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摘要本文以“‘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概述”为课题,旨在从整体的游猎文化形态探讨桦树皮制品上纹饰的文化意义。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如下途径展开讨论:首先考察“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的纹饰样式;其次从自然生活、民俗传统、信仰意识3个层面,复现“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器具装饰图案展现的文化氛围;最后概括桦树皮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三少”民族 桦树皮文化 纹饰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桦树皮文化属于先陶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的赓续,是“三少”民族(内蒙古“三少”民族包括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3种民族)在适应游猎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反复筛选的结果。他们以桦树皮为原料制作生产、生活用具,并由此积淀为独具韵味的民间艺术。至今,在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依然部分地保留有桦树皮文化,在文化人类学上有“活化石”之称。针对材料搜集的时间及地域跨度,本文研究范围限定在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三少”民族所创造的附有纹饰的桦树皮制品上。
一 “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中图案的概述
桦树皮器物是“三少”民族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产物,而桦树皮器物上的纹饰直接承担了早期社会活动中民族心理活动述说者的角色,缓慢引领着原始艺术想象力的开始和发展,沉淀出可以表达民俗文化艺术风貌的符号。为便于制作,这些简单线条的物象逐渐向装饰化、工艺化发展,并由此形成了桦树皮纹饰的基础文脉。下文是依据搜集的文献和图像资料统计出的内蒙古“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之纹饰类别:
1 线形纹:包括直线纹、斜线纹、折线纹、波浪纹、锯齿纹等。
2 几何纹:包括点纹、半圆纹、圆圈纹(圆环纹、双环纹)、三角纹、方格纹、田字格纹、菱形纹(单菱形纹、交叉菱形纹)、锯齿纹、云卷形纹、山形纹、“十”字形纹、“冂”形纹、“”形纹、“L”形纹、回纹(单“回”纹、双“回”纹)、八结盘肠纹、字纹等。
3 植物纹:包括树形纹、树干纹、叶形纹、花朵纹(南绰罗花纹、牡丹花纹、宝相花纹、灵芝纹、梅花纹、兰花纹、杏纹等)、半花朵纹、花瓣纹、花草纹、幼芽纹等。
4 动物纹:包括驯鹿纹(鹿角纹、鹿头纹)、马纹、虎纹、兽角纹、鱼纹、鸟纹、松鼠纹、蝴蝶纹等。
5 文字纹:包括寿字纹、满汉吉祥纹(福、禄、寿、财)等。
6 建筑纹: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和山野树木等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象(仅见于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索伦部的桦树皮器具装饰中)。
7 人物故事:民间故事为主要题材,以花鸟山水为陪衬,组成完整的平视画面(仅见于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索伦部的桦树皮器具装饰中)。
8 其他:包括火纹、星座纹等。
二 桦树皮器具装饰图案展现的文化氛围
“三少”民族成长和发展于北方原生态的土壤,因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凛冽气候,受外来影响较少,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民族生态圈。纹饰造型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形象的独立元素,从线形纹、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到人物故事纹等,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近似直觉的感受性传达,其次是原始审美意识的萌发过程,从简单的线条到实体,再到变形的实体,记录了一个完整又简单的原始审美的理念和过程,同时深刻地表达出精神信仰的膜拜。桦树皮器具的装饰图案所展现的文化氛围,与“三少”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活、民俗文化、信仰意识密切相关。下文的论述将从这3个层面展开:
1 自然图景的启示
艺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对于“三少”民族来说,来自于自然的,就是来自于生活的。大兴安岭的气候、植被、生物特点,熔铸了桦树皮器具纹饰的审美氛围。纹饰的造型原形都来自于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感知和自然本身。作为生存视野的自然环境是装饰中被摄取的对象,自然物象既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其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大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带,气候寒冷湿润,冬季漫长,全年有7个月都在零度以下,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在短暂的3、4个月的时光里交替着开花结实……短暂的夏季给予它们的感受是鲜明而丰富的,植被及花的意象成为桦树皮器具中带有初步审美理想及审美感受的表达。花草正是一种自然精神的浓缩,是生命的象征。花草纹体现对生命的礼赞,它既是生命的概括,也成为了永恒艺术之源,从中可以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趋于伟大的力量。在桦树皮器具中,这些描摹花草的简单、质朴的线条像一种永恒的精神,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折射着他们带有哲学意味的艺术灵光。一朵花、一颗草摇曳在清风中,都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量,正如鲜明丰富的自然季节,艺术家运用鲜明质朴的线条去刻画、传达着这种原始意味极强的原生态的艺术直觉。
大兴安岭的神奇土壤与“三少”民族的生活浑然天成,桦树皮器物上纹饰的最初创作灵感就直接来源于对生存空间及自然环境物象的感受性传达和描摹,这也是早期桦树皮器物中重要的具有原始意味的审美特征。这种来源于大自然的表现能力,在心灵的转瞬即逝的一般表现中,在观念的沉淀积累中,逐渐通过该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固化,获得一种相对永恒的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并以此区别于现代文明中崇尚的艺术能力,这里没有个体意义或个性意义上的艺术家,这或许正是民间艺术现象与现代艺术诉求的不同特征。
2 民俗生活的舒展
桦树皮器具是“三少”民族民俗构成的重要部分,它传达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特点,其器具上的纹饰传达了该民族的精神信念及神性理想。民俗既是民俗精神的体现和传承,也在发展中宣传和凸现民族自我成为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并以特色形态做为其表象特征,在内外的民族文化冲突中承袭、改造和再生。民间美术与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生成息息相关,并由此造就了这个民族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精神先验,承袭着这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表达着该民族集体潜意识的理想诉求。由桦树皮器具反映出的“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特,点集中体现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上。逐渐成为主要装饰母题之一的鹿纹,是“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中独具典型意义的基本纹饰。鄂温克族饲养驯鹿,驯鹿为他们提供衣食,鄂温克人至今仍保存了内涵最为丰富的驯鹿民俗文化,他们的装饰中不同形式的鹿纹被反复地描绘。驯鹿不仅是“三少”民族的重要生活内容,更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驯鹿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想象力展开的起点,并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符号。鹿角及鹿的形态都成为了桦树皮器具上生命的礼赞,在这里,装饰艺术与该民族的民俗传统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形成了以驯鹿纹为表现形式的装饰母题,这是一个民族基于本民族生存形态对艺术的想象。鹿纹经过了民族心理及其潜意识的心灵固化后融入到该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并成为一种默认的公共符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灵演化与精神折射后,鹿纹纹饰开始成为一种带有神圣意味的民族象征符号。
桦树皮器物的纹饰不仅是独特民族的地域性产物,同时也反映了“三少”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积累中的物质反映和精神体验,因此成为“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的发端,反映出“三少”民族单纯、质朴的艺术想象力。
3 泛神论与艺术的复生
