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外培训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项目引进宗旨
让活动中心成为少年儿童的校外乐园
二.活动项目引进范围
舞蹈、跆拳道、武术、蓝球、羽毛球、乒乓球、绘画、书法、声乐、播音与主持、英语口语、作文与欣赏、钢琴、萨克斯、架子鼓、民族乐器、航海航模、陶艺、创客等非学科类科目
三.活动项目引进条件
1.资质条件
中心引进的校外机构必须拥有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且办学质量社会口碑良好者优先。
2.任教教师资格条件
活动项目的授课教师必须拥有与所授科目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且师德师风良好者优先。
四.活动项目引进方式
1.青少中心场地使用方式
租赁
2.活动时间
中小学教学时段以外的时间,原则上晚上不安排培训活动。
3.活动项目与活动场地
⑴科创楼一楼拟引进:传统武术项目
⑵科创楼二楼拟引进:舞蹈、合唱项目
⑶科创楼三楼拟引进:创客或书法、绘画项目
⑷科创楼三层楼分层出租,租赁人须有一名公职人员担保,租赁期最长贰年一签。
4.其它
所用活动项目不留书面作业,活动全程有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校外实训;实训管理;跟踪管理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是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校外完成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特别是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的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已成为他们毕业实训的主要方式。
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到与学校合作的IT公司实训基地;
到社会的软件技术培训机构;
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训单位等。
学生到IT公司或软件培训机构等进行毕业实训,主要有以下优点:
通常是实际项目驱动,技术提高快;
实境训练,技术氛围好,学生进取心强,效果好;
接近社会环境,快速提高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训公司或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就业效果好。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有诸多好处,但对学校却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虽然学生所在实训单位会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毕业实训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步,学校绝不能放任不管,而且还必须要严格管理。校外实训单位性质不一、实训地域分散、实训周期长短不齐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对在校外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关系到学生毕业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是近年来许多软件学院甚至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本文结合我院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如何对校外毕业实训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便于阐述,我们将校外毕业实训划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校外实训申请、实训过程和实训成绩评定等阶段,下面依次阐述。
2校外毕业实训申请的管理
为严格管理,我们要求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必须事先申请,具体申请时间为毕业实训的前一学期末(两年制即第三学期末),这样学生在该学期结束后,就可以直接去校外实训,帮助学生提前就业。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软件学院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工教(2009)27号)。
作者简介:韩玉民(1963-),男,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教育;车战斌(1964-),男,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SOA、软件技术教育;买志玉(1976-),女,专业负责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
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申请校外毕业实训需要填写申请表、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等[1],内容如下。
校外毕业实训申请表: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校外实训单位、实训时间、课题名称及来源、个人申请理由、校外实训单位签章、学校审批意见等。
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主要包括校外实训课题的基本信息、学生承担的设计任务、工作进度安排、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实训单位签会等。
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主要包括实训单位的联系方式、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学生家长签字和联系方式、学生保证条目和签字等。
上述申请资料主要为了确保学生是真正到实训单位进行实训或实习,且家长知情并同意。这样可有效防止学生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逛而失控,是对学生负责。
通过学校审批的学生就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到校外的实训单位进行实训。
3过程的管理
校外实训中最重要且最困难的是实训过程的管理,学生在校外实训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中途退出实训、与实训单位或培训机构发生矛盾、更换实训单位或中途就业等,甚至有的学生私自退出实训在社会上流荡。所以必须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训活动,才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与实训单位沟通并解决矛盾,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我们对实训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对集中实训的学生指定临时负责人、学生要进行周报和月报、学校教师到实训单位探望学生等措施[1]。
3.1校外、校内共管机制
如上所述,我们要求学生在申请校外实训时要提供实训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与实训单位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我们还为每个学生都指定有校内的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与学生保持联系,如通报校内有关通知、收集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实训问题、指导毕业实训报告撰写、批改实训报告等,并参与毕业实训成绩评定。这样就将校外实训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到人,不会造成管理脱节。
3.2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监管
为了及时详细地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和实训效果,我们要求校外实训的学生有周报和月报,即每周写周总结,每月写月总结,每一实训阶段要有阶段性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感想、心得、对实训单位和学校课程的意见、建议等方面。总结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校内对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是纸质的。校内指导教师汇总后交学校实训管理部门。
通过学生的周报和月报,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会将实训机构一些好的做法反馈给学校,也会对学校课程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周报和月报外,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我们要求实训单位要对学校有正式的周报、月报,或阶段性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进展情况、目前的实训课题、每个学生本阶段的表现等,同时还包括实训单位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议。
3.3实地走访学生,了解第一手资料
为了能详细掌握校外学生的实训情况,在实训期间,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或城市,我们会派出教师到实训单位走访、看望学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实训情况汇报、与实训单位座谈等。
教师到实训单位看望学生,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学校可以掌握学生实训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对看望他们的老师非常欢迎,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提升了学校影响力;另外还可以增进与实训单位的感情,有利于长期的实训合作和学生就业推荐。因此到实训单位走访学生,是增进学校、学生和实训单位多方感情的有效方式。
4毕业实训成绩评定
毕业实训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成绩[1]。
