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医疗市场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
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和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和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物联网:助推现代服务业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
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及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和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
物联网:新特点新趋势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及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从早期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云计算及万物互联发展蓝图,思科在过去的20年里经历了信息通信产业的多个重要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思科表示,在中国产业信息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未来还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国内产业转型、技术与生态系统创新和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一条64K带宽的国际专线让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伴随着这条网线,思科进入中国市场,见证了20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所取得的里程碑式的发展。
20年间,互联网风云变幻,但思科始终如一。“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思科在中国始终坚持长期承诺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指出。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在这期间,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都将极大程度地与创新型医疗教育、城镇化发展、智能互联城市、民营企业等重要领域紧密结合。
在这结合过程中,中国市场里的各个行业都蕴含着巨大商机。思科表示,他们将主要关注政府积极推动的领域。具体来说,“思科将自身优势与中国产业转型方向相结合,为中国市场各行业及地区提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服务,为更多的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为用户带来最佳的丰富体验。”陈仕炜说。
加大投入
陈仕炜指出,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也是思科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自1994年进入中国至今,思科在中国设立了20个业务分支机构,拥有本地员工近5000人,业务范围涉及销售、客户支持和服务、研发、业务流程运营和IT 服务外包、融资及制造等各个领域。
研发方面,思科在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北京和深圳建立思科中国研发中心(CRDC),并通过在上海、成都、大连等地分别建立的“智能解决方案验证与展示中心”、“思科中国网络运营中心”、思科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为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市场发展资源以及专业化培训和服务。
据陈仕炜介绍,这些研发成果为中国本土市场需求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电信市场解决方案、企业/用户级协作解决方案、教育行业校园/园区及教室网络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和智能互联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思科还针对国内创新型企业开展了累计超过10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这些投资项目无不与中国产业发展规划和进程紧密结合。
“伴随中国各级城市的不断发展,思科还将继续加大自身在中国的资源投入。”陈仕炜说,“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土市场客户需求。
战略合作
在思科看来,除了加大自身资源的投入,同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以及众多领军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也是思科的资源优势。
据悉,目前思科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内容涵盖了创新领域诸多方面,包括智能互联园区与城市化发展、云服务平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创新的行业公共服务模式、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培养、绿色科技等。“通过与这些生态链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思科致力于帮助推动本地市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实现共赢式发展。”
陈仕炜表示,作为思科销售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思科还将积极携手渠道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开展各项业务。“在这一战略上,思科将致力于发挥合作伙伴的核心价值。同时,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作用,针对中国市场开展相关业务并提供卓越化的服务,为合作伙伴以及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和利益。”
“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0年,对中国客户而言,思科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陈仕炜再次强调道。
2、电子商务:“双十一”“双十二”的网购狂欢节就是典型的中国电商消费能力。
3、新能源行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能源“十三五”规划将加快建设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
4、教育和培训:在互联网时代组织的发展效率加速,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加速,庞大的就业压力,越来越要求求职者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
5、O2O行业: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提高网络速度,加快物流快递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层递消费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6、医疗保健行业: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同时提高,几十年前的生活陋习被摒除,国人的对健康观念也越来越重视。
7、互联网行业:大数据时代让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有手机软件、手机游戏、视频、搜索等。
8、网络安全:现代人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个人、企业信息的安全显示尤为重要,2015年报告的信息安全攻击比去年增加51%,一年报告安全攻击次数几千万次,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已越来越被重视。
9、物流快递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不断创下新高,网络消费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便捷的网络购物,丰富的国际国内资源,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对国人的冲击,使得物流运输量逐创新高。
10、旅游行业:近年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条件的完善,国人对旅游的热情也是越来越高,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旅游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也反映出旅游产业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移动互联人才培养
一、概述
移动互联网覆盖了传统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产业。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消费市场和最活跃的创新领域。有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移动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3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12亿部,达到PC机的3倍多;移动互联网重构了互联网服务的模式与生态,全球应用程序下载次数累计超过5000亿;网络流量的激增更驱动LTE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移动通技术。它改变了娱乐、交通、餐饮、医疗、服装、旅游、支付等领域,改变和优化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依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调研,研究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应该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本地区企业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始终抓紧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执行“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机会。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通过对多个移动互联就业单位调研,深入企业访谈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高级工程师等,确定了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
1.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开发。岗位职责为:根据需求,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代码编写,设计和开发工具、软件包、中间件。
2.移动终端软件维护、销售、技术支持、技术咨询。岗位职责为:市场考察,发掘及选择顾客,拟定访问计划并按期实施;演示产品,制订报价单,合同草案编写;经销商及分销商管理。
3.移动终端UI设计、网站信息维护。岗位职责为:与客户沟通细化软件界面的设计,及时更新企业网站信息。
4.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为: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案例编写、数据准备;测试工具使用;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文档编写。
(二)确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移动互联软件设计基础,具有较强移动互联程序设计、应用开发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细化出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计算机系统操作、计算机日常管理与维护、实用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检索的运用;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技术,Java、Android和ios程序设计专业知识,移动互联网项目管理知识。
2.能力要求:较强的移动互联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能力,网上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制作、与维护能力,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跟踪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课程开发
根据以上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要求,确定专业开设课程,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具体有:英语、数学、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网络技术、网站平面设计、移动终端原理与检测、移动互联网开发环境、移动互联应用程序开发、移动互联游戏开发、移动网站服务器端技术等。
培养计划的设定可以采用3+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个学期在学校内完成,并且在每个学期由企业给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开发,教师参与辅导学习的模式。中间2个学期在企业完成,先进行一些企业上岗前的培训,再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际项目的实战。最后的1个学期在企业真正地上岗工作,达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必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应该满足条件为:学生机配置应满足能正常运行移动互联开发环境和模拟设备测试要求,让学生能进行开发测试,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真机设备,以满足兼容性测试需求。
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促进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紧密合作,实现校企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可以在本区域联系和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的开发在企业现场进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个高职院校执行教学的大法,制定和修正的是否实用和合理,对于培养的人才质量至关重要。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重视社会调研,按社会需求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才能培养出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正走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人才的培养和课程的建设仍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现行的方式与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检验。今后还需要时刻紧跟先进技术、市场热点与需求和国家政策,做好高职学院与移动互联企业的对接,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奇.基于移动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
[2]张红霞,姜志旺,郑艳娟.信管专业互联网金融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3]金明.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模式探讨――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现代职业教育》.2015.
