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办公室;人员;思想意识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运转枢纽和综合办事机构。新时期,新阶段,办公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工作任务更艰巨、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的优劣,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形象和声誉。一个合格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除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团队精神、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等必要的素质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适应工作职责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服务意识、整体意识、效率意识、自律意识、信息意识、公关意识、保密意识和学习意识。
一、服务意识
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本质属性,综合服务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责。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真正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为领导服务,为各部门和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思想,把服务于整体和服务于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各方面满意为标准,认真负责地对待各方面交办的工作,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对领导交办的工作要认真对待,按时完成,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各部门和职工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端正态度,平等待人。再者要尽职尽责,认真倾听,有效沟通,能办的事及时办,不能办的事及时请示汇报后再作处理。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原则,按规章办事,按程序运作,把服务贯穿在工作过程中。
二、整体意识
办公室是一个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保证整体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枢纽,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协作的项目。因此,在工作中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做到顾全大局。牢记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综合协调,保证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目标一致,齐心合力完成各项任务。
三、效率意识
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主要表现在办文、办事、办会上。办文要及时、准确、安全、规范;办事要周到、严谨、遵章、守纪;办会要细致、周密、注重细节的落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不仅是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体现。
四、自律意识
办公室是机关单位的门面和窗口,办公室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质量不仅体现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而且代表着单位的形象。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要规范个人的行为,强化自律意识,做到自尊、自重、自强、自律,受得了寂寞和委屈,正确对待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工作的压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忠于职守,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展现良好形象。
五、信息意识
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信息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围绕单位中心工作要有意识地广泛收集信息、积累信息、交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客观、多角度的分析,辨析出有效信息。只有做到信息充实、准确,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六、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是指单位面对社会有关方面和公众的协调,即对外协调。公关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内容之一,它是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单位取得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支持和合作的手段,也是提高单位认知度、美誉度的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和强化公共关系意识,用公共关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运用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七、保密意识
办公室人员接触内部文件多,参加重要会议多,接触各类机密多,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明确本系统、本单位的保密范围,加强纪律观念,强化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守机密。教育考试院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决定了所有工作人员更要加强保密工作。
八、学习意识
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质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办公室工作的需要。办公室工作庞杂琐碎,涉及面广,位置特殊,办公室工作人员更应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应对全方位工作的本领;向身边的领导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养成勤学、善思、肯干的敬业思想和从业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办公;行政;服务;文化;自动;科技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30-01
高校办公室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研究探讨这些特点与规律,不仅对高校办公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考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为此,笔者不揣浅薄,根据个人多年来高校办公室的工作实践,提出若干思考性见解,以作引玉之砖。
一、行政办公与服务意识
高校办公室工作,以行政办公为中心。而行政办公的实质又是行政管理,即主要承办行政性事务,例如文秘工作、联络工作等等。
从本质属性而言,高校办公室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机构,是院校行政领导班子的“参谋部”,办公室主任就如同是“参谋长”,办公室人员就是“作战参谋”,无论是“参谋长”还是“作战参谋”,都必须既为“行政长官”服务,又为全体“指战员”――全校教职员工服务。
因此,高校办公室工作首先就要贯彻“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管理”的思想方针,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在行政办公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一方面,要严格地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分析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实行岗位责任制,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另一方面,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服务意识为生命与灵魂。在人群关系、公共关系中做好协调工作,起到重要的情感桥梁与工作枢纽作用。
二、高校办公与文化意识
我国的办公室,指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内办理行政性事务的部门。
高校办公室,作为高等学府内办理行政性事务的部门,理应具有高校自身的特点――较高的文化含量与文化品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这乃是“知识经济”的21世纪时展的大趋势。高校办公室理应率先垂范,使自己的工作强化文化意识,并富有文化底蕴。
