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的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0多年来,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总量1/10以上的粮食,每年外输粮食或粮制品300多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丰收奇迹从何而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摇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打折……专家们给出的种种答案中,矢志不渝地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向科技要粮食是共同的答案。
近年来,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重点推广了机械深耕、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旱作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关键性耕作技术。全省万余名农业科技人员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丰收的“守护神”。现在亩产“吨半粮”已是家常便饭。在鹤壁市浚县王庄乡,2010年已创出3万亩连片小麦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611.6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淇滨区矩桥镇刘寨村小麦万亩示范方更以平均亩产695.4公斤,刷新了全国万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最高纪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小麦已经历了10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都释放出巨大的增产能量,能使粮食单产提高10%以上,品种创新已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年增20%
科技缔造了丰收,加工创造出增收。粮食的分量不言而喻,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价也不现实,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如何让这片土地生长出更多的财富?在这个问题上,河南几届领导班子的思路始终一以贯之:把农产品转化成食品,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迅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到2009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已突破30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河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以双汇集团为例,每年就可加工生猪1500多万头、羊1000多万只、牛50万头、鸡肉和鸡蛋4万吨,转化粮食60多亿公斤。而全省每年已可加工粮食700多亿斤,肉类140多亿斤,奶类及奶制品80多亿斤,禽蛋80多亿斤。
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导向和购销订单,不仅保证了河南农产品的销售和增值,还反过来带动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全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向优势产业集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一批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以黄河滩区奶牛、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以及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洛阳牡丹、开封、许昌花木、信阳茶叶、焦作怀药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达6242万亩,养殖基地养畜量6591万头,养禽量8.3亿只。产业链条一头连着耕地,一头连着加工厂,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农田正在成为产业化的“第一车间”,“种粮食”变成了“种工厂”。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河南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壮大了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以科迪食品集团为例,该企业是以做“农”字文章起家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该企业一头深深扎根“三农”,一头连着大市场,走出了一条“种、养、加结合,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形成了科、工、农、牧、商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带领当地十多万人进入产业化经营。作为近两年全国乳业的一匹“黑马”, 科迪食品集团围绕培育优质奶源基地,不仅带动了周边奶牛饲养户10000余户,还辐射拉动周边30多个乡镇、30多万农户种植芦笋、甜玉米特种蔬菜和牧草,养殖、种植两项就每年给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亿多元。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130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龙头企业达6248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有500家,3亿元以上的100多家。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2.3万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吸纳就业12.6万人。全省约有1052万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进入市场,有6000多万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中增收近2000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锋认为,在河南,农业龙头企业无疑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尽快实现的重要力量。没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消化吸收,直接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农民,受困于卖粮难,难以实现增收;没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河南农业将一直深陷卖原粮的发展窘境,那么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提升当地财政收入的多重发展目标,也将成为空谈。通过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大、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举。
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田野里育出六成“中国名牌”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问题;研究探讨
现今我国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不充分、生产环境质量下降、产业链不完全、经济效益增长方式偏低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新式农业增长经济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1.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农业经济分布较为分散,且农业经营者的思想认识较为落后,经营模式观念陈旧,对于循环经济意识不足。一是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许多的经营者对产业模式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比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农业经济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逐步调整,同时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没有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在具体的运行中没有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直接的联系起来,这就造成了产业模式升级的盲目性与落后性。二是在思想意识上,在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建设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单纯而盲目地追求速度。三是在传统耕作方式依然广泛性的存在广大农业经济中,循环经济在我国农业经济中还没有被经营者广泛接受。其次,我国农业技术的研发并不发达,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也不到位。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循环经济中较为核心的技术,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投入不足,在技术的推广与技术服务辐射的范围较小,在很多地方先进的技术未得到经营者应用,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还仅存在于大型企业,并没有形成企业间联合攻关的局面,而且多数企业和经济需求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当地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2.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农业经营者的思想意识,树立良好的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新思路,在地方政府和广大的农业经营者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全新的思想认识,树立循环农业发展新理念。这就要求推广者与经营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先进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广泛的实践过程中将循环农业的思想与模式中运用有效的模式进行整理总结。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广泛的传播方式进行有效的宣传,使广大农业经营者和农民群众能够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逐步地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强化先进的生产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革新氛围。第二,加快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性,不断地提升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加快培养循环农业科技的人才推广与实践。在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要想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广泛的推广,就需要更多的农业科研人才的投入,特别是在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与培养。但是现在的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将成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在技术层而上,循环农业经济还没有建立全方位、系统集成的农业技术体系。因此,在后期的产业模式升级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大循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规划。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新型科技人才。同时广泛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先进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用来进行示范与推广。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农场,在农户、乡村、园区、区域四个层面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循环农业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循环农业的推广与实施积累宝贵的经验,也为国家制定准确的循环农业发展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第三,加强和完善循环经济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结合。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最为重要的是农业生产者的参与,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的未来发展方向并非是单纯的农耕,更多的是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在保证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相互促进发展。因此,在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配套体系。其中就包括农业人才培养交流体系,这一体系是保证循环经济得以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引导,使循环农业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其次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这一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广泛运用,从而建立起一个巨大的信息推广网。最后,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推广与实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循环农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排解,为广大的农业经营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服务。第四,加强循环农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的循环农业经济与之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还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同时在国内各地方之间的循环经济发展也不尽相同,所以有计划地进行国内外的学习合作交流是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要与相关国家开展人员互访、学术研讨、项目合作等活动,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在学习国外先进的循环农业核心技术时,要与我国农业具体的情况进行比对研究,及时消化、吸收,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应我国农业的先进技术和新工艺和新设备。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中存在很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玉,龙攀,陈源泉等.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09)
