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产业发展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第1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五)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第2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贵州榕江

十一五期间,榕江县依托农业资源,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大县”的目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1]。把蔬菜、脐橙、锡利贡米、小香鸡、笋竹等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加以科学规划,着力重点培育,形成支柱产业,初步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并积极稳步推进,使该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2]。目前榕江县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增产增收难已成为制约该县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榕江县仍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入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切实解决诸多制约因素,成为榕江县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蔬菜产业

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 886.67 hm2,产量9.7万t,总产值2.2亿元,其中以早熟为主的反季节蔬菜1 293.33 hm2,产量3.167万t,产值5 320万元,主要分布在古州、忠诚等沿河乡镇。在巩固、扩大、提升古州、忠诚等河谷区乡镇为主的各类蔬菜基地的同时,以北部乡镇为主的夏秋反季节蔬菜规模生产化也开始起步。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蔬菜种植业收入达729元,纯收入达39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3%,蔬菜产业收入比重在逐年提高。

1.2果品产业

榕江是贵州十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4.7%,沿江低热河谷地区光热水土条件优越,自然生态完好,是优质脐橙的最适生态区之一。国家农业部将榕江确定为优质柑橘商品生产基地县,国家林业局授予榕江标准化优质脐橙生产示范县。“五榕”牌脐橙先后获得了“贵州省优质农产品”、“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银奖”、“贵州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金奖”等称号。

2009年全县已建成以纽荷尔脐橙为主导拳头产品的优质果品产业基地4 200 hm2,总产量1.3万t,产值3 500万元。其中“五榕”牌脐橙基地2 800 hm2,66.67 hm2以上的规模基地8个,6.67 hm2以上规模基地60个,覆盖全县11个乡镇6 000余户2.4万余人,解决8 000余名劳动力。2009年全县脐橙总产量8 000 t,总产值2 200万元。果品产业以榕江县优质脐橙开发总公司为龙头企业,进一步培育果品产业合作社(协会),推动果品产业化进程。

1.3特色优质稻米产业

榕江县“锡利”牌贡米已先后获得了“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贵州省优质农产品”、“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黔东南州农产品金奖”、“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为主的特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7 533.33 hm2,总产量5.3万t,总产值2亿元。其中锡利贡米种植面积1 533.33 hm2,总产量1万t,总产值5 200万元。收购和加工锡利贡米500 t,企业生产加工锡利贡米产值达21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每年能为广州市场承接200 t产品订单。特色优质稻米产业以榕江县盛泰农产品开发公司为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

1.4小香鸡产业

榕江小香鸡是贵州省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以榕江山农发展有限公司为小香鸡产业龙头企业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小香鸡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小香鸡原种场,种群从原有的100多套发展到3 000多套。2009年出笼达20余万只,产值660万元,其中千只以上规模120余户,建立了车江断颈龙水库和忠诚镇果树场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小香鸡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为小香鸡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和品牌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笋竹产业

榕江县竹林栽培历史悠久,野生竹林分布广泛,竹种也十分丰富,竹林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竹种以楠竹为主。2009年全县笋竹面积已达2 733.33 hm2,其中楠竹林2 400 hm2,杂竹333.33 hm2。人工营造的笋竹两用基地1666.67 hm2,占整个笋竹面积的61%。目前榕江县尚无笋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主要以经纪人收购鲜笋外销。2009年笋竹总产值达6 600万元,笋竹农户收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存在的问题

2.1交通不便

榕江属典型的农业山区,“地无三日平”的现实给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当前,榕江县主要出口通道和境内乡村公路存在路险、坡陡、弯大等问题,道路崎岖狭窄,常滑坡塌方,且距省府贵阳367 km,距州府凯里173 km,距广西桂林市345 km,距湖南靖州170 km,行车艰难,事故多发,道路不畅,交通闭塞,严重影响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由于受这一交通“瓶颈”制约,没有快捷、通达、便畅的交通条件,且远离大城市,农产品销售市场半径小,市场空间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大生产。如榕江县蔬菜产业建设,从示范数百亩早菜到1998年开始规模化产业建设,当年种植逾400 hm2畅销周边市场,价格好,种菜收入高,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和种植早菜热情空前高涨。2000年早菜种植规模迅速发展突破666.67 hm2,由于早菜上市期集中,受交通条件限制不能远距离运输,县内及周边市场接近饱和,当年大量集中上市时销售价格猛跌,造成产品积压腐烂,经济损失大,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榕江县是贵州省少、边、穷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限,远远跟不上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下降,已经成为制约着榕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如榕江县2008年1—2月遭受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和2009—2010年发生秋冬连春的特大干旱,使全县种养殖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全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2.3农民从业人口素质较低

