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城镇现代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现代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现代化建设

第1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会建设;城镇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4803

1社会建设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进行梳理;第二,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现状的描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导致现状的因素;第三,学者也对农村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第四,学者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建设热点,尤其是文化、社会保障、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五,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紧密联系。

1.1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有学者将农村社会建设分为四大阶段:工业化优先发展观与“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53-1978年);非均衡发展观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979-1992年);协调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1993-2002年);科学发展观与“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以来)。

也有学者仅划分农村社会建设在之后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社会建设(1978年-1988年),第二阶段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逐步过渡(1988年-2002年),第三阶段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2002年至今)。

1.2农村社会建设现状

农村社会建设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加剧,这体现在人口以及环境破坏两个方面。农村自然环境而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传统农业区户均2-3个孩子是普遍现象,个别地区高出生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宁夏、、新疆的人口增幅都是在11‰以上。人口压力增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水资源耗费严重;乱划宅基地、乱批企业用地,人为造成废弃用地2亿亩,其中60%-70%为耕地,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不合理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呈现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混合,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复合的多污染交织之势。总之,农村超负荷的人口与尚不发达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互碰撞,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36倍,到1983年缩小到1.70倍。然而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1994年扩大到2.60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3.21倍。如果把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性补贴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经济建设滞后势必会给社会建设带来不小阻碍。

除此之外,农村社会建设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1)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2)农村干群关系紧张;(3)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人口多,起点低,教育支出比重大,另一方面缺人才,缺教室,缺资金;(4)农村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不良,部分农民没有形成“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消费习惯,在非必需品方面花费过多,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到次级贫困的境地;(5)农村有固有的“贫穷文化”,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样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诸如满足于当前消费,缺乏时间观念以及质疑权威等等。

1.3农村社会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对于农村现在社会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停的意见,对象包括党和国家、村子、村民自身等多个对象。一些学者从较宏观的视野出发给出了三点建议:(1)创新农村教育体制;(2)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3)加强社会保障。也有学者进行认为可以从文化以及生态两大方面来建设:(1)以实现农村文化系统创新为主导,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以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创新为前提,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要回到统筹城乡这个落脚点来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1.4社会建设分支领域的专题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吕广利在《当前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突出文化建设》中强调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是文化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贯彻落实,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在转型期的全而和谐发展。

第2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现代产业体系的出现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动关系。当前,世界各国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以新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而现代产业体系则正是其重要的载体。湖南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发展快,极大地促进了省域经济迅猛提升,在充当“中部崛起”领跑者的同时,又迎来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契机,加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然,对二者藕合机理研究迫在眉睫。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机理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动态匹配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目标匹配

新型城镇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己经进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产业体系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已成为地区之间相互竞争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为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相应的数量标识。

(二)结构匹配

在产业结构方面,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在眉睫,而在这些过程中现代产业体系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前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的战略,注重以产量和产值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靠高积累和高投资。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额中比重持续上升,对于提高物质生产领域的效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有着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三)制度匹配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调控体系。政府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系统的干预往往会收到市场机制难以达到的效果。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社会和经济改革措施及干预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可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二、湖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竞争力、创新力等的涌现,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讲,目前两者匹配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制约因素:

(一)原有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工业发展现状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的物质基础,较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加速二者的匹配发展。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总体薄弱,各市(州)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发展不一。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0.45%提高到2012年的46.65%。2012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3097.06万人。但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30%和65%的城镇人口,创造了约42.4%和78.5%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他市(州)差距明显,这些地区极低的工业基础水平加大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更制约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

(二)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是导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滞后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随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技术、物资等能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既严重阻碍着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又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实现。

(三)区位和交通设施制约

韦伯在其1909年就提出的工业区位论中指出: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三个因素是影响工业分布的一般区位因子。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南接两广,北连湖北,西临川贵渝,东毗江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东南西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面积为16.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9.7%。封闭区位限制了交通发展,交通又制约了经济发展,湖南成为了“中部塌陷”的六个省份之一,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

