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经济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四川旅游;循环经济原则;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86-02
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一般要求遵循“3R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Redus e)。该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目标。这一原则追求的是资源生产率(相对于劳动生产率而言)。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资源生产率,包括水资源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二是再使用原则(R e u s e)。该原则针对的是“中间过程”,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这一原则追求的是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高,既提高了资源生产率,又降低了单位产值或产品的污染排放率。三是再资源化原则(Re s o u r c e)。该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要求使用后报废的产品,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为再生资源、再生原材料或能源,重新进入生产领域。这一原则追求的是废物回用率。废物回用率高,既可以减轻资源压力,又可以减轻环境压 力。
2 循环经济要求下的旅游发展原则
2.1 尽量减少生态成本的原则
生态成本就是为修复经济生产给生态系统带来的破坏所需要的代价。由于生态系统修复的长期性,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考虑旅游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对旅游区进行分区开发和管理,除考虑短期的经济成本外,更要把长期表现出来的生态成本考虑进去。比如在旅游饭店中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废弃物排放。
2.2 尽可能利用高科技的原则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目前倡导的生产“非物质化”也是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饭店利用计算机网络预订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旅游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预警,饭店运用高新材料建设以延长饭店的经营时间,使已投入使用的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推行旅游绿色消费的原则
旅游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如饭店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的再利用。
2.4 进行旅游绿色核算的原则
国内很多省市已开展用旅游卫星账户来测量旅游业产业贡献率,但没有考虑经济收入的背后是环境代价的付出。因此应该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 D P,它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在用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业的产业贡献率进行核算时应吸取绿色GDP思想,将环境的付出扣除才能真正正确衡量旅游业的贡献。
3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四川旅游发展对策
3.1 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即绿色制度环境(包括绿色资源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规范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旅游法来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应加快制定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
3.2 建立旅游绿色技术的支撑体系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遵循技术思路,通过对旅游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大幅度降低旅游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第一,提供生态服务,把旅游活动需要的方便舒适的衣、食、住、行、娱、购服务作为一个整体,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第二,旅游饭店要创建绿色饭店,采取节能措施。绿色饭店是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其核心是在为顾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饭店和I S O 14000标准的认定必将有助于饭店节能措施的开展,符合循环经济减少能源消耗的原则。第三,旅游景点要实行景区休眠制,控制旅游容量。在旅游淡季景区实行休眠,对景区进行维修和保养;在旅游旺季为防止景区超负荷运转,解决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之间的矛盾,对游客人数进行限制,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游客严重超过生态负荷,以利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第四,创建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丝织品、手工艺品以及有关生态环保的小型设备等;开展生态交通,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和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不用有害于环境和干扰生物栖息的交通工具。
3.3 以生态教育推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
在旅游区内设立环境教育的基础设施,如在生态环境景观旁设立科学解说、提醒旅客注意环境卫生的指示牌、与环境协调的废物收集箱等;利用多媒体使游客接受多渠道的环保教育,如在门票、导游图上添加生态知识和注意事项等;采用适当的处罚手段,引导规范游客的旅游习惯和行为绿色化;在景区内为游客配发印有生态旅游口号、必须返还回收的废品收集袋;提倡在适当地方开展游人植树或会议纪念树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意识;旅游院校应开设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与意识。这样通过生态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行,使循环经济的观念得到普及;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倡导旅游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3.4 创建旅游业的生态管理体系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旅游活动的生态化、对生态环境及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管理者进行可持续的生态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生态旅游的技术方法和实行生态化管理,对旅游区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的生态管理,对旅游设施、场所的生态管理,对旅游服务业的生态管理,对旅游者的生态管理等。生产经营的生态管理主要体现在: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的生态旅游管理技术和理念,建立起一套生态旅游区的管理运行机制,引进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改变和调整生态旅游消费模式,在旅游景区实行征收生态环境费用的措施,加强生态旅游可行性研究,组织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示范工程等。