如何对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难题。我们采取的是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小组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软件项目文档质量等方面,主要由实训单位的指导教师来考评。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需要指导教师和实训单位签章。
校内指导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毕业实训报告(论文)质量、学生实训期间对学校的汇报和联系情况等。
由于学生实训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在实训单位完成,所以校外实训单位评定的成绩比例占总成绩的80%。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5就业跟踪管理
在校外实训单位进行实训,实训单位通常会负责推荐学生就业,且通常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优先推荐,所以学生的就业时间跨度很大,管理难度增加。虽然有的学生已就业,但在真正毕业之前,都属于毕业实训阶段,学校必须负责管理。实际上,是由推荐工作的实训单位和学校共同管理,即就业跟踪管理。
就业跟踪主要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性质、薪酬、对学校培养方案的建议、用人单位的意见等。我们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必要时会到就业单位走访,学生也会不定期地进行工作汇报。
6结束语
完善的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并由教研室、学生部和教学部等部门联合对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过去四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发生过大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也非常赞赏,认为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管理到位。
由于校外实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虽然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喜欢行政管理、IT营销等,所以会进行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实训,使学校难以评定毕业实训成绩。
有的学生在实训阶段直接就业,无法完成完整的毕业实训项目开发,给毕业实训成绩评定带来困难。
个别自己联系实习实训单位的学生,可能利用个人关系开具虚假实训鉴定材料、随意拔高实训单位的实训鉴定成绩,扰乱了正常的实训成绩评定秩序。
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实训情况。培养学生的最好结果是使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对一些从事不对口专业实训和工作的学生,我们采取比较灵活的考评办法。
校外毕业实训管理是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学生管理课题,随着校外毕业实训的社会化和管理制度化,校外毕业实训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完善,实训效果也会更好。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央十二巡视组关于xx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反馈意见的整改,持续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维护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减轻学生负担,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xx市教育委员会 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xx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渝教民发〔2021〕5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开展违法违规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 。对现有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格复核和集中年检。严厉查处无证无照、超许可事项违法违规开展教育培训、未按照市场监管部门核定的登记事项从事经营活动等行为。集中整治期间,暂停审批校外培训机构。
(二)开展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专项整治 。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排名,严厉查处将参加校外培训以及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三)开展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组织或者参与培训行为专项整治 。严厉查处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以各种方式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查处中小学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辅导,或者诱导强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及自行组织有偿补课等行为。
(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专项整治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严格开展班次、培训内容备案审核,加大定期和随机抽查力度,坚决遏制超前超纲培训等行为。
(五)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 。排查校园在消防、人员管理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督促限期整改;清理不规范或未签订中小学生培训服务合同的行为,推广签订示范文本合同,化解合同纠纷;查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及各类违法违规收费等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专用账户和最低余额账户制度基础上,探索完善第三方账户监管。
二、工作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集中在2021年5月至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10日前) 。制定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区专项整治工作会,全面布置集中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和区内媒体平台,及时多渠道整治通知,公开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电话。向家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负责人会议,宣讲依法依规办学政策和管理工作要求;组织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承诺书,作出不违法违规从事校外培训活动、不与中小学校勾连组织招生考试、不聘请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培训、不超前超纲教学、不虚假夸大宣传、不违规收费、与学员全面签订培训服务标准合同等承诺。组织辖区中小学校签订承诺书,作出不与校外培训机构勾连组织招生考试,学校及在职教师不举办或变相参与举办培训机构、不组织不参与校外培训等承诺。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日―7月30日)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自查和集中检查,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出现一起,查实一起,严惩一起。
1.机构自查(5月20日前) :结合前述五项主要整治任务内容,由各培训机构组织开展自查自纠。
2.集中查处(5月20日―7月30日) :各镇乡(街道)党委政府统筹领导,组织片区教管中心、属地市场监管所、公安派出所、镇乡(街道)内设办(所)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成立联合检查组,开展集中查处工作。
5月底前,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年检和和严格复核,5月下旬分别集中向社会公示年检和复核结果,年检和复核不合格的机构列入黑名单并严肃处理。
6月30日前,各镇乡(街道)联合检查组重点开展辖区无证无照违法违规举办校外培训机构、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举办培训机构或者参与校外培训行为专项整治。
一是对辖区内所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活动的机构进行全面摸排。摸清辖区内培训机构数量、开展经营活动状况、证照是否齐全、登记事项是否与实际一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建立问题台账。对违法违规开展培训涉事培训机构一律依法严肃查处直至取缔关停。
二是对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勾连组织招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从严处分学校及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
三是对在职中小学校教师举办培训机构或者参与校外培训行为进行查处,一经查实,给予撤销教师资格直至解除聘用合同、开除公职处理;对负有重大失察责任的学校领导干部一律追责;对涉事培训机构一律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营业执照。
7月30日前,重点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抽调或聘用学科教师、教研人员、片区督学,组建审核专家团队,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严格开展班次、培训内容等核查。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查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对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开展集中整治的通知》(渝教民发〔2020〕8号)要求,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
