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化建设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系统集成管理 设计
1、项目集成管理应用于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必要性
智能化的建筑工程势必是集成化和一体化的,工程中的各个项目相互关联,任何项目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项目。如工程造价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工程效益,也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进度。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就要求管理决策者科学衡量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指标。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其本质就是协调好各个工程项目,使它们的呈现保持均衡状态。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项目集成管理应涵盖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满意度、安全、效益等全要素。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项目集成管理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现代工程项目各要素间的密切关联程度不断深化,所以,分析研究项目集成管理时应综合评估各个要素以及实施管理各项内容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思路就显得很重要。、
1.2可行性
建筑项目的共性。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依托建筑主体,在其内部构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三大系统,这些系统优化整合了结构、服务与管理,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实现了最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说是集节能环保、高效、优质于一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应用项目集成管理是基于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管理结构的思路,同时建设工程是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不同的建设项目要以满足设计功能为条件,优化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指标。所以项目集成管理在协调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环境、各参与方满意等目标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理论与物质基础。第一,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理论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在其集成管理体系中融合了多种理论与模型,逐渐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将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因此应减少对细小环节的投入,减少相应的工作量。这就要求必须协调、统一各个项目,集成化管理各个项目。第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是是“协作、共赢”的关系,这就要求各参与方就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一致协商,以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目标为主线,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目标,同时也使各参与方达到最大化利益。第三,信息的共享与流通是实施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软件工程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技术支持,提高了集成管理的有效性。此外,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为实施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工具。
2、项目系统集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系统集成设计水平较低
目前,系统集成涉及多个智能化系统协议兼容及数据的互联互通,而目前市场上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讯协议未有统一标准。对此,各大生产企业在设计及实施智能化系统集成的过程中,统一化标准的缺乏使得不同企业的系统集成设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系统集成设计涉及因素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设计效果。除此之外,当前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的参考依据主要是工程施工图,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工程图只有工程平面图和工程系统图,这两种图的概括化特点较为明显,其中并不包含电缆线数量、具体施工设备型号等细化内容。因此,设计人员很难应用这两种参考依据设计出高质量的智能化系统集成。
2.2竞争手段落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某个商品的供应量比实际需求量大,则该商品的市场特点为买方市场,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市场正处于这种阶段中。随着智能化系统企业面临竞争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降低商品价格的方式进行竞争,这种落后竞争手段的应用不仅会对整个智能化系统供应市场的秩序产生影响,并且还影响了智能化系统的未来发展。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来看,这种市场局面使得部分建设单位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承包单位只能通过压缩工程成本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再者,当前政府加大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施工企业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但是我们也发现,这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却很少,在这种形势下,建筑智能化集成也就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并且体系较为庞大。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体系设计
3.1过程集成系统
不断发展的全球经济势必会加剧竞争,根据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在企业中通过先进管理思想的应用有助于生产管理与市场的符合。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不明界线,导致了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管理,在这种背景之下,集成管理方式开始引起欢迎和重视。这一理论可以通过企业、过程以及信息的集成进行研究和了解。很多企业很重视其中一些过程,并在生产和管理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过程集成可以实现过程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间的互通。如果企业向更加顺畅的进行经营,必须抓好每一个过程,更加有效的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2目标集成系统
不同于以前的项目目标管理模式,新出现的模式在投资范围、规模大小以及结构差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不能否认,两种模式之间也有共同点存在:首先,项目的成员不是单一的,要确保成员间具有团结协作的关系,保障队伍的团结稳定,凸显队伍的竞争力;其次,达到业主的预期、实现业主的个性化功能需求也是建设项目的终极目标,目前业主关心的不只是需求的功能是否可以实现,同时还会对项目的完成质量、完成时间以及成本节约等问题相当关注;最后,在建设项目目标体系中,存在的因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不仅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相互促进,同时还会对彼此的发展起到制s作用,这就要求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对因素间的制约和联系进行深入探讨,找寻平衡的最佳位置。
3.3信息集成系统
截至目前,伴随规模不断扩大的建设项目,对科技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建设项目的控制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整体的集成。随着不断发展和更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本文发现项目管理信息的特点表现为虚拟化和集成化。在工程项目中通过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逐渐提升科技含量。目前在建筑管理中通过IT技术的应用,更加密切了计算机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的关系,所以在整个建筑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应该充分的应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发展中找寻更佳的机遇。欧洲共同体组织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全世界范围以及欧洲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流程,找寻到一定的规律。作为大型项目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持续上升,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项目信息管理体系。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构建模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智能化系统的运用,成为当前最常见也最高端的运作方式。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了多个子系统之间不同方式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其中的资源有效配置,有效的降低了资源过渡耗费问题。使得建筑利用率和舒适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气智能化;发展现状;对策
电气智能化的基础就是建筑的电气系统,电气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智能化功能通过系统构建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所以电气系统是现代住宅建筑中采用智能化电气的重要平台。是整个建筑物智能电气发挥功能的重要核心系统,同时随着智能化电气的应用,整个住宅建筑的电气系统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也更需要一些辅助系统对其进行保护和支持。如:电源技术、防雷技术、防干扰技术、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等。另外,对建筑电气信号进行管理的系统,如:消防监控、闭路监控、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线路等等,这些系统作为智能化管理实施的保障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电气智能化的平台就是整个建筑甚至是整个建筑群的电气系统,此系统的构建和技术升级,为电气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舞台,也反过来促进其发展。
一、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和效率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弱电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成本整体控制中,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到验收,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来进行智能化应用的具体限制。建筑智能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电气智能化没有在建筑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没有严格的聘用制和明确的责任制,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心大意,不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去充分利用电气智能化,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投入,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
(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素质低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漏洞百出等问题,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智能化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科学的认识,影响到电气智能化的顺利进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能选择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三)工程施工设备的落后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电气化机械设备,由于单位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一些落后的设备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不利于电气智能化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四)工程受防干扰措施不当
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起 /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这些设备很容易对智能化建筑造成不利的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在运行中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导致设备工作可靠性低,产生错误码、数据丢失等,还可引起系统的死机或瘫痪。
二、完善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对策
(一)技术管理方面
面对电气智能化利用率低的情况,企业应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合同和设计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电气智能化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装潢之间的联系,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施工中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电气智能化工程的确定包括备材料供应,系统技术,设计及工程施工,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电气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
(二)设计方案方面
设计作为整项工程的灵魂,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为工程建设规划明确的方向。做好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确保整项工程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应该注重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采取全过程、全专业的优化措施。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重点在设计方案上面,电气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电气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电气智能化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
下面让我们来对一套125平米的三室二厅的新房室内电气线路进行设计.
