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1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来说,爱国、敬业、诚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HR的友善就显得格外重要。

“友善”,“友”是友好,表现友好,是行为要求、是外显,是表面现象;“善”是善良,心怀善意,是心理要求、是内涵,是内心态度。如果只强调表层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真情实感,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误解。所以,善为先,友为实,善中友外,“出于善意的友好”,便是“友善”对于人际关系的完整诠释。

一、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数千年积淀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

在中国,友善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而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关于友善思想的精辟论述。孔子的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为人熟知。对于本心不同而表面为友的人,在《论语》里有着明确的论述,孔子提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对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益友的特点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博文广志的朋友;而对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损友的特点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也就是一味谄媚逢迎的朋友、表面奉承而背后毁谤的朋友、总是花言巧语而所言不实的朋友。我们许多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浑浑噩噩、混沌不清。似乎表象上的和乐融融,就是我们追求的友善关系。然而当洗尽浮华过后,我们才算理解了“没有永恒的朋友”。如尤今所言,真正的友谊,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二、西方人早已重视、研究“友善”观念

如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三种,即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善的友爱。他认为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都是自私的,都是出于实用性的目的而发生的,并且这两种友爱都是易变的、难以持久的。而只有善的友爱是发生在好人,即有相似德性的人之间的,因为只有好人才能由衷地希望对方好,而不是为了利益或快乐。因此,这种善的友爱才是最好的友爱,才有资格被视为友爱本身,并且只有这种友爱最稳定、最持久。诚如海涅说的只有宽广而聪慧的心灵始终能发现友爱之情。

三、友善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友善作为公民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位列其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深意。

1.公民友善

当今,友善不仅体现在亲情、爱情、友情之中,越来越多地体现为陌生人之间的友善,即公民友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的发达,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人们需要(不得不)更多地与陌生人交流、相处,因而公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根本纽带,公民友善便顺其自然地成为公民社会中调整公民关系的必须。

作为公民社会的一个个体,每一个公民都不可能是完全“特立独行”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须臾离不开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并且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够发现并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道德的体现,公民友善是公民进入社会公共生活必备的姿态。友善最基本的前提是心怀善良之心,友善最常见的过程是把善良的情感传递给身边的人,友善最感人的结果是让人们心中燃起温暖之火。友善的行为品质能够促使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到彼此的认同,能够规范公民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更能够在冷漠的现代社会中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加公民心中的暖意和幸福感。在不同的情况下,友善的内涵会呈现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立人达人”不同境界。具体地说,对于没有利益纠葛的人们来说,友善的内涵表现为“与人为善”,即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彰显的礼貌与亲和,如与陌生人微笑点头问候,友善地给问路的陌生人指路,与陌生人愉快友好地交谈等,这是友善的最低境界;当个体间发生利益交往时,友善的内涵表现为“推己及人”,即不勉强他人做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在自己获利的情况下严重损害他人的既得利益与将得利益,要相互理解、友好包容,力求双赢或多赢,这是友善的中间境界;当个体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友善的内涵则升格为“立人达人”,即当他人的利益受到损伤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成全他人,或力图减轻他人的利益受损程度。这便可称之为雪中送炭、扶危济困了,是友善的高级境界。总之,如果缺乏友善的价值观念,公民之间就会变得矛盾重重,社会公共关系就会冷漠紧张。因此说,友善是塑造公民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

2.社会友善

所谓社会友善就是人与社会的友善关系。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小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大至关乎国家民族的稳定繁荣。社会友善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因为友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社会意义,是消除不良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社会友善能够凝聚社会力量。从1978年开始的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高速(GDP平均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取得了世界的公认。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社会群体的分化与断层,贫富悬殊的不断加大,一些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加上个别媒体部合适的舆论导向,使得很多人对富人、官员产生了逆反和仇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在许多地方和阶层蔓延。友善不仅可以帮助公民以阳光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面对其他公民,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尊重理解他人,还能让人们在不同群体阶层之间传递友爱的讯号,增进各方面的合作。

友善,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友善,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做事、成家、立业,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宝。在生活中友善的人总是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个友善的举动也会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友善还是一种人生智慧,“与人为善,予己为善,予己为乐”。当我们把内心的友善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微笑的时候,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立刻拉近了,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他人微笑,同样也是对自己微笑。也许,仅仅是一个微笑,却能让我们获得帮助,别人的一个微笑,同样也会给予自己鼓励和关爱。

“三个倡导”是我们党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凝练的产物。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居于基础地位。而在个人层面的四项价值观中,友善又相对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中对身边人都不能以善相待,就不能指望其会爱国,也不能指望其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一个不爱他人、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就很难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诚信无欺。所以,在实践中积极倡导、培育友善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培育与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2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培养企业员工Windows Office Internet硬件常识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作为现代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路。对于一个现代化企业,除了具备先进的设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以外,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是主人,都应该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去处理工作和面临的各种问题,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实现企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使得知识型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们渴望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考察、访问等形式,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由于企业用于培训这部分的经费有限,没有条件使大部分员工分期分批脱产进修、考察等,不妨采用不脱产业余时间培训的方式,因地制宜,既实现多数员工得到信息能力的培养,又为企业节约资金,且不影响生产。

现代员工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妨从这几方面入手:Windows常规操作、现代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基础知识、硬件维护等。

