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

第1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加油站管理系统

1.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品油需求量大幅度提高,使我国石油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人WTO后我国“三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五年内开放成品油批发”的承诺使得国家宏观政策对成品油销售行业的政策保护优势被削弱,国内成品油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国外跨国公司参加、民营企业补充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内资、外资,国有、民营,各路资本加快进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为增强销售控制力,从终端零售到运输仓储全面布局,营销网络建设快速推进。在油价高位运行的趋势下,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风险压力。

一方面,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使油品销售企业的政策性差价被压缩,销售差价空间受控。另一方面,企业经营量扩大、区外经营长距离运量增加等因素使物流成本不断增加;加油站网点争夺日趋激烈,使投资成本快速上升;用工总量增加以及社会工资标准逐渐提高等使人工成本刚性上升;安全、环保、消防等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强制性投入和收费逐年增加。油品经营的盈利空间缩减,逐步走向微利时代。因此及时了解和借鉴国外石油销售企业加油站的经营管理现状,对我国石油销售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规则,确定新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石油行业是高科技密集型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信息化在石油行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实施的程度和实施的成效,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石油行业的竞争能力。信息化对石油企业提高销售份额,加强数据采集、处理能力,以及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外石油公司的冲击与挑战,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同时更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是石油行业重要发展战略,是石油行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石油行业内部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石油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零售领域的重要终端,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油站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设备先进、加油站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加油站的一个普遍特点;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加油站管理的经验,在加油站内使用加油站管理系统作为客户服务、资金结算及订购、库存、销售等信息管理的载体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管理控制和业务扩展的需要。为实现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战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加油站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3.1加油站管理系统简介

加油站管理系统主要是用来支持和改善加油站成品油零售及非油品业务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加油站经营过程中各类业务的综合管理,以及从总部到地区公司、加油站的组织层级下的闭环管理。通过进、销、存、价、量的精细管理,能够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经营数据,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安全性,提高石油销售企业对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反应速度。

加油站管理系统以前庭控制器为链接纽带,使加油机和液位移连接到前庭设备。以油品服务器应用与前庭控制器联动控制前庭设备,并与前庭设备实现基础数据交换。以销售终端配合支付POS实现整站销售支付。以发卡终端系统实现卡业务综合服务。

3.2加油站管理系统的优势

加油站管理系统综合包括了成品油、非油品等多种业务,实现了与客户的营销互动,使加油站成为方便、快捷、服务全面的零售终端,加油卡各项功能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吸引和维系优质客户,全面提升了品牌形象。

3.2.1加油站管理系统方便操作和管理

加油站管理系统在操作中引入“地罐交接”操作模式,改变了成品油接卸现场计量员爬上槽车进行罐车计量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人性化管理水平。自动生成报表,提高工作人员的正确性,节约了原来用于手写、保管各种单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增强了站级管理,规划操作流程,提高了站级内部,站级与总部的数据流通性。

3.2.2加油站管理系统卡业务灵活方便

加油站管理系统支持多种支付模式,实现“一卡在手,全国加油”,实现了业务的完全管理;在资金与客户支付服务上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能够接受客户的现金、银行卡及加油IC卡的支付。加油卡在具备同类IC卡消费支付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积分、促销等管理功能,借助加油卡和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点,为拓展市场、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效手段。

3.2.3加油站管理系统合理优化库存

加油站管理系统高效便捷的库存管理不仅减少了企业存储费用,而且也可以加快了库存周转;避免了物流配送的监控能力低下,无法及时监控到物流配送的行为过程,进而影响到配送效率和库存的有效控制;加油站库存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油库和配送中心,实现库存盘店的自动一体化,保证库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便及时安排陪送。

第2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性,还能增强企业和公司内部建设中人力所不能触及到的领域,以银行业和通信业为例,他们在企业的运行中通过运用信息化建设受益颇多,大大提高了本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财务能力,提高了社会竞争力。但是石油销售企业则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一种替代品,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功能,造成在财务的运行管理时,不能达到数据、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给决策管理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二、强化石油销售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1.改善企业财务环境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要想改善先进石油销售企业财务中的问题,就要在企业外部理财环境既定的前提下改善企业理财内部环境。石油销售企业作为特殊行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者应该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2.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运作财务

精细化管理本身来源于发达国家,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石油销售企业可以利用精细化管理这一原则,引入到财务管理中,更快更好的发展石油企业,降低财务成本,追求卓越。结合传统的石油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看,每个环节都过于死板化、机制化。因此,管理者应该完善资金预算动态管理制度,从控制层面向下级的销售企业资金流入手,推动全面预算的实施,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3.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引用,完善财务管理平台