这一年,全球、中国和英特尔都在变化与应对中度过。10月29日,他一如既往,温和而激情地道出了他的感触与判断。
这一次,他成竹在胸地带来了对全球经济持续回暖的信心和预言、对中国的感激和期许,也带来了他为英特尔指定的未来航向。
春江水暖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上游厂商,英特尔对于经济冷暖尤其敏感。2008 年,英特尔净收入相比上一年下降 24%,遭遇重挫。
2009年,欧德宁在英特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财报时,分别作出了“PC行业已触底反弹”、“PC行业已开始回暖”的判断。
第三季度,英特尔总收入继续上扬,达 90 亿美元,超出预期5 亿美元。这一数字极大振奋了整个IT产业的信心。
英特尔扮演着IT平台领导者的角色。作为掌舵者,欧德宁必须对未来有着清晰理性的判断。“我们靠数据说话,产业链基本没有存货,在制造商生产IT设备时,英特尔的实时库存使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市场需求。”欧德宁说,“2008年11月,英特尔的销售出现严重下滑,今年2月份达到了最低点,这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整个IT市场的销售状况。”
然而,IT市场的转机很快出现了。相比汽车、手机销量明显下降的状况,IT设备的快速触底反弹让业界为之一振。英特尔的数据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IT市场运行良好,IT设备的制造和消费情况不错。“消费者正在回归,这主要是因为PC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欧德宁说,“我认为,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
还看中国
“美国的GDP是负增长,但是中国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仍然可能实现8%的正增长。即使在经济情况良好时,很多国家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欧德宁高度评价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如果我们3年、5年或10年后,回顾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的成效,包括高速铁路、通信基础设施等等。而且,中国的PC拥有量也大幅增长。这些投资将对经济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欧德宁也直抒胸臆地道出了对中国的感恩和期许:“当很多市场都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中时,中国仍然保持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帮助英特尔和整个信息技术行业走出经济衰退的低谷。”对于英特尔来说,在数年内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IT市场的中国有着特别意义。这里已经集聚了英特尔大量投资,包括封装、制造及研发。“这不仅是从销售角度看,从IT趋势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IT趋势会越来越多由中国的消费者决定,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市场。这也是我们不断加强中国研发力量的原因。”
赌出未来
2005年,临危受命的欧德宁是以改革者的姿态从贝瑞特手中接过权杖的。如果说他当时进行的改革还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后续的组织架构变革、产品升级与调整、合作方式改变等一系列动作则彰显出这位守业者的拓疆雄心――他要明确给出能够支撑英特尔持续高速成长的方向,确保英特尔不会像其他科技巨头那样最终走向衰落。
“安迪(指格鲁夫,英特尔第三任掌门人)曾经告诉我,每一位英特尔 CEO 至少都要赌上一把。”尽管欧德宁手中拥有IA架构和先进制造能力两大法宝,但这还不够,他需要为英特尔开辟一片新牧场,它要有别于PC,而且市场容量要足够大。欧德宁此行明确指出――英特尔将进军移动互联网、医疗和嵌入式等新兴领域。这项稳健的扩张计划与他此前圈定的四个百亿美元市场一脉相承,而他的底牌就是凌动处理器。
我国医疗服务痛点
《报告》总结出我国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五大痛点,并探讨了互联网医疗在重塑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国家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医保收支结构、医疗关系形态重构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和发展的机遇。
痛点一: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反映在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两个层面(图1)。从医疗机构来看,我国优质医疗机构多集中在城市,尤其多集中于东部。根据中国2013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统计显示,11.2%的三甲医院资源集中在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而地方各省中多聚在省会城市;东部卫生机构总床位数超过全国总数的40%,西部卫生机构则仅为29%,东部较西部多出近4.2万家医疗机构。
从医生资源数量上来看,医生资源分布失衡。东西部城市的差距则更为明显,一些东部发达城市的医生资源可达到西部城市的3?4倍。另外,优质医生资源向三级医院过度集中。在我国被调查的医院中,三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人数占到总数的55.7%,而非三级医院中的中级以上职称医生比例仅为19.8%。
因此,重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未来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诉求。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相继成熟,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资源重塑方面具备了条件和能力。借助互联网超越物理时空的特性,互联网医疗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在重构医疗新秩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痛点二:分级诊疗推行效率低。
虽然新医改提出要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完善体制,从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然而,新医改实行至今已有7年,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仍未见明显效果,“抽水机现象”愈演愈烈,“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反映在双向转诊的推广和实践上。在我国,双向转诊面临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导向性差、机构转诊制度缺失、管理割裂和区域卫生规划不合理等困难。
如何能够打破旧模式下所形成的行业壁垒、部门利益、行政区划和专业局限,对各类医疗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已成为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我国目前已经开启了多个网上医院分级导诊模式、互联网医联体和借助互联网的社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平台的试点,以互联网医疗助推国家分级诊疗体制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痛点三:以药养医积重难返。
目前,医院医疗服务费用低,但是药价虚高和过度使用医疗资源导致医保负担仍然较重,其中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总额的45%。从以药养医到医药分开,医疗服务费相应提高,基层医院可能更需要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以吸引更多患者就医;公立医院可能需要控制大处方和过度医疗,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互联网介入医药新生态,医药电商重构药品供应链,PBM提供医疗福利管理,可穿戴设备与随之产生的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远程医疗与在线健康咨询均有助于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痛点四:国家医保存系统性风险。
首先是医保结构不合理,我国医保以政府医保为主,商业医保为辅。其次是医保收支失衡,支付压力增大。支出逐年增长,未来可能收支失衡;支出总额较大,2012年三保(城镇职工、居民和新农合)财政支出9000亿,2013年为1万亿;收支增长率失衡,2000-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33.20%,而支出年平均增幅为34.39%,未来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此外,从支付管理模式来看,支付不能满足投保人需求,支付制度推高医保开支,造成了小病必须去定点医院,给患者增添麻烦,大病报销额度不足必须自付或者依赖商业健康保险。这种支付模式让患者不能自由使用医保基金,最低报销标准的存在推动了医院和患者的过度医疗,增大了开支。
