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13-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体,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素材进行综合处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另一类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本文所涉及的多媒体教学特指前者。
多媒体教学一经引入教学过程就以其丰富的信息量、直观的画面、高质的效率等优势极大地改变了课程信息的呈现方式及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上,它的使用给学生带来多种感观、多种类型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它在给学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等的诸多变革,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将笔者从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整合的角度所进行的思考求教于专家与同行。
一、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引导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的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理论化的,这些知识对学生,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借助粉笔、黑板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而如果使用多媒体手段则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及反馈及时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于一体,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学方式在直观感、整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形式进行分解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减少了信息在学生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全面把握,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加工、筛选,突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增强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最终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由多媒体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比较新颖,而且生动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组织教学。如在讲授《走向世界的中国》一节时,笔者在课程开始时就用大量的图片与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导他们体会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认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的道理,引导形成国际眼光;明确我国在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国际地位也更加有效地得到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引导优化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了学校状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场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而且又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自觉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其实多媒体的运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笔者所任教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面广量大,涉及政治、法律以及道德修养等诸多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纯理论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只凭教师讲解或板书,学生较难掌握。也正因如此形成了政治知识抽象性与实际问题具体性的矛盾,这也是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热情的原因之一。实验心理学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这一结果看,简单地讲授而不辅之以视觉效果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基于此,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显然要比教师单纯地讲授要多得多。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把某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通过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定格、闪烁等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会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好奇心,给学生以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起有意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静态的思维动态化、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13-01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理论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1.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主体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的,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教育过程中能动的因素,它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阶级性。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第二,主导型。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第三,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被客体所审视。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化的典型表现。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2.1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客体也是借用哲学的概念,是指在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哲学中的客体概念。其他哲学中客体是指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客体是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对象。
2.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不同的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需要具体分析" 。例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都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层次性。即层次众多、思想因素多而杂的特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千差万别,他们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点。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可塑性。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能够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在教育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向着社会要求的目标靠近。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是教育对象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二者是一对矛盾,要辩证地认识。
3.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对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角色上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驾驭,居于主导地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支配者"的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教育主体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是"被支配者"的角色,他们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养成特定的思想品德。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素质上的对立。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文化知识水平上存在落差。教育主体必先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或教育过程中和教育之后,其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与特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甚至是对立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任务、活动方式上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是促使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是"教"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被塑造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学"的活动。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作用上的对立。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制约、反馈和检验等作用,不具有主导性。
3.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二者是不断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内容上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代表者,他们掌握了一定社会发展的思想素质要求。社会要求与教育客体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度;教育主体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和想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主客体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行为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这一任务的完成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合社会要求、教育对象的实际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
在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上是统一的。需要作为社会要求传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最终达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释: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685页。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6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罗洪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2).
[5]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一、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那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拉走。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二、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我给新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 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接着,我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我又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有个大学生,由于不关心政治,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偷书贼并杀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而被判处死刑。我提高声音说:“主席曾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你们看,学习思想政治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 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有的眼中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四、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我还从本地找典型,增强学生们的亲切感。
五、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挂出《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学生们讨论一下:“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 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汇报。”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累得满头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关键词: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77―02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健康和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淡漠了。与此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流行开来,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各类事件屡屡出现甚至屡禁不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各项改革的今天,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知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标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态度,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努力营造大学校园尊荣弃耻、见贤思齐的氛围,不断提高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完成好学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战略任务。
