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欧美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起步早,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办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西方公共管理教育在上世纪90年展特别迅速,具体可归纳为“五个转变”:一是以培养行政官员的模式转向培养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使之成为更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二是以社会科学基础转向工商管理为基础,更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和其他应用技术;三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转向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更多地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科学等作为专业首选课程;四是以政策理论导向转向政策实践导向,更着重于传授公共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方法;五是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双向沟通式教学,强化学生的管理思维运思。就中国而言,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改革势必要求政治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的“行政指令”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并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传统的公共部门的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定位也应由传统的强调政务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向注重技术性、专业性的公共管理人才转变,以创建有活力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本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尤其是立足于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其所面临的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性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更加高。而就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就是在面对现代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以及高度市场化、技术化、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方向”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其中,复合型是理论基础,要求学生熟悉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应用型是现实要求,其基本特征是要具有比较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熟练的公共管理技能和很强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创新型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灵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自觉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分析的创新思维,和精于管理实务的创新能力。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过程中,秉持了一种与当前公共管理发展实践及其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理念。概括地说,社科学院的改革理念就是五个“相结合”,即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社科学院自2009年启动教学改革,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社科学院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也是一次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制度完善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下面四个部分。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要实现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屏障,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整体性。因此,学院在近几年里进行了两次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了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宽口径和应用性。首先,公共管理专业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关学、政策分析、案例分析、公务员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当然也将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办公自动化)及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适应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业范围无疑将面向全社会的一切行业、部门和单位,不仅有“小政府”,更有“大社会”。因此,公共管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要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多变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公共管理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公共管理人才在社会环境中专业技能较弱等缺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并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理论与技能的有机契合。
本学院在近两轮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其一,为了实现学科交融、专业渗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结构朝综合化、整体性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了方便同学选课,本院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按不同的模板排列,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为同学提供“拼盘式”的课程选择。其二,学院确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特色选修课打通的课程模式,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学分制”的真正内涵。其三,学院尽可能多地开课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一些1学分、16课时的课程,比如“行政领导与决策”、“中国管理思想史”、“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等。老师在讲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不求又细又全,但求给学生给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厚实知识基础和宽阔的学术视野。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系列知识拓展的讲座。正是通过多学科相融通的结构复合型和功能复合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及时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敏捷性需求,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新工作的要求。
(2)转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学生的质量高低。因此,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教学模式。学院制定了《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意见》,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使得改革在全院上下达到共识。该文件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明确要求。总的来说,教学改革涉及以下几方面:
1.从教学主体上看,师生互为主体,尤其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学院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知识输入为创新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程的理论框架、逻辑体系、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展开,并清晰地对学生讲授,切忌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概念不明确、原理不准确。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以每一章为单位,在教师讲授课程相关章节之前完成撰写500字的读书笔记;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完一章后,依据本章节的内容,结合教师讲授,撰写500字学习心得。每位同学必须做预复习笔记,否则本课程得重修。预复习笔记的撰写情况纳入期末考核,占总分的20%。撰写预复习笔记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与提炼的能力。
2.从教学方式上看,形式多样化,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单向灌输填鸭式、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了。因此要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突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发现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课都必须拿出一部分课时用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课时的多少取决于课程性质。一般来说,学科基础必修课的课堂讨论应有4课时,专业特色课为8课时,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课堂讨论时数应达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讨论课的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调研交流,也可以是演讲或辩论等。讨论课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演讲与创新能力。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也纳入期末考核,占总数的10%-20%。