如前文所述,石油销售企业没有积极地引用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的投入,因此财务管理者应该监控完整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对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监管和控制,并进行信息的相互整合,以此来提高财务系统的高效率和突况下的应变能力,为财务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提供全面的信息。

4.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理财观念

想要改善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现状,就要改变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自我的主导地位,充分安排各项财务收支,使之合理化。其次要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高度的关注企业财务的风险。

5.有计划地实施财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强化石油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需要工作人员对财务知识充分的了解,企业领导干部可以加强财务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定期进行知识的更新,帮助工作人员树立一套系统的财务运行观念,提高整体的财务水平。

6.建立健全的财务预警和运行机制

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是防范财务出现错漏和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日常的财务经营活动、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早发现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同时,必须加强客户的投资风险评估工作,完善财务资金监管系统,树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意识,将财务风险及时的扼杀在摇篮里。

三、结束语

第3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 竞争力 提升 对策

一、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出现不断向前进步的趋势,为我国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动力。但从我国的物流企业现状分析,其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未形成独特的经营理念。

(2)难以正确定位,存在定位困难等问题。

(3)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4)缺乏专业的高技术物流人才。

(5)资金支持较匮乏。

二、研究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一)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完善网点建设

随着科学进步,时展,物流工作已成为信息沟通的过程,信息沟通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物流工作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要求物流工作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发展较迅速,实力较强大的石油企业,更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完善石油企业物流工作程序,保障物流工作质量有所提高,抢占市场优势。与此同时,在WTO形式的影响下,石油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在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前提下,将自建经营网点与共建经营网点相结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增加国际竞争力

据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在选择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企业的满足能力以及物流企业的工作质量。面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石油企业必须在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不断创新,合理利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增加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物流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增加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技术高的物流人才

人力资源是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第一资源,石油企业绝不例外。因此,为保证石油企业物流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增加企业竞争力,必须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培养专业技术高的物流人才,为物流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保障。例如,石油企业针对在职物流工作人员,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培训,帮助物流工作人员了解石油企业的运行状况、相关理论知识以及高科技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提高物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提高物流工作质量,促进石油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在引进新人才时,需从引进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发,优先选择专业技术较高的人才,实现为石油企业高效服务的目的。

(四)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挖掘潜在物流需求

物流营销与其他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相同点,同时也存在差异。因此,物流企业应明确物流营销与一般产品营销存在的差异,为更好的进行物流营销打下基础。作为石油企业,首先,必须了解、分析并研究石油相关消费者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石油物流营销策略。其次,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在石油企业的物流服务和客户的物流需求基础上,将两者有机整合,达到两者利益的最大化,为客户提供优质、系统的物流服务。最后,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合理预测物流行业发展方向,挖掘潜在的物流消费者,从而提高石油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五)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现代物流企业广泛运用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作为实力雄厚的石油企业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物流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1、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即优化、改造企业内部的管理特征,重组管理层面,完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在Internet技术的指导下,融合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增加企业竞争力。

2、运营方式信息化

石油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是通过电子手段,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是物流企业重要的信息交换手段之一,也是石油企业运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GPS技术的运用则是信息技术运用于运输的典型事例。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使清理库存等问题更加方便,有助于管理者合理分配货物,从而实现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的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逐年增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石油企业作为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应不断发展自身,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石油企业的市场地位,促进石油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辛广茜.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0:144-145

[2]张羽琴.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7:131-132

第4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 核心竞争力 构建途径

1.对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市场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商品的竞争,再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市场竞争定位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资源和核心能力两个方面,石油企业的资源不仅仅指油气资源也指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以及外部的环境资源,而核心能力则表现为石油企业的开发能力、勘探能力、抗风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单单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而是在众多资源和能力的优化下形成的企业的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对世界环境的分析下,构建对企业自身有利的核心竞争力。

2.影响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2.1石油作为能源优势下降

随着绿色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的提出,更多的绿色能源将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新的里程。虽然在未来的20年内石油仍为主导能源支持各国的工业建设,但是石油的能源地位将受到环保能源的冲击。环保主义的提出,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石油、煤炭这些原始的资源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石油作为石油企业的资源优势,受到一定的威胁,需要石油企业更具未来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重新对企业的资源优势做出很好的地位,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会受到威胁。