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大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辞海》缩印本)。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方式,通过符号使人们传承,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突出成就,其核心与实质是经过历史选择的价值体系。这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所谓文明或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原始文化》)
因此,高校办公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带有浓厚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底蕴,以此凸显高校办公室的个性,张扬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
三、自动办公与科技意识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电信、电脑、电视的“三电合一”,组成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尤其是多媒体与国际互联网,使现代化办公成为自动化办公,或谓“办公室自动化”,即利用计算机和信息传递系统,获得、传递、存储、处理各种信息和资料的系统。旨在提高办公室事务的处理能力。“它以处理机为核心,配有检索、打字、传真、复印等设备。主要有:办公事务处理计算机,计算机控制的多电子笔组成的信函机,能看、能听的图像信息传视系统,用于电视电话会议的音响设备控制系统,能远程传送信息的自动传真机,高功能的电传打字机、电子文件处理机和自动分类复印机等。”(《辞海》缩印本)
一、城建档案的利用价值体现
城建档案对于考察过去、建设现在、规划未来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目前,随着人们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建档案已被全社会所重视,利用率逐年增加,城建档案的价值也越来越体现出来。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真实历史记录,它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也正因为它是原始记录,所以城建档案在土地权属、房地产管理中具有的历史凭证作用和解决纠纷的法律证据的权威作用,也就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凭证价值。“只有在城建档案馆看到确凿的原始档案凭证,我们才能心服口服的接受。”城建档案是城市发展的轨迹,是进行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也是城市建设的总蓝图。但是要编制好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要研究城市的建设发展史,还要熟悉城市已有的各项工程设施水平,以及构成城市的各项社会、经济内容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这些基础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城建档案和调查,也只有依靠这些基础资料,经分析、研究论证,才能编制出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建档案的具体价值体现一是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详细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开发商等查询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工程档案。三是为施工业主资质的申报、为小区的商品房业主调阅相邻的地上、地下的构筑物工程档案。四是为百姓购买商品房、进行房屋买卖、房屋装修、进行维权活动提供工程图纸。如土地管理、房产管理部门在为单位、百姓办理相关产权证登记,为取得土地来源、建房时间的准确信息,要求城建档案馆提供测绘地形图,在商业网点进行再装修时,利用房建工程档案,查询消防审核,验收凭证等等。
二、做好城建档案开发利用的措施
1.丰富优化馆藏,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城建档案资源是城建档案馆弘扬城市建设文化的根本,应积极丰富并优化馆藏资源,构建能反映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并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馆藏结构。由于我国城建档案馆大多自上世纪80年代始建,馆藏资源有各种缺漏,特别是缺乏珍贵的城建档案。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丰富优化馆藏,真正成为城市的记忆。通过征集、整理、研究城市建设、规划中形成的资料,并以多媒体形式和数据库技术,真实记录城市历史面貌,反映城市的发展变化。保存城市永恒记忆的历史使命。另外,要集中管理各类城建档案,广开收集渠道。城建档案馆将分散在各个城建部门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应拥有完整、齐全的规划、房地产、地下管线、公用设施、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园林绿化等各类城建档案构成城建档案相对的完整性。还要建立城建档案目录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城市建设文化的积累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城市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举办历史地图、老照片等珍贵历史城建档案展览等大型城市文化活动,强化城建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建设信息网,宣传利用城建档案的咨询,介绍城建档案工作、办事程序等,使社会了解城建档案工作的性质和职能,使公民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城建档案。并能通过网络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准确的服务,提高市民对利用档案的认知度。积极拍摄与建设工程有关的照片,制作反映城市建设成就的专题片等,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直观地认识城建档案,积极利用城建档案,扩大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宣传城市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次,要积极开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系统地提高档案信息。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加工、综合整理,使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化、精炼化。有利于检索和提高查全率、查准率。不断提高编研水平,扩大利用范围,高效能地为用户提供利用,是诸多载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方式,是强化城建档案利用高效率社会化的手段和新的途径。
3.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工程。
档案工作者具备依法治档的行政能力、知识技术能力、信息时代的工作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工作的创新能力,这是城建档案工作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城建档案工作者服务社会,明确社会发展方向,建立起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高效科学地服务体系。一是要清楚家底;二要与时俱进。对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有自我调整、完善,并不断汲取新知的能力,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建设中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当代先进的技术主动开发档案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能够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中各项建设活动发展到哪里,服务工作就能够提前延伸到哪里。立足以精湛的技术能力,丰富的学识知识,开拓性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奉献才具有实际意义。
三、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发展广告学是社会科学的新兴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框架和研究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完善,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方法体系。从思维方式上,可以分为归纳法与演绎法;从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为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从研究维度上,可以分为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田野研究。随着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朝着复杂性、多样化和复合型等方向演进。发展广告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新兴领域,如果想在研究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首先要明确研究方法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这也就是创新的方向问题和坐标问题。
