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

第1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重要性;依据;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12.134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

1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性

1.1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与体现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原有教学理念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新课程理念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让学生主体功能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掌握与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所以,高中政治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所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以此培养高中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理解与之相关的政治知识。让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加强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1.2政治课程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生准确理解所学政治知识,也有利于高中生进一步理解政治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相较于初中政治而言,高中政治更具理论性,其中不但涉及到哲学范畴的学科知识,还牵涉到部分理科知识。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部分知识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于理解知识,还可以让高中生通过实验增强记忆与理解,但是对于与理科知识联系紧密的政治知识,则就需要与多种方式相结合以便高中生记忆与理解。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将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高中生在自身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知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内涵与要旨。与此同时,也满足了高中生提出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高中思维能力得到扩展。

1.3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从某种程度而言,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情景教学,是一种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兴趣的催化剂。政治老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传统政治教学中,老师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很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而难以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甚至于容易引起高中生对政治学习的负面情绪,使得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一定的抑制。在新课程改革后,政治课堂开始推崇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好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起了高中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积极性与兴趣性。为课堂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浓厚学习氛围中得以激发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使高中生思维能力在此教学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并加深了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

2.1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中生应作为一个有潜力、有目的、有求知欲、能自我控制、自主选择的人看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也是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曾就这方面提出了相关观点,认为学生需要具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活动。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发展引导。

2.2哲学

就哲学角度而言,辩证唯物主义来源于实践的理论,人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能够更好的作用于实际生活中。实践为认识与发展提供源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就高中政治这门社会人文类学科而言,其根本性质还是体验生活实践。在学生实际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感受,将其与政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真实地体会社会政治的重要性,理解政治知识的真实内涵与要旨。

3实施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语曾言“亲其师,信其道”,展现出和谐师生关系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可见师生关系良好的重要性。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沟通,彼此可以走进对方内心深处,解开心结。这样不仅有利于为高中生提供学习政治知识的信息与动力,还能使课堂环境教学环境更加和谐愉悦。比如说,在教学“税收及其种类”知识时,老师就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共同调查探究,老师自身融入小组成员中,成为其中一员,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这样能够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由于身份而产生的距离感被弱化。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思路,带动学生学习氛围。

3.2开放性的课程教学

相较于初中政治知识而言,高中政治知识由于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知识,并与某些理科知识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使得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比如说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其中“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中第二课“百舸争流”所教学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内容也相对抽象,理解起来比较难。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政治老师再使用传统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容易让高中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甚至于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所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而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老师要使课堂教学具备相应程度的开放性,更有利于让所教学的政治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毕竟,政治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是高中课程较为突显的特征。鉴于此,高中政治老师更应科学合理地构建出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政治知识源于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知识深入理解与掌握,并将二者有机联系。比如说,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关于“供求影响价格”这一框的政治知识,高中政治老师在这部分课堂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选择给班级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购买实例。如夏秋季节水果资源充足,市场供大于求,也就使得水果价格相应比较便宜些。而到了春冬季节,夏季成熟的水果在市场上供应量就有所下降,市场需求也就大于供应,在其影响下水果价格对比起夏季而言也就略微显得贵些。类似于这样紧贴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可以很好地帮助高中生理解与掌握与之有所联系的政治知识,加强对“供求关系”政治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3构建生活情景促进教学生活化

政治教学生活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在设计教学时应把实际生活场景融入教学之中,以此达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引导高中生从政治角度分析问题。比如说,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其中在教学“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框知识时,政治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高中生直观地展示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国畅销,外国商品也大量进入中国的现象,让高中生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此促使高中生清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发展带来的强大影响力,从而实现了让高中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获取政治知识的目的。

3.4提升政治老师业务能力

老师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直接实践者,高中学校应清楚认识到政治老师在其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以此不断培养高中政治老师的业务能力,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促使高中政治老师更科学全面掌握生活化教学方式与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高中政治老师业务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政治生活化教学进程。比如说,“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的内容,学校可以组织高中政治老师在工作之余建立自主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股票、债券和保险”这部分政治知识如何更好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高中生轻松理解。老师与老师在相互谈论中不仅有利于增强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更有利于吸取其他老师对“股票、债券和保险”部分知识生活化教学的优良之处,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4结束语

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程比较缓慢。这不只是来源于学校自身的因素,还来源于老师的因素。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实践,不仅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还会使得学科老师自身患得患失,部分老师甚至于害怕承受尝试失败的后果。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引入生活化教学新理念,想要取得不错的成效,不仅需要获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政治老师自身拥有敢为人先的勇气。通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教学开放性、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老师业务能力等方式,逐渐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梅姬.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2.