一、Windows系统知识培训

无论计算机配置有多高,安装软件有多么流行,不管怎么样,都必须有操作系统的支持。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运行的程序,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所以,只要想使用计算机,就必须了解操作系统知识,掌握目前流行的Windows的常规操作。熟悉“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各项功能的应用,掌握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管理,如建立、删除、移动、复制、搜索、重命名等;掌握显示或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以保护某些文档的安全;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及删除应用程序的方法;学会对硬盘进行管理,设置磁盘共享,查看磁盘属性;掌握一种汉字录入方法;学会查杀病毒。

二、Office办公软件的培训

“无纸化”办公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对办公软件(如Office)的掌握程度如何。建议对如下四个方面内容着重进行培训。

1.Word

快速创建、输入、保存、打开、编辑、显示文档等,灵活地对文档进行图文混排、设置项目符号、首字下沉、分栏等基本格式,使文档新颖别致;插入页眉页脚、文本框、艺术字、表格等,使文档内容丰富多彩。

2.Excel

主要培养员工快速地建立电子表格,实现数据的输入、编辑、格式化、引用、计算、制作图表等处理功能;对于企业公司的财务部门,可利用Excel来制做各种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及建立图表,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对销售部门可用Excel做销售数据地图,直观反映全国各地销售业绩;管理部门人员学会建立数据透视表,可以从不同方面查看和分析纷繁复杂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汇总和筛选等数据库管理功能。

3.PowerPoint

企业员工要学会制作演示文档。当上报一份项目书,或向客户展示作品,或主持会议并介绍议题时,用PowerPoint制作出一份条理清楚、美观大方的演示文档,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生成图表、公式、组织结构图、添加图像、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方法,使演示文稿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生动形象,会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表现力和感染力。

4.Prontpage

目前制作网页的工具有很多,但Prontpage上手快,操作简捷,功能强大,易学易用,所见即所得。员工学会制作精美网页,建立企业网站,展示企业的风貌,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共享,信息高速传播,很快使企业占尽市场的优势。

三、浏览网上资源,充分利用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网际网,连接着数亿用户,成了通信、会友、娱乐、辩论、工作甚至旅行世界的重要渠道,而且正在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发展。作为企业员工,更应该利用好Internet丰富的资源,获取、各种所需信息,快捷、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在Internet上有效快速地查找信息,企业员工应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如学会使用Google查询;学会上传和下载有价值的文件和其他各种信息,正确使用压缩软件,节约存储空间。Internet还提供了“网络新闻”和“BBS”,每个员工都可以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回答、提出看法,也可免费信息,这一点对一个企业来说,既宣传了自己,又减去广告费,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何乐而不为?

同时,简要地向员工介绍有关MODEM(俗称“猫”)和网卡的基本知识。

四、硬件维护

对于企业员工,最基本的硬件维护,是指对常用外设的故障诊断与日常维护,了解最基本的技术指标。

1.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体积小,耗电量低,无辐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正在逐步代替传统耐用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市场。但是LCD对空气湿度要求较苛刻,湿度太高,内部会产生结露现象,可能造成连线短路。CRT显示器,外壳上部一般都留有散热缝隙,应避免金属小针等落到电路板上造成短路引起故障。无论哪一种显示器,都要注意防潮问题,如果屏幕表面有污迹,要用专用镜面擦拭纸、干面巾纸、干绒布或沾有少许清水的软布,从中间向外轻轻擦试。不能用酒精之类的化学溶液擦拭。

2.打印机

打印机是企业中用的最多的且又容易出故障的设备。目前的打印机主要分三种:针式、喷墨和激光打印机,打印质量、速度、噪声、价格及打印成本是衡量打印机的综合性能指标。

针式打印机便宜耐用,可打印各种类型纸张,还可打印多层纸,主要耗材色带价格便宜,更换也方便。打印针是经过热处理的,硬度高、脆性大、易断裂,所以要定期(一般为1~3个月)用小刷和吸尘器清理机内的灰尘和纸屑,避免油污堵塞造成断针。

喷墨打印机打印质量好,速度也快,主要维护对象是喷墨头。喷墨头是由很多细小的喷嘴组成,如果灰尘掉进喷嘴就会造成堵塞,所以要注意定期清洗喷头,尤其在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至少每周通电清洗一次。

激光打印机打印质量更好,速度更快,但对纸张有限制,也要特别注意防潮、防尘。主要耗材是硒鼓,价格高一些,一般一个硒鼓可打印3000页~4000页A4纸。由于走纸线路十分复杂,要求打印机和纸张配合十分精密,所以一定要使用标准打印纸避免卡纸现象。

3.鼠标

目前市场上的鼠标,按内部构造,可分为机械式、光机式、光电式等类型;根据按键数目,可分为双键、三键、多键鼠标。使用时,避免用力过度单击鼠标、摔碰、强力拉扯导线,以保护弹性开关。使用光电式鼠标注意保持感光板的清洁,避免污垢附着遮挡光线的接收。

4.键盘

键盘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其可靠性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使用时轻击键避免按键失灵;避免液体溅入,因为大多数键盘没有防水设计。清洁键面时,可用柔软的湿布沾少许洗衣粉(不可用酒精)进行擦除,再用干净柔软的平布擦净。清洁按键夹缝时,可用吸尘器进行。

第3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管理问题;方案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和水平有限,多年以来,医院能够得到的政府补助较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药品收入、医疗器材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病患对医疗知识的匮乏,又加上医护人员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使得病人“看病贵”现象日益突出。为了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提升医院的发展与服务质量,保证医院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医院对成本问题的解决,包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医院完成制度改革的首要之处。