2.2国际竞争激烈

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对于世界各国都十分的重要,世界各国都是石油的消费大国,虽然国际油价不断的上涨,但是面对上涨的油价仍会有一批的石油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生存,处于被淘汰的趋势。世界各国的石油企业实力都非常的雄厚,在世界的大舞台上,中国石油企业的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还不能正面的迎接各大石油企业的挑战。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还是很强,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的完善技术创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

2.3人才大量流失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优势。石油企业对于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还比较的不成熟,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对于石油方面人才的培养仍处于十分滞后的阶段,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石油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量的人才流失到其他的行业中,人才的空缺成为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的制约因素。现代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人才作为企业的新鲜的血液,为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成为石油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元素,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4信息技术落后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要的决策依据,但是石油企业面临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不重视,使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了一定的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石油企业信息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化系统建立不完善,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没有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去服务于企业,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闲置。其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更多的管理信息化的人才,石油企业缺乏大量的信息化人才来辅助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综合利用,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企业的信息技术处于落后的地位。

3.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

3.1构建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的构建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石油企业的战略联盟构建可以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共同盈利。战略联盟的构建主要是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将石油企业的技术开发、石油勘探、石油生产、加工、销售、分销等通过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不断循环的企业价值链,达到企业之间共赢的状态,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优化整合企业资源

优化整合企业的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的有效途径。石油企业的各项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布,较为分散,分散的各项资源不能形成重要的作用,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中形成强强联合的状态,将企业的各项资源的竞争实力发挥到最大,从而从资源的整合中提升各项资源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3.3采取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没有引起石油企业的重视,这也是人才不断流失的原因。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对有能力的人进行重点培养和利用,合理的安排和分配人才的工作,注重人才的提升,以确保留住人才,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适当的引进人才也是十分必要,人才的引进可以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于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

3.4引进信息化管理

信息时代到来,对于企业的要求更加的严格。信息化的构建是石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升企业在发在的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是石油企业在竞争中必备的能力。要树立全球的竞争意识和观念,就要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做起,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采取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使企业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战略理念。

参考文献:

[1]罗陶露.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河海大学,2005,12.

[2]汪发元,陈玉年,张昌斌.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2.

[3]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经济评论,2004,1.

[4]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9[R].2009.

[5]陈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培育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9,4.

[6]郝国强,孙惠民.企业文化决定核心竞争力[J].石油科技与发展,2010,01.

第5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模块化;信息化;工厂化预制;资源整合

引言

我国石油工程施工企业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化工建设企业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企业、原化学工业部所属的化建企业,以及地方上的一些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这些企业给国家的石油、化工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石油工程建设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石油产能投资的减少,该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萎缩、竞争激烈、盈利困难等问题,原先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已经不适应发展要求,这些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为避免被社会淘汰,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积极谋求发展。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背景,提出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1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大型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多数是国企或从国企改制而来,如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建公司及油建公司,原化学工业部的化建队伍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用工规模大,管理幅度宽,企业负担重;处于行业的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相互压价,盈利空间狭小;管理体制僵化,成本居高不下,创效能力越来越低,竞争力日趋下降;企业不具活力和吸引力,社会地位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计划经济年代和行业保护环境下,这些企业优势明显,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后,行业保护逐渐放开,这些企业必须依靠自身能力在市场上谋生存,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民营石油工程施工企业不断兴起和壮大,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这些老牌大型石油工程企业生存困难,甚至沦为特困企业、僵尸企业。某石油工程集团下属12家石油工程施工企业,2018年亏损的就有10家。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老路子走不下去,就要寻求创新发展,为摆脱困境、加强竞争力,转型升级成为许多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从20世纪末开始,施工企业就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有的往工程公司方向转,改做工程总承包;有的往资本运作+施工方向转,做BT(Building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或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项目[1];有的往施工管理方向转,变成纯施工管理企业,压缩甚至完全裁掉自己的施工力量。在这几种转型中,从施工转成工程总承包,鲜有成功的案例;做BT或PPP,施工企业缺乏资本运作人才和经验,缺少设施的运行操作人员,并且该类项目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只有少数项目适合以该模式实施,不是施工企业可以赖以生存的项目模式;而转为纯施工管理企业,貌似可行,实则困难重重。首先,面临合法合规的问题,《建筑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其次,传统的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本身管理粗放,距离精细化管理还差很远,在没有了原有的强项——施工作业为支撑,以纯管理去参与市场竞争,在管理和成本上都没有优势,因此,本文认为走纯施工管理的转型之路要慎重选择。以上几种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可以作为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参考。本文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传统和能力,找好市场定位,再选定转型升级的方向。

