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古建筑设计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建筑设计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建筑设计规划

第1篇: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规划;研究

前言

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关系到区域或者城市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城市或者区域各项职能的发挥,是一个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建筑规划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理性分析,群策群力,共同解决。

一、我国城市建筑规划的现状

首先,城市应该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和场所,大多数城市建筑规划具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功能区,以满足不同文化阶层、职业、年龄的人对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在发展中暴漏的问题,如城市建筑设计内容单一,缺乏城市固有特色,大多数城市的建筑环境着商业功能显著,注重以明亮的商业中心建设为主,而在居民区、休闲广场、文教场所等无经济利益功能的区域就大显失色,城市建筑规划格局的分配不均衡,商业化倾向严重,势必导致城市夜环境的负面发展,不利于市民身心健康和未来城市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次,城市建筑设计缺乏整体性和尺度感。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负面的规划设计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设计的整体观念造成的。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景观繁多,只注重宏观建筑的设计规划,而忽视了城市建筑规划细节的建设。缺乏人文气息和绿化意识,此外,建筑设计上也有商业化的趋势,很多企业利用宣传广告,失去了城市建筑规划色建筑对于城市整体设计的点缀作用,另外,建筑设计单一,缺乏特色和与环境的互补性,不具有整体协调的功效,规划衡量的的尺度感不强,使城市失去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此外,在许多大中城市,缺少独特的发展规划,缺乏统一性,设计规划不科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浪费。因此,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提高城市景观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水平,科学地规划建筑的构造和景观的设计,达到建筑规划与周围人文环境的互相和谐发展。

二、城市建筑规划的原则

为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建筑规划应贯彻以下原则:

1、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现在每个城市都已经编制了自己的城市规划,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指针、依据,基本改变了过去盲目建设的局面。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编制、批准的城市规划并综合协调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严格审查和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来防止和抵制可能因突破城市规划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隐患的短期建设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对建设工程性质变更和新建、改建和扩建中违反规划要求的应及时查处。

2、建筑规划必须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它是人对环境的一种感受。领域感的形成,要求城市空间应具有丰富的层次,以适应人们多种行为活动的需要。为此,建筑规划必须要有一个整体性。建筑形式的整体性,要求建筑形式的构成必须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结构形式相协调、相适应,并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创造整体环境的秩序。

3、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道路被“开肠破肚”,这样不仅妨碍了交通,而且也造成了资金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只注重了地面建设而不注重地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三、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发展的方向

(一)城市建筑规划应该顺应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城市环境相适应

城市建设因为城市本身的地域性、气候性和各种人为的因素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筑规划应该顺应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城市特定的资源和条件,发展特色的城市建筑规划。例如武汉素有“千湖之城”的美称,各种水资源的利用可以为武汉城市建筑规划添分加彩,这也可作为武汉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之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北方的平原城市与南方的山地城市,建筑规划肯定会各有特点,这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地质特征的不同,建筑的高低层次不一样,与城市自身的环境相和谐,与城市的内在秩序相结合,与城市的整体结构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城市格局。

(二)城市建筑规划应该要注意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建筑艺术值得我们去借鉴,这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特色的一张明信片。苏州的园林,丽江的古镇,开封的古街等都是我国的建筑珍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不应该是以牺牲古建筑为代价、侵占古建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获得城市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这些历史建筑应该得到特别保护。政府要高度重视古建筑以及其周围的建筑规划。古建筑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要做到古今、中外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古建筑的生存不仅只是在保护的层面上,还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一个城市需要古建筑来加强城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魅力。

(三)城市建筑规划应该突出城市特色,避免盲目跟风

一个城市的建筑规划是一张城市的明信片,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建筑规划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前预知规划的效果,指引城市建筑规划的发展方向。在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盲目跟风、普遍抄袭的状况下,城市建筑规划突出城市特色,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建筑规划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城市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经济特色和政治特色。

(四)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提供充足的绿色环境

城市建筑规划就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精神享受上的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态、人文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城市多一点绿化,对人的吸引力就越高,相对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城市建筑规划应该留有足够的绿化用地,以便居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当今发展的生态建筑正是顺应人们对于人文环境要求的产物,通过科学的设计,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是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共同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服务。只有在城市建筑规划中融入生态、自然的概念,才能激发人们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绿色环境的发展。