1.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1.1健全法律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致资源供给的日渐短缺和环境恶化。为此,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变这一局面,而立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美国通过制定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环境法规,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全方位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防治污染的法规体系。
1.2推广新农作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并大力推广可持续农业的新农作模式。可持续农业模式由作物轮作、休闲农作、覆盖作物轮作、残茬还田免耕、农牧混合和水土保持耕作等组成,强调农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如作物轮作中的“玉米—(大麦+ 牧草) —玉米”模式,即玉米连作2 年,再种大麦并套播牧草,种3~4 年牧草后再种玉米,这种模式有助于抑制杂草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改善植物养分的供给,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再比如,残茬还田免耕法主要是将小麦、大豆等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和高留茬收割还田,并采用专用的6 行或4 行大中型免耕播种机。大量试验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该技术20 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免耕农田的主导技术,全美国有约70%的农田采用该技术。另外,覆盖作物轮作也得以在美国东部温带湿润地区试行推广。它以豆科绿肥、豆科作物、饲草作物为主,种植覆盖作物越冬后可直接用作覆盖绿肥还田。通过试验表明,在基本不用氮肥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农作物产量可提高30%~40%。
1.3发展精准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因此,精准农业的本质是农业循环经济。精准农业是现有农业生产措施与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核心技术是“3S”(GPS、GIS、RS) 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20 世纪70 年代,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美国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领域,开始了精准农业的探索。到目前为止,美国200 多万个农场,有60%~70%的大农场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4重视技术研究与教育,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美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方法是将高新技术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构建先进农业技术体系,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减量投入,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精准农业技术、高效施肥、灌溉技术以及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究,而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建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研发农业环保仪器设备。环境污染管理检测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属于强制性执法检测,美国各级政府对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给予充分重视,并将其作为研发重点。另外,美国非常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对占人口总数1%的农民实行免费教育培训。而且各级部门对农业人员培训必须按规定的计划与标准执行,要求十分严格。
1.5财政支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补贴最多的国家。这些补贴中包括名目繁多的生态环境补贴。早在1986 年美国就开始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费用由政府补贴,农民(包括农场主等)可自愿参与,实施10~15 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鉴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美国近年来显著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
2.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2.1加强对全社会公民特别是农民的宣传和教育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及全社会公民的全面参与。特别是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与美国相比,中国农民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对环保重视不够。因此,更需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把宣传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常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普及农业环境保护,有机农业,农业、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如介绍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排放,宣传沼气综合利用,介绍农家生态系统内物质间的关联等。增强农民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二是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对农民进行技术普及教育,将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提高中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2.2以法律手段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从法律层面提供保障是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经验。与美国相比,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中国虽然已颁布了《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关于推进保护性耕作的意见》、《农业污染防治规划》,以及《全国农村沼气建设规划》等意见与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政策,但这些文件都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与建议,缺乏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投资与发展的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借鉴美国经验,中国应尽快出台以《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主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质量安全发展规划、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的相关标准。从而有助于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民众进一步认识推行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推行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引导循环农业的规范化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从美国甚至全世界来看,由于农业产业本身属于弱势产业,本身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加上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和前期投入很多,具有一定的风险,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可借鉴美国经验,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必须强调政府的扶持作用。政府要建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链上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确保循环链无缝化和集约化。要通过财政补贴和贴息等方式引导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与发展。在投入机制上,探索产业发展风险金、财政投资转化为公司资本金、报账制、奖惩制、以奖代补、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多元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性作用;二是要积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政策性银行要在支持循环经济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信贷优先投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循环型企业以及相应的重点项目。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投资循环农业产业。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并将募集资金积极投向循环经济项目。
关键词:精准农业;研究进展;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18-04
我国农业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化肥占农业生产成本25%以上,但利用率仅为30%~3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60%,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带来了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国内外研究表明,精准变量施肥可使多种作物平均增产8.2%~19.8%,降低总成本约15%,化肥施用量减少约20%~40%,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大范围地推广应用按需变量施肥的精准农业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 精准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精准农业[1~5]又称精细农业,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根据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定位、定时、定量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的各项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兼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准农业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组成。其核心技术是“3S”(即RS、GIS、GPS)技术[6,7]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遥感(RS)技术[8]的主要作用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检测及产量估算、作物生长环境信息检测(包括土壤水分分布检测、水分亏缺检测、作物养分检测和病虫害检测)、灾害损失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IS)[9]是精细农业技术的核心。应用该系统可以将土地边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灌溉系统、历年土壤测试结果、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历年产量等各种专题要素地图组合在一起,为农田管理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绘制产量分布图,指导生产。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精确定位水、肥、土等作物生长环境和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辅助农业生产中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农机具上安装GPS系统还可以进行田间导航,实现变量作业。