“三少”民族的信仰体系中,主要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属性的萨满教为主,即从自然走向崇高的神性崇拜。泛神论的自然崇拜将自然物象带到桦树皮器具的纹饰表现中来,纹饰承载着精神信仰的言说。桦树皮器具最初是被用做一种简单的生活用具,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某些不被理解并带有神秘崇高意味的自然物象和被赋予美好情感的自然物象,逐渐地被“三少”民族用简单的线条反映到桦树皮器具上。“三少”民族最重山神,称山神为“白那查”。山神是游猎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精神象征。萨满教中的“宇宙树”形象也是诸多分享萨满教传统的狩猎民族的普遍现象。使驯鹿的伙伴――鄂温克人至今未走出森林,因为森林中的树就是他们的宇宙,而天上的至上神就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一棵最高的大树上。无论山或一棵树,都寓有天国的意思,镌刻着对自然的尊崇,所以山纹与树纹成为桦树皮器物上稳定的装饰母题。“三少”民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有鹿、熊等,鹿在原始艺术及民俗文化的发端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很多桦树皮器具中,所谓的原始艺术,其最初的表现是通过对鹿的形态及鹿角形态的描摹得以实现的。这首先与其民俗习惯息息相关,正如上面刚刚提到的驯鹿文化,这种纹饰在其民族发展中是具有神性象征意义的图腾意象,是原始部族心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并在后来的文化模式、宗教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再如,变形鹿角纹与“阿隆”神(保护驯鹿的神)、“奥豪尔”纹(缠绕组合而成的植物纹样)的弧形结构之复合关系,可以推断鹿角纹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并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内容向形式转化和积淀的结果”,它仍然对应着信仰意识的不同内容。鹿角纹成为对鹿的一个整体描摹的象征,将实体的鹿从自然物象中剥离出来,通过这种原始意味的艺术塑造,鹿角纹成为一个带有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共享符号,传达出对自然的膜拜、对神灵的尊崇。通过图腾崇拜心理的驱使,鹿纹、鹿角纹充斥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表现中,形成较为固定的风格和范式。这里也是原始艺术及精神信仰的开始,鹿是被“三少”民族膜拜的物象,通过民族心理的集体塑造,在桦树皮器物上的鹿纹既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也是一种神性的崇高。动物纹(以鹿纹居多)、植物纹的再现,体现出他们对实体自然力量的感受和精神寄托,无论是心智的成熟还是信仰的形成,都被完全溶解到对自然的探知和崇拜中。
“三少”民族的生存环境是一种原生态的人与自然完全相溶的状态,原生态的心理感知来自于纯净心灵对自然的膜拜。自然崇拜的信息与图腾文化的内容是作为该民族艺术表现的象征符号出现的,带有独具意味的神秘文化色彩,充斥着文明涉足前的人类认知,为民间艺术提供创作素材。在对某些图象的刻意描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神性的皈依与信仰境界的升腾。泛神论为艺术提供精神栖居的土壤,艺术实现着泛神论思想中的种种猜测和质疑,并升华着原始艺术精神与泛神论的最高心灵旨归。
三 结语
桦树皮器物的纹饰,刻录了一段居于北方大、小兴安岭一带的“三少”民族,在游猎生活中懵懂的美学心理体验、神性的自然崇拜及早期社会文明的暗示。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中,最早出现的是自然物象的描摹和自然感知体验的映射。自然是所有民族发展的物质依托,同时,客观物质条件的差异影响着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并由此积淀为不同地域风采的民俗文化。桦树皮文化正是“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在桦树皮器具装饰母题的展演中,更多体现的是森林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特性。从最初的生活用具中纹饰所具有的单纯色彩和简洁线条,到以鹿纹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升华出的图腾信仰,自然意识在心理机制及精神体验的再现中得到固化,即逐渐成为该民族集体潜意识及思维趋向的共识。自然和神性成为桦树皮器物中纹饰美学艺术感受性的两大皈依主题。皈依是从人类童年开始的,当对客观世界一无所知时,最初的心理感受性的传达是寻找外界与感知的相似性,这种模仿性在原始部族的岩画中被广泛发现,而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中,线形纹饰更类似于直感的传达,几何形纹饰更趋向于这种相似性的寻找。鹿纹饰的出现集中体现着在自然物象中皈依的心智的成熟,进而通过变形鹿角纹的表现模式,皈依的主题得到最完满的体现和解读。由此纹饰也从单纯的自然万象的皈依固化为民族集体潜意识的神性自然的皈依。神性中的自然,自然中的神性,纹饰母题的变化是原始审美意识和信仰境界的升腾。
参考文献:
[1] 鄂嫩哈拉・苏日台:《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 鄂嫩哈拉・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 鄂晓楠、鄂嫩哈拉・苏日台:《达斡尔族造型艺术》,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富县;熏画;剪纸;文化
熏画,来源于熏样。熏画是用烟火把剪纸原样“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熏样在明代以前就已出现,熏画大约出现于清代,它和剪纸的区别在于可以用色彩渲染,其装饰效果更为丰富、华丽。陕北富县熏画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利用剪纸艺术结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派生出来的装饰艺术,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一、富县熏画基本特征
富县薰画主要用于装饰工艺品,俗称碗架云子。碗架云子相当于现在的碗架、橱柜之类的东西。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高2米,长2―3米,是延安南部各县农村储放盛米或面的瓦缸和餐具的家具,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摆瓦盆什物、中层摆瓦罐盛米面,下层放水缸、腌莱瓮。制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是人们美化生活、抒发感情、表达愿望、寄托理想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造型特征
富县熏画保存了剪纸艺术的基本形态,构图比较注重画面的空间布局,构图饱满,故事性强,画面不留大面积的空白,在空隙处添枝加叶,边沿处添加花边,使得形与形之间有呼应变化,也使在薰制后不会留有大面积的黑色。造型拙朴、形象夸张,承袭了原始美术造型意识和中国本原哲学的观点,将有利于表意的局部夸张、强化,把表意不需要的部分淡化,强调象征和隐喻,透露出神秘和质朴的审美思想,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受。
(二)色彩特征
富县薰画,按照民间流传的“软靠硬,色不楞”的配色口诀,绘以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感情。喜欢用红、黄、紫等大红大绿的色彩,画面色泽艳丽,强调吉祥喜庆的气氛。按照民俗文化,红、黄色表示热烈喜庆,紫色表示希望、活力,定义为硬色,黄绿、桃红定义为软色,所以熏画的色彩以红黄为主,紫色次之,在硬色中再搭配软色,使画面呈现色彩绚丽、热烈激昂、寓意深刻的效果,具有令人精神愉快喜气洋洋感觉。
(三)题材特征
富县熏画内容丰富,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题材等,尤其善于表现民俗风情。有表现粮食丰产、畜牧业发展的劳动场面,有表现男女爱情、婚姻、美满和向往幸福生活的题材,例如“并蒂莲花”“鸳鸯戏水”“凤凰牡丹”“嫦娥奔月”“双燕齐飞”等,有寓意吉祥的题材,例如龙、凤、狮、虎等,祝福儿童茁壮成长。展现了当地百姓朴素的审美理想和生活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富县熏画的制作过程
富县薰画制作用的工具有:毛笔、煤油灯、薰板、品色、纸样、剪刀等。
首先用纸剪出设计好的图案,把剪好的纸样平铺在白纸和色纸上,用清水喷湿后,用毛笔或刷子轻轻的抹平,使得白纸和木板紧紧地压贴在一起,不能有气泡,然后用用煤油灯在松枝、桦树皮后反复熏烫,这样松枝或桦树被煤油灯烧烤的黑烟会覆盖在熏样上,熏时要移动木板或灯,以便黑色匀称。熏毕,放在避风处阴干,最后轻轻揭下熏样,对比强烈的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就跃然眼前。为了使熏画更完美,再以民俗审美的方法绘上色彩。
三、富县熏画的代表人物和现状
富县薰画艺术没有固定的家庭传承,只有区域性的代表人物。
城茶地区以城关村段金梅,茶坊李忠琴、杨喜娥为代表,她们制作的薰画一工、二细、三准、四花,以花鸟动物为主,注重传统吉祥纹样,造型严谨,形象生动、构图完整、工细华丽。
交道镇以袁喜娥、冯秀云为代表,作品主要表现为现实生活体裁。这些作者大多比较年轻,具有传统剪纸的功底,又有对新事物的创作能力。
以张林召、任寓菊为代表的张村驿、直罗镇地域熏画。内容多以戏剧人物和神话故事为主,风格比较粗犷,造型稚茁,动感强烈,大胆随心所欲。
南道德地域薰画以候竹梅、李金梅、任桂兰、马改秀、刘淑芳、卢雷梅为代表。他们创作的转花、对花、连环薰画形式较多,特点是造型生动、古朴、故事完整、构图饱满。
四、富县熏画的文化内涵
陕北富县地理条件的相对封闭,外来文化影响较少,仍保留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所以,富县熏画保持了原生态艺术的特征。
(一)繁衍文化
人类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也是民间美术的基本文化内涵。为了表现人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生殖的渴求、对多子多孙的向往,在传统熏画中多用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表现生命崇拜。如“鱼串莲”“石榴牡丹”“娥扑瓜”,表现“男女情爱和多子多福”的寓意,如“抓鸡娃娃、一手抓太阳(偶男)一手抓月亮(偶女)”寓意阴阳结合产生人类。有“鱼戏莲”“鱼穿莲”等纹样,表示祈求多生儿女之意。