(五)城市建筑规划应该优化产业结构

城市建筑规划不当,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出现问题。在一些欧美国家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状况,由于居住、教育、医疗、就业等饱和而使经济衰落。我国的城市建筑规划要对工业生产所带来的聚合效应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适当扩大建筑规划区的规模,以适应产业结构的改变对周围区域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应该加强建筑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旧城区的改造,使建筑规划区不仅是适应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同时还是有理想生活环境的居住场所,带动周围的小城市或者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2篇: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1984年,法国建筑师夏邦杰第一次来到中国,后来,他形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像鲜花盛开一样”,虽然不发达,却充满活力。从此,这位法国人爱上了这个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他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到访中国各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出身艺术家、同时也是商人的夏邦杰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他索性每个月都到中国停留一个星期,将夏邦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拓展到中国各大城市。

如今,夏邦杰已成为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国建筑师代表。他的合伙人兼设计总监安东尼(Antonio Frausto)也加入到中国建筑变革的巨大浪潮中。因继承和延续了夏邦杰建筑思想的精髓,安东尼对二十一世纪城市的遗产保护和建筑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二十几年前初到中国的夏邦杰一样,安东尼惊讶于中国既拥有灿烂的古老文化,同时又具有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城市记忆的纽带

热道:夏邦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世界各地的城市遗产保护,您眼中的城市遗产是怎样的概念?城市遗产保护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和您的团队在具体的项目操作中,遵循怎样的思路?

安东尼:所谓遗产首先是跟一个地区地域里所有的文化传统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地区的遗产都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是每个地区的人民生活追求的一种载体。与此同时,遗产的保护在一座城市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应成为城市的包袱。任何地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遗产政策的制定都不应该是死板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应体现出灵活性,有一定的尺度。

当我们到一个我们所不认识的地区参观的时候,所有的遗产都会告诉我们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当一个地区的遗产保存完好的时候,就可以让人看到这个地区的历史,跟今天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对比,才能让人知道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今天,以及未来将会往哪里走。所以,遗产是联系一座城市记忆的纽带。我们在成都非常欣喜地看到了诸如宽窄巷子这样的项目,它们重新激活了那些原本古旧的文物遗产,让后者有现代生命力,与我们当下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除了宽窄巷子这样的名宅遗产,城市里还有很多工业遗产,比如我们在上海正在做一个国棉厂的改造项目,纺织集团想要把它改造成一个国际时尚中心,以后上海的时装周都会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这个地方,已经不再生产纺织布料了,但我们将工厂原址重新设计规划,而建成后的新项目又体现的是上海的现代产业――时装业,这样的改造项目实现了产业转变,同时依然体现了这个地方文化命脉的延续。

热道:欧洲人如何看待一座城市的遗产?在城市遗产保护方面,欧洲城市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

安东尼:在欧洲,因为二十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欧洲人对历史传承对遗产保护如此重视,跟战争曾经带来的毁灭有关。尤其是一座城市被战争摧毁后,人们会特别想要把战争夺去的历史找回来,所以欧洲人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那些被战争毁掉的东西重新建起来。这个话题因此显得特别沉重,欧洲人对历史的东西如此热爱,他们拥有一种集体的怀旧心理。

另一个层面是,虽然整个欧洲在大的文化维度上是一致的,但每个国家因语言、习俗等不同,又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每个国家为了体现出和别国的差异性,就必须把各自的历史留住。另外,欧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老城区,住到了郊外。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又发现,市中心被忽略了。于是人们又开始重新集中到市中心,市中心密度重新加大,需要对市中心原有的建筑设施进行改造,让其重新适应现代社会的运转功能。

中国人的神奇双手

热道:夏邦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少数几个不同建筑风格可以共存的国家。您如何看待这句话?对比欧洲,中国城市及其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有着怎样的特征?

