社会以前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然而工业化过后的风险则更多的与决策有关。[2]然而我国08年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也是让我们现在想起来也是心灵颤抖。在上面的石渠县雪灾案例中,我们看见了政府的身影,以及来自各方组织的非政府提供的资助。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因而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的关键,主要还是集中在危机发生以后的处理与调控。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就需要社会动员,动员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非政府组织正好可以承担政府与社会界面上的转折点,可以通过将政府组织转换成非政府组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深入社会,产生与行政体系相对接的社会机制。[3]可以通过非政府组织向社会公众讲解行动常识、讲解国家的政策;还可以运用非政府组织而不是政府来向社会公众讲解风险的真实面目,从而使得他们既不惊慌又不大意。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可以将其与社会公众长期建立的信任与友好关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在易感人群的特殊公共事件中,政府组织难以进入到高危人群内部,甚至连被服务对象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有借助于这些人群本身形成的组织,通过政府与这些草根性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才能让政府的公共服务传递进去、到达目标人群。非政府组织具有灵活的反应性,政府组织由于受制于庞大的组织体系以及严格的管理体系,从而行动滞后,或者反应形式单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站主导作用。从而我们得知非政府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非政府性。非政府的力量依赖于广大的民间力量,包括物力、财力。从事政府职能以外的社会救助,社区管理和环境保护。2.非盈利性。非政府组织的财力基本来自社会的捐赠。3.自主性。个别组织可能为了保障自身的独立性质,从而拒绝一些方面的经济支持。4.中立性。是不参与国际内的政治活动。5参与性与使命感。它主要是调动人民的内心深处的人本关怀和互利意识。6.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非政府组织的多样性。[4]非政府组织在危机应对中发挥着大量的救助服务功能,它们不仅在危机的第一线进入危机处理的方方面面,募集资金、运输物资、救助灾情、维护秩序、提供关怀,而且在危机后重建和秩序恢复的过程中,提供着物资、人员、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重要服务。在每一次的突发事件中都有大量的公共资源以及只愿资源等待着支配与使用,所以非政府组织还是突发事件中资源使用与公共服务的监督者。更是及时发现危机隐患和提供专业建议的危机预防者。
三、结论
非政府组织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非政府组织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它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美国有力量极其强大的各种私人基金会支撑美国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国家从税收上确立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制度,鼓励捐赠。
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非政府组织。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5]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我国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民主理念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厚沉积,这种发展仍然是不充分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府仍然是全球治理体制的主要角色。尽管如此,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独占国际治理领域的局面。为了使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演变,有必要重视对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全球治理体制中所引发的各种关系的研究。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构建有效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用良好的制度条件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 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ISBN 7309036611.
[2].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者)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04年,68
[3]. 牛天秀,当代中国NGO公共服务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社会治理
1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38.7万个,比2006年增长9.3%;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456.9万人,比2006年增长7.4%;形成固定资产总值682亿元,比2006年增长61.2%;收入合计1343.6亿元,比2006年增长111.3%;各类费用支出900.2亿元,比2006年增长99.9%;2007年社会组织增加值为30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73.9%,占服务业的比重为0.32%。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商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2.1 社会沟通优势 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一个中介作用,能同政府保持较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能深入到社会基层,贴近群众。它们可以宣传和普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和动员群众,可以作为传达民情的渠道,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意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非政府组织还可以作为一条重要的纽带,去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计划以使其更适应群众的需要,在其所服务的社会基层同企业与公众之间发挥着沟通作用。
2.2 专业性 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是,关注某一类社会问题或救助某一弱势群体,是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很明确自己的目标,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标准来吸纳组织成员。就是因为非政府组织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集体专长,其思维逻辑与角度又不像行政部门那样受到种种既定的“政府”思维惯式的约束和干扰,非政府专业性使它们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可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援助,才可以在多方位提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给复杂的社会公共治理带来新的思维与转机。而政府处理日常的公共事务往往并不具有很大的针对性,长期从事某一特定领域公共事务会形成思维定式和领域限制,必然难以适应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因此,有必要长期聘请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决策的顾问与智囊。