互联网医保切入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使医保分类多样化。以互联网与传统保险业结合,提供在线选择保险种类、保险性价比对照、在线投保、在线保费支付等方式让医保互联网化,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医保方案,减少退保率,让投保与赔付便捷化。投保人主动选择保险种类的方式可以教育市场,提高市民对保险的关注度。并且通过减少医保支出,预防恶意投保行为,提高医保支付便捷度和医保多样化,保证医保行业平衡发展。
痛点五:医院、医生、患者痛点多。医院方面的诸多痛点上面已有分析,总的来说,都集中在医院盈利的需求、职能本身所需的公益性和行政干预三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上。就医生而言,特别是上级医院的医生,痛点同样来自于这三个方面。其中原因都可以归结于医生收入、医患沟通和医生职业发展的困境,体现的是医生-患者关系、医生-医院关系的紧张。
作为患者,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大多公民对医疗知之甚少,不但使医患沟通成本非常之高,也使小病往往发展成大病,导致“看病贵”。医患沟通的缺失再加上目前对医疗纠纷处理的行政流程不够通畅透明、鉴定机构公信力不足,造成的误读和误解加重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医患关系紧张在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小病大看”现象的盛行,患者就医首选大医院大专家,将过量的医疗需求集中放到少数医院上,使得“就医难”的问题被指数性放大,也对优质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在旺盛的需求下,借助互联网建立新的沟通渠道成为了一大热点,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医交流社区、患患交流社区等新的尝试层出不穷,互联网医疗在各方关系重构中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可借鉴医疗模式
面对我国传统医疗服务的多痛点现状,《报告》总结了美国的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有可借鉴的作用。
首先从美国医疗保险机制、医生自由职业制度、双向分级诊疗模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美国的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图2)。
美国商业保险发达,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强。保险公司可以有效管理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引导患者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就医,引导医疗机构与医生提高服务能力、降低治疗成本,进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患者不想支付高价的保费,就需要遵循医保公司的规定通过转诊的方式就医。门诊和诊疗费报销比例不同,保险公司提供医院和医生列表,患者通过保险公司指定的家庭医生转诊到保险公司签约的专科医生,基本免费;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到没签约的医生,支付少部分费用;不经转诊预约签约医生,支付将近一半费用;不经转诊直接预约未签约医生,支付大部分费用。住院费用高最多报销5天住院费用,患者需及时向下转诊到护理康复类医院。保险公司与医院或诊所签约使之成为定点医疗机构,与医生签约使之进入医保内的医生目录。当患者复发率高致医保花费过高,如是医生原因则可能解除合作,医疗机构可能解雇医生;如是医院场地和器材原因,可能解除合作。
美国医生自由执业、分级诊疗体系成熟。从医生方面来讲,美国医生与医院间不存在人事隶属关系且财务分开,医院只是行医的场所。医生凭借行医执照自由执业,绝大部分医生有私人诊所,治疗需要时向医院提出申请,医生通过付给医院场地费的方式,在院内收治患者、做检查以及租用医院的手术室等设备。财务收入方面,保险公司会向医院支付检查、设备、住院等费用,向医生支付诊疗费用。患者看病时,他们根据医生资料和评价,选择自己医保签约的医生,因此,美国医生会在类似ZOCDOC这类在线预约平台上注册,提交个人档案和空余时间段,方便患者预约,同时提高知名度、建立个人品牌。
诊疗次序方面,患者可能通过双向分级诊疗、急诊就医和非医保直接就医的模式就医。双向分级诊疗模式针对拥有医保的患者,是应用最广的模式。患者通过社区门诊的家庭医生进行首诊,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家庭医生会出具转诊单将其向上转诊到专科医生或综合性医院专家,由专科医生出具治疗方案,需要后期护理者再向下转诊到社区医院或护理医院。急诊就医模式有两类,一类是拥有医保的急病患者,直接预约医保范围内的急诊医生;另一类是没有医保的患者,直接预约公立医院的急诊室。非医保直接就医模式的所需花费全部自理,非急病患者直接预约综合医院专家或专科专家,类似于我国目前的专家预约,但是由于美国医生会选择具有支付能力的人,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中产阶层。
医疗主体方面,美国医疗行业与我国不同,营利性的私立医院是医疗行业的主体,包括医学院和医学研究机构的附属性医院,一体化保健组织,大型连锁医院,社区医院(门诊),专科门诊。服务分类齐全,满足从治疗到护理的各层次专业服务,有社区医院(门诊)、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以及长期护理院和精神疾病医院。其中,社区医院是美国医院的主体,提供70%的床位,收治60%的患者,大多数社区医院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和二级医疗服务,部分能提供三级服务。社区医院是患者就医时的首诊,只有通过社区医院的转诊,患者才能流向其他医院。社区医院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联合形成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其模式有学术中心和社区合作两种,前者是附属医院与社区医院医学上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后者是附属医院与家庭医生投资成立新的营利性医院。
另外还有责任医疗组织(ACOs),它是2006年提出的新概念,指以初级保健医生为核心的自愿性医联体组织,旨在为联邦医保(Medicare)的参保者提供协同性优质医疗服务并控制医保费用。主张通过医师联盟来衔接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和服务之前的协调与合作,并因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而在满足了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CMS)制定的服务质量绩效标准的情况下,ACOs可以获得因成本压缩、效率提高而带来的部分节余收入,并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根据CMS的声明,截至2014年1月30日,ACOs已经节约的医保经费超过3.8亿美元。
ACOs模式的推进,使美国医疗市场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革首先反映在药企的营销方式上。通过联邦医保和ACOs组织引导的价值医疗评价体系,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从过去强调价格转变为强调疗效。为了适应竞争,药企由过去的单纯卖药转向提供整体疗效管理服务,纷纷开展了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整体上带动了美国互联网医疗业的发展。
《报告》还介绍了互联网深度结合医疗服务模式,并对新兴医疗服务的发展和成果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第一,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情况。美国远程医疗发展迅速,一方面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在于政府的合理引导。从服务本身来说,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陆续制定出针对远程医疗服务的全方位法规,涵盖了远程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信息规范、服务提供者、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监督等。服务的规范化不但避免了医疗资源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浪费,也增加了公民使用的意愿。
从患者方面来说,美国医疗服务费用较高,远程医疗的方式可显著减少就医开支。同时,从2010年《平价医疗法案》起,联邦医保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报销范围和力度就开始逐渐加大,目前在美国大部分地区保险报销都已涵盖了远程医疗费用。这两者极大地促进了患者对在线服务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而从医生方面来讲,传统模式中医疗业碎片化现象严重,通过远程医疗服务的模式可大大增加各医疗机构之间协调工作的效率,降低行医成本。随着联邦医保引导的价值医疗改革的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可节省大量的医保经费,从而为医生和医疗机构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医生和医院参与动力也较高。在医疗中各参与方的推动下,美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第二,医药分开助力处方电商发展。药品终端市场参与者市场占比依次为连锁药店、医药电商、医院药房以及单体药店。从提供的药品种类来看,医院药房主要提供医院内专用药,其他三类药店主要提供处方药、非处方药、健康用品以及医疗器材等。处方药放开,患者凭借处方单院外购买处方药,电子处方流通后患者可以凭借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在线购买处方药,而且网上购药能医保报销,因此80%的处方药通过院外销售,医药电商销售药品中有50%为处方药。除药品销售之外,美国药店还需要提供药品配制、处方审核、处方药控费,以及常见病和慢性病等诊断和常规诊断服务。
