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策略
一、新时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感和获得感,使农村的环境和各方面建设都更好,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总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党的五中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今,我们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举全社会之力实现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核心就是产业兴旺,由此可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不充足
没有充足的资金,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是十分困难的。当缺乏资金时,便没有资本去研究改善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的方法,也无法很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会大大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想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又是十分困难的。首先,农村地区针对一些投资人来说,利润转化率极其低下,投资人更加关注利益,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投资农村地区所获得的利润又不如投资企业或者城市建设高,因此农村地区想要发展农业经济,只能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想要获得社会资金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资金支持不充足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农村居民缺少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农村居民缺少对最新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解,这就导致了居民不能很好采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时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健康有效发展
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中,往往是第一产业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得不到政府和农民的重视。因此,对于传统的农村经济而言,第一产业的经济支撑往往十分重要。在新时期,为了顺应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政府必须要寻求有效的方式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府可以引导农村居民在维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对于风景秀丽的农村来说,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政府可以投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建设一些风景优美的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由此可见,在新时期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样就可以实现农业经济高效发展[1]。
(二)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起农村,在很多人的眼中,依旧是生活环境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印象。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支持农村开展一系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包括对农村厕所建设,还有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设施的建设,例如可以投入资金建设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以供农村居民闲暇时进行消遣。在政府投入了足够的资金之后,就是真正的落实环节。在落实建设基础设施时,政府必须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施工方等,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在落实完施工建设之后,还要进行对基础设施的质量监控,要从各个方面对基础设施进行考察,发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2]。通过前期的资金支持、完善的施工过程、最后的质量检测环节,就可以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居民对国家政策以及对各种技术的理解程度,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想观念,都是其素质构成要素。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府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免费开设一些农村小课堂,有需要的农户可以听课学习。这些农村小课堂应包括对新型技术的总体介绍已经熟练掌握新技术的方法,也可对新经济政策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洞察力和整体素质。同时,在授课人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专业要求,了解现在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学生知识技能水平高,整体综合素质也过硬,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3]。
(四)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在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惠农政策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惠农政策即要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真正从农村居民的利益出发,为农村居民谋福利。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加强对农村发展的经济投入,采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特色发展。仅仅制定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制定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实际中,从小事出发,真正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政府必须研究如何才能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此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金兰.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0(25):13-14.
[2]桂淑红.新时期下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J].农家参谋,2020(17):17.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
对于发展战略目标而言,其是旅游企业将经济成果转化为实现理想的结果,能够具体体现企业的使命,对企业战略的实施及决策进行合理评价,继而调动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鼓舞士气,让全体員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当然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味将获利作为企业终极目标,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长远观念和大局观念,从目标分析、目标拟定以及目标评价等阶段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旅游企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有效抵挡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继而实现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从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适当变化产品价值,提供市场所需的旅游产品;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使其满足自身的实际发展要求。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如“营改增”政策、“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等,为旅游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部分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在遇到问题时缺乏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加以支撑,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2]。可以说,旅游企业的发展是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为基础,只有构建系统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才能落实相关的管理规范,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旅游企业更新经营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理念可以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目标,加快企业的文化的建设。虽然许多企业在实际发展中树立了经营发展目标,但是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致使自己在发展中的缺乏精神支撑,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生命线,鲜明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有些旅游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文化的建设,使员工难以有效融入到企业中,影响企业更好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构建简单的文化往往还不够,旅游企业还应将企业文化建成内容丰富与形式多样的网络结构,包含权力结构、控制系统、组织结构、日常惯例等。在现代化的旅游企业组织中,大部分组织决策者都开始应用低权力距离文化,进一步缩小了等级标识,员工在这种的文化环境更愿意主动参与决策的制定,组织者也能及时获得相关资料,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加强优秀人才的储备