4 四川旅游循环经济的有效推进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景区、区域三个层次逐步推进。一是旅游企业层次的小循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企业内循环就是指实行清洁生产。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内循环是指旅游企业集团通过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建立企业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的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形成耦合系统,使整个共生体系呈网状结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二是旅游景区层次的中循环。景区层次的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旅游景区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景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旅游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另一个旅游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三是旅游行政区域层次的大循环。旅游行政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实现行政区域内各大旅游产业之间的循环、旅游企业生产与旅游消费家庭之间的循环等。目前四川已明确提出要建立旅游生态大省,本质上就是旅游行政区域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因为这种创建活动所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明庆忠,李庆雷.旅游循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1.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优越性;设计原则;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城市中,人多、土地资源少,而人们对住宅密度、环境绿地等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较大范围应用钢结构住宅,是我国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据资料显示:2002年3月,一座高达18层、采用H型钢建造的钢结构住宅楼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动工建设。它是我国住宅产业从钢筋混凝土跨进钢结构模式的重要标志。上海同时有6幢钢结构高层住宅在建设,最终他们将建到100米、34层,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北京住宅也启用了钢结构,位于朝阳区十里堡的晨光家园B区,全部采用H型钢钢梁、钢柱。2002年9月开盘的北京金宸公寓,填补了国内高层住宅钢结构体系建筑的空白,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住宅的开发和建设已步入了全新的钢结构住宅体系时代。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
住房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千差万别,但就结构体系(支撑骨架)而言,只有砖混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几种主要的结构形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木材和粘土已经提出限制、限时使用,现阶段我国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主,但该结构施工烦琐、施工垃圾多且结构自重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梁、柱粗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条件越来越高的住宅建筑的功能要求。因此,开发坚固耐久,建造迅速,空间布置灵活,易于改建的新型住宅结构体系,成为住宅建筑和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及新型建材的发展和应用,符合上述要求的钢结构住宅体系逐步发展起来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所谓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就是指由维护墙体、隔断墙体、楼板与主体钢结构共同组成的住宅体系。住宅钢结构是指纯钢结构(钢框架或框架—支撑)体系,介于高层钢结构(钢框架或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Z、C等轻型钢结构)体系之间的多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二、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一)预工程化程度高,建设成本降低,工期缩短
钢结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建筑预工程化,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同时钢结构建筑的预工程化使材料加工和安装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加快了施工速度,使工期能够缩短40%以上,从而加快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周转速度,使建筑能更早投入使用。
(二)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
在钢结构建筑中,结构成为形象构成的重要因素,结构的形体,构件,节点从很大程度上导致并制约着建筑的形象。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只有做到一体化,才能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并创造出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钢结构建筑。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投标方案中有许多方案都体现了钢结构建筑的这一特点。例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可开合式方案,在体育场大屋面的中央设置两个半圆型的玻璃顶面,同时相对旋转、平行滑动完成大屋面的开合;又如中国建设设计研究院场馆方案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形象完美纯净,功能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还有日本朱式会设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折叠式方案,屋顶由悬臂的钢架结构支撑,可在30分钟内完成开闭的动作,确保全年比赛及活动不受天气影响。
(三)能够满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
钢材组织均匀,接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强度高,弹性模量亦高。其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远小于砖石,混凝土,木材,在同样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从而可以做成跨度较大和高度较高的结构以及灵活的结构形体。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1000米的超大穹顶与高度超过1000米最高至4000米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并且钢索与膜结构相结合形成索膜结构体系更能满足建筑对跨度的要求,使这在型建筑成为樗性建筑,比如日本东京后园棒球场屋盖是钢索与气承膜组成的索膜结构,面积达28000平方米,英国政府为迎接21世纪而兴建的樗性建筑伦敦千年穹顶大型综合性展览建筑也是索膜结构体系,其穹顶直径达到320m。
(四)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钢结构对于资源,能源都非常短缺的我国意义尤为重大,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不需要制模施工。目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型住宅品引入我国,其环保节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该类型住宅采用全封闭式保温隔热防潮系统,温度变化小,热损失低。不论冬夏,都具有舒适当居住环境。室外零摄氏度时,室内仍可以保持17摄氏度以上;以室外温度达到30摄氏度的情况下,室内温度仅为21摄氏度左右。
2、与砖混结构住宅相比,可节能60%以上,冬夏季空调设备可节约耗电30%以上,结构的废旧利用为100%,与砖混结构比较, 同样楼层净高条件下,钢结构维护墙体面积小,节约空调所需能源,减小维护费用。
三、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原则及问题对策
(一)钢结构稳定设计的探讨
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现代工程史上不乏因失稳而造成的钢结构事故。在我国1988年曾发生13.2×17.99m网架因腹面杆稳定位不足而在施工过程中塌落的事故。因此稳定性钢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一旦出现钢结构的失稳事故,不但会造成经济严重损失,而且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好稳定设计这一关。目前,钢结构中出现过的失稳事故都是由于设计者的经验不足,对结构及构件的稳定缺少明确概念,造成一般性结构设计中存在稳定设计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型结构的出现,如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等,设计者对其如何设计还没完全的了解。
