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

第1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教学 政治课堂 实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都变成了教改中的中心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关乎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同时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高追求,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佳的现状

在整个高中教育教学环节,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政治课堂又是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政治教材,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1]。就此而言,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时事政治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全球视野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取得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这在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培养以及思想觉悟的提高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严重缺失,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之后,这种现状愈发严重,从而影响了整个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1、教学模式僵化

新课改过程中极其推崇的一个教学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按照新课标规定的教学模式授课,顺利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完全不顾学生的人生经验、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各自的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使得整个教学模式严重僵化,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失。例如,政治中的哲学部分深奥难懂,没有教师解释学生很难自行消化,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大多学生自然就无话可说;有些政治知识又太过简单,大多数学生都不屑一顾,这时候的自主学习环节自然是极其无序混乱;还有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以及流程安排不当,有时候时间不够,问题不能够全部展开,有时候安排的时间又过长,自主学习环节也就变成了学生说闲话的环节。

2、过于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被不断提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违背了教学环节中“教与学”相结合的一般教学规律。这种现状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缺失的一大原因。有些知识因为其自身所具有艰涩、难懂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但是有些地方却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这都是不尊重教学实际的表现。

3、“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课堂实效评价标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体制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特点。不仅大多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很多教师也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只关注和学习成绩有关的课程以及与学习成绩有直接联系的知识点。但是,政治课程的本质出发点明显不是为学生直接提供具体知识,而是为了使之能够得到思想上的改观。由此可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失和“重结果,不重过程”这一教学特点有很大的联系。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增强课堂实效性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科的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3]。而改进教学模式,首先得系统全面地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做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当下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技术上的支持,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设备供教育工作者使用,用来带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是非常便捷有效的教学工具,这些教学设备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进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与政治课堂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等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是良好的教学工具,可以给整个教学过程提供许多方便。但是现阶段,由于新课改不够深入、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其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强调教学设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出现了“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形式的改变就是新课改的全部概念,有些甚至发展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的程度[5]。最后,整个课堂的中心成了多媒体或者课件,原本用来学习的地方变成了视频放映场所,教师和学生分别变成了设备操作人员和观众。这种教学形式虽然使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但是空有形式而内容不足,课堂的实效性严重缺失。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学会合理地利用教学设备,时刻以学生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明确教学设备只是一种“辅教学手段”,从而从教学模式的高度入手,去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二)强调教材的“引导”作用

教材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是学生最权威、最直接的获取知识的资料,其作用不可忽视。整个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以教材为基础,全面吃透教材,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能很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内容极其繁多复杂的综合性课程,其中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社会性、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4],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理清授课的头绪,彻底细化知识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强调教材的引导作用和重要性,充分地利用教材。例如,在讲解高中政治中哲学模块的时候,可以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将整个哲学模块的知识分成哲学和非哲学两个部分;然后,再将高中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哲学分成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价值观等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在熟练掌握整个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回归课本,再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框架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三)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课堂互动环节具有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理解等诸多作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学环节的作用,全面启发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全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多举行一些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相关知识点的辩论会,在高中政治知识中的哲学模块中有一个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教师可就此开展一场辩论会,让双方学生辩论“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四)培养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不仅要依赖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且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一个相互理解、信任的和谐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够携手改变教学现状,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另外,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也对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和改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从根源上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和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要求,而且还是迎合新课标改革所追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为直观有效的手段。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解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个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苏.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李洁.浅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35.

[3]朱丽鑫.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13):19-19.

第2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心理健康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高中生心理现状。一线教学的经验表明,无论是较富裕还是略贫穷的学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攀比、虚荣等心理问题,而且往往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友等,和他们聊人生的目标。可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忙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更应多关注他们心理动向,这也正是当前学科教学的盲区。这时候高中政治教学便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是每个政治教师的责任,我认为,仅靠专业心理教师空洞说教并不理想。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高中政治课是以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综合课程。高中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政治教学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材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中新课改教材中注入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从不同方面渗透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特别是《生活与哲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4个方面的知识传授,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内容都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资源。

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发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政治的许多内容是与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点直接或间接与心理健康的内容有关。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在讲授学习《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我采用了四人为一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对学校在校生进行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自我研究性学习,通过他们的调查报告,发现他们的自主性和团结意识都较以前有所增强。

2.注重言传身教,利用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呢?首先,在每次上课前面带微笑,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堂课都保持着用激昂、奋进的语调和具有幽默感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给课堂带来生机,也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就会喜欢上课、听课。其次,充分运用角色渗入法。就是教师通过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角度去看问题,从而理解和分担学生的各种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它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并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课上经常使用“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在以前我也会这样的”“请坐、请回答”等语言。通过这些亲昵的语言使师生双方角色不断转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化解焦虑、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再次,由于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个性张扬、无所禁忌、自卑心强、自信心差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课堂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对与错,我都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给予赞赏。

