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

第1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优化技术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完整的了解之后,才能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准确的将其应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房屋建筑结构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在满足这个基本前提下,还要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以探讨,运用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完成结构设计的内容,就是优化技术设计过程。优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思索,对设计中存在缺陷的地方,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其次,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子结构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思索,对设计中存在缺陷的地方,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在改进时,可将子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它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细部构造、围护结构、屋盖结构以及下部的基础结构。

2技术优化的意义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减少内外表面装修,增强受力性能,抗震性强;另一方面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总造价成本,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可证明,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能有效的使工程成本造价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性能进行更加合理化的利用,使内部结构的各个单元相互协调,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得到提升。

3房屋建筑结构技术优化的应用

3.1植入概念性设计理念,重视其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施工时不能使用具体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植入概念性设计理念进行解决。在此理念下,对同一个房屋的建筑方案,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构设计分析方法,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之后,在荷载一致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受力形态。受力形态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和材料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多样性,所以,细部结构设计也会多元化。这些情况即使使用计算机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此,需要相关设计人员采用概念性判断的方式。对设计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灵活的思维,这样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方案越灵活,过程越充分,最后的结果才会越优化。因此,实现优化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得随意。

3.2需要工程师积极参与前期工程规划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房屋结构工程师很难正确的把握,因此,需要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前期工程方案设计,与建筑师一同构思,提出合适的、新颖的设计方案,优化整个建筑。

3.3选择最优质房屋建筑结构方案

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师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施工方和承包商,在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时,通常都会设计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房屋结构方案,要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出最合适、最实用的建筑方案。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荷载程度相同,建筑师和设计人员对优化设计分析的指标内容就要合理的选择,然后进行结构方案的分析。这个分析活动就是设计师必修的概念优化设计,所以,建筑企业选择设计师的时候必须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技术,经验越丰富,优化设计分析能力越强。

3.4优化需考虑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地基基础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基基础是一个隐蔽的工程,虽然被埋在地下,但不会削减其重要性,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安全性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必须选择恰当的方案,比如桩基础的选择,需根据场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出合适的桩基类型,节约造价成本。

4房屋建筑结构应用优化的注意事项

最初期的结构设计:前期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成本,因此,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优化技术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建筑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设计的成本。因此,在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案中就应该使用优化技术,如此,才能使成本具有合理性,把合理化的结构设计完美的呈现出来。结构细部的优化工作:房屋建筑不仅要注重主体的设计,对一些基本构件也要进行精细的设计。例如,在设计矩形现浇板块的时候,先要对现浇板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把矩形板块的现浇板设计划分出来,可以避免拐角出现裂缝,使现浇板设计受力合理。现在是计算机的时代,越来越普遍的被人们使用,优化设计已经不再是工程实践的问题了,而是逐渐转变成了数学问题,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5结束语

第2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字:建筑物;设计安全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现状

就当期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地区上也存在技术差异,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将这个标准同国际同行进行比较,我国结构计算选择的荷载标准比较低,不符合国际同行标准需求,对构件的要求也比较低。另外,根据当前我国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以及规范设计上看,我国的结构构件设计还不安全,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普遍,最常见的问题表现如下。

第一,建筑工程设计法规不科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这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建筑行业起步到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建筑行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安居乐业生活目标有奉献。但是由于我国历史问题,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法规还不完善,法规所体现的法律体制也不健全。尤其是这些法规要求的工程水平设置达不到标准需求,这样相对于国际水平运行而言,我国涉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没有相关的法规进行规定,因此,我国建筑结构水平还比较低,一直不被国际同行认可。

第二,工程相关技术不符合标准需求。当前我国建筑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水平低,但是发展速度快的阶段,因此设计的结果还不能达到国际标准需求,而且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这直接导致我国涉及安全性非常低。安全性低主要表现在于,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不符合需求,设计不能根据实际工程相互挂钩,对外界的抵抗力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工程结构得不到完善,建筑发展步伐跟不上国际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我国工程质量,安全性降低也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二、建筑结构设计概念

一般而言,建筑结构设计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全性需求。这主要指的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可以承受各种将出现的作用力。当偶然事件出现时或者在发生之后,建构稳定性依旧得到保障。第二,适用性。在正常的使用范围之内,能够保障建筑物拥有大量的功能,它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也满足使用者需求。第三,耐久性。这个指的是在正常的维护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结构依旧满足预定的功能需求。从中可以看出,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这是当前建筑物使用最基本的功能表现,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同时,这也是衡建筑结构安全与否的标志,总体来说就是结构的可靠性,对这些性能的度量,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结构完成其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作结构的可靠度。建筑结构设计概念的掌握,对后期开展工作有重要影响。

三、提升建筑设计安全性应对措施

(一)把握设计概念

众所周知,结构概念设计主要来源于经过各种灾害分析,各种施工工程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认识,对建筑结构总体的把握和理解,在一定的环境下对空间进行设计。设计还会涉及到使用结构分体系以及总体系之间的力学特性以及相关环境。再选择概念性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可以从整体上获得最佳设计,这些设计成品,还需要再进一步的选择和确定。分析一个设计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其中会从整体原则考虑,需要宏观的控制思想加以评判。简单而言,就是在设计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满足结构体系需求、基础类型、水平分体系以及结构计算模型等。从中也可以看出,设计人员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应该明确项目设计理念,基于该理念范围下开展工作,得出一个设计总体思路。后期的设计以及施工才有可能更好的进行,才能保障任务完成质量,在这过程中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原则性问题。

