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的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发展的模式

第1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近些年来,各地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找出许多适合自身区域的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角度出发,对各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产生的各种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现代农业的建设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带动因素的角度出发,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为稳定保护价政策,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二)农户公司带动型

所谓农户公司带动型的运行模式,是指一种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以独户联户、合作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多种经营为手段,依法注册登记,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经济主体(称之为农户公司),通过农户公司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从事手工制作、特色加工、产业开发、产品经营、中介服务、市场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全县共有12个乡镇,34.6万人口,8万多农户,农村人口30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6.7%。全县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耕地67.83万亩,人均耕地1.9亩,水浇地面积16.3万亩,人均水地0.5亩。近些年来,长子县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农民自办、在外务工人员回乡领办、聘请能人帮办、整合资源合办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农户公司经济,组织动员广大农民探索市场,走向市场。农户公司规模较小,所需起步资金不大,三五户或为数不多的农户单办或参股合办就能完成,同时农户又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定投资方向,具有参与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将农村大量的闲置资金、技术、劳力等资源有效集中起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以农户为主体创办的公司,不仅为农民增加了家庭收入,积累了农民原始资本,也为广大农民增收拓宽了就业渠道和就业门路。

(三)农牧结合型

所谓农牧结合型的模式,是指在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实行将畜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和饲料产业,兼顾发展其他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农牧户、基地、企业的良好对接,并依靠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迅速形成高效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农牧业跨越发展的运行模式。农牧结合型运行模式特点是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农牧业经济结构。这种模式以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位于西南部,东、南、西分别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5.9万人,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大沙漠,占总面积的40%,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此,鄂尔多斯市从实际出发,压缩转移传统的农牧业布局,实现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分散发展农业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牧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大力突出主导产业,确立了建设“畜牧业强市”的目标,积极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通过几年的努力,农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业迅速成为了农牧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种养结构的调整步伐,在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身到绿色生态产业当中,农牧民按订单种植,收入不断增加,由过去的“要我种”变成了现在的“我要种”。目前,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使鄂尔多斯市农牧民收入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四)城乡统筹型

所谓城乡统筹模式,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带动下,以高效农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大力融入工商业资本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和加快农村各个相关产业发展。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无锡市围绕本地农业优势,重点扶

持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效农业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为高效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无锡市政府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的建设,推动村企合作,2008年全市有785个村与工商企业结对挂钩,走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发展之路,推动无锡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无锡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无锡市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推动工商资本投入高效农业,无锡市创造了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新模式,解决了长久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技术、机制、人才等瓶颈,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合理规划和体制创新是无锡市农业快速发展的前提,通过工商资本和园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宜南丘陵山区高效茶果林、锡东澄东经济林木、三沿(沿江、沿湖、沿河)特种水产、城市近郊精细蔬菜、地方名特优水果、环太湖休闲观光农业等六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二、提供的借鉴和启示

以上四种模式对于指导我国部分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广东温氏集团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独创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用全民持股的手段与农民进行股份合作,公司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把分散的小农组成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很好的解决了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关系;在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山西长子县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使农户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合理地解决了资金积累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当地农户公司的发展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资金比较充分而土地资源稀缺的东部地区,无锡市实行城乡统筹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以高效农业和创新体制为依托,大力融入商业资本的基础上,促进和加快农村各个相关产业发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独树一帜,采取了农牧结合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市通过严格落实农区禁牧制度、季节性休牧制度、封育制度等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牧业生产区域性布局,促进优势产业集中发展。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指导生态建设,发展林沙资源产业化,变被动治沙为主动治沙,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建设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之处,从而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一)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选择要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在资金较为缺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地区,如山西长子县,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帮助农民创业,用农户带动农户,发展农业经济,带动一方致富,从而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增加农民就业。农户公司带动型模式在发展山西长子的现代农业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鄂尔多斯市由于资源极其有限,因此,要在具有优势的牧业上加大投入,通过农牧结合带动农业发展。同时发展林沙资源产业化,变被动治沙为主动治沙,将生态农业建设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其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构建扎实的产业支撑,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提高农业专业化和技术水平,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产业基础。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各种先进生产要素,不仅体现在物资、资金等有形资本上,更体现在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的改进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的整合上,使得农业能够有效的走入符合本地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化了农业分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并通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示范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式的规模效应,加快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广东省温氏集团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可概括为以养鸡为核心,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垂直生产销售系统,这样一来使过去独立于经济实体之外的相关产业连成一体,在经济实体内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有机循环系统,变单一生产力结构为综合生产力结构。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产业与产业,行业与行业互为条件,相互依托、共生共长;无锡市通过推进农业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以及村企结对、工商资本联手等形式投资现代农业,壮大了农业主导产业,使之朝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高投入一高产出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伴随着“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工程的有序推进,无锡市已初步形成城郊名优水果产业集中区、近郊精细蔬菜产业集中区、惠山阳山水蜜桃产业集中区、环太湖休闲观光农业集中区等十大优势农业集中区域。