3.从流程管理上看,程序规范,要求严格,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建立在有序、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学院十分重视课程论证工作,将从教学文件的准备到试卷归档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十七个环节,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比如,出试卷这一环节,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出一份好试卷并不容易。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能够测试出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要测试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把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精神落实在试卷上来,改变过去“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留痕迹”的状况,将教学过程与目标考核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此,学院专门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如何出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试卷,大家获益良多。此外,学院还通过听课,对教学质量定期分析评价,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情况,为学院提供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设,给学院领导教学改革决策提供依据。(3)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应用能力。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企业的管理流程是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制订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与调整,合理地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的管理功能,分析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以了解企业管理流程于管理功能的现实意义,提高企业对管理流程的认识。
[
关键词 ]管理功能;企业管理流程;特征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72
1前言
业务流程重组(BPR)最早是由美国提出,这一观念是一种全盛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企业的经营流程为改造对象,围绕着客户的需求以及满意度来对业务流程进行最根本的再思考以及再设计,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水平上的飞跃,建立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成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改善。这一利理论的提出是企业管理流程最好的诠释,对于流程的设计是实现管理功能最好的手段,有利于将企业管理规范化。
2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
2.1企业管理系统构成
企业的管理系统包含了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包括计划、实施、组织、调整和监督等功能,并以模块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及时、完整和准确的经营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参考,因为企业管理系统经由若干个功能组成,以整体的形式分工个功能的工作职责,有一定的结构组织,所以企业管理系统无论是从稳定上,还是从层次、适应程度上都存在优势,而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其自身也含有企业管理系统的特征优势[1]。
2.2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
“功能”一词主要是指方法在事情中发挥的有效作用,而管理功能便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为了达到约束管理企业的目的而发挥的管理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于企业的管理功能进行了不断的划分和完善,但是不管是“管理划分三功能”还是“管理划分七功能”等,其相似之处都在于都包含了企业的活动的经营规划、组织领导、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控制等。这些管理的功能在实际中,必须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将管理功能转化为追求企业管理目标实现而形成的管理行为。
3企业管理流程于管理功能的影响
3.1管理熵对企业管理功能的影响
管理熵是指企业的管理方法在封闭空间的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总会出现管理力度逐渐减退的现象,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的效率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降低。因为在企业的管理活动开展当中,所涉及的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还经受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力度的强弱反映了企业管理职能的强弱,因此,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失去效力,使得风险纷纷爆发,在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管理产生的影响达到一定的值,则企业就难以应对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管理的效率逐渐减退。这一理论的提出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等学术界,诠释了企业管理流程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来反映,然而如果管理流程无法克服管理熵的影响,就会使得企业的管理力度逐渐削弱,最终导致企业处混乱当中,企业的管理功能无法实现,所以企业管理的流程设计的合理程度影响着管理功能的实现[2]。
3.2企业管理流程对企业管理系统的调控作用
企业的管理系统主要由许多功能组成,其工作的开展就如同计算机的工作运转,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资源就像计算机本身含有的设备,而企业的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的可操作界面,通过企业管理系统让各种设备运转起来,那么同理,从各个软件和硬件在开始运行到停止结束这一阶段就是企业的管理流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模拟出一套企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值。
设A为企业的系统管理中各个模块“输入”的变量值,B为企业的经营成果输出信息,C和D为并非管理系统转化的生产机制,即生产产品过程,X为节企业管理系统的动力机制,Y为资源创造的过程,t为时间,则在企业系统中每一个变量的示意图见图1。
根据上面的示意图,企业系统的模块变量的关系如下:
由上述示意图和关系可知,企业管理流程一直影响着企业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并对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变量以及中间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比如在最初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当中,企业管理流程要求在材料入库之前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核监督,确保材料的优质选择以及生产产品的质量;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流程则对产品的制作进度以及调控,保证生产产品高质高量的完成。在生产产品开始投入市场之前也必须经由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质量检测,避免劣质的生产产品投入市场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流程调控着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进一步的调控管理功能的发展[3]。
4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
管理流程是一系列的管理工作相互配合所完成的,其特征的反映往往是通过企业管理功能的不断运作中所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了解管理流程的内容,有利于管理功能的实现。
4.1系统性
企业的管理流程最明显的特征是整体性和层次性。从管理流程的层次性来看,因为企业管理流程是一个环节接替另一个环节,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如图1的企业管理系统的各模块变量就反映了管理流程的各级分工,而且管理流程在产品从生产到投入市场一直监督着其过程可能出现的差错以及风险,并及时纠正,使得管理的每一个模块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挥管理功能的主观能动性。从管理流程的整体性来看,整体性则要求从全局出发,协调每一个管理模块的相互配合,并非只关注于单个管理模块,而且因为企业都会为自身的发展制定目标,每一个模块都会自动自发的朝着目标前进,这无形中就使得层次性朝着整体性靠拢,有利于实现管理功能的实施。企业管理流程的层次性与整体性互为因果,反映了管理流程的系统性[4]。
4.2关联性
根据图1可知企业流程管理除了与企业的各种资源调控密不可分,还与其他非管理流程互相关联,因为如果说企业的各项资源和非管理流程是人体的器官和骨骼,那么企业的流程管理则是调整血液的运行,贯穿各模块的工作将他们联系起来,促进各个方面之间的配合,让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发挥企业的管理功能。这种将每一个环节连接起来,推动模块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形式反映了企业管理流程的关联性。
4.3过程性
企业的管理流程将每一个模块的开展都进行了规划,让其遵守特定的顺序进行工作,因为企业管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阶段性活动,每一个阶段发挥特定的管理职能才能有助于管理功能的实现。在企业管理流程的过程性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循环性和传递性。假设1为等待解决的管理业务;假设2为正在解决的管理业务;假设3为已经解决的管理业务。其中A、B代表业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流程中从等待解决转变成已经解决的效应;C1代表新的管理业务处于等待阶段的比值;C2为在解决完业务之后出现的问题,明显地,这问题将会使管理业务重新回到等待解决阶段;D1代表了企业不经常出现甚至不用经过流程处理的问题所占比值;D2代表因为企业内部自身的原因,比如领导批复等使得管理业务长时间处于正在解决阶段的比值;D3代表已经高效处理完的管理业务所占比值;P(t)代表在t的时间内业务管理的规模大小;Q(t)代表在两个时间间隔当中业务管理规模的变化(如图2所示)。
根据上图可知,A在处理业务当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划分出轻重缓急,但是一旦业务管理业务过分堆积在等待解决的阶段,就使得A必须加快处理进度,加大了正在处理阶段的业务规模,这是A的正方向效应,同时,如果正在处理的业务过多也会提高A的业务处理效率,反映了P(t)对于A的反方向效应。因此根据两种不同方向的效应,设计出由AP1(t)P2(t)从业务管理的等待阶段过渡到正在处理阶段的整体运行机制,因为已经解决管理业务的第三阶段属于定值,不会对强两个阶段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暂时忽略不计,在C2中管理业务重新由完成转变为等待解决阶段,通过C2的模型来反映,设计C2P1(t)P2(t)从业务管理的解决阶段过渡到完成阶段的整体运行机制,则:
其中,BP2(t)代表了在业务完成之后有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得业务处理阶段重新由完成转变成等待阶段,(C1—D1)P1(t)表示管理业务在等待阶段需要经由管理流程处理的增加量。
根据计算流程可知,在实际运营中,企业经常会出现循环处理管理文件的情况,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员工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生产部门对于生产产品的定期检测等,都使得处理阶段不断重复。企业管理流程的过程处理好,才能让企业的管理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5结论
企业的管理流程关系着企业的管理功能发展,如果管理流程出现问题,则容易使得企业的管理陷入混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管理流程的设计,重视企业管理流程对管理功能的影响,发挥职能,对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发挥调控能力,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予以纠正。同时认识到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运用流程的管理,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出色只有牢牢把关管理流程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功能,完成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一.企业管理系统功能分析和载体设计的理论研究[J].价值工程,2014,8(6):124-125.