旅游企业作为我国服务性的产业,在实际管理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变化。通常旅游企业具备大量的人力资源,主要是依靠人来创造企业的财富与价值,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让顾客感受到企业的总体水平及档次,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由于人是最难妥当管理的,这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也能创设更多的价值,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优秀人才储备显得尤为重要[3]。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良好的福利体系和较高的薪资待遇来吸引与留住人才,如增加培训和出国进修机会等,或者是对员工的工作范围加以扩大,鼓励员工轮换工作岗位,以此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制定财务战略和品牌战略
财务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利用财务管控的手段来优化配置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以此保证资金流程的有效性及均衡性,强化企业的财务竞争实力,继而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旅游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该从自身财务实际情况出发,遵循适度性、适时性、灵活性、自控和优先等原则,科学确定融资方法及渠道,优化内部财务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有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4]。另外,品牌个性的定位是旅游企业执行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服务和产品表现,对顾客感受加以理解,创设新颖个性的品牌形象,通过品牌创始人和品牌代言人进行表现,从而吸引顾客前来消费。品牌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从公司名称、核心品牌、技术标号、服务商标等方面加以表现,在制定环节应遵循如下原则:联想丰富、含义积极;避免雷同、富有创意;兼容性强、高度抽象;紧扣主题、简单易记等,这样才能实现战略管理目标。
关键词:创新模式;投资结构;关联分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投资结构是指投资总量中各个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投资的总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各地区、各产业等的投资需要,而且各地区、各产业等发展阶段和环境的不同,它们对投资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投资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
1. 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概述
1.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
在经济增长理论界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Delong和Smmers.1992),即固定资产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1]必须合理地安排投资的各种结构关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2投资结构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投资结构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先导,只有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优化的投资结构,才能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创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存在高度相关的联系。本文基于宜宾十二五阶段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关联分析创新模式西宜宾经济发展的途径。
1.3投资结构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叠加效应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表明资产投资具有重要作用,改善及创新投资结构对对经济增长也具有“需求”和“供给”的双重叠加效应。投资结构的创新与投资的需求效应同时存在时,可以对经济增长挥着双向作用,扩大投资需求,会拉动经济增长;相反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增长。投资的供给效应是在形成资产交付使用或投入生产并与流动资金相结合之后才能显现,所以对投资结构创新的反馈相对对滞后性。只有着眼于未来的产业创新,才能建立有效的供给侧投资供给与有效的投资需求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叠加效应。
2.关于宜宾“十二五”期间投资结构创新与经济增长分析
2.1宜宾“十二五”期间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
“十二五”期间,宜宾累计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5.7亿元,是1986年到2005年20年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2.1倍。2010年达到534.2亿元,是2005年148亿元的3.6倍,五年的年均增速达到29.3%。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4.38%、37.53%和23.29%。比重从“十五”末的2.75:39.51:57.74,演变为3.56:53.87:42.57。
图1“十二五”期间宜宾投资产业结构图
从“十二五”期间宜宾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图(如图1)来看:宜宾市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占比较小,目前在总投资中占比不到3.56%,最高的年份也不超过5%,前四年虽呈增长态势。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必然推动经济的大幅增长,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快速扩张相对应“十二五”期间,宜宾GDP总量累积达3173.4亿元,是1986年到2005年20年GDP总和的1.2倍。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3.9%、20%和11.5%。
2.2宜宾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与经济增长分析
从“十二五”期间宜宾GDP三次产业结构图(如图2.)来看:“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下降1.34个百分点。产业增长表现出二产业加快,一、三产业增长放缓的特征表现出高度的相关关系。 宜宾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以能源生产为支撑,拓展延伸能源产业链,形成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为优化结构重要举措,继续加大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在加快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在互联网+时代下调整宜宾三大产业比重,提高互联网+对第三产业创新能力及创新技术转化,同时促进互联网+协同产业创新模式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在用户市场资源与技术资源上的分享,降低企业产业升级的门槛。
图2 “十二五”期间宜宾GDP三次产业结构图
2.3宜宾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与资金优化配置关联分析
“十二五”期间宜宾投资资金到位率分别为92.1%、93.3%、99.7%、103.2%和107.9%,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从各种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等各类资金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投资率的高位运行表明宜宾生产成果投入扩大再生产的比重持续增长,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降低大量附加值低、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生a能力和产业体系,提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与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科学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比例,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发展科技附加值高的产业产能,带动宜宾整体产业结构的创新与升级。
3. 创新模式下宜宾产业经济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3.1改善宜宾投资环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宜宾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现阶段正处于国民经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工业化信息化的任务尚未完成。虽然各类资金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重复投资产能落后资金的环境依然存在,因此吸引及转化科技成果,改善投资环境,通过互联网+创新模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是宜宾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3.2创新利用资源禀赋,促进供给侧投资结构改革
宜宾是国家“五纵七横”国首主干线规划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之一,具备相对优越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基础。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加速提高投资效率,挖掘产业与市场的大数据,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拓宽有效供给侧的需求。限制高能耗行业发展,创新发展特色产业链,减少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发展的障碍。
3.3提升产业区域要素流动性,协调产业平衡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引导宜宾融入成渝经济区是宜宾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只有平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通过创新模式改善宜宾产业发展环境,完成宜宾产业投资结构调整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歆. 科技政 策 视 角 下 的 竞 争 与 创 新[J].科 技 管 理 研 究, 2012(5): 10-13
[2] 罗思平,于永 达. 技 术 转 移、“ 海 归” 与 企 业 技 术 创 新[J].管 理 世 界,2012(11):124 -132.