2转型升级方向的分析与建议

目前所处的时代已经变化,国家对环保提出严格要求,把作业安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先那种对环保、安全粗放式管理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施工队伍平均年龄不断上升,那种大规模现场作业的组织模式也已经不适用。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传统和特色必须继承和发扬,但运行模式必须改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考虑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2.1转变体制机制

大型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尤其是国有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留有深刻的政府烙印。企业和政府的职能完全不同,运行方式也不同,以类似于政府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去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显然行不通。因此,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多元资本,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把企业改造成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使企业决策更加高效、岗位责任更加清晰、劳动分配更加合理、人才进出更加灵活,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2.2进行供给侧改革

目前,国内同行业的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规模和所处地域,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国内市场的工程总体价格相对不高,人工、材料成本却不断上升,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还相互压价,导致施工管理水平下降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困难。顾客需要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要敢于突破传统的产品服务模式,从供给的角度,为顾客提供新的、更优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特色服务项目,培养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处于行业的高端,以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2.3努力提高智能化工厂化制作

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处于市场的底层,劳动条件相对恶劣,员工经常抛家舍业在外施工,建筑工人几乎成了农民工的代名词,年轻人大都不愿意从事施工行业,施工队伍的平均年龄在逐年提高,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出现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这给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改变作业模式,否则难以生存。日本的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能够正常上下班,基本不用加班加点,主要得益于搭积木式或者叫装配式的设计和施工,大量的工作在工厂内完成,在现场完成装配和完善[2]。这点值得中国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学习和借鉴。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充分提高机械化施工、工厂化预制的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浙江石化单台年产乙烯20×104t裂解炉,重3689t,高53m,整体在工厂完成了模块化制造,并在海上运输约93km后到达现场[3]。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地处北极圈内,现场条件恶劣,没有任何依托,所有单元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制作,经长途海运后到达现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浙江石化裂解炉、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充分证明了大规模工厂化预制的可行性,这对于减少人员动迁、提高效率、保证安全和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2.4通过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地处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信息的快速传递非常重要。互联网时代强大的4G网络给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持。即将到来的5G时代更是把信息传递提升到全新的高度。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平台。在人工收集整理竣工资料的时代,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做到竣工资料与工程同步,有些标准规定了工程移交后1~3个月内移交竣工资料;而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的项目完工系统,非常容易就能做到资料与工程同步,移交工程的同时同步移交资料,这在我公司的阿布扎比、伊拉克等项目已经成功实现。完工系统只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系统,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设计、采购、仓储、质量、安全、资料等管理,使企业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2.5谋求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

近20年来,石油工程施工企业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把业务链往设计方向延伸,并积极寻找出海口,为“走出去”做准备。第一,有条件的大型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可以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获得设计业务和出海口,把企业改成工程公司,承揽总承包业务;第二,不具备重组、并购条件的企业,可以与设计单位或具有出海口的制造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开拓市场、执行项目上相互支持;第三,在具体项目投标或执行上与设计单位或具有出海口的制造单位组成联合体,一个项目一份协议,同样可以与设计或拥有出海口的单位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

2.6学会整合国际资源

20多年来,不断有中国的石油工程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习惯把国内的管理模式、劳工、机具、材料等全部复制到国际项目,在早期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曾取得一定的成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工成本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工成本与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土耳其等国家相比已经没有优势,我国的工程报价已经与西方大型工程公司处在同一水平,甚至更高,依托低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存在。因此,走出去的企业必须学会整合利用国际资源,比如可以用西方的设计+印度的管理+土耳其的施工组合来执行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可用的资源,来为自己降低成本,拓展生存空间。

2.7在施工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业务

在施工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业务链的延伸,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就迈出了较为成功的一步。企业建立起了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中心,对外开展HSE培训业务,把安全培训做成一个业务板块和效益中心;研发并形成土壤修复核心技术,在实际应用上取得积极成果;开展机械清洗油罐业务,市场前景巨大。施工单位在进行转型升级时,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进行多元化发展探索,不仅限于施工业务。