一、新医院成本管理问题

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缺乏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并且长期以来,医院对成本管理的忽视,又加上国家政府提供的部分资助,使得医院缺少市场经营压力,导致成本管理存在制度上的空白。医院领导往往把成本管理简单的交给财政部门负责,忽视它的重要性,潜在的导致了成本管理到后期越来越复杂,成本管理的不规范以及成本制度方法的不科学等,从而影响到成本管理的质量和管理效果。

2.会计人员能力有限

由于医院对会计人员要求并不高,导致了医院中从事于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存在局限性。专业能力不强的他们,在遇见需求会计性质较强或会计工作量大的时候,将会无法完成工作。事出有因,医院基本上只注重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对医疗技术提高有着极大的关注。相反,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却没有得到多的关注。另外,从会计人员自身上,他们只有是把精力放在对医院收支的核算中,不注重制度下成本管理的问题,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理念的缺失和对问题的无法解决。

3.成本运营体系不健全

自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来,以前的会计制度对成本没有相关的管理,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的设置,仅仅是为了计算相应奖金,其核算的方法也与新医院会计制度有很大的出入和不同,因此,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依然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并不深入,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更改,以来适应新制度的改革,导致了成本运营控制力度的降低,无法客观、全面反映成本运营的结果。

二、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方案

1.改善成本管理制度

良好的医院成本管理能够使资源更好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医院收入支出的平衡,对加强日常经济管理活动,调动医院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完善医院成本管理制度必须做到下面所说的三点:一是对传统观念的消极思想摒弃,从自身开始转换观念。二是相关部门应明白自己的责任,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安排要做到有序、高效,克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是对问题的出现要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研究和调查,深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严谨自制的态度对待,以此使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医院各个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对资金的管理强度。

2.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

会计工作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维护医院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因此,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对医院的更好发展大前提下,是必要的。保持对会计人员的持续教育,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为人素质是重中之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能使医院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并且会计成本核算主要需求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会计工作人员应当主动接受社会上提高财务能力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学习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对成本管理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从事于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有着终生学习的热情,努力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变更的成本管理问题。在解决日常所遇见的问题里,保持冷静,仔细应对分析,逐渐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让自己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更为良性的作用。

3.成本核算体系的改正

为了使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更近一步,我们应该再加以成立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人员综合分析医院的医疗状况后,并确保指标体系有着正确的适用性和规范性,在一系列指标中,我们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医院中的每一项业务都能得到控制,更好的使其规范化,正确化。在成本核算体系中,设定指标体系,可以提高核算工作的有序性与质量,达到让成本管理高效的目的。另外,在改正成本核算体系的同时,需要借助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所达到的效果。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能够及时发现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成本进行定期核查,以此来调节预算和平衡收支。两者的结合,是医院对成本进行预算管理的首要基础。医院中的成本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医院都应清楚的了解成本核算体系,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有了解体系的意识。医院领导起着表率作用,会计部门则执行和操作核算体系,达到医院全体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目标。建立会计成本报表,从各种报表的形式里将成本给表现出来,从而使医院资源配置有着合理的决策依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制度下新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决定了医院是否良性发展,完善、改正管理制度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新《医疗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J].医学与社会,2012(9).

第4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基本方法;管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和工作中,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可以和人们的社会和环境相互融合。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国在建设方面也加大了投资建设的力度,市政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依然还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如何才能提升园林施工和管理的质量,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1.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意义

园林施工在人们的生活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快速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首先,对于风景园林施工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并且美化环境,改变城市的面貌,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清新,并且对一个地区的文化也有所传承,增加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其次,做好园林施工管理的工作,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对市政园林施工进行管理的方法

市政园林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的进度、施工质量的问题、施工安全的问题和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等。其中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目标管理法是很重要的。目标管理就是在工作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施工的人员也要参与到其中,在对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将各种的的管理方法全部都应用出来,努力实现其管理的方式和目标。因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其质量。在市政园林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其经济和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目标管理本身就是对未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其管理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必须要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其中,并且主动的发挥其自身的职能。由于目标管理一旦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在后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得到效果。

在市政园林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目标管理那么就必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必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项目组织进行管理,提出相关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的任务的明确的目标;然后是将各个部门的管理任务综合起来,制订相关的管理的目标,并且对其进行明确化;其次就是努力将这些目标全部都落实,明确主体的责任和主要的权利,并且对实际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再者,控制和协调好目标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出现的偏差和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的措施;最后,就是对于评价较好的目标执行的结果,并且将结构和目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的结果来评定综合的管理情况。

3.对项目进行进度控制的方法

控制市政园林的施工进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也是对资源调度和节约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进度控制,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制订最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的掌握实际的施工情况,并且将其和计划进行相互的比较,如果出现一定的偏差,那么就必须要综合分析其原因和影响的因素,并且根据施工的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整体的调整,从而全面保证在质量的前提之下,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完成。在整个市政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对进度进行综合的控制必须要制订合理的控制的体系,项目经理在这个体系中应该将自身的职责发挥出来,而且其他的负责人也应该承担对目标进行控制的责任,并且对其进行负责。市政园林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进度控制的方法就是对整个施工的计划进行规划控制和相互的协调。所谓的控制指的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总进度和分进度的控制,并且必须要制订相应的计划编制。控制和协调指的便是,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的管理,若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必须及时的进行研究和调整。对整个项目进行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对组织进行管理、对技术进行管理、控制成本以及对信息进行管理等措施。

4.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风景园林建设行业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要想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效果,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我国在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方面还有失完善,不仅体现在施工人员队伍,同时还包括管理者队伍在内。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考核和培训还存在很大空白,而且,在从业人员队伍中,大多数人员的文化水平都偏低,难以满足该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4.2、造价管理达不到要求