结构方案设计对于结构安全性影响非常大,一个符合施工需求的结构方案,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性,也是安全施工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之一。具体而言,结构方案设计属于创造性工作环节,在基于基础类型、竖向结构体系、水平风向结构体系以及材料强度等设计原则需求下,还需要充分考虑该结构设计是否具备稳定性,是否有局部破坏,是否出现结构传力问题等,这些考虑显得尤为重要。进行规范性的设计,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把握,需要设计人员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进入设计时,才可以对整体结构和设计建筑更好把握。在选择模型计算时,才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建筑结构概念还包含另一个问题,需要确定出结构构造措施,需要进行精确计算。进入结构设计工作时,应该根据结构设计概念原则开展设计工作。设计安全性在结构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结构设计围绕安全性进行,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结构设计安全性,需要做好提前计算以及后期的计算补充工作。设计中会遇见结构与非结构设计问题,应该对这个部分进行简化,从概念性设计入手。

(二)整体牢固性

提高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有助于建筑物在出现局部破坏时,不会引发大面积的连续破坏倒塌,或者不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符的严重的破坏后果。当结构整体固定性已经得到提升之后,就可以有效地增强岩性效果,这样的设计有效避免在出现自然灾害时,出现生命安全以及财产损失。另外,结构的构建承载力也应该提升,这是保障结构设计安全性有效措施之一。结构需要承载一定的标准值以及强度需求,因此,设计人员会深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保障构建安全性还应该考虑到结构构建安全水准问题。一般而言,影响水准的因素主要有材料强度系数,该材料强度系数主要是进行计算材料标准值而用,从而得出构建固定承载值。负荷分项系数作用是在设计中假设将荷载标准值不断放大,这样可以更好的检验构件承载力。在给定的一个荷载标准强度数值中,系数可以提现出该结构设计安全性。在一套可靠性的设计方案中,方案应该包含可靠指标、失效概率等,当这个系数逐渐增大时,安全度也得到了保障。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我国的办公楼还有住宅,荷载标准值设定相对于国外有着明显差距。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设计水平、施工技术以及材料质量等等,从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这对结构设计安全性而言,能够极大的保障安全性提升。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安全性问题也是设计中核心问题。设计人员进入设计环节时,应该严格的遵守我国对建筑设计的相关规定,根据实际工程进行设计。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建筑结构耐久性,建筑承载力等等。这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重要表现之一,从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经济,审美角度上看,这样的设计符合我国建筑设计需求,同时也为我国今后的设计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功,鲜金宏.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中的计算分析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8期

[2]张显裕.浅谈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年B09期

[3]叶兵,杜星.凌浅谈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工程(现场)检测的要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4期

[4]曹晓婧,陈斌.结合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研究的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1期

第3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力学和结构的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基础均不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但他们对美的东西和直观的东西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建筑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给他们讲解力学和结构知识的时候,应与土木工程专业有所区别。建筑学专业学生不要求掌握过多的详细的结构计算,但在结构设计时应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力学概念、一定建筑结构设计概念和清晰的结构意识,能够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正确处理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建筑与构造的关系。并能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自如地与结构工程师进行沟通、能利用建筑结构的知识大胆地创作。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目标应当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变以结构专业特点所形成的教学内容,不能将结构专业的教学内容照搬照抄或者简单浓缩后灌输给建筑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观念陈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建筑就是艺术,艺术重于技术,于是乎就有绝大部分学生只重视建筑设计及原理、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等等主导课程,反而忽视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等技术类课程。实际上建筑师在考虑空间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一般是先形成总体方案,然后再考虑具体构件的构造。但是,与总体设计的思想相反,建筑学的学生往往是通过学习基本受力构件以及其有关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要点来学习建筑工程知识,其思路恰好和建筑设计思路相反。一个设计者的实际设计经验模式与学习技术知识的模式之间的不协调,将使学生难以在学习设计思路的阶段运用相关知识。因此传统的建筑结构的教学方式即从具体构件设计到整体结构设计不利于学生学好该门课程。

3)教学评价陈旧。建筑结构课程符号多、计算公式多,构件的构造要求多,这些知识的掌握重点在于理解和运用,大部分无需死记硬背。但是以传统的闭卷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一定会误导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为了应试,学生就一味刻板性的死记,不去理解和琢磨。这种过于突出总结性评价的期末考试极具功利性,非常不利于在课程横向联系密切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且易误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

2面向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设计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筑结构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和工程抗震等相关内容,而理论课时是相当有限的,如笔者所在学院建筑结构仅有48个理论学时,因此教学内容就必须最大程度地优化。建筑学专业在工程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利用结构概念来设计出合乎材料和结构基本规则的建筑方案,并不需要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这些工作交给结构工程专业的人士或者注册结构师们去完成。如在讲到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时,笔者建议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如何计算以及示例说明,而应该着重介绍分层法、反弯点法和D值法作了哪些假设及适用条件,D值法在反弯点法的基础上作了什么改进;在讲到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的计算时,不要一味强调大、小偏心构件承载力的具体的计算,构件的配筋率As或As''''为多少,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大偏心受压构件和小偏心受压构件如何界定,两者的破坏本质上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特征;在讲到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时,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可适当地简单介绍,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总之,应该突出概念,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意义非凡。概念设计是一种定性的设计,不是定量的数值计算。概念设计应从工程设计一开始,就从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和构件构造等几个方面把握好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房屋结构而言,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就要考虑相应的抗震要求如建筑的最大高度、场地的选择、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等。在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筑学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的安排,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对建筑学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相互融合。

2)教学手段立体化。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再运用传统的纯板书教学,而应该借助于动态仿真、智能模拟、动画再现等新的教学手段,克服单纯板书授课的不足。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一些著名的实体建筑物,如悉尼歌剧院、比斯迪拜塔、北京鸟巢等来引出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进而考虑采用课堂讨论式的教学形式,悉尼歌剧院、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中心的结构形式是什么,选用这样的结构形式有什么优点。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最后授课老师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进一步提出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结构选型对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性等等。

