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市场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机市场;农机产品;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现阶段,农机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农艺对农机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农村基础条件差、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健全农机流通体系,建立农机市场,还需发展和完善。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机化事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向多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发展,农机化品种也由原来简单的机械化,向电器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农机市场活跃、农机保有量逐年增加[1-2]。但随之而来的是假劣农机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地侵害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3]。这些产品不但贻误农时、坑农害农,而且还极大影响了农机市场整体发展水平,制约了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现将青海省互助县农机市场的调研报告如下。
1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互助县农机及配件市场占地面积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全县共有95个经销点,县中心规模较大的经营商在五岔公路沿街两侧集散,该市场现有经营商15家,从事整机销售的有10家,从事农机具销售的有3家,其他营销企业(点)比较分散,互助县建新农机商行主要以农机动力机械、配件、农机整机经营为主,是当地主要的农机销售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农机产品种类较多,但主导产品相对集中,以小型机械为主。目前5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在互助县没有经销点。中小型农机产品涉及的门类、品种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及动力机械、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小型电机以及各类机械的零配件和配套机具等,具体产品涵盖近百个品种、几十种型号,大多数因分散不能形成规模。
(2)中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三农”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机购买热情持续高涨,激发了旺盛的市场需求。调查发现,以小麦为主的种植、收获、耕作机械基本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小型机械和耕整机,农机企业都订单充足,但无存货。手扶拖拉机、小型柴油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产品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形势,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需求量大,以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机、犁、旋耕机等为代表的机具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3)企业经营观念发生变化。农机经销企业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激烈的洗礼之后,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企业开始关注规范化经理技术的创新和保护、市场秩序的规范、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积极的变化将为互助县农机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5]。
2农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经销企业虽数量多,但规模小、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缺乏行业龙头的拉动和支撑。农机个人购买者绝大多数是农民,购买数量少,制约农机机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农机经销企业年销量只有几十台,处于“散、小、弱”状态。因缺乏大局观念,只追求短期利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互助县农机经销企业的正常发展。
(3)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农机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市场,购买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政府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对于提高农机购置能力,促进农机产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发展对策
(1)严格把关。对每种申请产品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将质量好、信誉高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农机新产品推介给农民。通过规范农机化市场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
(2)开展农机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与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重点对农机专业市场以及乡村农机集散地和农机经营场所进行经常性的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以及没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许可证书的农机产品,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偷工减料、使用旧件拼装的农机产品,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滥用厂名商标的农机零配件。
(3)开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工作。通过跟踪考核,全面准确地掌握机具的有效度、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故障间隔时间(面积)、作业时间小时生产率、作业量、单位面积燃油消耗量等实际状况,为农业机械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4)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农机产业的管理体制,杜绝多头管理[6]。其次,要研究制定农机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市场动作。
(5)服务性完善。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销售者要对农机产品质量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很难解决“三包”问题,因此,必须要解决销售企业售后服务水平、修理技术,保障农民购买农机应得到的服务与政府政策性补助。
4参考文献
[1] 车建海,彭志强.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安全生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102-103.
[2] 权炳娟.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0(5):668.
[3] 高海棠,秦长仲.对青海省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牧业,2006(2):15-16.
[4] 张蓓蓓.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7(4):82-83.
