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有机农业的涵义
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且获得了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因此,有机农业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标准。
1.2有机农业的特征
以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系统的生产潜力;维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实现植物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循环;不使用自然资源以外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基因多样性;向畜禽提供适应其行为本性的生活条件等。
1.3有机农业的生产原理
以生物学、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功能完美结合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相对封闭的生物营养循环体系原理、土壤是一种活的生命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学防治作物病虫害原理和保持养殖业的适载量及遵循动物自然习性饲养管理原理四个方面。
1.4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空间和资源的最佳利用、养分循环、作物系统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和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耕作与自然的结合,培育健康的土壤,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生产高品质的食品。
1.5有机农业的理念
有机农业的生产观、价值观、消费观、环保观。是把生产视为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合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有机农业生产注重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有机农业生产不仅规定了生产的实质内容,而且强调污染人类生产环境和破坏资源的活动不是有机农业。
2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有着众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
其次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脚步的临近,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会受到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08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
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成果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据OFDC的统计,1995年我国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67万多亩,1999年更达到100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中药材等100多个品种。中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国际市场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需求的品种包括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蜂蜜、药材、有机丝绸、有机棉花等产品。据OFDC的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约为1000万美元,1999年达1500万美元。国内有机食品消费也呈迅速上升趋势。由于人们对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食品中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担忧程度日益增加,消费理念也在变革,一个从生产到餐桌的革命正悄然兴起,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蔬菜、粮食、奶粉等几十个品种。然而,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实际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不断增大我国有机食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和发展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有机食品做贡献。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农村村民大规模进城打工而弃耕农田的现象。因此,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清楚认识农业生产不再是过去的传统生产模式,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已成为一种潮流。
1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1我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现状
随着家庭联产经营制度的提出,调动了农民的劳动动力。因此,农业机械吸引着广大农民的眼球,因为现代化农业机械有着高效、便利等特点。例如,南方的水稻种植,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势比较平缓,因此可以采用现代化机械操作,大大节省人力、财力;而在北方,比如陕北地区,其地势多为丘陵和山坡,无法大规模实施农业机械操作,这样就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1.2我国农业机械设备质量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各地的农业机械经销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但是,许多农业机械经销商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安全保护措施不规范,没有规范的防护设备[1]。同时,经销商为了争夺市场,常常以次充好,制作工艺粗糙,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农业机械的质量差,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安全性可言。
1.3农业机械设备服务系统不完善
按照国家的农业机械设备三包规定,出售正规的农业机械时必须有退货、维修等售后服务,而现在市场中出售的农业机械大多没有售后服务点。同时,大多农业机械设备说明书中的规格和使用注意事项、厂家地址等项目注释模糊,这样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业机械服务机构的不完善给农业机械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农业机械发展前景
2.1智能电子传感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遍地开花,智能电子传感技术应用就是一个典例,飞机打农药则利用了传感技术,自行感应出农作物所处的位置,对其作出感应,精确其位置,根据种植面积,喷撒适量农药,促进庄稼正常生长[2]。这一系列便利的措施在过去是无法普及到的,所以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农用机器人的普及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会出现传感和机电一体化的农业机器人。智能化农用机器人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比如采用计算机技术中的编程,对于农作物常见的疾病及发病特征做出一套完整的程序植入机器人内部,机器人可以根据观察和感应到的农作物状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用机器人必然会成为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3先进的4C及仿真技术的应用
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但体现在大型种植设备上,现在已经全面渗透在精密的仿真等领域。例如培育新植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利用高端的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大大缩短培育时间,节约人力和财力。因此,现代化的仿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结语
该文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仍然存在着服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对此进行改正。而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成为农业机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只有在政府、农机生产部门、农民三方齐心协力下,农业机械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稳态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衡模,高焕文,王晓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44-49.
[2]党革荣,耿端阳.农机发展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03(5):5-6.