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加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之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全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大学中做到“三入”:入耳、入脑、入心。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有关专业课和基础课中也要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在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也要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我们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入大学课堂,就是要使高校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就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分量和实现形式,要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积极引入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学之中,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督导,切实使社会主义荣辱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注重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大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荣明耻,重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把荣辱观教育与学牛的自觉行动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认知方面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何为荣辱而不在行动上真正的为荣拒辱,那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很难有实际的效果。因此,要在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起祖国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知、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高等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社会需要、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要求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当前,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和动员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与大学生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四、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以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大学生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热爱学生和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学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作为教师,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青年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没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1)要把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师德建设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要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八荣八耻”内化为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3)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教师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要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自己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才能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教师要在自觉学习、提高认识上带好头;要在坚持标准、严于律己上带好头;要在点滴做起、躬身实践上带好头;要在坚持经常、一以贯之上带好头。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真正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五、抓好环境育人,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到环境育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青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不断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健康向上、多姿多采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全面发展。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阵地,营造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不仅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既要迅速行动起来,掀起热潮,又要从育人的全局出发,切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论述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1992年9月,由邹学荣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门设了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及其交互作用的规律”。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各类教育主客体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规律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此后,不少学者继续探讨,使该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认识发生了争论。有的学者不赞同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概念,其主要依据是:主客体是哲学的概念。哲学所指的主客体,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不赞同者就此提出:既然哲学及马克思本人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思想政治教育学使用客体这一概念,就会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物,从而否定了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及他与教育者的平等性。于是,一些文章和著作就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资料是他们共同的客体。一些书就只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写他的对应面——教育客体。归纳起来看争论的焦点是:能否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与哲学主客体概念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哲学的主客体理论,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概念和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范畴的内涵。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是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哲学认为:“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因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而教育过程中的内容、方法、环境等是客体。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与哲学主客体的内涵有联系,但更有区别。其区别为:第一,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不同。哲学讲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这也是哲学对实践的基本立足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改造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人。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讲的“改造”,其含义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即这里讲的改造不是指过去极“左”的政治运动中那种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用强制性甚至是粗暴的手段改造教育对象,而是指教育主体通过理论教育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用引导、激励等方法改变教育客体的错误思想,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自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改造对象不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对象性也就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含义。哲学主客体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就具有了该学科的特殊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含义有重大区别:哲学讲的客体指的是主体改造的事物;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是指教育主体改造的对象,这个对象不是物,而是接受教育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受教育者、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三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指的都是接受教育的人。只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从哲学角度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的。三个概念完全可以同时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区别,骆郁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一书讲得很准确:“哲学意义上的客体是从人和物的关系上划分的,是指人类活动的对象。即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划分的。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划分的。准确地说,是从人与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塑造与被塑造的相互关系上来划分的。”第二,不能将教育资料作为客体。这里的客体,应该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对象,即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不同点在于:哲学客体指的是事物,教育客体指的是作为教育主体作用对象的人。如果照搬哲学主客体的含义,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资料作为客体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造的对象就是教育资料,而不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去改造教育资料。显然,这与事实不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塑造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第三,照搬哲学上主客体的概念,无法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效益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教育对象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离开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无从谈起。第四,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片面的。有的书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存在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存在,才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何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没有教育对象,何来教育者。反之亦然。教育主客体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和哲学主客体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就在于它特殊的改造对象,特殊的方法、环境,特殊的价值追求等。当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后,主客体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赋予的特殊含义,即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其区别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通过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影响人,改变人的人。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被影响、被改变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内涵。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思考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积极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学者提出了“双主体说”。如有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此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为他们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双主体”说对深入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论具有积极意义。其意义在于: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人,不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二者还有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教育者希望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在教育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受教育者希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论,提升思想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双向互动,充分调动二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缺少任何一方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二者之间的互动,教育效果都会受影响。
