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献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学写综述的目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法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1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
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文献内容讨论和分析)、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文 献内容讨论和分析)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四、其他要求
1. 法学本科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其选题要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题目范围要适中,不宜过大;
2. 每篇文献综述至少收集并阅读15篇/部以上相关主题文章或书籍,并反映在参考文献中。
【关键词】投资效率;过度投资;投资不足
一、投资效率的概念
投资效率是指企业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源配置状态,是为企业带来的运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的提升状况。但是,由于委托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的资本配置低效,从而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非效率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其中,过度投资是指项目决策者在投资项目净现值小于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实施投资的一种行为;而投资不足是指项目决策者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情况下,仍然决定放弃投资的一种非效率投资行为。
二、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投资效率方面的基础理论目前主要有委托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产期限匹配理论和税收理论。从上文已知,委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主要对委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委托理论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由于委托问题的存在,公司的内部人有可能利用职权为自身谋取利益,通过在职消费、消级怠工、过度投资等行为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此时,外部投资者有理由怀疑公司管理层在扩大公司规模时是否完全从投资者利益出发。因而,不论管理层所作投资决策是否为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公司都要为外部融资付出不同程度的“溢酬”,从而提高了外部融资成本。融资成本的提高可能会使公司放弃一些原本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Myers和Majluf(1984)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外部投资者会降低购买风险证券的价格,从而会增加外部融资的成本。这是因为,外部资金供应者出于对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考虑,认为要确保他们不以被高估的价格购买证券,就应适当地对所购买的证券打折扣,这种对价格的折扣传递给管理层的信息却可能是证券价格被低估了。由此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管理层发现不发行证券可能更有利,就会相应地减少投资机会,从而造成投资不足。
三、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债务、会计信息质量等角度探讨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1)公司治理。Goergen和Renneboog(2001)从投资对现金流的关联角度入手,研究发现所有权结构影响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即当实业公司在公司的所有权比例很大时,过度投资增加。Richardson(2003)从公司治理结构与自由现金流的关系入手,发现治理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过度投资,其中具有独立董事的大公司的经理较少可能发生过度投资。唐雪松等(2007)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但是,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2)债务。Jensen(1986)认为负债可作为支付现金股利的替代措施,通过减少经理人可以自主控制使用的现金流而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成本。唐雪松等(2007)研究发现举借债务是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3)会计信息质量。Biddle、Hilary(2006),Watts(2003)认为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Biddle,Hilary,Verdi(2009)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来提高投资的效率。李青原(2009)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负相关,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更明显。
以前对影响投资效率制约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司治理、债务、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本文认为,外部治理环境、会计稳健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效率。首先,外部治理环境。所处地区治理环境好的上市公司,由于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终极股东的利益侵占效应,进而能够改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率。其次,会计稳健性。一方面,会计稳健性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过度问题。经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对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降低了企业的价值。会计稳健性要求对损失的确认较为及时,这将使经理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得不考虑到自身的名誉、薪酬问题以及被解雇的可能性,抑制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会计稳健性也有助于提高债务契约的约束作用,对债权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企业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助于把握住好的投资机会,可以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到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投资效率的计量方式
最早系统的提出投资效率计量方法的是FHP(Fazzari等,1988),他们使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度量过度投资。他们设计了一个公司在不同融资领域下的投融资决策模型,并将现金流结合进投资q方程。其模型预测,对那些外部融资能力受限的公司而言,现金流的运动可能是其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vogt(1994)构建了一个包含投资机会、现金流及其交互项在内的计量模型,依据交互项系数的符号来判断样本公司整体为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如果交互项系数为正,则为投资不足,反之,则为过度投资。Richardson(2006)认为,企业的新增投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预期的投资支出,与企业的成长机会、融资约束、上一年投资支出、行业和其他因素相关,另一部分为企业的非正常投资支出,正的代表过度投资,负的代表投资不足。该模型首先估计出公司正常投资水平,然后用公司实际投资水平与估算的预期投资水平之差大于0的部分代表过度投资,残差越大,公司过度投资程度越大。
我国对于投资效率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借鉴国外。在以上关于投资效率计量方法中,由于Richardson(2006)能够计量特定公司在特定年度的过度投资程度,能够很好的量化非效率投资的程度,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使用,如辛清泉(2007)、李清原(2009)、王彦超(2009)。但是对于这一方法,预期的投资水平能否代表最优的投资水平还值得斟酌。
五、总结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非效率投资问题在我国确实存在。但是,有关投资效率的衡量问题,学者们各持己见,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测量方法。此外,由于我国对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没有一致的结论。通过对上述文献的述评,使我们对有关投资效率的研究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便于我们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应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文化、监管及公司治理进行分析,以便建立更加有效地投资效率模型,为未来的学术研究领域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J].审计研究,2009(4).
[2]王彦超.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J].金融研究,2009(7).
[3]徐晓东,张天西.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J].财经研究,2009(10).