(三)巩固提升阶段(8月―12月) 。各镇乡(街道)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培训机构开展随机跟踪督查,检查问题整改情况、防止问题反弹,及时发现、查处新问题。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监委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对重点区域、重点投诉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动态督查、处理,对工作不力的一律严肃追责问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区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部门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的统筹领导。区级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区校外培训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组织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善由区级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镇乡(街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片区或乡镇(街道)组建专项整治联合检查组,对辖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检查和随机抽查,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英语专业在工科院校中大多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普通工科院校更是如此。以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切入点,探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工科院校
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历史较短,但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的时间,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取得了很多优秀教学成果。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和社会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如何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指导英语专业建设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认为,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有思想观念转变、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七个方面。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的时代召唤口径宽、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新型外语类人才。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2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多数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工科院校也不例外。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特色,开设有商务、翻译、文学等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各专业方向必修课主要有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英语写作、英语语法、高级英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美文学史、第二外国语等。所有方向学生的选修课有英语报刊选读、英美文化、英语影视听评、英语演讲、英语测试、网上英语阅读等。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可相应选择英语修辞学、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实用文体翻译、文学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等。
不难看出,上述第一、二类课程的设置与多数外语类或综合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结果便是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与其他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同小异,学科特色不够突出。
从生源来看,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外语学习主动性不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也会优先选择该校有优势、有特色的专业。因此对于报考普通工科院校的考生来说,英语专业往往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甚至有部分学生是由于所报专业未录取而被调剂而来的。英语专业的录取分数往往成为各专业中接近最低的。这些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表现出学习习惯不佳、母语水平不高、语言基础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削弱了他们毕业时的竞争优势。
3改进措施
《意见》中指出,由于各院校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和进程也必须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应该鼓励各校闯出各自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力求办出特色。针对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构建和不断完善“英语+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专业方向课程的设定,体现复合型人才厚基础、宽专业、分方向、创特色的原则,调整完善那些能够体现上述教学目标的课程内容,使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复合素质的目标得以实现。
普通工科院校应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的优势,注重文科和优势工科的交叉和渗透,为英语专业学生设置与学校性质相匹配的工科方向复合课程,培养“英语+本校工科类传统优势学科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相关工科领域的专业文献检索、专业资料翻译、口译等工作,满足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目前普通工科院校的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他们虽然都毕业于专业院校,但是缺乏现代化的英语教学经验,大多只接触过英语传统教学,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需要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现代化英语教师,为已经存在的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带来活力,促进整体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其次,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学校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较为完善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最后,学校科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关于提升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和实用性的指导,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
4结束语
《意见》指出,各外语专业要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并选择复合的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历史虽短,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也将会逐步弥补其发展较晚的问题。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坚持“英语+专业方向”的模式不动摇,不断优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改变教育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26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制定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998.8
一、专题活动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负责xx年全县素质教育专题活动的组织、协调、招生方案、教师聘任、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二、课程设置与安排
1、课程。本期其开设九大类,25个专业,分别是,棋类:象棋、围棋;书画类:儿童画、简笔画、素描、书法、国画;乐器类: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类:中国舞、街舞、拉丁舞;表演类:主持与表演、少儿口才;声乐类:声乐;文化类:新概念英语、3-6年级阅读与写作、3-6年级思维训练;科普类:科普、logo语言、动漫;体育类:跆拳道;