2.如何评价“双主体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是不同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他的职责是指导受教育者转变旧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他的职责是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下,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理论和自学理论,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来看,前者自然是教育主体,后者是教育客体,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的地位和职责就会被颠倒和混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不能有序进行。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和客体,他们作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而存在。如果不认可这一点,就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谁?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还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我们认为:教育主客体尽管能够相互教育,也需要相互教育。另外,当教育主客体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转化时,教育客体会转化为教育主体。但是,在一般情况和教育活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主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否存在“双主体”?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双主体”,但这种存在是有条件的。第一,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会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对矛盾,教育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被主导的方面。在《矛盾论》中指出:“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对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也会互相转化。互相转化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素质高的教育客体指导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文化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较大的知识落差,前者的知识水平一定高于后者,否则文化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的理论水平高于教育客体。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情况就不同了,有的教育客体的理论水平却高于教育主体。教育主体要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先向教育客体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就互易其位,向教育客体学习的教育主体就转化成了教育客体,而教育客体则成了教育主体。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教育主体不思进取,理论知识日益陈旧,思想观念不断僵化,他们的思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一些教育客体则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都与时俱进。由于后者超越了前者,前者应该向后者学习,这时,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就发生了转化。第二,教育主客体优势互补,长短相济。教育主客体之间,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各有长处和短处。教育客体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去影响教育主体,也会使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发生转化。“先生”向“学生”学习,“学生”教“先生”这种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第三,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配合教育主体完成教育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通过自己能动性的发挥,主动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理念,新的理论传递给教育主体,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当教育主体接受教育客体传递的先进理念和新的理论时,他就转化为了向对方学习的教育客体。二是教育客体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客体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水平,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这时,他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自我教育,使他集教育主客体于一身。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就出现了两个主体。一个是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一个是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作为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尽管他转化成了教育客体,但他的工作岗位、承担的教育职能没有变,他还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还是主体。所谓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是指他的原有身份是教育客体,当他去教育原有的教育主体时,他的位置就转化成了教育主体。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双主体”是存在的,但其存在是有条件的。如果无条件地讲“双主体”,既会造成教育活动管理的无序,也会使教育主客体地位、职责不明确,最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理论争论的评析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使用主客体概念的人认为,使用了主客体概念会忽视了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教育主客体地位不平等,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出来,不在于该用还是不该用教育客体概念,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可。这是最根本的因素。教育客体在教育主体的引导下,认可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追求它,实现它。因为教育目标包含着教育客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关系到他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前途。教育客体一旦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精神动力就随之产生,其主观能动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二是在教育主体的教育和帮助下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客体要想在事业上有大的作为,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了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他会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在业务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由于受环境和自身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教育客体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对他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帮助他在实践活动中确立自己科学的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发挥出来。
2.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地位的平等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的地位既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
(1)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
关于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可从法律角度和人格角度去分析。从法律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教育主客体二者是平等的。他们的差异只是在教育活动中分工的不同。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教育客体则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分工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政治地位的平等性。从人格角度讲,二者是平等的。人格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都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尊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怀。从实现社会目标的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者。二者都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因为教育主客体具有以上的平等性,才能充分地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育主客体二者的不平等性。
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素质和承担任务的角度讲,二者又是不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主客体在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教育主体是经过组织按照严格的标准挑选出来并进行了专业培训,有的还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有的还出国留过学;有的经过长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锻炼,具有从事教育活动的丰富经验。一般来讲,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高于教育客体。从素质差异的角度讲,二者是不平等的。二是教育主客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任务不同。教育主体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引导、激励教育客体掌握科学理论和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客体的任务则是在教育主体的指导下,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简单地讲,教育主体的任务是“教”,教育客体的任务是“学”。他们的素质、任务不同,决定了二者的不平等。三是教育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一对矛盾。讲:“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教育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要受教育主体的约束。这里所讲的约束是指教育主体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要用教育目标和组织纪律去约束教育客体,而不是讲教育主体要约束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更不是限制教育客体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五、结语
[关键词]提高思想政治课 德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是学校一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的综合性教育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担负学生智育、德育教育的综合体。
所谓“实效”,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实效性是政治课的生命线。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德,有较高思想觉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一直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性格和健康的审美观。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性因素。
一、加强时政教育,充实课堂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中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对某些问题非常关注,正是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契机。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把握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从而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真正起到激励、导向、强化的作用。搞好时政教育,有利于弥补教材中某些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的滞后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政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列举近期典型的国内外大事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组织学生撰写时政评论的小论文;举办时事报告会,时政评论演说赛,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执行学生道德教育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交互实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把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延伸至课外,才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那么,政治课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呢?