[2]李学栋.管理业务流程设计方法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120-121.
[3]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13,12(6):25-26.
关键词:媒介公关;物质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025-02
一、引 言
公共关系学独特的管理职能,使其渗透在企业日常行为管理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对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还体现在组织对其内部的沟通管理。在内容沟通管理过程中,媒介大多注重的是对内部人才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了物质资源的管理。随着媒介经济属性的日益提升,如何提升物质资源的有限利用率,从而提升媒介的市场竞争力,是业界需要重视的问题。
媒介公共关系在对物质资源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整合,实现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1]。整合企业内部的职能,业外部资金的整合;既有设备的整合,又有思想观点的整合。
整合的过程是媒介主体根据多种或多项新闻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统筹利用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使这些资源发挥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2]。所以说,整合是未来媒介的发展当中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当前媒介公共关系资源整合体现在媒介报道资源整合、媒介集团化资源整合、新旧媒体资源整合三方面。
二、媒介报道活动中资源整合
(一)报道内容资源的整合
新闻信息来源于社会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媒介报道的内容在综合全局的基础上,沟通整合各方不同的意见,来寻求对社会各方的利益表达平衡、意见表达平衡、情绪表达平衡。除此以外,媒介还负有舆论导向的责任。在疏导零碎的社会言论基础上,整合有意义的价值理念。媒介报道内容资源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生活层面的信息整合,具体表现为对事件的各方信息的整合。例如,事件新闻的报道,要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面因素整合,才能将事件报道清楚。二是深层的、精神层面的理念整合。同样是事件报道,不仅报道的是事件本身,还需要充分挖掘事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整合事件所能体现的立场观点、价值取向,充分揭示最具价值的新闻主题。
(二)生产流程资源的整合
媒介的生产环节很多,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会引发大量的资源浪费。
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机构的合理设置对媒介资源有效的合理配置有着重大意义。比如部门工作重叠、职责不清、机构设置不到位等问题,媒介公关通过收集资料,不断地监测媒介内部管理环境,为媒介组织决策提供信息和建议,有利于促进机构设置趋于合理化。其次,在生产环节过程中,部门间缺乏统筹安排、独立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公共关系通过对媒介内部门与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加强生产环节各过程的有力监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阻碍,将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三、媒介集团化过程中资源整合
媒介集团化被认为是我国媒介“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自从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日前媒体集团化成为了新闻传播界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媒介的集团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散”、“滥”等问题。媒介公共关系以其强大的管理职能,不仅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将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统一起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力。
媒介集团化的资源整合就是通过媒介集团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新闻资源的统一配置与共享,实现成本最低化与效果最大化[2]。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南方报业集团各张报纸的品牌发展过程,实际就是集团知识、资源与能力的共享、延展与开拓的滚动发展过程。它是以《南方日报》为母报,生发出南方都市报报系、南方周末报系、21世纪报系三个子报系。经过五十多年的蓄积,《南方日报》利用已有的人才、发行、印刷、广告与品牌等资源优势创办了《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在《南方周末》获得市场成功的基础上,接着利用《南方周末》的人力资源、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印刷资源等创办《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三个报系各自为战,通过资源、知识与能力的共享与整合,共同塑造集团整体的主品牌形象。
四、跨媒介融合中的资源整合
2009年10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兴媒体:引发传媒变革,大潮势不可挡”。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当今传媒界的潮势。不仅新旧媒体进行融合,报刊、杂志、电视、网站也进行融合,跨媒介融合即将成为潮流发展的趋势。
媒介融合中的资源整合的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媒介在不改变信息采集和制作成本的情形下,转换信息产品的形式,使其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并用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以增加媒介资源的总量;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媒介组织的集团化、媒介产品的一体化、媒介经营的全球化,将单一的规模经济转化为有机的结构经济。例如报刊与网络的整合互动,一方面报刊在充分发挥自身人力、物力、资金的雄厚资源的同时,结合网络可以使其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网络在与报刊的整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共享报刊雄厚的资源。广州日报是率先实现报网融合的报刊之一,在成立滚动新闻部之初,其意图就是要实现媒介融合。滚动新闻部与其它专业采编部门的互动融合在于内容互动和人员互动。
1.内容互动上,网站的新闻可以是报刊新闻的整合,也可以是网站人员在第一线现场采集的实时动态消息。网站采编人员还摆脱报刊采编的限制将所有与新闻相关联的事物进行报道,实现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播报形式。他们既可以采访当事人,也可以采访采访过事件的记者、编辑,还可以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而这些报道根据实际情况既可在网站传播,也可在报刊刊登。
2.人员互动上,网络采编人员要求同时掌握文字、音频、视频这些报道形式,但事实上,同时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员少之又少。网络采编人员多擅长于音频、视频的采编技能,而报刊采编人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报网融合将使采编人员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专长,创造出更出色的产品。人员互动中,最为关键的是相互间的关系协调。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的主任就要求是人缘比较好的,既年轻工作时间又较长的,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编辑记者们的沟通协调工作。4最后广州日报在网站页面和主报报头上统一视觉标识,新旧媒体的融合,最终实现了品牌的升值。
媒介融合中资源整合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内容同质化,媒介融合之后,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之时,由于对各媒介形式特点、各媒介定位和理念的把握不清,产生内容趋同化;二是利益冲突,媒介融合必然导致媒介利益的重新瓜分。媒介融合对共享资源本身就难以划分你我,如何合理地分配利益是媒介融合的难点问题;三是组织文化不相融,有形资源的融合是看得见分得清的,无形资源的融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容易忽视,而又对融合产生重大影响的。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价值观、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的冲突,处理得不好会影响整个媒介的融合程度。而无形资源的融合期比有形资源的融合期要长得多,也最需要技巧。
媒介公共关系站在高层战略管理的角度,以其沟通协调整合功能,全面协调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成为资源整合的剂。例如人民日报社在2009年成立了新闻协调部,同时将国内国外记者站72个全部变更为分社。设立新闻协调部的作用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更大的作用在于对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沟通。通过沟通协调有力地提升了媒介的竞争力。因此,对媒介物质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力。
参考文献:
[1] 蔡雯.论新闻资源开发[J].新闻战线,2003(3).
