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幼儿教育不应该是超前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孩子对他已知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抽象完成的,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告诉我们,孩子是通过游戏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但是,目前幼儿教育超前倾向严重,即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路不够宽阔,教师自我突破及创新不够,运用不灵活,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孩子被动、消极地服从,机械重复的训练和模仿成为主导。在幼儿园的教室中游戏在减少着,使用笔和作业纸的现象在快速增长着,幼儿的游戏空间变成了学习知识,使幼儿教育在发展中走了形、变了样,成为了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过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他可以学习的时候就接受到超过别人孩子的教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赢在起点。他们认为,多会一点算术题、多背诗歌、多认识一些字就是学习,就会让孩子在提前对知识积蓄情况下超越其他孩子。以为这样就是将来有出息的征兆,而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这种心理,便置幼儿教育规律于不顾,置孩子的快乐于不顾,一味搞超前教育,把小学的学习内容下放到幼儿园教育中。
懂得幼儿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学写字、背古诗对开发幼儿智力只是一方面。开发智力要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认识自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主;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主。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对幼儿进行的行为教育,如简朴习惯,爱劳动教育等等,现在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知识教育,而且是超前的知识教育,以至于使一部分儿童升到小学一年级后,感觉可学的内容太少了,结果不良的习惯产生了,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以后的成长过程,这种教育倾向如果不能得到改观就会造成幼儿教育的移位。我们也知道,幼儿智力的开发固然重要,但对幼儿进行习惯的培养更重要,对幼儿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对幼儿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要。
二、幼儿教师老龄化阻碍幼儿教育发展
双阳区幼儿教师198人,30~35岁占10%,35~40岁的占50%,40岁以上的占40%,30岁以内的几乎没有。近10年没有分配年轻教师,幼儿教师群体应该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应该是智慧与靓丽并存的群体。但由于目前各地存在着用人机制的限制,年轻的受过专业培训的幼儿教师进不来,不能给幼儿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幼儿教师由阿姨变成“阿婆”这些“阿婆们”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授着今天活泼与智慧并存的孩子,略显力不从心不说,而且还培养孩子的老气、娇气,一个个像小大人似的,这种老龄化的教师结构,不是严重束缚幼儿的成长吗?面对这样一种让人焦虑的用人机制,我们作何感想?是听之任之,还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现有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实施幼儿教育的能力?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幼儿教育
第一,情感衰竭,对教师工作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疲劳状态。第二,人格化。对幼儿缺少耐心和细心,对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第三,无力感或个人低成就感。既对自己评价低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怎么做都不会有太多的成绩。每天做的是枯燥繁琐的“哄孩子的工作”。所以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归因训练。即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教师个体可以控制因素的范围内,如对能力和努力关系的认识,对幼儿教育和自身职业关系的认识等,这样有助于使幼儿教师个体成为比较有内控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