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投资源更加多样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使用者,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从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立项阶段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有业主方的参与,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业主方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一、业主方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和目标
1、管理任务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协调和组织、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
2、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质量目标是指业主方通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设备质量、材料质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符合先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环境质量要求;进度目标是指加强各个环节和阶段的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工;投资目标是指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项目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二、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推行较晚,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业主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不规范、项目招标流于形式、决策规划阶段论证不全面盲目进行施工建设,并且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由非专业人员或者非稳定法人参与管理,经常出现以命令方式而不是科学管理方式为准的现象[2],给建筑工程项目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措施
1、纵向项目管理措施
纵向项目管理是指业主方参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从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划立项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回收投资的整个过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使用阶段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将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容作为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在施工建设阶段应做好生产准备、建设实施、施工准备和规划设计,仔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基于动态的目标控制管理,分阶段进行控制和管理,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分解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目标控制计划方案;其次,密切关注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实际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资金消耗情况[3],和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作比较,分析差距,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管理计划,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2、横向项目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可结合职责分配图和组织结构图,分析人员需求,落实各个岗位的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贯彻《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条例》,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配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业主方项目投资管理主要是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等合同要求条件下,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消耗和投资管理通过协调、控制、组织、计划等方式实现预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尽量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业主方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业主方应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在规划设计阶段,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设计提出意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施工建设阶段,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和现场实际情况,仔细检查建筑材料质量是否满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并且参考相关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盒防范措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利用率。
(5)进度管理
业主方项目进度管理主要是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衔接关系、持续时间、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仔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进度管理计划,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正确处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和进度管理之间的关系[4]。
(6)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约定建设方、施工方、业主方等各参与方之间义务和权利的协议,业主方应做好合同管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业主方应从合同谈判到合同执行结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密切关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减少合同风险,确保按量、按质、按期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目标。
(7)协调管理
协调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协调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配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以信息沟通交流为基础,通过反馈、处理、辨别和取得有效信息,协调建筑工程各个环节。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业主方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纵向和横向项目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行综合、全面的项目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符合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志伟. 工程项目业主方全面合同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林. 建设工程业主方多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生;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公共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公民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受到社会、民众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卫生事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人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突出,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有诸多不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为此,必须提高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有专业化的卫生事业管理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高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的新专业,从1998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3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人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机构统计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率为:79.53%。