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不但会和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还对综合技术和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市政园林建设的规模较大,建设的周期也很长,在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工程进行预算和结算审核,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内外的条件的一些变化,都会对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4.3、现场管理混乱

对于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最终要落实在对于具体施工环节的管理过程中,目前在施工的各项环节中,施工问题主要包括施工前缺乏详细的施工计划制订,即使存在施工计划,也难以严格按照其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和用具操作和管理不当,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善,使得施工人员操作标准缺乏统一性,各自为政,不能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施工效率低下。

5.加强园林施工管理过程的分析

5.1、进度管理

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当中的进度管理实际上就是确保工期不与既定进度相滞后,这也就是说,要根据园林自身的施工方法与特点编制出最科学系统的施工进度表,并进行严格遵守。在进度管理当中的具体方法一般有协调、控制与规划几种,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不可分割。而就园林施工当中具体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一般包含技术与组织措施两种。组织措施通常指的是基于组织层面之上,将开工之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好,比如施工技术准备安排、调动施工设备等;而组织技术则是指从技术的角度对施工作业进行组织与开展,比如加快材料周转、优化施工体系的织织与设计等。

5.2、质量管理

园林施工当中的质量管理一般是指根据先前制订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说明的制订,并将其严格落实到施工现场,对质量进行检查,实行罚劣奖优之策。从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来看,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工序管理。我们知道,园林施工不是一蹴而就,它由许多施工工序进行有机构成,因此,只有不同的工序都达标,方能使得工程整体质量标准符合预定要求。那么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工序管理,笔者认为,可以着重对定点防线、种植、修剪等几道工序加强管理。(2)人员管理。笔者认为,对于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都可以对其实施教育以提高质量管理意识,以提高他们的技能与实践水平。(3)材料管理。一般来讲,园林施工材料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苗木与土方,对于土方而言,可以对其土方造型与土壤质量进行管理,而对于苗木来讲,必须对苗木质量本身加以控制,选择一批长势良好、生长健壮且与景观造型相符合的苗木。

5.3、成本管理

在追求艺术与质量的同时,获取利润与成本管理也是园林施工的重要部分。具体而言,成本管理大致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直接会影响施工机械、施工方法以及工期等方面的选择,因此,必须在基于施工技术与合同的前提之下,制订合理的项目施工方案。(2)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增减账以及其它变更应及时办理。在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当中,施工变更常有发生,因此,作为施工企业而言,必须根据工程进度以及变更来进行资料的更新,以免影响工期以及进度。

6.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措施

6.1、加强从业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如今,我国的高效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但是,相比较而言,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还是较少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与此同时,相关组织和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培训的重点一定要符合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现状,方便于管理人员在后期接受培训之后,可以全面的解决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的加强施工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园林施工工程能否在满足施工工期的情况之下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的管理和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联系。由于现阶段来说,园林工程的施工工序相对于来说较为复杂,技术专业性也较强,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选择也使用也比较严格,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的相关的项目管理的部门应该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质量监督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施工人员的技术的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岗位。选择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选苗工作,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全面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土壤的处理技术,并且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质满足苗木的生长的需求。并且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定点放样,加强和设计及其监理人员的沟通,按照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植物的栽植位置,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全面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6.2、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恩呢狗狗使得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有效的加强对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确保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因此应该推行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监理制度。这是目前来说比较智能的一项技术,在进行推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其中每一道施工的工序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质量关进行严格的检测。

6.3、把握好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园林绿化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做好基础的工作,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需要的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查,并且对质量进行把关。对材料的采购、搬运和使用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园林绿化工程在竞标完成之后,材料的采购人员必须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供应商的资料,并且应该从中帅选出质量较好、而且经济实惠的供货商。该厂商所供应的材料均需要满足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标准,需要具备出厂许可证、生产合格证等相关文件。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保管和检查,以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全程使用的材料的质量都能够符合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可以看出,组建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意义就在于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和对相关控制的措施,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此外还需要全面把握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全面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磊.浅析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不足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40.

[2]陈进.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管理过程探讨[J].现代园艺,2014,06:201.

第5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和传统园林建设相比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不在是原来的花草树木种植,而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园林建设进行了发展,能够更好的和城市发展进行结合,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要求。风景园林和传统的园林建设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这样也使得在很多的情况下,园林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风景园林建设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绿化的要求,同时也能更好的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这样也是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方式。

一、园林工程的建设特点

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以下的特点:园林施工管理是需要长时间来实施和维护的。其具有较强的生命性,需要对园林工程中的植物进行长时间养护。其建设效果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能展现出所想要的设计效果;园林工程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工程,而是隶属于建设项目的工程;园林施工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来界定的;园林工程建设的产品都具有多样性、稳固性,具有体积硕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二、在园林工程施工各阶段中项目

经理所需做的管理工作

(一)园林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当施工单位和招标单位确定了交易关系后,便应创建项目经理部门,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积极配合企业经营层和管理层以及业主单位的工作,做好施工前的准备。项目经理要做好技术、物资、劳动组织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在技术准备方面要详细了解施工方案,根据对原始材料的调查,编制出施工预算;在物资方面要做好土建、绿化等方面的材料准备以及园林施工工具和配件、制品加工的准备;在劳动组织准备方面,要求项目经理培养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和能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的人员;在施工现场方面,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季节变化,开展施工场外协调工作。

