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1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休闲;农业;宝鸡

1休闲农业概述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旅游休闲已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农业新模式[1],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新产业[2]。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开发农业资源,修复农业环境,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以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生态园的规划为例,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2宝鸡市新育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现状

2.1新育生态园概况

新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隶属宝鸡新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计划共投资28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7hm2,目前是省级生态园区,有新打机井2眼,1台变压器。生态园主要提供园林绿化,农业种植,家畜禽、淡水鱼养殖,农产品销售,垂钓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现在,园区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将生态园的种养殖基地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并聘请山东寿光资深技术员全程全面指导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园区品位。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正在建设家禽饲养基地,日光温室、垂钓、种植、养殖已出具规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养、垂钓、健身和娱乐等,是集有机食品和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观赏农村风光、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家生活、进行农业教育、品尝农家餐饮为主要内容,将自然景观与农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是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拓展农业功能的有效平台。新育庄园向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游客通过交流沟通、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等亲身感受融入到农村中去[4]。

2.2生态园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生态园区建设追求生态、绿色、环保,以无公害有机蔬菜、绿色生态果园、生态循环养殖为目标,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作支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兴农、富农、健民、强民”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和运粮寺的人气优势,努力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围绕“陈仓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后花园”的定位,拟建设提供设施种养殖、农家山庄、垂钓休闲、自由采摘、QQ农场体验、苗林观光等服务项目。

2.3休闲产业规划布局

2.3.1农业种植区建有QQ体验农场,提供100多块免费地块,并为游客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耕工具。

2.3.2生态养殖区建设猪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栏生猪1100头,为关中黑猪,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栏。羊180只,有山羊和绵羊等。

2.3.3绿色采摘园在生态园北部建成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温室大棚,后墙和侧墙均为土墙,保温效果好。种植黄瓜、小乳瓜、西红柿、茄子、豇豆、小礼品西瓜等8个品种,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在生态园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樱桃、葡萄、沙桃、猕猴桃、黑巨李等优质果品基地。

2.3.4休闲娱乐区建设8000m2的接待建设中心1处,餐饮部的所有食材从养殖、种植、采集加工到销售均为自主经营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保障,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和绿色食品。黑猪肉是纯粮食喂养,富含多种营养,具有延缓衰老、降低胆固脂、改善续页循环等普通猪肉没有的营养价值;羊肉品类齐全,绿色环境无污染,营养价值高,食疗药疗效果明显;地下深水井养的特色鱼肉,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羊肉泡、四季烤肉、农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标准运动体育场、台球桌、篮球场等,配套有星级宾馆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墙。

2.3.5自然风光引进合欢、国槐、油松、雪松、樱花等名贵树种建造8hm2景观林区,蔬菜、水果无农药、化肥污染残留。建成面积0.7hm2的垂钓池1座,让游客在宁静、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中低消费、高享受。

2.3.6有机肥料利用采用了在沤粪池发酵有机肥。在宝鸡市农技中心的帮助下建成50m3沼气池。动物粪便通过管道排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浇地种菜、养鱼,实现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养殖厂的猪粪、鸡粪,在沤粪池里沤发一段时间后,用作有机肥,沼渣肥浇地,达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化学肥料相比,这些肥料具有营养全、肥效高等特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休闲旅游与农民就业

示范园建成后,长期雇佣村组8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使周边群众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既能辐射带动当地就业[5],增加国家税收,带动相关行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实现老百姓菜篮子市场长期稳定,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推动农产品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3生态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羊舍空间较小,换气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排气不顺利。计划投资扩建羊舍,更新换气设备。(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气利用不理想。因生态园离住宅区远、资金不足等原因,沼气利用存在困难。希望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沼气利用率。

4今后发展的方向

将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面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经济消费产品。新育生态园的休闲农业发展不但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环境净化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园内部合理安排物质循环,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料的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输出,达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提高。

作者:刘紫垠 梁宏卫 刘景辉 徐乃林 张雪玲 王敏 单位: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邱佳,史亚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3]许艺娜.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5):104-107.