安东尼:首先我完全同意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地方。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度,同时中国人又在不停地追逐新事物,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永远不会满足。在中国,不但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存在,而且有不同尺度的建筑共存。而且很多城市,不同区域的密集度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的生活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段,生活节奏很快,但稍微往外走,就会发现一些非常安静、闲适的地方。

在欧洲,很多设计师都会抱怨,政策制定者对于新建筑理念不够开放,不够开明,总是延续过去。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很多人都说像博物馆一样,一切都已经完美无瑕,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再加进去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走,因为每一件东西都是珍品。所以设计师会感觉到无事可做。而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设计师想做一件事情,立马就可以实现。这个速度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座城市变样,在欧洲,则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小小的变化。

热道:我们知道,美国是融合文化最成功的代表,目前,文化融合的趋势已经深入到建筑领域,在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方面,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如何才能完美结合而显得不突兀?

安东尼:美国这个国家原来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历史非常短暂的国家,在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土著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它的国家文化是完全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的。到后来,人们开始共同去寻找一种构建新生活的价值观,于是有了民主、自由、奋进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所以,美国的建筑文化自然也体现了这样的融合理念。

具体到建筑行业,要做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就要让人感受到既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又要是一座绝对现代的建筑。同时又要能够吸引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要是一座世界性的建筑。因此,首先要深刻感知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不是说一座房子的外在形质是中国风的,它就会受到认可。

热道:作为一名对中国建筑颇有研究的建筑师,您眼中的中国建筑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建筑令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安东尼: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建筑一些最基本的特征,比如尺度、外观和设计理念都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许多中国建筑的外观看上去都很威严,而里面往往是另一个世界。当人们来到一座中国建筑的大门口时,很难想象建筑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进去后,才会发现是另外一个天地。这是我发现的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

中国建筑的这种特征,其中有很多奥秘,包含了很高的技术含量。中国的传统技工拥有很独特的技能,往往能在修房子的时候想到一些很奇妙的解决方案。建筑设计要与工匠的技能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修建的过程中,会不停的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候要不断地想出一些方案来解决它。这些方案不仅要实用,还必须要有创造性,要足够美观。

中国人可以用他们的双手创作出许多东西,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欧洲的手工业只能做一些很细小的东西,其它大部分东西都要用机器才能做出来,因为欧洲人觉得手工做的东西都是不坚固的,是容易坏掉的。但是中国人可以用双手做出那些看上去非常坚固的建筑雕塑,这就是中国的财富。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建一座可以将中国人手工价值最大化的建筑。

历史与当下无缝连接

热道:以旧变新是城市遗产保护的核心命题,对比中国和西方,如何在不改变古老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达到创新的效果?

安东尼:要更新一个旧的建筑,首先要对其非常了解,它用的什么材质,使用的什么系统,手工方面是如何完成的,等等。我们通常发现,在古建筑里,会使用一些天然的材料,这些天然的材料在西方被认为是贵族化的东西。在欧洲,通常是用大的石材,在中国,通常是用木材。在更新的过程中,这些过去的材质是一定要保留下来的,同时要将满足现代化生活舒适度的功能性元素融合进去,比如加入隔热系统、净化系统、更好的卫生条件、音响效果等等。同时,还要在变新的过程中与城市本身进行无缝连接。

热道:成都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中国的古建筑与周边建筑看上去很不协调,而国外尤其是欧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成都在古街区改造上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安东尼:虽然我只在成都待了两天,但我感觉成都是一个很亲切的地方,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它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虽然这座城市街道很严密,但与此同时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绿化,让人觉得是一个能够透气的地方。

成都的宽窄巷子,我认为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一块区域与外面的现代化生活形成一个过渡和延展,让整个城市有一个连续性,而不仅仅是圈一块地,弄一个仿古街区,外面停满了汽车,大家蜂拥而至,到这里来消闲,像迪士尼乐园似的。应该让这里成为城市很自然的一部分。

第3篇: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规划;城市建设;重要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建筑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诠释。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还能指导地区发展潮流。一个城市塑造的风格和风韵都在规划师手中完整体现出来,规划设计方案的完善和创新成为打造高质量建筑规划的重要手段。城市建筑规划能够统领和协调城市中的各部门的专业规划,城市的建筑规划事业也将有更加全面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建筑规划发展目标能够更加贯彻落实,从而保障了建筑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让城市的建筑更好地造福人们,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 城市建筑规划重要意义