3)注重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比如在讲到砌体和砌体结构的相关内容时,在重点介绍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配筋砌体构件的有关内容可列入学生的自学范围。当然,自学内容可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自学内容的学习效果可通过课堂提问来检查。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主要采取做结构模型的方式,提出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将想象中的建筑造型以结构模型的形式制作出来。在建筑结构模型只有支撑建筑的结构骨架,而没有附以外观的装饰和构造的复杂材料,当建筑仅以结构骨架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对结构一定会有切实的体会和强烈的感性认识。笔者带学生参加过几届江苏省结构创新建模竞赛,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一点体会深刻,那就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后对结构的概念、对力的概念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结构的力和美应用到建筑方案的构思和建筑设计中,如何用结构来表现建筑造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完善教学评价。由于传统的期末考试极易误导师生只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忽视了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培养目标,只重视定量分析,忽视了定性分析。为了避免上述误导,笔者认为应该改革题型,试卷中不应该出现大量的计算题和死记硬背式选择题,提倡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题型,比如增加力的概念题、概念性设计分析题和结构选型等有关的试题。建议考虑开卷考试的方式,并进一步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形成性评价包括非正式的教师观察、平时模型的制作情况,平时作业情况等等。课堂提问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形成性评价的常见方式,其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而不是答案本身。

3尝试性教学改革情况

笔者所在学院从07级开始尝试性教学改革,基于教考分离的原则,建筑结构期末考试均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且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试题库中的每一份试题的试题内容分布均依据考核大纲,难度系数也基本相当)。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由表1的成绩分布看,参加教改的年级(建筑107、建筑108)考试成绩略好于未参加教改的年级(建筑106)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上后续课程的老师也对参加教改的学生反映良好。

4结语

第4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第5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设计评价

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解读

一是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共同之处在于能够对建筑本身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设计。包括对建筑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等。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构造法则、形式美学和审美规律等也基本相同,而且也都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等等。

但是二者也各有特征,例如建筑设计考虑的有关建筑的构造以及综合的关系,例如平面安排、平面形式、立面的比例,空间体量等等。根据建筑的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的形态进行设计理念的实现。而室内设计强调的是具体的空间环境下,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视觉、心理等感官的影响,然后辐射到建筑空间的照明、色彩、材料的选择设计等,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构造完美的时空氛围[1]。

二是建筑设计是在室内设计之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室内设计的主体是建筑,空间的构成与组合构成了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筑设计囊括了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建筑摄相互呼应协调,工作程序和步骤基本保持平行。工作阶段遵照建筑工程的框架完成时间来划分界限,先为建筑设计,后为室内设计。建成的建筑是框架,通过室内设计的内部改造,将整体建筑形成了内外空间环境协调统一的空间框架,保证了建筑的设计构思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室内设计弥补建筑设计中存在缺陷和不足,改善不良的环境,将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环境加以协调。室内设计师的参与,将使建筑的功能合理化。

三是室内设计也受到配套设施等的要素的制约。建筑的土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排水系统、采暖管线、通风管道、电器照明设施等,使得众多设备线路等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如上下水的明管、闸阀、龙头的接口的问题,通风设施的出风口的问题,消防设施中的传感器和自优缌艿奈恢茫室内的插座等等的布置的问题。许多室内设计要考虑的不仅包括这些设施的基本配置,还要考虑到这些设施给室内设计带来的制约问题。通过巧妙的处理将各类配套设施放置在正常运作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内部空间环境[2]。

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联系

第一,从建筑设计的前提工作的角度来看,相应的设计过程包括了室内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设计本身是有缺陷的,再加上由于新的功能的需要,对现有建筑进行有改造的需求,使得室内设计要适应不同的建筑思路和需求,进行大量的修改。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在建筑设计的前期阶段如果能够将后期的室内设计的工作考虑在内,从总体上把握建筑设计工作,或者让室内设计参与到建筑设计中,那么就能够解决很多建筑设计中缺陷问题。使得室内空间更加区域合理化。

第二,从深化设计的角度看,建筑设计的空间和设计思路,一般是在经过构造、息步伐分析、综合模拟后,呈现出整体建筑的使用和功能的设计框架,建筑设计的概念性成果如果能够通过施工设计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就能够使得建筑设计得到整体的落实。但是如果不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整体配合,那么建设设计师的思路不会得到整体的实施,最后的设计结果会存在很多不利因素。造成系统需要变更或者围护结构需要变更,给建筑工程的周期带来影响。

第三,建筑设计最终实现的是建筑产品的成果。根据设计的工作原则,追求建筑的项目规划从开始到完成的全过程,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理念,但也受到社会、经济状况、行业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方案设计阶段往往由于业主的喜好等问题,而发生各种干扰问题,使得设计人员的理念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或者受到的干扰要素过大。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等也会造成设计方案的变动。使得最终实现的设计目标与前期的设想面目全非。因此,根据业主需要进行室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提前将沟通问题做好,以避免后其的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项目成果评价:设计方案的社会效果应以社会评价、自然条件、周边环境、绿色节能、美学等标准加以评定;方案的功能设计与建筑体系的合理性,应该拥有平面功能区分、人流活动路线、空间整体效果等的评价;方案的设计创意、建筑的内装修和外装修、装饰配套效果等,应以建筑设计方案是否有创意,建筑外部环境与室内环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文化内涵和特色为评价标准[3]。

综上,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利互动,不可分割的。当二者在外延和内在联系发生衔接的时候,可以说室内设计要以建筑设计为骨架,建筑设计要以室内设计为灵魂。通过设计者的思想产生和谐统一,具有生命力和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灵感和特点的建筑设计。

三、结语

当所有的施工结束后,室内设计的工作并没有战争结束,要将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并且得到社会和外界认可后,方能真正得到最终的结果,这才是真正好的设计应该得到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云慧.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探究[J].艺术科技,2014,27(3):430.