论文摘要 为促进安徽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安徽省农机系统组织考察团赴山东考察。介绍了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做法,并提出发展安徽省农机的建议。
安徽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约67万公顷,总产250~300万吨,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的关键性作物。但是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起步晚、档次低,现有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滞后于当前玉米生产形势,特别是收获环节已成为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较难突破的瓶颈。省农机局为尽快改变被动的工作局面,服务于“玉米振兴计划”,促进玉米增产增收,2008年8月11~15日,由省农机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岳粹刚为团长、省农机局机关、省农机推广总站、省农机鉴定站、省农垦集团、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社、农村工作通讯有关人员和6个玉米重点市农机局领导、10个玉米重点县农机局长及农机推广站长组成的46人考察团赴山东省有关农机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5d的“玉米收获机械化”专题考察。这是我省农机系统近年来针对一种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组织的最大规模的考察活动,充分说明了我省农机系统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决心。
1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
考察团主要参观了山东省进入国家和我省购机补贴目录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重点考察玉米收获机械,先后参观了山东金亿、福田雷沃、山东巨明、山东国丰、山东大丰等5家农机装备企业。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金英是全国农机企业中不多的女干部,在她的带领下金亿公司经过2次蜕变,成功开发出的春雨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夺取销量和政府补贴数量2项全国第一。福田雷沃重工是最年轻的农机装备民族企业,也是农机行业里最国际化、最具竞争力“中国企业500强”, 2007年销售收入实现95亿元,参观福田雷沃能给人一种活力和震撼感。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跨行业的国家重点农机制造、农业综合开发、木业加工、汽车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公司秉承“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2007年完成年营业额7.8亿元,二行、三行背负式、三行、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自走式互换割台玉米收获机销量连年翻番,是安徽保有量最多的机型之一。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是我国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最早的研发单位,是国家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国科字〈2003〉98号)承担单位,其产品适应广、效率高、投诉低。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主产品有大丰王牌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大豆联合收割机等,是我国生产联合收割机的骨干企业之一,在安徽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2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做法
通过5d的考察以及和相关企业负责同志、技术人员的交流,笔者认为山东省农业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有以下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种植玉米的方法。山东省玉米种植比较精细,沿路放眼看到的是横成排竖成行、高矮一致、整齐划一的玉米田块,说明山东玉米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这与我省玉米种植品种繁杂、行距随机、管理粗放的靠天收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发展农机制造业的理念。山东省农机制造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山东省有关政府实施的惠企政策密不可分。以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为例,在企业改制之初,当地政府决策果敢,彻底到位,不患一时得失,在企业扩容增编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对包括企业用地等一系列文件的审批及时迅速,这才有了该企业2007年销售额7.8亿元的骄人业绩。三是农机企业家锲而不舍的追求。我们考察的5个农机企业,除福田雷沃外,4家企业都是在农机社(修配厂)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的领导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奋斗史。如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英,2次把濒临倒闭的企业扶起来,成为全国农机行业知名品牌,靠的是诚信的力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祥谦先生等。四是农机企业对农机市场信息的精准把握。随着稻麦联合收割机技术的普及,稻麦机已趋于饱和,农机制造企业要想继续引领辉煌,必须针对农民需求、农业发展特点、补贴导向另开市场。这个新的市场就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我们参观的这5家农机制造企业都是精准地掌握住了市场方向,针对不同购买群体和玉米种植制度,开发出了背负式单行、双行、多行和不对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并且研发出20~80马力多种型号。自走式在开发出了单行、双行、多行和不对行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同时,又开发出了割台互换的麦(稻)玉多用途联合收割机,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丰富了玉米联合收获市场。
3体会与建议
3.1体会
通过考察学习和零距离与农机生产企业座谈,使考察人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大大增加了做好我省农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切身体会到我省和农机发达省份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白了农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任重而道远。
3.2建议
3.2.1树立农机强省的理念。一是应以我省现有的农机生产企业为基础,大力扶持农机制造业。2008年,中央和省财政投放我省购机补贴资金2亿多元,由于我省缺少优秀的农机品牌,2亿多元的资金几乎悉数外流,使我省农机行业发展更为缓慢而艰难。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抓住农机维修巨大的潜在市场,扶持建设一批农机维修4S店;同时,尽快制定农机维修行业的地方标准,逐步淘汰作坊式维修摊点。因此,抓住制造和维修这2个关键环节,有助于促进我省由农机使用大省向农机生产强省的转变。
下面我代表镇农机站向大会做述职汇报,镇农机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政策引导,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现将镇农机工作汇报如下:
1、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
镇完成全年水稻机插250亩,在桥镇村吴郢队,建立一个市级机插秧示范区,但相对于发展水稻水稻机插秧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明年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无机插村建立水稻机插示范点,依托示范点的示范效应,推动我镇水稻机程,争取在明年使我镇水稻机插面积突破500亩,机插百分比达到两位数,完成水稻机插整组推进2个。
2、大力推动小麦机条播技术
经过我站工作人员和农技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在农机局领导的支持下,在寨山村的配合下,在寨山村李郢片实行小麦机条播示范区300亩,辐射带动全镇实现机条播小麦近亩。今年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该种植模式,加强薄弱环境的改善,加大机械植保力度,强力发展小麦机械化条播技术,实现今年将此种种植模式在全镇推开,改变小麦的种植模式,推进我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3、抓好农机补贴工作