三、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根据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情况,我们把湖南省区域划分为以下级别:一级区域(长沙)――高水平匹配;二级区域(株洲、湘潭)――磨合发展;三级区域(衡阳、岳阳)――颉颃发展;四级区域(郴州、常德、娄底)――低水平发展;五级区域(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萌芽地区。

(一)一、二级区域构建核心增长级

核心增长极的构建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关键。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集群基地建设把握“中部崛起”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产业聚集基础平台;加强三市的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合力,构建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三、四级区域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

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基础。三、四级区域积极开展对接招商,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衡阳、岳阳、常德、娄底、郴州五市产业集群发展已具规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五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需积极开展对接招商,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来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以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藕合联动发展。

(三)五级区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必要措施。五级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六市(州)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一是抓好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公共要素的建设;二是依托劳动力资源和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依托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创新,2012,(5).

[2]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

[3]张万春.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刘刚:(1982-),男,汉族,湖南益阳人,讲师,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管理。

第3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产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76-02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苏南地区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句容应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服务南京、接轨南京、融入南京”的宁镇扬同城化先导区和苏南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句容产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1.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打破“县城”思维,定位“南京副城”,通过对接南京外延的沿江、沪宁、宁杭三条城镇发展轴,确立“三轴两楔两带”的空间结构,“五点一线”发展格局和高等级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45平方公里框架逐步拉开,“三河一湖”风光带带动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完成拆迁420万平米,建设安置房470万平米,有效拓展和优化了城乡发展空间,集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面貌显著改善。

2.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12年,GDP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总投超亿元的69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7.5%。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 个百分点。

3.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20.8%和2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6家。宁武新材料、华大天益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开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4%。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均列镇江第一。

4.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村镇经济实力,带动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下蜀镇积极打造新型建材、能源等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围绕城镇化发展保障的“四网”体系初步建成。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2010年以来,共新建成农村公路1 090公里,乡镇柏油路通达率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90%。二是构建城乡水电网。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12万户,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构建城乡信息网。启动“智慧句容”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广播和宽带的全覆盖,公交市民卡与南京无缝对接。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

二、提升句容县域经济的核心环节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建立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从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优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发,加快提高句容“以城带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点,特别是要坚定大力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要培育好县域经济产业基础,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努力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要以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城市经济,大力推动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形成“双核”驱动发展之势,成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化城镇化助推句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1.统筹兼顾,增强产城联动的执行力。一是做精中心城区。针对老城区建设重点和新城区拓展空间,高标准编制《句容北部新城规划》以及科技新城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做强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如郭庄镇,要做好空港新区规划的编制,积极打造宁杭经济轴上的新兴增长极。三是做美农村社区。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的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

2.创新制度,增强改革促动的推动力。一要创新城镇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占比;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准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二要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村庄整理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统筹调配使用新增加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和指标。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市场化实现形式。三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的要求,逐步取消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让新落户人员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权,同等参加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

第4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一、市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高等级化、人民生活幸福化的建设,市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的成就。

1、工业化建设取得历史新突破

市抢抓扩大内需机遇,争项目、上技改,生态型、循环型工业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一是转变生产方式。顺利关停红磷分公司3号硫酸系统等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使辖区内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实现产业转型。以推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县(市)建设为契机,积极鼓励、支持各大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电小龙潭发电厂、大唐国际红河发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运用,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引进,解化集团、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一大批新技术的推广,实现了企业发展的重大变革,促进了产业转型,为企业生存、发展赢得了战略主动。通过上述两项措施,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9.1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3亿元,增长0.9%;主营业务收入64.1亿元,增长1.4%;利税总额3.9亿元。

2、城市化建设提升新形象

市实施“东扩、西盘、南延”战略,打造“绿城水洲”,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品位进一步提升。公园二期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完工,有效开展五星级酒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2.5%,绿化覆盖率42.4%,人均绿化面积38.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达到国家水质标准,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