2.3 灵活性 政府在对公共事件的决策中往往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因而在面对非常庞杂繁琐无法预见的社会公共问题时,反应有时难免比较迟缓。而相对于政府来说,在面对突发性问题时,反而能够很快作出反应,因为非政府组织运作成本比政府少很多,没有复杂的程序,加之组织结构灵活多样,更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例如我国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政府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虽然最终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但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巨大的,从现代的新公共管理角度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充分鼓励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政府现代化多元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组织体制、组织结构灵活多变有很大的弹性。非政府组织的政治性不强,官僚化程度低,在许多方面,非政府组织比国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于去做政府不方便去做的事情,调整其组织结构来适应各种各样的地域和人群的需要。80年代末,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一项研究认为,可以将其它地方先进的技术引进来,选择适当技术,非政府组织比政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政府组织在辨认民众的需求和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开展活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反应较快,所采取的行动也较为迅捷。还会对民众的需求作出及时的有创意的举动,选择适当技术,使其同本地的各方面条件相协调。
2.4 民间性 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不隶属于政府,也不受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支配,它所依赖的是广泛的民间力量,从事政府职能之外的社会救助等工作,它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和行为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自己设定活动内容。它的最大优势是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能够自下而上传输弱势群体的声音,同时可以监督地方政府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有助于保证实现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利。而且非政府组织有能力深入社会基层,如农村和城镇社区,通过帮助建立和发展一些民众组织和社区组织促使民众自己能拥有资源,以使贫困人群逐步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管理和支配资源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协助政府解决社会管理中政府无法顾及的薄弱环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还能通过非政府组织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春萍.合作、收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11.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19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71-02
How the Librar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WorkYu Huixin1 Ruan Jianhai2
(1.Faculty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Librar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In the web2.0 environment,the network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arrier of public opinion.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opinion,feature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 work who need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the main method used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brary,giving a opinion on how the librar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work.
〔Key word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university 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
在Web2.0环境下,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生力军,网民不再单纯的是信息的接受者,不再仅仅处于信息链条的末端,不再单纯的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成为整个信息网上的一个结点,可以是信息的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还可以是信息的存储者和利用者,因此,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最好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1 网络舆情的定义
当前学者对舆情概念的认识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上,王来华认为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
广义上,张克生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2]。简而言之,广义的舆情,就是指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
刘毅著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而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总结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网民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
2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舆情所具备的特点外还具备自身的特点。
2.1 网络舆情的场所特点
Web2.0以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更加注重交互性为特点引导起互联网革命,使互联网变为“可写可读互联网”,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网络舆情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发播各类信息的网站,网页,以及论坛,留言板,BBS,博客,SNS社区以及新兴的微博等交互式栏目。依靠网民的浏览,发帖,跟帖和转载形成人气,可以迅速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是民间舆论或者民意得以展现。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网络舆情监测工作Feb.,2012Vol.32 No.22.2 网络舆情发展的阶段性
一般网络舆情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舆情议题发展阶段、舆论平稳向消退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爆发阶段、控制和引导阶段。有关网络言论能否成为网络舆情,很大程度上由议题的敏感性和活跃性所决定的。在网络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网络舆论由潜性舆情向显性舆情转化的关键阶段,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如果在舆论处于潜舆论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容易得到较好的效果;而引导显舆论的困难程度,则远大于潜舆论。
2.3 网络舆情具备互联网的特性
言论的匿名性:每一个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均可以有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一种身份出现。这样舆论人可以在完全公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交流的平等性:言论的匿名性导致了意见交流的平等性。过程的速成性: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更加迅速。网络的传播特性使网络舆论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聚集起相当数量的人群。
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途径:电子邮件及新闻组;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飞信等;电子公告板(BBS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维客、聚合新闻、播客等。
3 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需求者
市场上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有需求的主要是企业和政府。企业进行舆情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了解用户使用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反馈情况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产品或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出现危机是民众的态度以便做好应对动作、竞争对手的动态等。政府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了解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等;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等;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等。