我国在1994年就有学者进行精细农业的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战略重点将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作为重中之重,并首次在“863”计划中支持研究机构进行精准农业技术自主创新。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将精细农业引入生产实践中,在北京、上海、黑龙江以及新疆一些地区建立起一批精细农业示范基地,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国内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现状
从技术角度来看,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由土壤及作物信息获取、决策支持、处方生成、精准变量投入四个环节组成(图1)。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田间实施技术是精准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者有机集成才能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图1 精准农业(PA/PF)技术组成
2.1 土壤及作物信息获取[10,11]
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获得的定位信息、遥感系统(RS)获得的遥感信息和基础、动态信息构成了农业生物环境监测数据信息。
2.1.1 土壤环境信息的获取 (1)土壤养分信息的获取:土壤养分的快速测量一直是精准农业信息采集的难题。目前主要的测量仪器一是基于光电分色等传统养分速测技术的土壤养分速测仪,其稳定性、操作性和测量精度虽然尚待改进,但对农田主要肥力因素的快速测量具有实用价值。如河南农业大学开发的YN型便携式土壤养分速测仪[12],相对误差为5%~10%,尽管每个项目测试所需时间仍在40~50 min,但较传统的实验室化学仪器分析在速度上提高了20倍。二是基于近红外(NIR)多光分析技术、极化偏振激光技术、离子选择场效应晶体管(ISFET)集成元件[13,14]的土壤营养元素快速测量仪器,相关研究己取得初步进展,有的已装置在移动作业机上支持快速信息采集。
(2)土壤水分信息的获取:土壤水分的测量是精细农业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水分测量方法有基于时域反射仪(TDR)原理的测量方法、基于中子法技术的测量方法、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测量方法和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测量方法[15]。
(3)土壤电导率信息的获取:土壤电导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土壤中的盐分、水分、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结构和孔隙率等参数的大小[16,17]。有效获取土壤电导率值对于确定各种田间参数时空分布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快速测量土壤电导率的方法有电流-电压四端法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测量方法。
(4)土壤pH值的获取:目前适合精细农业要求的pH值检测仪器主要有光纤pH值传感器和pH-ISFET电极[18~21]。光纤pH值传感器虽然易受环境干扰,但在精度和响应时间上基本能满足田间实时快速采集的需要。基于pH-ISFET电极的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较短的响应时间,但易受温度影响,需要温度补偿,且电极的寿命较短。
(5)土壤耕作层深度和耕作阻力:圆锥指数CI(Cone Index)可以综合反映土壤机械物理性质,表征土壤耕作层深度和耕作阻力[22]。圆锥指数CI是用圆锥贯入仪(简称圆锥仪)来测定的。圆锥仪的研制工作不断发展,从手动贯入到机动贯入,从目测读数到电测记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圆锥仪。
2.1.2 作物生长信息的获取 作物生长信息包括作物冠层生化参数(叶绿素含量、作物水分胁迫和营养缺素胁迫)、植物物理参数(如根茎原位形态、叶片面积指数)等。作物长势信息是调控作物生长、进行作物营养缺素诊断、分析和预测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和根据。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从宏观角度利用RS遥感的多时相影像信息研究植被生长发育的节律特征[23]。二是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近距离直接观测分析作物的长势信息。三是基于地物光谱特征间接测定作物养分和生化参数。
2.1.3 病虫草害信息的采集 病虫害和杂草是限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及时、准确、有效检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发生程度是采取治理措施的基础。目前,病虫草害信息的自动快速采集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以研究植株的根、茎、冠层(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特征作为诊断判读的目标。主要分析方法有光谱特征分析法、纹理特征分析法、形状特征分析法等[24~29]。
2.1.4 作物产量信息的获取 获取作物产量信息是实现作物生产过程中变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国际上已商品化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产量监视系统主要有美国CASE IH公司的AFS(advanced farming system )系统、英国AGCO公司的FieldStar系统、美国John-Deree公司的Greenstar系统、美国AgLeader公司PF(precision farming)系统及英国RDS公司的产量监测系统等[30]。这些系统具有功能较强的GIS综合功能,能自动完成产量监测和生成产量分布图。我国谷物产量测产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在研制中。
2.2 决策支持与处方生成
分析决策系统[31]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作物生产函数或生长模型和决策系统三部分,决定变量施肥效果[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描述农田属性的空间差异和建立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等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空间属性数据的地理统计。它主要应用于离线的处方控制方式中,而在实时控制模式中没有使用的必要。
作物生产函数或生长模型是生物技术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它将作物、气象和土壤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农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加以理论概括和数量分析,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作物的生长过程及养分需求,是变量施肥决策的根本依据。
决策系统根据农业专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或GIS与作物生长模型的组合分析计算[11],这些存储在GIS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经由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最终生成具有针对性的优化了的投入决策及对策图,即进行时、空、量、质全方位的田间管理实施处方图,得到施肥的处方图(离线形式)或具体的施肥量(在线形式),并将其存入存储卡或者数据库中,供施肥作业使用。
2.3 变量投入技术
由配套农业设施设备(ICS农机装备和VRT变量投入设备)组成调控实施系统,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在田间管理处方图的指导下实施精细控制,田间实施的关键技术是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田间实施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化学农药喷洒、精准灌溉和联合收割机计产收获等各个环节中。
3 国内精准农业发展对策
3.1 宣传普及,提升对精准农业的认识
精准农业技术本身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同时对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劳动强度、改善环境质量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涉及精准农业技术本身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承担生产风险的能力等,其中农业技术培训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由于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只有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才能认识到精准农业技术的优点并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掌握这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3.2 完善精准农业的配套技术
通过测土配方和相应的变量施肥技术,改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根据土地的肥力现状按需变量配合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增产增收。
做好精准农业资料收集和信息标准化工作,应用3S技术建立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信息网络以及农业科研成果、新材料等科研信息网络,实现农业资源的社会化、产业化。
3.3 选准适合国情的精准农业项目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农村承包地普遍处于碎片化状态,难以支撑起发展精准农业的要求,必须通过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市场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垦区农场(如黑龙江大型农场、新疆建设兵团)和大面积作物生产平原区建立“精确施肥”技术示范工程,或联合一些高效益企业(烟草企业、中药材企业等)带动“精确施肥”的发展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精确施肥的有效途径。
4 结束语
精准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而且我国土地相对分散,技术落后,环保意识不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成分。因此建立一个集资源化、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于一体的全方位生态系统,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把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作为农业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精准农业对提高我国农业现代科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1999, 15(1): 1-8.
[2] 汪懋华.发展精细农业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02,2:4-6.
[3] 汪懋华.“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9,4:21-25.
[4] 赵春江,薛绪掌,王 秀,等.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 7-12.
[5] 刘 微,赵同科,方 正,等. 精准农业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33(3):506-507.
[6] 母金梅,申志永. 3S 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1,1(2):68-70.
[7] 索全义,白光哲,孙 智.精准农业下的土壤养分管理——3S技术在施肥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土肥专辑:22-24.
[8] 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等. 农田农情参数遥感监测进展及应用展望[J]. 遥感信息,2010,3:35-43.
[9] 潘瑜春,赵春江. 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1- 61.
[10]王凤花,张淑娟. 精细农业田间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5):112-121.
[11]罗锡文,臧 英,周志艳. 精细农业中农情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67-173.