(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带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稀缺,导致农业边际生产率提高有限,再加上制度变革的困难,使得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因此,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从总体上讲,我国应走以土地替代为主、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路线,并以机械化资本密集型为辅,具体情况要因地而异。针对我国土地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各地区应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示范和推广,使科技力量及时融入到基层,带动广大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并辅之以技术指导及相配套的设施,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上四种模式的经验表明,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有段。

(四)把农民视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保障农民利益

建设现代农业要以农民为主体,不断更新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树立以市场价值为取向的新观念,促进农民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对农民进行技术和科技素质的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是是全体农民受益,保障农民利益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头等问题。四种发展模式均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通过各种运行模式保证了农民享有现代化的成果和收益。

(五)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2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一、构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兴十四示范园区的建设初衷是探索适合龙江农业生产实际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为此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完成了“三个实现,二个提升”:一是实现农业设施现代化。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国产、进口农机500多台套,作业面积辐射兴十四村及周边耕地10万余亩。建成有1200平方米的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3000吨库容的马铃薯种薯窖,万米智能化温室,314栋温室,817栋大棚,农业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购置大型喷灌、滴灌设备100多台套,喷灌覆盖园区全部耕地,设施农业区全部实现高效节水滴灌。修水泥渠道13公里,同时完成配套龙门和地涵,修田间路5.3公里。另新铺设电缆8000米、新架设高低压线杆119基;二是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园区农业生产全部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整体轮作。改进生产关系,施行分工分业,促进农民兼业化、专业化。在坚持农村基本土地产权制度前提下,充分流转,土地集中到少数种养大户手中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一部分进驻到二产、三产领域。一部分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从事技术性强的农业生产工作,接受园区雇佣,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育苗。机耕、田管、收获、储运销各司其职,实现园区农业生产高度分工,极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三是实现科技服务全程化。省农科院科研人员轮人不空岗,常年驻村,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全程跟进,保证制定的各项技术规程实施到位。定期举办培训班对种养大户、专业化农民进行系统培训,现场指导。设施农业生产部分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病虫草害全生育期防控、防治服务。优选最新科研成果、技术就地转化,仅2012年,经省农科院专家筛选示范种植的作物就达到1|8大类105个品种,应用各类技术33项;四是提升了农民收入。在园区的带动下:2012年,全村总资产由2009年的11.4亿元增加到18.1亿元,总收入由2009年的8.5亿元增加到15.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6万元增加到6.58万元,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三年翻两番”的巨大提升;五是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几年来,园区以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走优质、高效、有机、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道路,申请到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达十余个。先进的技术加上科学化管理使园区各作物单产连破地区单产纪录,2010年马铃薯最高亩产达:10286斤,2011年马铃薯最高亩产达10386斤,2012年,玉米亩产达到了2118斤,水稻最高亩产1386斤,谷子最高亩产1112斤。园区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美国提子、草莓、食用菌等40多个高产高效品种效益突出,一亩大棚平均纯收入8000-12000元,每个温室纯收入24000元。