二、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认知度低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时间短、社会认知度较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中遇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甚至不了解其专业培养的方向,提到“公管”专业,用人单位更多理解为“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发展时间长、社会认知度高的专业,在求职竞争中,首先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2.专业设置不合理
(1)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设置情况看,主要是医学院校,包括一些综合类院校。各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各有其特点,但基本方向都是培养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从就业渠道来看,当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本专业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的需求极其有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也不高,就业渠道较为狭窄。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中:录取研究生:l8.41%、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10.00%机关、其它事业单位:14.5%、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12.05%、三资企业:0.87%、医疗卫生单位:5.71%、科研设计单位:2.73%、金融单位:1.51%、高等学校:7.65%、出国:0.17%、部队:2.22%。而各大院校争相开办该专业的结果使得毕业生的供给越来越超过需求,必然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2)相对于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其他专业例如医学类专业而言,作为社会科学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在专业培养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评价最为重视,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评价更是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大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很多学生所忽视。
3.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专科生能从事的工作,非本科生不招;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非研究生不用。这种用人观念给广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对口就业单位,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认同度不高。从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传统来看,医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临床工作的或者有过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对于拿管理学学位、仅接受过粗略的医学知识学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认为无法胜任医院管理的相关工作。这种用人观念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大。而实际上,作为临床上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系统化的管理学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管理,因个人经验不同可能使管理工作显得随意而缺乏规范性、效率不高;而作为医院管理人员,扮演的是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并不在临床一线为病人诊治疾病,不需要具备系统、高深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胜任。
4.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有待提升
本专业学生就业难还存在学生就业择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如前所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主动性不够,对于工作、职业的了解很少。在参加就业招聘前,很多学生几乎未参加过一次用人单位的面试,缺乏相关的知识准备、信息准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而这些是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必要条件。
三、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各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首先应该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了解其专业设置的目的。同时,可以在宣传中,介绍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通过对国外先进意识和经验的引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
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强专业建设
首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大实践课时的设置,多给学生提供进行专业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使学生对实践能力更为重视并有所提升。
其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去向为医疗机构的所占比例不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而从学历层次上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本科毕业生,已经属于社会主要的一般性人才,相对于研究生来说,对于专业对口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相比工科、医科等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间的替代性较强。在专业设置中,应注意拓宽基础,改革单一就业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使本专业学生既可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事公共事业相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大类的工作。
3.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合理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
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的转变和合理用人制度的建立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例如,对于医院管理人员的聘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的任用比例等方式,转变我国传统依靠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经验性管理的不恰当做法。
4.提升学生就业择业能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就业择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给学生传达有关就业的信息和知识。其次,开展就业知识的教学和交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也可以采取与往届学生座谈、邀成功人士开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第三,就业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实践,可在就业指导课中,开展相关比赛和模拟面试等锻炼学生;利用实习、见习机会,例如组织实习面试选拔决定实习单位分配;在求职招聘季,学校就业部门除及时就业信息外,还应及时组织学生间进行经验交流,引导已参加过面试的学生反思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新伟.“211”模式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基于本土化的视角[J].经济师,2011(11):124-125.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18—120.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统一又分离的管理系统。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多元化是管理手段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负责,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公共事业组织由于行政依附性较强,在管理上也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对于准公共事务大部分采用行政型命令的直接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管理的手段不利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其他系统的作用,横向沟通困难等缺点日益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更多的采取间接管理的手段。