4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李子儒认为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4]。
据笔者实际工作了解,社会上一些做网络舆情监测的企业将不良网络舆情定位负面舆论,主要分为4个等级:红色等级(危险)、橙色等级(亚危险)、黄色等级(可控)和绿色等级(安全)。不同的网站因为其日均IP访问量、日均PV浏览量、网站受众范围、类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权重。不同权重的网站其舆论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对网站进行分析管理,划分为核心监控阵地、重点监控阵地和普通监控阵地。根据舆论所属的阵地、访问量、回复量、转载量和是否出现在首页重要板块来确定负面舆论所属的等级。
天津社科院刘毅指出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是有效引导网络言论的前提[5]。
目前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监测和运用舆情软件监测两种方法进行。人工监测方法主要流程是:监测员接到任务,通过对专题的分析、查找关键词、确定关键词,然后对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站等进行查找、搜集信息,经过多次的关于这一个专题的监测,总结出核心监控阵地、重点监控阵地和普通监控阵地,以后的监测主要针对这些网站进行,不同的阵地监控的频率也不同,最后汇总监控到的信息,撰写监测报告。人工监测的方法的优点是搜集的信息精确;缺点是监控的频率低,容易漏掉信息。人工监测主要适合与对专题进行监测分析。运用舆情监测软件是现在主要的监控方法,市场上有很多公司开发了舆情监测软件,这些软件通过融合最新的海量信息搜集、全文搜索和数据挖掘技术24小时监控成千上万的网站、论坛、微博舆情和博客,帮助用户及时、全面的掌握各种信息。舆情软件监测的优点是监测的范围广、信息搜集全;缺点是信息的相关性小。总结上述情况,好的舆情监测分析应该是运用舆情监测软件和人工监测相结合,运用舆情监测软件搜集信息,然后人工进行筛选、汇总、撰写分析报告。
5 网络舆情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相关部门在掌握舆情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
华中科技大学纪红则从舆情信息的角度提出要科学地搜集和分析网络舆情、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6]。而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一部分企业,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没有专业的人员,不能及时掌握舆情信息。有些选择外包给专门做网络舆情监测的单位,有些甚至任其随意发展。
5.1 缺乏专业人员
网络舆情监控员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各种学历各种专业人员混杂,只要掌握基本电脑操作的,再经过做舆情监测的公司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任工作,导致搜集的舆情有漏报、相关性小、延时报道等问题的出现。
5.2 缺乏理论指导
市场上众多舆情监测公司,缺少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有实力的公司选择与高校合作,从高校专业人员中获取理论帮助,制定科学完善的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计算出合理的舆情指数。而大多公司只是凭经验进行监控,撰写分析报告,使得报告的精准度降低、相应体系没有科学的根据。
6 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信息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舆情监测工作中来。
6.1 完善的工作机制、技术和方法
建设专业的重大事件舆情数据库,一方面丰富了馆藏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总结网络舆情的特点、借鉴成功经验。建立与完善危机舆情应对方案,完善网络舆情工作的工作机制、技术和方法。推动各馆资源共享,打造舆情监测专业平台。
6.2 雄厚的理论基础指导舆情监测的实践工作
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有其成熟的理论基础,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应参与舆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展信息服务工作内容。
6.3 丰富的信息服务专业人力资源
图书馆有大量的信息服务专业人员,他们是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开发人才,长期从事信息服务工作的图情人员具有善于通过检索、观察、阅读发现隐性、连带的新信息能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舆情信息;通过思考、归纳概括、发现本质、找出规律应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总之图书馆充分发挥自己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理论基础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参与到网络舆情监测中来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与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8.
[2]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19.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54.
[4]李子德.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4):37-39.
危机传播的“第一时间”原则不仅仅与新闻报道中的“时效性”、“重要性”等特点相互呼应,而且是遭遇危机的主体占据权威信息源、设置报道主题和报道基调的重要体现。那么,“第一时间”原则的内涵是什么?危机中的政府组织为什么往往做不到或不愿意“及时”信息?在政府危机新闻中如何正确运用“第一时间”原则?在危机传播众多的原则当中,“第一时间”原则普遍受到重视和强调,特别是SARS以后,随着我国对危机传播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第一时间”原则在政府危机新闻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时间”原则的内涵
“第一时间”原则也称“及时性”原则,它强调快速回应,强调信息的速度。
“第一时间”应是在什么时间?是危机后一小时还是一天?“第一时间”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第一时间”就是赶在所有信息源都没有信息之前,由组织来公布信息;广义上的“第一时间”,是指虽然信息或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传播了出去,但所的信息尚未对受众的意义解读及意见形成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广义上的“第一时间”就是在人们对危机的认识以及人们做出行动之前进行信息的。
要求遭遇危机的所有组织主体,做到狭义上的“第一时间”往往不是很容易。因为危机时刻,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媒体、事件的亲历者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组织自身捕捉的要快、要多。比如美国一家著名的商店,在夜间突然爆发了一场大火,当时在外的公司领导层也是通过新闻画面才了解了自己的公司发生了灾难性的事件。而随着个人信息传递渠道的极大拓展,事件的亲历者往往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因此,对于遭遇危机的组织来说,狭义上的第一时间信息很难做到。
相对而言,广义上的第一时间是较为现实的。这就是说,虽然媒体可能已经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其他消息来源对事件的信息也进行了。但是,新闻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所的多是表层消息,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称为“描述性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功能层面上往往处于描述、描绘、介绍和告知的层面。以上面的火灾为例,通过新闻报道,人们除了了解火势和工厂的位置等浅层信息以外,对于深度的消息――包括起火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受害者、火灾的责任、善后的处置等更为重要的信息还无从得知;即使现场的亲历者也一时说不清楚,再加上早期受众的焦急、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还来不及形成深层的解读。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播状态:受众对深度信息高度需求,同时,深度信息却又处于高度空缺。在这种状态下,遭遇危机的组织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新闻活动,信息的含金量最大。凡是赶在这之前进行了深度信息传播活动,就可以说,组织没有错过“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原则为什么得不到履行?