【关键词】农业保险 风险分散 财政补贴 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随着商业保险的蓬勃发展,我国逐渐开始了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尝试,由此便产生了农业保险。一般来说,农业保险不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它是家为稳定国民经济基础,加强农业保护而实行的一种政策,是一定国家意志的体现,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开展起来,而非一般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合同买与卖的经济活动。
在农业保险发展的初期,财政部只在新疆、四川、湖南、江苏、吉林、内蒙古6个省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而目前早已扩大到了全国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可以从中受益。另外,在开展试点的初期,农业保险的保险品种仅仅包含水稻、玉米、小麦、母猪、奶牛等16种,如今更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品种都被纳入了农业保险的承包范围。让农民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种植或养殖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物种,稳定了农民的收入,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持续增加,通过政府补贴的逐年增加,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同时也引导了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对国家地方保险公司和农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强农惠农的好政策。但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表明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国家和政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政策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始于中央和地方对农业保险费的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业务不再属于商业保险的业务范畴,开辟出了一条专属的发展途径,在制定农业保险政策制度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各种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应遵循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在经营和管理之间进行协调;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更能调动农民的投保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对农业保险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因此认识不到位,以至于没有制定出适应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制度安排。
(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没有实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对于有的险种来说,全国甚至只有一个费率。因此,风险较高的地区和较低的地区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出现显著的差别。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居然利用自己的权利强制农户进行投保,这不仅没有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更违背了我国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初衷,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保险经营和管理方式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道德风险在农业保险中也经常出现。保险人以假承保的险费的承保方式骗取投保人进行投保,而投保人也会采取各种方式手段来骗取保险人进行理赔,与一般的财产保险不同,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问题不只存在于投保人一方,投保农户的保险方都会出现道德风险,这是由于农业保险中保险方、投保方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成为了农业风险业务领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财政补贴政策不够完善
农业保险保费全部收入中占大部分的是中央和各地市县级的政府补贴,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增强了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另外,可能存在着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各种极端的方式和手段来套取中央财政补贴的现象,即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过大,导致了农户风险和保险意识减弱,以上这些都会使中央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大减弱。
(四)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健全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由于水涝和干旱等原因,与一般财产保险的经营风险相比,农业保险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而且系统性风险也更容易发生。虽然在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我国还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灾害,但局部的地区也发生过较严重的旱灾和水涝灾害,所以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是保险公司都没有完善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完善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3月正式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为中国农业保险设计出“政府与市场合作”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制度模式。国家要以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为出发点,使农业保险制度能够很好的协调政府、保险机构和投保农户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出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属性。
(二)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风险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布极不平衡,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都相差比较大。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业保险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至少要考虑中央一级,省级和保险机构三个层面,中央一级和省级应该对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保证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做不到这些,当遭遇到巨大风险时,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破产,而农户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损失。另外,保险经营机构也要做好制度规范方面的工作,不仅要保障自己的利益,也要切实保证投保农户的利益,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
自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近几年来,中央财政预算似乎放缓了在农业保险领域发展的步伐,其覆盖范围也比较小,虽然有些地方想在农业保险领域作出一些创新,增加农业保险的品种,但碍于没有中央政府提供的支持,而只依靠自己又存在众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只能迫于当前的大环境放弃了这种会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想法。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项强农惠农的政策,在过去的几年中,财政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不断的加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从整体水平上来看,国家财政补贴的范围和程度非常有限,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扩大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领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而促进和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农业保险费率精算制度及合理调节机制
在农业保险有效且持续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精算农业保险价格至关重要。这不仅会关系到政府的利益也关系到了农民的切实利益。首先,各个地区就要把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的题提上日程。其次,建立的费率精算制度必须具有很强的公信力。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保险公司来厘定农业保险价格。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农业保险价格应该由政府来制定。因为这样可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使农业保险价格制度更合理,使农业保险发展的更为顺利。
(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
完善的监管措施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这之前,首先要完善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加强对保险机构的监管要综合考虑市场行为,偿付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也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权力不是无限大的。最后,农业保险的监管力量有待进步的充实和加强,中央政府应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营造一个合法合规的农业保险发展的市场秩序,投保农户的权益才有保障,政府支持政策的效率也会有保障,而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景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已有些年,也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视力度。我相信经过其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一)政府财政政策对农业保险的力度会不断加大,结构将更加合理
政策性农业保险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财政政策的支持。自2007年我国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大,更多的保险险种和保险标的都获得了财政补贴的保险费,而且补贴的总额也会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财政补贴的力度固然重要,但补贴结构的合理性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财政补贴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结合,发挥出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农业保险产品将日益丰富,参保率将迅速提高
农业保险产品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保险险种都越来越丰富,这种良好的态势必定会促进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不断加大,保险机构结合自身的利益和参保农户的利益,必定会注重农业保险新险种的开发和推出,达到双赢的效果。正是由于各级政府和保险机构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热情必然会越来越高涨,因此农业保险的参与率也会迅速提高,农业保险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必定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三)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教育和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目前,农业保险领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了农业保险经营的法律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保险机构以及农户都有了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大体框架和约束机制,虽然现在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财政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会呈现出完善且合理的趋势。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理论、制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就暴露了我国缺乏农业保险领域方面人才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国家层面也设立了各种基金来鼓励和支持在农业保险领域的研究。可以预见,农业保险领域的科研成果将与日俱增,农业保险经营和管理机构中的人才也将越来越突出,这将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质量和加快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庹国柱.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障碍与前景[J].保险研究,2012(12).