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间接手段,同时发挥情感教育管理手段在组织管理的作用。在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综合的治理。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涉及到科、教、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也要求管理的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结合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认识自然,又认识社会;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既深知中国,又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它要求公务员具有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到来,更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除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马骏,郭巍青.公共管理:新的研究方向[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2]乔占军.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范式[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谭英俊.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治理新范式的选择[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
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地产行业管理层特征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然后选取136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层薪酬、管理层规模、平均学历和管理层持股数五个特征为视角,对管理层特征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采用了相关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理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房地产业;管理层特征;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早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一)房地产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
本文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未来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2个变量。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现金流量、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
(二)分析验证
Kaiser给出了一个度量标准:在0.5
(三)因子提取
二、实证研究
(一)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F)的影响假设
由委托理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业绩与高管持股部分的薪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会为了通过持股的方式多获得收益提升公司的绩效。因此提出了假设:
H1: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总额(A1)与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正相关。
H2: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A2)与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正相关。
(二)管理层规模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假设
管理层规模是指组成管理层成员的数量。合理的管理层规模,不但能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效率,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绩效。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
H3:管理层规模(A3)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管理层平均学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假设
这一指标是运用Likert五点正向计分法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分别赋予1至5分,以此表示不同的学历水平,见下表:
提出假设:
H4:管理层的平均学历水平(A4)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之间正相关。
(四)管理层持股金额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假设
H5:管理层的总持股金额(A5)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6:公司规模(B1)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本文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提出假设:
H7:资产负债率(B2)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五)研究模型的建立
在前文假设的基础上,以企业绩效综合指数F作为因变量,以A1、A2、A3、A4、A5作为自变量,控制变量为B1、B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运用SPSS19.0,选用参数检验来确定其相关显著性。多元回归模型为:
(六)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在1%的显著水平上,房地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与管理层薪酬总额、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管理层规模不相关。与管理层平均学历存在相关关系,与管理层管理层的总持股金额不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都没有显著相关性。
(七)多元回归分析
说明:从表4.5看出,回归方程是显著的,通过了F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有意义。可以看出:
1.管理层薪酬和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假设H1、H2成立。
2.管理层规模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3不成立。
3.管理层的平均学历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H4成立,而管理层的总持股金额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即H6不成立。
以管理层薪酬、管理层平均年龄、管理层规模、平均学历和管理层持股数五
三、结论总结
(一)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影响显著
管理层薪酬和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变量与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管理层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使高管人员积极、努力地工作,从而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管理层规模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不显著
管理层规模变量与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没有显著相关性。
(三)管理层平均学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影响显著
管理层平均学历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我国公民受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管理层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也有所提高,管理层人员学历结构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四)管理层持股金额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
管理层的总持股金额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没有呈现显著相关性。
四、建议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制度
由研究结论可知提高管理层薪酬和监事持股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因此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地管理层激励机制来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本文认为可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教学改革;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9-03