第6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产业 问题分析 改革措施

一、前言

所谓石油化工即以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进行石油化工产品以及石油产品的生产加工工业。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在我国,虽然石油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就目前的石油产量并不能使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得到满足,由于没有足够的石油储备资源,不能满足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需要进口的石油数量越来越多,石化行业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我国石油、天然胶和硫磺的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达到或超过50%、70%和9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石油资源供需矛盾不断扩大,所以,需要的石油量也不断扩大,石油进口依存度由29.6%上升到42.9%。几乎要达到国际上公认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由此可见,我国石油能源战略储备的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这将对国内石化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石油化工产业的产品技术不断加快的更新频率、更新速度,不断进步和创新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的先导。虽然,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仍然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的需求,没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集中度,也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开发高科技产品环节相对薄弱,缺乏一流的研究人员和研究院,这就导致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成套的装置技术较少,应用基础研究与前瞻性技术标准差距较大,信息、控制技术应用更是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石化行业也是污染排放大户,“三废”排放量位居全国工业行业前列。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严格,石化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也愈发严峻。

三、改革措施

1.进行集团化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确定改革方向,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支持企业并购,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特别是鼓励过剩产能企业之间的重组,提升实力和竞争力。对石油公司的制度进行改造,在整体上对其进行规范,所建立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必须要符合国际规范,同时还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使集团化经营得到加强,并进行集体化优势的培育,使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市场的适应能力都能得到增强,同时与竞争对手相抗衡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适应市场全球化的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运用多种手段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的石油石化市场不断的向市场进行逐步开放,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价格已经很难被控制。所以,必须要使企业的运作管理得到不断的加强,使装置开工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使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等得到有最大限度的降低。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加快能源发展和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规范和调节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能效标准,及早遏制能源浪费现象;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推广重大减排技术,从源头遏制污染超标排放,实现企业的节能降耗,使原料配置得到优化,并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改造的速度,使企业成本得到全方位的降低,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有效的提高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竞争力。

3.改革市场营销管理体制,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对于市场开拓而言,提高营销水平、加大营销力度等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国际上,对于营销系统是非常重视的,这是由于它属于效益直接的和主要的生产者,在与国外的一些公司竞争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份额以及市场的竞争。所以,通过对一些大型企业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将全面的营销管理过程充分的重视起来,其中包括:售前售后服务、形象设计系统、广告、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市场的研究等。应适时调整外贸政策,稳定海外市场,加大信息化投入,支持协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把握时机“走出去”,支持海外资源的勘探开发;扩大权益投资资金的使用范围,尽快进行石化产品进口替代战略营销策略的研究,实现石化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

4.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我国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逐渐扩大,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创新,并不断开发新产品,成为具备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产、销、研一体化的实现,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标得以实现,这就是体制创新的目标。市场化是机制创新的关键所在,根据激励机制的要求,进行科研开发风险基金的建立,对一些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有选择的引进,并将消化吸收的速度加快,使自主技术研发力度得到有效的加强,利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总结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过程都需要石油化工产业不断加大投入,使技术进步的脚步不断加快,并进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汽油、柴油质量及石油化工产品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还应该使生产过程清洁化通过努力得以实现,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使石油化工企业对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的减轻。

参考文献

第7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石油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39-02

1 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长期以来,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壮大,对石油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就是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其各个环节都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从而加速石油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石油企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石油企业离开了信息系统已经无法生存和发展。“数字油田”、“数字石油”等石油行业信息化理念正大行其道,被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所接受。尤其在当前,我国石油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世界竞争,加强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各自的网络基础平台,开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实施了信息化建设战略,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井场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并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仓库,实现了数据的规范管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地域生产现场管理,真正实现了“无地域障碍”办公。尽管如此,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好、做实。否则就会在信息化大潮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 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创新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石油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信息化时代,创新与发展依然是石油企业进步的动力所在,创新就是对技术进行重新完善和开发的过程,石油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对辅助企业决策和生产,从而为石油企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石油企业在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过程中;在以新技术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过程中,信息技术无疑是实现这种增长的重要手段。完成石油企业从外延向内涵、从以数量为核心向质量为核心的增长方式转变。

信息化建设除了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之外,还在提升石油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信息收集、控制、分析、反馈的过程。石油企业正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任明确、科学管理的企业是石油企业发展的目标。如果石油企业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企业将没有办法做到产权明晰,也无法对企业各个岗位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考核,也无法对经营者和管理的成绩或者责任进行认定,企业也无法做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空想。而信息化建设为这一切提供了便利。