[3]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加强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资料汇编[C].200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就是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及其各生产经营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是世界市场的统一化,与其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市场在拆除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而市场的统一,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的全球化问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指出:“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将世界各国和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阻碍各国之间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将被打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和通讯成本)将大大减少。新型的国际机构和国际民间组织将被创造和涌现,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两个显著效果:一是市场的地理范围及市场的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大扩展;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的统一化和市场规则统一化的客观需要,国际经济法不仅必将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家的法律体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复杂情况的新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三大特点
(一)迅速回升的全球贸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WTO正式成立后的十年内,如果按照货物出口总额进行统计,那么国际货物贸易总额从1995年的516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91240亿美元,总计增幅近77%,年平均增长率达6154%。其中只有1998年和2001年各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分别只有115%和319%。其余年份均有3%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上涨10%以上的年度有4个。在原油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和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带动下,2003年和2004年的增幅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1519%,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即使扣除了物价和汇率因素,2004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也达到了9%。自2000年至2004年,世界GDP从32万亿美元的水平增长到40万亿美元的水平,总计增幅为25%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②
(二)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和持续高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持久活力
按照实际吸引外国投资金额来计算,1998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90911亿美元,1999年猛增到108671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近5713%,2000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2717%,达到了1387915亿的规模。由于受“911”事件等影响,200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总额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4年开始,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又出现恢复性增长,比上一年上升了9%左右。③
不过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呈现出两大变化,其中第一大变化是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第二大变化则是第三产业成为跨国直接投资新的领域。上述两大变化业已对传统的国际经济法提出新的课题。
(三)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国家集团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在过去的十年间,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双边和多边的区域贸易安排和协定数量激增,并且重叠交错,这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截至2004年底,向GATTPWTO申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接近300个,其中依然有效的200个左右。不仅如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例如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占世界贸易总值的20%;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所覆盖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区内贸易数额也很可观。此外,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美国主导下,于1994年商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预计今年可完成谈判,届时将正式建成这一包括34个国家、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④根据统计,目前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是在这些自由贸易区内发生的。到2007年底,全球贸易体系将被300多个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所分割,出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⑤
另外,伴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难以避免,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二、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动向
(一)包括国际商法在内的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趋势明显加强
国际经济法统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不仅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强,而且各国规制市场方面的经济立法出现趋同现象,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现之二,就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际商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
各国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之所以会出现统一,主要原因是:其一,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在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实体法的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二,正在日益走向经贸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又把自由贸易区区内各国大量的经济法和商法进一步推向统一;其三,在国际公约、WTO协定和NAFTA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出现趋同的迹象。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正在向国际经贸惯例靠拢,也导致了各国法律的统一化运动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联结和互动趋势
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各个领域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取得了功能上的整合,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与环境、外交、卫生、社会等领域法律制度的联结日趋紧密。国内有学者将这一趋势称为“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⑥鉴于对这一说法仍有争议,笔者暂时将上述趋势称为“国际经济法的互动和联结”趋势。
根据美国学者达维德·W·利伯隆的划分,国际经济立法联结主要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规范性挂钩”;二是“策略性挂钩”。
所谓的“规范性挂钩”,指的是基于其各自调整对象和法律原则本身的关联性或适用结果的牵连性导致的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律的互相挂钩。例如,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规则、进出口许可证、技术壁垒、检验和检疫措施、纺织品贸易、海关估价等协定本身所调整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规则,所以被纳入WTO多边贸易的第一层面的法律规则。以国际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正是基于这一点,运用诸如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互惠等共同的法律原则将其连接成国际贸易法的一个整体。又如,投资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发展比较慢,而且投资与贸易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是为了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充分贯彻,WTO将其连接起来,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这就是将投资法与贸易法挂钩的生动实例之一。
所谓“策略性挂钩”,是指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谈判策略的考虑,交换投票权而形成的各领域的国际经济法挂钩。例如,一些国家在A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某一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但是另一些国家在B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该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如果单独在AB领域谈判,可能永远不会有谈判结果,因为凡是前者同意的后者就反对。在此种情形下,如果将AB两个领域合在一起进行一揽子的谈判,双方妥协的可能性较大,于是AB两个领域的协定或条款,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同一国际组织制定的协定体系中,甚至被写进同一个协定之中,而且此种情形并不少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旨在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WTO《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与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纺织品协定》二者共存于WTO体制之内。
(三)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日趋加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经济法主要渊源的国际条约,其制定一般是由几个主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谈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某一国家(地区)或集团的谈判实力越强,谈判技巧越高,其国内法律或域内法律对国际法的影响就越大,同时在另一方面,国际法一旦成型,它又会对成员的国内法或域内法产生反作用。
例如,无论是GATT的《反倾销守则》还是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都是以欧美的反倾销法(特别是欧共体的反倾销基本条例)为蓝本而制定的,都吸收了美国和欧盟大量的国内立法经验。最为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WTO反倾销协定直接借鉴了欧盟推算价值计算中期间费用(SG&A)和利润率的计算规则,使正常价值的计算更为详细和合理。再比如,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就是在借鉴了美国贸易法中关于损害威胁确定因素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反倾销调查中的关于产业损害调查规则。但是反过来,在1995年,美国和欧盟又根据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调整了其反倾销法的内容,美国不仅改变了旧法中关于正常价值等一些独特的术语,而且取消了旧法中关于推算正常价值的公式中期间费用和利润率的比例;欧盟不仅仿效WTO反倾销法与反补贴协定分开立法的体例,改变了1988年理事会基本条例将反倾销与反补贴两种调查合为一体的立法模式,而且明确限定了反倾销调查的时限。经过上述作用与反作用之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现在如果再将欧美反倾销法的条款与WTO反倾销协定的条款拆开放在一起,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欧美国内法的条款,哪些是国际反倾销协定的条款。
从两大法系国内货物买卖法和合同法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影响,到《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条约》对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反作用,所有例子都显示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轨迹,那就是: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发展正呈现出日趋融合的迹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四)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遵守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其基本的国家经济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更具有了权威性和生命力。