(二)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构建原则 启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在飞速发展当中,同时发达国家向中国境内转移高污染产业,建立在化石能源上的工业社会已经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发展时代。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等是我们为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严峻问题,它们已经严重阻碍到了人类发展乃至生存的脚步。
在此背景下,2003年以政府文件形式英国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重点的经济模式很快受到了普遍关注。[1]“低碳经济”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风靡全球。全人类都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相对于我国而言,“高碳经济”增长方式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进程,更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能源保护之间寻求平衡,那么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2]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构建浅析
(一)开展低碳经济评估的必要性
环境及气候变化是我们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而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和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由“增长=发展”改变为“经济—生态—社会”三维系统,从而全面综合的研究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和谐共同发展。[3]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们为求发展而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致使全球环境变化下受到严重影响。此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在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破坏环境行为,用来维持环境、大气的平衡,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一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短处进行定量考核,另一方面对低碳城市构建以及指导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借鉴。而且在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各个相关因素分析后,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就进行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构建的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综合的发展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完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过程,也是极其重要的过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综合全面性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涉及经济、能源、碳排放及环境的一种综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一个系统体系,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确保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综合的反映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指标应当具有系统性强,包含信息量大,重复性小等特点,但要注意指标体系不应过于庞杂。
2.可操作可计量性原则。依照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选取指标的基础,这些指标可在统计资料中取得,或者经过计算或推导现有数据资料可以得到,并且选取指标时选择可操作性强、可以进行量化的数据,避免选择那些难以量化或者是搜集不到数据的指标。
3.可对比针对性原则。面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及人口等差异,衡量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应选取人均指标或相对指标,使其具备区域之间的可对比性。同时应选择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且能反映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指标。这些指标应针对低碳理念,低碳经济特色,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应当区别开来。
4.动态性调整原则。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符合动态变动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从而进行相应的实际变动,这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才会被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出来。指标不是静止不变的,虽然其使用在一段期间内大部分是静态的,但在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发展时也应做出合适的调节,适时的添加或删减指标,调整其权重也要随着指标对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启示
当前,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是我们所要解决问题当中的重中之重,低碳经济是应对这些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法。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线索,另一方面可以对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加速可持续发展的实行。
对于指引现代社会构建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等是通过对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体系进行建立,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结构、各区域经济规模等进行量化等途径完成的。同时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可以使其与低碳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综合考量不同区域的碳排放等状况,这样可以为各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建议。之后在分析对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得出重要部分,以便寻求出解决节能减排这个问题的契机。可以说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考核不同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途径。
到目前为止,全面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多。差异性较大的这些指标体系包括现有的Tapio的脱钩指标来反映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当两者的增长速度或趋势不相同时,就称之为脱钩现象。[4]张学毅、王建敏从能源消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建立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朱有志等构建了四个准则层13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外,[5]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设计的一套指标体系,但是他们都未对碳排放于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这样使得尚无统一认识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为复杂。要在相当程度上消除现有指标的不足就必须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wing a Low Carbon Energy,Feb,2003[R].Http://bert.gov.uk/files/filel0719.Pdf.