2、班级设置。每个专业开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各一个,特殊情况视情况而增减班级数。初级班为未参加本专业培训的学员,中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下(含三期)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下(含四级)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高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上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上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每班人数详见课程安排表。原则上每班为25人,乐器类及其他特殊专业酌情增减。
3、教室安排。分楼层安排,详见课程安排表。
三、时间安排及工作方式
1、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的8:00—9:30、9:40-11:10、14:20—15:50、16:00-17:30。具体:七月份:第一周5-9日,第二周12-16日,第三周19-23日,第四周26-30日;八月份:第五周2-6日,第六周9-13日,第七周16-20日。学期总课时为28课时(logo语言为56课时)。
2、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方式一是在班主任处报名,二是在活动中心报名,报名时都统一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xx年暑期登记表》。活动中心报名方式为集中报名,流水作业,地点是一楼书法教室(制作席卡),程序:报名(填写登记表)(黄)——开票(胡)——收费(陶)——录入(李)。
(1) 班主任处报名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
(2) 活动中心报名时间:6月26日至6月30日
3、招生宣传时间
宣传单于5月底制作完成。入校宣传时间为6月2-4日,重点单位在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时作宣传与布置,具体时间待定,其他单位适时安排。
4、结算时间:原则上定为6月25日。
5、排班时间:7月1-3日。
6、教师聘任时间及工资结算方式:6月30日,聘期:xx年7月1日至xx年8月20日。工资期末一次结清。聘任教师一律与单位签订《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聘任合同》。7月5日,召开全体教师会,一是签订合同,二是对工作要求进行布置,三是与楼层负责人见面。
四、 收费标准
原则上每个专业收费为**元,乐器类及其他特殊专业酌情增加。
五、人员安排及工作要求
1、楼层负责人员安排。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五楼:**,分中心由**联系。
2、楼层负责人负责该楼层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师生签到,师生通知,卫生,器材,教材等管理,其中**同志兼任器材的维护等工作,详见管理日志。
六、工作程序
教师楼层负责人培训部(人事)、办公室(物事)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
附:
1、xx年***校外教育活动暑期课程表
2、xx年***校外教育活动暑期工作时间表
关键词:校外教育;师资培训;青少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56-01
校外教育: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的团体教育培训结构队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场地去发展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政府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国内人士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例如:许多慈善基金的存在,希望工程为乡村建学校,至今为止,少年宫在每个城市都发展起来,到处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培训机构。这些校外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校外教育师资的实况
尽管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和国民都开始重视校外教育事业,校外教育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校外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存在一些地区校外活动场所利用率低;校外教育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资源整合不足;校外教育师资队伍方面:师资困乏、来源广泛、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因此,开展校外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校外教育师资队伍 的质量,显得尤为关键。
二、关于校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外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社会性等特性。因 此,校外教育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这些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校外教育的独特性需要校外教育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
(1)作为校外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者 校外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活动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 固定的教材,这是校外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校外教育课程计划更 加灵活,可以使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校外教育教师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设计最符合青少 年学生的需要的校外课程、校外教材等。
(2)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实践,是指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活动,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最重要特 征。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主要 是教师讲和学生听;而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参 与。强调实践,兴趣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是校外教育的两种基本的活动 形式,青少年学生亲自参加各种有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个 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因此。校外教育教师不能依照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校外 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从而达成校外教育 效果。
(3)作为青少年学生个性培养的主力军 个性教育的措施主要是注意早期教育.加强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 这正是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校外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 万方数据 之间的小组活动,更多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更强调发挥每个学生的特 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作为青少年学生和谐发展的促进者 校外教育课程、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渠道,在性 质、内容、形式和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别。由于校外教育课程、活动具有自愿 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 变万化,因此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渴盼得到教师 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学生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活动 的主人。
三、开展校外教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校外教育的实践性对校外教育教师培训方式提出了要求: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兴趣小 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是校外教育的两种基本的活动形式,青少年学生亲自没有纯粹脱离生活的教育,也没有纯粹无教育的生活。教 育的发展变化无不表现在生活的时空情境中,而生活的存在与延续历程中 又时时处处都表现着教育的力量,可以说生活的历程也就是教育的历程。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之所以能转化为教育,教育之所以能 给生活以积极的引导.就是因为二者原本就具有内在一致性,双方已经包 含着相互渗透、贯通的基本因素,即生命意义。