(五)国际经济法立法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些私人国际机构在全球规则制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扩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经济立法的主体日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国家、国际组织之外,一些私人组织日益参与到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一现象引起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的关注,著名欧盟法专家施奈德(Snyder)教授就将这一趋势视为国际经济法和欧盟法的一个新动向。根据该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观察,至少三类私人组织对国际经济立法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法规则制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跨国公司为实施全球经济扩张战略,在其全球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统一的内部规则和标准。同一个跨国公司在其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建立的同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员工守则以及其在对外签约时广泛采用的标准合同,正在影响着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进程。这些规则虽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其实际效果和执行力度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是在跨国公司推动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会计标准化委员会(IASO)等。其中,IASO目前在世界上112个国家中设立了153个专业会计机构,其职能是制定和批准国际会计标准和准则。尽管IASO标准在法律上并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尽管各公司名义上仍然可以按照各国的会计准则自主聘请会计师事物所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但是在实际上,如果公司财务报表不符合所谓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那么其在全球的股票发行和筹资行为就会遇到困难。最后是一些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推动下,一些多国公司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了旨在为保护国际环境生态协调服务的私人网络组织,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国际社会环保鉴定和标签联盟,包含了七个国际环境网络,赢得了广泛的公众社会支持,其制定的认证和签证规则业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
(六)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其中,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和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正如经济影响和文化渗透能力被称为“软实力”一样,包括施奈德教授在内的一些国际法学者们将上述传统国家和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组织之外的私人组织制定的事实上在全球通行的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称之为“软法律”。出于避免歧义的目的,我们觉得或许“软规则”的提法可能更为适当。根据施奈德教授的观点和我们的理解“,软规则”原则上虽然不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却由于具有广泛的实用有时也能产生切实的法律上的效果,其贯彻落实的效果甚至比硬规则还要有效。这些规则不仅为国际企业和律师所熟悉,而且以国际行为准则之形式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活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硬性法律规则相比,软性法律规则有着交易成本上的优势,通常更加易于适用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和要求作出妥协的情形。⑦
(七)国际经济法对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所起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以WTO为中心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律体系仍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人们在统计数字中惊讶地发现,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根据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收入总和大于4116亿最贫穷的人口的收入总和。⑧另外,国际贸易法律领域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据分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贸易壁垒其实是针对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贫穷国家向富国出口时所遇到的保护主义,平均要比富裕国家相互之间出口时遇到的壁垒高出好几倍。
一、国外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高端
引领全球新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发达国家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机,纷纷将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全球范围内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格局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显著。美国、日本、德国及欧盟国家研发起步早、发展快,既是新材料研发的领跑者,也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使用者,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规模,始终保持比较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世界各国还将国防科技建设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列为重点,开展战略性研发以稳固领先地位。近1/3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材料产业领域内,以杜邦、道康宁、巴斯夫、TDK、信越为代表的大型跨国集团已结成战略研发同盟,新材料产业国际化合作趋势不断加强。
(二)发达国家侧重领域不同,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发达国家基于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美国在新材料研发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侧重于生物材料、信息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等领域。日本发展新材料的目标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纳米技术和材料列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想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在已有材料的性能提高、合理利用和回收再生方面居世界领先。欧盟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竞争领先优势,重点发展催化剂、光电材料等十大领域。俄罗斯想在航空和国防方面与美国抗衡,主要研发方向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韩国重点发展下一代高密度存储材料、生物和纳米材料、未来碳材料、高效结构材料等,将新材料科技作为确保2025年国家竞争力的6项核心技术之一,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新材料产业第四强国。世界各国在新兴前沿领域竞争激烈,2015年分别取得了一批技术突破。
(三)产业规模增长加速,市场前景广阔
世界上新材料约有100万种,各国已注册的大约30万种。200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约4000亿美元,到2007年新材料产业规模为6602亿美元,年均增长不到10%。到200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达9980亿美元,2007―2009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2008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材料产业仍保持了约25%的增长速度。赛瑞产业研究院于2015年对10大新材料市场进行了预测分析:2019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达6.5亿美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9%;石墨烯市场预计在2018年后起飞,到2023年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21%;未来5年,超材料、相变材料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6%和19.8%,超导磁体应用将稳步发展,超导电气设备有望显著增长。
(四)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石墨烯材料成为全球新热点
国外新材料发展呈现出以下热点:一是石墨烯离产业化应用越来越近,二是隐形材料、隐声材料推动军事工业新发展,三是OLED显示材料及量子点样机已登台展出,四是能源材料的能效越来越高,五是电子信息材料恢复增长,六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容量大。2010年以来,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持续升温,2015年成为发展,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对推动石墨烯材料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于2014年制定实施石墨烯旗舰计划。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将成为石墨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态势最为迅猛;氧化石墨烯是最大门类;能源应用已成为的增长最快石墨烯第三大市场。
(五)新材料产业发展出现新特点,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呈现“六化”,即材料发展低维化和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绿色化趋势明显,表面涂层或改性目前广为使用、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相互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发展态势,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产业纵向联合、协同发展,国外很多先进企业十分重视行业的系统布局,产业链向下游应用延伸,上下游产业纵向联合,形成行业垄断。未来新材料产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发高效、绿色、低能耗、可回收利用的新材料,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加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球合作继续深化,国际企业巨头加快步伐主导全球产业布局。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十二五”期间保持较快增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几大类产品,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产业规模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6000亿元左右。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自给能力也不断提高。
(二)地方发展热情较高,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大型新材料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齐、交通物流便利,以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为主。珠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下游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科研支撑能力较强,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特种纤维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十二五”期间,有80%以上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中选择发展新材料产业,很多地方制定实施了本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建立了约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区域联盟。很多地方和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全球合作步伐加快。
(三)“十三五”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保护等对新材料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材料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62%,其中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等产品自给率不到50%,大量高端材料依赖进口,同时新材料尤其是高端新材料领域是国际竞争的战略性前沿,我国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封锁,必须立足自主研发发展壮大,这就为我国新材料产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十三五”时期,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将推动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目前科技部首批的2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包括纳米科技、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等多个新材料领域专项。
(四)新材料领域研究屡获突破,细分行业商用有望拓宽