榕江县有16个乡镇处在“两山”贫困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交通、信息闭塞,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素质不高,稍微有点文化的青年农民长期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儿童,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能力受限,仍然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状态,规模化生产能力弱,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经营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并通过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从榕江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尚无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只有 5家,且企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加上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对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就现有龙头企业加工生产情况来看,加工产品方式以粗加工为主,没有进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如脐橙果品加工只进行选果、洗果、分级、打蜡、包装等简单粗加工,蔬菜加工只进行分级、冷藏保鲜、包装等粗加工,则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影响了榕江县农业产业化整体效益的提升。

2.5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发育不健全

一是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传播受阻,深加工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整体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链短,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和大范围带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大量的农产品外销靠一批农民经纪人,这是榕江县农产品进入周边市场销售的主力军,在榕江县产业化建设初期、农产品规模较小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的农民合作组织初级形式,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规范、有效、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加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不到总农户的20%,即只有不到1/5的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其覆盖面太小。龙头企业与农户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不能获得龙头企业加工增值的好处,导致生产、加工、销售出现脱节。三是农业经营组织机制脆弱。一些企业和农民诚信意识差,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益难以保障,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如盛泰农产品开发公司2009年与1 890户农户签订了1 890份锡利贡米收购订单,订购量达1万t,而农民按订单交售的数量只有5 000 t,履约率仅50%。

2.6农业产业基地少

龙头企业普遍缺少紧密型的生产基地,企业一旦扩大生产规模,原材料生产保证不了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生产基地比较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配套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跟不上,产品优势和特色不突出;少数龙头企业经营观念不正确,忽视“第一车间”的建设,一些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生产发展“坐失良机”,规模效益没有达到早应有的水平。

2.7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

毋庸置疑,种养殖业产品效益比较低,必须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搞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因此,产业培育和产业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必须注入必要的资金扶持农业产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榕江县是贫困县,地方财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对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培育和建设,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2.8土地集中流转难度大,成本增加

目前,土地流转现象是自愿、分散、无序、小规模的租赁、倒包或返包等状况,农民大规模、大面积的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或农民以土地入股进行集中开发,建设优势主导产业示范基地的难度大,产业大户少,规模效应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非农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导致农业用地的持续减少,较高的土地成本和紧张的农业用地使榕江县农业产业经营的土地成本逐渐提高,致使同类农产品市场上价格优势较其他地区相比而逐年丧失。

3发展对策

3.1组建产业实施队伍,强化推进产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榕江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个产业有一个规划、有一套人马和一套保障政策。对重点调整和近期规划实施的主导产业,要成立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部门和乡镇为成员,明确责任,联席会议调度,合力实施产业建设[2]。

3.2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强化产业基地投入

农业是弱势产业,效益较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要发展现代农业,创办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必须进行必要的保障性资金投入。在农业产

(下转第392页)

(上接第374页)

业企业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整合榕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基地,配套排灌沟渠、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基地的早日建成投产。

3.3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产业引领作用

实践证明,榕江农业产业发展亟需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和产品外销,以拉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带动农民增收,也必须要形成全县上下特别是四大班子的共识。为此,要进一步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已分别引进丰源公司、山农公司开发蔬菜、小香鸡,培育盛泰公司、县脐橙公司、盛源公司等开发特色优质稻米、果品、山野系列农特产品等,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企业兴旺,产业繁荣,取得明显效果。

3.4着力产业合作社建设,强化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

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以下分散、规模小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带来的是高风险,增加了进入市场的成本,“小生产与大市场”、“卖难”的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榕江县一方面着力产业合作社(协会)的建设和农民经纪人培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宣传及报道[3-4],全方位提高榕江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为从终端拉动榕江县农产品的销售拓展更宽更广的空间。

4参考文献

[1] 赵东龙.临沂市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设想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218-220.

[2] 地方政府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J].综合经济导刊,2000(5):33-34.