第三,电子病历与电子处方有效结合。奥巴马医改近年谋求建设电子病历系统,运用统一标准、出台法律条文并且使用特殊IT技术传播方式保证信息安全,推动电子病历全美流通。患者只需要在连锁药店注册,提交自己的社保号、电子病历以及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能建立个人档案,未来患者可以在线购买电子处方内的处方药。电子处方与电子病历方便处方药在线销售,网上药店通过为患者提供慢病治疗的处方药助力健康管理。
第四,PBM协调药品总体控费。PBM模式是介于保险公司、医院、患者及药店、药企间的平台模式,PBM公司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监督及管理服务(图3),一定程度上在降低总体医保开支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去医院或诊所就医,医生开具处方后,PBM可根据患者处方信息对处方进行审核,提供医生用药建议,包括药品的用量限制、药品使用权以及可报销药品类别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医生医疗服务水平以防止因为多次就医带来的高费用问题。
最后,在对国外经验剖析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美国经验对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启示,同时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医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其包括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携带可穿戴医疗设备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的健康管理,并将资料记录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供医生诊断使用。居民看病先去社区医院进行疾病筛查,能治疗的患者留在社区医院诊疗,不能治疗的患者由社区医院转诊到医院治病。
医院则按照服务范围分为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提供专业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拥有专科诊断治疗的器材设备,由医疗级别的可穿戴设备厂商投资设立,实现专科医药-医药-设备检查的专业疾病生态圈,也可以由公立医院的医生投资设立专科门诊,或者成立类似慈铭体检的专业连锁医院;综合医院提供全科目诊断与治疗,由公益性质的公立医院、PPP模式的公立-私立医院合作模式以及公立医院医生走出体制成立的医生集团为主。
另外,独立的社区康复中心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缓解目前三甲医院床位紧张、护工不足的现象;类似美国太阳城模式的专业养老机构模式,对于缓解随着老龄化时代带来的养老资源不集中、专业化不强的问题有较大的意义。
为了实现以上的医疗服务模式,解放医生呼声日起,从医生多点执业开始,到放开医生自由职业,再配合着相应的政策支持能够真正起到医生资源优化的作用。远程医疗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节约了患者就医成本,从医联体范围内B2B模式,到B2C在线医生对在线患者的远程医疗模式,从健康咨询的轻问诊到医生问诊在线化的远程医疗发展,远程医疗有助于均衡医疗服务。医保提供商通过引入医师或者类似于ACOs的方式介入医疗服务提供阶段,通过审核诊断与治疗方案,防止过度医疗、医药浪费控制保费支出,缓解医保支出压力,同时激励医疗机构减少过度医疗行为,与患者建立长期医疗服务降低成本。未来,医保支付方式可能由医保签约医药电商,发展医药电商在线购药医保支付模式。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为投保人提供多样化的医保方案,引导投保人双向就诊。放开网售处方药政策,发展医药电商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购药渠道,提高购药体验。
重构我国互联网医疗关系
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医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报告》对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主流商业模式和传统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平台战略作了总结和分析。它指出我国互联网医疗可有效补充传统医疗服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关系重构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图4)。
首先,在互联网对就医、行医、医疗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度渗透的新形势下,关系重构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图5)。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从患者角度出发,提高患者在各就医环节的体验是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所在。以患者为入口的企业主要切入的是患者在医疗信息获取、就医流程和沟通交流方面的需求和痛点。如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应的是患者逐渐增长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需求;在线问诊服务,它既可向前连接健康管理,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也可向后连接导诊挂号服务,通过在线咨询将有需要的患者引向线下医院和药店;随着线上社交网络服务的兴起,针对患者的医疗类社交网站也应运而生,如我国的“和你在一起”和美国的“Patientlikeme”都是其中典型。还有在市场方面,药品供应链各环节厂商,如药企、药店和保险等,当前都开始重度参与互联网医疗,产业集中度开始逐渐提升。另外,为提高对医疗保险费用的风险控制能力,保险业目前也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二是从医生角度切入,打开信息孤岛,联接医生重构医(生)医(院)关系。当前服务以移动电子病历、用药词典、医学文献库等临床决策工具和医医社交网站为两大主流。在传统模式下,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通过院内邀请、学术会议等方式,沟通成本高、机会少,医医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的困境也制约了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建立沟通渠道和方式,打破孤岛困境的医医关系将得以重构。
三是从医院角度切入,打通最后1厘米,连接患者与信息化服务。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移动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方面。就医移动信息化将医院服务与患者的智能终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在手机上就完成挂号、医患沟通和医保药费支付等操作。在远程医疗方面,由于政策的支持,以医联体和“医院+药店”的远程医疗协作模式正在开展。不管是就医移动信息化还是远程医疗,都离不开医院的院内信息化建设,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如电子化病历、电子挂号系统和院内网络建设等,都为当前更进一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
其次,BAT(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三大巨头的首字母缩写)进一步打造医疗服务闭环。在目前互联网和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表现的更为积极和热忱。传统互联网巨头作为行业先行者,都已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做了大量布局,其平台服务的意义已经不能单从患者、医生或医院的角度来单独分析,需要综合考量。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前瞻
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环境、趋势和方向的调研和分析,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提出了对未来我国互联网医疗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医药电商(图6)、中国PBM模式、智能可穿戴及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重要垂直分支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关键词: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互联网