过去几十年,随着基础化学和材料以及纳米、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业化步伐大大加快。“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石墨烯、碳酸锂、纳米、碳纤维等细分领域技术也不断突破,商业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宽。2015年全国各地出现石墨烯发展热潮,纷纷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我国的石墨烯应用专利集中在锂电、储能、复合材料等领域,石墨烯的散热、导电等性能应用方面已进入产业化,智能石墨烯手机、柔性石墨烯散热薄膜等新产品成功问世。新型石墨烯基高能量度锂离子电容器技术通过鉴定,促进和加快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五)融合发展初露端倪,未来将成为发展大趋势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新材料的发展与下游应用密切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和联动,要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并实现升级发展就很困难。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例如,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于2015年11月在北京宣布成立,包括电子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龙头和代表性企业、下游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电子信息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用户企业以及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及协会等共48家成员单位,打破行业界限,破除行业壁垒,促进上下游跨界融合和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国产化工新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三、我国新材料发展路径选择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新材料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大量产能过剩;产业链纵向衔接不好,研发创新和投资的风险过高;新兴领域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在新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产业链之间没有很好衔接是主要原因之一,上下游产业间缺少交流合作平台,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脱节、产学研用脱节、上中下游衔接脱节、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脱节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瓶颈性制约。
从国内外发展状况看,发达国家垄断了新材料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市场,对我国采取严密的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虽然国内发展新材料的热情很高,但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大都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相互展开“价格战”,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大大提高了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大大压低了企业利润,在稀薄的利润空间里企业难有能力投资创新,没有创新支撑,新材料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和路径。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充分考虑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未来在培育发展新材料中要立足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技术优势是新材料企业和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要摆脱以前快速扩张的规模化发展模式,以技术为根本、以创新为驱动,高起点、高品质地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大对高端和前沿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支持力度,加强对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开发;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产品,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严禁引进中低端成套技术和设备;鼓励参与国际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鼓励创立研究型新材料企业,鼓励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培育发展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新材料企业。
二是坚持聚焦重点、错位发展的发展路径。新材料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形成众多行业门类,而且技术发展更新较快。目前各地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热情较高,行业门类难免重复,因此国家对各地方要加以引导。就地方而言,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重点发展领域,聚焦重点,不断进步,不停积累,在专业领域争取有所突破形成稳固市场,区域间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使全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坚持先行介入、纵向融合的发展路径。发展实践证明,新材料在推广应用环节的投入强度和难度往往要大于研究开发阶段。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在上下游环节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做好产业链纵向衔接,特别注重下游应用领域的预先介入,上游企业根据应用需求制定新材料研发生产方案,围绕应用深化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缩短市场推广应用期,有效规避研发创新风险,激励企业提高研发生产动力。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以联盟等形式建立战略合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引入下游用户,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建立深度合作,实现纵向融合发展。
摘 要:电工技术的发展要跟随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步伐,电工领域对于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对电力事业有着重大发展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电工新技术的发展必要性、结合利用再生能源的实际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方面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电工新技术;必要性;前景;展望
引言:电工技术学是涉及电工制造及生产的重要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和应用的科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距今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扩展了多个分支学科的工程技术领域,更成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电工新技术的发展与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指引着电力技术科学的发展。
到20世纪下期,在国防、工业发展及科学实验的实质需求推动下,结合众多新型材料及创新理论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多种电工新技术,是最具有生命力且活跃的重要分支。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一些传统行业技术上的改善发挥了极大的影响作用,革新性的改变了电力生产、制造、交通运输和其它工业的发展,一部分甚至发展成了新兴产业。我国的电力技术及设备在不断更新、提高、进步中,新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电力能源产业获益匪浅,能源结构也得到改善,对提升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大有裨益。
1、电工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及能源的协调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也由此诞生了电力新技术。就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供电质量及对电力的需求性,加强、发展电力新技术极具必要性。
1.1燃煤发电是我国目前主要发电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劣势是不容忽视的:耗煤量高,产量较低,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大,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相比发达国家,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发电量,科学改革、创新发展电力新技术是重要关键。
1.2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厂、企业的增多,对用电量的需求性越来越大,对能源的索取相应增加,但依照目前能源增长的情况,根本满足不了。因此,对目前的传统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放大能源使用率。
1.3针对我国目前的能源特点及技术,电力技术的全面发展、改革和提升都是刻不容缓的,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涵括如何高效的燃煤循环技术、水力发电和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及磁流体发电技术等,目前这些技术已在初用阶段,但还需大程度的深入开发,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2、我国的电工新技术发展
随着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节奏,电力工业也发展较好。结合电力新技术,可以改进我国的供电能源结构,也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下面是针对发电技术及材料的分析。
2.1超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六十年前研发出了实用超导体,开始适用于电工生产领域,后来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其优越性逐步替代了其他材料,在电力生产中有了较高的地位。半导体的发现和使用,为电力设备提供了各种电子类元件,为电力行业设备的自动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电力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1)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是电力设备发展的研究重点,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原本需要复杂分析、精密实验的问题简单化,推进了电力设计的发展。(2)电机控制的全面、自动发展与数控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提升电机系统的全面功能应用。(3)能源扩展、用电效率及能源使用率都离不开电子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展望电工新技术的未来
电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何开发新能源并能相互运用有以下几点。
3.1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作为最伟大的可再生能源,获取方便、不受限制,可以无限索用,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已为产业的发展博得了很好的成就,是电力新技术能源开发的重点。
3.2风能发电技术。风能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清洁性和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成本低廉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广泛存在拥有巨大潜力,可长足发展的开发领域。风能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发展,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3.3核能发电技术。核能是利用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发电的技术,对环境无污染,也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世界上的核燃料相当丰富,且价格低廉,体积小能量大,不会受到任何经济影响,使发电站建设成本降低。核能发电与电工新技术的结合,它的便利性推动了新兴电工产业的发展。
3.4水力发电技术。水利发电是成本低、发电速度快且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已在多处易发生洪水的地区建设了水电站,不但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资源,还能控制洪水泛滥,保证人民财产人身安全,是非常值得推广发展的发电技术。
3.5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发电是将热能转换成电流的直接发电方式,是一种新型、高效且低污染的发电技术。它的持续发电时间可长达数百个小时,发电功率最高可达几万千瓦,相比以煤炭发电的方式,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电工新技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现实意义。
4、电工新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电力事业为国家济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加强电工新技术的发展,是具有必需性的。同时也能促进电工制造行业、新型交通运输和高科技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些行业都需要大力的研发电工新技术来推动各种先进理论、新科技以及新型材料在如此庞大的需求中问世,需要逐步对行业进行技术的创新改革。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传统的行业受到了电工新技术的感染而发生革新性的变化。
5、小结
国家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未来的生产模式会逐步被科学、脑力劳动来代替劳动生产。电工新技术的发展,对国家的电力发展事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就目前我国的能源情况和电工技术的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加大对电力新技术的研发,以至我国电力事业能更好、更快的协调进展。
参考文献
[1]严陆光.二十一世纪若干电工新技术产业化展望[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1,20(1):1-10.