第3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一、大理州农产品加工的现状

近年来,大理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总量高速增长,围绕特色食品加工,形成了一批规模不同、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覆盖全州、多样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群,农产品已成为该州主要出口产品。

(一)大宗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带活了种植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漾濞彝族自治县利用核桃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出琥珀核桃、核桃饮料、"核桃花王"酒等产品。洱源县则大做"梅子文章",近几年来发展了12户梅子加工企业,共有600多户个体工商户从事梅胚加工,年加工梅胚达400多万公斤,并已建成年产3000吨青梅酒生产线。全州已有大蒜加工、贮藏企业20余户。宾川县与台商合资开办的4个小葱加工厂和6个下属分厂,带动当地农民种植小葱4万多亩,产量达6万多吨,农民从中获得了3000多万元收入。全州野生食品加工企业现有12户,已经开发出有一定规模的18个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2851万元,利润总额72万元。宾川县引进年产魔芋干片2500吨和精粉加工600吨的生产线,种植山嵛菜810亩,目前已经有400亩产生经济效益,收入达320万元。弥渡四方公司建成大理州首条山嵛菜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为年产500吨青芥辣。巍山、云龙新增一户从事菜子油精加工的企业,解决了该州不能大规模加工菜子油的难题。

(二)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规模企业快速增长。

全州经认定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共9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4户,省级达27户,州级达65户;今年上半年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4户,年产值超亿元的达17户,千万元以上的有50户。中型以上企业达51户,同比增12.2%,利税总额23.3亿元,同比增18.57%。中型以上企业从业人数3.6万人,同比增2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2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弥渡两个腌菜厂产值接近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蔬菜加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种植基地扩张潜力巨大,特别是统一方便面集团与弥渡老土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后,市场需求巨增,不仅带动了弥渡农业农村发展,还辐射到周边地区。通过企业和政府的有效运作,仅弥渡县蔬菜加工产值就有可望达到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跑者,不论是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或者是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他们是联结千家万户的纽带,在现行土地所有制下,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也只有龙头企业才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真正市场主体。

(三)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就业量大。加工、种养殖、运输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祥云县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流转来的土地作为"生产第一车间",按照绿色食品的发展要求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实行规范化种植,采用了多种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促进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而且能到公司基地从事生产劳动,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从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并实现了"四有一无"(农民有土地流转金、部分农民到企业打工有工资收入、企业无偿提供吃住农民有生活保障、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农民有权享受、农民无须承担任何自然和市场风险)。流转入土地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集中连片,稳步推进,快速发展。

(四)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部分地区的县域工业经济突破口。

全州有53户企业107个产品通过无公害、有机及绿色产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127.2万亩,出口基地备案22.98万亩,祥云县、洱源县、弥渡县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富民强县主业。宾川县针对县情,结合地区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把生物资源开发作为骨干产业进行培植,重点发展小葱、水果等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全州核桃、梅果、野生菌、大蒜、乳业、茶叶、蚕桑、蔬菜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规模效应突显,竞争力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州已有2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列入省级重点企业,有4户国家级龙头企业,13户省级龙头企业,49户州级龙头企业。全州有2户企业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大理州被农业部认命为全国乳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祥云县刘厂镇被农业部任命为全国野生菌加工示范基地,祥云县被农业部任命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大理州146个"十二五"工业发展项目中,生物资源加工项目有35个,而且大部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五)龙头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农业建设初见成效。

不断完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大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并向集团化和产业园区集聚方向发展。全州农业龙头企业达128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62户,州级62户;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7户,千万元以上的有60户;全州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6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8.5亿元。大理州加快品牌农业建设,品牌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全州已有65家企业、233个农产品通过了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达454万亩,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备案75.38万亩,创中国名牌2个、云南名牌10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19个。一批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价值不断提升。2户企业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2户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4户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现代农业效益显现,其中仅是祥云县龙云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番茄、香葱等特色蔬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品产量质量大幅提升,大棚番茄平均亩产达12吨,香葱平均亩产达8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2013年,全州配发配齐了12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大理市、宾川县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进入资质能力建设工作。祥云、弥渡、南涧3县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巍山、洱源、永平、剑川、鹤庆5县质检站正启动项目建设。州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漾濞、云龙2县质检站建设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可研批复。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13年检测农产品4.9万个,占计划的205.8%,合格率97.86%。

二、大理州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加工规模和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总体上看,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较多,产业集中度不高,处于低水平循环。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我国只有45%左右(粗加工以上);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80%,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1,我国仅为1.1:1。

(二)加工技术装备差距还比较大

农产品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80%还处于20世纪80-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21世纪初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滞后,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平台尚未形成。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政策不配套,特别是企业贷款比较困难,市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

