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 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 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2. 让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在开展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造成影响。街道社区可以成立支持扶助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利用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家长培训,通过文学沙龙、经典诵读、戏曲欣赏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情,再通过家长影响中学生,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观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1-01
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一些思想甚至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一些糟粕的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探析对于研究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心理健康观在各家学说中的体现
(一)“中庸”
“中庸”是儒家学说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所谓“中庸”即凡是都应当有个“度”,任何事都应当做到不偏不倚,并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得以发展和繁荣。就个人来说,“中庸”则可以理解为人对于喜怒哀乐的表现应当有个度,并加以节制,只有这样,人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取得成功。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庸”的心理健康观显得尤为重要:为人处世中应当自信,但是应当把握好度,否则会变成自负;对待挫折应当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痛苦可以让人充满动力,让人奋进,但是过于大的痛苦则会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动力和前进的勇气。由此可见,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提出是在《周易》中,孟子认为,人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就必须做到“内省”,并用自身的内心去感受善,进而养“浩然之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社会和物质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天人合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诱惑,人只有养“浩然之气”,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才能抵御各种诱惑,才能真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仁爱”
“仁爱”一说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所谓“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人人都互相尊重,尊重生命,让世界充满爱与和谐。而实现“仁爱”的途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自己不想要也不强加给别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才能敞开心胸去爱别人,实现“仁爱”。“仁爱”对于物欲横流而冷漠的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孝悌仁义”
“孝悌仁义”在我国是极为重要的为人处世准则,早在先秦,人们就把“孝道”认为是“德之根本”,而孝则是悌、仁、义的最根本条件,只有实现了“孝”,才能进而讲求悌和仁义。“孝悌仁义”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准则,不仅是古代,对现代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中和”
“中和”一说是由孔子提出的,他认为,人应当注重自我情绪的克制和调节,从而实现“中和”。喜怒哀乐乃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但是如果不加以克制,实现“中和”,则会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只有通过自身的克制,约束,实现人的情绪的中和,才能使人塑造起更加完善的人格,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2.“道法自然”
道家学说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主张万物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即“道法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从宏观来说是规劝人们遵循万物的规律,但从微观上来说则是提醒人们凡是应当顺其自然,保持情绪上的稳定,情绪不要过分激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这种心态更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的实现
1.“防微杜渐”
中国古代医者认为,患者的医治应当以“防微杜渐”为主,治疗为辅,尤其是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则更应当做到“防微杜渐”。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压抑会使得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因而更需要“防微杜渐”,在生活中应当注重预防,一旦出现苗头就加以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则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
2.“以物养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万物有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个犹记得整体,人应于世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关系。最早提出“以物养性”观点的是《吕氏春秋》,其认为人应当认清外物,不应当以损耗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物的满足。
3.中医与武术
中医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医与武术都是中国立足世界之林的一个标签。中医认为,人应当做到“形神合一”,即在重视外在健康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另外,中医还主张心理问题的解决应当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就武术而言,其余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渊源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武术在之后的发展中更是分为内外两种功法,内功讲究修身养性,提高人的心理和内在素质,外功则讲究强身健体,至此,武术和中医养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医和武术的联系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内在和外在兼顾的表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不适用与现代社会,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用一种更为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不能一味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更不能否定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外兼顾,重视人与外界的结合,但是因为其忽略了客观实际现实性,所以并未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所以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时候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实际,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222+227.
[2] 巢小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0,03:35-36.
[3] 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05:74-79.
[4] 周华,童丽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7:168-169.