案例分析:“室内住宅电气系统设计”
1、目的与要求:
1.1.分析室内照明的功能需求,书房、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和凉台的照明要求是如何的?
1.2.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针对不同的照明需求来选择怎样的灯具?
1.3.如何计算家居总用电量?
1.4.室内照明的电线敷设的安全标准?
1.5.系统设计方案及其优化:
2、设计要求:
2.1.用电负荷:
例如: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负荷1500w,厨房用电负荷1500w,空调用电负荷3000w
最大功率P=500w+1500w+1500w+3000w=6500w
2.2.照明和各种家用电器使用安全、方便,相互之间影响小,便于维修。
3、设计分析;
3.1.设计的目的方便住户使用,满足住户的舒适和审美要求,便于维修,安装规范,确保室内电气线路的安全。
3.2.室内配电系统由电源配电箱和若干个回路组成,它们构成了室内电器线路系统的子系统。
3.3.当某一回路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工作。
4、设计方案:
4.1.电源配电箱
电源通过住宅的专用配电箱再进入室内房间,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具有过负载、过电压和漏电保护功能。每户应设置强弱电箱,配电箱内应设动作电流30mA的漏电保护器,分路经过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照明,空调,插座等。控制开关的工作电流应与终端电器的最大工作电流相匹配,一般情况下,照明10A,插座16A,柜式空调20A,进户40-60A。
4.2.电路的设计
如上例:家用电负荷最大值约为6.5kw,通过安全电流为:K・(6.5kw/220v)=35.4~38.4A,
这里的K为安全保险系数,取值为1.2~1.3。电流过大各线路必须采用单独的电路回路。室内配电系统采用多回路形式,本例设计有照明回路、插座回路、空调回路,对于厨房、浴室设立单独回路。
4.3.导线与电器设备选择
4.3.1导线:为了防火、维修及安全,最好选用有长城标志的“国标”塑料或橡胶绝缘保护层的单股铜芯电线,线材槽载面积一般是:照明用线选用1.5平方毫米,插座用线选用2.5平方毫米,空调用线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接线选用绿黄双色线,接开关线(火线)用红、白、黑、蓝等任一种。但在同一家装工程中用线的颜色用途应一致。
值得注意的事项:
(1)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 平方毫米,照明1.5 平方毫米,插座2.5 平方毫米,空调4 平方毫米专线。2000年后,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6―10 平方毫米,照明2.5 平方毫米,插座4 平方毫米,空调6 平方毫米专线。(北京很多住宅是:进户线6―10 平方毫米,照明2.5 平方毫米,插座2.5 平方毫米,空调4 平方毫米专线)
本例里的电线通过的安全电流为35.4~38.4A,参照铜电线截面允许通过的电流范围,因此选用4平方毫米的铜线为基准较为合适。从而配线方案为:进户线6―10 平方毫米,照明2.5 平方毫米,插座4 平方毫米,空调6 平方毫米专线。
(2)电器设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电源插座、开关面板、插座的选材面板的尺寸应与预埋的接线盒的尺寸一致;表面光洁、品牌标志明显,有防伪标志和国家电工安全认 证的长城标志;开关开启时手感灵活,插座稳固,铜片要有一定的厚度;面板的材料应有阻燃性和坚固性。
5、线路布置
5.1.智能系统:在住宅电气线路设计中应预埋电话线、有线电视信号线、视频线、网络线,在客厅和三间睡房预埋电话线、有线电视信号线、视频线、选择其中一间睡房作为书房,预埋网络线。
5.2.照明回路:在睡房、客厅、饭厅、厨房、浴室、凉台室安装一个主光源吊灯,在睡房和客厅的墙壁上安装辅助光源壁灯。
5.3.功能电路:厨房放置冰箱、电饭堡、电热水器,排气扇电源插座,浴室安装淋浴器、洗衣机的电源插座,睡房和客厅安装空调的电源插座,书房安装娱乐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的电源插座都是独立的电源回路。
5.4.线路布置图:在形成了住宅的电气线路设计方案后,绘制出线路走向位置尺寸图和线路布线图,编写《电气线路设计说明书》草拟布线图。
(1)划线。确定线路终端插座,开关,面板的位置,在墙面标画出准确的位置和尺寸。
(2)开槽。
(3)电源线配线
(4)埋设暗盒及敷设PVC电线管。
(5)穿线。
(6)安装开关,面板,各种插座,强弱电箱和灯具。
(7)检查。
(8)完成电路布线图,并向住户反馈设计方案,根据住户的意见进行修正。
(三)工程管理方面。
弱电智能化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其他工程的工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与以上专业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等方面上,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四)工程检查与验收方面
由于电气智能化工程包括复杂的设备和系统,例如一些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和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记录相关信息,进行工程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交接和验收,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五)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
在智能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做好系统的防干扰。保证智能化建筑中,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想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必须从干扰源、干扰途径、受扰设备几方面同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抑制。其次,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应根据智能建筑实际的电气智能化系统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科学地实施。最后,需要对干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用简单、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有效抗干扰措施,以保证智能建筑系统正常运行。
三、科学的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秩序的意义
建筑的电气智能化工程是一个从浅到深、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的整个过程,考虑的因素众多,为了全面地判断、解读、研究,使施工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普及,必须做好科学的电气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
建筑电气智能化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实现其设计功能和应用功能的基础。建筑电气安置工程是科学合理控制电气产品在成本、质量和效果上的必要管理,这不仅可以保管电气项目的工程整体质量,还能够对建筑企业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控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和建筑业的总体水平,是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方式之一。只要我们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作中做好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秩序,加强对人、财、物的制约,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对建筑电气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能够加强建筑电气的质量、成本和效果造。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一系列理念都体现着我国将“高效”“节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能化工程工作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宣传理念。有效地智能化工程控制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完善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等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气智能化是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而更大的趋势就是利用电气智能化完成对智能化管理网络的构建,并以此完成对建筑乃至建筑群的统一的智能管理。住宅建筑功能性复杂,不仅仅需要有生活功能更需要具备安全性,因此电气智能化可以帮助住宅建筑的管理系统实现更加科学而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尤丽华. 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陕西建筑,2006,(08)
[2]代光耀.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初步探讨[J].电器工厂设计,2005,(04)
[3]陈崇光.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2010,(06)
[4]花炳骞.剧院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户需求的分析[J].艺术科技,2007,(04)
[5]赵志刚,蔡林.某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02)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住宅
引言:在国内建筑智能化虽然不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由于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不足,系统集成商在技术上的不足导致了智能化项目施工不规范,发展中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影响着建筑智能化的健康发展。以下主要介绍了智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1、概念
智能化建筑是在现代可续技术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技术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建筑技术、现代化的电脑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智能建筑的特点如下:
1.1、智能化的建筑大多与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用户业主的各种经济利益相关,智能化的建筑物不仅能节约能源,也能保护环境,这也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条件,各种智能化建筑的功能无一不考虑到业主的经济利益。
1.2、智能建筑的发展思想是“以人为本”。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智能化建筑,受益者都是在建筑物内工作、生活的人,因此,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应该取决于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地看建筑内所装载的各种器材设备是否先进。智能化建筑不是完全将现代化的高科技堆砌起来,更倾向于用现代化科技实现人们的需求。
2、智能建筑设计的现状
2.1、我国的智能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大陆地区的智能化建筑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智能化建筑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青岛的中银大厦等都具有比较高水平的智能化。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已经向大型公共建筑转变,例如常见的会展中心、体育场、图书馆等,这些建筑的设计也逐渐参照智能建筑的规则和要求进行。
2.2、智能化建设设计
2.2.1、智能建筑设计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设备和系统规范都还不够健全,这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都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法规,致使很多智能化设备在验收的时候没有工程测试、没有验收规范和标准,也就不能真正检验产品的合格性。
2.2.2、注重建设过程而轻视管理是我国目前智能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的用户对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意识还很淡薄不够浓厚,因此,在选择建筑的物业管理时,所选择的物业管理也不能满足业主的各种智能化要求和目标。有的时候,在建筑管理方面,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味地降低智能化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和知识层次,导致智能化系统不能正常有效的工作,很多开发商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和高利用率,业主也无法真正享受到智能建筑带给生活的便利和好处。
3、智能建筑的必要性
智能建筑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发展迅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如此必然会产生扯皮现象,个别的还会诉诸法律。然而,有经验的系统集成商却可以拿出系统设计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建设单位的签字认可书,最终,双方的矛盾往往不了了之,建设单位要么不得不放弃已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所建设的系统,要么就需要再投资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建设,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也有一些建设单位,尤其是系统复杂且本单位又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单位有鉴于此,甚至对建设和应用智能建筑系统工作丧失信心。当然,建设单位可以采用咨询的办法,然而咨询结果的正确性仍需建设单位自己判断,同时仅利用咨询也难以有效控制系统全部建设过程。
4、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工程都是由系统集成商来承担。承接工程后将安装工程转包或分包给其他单位或群体施工,而这些施工单位又不懂什么技术,其结果就是工程质量差甚至不合格,工程存在很多质量隐患,可能会给开发商或业主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在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问题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4.1、智能系统的系统集成商虽有少数的智能系统调试的技术人员,但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数对工程管理缺乏了解,加之缺少基本的施工力量,难以承担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
4.2、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没有完善管理制度,只有搞好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资质审批、审查制度,才能依法治理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的混乱状况。
4.3、大多数施工单位虽然有一定的项目管理人员但又缺少建筑智能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对建筑智能化缺乏综合的实施能力。
5、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工程实施中的问题要研究相应的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使建筑智能化纳入法治和规范化的轨道。
5.1、由政府建设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牵头,建立由有关部门和行业参加的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培训机构,加强对建筑智能化的知识和技术教育,以扩大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技术队伍。建立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经济咨询机构。
5.2、政府要建立健全智能.建筑的管理体系,完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系统集成商、工程监理单位及专业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审查制度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制度及工程验收制度。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政府统一分工管理,并制订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智能化的分类和分级规定来制订和修改设计标准、工程验收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使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都有据可查。
5.3、建筑智能化的施工过程中将由多专业、多工种、多个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因此,该阶段必须进行优化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优化施工管理,首先必须选择信誉好、重质量、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施工,应将试验检查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工程监理单位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设计和监理工作程序做好工序和质量控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质量把关工作。
5.4、系统集成商应该充实自己的技术实力,培养一些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能够真正的做到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安全,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严格控制。培养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对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学习,使得能够把智能化的新技术从理论变为实践,更好的应用到建筑智能化的项目当中去。系统集成商还应当提高自己的总包服务管理的水平,大多数的系统集成商没有足够的施工力量,也不适合建立庞大的施工队伍,总包服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就体现了系统集成商的真正实力,很多大型的系统集成企业都是把工程分系统、分项目的包干给其他的企业,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就是体现企业实力的重要因素。
6、结束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由于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发展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智能建筑可以提高设备功能,减少运行人员,而且利用控制系统,可有效的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智能建筑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智能建筑应该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浓厚人文气息,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以及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家居;室内设计;设计影响因素
智能化家居为传统的室内设计平添了很多亮色,将人们带领到了新的生活方式中。智能化家居利用计算机、网络、布线等技术针对不同的个性需求,将室内的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家居理念。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进行调查,2003年的市场总值为4000多亿美元。“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被定为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1]。
一、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1.1智能家居概念
