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政治哲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哲学总结

第1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脉介入治疗; 炎症反应; 血小板活化

[中图分类号] R541.4; R8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7562(2010)01-0040-04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0.01.011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ANG Yong1, FENG Yi2, ZHU Yuan-sheng1, ZHANG Neng-feng1

(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uaian Hospital, Xuzhou Medical College, Huaian 223002, China; 2.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da Hospital,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serum level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L-6, hsCRP and platelet activity index CD62p, CD63 before and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Methods: The blood was collected respectively at 30 min before PCI and 2, 24, 72, 96 h after PCI in 58 patients with ACS and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the CD62p, CD63 were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hs-CRP was measured by immune scatter turbidimetry and IL-6 was analyz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Results: The IL-6, hs-CRP, CD62p, CD63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platelet activation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诱发血栓形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ACS重建冠状动脉血运的有效方法。PCI可诱导和加重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1],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restenosis, RS)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引起斑块破裂与内皮损伤,易引起急性血栓形成[2]。本研究通过检测ACS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前、术后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血小板功能活化指标CD62p、CD63水平,探讨冠脉介入治疗与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心内科2006年2月~2008年9月收治的ACS患者58例,ACS诊断标准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标准[3]。ACS患者中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9±5.3)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以上病例均排除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有急、慢性感染和手术、外伤史者。全部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冠脉管径狭窄≥70%,且均行冠脉介入治疗。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共检出106支病变血管,其中单支病变25例,双支病变20例,多支病变13例。选择对照组53例,均为因临床有心绞痛类似症状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62.6±4.9)岁,与ACS组相比在性别、年龄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抗心绞痛治疗,均成功行PCI术,术后残余狭窄

1.3 观察指标检测

1.3.1 IL-6、hs-CRP检测 抽取肘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置-70 ℃冰箱保存待测hs-CRP和IL-6水平。hs-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IL-6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使用OLYMPUS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2 CD62p、CD63检测 患者于肘静脉采血,弃去起始一段血或留取第2管血,抗凝真空采血管抗凝剂为柠檬酸钠,抗凝剂与静脉血的比例为1∶9,3 h内标记;荧光素标记的抗血小板单克隆免疫荧光染色:在阴性对照管中加Mouse IgG1 FITC、CD61-PE各20 μl,测定管中加CD62p-FITC、CD63-FITC各20 μl,再分别加入5 μl全血。置室温避光反应15 min,立即加入110 ml 1%多聚甲醛(2~6 ℃)混匀,4 ℃冰箱保存,12 h内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以CD61-Percp和侧散射光散点图设血小板门,同型对照设定阴性群体,然后再用CD62P-PE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CD62p、CD63表达百分率。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ECKMAN COULTER EPICS ALTRA公司。试剂:单克隆抗体血小板GPⅢa(CD61)-Percp、选择素(CD62p)FITC、Mouse IgG1-PE均购自BECKMAN COULTER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以上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ACS患者治疗结果

ACS患者均冠脉介入治疗成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未见并发症。

2.2 炎症反应介质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结果

ACS组患者IL-6、hsCRP、CD62p、CD63水平术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并继发血栓形成是ACS的主要病理学基础[4],炎症在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症介质CRP在炎症和组织损伤后明显升高,急性反应中CRP明显升高,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IL-6是血管壁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前炎症介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标记。研究显示hs-CRP已被认为是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强有力的、独立的预测指标[5]。Ziakas等[6]研究表明,在预测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未来心血管病死亡危险中,CRP和IL-6独立于其他临床因子。Gallagher等[7]发现,不稳定型冠心病血液IL-6水平是增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同时,粥样斑块病变部位血栓的形成是导致ACS发生的直接原因,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激活有关,血小板活化的最主要表现是黏附和聚集,在这个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的黏附分子起着关键作用。CD62p、CD63是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的分子基础,当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接触后,在黏附开始阶段是血流中血小板停滞,在黏附过程中,最早起作用的是作为血小板外层表面上的重要成分――膜糖蛋白,这些变化是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早期指征和结构基础。近来研究认为,CD62p、CD63为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特征性标记物[8-9]。CD62p是目前最具有特征性的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63被认为是一种较CD62p更为敏感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因此检测这些指标可了解血小板活化程度。