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加快。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做好城市建筑的规划,该项工作对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如何合理调控城市建设中所受到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有效回避不利影响。一个城市想要科学、健康地发展,必须合理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有利因素。城市建筑规划能够决定城市功能和环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巨大的影响。想要建设适宜发展的城市,就必须做好城市建筑规划,以保证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以发展为唯一目标,发展的同时要考虑环境的承受力,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建筑规划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促进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而不是建设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城市建筑规划主要从城市人口、资源等方面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以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经济性、降低污染成本、提升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

二、做好城市建筑规划的有效策略

1、要有统一城市建筑规划的理念

我们要积极地更新观念,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进一步地深化和细化城市建筑规划这项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工作,对城市的整体状况进行科学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全面整合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在制定城市建筑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和功能区分时,应符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发展形势,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城市的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将城市的形象作为重要的规划管理环节。

2、坚持科学、合理规划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先进行城市规划,然后再进行建设。对城市的整体状况应当有科学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在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区分、专业规划时,应当符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展设计应当考虑发展中的维护,明确城市规划需要时也应结合城市发展形势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将城市的形象作为重要的规划管理环节。规划后应当分步骤实施建设,不能因规划的不足造成后天建设的落后,进而衍生出建设问题,如重复建设,这样就造成了投资的浪费。

3、 城市建筑设计规划应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的建筑特色是一个城市外在形象以及内在精神的充分体现,进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前看到建筑在城市中的规划所产生的效果,为城市的整体规划指出更好的发展方向。前面提到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盲目的跟风以及抄袭现象,缺少独创性,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建筑规划在突出本市特色方面的任务显得迫在眉睫。一个城市的特色具体体现在城市的历史、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在对城市建筑进行规划时应对于本城市这些方面的特色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分析,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格局。

4、城市建筑规划体现城市文化,避免城市形象低俗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建筑历史悠久,城市建筑规划应该借鉴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结构的精华设计,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建筑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还包括对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果忽略了建筑文化本身,即使建筑宏伟、豪华,也会给人留下平淡无奇的印象。每一座城市建筑的总体规划都要以文化战略目光进行全盘审视,进行理性与深入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城市性格的塑造是通过城市外部形象与城市软文化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形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性格,而建筑又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代言人。一个文化发展成熟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凸显了城市的个性,城市的特色越鲜明,城市的品味和形象就越高。许多城市都有着让市民为之骄傲的城市建筑,比如北京的故宫、拉萨的布达拉宫、罗马的万神庙和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国家甚至是世界瑰宝,他们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也塑造了城市的形象。

5、城市建筑规划要考虑历史遗址、古建筑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对峙的历史阶段,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处在一个最关键、最紧迫的时期。城市的历史其实就是建筑的历史。城市建筑规划不能只强调扩大现代建筑的建设,一味的缩减城市古迹的留存空间,而应该在城市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保留一部分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古建筑群,从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也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理论。例如,北京将发现的最后一个明城墙遗址,建成了一个著名的遗址公园,有效地对其进行全面保护。

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较明显的浪费现象,能源消耗量大,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管理时,规划者应当具备节约资源的意识,处理好规划管理与生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在生态平衡思想的指导下,应当实施有效的生态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节能减排。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模式应当进行改变。应执行严格的能耗控制和建设项目的能耗审批,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推广进行低碳建设,构建节能型新城市,实现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7、 引导公众参与

为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应当强化信息公开、信息透明,从而使公众能够了解参与的程序,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管理中,使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已经参与到了城市的规划中,因而他们的城市规划都直接体现了公众意志。公众参与度要想提高,首先,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迎合公众的生活需求,因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满足对象是城市居民,因此,迎合公众需求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其次,城市规划应当对一些资源,诸如稀缺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综上所述,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是我们的主要活动区,也是社会发展的经济中心和文化聚集地,城市的发展程度不仅表现出了国家社会的综合实力,更体现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我们绝不容许任何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前进的铿锵步伐。对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依靠科学的方式妥善处理,不能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要真正的发挥出城市建筑规划的作用,为城市建设注入正能量,使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曾光.刍议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 经营管理者. 2011(04)

[2]何丽兰.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变迁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4)

[3] 夏金霞,屠龙威,盛维华.试论中国园林文化在我国城市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04)