[2]赵峰.刍议电工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展望[J].电子测试,2015,(10):18-19,6.
[关键词]电费回收;新常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11-01
回收电费是供电企业回笼资金、维护供电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尽快回收电费,才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资产的运作效率,并由此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水平。为了提高电费回收速度,则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电力需求状况对电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填补电费资金回收、营销、生产之间的空白之处,使营销与生产实现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的电费回收对策[1]。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回收电费的有效对策,旨在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水平。
1 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电费回收背景
首先,受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与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影响,我国的电力能源需求已经基本上告别了短期内高速增长、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时期。在新常态下,电力需求量将会进入到低速增长或中速增长阶段。相关研究指出,进入十三五后,我国电力需求量的年均增速将会降低至4%~6%,在电力消费增速减慢的情况下,需改变电费管理模式与电费回收方法,以提高电费回收率。另一方面,在新常态下,各个产业的用电比例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新常态下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与第三产业用电量将出现持续增长趋势,所占比重也在增加,而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在总用电量中的比重将会持续降低,年均增长速度也在逐渐放缓[2]。此外,在新常态下,各个区域之间的用电量也逐渐趋于稳定。在区域开放格局逐步建立、产业实现梯度性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趋于明显的情况下,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用电量增幅将低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对此,在回收电费时需要根据产业特征与区域特征应用有效的策略。
2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电费回收对策分析
2.1 合理转变缴费方式
在新常态下可以适当转变先使用及后付费的缴费方式,借鉴通信公司所采用的先付费、后使用的缴费模式,以便确保供电企业在电费回收工作中可以掌握主动权,从而扭转电费回收难的处境。目前先付费、后使用的缴费方式已经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初步尝试,在应用新型缴费方式的过程中,不仅为电力用户节省了时间,同时也简化了缴费程序,因此得到了用户的赞扬。另一方面,应用先付费后使用型缴费方式还能够强化电费的预收力度,因此也扩大了预存率。在预存率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供电企业不但可以100%回收电费,同时能节约运营成本及解决资金紧张问题[3]。由于先付费后使用是一种确保供电企业、电力用户均能够实现双赢的缴费方式,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用电的实际情况适当将传统缴费方式转变为先付费后使用模式。为了能够顺利推行新型缴费方式,可以借鉴“手机套餐”的营销模式,设计出多样化的“电费套餐”。例如,可以针对农村电力照明用户用电、一般家庭生活用电的特点设计“用电量≤10kw/h------基本费6元/月-----A套餐”、“用电量为10kw/h~20kw/h------基本费30元/月-----B套餐”等。让电力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用电情况选择适合的套餐,并在选择电费套餐后在已有的电力账户中预付电费。如此一来,供电企业便可以根据电费套餐消费情况直接从用户的账户中扣除电费,这就能够有效节省电费回收成本与提高回收率。
2.2 完善电费回收管理制度
对电费回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有助于控制电费回收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确保实现应收必收及收必收足。首先,可以依据电力法与用户签订缴费协议书,在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不按时缴费需要加收滞纳金或违约金。在回收电费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与用户签订的协议,如电力用户没有履行协议中的缴费义务,则应及时兑现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同时根据电力用户的缴费情况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利用信息化缴费平台对用户信用等级进行定期评审,以了解电力用户的缴费能力与缴费意愿,从而实现电费回收风险的事前控制[4]。其次,对于电费回收中遇到的陈欠问题,应建立起相对应的催收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要求用户与供电企业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如用户不愿意签订协议,且拒交滞纳金、违约金,则可以采取限电及停电等措施。在执行限电或停电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提前通知电力用户,避免用户出现过激行为及影响电费抄核收。此外,可以在管理电费回收工作的过程中推行托管制度。托管制度指的是将备用金存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由第三方提供备用金动用、监管、冻结及存储等服务,由此改变电力用户直接向供电企业交纳保证金的做法,同时使用户权益得到保障,并提高用户对于电费回收工作的配合度。
2.3 创新电费回收服务方式
对营销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是确保电费能够被及时回收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新常态下需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电费回收服务模式进行创新,由此改善电费回收效果。首先,应充分关注企业用电大户的电费回收情况,针对大户用电特点推行对应的服务模式。在新常态下,部分企业的用电量将会有所减少,对此供电企业可以安排专人调查与分析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安装预付费装置。在企业用户的生产线被压缩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卡表电价,确保月末结算电费后可以留存部分余额,以免造成恶性欠费问题。其次,对于经营时间较短的新企业,也应重视强化电费回收管理工作。可以先与用户签订用电计算协议,采用预付电费的方法开展营销管理工作,以便可以有效降低电费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此外,应根据新常态下的用电特点对电费回收条件进行改善,同时注重对收费方式进行有效拓展。对于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及孤寡老人等,可以提供上门收费的服务方式。同时开通更多可供用户选择的缴费途径,如支付宝、微信平台及网银缴费等,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可采用储蓄代扣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全面提高电费的回收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及时回收电费是供电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与维持正常供电的前提条件。为了及时回收电费,应根据新常态下的用电特点合理优化电费回收的管理模式,并积极防范电费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窦晖,齐勇,王培健,等. 一种最小化绿色数据中心电费的负载调度算法[J].软件学报,2014,25(7):1448-1458.