【关键词】实物期权 价值评估 综述
一、理论背景
人们在对现资决策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投资决策不同程度上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投资是部分或完全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投资必定存在初始沉没成,本来自投资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人们在投资时机上有选择的余地。这些特征使得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不断显示出其局限。鉴于传统评估价值方法的局限性的不断暴露,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方法去弥补这种局限,从而期权定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即实物期权方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越来越注重实用性,期权理论的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改进和弥补,那么实物期权的研究现状如何,本文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
期权定价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提出的巴舍利耶模型,而伊藤清发展了巴氏理论,其后就是卡索夫模型,期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斯普林科的买方期权价格模型、博内斯的最终期权定价模型、萨缪尔森的欧式买方期权定价模型,而1973年Black和Scholes的经典论文的发表标志了期权定价理论的最终形成,而Merton、Cox、Ross以及Rubinstein等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期权定价理论。
最早将期权定价理论引入项目投资领域的是教授Steward Myers,他于1977年首次提出将投资机会看成增长期权的思想,他认为基于投资机会的管理柔性存在价值,而这种价值可以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来度量,由于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Myers教授称之为实物期权。1984年Myers教授在“Finace Theory and Financal Strategy”中又讲述了项目战略的期权意义。Dixit和Pindyck于1995年指出“在确定投资机会的价值和最优投资策略时,投资者不应简单地使用主观的概率方法或效用函数,理性的投资者应寻求一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使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于是,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成了研究的焦点,Joseph认为,与金融期权相比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似乎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大部分投资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寻找标准化实物期权的可能性不大。为此,Timothy于1998年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合适的期权形式,从而使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而Amaram和Kulatilaka(1999)又提出了一个实物期权应用框架,使得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成熟。
利用实物期权研究投资时机选择问题始于McDnald&Siegel(1986)研究不可恢复投资计划的最佳投资时机,讨论延迟期权的评估,并推导出最佳投资时机的决定方法。同时McDnald&Siegel利用仿真的例子指出延迟期权的重要性,结论指出投资计划的最佳延迟时机大约是在当计划价值为投资成本的两倍时。Smit&Ankum(1993)则利用二项模式与博弈论来探讨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及寡头垄断市场中,延迟期权和竞争者存在的情况对于投资决策时机的影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范龙振和张子刚(1996)是国内较早进行投资机会价值期权方法研究的文章。范龙振(1998)比较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异同,研究企业经营柔性中的时间选择型实物期权。范龙振和唐国兴(1996)假设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均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在Pindyck(1991)的研究基础上,拓展分析了投资时间选择期权的价值及其对决策的影响。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在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推迟投资时间有限的假设下,把项目投资机会看作美式看涨期权,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求解。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把项目产品的价格运动路径假设推广开来,分别在几何布朗运动、均值回复过程和更一般的随机过程这三种情况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和二叉树法得到数值解,进而讨论了项目暂停生产的管理柔性价值及影响。
黎国华、黎凯(2003)运用实物期权原理分析了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评价和决策的影响,通过风险中性概率方法将这些影响予以定量化,并进一步对实际投资行为做出了解释。
梁铄、唐小我、马永开(2004)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肯定了实物期权理论对企业经营投资行为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和保持灵活性,为未来不利的变化做准备,为抓住机会做准备。通过将实物期权思想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使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管理有合适的思维工具。
丁正中、曾慧(2005)在二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三项式模型,为期权定价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的研究表明,相比于二项式模型,三项式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在专利权和许可证估价领域,实物期权方法同样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技术至上,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创意价值的时代,无形资产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香港中文大学的谭跃、何佳(2001)借助方程,分析了牌照实物期权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通通信公司的价值。他们的结论是,牌照对中国的两家移动通讯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其带来的期权价值尤其应当重视。
杨春鹏(2003)探讨了实物期权理论在专利权定价、无形资产评估等领域的应用。学者们指出,对于生物制药、网络媒体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较大的行业,实物期权理论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相比于传统评估方法,实物期权理论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这些不确定性。
实物期权理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限于上述领域。例如,瞿卫东(2004)将实物期权应用于不动产商务租赁定价的应用。张梅琳(2004)认为,非共识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使得其决策很困难,实物期权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实物期权理论在土地开发决策方面也有应用。研究表明,在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土地开发是一种等待型实物期权,可以通过实物期权定价方法进行决策(张金明、刘洪玉,2004)。
四、进一步研究
但实物期权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障碍。由于使用了较为复杂的数学方法,因此实物期权方法的计算量相比于传统方法要大。特别地,在期权定价公式中的波动率参数很难取得,一直困扰期权理论的应用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梁铄,唐小我,马永开.实物期权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软科学,2004,18.
[2]杨春鹏.实物期权及其应用.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文献综述;风险社会;风险分配
一、风险研究的三种理论范式
在诸多风险研究中,主要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一是由玛丽道格拉斯等人为代表的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风险的“文化/象征”理论。二是由贝克和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三是由埃瓦尔德等人借助福柯的理论提出的“治理性”理论。以道格拉斯为代表的分析是建立在文化是一个社会的认知手段和保护方式的基础上的。道格拉斯认为,风险是一种在当代西方社会维护文化边界的手段。风险主要被用作抱怨的借口,“有风险”的群体或制度被视为危险的。“有风险的”他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或所从属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象征性形态产生威胁。对风险的理解必然是通过文化假定完成的,因此是共同分享的惯例或期望;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英国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家们的分析侧重于后现代社会中加深人们对风险关心程度的宏观结构因素。他们认为,在后现代性条件下,风险不仅大量出现而且全球化了,因此比过去更难以被计算、管理或避免。在他们看来,现代性不再是毫无疑问的过程,而是产生了许多危险或“缺陷”。后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政府、工业和科学是风险的主要制造者;“治理性”论者利用福柯的理论,他们认为自16世纪以来,一个巨大的专家知识网络已经形成,与之相伴的是围绕这些知识的建构、再生产、传播和实践而出现的结果,它强调维持秩序和规则依靠的是自愿的“自我训诫”而非暴力或强制。因此,风险被理解为政府使用规训权力的一种战略,用来控制和管理人口,以最好地实现民主人道主义。(杨雪冬等,2006)而在这些研究之中,尤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范式影响最大,因此本文主要对贝克的相关理论为主要分析对象。