第2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绿色发展;贵州

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坡度大、土层浅薄、肥力较低、水土保持能力差、生态十分脆弱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传统粗放的、低附加值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难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很容易陷入农业低效益扩张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这就要求贵州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探索绿色、高效、多元、优质的发展新路。

1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贵州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就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围绕贵州山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和模式引进、集成、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清晰的技术路线。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产业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科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依靠产学研合作,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机制,搭建平台、协同研发、交流人才、共享成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创新成果,针对全省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聚集区探索建立专业化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加大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探索“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推广方式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建设贵州农业大数据平台,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农产品生产计划、产量信息等与销售环节对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超前预测、灵活快速调整的生产方式;积极沟通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构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信息平台,提升农业示范园区运行效率;鼓励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促进消费者参与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认知感和信任度。

2产品结构优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成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大省,发展以种草养畜为核心的草地畜牧业,着力打造贵州生态畜牧产品品牌,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贵州宜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晴隆“种草养羊”的先进经验,把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生态茶产业,发挥贵州生态环境良好、污染程度低的优势,以提高茶叶质量、增加优质茶园面积为抓手,把生态建设与培育茶产业链条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好低产茶园综合改良,茶树种业提升,在现有加工基地基础上做好提升建设,促进茶园集中连片发展。打造国内面积、产量具有明显优势,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茶产业基地。在发展夏秋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的基础上,加大无公害蔬菜发展力度,使贵州成为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供高品质蔬菜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物流一体化建设。瞄准香港、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促进无公害蔬菜出口,积极开拓贵州农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发展中药材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贵州地道药材品牌,严格按照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要求,以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优质化、无公害为标准,建立一批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扶持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培育一批支柱品牌,提高中药材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发展马铃薯产业,建设以黔西北高海拔地区为主的种薯基地,积极推进威宁县等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发展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国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3示范园区建设助推农业集约发展

通过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贵州农业发展中的资源整合、要素聚合、产业融合能力,推进农业集约式发展,发挥标杆带动作用。在园区建设要求上,打造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覆盖农业主导产业、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坚持以绿色环保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入园企业标准化生产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培育绿色品牌,把园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提高示范园区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在产业布局上,推动农业示范园区由农业种养单一功能向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业商贸物流、农业观光旅游等多功能融合发展转变。拓展农业园区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把农业园区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先导区。在经营模式上,以主导产业为纽带,发展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紧密联结。依托示范园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收益、园区企业就业收入、园区带动下的农牧种养收入和乡村旅游收入等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可持续增收。

4绿色品牌建设开拓农业市场空间

品牌建设是开拓农产品市场特别是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加大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积极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加大省内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等评定力度。围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创建扶持一批品牌价值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集中力量建大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产品知名品牌;针对同一产品品牌多、品牌分散、知名度不高等问题,要积极促进地区、企业间合作,集中力量创建一个能代表贵州特色的公共品牌;鼓励企业联合创建品牌和地方政府主导创建地方公共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优质农产品的企业和地区给予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贵州绿色农业品牌推介行动,举办好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产品展览展销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会。

5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和安全

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确保生态环境可承载、食品安全有保障,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及其相关延伸产业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全面监测水土流失、水源质量、土壤条件、农药残留、地膜残留、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建立网络式、层次化的产地环境数据管理库系统与平台,实现产地环境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数据库更新的动态化以及信息分析处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控。注重打好“绿色牌”,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建立农业安全生产督查制度。对化肥、农药、农膜、植物生产调节剂、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定期监督抽查,严控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施用。健全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并逐步向村级延伸,建立“从种子到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廖洪泉.生态生产力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研究:来自贵州的启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3]蓝海涛,王为农,涂圣伟,等.“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思路及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6(27).

[4]李米龙.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及范式转型[J].改革与战略,2016(9).

[5]刘超,朱满德.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3).