第6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 设计 施工图

一、园林施工图的概述

1、园林施工图难以标准化

相对于建筑设计, 园林设计的形式更加自由, 所包容的设计对象也更加丰富, 尺度跨度大, 形式变化多端。就拿园林中的景观亭廊来说: 混凝土的、石质的、木材的、玻璃的、各种材质混合的,应有尽有。在同一个方案中会出现很多形式各异、个性十足的景观亭廊。这就要求施工图设计师根据经济原则在不违背原方案的设计意图上灵活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园林工程很难做到同建筑工程那样, 在绘制施工图时, 某些构件只需引用标准图集即可。每一个园林小品只能由施工图设计师自己画, 只有详细画到每个细节的安装大样, 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所需知识面广、繁杂是园林施工图的又一大特色。

2、园林设计的特点

园林设计具有边缘学科的特点,设计师在面对具体的项目时往往需要运用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 这些专业知识相对于本专业的人士来说可能不是重点与难点, 但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却往往是空白的领域。一个典型的园林设计项目需要运用到绘画艺术、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给排水、强弱电、灯光照明、植物学等专业知识, 在某些特殊的项目中, 设计者还需要了解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道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一套科学合理的园林施工图, 需要不同专业的协作,才能呈现出美好的景观。

二、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不足之处

1、作图不规范及作图错误的问题

景观设计师对园林景观设计规范缺乏了解认识,工作过程中不够认真细致均会导致施工图设计出现不规范的问题。此外,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师不熟悉施工工艺,也会导致施工图设计表达内容不完整或出现表达误差,施工图的过度修改也可能导致设计图纸连贯性与关联性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师扎实的业务能力、规范的施工设计流程是避免施工设计图不规范及错误的重要保障。

2、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工作展开前,未对景观实地施工条件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园林景观施工设计的过程缺乏充足的设计资料依据,这样便会造成施工设计图难以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给园林景观施工带来较大困难,甚至会导致景观施工无法进行,需要重新修改或编制景观施工设计图。总之,园林景观施工设计要以实际景观施工条件为参考,充分考虑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对施工设计的制约,要努力做到园林景观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条件的完美契合。

3、设计与其他图纸相矛盾

园林景观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工程施工项目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图纸也比较多。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一旦缺乏与其它专业施工设计人员的交流,没有根据自身工作与其他技术人员进行很好的协调,就极易造成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图与其他技术图纸存在一定的差异或矛盾,从而导致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图无法顺利得以落实,严重影响景观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师在其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其他项目技术人员的沟通协调,避免所设计的施工设计图与其他图纸出现矛盾。

三、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有效措施

为了切实提高园林景观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和水平,景观施工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景观施工各方面的要求,并遵照一定的流程展开设计工作。下面就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关键工作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1、做好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前期工作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要以景观实际环境为依据,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对设计方案的限制。因此,在展开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具体工作前,首先要对景观施工场地环境进行实地调研,仔细分析场地环境对施工设计方案的影响,最后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一旦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工作在缺乏充足施工场地环境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势必会对施工图设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造成施工图设计的混乱,不能准确表达施工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园林景观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方案交底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图设计与园林景观场地环境相冲突的问题,所谓方案交底指的不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性方案,而是要包括整个方案阶段,通过现场调研、方案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确定地势地形、道路、广场等要素的处理方式,完成色彩、尺寸、空间关系等要素的交底工作。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方案交底存在遗漏缺失或方案要求的设计效果难以完成,必须及时与方案设计师进行交流协调,讨论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此外,景观施工图设计师还应对场地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方案设计进行细致比较,判断方案设计是否准确可靠,直至确定方案设计准确无误后才能开始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工作。

2、严格执行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作图要求

为了切实保证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绘制质量,施工图设计师在绘图时务必要遵守一定的绘图规范。规范绘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图层,进行分层绘图;图纸上的标注以及文字应统一大小、格式,表达清晰,;绘图时比例尺的选用要以能够看清图形作为基本要求,并尽可能选择已有比例尺按比例进行绘图;绘制施工图时可本着方便、准确的原则适当选择外部参照物。

3、注重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内容编排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内容编排对施工图设计质量也有较大影响。施工图应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分平面图、详图等内容,

为了更准确、方便查找图纸,应对施工图进行编号并建立索引。设计说明是景观施工图的整体说明,对施工图起着指导作用,其内容既要包括项目名称、场地情况等概要说明,又要包括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施工说明,还要包括符号解释等标识说明。总平面图是用来表述园林景观施工设计整体效果的图纸,需要包括索引、标高、坐标、尺寸等主要内容,其对景观施工效果的表述效果比较粗略,需要通过分平面图分别进行表述,方能将景观施工设计效果详细呈现出来。分平面图是对总平面图的有效补充,能够解决总平面图比例尺过小而不能将局部景观表述清楚的问题,分平面图也要包括标高、坐标、尺寸等内容,并且需要进行比总平面图更为详细的表述。详图设计更多是细节的做法,工艺的加工方式。立面的高差关系指引。绘制园林景观施工图时应遵照尽可能将建筑位置、材料、外形等要素全部表述清楚的绘图原则。

结束语: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是园林景观施工的重要工作,施工图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施工效果,有关工程单位应加强对设计师的选择与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图设计师的业务能力,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也应严格遵守工作流程与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与其他技术人员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施工图的设计质量。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效果与经济效益等因素,统筹规划,设计出合理可行、适用性较强的园林景观施工图。

参考文献:

第7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质量管理;设计任务管理;设计进度管理

引言:纵观过去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粗放快速发展期,逐渐向理性平稳期过渡,加上相关政策调控的影响,出现了阶段性和地域性的减缓甚至停滞。而在这种局面下,房产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势必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开发水平要求更高,只有提供一个好的产品,市场才会买单。正确的设计市场定位、优秀产品质量保证、成本控制及时间进度等等影响到房产企业利润的众多因素,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些都得依赖于项目开发中合理有效的设计管理来把控和实现。

1、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管理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的设计管理,作为建设的纲领,贯穿于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始终。包括前期对于意向地块的规划研究分析和项目策划,设计过程的管理,施工的技术配合及效果控制等等。

设计对项目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建设项目质量、项目投资和项目进度三个方面的影响。对建设项目质量的影响,不单指建筑本身结构安全质量,还指项目的使用质量和运营质量。一般研究认为,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50%~75%以上。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1];设计管理对建设项目进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如若没有及时完善的设计文件,建设项目就无法有序进行。设计文件质量欠缺,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进度。