二、搭建了农业产业化链条

结合本地区实际,园区逐步确立了以“科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策略,创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吸引投资。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吸纳生产性投入能力大幅提升,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围绕园区生产主要产业,我们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周边农户、企业前来投资创业。设施农业区几年来吸引了甘南乃至辽宁、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地2000多名农民来兴十四承包或务工。在原有的植酸酶、有机杂粮加工项目基础上,先后与中粮集团等多家企业签署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300亩连栋温室建设项目和大型绿色生态养鸡场建设项目、有机肥生产项目,中型沼气项目等,累计吸引投资10余亿元;二是活化机制。根据经营方式不同。目前有园区自主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企业合作经营、科研单位技术参股经营等多种模式,机制灵活,吸引了社会各层面的投资者。

三、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第3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都市农业;新农村规划;模式;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303.3;F304.1F509.7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对全市城乡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依据规划,未来武汉市的大江大河堤岸、滩涂将全面实行绿化和美化,中心城区及两江四岸将形成绿岛镶嵌、绿带相连的生态格局,广大乡村将展现出绿荫掩映、瓜果飘香、富饶繁荣的景象。规划还涉及到都市农业发展的较多内容,如提出以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柏泉办事处、径河街道办事处、东山办事处现有乡村游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农耕休闲、农庄休闲项目,对乡村环境进行景观绿化;对玉屏山进行林相改造,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以走马岭街道办事处、荷包湖农场、辛安渡办事处一线现有的果园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生态果园和农耕休闲农业[1];这些发展内容体现出了武汉市较强的新农村规划特点。

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泛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范围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2]。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装备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3-5]。

都市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展现及农家生活感受等方面,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6,7]。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类型;但二者还是有不同特点。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求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区,也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还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8]。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发展和旅游观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9,1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具有后备补充能力的农村承载着城区自然物质资源供应的责任;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各种自然景观资源价值,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各类农业公园或游乐场所,从而给城市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和亮丽风景;农村具有为市民生产喜爱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基地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价值,一方面为城市找到了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1-15],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世界上都市农业发展较好的当属荷兰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荷兰在发展都市农业时特别注重农田的设计、规划,在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小花园”模式的同时,还将城市改造纳入了都市农业发展计划之中[16]。中国近年来也掀起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都市农业在中国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15]。许多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关于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著作[17-25]。

2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内部及近郊的农业发展具有了与工业发展相同的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而且毗邻城市的优越区位又使得农业有条件逐渐向集约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26],现代都市农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

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围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各相关行业相继制定出了城乡农(林)业生态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从而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融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当前武汉市各地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速推进都市农业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创建东西湖区石榴红村和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27,28]。武汉市农业从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突出表现就是加工业产值远超农业产值。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了85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3.2∶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欧社会论坛都市农业分会研讨会暨武汉海峡两岸都市农业论坛”在武汉市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为:都市农业、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在此次论坛上,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正式授予武汉市“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使武汉市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试点城市[30]。该基金会是在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粮农组织、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农业顾问团等10多个国际组织的倡议推动下组建起来的国际合作组织。武汉市成为试点示范城市后,将获得该基金会在都市农业发展指导、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当前,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诸如蜂拥而上、都市农业项目类型单一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未来都市农业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它将表现出多种模式并存和运行变化较明显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总结、研究。

3 武汉市都市农业的研究意义

3.1 能够推进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与城市互动、为城市服务,在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同时,发挥出武汉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求得农村自身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武汉市城乡经济的协调推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规划与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顺畅的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使城乡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优势互补,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它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有利于增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的就业增收,有利于城乡和谐相融和城乡协调共同发展[31],从而极大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

3.2 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都市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被提上重要议程。加强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思路为武汉市近千万市民营造假日休闲好去处,这些因素将共同对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农业发展有利于协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建设。武汉市是百湖之市、鱼米之乡、九省通衢之地,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推进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保护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观光休闲处所,同时指导农村村域空间人居环境建设,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32]。