1.背景分析
国际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标准是,这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2013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8.68%,衢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7.50%,其中老年人慢性病高达49.5%、失能达18.6%、空巢达49.5%,2015年衢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43%。预计203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对于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要求也会随着老龄化增大。但目前从事老年人照顾服务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急需受过专业培训、综合素质高,懂得照顾技巧,具有责任心的专业人才。
2.“互联网+”理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可以通俗说成“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理念在国内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提出,总理也在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国务院于2015年7月4日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6年5月31日在京《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将“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
我国急速老龄化的情况下,加速培养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传统的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的培训课程来培养老年人服务人才的速度过慢且专业性不够强,不能满足老年人服务市场的需求。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种网络教学课程极其广泛,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学培养人才的方法的同时,运营“互联网+”理念,有针对性的开设老年人服务专业课程,将互联网培训与基地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而且不影响培训质量,基于“互联网+”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在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衢州市在老年人口占比25.43%情况下还在上涨,对老年人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医疗康复、社区日托、老人代购与专业养老机构等都需要有专业服务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衢州市有7家专业的养老机构,若干社区,失能老人与空巢老人更是高达70%以上,衢州市开设老年护理服务课程的中、高等学校凤毛麟角,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急需补充。
4.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加快适应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健全老年人服务的管理体制,提高从事老年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减轻家庭负担,使得老人在晚年能够得到专业的照顾。可以采用完善养老服务课程的知识构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式来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分年龄可以社会解决部分失业就业问题。
5.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5.1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
在各个中、高等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主要真针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与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培训,采用最传统的教室固定式教学,在课堂上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讲解。
5.2开设老年护理培训网络课程
首先是对现在已经从事老年护理服务行业人员进行的专业提升培训课程,主要巩固服务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加深知识了解,可以不固定形式的进行学习,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其次是针对想要从事老年人服务行业的留守妇女,又不满足中高职校招生要求的人员,从基础开设课程,逐步加深。
5.3建设老年服务培训实践基地
在网上不定期的组织服务老人社会实践工艺活动,实习基地可以在专业的养老院或指定某个社区,参与社会老人服务实践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证书或资格证,累计参与次数,作为老年服务社会机构招聘人员的一项招聘参考。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本市老人做到老有养,也做好充分迎接“银发潮”的准备。
5.4建设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
政府建立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对所有从事老年人服务的人员和社会机构进行系统的监管,确保整个老年服务事业能够稳步发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老年人各方面照顾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实践 深圳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89-04
[作者简介] 汪云兴(1984 ― ),江西婺源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阮萌(1967 ― ),广西藤县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强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4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1.88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5年年均增长约20%,约为同期GDP比重增速的2倍。实践证明,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对于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符合一般产业的共性规律,也具备新兴产业的个性特征,更拥有其自身的特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动态性、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等特征会影响着其规划问题,对于规划方法选择、发展重点遴选、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支持等有着特殊要求。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就需要国家或地区从战略层面给予全局考虑,而不仅仅只考虑产业发展规划问题;动态性就需要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考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支持手段的动态调整等;长远性和风险性就需要政府在规划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近期“显绩”,而也应当注重远期发展的“潜绩”,同时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要加强转变职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让企业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等。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仅就规划本身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发展方向上,存在区域趋同、重复布局、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思路和统筹安排,各地投资盲目、产能严重过剩,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2011三年间中国光伏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在发展目标上,存在需求导向、区域攀比等问题,一些地方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时,一方面结合了当地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计划,另一方面还考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与有关地区的总量比较,以此来综合制定发展目标。在政策制定方面,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特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在税收、人才、土地、等方面实施了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但从企业调研所反映的政策需求来看,大部分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政府给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政策体系,避免政策有失公平,防止政策碎片化。