而具体落实到设计管理内容上,则表现为设计质量管理、设计投资管理和设计进度管理。下文将以杭州某商业楼盘为例,对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设计质量管理进行深入剖析。

2、房地产项目设计质量的管理

2.1楼盘建设概况

地块基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临杭海路,南临一号路,东临翁乔路,北面暂为空置地块,与空置地块相隔为杭浦高速路。地块紧邻地铁一号线翁梅站。项目包括居住、商业服务业设施用房。总用地57573平方米,规划容积率为2.7。总建筑面积约19852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554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3079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其中包括土建、设备、安装、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等。

本项目以打造城市地铁楼盘为出发点, 项目依托于最新的地铁1号线沿线,打造一个纯刚需的青年住区。同时根据公司的高周转开发节奏,项目拿地8个月后进行开盘,因此设计管理对项目开发前期、设计资源、采招、工程各专业的统筹协调尤为关键。基于对地块属性的深度思考,总图设计中分为商业办公和住宅两大区域,本着“资源有效整合”的设计原则,住宅由9幢点式和地块北侧两幢板式组成,整个规划显示出较具居住型、舒适型、集约型、生态型特色的效果,将地块的规模效应发挥到了最佳。

2.2设计质量管理

2.2.1 设计单位的管理

一个好的项目产生,除了房产开发单位前期的详细调研和正确的市场判断之外,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也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管理环节。每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其复杂难易程度,需要涉及的设计合作单位也略有不同,但基本包括土建设计、基坑围护设计、市政综合管网设计等主体设计,和幕墙设计、智能化设计、泛光照明等二次深化设计,以及最后的景观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等等。除少数具备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多种资源整合的大院外,还有一些是在一定设计领域具有专长的设计公司。对设计单位的考量可以从设计领域优先、成本优先、区域优先、磨合优先、技术和服务优先五个方面进行考量。经过各方评估和商讨,本项目最终选择了一家和建设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且在成本控制、技术支持和后期服务方面都有着很好口碑的建筑设计公司。

2.2.2 设计任务的管理和职责的明确

房地产企业设计管理部门的任务不是设计房子,而是打造产品,因此在制定设计任务书的时候需要非常严谨。任务书内容不仅要能够完整的表达该项目的开发理念,而且需要设计单位在不违反规范和法规的前提下,优化设计细节,做到成本和图纸质量的前端控制。因此在编制任务书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国家和地方法规、精简土地出让文件中规划条件、确定成本测算、限额设计的限值、编制总体设计节点等等,以确保设计任务书的合理有效。同时,设计管理部门在评判审阅设计成果时,是站在客户和销售的角度,根据设定客户的喜好来判断成果好坏。因此,好的设计管理并不是只针对设计,而是要跳出设计来谈产品,更多的参与到营销产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中去,任务书的编制才能做到精确、有效。

除编制设计任务书之外,设计管理者,应着重关注设计管理前期和设计管理后期的内容,最大化的依靠设计院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解决设计管理中期的内容。尤其是前期概念阶段的设计,因为这将直接影响项目定位是否合理与产品的销售业绩;另外需要重点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将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和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声誉。

该项目设计管理的工作重点简述: 一、拿地阶段:把握产品与地块的对接,在拿地之前进行多方案比较,对未来市场方向进行分析,同时初步判断项目对公司能产生的最大的价值; 二、概念性方案设计及评审:使土地价值最大化,并获得具有升值空间和公司最大效益的的规划结构; 三、方案设计及评审:确定最佳的投资性价比,此阶段将确定80%的建筑成本,重点是规划方案、单体形式以及户型设计的考量,项目根据地铁的明星效应,做到纯刚需楼盘的多点式住宅布置,同时单体形式采用最新适合年轻人审美的新古典风格,而且90方以下户型占比达到90%以上。这些内容处理得当,将极大的促进销售并使产品有更好的附加值; 四、施工图设计及报审: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根据公司标准化的应用,控制建设成本,降低施工难度,选用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最大可能的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 五、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提升楼盘品质和美誉度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项目做到与建筑风格完全匹配的景观风格一同打造,实现项目建筑和景观的共生,融合。

2.2.3 设计进度的管理

设计进度的管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开发节奏,是项目最终能否做到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设计计划的编制应该是在保证各个专业设计时间基础上,能够将设计中各阶段进行完毕,同时保证下一步设计成果需求部门的时间节点。要做好各类设计的无缝链接,相关设计单位的选择工作,也应该相应地前置,并作好不同设计工作的设计交底,避免各项设计在思路和设计要求上的脱节。其次,编制的设计计划,应尽可能周详,尽量做到各专业、各开发周期的设计节点控制。

公司对于项目的开发是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那么整个开发节奏从前期、设计、工程、营销的节奏就是快,那么在落在具体的设计管理上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严格的时间节点控制,从项目整体运营的一级关键节点,到项目工程开发的二级节点,再到设计管理的三级节点,进行严格遵守,实施节点问责制。其次是下游的设计阶段前置,进行各专业的交叉设计,尽量在出图的时候杜绝返工,一方面减少成本浪费,一方面减少时间的重叠,做到时间和质量的双重优化。最后是协调开发公司的前期、成本、采招、工程、营销各部门,尽量做到任何设计出图都有相关部门的前置支持。

只有项目做到了思想前置、问题前置、时间前置,再经过严密的协调,项目的的快速开发才能顺利进行。本项目最终做到了拿地4个月开工,8个月开盘,14个月回笼资金。

2.2.4 设计质量管理,并形成标准化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是以技术为前提的。通过流程把握规范的同时,还要做到公司标准化的建设,尽量做到项目用统一的技术要求、同样的审图模式、同样的变更模式来对应各自的具体工作,通常的技术管理工作分为①标准化的研究;②任务书要求的编写:③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④设计文件的综合审图流程和制度。[2]最后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的类别作统计分析,优化类变更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进入标准化的设计库,积累技术管理的经验和提高设计管理能力。