在培训中加强校外教育教师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能力 。在校外教育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他们自身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能力,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该 能力:1)聘请教材、课程编写专家为校外教育教师详细讲懈校外课程、教 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校外教师了解开发课 程、自编教材的一般原理、操作方法.等等。2)在培训过程中,为校外教育教师提供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机 会。校外教育教师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所在校外活动场所的实际情 况、地方特色等,撰写课程、教材编写的思路.由专家给予指导.真正提高校 外教育教师开发校外课程、自编校外教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立新《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09(6)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应该按旅游行业规范更新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设施设备,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旅游信息系统等实训室建设,鼓励学生多练习实践操作技能,缩短入职适应期。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充分利用哈尔滨商业大学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优秀的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商大酒店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实习基地,商大酒店作为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心,2007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烹饪学院教师直接参与商大酒店经营管理,在酒店成立实习管理部,配合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结合酒店经营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一)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校外实践教学是对校内理论学习的补充与延续。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有利于学生、学校、企业。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中工作较长一段时间,了解、掌握旅游企业的业务和操作规程,有利于锻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密切与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有关企业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是旅游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也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能为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供平台。旅游企业通过接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低成本补充人力资源的空缺,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同时为企业物色优秀人才提供机会,企业还可与学校进行横向课题合作,更新企业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高校要选择专业针对性强、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合作意愿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首选。高校和企业要加强协作,与相关的企业达成共识,找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加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感,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鼓励企业尽量为学生提供轮岗实习机会,共同建立较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双方要就有关实习事宜按照协议的约定行事。学生的实习地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实习单位所在地应尽量选择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发达地区。实习单位可优先考虑国内外著名的饭店集团成员单位,知名的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使学生有机会学习知名旅游企业(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为今后工作奠定好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
高校应注重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监管、考核。学校应该专门安排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协调。由旅游企业安排适当的岗位以及经验丰富的行业能手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指导。学生与老师要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应该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实习内容,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做好实习的心理准备。实习单位要对学生做好短期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通过现场指导、互联网、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生适时沟通,指导学生增强责任心,遵守实习单位相关要求,鼓励学生勤观察,动脑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从容妥善地处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投身于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收集学生对实习基地的评价意见,并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职业期望疏导和就业指导。学校要综合考察实习学生纪律、出勤、实习证明、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确保学生实习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学生按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实习活动,及时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结,将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出现的问题认真记录,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检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日志、总结和报告等定期批阅,及时了解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认真填写指导教师工作日志,总结工作经验。实习结束,学校可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进行物质奖励,并请其在学校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座谈,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热爱旅游行业及在旅游行业实习、就业的信心。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一个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培训、深造、引进、聘用等途径,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应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兼职从事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到相关旅游企业调研,积累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科研选题与旅游企业实际紧密相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使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行业实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可从国内外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邀请旅游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为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开阔师生视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近年来利用承办发展中国家酒店管理研修班机会,举办学术报告会,请发展中国家学员为旅游烹饪学院师生做报告,拓展老师的行业视野与思维方式。
1.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类型,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不是学科性人才。必须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教育性特征。
“五双十率”是指以双元(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双师、双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训(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双证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措施(简称“五双”),以新生报到率、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合格率、英语通过率、计算机通过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学生家长满意率、学生满意率、教师满意率(简称“十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