今年为了切实抓好农机具补贴工作,我站年初就已进行了宣传,下一步在加强宣传补发政策、补贴范围和机具项目的同时,要求购机户提前准备,尤其是欲购收割机的农户不能坐等而要提前预订购买。尽量让意向购机户都能买到自己满意的机具,使更多农民从政府农机具补贴政策中获益,提高我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4、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我站今年继续配合农机校搞好水稻机插秧的培训工作,通过镇村干部及早的联系培训场地和参加培训的学员,办好学习班,让更多的农机手掌握更多的农机技能,在更好的服务于农民中提升农机在农村、农业中的地位。
5、推进农机服务工作
大力配合市局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全面协助推广站搞好农机推广宣传工作,帮助农机合作社与种田大户签订订单作业。
6、加强农机安全工作
加大创建平安农机力度,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协助监理站抓好农机年度检审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农机手的农机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生产安全意识。
7、强化农机宣传工作
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道工作,重点抓好农机信息收集、,加强农机化宣传工作。
8、做好维修网点的年检、农田作业服务农机户,开展农机具维修和农田作业专业化服务。大力开展了农机销售、维修、服务等重点工作中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和农机维修经营活动,净化农机市场,保证了农机产品质量,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户的根本利益。
2014年上半年总体发展情况
(一)农机装备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10.55亿千瓦,较2013年底增长约1.54%,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达2305万台和3917万部,较2013年底各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达548万台和860万部,较2013年底分别增长3.99%和4.04%;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预计分别为1757万台和3057万部,与2013年底基本持平。水稻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预计分别达64.55万台和147万台,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增幅高于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增幅,拖拉机大型化、配套化的趋势明显,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深入展开。一是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今年春耕期间,全国累计投入2434万台(套)农机具进行机耕、浇麦、机播、机插秧等春季机械化生产作业,共完成机耕面积6.78亿亩,较上年增加约1000万亩。“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收获机械55万台,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87亿亩,机收水平达到9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麦收主力,小麦主产区“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全国麦收高峰期整体前移,麦收基本结束时间较去年同期提前4-5天,为秋粮生产赢得了主动。二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突出。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顺利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国完成深松整地面积4052万亩,机插早、中稻9793万亩,机插率42.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全国开展了19个水稻、8个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三是大宗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扎实推进。联合有关科研推广机构开展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在全国布局了以油菜、棉花、甘蔗机械收获为主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片,开展品种选育、机具选型、栽培方式配套等相关试验示范工作。举办了油菜机械收获现场演示会,着力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三)农机市场加快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流通业稳步发展。全国农机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进入6月份后,全方位回升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9.9%。除拖拉机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以外,多数产品稳步增长,农机工业发展总体健康。农机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制造能力提升步伐加快。拖拉机产能相对过剩与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部分中小型拖拉机市场趋于饱和,刚性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适合丘陵山区生产的小型拖拉机需求旺盛,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平原地区进一步向大型化、技术领先、功能先进方向转变,100马力段以上机型呈现不同程度增长。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调查,全喂入轮式小麦联合收获机上半年销售量同比下降9.91%,喂入量5kg/s以上机型占比达64.6%;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上半年销售量同比下降1.8%,喂入量2-3kg/s机型占比达49.08%,市场需求差异化趋势明显。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骨干企业玉米收获机销售数量同比增幅为51.18%,需求持续增强。虽然今年上半年低端简易手扶插秧机增量有所下滑,但我国机插秧水平不高,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平原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高速插秧机需求量将逐渐呈上升趋势。
(四)农机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死亡人数持续下降。1-6月份,全国累计报告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746起,死亡71人,受伤233人,直接经济损失554.45万元。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66%。其中,拖拉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占比分别达37.1%、62%、58.4%。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控制考核指标的7.43%,在总体控制考核指标进度目标以内。
2014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方式不断创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全面实行“全价购机”。今年除北京、和黑龙江垦区部分管局外,其他省份全部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机具“普惠制”。2014年全国有21个省份选择部分急需机具试行敞开补贴,其中江苏省缩小补贴产品范围至50个品目并全部敞开补贴,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兜底。三是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经销商资质条件和确定经销商,农民自主选择农机销售商、自主议价,并允许跨县购机。福建省进行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除被明确取消补贴资格的农机产品外,符合条件的购机者选择购置省内销售的农机产品,都可申请补贴。四是严肃处理违规经营行为。上半年农业部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品经营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指导各省取消和暂停了50家企业的产品补贴资格或补贴产品经销资格,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和销售行为,努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实施取得良好的调控引导作用。