一、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备课中有意识的附加一些诗辞歌赋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诗辞歌赋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平时语文教学日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化著作,熟记一些传统文学的名言佳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最为浓郁和强烈,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内容教学时,注重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讲解,在让学生全面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撰写诗辞赏析和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诗词歌赋)主题的理解、对诗人爱国情怀的感悟。
3.亲情教育。反映亲情及传统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与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充分体现了对亲人的关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亲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种急迫的心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倡导家庭美德、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生尊老爱友、孝敬父母,帮助学生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情网。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教材中有关友情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分析梳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写出赏析和评价材料。学生在学习诗词、分析归纳主题思想、撰写赏析和评价材料的过程,逐步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增进了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捐助,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一系列帮扶政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但现实中,虽然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资助平台进行感恩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为什么受到社会和学校关爱和帮助的贫困生会出现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呢?深入分析发现原因有三:一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贫困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长期处于物质生活匮乏的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胜心理,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自卑心理逐渐形成,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感恩教育不到位。贫困家庭的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为了抚养儿女成长成才付出了无私的爱;学校及老师对贫困生的帮助不仅在学习上传授给他们知识,在生活上也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和老师的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了只知索取,不懂回报。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今市场经济繁荣、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利因素,给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微妙影响,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势利和冷漠。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滞后,导致贫困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
2.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模式标及措施
2.1 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匾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学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
2.2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2.3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文化,它们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道,“孝者,百行之本”,意即子女是在父母无私的关爱下长大成人的,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思回报,就是忘恩负义,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高等学校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可以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也可组织学生到宣传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中华孝道园等场所参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综上,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课题项目: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研究,金社字[2012]8号,项目编号:2012YB073。
参考文献: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摘要】文章首先阐释了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当代文化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是迷失方向;网络的发展使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复杂而深远;造成原有的心理文化与现在高职院校所在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因此运用文化正能量努力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帮助“问题学生”改变过去,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文化视角;高职学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归因
一、高职院“问题学生”定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教育改革速度加快,硬件设施越来越好,教育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相伴的是新事物、新文化层出不穷,加之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减弱,严重缺乏主见和自理能力。如此难免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继而引发一系列行为问题,例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抽烟、酗酒、炫富、打架斗殴、道德水平下降甚至自杀等问题,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题。通过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数据发现,学生问题的出现,往往集中在“问题学生”群体中,这些“问题学生”之所以问题多多,是与其背后的心理健康相关联的,那么研究“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归因,是解决这类学生问题的首要选择。
那么,如何界定“问题学生”呢?笔者认为,“问题学生”即是特指那些由于受社会、家庭、教育、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心理压力,长期难以释放,从而表现在行为上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在生理、心理、学业乃至情绪上都存在着某种偏差与不足,随时可能诱发一些恶性事故,造成恶劣影响。具体而言,“问题学生”主要有学业不佳型、心理亚健康型、行为偏激型、情绪激动型和生理缺陷型等,问题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对学生的成长,对学校的管理,对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说,高职院“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当代文化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直接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它不断地创造着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并使得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一个人心理的形成与变化,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不断增加,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得以更广泛、更迅速的传播,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体系,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诸如“和谐至上”、“孝义文化”、乡土文化等,还包括西方文化、时尚文化等,例如现代管理学、经济效益理论、崇尚个性与自由的思想等,这些文化因素与当今的网络技术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当代文化大环境,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特别是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可估测的影响。