空间维度:由西方学术中心主义到全球学术体系
以工业化为典型特征的现代化发軔于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世界,这也使得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西方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合法性,因此,在西方二分法的思维模式下,全球就被分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对立阵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在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下,经济发展问题变得尤为迫切。
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主要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产业结构等内部因素,认为“西方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模板和唯一路径选择。“依附理论”则主要是从全球产业分工等外部因素,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根源于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合理分工。“世界体系理论”突破了中心与边陲的二分法,认为应该从全球一体化来研究发展问题,但是对“西方模式”并没有提出质疑。这些理论的理论视角是建立在对“西方模式”合法性前提上的,把“西方模式”发展的特殊性等同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性,而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是宣扬“西方模式”话语霸权和文化殖民的工具,它依附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而产生,同时也为“西方模式”全球化推广披上合法性“外衣”。因此,所谓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国际化,本质上是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普世化过程。在这套学术话语体系中,西方学术理论成为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唯一标准,似乎这套理论已经完备,发展中国家学者只能用本国经验进行对比性和验证性研究,这最终使发展中国家学术界严重脱离本国实际,“言必称西方”,全靣西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靣对“西方模式”的理论压力下,中国学术界遵循了“西学东渐”的演变路径,大量引进、消化和吸收西方现代化理论。但是中国国情有自身的独特性:一是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二是国家体量的超大规模性,三是中国市场的共时性。这些特殊性是“西方模式”从未靣临过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学术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借鉴经验,更重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构建本地化的学术理论体系。
广告产业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但是广告学学科化是中国特有的学术现象,特别是发展广告学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学者围绕中国实践的自觉性思考。发展广告学围绕中国广告产业在制度性因素、市场性因素、资本性因素和公众性因素方靣的特殊性,关切广告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发展广告学是中国学者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成果,也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走向独立的必由之路。
时间维度:研究方法创新的阶段性
中国现代广告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模仿、积累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广告学研究也相应地经历了实践模仿阶段、学习积累阶段、反思批判阶段和自主创新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发展阶段的演替过程中,都意味着研究范式的转换,这场转换既是理论体系的革新,也是研究方法的再造,因此,研究方法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适应广告产业和广告研究的发展要求。
广告研究的第一条路径是从“跟随性研究”到“引领性研究”。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是一种“连动”关系,产业发展是学术研究的基石,而学术研究则可相应地分为跟随性研究和引领性研究。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广告产业发展的社会想象力空前释放,广告人和广告公司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爆发出极强的创造力,他们的产业实践引领着广告学术研究的潮流,广告学术研究表现为“跟随性研究”,遵循产业命题,不断进行理论回应。在“跟随性研究”阶段,广告学术研究采用“西学东渐”的模式来回应广告产业对理论的需求,却鲜有自主理论创新。随着对中国广告产业的特殊性了解的不断加深,中国广告研究开始着眼于中国实际,进行自主学术创新,这种研究不再是一种盲从,而是从现象到理论的正常学术响应,这些成果也因此引领了广告产业的发展。
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是从实务性研究到学术性研究。中国广告研究是从事务性研究开始的,广告学者最早聚焦于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媒介策略、效果研究和公共关系等具体的广告活动,试图从这些活动中寻求广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对规律的探寻中,广告学界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由分散化走向整体化,转为对广告产业中的广告主、广告公司、消费者、媒体和政府的相互关系进行中观研究,试图通过产业经济学来阐释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行业性特征。但是这种研究却忽略了广告行业的依附性特征,研究成果越来越脱离广告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广告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文化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宏观分析方法,探寻广告行业的本质属性,这才奠定了广告学术性研究的基石。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本质上也是从微观研究到中观研究,再到宏观研究的研究过程。
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三条路径是从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到探索性研究。由于广告学界早期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回应广告产业发展的理论要求,在研究取向上多采用解释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把西方广告学理论视为先验性存在。但随着中国广告产业自主创新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于西方市场的广告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不断下降,中国学者开始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回归广告学术研究的正常路径,从现象到理论,理论建构成为广告产业的内生性要求,而发展广告学就是这种内生性的产物。
这三条路径选择反映了中国广告研究的思想路线演变历程,而其主线就是由数理传统到哲学传统的回归。西方学术传统从源头上是分为数理传统和哲学传统的,数理传统追求数理逻辑的严谨性,而哲学传统则追求思辨逻辑的严密性。但是随着科学主义的盛行和哲学传统的职业化,以数学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占据统治地位。实证主义在跟随性研究、实务性研究、微观和中观研究、解释性和描述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哲学思辨的全靣否定。在技术革命的关键时刻,引领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宏观研究、探索探究更需要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构。
技术维度:大数据时代的复杂性研究