3、农业产业化进入新时期

市通过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关爱“三农”、支持“三农”,农村经济蓬勃发展。“55110”工程稳步推进,初步形成9大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蚕桑产业综合技术示范区,云南省商品禽蛋及禽种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发展龙头企业30户,其中省级1户、州级8户。2个农产品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4665元,初步实现小康。

4、基础设施高等级化初步实现

市全面实施城市主干道和景观景点“三化”建设,对城市3个入口进行绿化升级和亮化打造,各景点、景区和公共绿地的树木、花草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实施城市夜景梦幻工程,完成124幢建筑和临街树木亮化,优美的城市夜景更加彰显出“不夜之城”的魅力。通过“三化”建设,初步实现基础设施高等级化,切实提升了城市品位。

5、人民生活幸福化阔步前进

市始终把民生保障工作贯穿到统筹城乡发展之中,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卫生事业巩固提升、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文体活动精彩纷呈。2009年建设廉租房1.4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53万元。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发放城乡居民困难补助352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628.1万元。开发就业岗位6580个,安置城镇失业人员5500人。下调参保企事业单位保险缴费率1.5个百分点,20户困难企业享受到社会保险和岗位工资补贴。阳光济困协会工作有效开展,共发放救助金181.2万元,救助城乡困难居民4867人。通过贯彻落实各项社会关爱政策,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市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经验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适合市情的发展路子

市城市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坚持把中央和省、州委的精神与的市情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探索符合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立足实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不断增强了全市综合实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使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3、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不懈地实施“民生工程”,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全市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4、始终坚持依法治市方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市始终坚持依法治市方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改革,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仍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主要问题是:

1、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60年一遇的干旱,充分暴露出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不牢;农业产业不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创业就业能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

2、加快发展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消费空间有限、对外贸易发展不足、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实现经济较快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3、经济调控面临巨大压力。煤电供应紧张,给我市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运行方式带来巨大挑战;财政增收因素较少,收入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刚性支出增加,收支难以平衡。经济调控矛盾交织、压力巨大。

4、体制机制急需破解完善。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仍不同程度存在,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美丽市、做幸福人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战略思路、发展战略重点,坚持产业为首、建设为重、民生为本、稳定为基、改革为先,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大力发展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要立足能源促发展,发挥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提升煤炭综合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要依托科技促发展,提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建设水平。要营造环境促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要提升服务促发展,强化协调服务,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优化提升农业。立足农业优势,走特色化和优质化发展道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要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基础设施,聚集农村发展力量,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

三是重点突破三产。要着力扩大城乡消费,着力搞活商贸流通,着力提升服务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打造新型服务产业,提升聚集能力。

2、加快建设,提高发展速度

一是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充分利用国家投资政策,抢抓机遇,加大争取计划、项目和资金力度,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二是精心谋划城镇建设,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把城镇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科学规划、建管并重、开发与经营并举,形成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秩序,提升城镇化水平。

3、注重民生,建设幸福

一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实施各项教育激励资助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完善提升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公立医院主导能力,完善升级服务水平,提升滇南医疗服务中心地位。三是积极鼓励就业和创业,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全局,着力培训和就业两个重点,大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就业和创业。四是稳步推进民生福利。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民生福利,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五是加强民生政策管理。开展动态管理,探索民生福利政策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民生福利政策,确保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六是改善提升环境质量。加大水源保护力度,积极争取石漠化治理项目。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创建,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全社会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4、创新改革,增强活力