信息技术进步促进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信息爆炸丰富了青年人的视野,使得他们自发的掌握了更多知识,培养了较好的分析能力,但信息时代中,大学生的旺盛求知欲,却使得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中西文化的潮流碰撞带来的多元化文化环境,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虽然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但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些复杂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出现了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盲从无主见、崇洋、炫富趋富、挥霍浪费、缺乏人情味和信仰迷失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违法犯罪和厌世自杀。
面对上述复杂的文化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文化繁荣的背后也有负面文化的影响。在现代校园文化氛围下,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极其复杂多样。只有深入学生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对学生所处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背景的调查,最后有针对性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给予引导与治疗,将心理问题控制在健康的范围之内,以达到爱护学生、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在此,本文从当代文化的角度将高职校“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首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是迷失方向。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特征之一,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比较而言,前者不如后者对学生的影响大,因为当代学生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文化的时尚与前卫又比较贴近青年人思想,满足了他们求知欲望和猎奇心理,而这样的心理需求使得学生思想波动大,容易丧失选择标准甚至是迷失信仰。尤其是高职生受高考失利的影响,对这些表现尤其明显。如当代文化中的一些享乐主义观念使得一些高职学生追求享乐,精神极度空虚,很多学生因此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追求所谓的“个性”生活,无视集体的存在,不尊重社会秩序,久之其思想行为也不被环境所接纳,最终表现的心理就是孤僻、抵触、仇视,个人行为也易向极端方向发展。
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复杂。现代社会,利用网络几乎成为大部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高职院学生经历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一部分高考失落的心情交叉在一起,使得他们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在网上他们可以谈笑风生、游戏消遣,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关心集体,不关心政治,不注重人际关系培养,可能见到陌生人甚至自己的老师、同学都会形同路人,内向木讷、不善言辞。有些高职生因为迷恋网络,性格甚至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以至于导致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统计表明,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大多数人性格孤僻,外表冷漠、内心焦虑,由此可见网络的负面影响之大。
再次,高职院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区域,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方面已经养成了既有的模式,由熟悉的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地方,通常会使他们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情感的失落。高职生面临的文化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地域变化带来的文化差异,这很容易造成原有的心理文化与高职院所在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摩擦。面对这些冲突,入学不久的大学生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下,就被整齐划一的安排在统一的位置上,一部分学生对于新的生活习惯和学校的教学不能适应,被无奈的机械性的推动着前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不适应交织在了一块,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他们本应有的那份自信心在高考的冲击之下已然很脆弱,在新的地域文化的冲击下,他们没有被认同感,仿佛处于局外之人,于是敏感、焦虑、情绪不稳等心理随之而来,严重的还会出现心悸、失眠等生理问题。
据有关调查表明,面对当代文化对高职生带来的双面影响,绝大多数的学生赞成对当代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剖析、审视,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转化当代文化,发扬当代文化积极的一面,帮助和引导学生规避消极的影响,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只要教育部门及工作者认真研究“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疏通,注重提前发现、防患未然,通过不懈努力,在文化生活方面合理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文化氛围下生活和学习,必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问题学生”产生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常春娣,张燕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申继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米慧艳,王松琦,柳海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2).
[4]冀学锋.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和成因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7).
〔关键词〕班本;课程;积极;心理教育
江苏省吴江市黎里小学,自2003年开始,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八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学校“求我养正”的心理教育特色,先后出版反映学校心理教育实践成果的两本著作《心海探航》和《追求理想的自我》。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上海心理辅导协会授予的“学校辅导示范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和吴江市AA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进入“十二五”,如何深入开展心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打下扎实的身体心理基础,我们需要寻找方向和突破口。我校积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心理教育实践,提出了“以班本课程为载体,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路,将心理教育的重心下移到班级层面,并作为“十二五”心理特色教育的工作重点。
一、 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实现心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班本课程是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讲的一个新的班级文化生态概念,是由校本课程演化而来的。我们认为,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平台,充分利用班级资源,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由班级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所以,班本课程是以班级学生为本位的课程,它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的心理需要,不但解决班级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实施班本课程,可以实现学校心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1.由医学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以消极心理学观指导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把主要任务放在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其主要职能机构就是学校心理辅导室。而班本课程就是要以班级为平台,将学生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素质的发展上,而非专业的心理矫治上,这是积极心理学所要倡导的理念。
2.由面向个体向面向全体转变。传统心理教育重个体轻全体,注重关注少数所谓心理问题生,而忽视全体健康的学生。班本课程就是以班级全体学生为本位,以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己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身心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宗旨的课程,这是积极心理学题中应有之意。目前我校31个班级1320多名学生,每个班级有至少两个课程项目,其中一个室内项目,一个室外项目,安排在校园活动时间,每周安排四次活动。这样以课程的形式,保证了全体学生素质训练落到实处。