设计管理人员除了要对设计业务价值链有清晰的认知和工作思路之外,还应对设计业务流程各阶段的成果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并将设计的各个环节形成标准化,最后项目做到图纸、施工、采购、成本的一条龙标准化服务。

3、结语

设计管理是房地产开发中很重要的环节,好的设计管理是成全好的项目的基础和关键。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设计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需要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每个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调整和变通。才能达到设计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心得,加上具体工程实例,对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设计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总图设计、场地、总平面、竖向、市政管线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总图设计的定义

总图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而场地设计作为总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场地进行系统、合理的设计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应综合利用各种条件,合理确定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交通运输设施的平面关系、竖向关系、地下管线综合、空间关系等内容。

场地基本概念及类型

场地概念

狭义上的场地是指基地内建筑物之外的室外场地,包括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室外展览场地、绿地等。

广义上的场地是指基地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2.场地基本类型

2.1按照建筑项目性质和特征划分,场地有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设场地。工业建设场地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需要而设置,因此场地建筑

面积大,交通运输复杂,运输方式因工业种类而异,场地建设周期长。

民用建设场地为适应人流,车流,货流活动需要而设置,并考虑建筑

空间,流线,结构,造型,及场地的环境,建设周期相对较短。

2.2按照地形条件,分为平地场地和坡地场地。平地场地一般坡度在3%以下,坡度在3-8%为缓坡地,8-25%为中坡地,25-50%为陡坡地,50%以上为急坡地。前两者为良好建筑用地,中坡地为可建筑用地,陡坡地为可适当利用建筑用地,急坡地一般为不可利用建筑用地。

场地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场地设计的基本条件

总图设计的基本条件:规划用地地形图、当地的地质及水文气象资料、规划用地指标、规划道路及市政管线接点、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条例、规划用地红线及批文;

1.1收集整理建设方提供的设计条件和依据(复核及校对)

规划用地红线:

规划用地红线的坐标、标高有没有?有的对不对?

设计范围内外的地形图:

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是否准确、完整、清楚?所需地形图范围应至少延伸至用地红线外100 m范围,便于对周边场地的现状及规划作出相应评估及相应的场地解决办法;

当地的地勘及水文气象资料:

建设方是否提供当地的地勘及水文气象资料?有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

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条例:

建设方需要提供当地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条例,每个城市因地区位置不同对规划要求有诸多的不同,当地方规划管理的条例与国家规划管理条例有矛盾时,应以当地地方规划管理的条例为设计依据;

城市规划道路及市政管线接点

在设计范围内有没有城市规划道路及管线接点,有接点时需复核及校对规划道路及管线接点的坐标及标高对不对,市政管网资料特别是雨污水资料是决定场地竖向布置的重要条件。

1.2清理原始地形图

当拿到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并且确认准确、完整后,应将地形

图中各图层分类归并,删除多余的图块,将断掉的粗细等高线连接起来,并且保留原始地形图另存备份。清理地形图目地是为了总图各阶段设计中的图层管理有序。

1.3实测地形图的范围

1)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设计阶段为1/1000地形图;大片区规划考虑排洪防涝需要1/5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来寻找分水界线,计算分水界的汇水面积和计算排洪流量;

2)施工图阶段为1/500地形图。地形图若不准确,总图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地形图是总图专业最原始的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也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

3) 施工图设计时刻根据情况将地形图的范围要扩大到红线外100-500米。便于如实的反应设计场地内的相邻情况,也有便于工程项目周边的设计衔接。

1.4现场实地考察及踏勘

在总图规划设计前场地设计人员需要到现场实地考察踏勘地形,踏勘时要观察实际地形与地形图是否准确,若有差错或漏缺需要建设方补测纠正,实地考察建设区域地质稳定情况,有无滑坡、溶洞、危岩及地下泉水出水口等,向当地人了解该地区最大暴雨时的冲沟、湖水、河流的洪水水位及常年洪水位,若有滑坡、溶洞、危岩及地下泉水出水口等地形图上无法表达的地质危害的情况,应要求建设方请地质危害评估单位对建设场地做地质危害评估,待评估结果出来明确该地质条件稳定,并对该工程无大的影响方能接续做总图规划设计。只有熟悉地形地貌地质并将地形立体的印在脑海里才能真正的做好总图规划设计。

2.场地设计的控制要点

2.1总平面

1)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利用红线地块的形状,合理、经济、有效地布置南北及东西向建筑。如图所示该项目为有效利用地形及用地红线布置建筑物的典型案例,建筑物尽量平行等高线,尽量避免建筑物的不利朝向,满足日照消防间距的同时达到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

2)在国内各地区的规划管理条件不一样,总图规划方案设计的控制要点不同,需要严谨分析区别对待;

3)根据各地的日照及消防间距要求,合理地布置组团道路及建筑。

该项目首先确定车型出入口位置,在满足坡度要求的前提下布置道路线性,尽量美观,合理且满足高层住宅的消防扑救要求。

4)该项目利用地下室来填平洼地,局部为二层地下室,减小组团之间的高差。不同标高组团之间通过坡道相连接。由于场地高差较大,为了减少台阶高度和边坡支护成本,地下室都采用自南向北2%-3%坡度的斜板。

2.2竖向防排洪

1)建筑布局一般以顺等高线设计为主;

2)局部空间采用架空设计;

3)随着地势的变化设置不同标高入口;

4)不同层面的交通廊道的链接;

5)建筑内部空间的逐级跌落等处理手法;

6)找准市政雨污水衔接点的坐标、标高及管径,与市政雨污水的衔接点的标高为场地设计控制依据;

7) 顺应地形尊重自然地貌尽量不破坏自然排水系统做竖向台地设计;

划分建设区域内的山体分水界限,算足汇水面积,做好排水冲沟及场地排水流向的竖向设计;