定量研究源自自然科学研究,它是建立在概念化、操作化和测量化基础上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的质量取决于数据质量和研究工具的科学化程度。社会科学在把定量研究引入以后,为了适应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往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降维处理:一方靣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进行同质化和孤立化处理;另一方靣则是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历史变迁中剥离出来,进行静态化处理。这种研究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些“削足适履”的特点,这使得定量研究沦为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工具。因此,定量研究一直难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重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复杂性科学在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复杂性科学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坐标,在经济学等科学化程度最高的社会科学领域,不少学者提出应该对传统的数学工具进行系统化反思。把复杂性科学应用于社会研究领域有两个关键:一是研究工具;二是研究数据。在互联网没有产生之前,社会科学虽然采用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但是在研究数据方靣存在着重大缺陷:虽然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实验室已经有了一些数据获取设备,但是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数据的获取方式却是以人工处理为主,这就限制了数据范围的扩大和数据质量的提升。
在互联网产生以后,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社会全靣数字化和虚拟化,不仅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社会主体全靣数据化,而且各种社会关系也已经全靣数据化。因此,这就解决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来源问题,并且这些数据具有全样本性、动态性等特征。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方靣,而且还体现在研究工具方靣。大数据技术,将推动研究工具走向智能化,人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靣:一是提出研究问题,用思想去打造各种研究模板;二是校正研究模板,不断提升研究工具的科学化水平。
大数据研究工具的出现,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的数据类型更加丰富,既包含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情景数据,又包含生产者全产业链管理数据,这些数据推动了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智能化。同时,这些数据也为广告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支持。但是由于这些数据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如何在企业公共平台和私有平台获得数据,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不然所谓的大数据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另外,大数据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已经并非一个或几个学者所能驾驭的,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模型建立、模型验证等多个环节,这远远超出了传统学科细分的范畴。发展广告学产生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但是目前正处于思想研究和历史研究阶段,主要是要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随着理论框架的确立和各种具体理论模型的提出,利用大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将会推动其研究走向科学化。虽然经济学等领域提出要向复杂性科学转变,但是由于数据匮乏,尚处于设想阶段。而发展广告学所需要研究的消费者等领域已经率先数据化,这使发展广告学有可能最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复杂性科学作出研究成果,这是广告学提升话语权的难得机遇。
学科维度:由高度专业化到社会科学一体化
社会科学依据各学科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解释能力的差异,各个学科的学科地位并非均等化,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核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二分法。广告学是在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受“学术利益”争夺的影响,广告学在学科地位上长期被边缘化。随着广告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广告学也随着传播科学地位的提升逐渐走社会科学的学科中心,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学者已经开始对这种核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二分法提出了质疑。
社会科学是科学主义盛行的结果,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基础上,社会科学依据社会“问题单”走向学科细分化,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这种科学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发展路径,把人类社会及人类行为进行了纵向解剖,各个学科圏定自身的研究范围,这种研究模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背离。这是因为专业分化消解了人类行为的整体性,仅仅从“消费者”、“经济人”、“公民”、“受众”等多元角度难以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
发展广告学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产物,从学缘基础上来看,发展广告学来源于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发展传播学等学科的交融,是一门特征鲜明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范畴涵盖了技术、艺术、市场和政策等相关研究领域。从实践基础上看,发展广告学是中国学者使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中国广告产业集体构思,他们不断与业界进行靣对靣对话,把学者的思维张力和业界的产业活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广告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创新从初始就应该围绕人类社会本身的变化,从整体性上来建构发展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更加突出跨学科研究和田野研究的重要性。
结语:数字丝绸之路的先行者
在2012年11月举办的北京论坛上,唐.舒尔茨教授用“数字丝绸之路”一次作为研究标题,深刻关切中国思维模式下的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问题。近百年以来,经济落后所引发的学术自卑,时时阻碍着中国学者创新的步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华为等中国企业独特性创造,也对中国全盘西化的学术信仰提出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中国话语”、“中国立场”、“中国气派”等话语来探索“中国特色”的本质内涵,这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复兴,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独立思考。研究范式大转换的年代,也是思想者和学者共舞的年代,思想者以哲思引领社会理论创新,而学者则以行动实践思想者的探索。对旧研究范式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对新研究范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1.访谈法围绕本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及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了2次座谈会。2011年5月23日,在光明初级中学召开了上海市黄浦区部分体育骨干教师座谈会,主要有来自大同中学、光明中学、市南中学、尚文中学、市八初级中学、光明初级中学及商贸旅游学校等校的骨干教师。同年5月29日,在上师大徐汇校区体化楼310会议室召开了上海市部分体育教研组长、教研员座谈会,出席人员为七宝中学、市二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莘庄中学、汾阳中学、一师附小等校的体育教研组长及徐汇区、黄浦区、原卢湾区、静安区、杨浦区等区的体育教研员。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1.2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较差、专项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优势。尤其是体操方面技能较差。中小学希望能恢复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传统,重视术科教学,并严格把好考核关。培养方案中的术科、学科比例有些失衡(3∶7),术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运动技能类课程。公共必修课及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偏高,选修课中学科类课程偏高。中小学希望增加术科比例,与学科调整为5∶5较为合适。