将住宅作为平台,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和设备为手段,将系统、服务、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环保、高效的居住环境,这种住宅就是智能住宅,也称为智能家居。
1.2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
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处理、通信、驱动和外界信息接口四个模块。其中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对各个智能家居产品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处理之后,将结果输送到驱动模块;通信主要是指信息处理模块给驱动模块输送处理结果所需要的中间介质;驱动主要是指接收到处理结果之后,将这些处理结果翻译成为电器执行的电平信号;外界信息接口主要是指内部电器共享的基础上,与外部基于internet的资源共享[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科研课题“基于现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室内设计研究” (Y2013080)
【作者简介】苏雅,女,河北三河人,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室内设计研究。
1.3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
智能家居是以智能化理论为指导,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及多媒体等技术,利用家庭总线系统将家庭的安全、自动化、通信、文化等子系统的功能结合起来,使得住户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二、设计智能家居时要考虑的因素
2.1设计智能家居时要考虑住宅功能
智能家居的设计要更多的以住户的需求为主导,使设计出的智能家居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方便、舒适的生活需求。当前智能家居的设计中已经有很多方面实现了这个目的。智能家居的遥控功能实现了一个遥控器控制家里所有的照明和电器;智能家居的集中控制功能省去了布线的麻烦,直接实现多种集中控制。智能家居中的还有许多更为高级的功能,比如通过电话实现远程控制、房屋自动定时控制、利用网络实现窗帘和空调等部件的控制、多功能统一的遥控器控制等。
2.2设计智能家居时要考虑性价比
性价比是智能家居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仅要是住宅功能强大,而且要做到价格合理、实惠,使智能家居能够实现性能与价格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要有选择性的采用需要的功能设计,另一方面要对同类产品进行价格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实现物美价廉。
2.3设计智能家居时要考虑变化性
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存在,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变化,设计时要考虑到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为这些变化留有余地,不能够让智能家居的设计成为不可变更的设计。
2.4设计智能家居时要考虑复杂性
在智能化家居的布线设计中,要考虑到布线安装要涉及到的成本和过后维护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未来住宅功能扩展的因素。在布线安装时要选择简便的、符合大部分人习惯的设计。
三、基于现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室内设计
智能家居是一项涉及到建筑专业、供排水专业、电气专业、建筑机构专业、暖通专业、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等多个专业的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在智能家居的室内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与传统室内实际的差异,在观念、程序、方法上与传统的室内设计有所区别,把握其在智能家居设计中的特点[3]。
住户一般情况下选择智能家居无非是出于享受和喜好这两个方面,一种是希望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轻松和舒适,另一种则是智能家居中部分产品的功能与住户个人的喜好非常贴近。室内设计师要从这些信息中得到住户的习惯、喜好、目的等重要信息,根据住户的需求设计出更加合理、个性化的室内环境,使设计方案能够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3.1从室内风格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的特点,经过不同设计师的创作和表现就会出现不同的设计,渐渐地就会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形式,这就形成了室内设计风格。
当前智能家居产品的外观大部分都是具有现代感的,当户主要求的室内设计风格是现代风格的时候,只需要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产品与室内氛围较好地融合即可;但是当户主所想要的室内设计风格不是现代化风格时,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对比或者呼应,既要使智能家居产品不显得过于突兀,又要使这些产品与整个的氛围相融洽。
3.2从室内照明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人们已经有了节约能源的认识,也知道室内照明对于能源的浪费,虽然人们有心节约能源,但是真正做出额外的努力的却很少。在智能家居室内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室内照明的能源节约问题,设计照明系统的时间性、区域性自动控制系统,使室内的照明能够按照时间和区域的设置实现自动关闭。自动控制的设计要留有人工干预的可能,以更好地满足住户的需要。通过各种室内照明条件的设计,达到节约能源和户主个性化表达的双重目的。
3.3从室内色彩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配色问题时室内设计色彩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形成了色彩效果,相同的颜色放置在不同的背景之下也会出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根据色彩的敏感和依存的关系将色彩进行协调处理是配色的关键所在。
户主对于智能家居的室内设计一般都会有很高的要求,当各类智能家居产品要放置到室内的时候,这些产品的颜色如何与室内其他的颜色相互协调成为了室内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住户个性化的要求,另一个是室内实际中各个要素色彩的灵活运用。
3.4从室内家具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以电视柜为例来说明智能家居系统对家具造型和布置的影响。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视机的种类越来越多,比如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等等,而且电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4]。电视尺寸的变化影响了电视柜的尺寸,电视机横向上越来越宽,使得电视柜为了适应电视机也变大越来越长,电视机竖向上越来越高,为了能够适应人们观看的需要,电视柜变得越来越低。有些家庭用地台和隔板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柜,还有些家庭将电视悬挂在墙上,客厅中不再放置电视柜。
3.5从室内陈设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照片、字画、盆栽、玩具、收藏、装饰、雕塑等物品的陈设都属于室内陈设的范围。智能家居系统中,电视、音响、电脑、空调等都是属于室内陈设的范围。在对这些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室内陈设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些产品的造型、色彩、功能,使得室内设计中这些陈设能够与整个环境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
智能家居使得进入到家庭的产品越来越多,像数码相机等这些小件的产品可以被收纳到橱柜中,但是像打印机这样大件的产品就会成为室内陈设。办公用的打印机多为灰白机身,而现在家用的打印机为了适应室内陈设设计效果的需求,推出了彩色机身,能够为室内色彩增加调色,营造室内环境的设计效果。
3.6从其他方面分析室内设计受到的影响
室内的空间布局也受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的影响,在一些户型设计中,客厅、厨房和餐厅是一个比较大的、宽敞的、明亮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根据住户的需求设计一个供家庭娱乐使用的小区域[5]。
原先人们对于厨房脏、乱、差的随着挣提成厨房的出现而得到了改变,厨房因此变得非常的整洁干净,而且也对其他区域的环境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使人们能够更加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厨房所处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整个房屋的角落地带,而是成为了房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区域,与入口、客厅、餐厅都想通。还有人将厨房设计成为开放式的,直接与房屋的其他功能区域相连。
结 语
智能家居具有广阔而长远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方便、有机的生活环境,能够迎合人们的喜好。在智能家居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室内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室内设计与传统的相比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就对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师要综合考虑风格、照明、色彩、家具、陈设等方面的因素,在于智能家居产品供应商的沟通的基础上,设计出住户满意的智能家居室内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娟,兰正彦.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J].东华理工大学,2010,03(09):19-24.
[2]李乐.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和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12(11):11-13.
[3]徐峰,张利东.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家居客户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2011,23(14):19-26.