(二)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创作者将自身趋吉避凶、追求祥瑞富足的愿望凭借艺术语言移情于物,体现了熏画艺术的文化功能。熏画的边沿部分,多用墙边纹、万字纹、方胜纹和钱文等吉祥纹样装饰,喻意生活幸福美好,以迎合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
(三)神灵文化
春节是人们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活动。腊月二十三要祭灶,要剪、熏灶王爷坐骑的草料搭子、门神、钟馗等,贴在碗架云上,求得一年平安,居守家室,保护人们生活。正如《陕西省志・民俗志》记载: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祭灶节日,人们将屋内打扫干净,给灶王神献上饼、糖,点烛焚香,隆重供奉,让灶王神保佑全家健康幸福。
五、富县熏画的功能
(一)用功能
在民间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有主次之分的,通常实用功能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它的审美功能。所以说熏画正是为了满足人们首先的防尘卫生功能而产生的,其次才从美观角度看具有装饰碗架,美化家庭的需要。
(二)审美功能
富县熏画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命的真情向往和对吉祥、对幸福的执著追求。审美功能还体现了民间传统的价值观念,反映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意识,以及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关注。
六、结语
陕北富县熏画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广大劳动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是陕北地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朵民间艺术之花,是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熏画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使得富县熏画与现代艺术融合。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03).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关键词]民俗 地理教学 教学素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以感性为主,所以兴趣才是培养他们最好的老师。以民俗文化作为载体,在培养中学生的地理教学当中,既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兴趣,又能将课堂变得生动,在课堂中能够起到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效果。
一、建筑
传统的民俗建筑是受当地气候的长期影响所形成的。在新版人教版课本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当中的气候差异部分精选了许多关于建筑的图片,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再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通过深入浅出的对比分析。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图一左上,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光照强烈、降水稀少、温差大、风沙多,故而形成了屋顶平、墙体厚、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图一左下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降水多、风力弱、湿度大,则形成了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再比如屋顶的形态图一右下,在全年温度高而均衡、降雨量大的热带地区,屋顶形态呈尖锐的“”形,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这种房屋“有效地减少了受光面积,又使屋内的热量积聚在室内上部,保持了屋内凉爽,同时还有利于迅速排除屋顶水分。”并举例说明江南的民居和华北的民居以及其他类似的地区房屋坡度的变化,这样学生可以形象的理解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也有助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再比如图一左上,干旱地区由于不必要担心降水的经常蚀,所以屋顶常常是“一”字形,四璧墙体十分厚实,窗户也比较小,这样屋内冬暖夏凉。并且可以联系电视当中的画面――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并设双层窗户以利保温,南方则不然。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图一右上,他们在搭建蒙古包时动机和夏季在形态上会有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多思考,建立兴趣。
二、服饰
服饰是民俗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要点元素。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景观图,或者是视频片段甚至是实物,来展现生动的课堂。
例如生活在东北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喜穿保温防水的鱼皮服装,而生活在南方海边的渔民则穿着宽松肥大,打赤脚,以利在船上捕鱼作业。藏族人民生活的世界屋脊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这就决定了藏族先民服装基本特征是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产的流动性,逐渐形成了大襟、束腰,在胸前留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这样外出时可存放酥油、糌粑、茶叶、饭碗,甚至可以放幼儿;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不必全部脱穿,非常便当;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物多用。
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不但可以似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容易理解。也很好的将地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兴趣得以发展。
三、饮食
没有人会拒绝美食,合理的发挥饮食的“诱惑”,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是宝贵的课堂资源。
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居民都喜欢吃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材料,说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温度等各种要素的特点“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少见阳光,辣椒有祛风去湿、发汗驱寒之效。”
在课堂中,结合章节内容,用地理学的角度茶树“藏民喜食普洱”、“手抓肉”、“烤全羊”、“蒙古八珍”等各种美食,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促进高效课堂的展开,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性格
各地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人的脾气和处事方式也千差万别。总体讲,北方人性粗、豪爽,讲义气;南方人心细、委婉,讲规矩,大小事都好较真到底。
究其原因,南方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经济活动自古繁盛,大大小小的纠纷,必须把理说清楚,好有个是非了断。北方特别是东北、西北,茫茫旷野,地广人稀,经济活动不甚发达,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小纠纷不值一提,大纠纷干脆棍棒甚至刀枪相见。嘴笨,说不了几句,拳脚就上来了。南方气候温润,没有北方那种凛冽的西北风,因而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会经商赚钱。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格,“东北‘虎’,西北‘狼’,南方人是个‘大绵羊…,说的就是这种多样性。在课堂中,穿插一些身边的能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很有作用的。民俗文化是多元的,包括建筑、服饰、饮食、交通、语言、文字、宗教等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素材,升华教学激发兴趣,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正林,李文健.藏族服饰的流变与特色.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旬邑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距今有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末商初,周族先祖公刘在此立国兴业。自秦封邑,汉置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豳风》等便是产生于此地的千古名篇。由于漫长的历史进程,汉、戌、狄、回仡、匈奴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文化交融和影响,便形成了独特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表现出了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旬邑民间美术特别是彩贴剪纸中有着丰富的遗存。从旬邑彩贴剪纸精神渊源与旬邑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相比,两者比照方能明白代代传承的旬邑彩贴剪纸所承继的文化内涵,研究和保护传承旬邑彩贴剪纸对于认识华夏文明的迁衍流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民族民间文化价值体系。