3.由知识传授向教会技能转变。我们实施班本课程,不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开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在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中,让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意志得到培养,情感得到丰富。这些课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爱好,直接或间接地教会学生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
我们还在每个年级中选择一个实验班,通过“三件好事”、“感恩拜访”和“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三条措施,探索如何教会学生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能。“三件好事”具体要求实验班学生每天同伴之间口头交流三件美好的事情,每周在专用记载本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好事记录下来,并填写一周的心情等级和心理话(画),以此来反映学生心灵的轨迹,探索调节心态的科学方法。
二、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和谐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从生理成熟过渡到心理成熟,智力水平不断提高,情感体验不断丰富,知识经验不断完善。在这样一个积极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激发和强化学生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并逐步转为良好的品行习惯和心理素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实施班本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坚实的心理品质基础。
1.课程的灵活性,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我们的班本课程包括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心育类和古镇文化类等五个大类。目前开设的课程项目有童话与心理健康、绘本与心理发展、古诗文与心理健康、茶文化与心理发展、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跳绳与耐挫力训练、轮滑与感觉统合训练、游戏与心理发展、心理漫画与心理成长、纸艺与智力发展等涉及上述几个门类共30门课程,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智,促进体能的增强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贯穿一个理念:以心理辅导为主线,融合学科特点,切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从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入手。课程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的活动专题,长短结合,灵活多样。如“古诗文与心理发展”课程,就是以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古诗文为载体进行心理辅导,同时丰富学生的古诗文底蕴;“绘本与心理健康”课程,就是以绘本为载体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引导低年级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古镇文化与心理发展”课程,就是以黎里古镇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心理辅导,在研究家乡、了解家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漫画与心理健康”课程,就是通过心理漫画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心理,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同时提高其绘画的技巧与爱好。
2.课程的活动性,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开设班本课程,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即使与学科教学有关联的课程,我们也是以欣赏、陶冶情操和心智训练为主要目的,如童谣、古诗文、七巧板、珠心算等。活动性是我校班本课程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涉及室外的武术、韵律操、轮滑、跳绳、呼啦圈等,不需要空洞的说教,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起到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调节身心、锻炼意志的作用。
3.课程的针对性,能对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进行矫治。我们的班本课程,尽力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低中高年段课程有别,要求不同。如针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我们在低年级进行游戏活动矫治、中年级开展轮滑运动、高年级进行跳绳、摇呼啦圈强化训练等方法进行矫治,尤其是双轮滑和活力滑板,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对学校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有效手段。
三、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积极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幸福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化消极为积极,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我们开展的班本课程,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上,动了一些脑筋,想了一些办法。
1.教师资源的利用。教师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实施者,我校90多名教师,人人参与班本课程的教学或组织工作,其中31位老师为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其余60多名教师为协助开发者。课程开发的教师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活动。有的课程如“茶文化与心理健康”,对于一位年轻女教师来讲,有点难度,但我们的教师敢于挑战,通过查阅书刊、网络收集信息,教师豁然开朗,觉得这门课程有很多的话题要讲,有很多的心理教育元素可以融合,原先的畏难情绪顷刻消失了,一份方案很快制定出来了。因此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学生资源的利用。学生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积极心理学强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投入地学习,能够具有较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学生对活动的参与,靠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也是课程的间接开发者,一方面学生可以协助老师收集相关的材料以充实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解决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社区资源的利用。引入社区优势资源,可以解决学校师资短腿的矛盾。本学期我校在汾湖武术协会的支持下,在三年级开设“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课程,11位校外武术教练每周两次来校指导武术项目,每班一个项目,包括三段刀、中生拳、五步拳、九式太极拳、八段锦和少儿拳操,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我校得到很好的发扬,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了可依靠的载体。
实施班本课程,推动学校积极心理教育,我们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其中牵涉面比较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个过程,课程如何评价,学生心理品质如何评价,如何不断调整课程项目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期待着这一门前沿性的课程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的,但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曾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学在其历久弥新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资源。在儒家文化中“和”文化是最核心的思想,也是儒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这其中始终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文化资源。
2 儒家“和”文化的阐述
“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2]”因此,在儒家的文化思想中,“和”这一思想也逐渐升华为了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即“和”文化。这里的“和”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与社会关系之和、人与自然关系之和、人与人关系之和以及个人自我身心之和四个方面,体现出的是由个体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
2.1 人与社会关系之和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因素,人与社会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每个人的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在社会全体成员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共同促进。儒家思想中提出“为政以德”施行德治,这里的“德治”就是以德治国,这也是儒家积极推进的能够充分彰显其道德哲学的政治价值。同时,对于统治者来说,还要施以“仁政”来赢取民心,这既是“仁者爱人”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以民为本的体现。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则强调“克己复礼”的口号,用“礼”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平衡调节好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最终趋向和谐的社会状态。