(五)部分领域的贮藏加工尚处于空白水平

这些与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关于支持"三农"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三、大理州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策

农产品加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引领农业向着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丰富农产品内容,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内需;有利于拓展农产品产业链,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农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加工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民分享到加工环节利益。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要坚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从"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确保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要坚持科技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产品加工业;重视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是产业带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优势,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培植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二是村企联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组织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或村企合一的形式,建立"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新机制。三是投资推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资本优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科技驱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变技术优势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五是服务拉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信息优势,建立农村经济信息网站,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带领农民开拓市场、增收致富。六是外向牵动。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优势,利用国际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产品加工,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利的资金环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环境;加快培训新型农民,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各类人才。

(四)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农产品加工发展质量

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此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发展绿色经济,把基地建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建设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集约经济,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集约利用资源和土地;发展生物质经济,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实现增值增效;发展循环经济,引导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

(五)发展农产品加工,必须面向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国际市场看,进口农产品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对国内农产品生产压力加大;农产品出口"门槛"提高,贸易摩擦增多,出口难度增加;外资进入和并购我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势头加快。从国内市场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大宗农产品和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将逐步减缓,但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既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既要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又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要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四、小结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农产品只要走出科学贮藏、精深加工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加工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农产品加工,专业户2013年第二期

[2] 农产品加工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农业工程学报2013

[3] 刘自强,高科技与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食品科技2012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础科学发展战略,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2

[5]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前景,2013

[6] 《大理州祥云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

第4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第5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摘 要: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与效益发挥,对今后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湟源县实际,具体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优势的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后续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1森林旅游业

3.1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3.2第三产业

3.2第三产业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木媚J剑愦笸烁У姆⒄埂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6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产业发展 研究

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城乡一体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产业结构的演化;反之,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对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城乡一体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各农业专业户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种养单一型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2、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融合,也就没有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吸纳城乡就业和实现农民身份转变的有效载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实现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的同步增长。

二、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011年海淀区第一产业收入1.6亿元,第二产业收入412.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2765.4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海淀区农村地区第一产收入4.5亿元,第二产收入47.2亿元,第三产收入166.0亿元,农村产业结构保持“三二一”格局。2011年山前地区经济总收入为135.8亿元,远高于山后地区的82亿元。山前和山后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山前玉渊潭、四季青、东升等镇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对辖区内的集体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市场、停车场等,在提高集体资金积累的同时解决部分本地就业。山后四季青、西北旺、上庄、温泉等镇从区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形态的新型农业生产。

2、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2011年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8.6亿元,比上年的71.6亿元增长9.8%;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7.6亿元,比上年的24.3亿元增长13.6%。山前、山后各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多的四季青镇(24.8亿元)是最少的上庄镇(0.8亿元)的310倍。

三、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

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特点。海淀区借助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农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农村第三产业以贸易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型服务业发展为主,产业升级速度相当较慢。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割状态,产业链接不紧密,互补、互动、互利的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性较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农村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城乡产业合作大部分停留在原材料供给层面,产品深度开发、挖掘和精深加工不够,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配套产业发展较慢。

3、以科技产业为重心的产业规划弱化农村产业发展

从海淀区整体规划布局来看,主要打造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形成了西四环创意产业园、上地信息产业园、永丰产业园、苏家坨教育科技园等。但这些产业园区对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作用相对较低。在产业规划上,对农村产业用地考虑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北部各镇虽有建设工业小区的设想,但推动落实力度不大。

4、农村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内在素质提升。

四、推动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建议

1、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从优化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出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人才政策,积极引导城市重点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发挥城市产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园区发展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发展为园区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增强园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2、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土地开发模式,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对上市交易土地的增值收益实行二次分配。建立健全与农林用地保护制度相适应的农林生态效益等服务城市功能价格补偿机制,集中财力投入现代农林业建设,逐步实现农林产品收益与政府补贴收益之和,能够与非农用地收益趋于平衡。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实行农村小额贷款费用定向补贴政策,开发符合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创新保单抵押、农户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

3、加强城乡产业互动

建立健全融合、在现有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从城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与配套服务需求出发,逐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城乡产业链,提高农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集群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强化城乡不同产业、各类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服务体系直接的关联互动效益。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城乡企业互动发展平台,深化城乡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发展。

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区域智力密集型资源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提升乡镇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适度集中,鼓励相关企业、行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专业镇、专业园区,培育和奖励地区、行业名牌产品,鼓励品牌经营。