旬邑人会剪纸,旬邑人爱彩贴剪纸。闺女剪、妈妈剪、奶奶剪、奶奶的妈妈--妈妈的奶奶也剪,从灯下熏花样、树下剪春秋、劳作之余剪生活、剪爱情、剪故事,一直剪到老,才依依不舍离去。旬邑农村隐藏着一支剪纸大军,名不见经转,却巧夺天工。由于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把剪纸作为一种装饰品、欣赏品,用于创作抒感;用于古典故事教育和激发人们积极向上。旬邑彩贴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盛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剪纸主要用于炕头、炕围、门窗的装饰等,发展到贴于门上、窑顶、箱柜、粮囤。后来旬邑农村嫁女、娶妻、逢年过节,家家都要剪彩贴剪纸,贴于室内显著位置,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在十九世纪,由于旬邑在历史上交通封闭,地处山区,外来文化信息不畅,使原生态民间剪纸,在民间较完整的得以保存。
旬邑彩贴剪纸作品多层次、多色彩、大红大绿、抽象、变异、花而不繁,艳而不俗。
旬邑彩贴剪纸的基本特征
1、旬邑彩贴剪纸作者首先注重作品表现意念和内涵。不重神态,不讲人物比例,也不讲视角三维效果,在富丽华贵上做文章。
2、旬邑彩贴剪纸,人物形象饱满,眼目夸张,形态诡谲,基调浪漫。
3、旬邑彩贴剪纸,从整体上看去,给人以激昂的情绪远古的遐想,有健康、朴实、喜庆之感。
4、旬邑彩贴剪纸风格独特,讲究对称,阴阳和谐,天人合一。
普通逻辑学知识告诉人们,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与一般的反映形式不同,概念对事物的反映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概念具有抽象性。因为概念不是对事物生动的直观、不是表面现象的反映,而是经过抽象思维的作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概念具有概括性。因为概念不是事物的个别性的反映,而是经过思维的加工,概括了事物共有的、一般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正因为概念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概念是事物基本特征的凝结点,也就成为人们研究事物的着眼点和逻辑起点。所有的概念,包括艺术概念都具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它有内涵与外延。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也被称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总和。外延说明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有多大,是指所反映的事物的量的规定性。②由于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这样两个逻辑特征,我们就可以将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可分辨出它们在内涵上有多少之别、在外延上有大小之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逻辑关系就可显而易见,不至于再混淆不清。
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三个概念的内涵
1.民俗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人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③民俗学家叶大兵先生认为:“我国的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百度网将“民俗艺术”定义为: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从以上三种定义可以看出,民俗艺术同民间艺术都是在民间形成的,都是用艺术符号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但二者不同的是,民俗艺术仅指“融入传统风俗的”民间艺术的那一部分,不是指民间艺术的全部。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在这里,“艺术”和“传统风俗”或“民俗文化事象”的融合表现出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性,这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2.民间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间艺术”?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⑤崔锦和王鹤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具有自用的和自娱特点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艺术品和艺术活动。民间艺术的特色与它的创造者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两者是互为表现的媒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民间艺术”给出的定义则是: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纵览以上关于“民间艺术”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都充分肯定民间艺术创作和流传的主体是劳动人民钟敬文先生又明确指出了创作和流传主体身份的层级为“中、下层”劳动人民,因而“民间艺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而言,具有下层性,比较质朴,乡土气息浓厚。关于艺术的层次性,顾希佳先生曾有过生动形象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家的艺术,或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则是仍然在广大民众中间活跃着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共同构成了艺术的“金字塔”。专家们的艺术位于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它总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而受到重视;民间艺术则位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的坚实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下层性”即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3.民族艺术的内涵
“一般说来,我国学者习惯于在如下两种意义上使用‘民族艺术’这一术语:一是在相对于西方艺术的意义上使用,意指中国的艺术;二是在相对于汉族艺术的意义上使用,用以指称非汉族的或少数民族的艺术。”?这样是否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只要你看清楚“民族艺术”使用的语境和所涵盖的内容,就可知道它是在哪种意义上运用的。需要指出的是:“民族艺术通常用于国家性的概念,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而言。例如中华民族艺术,即指中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其传统而言。”③本文所讨论的“民族艺术”也是把它作为“国家性的概念”使用的,而非指少数民族的艺术。何为“民族艺术”?金哲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的已经固有成形的能体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④。杨德鉴先生认为:“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这类艺术即民族艺术。”⑤百度网给出的定义则是:“民族艺术”是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是指传统文化中某一项有特色、有历史背景的技艺,可以代表其民族的文化内涵。由以上三个“民族艺术”的定义可知,其内涵表现为:体现了民族文化,运用了民族艺术手法,传递了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艺术”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的民族性内含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整体性,所谓地域性,是指人们在语言交流、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物质生活、文化娱乐、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欧美艺术称为“西方艺术”,将亚洲地域的艺术称为“东方艺术”;在建筑艺术上有“欧式”和“中式”之别,在饮食艺术上有“西餐”与“中餐”之分,在服饰艺术上也有“西装”与“中山装”之异。所谓整体性,是指民族艺术是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相符合,得到广大民族成员认可,能代表整个民族艺术风格的艺术形式。其以整个民族为对象,充分体现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仅仅是民间的、地方的、大众的艺术形式,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因而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仅在民间或部分地方的群众中广为流传,并不都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艺术。①