截至6月30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9.6亿元,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170亿元的35%,补贴农机具110.5万台(套),受益农户97万户。在全价购机、直补到卡、敞开补贴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影响下,农民购机更趋理性,更加注重与农时季节的结合,更加注重货比三家,购机盲目性大大降低;农机制造企业的战略意识、市场竞争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呈现多元化态势,扶持手段不再单一。今年上半年,农业部《2014年深化农村改革等50条政策措施》、《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农业机械化金融信贷扶持政策等均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探索,扶持政策手段“组合拳”正在形成。利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继续在部分省份开展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发展。以东北和华北为主,开展1亿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试点,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农业机械化金融信贷扶持政策的实践和探索,如黑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开展了农商贷、农机融资租赁、小额信贷、“银社对接”等方面的工作,都是推动开展农机金融服务支持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
(三)农机深松整地等生态环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化转方式、提质量态势明显。围绕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高效植保、秸秆还田、农用航空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将成为发展方向;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进一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取得创新性进展。
今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化总体成效明显,但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滞后,国产插秧机、甘蔗收获机等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适宜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较为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二是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场库棚建设用地、烘干设施建设用地政策仍未有较大创新;三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微耕机等伤人事故时有发生,农机化技术培训与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农机市场需求预警引领信息机制不健全,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产能过剩,小型拖拉机、微耕机等产品过剩严重,生产库存压力较大。
2014年下半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根据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深入开展补贴农机产品市场
价格调研进一步做好补贴额确定工作的通知》(农机产〔2011〕106号)精神,按照《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价格调研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价格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召开座谈会及深入农户、农机经销商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平时了解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工作的实施情况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农机局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订工作方案,迅速成立以分管农机购置补贴业务领导为主的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把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价格调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2、实地查看相关凭证。调研小组深入到淄博盛欣农机有限公司、淄博和田农机有限公司,重点调查我省重点补贴机械、农民购买量大的补贴机械和补贴额较高的机械,在淄博盛欣农机有限公司重点调查了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的JDTN900、JDTN754、JDTN854、JD1054等大型拖拉机;兖州凯兴工矿机械有限公司的1LF-430翻转犁;肥城铡草机厂的93ZP-9A铡草机;山东巨明机械集团的4LZ-2.5自走收割机等机械,在淄博和田农机有限公司重点调查了TS系列拖拉机。到淄博市农机研究所调查了2BYJ-3系列玉米播种机械、山东华兴农机销售有限公司调查了我区补贴量较大的TG4系列小神牛微耕机的实际市场销售价格,实地查看补贴产品出厂价格、进货价格、销售价格的真实凭证。
3、召开农机专业合作社、购机农户座谈会。区农机局组织召集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购机农户座谈会,了解合作社社员和购机农户对补贴产品实际销售价格的反映,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调查农民购买的补贴产品的主要功能、关键配置、作业效率等是否与该产品鉴定情况(生产企业申报补贴产品目录的主要技术参数等)一致,特别注意调查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有无因降低配置或减少功能导致补贴比例偏高的情况。
4、走访农机销售市场。调研小组走访淄博市农机销售市场,深入调研了指定经销商和其他经销商的同类产品销售价格情况、补贴产品与同类型费补贴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情况等。抽查调研了淄博盛欣农机有限公司和淄博和田农机有限公司销售的 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的TS350 、TS300的市场销售价格,市场售价一致;淄博盛欣农机有限公司和淄博市农机研究所2BYJ-3系列玉米播种机械,市场售价一致。
5、补贴产品价格的合理性。通过调查,本次调研的补贴范围内各档次产品补贴额基本合理、体现产品功能的关键配置的界定准确、补贴分档依据和参数科学、定额补贴分档办法基本没有缺陷。
二、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
1、极少数机具补贴售价稍微偏高。大多数补贴机具销售价和市场上的零售价差不多,但少数小型机械农民若不通过农机补贴购买同款机具,价格的售价低于补贴价格5%-10%。
2、补贴比例偏低,致使农民购买能力低,又由于我区山区、丘陵地区好多地方没有机耕道,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操作使用,而省、市又重点推广大型机械,导致部分农户享受不到国家补贴,只好不通过补贴进行购买。
3、机具补贴后期费用偏高。一是由于绝大部分机手是第一次接触和使用新型机具,存在着操作不熟练,调整不当,保养不到位的问题,需要生产厂家和农机部门共同搞好技术服务。二是部分机具产品质量欠佳,售后服务跟不上,零部件供应不到位,由于机械数量少,个别部件损坏后,市场上买不到,致使农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贻误农时。厂家发货需要等很长时间,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增加了购机农户的保养费用。
三、对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比例进一步完善。一是对重点补贴产品: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深松深耕等机械,加大补贴力度,补贴资金比例最好达到50%。二是对种粮大户、示范基地、规范化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局在加大补贴力度的基础上,补贴资金比例应相应增加,激励他们上档次、上规模发展。
2.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补贴农机具价格监管。对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价格进行跟踪监督、市场监管,在源头上抓好借国家补贴政策擅自提高价格问题,限制好补贴机具最高价,做到价格适当、合理、公正。
3、补贴目录价格应实行最高限价。若取消最高限价,价格随意变动,企业在受到原材料涨价和交易成本增加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会水涨船高,提高农机产品的销售价格,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农民。应把原材料涨价和交易成本增加的费用让政府承担,提高补贴额度和数量,减少农民的支出,让利于农民。
1、基本情况
为了解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运行特点,学习其先进的认证技术与管理经验,农业部“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与管理考察团”一行13人,于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14日赴德国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先后对德国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中心、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农机分会、德国亚马松有限公司(AMAZONE)和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等几家在同行业中具有相当权威和代表性的单位进行了访问交流和实地考察。