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践
(一)以市场发展需求来明确规划主要内容
深圳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判断法、数学模型法等各种方法,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范式和思路。从规划理念来看,由于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各类产业经济活动的最终承载主体,产业发展水平实质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体现,因此深圳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始终将调研企业、分析企业、培育企业、发展企业等贯彻规划全过程,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从规划内容和架构来看,深圳编制出台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文化创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基本包含发展基础与形势、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五方面内容。此外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表现形式丰富,使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重大工程和政策需求等内容更加突出和清晰。
(二)以市场发展方向为重点明确发展导向
深圳在编制相关专业规划过程中,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从企业所在行业情况和优势特色,全面了解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优势,以此来选择具体的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一是始终坚持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和深圳特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在相关产业细分领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选择了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并符合深圳发展方向的细分领域,给予重点扶持;三是在产业界定方面,更加侧重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产业发展重点的论证,更加注重产业发展重点的开放性,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进行适时调整。
以互联网产业规划为例,深圳依据咨询报告、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专家意见,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部分细分行业进行归类合并和调整。提出重点发展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业。其中,互联网基础服务包括接入服务、域名注册服务(DNS)、设备托管服务(IDC)和网络加速服务(CDN)等;互联应用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网络内容、网络通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其他新兴互联网应用服务。以新材料产业为例,根据国家有关分类体系,深入分析各省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结合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实际,充分征求业内专家、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意见,提出了支撑领域、优势领域、新兴领域三大重点领域。
(三)以整合企业计划为核心制定发展目标
深圳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既考虑了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又考虑了产业特色目标;既制定了近期目标,又提出了远期定位;既运用自身产业基础加以推算,又结合了发展环境加以佐证,尽可能客观制定发展目标。从近几年深圳实施情况来看,各项规划目标总体进展良好,个别指标还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以互联网产业规划为例,深圳主要对典型企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进行调查,并对有关协会、企业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得出产业基础数据。关于产业增速及目标的测算,主要是根据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测算数据,并参照全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发展速度的预测,以及有关专家、企业和协会的预测,提出了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和目标。以生物产业为例,深圳结合生物领域发展情况,在创新药物、生物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提出了具体目标,并提出在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成为以生物医疗设备为突出特色、世界重要的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世界领先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中心、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和药品制剂出口基地;中国领先的转基因农作物、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南中国海地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中国领先的水处理、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等特色目标。
(四)以弥补市场不足为导向制定配套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专项资金、自主创新、人才政策、融资政策、重大项目、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政府采购、营造环境等方方面面内容。深圳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为核心;二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根据深圳相关细分行业比较优势,围绕产业培育和发展制订有关政策措施;三是从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着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研究制订政策;四是注重与现有政策衔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五是从需求侧出发,加快推进相关应用示范,着力培育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和规划建议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无论是发展方向及重点,还是发展目标及政策等都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同时以“负面清单”思路厘清政府不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以此达到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平衡。在总结深圳“亲市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规划提出四点建议:注重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注重远近结合,灵活确定目标;弱化政府扶持,完整政策体系;强化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环境。