三、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的外延
1.民俗艺术的外延
前文在论述“民俗艺术”的内涵时曾引用过陶思炎教授给“民俗艺术”下的定义,陶教授不但清楚地指出了民俗艺术的适用范围,而且特别指出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不是民间艺术的全部)。这是对民俗艺术概念外延的一个清晰界定。张道一先生在谈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时,也同样认为,“与民俗有关的民间美术可以称为‘民俗艺术’,但决非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民俗艺术。现在有一种混乱的看法,以为民间艺术就是民俗艺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②。由此,我们认定,民俗艺术的外延小于民间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间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1所示)。
2.民间艺术的外延
对于“民间艺术”的外延,陶思炎教授首先从社会空间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即“‘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这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划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其次,陶教授又具体地阐述了它涵盖的范围:“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部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③我们还可以说,民间艺术既包括与民俗事项融合的民俗艺术的那一部分,又包括与民俗事象没有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另外一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较之民俗艺术更为宽泛的一个概念。有学者将民间艺术涵盖的范围分为8个类别: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的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用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的信仰祭祀类、娱乐教化类、装饰美化类、游戏竞技类。④民间艺术的适用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3.民族艺术的外延
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个大概念。”⑤金哲先生在谈到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关系时认为,民族艺术中有民俗的成分,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但二者并不相同或相等。它们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相比较,民族艺术范围大于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⑦顾希佳先生认为,艺术在进人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专门艺术家的艺术,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为民间艺术,处在社会的底层。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⑧学者们对于民间艺术为下层艺术在认识上是比较一致的。而对于“上层艺术”含义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有学者认为是“官府艺术”(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学者认为是“专业艺术”,等等。为了讨论民族艺术概念外延大小的简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哪种说法更为科学,暂将上层艺术称为“官方艺术”。根据上层艺术、下层艺术“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民族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官方艺术和民间艺术两大部分,民间艺术的外延显然小于民族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族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2所示)。
四、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所指的概念的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相容并列关系。①由前文分析可知: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至少部分外延相重合(即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相容关系。它们在相容关系中又属于哪种关系,是否为属种关系?逻辑学所指的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属种关系。②由前文分析可知: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俗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间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属种关系。对于属种关系概念来说,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反变关系是: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③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原理体现在“民族艺术”概念上尤为明显。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另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比较空泛的、不能明确指任何内容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反变关系原理,我们不妨将三个艺术概念的外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然后再按内涵的多少由少到多排列为:民族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一民间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一民俗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集体性、模式化)。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水果一苹果一红富士苹果,在这里,水果外延较大,但内涵却是比较空泛的概念;而相对应的红富士苹果概念的外延相对较小,但内涵却比较丰富而具体。属种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说,一个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概念来说,可以是种,也可以是属。⑤例如:工人一甜工一女钳工,其中,“钳工"相对于“工人”来说,是种,相对于“女钳工"来说,又是属。根据概念之间属种关系相对性原理,我们可以将三个艺术概念按照外延的大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其中,“民间艺术”相对于“民族艺术”而言是种,相对于“民俗艺术”而言又是属。三个艺术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如图3所示。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艺术中有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的成分,民间艺术中有民俗艺术的成分,而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三者相互融合、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逻辑学上的相容关系。又因为它们存在着大概念的外延包含小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就又形成了相容关系的属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艺术一定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定是民族艺术,但不能说民间艺术是民俗艺术,民族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概念的属种逻辑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五、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易于混淆的原因
1.三个艺术概念有较多的相同、相通之处