第3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第4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环鄱阳湖;景德镇市;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在我国中部诸省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机,纷纷实施城市集群战略的大背景下,我省不失时机地构建起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九江、景德镇市、上饶、鹰潭和抚州在内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这一发展战略构想于2009年12月获得国家批准,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景德镇市是环湖生态经济圈的主要支点之一。认真研究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特色的分析,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可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江西省重要的科教文化次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基地;全国旅游名城和环鄱阳湖陶瓷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业基地。

一、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也是老工业基地,具备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除陶瓷产业外,目前已形成以机械家电、航空汽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电力能源和特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陶瓷、航空汽车及机械家电等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务院也给了景德镇市类似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医药、机械、食品等工业在景德镇市都有相当的基础。景德镇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环鄱阳湖城市群”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发挥产业优势,走具有“景德镇市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成为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

景德镇市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优势比较突出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农产品优势产区,已经形成蔬菜、茶叶、养殖三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南菜北茶城郊养”的产业格局。拥有礼林、丽阳、鹅湖、镇桥等优质稻基地,乐平市、浮梁县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茶叶基地建设示范县,1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42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国家龙头企业江西德宇集团和乐平蔬菜公司、浮梁茶叶总公司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景德镇市应坚持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工业理念的发展原则,既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又要加快发展养殖业;既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又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服务业;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立足景德镇市实际,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抓关键,集中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江西省重要的科教文化次中心

科教文化中心指在特定区域内,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辐射力最强,教育层次高、普及面广、教育基础设施完备,并具有很强精神产品的创造、交流、传播、消费与服务的城市或地区。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内重要的科教文化次中心。景德镇市陶瓷学院、景德镇市高专、江西省陶瓷艺术学校等高校集中于景德镇市,产学研的推进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承担着江西省教育科研功能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景德镇市与南昌交通联系的强化和功能互补的加快,景德镇市作为江西省科教文化次中心的地位与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基地

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景德镇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人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高,水质好,后备资源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景德镇市被称之为“江西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景德镇市还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以及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目前景德镇市成为适宜人居的绿色生态城市,2005年被全国3l家媒体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景德镇市抓住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打造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景德镇市把弘扬陶瓷文化特色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作为主线,打造园林生态陶瓷城,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山水生态城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基地。

五、全国旅游名城和环鄱阳湖陶瓷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业基地

旅游业是一个能推动地区经济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高的朝阳产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目前中国旅游业已全面融入世界旅游业之中。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和生态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一体,相互交融。景德镇市是我国森林植被保持完好的绿色走廊,是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也是比较罕见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密集区。景德镇市是地上、地下文物很多的古城,全市上“点”以上文物就达100多处,另有国家级高岭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洪岩仙境风景名胜区1个。乐平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在乐平各乡村散布着412座古戏台,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500余年。景德镇市境内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和轶闻佳话,人文资源丰厚,历史文化悠长。

参考文献:

第5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苎麻和养殖业等几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405元,比上年增长11.6%。可以说**农业经济与10年前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农业在总体上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得到有效建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地缩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新形势,如何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深入分析和研究,迎对金融危机,积极寻找对策,及时对症下药,变困难为机遇。在此,我们对**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摸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据全面统计,20xx年全县粮食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增长5.9%;油菜籽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长5.1%;棉花产量13290吨,比上年增加2274吨,增长20.7%;茶叶产量4350吨,比上年增加68吨,增长1.6%;柑桔产量98500吨,比上年增加8217吨,增长9.1%。牲猪出栏115.79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增长1.0%;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去年增加0.02吨,增长0.5%。

(二)特色农业发展呈区域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林牧渔各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水果、优质苎麻、畜禽养殖、大叶茶四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盘塘、马鬃岭、漆河、黄甲铺的优质柑桔、黄甲铺、理公港、太平桥的优质苎麻,枫树、青林、漳江、深水港的畜禽养殖、太平铺、茶庵铺的大叶茶,牛车河、瓦尔岗的不上火辣椒等均达到一定的规模。**县已成为中南五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等。