1.走进社会,投身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周边工厂车间、田头地尾等生产劳动第一线,亲手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体验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从而加深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艰苦创业”、“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等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把爱劳动、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观念变成自觉的行动。
2.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自我实践,感受生活。
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知”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行”就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并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学生自我实践德育模式就是让学生到社会上或家庭中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自愿者利用周末等时间打扫公共卫生、扫墓、参加公益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做社会调查等。去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还可以通过对社区、企业、农村、商店、部队、革命纪念馆等地参观,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走进生活,以加深对书本道德知识的补充和理解。进行热爱父母的教育,布置学生在家里每天帮助爸妈做一件家务事,学会感恩父母。又如,教授七年级《思想品德》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基本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派出所法院等执法部门,了解犯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过程及受惩处情况。定期邀请司法机关人员给学生做法制报告,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3.心理辅导。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学业压力与就业竞争、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的特殊等,许多青少年学生不思上进,不关心社会与他人,唯我独尊,道德滑坡。政治课教师必须通过心理咨询,要引导青少年学生认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
4.用德育积分,育美丽学生。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学生各项条例规定为标准,以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政治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
政治课属于德育范畴,政治课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但是“应试教育”却把二者割裂开来。评价一个学校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不同于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不能片面的只看分数,还要看全班、全校学生是否都遵守校纪校规、是否做到爱国、守法、诚信、感恩。也不能只看一堂课学生的效果,要通过一学期、一学年、三年初中阶段或三年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积分评价,更要通过看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长时期内犯罪率低来评价。政治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其德育实效的必要措施。否则,就没有实效可言。教学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治课教学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2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强化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训练;3把政治政治课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积极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4礼仪教育: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社会礼仪知识为教育内容,使学生做到讲礼貌、懂礼节,在与人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言行符合礼仪,规范要求。5感恩教育:学会做人,知恩图报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传承中华美德,就要教育学生从感恩做起,做到经济上感恩父母,学业上感恩老师,事业上感恩社会和政府。争取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在校当一位学生,在社会上成为一名好公民。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效果 思考
学生之所以对高中政治课缺乏兴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作为一名任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多年的教师,我在教学别注重进行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注重转变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失去了学习兴趣。而素质教育要求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做好教学设计
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证。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课下认真备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要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师生共同参与具体活动,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评价等活动,形成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通过图、文、声、像和动画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教学中无法且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注重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上,只要抓住“活”字、“新”字就能事半功倍。
所谓“活”,就是说课堂气氛要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始终处于良好的吸收知识状态,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新”字,就是说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科学瞬息万变的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保证教学内容要新、知识要新、观点要新、教学手段要新。 转贴于
四、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的一项任务,更是教学中应达到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效率中的功能。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我认为主要有五点:一是兴趣引导,激发自学愿望;二是布置作业,培养自学习惯;三是课前测试,强化自学意识;四是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五是转变观念,提高自学能力。
五、注重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意识的训练和培养是贯穿素质教育思想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特别要注重原则与策略同行,主要概括为五项原则和四种策略,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自觉实践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举一反三的原则;“学习理论,观念先行”,“调查研究,摸清学情”,“依据教材,分步实施”,“自学质疑,主体发展”。
六、注重对学习困难生的情感教育
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困难并不单纯是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长期忽略了学生心理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从而导致情感信息中断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其不断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可对学习困难学生实行优先政策,如优先提问答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上台演讲、优先个别辅导等,让他们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同时,要及时肯定他们每一次成功的表现,让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为他们学习新的内容准备下良好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刘飞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法探析[J].《西部科教论坛》,2010年。
[关键词]学科交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韩卓丽(1981-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张辰琛(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4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当中,人们开始利用交叉学科的原理和思想观点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利用学科系统集成的方式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交叉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应从多学科、跨学科及超学科研究这三个不同层面来把握和分析。多学科研究是指:合理借鉴运用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跨学科研究是指:我们要通过分析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总结出学科之间在认识观和方法论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综合研究。超学科研究是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的哲学研究,超越狭隘学科的界限,采用全景式的分析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纳入一个没有学科界限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当中。这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使学科之间能跨越界限,促使高校中的所有学科形成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
一、学科交叉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理论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真正地独立。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从原来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断向学科教育的方向转变,又从学科教育向科学的形态进行转变。随着科学日益成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向着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学科,所以凡是关于“人”的学科都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都应该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
(二)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传统的社会秩序、社会心理以及道德理念都发生着重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思想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包括了多个方面,例如学业压力、家庭生活环境、大学生情感问题、就业压力等方面。如果只是靠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去分析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并且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他学科交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现如今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不能有效解决的复杂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科交叉并不是单纯学科之间的叠加、拼凑与合并,它的目的在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能够相互地交叉渗透,从而使知识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学科交叉的形式来弥补单一学科的不足,最终真正实现学科的发展。