[2] 蔡雯.通过内部整合提升媒介质量—新闻媒介产品问题分析对策研究[J].新闻战线,2002(10).
[3] 蔡雯.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R].人民网, 2009-10-19.
【关键词】水务行政管理,专家库,功能,应用
一、前言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加强对水务的管理有助于水的合理利用并且保护水资源。
二、我国水行政管理职责概况
根据与水资源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各部门、机构的“三定方案”,现阶段我国水行政管理职责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水资源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
在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制定水资源政策的职责包括有:拟订水利战略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拟订节约用水政策、水资源调配与水权政策、水利投资政策、水旱灾害及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制定基础水利建设政策等等。各有关部门颁布的各种涉水“条例”、“办法…‘规定”等则属于法规范畴,如《河道管理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
2、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水资源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的具体职责有:编制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组织对大江、大河、大湖及河口、海岸滩涂的开发;组织建设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利工程;拟订全国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对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对水能资源进行调查与开发;对重要流域、区域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等。
3、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及水利工程设施
水资源及水利工程设施是保障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职责主要包括: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监管;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编制节约用水规划;编制供水规划;实施水域排污控制,制定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积极防治水环境污染;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1R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组织水域及其岸线、水利工程、水利设施、水电站大坝的管理和保护等。
4、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和研究推广水利科学技术
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做好水利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能够发挥好水资源的社会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行政管理这方面的职责有: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根据财政性资金安排,进行水利固定资产和水利建设投资;指导、监督、规范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组织、指导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做好农村水利建设和服务工作;开展水利行业质量监督;制定水利行业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等。
5、防治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水
旱灾害和水土流失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就目前来看,该职责的工作内容包括:编制江河湖泊的防洪规划,实施防洪论证制度;组织、协调、指挥、监督防汛抗旱工作;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江河湖泊和水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负责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拟订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实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并定期公告;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审批有关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并监督实施,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验收等。
6、统计、水利公共信息和管理水利外事
对水资源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测、统计,定期向社会水利公共信息,处理好水利外事工作是J.k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这两方面的职责主要含括:进行水利统计;进行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站网建设和管理;对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实施监测;水文水资源信息,情报预报和国家水资源公报;办理国际河流有关涉外事务等。
7、负责水行政执法
面对日益复杂的水行政事务,做好涉水政策法规的执行监管工作是水行政管理的应有之义,目前水行政执法职责的工作内容有:对涉水违法事件进行查处;协调、仲裁水事纠纷;进行水政监察;指导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指导水利行业稽察工作;对水利建设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等。
三、专家库的应用及管理
1、专家库的开发
专家库主要作用是为日常行政审批事项提供智力支持,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质量,确保可靠。根据行政审批事项要求,设定入库专家的具体专业及有关条件和要求,从水利系统、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中选取相关专业专家,由行政审批机构选取涉水技术专家入库,对专家名单及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建档,同时根据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分别建立各类行政审批的专家数据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对入库专家参加审查具有的职能和职责进行规范,并就入库专家每年参加行政审批工作情况提出评估办法,为专家库的更新提供基础。
为实现行政审批专家库功能,在调查、比选后,确定以SQLserver数据库为基础,在FoxPro9.0上开发了行政审批专家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入库专家信息的储存和调用;按照设定的限制条件,对专家进行随机抽取;对专家库信息进行统计,实现动态管理,对专家的评审工作进行定期测评和筛选。行政审批专家库管理系统建立程序如下:①确定专家库应用和管理系统;②通过公开征集、由相关机构或部门推荐等多种方式,确定专家名单;③建立相关配套措施;④管理和应用。
专家库管理系统中含有专家信息、专家抽取及专家考评,建库过程中主要是专家信息的收集和分类,为专家抽取提供足够的资源,同时体现出民主性。建库后,在管理过程中及时更新专家库资源,为行政审批工作奠定基础。
2、专家库应用流程
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专家库的规范应用与管理可以确保各类技术论证更科学更可靠,因此需要合理地应用并规范管理流程。
①根据技术论证的需要,确定参与审查的专家的相关要求,包括人数、专业、职称、从业时间、类似经验等(如图1)。
②根据参审单位的情况,确定回避单位,对与行政审批有利益关系的专家,实行回避制度,不进入抽取之列。
③输入相关信息,随机抽取专家名单(如图2)。
④专家按照要求,对参审项目进行技术审查,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对参与一般性行政审批的专家,需对审查项目分别形成书面技术审查意见,工作组综合形成行政审批意见;对重大行政审批项目需组织综合技术审查,形成专家组意见,工作组综合形成行政审批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审批事项,选取不同的审批专家组,同时采用不同的审批形式,在行政工作中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及民主性,确保技术论证的可靠。
3、专家库管理
①采取公开征集及推荐等多种方式,由行政审批机构滤定进入专家库的人员名单。专家信息的丰富为行政审批提供充足的资源,及时解决实际存在的各类技术难题。