2.2 人与自然关系之和
儒家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关系之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前提,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人的活动和社会的活动都遵循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类开展一切行动都要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看到,在具体的自然万物面前,儒家始终恪守这一原则。
2.3 人与人关系之和
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倡导的原则是“和而不同”。“和”是一种兼容的状态,允许不同意见,不同个性的存在,谋求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同”便是抹杀人们的个性、特点,强制性的要求同一性。人是群居动物,因此若要好好生存便需处理好群际关系,儒家提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即国君,要仁爱;臣子,要恭敬;子女,要孝顺;父亲,要慈爱;与人交往,要讲信用。它展示了一种处于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都强调了和谐的现实意义,层层扩展,由近及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4 个人自我身心之和
人自身的和谐是一切和谐的起点,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都寄托在个体和谐人格的培养上,儒家认为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健康、和谐状态,就要实现个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和谐,而这一结果是需要内省、慎独、改过、力行等一系列环节逐步实现的。“三省吾身”就是通过自我分析来调控自身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慎独,是指独处是仍然严以律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改过,儒家认为,知错就改、闻过则喜,才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力行,强调躬身实践。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和谐状态,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时时处处规范自身的言行,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调适身心,才能最终实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
3 儒家“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多种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人们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3]”同时,从对儒家”和“文化的理解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生态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都能从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3.1 人与社会关系之和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4]。它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进行判断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也是在其价值反映和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有与其制度、政策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主张“德治”、其次主张人们“克己复礼”。
从这一思想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出发,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主张努力约束自己不正当的欲望、不正确的言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我们现实的规范、制度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宣传先进事迹、树立典型范例或者开讲座的形式,来潜移默化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3.2 人与自然关系之和对生态观教育的影响
“生态观”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共存状态规律的看法。儒家的“和”文化中倡导“天人合一”就是指对自然万物和生态环境要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是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取之有度的合理利用大自然。
可以说儒家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态观,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学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儒家的和谐生态观开阔了我们的现实眼界,这对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3 人与人关系之和对道德观教育的影响
道德观是指社会中的人们,在其家庭和社会中应该遵守、恪守的道德规范和根本观点。儒家文化中最突出的便是道德的优先地位,“仁”是人的基本德性,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要想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并完善自身,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其中“孝悌”、“忠恕”是“仁”的思想的内核,是由家庭延及到各种社会关系道德观。
当前大学生普遍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社交恐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儒家“为仁由己”的道德观的教育,从“仁”出发处理社会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并找到客服交往恐惧的方法,这对于我们加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甚至社会主义道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3.4 个人自我身心之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和行为能够趋于和谐,身心实现健康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这其中包括自我认知、调控情绪、适应环境、以及待人接物这四个方面。而儒家的自我身心之和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展现的,也我们真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由于现代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心理脆弱或者道德示范等,因此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培养学生通过自觉协调身心关系来保障自身系统的健康,也才能增长才干、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4 结语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内在精神,也是我们的最高价值追求。本文以儒家“和”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分析来积极研究儒家“和”文化中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思想资源和现实条件,并将这些思想切实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34
[2]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3
【关键词】新校区;文化建设;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健康全面、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有力引擎。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利用一切可行途径,积极移植已有的校园文化,呈现与老校区一脉相承的高水平校园文化品质。
作为高校主要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自然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社团定位是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社团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校园极为活跃并颇具色彩的部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因此,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是一支可倚重的力量。
一、学生社团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王冀生认为“从狭义地讲,大学校园文化特指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具有引导育人、培养开发功能,营造校园氛围,感染陶冶师生,由师生逐渐内化为品质、习惯、观念与精神。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自然载体,代表一定的大学校园文化特点。
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为例,校区建设四年来,学生社团从无到有,发展至今30余支并成立社团联合会协调指导,组织建设日益完善,形成环保公益、文化学术、兴趣体育、科技创业四大类,各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发展稳定