关键词:多学科;设计优化;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由于不同学科之间所产生的效应相比于独立学科,能够拥有更大的效应,因此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时,肯定会是在多学科设计基础上,向着整合和优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建设设计中的全部环节都能够产生最大的效应。
1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探索工程系统当中的各个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机制,从而设计出比较复杂的系统和子系统方法理论,我们将之称作多学科设计优化,又名MDO。在建筑设计领域当中,应用多学科设计,可以将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可以实现最好的协调效应,优化和整合建筑设计系统,MDO技术完成了多学科并进设计,将设计时间节省了下来,使设计效果得到了增强。在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设计阶段,分别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在设计时会应用到多方面知识。在设计方案时,会涉及到建筑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设计施工图纸时,会涉及到结构力学、施工暖通和流体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设过程设计过程中,囊括了多方面知识。现如今,在设计中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没有完成综合整合优化,各学科之间会有交流的障碍,致使建设过程设计耗时长、效率低以及投入大。在进行建设过程设计时,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现各学科间信息共享。而多学科优化理论使建筑工程设计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在经过发展之后,充分发挥出了设计中的各个资源优势,能够合理配置设计资源结构。这也改变了在建筑工程设计具体问题中应用各学科的联系,MDO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作用和综合效应,多学科优化设计可以影响到建筑设计环节当中的每个环节[1]。
2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时,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会先提出来设计建议,再根据提出的设计建议展开详细分析,最后做出相应的决策。①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专业设计时,应根据业主方面的相关需求,确定下来相应的设计原则以及方法;②依照建筑工程项目所设计的施工图纸,从图纸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之后建立健全的不同学科分析模型;③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要明确是否对应相应的设计理念。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要严格关注设计方案,不应该只是对整体项目进行分析。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在执行以及管理信息中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留给评价方面的时间却很少。可是想要正确使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就会按照以下几个方法展开相应的流程:在选择参数时,需要按照设计空间要求,接下来便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在建立健全的几何模型时,采取参数化CAD[2]。在建筑工程设计集合模型阶段,使用多个学科来展开综合性分析流程,在得出结果之后,再计算材料、设备成本以及用量方面。在选择新参数配置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后便能通过优化器反馈出空间的最优位置。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工程师不用根据经验也能控制好每一项参数,只要对相应的参数以及规则进行辅助,就可以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从而对结果进行合理解析。
3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应用
3.1多学科耦合
在正常情况,想要实现整体性最优解,每个学科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存在耦合关系。这时,就需要将系统中的目标变成学科目标中的增函数。因此,想要实现学科和学科间的耦合,必须开展协调优化,使用学科之间的耦合关系降低概率,从而促进最优化。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学科等级进行相应的优化,在协调系统级时,利用松弛因子实现。优化整合的目标便是在结构和能源可行的解空间寻找共同解空间,这是因为耦合参数具备冲突性。在共同解空间不能展现最优解,只能在优化解空间获取。为此,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在总体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当中寻找那个平衡点。多学科设计优化会找出直观可靠的可视化替代方案和数据,从而寻找更加合适的设计方案。
3.2建立模型
建筑模型便是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对象化数字物体描述和表现真实世界里的建筑构件,参数建模是关系数据库和行为模型动态捕捉和表现所需建筑信息。在多学科设计优化中,采用参数化技术建筑模型具有真实世界的属性以及行为,且参数化模型能够智能化识别构件特征和作用规则,因此参数化模型能够保持在真实世界构件的相互关系,在对建筑构件进行管理时,保持最开始时设计意图的智能性,使设计工作的重复性得到极大减少。为了让建筑模型拥有极大灵活性和柔软性,使人类智能参与需求得到满足,多学科产品一般都会建立比较合适的产品设计对象树,并且它的每个设计对象都含有约束、参数、方法和目标集合[3]。
3.3划分模块
在设计阶段,根据多学科特性和相关要求,依照建筑工程项目的作用,将原有的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并将独立求解的子系统放到首要位置,在此同时开展相应的优化流程,再对耦合的每个子系统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协调整个耦合变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子系统相应的目标,应用这种方式能够将总体最优解。例如在建设长方形教室时,将会给出能源和结构这两个子系统,进行独立分析和优化。
3.3.1能源
在能源设计阶段分为:几何设计、能源分析以及优化,其中几何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自变量包括:教室长、教室朝向以及窗墙之比,这一阶段的约束集就是平均每年的光能乘数,其目标功能便是实现整体寿命运营成本的最小化。其中设计空间是长方形房间,并且在两面墙面上有窗户,其窗户是在墙面正中央,窗户比例也会受到墙影响,墙、屋顶以及地面会作为单独平面进行建模[4]。
3.3.2结构
在结构设计阶段包含:几何设计、结构分析以及结构优化,长方形教室进行几何设计时,可以使用参数化CAD软件设计,其结构几何模型当中的自变量便是教师长。如果将教室的几何形状进行更改,就需要我们去改变结构部件的荷载分布,这便是在结构模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保证几何形体所涉及的全部荷载分布保持其稳定,在模型中每一个结构部件都需要对参数化荷载控制板进行自定义,并且控制板区域要一一对应教室支撑部件荷载分布,而且要根据教室几何形状的改变进行自动更新。
4建筑工程在设计优化时注意事项
①将设计中标方案进行完善,设计方案是用来招标的,中标方案并不一定会最好和最完善,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设计单位时间紧迫,并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掌握建设单位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方案会满足不了建设单位的需求,为此想要使设计方案变得有深度,确保有效衔接后续设计活动,需要对中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②对建设单位技术方面的要求要明确,在建筑产业不断发展下,产生出了更加复杂繁琐的设计方案,在还没有建筑设计雏形时,建设单位并没有明确的技术要求,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也很模糊,它只是个大致框架,没有具体的内容,因此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可以对技术要求和功能要求有个大致了解[5]。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MDO技术具有绝大的应用优势,它使设计所需的循环时间得到了极大的缩短,使整个产品质量都得到了优化,可以方便我们开发出更多可操作性替代方案。同时,MDO技术还能将建筑工程当中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并显现出工程当中的冲突和变更。另外,MDO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MDO这一技术,可以更加确定工程项目中的拓扑图和各项复杂参数,且技术人员还有面临庞大解空间以及运算时间的挑战。但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MDO技术的应用优势,会让MDO技术变得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杨磊,韦喜忠,赵峰,等.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舰船科学技术,2017,39(2):1~5,47.
[2]马国栋.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3.
[3]金刚.多学科设计优化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6):192~193.