《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类的主干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公共政策学》的价值在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能运用政策理论解决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以及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在实践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探索。
一、《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公共政策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学科。广西大学从2002年开始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作为专业必修课,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价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题,需不断改革与完善。
1.从教学内容来看。部分政策理论过于“西化”,不适应中国政策理论和政策实践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是“在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模式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建立方式,缩短了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摸索过程,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色彩有余、中国特色不足’等问题。”目前教材中的《公共政策学》理论多是来源于西方国家政策实践的研究,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为背景,这些理论也许对西方国家公共政策与管理有指导意义,但不少理论却难以解释我国面临的政策现实,也不能指导具体的政策实践。为此,应在对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成果的消化、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研究,建立以我国政策实证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系统公共政策理论。
2.从教学模式来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的机会少,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不少学校教师探索实践了以案例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法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多是侧重于教学形式的互动,且存在着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缺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评体系在内的多元化的《公共政策学》课程互动式教学体系。
3.从实践教学来看:缺乏课程实践基地和有中国和广西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严重制约了《公共政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公共政策学》离不开政策实践。著名政策学家叶海卡·德罗尔曾说:“我们应尽可能地寻求科学的标准、利用科学的方法。但从根本上说,政策分析是一项‘实践的’而不是‘科学的’工作。”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大多数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对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工作更缺乏感性认识,学习《公共政策学》理论对许多理论感到茫然。而让在校本科生进行大量的政策实践是不可行的,建立有中国和广西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与相关部门建立课程实践基地成为现实的选择。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政策学》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我们在广西教育厅和广西大学的支持下,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案例两方面。针对目前一些教学理论和内容难以解释中国现实的情况,将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尽力弥补一些《公共政策学》理论与我国政策现实相脱离的不足。一是在阐述《公共政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学》理论前沿、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变迁、公共危机与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二是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重点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开设《公共政策学》延伸课程,包括区域公共政策、科技政策与管理、区域公共管理等相关题研究课程。
2.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以课堂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借助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力量,为学生开设讲座或实验课,密切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为了加深对本课程原理和政策精神的理解,重点进行了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剖,能够既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又锻炼学生应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通过跟踪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编辑成教学资料,应用到课堂教学和教学指导中。同时,开展专题兴趣小组活动,进行研讨式学习。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开设“区域公共政策”专题兴趣小组项目,吸收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本科学生参与。项目活动内容包括专家讲座、经典著作阅读、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项目活动,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锻炼理论分析、科学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
3.尝试构建互动式教学体系。互动式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评机制的互动。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互动式教学,多是侧重于教学形式的互动,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尝试构建师生双主体式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评体系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学》课程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互动:①课程内容互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因此,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由教师主持,通过班级学习委员,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教师推荐及学生自选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中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贵州瓮安、运用渐进模式分析美国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关于3号红色素禁令中等,同时结合广西的实际选择一些案例,例如运用SWOT方法分析广西大面积推广速生桉树的利弊、南宁市国内首创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经验及启示等案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问题生僻、学生不熟悉而难以开展互动。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主要通过专题探讨和精选案例分析进行互动,并将部分专题与案例相结合。如在《公共政策学》理论前沿专题中,对政策网络治理、多源流框架等理论,要求结合武汉“禁麻”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案例进行分析。专题研究式互动是教师把现有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成若干专题与学生探讨,让学生加以评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案例分析互动首先由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共同精选个案,在每次课堂讨论前,教师先进行理论铺垫、把本学科前沿知识引入教学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自觉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与思考,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组织讨论,请学生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应提高。②课堂教学方式互动。互动式教学的形成和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经由教师的能动机制和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共同形成。因此,在本课程改革中,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主体的观念,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问题意识,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一方面,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各种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实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在问与答中展开教与学的互动。