[12]胡建东,段铁城.便携式土壤养分速测仪技术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 2002,4:27-30.
[13]Hummel J W, Sudduth K A, Hollinger S E. Soil moisture and organic matter predic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using an NIR sensor[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2):149-165.
[14]Birrell S J, Hummel J W. Real-time multi ISFET/FIA soil analysis system with automatic sample extraction[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1):45-67.
[15]张小超,王一鸣,方宪法,等.精准农业的信息获取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 2002,33(6):125-128.
[16]李子忠,龚元石.农田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空间变异性及确定其采样数的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5(5):59-66.
[17]Sudduth K, Drummond S, Kitchen N. Accuracy issues i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sensing of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1,32(3):239-264.
[18]张 靖,李先立.光纤pH计的设计[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1:46-49.
[19]荆 淼,李 伟,庄峙厦,等.光纤化学pH传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J].传感技术学报,2002,3:263-267.
[20]贡 献.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pH电极[J].分析仪器,1995,4:44-47.
[21]杨百勤,杜宝中,李向阳,等.全固态复合pH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0):181-183,188.
[22]张利民,罗锡文.差分GPS定位技术在土壤耕作阻力测量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1999,15(4):35-39.
[23]杨敏华,刘良云,刘团结,等.小麦冠层理化参量的高光谱遥感反演试验研究[J].测绘学报, 2002, 31(4):316-321.
[24]纪寿文,王荣本,陈佳娟,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玉米苗田间杂草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1,17(2):154-156.
[25]王月青,毛文华,王一鸣.麦田杂草的实时识别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11:63-68.
[26]马 骏,王建华.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植物病虫识别方法[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21(1):72-75.
[27]陈佳娟,纪寿文,李 娟.采用计算机视觉进行棉花虫害程度的自动测定[J].农业工程学报, 2001,17(2):157-160.
[28]田有文,李成华.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植物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 2004,34(2):291-293.
[29]田有文,张长水,李成华.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色度矩的植物病害识别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4,35(3):95-98.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1清洁化生产技术
1.1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法国和瑞士提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另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的有机农业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等。
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开发包括生物农药、控释肥在内的有机肥及生物可降解膜等建立起来的。在管理体系方面,有机农业是在借鉴国外有机农业相关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在服务体系方面,有机农业主要是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产品服务和销售体系进行探索。
1.2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新特色是生态农业,其概念最早于1970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其特点主要为:适应性、高效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大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生产进行稳定,与此同时,综合对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进行促进;二是对人工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改造,以实现充分、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利用,用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优质高产;三是生态农产品应是一种新型农业产品,其突出特点是无公害、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无污染。
现代农业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包括:不使用基因改良、辐射等技术;严禁施用化肥和杀虫剂,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作物轮作制;饲养业的原料必须选择生态农产品,不可对家畜进行荷尔蒙的注射,以保证家畜不受污染和损害等。
1.3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1.3.1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是近些年进行推广并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清洁化农业生产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秸秆已不再担当农村主要燃料的角色。因此,将秸秆进行还田处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作物稳产增产。但秸秆还田技术性较强,如果不能正确掌握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后不仅不能增产,反而会引起作物减产。
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能力;同时,还可改善农田环境,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据研究,连续3年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5%~0.09%,速效磷含量增加0.5~3.0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5~10 mg/kg,土壤容重下降0.01~0.08 g/cm3,作物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5.7%。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对当季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显著,对下茬作物有持续增产的作用。秸秆还田还有减少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收种进度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秸秆还田的主要技术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间接还田、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等多种技术措施,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采取最佳技术措施。
1.3.2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3种。具体地说,物理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粉碎软化、压块制粒、热喷处理、挤压膨化等;化学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碱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化学处理;生物加工处理方法包括青贮技术、微贮技术等。
1.3.3秸秆能源化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
1.3.4秸秆的工业应用。作物秸秆工业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作物秸秆,经济效益较好,不仅能够大量地转化废弃的秸秆,还可将潜在的环境污染进行消除。中国目前利用秸秆作为材料工业原料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秸秆碎料板、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秸秆轻质墙体内衬材料、秸秆包装垫枕。秸秆的工业应用主要的途径有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工业原料、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秸秆用于编织业等。可以肯定,农作物秸秆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资源替代原料。
2设施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高效农业生产的方式。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2.1温室智能监控技术
随着日光温室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组建相应的温室智能化监控系统已成为一种必要。温室智能监控技术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全汉字动态液晶屏显示,能够实时显示环境的基本参数,可以实现控制参数的录入及信息采集、运行情况的监控,从而实现复杂的流程控制,还可脱离计算机监控软件单独运行。
2.2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其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方法进行栽培。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地防止土壤连作产生的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所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水分、矿质营养、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肥、省水、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海滩、沙漠、荒岛等地,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2.3温室滴灌技术
日光温室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其节水效果明显,据估算,温室采用滴灌每次只需水105~150 m3/hm2,而沟灌每次需水300 m3/hm2,每季作物可节水1 800 m3/hm2。同时,滴灌设施在防止蔬菜病害发生、节省肥料和增产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膜下滴灌降低了日光温室中的空气湿度,可有效地防止蔬菜病害的发生;二是化肥随水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三是可提高地温2~3 ℃,使产品提前10 d左右上市,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滴灌无需人工护渠,省工、省地、省力,容易被菜农接受。
2.4CO2气肥技术
CO2气肥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其是随着设施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把CO2浓度从大气的浓度(300 mg/kg左右)提高到1 000 mg/kg,植物的光合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而如果把CO2浓度降低到50 mg/kg,光合作用因缺乏原料而停止。CO2浓度在100~2 000 mg/kg,作物产量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CO2气肥类型有多种,目前在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化学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燃烧法3种。化学反应法具有成本低、产气时间和产气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微生物发酵法则不需要产气设备,具有省工、省力、安全等优点。
3 立体栽培技术
立体栽培就是采取合理的间混套作技术和多熟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因其基质轻,营养液供给系统易实现自动化而最适宜进行立体栽培。近年来,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立体栽培形式主要有袋式、吊槽式、三层槽式、立柱式4种。墙体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建筑物的墙体表,不仅不会影响墙体的坚固度,而且对墙体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现植株的立体种植,它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实现了单位面积上的更大产出。墙体栽培的植株采光性较普通平面栽培更好,因此其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更高。
4农业标准化技术
农业标准化是工业化理念下的新农业,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全程性的特点,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被形容为“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管理。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像工业的名牌产品一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同样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政府对今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展望今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形势十分有利,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社会农业标准化意识的提高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必将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语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产量[3]。循环农业有多种技术和措施,其中包括生物技术,比如植树、种草、增施绿肥等;循环农业发展还必须依靠工程技术,比如土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4-6]。循环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正逐渐的深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已有的生态循环农业进行具体的研究,探索出能够带来最大效益的分配模式,将成为今后循环农业研究的发展方向。
6 参考文献
[1] 高旺盛,贾敬敦.中国循环农业研究进展(第1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7.