(二)进行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各项活动的管理是为了实现各阶段的目标,从而达到最终目标。施工项目经理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施工项目经理所在的经理部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主体,而具体对象、施工活动及相关生产要素则是管理的客体。园林施工工程量庞大,使得施工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在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要首先建立管理部门,设置项目经理,来进行项目分解,制定阶段性目标;构造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绘制管理信息流程图等工作。

(三)工程验收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验收阶段,项目经理要依据图纸,对整个园林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实地测量,一一确认。此阶段完成后,项目经理部则可以解散。

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控制点

(一)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建立高效的项目机构,发挥管理功能,保障施工质量。一个高效的项目机构对加强项目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园林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园林施工的效率。把施工项目部按工程难度进行具体划分,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功能。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保障施工的质量,加快施工进程。要贯彻执行施工组织工作,进行有计划地施工。贯彻执行施工组织工作,要求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进行一定的控制。各分包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明确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在真正落实施工计划时,要及时对施工情况进行反馈,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加大对园林施工工序的管理力度,从而保障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园林施工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施工的质量。因而在对园林施工工序的管理上,项目经理应加以关注,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例如,要选取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的苗木,选择合适的株型品种和地径根系,以保障苗木的质量,有效地开展栽培工作;在进行亭台楼阁的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注重细节处理,使其符合园林施工规划的要求;在开展假山施工的过程中,要提高施工技巧,使假山看起来更为自然;在建设鱼池时,要注重水流的开发,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提高园林的观赏性。

四、园林施工的成本控制

(一)园林施工成本管理

园林施工成本管理是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能充分体现园林施工项目管理自身的特性,它对园林施工项目有着重要意义。园林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求项目经理重视施工成本核算,细致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一味的蛮干。降低工程造价是园林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二)园林施工成本的构成

园林施工成本是由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构成的。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用等内容;而间接成本包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使用费、办公费以及劳动保险费等内容。

五、加强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项目经理部

建立项目经理部有利于确保如期完工,保障施工质量。选择资历深经验丰富的参与过大型生态绿地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来担任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的经理。并带领一群能干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工作。

(二)施工前,做好材料准备

园林施工前,项目经理要分配材料准备工作,准备好充足的施工材料,借鉴大型园林工程的施工经验,利用健全的材料供应网络,确保能及时的保证质量的将材料样品送业主审定,不耽误施工时的供货进度。

(三)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

项目经理要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先进的,施工人员技术含量高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以保障园林施工工程如期竣工。

(四)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点,减少施工成本

由于园林施工工程,需要栽植大批苗木,因而为保证工期,项目经理要科学的规划园林施工工程的各个部分,在正确的时间里,栽植难以移植成功的苗木,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果

(五)科学制定施工计划

园林施工工程的项目经理要科学的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期的要求,分阶段的制定施工计划,确定阶段目标,从而保质的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最终目标。施工工序顺序的安排要合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宝贵经验和有利条件,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六)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作为项目经理,其责任重大。为保证安全文明的生产,必须增强安全文明生产的观念,在各施工队里设立安全小组,严格监督检查施工安全情况,以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结束语

城市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关注,提升城市园林的绿化率,成为了世界发展园林的一种趋势。园林施工项目在众多园林企业中逐步普及,发展越来越快。园林项目中的成本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的控制管理体现了园林施工项目的意义和本质特征,这无疑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而做好园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其信誉度,使得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艳霞.从不同阶段实现园林设计与施工的结合[J].中国园艺文摘,2011(2).

第6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项目成本 价值工程 房地产 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

近几年,因房价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影响民生问题,国家逐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房地产项目决策科学性,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技术经济解决方案上观察,目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与方法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地运用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 。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从设计阶段考虑房地产的成本管理体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它将房地产成本管理和房地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设计工作的盲目性, 对提高房地产的竞争优势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简称vE ,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这里的价值(v)是功能(F)与成本(c)的综合反映,是二者的比值.即:V=F/C 。 实施价值工程的关键在于方案创新。由于价值工程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因此,在房产造价控制中引入价值工程是极其重大意义的选择。

二、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及原则

1.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的构成

房地产开发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四个阶段, 房地产开发成本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四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费用。工程项目立项后, 设计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化和书面化, 是对项目的功能、工艺、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实施方案进行的事前规定, 承包商将根据这一阶段的成果完成项目的建设。

2.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特点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2.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一种进行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活动

2.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活动

2.3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可能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成本控制活动

三、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实施

1.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建立全面系统的房地产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功能指标体系和成本指标体系, 运用价值工程优选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并结合客户和广大设计人员的意见,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对各方案进行评分。 求出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最后求出价值系数,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按价值系数排序得到最优方案。该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优选依据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价值系数, 对各个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价值系数最高的方案, 即最优方案的选择。

2.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明确客户的需求,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定义, 并按照功能的载体对象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功能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打分确定功能系数。其次主要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 按其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来确定成本系数。对于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而言,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不仅包括房地产产品的开发施工阶段的成本, 还包括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成本。然后根据已得出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利用价值评价模型, 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评价标准, 对得出的价值系数进行评价。

3.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样,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 将初步设计深化处理成可施工的蓝图, 也就是如何合理的确定结构、园林景观等功能指标所涉及的具体施工细节的过程。

四、施工招标及签约阶段

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相互索赔的依据,在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编制招标文件有签订工程合同尤为重要。房地产商必须对以下有关合同问题进行策划和决策。