6、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

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支持生产加工型企业有针对性的建设“公司+农民”服务体系。做好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平台和中介,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制造业,成为园区产业链组成部分,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五、总结

城市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城乡产业互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相信能够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第8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这个小村庄创造了2天近10多万人次的观光记录。一个月以前,这个小村庄“珠海人知之甚少”。现在却让该村82岁村民吴喜万分感慨,“太多人了,活了82年都没见过那么多人来这里,村子出名了。”

突然“出名了”的耕管村,其背后有市场要素走入农村、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和手法融入村居特色产业的作用。

建设幸福村居,产业是核心。当前,珠海正以幸福村居为抓手,引入现代商业思维助推村居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支持保护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功能互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那洲社区、耕管村、广发村等村居在理清自身发展定位的同时,尝试引入O2O、网络微信全媒体营销等现代商业经营方式,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

在不久的将来,珠海的北门户唐家湾镇将出现一座全新的那洲布料市场。升级改造的那洲布料市场一期建成后将有130套大型商铺和物流仓储,成为集物流、商贸、批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布料批发市场。

事实上,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洲布料市场一直是那洲社区最大的产业,也是村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在近几年市场竞争和发展中,受限于土地、基础设施和缺乏商业运作等原因,那洲布料市场发展落后于周边布料批发市场。

借助幸福村居建设的契机,那洲按照差异化发展理念,将村居产业发展中心和定位放在了那洲布料市场产业升级上,实现那洲的商业转型。据估算,那洲布料市场建成后,村集体年纯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

像那洲村这样依托固有资源,理清自身定位,差异化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村居在珠海还有很多。

位于水源保护区的石龙、莲江、光明等8个村居根据自身特色,深度挖掘产业潜力,通过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条,提出了培育水稻及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展销、休闲观光、科研、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等8大产业体系,以逐步壮大产业集群。通过统一规划、培育产业,采取规模化、组织化、集团化的运营模式,逐步形成八村产业联盟,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据统计,2013年珠海已有47个村居完成了涵盖特色产业发展的村居规划。今年珠海将全面完成村居规划,科学定位村居产业发展方向。

电商模式提升运作能力

“想象一下,新的布料市场商户从网上接收订单,云系统计算最佳的购买和服务方式,商户统购统销,来往的都是物流运送车辆,我们无需再烦恼与客户语言不同、货品拆借不足等问题”。那洲布料市场商户马女士十分期待新市场的建成,她已经计划到时候多租两个铺位和仓库。

她说的未来正是那洲对布料市场规划的远景,实体改造升级的那洲布料市场,仅仅是改善市场线下的基础。为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的商业竞争力,那洲将引入O2O的电商运营模式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的经营能力,升级村居产业。

据了解,那洲布料市场将与UIC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那洲布料市场线上运作能力,将兴建布料城的主题网站、建立布料交易软件与订单系统,同时构建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和城市配送管理系统。依托科技力量,让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产生化学反应,运用大数据平台化系统,打造布料市场的知名品牌。

在金湾三板村的村民梁华坤组建了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量化入股合作社等形式联合周边农户共同打造“小林草鲩”品牌。在合作社的规划中,将在三板村打造产业物流仓储中心和电子商务线下集散地,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珠海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商业理念的包装和市场化的运作。在产品过硬的情况下,经营运作模式将成为珠海村居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梁华坤说。

农企合作促进农民增收

新年的阳光格外暖,南澳村村民卓润明站在门口,看着对联上“五谷丰登”四个闪闪发亮的大字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确实是一个丰收年!稻田的收入增加了一倍!”

收获的喜悦在南澳村的每个角落弥漫。许介绍,去年借助幸福村居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南澳村针对产业特点,联合珠海市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乡意浓”品牌稻米的产业化种植,打造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250亩,村民收获的优质有机稻米将被农丰公司定向收购。“收购价从以前的每斤1.5元涨到近4元,村民每年的收入将增加近5万元,这个春节过得也更加开心了。”许说。

而在水产养殖方面,南澳村投入了60万元对水产养殖片区的低压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并发展生物循环无公害养殖,主推中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作为合作社首批成员的冯根带介绍,以往南澳养殖的大多是“四大家鱼”等低端水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大,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开展无公害养殖后,养殖成功率高了很多,去年甚至一个塘就增收了十多万。”

目前,全村有近1000亩鱼塘养殖了中、高端水产品种,预计可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重心放在产业提升方面,发展农家体验基地,提高土地的附加值,让农民有更多收入。”