二、“风险社会”理论及两种风险分配逻辑
(1)风险社会理论概述。与鼓吹“后现代性”的德里达等人所不同,贝克是沿着不同的进路对工业社会与现代性进行深入研究的。与大多数社会科学家一致,贝克同样也注意到了现代化力量造成的社会发展的断裂。他将现代性区分为“第一现代性”与“第二现代性”,将现代化区分为“(传统)现代化”与“自反性(反思性)现代化”。(传统)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进程对传统社会的抽离与再造,而“自反性现代化”则意味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对工业社会(阶级社会)的抽离与再造。自反性现代化是充满风险的,它指涉人们在传统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种种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制度对其社会自身的重大威胁与毁灭。用贝克的话来说它意味着“创造性(自我)毁灭整整一个时代──工业社会时代──的可能性。”他将简单(传统)现代化对应为“工业社会”,也即“阶级社会”,将自反性现代化对应为“风险社会”。工业社会关注的是财富如何分配,而风险社会关注的则是如何避免、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用贝克的话形象的来表述,“阶级社会的梦想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和应该分享蛋糕,风险社会的乌托邦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免受毒害。阶级社会的驱动力是: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是:我怕!”贝克揭示了西方社会的重大转变:从“阶级社会”转向“风险社会”,并通过对“科技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的深刻剖析全面阐述了其“风险社会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风险分配的两种逻辑。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风险分配模式:一方面,“依附于阶级的”、“不平等”的风险分配模式。用贝克的话来说:“风险分配的类型、模式与媒介与财富分配有着系统的差别。在这种意义上,风险社会和阶级社会有着很大部分的重叠。风险分配的历史表明,像财富一样,风险是附着在阶级模式上的,只不过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在下层聚集。由此可见,此种风险分配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平等”的特征,即有权有势的人比无权无势的人承受更少的风险。然而,贝克认为,这并没有触及风险分配的核心。另一方面,风险更多的体现一种“超越阶级的”,相对“平等”的分配模式。在贝克看来,与风险状况加剧相对应的是人类逃脱风险的途径和可能性在减小,即使你拥有财富,也不可能逃脱风险的折磨。他形象地论述道:“自来水管中的污水不会因为谁是总裁而在他家水龙头前停止流淌。”,“贫困是等级制的,化学烟雾是民主的。”因此风险在其范围内表现为相对平等,它打击所有人,即使是富人也无法幸免。风险在扩散过程中表现出“飞去来器效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风险的等级制逻辑被打乱了,随着风险的扩大会呈现风险分布平均化的局面。从总体上讲,贝克有关风险分配的模式的论述涉及两种逻辑。一是“差异”逻辑;二是“平等”逻辑,并且他更为强调这种“平等”逻辑,认为是它主导了风险分配的逻辑。
三、国内学者对“风险分配”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风险分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分配”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如李友梅辨析了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的不同逻辑,强调风险分配核心内涵还是以“平等”逻辑为主,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旧有的阶级、阶层区分,并提出风险分配可能会成为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路经(李友梅,2008);杨亮才认为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是现代性的两种不同路径,而这两个问题是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杨亮才,2011);刘群(刘群,2007)姚伟(姚伟,2011)等人则从“风险分配”的不平等出发,对贝克风险理论中的有关分配的理论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一定程度的修正。另一类是对“风险分配”的实证研究。如景军以“泰坦尼克号定律”为分析框架,利用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的艾滋病风险,提出中国艾滋病风险的分配无论是客观风险还是主观风险认知,都在具有不同社会等级与差异的社会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风险社会理论过于强调风险分配的平等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景军,2006);张玉林则以当地统计资料与新闻报道为基础,对山西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环境风险与灾难会向农村地区以及底层弱势群体倾斜,从而造成“另一种不平等”的结论(张玉林,2009)。刘岩、赵延东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公众的主观风险感知呈现地区差异和多重复合等特点,三重复合—高度不确定性风险、两重复合—中度不确定性风险和单重—低度不确定性风险三种结构的社会风险共存。研究发现公众普遍对低不确定性的单重风险感知最高,对高不确定性的三重风险感知最低;教育水平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对高不确定性三重风险的感知程度较高,底层社会群体则对低不确定性单重风险的感知程度较高的结论(刘岩,赵延东,2011)。吴雪明、周建明以城乡分野为视角,得出中国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已与城市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基本趋同,而农村居民拥有的抗风险机制却远远弱于城市居民,以收入水平表征的抗风险能力也远不及城市居民。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必需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政策体系以有效降低和化解社会风险的结论(吴雪明,周建明,2006)。由此可见,国内对风险分配的研究也是从“平等”与“差异”这两方面着手的,但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分配逻辑的“差异”与“不平等”。
参 考 文 献
[1]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
[2]乌尔里希·贝克等.风险社会[J].南京:译林印书馆.2004:36,57
[3]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友梅.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J].社会.2008(6)
关键词:人-环境匹配研究综述组织绩效
1 匹配的内涵
从已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关于匹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与环境(P-E)匹配,而人与环境匹配主要源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该理论的研究已经在管理学领域中流行了将近一百年。在管理学文献中,人与环境匹配一般被定义为个体特征与环境特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该理论认为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个人特征和环境均不能单独地解释行为和态度的变异,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地解释这种变异。其中,个体特征包括个体的心理或生理需要、目标、价值观、能力、个性特征等;环境特征包括组织的内部或外部回报、心理或生理要求、价值观、规范和人际关系等。人与环境的匹配一般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①环境提供的回报或供应与当前个体的需要或期望相符;②环境的要求或需求和当前个体的能力或技能相符。
2 人-环境匹配的类型
由于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此,研究者通常把P-E匹配概念视为一个多维度匹配概念。
2.1 个人-职业匹配(P-V fit)。在人与环境匹配的各层次中,最广泛的就是个人-职业匹配,它反映的是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自我属性特质的兼容性。当员工的职业人格特质与职业环境特质相似时,就会产生个人与职业匹配。由于根据此理论可观察到员工的职业选择行为,所以,组织在进行员工的招聘工作时经常把人与职业匹配作为甄选员工的标准。
2.2 个人-工作匹配(P-J fit)。主要是基于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匹配,或者个人需要和岗位供给之间的匹配,其目的是更有效地配置人员,提高组织工作效率。Edwards(1991)指出两种基本的P-J匹配概念:需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前者强调员工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工作要求的一致;后者强调岗位提供的机会能否满足员工的需要、价值和偏好。P-J匹配在操作上体现为既要求个体高层次需要与工作特征相匹配,又要求员工技能、个性与工作要求相匹配。
2.3 个人-组织匹配(P-O fit)。人与组织匹配的不同维度一般包括目标的一致性,价值观的一致性,需要-结构匹配和个性-气氛匹配。现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价值观的一致性。一般来讲,个人-组织匹配不一定包括个人-工作匹配、个人-团队匹配。在概念上,个人-组织匹配和个人-工作匹配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有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两种匹配类型的有效性。Kr1stof-Brown,Jansen和Colbert(2002)对个体在形成工作态度时,他们知觉到的个人-组织匹配、个人-团队匹配和个人-工作匹配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每种类型的匹配对个体满意度和流动意向都产生独特的影响。个人-工作匹配对工作态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组织匹配和个人-团队匹配。
