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

第1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成性资源;研究

所谓的生成性资源,指的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产生的预见之外的教学分析,属于在教学时产生的新问题。生成性资源大多源于书本,是学生经过想象、思考得出的新问题。每一届学生由于受到的教育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思维上会具有很大差异。这次些差异就是生成性资源的来源。教师每年用相似的教案授课,这些备课内容与学生思维产生碰撞,有效的成分就是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这类资源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生成性资源对高中政治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度提高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提高专业水平。生成性资源由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的过程,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在教学上,新问题的提出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得不从传统的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面转变为关注学生需求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

高中的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有了新的思考也不属罕见。像是在高中哲学问题的教学中,一些哲学理念往往会让学生钻进牛角尖,这时教师就应将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在班级内进行讲解,避免其他学生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课程中,有学生在学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哲学理论作对比,认为哲学理论本身就是应该具有两面性的,因此不应该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叫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一到作用,告诉学生这种思考方式的片面性。这是若是没有加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哲学上很容易就会走进“死胡同”,不利于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产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加强教学的传授。高中政治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的锻炼。生成性资源是链接“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日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新课改下,授课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局面,转变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资源,将历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够有助于之后教学的完善。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鼓励这种多思考、多提问的现象,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并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在高中时期,学习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具主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这种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自主思考来提出问题,让教学课堂产生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又进一步在班级内产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整治中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意识观念,及时发现问题

要想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首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创设出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设计出相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并且,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没有固回答方向的情况下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挥想象。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思考的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筛选,找出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二)对生成性资源巧妙利用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必正面回答,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联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有效复习原有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课程时,有学生提出“违法必究”

原则在未成年人方面的落实力度问题。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话题引到“法制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或是“我国法制建设是否能够一蹴而就?”这类问题。学生在辨证的过程中会自主了解生成性问题,让教学更加全面、深入。

(三)加强引导,拓展教学内张力

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模式,提高政治教育思想而存在的。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无论产生了什么生成性资源,教师都应加强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朝着政治课程的本质方向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引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深化。

(四)开放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课程比较枯燥,尤其是哲学部分。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哲学内容时表示完全看不懂,并且不愿意去学习哲学。教师应该重视设个问题,多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开放性的环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娱乐中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哲学的讲解中,可以利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来引导着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其他哲学原理,也算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教师教学上的有效碰撞应该被充分利用。这类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与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保障。学生产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生成性资源的意义,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樊琨.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J].背景教育学院学报,2012(S1).

第2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当中,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知识面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四方面的内容,要想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多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寻求突破,充分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潜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成效[1]。

一、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本之路”,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首先实现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通常以高考为导向,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客体,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所以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要更好地充当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减少对学生的不当干预,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互动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政治领悟力、创造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实现政治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2]。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就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和乏味。高中政治教师只有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多加强同身边销售行为和价格变动等经济现象的分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的内在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

二、重视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高中政治新课教学中,要提升和确保高中政治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导入的设计,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让学生顺利“入门”的同时,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政治课堂上的学困生,他们常常感觉政治课程是乏味的、枯燥的、无聊的,这时政治教师就应当多创设一些人文化、趣味化、生动化的政治教学情境,充当高中政治课堂的“调味剂”,将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政治课堂上。例如,在“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教学中,原本教学内容是相对枯燥和凌乱的,此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相关内容条理化,然后穿插一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故事,将更多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入政治课堂,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政治教学成效,这样可以充分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政治课程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高中生只有将自己学到的政治知识有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加深对政治学习的体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政治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生本”教学道路上,要重视政治理论知识教学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感,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如,在高中政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生活中面临的挫折、苦恼进行教学,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在传授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面对的矛盾,提高学生的矛盾转化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开展互动合作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机械性训练的政治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但是这种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抹杀学生的个人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留给学生一定的互动空间和合作空间,引导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多加强互动与合作,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乃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快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中,单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封闭式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进行讨论,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或辩论赛,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专注生本之路,确保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良好政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教育事业也在紧跟时展的潮流进行改革。而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知识的硬性记忆