第5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中国经济现代化首先是粮食生产能力的现代化。粮食作业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需品,在人类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所以,现代化经济发展不是粮食和农业生产功能和作用的改革或取消,而意味着这种生产能力提高,也就是粮食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从现实出发,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很大。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都不足10写,美、英、德仅为2一3%。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英、法、德、意等国家都达几万公斤,美国和加拿大为10万公斤左右。以人均消费粮食500公斤算,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供200多人用,而中国每一农业劳动力(1999年)生产粮食数只有1367公斤,人均养活人口不到3人。再从单位量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的水平也很低。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的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分别为9500万公顷和l•45亿公顷,但是卫星图业示其真实的耕地面积大约为1.32公顷。以此耕地面积估算,按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数据比较,中国所有粮食的单位产量均大大低于许多主要发达国家,而大约是单位产量最高的国家的50%或更少。显然,中国粮食生产的增产潜力仍很大。无论是劳动生产水平还是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1995年,世界监测研究所莱斯特尔。布朗在一项研究中预测,在2030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需求量可能在2.0至3.69亿吨。以1992八993一1996/1997年平均算,世界粮食贸易量合计只有2.on吨。这也就是说,那时中国粮食的进口量即是世界总贸易量。所以,由此引发了所谓“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争论风波。当然,布朗对中国粮食增产的潜力缺乏客观评估.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如果中国粮食生产不能有较大的突破,未来的粮食缺口一定会很大。如果这种现象真的出现,即便国际市场有粮食可买,但应解决运输和支付进口粮食成本来说,也是中国所无法承受得了的。因此,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实则是中国国民的生存和生活间题。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无疑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工业化是整个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中的一个必然历程。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持续增长,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将促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发挥优势作用,并按工业的技术经济面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和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使其逐步走向现代化。工业化的推进自然导致传统农业生产逐步退位,同时使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相对降低,以此形居工业对农业的“改造”,亦即农村工业化发展。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工业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而农村的工业化又主要是依靠农村自我积累的不断提高得以实现的,这既表现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又充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历史性贡献。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间题的专家小组提出,农村工业化发展对整个经济发的展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提供就业;二是使农村经济多样化并帮助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三是缩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平等。概括起来,农村工业化主要有:一是增加就业。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的实践表明,农村工业有两个区别个城市工业的显著特征:其一为企业规模小;其二为劳动密集程度高。显然,小规模企业由于其创建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比较代,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因而比较符合农村工业发展的目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曾将制造业部门分成三类:第一类包括食品、饮料、家具、印刷出版、非金属矿产品等部门;第二类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等部门;第三类包括造纸、橡胶、化学品、石油、贱金属、金属制品、非电器机械、电气机械和运输设备等部门。研究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包含劳动量较多,适合于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中国家雇佣不到50人的小企业生产了第一类产值的37%2%,第二类产值的38.0%,第三类产值的22.0%;相应的,雇佣不到50人的小企业则分别容纳了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工业劳动力的53.15、45.7肠和36.6写。另一方面,农村工业不仅倾向于小规模生产,同时也倾向于劳动比较密集的部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198。),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工业构成中可占90肠以上。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村工业发展相对比较成功的韩国和日本为例,1962一1987年,韩国农户收入中农业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由80%降到61.4%,而非农业收入比例(主要是工资、地产收入和外来收入)则持续上升,而且这一比例与农场规模呈负相关,农场规模增大时,非农收入的比例上降,1987年农场规模不足0.5公顷的农户,73•4%的收入为非农来源,而农场规模大于2.。公顷的农户仅有”.2%的收入为非农来源。与韩国相比,日本的农村工业发展水平更高,农户非农收比例也较高。1962一1988年,农户的收入构成中非农收入的比例由48.6%上升到83.5%,工资同样是非农收入中最重要的增长来源。可见,农村工业化的确是提高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三是减小空间不平等和收入不均。农村工业化的这一作用明显取决于增加就业和提高农户收入的贡献。在小型企业能生产较多单位的就业机会,并能设置于较小城市和城镇这个意义上,小型企业将在家庭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促进更大程度的收入平等。更是传统工业受到鼓励,那么农村家庭收入就会直接增加。如果小型制造业代替了大型制造业,平等效果就更大,即使小型工业只是附属于大型现代工业,分散得也不广泛,它也不至于强化经济的二元性和不平等状况,并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依然可以促进平等。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三大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整个工业发展步伐大大地加快,并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乡镇企业的许多产品,已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乡镇企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6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临川区建设局何洪涛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才能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基础,才能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且提高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小规模、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小城镇建设为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供保障。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农业生产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自觉性,形成“公司+农户”新型产业组织,推开市场农业之门,必然产生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效的连动效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信息和财力保证。