(三)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20xx年,**县有古洞春、腾琼2家企业的4个名牌产品茶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个数分别达13个和18个;陬福牌大米、三尖牌鸡蛋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认证总个数达9个;义哥牛肉、佳奇桂花糖、蜀中情特色食品获第十届省农博会金奖;“康多利”茶油和菜油,获得湖南省农博会金奖、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称号。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和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并呈现出规模化迅速扩张趋势。20xx年,新培育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总数居全市第一。湘鲁万福、三尖农牧两家龙头企业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全市唯一的县级参观点。全县共有杰新纺织、明月油脂、四喜养殖、跃宇竹业、金果果蔬等8家规模出口企业,出口基地12万亩,年出口创汇2723万元,比上年增长9%。主要出口品种有棉布、桔片罐头、竹地板等,远销美国、欧盟、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引资新建了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腾琼野茶神粉厂,项目投产后,茶农从茶叶中获得的收入将由以前的每亩不足20xx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新引进了**市文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国家油茶产业开发政策,发展壮大**县油茶产业。

(五)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20xx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使全县农民专业组织总数达104个,合作社成员达3.1万人,带动农户15.6万户,户平年纯收入4.5万元。三江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市及湖北、重庆、江西等省市,被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验交流参观点,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个合作组织示范单位之一,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

(六)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20xx年共向上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沼气等农业投资项目33个,到位资金16400万元,比上年增加3800万元,增长30%,有效地扩大了资金投入,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一)资源制约。**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县农用耕地128.1万亩,82.23万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47.95万,人平耕地1.56亩,开发潜力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形势比较严峻。在农业资源紧缺的同时,部分地方土地掠夺性经营,粗放式耕种仍然存在、农业生态比较脆弱、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

(二)市场制约。多年来政府培育的优质水稻、优秀水果、优质茶叶、优质油菜、优质苎麻、名优生猪等特色 产业,随着全国农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大中城市纷纷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对**农产品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缺乏市场经验,科技及信息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对生产、流通、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科学的选择。

(三)科技制约。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农业生产服务部门人员很难做到有充足的精力主动为农服务。尽管农业部门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农业科技攻关、生产技术服务等,但辐射带动和应用推广效益并不十分明显。

(四)素质制约。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20xx年底,全县47.95万农村劳动力中约22.9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致使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年龄和文化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人口和户数比例在逐步增大,这种低素质、弱体力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了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必然会对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延缓了现代农业的推进步伐。

(五)投入制约。由于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农产品价格回落,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减少。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次是农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收入低者缺钱投入,收入高者不愿投入,而把有限的资金转移到城镇购房或伴君(子女)读书等方面。这些因素致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塘、堰、库、堤等维修受阻。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农业。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抓住当前国家扶持力度大的机遇,加强宣传,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0万亩以上,双季稻复种面积增加到150万亩以上,力争更多投入,多争单产、多争总产。

(二)抓住市场前景,壮大特色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市场对接工作,按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壮大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纺织、糖业、果业、竹业、油脂、茶叶、苎麻、富硒柑桔、鲁胡子辣椒、现代烟草、康多利茶油菜油、猪鬃加工等特色产业,并充分利用冬闲田,扶持发展油菜种植等冬季农业。重点扶持发展古洞春、滕琼茶叶有限公司,发挥特色,合理扩建销售点,将太平铺、茶庵铺两地建成全省茶叶重点乡镇;大力扶持发展湘鲁万福有限公司,扩大品牌效应,构建产、销一体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三)依托本地优势,创精品牌农业。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巩固、培育、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展示展销会等各类平台,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依托**绿色生态、革命老区等特色优势,创古洞春大叶茶、腾琼野茶王、金信竹业、跃宇竹业、富硒柑桔、康多利茶油菜油、鲁胡子辣椒、**土鸡等农业品牌,提高**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打造成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四)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绿色农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全程监控,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将优质稻、富硒柑桔等农产品发展成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五)健全协会组织,提升合作农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大科技、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服务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法、规范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六)结合旅游开发,发展观光农业。坚持因地制宜、树立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抓住**“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开发、桃花源旅游开发的契机,以特色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突破一、二、三产业界限,在县城郊区、桃花源旅游区、特色产业区等地采取农业园区型、休闲体验型、科普教育型、资源景观型、特色农产品型、“农家乐”型等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广大群众不仅可以观光、采果、采茶、体验农作和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还可以住宿、度假和游乐。茶庵铺镇松阳坪可利用茶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基地的先决条件,借助“**野茶王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东风,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味、创“茶叶生态园、观光休闲园”的观光农业。