4.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案例教学法成为学生了解政策理论和政策实践的桥梁。建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包括案例的选题、搜集、撰写、应用等方面在内的案例选编系统,建成有中国和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和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针对学生缺乏对公共部门的感性认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等问题,加强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建设《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让学生能结合现行的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8年,在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和广西大学的相关政策与经费支持下,已与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重要地方政府——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广西文化事业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兴趣小组形式积极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5.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按照学校原来的相关文件规定,必修考试课程的期末考试必须采取闭卷方式,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于受考试时间、题型和参考答案等方面的限制,成绩评判和考核应通过标准答案来量化考核指标,因此考查内容多以知识性题目为主,学生往往过度关注答案的唯一性而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开发,难以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为此,我们探讨对学生评价与成绩考核机制进行改革,期末闭卷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由70%降为50%,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考查。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和课程实践等结合起来,采用课堂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小组讨论与代表发言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口试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尝试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50分)与“平时成绩”(50分)共同构成。其中公共政策案例选编占10%,小组讨论占10%,案例分析实训占10%,课堂综合表现和课堂考勤占10%,测验占10%,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教学改革效果
1.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的改革,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明显提升。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评价与考核机制激励作用明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实施教学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优秀率为仅为1.69%。从公管2008级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后,公管2008级优秀率为13.56%,提升了11.87个百分点;公管2009级优秀率为15.1%,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提升为13.41个百分点。实施教学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的不及格率为8.47%,从公管2008级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后,公管2008级的不及格率为6.78%,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不及格率下降了1.69个百分点,公管2009级的不及格率为3.77%,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的不及格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详情见下表)。
2.通过《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和兴趣小组专题研究的建设,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的建设,组织学生去相关部门进行教学实习,让学生能结合现行的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公共政策实践的了解和公共政策管理操作层面的经验积累,与课堂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进行“区域公共政策”兴趣小组专题研究项目,开展了包括专家讲座、经典著作阅读、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方面活动,学生进行研讨式学习、思考和写作,加强了师生沟通与互动,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
3.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果初步显现。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体系,实现了从部分课程案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就某个公共政策理论或实践中面临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撰写论文或政策建议,如就校园交通安全、“限塑令”政策事实效果评估、博物馆免费开政策执行的困境与对策等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部分学生能够结合某个典型的公共政策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包括案例摘要、案例介绍、案例分析、观点争鸣、案例启示(或核心提示)等部分,已形成了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公共政策学精选案例评析》,准备公开出版,并将在网络教学平台展示,供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交流与学习。
总之,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2]刘雪明.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M].王满全,尹宝虎,张萍,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的管理学原理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优化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管理学考试改革探讨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创业计划书写作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项目教学模式(PBL)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学”应用型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学基础》大班套小班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管理学》教学模式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能力导向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和谐视角下护理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周志勇,邱少珍.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0(8)
[4]谭娟,龙桂杰.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5(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16JGA41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多方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44-02
引言:
自2009年医改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然而,医改实施的成效到底如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的。本研究着眼于《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以W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探求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并提出建议,构建政府、社区、居民三方的合作治理方案,以促进其发展。
一、研究方法
调查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编写《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卷》、《关于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问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调查》,了解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及居民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发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矛盾所在。
2.个案分析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分别以医护人员、居民、就诊人员为对象进行调查。
3.访谈法:对医护人员、居民、就诊人员进行访谈式调查,了解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待遇、居民满意度。
4.文献研究法:参考新公共服务理论、自治组织理论和社区管理理论相关书籍,为调查提供理论支持。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居民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有效问卷112份;针对就诊人员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有效问卷112份;针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20份问卷,有效17份。
1.存在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状况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投入经费不足、医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匮乏等。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1)基本药物使用率低,采购不规范,定价不合理。首先,基本药物范围小。至2012年为止国家基本药物种类已经扩大至520种,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药物仍然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据调查,有39.3%的居民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种类不齐全,同时,基本药物使用率仅为70%。其次,基本药物采购不规范。有关部门指出“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制度”。据调查,中心的药物都是自行上网采购的,虽然政策已经颁布并开始实行,但是地方对政策的落实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最后,基本药物定价不合理。中心的基本药物对居民实行零差价销售,但是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基本药物价格太高。这是因为基本药物采购方式不规范导致药物价格存在偏高的情况。基本药物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可以运用其“暴力潜能”降低界定、谈判和实施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并且取得相对合理的价格。但是若由基层医疗机构自行采购,则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供求中的双重垄断地位,扭曲药品的价格。此外,在调查中,有35.7%的居民认为药价不合理。同时,也有医生表示基本药物的价格甚至高于正常药物,导致医生看病开药无从下手。
(2)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不到位,健康档案建立难度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5%的居民没有接受过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同时,健康档案的建立也由于政府宣传不到位、居民防保意识未跟上、医护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困难重重。
(3)10元诊疗费迟迟未落实。《意见》规定“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10元左右”。调查显示,由于当地卫生局没有下发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10元诊疗费政策,因此中心也没有实施这一项政策,75%的居民都不知道这项政策。
(4)政府拨款不及时。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政府对中心拨款不及时,有医护人员在调查中表示几乎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有拖欠情况。我们了解到,中心的政府拨款由财政部拨给卫生局,再由卫生局下发给卫生服务中心,这一做法增加了财政流转的中间环节,使得资金落实存在时效性问题。
2.原因分析。
(1)政府政策制定程序的漏洞。政策规划应注重可行性分析认真考虑主客观多种因素。“10元诊疗费”难以贯彻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合理性。从总体来看,诊疗费10元包干,对于患者是则可以降低不少费用。但是,这是从整体考虑的。一旦分摊到人均次上,一些利好就会被大众化,毕竟,有些患者在门诊中并不用接受输液等相关治疗服务。所以,一些患者自然就会觉得多掏钱了,自然就不会接受这项政策了。
(2)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市场缺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由政府进行投资创办,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缺乏活力。同时,基本药物采购目前仍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负责,使药物供给缺乏竞争,最后导致价格扭曲。
(3)社区动员力度不足。所谓社区动员,指的是把满足这区居民需求的社会目标转化成为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动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与社区的合作,导致宣传不到位,动员力度不足,使居民的保健意识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最终导致相关服务功能的不到位。
三、对策及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对国家的基层医疗具有深远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活力,解决现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及建议。
1.坚持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
(1)增强政府政策规划可行性。政策规划应注重可行性分析,认真考虑主客观多种制约因素,特别是人员方面的因素。凡是涉及民众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政策都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群众意见。
(2)拨款及时完整。政府从本国现有国情出发,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安排财政拨款。虽然拨款远不能满足中心需要,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资金超过规定实效,从而影响中心部分计划的开展和落实。特别突出的是医护人员的工资到账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还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合法性。
(3)加强药物采购的监管。监督管理必须采取政府和居民相结合的办法,没有政府参与,监督就没有权威,管理就没有效力;没有居民参与,监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能表明问题是否具有严重性和普遍性。对于药物采购问题,可以定期举行听证会,同时定期公布药物采购清单,设置反馈专线或专栏,最终达到监督实效。
2.积极利用竞争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奥斯本认为“竞争是促进革新的永恒动力,而政府通常是缺乏这种动力的”。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也是如此,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通过政府、社团、居民群众、个人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当然,竞争也不是放任自流的东西。奥斯本认为,不经规范的竞争很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公共政策必须建立竞争规则,防止垄断或其他不公平的出现。
3.发挥社区在配合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实现中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主要解决社区的卫生问题,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利益。因此,要加强社区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的防保意识,提高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这必定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的建立以及相应功能的实现减少阻力。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动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活动。