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有助于净化企业风气、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石油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部分员工存在懈怠放松心理,认为石油企业在国内一枝独秀,不用改革也不用竞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会一直很好的发展下去。于是有些员工的思想不放在如何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效率,而是消极怠工、迟到早退,上班不积极、工作不认真,通过走后门在考勤制度上做文章,形成不良的企业风气。通过信息化建设之后,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的知道员工的出勤情况,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合理的奖惩,严格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杜绝不正之风。而且通过信息化系统也大大有利于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前员工不愿意当面向领导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现在利用信息化平台,大家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可以向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网络问政,各职能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有回复的第一时间回复,不能及时解决的也要及时向上级反映,融洽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此外,石油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石油企业运营透明度。石油数据具有其自身复杂的特性,在石油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息化为数据方便获取分析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石油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摆脱手工阶段存在的数据管理弊端,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传递的及时性和动态性。石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各种资源,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并为各个阶段相互之间通信提供了平台,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利用信息系统,石油企业还可以及时了解和分享世界范围石油技术的先进成果,同时与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也提高了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3 石油企业信息建设注意的事项

3.1 加强石油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石油企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生产过渡,企业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很大,因此思想和管理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的制度对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将计算机、软件、网络以及数据简单的融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规章制度老约束和规范。目前很多石油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但大多比较粗糙,很多规章制度仅限于硬件方面的管理,缺乏长远的信息化规划和战略,信息化标准也不统一,导致信息化人员在执行时无所适从;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和协调,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都在按照自己部门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整体缺乏统一,造成信息建设的成效大大降低。可见,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使企业能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信息。同时建立企业联动机制,动员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次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企业成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各部门也成立相应的信息化领导班子,及时上传下达,一切服从总体思路,统一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畅进行。

3.2 石油企业信息化要循序渐进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个长效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设成功的。尤其是石油企业,业务众多、专业众多、人员众多,又面临企业改制重组的外部大环境,因此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尤其是近年来石油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油企业改制如火如荼的进行,石油企业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要迎合体制改革的需要,并把它作为衡量企业信息化成败的标准。首先要完成是油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局域网的构建、Internet 的联接和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的安装。其次对各个专业从勘探、开发到采购、投资等实施信息化。石油企业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框架下,按照优先级顺序分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再次用ERP对各个专业系统进行统一的整合,并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在石油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是关键因素,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相适应是建设规划的主要依据。最后加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随着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石油企业购置了的大量的软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动力。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石油企业花费了大量资金用来购置软件,软件后期的运行维护升级等都需要花费一定费用。另一方面很多软件是企业共用性质的,并不完全符合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见,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尽管可以依靠外部力量来进行,但最终还是要依靠企业自己解决,石油企业可以由企业信息建设部门牵头,联合研究院所、高校等社会力量,一起开发企业信息化建所需要的资源。

3.3 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队伍

人是企业的根本,石油企业的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建设,采取各种方法来一大批职业素养高、有懂的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石油企业可以采取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者提供条件让员工到高等学校去进修,还可以利用社会上大量的培训机构的力量,总之多管齐下来开展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知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从而形成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当然,由于石油企业员工众多,培训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企业需要成为培训小组,对员工培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结果的考核和应用都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质。

4 结 语

总之,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和改变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石油企业信息化,是石油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的过程。石油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企业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扎实的工作来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技术和管理上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石油企业的活力,使石油企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鸿杰.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思考[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6).

[2] 何生厚,毛锋.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吴信才.地球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第8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关键词:海外投资;问题;对策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了石油的净进口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目前,要从三个方面保证我国石油储备: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国内没有大的油田发现而且国内油田开发的难度逐渐加大,成本也不断增加;依靠进口,但是我国主要从中东进口,大都是高含硫油,加工难度大,而且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太大,尤其中东的政局不稳会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威胁;加大海外石油投资,利用资金或技术等优势分享世界石油资源。海外石油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更是我国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经营着7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每年获得的原油权益产量近250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近40亿立方米,海外油气生产初具规模。在业务领域上,也已经形成了从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国际油气贸易和装备出口等多元化经营格局。目前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运用长期供应合同、现货贸易、准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国内的需求。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

通过10多年的海外石油投资活动,我国的石油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海外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对石油企业缺乏有了的资金支持,在审批程序、外汇外资管理制度和海外投资保险方面也限制了海外投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受我国石油公司资本实力、技术力量和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及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障碍,我国的海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海外投资缺乏整体、长远的策略,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目前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哪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在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没有长远的战略和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市场定位。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要么没有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经营效果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油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二)投资成本过高,存在内耗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但当他们履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激烈价格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

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分原油储量,并计划建设一条长3000公里的输油管线。中标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机构协调,往往竞争同一个项目,并且为了拿到项目内部相互压低价格,造成内耗,降低了利润空间。