[4]代吉敏,马子乾.多学科设计优化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5721.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方式;暖通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多的进步。而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居民在住房方面的要求呈现一种越来越高的趋势,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备也一定要跟上城市发展的水平,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住房要求,不能脱节。然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比如说突显出的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这类问题。据统计,国家总能耗中,建筑工程的能耗在所占比重在不断的上升。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环保问题,尽量减少建筑工程中消耗的能耗。而在建筑总消耗能耗中,暖通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由此,对暖通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1 我国分散式采暖的主要方式
(1)热水器供暖的采暖方式,通常分为燃气热水器和电热热水器两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同时给家庭供应供水和采暖。但是因为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大,所以这种采暖方式的用户相对较少,一般只在中高层家庭被使用。
(2)电暖气的采暖方式,常见的电暖气设备包括有电暖风机、辐射采暖板、石英电热管、油汀对流器等等,主要的使用目的是给房屋内的局部区域供暖。一般电暖气都有分档电路的保护控制装置,而这种采暖方式的加热功率也比较大。
(3)冷暖房间空调器的采暖方式,包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热型另一种是热泵型。在设计原理上,热泵型的空调器和冷风空调器差不多,区别就是在制冷系统中热泵型空调器加入了四通换向阀门和单向阀门等一些辅助的零件。而电热型的空调器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压缩机在寒冷的冬天不运行,空调器将风机打开,把电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进屋里,以此来达到采暖的目的,但是它的特点与上两种方式相同,耗费电量依旧比较大,致使它的应用也比较少。
2 设计方案的优化
2.1 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对比
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暖通设备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在建筑安全要求中也包括了暖通设备系统的安全,防火、防爆、人员及重要设备、暖通设备运行等几个方面的安全。特别是在一些较为特殊场所的暖通系统设计上,安全性是最先进行考虑的问题,比如煤矿和库房、弹药厂房等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师应依据有关防火设计的规范来考虑防火安问题,严格取用相应的防爆技术方案来保证建筑安全第一。设备安全运行上主要是注意寒冷地区空调系统冬季的防冻、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风机联锁与电加热保护等方面。
2.2 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及可调节性对比
在对暖通设备系统的容量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通常是按照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所设计的,因此设备系统在理论上要有高级的调节性能,有较强的能力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情况。部分变频空调设备一次性投资付出比较高,因此在日常运行能耗和一次性投资比较方面,应当被给予充分的考虑。而在比较经济方案进行时,要对日常节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一些建筑工程对空调需求具有时间性,比如一些写字楼及区,在设计时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这种模式下的设备调节性。设计方案的管理操作方便性同样也是设计师应该特别关注的比较问题,它涉及用户日后的使用方便问题。人性化、智能化的空调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节约了劳动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然而,对于这种设备的选择往往会使一次性投资费用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于操作和管理方面,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了。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依照项目的详细情况,制定科学的方案。在需要时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和大型空调系统的工程中,考虑到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和简化操作过程,应该取用自动控制的设计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性。
2.3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对比
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资源利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尽量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依照针对相关问题的法规。设计的方案应需要满足各种变化,并符合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例如在一些地下水丰富的地理地段,主要采用水源热泵的方案,这是根据当地的基本情况确定的。当地冬季设备的负荷量由当期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在某些程度上,发生不平衡效应的时候,需要对设计进行科学的判断和选择。暖通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要非常多,比如气候的条件和现象,在全年的气温状况的科学分析和考虑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建设的情况相对是比较特殊的,无法取用一定的标准,那么在参数的设计方面,要尽量保证其可行性和真实性。
2.4 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在方案选择中,经济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在暖通设备方案中,合乎经济性才可以保证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很多工作最终的目的往往是做好节能节约。然而,就经济性而言,要保持一些基本性能,尤其是在工程的质量方面,使用的情况和档次以及设计的要求等都有必要做好把握,只有依照合适的标准才能完成好合适的项目。一次投资是所有的项目都在争取的,这也是工程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这个综合的参数做好,参数才能在方案设计中被选中,而所有的设计师在设计方面的时候,就必须要能够保证投资额度的低廉和准确。由此,比较经济性,对于电供暖等一些因素,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所要考虑的角度不断增加,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随之逐渐的提高,认真分析参数数据,理清各种费用问题,才能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大程度的提高,在对经济性因素考虑的同时,也应注重电气设备的质量问题。
2.5 设计方案环保性对比
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更多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对于政府部门更是采取了对一些建设活动进行环保评估的措施,建设各方对建筑设计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的重视。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燃煤锅炉的排烟是城市大气的一大主要污染源,这给设计师又带来了新的课题。设计方案的选择应该具有前瞻性,对未来长时间的环保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尽量避免建成不久的建筑物就进行改造的情况。在空调设备选型方面,尽量选择氟利昂的替代品来作为制冷剂。设计人员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要注意避免给用户和建设方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慎重考虑设备运行时的废渣、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污染的治理费用。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节能、健康、舒适的空调运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对于暖通设备系统,一方面给人们创造舒适环境,还应该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这是暖通设计人员的持续奋斗的目标。因此建筑工程中暖通设备设计的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并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优化环境,减少消耗,做到“环境友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促进节能型和舒适性的暖通设备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近年来国内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电能作为二次能源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建筑电气设计中引入节能设计,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降低建筑能耗。本文以节能技术优势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经验分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优化策略
建筑电气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舒适度,也是保证建筑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愈发重视能源节约问题,并且在电气设计广泛使用节能技术,但实际应用中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1建筑电气节能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筑电气设计,近年来电气种类与规模不断增加,但部分电气设计人员并不重视设计中涉及的各项标准,造成电气安装质量不过关、设计方案难以满足国家标准等情况,造成出现盲目用电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人员过于关心用户用电需求,造成电气设设计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务实节能技术,造成能源消耗增加,也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我国公民缺乏节能意识,并没有正视能源短缺问题,企业与个人均缺少节能意识,加上节能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公众普遍缺乏节能意识。还有部分地区采用传统限电措施,也就是用电高峰时段以停电的方式限制用电,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降低用电量,但会对正常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气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引入节能技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实现节能目的。
2电气节能设计必要性
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果。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2.1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得到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健康发展。高能耗以及逆生态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以后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大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国的发展也开始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使用节能技术有利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新材料的应用也有利于对环境的进一步保护。
2.2推动经济发展
工业的发展是以能源与技术为基础的,其中许多能源像煤炭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使用节能技术可以在保证建筑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对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提高生活水平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审美标准。人们当前对建筑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都希望可以拥有更加环保舒适的环境去工作和生活。节能技术在电气设计中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水平不断改善这人们的生活,提升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讲究实用性和节能性同时,一定要把目标落到实处,从实际角度考虑,选用节能设备和耗能低的材料,在设备的投入上应尽量低,并通过对各种设备进行合理配合使用,真正把能耗降低下来。
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优化策略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内容众多,受到篇幅及个人能力限制,接下来笔者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照明节能设计技术应用与谐波治理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3.1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依照建筑物使用方向及使用者用电特点与需求,充分考虑容量、符合性质、系统规模及工程特点等,科学合理的设计供配电体系,确保供配电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1)依据供电负荷容量与分布情况,确保变电所与配电所距离负荷中心距离最短,缩短低压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输电损耗与电压损耗,提高供电质量。此外,还要注意保证供配电线路长度≤250m;(2)保证系统简单且可靠,尽量减少配电级数,同一用户的高压配电级数位于两级之间,最大程度减少电能损耗。如两路进线供电系统确保同时运行两路电源,降低线路算好;(3)选择合适供电电压。同等条件下,电压越高耗损越低。确定好供电电压等级后,需要全面考虑技术是否经济、是否满足电力公司规定。如设备总容量超过250千瓦时,或变压器容量>160kVA,最好选择10(6)kV供电线路。若是建筑物较为庞大,需要考虑暖通设施节能工作,对比技术方案后选择合适冷水机组,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启动时对变压器的影响;(4)线路损耗能量的降低。确定载流量、电压损失、短路电流热等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与规范要求,依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校验与导线截面,减少电能损耗与投资,节约金属用量;(5)降低电动机电能损耗。依据符合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动机,提升其运行效率与功率因素;在大功率电动机上安装变频调速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避免空载运行;利用软启动器确保电机平稳启动,保证电网电压波动符合要求。