1.确定签约的承包商的数量和发包方式

2.招标方式的确定

3.合同价格形式

4.保函或保证金的应用

5.选择报价形式

6.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

另外,《通用条款》对于灾害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未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的程度应予量化。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式的策划

2.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须序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5.制定索赔程序,妥善处理各种事项,准确及时处理工程索赔和事件

6.做好材料、设备的定货、采购、供应工作,严把材料设备价格关

六、结束语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房地产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 关系到房地产业主的生死存亡。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性价比的重要手段是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来估算成本, 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 及早发现并避免它。此外对于房地产项目这样的一种需要高额资金购买、并且长期使用的特殊产品来讲, 一味地追求成本削减是不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高品质树立品牌效应的。基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阶段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不仅可以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而且同时又最大可能的注重了项目功能的保证。这样就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影响开发项目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挺立. 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D) .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第7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新升本的院校系级教学档案问题对策

随着专升本的成功标志着一所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它的办学规模、硬件投入以及教师素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从管理模式上仍需进一步转变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本科院校的教育体制。系级教学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向本科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地位更加重要,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档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进而加快学校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进程。反之,如果轻视教学档案、疏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则极容易导致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使高校的转型流于形式。本文就升本后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1.1 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

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反映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档案的内容庞杂,且形式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七类: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自编教材或讲义、校历、课程表等。(2)教学状态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选修课开课汇总表、教研室听课表(或卡)、教学实训、毕业实习资料(实习计划、实习任务指导书、实习学生分组情况登记表、实结)、实验教学文件(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实验成绩等)、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内容。(3)考务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系内和学校期末考试试卷、考场及监考教师安排等内容。(4)学籍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学籍登记表(或卡)、学生学籍变动、奖惩记录、考试成绩等内容。(5)教师工作量及业务考核方面:主要包括教师授课情况、工作量计算、承担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内容。(6)教学工作年度总结和教研、教改总结等内容。(7)师资培养方面包括师资培养计划、教师业务进修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材料。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术梯队建设;科研和教改实践、学术研讨等。

教学档案是全院师生的劳动成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系级教学历史真实面貌,体现了一所学院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1.2 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师、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既不同于文书档案,也不同于科研档案,其特点如下:

(1)档案来源的分散性。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教与学两方面材料转化而来,一方面包括了教育改革、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文件,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本校教学主管部门的有关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数据统计、分析资料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学生工作的总结、学生的实习鉴定、见习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绩和毕业论文等。

(2)档案的原始性。教学档案是系级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反映系级教学工作的全貌,记录着教学管理活动的真实过程。它主要包括系级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以及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等教学工作文件。

(3)档案的专业性。系级教学档案工作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也要根据系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的不同,遵循其专业性特点。

(4)档案资料的多样性。由于教学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必然会形成不同形式的材料。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教材、学生学籍外,还包括音像、电子、照片、光盘等类材料。

1.3系级教学档案的作用

(1)系级教学档案是真实的原始资料。系级是高校基层的教学部门,系级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资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地反映了教学工作的进程和特点,是今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和参考。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系级教学档案是重要参考依据。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开展教学活动,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必须切实掌握有关的档案信息。在熟悉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和处理存在问题时,不可能单纯地只凭个人记忆,而是往往需要去查阅档案记载。因此,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信息反馈都离不开教学档案,它可以为这些教学工作提供比较详尽的参考依据。

(3)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开展教育评估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无论国家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确定,高校在进行教学评估时,必然要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最终都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某一高校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在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时系级教学档案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是高校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2、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升本的院校一般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本科层次办学时间短,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专科层次的档案管理发展到本科层次的档案管理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加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教学档案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立和健全教学档案的归档制度,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新升本院校重点考虑的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投入放在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对教学档案管理没有高度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档案材料存在不全的现象,具体负责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业务体系指导和管理规章的约束。系级教学档案应如何保存?哪些文件材料由系里保存?哪些应交由教务处或院校档案部门保存?应如何整理文件材料? 没有统一管理要求。

(2)档案意识淡薄。系级档案管理是一种事后行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系级档案涉及教学、科研、学生等多种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文件材料等是个人的心血,没有必要交给系级保存、归档;另一方面,学生的材料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有的存放在学工处,有的存放在教务处,有的存放在招生就业处,有的分散在各系(学工大队部)中,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够完整,归档质量不高,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丢失,难以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

(3)教学档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新升本的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档案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秘书队伍的编制却没有增加,大多数还是一个人干。教学秘书往往兼职教学档案员,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因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无专人管理,无固定保管场所,大量的原始教学资料处于没有规范整理、零散而不成体系的自然状态。具体表现在该收集的材料没有收集,或者是只重视红头文件的收集,而不重视各部门、各系在运行过程中自己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的、真实的文件材料,致使教学档案杂乱而无体系性,残缺而无完整性,有些材料缺乏可靠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4)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少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能力较弱,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级档案管理的效率。

3、加强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提高档案意识,加强系级教学档案工作的管理

系级教学档案是院校教师及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材料,是院校教学工作方针、政策的真实写照,是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工作的范围已不仅是搜集、保管和利用档案,它的工作面已延伸到行政管理等方面,这些职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程度。