2.4 个人-团队匹配。个人-团队匹配(P-T fit)是在P-E匹配的所有类型中最新出现的,Werbel和Gilliland(1999)首次在“个人-组织”匹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团队”匹配,并将其定义为新员工与原有群体成员之间的匹配。之后,Werbel和Johnson(2001)将该定义进一步界定为组建新的团队时,已有雇员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匹配,且匹配包含一致性匹配和补充性匹配。其中,一致性匹配是指新加入团队的成员与原有的团队成员之间特征的兼容性。补充性匹配是指团队成员具有独特的品质或特征,且这些特征能对其他团队成员起到补充或支持作用,该匹配主要强调成员之间的特征和技能方面的互补。
2.5 个人-上级(P-S fit)匹配。主要存在于工作中的个体与组织中的其他人之间,是指上下级在价值观、目标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兼容性。匹配因素可以是领导风格、个人特质、价值观与偏好等。尽管P-S匹配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的研究密切相关,但P-S匹配与LMX并不相同。二者均研究个体与上级之间的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二者潜在的心理属性的匹配,而后者更注重领导者与下属所发展的工作关系。
3 各匹配类型间的关系
虽然不同的匹配类型在定义上被明确区分,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探讨。Kristof(1996)的研究表明,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个人对不同匹配类型的感知就会不同,而不同的感知对结果变量的预测也不相同。Jansen等(2006)认为,不同维度的匹配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人-环境匹配的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用韦恩图描述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嵌套的关系模型,它呈现的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公司,如律师事务所、医生诊所或会计公司等。组织中可能会存在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包含一个或几个个体,个体的工作任务完全属于小组的职能之一,且接受小组管理者的检查。一种是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示主管是个体和工作相互作用的工作团体的一部分,而工作团体又是组织的一部分。如果群体与外部供应商的互动比较频繁,可能会出现群体的边界扩充到了组织之外。另外,组织没有完全被包含在一个行业里,表明组织雇佣了从事多重职业的人。这两个模型所表明的共同之处是:个体的工作经验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多维度环境组成。根据个人-环境的多维度匹配,Jansen等提出了测量P-E匹配的方法,即:P-E Fit=S1・PV Fit+S2・PJ Fit+S3・PO Fit+S4・PG Fit+S5・PS Fit其中,S1-S5表示为与个体匹配评估值相联系的显著性权重。此方程式中隐含的几个特征值如下:①不显著的匹配不会进入方程式(即Sx=0);②比较显著的匹配会对人与环境的整体知觉产生更大的影响,该影响可能是积极方面的,也可能是消极方面的。③附加的关系意味着匹配评价的显著性权重的总数,反映了在匹配维度之间的补偿效应。另外,与环境某个维度的较好的显著性匹配可以补偿缺少的其他不显著匹配。
4 匹配的测量
根据人与组织环境匹配研究构思和目的的不同,在匹配的测量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个体匹配知觉的直接测量和对人与组织环境实际匹配的间接测量。
4.1 直接测量,即测量人与组织匹配的兼容性,直接询问个体是否相信与所处环境存在良好匹配。如果“匹配”只需要建立在个体的知觉匹配水平上时,这种直接测量的方法就很有效。这种测量方法表明,无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特征是相似性的还是互补性的,只要主观地感觉到存在良好匹配,那么它就存在。Posner等(1985)采用直接测量来研究价值观的一致性。
4.2 间接测量,即分别对个体和组织环境特征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差异分数、Q方法论和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测度方法实证地评价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可以更好地反映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实际匹配程度。考虑到直接测量所存在的误差,一些研究者如Judge(1995)和Frnehceatl(1974)更认可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评估实际匹配或客观匹配。
5 以往研究中的问题
从上述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人-环境匹配内涵、划分维度以及测量研究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现有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匹配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国外,我国关于匹配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需加强匹配理论与中国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其次,匹配的测量方法存在问题。对选用的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同。另外,关于各种匹配类型之间的实证性关系研究较少,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Kfistof-Brown A.L Pers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6,49(1)l-49.
[2]Edwards J.R.An Examination of Com peting Versions of the Person-environm ent Fit Approach to Str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l996,39(2):292.339.
[3]Werbel J D,Johnson D J.The use of person-group fit for employment selection:a missing link in person-environment Fit[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1,40(3):227-240.
[4]Karen J Jansen,Amy Kristof-Brown.Toward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6,18(2):193-213.
[5]Posner BZ,Kouzes JM,Sehmidt WH.Shared values make a difference: An empirical test of corporate cult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85.24:293-309.
[6]Judge,T.A.,G.R.Ferris.The Elusive Criterion of Fit in Human Resources Staffing Decisions. Human Resouree Planning,1992.6(4):47-67.
关键词:股票回购;回购动机;市场反应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69-03
股票回购(Share Repurchase)是指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债务融资以一定的价格购回公司本身已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将其作为库藏股或者注销。
一、股票回购的动因分析综述
(一)国外关于股票回购动机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为了解释股票回购的动机,主要建立了以下六种理论假说。其中,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理论有信息或信号传递假说以及自由现金流假说。
1.税收节约假说。税收节约假说的提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税法规定:当公司通过发放股利的方式将现金返还给股东时,应按照普通收入所得税率进行纳税。而企业以股票回购的方式将现金发放给股东时,股东缴纳的是资本利得税。因而,股票回购使得股东能够以较低的资本利得税取代较高的普通个人所得税。然而,1986年《美国税收改革法》之后,股票回购使股东不再减少税金的缴纳,这一假说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2.财务杠杆假说。杠杆假说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减少权益资本,从而提高财务杠杆比率,提高每股收益,进而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加公司的价值。Bewell和Shoven(1988)、Opler和Titman(1996)、Dittmar(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了:假设公司不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公司将会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使其达到最优化。
3.信息或信号传递假说。信号传递假说的理论背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方面在于美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萧条,投资者不愿意进入资本市场,而大多公司却开始回购股票;另一方面在于学科的融合,一些学者尝试使用信号理论解释股票回购的动机,认为在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对公司前景抱乐观的态度,并认定公司目前的股票价格被低估,因此通过回购股票向股东传递信号。
4.反并购假说。如果公司管理层判定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他们会担心公司可能成为并购的目标。反并购假说认为,公司管理层会通过股票回购来提升股价,防止被接管。Vermaelen(1984)指出,1962―1977年期间的接管招标公告与发出收购要约的公告数量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Dittmar(2000)的研究也表明,公司成为接管目标的风险越大,就越有可能回购股票。
5.财富转移假说。财富转移假说认为,股票回购主要表现为债权人向股东、出售股票的股东向持有股票的股东以及同行业非回购公司向回购公司的转移,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Graham和King(2000)发现,当了解公司内在价值的控股股东认为股价被高估时,他们会出售公司股票,而在股价低估时,他们会回购公司股票。