中国的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硬性记忆而不注重联系客观实际。江苏版的政治教材更是将教材内容设置得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记忆了一些知识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2.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学生只注重知识硬性记忆的氛围中,课堂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只要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背诵就行。这就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气氛的不活跃,有的学生甚至把政治课当成了补充睡眠的“睡觉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面对当今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如今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通过实践和探索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器材也在逐渐走向科技化、多样化,如今多媒体设备已经走进了许多高中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上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课堂气氛不活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的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就成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向学生讲授政治生活时,胡老师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配以《新闻联播》和《壹周立波秀》作为教学视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讲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面临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件、教学视频以及胡老师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当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课堂气氛也随着学生的讨论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政治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缺少对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当前江苏版政治教材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中的哲学生活时,由于哲学观点过于抽象,哲学思想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迅速地消化理解。同时高中课程紧张,政治课几乎每天都有,久而久之学生不会的知识就越积压越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哲学和其他政治内容都源于生活,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之后学生自然就会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教材的编排上也要注重添加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书本上就能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倡导开放式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第4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所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生活贯穿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学会生活。

 

此外,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去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

 

和一般的具体生活不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生活应该是积极的、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其涉及面广、正面导向性强、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未来生活的美好场景,给人以热情的追求和憧憬。实现“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实践中获得创新化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1.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提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智能,尽管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上会有所差异,但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和结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问题。简单地说,八种智能也代表了一个人八种不同的能力,分别是: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肢体动作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生活化教学能够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能够使个体自身的特殊才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正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下,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探索。

 

2.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理论

 

该理论指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进程的能力。这里的经验实际上是指现实生活或生活的积淀。思想政治课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科学地回答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该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高中思想政治的4本必修课程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讲的都是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现象,内容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同时又指导着人们更好地生活。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

 

高中的政治教学具有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递,并不能够对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进行很好的满足,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了。实现高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实现对教学的多元化处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学生的政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各种生活现象的引入,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活跃政治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需要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

 

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注重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将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知识与实际能力联系的结构网络,发展学生政治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建立政治的情感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引用在教学活动中,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政治基本知识。

 

2.扩充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学改革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的教材内容,还应该将课本加上更多的“联系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政治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可以增加与政治知识有关的社会或者历史等资料,使高中政治教学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教学,彻底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3.改进教学方式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引路人,使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中,老师大胆进行了以“模拟演示”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生活化研究和实践。通过在课堂上模拟民主选举、模拟民主决策、模拟“两会”、模拟联合国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4.构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简单来说就是高中政治教师要将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想,教师要把自己替学生分析举例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做,这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五、结语

 

通过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处理,从而实现对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学理论创新的实施。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相互结合,能够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与生动。

 

本文将高中政治教学的具体内容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让高中教师能够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进行重视,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学习。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5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课 生活化教学

甘肃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两年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如何?老师的看法如何?学生的适应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在教师的思想一定要变,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而在一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笔者却发现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如:一些老师为了走新课改的形式,完全抛弃了讲授式的授课方法,而每节课都以学生讨论、总结的形式进行,时之一久,学生厌恶了这单一的教学方式;还有的老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化,却忽略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却不能有效的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出现有些老师被学生用这样的问题问住,无言以对,如"学政治有什么用?"、"政治课讲的与现实不一样,是骗人的吧"。甚至一些老师认同学片面的观点,也认为政治课是没用的课,还有老师自己认为政治课应取消......基于以上的种种现象,笔者想在这里对高中政治课生活化谈几点看法。

一、为什么要"生活化"