(三)可行性评估过于粗放

海外投资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油价波动、汇率波动和合作方政局的稳定性等。不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在国外执行的合作项目会造成远比国内项目大得多的经济损失。由于迫切走出国门的需求,在进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会有意无意的往乐观的方向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评估。另外是由企业由于对海外投资地区的不了解,在进行评估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项目决策性的失误。新星物探在伊朗进行项目时就由于不了解当地山路较多的地貌而对项目评估出现失误,造成运送设备上山的成本就高于合同的预算金额,损失惨重。

(四)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人知识面相对狭小,技能比较单一,懂技术的不懂英语,会英语的又不懂技术。而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企业对人才投资力度还需要加大,而且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

(五)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中石油在海外投资时主要业务集中在上游,下游投资比较少;而中石化优势在下游炼油加工,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在这种投资结构下,不利于紧密上下游的业务,降低成本、抵御风险。

(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投资汇报率是难以计算的,它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倍增的作用,尤其对于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来说,它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谁能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占领信息渠道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企业内部信息化不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外部的信息不足不仅不利于我们获得的海外投资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三、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研究

为了解决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石油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对海外投资的决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坚持战略先行

三大石油公司各有其业务上的优势,世界几大产油区的投资环境也各有不同,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分析各个地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即SWOT分析),确定在海外投资的战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及投资重点。向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学习,自觉地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要有5年计划,还要有10年的长远战略规划,从而使企业的海外投资有较好的前瞻性,确保企业长期稳定的开拓海外市场。

(二)转变观念,以质取胜;政府介入,减少内耗

以报价低取胜,明知亏本也要拿下项目这是进行海外投资的初期为了“走出去”开拓市场的权宜之计。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之后,在有了海外投资的经验、成功的模版时,就要把重点从以报价取胜转移到以质量取胜了,树立品牌,不断地开拓市场。另外由于三大石油公司是分散决策的,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整体行动。此时政府应该出面介入,减少内耗情况的发生,促成企业在海外投资上的相互合作和扶持,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三)严谨的进行项目可行性

海外投资比国内投资复杂的多,风险也大得多,因此评估海外投资的评估部门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精通项目评估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项目评估必须真正从项目的原始数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出发,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供决策者参考,应当摒弃项目评估是为领导的项目立项决策找论据、做文章的做法。决策者必须充分尊重项目评估部门的评估结论,确实以该结论作为决策的依据。准确的评估可以降低和规避不应有的风险,决不能因为要急于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或为了承揽到某个项目而降低评估标准。

(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储备跨国经营人才

不断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人才是关键。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迅速改变目前我国石油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

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五)优化投资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一体化可以紧密上中下游业务之间联系,保证原材料供给、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减少税负等。

另外,一体化石油公司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平衡经济周期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油价走低,油田亏损,但是炼油、化工及销售盈余;油价高,炼油亏,但油田和销售盈余。根据埃克森美孚2003年年报,其上游、中游及下游业务的固定资产比例为631。上游的开采业务为炼油业务和化工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一方面节约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资源安全和减少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埃克森美孚80%以上的炼油厂与化工产品和油生产部门建在一起,炼油厂生产的产品直接供给下游的化工生产部门和油生产部门,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石油企业还可以借鉴跨国石油公司的经验,在把资金集中在比较熟悉的几个投资领域的同时,坚持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的炼油、销售一体化经营,分散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

(六)加强信息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信息化对石油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实现集约化资源管理和全球化生产经营,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多数石油企业获取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大都是间接信息,而非一手的直接信息,信息渠道不畅通,不具备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对此要通过各种机会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发展与各石油国商务处、石油公司以及国际性的协会组织的联系,创造条件,利用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的信息,加快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以便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并按照信息渠道快捷化、信息处理高效化、信息来源准确化的要求,确定有关部门专职负责。目前三大石油企业都意识到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构筑起强有力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10多年的摸索中,已经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内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们海外投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石油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逐渐增加,为我国的石油供应及石油安全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士运,袁怀雨.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产业经济,2005(11).

2、王琳,王利国.国外石油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借鉴[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3).

3、彭民,孙亚红.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495).