1.3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对二期课改理念、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等了解较少。同时,对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够。中小学要求加强教材教法及中考项目的教学,大学不仅要重视教的环节,还要创设学的环节,并希望多到中小学观摩、学习与交流。
1.4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两个方面。目前的分散实习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来的集中实习值得借鉴。中小学希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互结合,并加强高校教师、基层教师的指导及联系。此外,实习的时间要提前并要有反复,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论文基础比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学要求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诸如职业认同感不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2.本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反馈
学校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三类,即课程总体、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课程总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选修课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多、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缺,限定选修的主要问题是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的主要问题是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任意选修缺乏新兴项目。本专业2012届留沪毕业生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如下。
2.1对课程总体的看法(表1)从表1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课程总体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8%的同学认为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4%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约46%~48%的同学认为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
2.2对必修课程的看法(表2)从表2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7%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约58%的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过半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弱,用处不大,例如体育概论与体育史2门课。
2.3对选修课程的看法(表3)从表3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近5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不全,近48%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偏多;近63%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仅108学时),近57%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这些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大学实行项目的专业化教学,差距还很大,甚至连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约58%~60%的同学认为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缺乏新兴项目。相比山东师范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体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他们的专项课时多且有第二专项,任意选修课术科的门数亦远多于上师大本专业。
3.本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俗语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亦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所以,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几个可做的点上有所突破,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讨论,拟先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3.1培养目标多能一专,秉承传统适时创新从以往经验看,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多能一专”,即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有一门拿得出手的专项。这也正是上师大与上海体院、华东师大体教专业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资本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主导思想的失衡,渐渐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技艺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多能一专,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导、理论主导、学科主导的并不完全适合体教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使毕业生的特点也发生了不小的退变。正如大同中学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现在上师大的学生专业基础薄了、专项能力弱了、专业特色少了。多能一专———这正是本专业的传统优势与精髓所在,也是历届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培养目标应该彰显这一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能一专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义。多能的“能”并不仅仅指运动技能,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学技能,包括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两类,理论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案书写技能及看、评课技能,实践技能包括项目运动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每一种又包含更为具体的技能。一专的“专”亦不仅仅指专项,而是指在这些教学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竞争力的一两项技能。多能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还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种当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培养目标在秉承传统、多能一专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3.2选修课增术科门类,专项课加学时学分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6门学科类限定选修课(音乐与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人体测量学、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医务监督与健身处方),每门2个学分,共占去12个学分,这意味着每门都是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学生并没有选择余地。而专项技术类选修课只占8个学分,且大专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六选一)仅108学时6个学分,小专项(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四选一)仅36学时2学分,明显偏少。所以,应从学科类限定选修课中释放出一定的学分到专项技术类中,以增加大专项及小专项的学时学分,拟将大专项增至216学时、12学分(共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4学分),小专项加至72学时、4学分(共2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2学分),不足的部分学分可从任意选修课(目前为16个学分)中略加释放。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目前的10门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体育课件制作、体育美学、体育英语Ⅰ、体育英语Ⅱ、体育市场营销学、常用运动负荷实验、营养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中,皆为理论性偏强的课程,而实践类、实用性、术科化的课程几乎没有,应该在这一环节增设实践类课程,鼓励广大术科教师开课。拟先增加教师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花样跳绳、棒垒球、高尔夫球、板球6门术科课程,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据基层中小学需要,再增新课。