6.自由现金流量假说。Jensen(1986)最早提出了自由现金流假说,指出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回购(OMR)来分配满足正常投资需要后仍有多余的现金,减少管理层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从而减少管理层浪费公司资源的机会。Vafeas,Joy(1995)、Fenn,Liang(1997)及Nohel,Tarhen(1998)都曾指出,利用OMR可以减少自由现金流量所产生的成本。Stephens和Weisbach(1998)表明股票回购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成正相关。Grullon(2000)发现市场对于公司由于缺乏投资机会而进行股份回购有积极的反应。Dittmar(2000)则认为,公司往往为处理多余资金而进行回购。
7.管理层激励假说。管理层激励假说是伴随20世纪90年代股票期权的兴起而产生的。Barth和Kasznik(1999)、Kahle(2002)研究发现,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实施回购股票计划。Bens,Nagar,Skinner和Wong(2003)发现,员工股票期权与股票回购呈正相关,即拥有员工股票期权的公司倾向于回购股票,而不是发行新股。Weisbenner(2000)、Fenn和Liang(2001)发现,高层管理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量与股票回购量正相关。
除了以上回购动机假说以外,学者们结合时间和时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例如,Gu和Schinski(2003)从爱国主义角度研究“9・11”恐怖事件后的两周内公司所的回购公告,发现都能产生积极的市场效应,而且公告越早,市场积极效应越大。Nidal(2003)发现,在世界股票市场上,股票回购被用来稳定股票市场。
(二)国内关于股票回购动机的研究成果
中国股票回购发展历史较短,学者们在结合国外的成熟观点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早期的股票回购动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国有股减持。2005年之前国有股减持是中国早期上市公司采取股票回购的主要动机。蓝发钦(2001)提出中国股票回购主要针对国有股股东,实现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
2.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和改善财务指标。王化成、王鑫和于艳清(2000)、王伟(2002)对云天化和申能股份回购国有法人股案例进行分析,认为股票回购是用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改善财务指标。卞琳和刘东(2005)提出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途径之一。
3.大股东利益驱动。王伟(2002)、韩永斌(2004)发现国有法人股回购中,存在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嫌疑。谭劲松和陈颖(2007)得出国有股回购实际是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治理目标的利益输送行为。
4.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状况不但造成流通股市价偏高,产生市场泡沫,也导致了许多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朱小平等,2005)。为了解决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这种制度性缺陷,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
易士佳和周维建(2006)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回购可以被用来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票的全流通。吕洪波和王奇(2006)提出“股票回购――批股”模型及配套措施,认为将其运用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全流通的实现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基于普遍认可的信号传递假说来检验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分析股票回购是否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股价是否增长以及长短期不同的反应。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公告前后超常收益率,结果发现,股票回购公告会使股价上扬,市场效应为正至少非负。
(一)国外关于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
Jeffry ter和Mark L.Mitchell(1987)认为公司公告其回购股票的消息是想传达股票被低估的信息,而市场会做出积极的回应。V’ictor M.和Fransico Gonza’lze(2004)、Hua Zhang(2005)、Tung Liang Liao et al.(2005)分别考察了西班牙、香港和台湾的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股票回购公告伴随着正向的市场反应。Jacbo(2010)认为,运用自由现金流进行公开市场回购,实际发生时市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使股价上扬来应对逆向选择的问题。
(二)国内关于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
徐国栋和迟铭奎(2003)对五家国有性质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实证检验、吴渫泠和王帅(2007)将回购对象分为国有法人股和流通股,都发现市场对国有法人股的回购和公众流通股的回购公告的反应是积极的。
李栋一(2007)、张忠华(2010)发现公司在公布股票回购公告之前,经历了股票价格的下跌,上市公司利用回购公告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息,也使股价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尹蘅(2007)选取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10月26日间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回购公告的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回购计划公告和撤销回购计划公告都向市场提前传递某种信息;宣布进行回购的公司可以获得正的异常报酬率,但这种反应并不能持续。刘珊珊(2010)研究2005―2008年股权分置改背景下,回购公告与股改公告前后的市场反应。发现回购本身代表着利好消息,当与股改相结合时会受到股改消息的负面影响,但其后股价呈上升趋势。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小投资者对回购结合股改进行的信心不足,但逐渐持肯定态度。
三、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综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影响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财务特征、内部人持股比例、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股权结构等,而回购业务本身的特征则包括回购规模、频率和时机等。
Raad和Wu(1995)研究发现公告回购比例越大,市场反应也越强。Stephens和Weisbach(1998)研究发现,公告日非正常报酬率受到回购规模和市场对公司实际回购数量的预期两者的影响。此外,Raad和Wu(1995)、Li和Mcnally(2002)、Howe(2003)发现,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与内部人持股比例呈正相关。Gingliner和L’her(2005)发现,股权集中的公司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更大。当公司有国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或公司第二个大股东能有效制衡第一大股东时,回购公告会产生正向的市场反应。
Ho、Liu和Ramanan(1997)认为,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与既往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以及销售收入增长率成正相关,与公司规模以及分析师关注程度成负相关。Jagannathan和Stephens(2003)认为非经常性回购公告产生的正向市场反应更为强烈。
(二)国内关于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中国学者对回购市场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几篇硕士论文中。
詹华平(2007)发现,回购规模和市净率是影响市场反应大小的重要因素。市场反应与回购规模正相关,市场反应与市净率负相关。李栋一(2007)认为,回购比例、内部人持股比例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对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回购对象、资产负债率及线下项目与市场反应负相关。刘珊珊(2010)发现,回购股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市场反应正相关。
四、文献述评
从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股票回购的动因分析研究成果很丰富,能够结合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特点对股票回购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且不断提出新的解释。对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国内外学者是在信息或信号传递假说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公告前后的超常收益率和累积超常收益率进行估计,得出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基本为正,即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的程度也有大小,国外学者对影响这种程度不同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但是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不全面。
参考文献:
[1] 蓝发钦.浅论股票回购的股利性质及其市场反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1).
[2] 王化成,王鑫,于艳清.试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0,(8);朱晓莉.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独特性及发展[J].
商业会计,2007,(3):23-24.