首先,这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实验)》标准[1]中的要求。从新课程改革政治课教学的四本教材的书名中已体现高中政治课改的意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课改要求政治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生活实际,所以政治课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传授政治课知识的教学。其次,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要求。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政治课程有正确的认识,故而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和认识能力,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实际上政治课是实分有用的一门课,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学习了《经济生活》,学生就学会了家庭如何理财,至少有了理财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有兴趣学习。再比如:讲解企业经营的有关内容时,可以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将来踏入社会要创业,如何经营好一个小卖部,这个问题是既实用,他们又感兴趣,那么一堂课也就不难上下去了。再比如学习了《政治生活》,同学们了解了国家间的关系,对于国家处理一些国际问题的举措就有个明确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发言,冲动做事了;同样了解国家各个机关的职能以及对他们的要求及监督,就可以帮助同学们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同样如何认识政治课与现实生活不完全一样的问题。可以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以分析,说明课本教学是理想状态,按照课本从事,生活是有秩序的;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活又是复杂的,有很多现象不符合理想,甚至有很多不符合规律,所以我们的现实是矛盾重重,而且我们还在承受违背规律的后果。通过以上与生活实际,特别是联系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学习,学生很容易对政治课感兴趣,并认真学习这门课,因为它很有用。这也是我的学生学习后对我的感言。

二、怎样做到"生活化"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的论文及介绍比比皆是,笔者不想再这里重述他人的观点了,那些方法也都很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完全可以借鉴使用。而且在上面的原因中笔者也简有介绍。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要做到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一、 首先教师要充满热情,肯于钻研、学习。如果是一个缺乏激情的教师,他会不屑于钻研新情况、新问题,而是满足现状,当然也不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对工作也就没有多少冲劲,对于自己课堂现状也不会改变现状的想法,当然政治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依然是昏昏欲睡。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教师就要充满激情,燃起学生学习的火花。

第二、政治课教师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笔者总以为政治课教师不同于其他课的教师,要求极高,特别是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教会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提高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差不多各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有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不仅要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更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疑问时,政治课教师不是逃避,而是正面迎击,畅快的解决学生心中所惑,如果一时也难以解决,就直言相告,然后通过大量的查阅,与同行的讨论、学习乃至与学生激烈的辩驳以期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三、 政治课教师要有善于思考的头脑。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自己就要有善于思考的头脑,否则怎么教会学生这些能力呢?不仅如此,因为政治课教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而面对的学生又是有一定思考、分析能力的高中生,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高中政治课教师只是发现了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善于思考发现的问题,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学生就会觉得政治课教材的内容是骗人的,而政治课教师则是帮凶骗人的,这就对政治课教学极为不利,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师必须对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思考,不要说假话骗学生,也不是压制学生思维,而是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正面引导学生,相信政治课知识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课教学,也能对学生以后正确的认识社会有些许帮助。

以上就是笔者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看法,不到之处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希望对新课改下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们能有所帮助,让我们为课程改革一起探索吧,努力寻求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实验)》标准

第6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与高中生所接受的政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沟通机制等诸多方面相互关联。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使得高中的政治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大学的思政课也应在研究高中政治教学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改革,使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与高中能够良好衔接,才能取得双赢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但政治课程教学往往仅局限于各自教学阶段“小圈子”,对加强双方教学衔接的认识不足。对学生而言,高中生出现一部分“高分低能”群体,相当多数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并不能完全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专业素养不高、自学本领差、灵活运用能力不高等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利于教师熟悉课程改革状态和学科发展动态,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而对于社会而言,正如陶行知曾指出“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效果不高则会进一步制约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1、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层次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以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容易过度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片面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在大学思政课程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教师偏重关注知识内容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问题,且大学多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一堂课学生数量甚至多达整个学院学生之数,因此教师很难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定个性化目标和相对于高中的提升性目标。而处于高中和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爱好特长等方面又不尽相同,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也易忽视教学目标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2、教学内容重复率高