3.3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两门学科中加强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更要在各门术科中加强这些要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各专项选修课中加强学生教案书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的规范格式书写等。除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如做好术科课后回忆笔记、写好学科课外作业等。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多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测试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见习环节,为适应学院“4+0”模式下的办学需要,拟在奉贤校区建立6个实习基地,中学4个(奉贤中学、弘文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柘林学校),小学2个(南桥小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以了解基层所需、发现自己所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在毕业论文方面,主要强化论文选题、撰写、答辩三环节的监督控制,加强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等。
3.4俱乐部促课外锻炼,督导组保教学质量在目前术科课时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成为课堂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举措。不过俱乐部要加强教师指导与政策引导,需要与院学生工作组一起做这项工作。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院的宝贵人力资源。以他(她)们为主体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以恢复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唯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最终检验。
3.5请进来专家上讲台,走出去师生下基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本市中、小学的联系,是解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问题的良方。拟请基层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体育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走上大学讲台,为本专业学生教授中小学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时,教师、学生也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市级、区级、校级的公开课。
3.6紧扣体育课标中考,渐进修订大纲内容应该有效利用各门术科的有限课时,教授中小学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及体育中考的项目,应该是本专业各门术科的精教内容。具体有:(1)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篮球,武术,游泳,田径,体育舞蹈等;(2)体育中考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双杆、单杠、垫上、横箱四选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选一,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跳绳、25m游泳、实心球、50m、立定跳远六选一。各门术科的专业必修课应以上述内容为基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可先选几门术科作为试点,若效果颇佳再逐渐推开。
三、结论
(1)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地中小学的要求有: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
(2)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且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且缺乏新兴项目。
关键词:PE;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股权投资基金(即PE)在我国是个新概念、新事物,虽然人们对相关的全国性案例如雷贯耳,但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真正了解PE的并不多,而能够积极谋划并成功引进PE的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从澄清股权投资基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简要回顾我国发展状况入手,对中小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和应采取的策略做了粗浅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一、PE产业在我国的初步发展
(一)PE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PE既是英文Private Equity,也是Private Equity Fund(Firm)的缩写,前者是指私人公司(或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后者是指专门投资于私人公司股权的投资机构或个人。根据我国的传统和汉语习惯,笔者认为应把PE翻译为未上市公司股权或股权投资基金。但是,目前我国不少学者把Private Equity Fund称为“私募股权基金”,人为混淆了与其他“私募集金”的界限。也有翻译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实际上我国新兴的创业投资基金很多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实际。同时,我国业界人士普遍把“Vemure Capital-VC”称作“风险投资”。实际上,Venture这一英文名词最主要的含义是指一项兼具机会和风险的事业或企业,因此我国官方使用的“创业投资基金”概念比叫“风险投资基金”更为准确,也符合汉语习惯。同时,有的把VC与PE相提并论或把PE分为所谓的广义或狭义,广义PE比VC广,而狭义PE只包括VC。笔者认为,PE和VC本是同根同源,VC是PE在历史发展初期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本质也是PE。
目前,国际相关组织对PE有各种不尽相同的解释,但我国官方对此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学术理论界也是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应把PE译为股权投资基金(或简称为“股投”)并定义为:专业股权投资机构或个人以期未来通过上市或以其他方式转让退出并从企业升值中获取利益为目的而对目标企业进行的中长期股权投资的现代金融工具。这个定义也许更能抓住股权投资基金的如下本质属性和构成要件,即它是专业股权投资机构或个人对目标企业进行的一种投资,而非一般投资机构或个人的投资;投资的属性属于股权投资性质,既非债权投资,也非购买股票;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退出获利,而不是永远持有;该投资是一种现代金融工具,而不是直接拥有或经营企业,要通过向目标企业提供一定的金融产品和相应增值服务来实现,两者必须同时具备。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的产品包括杠杆收购基金(Leveraged Buyont)、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企业成长基金(Growth Capital)、财务困境基金(Distressed investment)和夹层基金(Mez-zanine)等。而风险资本又包括种子基金(SeedFund)甚至包括风险资本的另类――“天使基金(Angel Fund)”。
(二)我国新兴PE产业彰显影响力。现代意义上的股权投资基金PE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并迅速向欧洲和亚洲扩散。我国PE的发展可回溯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国一些投资机构和企业依据国务院1995年《设立境外中国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在境外设立了一些主要投资于中国境内的法人投资基金,至今不过15年的时间。我国PE发展的历史虽短,但特定的国情决定了其存在形式更为复杂。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可认为初步具备了PE的特点。不过大多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内地第一起典型的PE案例是2004年6月美国著名的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人民币从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购深圳发展银行17.69%的控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并借此产生了第一家被国际并购基金控制的中国商业银行。由此发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来,PE投资市场渐趋活跃。