[2]梁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3):202-203.

[3]庞玉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2014,(3):12.

[4]胡晓丽.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3,(8):87.

第2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哲学;学科素养;高中政治

如何在《哲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其次掌握学科知识也很重要,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德育价值取向。

一、教给方法,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科素养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知识与技能总是易于掌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只背会答案,考试时问题稍微变一下就不会做了,也不懂得如何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去,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政治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更要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各科学习效率。

例如,在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点概括为两大点: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意义、哲学的定义。在大框架的指导下,学生填充具体内容:哲学智慧产生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生不断细分框架结构,在填充过程中回顾本次课所学知识,在脑海中建立知识体系,深化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第一课在教材上有9页之多,但对内容进行概括,其实就是三大知识点:一个主题(哲学的起源)。将如此之多的内容概括为几句简练的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语文、历史、英语、地理等学科知识容量大,学生每天在这些学科上付出很多背诵时间,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方法。教师利用列框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背诵诀窍,能有效提高学生提炼、概括、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不仅仅在政治课堂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可借用这些方法,优化学习过程,使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受益。

二、辩证统一观点,理性认识学科知识

辩证统一观点是整本《哲学》教材的核心内容,通过《哲学》的教学,学生应当学会用矛盾、对立、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升思维广度与深度。很多时候,学生背会了辩证统一规律和方法论知识,却没有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图象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疏忽对函数定义域的讨论,答题时丢三落四,导致失分,这都是辩证统一思想没有掌握的体现。

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课本上的事例,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生活,转向其他学科,培养辩证统一的思想意识。例如,在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授课过程中,教材上列举了太阳风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事例,案例后面留有思考题:请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适时组织学生思考,比如商品供需影响价格、函数定义域对绝对值的影响、“蝴蝶效应”、季风的形成等事例。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联系生活、数学、地理等其他学科展开探究,不仅深刻理解了“联系的普遍性”这一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用正确的观点指导学科活动。辩证统一思想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深度与广度,拓展学习空间,激发探究欲望,学会使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用矛盾、对立、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哲学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开展其他学科活动,学会更科学的生活。

三、渗透德育理念,树立价值导向

高中政治本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典范,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高中政治课堂都置身于应试教育雾霾下,“呼吸苦难”。高中政治课堂成了考试的工具,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高中政治学科教研改革应当重拾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德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指引正确价值取向,为社会培育出思想道德健全、学科素质扎实的综合型人才。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正是教师德育教学的绝佳时机,在讲到“实现人的价值”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延伸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谈一谈你所崇拜的偶像,你认为他们对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你应如何向他们学习?

第3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政治 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加强学科教学的改革,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高中学校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高中政治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要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研究,必须从现存教学问题入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政治学科特殊性的影响,许多高中政治教师的思维受到应式教学思想的限制,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政治成绩而开展政治教学,使得教学思想跟不上新课标的步伐。学生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死板的政治学习,体会不到政治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科的不重视,使得高中政治学科的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难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1.2政治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与时展步伐的匹配度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灌输性的讲解,没有认识到学生政治学习观建立与政治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从政治课本出发,为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但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不高。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2.1改变教学思想,构建和谐课堂。

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与培养每一位学生。老师需要对传统的政治教学思想进行改变,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放在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要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教学活动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都能取得进步。

比如在讲解有关联系的哲学知识时,对于那些政治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让其理解联系的意义,对哲学原理有一定理解。对于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联系原理,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成就感的强化。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建立,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加积极与正确,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快速提高。

2.2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自身教学思想的改变,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不同时代的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期待是不同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得到肯定,希望在丰富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自主开展政治学习。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论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班级内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利用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社会行为进行评价与判断。在学习有关社会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社会知识相关的内容,做成一个个性化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都有提高作用,辩论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政治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政治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政治学习自主性的增强。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与丰富,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需求。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主要缘之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往往对教学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如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组织检测等,而很少关注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事实上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的解析和突破。(2)在谈到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时,教师往往归结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3)在谈到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因为我们常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归因于此。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即使他没有提问,没有所谓的互动,学生照样听得津津入味,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反之,形式多种多样而对教学内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学科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问题。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伦理学、法学等。

(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其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更是凸显了发展史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政治课教学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

(2)情境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情境知识能够增加教师对实践情境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赋予教师时刻敏锐地感知和辨别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师透过教学机智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做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