本研究观察到ACS患者术前循环血中IL-6、hs-CRP、CD62p、CD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ACS患者粥样斑块不稳定,炎症介质水平和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提示炎症、血小板活化参与ACS的病理过程。

目前PC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后血管闭塞和RS两个主要问题会影响其疗效[10]。冠脉介入治疗造成动脉内皮的损伤和粥样斑块的破裂,两者都激活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炎症反应因子,增加了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以及RS发生率[11]。血小板是经皮介入反应的关键性介质,介入致动脉内膜创伤、内皮下胶原和血小板黏附蛋白的暴露,触发血小板血栓形成来填封损伤的部位,这种血栓可扩展导致血管的阻塞[12]。Miyamoto等[13]对18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RS的患者术前伴随着较高水平的血小板聚集物。本研究结果发现所有ACS患者CD62p、CD63表达水平PCI术后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表明PCI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更加强了血小板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PCI术后的炎症机制的激活及血管内皮的增生对RS起着重要作用,而且RS与血管损伤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RS是局部血管损伤后的一种修复反应,血栓、炎症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是RS的3个重要阶段。内皮损伤是RS的启动因素,可以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胶原暴露可以产生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促进炎症的发生;炎症细胞、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又可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直至RS发生。Jeong等[14]对272例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CRP水平是PCI术后RS重要的预测因素。PCI术中机械损伤、低氧及支架对血管壁的持续伸展均可诱导IL-6释放入血[15];IL-6在体内促进血小板增多,血液黏度增加而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IL-6还可强烈刺激平滑肌细胞自分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而促平滑肌细胞增生,因而推测IL-6在血栓、缺血并发症及RS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本研究结果显示IL-6、hs-CRP水平PCI术后较手术前显著升高,术后24 h达高峰,术后72 h逐渐下降(P0.05),表明冠脉介入治疗激活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炎症反应因子。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炎症介质IL-6、hsCRP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的改变尚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WILSON S H, BERGER P B, MATHEW V, et a1.Immediate and late outcomes after direct stent implantation without balloon predilatation[J].J Am Co11 Cardiol, 2000,35(4):937-943.

[2] JASTER M, SCHWIMMBECK P, SPENCKER S, et a1.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blood: heparincoated coiled wire stent implantation versus balloon angioplast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Throm Res, 2003,112(5-6):285-289.

[3]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 St-Segment Eler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American colla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r practice guidelines[J]. JAM Coll Cardiol, 2000, 36(3): 970-1062.

[4] LIBBY P, ROUX P.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Circulation, 2005,111(25):3481-3488.

[5] LI J J, FANG C H.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rker 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MedHypotheses, 2004,62(4):499-506.

[6] ZIAKAS A, GAVRILIDIS S, GIANNOGLOU G, et a1.In-hospital and long-term prognostic value of fibrinogen, CRP, and IL-6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J].Angiology, 2006,57(3):283-293.

[7] GALLAGHER G, MENZIE S, HUANG Y, et a1.Regional cardiac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alterations 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sheep[J]. Basic Res Cardiol, 2007,102(1):63-72.

[8] BOOS C J, LIP G Y.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acute syndromes[J]. J Thromb Haemost, 2006,4(12):2542-2543.

[9] YAZICI M, DEMIRCAN S, DURNA K,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yocardial injury and P-selectin in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irc J, 2005,69(5):530-535.

[10] CARLOS V, GIRALDEZ R R, FERNANDES J L, et al. Platelet and leukocyte adhesion and activation in unstable angina and post-PTCA[J].Inter J Cardiol, 2005,99(3):423-428.

[11] SHEN Q S, HU Y S, ZHU R, et al. Efects of fluvastatin on blood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Chin J Cardi, 2005,33(4):320-322.