2、考察重点与收获
目前,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已经形成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为基础,政府负责授权与监督,认证机构具体操作的是以企业的产品及其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对象的高效、成熟的运行体系。此次考察,重点围绕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的认证依据、政府作用、价值取向、认证主体、运行机制、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质量认证工作有效运行的前提
在德国,有的农机产品要实行强制认证,有的是自愿认证。认证如何进行,相关各方权利义务怎样,政府如何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环保为目的,涉及各相关环节,具有整体上的系统性、统一性和操作上的一致性。
考察发现,每种农机产品的质量认证与管理,都能找到相应的法律文件或行业规范性文件。法律文件规范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内容涉及农机制造企业、销售及售后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监控的规定等。德国农机质量认证的技术性文件主要有三大类,即国家标准、欧盟标准和ISO标准,其中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涉及农机安全的欧盟标准作为安全认证的技术依据,其带有法规性质。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法律和标准规定上是一致的,这对促进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严格的授权和有效的政府监管是质量认证工作有序运行的保证
在农机方面,德国联邦道路交通局(KBA)负责拖拉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生物物理局(BBA)负责植保机械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农业部负责拖拉机、植保机械以外的其它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经济部(BMWl)负责农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一个认证机构可以接受来自政府不同部门的授权,认证机构只有被授权后才能对外开展第三方认证工作。如,德国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站是德国惟一被授权的承担农机产品安全检测与认证的机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是被授权的目前德国也是欧盟规模最大的承担农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政府授权部门还负责协调被授权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代表德国认证组织向国内外被授权的农机产品认证机构和试验室名录。德国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认证机构和认证行为进行监管。
3)重视安全,关注环保,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率高,企业主动申请,消费者关注认证标志,政府支持认证事业发展,使各相关方面确信,认证是必需的、值得的。在德国及欧盟,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中对产品质量涉及安全、环保要求的内容有着系统、细致的规定外,法律中还明确规定了产品强制安全检测和认
证范围。对实施强制性安全检测与认证范围内的产品和项目,又根据其产品危害程度,将其中的一部分项目规定为必须由授权的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机构来承担,另外的项目则可由企业自己承揽,企业缺乏检测能力时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
此次考察发现,出于对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考虑,欧盟在法律别对拖拉机、植保机械、割草机规定了必须实施第三方强制性安全检测与认证。如拖拉机强制性检测项目包括驾驶室、座椅的安全性检测及动力输出轴、制动、灯光、噪声等赴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与管理”考察报告共47项指标。在德国,除拖拉机、植保机械外,农林业用电锯、电梯及割草机、动力输出防护罩等也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另外,在德国道路交通法中还详细规定了农林机械上路行驶的安全技术要求及监控程序。
4)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工作严谨、服务优质使检测与认证机构保持权威性
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德国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站创建于1887年,现有工作人员60人,占地4hm²,主要从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草坪机械及畜牧饲养设备的产品检测与认证工作。站内建有拖拉机驾驶室安全框架试验台、座椅安全与舒适性试验台及负荷车、拖拉机室外试验场、发动机测功试验台、液压提升试验台、小型机具振动与噪声测试台、风机风洞试验台、转动轴套耐久试验装置,以及牛栏饲养与挤奶设备、地面防滑与坚实度检测设备等。这些检测设施与设备,整体配套性强,测试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每年检测与认证业务的收入约10%-15%用于检测站的手段建设(如两年前耗资70万欧元购置了高档次的负荷车), 另外,国家对一些重点项目检测手段建设实行补贴政策。该站从受理企业申请、确定标准、产品检测到合格后许可企业在产品上或广告中使用DLG质量认证标识“红标”或“蓝标”(“红标”要求全项目检测,检测站出具检测报告,须经法兰克福总部组织检测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方为通过;“蓝标”为企业自己要求的部分项目检测,产品经检测合格,即为通过)有一套严格的运行程序,并得到有效实施。
位于莱比锡市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成立于1870年,是一个与各洲技术监督协会共同组成的集团化组织,目前已成为欧洲极具实力的跨国性认证集团公司,其分支机构遍布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设有代办处(我国的北京、广州、无锡等地均有),现有工作人员9200人。主要从事建筑、能源、医疗与健康、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日常生活用
品等领域认证,从事质量、环境与安全三个方面的体系认证工作,农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其任务之一。另外,该协会还依据国家或欧盟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标准进行车辆检测。
我们了解到,产品检测与认证机构特别注重服务,如对经过DLG检测的产品提出改进建议,企业采纳后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深受企业欢迎。
5)德国质量认证已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德国,政府只有授权、调控监管的职能,而不干预具体的认证工作,企业在指定的产品范围内自主选择认证机构,认证机构所承担的测试与认证业务完全根据社会所需和企业要求进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德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要扩大国际贸易量就必须采用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企业实施管理,并争取获得认证机构的认可,即拿到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贸易通行证。德国亚马松(AMAZONE)公司是一个创建于1883年的家族式企业,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发展历史。主要生产耕作、播种、施肥、植保等农业机械及绿地相关设备,产品特点是大型、复式作业、系列化,技术含量高。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现有员工1300余人,设4个生产分部(其中之一在法国),因产品自制率较高,故生产规模较大。公司在发展中始终重视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由8名质检人员依据程序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公司建有1000多hm²农机试验田,施肥机专用试验室、农药喷洒机械室内试验区及专用测试设备。试验严格、细致,如通过大量试验总结分析出施肥机作业时不同规格的肥料对机具调整的要求,随机提供给用户,并反馈给制肥厂。目前公司施肥机已通过DLG质量认证,农药喷洒机械(拖拉机带喷杆式喷雾机)被德国联邦生物物理局(BBA)特别授权可自行承担其质量认证中的检测工作。该公司在德国业内综合测评中获世界农机企业排名第4位。2004年公司销