第4篇: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关键词:南后街;地域文化;修复;传承

福州,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基本维持了明清时期以来的城市格局中,福州形成了以自北而南贯穿全城的八一七路为中轴线的“城中有山”的“三山、两塔、一中轴”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位于福州城区中心的三坊七巷、东临八一七路,南接吉庇路和光禄坊,西靠通湖路,北至杨桥路,其内深宅云集,大院比肩。而在三坊七巷中的福州南后街北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m左右,南后街牌坊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古街区建筑格局、明清古民居、名人故居等都是人类的一种物质文化遗产[1];而存留在坊巷中的诸多民间习俗、民间工艺等则是人类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后街在三坊七巷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不论是普通商业还是文化商业都是三坊七巷所固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街区日渐衰败,为保护这座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古街,保护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其修复与重建的意义重大。

1 福州南后街的修复景观空间特色

在此,以三坊七巷中的南后街修复景观的空间特色为例,分析福州地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在南后街中各景观要素中的应用。在现有的三坊七巷中,居住用地占57.8%,而商业用地占9.9%[2],也就是说以居住为主的坊巷中还是有着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福州传统建筑及文化特色的里坊式街区。在对其进行景观修复的同时,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文化与商业并重,景观与建筑的融合。规划后的南后街的功能被定位为传统文化商业街,这一定位使福州南后街的景观修复具有高度的传承地域文化特征的综合,沿街的建筑立面均采用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风格,继承与参照福州地域传统文化,就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和情感的认同,有了存在于此时此地的意义。

南后街的景观修复体现在“外在修复”与“内在修复”的并存。外在的修复主要体现在形似方面,而内在的修复重在神似方面。这其中形似属于较低层次,属于表象的东西,也是景观艺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最低要求;而神似则是我们在对地域文化深刻理解、吸收的基础上对其精髓的升华,也是我们设计追求的目标。形似,神似,形神兼备,形似中有神似,神似中有形似,二者共同交融于设计中[3]。在南后街中兼具文化、商业以及旅游为一体的商业文化街的景观修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1.1 尺度宜人,空间通透

自杨桥路口至吉庇路的南后街长634m,经过景观的修复后,街内路面宽度扩展到12m,其中,位于中间部分的主要步行街街宽7m,两侧路侧带为2~2.5m左右。沿街的商铺建筑均为1~2层,临街狭长排列,街道氛围感强。其景观尺度比H/D=1:1,产生了古典式方正构图和韵律的统一,这种舒适的尺度与坊巷间的小尺度空间相比给人更为畅通的行走空间。时而漫步,时而驻足、时而快速穿过,都为游者带来舒适方便的流通空间。对于南后街这一突出的商业文化空间,其宜人的尺度感为其便于进入的功能而增添色彩。多个出入口也起到了欢迎游客穿越及逗留的作用,使过往的人们真正体会到步入其中,体现了参与的自我实现性。

1.2 传统建筑与当地材料的融合

在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应该体现现代建筑的地域性,并且继承和发展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建筑特色。南后街的建筑是福州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的体现。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中的南后街从其商铺建筑到景观细节,均保留着明清至民国时期亦商亦文的传统地域风格。

1.2.1 南后街的总体建筑风貌以木构建筑(柴栏厝)为主,并伴有少量近代砖石及粉墙结构建筑,体现出福州传统地方商业建筑的主要形态。其现状多为“鱼鳞板”式外墙。“鱼鳞板”是在木框架外满铺8~12cm宽的木板条,体现杉木的感觉,有横铺、竖铺、斜铺几种方式,但主要还是以横铺木板条为主。一层多为插板门,二层“鱼鳞板”开小窗,立面较实[4]。福州南后街的二层商业木构建筑是福州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为福州古民居文化留下重要的研究价值。此外,南后街中的三坊七巷美术馆更是运用了福州传统建筑的特点:“粉墙黛瓦”来诠释不同于普通传统商业店铺的建筑设计。南后街中的青砖建筑采用主立面灰塑点缀,砖缝小,形式多样,二层运用民国时期特有的洋楼铁栏杆及彩色玻璃窗,带来与明清时期不同的西式风格。