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试题本身的特质。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众多例题专家的学科智慧和优秀学科思想的结晶,可以说,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学学科核心内容知识及学科思想方法本质。高中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总体而言,不仅能够梳理教师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科内容的广度,优化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结构和品质。研究高考试题对新手教师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新手教师往往对高中学科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表征单一,知识应用能力有限,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对他们尽快掌握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非常有益处。

第5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质量好的商品价格高(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品牌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表面看起来商品的价格由质量决定,实质是质量好的商品凝结的人类劳动多,价值大,所以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会供不应求,也会引起价格上涨。这正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实践性原则作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从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来看,马克思一再强调新世界观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没有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哲学。从实践观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不理解实践就难以理解其他观点。实践的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是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的任务来说,“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哲学的唯一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决不是哲学。我们可以把哲学世界观知识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把哲学方法论知识理解为“有什么用?怎样来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服务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就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育元素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乃至评价自己的老师、校长和学校。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享受主人权利的体现,也是学生自觉履行主人义务的前提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表现。至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我鉴定)、互评(学生、师生互相鉴定)、小组评价等。

第6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以增长学生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大大地提升其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所以特别是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高中政治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

 

1.理解分析能力

 

较强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好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越来越看重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多少,却忽略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体会。而政治教师也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创新性能力

 

创新性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通过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学会和掌握的,创新性思维能够在人们遇到问题时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性想法,因此创新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性能力还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思维能力

 

实践思维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对该问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免下次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对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形成较好的实践思维能力。

 

4.探索能力

 

探索世界即对世界的感知,有了对世界、生活、学习的探索,生活才更有意思,更丰富多彩。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高考科目的学习中去了,失去了自身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因此,不论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老师都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判断能力

 

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对答案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不断提出疑问,寻找解答。正确高效的判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由此看来,培养和增强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要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老师精心设置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活跃其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强教学互动,通过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着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结合相关的政治知识随机的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采用角色模拟的方法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对问题进行猜想,例如在谈到解决三农问题,若你是政策的制定者你会怎么办?或者是你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谈一谈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一题一解传统解题方法的禁锢,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解答。特别是对于政治这样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哲学方面的重要理论,因此在学生解答政治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例如从国家、社会、个人,教师还可以适当的结合实际热点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提出的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他们理解、分析、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一)高中政治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改变

新课改之后,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仍然没有得到较大的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政治教学方式。还有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尽管已经在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然而对于新课改下的相关要求在理解方面不够透彻。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怀疑性,从而不敢尽情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自我思考、自我议论以及自我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在这种理念影响下,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却弱化了的教师的作用,完全放开手脚,在课程讲解方面认为越少越好,还有一些学校已经规定教师的讲解时间不可以超过二十分钟,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难以分辨清楚哪些知识是需要了解的,而哪些知识又是需要深入掌握的,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教材的编排也出现了一定变化,教学内容逐渐呈现出高度概括以及高度浓缩的特点。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以及选修两部分,在相关内容增多的前提下,学时却没有发生改变,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以及学时限制之间出现了矛盾,难以按照课时情况来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对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相对来说并不熟悉,在课程安排以及教学节奏方面把握不到位,进度控制不好,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将两者进行相互结合,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通常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学往往会给人枯燥乏味以及讲大道理的感觉,主要是借助背诵来完成学习,从而使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以及记的阶段,难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针对这种现象,发挥主导作用,有效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抓重点以及难点,实施精练讲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内部联系,采用综合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且高中政治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做到提前准备,将哲学原理以及经济原理等借助引入时政知识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到与政治话题紧密相联,使其留意身边时政话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意义。

(二)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教学水平。因此,要高度重视高中政治的教学管理,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际学习热情,这也是最关键性一步,高中政治学习兴趣是学生政治学习的潜在动力与前提条件,只有使学生带着学习兴趣去学习,才能够使学生的大脑以及各方面都异常活跃,释放出巨大的潜能。高中政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对知识有一个初步掌握,从而有助于教师的实际教学。

(三)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课改要求之下,高中政治教学应更加密切联系日常生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服务于日常生活。现阶段,部分学生认为高中政治学习没有实践意义,作用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高中政治教师要尽量多的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学《合作、竞争》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市场考察,了解知名创业团队发展史以及一些商人的实际创业经历等。借助学生的考察来使学生深入认识到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及熟记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结语

第8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 创新;高效课堂;高中政治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省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一线的政治教师都开始适应新课改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有个别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高效性上的追求,有些本末倒置。所以说,虽然新课改的重点在于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改革,但是高效课堂教学是其教学根本,讨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对生活资源的挖掘,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