②一般性行政审批项目所需专家,由行政审批部门按工作流程从专家数据库中抽取,不少于3名专家;重大行政审批项目所需专家,由行政审批部门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监督下负责组织从专家数据库中抽取3名以上(奇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③由行政审批部门对专家数据库负责日常管理与维护,纪检监察部门对专家数据库的管理进行监督,定期对参审专家的表现提出评估意见,对参评专家定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情况录入专家库系统。
④根据评价的情况,建立专家名单的进退机制,对专家库定期管理更新。专家资源的不断更新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审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供科学意见,使得技术审批手段与时俱进,更趋合理。
四、结束语
水务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水事活动实施的行政管理。行政审批专家库的建立提高了审批办事效能,为涉水项目的审批提供技术论证,确保了行政审批事项技术论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提升了行政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雷.保护好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求是,2012(14).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情况看,建筑使用的能源消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家用电器等,已经占据总能源消费量的27%左右。因此,国民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建筑节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做好建筑工程中节能工程的管理和控制,成为我国建筑工程和国民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重点
1、墙体节能
墙体节能是建筑节能工程中施工量最大的工程,首先,对于墙体结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要认真研究比选,以取得最好的节能效果。施工作业以及施工标准要更加的精细化。通过参建各方的签认对样板墙节能保温的质量进行确保,并且注意相关工程资料的记录以及保存,通过实验对保温材料以及基层的粘结强度进行检验,选择合适的墙体构造材料。在墙体工程实施中,应该对一些重点细节进行有效控制,以现浇混凝土燕尾槽聚苯板面砖饰面外墙外保温为例。
2、屋面节能
建筑工程中顶层用户的环境直接受屋面保温条件的影响,因此,屋面的设置应该对其保温进行强化。为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主要是采用轻盈高效、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的、可长期使用、性能稳定的保温材料。同时,屋面的构造上应该加强对雨水的排放。尤其是在节能措施中,加强对保温材料中湿气的排除。确保排气措施的设置以及湿作业屋面的有效实施,对工程进行验收。对屋面隔热层的敷设厚度以及方式等应该符合设计标准,从而将屋面节能质量控制到最佳状态。
3、门窗节能
门窗是传热和空气渗透的薄弱环节。门窗节能主要是建筑门窗的保温节能施工中的管理以及控制,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门窗的气密性检验以及隔断热桥的处理。在进行门窗的设计时,对材料、设计方案以及工艺标准进行有效的确定。尤其是对门窗的保温性能、中空玻璃以及气密性(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Ⅱ级水平)等进行检验分析,并确保其制作和安装质量,查看其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墙体以及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应该利用聚氨酯保温材料进行密封,门窗的密封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大,施工中务必注意使门窗节能达到最大效果。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对政府的责任进行强化,促进建筑工程中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建筑节能工作首先必须依靠政府行为强制推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是整个建筑工程节能工程管理体系中的主导者,必须要对自身的责任进行强化。在管理建筑节能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各种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等加速进行配套完善、积极推进落实。
2.对业主建设行为加以规范,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管理水平
建设单位即业主作为建设工程中节能工程的投资者与组织者,是整个建筑节能工程实施的主要参与人员,同时也是建筑节能工程中的重要责任主体之一。在对建筑节能工程进行施工前,建设单位应该对施工图纸会审与设计技术交底专题会议加以组织,对业主的建设行为进行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由专业人员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及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认真讲解,一旦规划完成后,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认真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不能对节能工程的设计文件擅自进行修改,施工单位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也必须符合建筑节能要求。只有对业主建设行为加以规范,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的管理水平。
3.对建筑节能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理,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认证实施
建筑市场的三大主体,除了政府和建设单位外,还包括监理单位。监理单位主要是代表建设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委托下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建筑节能工作自然也必须接受监理单位的严格监理。监理单位应该在了解建筑节能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专项的建立规划和实施细节加以制定,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切实落实。建筑节能工程在施工前,总监应要求承包商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制定符合建筑节能特点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给予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签字,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施工,且整个工程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组织和施工。
4.对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
除了保证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的政策落实外,相关部门还必须做好对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工作。其验收应该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严格执行,在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建筑节能专项工程验收进行先行组织,严格做好验收报告,且报告中必须要指明工程对建筑节能标准的完成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避免其沦为表面工程。
三、结语
建筑节能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国策,要求我们必须通过行政、经济、教育、立法、科技等措施,加强对建筑节能的领导,强化管理和控制。只有对政府的责任进行强化,促进建筑工程中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业主建设行为加以规范,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管理水平;对建筑节能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理,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落实;对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得到更好的管理控制,提高其工作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龙,姚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4(08):54-56.
[2]杨李宁,付祥钊,繁燕.重庆市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建筑,2012,7(14):165-166.