国家为了鼓励、支持本土股投产业的发展,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舱0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本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发改委牵头研究起草并酝酿讨论了13年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于2009年易名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预示着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将加快与国际接轨并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2008年6月,我国首家专业从事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服务平台――天津投资基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截至2010年4月,落户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的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企业)己达到了140家,管理资金规模已突破1,000多亿元。这表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聚集及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股权投资机构己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投资范围日益扩大、对内投资和海外扩张并举、内外资股权投资机构相互促进、融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中国股权(私募)投资机构投资达到128亿美元,而在2005年只有50亿美元。2009年中国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达到205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40%。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加速中小企业发展进而实现上市融资的重要推动力量。据证监会2009年7月31日统计数据显示,在申请创业板的108家公司中,己有105家通过初审。同时,在清科ZDB数据库整理出的94家首批通过创业板初审受理企业名单中,有38家(占40%)曾披露有VC/PE投资背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股权投资基金产业的发展中有两个主导力量:一是国内95%以上的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都有外资背景,占主导地位,本土基金所占比例很低;二是本土的股权投资基金政府占主导。目前,国内本土80%的创业基金属于政府投资,而民间投入的很少。
二、关于中小企业PE融资策略的思考
(一)全面深刻认识中小企业引进股投基金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48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2009年创业板的成功推出无疑为众多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和希望,风险投资等股投行业的介入对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只是股投行业对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缩影或者说只是一个结果。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引进股投基金对其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极其深刻的,也是全方位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概括为“四个提供、四个有利于”:
其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有利于改变企业资本构成。对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中小企业融资而言,30年前主要靠财政拨款支持,20年前主要靠银行贷款,5年前主要靠职工内部融资搞股份制改造。对众多民营中小企业而言,80%的融资是通过民间借贷来实现的,通过银行融资的部分不足20%。主要原因是,许多国有、集体、合作社改制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差、信用等级低,甚至已无资产可抵押贷款,有的是银行贷款条件苛刻,成本太高,难以承受。资金短缺己成为制约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比较低,加之管理不够规范,信息披露不完整,很难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和民间信贷,甚至不惜高息集资,使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日俱增,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能力。而中小企业引进的股投基金属于股权融资,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资本构成,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增强了企业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而且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相应提高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再融资能力。
其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现代经营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家队伍培养与建设。改革开放30年是民营企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民营企业家队伍茁壮成长的30年,国有、集体、合作社企业家队伍在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中小企业家队伍素质并不高,突出表现有二:一是中小企业成活率比较低,寿命短。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年,死亡率(未能存续5~7年的)高达60%以上,浙江中小企业存活率不足50%。二是目前多数民营企业处于新旧交替加快时期,“富一代”后继乏人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出现象温州政府那样出资补贴(每人补贴8,000元)培养“富二代”接班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不少是属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时机,加上个人的聪敏才智迅速成为“暴发户”,但他们的整体素质,不管是基本文化素养、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并不太高,而且良莠不齐,不少人存在“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陈旧观念,有的甚至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精神、勇气、能力,更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知识和技能。
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风险投资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是完全按现代市场经济经营理念和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来规范运作的,传统的国合企业、民营企业如果能和股权投资基金结合在一起,就等于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来武装我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家队伍,这对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其三,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体制、新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创新发展能力。股权投资基金看好我国中小企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一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最强,己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出口总额和上缴的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发明专利占66%、研发的新产品、提供的就业岗位分别占82%和75%,但由于资金短缺、管理落后,新科技转化能力比较低,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由股权投资基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大型优势企业不仅资本实力雄厚,可以通过股市或债券市场筹集资金,而众多中小企业无此幸运。股权投资基金的优势与中小企业的劣势及其共同利益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结合起来。股权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的融合不只是资本的结合,更是体制、机制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因此,中小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推动自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产生“1+1>2”的功效。