(三)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理论性课程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能够使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方法以及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观点和新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其他学科好的教育经验和方法能够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来,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更为深入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交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尚未发展成熟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只是在一些领域和专门的人员中进行,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研究者群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只能从少数学者的理论文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范围过于单一,并没有向其他学科真正地展开,这使高校的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在一些高校中还出现了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而把所有知识都试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这反而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明显跟不上课程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易造成阻碍
我国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第一,在学科性质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了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希望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优秀方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二,在内容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多种方面内容,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第三,在对象上,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多样性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所以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具有多样性;第四,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人的认知、信仰、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造成了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科研究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想要发展,就必须有许多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人员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现如今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员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他学科。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积累的不足,造成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科交叉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很多都利用其他学科固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很难构架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大学生也很难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大学生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混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
三、学科交叉背景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主动创新与兼容并蓄之间的统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创新发展,必须进行自主创新。首先,应当立足于的基本理论,把充分结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通过对理论地探讨,使实现中国化,从而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继承优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采用创新的思路和知识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兼容并蓄;其次,通过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流和互动,合理借鉴它们的教育经验、知识体系以及学习方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进,以适应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最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整合和创新,运用多学科的资源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这个创新过程中需要经过量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质的飞跃。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从低到高、由浅及深、从虚到实、从旧到新地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地来进行发展。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基础,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之中推进多学科之间的研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思想,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理论的碰撞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要鼓励其他学科的力量进入到思想政治学科中来,使学科之间形成合力。高校也可以通过研究会以及学术论坛等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联合攻关的形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特性。
(二)注重学术分化与系统整合之间的统筹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把学科研究的中心从低级逐步向高级渗透和融合,使学科之间的理论得到互补,促进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只改良学科的局部或某一个因素,必须从整体着眼进行统筹协调,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不同学科对于某一种问题的共同理解,在不同学科之上达到知识体系的统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还要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整合效应,最终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在制度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没有阻碍,学科之间能够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应当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三)注重政治纪律与学术自由之间的统筹
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使学科跨越边界,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利用理论体系,构建出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网络。一方面,促进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起对问题的统一共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统一共识的科学语言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观点,从而有效避免因学术语言的交错转译而使学科交叉研究陷入分化的局面。另一方面,按照一定的路线、方向构建出更为规范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用我们日益完善的研究成果,把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整合,寻找出一条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刚.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2]顾海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J].高校理论战线,2011(1).
[3]杨素云.稳定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0).
[4]刘华政.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29).
[5]简福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改革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
一、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昕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
态度和蔼可以感染学生并使之对您的授课感兴趣。因为态度和蔼可亲能够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往往学生在亲近您本人的同时会不自觉地也亲近、热爱你所讲授的课程。反之,古板的面孔、严厉的训斥会使师生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有一位学生这样给他的老师写了这样一句评语:“老师,您应该笑,笑才漂亮,心情也才好,可以带动我们的好心情……,”这句评语代表了我们的学生的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每天能够看见老师一张和蔼可亲的脸。试想学生没有好的心情会能对你的政治课感兴趣吗?
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一维演进程曲线变化的,而且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不断转移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扣住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想方设法创设教学,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恰倒好处地使用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一个生动的比喻往往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针砭时弊的顺口溜往往会发人深省。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就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度投石问路巧问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是否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这种制度的差异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为什么?你认为台湾的出路是什么?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住,并且会积极地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 这时只要教师稍微加以引导,需要解决或弄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政治科教材知识理论性很强,也比较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接受。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在讲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课题中关于“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时,如果单从理论上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话学生会感觉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但如果做这样一个比喻,效果就会不一样:经济建设好比一部大车,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它的方向盘,改革开放就是它的发动机,大车有安全快速行使就少不了方向盘和发动机。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将自己当成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一味地很起劲地讲授下去,错把学生当成录音机,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效果暂时还好,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知识遗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学是时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发现法教学。
发现法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