高中政治课程与大学思政课程专业课均属于理论体系,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一脉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与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文化概论》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哲学》与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相承,此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业课程以及高校政治理论公共课也与高中政治课程密切相关。而在大学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对中学政治老师已经教授过的内容仍反复咀嚼、重点不突出,致使众多大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食之无味又不可弃之一旁,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评价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一些中学为追求高升学率,教师在课堂中常以考纲为依据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封闭缺乏创造性,将课程内容一口一口嚼碎了喂给学生,而学生也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阶段,教师更强调专业语言的准确性,重视对概念的讨论、原理内容的严格论证,要求学生向专业素养上转化,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暂不能与大学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相适应。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与大学均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致使双方的思政课程教育又共同存在着忽视实践课程教育方法,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方式的问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大学与高中思政课程教学有效衔接对策探析

1、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均中应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与衔接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涵盖“知道、识记、理解”等知识性目标、“培养、运用”等能力性目标、“感悟、热爱、熏陶”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更是在高中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双方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明确三维目标,教学中更应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高中教学中除了要达到相应知识目标之外,教师还应注意能力目标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落实[2],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播放带有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音频资料和图像资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学生展示如传统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感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大学阶段《文化概论》的教学中同样也应在课程知识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感悟和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基础上落实和提升三维目标,如设计课堂辩论、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尝试写作小论文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与高中阶段教学目标达到有效衔接。

2、充分了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是在中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迈向专业教育的重要一步,教学内容涉及面更广、难度也逐步加深,但二者又存在众多教学内容重复的地方,双方在具体教学中都可在教学内容中贯穿时事政策教育和德育。同时,在教学中都应考虑与对方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特别是大学阶段,高校教师应了解高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在具体教学中尽量避免不该重复的重复、应该深化的没有深化的问题和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脱轨的问题,争取构建一个有序的、层次分明的、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过程。

第7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学科素养培养被忽视。当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讲;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传承,学生学科素养培养被忽视。在政治学科素养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社会科学理论学习能力,指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借助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哲学中的矛盾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等。第三,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成?橛凶耪?确的政治方向、是非观念、道德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很难将以上四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能够落实社会科学理论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后面三种能力的培养却持忽视的态度。

2.教学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不明显,其现状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合理,有的教师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案,并没有将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纳入考量范围,不仅导致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科素养培养成为空谈,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政治?n堂教学的进度,教学质量不佳。

3.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从踏入高中学校开始,不论是校园氛围还是课堂教学氛围,无不处在高考前紧张的气氛之中。在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心理负担不断加重的同时,部分教师依旧秉持固有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依旧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严重受到压抑,主观能动性无从激发,而政治课程本身较为枯燥,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明显不高,教学质量因而难以提高。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策略

1.开展时事开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时事开讲活动,好处多多,表现如下:第一,活动使学生逐渐培养起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而这一习惯是公民素养的体现。第二,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性精神:在筛选时政新闻时,锻炼了学生筛选、精简材料的能力;在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分析时政材料时,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组成员需要协作完成一件事,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第三,在对时政新闻的分享、讨论中,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或者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政治认同。

当然,学生选择时政新闻可能存在不合理性的问题,教师应当事先了解学生所选的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正确的政治认同,注重正面的教育引?В?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新闻尽量慎用、少用。

2.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视频资料――《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上课伊始,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经济发展、体育竞技等方面展现出的民族精神,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就受到了视频中英雄事迹的鼓舞与感染,从而对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发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包括同学互助、爱护学校卫生、尊重师长等,从而将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第8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68-1