它系统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和以什么为依据来检验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集中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
二、“五双・十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积极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构建“双元”机制
淄博职业学院于2004年12月24日成功召开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96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各系根据服务面向,分别成立了各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章程,开展活动,形成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搭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关于积极开展校企联合科研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健全了产学合作的机制,初步构建了“双元”体制机制。
2.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建设“双师”队伍
学院先后出台了《淄博职业学院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意见》、《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双师教师管理规定》,采取强力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三年来,学院共派出4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参加师资培训。二是鼓励教师考取各种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结合学院20个职业资格鉴定站和培训点的情况,鼓励教师参加考评员培训,其学习培训费由学院报销一半,对所有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的教师都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岗位职务聘任和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极大的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先后有119名教师考取相应职业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三是直接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技术专家和能手充实教师队伍,仅2003年就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教师103名,到2006年6月30日共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147名。四是实行专兼结合,积极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现各专业正式聘任兼职教师92人。目前学院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有266人,基本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双师”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3.建设理论和实践并行的“双轨”教学体系
学院在完善理论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双轨”并行。
自2002年以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各专业除基本的课程实验实训外,必须有综合性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40%,并依据教学计划制定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
为突破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的难点,2004年12月学院首届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就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立项进行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等被立项。
2005年4月,《淄博职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作为招标课题又进行了专门立项和资助。2005年9月,学院在总结前期实践教学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淄博职业学院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淄博职业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极大促进了“双轨”教学体系的实施。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保障。
4.校内和校外“双训”,实现就业“零距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就业即能上岗是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保障学生就业即能上岗,本院坚持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实现就业“零距离”。学院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与实训基地的交流、座谈等活动,实训基地也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双方合作层次不断提高。目前本院各专业均建立了本专业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数达129个,先后建立115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现就业“零距离”提供了保障。
5、实施“双证书”教育,增强就业竞争力
本院根据《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要求,于2003年开始实施双证书教育,出台了《淄博职业学院学生持证毕业暂行规定》,要求各专业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须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明确了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保证“双证书”的顺利实施,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各专业积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目前已设立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8个。同时经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山东省旅游局批准,设立相关行业认证的鉴定培训基地9个。此外学院还被确定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山东省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至此,学院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和培训点已涵盖所有专业的相关工种,为各专业教学计划提出的职业技能证书和行业认证证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6.以“十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
我院在加强各种机制建设和基本设施建设的同时,学院党委适时提出了学院工作中心应逐步转移到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2005年5月学院出台了《关于2005年质量教育方案的通知》,对质量教育的任务、质量教育的内容、质量教育的实施、质量教育的组织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将报到率、就业率、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计算机通过率、英语通过率、毕业生合格率、学生满意率、学生家长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教师满意率(简称“十率”)作为质量目标考核对象,对评估指标体系有明确规定的采用规定标准,对没有规定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准。
为保证“十率”的顺利实施,必须有机制来保障,学院规定,“十率”考核以专业为单位,凡有毕业生的专业全部参加考核。在实施“十率”的过程中坚持“软硬结合”和“专业单位职能部门结合”的原则。
硬六率(即报到率、就业率、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计算机通过率、英语通过率、毕业生合格率)以职能部门考核为主;软四率(学生满意率、学生家长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教师满意率)以专业自身考核为主;学生满意率一是可通过学生评教来反映,因我院已制定了一套科学可行又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的考核体系,执行起来较容易,又可避免重复劳动。二是可通过学生问卷来进行,学生问卷设计必须科学可行,又能真实反映情况,可探索实施。
学生家长满意率可通过学生家长问卷、到学生家中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也可结合“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反馈信息来进行。用人单位满意率主要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采取问卷形式进行。教师满意率可通过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测试来进行,各专业制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测试指标,各专业成立由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两课体育教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成的素质能力测试小组来进行,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素质能力测试成绩作为教师满意率,积极探索新的考核方法和手段。