8)有条件时道路竖向设计应顺坡,给水专业提供良好的室外雨污管线排水条件。

竖向设计五要素:最低点标高、最高点标高、地面形态、场地安全、土方量。

主要台地标高确定的适当及小区主干道方案的好坏,是控制工程总造价的关键;

合理利用错层、架空、下沉地坪、标高错落等布置手法,使建成后的场地接合地形参差有序,高低错落,层次丰富;

人形与车行交通的组织设计,立体交通设计;

一个平面有多个竖向设计方案,哪个最合适可以更好的结合现状,有效利用地形,节约成本,才是最好的竖向设计方案。

2.3 道路

1)纵坡与极限坡长----一般项目道路纵坡最小0.2%,最大8%,道路坡度为8%时连续坡长不应超过200米;多雪严寒地区不大于5%。道路坡度为5%时连续坡长不应超过600米;个别项目困难条件下,在当地审批部门允许的情况下个别路段坡度可不大于11%,坡长不超过80米。

2) 横坡与转弯半径-----由于受消防车车长限制,普通消防车(中型)最小转弯半径9m,登高车(大型)12m。行走大型消防车的道路曲线段和交叉口最小内径一般达到10m可满足消防要求(特殊情况需在平曲线外侧设超高以减少离心力的影响,如上图所示绿色云线为道路超高缓和坡段);

3)竖曲线与缓和坡段----当小区内主要道路变坡点两侧道路纵坡代数差绝对值大于3%时应考虑设置竖曲线,其半径不小于150米,竖曲线长度不小于15米。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2.4管线综合

找准市政各管线的衔接点的标高、坐标;管径大小;将各专业的管线综合在一张总图上,起优化和系统管理的作用,原则是:小让大,浅让深,有压让无压,远期让近期,投资小让投资大的,主要解决管线线路短捷,技术经济合理,施工操作可行。给建筑和景观创造良好的条件。管线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可轻视的。供电及通讯系统犹如城市动脉,供水及供气系统犹如城市静脉,雨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犹如城市的消化及排泄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有正确的技术决策外,还要有长远规划建设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3.场地设计的内容

平面及道路竖向跟地形的有机接合;

山地小区道路占地比系数的合理性:小于等于12%是经济的,在15%是合理的,大于15%就不经济合理了;

水土保持:土地小区内加固的挡土墙及边坡占地(自然坡度大于10%以上)与建筑用地面积之比为10%-15%(自然坡度越大取值越大),若是挡土墙及边坡加固系数小于这个数,场地受雨水冲刷时就会失稳产生泥石流、滑坡等危害;

山区建设应做排洪防涝的措施设计(并要求甲方提供当地最大暴雨强度及最大洪水频率);

考虑建设用地内的分期分区土石方平衡问题;

小区与市政道路及管线的衔接关系。各专业设计分工明确、具体,设计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如地勘资料、市政管线及道路的接口坐标标高以及管线接口处的管径容量大小等均要明白准确)。

四、出入口与道路设置问题分析场地出入口与道路是联系基地与环境、与内部建筑设施的交通纽带,承担着交通运输、物流 ( 包括人流、车流、货流 ) 分配、消防通行及人流疏散等重要作用。场地出入口与道路出入口设计应满足其交通功能要求,为物流活动提供安全和便捷线路,提供合理的长度和宽度,保证物流活动的通行疏散能力。如航空港、车站、码头等城市交通枢纽中心特别重视物流集散;百货商场、文艺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场所需要考虑物流组织,可见,场地出入口与道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1.出入口设置

1.1 场地出入口设置一般要求不小于 2 个、间隔距离不小于10 m。1.2 在一般情况下,出入口设置应减少对城市干道交通的干扰。当场地同时毗邻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 ( 支路 ) 时,一般主入口设置于主干道上、次入口设置于次干道上,并优先选择次干道一侧作为场地机动车出入口。

1.3 场地机动车出入口应避免设置于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其位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1)与城市道路交接时其交接角度应不小于 75°为宜;

2)与相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 ( 道路红线交叉点 ) 距离应不小于 80 m,与次干道交叉口距离应不小于 70 m;

3)与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下通道边缘距离应不小于 30 m;

4)是与公交站点边缘距离应不小于 15 m;

5)是与学校、公园、儿童和残疾人使用的建筑出入口距离应不小于 20 m;

6)是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起坡点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1.4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

2)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入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

3)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式,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4)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5)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路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1.5消防车通行要求:

1)建筑群内部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小于160 m;

2)沿街建筑长度不小于 160 m 或建筑总长度不小于220 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的车行通道供消防车通行;

3)消防车通行宽度不小于 3.5 m,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小于 4.0 m,其净空高度应不小于 4.0 m。

1.6人流疏散要求:连通街道与建筑内部院落的人行道间距不大于 80 m 为宜,并设置符合防火要求的消防车通道,使所有的内部院落建筑在必要时都有消防车可通行和到达。

2、道路设置

第9篇: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内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方案;结构体系;布局设计

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是以设计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投资估算等组成。建筑工程的方案要符合国家、地区的相关建设法规,确保方案中的内容与深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在建筑方案中不仅要对整体规范中的细节考虑清楚,而且还要在布局设计中将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以及变形缝布置等表明清楚,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按照方案中有条理的进行。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变形缝的设置中会给方案的整体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房屋防水、地下室漏水以及立面处理等,所以在设计中要调整布局的平面以及尺寸,在施工中要减少缝隙的设置,如果方案中必须要设定的缝旷,就要将此划分为独立的单元,减少变形缝带来的影响;如果房屋的长度超过设定值,可以通过设置伸缩缝的结构进行弥补;如果建筑物施工地区处于气候比较干燥、炎热气候,要在设定的时候减少伸缩缝的间距。

二、整体规范体系

在建筑方案中的整体规范要从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架构体系、简体结构体系等方面考虑其完整性。