[2]杨金贵.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J].经济视角,2010(4).
[3]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38-43.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分层教学法; 重要性;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33-002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身心素质,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天赋以及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分层教学法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不断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中体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多数高中体育教学在实施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影响因素,导致高中体育教学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学校要加大对分层教学法的支持和关注,确保分层教学法可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顺利实施。
1.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属于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推动意义和应用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和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首先,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层。其次,教师的工作难度也相应的增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项目,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分层教学法不仅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不断锻炼教师的执教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分层教学法可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顺利实施[1]。
1.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难以实现的,只要认真、努力就可以进步,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此外,学生在体育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指导,这样有利于节约时间,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锻炼。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以及不同的身体素质将学生进行分层,让同一个层内的学生具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从而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身体情况较差的同学永远赶不上体育能力较好的同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分层中,不断练习,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认真学习体育知识,最大限度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体质的目的[2]。
2.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评价方面的分层、教学组织和方法方面的分层、教学内容方面的分层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的分层。其中,教学评价方面的分层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划分和实现,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组织和方法方面的分层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目前的层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实现相互协作和良性的竞争,教师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教学内容方面的分层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是否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实现的可能性来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方面的分层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教学和交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体育项目。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感受,选择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行为,就会阻碍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导致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方向错误,最终没有实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因人而异,选择最科学的教学目标[3]。
3.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从而使高中体育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步骤更加紧密。
3.1分层训练,普遍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教学误区:教师过分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过分关注,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培养,降低了普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分层教学法中必须要避免出现这个误区。并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学课程都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如:广播体操、田径等,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传授广播体操的有关知识,巩固学生的广播体操基础,同时根据学校的要求,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都可以出操,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广播体操、队列等知识。徒手体操、广播体操、队列等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一些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就会充分显现身体的技巧性和柔韧性,教师可以在这些学生中选择一部分学生,训练体操方队。体操方队训练结束后,再从这些学生中选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器械体操训练,培养器械体操人才,从而实现“分层训练、普遍培养”的教学目标[4]。
3.2优化配置,择优录取
高中体育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必须要严格遵守“优化配置,择优录取”的原则,教师在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优秀的体育人才在多个体育项目上都具有很好的成绩,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个体育项目的发挥情况,引导学生选择1-2个潜质最佳的体育项目,从而确保各个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5]。此外,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一些学生并不愿意参与一些体育项目,再以铅球为例,一些女学生在投掷铅球等体育项目中具有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投掷铅球需要运动员可以科学、协调的运用臂膀、腰以及下肢三个部位的力量,而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铅球运动员的臂膀、腰以及下肢都比常人更加粗壮,所以多数女生并不愿意投入到铅球队伍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对于一些计划考体育高校和体育特长生的学生,教师还要对其进行定向培养[6]。
3.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高中体育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必须要严格遵守“优化配置,择优录取”的原则,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分层,从而便于管理和教学。如:田径训练100米时,男生和女生就有不同的训练标准,分别是15秒6和17秒8,对于短跑比较突出的学生,则要以12秒5左右的标准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充分激发出这些学生的短跑潜质,而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将标准放宽到20秒左右,让这些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短跑成绩[7]。如表1所示
4.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展望
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展望主要分为三个层面,首先,高中体育教学路径方面,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体育课程也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中体育教学的路径和方式也将越来越多,应用分层教学法有利于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高中体育教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高中体育教学理念方面,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而高中体育教学理念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体育教师也会不断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并在体育课程中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再次,高中体育教学机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学术研究中,通过广大高中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以及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高中体育教学机制也会更加完善,在完善的教学机制前提下,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也会开展的有声有色[8]。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在生活以及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体育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而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在为自己所从事职业自豪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虽然分层教学法已经为高中体育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樊克良.浅谈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19:45+47
[2]吴荔明.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377-378
[3]黎素婴,潘勇坚.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02:26-31
[4]赵生林.浅述分组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89+91
[5]杨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乒乓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钦州市第一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49-50