[12] CHATURVEDI S, YADAV J S. The role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arotid stenting for ischemic stroke prevention[J]. Stroke, 2006,37(6):1572-1577.

[13] MIYAMOTO S, KAWANO H, KUDOH T, et a1. Usefulness of preprocedural platelet aggregation to predict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Am J Cardiol, 2005,96(1):71-73.

第2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在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OSAHS的病理生理变化及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患者组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19例,检测和比较3组患者血清IBIL及血脂的水平。结果:1.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冠心病;间接胆红素;血脂异常

【ABSTRACT】 Objectives:To investigat the serum indirect bilirubin(IBIL)and lipids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 without compilcations and in those with obstur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associa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OSAHS+CHD).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pathophysiology in patients with OSAHS and the pathogenesis and predictor of OSAHS+CHD.Methods:All observed subjects were pided into 3 groups:control subjects,OSAHS patients,OSAHS+CHD patients.Serum IBIL and lipids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were compared among 3 groups.Results:1.The serum IBIL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evels of OSAHS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subjects(P

【KEY WORD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Coronary Heart Disease,Indirect Bilirubin,Dyslipidemi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疾病,可导致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研究发现OSAHS与冠心病(CHD)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间接胆红素(IBIL)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物,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文献报道胆红素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而血脂代谢的异常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拟探讨IBIL与血脂在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OSAHS患者50例,OSAHS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3],其中无并发症的OSAHS患者组31例,年龄 38~71岁,平均(49±9.16)岁。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19例,年龄40~74岁,平均(51±7.88)岁,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冠心病发生晚于OSAHS。正常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34~70岁,平均(48±8.58)岁,经询问病史及行Stardust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初筛检查,排除OSAHS。上述三组间的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除外了吸烟、饮酒、饮食及药物等干扰因素。所有入选对象均除外感染性疾病、溶血性疾病、肝肾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重要脏器疾病。

1.2 检测方法 用美国伟康公司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连续监测研究对象至少7h。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睡眠监测结束,晨醒5min内抽取空腹静脉血4mL,采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LX2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的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相关资料作直线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OSAHS合并冠心病组与OSAHS组及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BIL、HDLC明显降低(P

2.2 OSAHS组及OSAHS合并冠心病组睡眠呼吸监测指标比较 OSAHS合并冠心病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

2.3 OSAHS组与OSAHS合并冠心病组血清IBIL与AHI、TC、TG、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见表3。2009年6月李 萍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间接胆红素和血脂的变化表1 3组观察者血清IBIL与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O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其特征为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导致白天嗜睡及心、脑、肺血管并发症,其中以冠心病较为常见,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Lavie[4]提出睡眠呼吸障碍是一种氧化应激性疾病的新概念,OSAHS患者由于睡眠中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会出现间断的缺氧复氧过程,这类似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改变,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从而引起了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改变。ROS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形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不仅具有损伤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而且可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并吞噬,形成大量富含胆固醇脂的泡沫细胞并在血管壁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的形成[5]。因此有效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IBIL是一种天然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还原剂,由于其分子所具有的卷曲结构和不对称性,能有效捕获和清除氧自由基。已有研究证实在抗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mol胆红素即可抑制2mol过氧自由基[6]。其抗氧化作用强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从而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抑制OXLDL的形成。体内胆红素浓度降低时,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脂质和低密度脂蛋白过氧化增多,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发生。Hopkins等研究证实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发生冠脉病变危险性增加47%[7]。本研究发现OSAHS组的血清IBI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在OSAHS合并冠心病组表现更为明显,且血清IBIL水平与两组患者反映病情轻重程度的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存在相关性,提示OSAHS患者存在胆红素代谢异常,低胆红素血症参与了 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多项研究证实,OSAH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触动因子血清TG、TC、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人,HDL明显降低,表明OSAHS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8]。本研究亦发现,OSAHS患者TC、TG、LDLC明显升高,HDLC降低,且在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表现更明显,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进一步证实了OSAHS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并参与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还发现胆红素与TC,TG,LDLC负相关,与HDL正相关,提示胆红素可能参与了脂质代谢,研究发现低胆红素水平可致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活性缺乏,减少了体内胆固醇的逆转运,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9];此外胆红素还可增加胆固醇的溶解性,促使胆固醇经胆汁排出,从而影响了体内脂质代谢。