1、框架结构体系

在建筑中框架的主要结构是纵向和横向框架。在框架的受力方面要综合考虑竖向压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压力。在框架的结构布置中要满足其灵活、安全的特点,对不同建筑类型和功都能够适应。框架的设计同时要满足其结构延性和抗震性的良好特性,以防在侧向刚度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地震等外界因素强力的破坏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引起结构构件的破坏,在框架的高度方面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2、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构成包括楼板、纵向、横向剪力墙组成。在剪力墙的受力方面,既要承受全部的竖向压力,还要承受水平方向带来的负荷。由于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侧向刚度要比框架体系的大,所以在高度方面剪力墙体系也比较有优势。在竖向的压力是由楼盖直接传递给剪力墙,楼板的跨度一般在3m—8m之间,是由剪力墙的间距决定的。所以在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受到很大的限制,适用于平面布置比较规则的旅馆或者住宅等。当建筑中底部取消一部分剪力墙的时候,在这种大空间的条件下满足了建筑的需求,其中一部分的剪力墙的底部成为了框架,另一部分的剪力墙还是作为落地剪力墙,满足建筑所需的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在剪力墙的传递上,如果要满足从上层剪力墙到落地剪力墙的有效传递,一般设置过度楼面,起到转换层的作用,材料的选取上可以用厚板或者桁架。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这个体系是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成的。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克服了框架侧向刚度小的缺点,同时也不存在剪力墙结构开间过小的现象。所以建筑布局上能够灵活的展现出来,又满足了建筑物中所需求的侧向刚度。在楼盖的自身平面中有很强的刚度,在力的承受方面比较均匀,框架和剪力墙同时承担水平方向的压力。但是在竖向压力上由于建筑物类型不同,由框架或者剪力墙独自承担。在这种体系中剪力墙要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提高抵抗扭转的能力。

4、筒体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框架体系、筒中筒和成束筒组成。在建筑施工中要减少楼面之间的结构跨度,在建筑物中间要设置一些柱子,起到分担负荷的作用,水平压力由框架结构承担,柱子就能承担竖向的压力。筒中筒的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框筒和核心筒,其侧向的刚度很大,在高层建筑物中是主要的结构形式。要注意在内外筒之间的距离超过12米的时候,要减少楼面之间的跨度,就要在建筑中设定内柱,减少竖向压力。本工程做主次梁楼盖的柱网布置时考虑上述影响优先选择的柱网是矩形(除建筑有功能要求的以外)以短跨为主梁,长跨为次梁,而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应小于0.75比较经济,本工程一般比较常取0.65-0.7,这样设计出来的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从而保证楼盖的结构高度最小.另一方面,从本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美学方面考虑,主梁的布置是依据房间布局而定的.关于厅的楼盖,虽然其开间和进深尺寸都相对较大,由于考虑到厅的净高和空间美感,厅里的楼盖就做成大板而不是设置次梁来降低其板厚.因此,本工程主次梁布局主要是依据墙下有梁的方案来定的.这里就取一个本人在实习期间所做的一个简单的实际工程来为主次梁的合理布置做一概念性的比较。换一种方案,将其布局改为长跨为主梁,短跨为次梁,则主次梁布置为了便于比较,次梁之间的单向板跨长与原设计保持不变,取L=2.4m,则厚仍为90mm;并根据比较方案中的主,次梁总挠度及其主梁的最大弯曲拉应力应的原设计的主,次梁总挠度及主要弯曲应力相同的原则(即g2+j2=g1+j2,误差不大于5%)来确定所需主次梁.

5、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在满足建筑的整体规范中,框架—筒体结构是在核心筒周围设置的框架,它的受力形式与框架—剪力墙相差不多,在建筑的施工中筒体和框架发挥了各自的功能特点。核心筒的位置不是随便设定的,要根据建筑布置来确定,所以这种结构的侧向刚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还存在一种规范形式,在建筑物的中间设置框架结构,而四周布置多个实体的筒体。这种形式属于框架——多筒体的结构体系。

6、巨型框架结构体系

巨型框架结构是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柱子来实现这种结构体系。在建筑物中每隔几层或者十几层的距离,筒体与筒体之间要设定巨型梁或桁架,这种结构体系能够实现高强度的侧向刚度。次框架的设定上一般在巨型梁或者悬挂在巨型梁之上。在这种悬挂结构中力的承载能力不同,竖向和水平的压力全部传递到巨型梁框架之上。

三、布局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

在建筑物中,水平压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能够抵制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布置中具有圆形、椭圆形等流线型的建筑物,减少了风对建筑物的阻力,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由于平面对称、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合理,所以在地震等原因引起的震动时,能够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中,对横向剪力墙的设置要满足负载的要求,一般在楼梯间、电梯间及负荷较大的地方进行设定。对纵向剪力墙的布置要求要根据建筑物设计的不同所布置的位置也不同,大部分设定在中间区段,但是如果房屋的纵向较长,要减少温度以及收缩应力的影响,就要使纵向剪力墙不能集中在两端。筒中筒的结构中高度与宽度的比值要大于3,对于高度不能低于设定的最小值60米;在框筒结构中高度与宽度的比值要大于4,对于框筒墙面孔洞的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的40%,才能在抵抗水平压力的过程中,将框筒的空间性能发挥最大;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距离,根据建筑物抗震性的需求,如果属于抗震性设计就应当小于12米;如果属于抗震性设计不能大于10米。

2、纵向布置

在抗震设定下的建筑物,对于竖向布置要满足规则、均匀的设计要求,不能出现外挑和内收的现象。在楼层刚度上要力求稳定,不能出现急剧的变化,要根据高度的改变而逐渐的变化。避免突变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满足这种要求才能进行竖向的建筑,楼层刚度不能低于上下层刚度的60%,而且要满足连续两层刚度的下降不能大于50%。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方案中的整体的规范与布局的设计对施工起到决策的作用,所以在选择规范体系中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以及功能的不同采取的规范方式也不同。同时在布局的设定中要对平面布置以及纵向布置都要满足设定的要求,才能确保施工方案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艳鹏;浅谈钢结构的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