[6]魏二伟.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30:121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地位对策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一、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加快林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二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三要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2、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
3、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环境大国,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小康社会,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却困扰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导致环境恶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水的重要性不言而语,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水,不应该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说,水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国家、人民的重视。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干旱少水的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3.大气污染非常严重。以酸雨污染为例。我国的大气污染以酸雨的危害最大,目前我国酸雨污染正呈急剧蔓延的势头,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我国酸雨区面积不断扩大且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华南、西南酸雨区,近年来又逐步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还有以厦门、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酸雨区。
二、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文提到的环境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暴露出的环境问题就越来越多,除了经济发展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1.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环境污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实施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在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起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重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河流与湖泊,尤其是全国各地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三废”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其次,城市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城区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收入较高的人大量迁往周围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然而在农村地区,却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剧增,由于人口的激增,使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垃圾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人口的不断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过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受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现在人们为了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环境。此外,人口的增长也破坏水资源,造成水污染,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工业废水就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之一,另外废水量的不断排出,许多废水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直接引起水污染;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的情况也非常严重,致使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人口的增长不仅破坏了水资源,还加剧了大气的污染。
3.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也是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从生产企业来看,现在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注重的是追求企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环境保护方面却重视较少,这就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对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环保意识较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居民在街道上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在不远处也没有丢到桶里,这不仅贬低了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市容市貌;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白色污染”,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等,现在各种公共场所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造成环境污染。以上种种现象都与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三、对环境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环境保护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保护环境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又是相互制约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就日益严重,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环境的和谐,反过来环境的恶化又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势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其次,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就从我们周围的切身体验来说,它不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重要是由于环境的破坏使得不少人患上了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疾病,因此,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提到高度重视的位置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环境问题提到高度重视的位置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只有保护好环境,经济才有发展的前提;只有发展了经济,才能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尤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污染严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负面问题,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阻,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结台起来,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想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就要从根本抓起,树立一种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行动。通过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借助广大新闻媒体加大对环保的宣传等手段,除了借助于外部手段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以外,最关键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的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3.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建设。首先,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或关闭停产,现在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对化工、制药等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整顿,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很低,许多问题因为资金投入的太少而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环境问题仍然存在。4.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改善我国环境的现状,国家应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其中,开发与使用环保用品是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以先进技术、创新思维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造成了目前的环境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与教训,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如果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彭刚.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申立庆.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增刊).
[4]郭衡,张少勇.浅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J].经济师,2005,(07).
[5]章红.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林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本农田使用的严格限制,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解决工业及城镇建设用地问题,把征占用地的目标瞄准林业用地,而且重点选择交通条件好,地势相对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段。这些地段也是最适合林木生长,不但对现有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将波及周边的森林资源。因此,管护好这部分有林地,对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有为有重要。
一、 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二、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深入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新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好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尽快提升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三.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3、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