OSAHS患者存在胆红素及脂质代谢异常, 在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且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提示低胆红素血症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 并可能是OSAHS合并冠心病发病原因之一, 其可能通过抗氧化能力降低及脂质代谢紊乱, 促进了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Dursunoglu D,Dursunoglu N.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Tuberk Toraks,2006,54(4):382396

2 Troughton JA,Woodside JV,Young IS,et al.Bilirub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in the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PRIME)[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7,14(1):798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2,25(4):195198

4 Lavie L.Oxidative stressa unifying paradigm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omorbidities[J].Prog Cardiovasc Dis,2009,51(4):303312

5 Mayer M.Assocition of serum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with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Chem,2000,46(11):17231727

6 Stocker R,Glaser AN,Alnec BN.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lbuminbound bilirubin[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7,84:59185922

7 Hopkins PN,Wu LL,Hunt SC,et al.Higher serum bilirubi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for early famili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6,16(2):250255

第3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是《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主题和任务。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离不开知识,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就会失去载体而无从实现。因此哲学教学的智慧应当包括并且体现在哲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要尽可能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哲学教学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必须防止把传授知识当作哲学教育的唯一内容。智慧不等于知识,哲学教学就不能等同于哲学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把哲学仅仅当作知识来看待、把哲学教学等同于哲学知识教学的错误倾向,缺乏追问、总结和反思,这恰恰偏离了哲学的本性。这类做法,从这门被称为是“智慧之学”的课程中,学生无法感受哲学的智慧,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智慧是对知识的有效生成与灵活运用,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智慧,就应当注重生成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理解、确认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提高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

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具有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没有能力的培养,没有哲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就无法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课程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生活与哲学》课程则通过让学生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哲学教学也应当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哲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生活,使哲学真正成为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的工具,充分发挥哲学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智慧。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材四个单元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从而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德育课程的要求,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内在要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高中哲学教学所应追求的“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在一个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上,因此,要通过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中哲学教学应当如何追求“智慧”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使哲学教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结合高中哲学课程的特点,我认为应当突出做好以下两点:

1.在生活和实践中追求“智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要求,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模块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哲学知识为支撑,把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坚持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实现哲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哲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出所要探究的哲学问题;二是结合实际生活,生成和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三是回归实际生活,运用和体会哲学理论。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脱离了生活和实践,就没有哲学的智慧,离开了生活和实践,任何哲学的智慧都会失去意义。

2.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离不开生活,但它更离不开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正是因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对世界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才有了哲学的智慧和思想。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追问、总结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是热爱知识、追求智慧的学问,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比“智慧”更重要。因此,哲学的本性和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应当注重探究式教学,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使学生增长智慧并感受哲学的智慧。

第4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高中政治由于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往往会被学生认定为是一门难度超纲的学科。纵观高中文科的考试,学生在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中所获得的分数往往会低于其他文科类学科,很多学生都因为政治的观念性强,而不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实不然,高中政治知识点虽然庞杂,但还是拥有一定的模块和规律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的考试题型相对固定,无非就是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考查点也大都集中在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的理解,因此,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也存在一定的答题规律和技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答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够轻松获得高中政治学科的高分了。

 

一、熟悉高中政治课本,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组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这些知识虽然庞杂,但是归类起来也是很轻松的。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后的复习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并且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以后的复习工作十分有用。

 

首先,高中政治最初接触的部分是经济生活部分,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的经济制度、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经济体制,以及部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等。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 可以将每一章节的小标题标记出来,这些小标题往往都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总结性话语,同时,每当碰到概念性知识点时,学生需要着重记忆,这些概念往往会成为选择题的考查点。经济生活这部分知识由于概念性较强,的确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可能有抵触心理,这时候建立知识体系、整理知识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越往后知识点学习得越深,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整理和复习习惯。