[2]谌章义,毕伟,向万红,等.基于Hadoop的海量电费数据处理模型[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5):37-42.
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4-0016-03
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腹地经济落后,产业趋同
新区所处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所覆盖的地域广大,大多是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都相对落后,各主要城市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有限周边几大主要城市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各地建设缺少整体性规划,趋同性大于互补性,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链,不能为滨诲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新区经济结构问题
1.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新区的产业结构分析看,1994年到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从50.75亿元上升到369.36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基本维持在 31%左右,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仍然是工业制造业,不具备一个完善的现代化综合经济区域所必需的要素。同时,和同期快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新区的第三产业增长趋势有所放缓,这将影响新区经济未来的协调持续发展。
2.产业链不完善。一是主导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发挥不出产业聚集效应。如: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439.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450亿元,实现产值翻番,年均增长25.74%,占新区工业总产值45%左右,产值规模约占全国6%,经济效益继续在全国领先。但是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而产品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来源掌握在跨国公司,产业整体仍处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3.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重小。作为一个新兴区域,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可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明,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发挥重大作用。但目前经济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仅为10%,对拉动新区经济快速增长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行政区工作欠协调,没有形成合力
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滨海新区有关发展事宜,在区域经济管理方式上力求创新,实行经济联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新区的前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滨海新区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在新区的规划、管理、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新区内的各个行政区、功能区内部仍存在各自发展、过度竞争的现象,影响了新区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限制了新区内资源整合和配置的合理化,阻碍了新区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规模不足,金融创新相对滞后
1.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截止2005年7月,滨海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和贷款分别为1118.31亿元、850.9亿元,而浦东新区同期各项存款和贷款分别达到了4709.88亿元、4226.90亿元;从金融机构的规模上来看,新区内共有银行54家分支机构,其中只有一家外资银行,而浦东新区仅外资银行就达173家。金融总量和规模的欠缺导致了金融业服务水平不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新区日益发展的需要。
2.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偏小。2004年新区的金融业产值32.50亿元,所占比重仅为地区生产总值的2.6%。经济要发展,金融须先行。区域内产业的调整、区域内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都依赖区域金融体系运行的顺畅,金融业发展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区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不能有效地发挥推助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3.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资金供求结构有待改善。新区内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今年上半年,新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合计达327.84亿元,占新区人民币贷款40.63%。而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兴产业、新兴企业所得到的资金支持有限,银行信贷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新区内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手段单一,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
4.金融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贸易发达,需要的金融服务日益增多,而新区内金融机构推出新的服务产品的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新区未来的发展,大约需要5000亿的资金支持,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急需金融的支持,如何扩大金融总量,加快金融创新,对新区发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五)资源短缺
滨海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盐、地热,而其它资源匮乏,其中最主要的是淡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严重不足。随着天津工业东移,预计滨海新区今后每天将需要数以百万吨计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然而,天津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15,滨海新区的人均拥有量还要低于整个天津市的平均水平,是重度缺水地区。从电力部门获悉,2005年滨海新区电力缺口为 15万千瓦,预计今年仅开发区电力缺口就达7万千瓦左右。到2010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要超过3000亿元,如没有相应措施,水电供需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二、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是从局部开始的。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新区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加快扩大经济总量,迅速成长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特别是利用北京的资金、科技优势,增强其辐射和集聚功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京津冀的经济整合。
(二)调整新区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辐射力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新区2010年发展目标确定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0%。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首先发展物流业,形成海、空、港一体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要加快建设天津港,使其成为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主枢纽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要扩建滨海国际机场,实现和首都机场实质性联合,形成航空货运为主;同时,加快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其次,加快金融业发展,支持新区离岸金融市场和中国北方国有资产交易市场的建设;最后,发展房地产业,201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300万人,房地产业要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建造宜居的海滨城市。
2.做强主导产业,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向周边地区延伸产业链,带动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区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吸引为新区内大企业服务的中小型专业化配套企业,扶持其做大做强,并能为其他地区的相关产业提供零配件,加大新区产业的聚集力。产业链的完善可以把主导产业紧紧地围成一圈,消除产业之间的缝隙,形成产业的聚集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新区应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认真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要继续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以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从事高端科技产品的研发,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促进产业的升级;加快企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和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支持本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本地企业要抓住机遇,争创民族品牌,积极参与自身主业的研发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盈利空间,推动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民营企业方面,政府一是要鼓励民营企业为新区内“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从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政府要牵头为民营企业发展融资提供贷款保证,制定信用担保及监督、预警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健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机制,整合资源优势,迅速壮大实力和规模;金融机构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建设,建立信贷产品开发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国民待遇的信贷支持和优质金融服务。
(三)整合行政区和功能区资源
以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利用现有的新区管委会,尽快建立高效、精简的政府部门,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土地管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财政管理,加强新区内部各区政府机构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协调,集中整合现有资源。当前主要是处理好各行政区之间、行政区与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突出各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发展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实现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简化手续,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将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的市场,促进城乡一体化。