在院校中,档案工作是否得到重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评价一所院校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应重视和关心系级档案管理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真正纳入系级教学工作计划中,配备有一定管理水平且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切实提高系级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3.2 严格系级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归档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仅靠档案管理员的宣传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料时,要做到完整、规范并及时进行编目统计,使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同计划管理相结合,保证能按时完成建档工作。鉴于院校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可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两个时间定期收集整理、归档。对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要明确责任和任务,规定时限要求,并进行相应的登记、考核和奖惩,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3.3 系统、完整、科学地收集档案材料,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要提供一份科学完整的教学档案,必须从教学材料的收集开始。由于各院校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及内部管理模式的不同,教学档案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我院教学档案主要由下列部门形成:招就处形成招生、就业情况信息;教务处形成学生个人基本状况、学业成绩、毕业和学位情况信息;学工处和系学工大队形成学生在校表现状况和奖惩信息;各系形成学生学习考试原始记载和专业实习、实训状况记载信息等等。加强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因此,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应建立以档案馆为主导,教务处、学工处和各学工大队、招就处、各系为主体的教学档案收集网络。在“分类法”与“工作规范”的指导下,明确各级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实行分工合作,集中归类,信息共享,把静态的档案转换成动态的信息,为院校的教学和师生服务。

3.4 加强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教学档案是院校的宝贵财富,教学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如果档案工作仍停留在收集、整理、保管及被动提供利用的水平上,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的。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院校的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丰富性、教育性、综合性等优势,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料,使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合理的网络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系级教学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把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教学档案,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优化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个人简介:

第8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字:园林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园林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园林工程管理,有利于保证园林工程质量,从而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加强园林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园林工程管理,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整体水平,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我国园林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园林施工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施工人员素质水平不一。有些施工人员对园林工程存在着认识上误区,认为园林工程与一般工程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简单地铺铺草、种种树,对园林工程不够重视,导致园林工程质量下降。同时园林工程的利润颇丰,导致很多人涌入园林市场,造成有些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图纸,不能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2、设计人员与现场搭配不当

高质量的园林工程需要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相互配合,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但是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为这是施工单位的职责,因此该单位相关人员很少到施工现场,因此不能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以至于施工现场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再加上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层次不同,有些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把握设计意图,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施工,而不是严格按照图纸。

3、工序质量管理不严格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土壤和植物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园林工程建成后的植物存在生长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园林工程,造成园林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三、加强园林工程管理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单位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园林工程的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调整施工队伍结构,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园林工程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认识到园林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是简单地种树、铺草等。在施工前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并组织其进行定期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园林施工还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出现问题能够落实到个人。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明确施工工艺,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进行施工,出现问题及时反映,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效果和质量。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做好园林工程建设,园林工程管理单位,要根据快速发展的园林事业,加大其投入力度,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措施。

( 1) 准确把握设计意图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能单纯地按图施工,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了解与掌握设计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设计意图,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 2) 严格把关材料采购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不仅要做好水电材料、土建材料的采购工作,而且还要做好苗木的采购工作,因此必须做好苗种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工作,同时在与运输过程中要做好植物的防护工作,减少或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3)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园林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与管理人员密切相关,因此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我国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合格,如园林项目的管理人员由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监管,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导致园林工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如在施工过程中,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自然环境,掌握当地树种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园林工程植物的栽植。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 4) 加强工序质量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园林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规范和严格按照图纸,如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必须考虑到苗木栽种的季节及栽种后的养护工作,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修剪、养护,从而实现最佳的绿化效果。

四、园林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一)做好预算编制,全面落实成本控制园林工程的成本控制应从设计阶段抓起,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同步编制出各个工程项目的预算,并编制工程成本计划,初步计算出园林工程的支出费用,以此作为工程成本预算。在后续施工期间,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因素、价格因素等,工程整体成本有可能会随之变更,因此,即使已经大致确定了工程的基本造价,但这并不能代表工程的实际成本,因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三大要素均是决定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应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中,才能确保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二)制订成本管理制度,避免成本控制工作脱节为了避免成本控制停留于表面形式,应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园林工程成本控制管理工程具有系统性,各个管理部门和管理层需要紧密配合,一旦出现管理脱节的情况,将会影响成本控制管理的整体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应结合工程竣工核算及阶段性核算两个部分,建立竣工结算、月结算、季结算及年度结算等核算程序。制定激励机制,促使各个管理部门相互协作,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确保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三)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进度

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对工程成本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对工程质量、材料耗损等造成影响,因此,工程项目经理应向每位管理人员反映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材料成本及管理费用支出等,一同探讨园林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激励措施,共同努力实现成本管理目标。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对于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做贡献的员工,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合理安排工作应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安排各项施工工作。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后,应不断完善,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成本管理工作。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注重过程管理,做好成本分析工作,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共同协商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奖罚分明,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成本控制效果②。另外,对于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应安排好施工时间,保证施工机械等设备到位,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五)做好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减少工程成本

1.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应重视园林工程的功能,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仔细分析每个施工环节,尽量减少工程成本。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应做好沟通工作,大胆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性价比,用最低的成本预算,建设最高档次的园林工程。

2. 施工阶段: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合理计划施工任务,根据施工工序计划施工进度,并反复分析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整体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分析施工机械、施工材料与各项人工,争取在工期完成三计划的安排,并在工程成本与工程工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确保如期完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成本。安排好各项施工工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确保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工程管理阶段: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园林工程属于系统工程,施工程序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时,常出现绿化工程与配套工程施工程序不同步的情况,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完成了绿化工程,但还未开展配套工程。例如,在花木种植或草皮种植时,应先培养植物生长土壤,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良,并对土壤成分进行调整,使其达到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佳状态。培养好种植土壤后,再种植花木或草皮,这样一来,就不会延误工期,也不会损失已培养好的种植土壤。但在进行园林施工时,常发生施工工序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种植土壤已完成培养,但要进行种植时却发现并未按时购买花木或草皮,因为工期延误,使土壤养分流失,导致土壤损失。这样的施工问题说明,工程施工设计不当,导致施工工序脱节,应对施工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避免因施工管理不当造成成本浪费现象。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也随着不断发展。建设优美的园林工程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目前它的管理与成本控制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故加强园林工程的管理以及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夏琳,周咏. 关于园林工程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思考与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1:287+292.