四、结语
从分析W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合作性治理的解决策略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性治理要想实施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从法律上还是政策上,在履行各自的公共责任的同时,形成多方治理的局面,为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困境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 高校 管理
“大部制”改革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十报告中再次提出,无疑表明“大部制”改革将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革新的一种新趋势。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虽然在学理上与政府有着较大的差异,然而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其内部管理模式与政府的管理模式非常相似。因此将“大部制”改革引入高校内部管理便是当前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1.“大部制”改革的内涵
所谓“大部制”(Large Department System),又称“大部门制”或“大部门体制”,它主要是“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1。因此,“大部制”改革就是通过将职能相近部门和业务范围趋同事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避免出现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对职能、业务的合并,实现机构和人员的精简;第二,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重新划分部门职责;第三,保证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权力独立;第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整体管理效益。
2.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推行“大部制”改革的现实基础
2.1管理框架政府化,管理理念行政化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虽然从学理上来说应该是以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组织,然而高等学校在中国却因为受到了“官学”起源的历史渊源影响,其组织架构更倾向于政府机关。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内部管理中普遍出现“权力二元化”、“权力三元化”等现象,是造成高校内部管理矛盾突出、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机构设置上的一致性还使得高校的内部管理呈现出“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强化”的弊端,学术权威被行政领导所取代,高校内部形成了一个组织结构森严金字塔结构,“在行政管理的权力压迫下,形成了各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在行政管理中更注重部门利益,而不是从管理对象和管理全局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
2.2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能低下
目前,高校内部的管理部门整体偏多,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从其网站上的“机构设置”栏目中便可找到管理部门40多个,其中党群机构14个,行政机构28个。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数量之所以会如此臃肿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第一,部门功能过度细化。在之前的高校管理改革中,各部门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明确管理职责,将职责划分过细,从而导致组织机构设置得越来越多。第二,高校内部管理随意性强。在设置岗位时,高校往往缺乏强硬的约束机制,有的时候按照领导的意志设置岗位3。在管理上,由于受到长期的偏见,高校对于行政人员的待遇较低,职业发展的目标链短,从而产生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到管理上,容易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2.3管理部门职能定位模糊,管理罅隙较大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在职能定位上还是相当模糊的,部门间的管理罅隙大,管理结构呈现出非扁平化趋势。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高校在自身性质上定位模糊。由于受到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很多高校放弃了原有身为准公共产品的自身属性,而试图按照“产业”结构的模式发展,使得内部职能部门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难以把握。
其次,部门间的管理罅隙大,内部管理部门的设置缺乏整体性,缺乏有效的共同平台。高校对外是一个整体的部门,但是在内部却更显得各自为政。
2.4管理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
目前,高校内部的管理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领导负责制,这种管理方式无疑滋生出了“官本位”文化,这无疑扩大了行政领导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弱化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论证的严谨性。在进行高校政策决策上,往往会出现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抉择责任相互脱节,决策职能分散。
3.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3.1转变管理理念,明确高校的价值定位和管理框架
“大部制”改革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体制上面的改革,不如说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转变,是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方向的转变。转变高校管理理念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大权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高校必须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对于高校的自身价值定位绝不应该被这些因素所左右,高校必须回归学术范畴,重新回到以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价值诉求的准公共产品的轨道上来,使后者成为学校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4
建立起“以学术为本,弘扬学术价值,树立学术本位的校园核心价值应成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5通过弘扬大学精神,强化大学学术性属性,构建起大学教师致力于获取斟酌的专家性权力的机制,使大学组织真正成为“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知识性社会。6
3.2精简整合管理部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就目前高校内部管理部门繁杂,管理人员过冗的现状,高校应当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高校的内部机构进行精简。
除了对行政部门的调整外,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也是保障“大部制”改革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校要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重新定岗定编,按照工作量来分配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的相应的人事制度,完善高校人员的聘用制度,实现高校人员“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7同时,要形成竞争上岗的机制,杜绝高校员工因为没有失业压力而形成的办事效率低,工作主动性不强,服务态度差等现象。
3.3优化部门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对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机构通过联合或合并统一的方式进行精简,以达到减员提效的目的。为实现此目的,高校必须在进行改革之前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职位进行描述、剖析,再对各项工作进行仔细分解。在此基础之上,以“一岗多事”为原则,严格执行定岗、定员制度,先从机构和人员的设定上降低行政成本。除此之外,高校在规划职能机构和部门岗位时,还应该注意解决部门壁垒问题,应努力弥合各部门间的罅隙,减少、消除机构设置和岗位设定中出现职能重复、岗位交叉的现象,从根源上减少高校内部挂历的行政成本。此外,还应该开放用人制度,按照有能者居上的原则,让新鲜的血液进入管理体系。提高在职人员的职业预期,拉长职业的目标链,从而提升岗位的激励效应,延缓在职人员的职业倦怠感,为增强高校内部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基本保障。