学生对于政治教学往往都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政治教学就是进行一些大道理以及空道理的灌输,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实际上由于政治教学上的全部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只要愿意去发掘,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内容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实现对生活中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将会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欲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参考学生自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附近菜市场或者是超市里的蔬菜价格上的变动进行观察,实现对价值规律的揭示;也可以让学生对校门口的小商小贩的经营模式进行观察,简单了解个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并带领学生去考察当地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让学生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所认识;在对哲学尝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寓言和民谚进行辨析,包括“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辨析来实现对哲学真谛上的诠释。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以及已知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动的过程中,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思维上的调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呈现型的问题情境,也就是提供现成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实现对某种观念和概念上的理解,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问题设置方式的,经常用来对某些概念、观念以及概念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种问题情境在思维空间的创造性表达上极为有限,因此在问题设置的上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其次是发现型问题情境,这种情境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别人来提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意识来对教材进行阅读,让学生自己在内容上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堂或者是课后对这些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解决,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思维上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是应用型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需要教师或者是学生来提出一些有关现实社会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所存在矛盾关系,让学生学会辩证和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同时培养学生变通思路、变换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消费问题”的学习上,可以让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所存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造假打假”、“包退包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辩护,或者是利用写论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表现的更为实用,也更有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体验式学习活动

首先是课堂讨论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比较常用的体验式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情感沟通的重要活动方式。在课堂上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紧张情绪上的缓解,同时可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民主意识上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视野上的开阔。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如在学习联合国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做些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讨论―举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案例辩论方式。课堂上的案例辩论活动比讨论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案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寻找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知识开展课堂案例辩论。

例如:在学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一问题时,针对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枯燥的特点,可以在课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掌握课文知识体系,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甲组、乙组、丙组和总结评分组,做好辩论准备。在课堂上,根据“企业经营者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这一论题,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让甲、乙、丙三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不但使其对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达到学习体验自由与充分发展的目的。

总之,课堂是我们奋斗的主战场,打赢这场战斗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同时,只有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只有不断的实现创新,才可以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保证课程改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科素养;培养

引言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涉及众多,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让学生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领域的基础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高中生而言,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多元化,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更多、更复杂。现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感兴趣,有多一点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冷落政治,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学生敷衍地学习,对作业也不认真,回到家后又开始一知半解地学习。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去学习政治这门学科,教师应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在学习情境里的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课程的相关内容。例如,在教学“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比如“人民英雄有哪些”,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人物的事迹,去讲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观看这些视频,不仅能培育学生的爱国之情,也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去理解民族精神,受到英雄事迹的感染,去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高度统一爱国之情。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熏陶,进一步去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1]。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身边的事迹,去加深情感,从而能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尽量摒弃冷漠感,去感受温暖,也要让别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温暖。

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课堂上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在政治课程的学科素养中,政治认同是最基本的学科素养,要求教师能够坚持一个教学原则,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多关注身边事,去树立正确的理性思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前演讲去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构建学生的思维课堂,从而提升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当代国际社会”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演讲材料,去分享自己关心的时政新闻,教师也听听学生眼中的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学生上课的热情。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多多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地思考社会问题,将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进度,完成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政治成绩。

三、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事件思考内涵所在,让学生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去实践理论知识。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要让学生能够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是养成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逐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时,要求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也包括守法不犯法。教师可以通过开启法律课堂,让学生学做法官,体会法治意识。还可以创办相关的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思辨社”和“法语社”这样的社团,帮助学生去发挥所学知识,在课堂之外延伸教学内容,参与实践。通过深入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民主体验,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政治知识,从而去深刻体会法治意识,从生活中的实践案例拓展延伸,做到不违法不犯法,爱国爱家,通过参与多样的实践活动去提升学科素养。

四、坚持科学精神的培育

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帮助学生了解书本外的实践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坚持真理,有求真务实的信念,培育学生坚持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2]。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教学笑话,教师因为看错、看漏题目信息,得出了一个和答案不相同的结论,硬是为了迎合答案曲解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有的时候也无法去质疑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高中政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做到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而不是一时无心导致不理解,去歪曲解题过程。例如,在教学“辩证法”时,有一道练习题,学生没有理解答案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在,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询问教师关键的信息,这就是在坚持求真,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让学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个人有所成长,学会提问,并不是丢脸的事。只有让学生坚持求真,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远,成为一个敢于求证的人,而不是故步自封,在原地踏步。学生保持这样的学习信念,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