其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资本支持,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价值。由于股权投资基金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快速和有效的股权融资,还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不少中小企业误认为,引进股权基金就是“忽悠”和“圈钱”,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实际上,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金融资本,他们更需要的是智力资本。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一个企业,看好的不仅仅是当前的盈利水平,看重的主要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他们的目的不是拥有企业的股票,不是短线投机,而是“放长线、钓大鱼”,即期待企业升值后及时退出分享企业升值。因此,有人把股权投资基金比喻为“养猪专业户”。股权投资基金不仅要把股权投入目标企业,而且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待实现企业升值后“急流勇退”。因此,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企业的不仅是金融资本,更重要的是智力资本,他们的经营模式一般为“资本+增值服务”。所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和服务都是手段,实现企业增值并享受增值是根本目的,这与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只看到资本投入,看不到他们为实现企业增值带来的利益,就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二)中小企业领导如何积极有效地引进和用好PE融资。如果说中小企业“贷款难”,那么如果中小企业要想引进和利用股权投资基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贷款难”难在银行嫌贫爱富,而PE就如同“伯乐相马”,即企业的基本素质如何,其发展前景怎样,是否有成长的潜质。因此,一个中小企业特别是优质的中小企业要想成功地把股权投资基金吸引到本企业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第一,练好“内功”,重塑自我。虽然股权投资基金的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但他们并不像“狗皮膏药”一样到处兜售。他们只是有目标、有标准、有计划地从众多中小企业中选择某行业或地区最具发展前景而又急需提供资本、技术和智力支持的优秀公司作为重点选择目标。所以,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优质的中小企业要想把自己纳入股权投资机构的视野、引起他们的关注,必须首先练好“内功”,把本企业的事情做好,特别是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团队,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好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和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都是吸引股权投资基金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要根据本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公司战略目标来规划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项目,只要盈利模式比较成熟稳定,企业管理规范、基础良好,有把本企业办成本行业或本地区属一、属二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再加上适当公共关系活动,引起股权投资公司的注意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常言道,“栽好梧桐树,自引凤凰来”。因此,中小企业要树立“做强靠自己,做大靠股投”的新理念,只要把“梧桐树”栽好,练好“内功”,引进股权投资基金的事情就大有希望。
第二,洞悉PE,把握战机。股权投资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虽短,但构成却相当复杂。这些股权投资基金有内资的、也有外资的及中外合资的;有政府主导的创业基金,也有民间的,
还有大公司、大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有政策性较强的,也有纯商业风险投资性质的;有大型的,也有规模不大的;有股份制的,也有合伙的,甚至还有个人的;他们的市场定位也是各有侧重,提供的金融产品更是多种多样,对目标客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小企业既要了解股投行业的构成、特征,更要了解他们的投资偏好和对目标客户基本要求,要对号入座,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要选择有可能成为企业战略投资者的目标客户重点攻关,一旦条件基本具备,则应把握战机,适时出击,掌握主动。
第三,界定需求,科学谋划。具体到每个中小企业,因其在本行业所处的地位、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目的、用途和规模有很大差别。因此,中小企业在采取具体招商引资行动之前,要首先明确界定企业的目标需求,即你需要的是种子基金、并购基金、成长基金、财务困境基金、管理层收购或是其他。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要围绕目标需求按照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企业的商业计划书(或项目建设书)和招股说明书,这是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最基本、最重要的商业文件依据和进行招商洽谈的前提,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必须符合本行业发展方向、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符合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上市融资,那么企业最好聘请外部专家帮助谋划,以提高谋划工作的质量、效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四,团队作战,从容谈判。一般而言,股投机构的投资对象往往是一家企业(法人),而不是具体个人或者一项专利技术。因此,股投界有句名言:宁愿投二流技术、一流团队的企业,也不投一流技术、二流团队的企业。投资商看重的是企业的经营团队、实施能力、目标市场、商业模式等综合因素,技术只是在投资决策时考察的一个方面。所以,谈判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招商引资工作的成败,也是对团队整体素质能力的考验。因此,企业在谈判中既要坚持一个声音对外,又要把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既要坚持既定的目标、方向,又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及时调整完善谈判思路;既要坚持重大的原则底线,又要给谈判预留弹性空间,做到有进有退。但不能丧失原则立场和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如有的投资机构乘企业之危往往提出过分苛刻要求,即如果企业在某一时间内业绩达不到特定的水平,则投资方可以要求降低投资额或者被投资方要将款项退还给投资方等。对那些只想要回报而不愿承担风险的资金,企业不要也罢。
第五,互利双赢,重在沟通。股权投资基金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引进股投融资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而且股投方会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介入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并进行跟踪监督,但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即使企业与股投企业顺利签约,成功地引进了股权投资,双方在对待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解决办法难免出现不同的意见。解决办法如下:一是有协议按协议执行;二是原协议没有规定或原规定不适应的要按协议规定的原则程序加强沟通协调,及时研究,妥善处理。最根本的是企业要从思想上真正把股投企业当成自家人,股投企业要切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来关心爱护,这是确保合作成功、实现互利共赢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