一、着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而不苦

近几年,在政治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受学生欢迎,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对此,对政治的实践课进行分析,得出观点如下:活动的内容多、形式多、趣味多的“三多”,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课程难度大、内容多、时间少、压力大等问题让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小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活动,教师先提出问题,如:中华文化有什么?让得出答案的学生对其答案进行非言语的表达,然后让别的学生猜,最后公布答案。可以是咏春、太极、编钟、唐诗、宋词等等,这种只能用非语言的表达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接着引入课文的学习,如:中华文化的特点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再者,是民族精神的学习,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民族精神进行主观的理解和表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包括哪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抢答活动,答对组加德育分,答错组不加分,不回答组要表演一项节目。这就能让全员动起来,对政治问题进行思索,并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减少“看戏”的现象和对政治思想、政治内容不重视、不思考、不关心的情况。同时,对于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将有关资料进行放映,要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番较为深入的了解,从民族精神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最后,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必要性、作用等等要进行骨架图的构建。高中政治的实践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基本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着重于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培养工作,分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求学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最为厌烦的是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内容,有些根本难以分辨其异同,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等,在初学阶段,学生往往将其容易混淆,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政治产生厌学的心理,对政治的积极性降低,减少政治的课外学习时间,这又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听不懂、学不会、理解不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发生,教师必须提高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求学。具体方法有很多,如:在政治内容教学前,先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如:教学内容的来源、与来源相关的人物,或者是人物所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此感到好奇和有趣,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如:在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可以先给出一些名人的例子,如:中国明代一位名气颇大的哲学家——陆九渊,曾说:“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而另一位思想家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所谓气,就是物质实体;理,就是客观规律,这是唯物主义的代表之一。接着,再对唯物主义在各个时期不同的主张进行解说,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等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说”;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等等。在引出一定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应该适当地让学生放松一下,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是十分可取的。如:泰勒斯曾在草原上观察星星,一不小心掉进深坑,路人将他拉了上来,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呢!”路人笑着摇头走了,结果第二天真的下雨了。对此,有人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儿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两千多年后的黑格尔听了这个故事,有感而发地说了一句惊世名言:只有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在适当的时候讲小故事,一来有利于缓解课堂气氛,二来可以引起学生对泰勒斯的兴趣,加深对泰勒斯的印象,讲述名人的故事比纯粹的讲述理论更富有趣味性,将知识点与名人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此感到好奇,能有效推动学生主动求学。只有办好高中政治的课堂教育,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学生学好哲学,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为基本点,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全过程。教育的道路很长,高中政治的教学办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广大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地分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的人人成人、人人成才。

[参考文献]

[1]仇雪峰.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第9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开放性教学 教学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实践性与开放性是高中政治课程强调的教学方式,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政治与社会相结合,突显出开放性政治教学。开放性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高中政治课程实施开放性教学的作用

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中心以及教材为载体是开放性教学的具体形式,在教学中要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开放性教学也成为“以人为本”下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对高中课程联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性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综合素质教育。开放性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内容是以学生课堂学习为中心,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将政治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开放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封闭单一、以知识为中心等特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开放性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开放性教学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打破原有的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对学习内容加以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二、高中政治课程实施开放性教学的相关措施

1.开放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的氛围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以轻松的课堂氛围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当学生对理论存在质疑,教师应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对问题通过交流、沟通等方式进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为了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一些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课件,通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对课程进行引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都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教学效果。

2.开放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单一,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比较差。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理论为基本内容,缺乏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身政治课程理论多,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枯燥的感觉。随着多媒体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能够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一些生机。开放性模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走进政治生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以及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及帮助,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用在课堂之上,在课后的实践当中仍然适用,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比如,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当成志愿者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空间。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感知探索带来的乐趣以及收获的喜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取社会发生的新闻为材料,让学生感受政治课堂的时效性以及课堂理论的丰富性。政治与当今时政热点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应使用多媒体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为主要案例,让学生将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社会现象进行探讨,促进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3.开放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高中政治课程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根据新课标的改革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培养,鼓励课程资源开发、开放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运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政治,用政治思想去观察生活。教师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学习政治中体验政治带来了乐趣和实用价值,提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中将时事以及社会热点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政治。课后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资源,寻找课外资源,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

三、总结

高中政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政治素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开放性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采用开放性模式,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将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彩虹.高中政治如何实现开放性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3,(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