(1)相同之处较多。外延和内涵上的部分相同。由于三个艺术概念之间存在着相容的属种关系,因而在外延上存在着部分重合,在内涵上也有部分相同,给人一种十分相似的感觉,而相似的事物是难以辨别、易于混淆的。三者在起源、文化内涵、表现手法上基本相同。三个艺术概念都带有浓厚的“民众”色彩,同属于一个艺术系列。从起源上讲,它们都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追求完美的诉求,因而创作的主体也多为中、下层劳动人民;从文化内涵上讲,它们都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现着民族精神;从表现手法上讲,都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包括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这些又使得它们十分相似。(2)相通之处也较多。三种艺术形式的相通不仅表现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重叠上,而且表现在相互转化上。民间艺术转向民俗艺术。比如,民间绘画如用在春节的节庆上制作灶王爷、门神画像,本来的民间美术就会转而成为民俗艺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跃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邓抒扬先生举过一个例子:1986年10月,贵州黔东南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听众倾倒,受到法国各大报刊的盛赞……优秀的民间艺术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我国历史上,顶级的民间烹调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陶瓷艺术屡屡为历代皇宫所采用,从而成为国宝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由于三种艺术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化,就会使人误以为它们是同质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因而将它们混淆起来。
2.没有着重关注三个艺术概念的相异之处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性;自然;人文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地域特征的概念
地域的基本特征包括:区域性、系统性、人文性;总体来说地域一般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综合体;而地域特征是指某地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都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色标志。因此,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也就不同,故而各地存在象征性的风景园林。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的内容
(一)自然特征内容
1、气候气象
在自然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地球最外层的大气,也是众多因素中活动最频繁的,大气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气候气象特征也逐渐形成。1
2、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与风景园林中的植被和建造亭台楼阁有这密切的关系,自然景观特征不同是由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决定。地貌形态是地球表面通过地球内力外力相互作用而形成;地貌特征的形成也是来自地球表面在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其中内力主要指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和地震;外力主要指气候中的流水,冰川和风化等。
3、植被
植被在地球表面上普遍存在,是保证地球表面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同时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规划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风景园林的生态属性,是主要规划和建设目标。因此,在整个园林景观建设和规划中,植被对园林建设和规划有很深的影响。
4、水文条件
在世界各地诸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中都是依山傍水为主题,景色秀丽迷人。在人类历史发展初期,水源往往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人类以水为生,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水。2
(二)人文特征内容
1、历史背景与遗迹
任何一片地域,都有其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研究历史背景,深入研究地域发展脉络,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起源及变化情况。设计时,只有把对地块的思考放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时空背景下,充分调查了解地域历史背景,才会对地域人文特征产生及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地了解,才能在设计中期及后期,有的放矢,论之有据。
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一项十分有代表性的地域特征形式。从古至今,人类为了表达自身的存在和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了大量人的文符号。时至今日,符号更加承担了信息传播的功能,一个好的符号设计,会充分表达地域人文思想,在人们心里产生巨大共鸣。
3、民俗风情
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原因,每个民族,经过若干年演变和发展,总会形成一些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出现,具有大规模的时空连续性、社会性、集体性、地域性等特征,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及相关行为活动传播及传承后代。很大程度上给民族打上了特有标记,成为了十分有代表意义的地域人文特征形式。
4、社会特征
相对于历史背景,该项更多的从社会现实功能角度来剖析地域人文特征。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情况都有所不同,人对社会的现实需求、社会对人的规范,也在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从而导致了地域人文特征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的一面。3
三、基于地域性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一)设计规划中的地域自然特征
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自然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一项自然特征, 综合分析使用功能、生态保护、艺术价值等,依据地形地貌合理的筑亭建台、堆山理水,加强山、水等天然风景与构建风景的完美融合,达到园艺设计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要求,更好的达到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二)设计规划中的地域人文特征
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 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能以肆意的修改和抹煞为前提。4
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的规划设计应用
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和作用留下的种种印记。这些印记,直接反映长期以来人们与地域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也是地域特征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设计中,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与保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旧有景观结构与要素进行了新时代的演绎与新功能的表达,而不是随意抹煞。
2、人文符号因子的规划设计应用
在后现代主义代表的众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文符号因子在设计中的应用。如 1972 年设计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将纪念馆主体建筑置于地下,而把旧有故居建筑形式当作了符号来应用。在红砖铺砌的广场上采用了故居建筑
平面形式的白色大理石铺装图案,用不锈钢架子勾画出了故居的建筑轮廓等手法,都是在通过景观营造,对场地进行符号化隐喻,来表达旧建筑的灵魂,使得整个景观细部,充满生活情趣和地域特色。
3、民族风情因子的规划设计应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伴随着人们不同生活习惯与地域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延续至今,也对地域的开发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概念规划中,应该重点对地域民俗文化因子进行挖掘和在景观环境中表达。
4、社会特征因子
当今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格与面貌己经同传统古典园林有了千差万别,其中园林作品所处社会时代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当今园林建设己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服务一家之需。因此,现在的园林作品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开敞、外向的面貌,通过各种类型场地来满足各类人群的社会需求。在发展的历程中,其始终以保持公园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注意跟随时代需要扬弃既有状态和管理方法,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指导园林建设。