(一)注重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应加强统筹部署,树立“亲市场”规划理念,结合新形势,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制定“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强对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引导和宏观指导,明确不同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开放创新,结合国家规划,从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行业,制定出台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和政策实施过程中,注重研究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针对产业新变化,适时调整发展重点和政策内容,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注重远近结合,灵活确定目标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必须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要结合空间时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经济长远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定位。在制定具体定量目标时,建议将预测周期定为2~3年,尽可能使发展目标与实际情况接近;在制定远期发展定位时,建议将预测周期定为5年;在确定宏观战略时,一般可将预测周期定为10~20年。此外,在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时,可根据不同细分产业的本质和特征,制定能够反映产业特色的发展目标。
(三)弱化政府扶持,完整政策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总体上要区别对待,弱化直接财政扶持。加强“需求侧”政策创新,注重“供给侧”政策配套,形成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对于市场主体先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等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行为,给予适当财政资金扶持。对于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人才保障、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等,建议政府尽可能采取非财政资金补助方式,更多地通过创造市场需求、给予配套便利等间接引导型政策给予支持。与此同时,建议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全局系统角度出发,制定涵盖财税、金融、人才、土地、创新、市场、示范、改革等全方位系统支持政策,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给予分类扶持。
(四)强化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环境
有学者认为,产业政策的强化必然导致竞争政策的弱化,这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产业政策的效率会越来越低,负面影响将会随之增大,政府直接扶持政策的内在缺陷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会逐步显露,这就要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重点要转向竞争性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首先要强化市场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再次要优化政府政策执行方式,建立公平透明的财政资金扶持管理办法,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改变社会上所谓的“分项目、分资金”传统方式。最后要加强规划政策执行的监管和绩效评估,鼓励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Z].2010-10-10.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Z].2012-7-9.
[3]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Z].2009-9-16.
[4]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Z].2009-12-28.
[5]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Z].2011-12-29.
[6] 李若馨,陈静.目标增速倍超GDP各地新兴产业投资“抢跑”[N].中国证券报,2011-2-15.
[7] 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35-38.
[8] 赵西君,吴殿廷,何燕,宋金平. 基于集群理论的产业规划模式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16(3):59-64.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模式创新;扁平化管理;场景化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53-02
什么是“互联网+”,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种传统产业”,但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创业者而言,“互联网+”是趋势,是机会,也是挑战。
一、创业形势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大幅度增加,而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和机会是有限的,导致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除了就业市场宏观上的供需不平衡以外,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呈现区域间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在工资高、机会多的中东部地区工作,而很少有主动到偏僻的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导致中东部地区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从而导致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进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8.8%;在全部网民中,手机网民数量达5.94亿,占到总网民数的88.9%。这表明,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同时,充分利用用户移动终端进行交易的方式成为一个新的创业点。
O2O是不同行业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比如张近东创办的苏宁O2O电商平台,通过苏宁易购线上平台进行引流、下单,然后到线下实体店进行消费的营销模式。苏宁O2O模式的成功转型,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销售行业的应用,也将成为其他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大学生创业方向的借鉴。
3.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总理曾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所以,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是持肯定的态度,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税收、贷款、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创业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无独有偶,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将给劳动者创业带来五大利好,包括降低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获得更多的能力培训、融资渠道以及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
二、创业项目互联网化
根据《新周刊》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9%,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失败率,创业项目的切入点到底在哪里,创业项目如何才能和“互联网+”相联结?