关键词:档案馆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能力
一、目前档案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档案馆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时间比欧洲一些国家整整晚一个世纪。改革开放使档案走出神秘的库房面向社会公众,拉近了档案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增强,民众的知情权得到尊重,政府的政务公开被提上日程,档案馆开始朝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转型,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公众,档案馆单一地提供公文档案查阅的模式正在悄悄地向提供多元档案信息转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取得成绩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有不少档案馆存在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受封闭思想的影响,许多档案馆一直把为党政职能服务作为自身服务的主要方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及各种学术研究机构,传统的“机关衙门”作风和“机要重地”的思想意识尚未根本消除。这一定位使档案馆整体活动难以产生相应的旨在服务广大群众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公共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公共性的现代服务理念,即缺乏以人为本,以贴近公众、服务公众为根本宗旨的理念,这是目前许多档案馆存在的通病。
(二)馆藏结构单一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以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档案资源作为支撑。而目前许多综合性档案馆普遍地存在着馆藏结构单一、含金量低的现象,馆库内大量充塞的是反映公务性活动的文书档案,缺少同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私人档案。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档案馆近几年虽然加快了档案接收进度,但是,在馆藏档案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档案的信息量、含金量却没有随之同步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在不断增长。档案馆从前几年主要为党政机关、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逐渐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转变;查阅档案的内容也从以前的以历史档案为主转变为同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为主,如涉及个人的婚姻、土地征用、建房、工龄、学历的档案等。因此,档案馆如果不及时调整馆藏建设思路,进一步充实馆藏,改善馆藏结构,那么,面向社会开展行之有效的公共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档案馆在为社会提供利用的手段、途径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被动服务还是许多档案馆的主要服务方式。虽然近几年各级档案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大力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以编研材料、举办各种展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向公众开放,展示自己的馆藏,但总体来说,适应新形势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服务效果不佳
由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不充实和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档案馆的服务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不管是同国外的档案馆相比,还是同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相比,我国档案馆的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利用率低下、利用效果不满意,这反映了档案馆服务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
二、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是档案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档案馆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如果不在观念上解决问题,就难以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档案馆是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档案馆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公共服务机构的特征。同时要加强全社会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并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将现代档案馆的理念、档案馆提供的服务以及档案馆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社会、告诉公众,积极实践,让社会了解档案,让档案走进社会,使社会公众改变对档案馆的传统认识,树立起良好的、新型的档案馆形象,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广大民众求知、寻史、教育、休闲的必去场所。
(二)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
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馆藏结构是档案馆提供优质服务的资本。档案馆要改变馆藏档案内容不丰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就必须加强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为此,各级档案馆应结合本地区的历史、自然风貌、物产、著名的事件和人物、民俗、宗教信仰、名胜古迹、民间艺术、名特优新产品等方面的情况,积极收集相关的档案与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使入馆的档案与资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档案馆才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品位。
在当今电子政务环境下,根据政务信息公开的需要,在档案馆内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提供现行文件查阅服务,这也是档案馆优化馆藏结构、拓展服务内容的又一重要举措。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是档案馆在收集、集中政府机构现行文件的基础上,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基本任务,方便社会各界、特别是普通公民查询、了解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现行政策规定的内部机构。为了切实发挥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与阅览室在公布政务信息中的作用,档案馆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这一政务信息公开新形式和档案馆服务功能延伸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这一新生事物有所了解和认识。
(三)利用手段应多元化
积极主动地从利用者角度来开展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是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好体现。其一,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主要是充分发挥“调阅利用窗口”和“现行文件服务窗口”这两大服务窗口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这两大窗口是档案馆的形象窗口,提高它们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整个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其二,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借助档案馆馆藏资源优势,根据不同时期用户的不同需求,向社会推出编研精品,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展览、学校教育、邀请参观、信息咨询等方式吸引广大民众到档案馆来。其三,进一步提高档案开放程度。加快档案开放步伐,抓紧作好大量未开放但依法可以提前开放的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及公众合法权益的现行档案的开放工作,把现行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简化查阅手续,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
与一般的图书资料不同,档案具有保密性,不同密级的档案,其利用范围是不同的。用户如果想查阅利用某一档案,需要出具合法的证明和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方可进行。笔者认为,繁琐的查阅手续确实给公众利用档案带来诸多不便。档案馆可以在依据本国国情和本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简化查阅手续,尽可能减少利用档案的各种条件限制,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为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
(五)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环境的优劣对于利用者心情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档案馆在服务环境上进行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淡化档案馆的神秘色彩,使利用者在利用时感到轻松自在、心情舒畅。为此,档案馆需要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检索工具体系,配备各种科学、易用的利用设备,开辟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等,满足利用者的工作需要。利用者到阅览大厅通过目录索引、书目卡片等检索工具方便查找;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阅,在电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档案馆还为公众提供缩微复制件,利用者通过阅读复制机可以直接从缩微胶片上获取复制件。阅览大厅设有复印机,供利用者自由使用。
其次,营造一个轻松的休闲环境。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可以开设小书店,供应各种档案编研出版物、图书、资料、杂志、报纸等,满足利用者的精神需求;可以开辟专门的展览室,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社会生活的专题展览,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开阔利用者的视野等等,使档案馆实实在在地成为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休闲场所。
(六)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推动和实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深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型、服务型、公关型、复合型的公共服务人才是档案馆人才培养的方向。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档案馆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切实提高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倪红.以人为本,增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上海档案,2007(1).