结语
综上,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基本都是在尊重地域特征的基础之上建成,明显地体现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等地域特征。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使风景园林的设计具有浓厚地域特色,这样才能保证园林设计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卓鹏.浅谈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27)
[2]韩炳越,沈实现.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中国园林,2005(0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中图分类号:C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014-02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56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8个。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独特。在内容上,它包括文学、音乐、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雕塑、陶瓷、器具、习俗、礼仪、节庆等等。在形式上,它包括土家舍巴日,侗族大成歌会、傩堂戏、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及毛古斯,瑶族长鼓舞桑植民歌等不同艺术门类。湖南省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们既是湖南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湖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湖南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比较齐全,显示了其多样性、独特性和丰富性,蕴涵了湖南各族人民民族文化的精神,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 多样性
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包括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艺技艺、民间绝技与民间知识、民俗等七大类,在2006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中,湖南省占了28项。2008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中,湖南又有31项名列其中。目前湖南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77项,其中湘绣、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土家族打溜子、花瑶桃花、湘两苗族鼓舞、常德丝弦、湘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女书习俗等项目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独特性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地方的区域特点和文化特性。湖南江永女书,是现今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妇女文字,被人们誉为“天书”。它流传在江永县潇水流域一带,记录当地土话、在妇女中传承使用的特殊表音文字。它不仅是人类惟一现存的性别文字,而且是举世罕见的文化现象。女书具有妇用男不用、传女不传男、字形奇特、土语唱读、人死书焚五大独特之处,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人文性、惟一性、可持续件和濒危性,对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妇女学、民族文化史、民间文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已正式向国家文化部推荐申报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是最古老的舞蹈。中外专家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纵观毛古斯舞的表演,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原始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 丰富性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湖南省的民间音乐多姿多彩,以嘉禾民歌、土家族打溜子最为著名,湖南省的传统戏剧特别是湘剧很有代表性,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利。湖南省的传统手工艺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蓝印花布等方面。其中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土家锦的四百多利,传统图案花纹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是土家锦手工技艺的原生地和最后一块热土。也是全国土家族中至今仍保留民间织造风尚的惟一区域。
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基本经验
回顾这几年来的实践。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开展的有声有色。并取得了实效,关键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1 立法保护。依法保护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快立法,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湖南省政府积极制订保护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范围,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属,明确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责,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将立法保护和制度保护结合起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方针、原则、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6月1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白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地级州市实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2 项目保护。在项目保护上,湖南省全面开展普查工作,积极推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工作。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此形势下湖南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在充分利用十部湖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利,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目前湖南省的江永女书已正式向国家文化部推荐中报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 担承保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为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湖南省注意搞好普及教育工作,尊重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全力挖掘尚存的传承地和传承人,加强对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的艺人的调查登记,明确需要保护的对象,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提供一个长期的传承平台鼓励他们传承,将传人保护和传承保护结合起来。在文化部公布的两批共777名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共有33人。日前湖南省文化厅正积极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的推荐和任命工作。
4 博物馆、展示馆保护。建造展示馆是希望将中国神秘的文化遗产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让民族文化找寻到适合自己传统和发展的道路。近年湖南省各地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的展览活动,举办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传统节目节会,表演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歌舞,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展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览和民族传统节会中复“活”。