[2] 王洋,李东波,齐晓宁.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特征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2):157-160.
[3]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
[4] 张秀明,姜志德.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J].农机化研究,2009,31(6):231-233.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加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69-02
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在初级加工的基础上,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手段将农业初级产品及其在加工中产生的副产物转化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绿色优质的增值食物组分、促进健康的营养品、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工业材料等,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过程。
一、哈市主要农产品资源及加工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农业为其提供优质的原料。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拥有非常丰富和优质的农产品加工资源,粮食、牛奶、肉类、禽蛋、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绿色、有机农产品更是排在副省级城市的首位,但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存在着缺少精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竞争力弱、产业链条较短等矛盾和问题。
(一)哈市农产品资源现状
哈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高,质量好。2010年,哈市的粮食、奶类、肉类、禽蛋、水产品和蔬菜产量分别为1259万吨、143万吨、75万吨、34.5万吨、11.5万吨和145.4万吨,分列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1、第1、第4、第4、第9和第12位。
“米、稻、豆”三大作物标准化种植推广面积2637.02万亩,占播种面积(2850.6)的92.5%;建设100个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面积84.4万亩;哈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水产品面积)达321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710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3个。
(二)哈市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分布情况
2010年,哈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5户,工业总产值757.2亿元,利税92亿元,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1户(含省级56户、国家级4户),销售收入209.4亿元,利税18.4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与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为0.96:1,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为642.6亿元,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0.82:1。
1.粮食加工产业。哈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2015户,其中玉米1080户、水稻780户、大豆15户、杂粮140户,全市加工玉米、水稻、大豆分别为468万吨、300万吨、55.8万吨,分别占全市米、稻、豆产量的60.3%、78.2%、68.1%。
2.畜产品加工产业。畜牧产品加工企业300余户,其中较大型加工企业44户,年加工鲜奶140.28万吨、生猪343.9万头、肉牛46.6万头、禽类9331.2万只,分别占产量的98%、86.5%、48.2%、98%。
3.经济作物加工产业。哈市现有经济作物(包括蔬菜、浆果、食用菌等)加工企业62家,其中龙头企业12家,年加工果蔬、食用菌等34.6万吨,占全市果蔬产能(438.6万吨)的7.9%。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态势
在发展模式上,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单纯的产品加工向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综合方向发展;由规模较小的专业型企业向联合型、跨国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科技化、精深加工发展;由传统食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农产品发展。
1.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在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
2.加工原料专用化。随着市场和加工用途的细分化,加工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专用的原料品种,农产品加工原料都有专用的加工品种,并建有固定的原料基地。
3.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许多发达国家要求食品加工业在管理上实行“良好生产操作规程(GMP)”,在安全控制上普遍实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ISO9000族质量保证体系,使食品生产从最终产品检验为主的控制方式,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这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产品应用领域多元化。从食用、饲用、药用和简单工业原料扩展到功能性高附加值保健品,再扩展到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基工业材料等更广阔的领域。
5.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为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
6.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工程科学等应用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得到不断的应用。精深加工能力越来越强,资源综合利用度越来越高。加工设备向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三、哈市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哈市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哈市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科技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低
哈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进步率只有35%左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储备严重不足。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人员数量少、水平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有些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土法生产。
(二)规模化程度低,品牌过多,无法形成集中优势
2010年,哈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为0.387亿元,只相当于工业企业平均数的2/3。哈市三大主产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年加工量分别占总产量的60.3%、78.2%、68%,龙头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为6.6万吨/年、6.2万吨/年、5.5万吨/年;浆果、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年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9%,龙头企业平均规模为2.88万吨/年。哈市现有各种农产品品牌2080个,其中名牌产品79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黑龙江名牌产品29个、哈尔滨市名牌产品44个),产品名牌率只占3.8%。品牌过多过滥,企业各自为战,很难形成产业规模,也不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
(三)农产品加工率低,建设现代化农业任重道远
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现代农业发达地区都在2~3∶1的水平,我国仅为0.7~0.8∶1,黑龙江省为0.5~0.6∶1,哈市为0.82∶1。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我国不到80%,哈市也仅为96%。目前,黑龙江省、哈市人均粮食、禽蛋占有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量比较相近,肉类、牛奶相差一倍左右,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
(四)缺乏专用规模化加工原料基地,龙头企业与基地连接不强
哈市农业发展上过分强调数量的增长,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发展加工专用型农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投入不足,使得农产品品种类型单一,优质、专用的加工品种缺乏。2010年,哈市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965万亩,涉及农户83.68万户,但由于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多数仍停留在购销关系或较低级的协议关系上,属于松散型关系,造成生产基地难以得到反哺,加工龙头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因而缺乏稳定性和带动力。
(五)投融资体制不能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需要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工矿企业相比较,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导致现有投融资条件下贷款难、担保难,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流动资金周转慢、资金占有量大、季节性强等特点,银行贷款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条件不匹配。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审批手续复杂。
四、推进哈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为农业总产值3倍的标准,哈市在现有农产品加工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初加工产品、加工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将有效带动哈市GDP增长近30%。
(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加快开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林产品等大宗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等,以此提高哈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二)建立农业生产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产品与国际接轨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把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各类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加强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安全区,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建立世界有关标准动态跟踪制度,积极采用国外的先进标准,推进地方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加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适应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
关键词:现代农业; SWOT分析;发展路径;重庆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939-06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U Zhao-juan,LI Ping,LI Ping,CUI Jin-bo,GAO Dong-mei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cognizing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y applying the SWOT method, the three paths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ultivating modern agriculture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basic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pointedly discuss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insisting synchronous advanc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cting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reasonable distribut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enhancing finan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y referenc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pat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1]。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人群,承担着养活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的重任,这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3]。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产业基础,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同时有移民、扶贫、生态环境3大难题交织,结构性经济矛盾突出[4]。随着三峡水库175 m水位成功蓄水,库区移民工作重心已由“迁得出”转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新阶段,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库区移民群众的安稳致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等目标,已成为新时期库区工作的重心。然而,在三峡工程建设的胁迫下,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不利于库区新阶段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如何实现库区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奔小康,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构建和谐库区成为了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迫切地需要加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明确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对策措施,这对加快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对探索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1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北靠大巴山,南依云贵高原,地处东经106°5′-110°07′,北纬29°16′-31°41′的范围内。库区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台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山川纵横,江河密布,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全境,有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小江等主要支流。库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丰富。库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生长,区内有全国著名的“柑橘之乡”、“甜橙之乡”、“名柚之乡”、“榨菜之乡”和“黄莲之乡”分布。