 

其次,对于学生接触的政治生活,学生需要对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记忆框架,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国家、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分成国家、人民和政府三个小模块,在每个小模块中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再者,是文化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虽然这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稍微轻松一些,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最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就是哲学生活这一部分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哲学部分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迷茫,觉得不能理解哲学史的内涵,甚至不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概念理解起来困难,且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理解,一点一点把握住哲学部分知识的主线,从而整理出哲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

 

二、注意细节,把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选择题,一类是主观题。学生必须要明确,选择题的考查点往往集中在细节理解上,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之外,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就是要阅读题干,抓住题干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每一道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学生只有读懂题目,抓住题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下手进行思考。同时,找准关键词对于解答选择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关键词往往代表了不同的考查方向,学生需要根据关键词来选择题目的答案。例如,题干中提到“本事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这个时候,学生就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题目的分析,即使有的答案很有道理但是不属于哲学范畴,学生也不能够轻易选择。

 

其次,学生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法排除的对象也可以分为错误选项、无关选项、混乱选项。错误项指的就是这个选项本身就存在错误,例如,选项中出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大于义务”,这一类选项往往本身就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学生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将其排除。无关选项,顾名思义就是与题目无关的选项,这种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一段文字,但是与题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关。例如,题目询问“题干中所体现的经济学知识有哪些”,这个时候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与经济学无关的选项,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题目的关键词入手,进行无关选项的排除。

 

混乱选项就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逻辑顺序不正确,或者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话却是错误的。面对这一类选项,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在看到前半句的时候觉得选项是正确的,后半句看都没看完就填到题目中,这样的失分是十分不值得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实在不会解答的题目也不要慌,只要把握住一点考查方向,理清思路,排除绝对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大胆猜测,切忌慌乱。

 

三、理清思路,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中,由于主观题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且所占分值最高,往往最令学生头疼。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总结了学生觉得主观题难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知识点答不全,经常丢三落四,这个题落下一个知识点,另外一个题再落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丢三落四之后,最后的得分往往就会不尽如人意。

 

高中政治主观题往往可以分为几个题型,体现类、为什么类、依据类、启示类等等。其实无论是哪种问法,学生都不用慌乱,基本的套路就是首先要分析题干,归纳题目中的观点;然后就是要根据自己归纳出的观点,联想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到底有哪些,尽可能全面地罗列出来;再运用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最后,学生往往需要加上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除此之外,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一定要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答题,切忌运用网络用语等俗语。另外,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字迹工整,不能乱涂乱画,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阅卷老师在批阅题目的时候看不清字迹而丢失分数。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其实并没有学生想象中的困难,只要能罗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然后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应该可以顺利通过高中政治的考试了。

第5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近十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态势,总的说来有:方法论的检讨、中国经典的诠释、出土简帛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思想、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及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等。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宗教性、《周易》、佛教、道家与道教、宋明理学、明清之际与清代学术、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三《礼》之学、名家与汉语语言逻辑哲学、中国政治法律哲学、生态环境哲学、和谐思想、身体观、身心平衡论与心理调节学说等,正进入重新探讨的阶段并不断深入。

从学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重点与热点问题或领域有: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点。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

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

第6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政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第一、高中政治在一定发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二、提高高中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第三、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老师不仅要提高高中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一)知识目标

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

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

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

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三、高中政治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任何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都有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更是如此,简单划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要及时地进行探究性思维,现在的政治教学大部分是这样的,教师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会为主,这两个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相互转化,老师把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并以政治的教材为基础,将学案作为载体,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模拟情境,摆出探究的问题。

其次,老师应该采用新的探究性学案,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进行整合,较为广泛应用的探究学案就是合作性的探究,这种形式主要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类,并选出标兵作为榜样,提高探究教学水平,学生通过目标的推动,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对探究内容从根本上得到诠释。

第7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第8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积淀