4、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逐步增加和完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增多,受教育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成长起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

二、用发展的思路客观评价临川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对小城镇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调整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区建制镇已由改革之前的4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个,占农村乡镇总数的67%;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镇内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其中柏油路占55%,建设小型自来水厂7座,农村小城镇电话全部实现了程控化;镇区内基本普及了有线电视,并且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在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区小城镇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和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水平较低。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没有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必然是盲目乱建,布局混乱,建筑呆板,工程质量较差。目前,全区共有27个乡镇,其中7个乡镇无总体规划,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由市、区设计单位设计,经过严格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足30%。因此,一些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高水平、高起点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呈现出短期性、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小城镇建设的迫切要求。

2、规模较小,功能难以发挥。目前,我区共有建制镇18个,平均每个城镇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我区小城镇规模较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就小,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的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小城镇的户籍政策虽然有所松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办城镇户口,但也只有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承认;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条件、子女上学等问题,农民对进镇落户仍有后顾之忧,因之不愿放弃土地,办理农转非的热情不高。由于小城镇人口扩张速度缓慢,也必然影响了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

3、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我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比重较少;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质量较差,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乡镇企业适应国内外区场的能力较弱,缺少创新力、开发力和竞争力,因而,乡镇财政实力较弱。目前,多数乡镇可支配财力有限,而且绝大部分要用于支付人头费,甚至有些乡镇财政收不抵支。加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启动民间投资不力,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无法大规模推进。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思想,确定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推出能够有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举措,使我区小城镇建设有新的突破。

三、用创新的理念,推出新举措,实现临川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突破

1、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特点,以现有的城区和区级试点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全区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解决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布局。除此以外,还应下大力气抓好国道省道沿线、城区周围的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小城镇的各类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建设好有条件的建制镇。防止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把当前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廖坊水库移民搬迁与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有效安置移民,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又可使那些有潜力的小城镇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把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根据经济区域分工和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特殊优势,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吸收东部地区一些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退出来的、有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其它产业,健全完善小城镇的产业体系。还可以利用小城镇科技、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交通、市场相对集中和发达的优势,为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服务。着力在小城镇培育各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当前正值我国城乡社会新的就业高峰,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接纳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途径。

3、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特色突出、有较强影响力的小城镇。我区资源多样,特色明显,地域性突出。在依托资源优势,培植小城镇产业基础方面,应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力争做出规模、做出影响。唱凯、腾桥、云山、罗湖、东馆等区级重点镇,应加大力度,创新体制,重点培养,在土地、投融资机制、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其壮大、发展。对其中的有潜力、有发展条件的企业,应给予宽松的环境,放手发展,带动镇区其它相关产业,力争培育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和小城镇。

第7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角色转型的必然性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一项社会变革的巨大“工程”,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而作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的农民,在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工程”中完成角色转型,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城镇化必定会带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镇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反过来,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又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条件,引导农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化,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其过程就是促进农业结构向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的农业格局对农民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它需要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同时,非农产业比重的增大,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的大发展,使得一些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也开始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的农业劳动者离开了以农业为主兼营他业的小农方式的劳动,转而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他们要面对的是大量的机械化操作,是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劳动。因此,第二、三产业的聚集,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劳动者从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更多、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