“第一时间”原则的益处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其作用包括“阻遏不良信息扩散的监控力,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民众真实的情况”(《新闻概论》,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但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则。为什么组织在危机后往往不去、不情愿进行及时传播呢?就政府部门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而言,无论是2003年的SARS的暴发还是2007年发生在山东临沂地区的“口足病”,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在反应的速度上都没有做到“及时”或“第一时间”。而当外界已经小道消息漫天飞的时候,政府的一些部门往往会拒绝媒体采访,以致集体失语。面对记者的采访,即使是设立了专门的公共关系人员或有专职的新闻发言人,他们也会说“没听说、没得到相关信息”、“无可奉告”。危机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原则不容易被贯彻执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客观上来说,一方面,危机刚刚发生,相关的信息还不是很完备,对问题的认识和定性还很难确立。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在结构上是层级制的金字塔式的结构,信息的传递需要层层传播,再加上组织认识到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害,一般的信息需要慎之又慎,许多信息的需要组织的高层来拍板,这样信息在组织内部的传递较慢,相关机构的职权不明晰又会发生责任的推诿,这样就会影响到组织对问题的回应速度,很难达到“及时”或“第一时间”。
2.从主观上来说,组织往往会想方设法去“堵”和“瞒”信息。希望组织能够从内部克服危机,然后再对外宣布危机已经不存在了。这样做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公众得到组织的危机的信息,会陷入恐慌,从而造成更大的次发危机。
以往的一些政府组织所采用的传统危机传播策略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政府组织可以通过控制媒体来控制信息的对外。一些政府组织往往在危机爆发以后保持沉默,希望通过冷处理的方式来缓解危机。一些政府组织认为他们拥有绝对多的信息,他们拥有可控制的传播机构,因而他们会拒绝信息的公布或拖延信息的公布。
但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这种做法的效率越来越低,当一些恶性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及其媒体若缄默不语,通过行政命令控制有关信息传播的话,公众就会通过国外的媒体、网络等渠道获得信息,包括一些谣言和不实之词就会蔓延开来,抢占了先机。公众由于没有得到任何来自组织的消息,人们就会认为组织未能对危机做出及时的反应,而这些媒介和非权威消息对事件的披露给公众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形之中为事件的解读提供了参考框架。一旦人们对组织失去信心,重获公信力是需要组织付出百倍千倍甚至无法估量的代价和努力才能够挽回的,它致使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媒介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组织的认可。一个共识就是: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谣言和流言就越难以发挥作用,人们的恐慌情绪就会很快得到消解,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组织威信。
“第一时间”原则在新闻时的应用
随着政府危机应对理论和实践的推进,政府组织越来越认识到,在危机爆发之后,不能再简单地控制信息的传播,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信息传播,比如召开新闻会、约见记者、发新闻稿件等方式主动对外传递信息,而且还树立了“公开为惯例、不公开为例外”的指导方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管理规定的改变。2006年6月首次提请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第57条曾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在2007年7月24日提请二审时,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
允许媒体“第一时间”或先于政府管理部门信息,体现了政府对于新闻运作规律的尊重;但同时,运用广义的“及时性”涵义来看,政府并不会因此就丧失了“权威信息源”或“信息主流渠道”的地位。重要的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政府要主动积极地传递真实的信息。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做到对事件的“及时”回应:
1.抢先新闻,奠定事件的主题和基调。如果政府恰好实现了狭义上的“第一时间”消息,就要抢先消息,以我为主进行传播。这样就会阻止人们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而且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且正在积极进行应对。
2.积极进行深度信息的。如果政府没有做到狭义上的“第一时间”,消息已经在受众中流传的情况下,政府组织就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性”层面上的消息,而是要在危机信息传递出去的时间内,尽早多一些深层的消息,其中还包括对已有信息的说明、阐释和澄清,甚至是反驳。
3.不断进行信息的传播,推进事件的过程式报道。为了始终占据消息的主渠道,政府组织需要不断更新信息的内容,因为新闻是不断演进的,只有不断地新信息,才能实现后续的及时性。这样,政府组织才能在危机中始终处于信息提供者的地位,从而有效地引导舆论,间接地进行报道议程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