重庆三峡库区行政上包括重庆市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等15个区县,幅员面积4.39万km2,占重庆市域面积的53.39%。2011年底,库区总人口1 53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020.52万人),占重庆全市总人口的66.60%;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 996.0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9.91%。
三峡库区的农业以种养业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库区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24.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69.06亿元,净增加144.25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目前已建成了优质柑橘产业基地、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基地、优质榨菜产业基地、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优质油菜产业基地、优质水产产业基地、优质香料产业基地等商品基地。库区农业在全市的地位突出,如2011年,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8.88%,粮食总产量占49.70%,蔬菜总产量占46.21%,肉类总产量占45.80%,水果总产量占69.77%,均接近或超过全市相应农产品产量的50%。
2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制定战略的主要方法。其中,S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W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2.1 优势(S)分析
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水域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库区特色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拓展库区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提供了基础。库区市场优势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前景较好;同时,库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地位日益显著,如奉节脐橙全球闻名,长寿沙田柚被誉为“国优水果”,石柱黄连、巫溪西洋参、涪陵白术等中药材供不应求,具有一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库区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库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扫清障碍;通过推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限制的户籍、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工作,为促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2.2 劣势(W)分析
三峡库区山多河流多,加上山高坡陡,交通不畅,农村与外界缺少信息流通,农业发展仍受到库区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和耕作方式的制约。从经营规模来看,库区农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元进行“小而全”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结构松散;从耕作方式来看,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及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5]。库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和群体规模都不够大,农业产业层次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库区市场体系及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等方面。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畜禽圈舍、鱼塘等建设落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信息等基础建设不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库区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较弱,与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库区农业结构矛盾凸显,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二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矛盾加剧,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同时并存的特征逐步显现。而且库区扶贫的任务重,15个库区区县中,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任务重,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人口累计48.37万人,其中县内农业安置20.29万人,占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总人口的41.95%,使得本来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容量不断缩小的库区面临着严重的农业发展负荷,增加了促进库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难度。
2.3 机遇(O)分析
近年来,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包含以“四取消”、“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区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符合农业农村实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7年6月,重庆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之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庆市着力在改革、发展及制度建设上探索创新,大力促进城市资源、工商资本下乡进村,为库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三峡库区成了全国瞩目的发展热点,为库区农业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给予了特殊的灵活机制,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2.4 风险(T)分析
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是弱质产业,至今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三峡库区地势起伏较大,生产条件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早春的倒春寒、夏季的高温伏旱、秋季的寡日照和连阴雨发生频率均在80%左右,尤其是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损失最重,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给农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土地、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6]。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库区耕地资源大量流失,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少;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村年轻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主体逐渐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渐降低,对农业健康发展很不利。同时,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有特殊性和相对较长的周期性,以及小农经营的天然局限性,使得库区农业产业面临着市场波动风险的冲击。
3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3.1 培育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重庆三峡库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生态资源。库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应在考虑现有产业基础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库区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同时,确保选择的产业本身必须有利于拓展现代农业的功能价值,能够与域内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现状相耦合,产生协同效应。根据库区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库区应大力培育柑橘、蔬菜、生态渔业、畜牧业、茶叶、中药材和蚕桑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7]。
重庆三峡库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柑橘优势区域,应始终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鲜销与加工并重、生产与市场并重、农户与业主并重、防疫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尽快形成健全的柑橘产业体系,力争把库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最大的种苗生产集散基地和最大的柑橘休闲旅游基地。三峡库区是重庆市重要的蔬菜基地,应加快以武隆为重点的高山反季蔬菜基地,以及以涪陵、万州为重点的三峡库区榨菜标准化生产加工区的建设,加快石柱加工型辣椒的发展,把石柱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把青菜头打造成为重庆蔬菜“第一品牌”。三峡库区具有丰富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应加快库区水产良种场、增殖保护基地和水产苗种基地的建设,加强库区渔政执法管理体系、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中心、渔港、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鱼病防治网络、水产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三峡库区形成鱼类组成结构合理、鱼类资源储量丰富、捕捞生产科学有序的天然生态场,成为全市最大、全国有名的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内较为丰富的草场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条件,应加快建设完善库区畜禽良繁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体系,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基地,构建完善的库区畜牧业产业链;库区是我国的茶树原产地中心之一,应加快建设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茶叶生产、制作清洁化、机械化工程,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配套体系,科技支撑工程和茶叶市场体系,以及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茶叶产业链,将三峡库区建成闻名全国的“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叶”产区;重庆三峡库区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应结合库区区域特色和自然资源特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点打造长江流域、乌江流域中药材优势产业带;库区还是重庆市重点蚕区,应按照区域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要求,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蚕桑产业结构,以蚕桑种植大户为重点,以蚕茧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缫丝、织绸等产业,积极推进桑椹、桑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高效生态蚕桑产业集群。
3.2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秦巴山脉、武陵山脉和渝东岭谷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人口密度大,地质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与土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尤其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分布在沟谷地区的优质耕地被大量淹没,致使库区耕地数量进一步下降,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为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构建和谐库区,迫切需要加强库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库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不断加强库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库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库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力度。二是加强改善耕地质量,包括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农村宅基地复垦,大力推进库区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库区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积极推进库区培肥沃土工程;加强实施以生态综合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加快库区中低产田改造。