三、重视学生作业反馈和辅导,运用激励原则激发学习积极性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社会的认可,中学生尤其如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其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心理学家杰斯莱尔说:“赞扬就像温暖人们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教师要乐于夸奖,勤于肯定,学会表扬、奖励学生,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都会给一些鼓励的言语,如:你很棒!你做得很好!再努力!我说的对吗?等带有褒义的词语。尤其是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和怠惰的学生更应该采取激励法,我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要求我就给予鼓励。所以由衷地欣赏、赞扬、激励每一位学生,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释放最大潜能。

第3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实施措施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加大,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专家称中国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心理亚健康,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因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仅靠几次心理辅导,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理应如此。

1. 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1 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中正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地影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等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1.2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2. 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高中生心理现状。

高中生存在心理问题较普遍,由于农村教育设施和教师配备的有限性,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紧迫。比如,一线教学的经验表明,无论是较富裕还是略贫穷的学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攀比、虚荣等心理问题,而这往往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友等。可见,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忙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更应多关注他们心理动向,这也正是当前学科教学的盲区。这时候高中政治教学便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是每个政治教师的责任,我认为,仅靠专业心理教师空洞说教并不理想。

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综合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3 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政治教学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材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中新课改教材中注入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从不同方面渗透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特别是《生活与哲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4个方面的知识传授,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内容都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资源。

3. 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1 积极发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政治的许多内容是与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点直接或间接与心理健康的内容有关。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在讲授学习《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我采用了四人为一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对学校在校生进行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自我研究性学习,通过他们的调查报告,发现他们的自主性和团结意识都较以前有所增强。

在讲授学习《文化塑造人生》时,我运用多媒体首先给大家展示了我们最为熟悉的《葫芦娃》的主题曲,引导学生去体会七个娃娃身上的性格,通过播放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懂得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生,进一步体会优秀文化的作用。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学一首你认为对你的人生起很大作用的歌曲,并在班上演唱给大家听。通过交流,我发现有些学生有了很大改变,这些歌曲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许多教师都无法在教学中做到的。因版面要求,其它例证不再赘述。

3.2 注重言传身教,利用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而且也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从而促进人格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在每次上课前面带微笑,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堂课都保持着用激昂、奋进的语调和具有幽默感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给课堂带来生机,也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就会喜欢上课、听课。

其次,充分运用角色渗入法。就是教师通过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角度去看问题,从而理解和分担学生的各种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它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并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课上经常使用“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在以前我也会这样的”“请坐、请回答”等语言。通过这些亲昵的语言使师生双方角色不断转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化解焦虑、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再次,由于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个性张扬、无所禁忌、自卑心强、自信心差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课堂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对与错,我都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给予赞赏。我在每节课上课前都会安排二分钟的新闻播报:可以是所见所闻、新闻时政,无论什么内容我都用肯定的眼神,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发现自我的价值,在愉悦的氛围中使个性得到张扬,自卑心得以解除,自信心得到提升。

3.3 重视学生作业反馈和辅导,运用激励原则激发学习积极性。

第4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课治 政治活动课 合理操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能忽视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活动课的教学。活动课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讨论、辩论、习作小论文、调查报告、讲演、模拟操作、演练等形式,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课程。上好政治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思维的创新素质,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对提高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也不无裨益。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就如何合理操作、上好政治活动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确立鲜明的活动主题

上好政治活动课,首先必须突出活动主题,明确课程宗旨,这是活动课的切入点和灵魂,是放“矢”之“的”。主题的遴选应反映教材的重点、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相关的时政热点及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兴趣点。如:

【讨论】

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生活中部分同学购买盗版资料的问题?

【讨论】

2006―2008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有何利弊?

【讨论】

当前,国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调查报告】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滞缓的背景下,射阳县人民政府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工与自主创业门路多。

【模拟操作】

在目前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下,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计划家庭投资。

【辩论】

美国的总统大选、以色列的议会选举真是完全的全民的民主吗?

【讲演】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的社会价值。

二、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活动课的功夫在“课”外,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课外实践时明了需要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等方式搜集整理的数据和例证材料,并运用相关教材知识点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对这些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和加工制作,指导学生不仅善于提出问题,更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

【演练】

主题: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求:

1.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搜集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如从报纸、网络、电视新闻搜集关于三鹿问题奶粉造成的消费者权益受损及关于消费者维权的资料。

2.采用小品、相声、墙报、画廊、快板、戏剧等形式。如我校校园艺术节上由高三(3)班学生表演的《有奶的不一定是娘》的小品。

3.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4.贴近社会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活动目标

活动课追求的教学效果不仅是“热闹”,更重要的是“门道”。教师应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巩固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深化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

【辩论】

主题: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促进生产。因此,消费越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利。

目标:

1.全面理解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解《哲学生活》中普遍联系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2.明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确定国家的财经政策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运用材料进行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4.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策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四、提供确实可行的活动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圆满达成活动目标,教师为活动提出指导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是不可或缺的。如:

【演练】

主题: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和对外活动的依据。

建议:

1.收集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2.组织模拟召开联合国大会,讨论该成员国重点的、事关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例如:联合国的改革;阿富汗最新形势及国际反恐;巴以问题;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美国在欧洲布置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如何防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世界能源问题;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等。

3.由学生分别模拟担任各国的外长(或总理、元首),根据各国的具体国体国情,就迫切需要解决或关注的问题提出一个限定时间的发言稿,申明本国的立场,提出要求。

4.中国代表的发言必须旗帜鲜明,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5.在班级或学校演出。

6.听取反映意见。

第5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把意境融入政治课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特色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师生的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会贯通,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使师生达到情感共鸣。那么,教师如何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创设意境呢?笔者从三个方面浅析之:

一、导入要妙趣横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学生明白该课的学习要求,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热情。

政治课的课堂导入,可以采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

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的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当然,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景”的深入,达到师生情感的第一次碰撞和统一。

二、讲授要生动形象,声情并茂

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如何使“情景交融”,加强教师与学生交流呢?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探究积极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同时涉及到教师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等等。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与“景”的统一。那么具体操作过程中该怎样做好上述环节呢?请听笔者一一道来。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直接影响着讲授的效果。如《经济生活》第二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抓住六个字:价格、原因和影响,通过目录和提纲,把本课内容连串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再如复习《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时,板书设计可围绕“政府”这一核心主体,导出五大分支:政府的性质与职能、宗旨与原则、依法行政、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政府权威的树立等。这样设计一课或一单元的板书,就能言简意骇,条理清晰,不仅让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本课或本单元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重难点的讲解要精、深、透。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能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再如,关于“文化创新”的讲解,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角度,紧紧抓住“文化创新”的含义、必要性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主体以及克服错误的倾向等侧面,鼓励学生层层深入,学会抽丝剥茧,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与分析重难知识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探究精神,使学生较为轻松的弄懂、吃透重难点。此外,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循循善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洞悉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课堂探究要巧用语言,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语言表达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亲和生动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述,设置意境,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相统一的境界。

三、结尾要引人深思,余音绕梁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节好课,精彩的结尾必不可少。在一课的结尾部分,教师重在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总结与升华,帮助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到达“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第6篇: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范文

1.构建知识体系是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能力是考试大纲规定的高中政治学科的能力考核目标。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有“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体系的建构;理清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知识的有效存储和运用。

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第38题第3问: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该题考查考生对“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理解、分析等能力。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考生若构建了相关的知识体系,结合材料层次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组织好此题的答案。

2.知识体系的运用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从命题角度看,政治试题具有科学性、难度大和区分度高等特点,综合性、大跨度的试题是适应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而设置的。

如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嵩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该题要求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范围比较大。根据设问的要求,考生可从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唯物辩证法角度去思考、解答。考生如果构建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就可以非常自然地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调动联系、发展和矛盾三大板块的知识,结合材料逐层分析,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知识运用偏离主题而失分的问题。

3.知识体系是考生答题的重要载体

对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会非常容易。如果没有建立知识体系,答题时就会出现偏离主题、答非所问等现象。

如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41题: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生要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有关政府的知识回答问题。有关政府的知识包括:政府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政府的活动原则,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的监督等。考生若构建了关于政府的知识体系,解答任何有关政府的试题都会非常容易且不跑题。

运用上述知识体系解答本题,可得答案:①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⑤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1.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或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复习要注重对考纲、课标和教材的全面系统的掌握。所以在复习中,考生要对考点逐一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打破教材章节顺序,对考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在综合性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要特别注意不同知识的重组、相同知识的归纳、相似知识的迁移和相关知识的联系等。

例如生活与哲学部分,考生就可以打破教材中课的界限,按照“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板块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2.从微观角度构建具体问题的知识体系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某一知识点在理解与掌握上还有具体的要求,所以,考生还应针对具体问题构建详细的、微观的知识体系。比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宏观上构建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等。从微观角度,就需要对某一具体知识进行细化整理。如:“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归纳:①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如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2题第3问: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考生是否具备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体系。考生根据这一知识体系的三个层次,分别从“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就一定能得高分。

3.知识体系的具体整合、归纳方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供参考。

(1)列表法,即把同类知识用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如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体系: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层表述法,即按照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分出一个个的层次分别加以表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操作简便,记忆牢固。

如关于劳动者的知识体系:①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②劳动者的就业(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就业;就业观);③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比较法。对一些成对出现的,其内容也具有比较、对照性质的知识,可以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条理清楚、运用方便。

如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比较:

名称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举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公共交通、通信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