3.2照明节能设计技术应用
照明节能设计的前提就是不影响生产与作业视觉,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照明系统损失的电能,提高电能使用率。要注意以下几点:(1)依据视觉作业需求,依据相关标准确定合理照明,不一样的场所照明目的与要求存在差别。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民族习惯不同,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标准,有效利用局部照明;(2)充分利用自然光。阳光本身就是最佳的照明光源,太阳本身不需要额外投资,也不会污染环境。如设计写字楼时充分利用阳光,这样可以舒缓员工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医院设计中充分利用阳光,可以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加快康复。现在有的窗户选择光谱,可以在引入阳光的同时保证舒适度。也可以创新技术,如光栅板、侧穿等,充分利用阳光;(3)合理选择光源与灯具。使用场合存在差别,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基础上选取高效光源。充分利用光通量,选择灯具时要选择高效率、高系数及配光合理,优先选择直接照明灯,采用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4)采用照明节能系统。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手动与自动控制两类构成。前者就是根据使用者需求,控制其所在地方的照明的控制。如建筑楼梯间与走到中,尽量选择自然采光,除过应急照明外,最好选择自熄节能开关;每一个开关不宜控制过多光源数量,各房间灯开关数不要多于两个。但手动控制的最大缺点在于当自然光照不足时打开灯,但自然光线充足后却又忘记关掉灯,有时人走灯亮,浪费大量电能。同时智能化照明控制体系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性能。
3.3谐波治理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如下:(1)谐波治理。随着大范围普遍使用非线性负载,谐波电流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影响电网,造成线路电压出现波形畸变。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电动机、变压器容量及照明灯启动器,实现线路感抗的降低,正确采用电缆及电线敷设方法,提高用电单位自然功率因素。如果自然功率因素偏低且不能达到电网合理运行的标准,此时应该选择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无功补偿装置;(2)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物所在地区具备合适条件时,可以充分利用风能、天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这可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及改善能源比例的通。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测量、监视及自动控制。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控制建筑物内供暖系统、中央空调、天然气等,通过智能化管理降低能耗,保证设备系统可靠且稳定运行,有效减少电气能耗,节约能源。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计领域中尤其是建筑电气中节能设计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特性与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在电气设计全过程中贯彻节能理念,将其落到实处,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本文中笔者详细分析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结局措施。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建筑电气节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煌军.浅谈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几点经验[J].科技风,2011(14):112-114.
[2]张军.关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06):78.
[3]续亚强.试论现代房屋电气节能设计及其发展[J].青春岁月,2011(24):72.
关键词:城市建设;住宅建筑;创新设计
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居住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住宅建筑的建设,处了要具有传统功能,同时需要就舒适度、使用功能、建设质量以及安全感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争取更全面的满足人们需求。在对城市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需要了解住宅工程所具有的特点,并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一、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分析
住宅建筑与居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建设设计效果在根本上决定了居民生活效果。现在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受房地产开发行业影响,住宅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更多新型理念与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具备基础使用功能的住宅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建筑设计的发展。传统住宅建筑工程逐渐被现代化、多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建筑代替,而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行业内所有企业必须就工程建设进行创新研究,将质量与功能作为研究重点。
二、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对于城市住宅建筑来说,遵循适应性原则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保证其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同时也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即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就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使得建筑工程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应对大部分突况,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对住宅建筑的需求。另外,适应性有包含了可变性与多样性,主要以建筑作为基础,以住户作为设计单位,结合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市场发展规律,来完成建筑的设计,与传统住宅建筑区分开,提高建筑工程的人性化特点[1]。例如对厨卫空间进行灵活性设计,转变传统定型设计方案,利用活动式隔断进行灵活分隔。
2.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可以说是居民对住宅建筑的首要要求,以此来作为衡量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必须要遵循舒适性原则,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提高室内空间分配的合理性,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集体应用需求,又可以满足个人对私密性空间的要求。另外,在对住宅外部环境进行设计时,也应将舒适性原则贯穿其中,应提前对居民生活模式以及态度进行调查,然后将生活理念融入到住宅设计中,争取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居民的认可,满足其对住宅建筑的各项要求[2]。
3.环保性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本来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很多住宅建筑为过分追求功能性或者舒适性,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打破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环保性原则的应用,主要是维持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协调性,以建设环保型生态小区为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发展空间。通过环保性设计,为居民提供一种亲自自然的住宅环境,将环保、功能以及科技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提高建筑工程与自然之间的相融性。
三、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措施
1.明确创新设计理念
在城市住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在传统建设设计基础上进行更新,就必须要明确创新设计的必要性,了解居民、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达到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对于住宅建筑的创新设计,可以从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突出环境以及功能方面,同时做好交通、空间以及绿化等分项系统的设计,从各个角度来满足居民对住宅建筑的需求[3]。另外,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结合创新设计理念,充分做好利用环境、融入环境的设计,建造一个即拥有自然环境,同时又富有内涵的建筑工程。
2.加强整体布局设计
很多住宅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对整体布局设计管理不当,更倾向于将整个住宅小区划分为若干组团,并从中确定中心,由一点到全面的进行设计,即从规划中心逐渐延伸到道路以及绿化系统等。但是从实际设计效果来看,此种设计方式很容易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被分割的各空间之间搭配不当,导致整个设计系统混乱。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需要以居民实际需求作为主导因素,合理分配各功能区域,最大程度上为居民提供便利。对于居住组团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出现组团与外部交通不相称情况的发生,并采取围合院落的方式进行设计,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性与安全性比较高的环境。另外,对于住宅建筑的排列设计,需要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保证整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建设一个组合方式统一的小区,构成完整的效果,不断提高住宅小区设计的效果。
3.加强策划设计管理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住宅建筑的设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受市场发展影响,已经有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变成一个策划性过程。因此,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需要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消费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为建筑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市场定位与市场价格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4]。
4.加强环保性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保证建筑工程满足安全性、舒适性等基础要求外,还需要就朝向、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进行分析,争取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质以及周围环境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争取通过各项因素的利用,创造出更贴近自然的住宅建筑。并且在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的设计,应做好油烟、垃圾以及汽车废气等因素的管理控制,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好各项垃圾,保证住宅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 另外,还应加强对植物的应用,建立合适的绿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小区内的噪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加强住宅道路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道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就交通功能、交往功能以及景观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实现三个方面之间的协调性与共存性为目的。可以在小区内道路两侧设置一定数量停车位,满足用户停车需求;将道路设计成曲折形式,避免行车速度过快产生危险,另外也可以与周围种植的树木花卉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结束语:
在对城市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需要结合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明确所要遵循的原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设计的要点,并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设计,保证住宅建筑在实现基础功能的同时,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博馨,张亚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和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168.