[3] 卞琳,刘东.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研究[J].商业经济,2005,(18):115-118.
[4] 王伟.国有法人股回购的信息内涵及市场识别――“云天化”和“申能股份”公司回购国有法人股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
(6):109-117.
[5] 韩永斌.中国股份回购目的个案分析[J].企业经济,2004,(1):189-190.
[6] 谭劲松,陈颖.股票回购:公共治理目标下的利益输送――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回购案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4):105-118.
[7] 徐国栋,迟铬奎.股份回购与公司价值――理论与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3,(4):60-64.
[8] 李栋一.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事件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9] 尹蘅.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J].经济与管理,2007,(5):61-65.
[10] 刘珊珊.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1] 詹华平.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2] Dittmar,Amy K.Why do firms repurchase stock?[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0,(3):331-355.
[13] Grullon,G.and D Ikenberry.what do we know about share repurchase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0,(3):31-51.
[14] C P Stephens and M S Weisbach.Actual share reacquisitions in open-market repurchase programs[J].Journal of Finance,1998,
(1):313-333.
[15] Ikenberry,D,J Lakonishok,and T Vermaelen.Stock repurchases in Canada:performance and strategic trading[J].Journa1 of Finance,
2000,(5).
[16] Jagannathan,M,C P Stephens and M SWeisbach.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the choice between dividends and stock repur―chases[J].
关键词 自杀 文献 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自杀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在我国,自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我国的自杀研究水平距离西方先进国家差距还很大,缺乏对自杀的系统研究。加上自己对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感兴趣,故选择此课题进行综述。
2、意义:对自杀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助于帮助自己或周围人更深刻地了解自杀的危害,从而减少身边的自杀现象。
二、自杀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主要根据行为的目的或动机来定义自杀,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Schneidman将自杀定义为“自己引起、根据自己的意愿世自己的生命终结的行为”;从结局或结果来定义自杀,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EmailDurkheim认为:“由于受害者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的死亡都可以称为自杀,受害者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死亡。”;EdwinShneidinan从心理学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有意识的自我毁灭的行动,处于多方面困境中采取自杀行动的人认为,自杀是从困境中解脱的最好方式”;KarlMenninger从精神分析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1)谋杀(仇恨和杀人的意愿);(2)自我谋杀(内疚或被杀的愿望);(3)死亡的愿望(绝望)”;JeanBaechler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通过影响主体生存的企图来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所有行为”;JosephDavis从法学的角度来定义,认为“自杀是致死性地、故意地危害自我生命的行动,行动者明显缺乏生存愿望,提示行动的致死性和故意性”。百度百科对自杀的定义是,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考虑到自杀各个方面,国内肖水源教授将自杀定义为“在死亡意愿支配下,故意危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这一定义的主要特点是:定义行为而不是结局;明确行为是故意的,无论在何种意识状态下发生的意外行为都被排除在外;既包括主动危害生命的行为又包括被动的拒绝延续生命的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内显行为。
(二)自杀的分类。
最常见的是按照自杀的结果进行分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1974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类。
Gelder按照自杀的目的将自杀分为自杀死亡和准自杀两类,自杀死亡是以死亡为目的,自我攻击型的自杀。而准自杀又称类自杀,企图用自杀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关注,并使对方忏悔。
法国社会学家Durkheim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为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以及失范性自杀。失范性自杀是指社会反常状态下的自杀。
一些学者则按照自杀形式和手段的不同分为主动自杀和被动自杀。根据自杀者的心理反应将自杀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神经过敏型三种。另外一些特殊类型的自杀有比如集体自杀、殉情自杀、杀人自杀、扩大性自杀以及间接性自杀,扩大性自杀是指自杀者在决定自杀时为了怜悯幼儿或病弱的配偶、父母,而在自己自杀前先杀死他们,也称怜悯性自杀,多见于抑郁症患者。而间接性自杀指自杀者在自杀失败或无法自杀时,采取杀别人而犯罪,以求司法机关处死,间接达到自杀目的,也称曲线自杀,也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三、自杀行为的理论模型
自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自杀提出心理动力学的解释以来,许多自杀学家从各自研究的视角对自杀进行了内部机制的探讨和理论的建构。Leenaars等对10位著名的心理学交的理论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理解自杀的8个概念和结构,包括5个人格因素和3个人际因素(难以忍受的心里痛、认知受限、间接表达、适应不良、自我、人际关系、拒绝-攻击和身份-逃逸)。
(一)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存和死亡有和死亡的本能控制,两者不断斗争,死的本能占优势便发生自杀行为。Orbach进一步发展,认为可以通过测定生与死对人的吸引力与排斥来诊断自杀的可能性,其中,来自死的吸引力与来自省的排斥力对应死亡,来自生的吸引力与来自死的排斥力对应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组成。无意识是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危险的部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会将事情压抑到无意识中,因为抑制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人们所具有的能量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因此,用来压制否定性事件的能量越多,死亡就越得到加强,自杀就不足为怪了。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由两部分组成,良心与自我理想,良心告诉我们那些事情不能做,自我理想即理想化的自我。因此“超我”追求完美,拒绝任何不完美的东西,而过度发展的超我则可能会引起自杀。大部分精神疾病都源自这三部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行为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而从动物身上发现的原则也能应用于复杂的人类行为,童年时期仅有的一次创伤经历足以引起长大成人后的病态恐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可塑的,其基本原则是强化。极端行为主义甚至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而习得的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再学习方式得以巩固,通过消减学习的方式而消除。人类行为均是在一定遗传生物学因素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再社会学习过程获得的,自杀这一有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不例外。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一旦满足基本需要,人类基本上是有发展倾向的,将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看不到生命意义的人将在无聊与空虚中度过一生,一旦问题严重的无法应对,很有可能选择自杀。
(四)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们以特定的秩序经历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不只是揭示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为抑郁与自杀者的思维方式为目标的认知疗法奠定基础。
(五)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家强调,不能脱离自杀发生的社会环境来理解自杀在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他认为自杀起因于个人在社会中经历的“适应性”,一个人走上自杀道路是因为在社会上感到外界环境失意导致。
四、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社会因素。