农业装备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库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业装备建设。按照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结合库区山地丘陵农业实际,引进、开发、生产多功能、经济型中小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田基础条件,重点解决库区耕作地块规模小、形状不规则、坡度大、通行道路缺乏等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把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的重点,尽快突破丘陵山地复杂地形地貌的制约。加快区域适宜性的农业装备科研基地建设,积极研发农业生产中关键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推进适合山岭重丘的农机新产品和农业工程新技术的开发进程,突破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研瓶颈。
三峡库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加强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现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推进库区长江防护林、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生态工程、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消落区治理、防治噪音等“蓝天绿水青山工程”,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加强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库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包括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鼓励低毒生物农药的生产与推广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建设库区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库区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重点整治城区近郊重点区域的农田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库区推广建设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加快库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和要求,突出库区移民户和贫困户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3.3 加强现代农业基础体系建设
近年来,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建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三峡库区应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化新型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和发展企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农户相互参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促进的投资模式;鼓励加工、仓储、运输、商贸、信息技术、科研服务行业多方面的投资农业,与各类农业组织、农户共建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和发展“公司+农场(饲养场、专业大户)+农场工人”、“公司+中介组织(合作社)+基地(自营基地、定点基地)+农户”等多种新型产业化组织形式[7]。库区应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好各类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加强库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推动库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当前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效能不高,亟需加快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库区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应尽快制定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种子种苗、植保、农机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三是应进一步强化供销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其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
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当前必须加快现代农业保障体系的培育。一是库区应加快培育产业经营体系,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是加快建立形成以财政投资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政府、集体、信贷、农户、社会投资多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投入体系,保障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四是加快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心系“三农”、开拓进取的人才体系,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五是尽快建立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和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最后,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加强库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等。
4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坚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8]。因此,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库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要素对进。
4.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由于库区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的多样性[9],以及库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库区现代农业发展一方面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发展基础、发展可持续性等进行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划分,优化库区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不同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方略,比如可将库区15个区县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现代农业、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7]。另一方面,在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中要避免同质化,基地建设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出差异性,合理布局,从而使特色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如石柱的黄连、忠县的柑橘、涪陵的榨菜等都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10]。
4.3 强化政策支撑
4.3.1 完善支农政策 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提高支农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资金的比重,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增加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资金规模和地域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积极完善库区土地权属变更、“四荒”地使用权获取、土地使用权保护、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使用流转等土地使用政策。加大库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向国有商业银行推荐库区重点农业产业项目,落实政策性贷款。加大对库区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将三峡库区列为重庆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区域,对库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财政返还、灾害补贴、流通补贴、成本核算、减免建筑配套费、用电等税费优惠政策。强化库区人才智力支撑、人才培训、人才引进等人才政策。
4.3.2 深化农村改革和创新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后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深化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征地制度、粮食流通、专业合作、城乡管理和国有农场、林权水权改革等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
4.3.3 加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坚持以“工程效益反哺移民,实现收益共享”为后期扶持的工作理念,研究并完善后期扶持的政策体系。加快库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实施,不断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议扩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基金,延长后期扶持时间,实施三峡水电资源使用征收资源调节补偿费机制,增加地区财政收支转移补偿力度,建立起持续的移民后期扶持支撑机制[11]。
4.4 加强资金保障
一是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险服务体系,使生产经营者得到可靠的信贷和保险服务,降低生产经营中的风险。二是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外商资本等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三是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期的三峡库区补偿基金,并通过国家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给库区,真正让库区移民“迁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确保库区社会和三峡大坝的长治久安。
4.5 强化科技支撑
面对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主要特点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现阶段要以重庆市农科院、畜科院为重点,加快农业科研院所建设步伐;以农民和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加强扶持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推广。首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服务转化能力。其次,探索创新多样化推广服务模式,不断完善 “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科技示范户”、科技下乡等多种推广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最后,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及其他行之有效模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的管理与手段。
4.6 加快人才培养
加快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庆市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阵地,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才专业结构,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施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在人员编制、入学深造、职务评聘等方面制定政策,稳定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待遇水平,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实力。
农民是库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紧紧抓住农民教育这条主线,加强库区新型农民的培育。制定新型农民培育规划,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12]。加强库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培训经费的倾斜投入,深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明宇.白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5):1067-1074.
[3] 赵其国,周应恒,耿献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与发展战略[J].生态环境,2008,17(5): 1721-1727.
[4] 余治国,李 东.三峡库区主体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3):135-138.
[5] 段小梅.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 (4):88-93.
[6] 林 琳,杨国永.基于SWOT分析的漳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4):30-34.
[7] 罗 荣.重庆农业谱新篇:重庆市农业资源区划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 蒋和平.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09(9):1-5.
[9] 张 放,杨京平,张士良,等.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和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 (1):64-69.
[10] 黄 云,毛 苹,贺稚菲,等.三峡库区城乡统筹推进中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8):42-46.