(七)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农业。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种子、农药、肥料和农业环境、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执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树立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第6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创新师资选聘。一是精心选聘兼职教师。为有效利用业内师资资源,提升培育质量,他们聘请了12名专业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家为兼职教师,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和视野为学员讲授新理念、新技术。二是择优选配专职教师。在培训中除充分利用外部师资资源外,他们还充分发挥本校专职教师的独特教学优势,通过讲课大赛、优秀课件评比、投票举荐等方式,选配骨干教师担当班主任和培训教学任务。三是建立专兼教师师资库,壮大师资队伍,提升师资素质,为培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学员遴选。一是着力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殖业大户等业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遴选对象。他们具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底子,可缩短培育周期,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二是鼓励农村的能人好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创业激情,但缺乏的是引路人和致富思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他们搭建了一座成就梦想的桥梁,使梦想的翅膀羽翼更丰满。三是吸收村组干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遴选。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踏实肯干,对新事物接受快,在农民中有威望、可信赖,让他们作为招生员,可直接影响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当中来。最终通过优中选优,从13个分场遴选出50人参加培训。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23名、专业大户20名、家庭农场主7名。

――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委托辽河垦区农业局派出2名专职人员帮助遴选学员、组织学员、管理学员,协调沟通有关事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开设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通过理论授课与网络辅导、基地实训和市场考察将“四个课堂”融合并举,同时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网、农广天地、惠农通等媒体资源传播动态信息、传送科技知识、传授致富技巧。这样既缓解了课堂教育的不足,也拓展了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学员QQ群。强化学员间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为学员传递适时农业科技、交换致富信息提供平台,有效解决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新教材选编。一是根据培训需要,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他们精选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读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读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读本》、《新农村政策法规知识读本》等5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列丛书。二是农广校组织教师和有关专家自编了内容规范、通俗易懂的《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培训教材。培训期间免费向学员发放9种450本科技书籍。

第7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豫南和皖北县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结合各县域优势产业和资源特殊性,提出淮河经济走廊建设应打通东西向水道、构建绿色生态农业走廊、促成资源型工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等建议。

 

引言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间,流域内经济发展落后,处于周边五大经济带的“虹吸”范围内。在此背景下,以经济走廊的模式进行沿淮的生态经济建设方案得到了皖、苏、豫等政府的积极性响应,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随之孕育而生。该战略以淮河为依托,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落脚点,着力构建淮河黄金水道、淮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沿淮工业特色产业基地,以“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来推动淮河流域经济转型升级。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概念,首次在2011年由中国工程院专家在“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研究课题中被提出。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了《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推动我国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将最终成果——《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

 

流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无疑对加快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核心城市的信息产业经济发展问题[1],对县域经济关注不足,而淮河流域广大农村地域欠发达。本文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共27个县区)的经济指标作为空间统计的数据源,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对走廊县域间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流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范围界定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包含自然地域、经济区划、“一带三核多节点”空间组织战略等多维度考量,但目前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范围是流域尺度还是干流尺度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在发展初期经济走廊应归于干流尺度。首先,从空间区位层面上说一带三核多节点发展模式中,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所涵盖的节点城市多位于淮河干流两侧。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淮河流域处于经济“洼地”的位置,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无论对削弱经济“虹吸”作用,还是对寻找区域内部源动力都大有裨益。在行政区划方面,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能够减少跨省合作带来的阻力,对走廊产业的耦合趋向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在发展初期应是一个以信阳、蚌埠和淮安为核心,以淮河主干道周边县区为节点,跨豫皖苏三省的经济“干线”。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

 

分析27个核心城市2013年GDP值,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内经济发展状况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东北高、西北低,并沿淮河干流逐渐递变的特点。走廊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阜南县与洪泽县相差38 815元。从产业结构特征上来看,走廊内各县域产业结构特征有较大差异。信阳的固始、阜南、横川等县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六安和淮南的霍邱、颍上、凤台等县第二产业比重均远超平均水平,凤台甚至达到67%。