农村城镇化将给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地变化,意味着农民的市民化。农民的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或城市集中,他们的居住方式也由传统的分散村落向城镇和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集中,他们的身份也开始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民转变为市民,不仅仅是农民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更是精神生活的全面进步。这才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所在。因此,城镇化不仅仅指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在构成比例上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的过程,是农民角色转型的过程。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将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但是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和闭塞的农村生活,让一部分农民固守着传统的农村生活模式。城镇化让他们离开了农村生活进入城市化的社区生活,需要他们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进入一种相对较为开放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农民树立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观念,不断地扩大交往范围,冲破自我封闭的藩篱,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当前农民角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当前,我国农民转型的自身意愿很足,潜力很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小。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集体逃离农村,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严重。虽然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农民都离开土地成为市民。目前,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越来越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在农业一线从事耕作的农民几乎由老人承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努力种田并未不能让农民带发家致富,“种田不挣钱”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共识。青壮年劳力通过升学、打工、婚姻等途径集体逃离了农村,奔向了城市,导致农业劳动力老化和匮乏。著名杂交水稻研究专家、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说了这样一段话:“人口的总体流向总是往高利润的行业去。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端人才大多进入了房地产、信息、金融等领域。这30年,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人们宁愿下煤矿挖煤也不愿意种田了。挖煤已经是最苦的活了,但还是比种田赚钱啊。”因此,农村后备劳动力,大多也不想务农、不爱务农、不愿务农。将来“谁来种地”、靠谁建设现代农业,应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型时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使得越来越多的拆迁农民受惠于国家的经济补偿而成为一夜暴富的“新市民”。然而,忽然改变的经济状况必定引起精神层面的变化,不少“新市民”也在一夜暴富迷失自我,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赌博、吸毒进而贩毒,最终一贫如洗,沦落为新的城市贫民,成为了社区重点帮扶对象。实际上,拆迁户在一夜暴富之后,将大笔财富用于挥霍、赌博甚至吸毒等,最后又“一贫如洗”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花半辈子积蓄建起来的房屋,拆迁农民为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得到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也是合情合法的事情。然而,如果仅有物质的赔偿,却没有精神文化的关怀和引导,当丰富的物质和贫困的精神一联手,太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走向极端。更应引起关注的是,这些因征地拆迁而突然富裕起来的群体,其本身就相对地缺少致富的技能,有些人更是缺少拼搏的精神,再度返贫之后,想要重新脱贫致富非常困难,为社会矛盾埋下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农民工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群体,其显著特征是主动或被动地脱离了第一产业,进入了第二、第三产业。他们大多数人依然拥有土地,但他们与传统的农民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更多地与现代化和市场化发生关联。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的目的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从事的只是低端劳动,日子过得并不轻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群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少数部分人,经过打拼,终于在城市获得一席之地,成为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而相当一部人因为制度、市场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无法穿越隐形的“户籍墙”,成为流落于都市的边缘人。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终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多管齐下”助力农民顺利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

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松散的特点,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的局限性。但是随着科技文化教育的逐渐提高,加之在工业化大潮中锻炼、磨练,这一情况是可以逐渐改变的。助力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角色转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惠农兴农政策,让种田的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让农民特别是有知识有想法的“新型农民”能够在土地上收获足够的财富,从而留住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懂市场的复合型职业农民,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作出贡献。

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创造平等环境。农民工概念的根源在户籍制度。近几年,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积极落实,使得“民工讨薪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解决民工难题,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实有权利的获得,让他们真正享受市民的待遇,而非城市的边缘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少不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改革户籍制度。破除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努力将为“农民工”向“市民”转型提供体制和政策上的支持。

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观念,在思想意识形态层面引导农民健康顺利转型。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民转型过程中的一条无形的“绳索”,不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人”的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转变农民的观念,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习惯,改进长久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多子多福、小宫即安和等、靠、要的观念,确立勤劳只能温饱、苦干还要巧干、勤劳加科技才能奔小康的新思想。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引导当地农民群众养成学科技、用科技、优生优育的好习惯,用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敢打天下、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艰苦创业的新精神和新意识,帮助他们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更好地更快地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型。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大相关的公共支出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相关部门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政策,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当地应不断地拓展投资融资的渠道,给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这些人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安定地生活下来,融入城镇生活,成为城镇的一份子,在城镇安家落户。

第8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土地利用 规划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比较大的国土面积,可是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分析与探讨如何利用土地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处理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与城镇基础实施建设规划是其重要内容。比如,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给排水、供电等)都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其中,农田保护区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为发达。这些地区往往把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二、三产业上,放松甚至轻视农业发展。尽管可以依靠后期再开发,可是这种方式难以保证开发后备资源的弥补效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在小城镇建设中是同等重要的两项内容,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农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区的土地利用与农田保护区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有效做到保护耕地。某些地区“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牺牲农业搞工业”思想和行为,并不符合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的基本要求,应当严格杜绝类似思想和行为的出现。而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以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与此同时,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2加强土地的管理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土地管理效果,小城镇建设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效果。