第5篇:古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科学定位 春风化雨润心田

在山西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古城三件宝中,漆器列为首。平遥推光漆与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扬州点螺并称中国四大名漆器,推光漆髹饰技艺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平遥推光漆器产业列入晋中市文化产业“五个一工程”项目,同时也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列入重点扶持文化项目之一。2012年,平遥县将漆器产业列为全县8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同年8月,围绕着推光漆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平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平遥推光漆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规划,并提出了打造中国漆文化产业航母的发展理念。

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而平遥古城内售卖的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据说为漆器中精品。平遥推光漆器之所以闻名,主要是“一漆二艺”。所谓“一漆”是指平遥推光漆器所用的漆是漆树上分泌出来的天然大漆,不仅具有防潮、防腐等功能,而且还耐高温、耐磨损,触摸时手感温润。而所谓的“二艺”是指传统平遥推光漆器的精细工艺流程。与现代漆艺相比,平遥推光漆器从画面创作到最后的修整,全部都由民间艺人手工完成,包括熬漆、刮漆、髹漆以及装饰彩绘等等多种工序。

作为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经过细砂纸、优质椴木、手掌以及少女的头发分别对漆面进行上千次的打磨后,漆面就会呈现出光亮如镜的效果。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经久耐用,一般可以用上一二百年,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要使得平遥推光漆器的外观绘饰金碧辉煌、具有皇家气派的话,还需要高水准的画工技术。一般来说,从事平遥推光漆器的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作为平遥推光漆器中最有特色的工艺,镶嵌工艺则要求工匠们把河蚌壳、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和蛋壳加工成各种形态,再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的镶妥粘牢。装饰工艺除了描金彩绘,还有堆古罩漆、石刻镶嵌、雕填呛金、剔犀刻灰等。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古雅、色彩绚丽、装饰精美。

挖掘内涵 文化营销聚人气

漆器文化历史悠久,平遥推光漆器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20年的历史。推光漆器从明代就大量生产,其产品曾远销东南亚,盛极一时。后因体制和市场的原因走入低谷,但传统工艺一直传承至今。2004年平遥推光漆器厂破产后,几百名工人分散在百余户生产作坊,各自经营,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销售上未形成合力,各个作坊为追逐市场和利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平遥煤化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发展文化支柱产业的号召,于2010年购买原国有破产企业平遥第二针织厂改建“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在古城内原平遥二针厂区筹建集漆产品研发、制作、观光、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示范基地,总投资2.2亿。2011年注册资金2000万正式成立了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唐都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遥支行等五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平遥推光漆产业开始与金融、科技、教育实现全面融合,开始走上产学研可持续发展之路。

唐都推光漆器被誉为“平遥送给世界的新名片”。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赏、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总建筑面积23000余平方米,是漆器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台。自主研发生产各种中高档漆器家具、座屏、围屏、挂屏、挂板及工艺礼品、旅游纪念品等,并取得自营出口权,成为山西省平遥县拥有自营出口权的漆艺文化产业。

中国推光漆艺博物馆于2011年改建完成,投资1000万,总面积4500,现平遥推光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担任馆长。主要收藏、展览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中国漆器珍品和平遥推光漆器最高水准的大师精品,汇集中国四大漆器扬州漆器、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成为中国漆器的集散地。博物馆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平遥)漆文化艺术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余万人次。

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耿保国、薛晓东、黄琦、刘金海、胡晓明组成创意设计团队,为中国漆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培养年轻一代的漆艺人才,唐都推光漆器培训和研发中心,研究并开发推光漆器新产品和新工艺,面向全国培训漆艺新人,传承传统技艺。聘请乔十光、周剑石及各地知名漆艺大师授课,新建总面积1119的国际漆艺艺术家大师工作站,为其创造舒适的大师工作环境。中央美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集团、山西古建筑研究所组成了策划团队,对平遥推光漆艺产业园进行了整体、全方位的设计规划。

品牌战略 文化产业翻新篇

创意园是集推光漆器保护开发、推光漆器生产销售、推光漆园区旅游观光、推光漆器材料研制、中国漆器集散交流、漆文化研究传播为一体的漆器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平遥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发展目标是带动平遥漆器行业总产值翻三番,实现由群体规模向经济规模的转变,把创意园做成“大产业经济,大旅游资源,大文化使者”。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漆器产业体系,使平遥漆器产业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