[关键词]河北;环京津区域;休闲农业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将河北环京津的27个县(市、区)划定为都市现代农业区,并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基本建设内容。河北环京津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休闲农业基础、丰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当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区时机难得。但是,也要看到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与北京、天津既存在协作、分工,同时也存在激烈竞争。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要发挥后发优势,立足特色,与京津协同,走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
一、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处于京津的边缘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航空路网日益密集,基本都能便捷快速通达这些县(市、区)。而环首都经济圈具有无可比拟的要素吸引与经济辐射的作用。[1]伴随整个京津冀区域现代城市群的崛起,不仅京津等大都市对休闲农业需求猛增,同时河北自身的大中城市,周边山西、辽宁、内蒙古所属的大中城市对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需求也在猛增。
(二)丰厚的休闲农业资源优势
京津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等,但是缺失农地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而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海洋等多样的农地资源,为发展多样化休闲农业创造了基本条件。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普遍都具有丰厚特色农产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是休闲农业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叠加。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不仅具有丰厚的农业资源,同时往往与旅游资源、民俗资源及其他文化资源叠加融合在一起。
二、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劣势
(一)产品和服务的精致化不够
目前,本区域提供的主要是鲜食果蔬的采摘,能采摘的果蔬种类与京津郊县趋同。由于品牌意识不强、宣传不够,没能将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有效呈现出来。在发展过程中,对乡土文化、本土风俗挖掘不够,不能与特色农产品开发糅合在一起形成地域特色文化服务产品。所提供休闲农业项目较为趋同,同一地域,各经营主体提供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相似,且往往都是低端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粗糙型产品和服务。
(二)产业层次低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的农业休闲产业还没有充分开发,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内的休闲农业都散落在各处的采摘园、农家乐民俗村,缺失高档的综合休闲设施农业园区。创意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不突出,还不能与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是制约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开发本地休闲资源的重要因素。相对京津,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仍然落后、配备不足。普遍存在通达困难,道路狭窄、客运班线少,不通火车等制约因素。在很多休闲农业园区及周边地域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难以满足游客对游玩舒适度的基本要求,难以吸引游客来持续地进行休闲体验。
三、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机遇
(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
伴随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不断攀升的城镇人口将创造对休闲型都市农业的巨大消费需求。2015年末,北京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170.5万人,天津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546.9万人,河北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3811.2万人。城镇居民休闲意识提高,对回归自然、田园体验、放松身心的渴望迫切。[2]在市场选择上,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二)环京津区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伴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推进,环京津畅通、快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新一轮铁路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三地将持续建设完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四层轨道网,京津冀节点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功能逐步强化。城际铁路网将成为京津冀主要城市群间的绿色通道。京津冀之间众多的断头路逐步在打通,瓶颈路正在拓宽改造。京津冀区域交通智能化示范区建设正在同步进行。
(三)京津冀休闲农业优势互补
目前,京津冀联合推出了十余条旅游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这些精品线路集中了京津冀三地突出的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并具有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等特点。在这些旅游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之中,河北环京津区域凭借区位优势往往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未来随着更多的精品线路的推出,河北环京津区域的休闲旅游农业对线路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四、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挑战
(一)来自北京休闲农业的竞争
北京所属相邻县市区一般休闲农业开发较早,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更高端,休闲产品更为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更好,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完善,休闲旅游服务更到位,与京津都市距离更近,更便捷前往。北京培育出一批北京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探索建立了“北京最美的乡村”、星级“观光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休闲农业品牌。
(二)来自天津休闲农业的竞争
天津市休闲农业也呈现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态势。目前,已经规划建设9条观光线路,拥有蓟州区、西青区两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示范区,建成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突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休闲农业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培训成效明显。
五、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策略
(一)产品和服务创新策略
河北环京津区域要积极培育“星图式”适度规模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在园区内,种植养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域特色农产品,展示其产出过程,强化特色优质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休闲农业经营者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更为广泛地使用现代绿色或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精准化生产流程、构造标准化生产过程。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媒+农业创意主题+特色活动来满足都市消费者对休闲农业差异化需求。
(二)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要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升级,促使本区域内休闲农业产业向高价值产业转型。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必然遵循起始、发展、问题、突破、升级的螺旋式升级路径。[3]结合本地域特色,推进休闲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从农业主题公园、观光农场、度假休闲农庄、市民农园到传统农耕体验、乡村美食与节庆文化产业都可以依据本地实际择机发展。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文化、信息密集型产业转型。做好区域内休闲农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休闲农业与配套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休闲服务业、健康养老业一体化推进。
(三)运营方式创新发展策略
探索构建多样化“互联网+休闲农业”运营方式,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推行互联网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的较为成熟运营方式。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依托商业平台建立商业网站,展示清晰、准确并附有吸引力的休闲农产品与服务,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营销和线下交易的前导易。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与休闲农业融合。要有效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及飞信等移动社交平台,来进行产品和服务展示与交易信息的传播。
(四)与京津竞合创新发展策略
京津冀农业生产、农业文化一脉相承,农业资源、农村风俗、农业生态环境相通。因此,在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内要加快实现与京津协作、竞争、互利创新式发展。在环京津大都市区内,统一塑造休闲农业品牌形象。要建立健全由三地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的环京津大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沟通机制。京津冀联合编制和实施“环京津大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统一开发规划”。
(五)农业生态与乡村风貌保护策略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俗的现代化传承、乡土人文风情的延续是吸引游客休闲观光的卖点,因此在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必须处理好现代化开发与原生态保护关系。要坚决避免大片开发、大面积现代化建筑群对休闲农业核心区的自然景观与传统风貌的破坏。休闲农业核心区的服务设施也力求精巧化,与核心区的景观风格一致。大力推进河北环京津区域的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规模化连片发展,做好特色休闲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的串联集聚。
[参考文献]
[1]王丽丽,王锦旺,蔡丽红.河北省体闲农业发展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109-114.
[2]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1):4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