三、“五双・十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淄博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五双・十率”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软件和内涵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上,企业的积极性还不够,国家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学院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上还不够主动,有很大潜力可挖。
2.双师教师的评聘政策还不健全,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评聘制度还有待探索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尽快出台。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利用上,因学生到一线实训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还不能完全接受学生的实训,如何更好地衔接还需探索。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5.双证实施上,部分专业目前还无没进行高级工的鉴定,导致学生毕业时只能考取中级工,这与高职培养目标还不相符。
本专业现阶段主要培养体、智、心、礼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因时、因地、因势适时进行调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要密切关注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变化,因此。建立定期开展对健身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制度,解企业的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以主动适应健身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项目建设内容
①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战略合作企业群
继续深入开展与西王健身俱乐部的合作,与战略合作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学培训共享资源库,共同参与课程考核和技能鉴定。
②强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行业名家、企业代表、教学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研究企业人才需求,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将职业资格与行业技术认证考试内容融入其中,保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2)项目建设内容
①不断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重点听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教师调研意见的基础上,对不同大类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形成论证报告,明确具体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发展动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系部、教务处、院学术委员会“三审”制度;优化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态度、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的培养;以每个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组成模块化课程内容,实行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对将来的职业岗位非常熟悉,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②系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专业实训,按照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实训基地进行单项专业技能实践;第二阶段在校内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关岗位进行专业见习,在校内仿真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专业见习,对这些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以明确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将来努力的方向;第三阶段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实习,体验工作氛围,提高专业技能;第四阶段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准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体会岗位的实际工作,锤炼工作技能,保证零距离就业目标得以实现。
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花、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真实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工作情境掌握知识与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和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与培训的教学条件。
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以及课程特点组织相应课堂教学资料。每节课有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直面专业实践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让学生通过听课、观察、练习、讨论等活动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以实用为主,从教学需要出发,融合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
⑤完善体现职业技能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
对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要按照课程的特点精心安排考试或考查,还要逐步建立企业或用人单位参与组织并实际监督课程考核的机制,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能力导向。建设体现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要求的标准化考核方案与题库,使教与学有公开公平的评价方法。在命题上明确规定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能够采用实践操作进行的考试,尽量采用实践操作考核。除改革考试内容外,实行教考分离、用人单位与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实践技能考核,将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重点。通过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考核,逐步过渡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模块的教学组织都由用人单位参与意见,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校企标准统一的要求。
专业教学资源
(1)项目建设目标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技能培养模式创新,建成一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在社会体育专业领域能起师范和辐射作用的,能与全省高职院校资源共享的湖南省重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技术先进,达到当前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对师生员工和社会开放。同时,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课堂化,建立一个多曾面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项目建设内容
①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原则和运行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遵循“环境真实化,功能社会化,人员职业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进程和建设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的工作机制,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统筹、协调管理与建设。
2)建设真实或仿真实训环境
在学院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真实或仿真的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各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与设备配备按照行业企业标准执行,达到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求。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