1.创业选择:互联网+?
信息不对称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痛点,也将成为创业者打开传统行业的缺口。比如张锐创办的“春雨医生”,开设了手机终端问诊、网上挂号、支付等服务,很好地缓和了当前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春雨医生”还开设了线下诊所,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辟了“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带给创业者的是“填空效应”,填补传统行业互联网化领域的空白,比如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的北京航空大学Unicorn无人机团队,主攻的就是目前相对处于空白的民用B2B无人机市场,形成“互联网+无人机”的新模式。所以说在“互联网+”的风口,大学生创业可选择的方向是多角度的,比如“互联网+”建筑、医疗、买卖、打车等诸多领域。
2.互联网化管理:扁平化管理
金字塔架构是传统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也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所以,在互联网时代,金字塔管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扁平化管理结构应运而生。扁平化的核心,是减少管理层级,去除不必要的控制环节。
比如世界知名品牌海尔集团,成立了“自主经营体”。让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市场资源,并自主经营成为老板,真正实现“人单合一”,这就是“自主经营体”的直接目的――消灭中层。“人单合一”是员工和用户联系在一起,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理念。经过变革,最终海尔8万多名员工变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每个自主经营体就像是一个小微公司,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3.互联网化营销:场景化营销
什么是场景化营销?通俗来讲,就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给消费者提供对的、有效的信息。春晚微信摇红包就是利用场景化营销模式的很典型的案例。在春晚的场景下,微信摇红包把电视节目和品牌商家以及用户联系在一起。对于央视而言,丰富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聚拢了更高的关注度,达到了比单纯观看节目更好的收视效果;对于观众而言,定时摇红包的活动,不仅使家人朋友有了互动的话题,而且增加了观众的兴趣点;对微信和品牌商家而言,大范围推广了微信平台自不用说,品牌商家的卡券作为新年红包,不会让人产生反感。这都是春晚这个场景所带来的延伸价值。
三、创业难题解决办法分析
1.高校的创业培训策略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另外,教育部要求2016年所有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这一方面表明国家对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往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一贯漠视。
大学生创业模式需要不断地摸索,但很显然,大学生单枪匹马战斗是很难成功的。导师和学生合作,能弥补大学生本身或者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项目假大空、人脉和资源贫乏、学校创业课程不到位等;两者取长补短,实现双赢。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像众多大学生群体一样,大多数导师本身也没有创业经验,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和导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积极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2.政府办事理念――“让群众少跑腿”
当代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主动获取动力不足,导致政策正确利用率低。“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政府办事理念为创业者提供了资源,更多的政府信息主动出现在创业者面前,创业者应该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
从调研中发现,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晁子雁,创业开办了一家宠物店。问及开店前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晁子雁说:“营业执照要去工商部门办理,三证合一,需要的材料有租赁合同、房屋买卖合同、身份证复印件、两寸照片和加盟材料。只要手续配齐全,提交完材料、填完单子就可以等执照制作下来,非常方便。”“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作为政府信息出现之后,优化了办证流程,简化了办证手续,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
3.社会支招助力创业
调研中发现,辽宁师范大学的张宇及其创作团队,研发了一种水性涂料,与市面上的有机溶剂制得的超疏水涂料不同,该产品是以水为溶剂制得。产品本身具创新性,而且更环保,但是现在还没找到投资公司,因为产品与市场和公司对接的方向比较模糊,很难走向市场。
针对和市场对接这个问题,“慕课”作为一个与市场对接的平台,通过企业和高校的联合,将大学中的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变为产品直接推向市场。同时“慕课”还以动员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为主进行授课的方式,把全国最好的资源集中起来普及创业教育。另外,近两年我国各省市举办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也是创业者需要把握的机会,通过参赛这个渠道,让创新成果走出去。
4.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
在“互联网+”和双创政策下,创业是趋势,是潮流。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但并不主张人人创业。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比如融资、推广、维护等方面,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每个人都需要客观评价自己,不能盲目跟风,“中国式创业”带来的只能是高达99%的创业失败率。互联网领域从来不缺乏好的创意,能否将好的创意转变为产品,这种执行力才是创业者所必须有的素质,如此看来,大学生创业门槛实际上是很高的。
四、结 语
要问2015年中国热词都有哪些,“互联网+”无疑位列其中,“互联网+”自201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后,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球,由此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创业高峰期的出现。大学生在国家政策和高校导师的帮助下,对创业应持有更加理性的态度和做法,切记随波逐流。创业期间应积极总结前人经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对大学生来说,创业不应该是一时兴起,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能否承担起创业失败的风险,是值得大学生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 王丽敏,肖昆,韦福雷,胡彩梅.基于企业创业网络视角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J].商场现代化,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