商业意识推动村居发展

“珠海的农村是我看过的农村中最有发展和开发前途的。”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乡村建设院院长李昌平十分看好珠海农村发展,“珠海农村发展正处于逆城市化时期,也是珠海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村居产业的引导者、建设者、参与者都需要更新观念,用经营乡村的观念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李昌平认为,从区位上看,珠海农村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的差异性成了珠海农村开发的后发优势。

从全球来看,珠海农村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气候、海景等天然生态方面能够吸引很多人到珠海休闲度假,也成为农村发展的天然禀赋。同时,愈发为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珠海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珠海大多数农村处于水源保护区,其绿色生态为珠海打开了农产品安全食品市场的大门。

事实上,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已有不少珠海村居开始探索和实践,如斗门耕管村依靠营销观赏油菜花吸引10万游客到该村消费;那洲布料市场改造升级等。在李昌平看来,农村产业自发探索产生的变化说明珠海农村发展正处于逆城市化时期,也是珠海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逆城市化的情况下,农村文明、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将变成可消费品,农村任何一点与城市不同的东西都会吸引众多城市消费人群到此消费。耕管村几十亩油菜花田能吸引到那么多人,从产业宏观发展上来看是搭乘了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李昌平说。

第9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没有金融部门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纸上谈兵

大林寺村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之路怎样走?经过当地农民讨论、商议,最终决定发展生猪、蛋鸡和食用菌三个产业。

要发展产业,没有钱只能是空谈。如何解决资金难题?顺庆区委、区政府首先意识到:像过去那样由政府为老百姓发展产业垫付资金,大包大揽行不通了。于是决定政府不再为老百姓出钱购买种鸡、种猪、食用菌袋。

政府不投入,老百姓手里又没钱,产业发展的“两难”如何破题?顺庆区委书记陈修鹏想到了金融部门:“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将目光瞄准了“农民自己的银行”——区农村信用联社。

多方受益,化解农民无钱投入和信用联社有钱不敢贷难题

今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农村信用联社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支持现代农业,并在支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该区信用联社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专题调研和深入分析,信用联社向政府提出了“既要运用资金,又要防范风险,创新‘金融助农’模式,推行政府、龙头企业、信用社、农户、保险公司五方联动机制,既确保产业发展资金,又降低金融部门投入风险”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并选择大林寺村作为金融扶持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

于是,顺庆区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对区信用联社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进行担保并由政府贴息;信用联社对担保基金按3倍的比例放大担保额度,对贷款损失信用社承担10%,担保公司承担90%;担保公司负责为大林寺村种养殖园区的农户提供3至8万元贷款担保,对担保公司的贷款由事先确定的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提供再担保。

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为园区种养业主统一提供蛋鸡、仔猪、菌袋,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回收产品,并与每位业主签订《公司农户合作协议》,确保业主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区信用联社制定了严格的担保贷款操作流程,根据《公司农户合作协议》发放担保贷款,用于农户修建圈舍和大棚以及购买蛋鸡、仔猪和菌袋,并在园区实行规模种养殖。

进入种养殖园区的农户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借贷投入为辅,对所借担保贷款按季向信用联社付息,付息后凭据向政府申报享受贴息政策。农户与3家龙头企业签订产、供、销和收益协议。

保险公司则负责对种养殖园区农户饲养的生猪和家禽提供保险服务,并将信用联社作为第一受偿人。

创新服务,农户收入与信贷业绩同步增长

为了督促贷款农户恪守信誉、按时足额还款,信用社对种养园区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服务优质,贷款期限为两年,分期还款。对每位种养殖农户在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行专户存储,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偿还贷款;当地政府负责催收每笔贷款的到期偿还和利息支付,若当地政府督促归还任务未完成,则由区财政扣留当期下划当地政府的拨款。这样保证了农户严格遵守协议,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诚实守信,农村产业发展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信用联社的强力支持,撬动了大林寺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7月底,大林信用社共向大林寺村生猪、蛋鸡、食用菌3个园区的57户农户发放担保贷款260余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园区农户年底可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大林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98万元,同比增加189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配合政府产业政策,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农村信用联社驻南充办事处主任康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分肯定顺庆区信用联社的“金融助农”模式,并要求全市合作金融机构借鉴和推广。

短评

这条路子走对了

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产业是关键。发展产业必须有启动资金,过去由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农民赚钱后再还给政府,但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难以长久。发展的资金难题如何解决,顺庆区找到了金融这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