2007年7月1日,中国第一个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张家界大庸府城揭幕,听着土家山歌,喝着苗家拦门酒,感受白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和白族独特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在此集中、生动展示。与此同时,长沙市建立了花炮博物馆、湘绣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还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湘绣、浏阳石、剪纸、浏阳花炮、湘剧脸谱、服饰、长沙县双江锣鼓亭子、滚灯车、“长沙窑”铜官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市博物馆展出,用丰富的实物展示各项目的制作加工技艺、工序,通过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他们的价值和影响。为配合展览,还组织湘绣绣工、剪纸艺人、古琴艺人、棕编艺人和“长沙窑”铜官陶瓷艺人等进行现场表演。
关键词:热闹派;儿童本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2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十二生肖童话”是郑渊洁从1986年到1992年历时七年创作的一部系列童话故事,我国民俗文化中有十二生肖,郑渊洁根据十二生肖创作的生肖童话故事也共有十二本书――《鼠王做寿》《牛王醉酒》《虎王出山》《兔王卖耳》《龙王闹海》《蛇王淘金》《马王登基》《羊王称霸》《猴王变形》《鸡王画虎》《狗王梦游》《猪王照相》,这些生肖故事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生肖动物作为主要艺术形象,然而并不同于民俗生肖文化对于十二生肖动物性格的定位,童话以大胆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编织出一个个全新而生动的故事。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不仅仅适于儿童阅读,还往往能给成人读者一些人生启示。
郑渊洁的童话有一种热热闹闹的喜剧效果,其故事想象丰富、奇特,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由于不被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所牵制,其童话故事滑稽怪诞,人物与环境多因极度的夸张而产生形变,给人一种诙谐幽默、戏谑有趣之感。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趣味性极强的童话作品往往需要借助曲折热闹的情节来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在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里,故事情节往往紧张热闹甚至是稀奇古怪,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艺术的变形和夸张,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然而,仔细体味,往往又能发现作者潜藏于夸张之下的现实关怀。如在《蛇王淘金》中,蛇王投胎为凡人阿奔,并作为凡人上幼稚园、学前班、被绑架、成为明星……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曲折趣味甚至还有一丝惊险。在这些激发阅读兴趣的曲折情节之下,作者还为儿童发出了呼声,指出现实中家长以及学校教育给儿童带来的种种束缚。郑渊洁童话的热闹不仅得益于曲折有趣的情节,同样得益于幽默快乐的语言。童话故事的表述、情节内容的传达无不依靠语言这一载体,适合儿童审美趣味的语言对于儿童的阅读很有裨益。郑渊洁在其生肖童话中运用了一系列快乐活泼的语言,让孩子们能够津津有味地获得知识。如在《牛王醉酒》中,牛王喝醉以后说话时变得断断续续,说话不清:“现。……现。……现在。……我。……是全。……全世界。……界的。……的大。……王,大。……大牛王。如……果。……有谁。……对。……对咱们。……牛。……不尊重。……重,立,……即。……禀。……报。……”在这些断断续续的话中人们不难想象到牛王东倒西歪的情状,再加上像人一样的酒话,令人不禁捧腹。再如,在《蛇王淘金》中,记者采访妈妈在怀神童时爱吃什么时,写到“妈妈一通乱侃,恨不得说自己是圣母再生,怀孕时天天吃星星,喝银河”,讲妈妈自得骄傲渴望出名的心情刻画地淋淋尽致。
郑渊洁童话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完全在于其热闹的风格,它的魅力还同样得益于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教育完全地体现出了其教育思想的人性化、个性化特色。郑亚旗小学毕业之后,厌恶大陆教育方式的郑渊洁就决定自己教育他,给他编纂了有趣的教材,通过童话故事、讨论等方式完成了中学的课程。郑渊洁的童话故事同样体现了他的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目的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在他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里,郑渊洁非常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从儿童的心态与自然交往,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自然的奥秘。《小老虎进城》写一只充满儿童天真无畏心理的小老虎进城游玩,来到了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老虎在和亚旗等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得到了孩子们和幼儿园长的真挚友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小老虎的单纯可爱,成人世界中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小老虎伤害,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想把小老虎捉进动物园……这些成人以固有的陈旧而残忍的方式对待小老虎,遭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反对,最终儿童天真纯洁相信善良的本性战胜了世俗固有的思维,小老虎在尽兴地游玩以后回到了山林。这篇故事以儿童的思维和眼光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抛去了成人世界附加的人与自然对立的模式,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儿童天性的自然属性。在十二生肖童话故事中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主张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而且主张维护儿童的权益。孩子们并不是学习的工具,也不是家长获得尊重的手段,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玩耍、游戏,也需要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同家长老师等成人平等相处。在《蛇王淘金》中,作家旗帜鲜明地主张维护儿童的权益。投胎凡人的蛇王享受到了家长们的疼爱,同时也受到了家长们带来的种种束缚,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想要阿奔学外语,学书法,学音乐,他们“生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而阿奔的反抗代表了作家的立场,他让阿奔想着法改变家长的心态,反抗家长,从而争取自己应有的尊重与权利。十二生肖童话在内容上充满了现代意义的生活内容,在艺术手法上却很少追求怪诞的表现手法,童话故事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倾向与审美能力,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体现了作家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本位思想。
之所以说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不只适于儿童阅读,同样适于成人阅读,是因为小说的一些内容体现出了作家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童话中令人发笑的现象其实正是现实社会的现状,动物们性格上的缺陷也正是现实中人类言行心态的缺陷。如《鼠王做寿》中,鼠王为了自己长生不老,通过闹钟偷时间,然而最终仍是老死了,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君王,作者以鼠王的失败讽刺了人类的贪婪。《虎王逗鼠》虎王屡次被老鼠欺骗却不自知,只是因为老鼠满足了虎王的虚荣之心,虎王的无知与昏庸令人发笑,在发笑之余不难发现虎王的无知正是人类虚荣的投影。《放弃兔年》中世界上的兔子不远万里聚集一起开会,因种种顾忌没能开成会,却在外界得到了良好的名声。故事以极具讽刺性的笔调写兔子们只慕虚名,无所作为,实际上批判了不务实际、徒慕虚名、把胆小懦弱当作韬光养晦的当权者。这些充满哲理性和寓言性的故事,带有浓郁的黑色幽默的色彩,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反思。
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以非凡的创造力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世界、童话王国与传统民俗、儿童激情与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童话创作的主题。他的童话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模式,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以满足儿童阅读兴趣、张扬儿童个性、保护儿童权益为旨归,体现出了作家对于儿童读者的关怀。同时,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思考也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类发展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郑渊洁.十二生肖系列童话[M].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7
[2] 周小波.《“热闹派”童话源流琐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