[2]庹国柱,朱俊生.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保险研究,2014(2).
[3]罗向明,张伟,丁继峰.地区补贴差异、农民决策分化与农业保险福利再分配[J].保险研究,2011,05:11―17.
[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资企业;有利条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22-02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物质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一个国家与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农业的发展状况势必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提供则无疑是整个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化与现代化更是进一步发展农业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性因素之一。河南省作为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保持社会的稳定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农资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仅关系到本地区人民基本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势必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显而易见,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既是河南省农资企业的基本发展的背景,也是河南省农资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原经济区战略取得的成果与不足,也包含着河南省农资企业发展的成果与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对于河南省农资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前景做出必要的分析。
一、河南省农资企业的现状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地指出:“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这里的“没有根本改变”,首先就是河南省作为一个我国人口密度极大、极其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而非工业省份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由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矛盾”,作为农资企业“底子薄、基础弱”的特点也就在两个方面体现得比较突出:其一,由于河南省的现代工业与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不足,必然地影响到农资企业本身的生产技术,严重地影响到农资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其二,由于这种矛盾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被错误地理解为仅仅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第一产业起到关键作用的农资企业。
总体来说,河南省农资企业在整个中原经济区战略中虽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问题。正是由于农资企业本身发展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农资企业既不能够满足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一状况如果不能改变,也势必影响到整个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全面实施。还必须看到,正是因为河南省农资企业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而也就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旦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取正确的方法,农资企业就会获得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河南省农资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适宜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河南省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纵观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论相邻的周边地区,还是一些较远省份,在农业大国的背景下也无不存在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不足问题。这就无疑为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
(二)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为河南省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就国内的产业布局而言,河南省显然在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其在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的是加工工业和一些所谓的现代化工业,因而其农资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在农资企业发展方面也显然缺乏技术优势。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沿海地区虽然不断强调了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但是,这种产业升级显然无关于农资企业,而产业转移一般也只是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以此而言,河南省的农资企业显然具有比较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先发优势。这就为河南省农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三)有利的政策为河南省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河南省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种对于农业本身的关注必然地形成了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无疑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农资企业,推动了农资企业的发展。
在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金融、市场、人才等方面进行了重要部署。每一项要求,显然都会影响到河南省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推动农资企业。如就“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言,这种转变显然是一种质的转变,因而也就需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再如,就“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而言,这里显然不仅会因为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建设而大量需要农业生产资料,而且,其“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也保障了农业生产资料交易活动的实现;而“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则显然直接就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等等。
(四)相关研究为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对于整个“中原经济区” 的战略而言,“农资企业发展前景”的研究显然应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虽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中原经济区”战略中“农资企业发展前景”的研究几乎无人涉及,但是,对于整个国内学界而言,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农资企业”的相关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无疑有利于农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就比较直接的研究而言,朱朝华的《河南省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为例》一文则“以国内外种业的动态发展、河南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的现状以及有关河南典型企业的资料为材料,采用对比分析、抽样分析、典型分析、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国内外种子企业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河南玉米种子产业现状,总结了河南省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的问题”并参照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和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河南杂交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的战略对策。这些无疑对于河南省的种子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直接指导意义,对于相关企业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由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战略所强调的不仅在同时性的方面体现为一种对于其他地区的全面比较,体现为一种各种发展因素的合理共进,而且在历时性方面体现为一种永续发展的潜力,更由于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而且,通过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已经具备进行工业化的条件,和一些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和地区相比,具有了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河南省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业大省,相应的农业生产需求不仅已经推动了河南省农资企业的发展,使得河南省的农资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也必然地推动河南省农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因为河南省农资企业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而也就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旦能够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战略及其相关因素形成的一系列有利条件、采取正确的方法,农资企业就会获得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河南省农资企业发展的宏伟前景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可喜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策论中原崛起——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矛盾[M].北京:经济出版社出版,2006.