售额预计达2亿欧元。目前公司正在把市场由德国、北欧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现在我国内蒙、新疆等地已有该公司产品销售。
认证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内部建设,不断提高承检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DLG、TÜV因为科学、公正受到社会认可,在为社会提供检测与认证服务中权威引导了消费,给产品的生产企业带来了效益,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效益。在德国类似TÜV这样的体系认证机构共有40-50家,而目前德国已获证的12000个企业中有相当比例是在TÜV认证的,TÜV每年业务收入约9.38亿欧元,其中德国国内业务占80%。
德国的检测与认证机构均为私人设立,属营利组织,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体系审核,收费价格通过市场调剂,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认证收费价格浮动不大,一般在10%左右。
6)协会组织、专家队伍推动质量认证水平不断提高
在德国,行业协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依靠自己卓越的表现,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全(VDMA)成立于1892年,历经百年,目前已是欧洲最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协会。现设有8个按机械产品大类划分的分会、38个各分会下设的专业部门和若干个分会。在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北京及日本、埃及等地均设有办事机构,拥有3000多家制造业企业会员,遍布欧洲各地(德国企业会员占80%),其产品占有德国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协会现有工作人员500人,除450人在总部法兰克福外,其余在各办事机构,主要职能是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与咨询;代表该协会专业团体的利益应对任何第三方;作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联络人,促进供应商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支撑协会发展的经济来源完全来自于企业会员的会费。农机分会是VDMA中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拥有会员企业150多家,其机械涉及播种和施肥技术、植保及收割技术等方面。这些企业每年的营业额达40亿欧元,产品出口全球140多个国家。农机分会除积极参与行业内外交流外,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技术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该会参与安全认证法律体系建立,并代表企业参加标准的制修订,各洲设机构有专人负责收集和反馈认证和安全质量信息。农机分会不仅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专家队伍在质量认证实施的许多环节被调用,在认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DLG农机检测站若遇有暂无标准的检测,则由DLG组织相关各方专业人员经充分讨论确定检测依据;DLG执行“红标”把关的检测委员会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其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的机构(目前有11个);德国法律规定的安全认证产品目录,也是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专家参与研讨共同确定的。
3 几点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快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发展步伐,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平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的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者、消费者的认证意识不强,认证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无法完全靠市场运作,需要政府加以扶持和推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产品自愿性认证上,通过认证的产品,应纳人到农机产品补贴目录范围中,调动农民购买经质量认证的产品,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2)将拖拉机、铡草机、微型泵等产品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拖拉机作为我国主要农用运输工具和动力机械,在各环节存在着很多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现在,我部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将拖拉机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从我国的实际看,是十分紧迫的。
3)农机实验室建设宜精、不宜多
考察中了解到,在德国获得认证的企业,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少数知名度很高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如DLG农机检测中心,由于该中心具有较先进的检验设备和良好的服务,深得企业的信赖。因此,我国在推动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同时,应在基础较好的农机实验室中,挑选5-10个检验机构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农机产品实验室,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4)积极促进中德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检验工作合作与交流
德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包括农机产品检验设备,如产品检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的农机产品检验技术跟踪目前国际前沿的技术。可以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服务;农机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4.022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始终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我们不能够盲目乐观,要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结构逐步优化
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初期,农村大中型机械设备的数量逐年减少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对农用机械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数量多年连续下降的趋势得以扭转。并在实施增效节本措施以后,化肥深施机械,半精播、精播播种机等农用机械也得到了大幅发展。总体上,我国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结构和配备结构都得到了优化。
1.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著
我国各级农机部门的为农业服务意识和思想得到了强化,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并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农机的优势,在抗洪救灾、抢农时、新技术普及等方面,使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优势充分的显示出来,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品的稳步增长。在各级农机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农业对农用机械的依赖度正在提高。