(1)建立与土地转让、出让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机制。在土地使用制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城镇土地使用应当严格实行规划控制与用途管制的土地规划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转让或出让土地产权过程中必须明确土地的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土地的整体规划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2)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市场变化是瞬息万变的、不可预测的,为了保证土地管理与利用的有效性,应当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说,建立反馈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确保土地规划与管理起到切实的管理作用。

(3)建立规划实施监督体系。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小城镇建设的效果,各级主管部门都会建立相应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比如,上级政府、同级人大部门实施的监督机制。两种或几种监督机制并行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另一方面,监督体系的建立除了将各级主管部门所实施的监督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也是保证小城镇规划方案合理与科学的有效途径。

3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当严格贯彻与落实该国策,处理好建设用地与农耕用地、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镇规划作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案,制科学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因此,编写小城镇土地利用方案时应当从大局出发,协调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保证土地利用的使用效率。

4规范土地市场的建设

目前,国外某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土地市场。从他们成熟的土地市场来看,城市土地开发与建设的大量资金通常来自于土地。其中,经营性土地一般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转让或出让,成为土地费用的主要来源。尽管,我国各地区已经逐步建立了政府储备、市场配置、公开交易等土地供应机制,可是土地市场仍然较为混乱、发展尚未成熟。为了促使我国土地市场日渐趋于规范化,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政府实施的土地储备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市场供求实行科学调控。

(2)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为了确保土地市场充分实现公正原则、维持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需要从强化市场服务和加强市场监督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比如,定期土地转让信息和结果,为所有交易者提供公平、平等的服务;监督具体的转让行为是否合法,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合法化。

(3)尽可能公开土地转让过程。公开土地转让过程的目的除了保证土地产权交易公开、平等外,也起到了监督土地交易过程的重要作用。需要转让的土地应当确认无任何纠纷后正式在媒体或其他地方上,并严格按照交易程序进行,尽可能做到全程监督。

5结语

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当高举节约用地旗帜,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方案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要想做到这一点,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切实提高土体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一、二级市场,并尽量公开土地产权交易过程,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安全、确保建设用地具有明确的使用标准,对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增杰.城镇土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一、突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是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基础。一是深入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南京都市圈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体制框架。二是发展壮大次级城市群,以规划引领宁镇扬建设同城发展先行示范区。三是积极打造“双新”城市,结合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四是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做好数据摸底、统计分类、考察调研等基础工作。

二、加快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群产业竞争力

根据不同城镇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战略布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开放融合中增强集聚要素和配置资源能力。一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持续调整江苏“四沿”产业布局。三是加强产业区域合作,继续提升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苏滁工业园区、启东江海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发展水平。

三、推进平台建设,强化重大载体支撑

结合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重大平台和试点示范是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关键所在。一是统筹安排重大项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重抓产业提升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建设统筹、民生保障改善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二是提升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水平,全面总结评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进展,扎实推进新一轮示范区建设。三是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南京服务业综合改革、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等试点。

四、聚焦重点领域,夯实城市群发展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健全协调发展机制是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注重跨行政区基础设施的线路、标准和建设进度的协调一致,积极推进南沿江铁路、沪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镇江至宣城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沪苏湖、北沿江高铁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常嘉、宿扬、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省际高速公路建设。二是开展环境污染联防联治,联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处置机制,促进城市群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三是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衔接,继续落实区域就业、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监察等合作协议。

五、创新合作方式,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围绕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工作推进体系,切实做到目标明确和责任落实。一是完善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配合开展规划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参与城市群建设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二是建立配套衔接的实施体系,按照规划总体部署,会同两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推进计划,力促规划目标定量化、重点任务清晰化、主要事项项目化。三是突出改革创新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引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