4、科学利用好现有林地资源,加强对现有林业用地的管理和经营。对公益林实行封山育林,尽量减少各项经营活动;对商品林进行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四、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森林三大效益的综合表现,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放弃必需的经济增长,我们必需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它体现在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这一理念上就是生态林业。应用和推广国内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业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有力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阻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12-02
一、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的创新,并针对传统管制型政府提出了新内容和新目标。实现政府改革与创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官本位到民本位转变,这是政府管理适应全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向[1]。但是,通过将近7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我们发现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构建好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措施以利于构建好服务型政府。
二、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因素
(一)发展经济的负面影响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是可持续的政府,以人为本、可持续的政府必然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小康社会基本实现,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有些商家和个人丧失信用、违反法律禁令、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些人拜金主义严重等;另一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不关注由此而带来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如果不解决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以上问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二)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由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社会组织承担着国家行政机关的部分功能,成为一级政权的附属物。这种社会管理方式不但导致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使得社会成员的意愿得不到表达,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政府管理一切事物转变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各个部门协作生产。第三部门能承担大量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服务工作,担任起重要的服务协调职能。社会组织发展完善了,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从而使政府有精力做好应做之事[2]。在理想的服务型政府模式中,政府与社会应呈现“合作治理”的模式,即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互助合作的关系。公私部门的合作、多个行动中心的参与,使得社会管理效率更高、反映更灵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也更贴近各个社会主体和公民个体的需要[3]。目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呈现“合作治理”的状态,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公共生活中各种矛盾加深,社会危机频发;另一方面,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缺乏充分发育的社会肌体:比如社会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数量少,经费紧,能力弱,服务功能不健全等负面因素。社会组织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社会组织失灵,从而阻碍了构建服务型政府。
(三)缺乏制度创新的影响
我们国家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缺乏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保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有体制上的改进,通过有效的制度,使得政府管理科学透明,协调和高效地运作,以确保政府的服务更及时、更有效、更符合公民的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创新我国的相关制度,使得政府的管理真正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本的官本位、官僚制政府,促使政府朝着民主的、透明的,以公众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至今已经进行了六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完善干部任免制度、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等。但是成果仍然不太令人满意,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政府管理制度方面不能够满足服务性政府建设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制度创新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府建设为例,2011年11月14日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电话会议中说,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制度调整,权力调整这一系列的调整与许多公务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不愿意放开手中的权力,这就严重阻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步伐。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要求建设成一个透明的、回应力快的电子政府。但是我们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进程缓慢,虽然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的政府都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但是政府在网上提供的及时服务很少。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措施
(一)消除发展经济的负面效应
所谓的服务型政府不仅仅需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公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且服务型政府更是需要消除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里所指的负面效应主要指:有些商家和个人丧失信用、违反法律禁令、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些人拜金主义严重等,这些负面效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可能导致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负面效应。今年2月份以来北京、山东、河南等地持续发生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这种恶劣天气给广大的本地公民带来严重危害,其导致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发展经济而排放的大量烟雾。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理应消除上面提到的负面因素,政府为了消除发展经济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可以通过立法措施颁布新的具体的“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鉴于发展经济所导致的一些人为了逐利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一方面要培养公民合法合理地追求利益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行政措施对恶意追求利益的市场人员给予行政处罚,如短暂性取消其营业许可证、给予罚款等。
(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服务型政府追求的是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的模式。只有在这种各个社会主体协调合作的运行环境中,公共管理目标才会最大化,公共服务才会更完善。从整个社会来看,多种经济制度的共存、社会环境的开放、全球化的加速,各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公益性机构快速成长[4]。不断发展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传统的“全能政府”这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协调承担社会治理的关系模式,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首先应建立有助于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良好环境;其次由于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角度看:第一,社会组织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承担起与政府协商治理的角色。第二,社会组织要发挥桥梁作用,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向政府反映社会公众需求,并及时把政府的意图反馈给社会公众以增加互信。
(三)政府制度创新
1.公民参与制度创新
公民参与是服务型政府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和活动。问题是完整的公民参与途径在中国的政治生活还没有建立完善。就目前的中国社会而言,人民群众拥有较强的参与政治、治理社会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现状尚不能在制度上真正地让有参与意识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途径,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完善公民参与政策法规,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公民参与制度,探索公民有效参与的制度,从制度上为公民参与渠道的拓宽提供保障。
2.电子政务制度创新
电子政务系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个重要手段。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使得政府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全天候”政府[5]。因此,应做到电子政务系统与服务型政府的同步建设,使电子政务系统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我国电子政务系统不断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信息共享低,政府建设模式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进行制度改革,合理的电子政务制度才能支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首先,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法规,以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稳定;其次,及时做好电子政务运行状况的绩效评估,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制度评估体系,以便为构建好电子政务提供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志文.公仆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8.
[2]吴玉宗.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突破的三大瓶颈[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3).
[3]陈晓济.从“冲突典范”到“合作典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公共合作行政模式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6(7).
论文摘要: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背景,内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3]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