3.3 能够促进科技水平与都市农业共同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新农村规划中,要高度重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和生态人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倡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决定了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科技的保障功能,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发展科技型都市农业产业,坚持产学研结合[28],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武汉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中,可以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非常集中和专家人才、学科门类比较全面的资源优势,让科学技术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30]。利用武汉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作物育种、园林绿化、特色花卉、水禽饲养等特色门类,这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还能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带来的“大城市诟病”,促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农业组织机构、公司与科研单位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共同开发瓜果、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并规划种植范围,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生态农业景观,彰显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生态文明的优势[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极大地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1 新农村规划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要更加注重农村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武汉市各方面的农村资源优势:譬如近郊或远城区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江河湖泊水资源条件等等。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把握种植、养殖的主导品种以及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新农村规划,开发武汉市农村的科普教育功能、产业经济功能、生态平衡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制定符合武汉市地方特点的新农村规划具体实施细则,发挥武汉市农业资源的生态环保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打造体现武汉市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的乡村景观、构建富裕文明的现代都市农业景观体系[20,21,28]。

4.2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2.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田园种植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要开辟多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使生态保护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减轻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压力。针对近郊农业生态环境较差的先天不足,鼓励种植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园区农业和科普农业,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扩大武汉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广瓜果蔬菜采摘园建设,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34],丰富浆果类种植的品种与范围,开发景观瓜果蔬菜种植模式,如空中红薯、西红柿树、无子观赏茄等新颖蔬菜种类,把“花卉展”、“瓜果菜博会”搬到武汉市新农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发多种形式、多条路径的乡村旅游,不断推出深受市民喜爱的各类“农家乐”活动,使每一个“农家乐”主题都不雷同,如种一分地、当一次庄园主;租农家房、享农家生活;采摘农家鲜蔬、品尝农家土菜;让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环境里采摘、享受绿色食品大餐,并进一步丰富乡村田园旅游的内容。

4.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田园养殖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武汉市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百湖之市”拥有丰富的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科学指导,建立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发展现代养殖业[35]。武汉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体和农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优势;在新农村规划中,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汉市远郊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在显现乡村生态养殖业景观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增收。养殖景观具有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画面,结合农业养殖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都市人体验乡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淳朴气息;开发水产养殖业景观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以体验抓捕鱼虾的刺激与精彩,欣赏鱼、虾、鳖、蟹等竞相争食的感人场面,释放都市忙碌的疲惫[36]。

4.2.3 武汉市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观光休闲农业 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适宜于城郊经济发展较好,特别是沿长江、沿河湖、沿交通线等地的自然风光秀丽、进出较便利的区域,培育一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休闲农庄的支撑,让休闲农业成为都市的“第三空间”[37]。经过新农村规划的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够充当起乡村旅游的主体[38],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开展生态旅游相关主题活动,多层次开发果蔬采摘、垂钓、踏青、农家乐、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项目在丰富市民休闲方式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要注重村落选址,规划出集住宿、度假、游乐于一体的农庄布局,农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区规划、建筑设计、小绿地及小游园布置、文化广场环境氛围构建等力争体现农庄的休闲特点;加强对农庄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向上的农庄文化氛围。

5 小结

基于新农村规划的都市农业是适合武汉市农村发展特点的科学模式,在新农村规划中,注重以武汉市大都市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建设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41]。在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田园养殖景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模式,促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林业局.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刘 杰,李秋丽,卫江峰,等. 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207-209.

[3] 方志权. 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张禄祥,郑业鲁,万 忠. 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5] 宁 健,周洁红. 都市农业:中国现代农业新生代[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4-7.

[6] 赵永胜,冀宪武,赵 春. 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76-77.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 张立生,姚士谋. 新世纪我国大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J]. 城市开发,1999(6):26-28.