关键词:公共部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
行政管理职能不仅能够反映公共部门在活动期间的内容以及发展的方向,还表现出公共部门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公共部门在设立管理制度的重要参照依据。在国家改革理念的强调下,如何更好地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公共管理部门中实现行政管理职能,是当前公共管理部门中各工作者研究以及讨论的重要内容。
一、公共部门中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公共管理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且具有创新性。公共管理理论是随着公共部门的产生而形成的,虽然理论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重要性以及产生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不仅能够解决一些公共问题,还能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力量。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对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公共管理部门面对社会问题过程中,不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公共管理理论的实用性较强,所以在对其理论的发展中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导,结合理论的主要内容推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2.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
公共管理部门是国家机构设立的重要部门之一,如果政府行政的职能发生了改变,那么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必然会发生改变。在行政管理的职能发生转变时,必须要清楚转变的原因、转变的结果以及转变的途径,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国家机构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梳理原因,将转变的结果考虑清楚,并制定好转变的途径,只有将这三个问题彻底解决,才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如果转变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思考不全面,那么在今后对行政管理加以改革时,就会或多或少在改革中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行政管理的破碎。所以,需要对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加以了解,在改革的过程中从特定的角度出发,用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法降低改革的风险,提高改革的质量。
3.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系
在公共部门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同时,行政管理职能必然会发生改变,这是行政管理职能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是为了满足经济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也是职能转变的前提。针对大大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市场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等情况,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越来越凸显,同时这些情况的出现必然促进了行政管理改革的进程,从而实现改革的目的。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向社会放权落到实处,所以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一定会为公共管理的改革以及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二、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有效方法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人们对经济形势了解程度的加深,公共管理界已经逐渐意识到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性。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针对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途径以及依据还要进一步探究,其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转变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市场经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的作用,它是将社会资源充分配置,将市场继续运营下去,在企业针对私有物品供应的问题上,公共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不要过多干预或对资源加以调配。但是在针对公共物品供应的问题上,市场并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市场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时就需要公共部门的参与,根据行政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资源。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安排市场资源的运转,“市场神话”不可信,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市场的束缚力度。
2.调整管理角色,转变管理理念
一般来讲,进行管理的目的必然是有一定的价值追求,而这种价值追求决定着管理的进行方式,而在采用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手段来达到价值追求的同时,需要了解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角色。近年来,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例如:在管理角色方面,从开始的市场管制者转变成建设者或服务者、市场的监督者以及执法者之间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共管理的进步;在管理理念方面,由开始强制的管控到现在的监管以及服务进行转变,这种人性化的转变更加管理的发展。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管理这一领域的职能加以强化。
3.对管理的主体及模式加以创新
公共部门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行政管理的职能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局面,管理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些现象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的。那么如何将管理工作以最有效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各管理的职能以及角色能够针对工作发挥好作用,就需要在众多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找出管理的主体,同时对管理的模式加以创新。对主体实现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多元化主体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让人们参与到管理中来,激发社会的活力,确保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得以实现。
三、结语
目前,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将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方法落到实处,并在工作中不断深入了解管理方面的知识,在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社会及市场的发展。本文中对实现职能转变的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行政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究。
作者:许光亚 巩俊齐 郑少秋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镇江市工商局课题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思路与任务重点研究[J].理论探索,2014(,1):51-54.
[2]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贯彻落实十精神,2013(,6):3-7.
现如今,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从起作用进行分析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特点归纳如下:
(1)服务人民,日光长远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市民在生活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将城市建设的第一日标定位可持续发展。
(2)较为健全的制度,执行过程较为严格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遵守一书两证,的制度的同时行驶合理的行政权方。
(3)较强的公众管理性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制度的不断发展,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公众监督和参与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责任明确、机构清晰各级的人民政府为城市规划的领导机构,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的方向把握和指导,具体的措施执行则是由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来进行各部门之间封分工明确,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探讨
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人们要遵循“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的策略这是由于对物质环境进行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占的比重较小,相反人们对于规划中的而公共管理政策更加重视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职能应该转变,重点转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上来社会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需妥善处理好规划与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保护、环境、消费、未来、行政、市场、公众和利益等诸多关系这些相互矛后的关系是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处理时往往会顾此失彼,有时让人不知所措,甚至对规划工作感到一片茫然为了履行好城市规划职能,必须对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的职能进行解剖分析和合理配置按照公管理的运行职能,可以把城市规划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下面将针对公众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四个职能进行详细探讨。
2.1计划职能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定义中,主要工作是对在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两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狭隘性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城市的计划职能进行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了保证对市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满足,以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固化要设立明确的可行的日标和任务在确定了日标之后,就要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制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对城市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城市规划措施的制定,也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尺度标准在制定了城市规划具体措施之后,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在规划措施符合法律规范之后,对措施进行执行交给城市发展的有关部门从整体到细节、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执行,把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项日上最后在进行完所有的城市规划措施之后,就进入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核的环节,由相关部门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审批城市规划的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所有职能中最首要的职能,他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计划职能的实现使得城市规划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2.2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过程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其在领导职能方面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规划引导、规划权利和规划协调所谓的规划权利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命令、引导等手段来对权利进行规划,为社会主体提供公平的平台,使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大环境之中去通过公共管理的方量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政府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督等工作而规划协调是指对城市发展中的各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充分应用社会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等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眼光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关于规划引导的职能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在具体建设项日中很好地贯彻,而建立的有效的控制规范和引导机制。
2.3组织职能
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是由成熟规划组织构成、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所组成的现如今随着公共管理方量的进一步加大,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等城市规划组织机构加入了人民群众的方量,建设投资主体和广大市民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组织的重要一员主要表现在管理规划运行机制方面,我国现如今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使得城市规划的决策不够合理与此同时,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4控制职能
在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城市规划的开展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差异,部门领导的决策不同,都会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因此,城市规划有关部门对于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掌握和处理,确保城市规划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现如今,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公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正常进行,政府各部门需要协助合作通过实现城市规划的有效发展。
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适切性是指这类人才具有的能力能与当前社会需要或者地区发展需要、与大众需要以及对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双向促进作用。这一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不断审视周围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结合自身具有的教育资源不断调整自己的特色人才战略,服务地方。能力培养的适切性,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新意或迎合市场的短期需要,而是既要体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又能基于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预测的适切性,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适切性