 

而处于淮河下游苏北城市,如盱眙、泗洪、大丰等县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由此可得出,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从一定程度上说,空间的邻接使得邻近区域具有共同的发展资源,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也趋于同构[2]。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空间差异。大体上看,淮河上游豫南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中游皖北矿藏资源丰富,又是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他区域。下游苏北通过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占比较高。尽管上、中和下游河段县域产业结构大多数以“二、三、一”为主,但豫南和皖北的第一产业占比均未降至20%以下。按照库兹涅茨理论[3],工业发展阶段仍旧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则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区县的生产水平在空间上的联系,利用Moran散点图表现空间联系的全局指数和局部指数计算结果[4]。在绘制的Moran散点图中,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分布的点数明显多于二、四象限,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节点城市基于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方式主要是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位于第一象限的大多是三大核心城市(信阳、蚌埠、淮安)的下辖区县或位于其附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走廊“一带三核多节点”模式规划的合理性。

 

同时,处于第三象限的区县位于经济走廊的中下游地区,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可知该区域存在农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凤台和桐柏县位于第四象限,两地人均GDP显著高于周边区县,二者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3%、67%、21%和14%、64%、22%,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凤台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电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附加值链。桐柏是淮河的源头,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拥有丰富的矿藏,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新引进招商项目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两者人均GDP的比较优势,主要基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县域产业关联特征

 

分析走廊相关城市的优势产业和资源特征,并结合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发现城市间的资源相似导致产业同构,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呈现块状发展的模式。区域内城市依靠相似资源而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使供给侧难以转型升级,成本梯度效益无法实现,也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比较优势而陷入盲目降低成本的恶性循环。因此,依托走廊内的优势稀缺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并对其进行有序的整合,横、纵向扩宽,加深产业链,是提高产业协同能力,刺激走廊内GDP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成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桐柏的天然碱储量丰富,居亚洲第一,利用此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以此吸引龙头企业迁入。颍上县和凤台县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依靠淮南、蚌埠两市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焦油技术与下游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业达成产业关联。洪泽县及周边地区岩盐储备居世界首位,发展盐化工产业极具比较优势,与煤炭、石灰石资源对接可以进行烯烃生产。此外,淮安和盐城承接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丰富经济走廊内的产业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构建东西交通通道,充分发挥水道航运价值

 

从整体视角来看,流域内南北向交通较为便利,在京广、京九、京沪三条铁路的引导下,区域内的经济纵向流明显强于横向流。东西向水运通道联系较少,使得走廊上、中、下游各县域的发展相对孤立,且水平不一。因此,加快规划走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建设,充分发挥淮河各支流及下游水网的航运功能,对于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横、纵向扩宽产业链条,疏通资本流动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优势互补,积极打造生态农业走廊

 

淮河流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一产业在县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比大,但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因此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打造一条以高品质、绿色生产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走廊对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阳市地处走廊上游是全国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始、光山等县有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优质粮油的生产地。处于走廊下游的盱眙、洪泽、涟水、沭阳等县建有国家农业示范区,是优质蔬菜和花卉的供应地,上下游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调节生产模式,建立畅通的销售平台,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协调发展。同时促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将第一产业推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引导资源型工业向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走廊中游的凤台、颍上等县的煤炭、化工等工业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地区坏境容量要求较高等问题。立足于经济走廊生态发展的要求,发展清洁型、效益型工业是未来相关产业的转型方向。相关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为经济规模效益充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引导煤炭资源与走廊内的岩盐结合,倡导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生产方式,扩宽产业链上下游的耦合面,从根本上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

 

(四)调节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条

 

走廊内城市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普遍,集中表现为各县域发展相似甚至相同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诸如建材、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具有效益好、附加值大特点。虽然在短期内该类产业会成为一些县域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审视,产业同构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收益负增长等严重后果。为此,政府需要立足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有计划地引导该类产业进行有序转移或改组,同时结合产业链条上的“疏松点”,有目的地引进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循序渐进地解决产业同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