[2] 吴勇.农资经销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3] 陈李宏.种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朱朝华.河南省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为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通辽市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进入20世纪70年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春灌保苗,而且要作物全生育期灌溉,以保丰收。与此同时,由于气候条件变化,进入干旱期,通辽地区降水量、河道径流量均大大减少。20世纪70年代,年均降水量为20世纪60年代的79%。进入通辽地区的地表迳流量1971~1985年不及1954~1970年的50%。西辽河通辽水文站测流断面1971~1985年15年春季无水,11年夏季断流,致使下游地表水灌区无水可供。1972年,根据当时农业生产所面临干旱的严重形势,哲盟盟委提出“以地下水为主,充分利用地表水”的方针,水利部门提出“以井保丰、河库补源”的水利建设具体措施,打井抗旱、平地修畦,开始逐步形成。
通辽市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从以“地表水为主”转为“以地下水为主”,打井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转变。在国家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打井抗旱、平地修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资料,截至1990年,通辽市已打井48078眼,配套44210眼,机电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46万hm2,整修畦田面积达到24.71万hm2,农田实灌面积24.52万hm2,年地下水开采量达到7亿m3左右。从1991年至今。这一阶段水利建设的特点是兴利除害相结合,全面完善提高防洪治河工程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水利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继续坚持打井抗旱,平地修畦。到2010年,规模以上灌溉机电井达到103012眼,已配套灌溉机电井101713眼,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25万hm2。地表水灌区恢复、配套、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南北山丘区小型地表水利用工程发展较快,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势头强劲,渠道防渗衬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各种节水工程全面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的新阶段。
通辽市农业灌溉现状
通辽市农业灌溉1990年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快速发展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当时以灌溉试验、示范和推广为主,工程形式多为塑料薄膜衬砌渠道、小白龙和低压管道输水。随着节水灌溉的不断发展,近年出现了小型喷灌、蔬菜大棚滴灌和大田膜下滴灌等形式,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产的发展。到201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65.2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7.57万hm2,占全市灌溉面积的57.6%,其中,低压输水管道节水灌溉面积24.53万hm2,喷灌面积9.54万hm2,微灌面积0.28万hm2,渠道衬砌及其他面积3.22万hm2。2000年以来,节水灌溉技术在通辽市农业灌溉中占有主导地位。
通辽农业灌溉存在问题
2010年,全市实际灌溉面积53.06万hm2,全市农业灌溉用水量24.12亿m3,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8.2%。全市农业灌溉主要是依靠地下水灌溉,农田灌溉由于输水渠道绝大部分为土渠,渠道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左右。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这是通辽市农业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水灌溉工程地区分布不均,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据调查,201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65.2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37.5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7.6%。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节水灌溉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2%、19%、20%,奈曼旗、科左后旗占14%、12%,库伦旗和扎鲁特旗共占5%。前期发展的一批管灌工程标准偏低,当时出于考虑投资,平均占有管道长度仅为45~60m/hm2,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节水灌溉工程部分地区已损坏、失修或不配套,如渠道衬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小喷灌不能正常运行。现有农田灌溉井一部分成井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井深40~50m,约占现有井数的45%左右。现有井中井径为220mm的占41%,井径为330mm的占56%。现有井中,电配井科尔沁区占82%,奈曼旗占68%,开鲁县占58.4%,而科左中旗比例最小,为15.3%。20世纪80年代打的一部分井深度不够,出水量不足,急需更新。农田灌溉井单井控制面积为6.66~12hm2左右。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加速了机电井更新换代的速度,原有机井出现大量“掉泵”,已不能保证灌溉用水要求,影响了农作物产量。而电井也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电容量增加,加大了农业供水成本。
1、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中国在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平均用量远远超过世界上农产品高产的国家,但粮食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却比不上这些高产国家。农业化学品的普遍使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了我国的赤潮问题、水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使用生态农业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贵州省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上游,其生态较脆弱,水土流失较严重,全省有明显侵蚀的土壤面积为7.32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1.6%。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注重环境保护,这样发展生态农业就成为必然选择。另外,贵州省的省情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便利。首先,贵州省仍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三废的排放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小,这位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其次,贵州省保存了较好的自然和生态文化,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9.9%,比全国高出1.2倍,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此同时,贵州省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和复杂多样的噶斯特地貌,同时具有气候、生物的多样性、低纬度、高海拔的农业生态特点,也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了便利[1]。
近年来,贵州省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过分依赖传统技术、封闭经营、规模狭小等方面,仍然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较大的市场需求,是发展生态农业最适宜的区域,而且黔中经济区通过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的建设来实现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有助于为全省农业发展树立榜样,有助于黔中经济区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应该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大力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率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