[9] 杨 卿.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08(31):93-94.

[10] 齐永忠,于战平.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06(4):67-69.

[11] 肖永红. 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许 林,张彩江,刘 静.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57-60.

[13] 句荣辉,赵晨霞.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静, 吴华杰,马 铃, 等.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红,王 亮.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2):87-89.

[16] 刘润萍, 李红霞.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兰州市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0(3):83-86.

[17] 侯喜林,张增翠,李友生.都市农业[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 钱 静,律 江.京郊生态-循环-立体型:都市现代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9] 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0]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8):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9):城市化生态环境与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2]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0):都市农业与现代农村产业综合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3]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1):低碳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4] 薛艳杰. 从乡村农业到都市农业:上海农业的发展与演变[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伟. 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叶堂林.我国都市农业产生的必然性、类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理论界,2007(11):44-45.

[27] 周争明,林育敏,郭红喜. 武汉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8-61.

[28] 张学忙.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汉综合新闻网. 武汉市获“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林业局,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绿色文明家园——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报告[N]. 长江日报,2010-07-07(06).

[31] 孙红心,陈友法. 构建武汉都市农业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2):41-42.

[32] 李 博.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3] 黄学群,李 瑾.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1):55-60.

[34] 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农业, 2005(5):1-2.

[35] 王佑辉.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40-1242.

[36] 张晓雯.关于成都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0):46-48.

[37]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8]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3):439-442

[39]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 新叶村乡土建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第4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 农业 信息化 经济 发展模式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农作物的需求增加。农业的发展受到土地、水等资源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农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发展农业运作的信息化对促进新型农业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运作,与信息化似乎丝毫扯不上任何的关系。但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生活的今天,在农业发展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变得顺理成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地域宽广的国家。它农业发达,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而目前许多的农产品却要依赖进口,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由农产品输出大国转变为农产品进口大国。首先,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也就意味着中老年人偏多,劳动力普遍不足。工商业的劳动力尚且不足,就更加难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1]其次,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建设用地大大地超过农业用地。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耕地的总体质量下降,资源配置的计划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最后,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本身也存在有很大的问题。本身农业的发展大都依靠农民,而农民这一群体本身存在的特性,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呈现一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从事农业大都是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享受。目前的发展现状是值钱的r作物大量的种植,农业产出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整个的产业结构的和谐被破坏。

(二)农业信息化的缘起

农业信息化则是在不同农业的基础之上,以信息知识的投入为主体的新型的农业。其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等新型的科技产品,通过人工的控制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调配工作的。

农业信息化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严重不足的问题,信息化农业的执行者大都是机器,是通过电脑进行操控的,投入的人员配比较少。而用地紧张的问题在新型农业的发展中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无土栽培通过营养液对农作物进行培育,有效地减少了土地这一资源对农业的依赖性。[2]最后,农业的信息化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有极大的帮助。信息化可以自动化的监控农作物的实时需求,可以更好地调整每一项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而且在农作物的售出方面也是有其天然的优势的,将卖家与买家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帮助卖家买的一个好价钱,帮助买家买到自己所需的产品,将农作物交易市场更加的规范化。

三、农业信息化的利与弊

(一)农业信息化的有利之处

1.各种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农业信息化将可利用的资源都加以利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自动的分类处理农业发展的资源。在过去不可利用的盐碱地在其合理的划分之下,都可以用于发展沙枣等抗旱作物的生长,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促进土壤的有机化。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信息化的处理改变了以往喷灌的浇灌方式,合理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给予农作物以适当的水分。

2.与市场合理的接洽。落后的生产管理与小农意识支配下的生产,大多数是脱离市场的生产。农民们的生产计划大都是按照政府的指示去做,缺乏市场观念。由于信息的不灵通,盲目的种植,难免会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而农业的信息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网络信息指导生产,再通过网络售出。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困扰农民们的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收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善于经营的新型农民。现代社会中,农民还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同时,对农民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快速地掌握实时的农作物需求信息,还为农民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信息化的弊端