第9篇: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从信息化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进行风险驱动因子分析,为风险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引言

面对信息化项目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渴求,石油销售企业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信息化项目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如何准确地识别风险,找出风险的驱动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驱动因子,为风险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1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风险驱动因子分析

1.1环境和资源影响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支持,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项目环境与资源影响风险驱动因子:

①环境支持度。即目前的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石油行业总体状况是否有利于该信息化项目的开展。

②技术支持度。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必须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即社会上以及比较普遍使用了的技术,而不应该把尚在实验阶段的新技术作为考虑的依据。

③资金支持度。即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有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开发后盾,保证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完成。

④基础设施支持度。即石油销售企业的基础设施,如现有技术水平、设备设施、加油站网点建设等,要能满足信息化项目的要求。

1.2内部管理体制风险驱动因子

内部管理体制风险驱动因子主要指石油销售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如组织结构、信息流程、企业文化等是阻止还是促进了信息化项目的进行。

1.3信息化系统兼容性风险驱动因子

引起信息化项目系统兼容性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区域公司信息化项目与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系统是否有冲突;该信息化项目能否在集团公司的信息系统下运行;该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内部子系统能否兼容;在两个系统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有没有办法来减少或缓解这种冲突等。

1.4加油站作业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加油站作业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营销模式和作业流程两方面。目前我国80%的加油站业务靠油品销售,只有20%的加油站同时经营便利店,在作业流程方面大多数石油销售企业均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流程,顾客满意度是评判加油站作业流程好坏的关键,在实行信息化项目以后,应该体现以客为尊、员工满意、倾听顾客意见、提供良好服务为宗旨,努力实现顾客服务流程再造与优化,吸引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提高企业的销量与效益。

1.5安全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①与QHSE管理体系的紧密结合。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以着眼于持续改进、着眼于事故预防、立足于全员参与为原则,紧密结合石油销售企业QHSE管理体系,实现质量保证、无事故、无污染、物职业危害的目标。

②信息化项目运行稳定性需求。加油站的运行都是全天候的,系统的稳定性是项目开发应首先考虑的因素,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应满足运行稳定性的需要。

③信息化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在石油销售企业,加油站生产信息是最主要的基础信息,不管是经营业绩分析,还是工资薪酬的设定,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要用到这个基础信息,可见石油销售企业对信息化项目的运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④信息化项目系统反映速度。建立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石油销售企业内部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共享,并且要反映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该信息化系统的反映速度将是影响整个系统的重要因素。

1.6客户关系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进行,要时刻体现以客户为中心,规范化、技巧化的服务现场管理,包括油品质量管理、加油站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信息管理和加油站人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客户服务需求的满足和客户关系管理需求的满足两个方面。

1.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①企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信息化项目最终要在各加油站和管理中心实施,这就会面对公司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如加油站操作工、油品调运人员等,这些人一般不具有太多的技能和素质,对新事物的理解也需要较长的时期,因此在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分析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最终用户的素质和能力,不能脱离基层人员的现实能力。

②员工关系管理。石油销售企业注重以绩效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团队,因此在进行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时,要注重企业文化在项目中的体现,做好石油销售企业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等员工关系管理。

1.8成品油供应链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反应速度的竞争。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会改善和提高成品油的供应链管理现状;另一方面,如果不了解石油销售企业的成品油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就不能设计出适应企业运作的信息化项目。成品油供应链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对成品油供应链现状的满足和供应链流程规划的合理性。

2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阶段风险驱动因子分析

2.1信息化项目质量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①价值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满足。即该信息化项目是否支持石油销售企业投资管理、WVA、战略管理,对财务会汁、管理会计,以及企业内部协调结算,在项目建设阶段是否较完善的融合了这些子系统。

②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的满足。该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是否面向知识市场,支持文档管理、办公自动化、员工自助服务、业绩管理以及将来的企业知识生成与传播管理。

③物流管理系统的满足。息化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系统面向企业内部运营,支持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分销管理,同时还应该支持运营计划管理、作业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④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满足。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要面向供应市场,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协调设计、协同供应、供方与组织的协调计划等需求。

⑤客户关系管理的满足。即该系统是否面向消费市场,支持与消费者协同销售、协同市场、协调服务。

2.2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①项目进度控制情况。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准时性,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石油销售企业应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对该项目加以控制,因为项目进度的延误将直接导致信息系统的质量,这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②项目成本控制情况。信息化项目成本的多少,也是衡量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石油销售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阶段,要严格按照理想阶段的成本预算指标,对项目方的项目开发成本进行控制,项目的方有时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会在项目质量方面降低标准,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对此石油销售企业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3项目规范性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期的规范性主要是指项目方和企业自身人员工作流程的规范性、项目阶段性工作报告的按时提交等方面。

①项目成员工作规范性。即项目开发人员是否按照立项时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项目开发。

②阶段性成果反馈情况。信息化项目大多是多个子系统的融合,可能会包括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加油站现场管理系统、油品仓储系统等,这就要求在信息化项目开发中期,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