3.4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尽管说“大部制的精神要求把重大决策权集中在组织的最高机构,同时拓宽社会各界参与政治的有效渠道”,8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决策的重任只是由高校“校级”领导负责。相反,“大部制”改革的根本意图是通过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渠道,由统一的部门进行政策决策。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有完善的决策机制,从而保证“大部制”改革的有效实施,避免权力落入个人,让“绝对的权力”导向“绝对的腐败”。就目前各高校决策制度的现状而言,要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的形成,就必须实行党政分开,完善决策中枢系统的建设。要明确大学校长的地位,校长的权力只限于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权,而没有一人决策权,从而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同时,建立和完善决策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后,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充分尊重“民意”对决策选择的偏好。高校应该公开校务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等新媒介,保障学校教职员工的知情权,提升教职员工在高校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力度,良好地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方式结合,以促进高校行政决策机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注 释:
1..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郑灵芝.美国高校的管理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发[J].科技信息,2006,(02)
3.参见谢强.高校“大部制”改革的价值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47-50.
4.参见黄红球.论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5.宣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1):25-28.
6.参见缪少纲.大部制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科技与管理,2009(2):132-134.
7.高碧滢.中国“大部制”改革中的“三权分立”[J].法制与社会,2008,09:217-218.
8.缪少纲.大部制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科技与管理,2009(2):132-134.
作者简介:
黄沫(1985-),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党院办教师。
[关键词]精细化工;控制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80-01
1 前言
精细化工制造环节大都以高新技术为基石,以市场需求种类、系列化为特征的化工加工环节。在之前的20多年时间内,化学工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趋势大致展示为:由商品化学品加工向功能型化学品发展;由大规模环节向小规模化方向发展等。
2 精细化工概述
精细化工,是制造精细化学品行业的总称。具备种类较多,更新速度较多;产量小,大都以间歇性的形式加工;具备功能性又或是最终运用性;大部分都是复配型的产品,配方等相关的技术明确了产品的性能;产品品质需求就高;较强的商品性,大部分以商品名进行销售;技术密集程度较高,需要逐渐实施全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强调技术服务;设施费用低等其它特征。
3 精细化工过程的控制技术
3.1 集成技术
伴随现代化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当代社会对于精细化工自动化需求的逐渐增强,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依托本身的丰富资源、后经济性以及运用便利等特点,在现代化的精细化工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领域均获得了大量的运用。伴随数据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及编程控制技术与触摸屏显示操纵的趋于成熟,以此当作基础控制器的智能操作体系被大量运用至精细化工环节的控制层面之中。计算机调控体系的逐渐进步以及本身性能的日益拓展,为了能够达到精细化工环节的集成控制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集成控制所代表的是以综合经济技术标准当作最终的预期目标,对加工环节实施集成化的管理,同时涵盖了批量加工、过程改善、加工管理、安全维护以及加工调度等其它拓展功能,从根本上达到真正意义层面的一体化加工、管理、监控。
3.2 自动批量生产控制
批量生产具备较为显著的单向性与周期性特征,在完成一个批量生产过程之后,便代表了此次生产环节的完结,其次由材料购买过程始,迈入下一轮的加工,同时再次明确相应的制造规划与流程指标等等,直至产品的形成,完成第二次的制造过程。在开始实施批量加工以前,往往需要完成好所有步骤的预备工作。因此,在传统形式的精细化批量化加工控制体系里面,以流程具体指标设计为主要参考的顺序控制体系以及以机械设施与产品相关工艺数据为借鉴的程序型控制体系,获得了大力宣扬与大量运用。当前,批量小与种类繁多已经发展成现代化精细化工加工不断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对于产品加工环节的柔性需求有着更加强的需求,其同样更加深入的推动了全球间歇环节控制指标的引进,大都涵盖了国际指标。从控制系统层面而言,需要充分融合产品的特征,明确科学的控制规划,同时按照具体的加工进程与现实的进度来便利的调节控制规划达到全面的自动批量加工控制,从根本层面实现满足现代化精细化工发展对于柔性的需求。
3.3 优化控制
运用迭代学习实施优化控制,能够处理精细化工环节工艺数据运转轨迹的优化追踪控制等相关问题,避免操作人员完全不一样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特征改善所造成的影响,获得最佳的控制律,和其它的反馈控制方式相互融合,达到精细化工环节的优化控制。其已经在苯乙烯间歇聚合反应终点品质调控、PVC树脂间歇发酵环节的补料调控与间歇反应釜温度调控等非常多精细化工环节的控制环节获得验证。迭代学习控制所具备的自学习优化特征,使得其在精细化工环节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趋势。
3.4 综合性统计过程控制
当前的精细化工加工环节的产品品质调控,大多存在与加工的开始、关键中间点以及终点等有限数量的点实施工艺材料的化验研究,操作偏差又或是过程影响往往会使得工艺环节的运转远离准确的工况,此依托自身进行经验操纵的形式往往无法对加工品质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统计过程控制,又被叫做统计质量控制,其所指的是运用数理统计方式的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具。其对于加工环节实施分析与评判,按照所反馈的信息即时发觉问题,同时运用有关措施将其排除,使其始终维持在受控的状态。因为SPC技术的重要功能,在最近几年时间内精细化工行业SPC方式的分析与运用范畴转向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工况监管、繁琐物性数据的软测量、加工环节与终点评判、产品品质预估与控制等其它方向不断发展。
4 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1)过程控制逐渐向着计算机化的方向扩展,增强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在传统形式的过程控制环节,由于节约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其调控大都运用仪表的形式来完成,导致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水平相对偏低。当前,伴随自动化与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完善,再加上市场对过程控制需求的增强,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是其发展的必然。
(2)控制的形式逐渐向批量的方向扩展。因为精细化工所具有的间歇性加工特征,所以在传统形式的加工环节里面大都运用一次性投料的形式,运用批量的加工形式,在所有环节的制造完成之后才可以实施后续的加工,如此循环往复即可。
(3)智能化控制是当前精细化工在制造环节大多会采取事先设置的调控策略实施,其生产速度、加工温度以及压力等相关参数均是预先设定的,此调控方式能够确保所有批次的制造环节均是一样的。但是,在显示的制造环节里面,因为遭受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的改变,精细化工会遭受完全不一样程度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形式是经过操作者针对其实施干预,显示的效果完全是由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所明确的,进而造成所有批次产品的品质并不完全一样。
5 结语
精细化工的过程控制便是为了能够更加好的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展示出了复杂化与间歇性的特征,进而使得整个加工环节变得非常繁琐。为了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需要增强自动化水平,经过引入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增强加工环节的调控能力,尽可能达到加工环节的问题控制,确保精细化工的加工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一龙.浅论精细化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控制技术[J].化工管理,2013,03.
[2] 李小强,李留钢,关民普.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2011,23.
[3] 杨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绿色精细化工[J].化工管理,2014,15.
作者简介
甄世钰(1997―),男,汉族,籍贯:甘肃金昌,学历学位:本科在读,职称:无,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化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