2 农业机械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产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种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农机服务机制得到了快速完善,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机产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农产品的效益和质量得到提高,并使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起步晚,农业机械技术较落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与农业机械化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自相矛盾,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且我国各个地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差异,社会化服务规模有待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2.2 农机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2006年我国总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调查显示,播种机械化率32%,收获机械化率55.4%。除了小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率较高外,其余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由于农村粮食生产主要以户为单位进行,社会化组织程度低,且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较低,加之农户的财力有限,政府的农机补贴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购买愿望,造成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较低,要想买到大中型的农用生产机械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的规模化发展。另外,随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机使用成本的不断提升,也成为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 促进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前进和深入,我国各个产业逐渐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为了使我国农业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进步,首先要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农机的发展计划,确保农机的结构、种类等多个方面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环境相吻合。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需要由国家和市场的宏观调控来指引农机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机产业的市场化方向。
3.2 农机服务专业化
考虑到农村群众和环境的特征,农机服务在借鉴吸收其他服务体系和方式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农机服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且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要寻找一种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和方式,也就是开放式的服务体系。在这种服务体系中,各种农机商负责推销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针对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商会在各个乡(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建立服务点。这些服务点上的服务人员是来自农村生产一线的头脑灵活、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可以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负责服务点的日常工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派专业人员来解决,这样一来有效缓解了农业人员紧张的问题。
4 结语
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客观的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并加强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才能够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2]易中懿.曹光乔. 张宗毅.我国2006年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报告[R]//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
关键词:乡镇农业;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乡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新产品投放入市场增多
国内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新产品研发以及投入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从乡镇农业机械来看,中国推出了价格低廉且备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小型工程机械,例如免耕灭茬播种机和玉米收获机等。有了这一系列的新产品,就有了提前占领农业机械市场的资本,这也成为了各个机械企业竞相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根本动力,有利于激发企业创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个性化产品不断增多
随着时展,农民在不断辛勤劳作的同时,其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外观上来看,流线型拖拉机数量越来越多,俨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拖拉机驾驶室的内部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充分考虑驾驶员的需求。同时,乡镇农业机械的内部质量也得到明显改进,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新产品渐渐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农业机械制造的新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1.3 使用新产品不足
以前受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影响,农业机械的市场也未见活跃,农机产品价格较低,生产厂家获取利润空间不大,因此,缺乏新产品创新的热情和能力。近年来,虽然情况得到改进,但是依旧导致了农机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目前,农业的发展对农机设备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但是国内还没有能普遍适用的机型供农民使用,导致对于新产品的使用不足。
2 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走新型机械化道路,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便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显著提高,必然要遵循新技术发展的趋势。
3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
3.1 农用传感器
要有效地实现农用机械自动化控制,关键在于对农产品生长状态的准确判断和监控措施的不断完善,这也就使得检查这些状态的传感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用传感器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可使用湿度传感器对粮食的烘干和储存进行监测;收割机上使用谷物流动传感器可以快速监测谷物的质量等,这些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为农业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3.2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也大大提高,已能适应农业中如高温、潮湿等不良环境,提高了农业机械产品的耐久性。
3.3 农用机器人技术
在农业机械领域之中,有许多环境不适合人类工作,这就需要农用机器人来代替完成,要求农业机器人能够进行自动处理、自动作业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工作环境自动选择何种工作方式。如在果实收割时,机器人需要判断果实的成熟程度以决定是否收割。随着智能化新技术不断发展,农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脚步也将加快。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机器人应用于农业过程中。
3.4 建立农业体系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得一些农业设备更加高科技,更多的信息系统构建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主要的有“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广泛应用。采用GPS系统确定农业机械的具置,由遥感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在得到信息后及时输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化控制农业机械,对作物的操作进行调整。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不断高科技化是乡镇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5 新耕作体系的推广