1、性别分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欧美国家自杀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而我国自杀率或自杀未遂率一般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且自杀未遂率性别差异更悬殊。在一些地方早年自杀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杀率逐渐被男性高于女性所替代,故推测发展中国家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经济欠发达有关
2、年龄分布。
大多数国家年龄与自杀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自杀率亦增高,而长期看来,自杀率上升的趋势最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组。
3、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自杀率差别明显,文化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而在英国则文化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
4、婚姻状况。
国外有研究表明,婚姻是自杀的保护因素之一,美国自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寡居的、离婚的、单身的或没有结婚的、已婚的、已婚有小孩的。婚姻对自杀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婚姻对精神健康有保护作用,夫妻双方在经济和情绪方面的相互支持有助于减少应激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5、职业分布。
国外研究显示,各个社会阶层的自杀率构成一幅“U”字形轮廓图。高阶层的自杀死亡率最高,非技术工人的自杀死亡率超过技术工人,低社会阶层的退休男性自杀率高于社会阶层人群,反映了退休以后的经济保证等因素在各个社会阶层有所差异。
6、社会阶层。
传统观点认为,处于低层的人自杀率较低,处于高层的人自杀率较高。但近年来,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阶层低的人失业率高、经济压力大以及精神部分研究都表明,不管按收入还是按职业来划分阶层,社会阶层欲自杀均呈负相关,而病患者则向下层社会漂移。
7、城乡分布。
在发达国家,农村人口的自杀死亡率远低于城市人口的自杀死亡率,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个体自杀行为的发生。但在我国农村自杀率大大高于城市,学术界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农村地区农药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自杀预防和救治力量的薄弱。
8、种族差异。
不同种族由于遗传、环境、文化、风俗、等各异,自杀率存在差异,可能系文化、风俗、等多种差异综合所致。
(二)自然因素。
尽管自杀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自杀与自然因素也有相关性,其中主要是气候和季节性气温。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认为,有雾和寒冷的国家特别有利于自杀的扩散,而且这种看法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规律,然而统计资料明确的否定了这一看法,自杀达到最大程度的不是在秋冬季,而是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春夏季。人们宁愿在最安逸的时候弃世而去,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例外。在每年的自杀者中,1000个里有590-600名死在美好的季节,只有400个死在其他季节,准确的说,自杀最高的时候为夏季,最低为冬季,且在任何季节里,大部分自杀都发生在白天。迪尔凯姆认为,白天有利于自杀是因为这时候各种事务最为繁忙,人际交往错综复杂,社会生活最为繁杂,而中午的午休时间因一般活动都处于暂停状态,故自杀也暂时中止,还有一个相关的事实是,周末的自杀也有所减少。
五、自杀的病因学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六、治疗
(一)行为治疗。
1、药物治疗:自杀的患者70%都患有忧郁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精神遗传基因,但最终到达了抑郁的程度,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和治疗来避免其病情加重,甚至完全通过药物治疗好。
(1)心境稳定剂:这是治疗躁狂及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组:第一组为锂盐(碳酸锂),能有效缓解躁狂抑郁症状;第二组为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对于双相障碍亦有效。
(2)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看成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则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对减少自杀行为及总体上降低自杀率亦可能有效,非典型抗精神病性药物氯氮平减少自杀的有效性有证据支持,Meltzer发现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氯氮平治疗,经过调整治疗周期,自杀死亡率降低了80%-85%.
(3)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物是一类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但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尽管抗抑郁药物对减少自杀可能有积极作用,但其使用仍明显不足。自杀的心理学尸检研究发现,抑郁型自杀死亡者接受恰当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仅占6%-14%。
(4)抗焦虑药:抗焦虑药应用范围广,种类多,具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都曾列入此类,并用于临床。在包括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的精神疾病中,焦虑症状非常普遍,急性焦虑和激越都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此外,焦虑症状是心理社会应激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又叫电休克治疗,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推荐用于精神病性抑郁症、急躁狂和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有风险者,以往电抽搐治疗效果良好者,混合性躁狂发作者以及那些难治性的紧张症、重型抑郁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或内源性抑郁症患者。
(二)心理治疗。
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和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和躯体功能积极变化,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及适应问题,达到治疗、康复目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缓解精神障碍或减少自杀风险,仅靠药物是不够的,药物发挥疗效一般要一个月左右,而在此期间,患者往往体验到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社会公众的歧视偏见,由此可能出现自杀危险时需要足够的心理支持。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精神分析治疗及心理动力性治疗:关于潜意识和“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学说是经典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治疗专门技术包括释梦、自由联想、对质、澄清、阐释、修通、重建、阻抗分析、移情与反移情的处理等。但由于耗时太多不再流行。而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短程治疗较为普遍,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本思想,统称为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
2、认知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人作为有机体所具有的内在心理过程,如认知过程,在由外来刺激引起行为反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适应不良或者病态行为之所以形成并维持下来,与一些非理性观念或推理方式。
3、人际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4、系统式治疗:特点是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关注整体和系统中各种互动性联系。与其他疗法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
七、预防
1、限制自杀手段:通过限制武器、农药,家用煤气脱毒,限制剧毒医疗药物的处方量和减小包装,跳落处加护栏,减少汽车尾气毒性,低毒的抗抑郁剂,戒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自杀死亡率;用致死性低的手段替代致死性高的手段也可以降低自杀率,比如英国、德国、美国使用低毒煤气,芬兰禁止有毒杀虫剂;在评估限制自杀手段在多大程度上使自杀率下降时要考虑远期自杀率变化的趋势、混淆变量的影响(抗抑郁剂使用的增加)。
2、媒体:预防自杀,媒体是把双刃剑。一些研究显示不当宣传鼓励脆性个体试图自杀,或被偶像的自杀行为所吸引。一些网络媒体特别是自杀聊天室、提供自杀方式和指导的网站、寻求集体自杀伙伴的吸引,应对媒体做好一定的措施。
3、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忧郁症患者也随之增多,但目前对忧郁症的认知仍然缺乏。多数患者选择回避自己心理问题,封闭自己,不去勇敢地正视和面对它,结果导致自杀事件屡屡发生。治疗忧郁症需要多方的协助,除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外,亲属也要善于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劝导其求医。在治疗上应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或拨打专业心理机构的危机干预中心来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
对自杀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只针对某一方面比如对自杀的病因研究而没有一个完全的自杀综述。对自杀的一系列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才能减少或防止社会上严重的自杀现象。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正亮、童辉杰.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12期.