相对旧有校区,新校区往往校园面积较大,建筑布局更为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外部环境影响相对较少,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独立空间,适于学习生活,但学校历史文化与校园精神沉淀移植相对困难。新老校区区位环境与特点往往迥然,如何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如何将学校孕育积淀的固有精神与文化成功移植,不啻于一种挑战。
学生社团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性质来讲,它具有自发性,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组成,依章程开展活动;其次是广泛性,跨学科、年级甚至跨校地的特点决定了影响范围;三是渗透性,它吸纳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专业修养的学生,各种学识思想与习俗交汇;再是平等性,社团内部的学习与交流是平等进行的。
成立较早的文化社团如爱心社、书法社颇具典型。它们充分聚集吸纳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追求的学生,逐渐形成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团文化,促进新校区建设朝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有利于学风与校园文化多样化格局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课余生活开辟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一些与学校开设专业紧密结合的学术社团,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了解科学知识用于实践。社团角色定位各异,活动丰富多彩,推动校园文化多元化。
公益环保类社团帮助同学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成为公益事业的传播者。环保类社团以宣传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为责任,公益类社团以爱心支教、尊老护幼、疾病防控为切入,引导同学奉献爱心、温暖他人。
文艺类社团始成立就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街舞社、武术社、话剧社、吉他社等文艺社团在各类文娱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科技类社团成为有科技创新兴趣的学生触摸科学前沿的阵地,计算机社团、创业社集中了一批学生科技精英,参加科技竞赛,成为创新团体的代表。
(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普及
现代大学生思维模式趋于成熟化、开放化,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很难再被接受。学生社团是在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外寻到的教育突破口,无形中成为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乐园。
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感,增强历史责任与使命感。一些党日活动与红色基地考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党、热爱党,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成为思想政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心理协会也会利用心理健康节点,开展“21天不抱怨”紫手环行动、阳光笑脸征集等活动。学生自行组织协调,自主锻炼,培养协作意识;寻求自我尊重、自我价值体现等心理需求和优化宣泄,增进包容理解与心理成熟。
(四)有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成功移植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对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的吸收将是高校新校区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坐落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家乡山东高密市,当地文化丰厚,“三贤四宝”等民间艺术是笔宝贵财富。
学生社团注重与当地文管部门、民间团体的联系,加强与市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的合作交流,组织参加高密市“红高粱文化节”、市运动会等。书法社、民俗社、红高粱文学社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涵盖仲秋诗画会、饮食文化、民俗风筝剪纸展,邀请文化专员作“高密与红高粱文化”学术讲座等。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学生愈多,给校园文化繁荣提供了良好基础。
(五)有利于学生素质拓展与自我教育的体现
社团是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方面发挥效用。社团的用人用物、活动策划实施由学生主体完成,从中体会艰苦奋斗、勤勉鼓励,自主竞合意识,提升修养内涵,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干部。
学生社团注重社会实践。举办高密风俗文化考察、赴沂蒙山革命老区暑期实践,尝试成功与挫折,体会耕耘与收获,从而培养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品质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学生社团搭建个人发展的平台,丰富课余生活,彰显育人功能,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生社团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困境
学生社团的初期发展迅猛,一段时期后又会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这是社团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大学社团一般由团委指导,社团联合会统一负责社团的注册登记、管理奖惩工作,这种体制有利于社团科学发展,弊端也是存在。首先,社团特色不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团委还承担团建等其他工作,任务繁重,对社团建设往往无法切身研究指导;再有,一些大型、专业性强的活动需寻求多部门协调。
(二)社团结构稍显失衡
社团类别、会员人数、年级专业学生参与度分布不平衡。文体娱乐类比重较大,志愿服务类相对适中,理论学习与创新创业类偏少,部分社团活动还只停留在娱乐层面。
(三)规章制度亟需规范
部分社团章程和管理制度简单,活动开展缺乏监督机制,时有违规办事、落实不力、损害会员权益、社团资料和档案保存不善、随意退出的现象发生。新成立社团很多问题都与社团成立的审批不严有关,以致甫成立就显现出定位、体制、指导、经费等基本条件的缺失。工作是否正常、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尽职等尚缺乏监督反馈。
(四)社团干部能力尚待提高
部分社团干部自身能力不足也是制约社团发展的原因之一。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意识;思维模式固定单一,知识面窄;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功利心重,社会责任感不强;追求个性忽视合作,缺乏集体认同;学习力不强,缺乏处理错综问题的能力,心理负担重,易心理失衡。
(五)缺乏经费与物质基础
社团资金筹措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会员会费,二是社团自筹赞助,三是团委经费筹拨。数量有限,自筹渠道不稳。一些社团活动场地少,器材不全。
总之,随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文化精品、引领文明之风”成为学生社团任重道远的目标与使命。要站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高度把握形势、理清思路,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对学生团体的引导,使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建立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3] 胡显章.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J].青年研究,2005(4).
[5]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2).
[7] 刘运动,宋守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7(9).
[8] 司书忠.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S1).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影响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内涵且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个性、形态及精神。不同于西方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险文化”,是一种德智结合、以德摄政的文化。中华民族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连续性;而儒家多元、开放的思想理念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变革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同时存在积极、正向和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应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旧赋新。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三、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J恩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温’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从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形式及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力,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路径,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晓霞.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