公共管理专业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出现的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针对公共部门与中介组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决策执行能力,而非公共决策能力。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具有实用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实用性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本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在工作中具备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甘于服务的精神等。本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高低,社会各方面认可的程度直接受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约。因此要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切性,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综合考虑各项能力指标,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当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描述原则化,缺乏指导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专长,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逐渐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产品输出环节出现诸如“学历倒挂、大学生回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现象,所有这些现象的解决迫切要求高教的行政管理者、以及高校的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外社会大环境、学区中观环境以及学校微观环境的变化,逐渐转变教育观念,结合高校的办学类型与办学层次,树立正确的、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标准化、无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高校以笼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没有具体化,没有针对专业的差异性有区别性的加以描述,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再加之相关配套工作跟不上,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像公共管理这样的文科专业来说,由于没有客观、具体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凭借原则性的描述进行主观把握,再加之培养过程中理论灌输远多于教学实践,因此人才的应用型很难保证。另外,应用型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具备的能力结构也有所差异,因此,社会对其要求也各不相同。准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把握其本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科学的定位应用型人才,细化人才素质的标准才能为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合理搭建提供坚实基础。
(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不够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根本能力特征。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普通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能单一追求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应该在一定理论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是,现实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缺乏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学术化”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操作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通过课堂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但是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不够,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充足的实践资源,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使得应用型人才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训实习基地对于学生的实习也存在认识差距,有的基地认为实习学生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因此,把一些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跑腿打杂”的工作交给实习学生去做,疏于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学生没有机会体会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专业实践能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三)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就业方向是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各层管理岗位,也就是大多要进行管理工作或者领导工作。根据行为科学家提出的相关理论,管理者应该具备三项技能,即技术技能、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技术技能即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人文技能即人才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沟通等能力,观念技能即人才的全局意识、问题意识、领导意识等能力。不同专业掌握的技术技能不同,但是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是相通的,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和可迁移性,不会随着工作和专业的改变而变化。可是,我们比较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应用型人培养的各方面,包括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人才考核评价等。但是对学生的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培养相对薄弱,较少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全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性、责任感、自我效能感、进取心、高度事业心为主的人格特质的培养。这对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不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而且也要德行兼修。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关注技术技能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其他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对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适应性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权变的人才培养理念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行的思想保证。因此,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的良好解答是我们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以及方案确定的先导。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理念是当今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对人才素质诉求的教育体现。新时期,高校领导者对大学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更加全新的把握。大学不仅要回归学术的本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体功能,追求真理、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更应该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之下,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功能的履行依托于高校的人才培养。
因此,高校领导者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树立权变的人才培养理念。所谓权变,就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既不能横向上千校一面,也不能纵向上人才培养的目标静止不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提高逐渐加以改变,最终实现高校“反哺社会”的目的。因此,高校领导者要突破传统的“专门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求真务实精神,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学校育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人类优秀的学科文化精华传递出去,加速人才成长的过程。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的设置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人才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高校要根据区域性发展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使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并设置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自主选择课程,从而使这一课程体系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当前实用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根据应用型人才“知识基础较宽、应用性较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培养方案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中,突出理论教学的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结合,构建出丰富化、多元化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多模块有机结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望,夯实知识储备;整合课程内容,既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要兼顾人文性。通过学术性、知识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陶冶人文素养。
(三)改革教学形式,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受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的影响,高校的教学过程一直延续着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虽然很多高校的教师也在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的教学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实用性、技能性的教育阶段,面对的学生也处于身心逐渐成熟、求知求美、自我实现欲望非常强烈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前,应该首先对受教的群体有一个较准确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师绝对权威的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教师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适度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增强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及时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障碍和疏漏,领悟思维策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根据人数的多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异质结合,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尽可能地给每个人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参与不仅是建构、保持和应用知识的基础,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学力。
(四)延长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的实效性
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受传统的教育思维的限制,比较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理论教学时间较长,实践环节被忽视,时间安排短暂,或者即使安排教学实践环节也是走过场,成效不明显,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以往简单的走走看看、观摩式的教学实践,效果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实践的充分锻炼,职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得不到养成,导致就业时竞争力下降。要提高就业竞争力,缩短职业适应期,在人才培养阶段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三十二条也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时间课程与活动课程,坚持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等等。”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夯实学生的“三维”知识储备,即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保证学生的教学实践时间,适当的延长实践环节,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采取分散安排的做法,最早在学生的第五学期安排相应的实习任务,以后的第六、七、八学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区别安排。对那些在第七、八学期准备升学考试的学生,其教学实践可以提前进行。另外,学校、系部也要尽可能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广开实践渠道,为学生争取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岗位。实践过程结束之后,也要加强对实践效果的考核,设定评价指标体系,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对毕业产生实质影响,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保证实践的实效性。
(五)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师资,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且由于他们来自于各高校,能带来各校的风格和特色,扩大了各专业的社会信息量,是较受欢迎的师资群体。但是,他们中部分是来自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且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较差。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教师缺乏在其他公共部门任职或者锻炼的机会,专业技能较弱。因此,要想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职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是凸现技能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有计划地将一批高学历,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青年教师派到相关行业去,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一线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充实提供可靠的信息;也可以从行业聘请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业内人士与本校教师的交流学习,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六)拓宽实习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