(四)扩大金融总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学习深圳和浦东在发展金融方面的经验,加大政策扶植金融发展的力度。制定《滨海新区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建立金融发展专项基金,吸引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补贴其办公用房和解决高级管理人员子女户籍等一系列生活问题。设立金融创新奖项,对有创新贡献的个人和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改善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促进新区金融健康发展。二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滨海新区内外资企业多,国际贸易发达,企业需求变化快,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规避风险、资金理财的需要,应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金融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拓展银行业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服务种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支持金融机构总部(行、公司)提升驻滨海新区金融分支机构的级别,扩大其自主经管的权限、范围,积极同新区内企业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加强环渤海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金融资源,争取银行混业经营试点,进行金融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可考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金融信息产业园区。千方百计提高新区金融总量和规模,积极支持环渤海地区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调整。
(五)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在我国能源利用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滨海新区应该率先垂范,在节约能源、优化产业布局与新能源开发利用上要走到前列。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使新区废物最终达到零排放,能源最大限度地被有效使用,资源最优化利用,成为科技示范区。一方面要千方百计聚集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极端珍惜现有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注重绿色GDP的增长。目前新区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快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缓解滨海新区的淡水危机。目前,新区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靠外调的滦河水和黄河水,但外调水的供应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水资源的缺乏已经影响了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区要积极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申报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争取做海水淡化示范区,利用海水淡化服务现代化工业,走科技兴区的道路。二是调整滨海新区电网布局,通过与北京、河北的电网相连,将天津电网建设成为网架坚强、结构合理、运行灵活、与天津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一流电网,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三是在进一步加强引资力度的同时,提高外资质量,严格杜绝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项目引进。新区要引进能耗少、清洁生产的项目,培育附加值高的产业,同时,鼓励企业节能降耗。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保证能源、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促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组长:张起良
课题组成员:刘淼 刘建军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即农民为了提高群体竞争力,自愿组成的以信息服务、行业自律、技术支持为发展手段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基层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农户与市场进行沟通构建了桥梁,增强了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特征
在合作经济运动发展的160多年历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类众多,其内部运行机制也千差万别。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经济组织,无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典型的或是变异的,其本质特征是相同的。
合作社是以为成员提供服务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农民组建合作社是为了从合作中获得从事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服务,满足共同需求是合作社成立动因和宗旨。因此,在与内部成员的交易中,合作社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利益主体,而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谋求和维护自身利益,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弱势地位的经济主体的联合,是劳动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建立的群众性的经济团体和特殊企业,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组织原则,“归成员所有并为成员服务”是其本质特征。
实际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外延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在农业互助合作经济运动中由农民组织的、直接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各种经济组织,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合作目的。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指以下四类组织体系,即社区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这三类原有合作组织,以及改革开放后新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前三类属于传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后一种是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经济的作用
2.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而组建和发展起来的,都在从事以本地区内特色资源为基础的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或销售活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本区域内该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并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从而有效地带动地区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
除此,还为农户提前、产后各种服务,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降低生产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通过农产品品牌效应,统一定价,统一品牌和质量标准,批量生产、规模经营;通过向农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成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
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户,用合同、契约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既确保了企业原料或货源的稳定性及质量,降低了与分散农户交易的成本,又使农户通过返利得到加工或流通领域的利润,两者相得益彰。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创办自己的运销、加工企业,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现对流通、加工领域利益的分割,从根本上实现了合作社利益与农民利益的统一。这种经营模式使农民的经营范围实现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扩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3在营销渠道中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利用产品、价格、促销策略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深深认识到营销渠道劣势对组织带来的危险。“种菜的不如卖菜的”反映出组织与中间商利润分配不均,组织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也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到,建立与培育自己营销渠道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中间商在营销渠道上逐渐取得了控制权。营销渠道控制权的转换,也改变了产销两个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相互关系。农产品能否及时出售、售价高低等直接影响收益的因素无不被营销渠道所左右。
3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战略
3.1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
当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农业政策优越,农民发展热情高涨,农业发展机遇良好。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把握当前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人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组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
政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人的今天,地方各级政府也应认清形势,切实认识到个体农业生产与农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增强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性。
3.2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
在农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素质问题和见识面的局限性。加强教育和培训可以缩短认知时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进而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速度。诺斯认为,经济及其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
具体而言,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提高其认知技能和分配能力,加深其对新制度的认识,促进制度变迁。同时,教育通过改变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改变其对回报率的预期,从而使更多的人选择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3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