想要促进乡镇农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农业设备是一个因素,另外,也需要先进的农业工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其以机械化措施为龙头,在尽可能不扰动表层土壤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的各种耕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实施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随着我国保护性耕作的不断推广,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农用机械体系,研制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6 加强农机服务的产业化
完善乡镇农机管理场所,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促进农机服务人员的待遇改善,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农机合作社,全面提升农机的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农机服务的产业化。
4 总结
目前,我国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前所未有速度迅速发展,但是,我们在为取得成绩高兴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将乡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摆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乡镇的发展,同时促进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农机 购置 补贴机制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09-01
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进程
上世纪末,我国政府部门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措施,并于2003年起引入西方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1]。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其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农业现代化需以高经济水平为前提,政府部门促进农业发展的公告为辅助条件,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加大对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扶持与推动力度。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呈现高速前进的状态,这种经济模式为我国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提供了良好平台,这就表明我国拥有支持、鼓励农业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②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现代意识的增强,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受我国近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中国已经具备对农业机械化实施财政补贴的资本与能力[2]。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农业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的轨道,但其机械化程度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此外,我国农业还面临传统生产模式制约的现象,部分地区拘泥于传统的手工耕种方式,尚未接受机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相关部门需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开展相应改革活动,带领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促使社会承担起带动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责任[3]。
除此之外,农业机械化体制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缺失的现象,这就需要农业监管部门深入完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秩序与管理体制。同时,由于我国类似于红薯类的农作物种植、收割未采用机械化设备,水稻类农作物正处于实现机械化与现代化的瓶颈时期,因此,我国财政部门需下达多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2 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思考
由于我国属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共同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受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影响,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改革局面[4]。为带领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现代化、机械化领域,我国国家、社会与公众需共同承担起发展农业的重担,这就要求国家增加对农业机械购置、农民土地耕种等方面的补贴数量,例如:合理调整现有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措施,明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收益群体与农机种类,从而在引导农民接受现代化农耕思维的基础上,树立自身购置农业机械的主人翁地位。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需标明补贴目录,并将该目录作为指导农业机械化进度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发放阶段,国家不再采用将补贴直接发放给机械设备厂家的方式,而是将补贴直接送至农民群众的受众,从而实现农民群众直接受益。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政府部门从未减弱对农业问题的重视力度,且在近年来逐渐加大对农业实现机械化与现代化的重视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入完善了农业创新体制,因此,我国农业的综合水平、生产能力、根本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5]。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总收入的增加,为国家采取支持、鼓励农业发展的制度提供了物质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水平与应用效果。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所采用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具有稳定性、补偿性、维持性等特点,这就表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能够充分激发农民农耕的潜力与积极性。
受各地区经济背景差异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层次有所差异,因此,我国各地级政府部门需及时掌握本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明确补贴金额与补贴条款,从而实现财政拨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结语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处于变革时期的关键阶段,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实践层次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速度,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国内、国际竞争力。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显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实践效果良好,这就表明我国需继续重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官华平,周志华.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调研世界,2011(10):27-33.
[2]陈湘涛,占金刚.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8):1-4.
[3]潘荣翠.农机购置补贴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机械化,201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