[2]杜恩、杨彦.七成自杀者患有忧郁症及早药物治疗完全可治愈.扬子晚报.2009年11与3号.
[3]匡培根.自杀心理治疗.闻康网心理频道.
[4]放心医苑网.
[5]各国的自杀行为干预手段.新华网.2009年12月17日.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 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他们指出在运用模型时同时运用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预警模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徐继红在会计之友2008年第四期中发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他指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更新对财务管理思想的认识。他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他指出应该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来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媛在2006年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在2008年的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绩效和公司价值往往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重视,而风险这一反映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被忽视。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具有风险效应,即它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风险。他们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把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及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作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财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他们定义了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的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的概念,都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其别提到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李燕就提出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控制财务风险。从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来看,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公司治理影响财务风险的观点,并用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数从理论上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研究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应对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从实证角度研究和从集团公司研究的角度比较少,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
三、继续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基于大多数学者都重视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注重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中,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如何认识清楚这些因素,如何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财务风险的研究还是要在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活动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挑战的前提下,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着重研究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结合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燕,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会计之友,2008,5.
[2]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会计之友,2009,2.
[3]岳上植、张广柱,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会计之友,2009,1.
[4]李媛,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6.
一、国内休闲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对我国休闲旅游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笔者于中国知网中进行跨库检索,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主题和篇名为搜索项,以休闲旅游为检索词,获得全部搜索结果中符合相关描述的篇章为494篇。图1是1996―2010年中国期刊网上发表有关休闲旅游论文的统计。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休闲旅游研究从1996年就开始涉足,2002年之后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4年,完全适应了WTO的经济形势,伴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意识逐步觉醒,我国国民开始注重精神丰盈的重要性,因此对休闲旅游的重视越来越高,相关的研究资料也逐步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进入WTO的第一年,即2002年,以上海为首的众多城市GDP人均量变突破4500美元,江浙沪整体人均GDP也普遍在4000美元之上。在如此良好的经济支持背景下,我国人口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国内休闲旅游之中,伴随着国务院于99年拟定黄金周放假条例,“五一、十一、春节”三大黄金周得以形成。近几年又对黄金周进行调整,避免过于集中节假日国家实行黄金周前推后移,节假日更为均衡的分布。如此的假期改革此时我国人民更好的调整自身时间,参与到休闲旅游之中,假期的调整与时间的编排更是活化了城市附近的旅游产业开发。当然,旅游产业随03年非典爆发一度进入低谷,因此对休闲旅游科学发展的学术研究逐步复苏。因此,本文主要参考了2004年后骤然增多的学术成果,并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二、休闲旅游理论研究概述
(一)休闲旅游的运营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认为现代休闲旅游的基础源自于人们放松心情、融入自然、陶冶情操的心理需求。因此,基于整个休闲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休闲旅游逐步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优化、促进地区发展特色化的重要因素。借助打造科学的休闲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与游客眼观已然成为现阶段休闲旅游的运营模式。当然,针对休闲旅游的科学发展,现阶段还未有较为完整且充分的运营模式,但是以“人本思想”贯彻落实的发展现实来看,休闲旅游的未来发展与“人本思想”贯彻将密不可分。对此,刘欣然、彭国军等研究学者认为,配合地方拥有的地域特色、环境优势及文化特征等客观要素,借助优化服务手段,时刻保证“人本思想”落实,无论是对休闲旅游发展,还是对地区经济收益而言,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休闲旅游的运营种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结合人需思想,针对休闲旅游运营种类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认为,现阶段人们进行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包括自然回归、个人修养、文化体会等众多形式。其中,自然回归的根本在于借由乡间风光来陶冶情操,因此景区游历、乡村旅游等模式骤然兴起,大大满足了社会人群的自然回归思想;相对的,个人修养注重放松与休闲,选择此类观光的游客多半侧重于温泉、沙滩、原始环境的治愈,借助温泉疗养、海滩漫步、深林沐浴等来确保自身的绝对放松与心情的平复;而针对文化体会的休闲旅游则侧重地域性的特色文化,包括赛龙舟、观潮、泼水节及相应的高尔夫、滑雪等休闲旅游,利用文化特色来令自己跨越文化,感受差异中的乐趣。无独有偶,韩百娟在肯定了刘丽丽、李宏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模式的变化将休闲娱乐按照经营模式的差异分为度假模式、游乐模式、观光模式等模式,并强调购物游的兴起是休闲旅游的全新模式,其更进一步的贴合了现代社会群体的经济物质需求,具有典型的人本思想特征。另外,方海川在运营种类发展研究中细化了各休闲旅游种类,并根据不同种类所要达成的旅游目的不同而进行命名,包括体育旅游、科教旅游、农家乐、都市旅游等等,此类细化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相关旅游项目更为直白易懂,便于社会群体进一步的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旅游项目。
三、休闲旅游实践研究概述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盈,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增加,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渐增大,经过多方研究资料现实,现阶段休闲旅游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等多个层面都拥有了极为全面的理论研究,人们立足于国家、地区的现实环境,拟定科学的实践理论,望就此为地区休闲率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在众多的研究资料中,通过开发分析、早期投入分析、发展前景分析、政策扶持分析等多种模式,拟定了相应的发展预测与问题应对策略。
(一)国家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绍兴站在政府的角度上认为休闲旅游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应该被各界政府关注,并且得到各界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李继峰给出了中国农村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路;皮婉姝等则根据旅游发展现状,科学规划了休闲旅游的发展含义;皱宏霞则立足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拟定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并借助排除阻碍,确保发展科学的思想,提出国家层面上的优化策略,从政府支持、地方重视、行业优化等多角度出发,打造科学的实践对策。
(二)区域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洪生研究了甘肃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罗红苏针对海南休闲旅游发展与热带风风情及地域特色间的联系;冉洪生则主要将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将世界一体化及旅游贸易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鲁娃耶德结合现阶段我国“一带一路”与新疆休闲旅游结合的优势研究,科学分析一带一路下新疆休闲旅游的SWOT模型。诸如此类的研究不胜枚举,随着“一带一路”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人本思想”在区域、各领域都有足够的指导思想,因此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兰州、苏州、西安等文化名城及民族特色地区均能有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的休闲旅游实践研究,通过提出问题,了解成因,从而拟定理论上的实践策略。
四、休闲旅游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