贵州省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植物区地理成分汇聚地,北方植物、南亚热带植物、中亚热带植物、北亚热带植物,暖温带植物等在贵州省内均有生长。贵州南部接广西,东部接湖南,北部接四川,西部接云南,因而多种植被交叉汇集于贵州。贵州所拥有的植物种类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三省,在国内居前列。除热带作物外,全国的农作物、果树、蔬菜、畜禽的种类在贵州均适宜种植和养殖。这一切均说明了贵州气候对农畜生物具有多宜性,农业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大,生物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极具潜力。在各类生物资源中贵州中草药资源尤其丰富,贵州拥有4294种中草药资源,仅次于云南的5050种和四川的4354种,但如果按平均国土面积上药用植物种类的数量来排队,贵州省则居全国第一位[2]。
贵州省除了生物资源丰富外,其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贵州省岩溶地貌区占73%,造就了贵州省优美的喀斯特风光和茂密的森林,使贵州省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古朴的农耕文化,宜人的气候是南方炎热夏季中的凉岛,因而被誉为全国的“公园省”。
尽管贵州省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和风景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但是却给贵州省发展特色农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黔中经济区凭借其良好的交通条件以及较好的工业基础条件,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完全可以成为拉动贵州省和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3、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农村复合生态系统,涉及到农业生产与二、二产业的联合,由此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时要考虑与本地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使本地区的三次产业能够实现有机融合,通过产业化链条的延伸来拉动农业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4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做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解决,以保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1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完善,总体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不仅制约着农村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难以保证利益协调与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2 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农业经济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而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对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但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监督体系,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中,规章制度内容与相应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1.3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许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存在着综合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知识以及管理知识都有所掌握,然而多数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知识体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综合素质与能力相对缺乏,加之多数管理人员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识不强,导致管理工作难以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经济形势相适应,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2 加强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与时俱进,加快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必要手段,只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跟上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才能扫清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和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立足现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指导农业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加强监管,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到位
为了保证农业经管理工作的切实规范落实,还需要尽快建立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管理需求相适应的配套监管体系,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利益分配不均,管理不规范,以及违规操作的行为,予以查处并及时纠正,要严格监督农业经管理工作中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类不规范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3 以学促管,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快完善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和渠道,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高校方面主要是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方面,可以借助社会教育机构提供成人教育资源与课程,既可以作为人才自学的途径,也可以作为现有队伍成员再教育的有效措施,兼顾农业经济与管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由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M成的优秀工作队伍,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以科学完善的教育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总结
本文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就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尽管我们只需要最终的消费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产它们,而更多的人,都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鱼,可以跳进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实质性意义的行为。可后来人类进化了,在捕鱼之前,先要织网和造船,要织网、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织网和造船的工具。鱼打得多了,就晾晒起来,吃干鱼、熏鱼。到现在,人们用鱼制成的各种食品,不计其数,甚至还把鱼皮做成服装,把鱼骨制成药品。最初一个简单的用手抓鱼的行为,被无限的“复杂化”了。对此,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生产链条上不断增加了新的环节,用萨缪尔森教授的话来说,这叫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带给我们的是经济的富足和繁荣。
我们常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议。要说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免不了,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较稳定,往往受价格的影响。比如小麦1块钱1斤,你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你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延长了产业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用饲料养螃蟹,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价格当然还会下跌,可价格一跌会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稳住价格。这样一来,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链条必须向这里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这可不是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何况这还有利于克服农业的“弱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