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预期把握不够,听课的学生多数毕业于不同的农村初中,知识的积淀差别比较大。比如,在讲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很快理解了此问题,但是,课后,有学生提出不理解绝对运动,原因是和物理所讲的运动不一样。这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哲学虽然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但是哲学是其它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在讲哲学时要深入了解学生业已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讲好哲学知识,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只有回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功能。

深入挖掘学生主动性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能够做到在教学活动中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他们已开始逐步学会用批判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因此,他们喜欢探索、追寻、争论,喜欢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学科,而生活则是真实的、多彩的、具体的。作为社会与人文学科的思想政治课,其本质也是对生活真知的体现。生活和实践正是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为政治课堂教学联系日常生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但是这种思考还停留在被动地思考问题。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后,对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应该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思考问题,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努力地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推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的要求。

本文作者:曾国华作者单位:福建永春华侨中学

第9篇:政治哲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事例;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33-01

哲学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但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又是门颇为枯燥无聊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对这门内容丰富、意味深长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经过吸取众多专家学者的经验和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总结,本人初步形成了对政治教学的观点,共分三步进行,故称其为政治教学三步法。

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政治教学同样讲究开篇的精彩、过程的丰富多彩及结尾的深刻。

开篇就是导入课文。说书之法讲究先抑后扬,目的在于引起、抓住听众的心理。导入的精彩,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对下文的了解欲,这样就把握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吊起了他们的胃口,使他们因为内容的有滋有味而聚精会神听老师的讲解。

我认为,导入以趣味导入法和置疑导入法相结合为佳。即以生动有趣且颇为悬念、蕴含哲学寓意的事例为课程的开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本的学习。因为一个别开生面的导入、一句幽默和谐的语言、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使学生细致地观察、独立地思维、深入地分析和广阔地想象。

人都有好奇心,都有一种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而欲知答案就必须在了解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必然会认真地去学习课本的内容,也就达到了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了哲学家的魅力,明白了哲学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精彩绝伦、意味无穷的,这样就使学生更进一步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自己去钻研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会克服障碍,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创新的意向,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深化,便会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也可以设想一下,运用生动具体饱含感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预设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氛围的感染,这种效果会是多么的令人满意。

过程,也就是课本的讲解,即哲学原理的解析。这个环节的难度虽大,因为所有的原理都是抽象的,都不是感性的,所以处理得不好,学生听起来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原理的分析必须在教师自己先深刻理解原理内涵的前提下,再提升,最后自己重新组织课文内容,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讲授给学生,切忌照本宜科,干巴而无聊。所以,我认为事例分析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即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去说明哲学原理。

但是,例子的选择却是大有讲究,不可随便。一般说来,要注意到下面三个方面:

1.学生身边常见的、熟悉但不甚了解的事例

如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是学生经常注意到的现象,所以他们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从而产生兴趣。为什么选择他们不是很了解到事例呢?其中原因在于如果说一些事情经常看见但不明白道理,一旦有机会了解肯定不放过这个机遇的,所以这样的事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2.宜用通俗易懂的事例

也就是说,要用学生们易领会的方式去让他们理解哲学原理,如果举例子同样是深奥难懂的,其效果就可想而知。而且这样的例子可以克服以往忽视论证的过程而注重结果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参与论理的过程。

3.用有趣的、近学生心理的事例

如风趣幽默传奇的故事,注重把感性的趣味与理性的深度相结合。如在讲"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之时,我采用了庸俗唯物主义"意识像胆囊分泌胆汁一样"的观点去说明:"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思维敏捷的人脑浆就越多了,而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思维敏捷之人,大家看看有谁的脑浆流出来了?"结果大家哄堂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白了这个道理。

如果一位政治教师能在上课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以精彩纷呈的事例去论证原本枯燥的哲学道理,那么他上课的效果一定是很好的。结尾,也就是课后作业的布置。许多老师,尤其是政治教师,并不重视作业的布置,或者没有理解作业的目的从而采用题海战术。因此对作业的布置并没有花很大的心思,只是简单地将课本练习布置下去。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分为几个层次:即感性知识、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而最重要的运用知识,"学以致用"清楚地表明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老师应充分重视作业的布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