[2]健榕,陆毅宾. 园林工程管理及成本控制[J]. 价值工程,2010,24:73.

第9篇: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一、“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内涵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一般都是“物”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把“人”看成是达到目标的方式和工具,对“人”的管理就变成了对“人”的约束和管控。“以物为本”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组织性、制度性和模式性,强调整个管稳定性能的维持,这种压抑人性的管理模式扼杀了人个体的意愿,不利于“人”的发展。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把“人”看成是一种最基础的具有价值倾向性质的判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确认对此的管理措施、方式、途径等。“人”在这里被看成是管理范畴内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因此,“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最初确定以“人”为主体地位,而后围绕着这个主体调动整个管理团队成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开展所有机构或单位的活动的一种管理模式。

借助于“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机构、单位、团体等可以达到物尽其责,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而且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开拓人的体力、智力、脑力等,进一步提高人的优秀品质和坚定意志力。使得人能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满足生存这个最基础的需求之外获得更加全面、健康、完善的提升和发展。

二、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1.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这方面,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过度注重于开发、培养和训练行政人员和政工型管理者,但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与之相比就显得很薄弱;其次,在薪酬管理方面,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还保留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和的计划经济体质的观念;最后,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显得过于“平均主义”而抑制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力、潜力的发展。

2.管理机制缺乏规划

由于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所以大部分公共部门的职员并没有科学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得职员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和自我价值和目标的实现与单位的利益和发展缺少关联。如果公共部门缺少符合职工个人特点的人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对职工个人的发展和上升、提拔缺少科学的引导,就会导致职工个人发展途径、成长道路、上升空间和奋斗目标等的缺失。此外,在员工的培养方面,正是因为缺乏人性化的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公共部门管理者为了单位利益,往往只重视职工特定的一项或者几项的技术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却忽视了职工个人的心理需求。

3.人员配置不够合理

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配置这方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编制,所以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有些单位内部建立了公开选拔干部及任用等机制,但是因为单位整体的市场机制作用性薄弱和人员的竞争意识不强,这些单位的人员配置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完善,所以仍然存在着许多人力资源的浪费、闲置和冗余等现象。招聘人才机制不科学、人员录用没有针对性、人力资源的配置没有以相关制度和岗位编制实际情况为基础,就会造成职工与岗位不匹配从事的工作不相符、部分岗位人员不足或者冗余等现象的产生。

4.激励机制缺乏创新

我国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对职工激励这方面采取的也是“以物为本”的激励机制,首先,这种激励机制对职工薪酬的设定过于注重平均主义而不是有层次有差别的激励机制;其次,“以物为本”的激励机制单纯地重视薪酬、各种奖金、福利等物质的奖励方式;最后,这种激励机制的“官本位”色彩非常浓厚,往往用官衔高低来衡量职工的地位价值和薪酬的主要标准,这种陈旧的激励机制中的管理者缺少对人才的赏识,忽视了员工的个人的才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压抑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抑制了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对工作的创造力。

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是将“人”作为管理中心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一,在管理观念上,这种管理模式不只将人当作管理的对象,更将人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即相对于其它“物”性质的资源来讲,单位将人力资源看成最宝贵的资源;第二,在职工地位这方面,“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把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对象和主体也就是职工归纳到决策层里,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对整个单位的管理和决策中去;第三,在职工素质方面,“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职工培训机制,加大培训经费,在了解职工个人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对职工开展更加贴合实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各方面的素质。

2.完善的开发与培训机制

首先,在对职工进行开发与培训的前期工作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设定更加完善的职员选拔机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职工选拔计划,采用合理的职工选拔手段,用“伯乐相马”的选拔理念选取最合适的人才。只有这样的选拔机制才能开发能够胜任岗位职责的人才,也才能达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目标。

其次,在对职工进行开发与培训的工作时,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开发和培训机制,将开发储备人才和培养重要人才当成开发与培训工作最为重要的任务。这种机制对全体职工按照职位的高低的不同实施层次性、阶段性、针对性、分批次的开发与培训工作,并按照期限、内容、任务等要求达到培训目标。此外,在对职工开展开发与培训任务的同时,也会重视提升职工的心理素质。

最后,在对职工进行开发与培训的任务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员工考评机制,从廉、绩、勤、能、德五个因素对职工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评。坚持公平、合理、平等、公开的考评原则,充分激发所有员工对工作的创新精神、积极主动性和工作潜力。

3.人性化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第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激励机制将传统的物质激励与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物质激励上,通过上述的考评机制,按照考核结果及单位的收益成果,分层次地对职工进行薪酬、实物、分红等物质奖励。这种物质激励机制将会使得职工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关注单位的效益,为了单位的发展而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精神激励上,人力资源管理者为全体职工营造一个和谐、有爱、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并注重于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为职工提供足够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第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建立真正的人性化的竞争体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将有管理才能、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分配到管理和技术人才岗位。此外,对全体职工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化管理体系,按照员工能力的大小等方面在单位内部进行一般岗位灵活调动、领导岗位公开竞聘的竞争机制。同时,注意分批引进专家、技术等人才,通过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挖掘职工的工作潜能,促进职工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