[2] 尹效荣.浅谈城市住宅建筑及其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13,02:19.
关键词:10kV;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新的农网改造建设的不断兴起和扩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外观的美化,整体的管理水平,因此关于10kV及以下规格的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主要是以打造精品工程为主要的目标,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的标准化。但是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不同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的规范和准则理解不同,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内容设计也比较合理,但是没有达到要求。而且材料的选择也多种多样,这些问题就给工作人员在订购物资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样的施工安排,来自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一致性,都是按照自己平时的施工经验进行工程施工,从而使得工程施工工艺也不同,导致工作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比较难以管理,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把握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施工工艺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保证在购买物资和材料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一切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设计的简单易行。同时还应该注意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以降低管理和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为目的。
1 在建设开始时就要实施标准化设计
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的实施在开始对工程建设进行设计时,就要注意规划方案的标准化,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具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实际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质量效果。因此在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方案设计的规范化,根据新农网改造升级的要求和具体项目建设的标准出发,统一明确项目改造的在规格、配置、安装工艺等方面的要求。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新的一轮工程项目改造过程中,不能出现在材料选择和物资购买等方面的不同,避免在同一段馈线上进行多次改造。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线路绝缘改造范围内的台架等配置要求要控制在5-10台,台架的出线或是低压线路等方面要按照315kVA进行一次性的标准化配置,确保改造后的质量水平,尽量避免进行重复性的改造。关于农网工程设计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等标准化进行,设计图纸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图纸身审查很重要也很关键,直接关系到最后工程实际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农配网工程图纸的设计质量,需要对其设计内容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设计图纸的多样化,实现农网工程改造项目设计图纸标准化。
2 实施标准化的设备材料及设备材料的选型
在新的农网改造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设备材料选择及选型多样化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之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绝缘导线达到32种,低压电缆有18种等情况。如导线的型号有裸导线LGJ-35/50/70/95/120/150/185/240等8种,绝缘导线有JKLYJ-10-35-240、JKLGYJ-10-35-240、JKLYJ-1-35-240、JKLGYJ-1-35-2共有32种,低压电缆有YJV-1KV-4x25-240、YJLV-1KV-4x25-240共有18种。如此多杂的导线型号,这样往往会给供货厂家和物资部门等带来很大的不便,会在时间上出现误差。并且到最后,剩余的材料也不能通用,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物资和材料的积压,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和材料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关于10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统一规范设备材料的选型,尽量在设备和型号方面的规范实现简化。对于各个地区10kV导线的使用要选用的电缆等级不能超过3个等级,配变的型号不能多于4个等级,0.4kV的导线不能多于2个等级,电缆不能多于5个等级。加强设备材料的选型控制,对于工程建设的所需要的物资和材料选型要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特殊的情况,材料的选型上不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原则时要对需要的物资,型号等记录下来,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才能进行购买。
3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化安装工艺,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还需要实施标准化工程建设安装工艺,安装工艺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此条件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实现工程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之前农网项目工程现场施工跟踪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工艺的不合理性,因此工艺改进方案的推广与应用很重要。在改造升级的农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配变台架,电缆引线架以及开关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此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安装工艺的有效性,达到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且变压器要采用SBH15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电流要比S9下降40%-60%,负载损耗比S9、S7下降20%—30%。在新的农配网工程中要注意对典型配电线路的施工工艺进行收集,以便在10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中应用。在收集汇总过程中可以对典型的工艺要点进行现场拍摄,然后在后期中将文字讲解配置上,以便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便于理解。对农网配电线路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安装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体现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建立相应的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体制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让工程建设施工各方面的人员都能清楚的掌握到工程建设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其次是要对档案资料管理实施标准化,将农网工程建设竣工后的资料统一管理,以便在最后的资料整理中方便管理。
4 农配网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4.1 标准化规划设计和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的成效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了标准化规划设计,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加全面,规范,合理。对于之前出现的配网重复建设改造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改造费用和材料浪费的现象。对于典型设计图纸的汇总,实现了设计图纸直观易懂,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好的对典型设计图纸所需要的设备材料以及材料的选型进行整理。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艺技术提高了很多,减少了设计失误的现象,增强了农网工程建设施工设计质量和进度。施工图纸的规范和标准化使得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的了解更加直观和清楚,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的查看和审核。在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方面提升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整个工程的美观度。同时也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方面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施工安装工艺有了各方面的严格规定,实现了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使得施工人员更容易掌握施工工艺,并以此达到施工工艺的技能水平,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4.2 农网工程建设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成效
农网工程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推广方便了物资招标和投标,在订货型号方面也比较简单化,减少了物资工程设备材料型号的复杂性。相应的供货时间也比较快,也加快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货时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农网工程项目中能够在设备和材料使用上进行互相调剂,避免了因材料选型和物资的多样化而出现的物资库存现象,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和购买物资费用的占用。农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设备材料的实施,可以使得农网建设每年节约近200多万元的库存费用。工程设备材料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对需要的材料数量和设备进行报表填写,减少了设备材料选型的考虑,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新一轮农网工程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改善了之前农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减少了备用物资的购买和库存,提高了农网抢修的速度。材料库也申请了统一的物资编码,方便了工程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也减少了物资领取中出现的差错,提高了农网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提高新一轮农村配电网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电网周期的费用最小化,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供电,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合理规定很重要也很关键。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各个地区的农网工程建设项目的改造和升级也在加快实施的脚步,以此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关于10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材料和材料选型的标准化,规划设计和安装工艺标准化的实施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农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壮.浅谈海南电网农网升级改造10kV配电变压器的选用及安装[J].科技资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