1.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个别的试点外尚未在全国范围之内开展。由于对城镇信息化的投入比重过大致使在农业信息化上的投入过少,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还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甚至有的偏远地区,电的使用都没有普及,谈何信息化建设。[3]政府资金的投入短缺,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缓慢,甚至某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导致了农业信息化质量的低下,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2.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信息的普及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是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远不如对城镇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投入少。致使许多的农业信息数据的建立面临的困难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农业信息化的反思

农业发展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相当的有利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并不会影响他继续前进的脚步。纵使在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我们仍要积极的发展农业的信息化。增加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方面的法律法规;追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将农业生产的发展放到经济发展的前端;培养专业们的技术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转变以往的发展临安,促进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型。

四、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信息化带给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观念,转而追求在必要需求之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及建设,帮助农村仔、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绽放;更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具有科技含量的高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新的发展思维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从业人员思想的转变,将农业仅仅是农民们的事情转化成是关系到所有人的正常生活的事情。[4]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减少农业发达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既发展了农业生产有保留住了本地的人才,还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的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现象。可以说是一举数得,因此发展农业的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势,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都并非是不可解决的。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存在的,鼓励支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十分的必要的。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双山镇双山农副业基地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孙威.“互联网+”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商业经济,2017(03):98-99.

[2] 韩松林.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

(05):200.

[3] 刘长江,李红联,李少斌.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困境与破解

第5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循环农业;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农业发展合理化,高效率化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所追求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能够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污染、不破坏环境,农业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目的和要求。

1 循环农业的含义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用来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保证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是充分的、循环使用农业发展中所用到的资源,并且在每一环节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使农业发展实现最大的效益,保证生态与发展同时,有序的进行。

2 当前我国农业循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污染破坏严重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农业破坏日益严重,一些大型的工厂、农业产业基地一般都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建立,而工业、农业发展产生的废品、废水等都会严重污染农村的环境,使农村的土壤、水、生态环境都遭到极大的破坏,出现极大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2 资源循环利用率低

虽然实施循环农业的模式,但是在生产发展中,对资源的循环使用的力度还很低,使农业资源出现大量的浪费,生态物种、环境也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由此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的利益受到影响。虽然开展循环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业丰收后,对剩余的资源,还是采用以前大面积焚烧的方法,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低,这些都会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2.3 资金投入少,扶持力度不够

要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农民进行循环农业的发展。因为,对于经营农业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的科学技术落后,而且认识能力也比较低,对于先进的模式和技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他们的经济基础都比较差,这样就很难持续进行循环农业的发展,而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也比较有限,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会对农业循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障碍。

2.4 农民的素质比较低,管理不到位

农民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差,这就很难使循环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落实。而且农民为了追求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对于新的循环发展模式,很大部分农民难以接受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对管理问题就更加不重视,对发展循环农业也是不利的。

3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

大部分农民都受到传统农业发展观念的引导,只注重发展所获得的效益,而忽视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使资源利用率下降,而且大大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要发展我国的循环农业,要改变农民这种落后的、传统的观念,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想使农民的观念得以转变,各级政府的观念也要改变,这样才能带动农民进行循环农业的发展,保证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可靠的贯彻落实,为增进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有效的保证。

3.2 加强农业投入和政策的支持

循环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作为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支持循环农业的发展,这时就需要政府、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扶持,保证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政策保证,给予税费的减免,保证农民对土地使用的权利。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解除农民进行新的发展模式的后顾之忧。为推动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提强有力的支持。

3.3 完善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循环农业的发展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农民更放心去实施这种模式,完善农业循环发展的法律法规,构建长效发展的机制,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农民才会投身到循环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和成果。

3.4 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循环农业模式的宣传

农民的素质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素质高,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才会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否则只会遭到农民的反感,不愿意进行农业建设。所以要极大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树立全新的理念,并且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农业建设中来。可以通过广播、海报、网络渠道,向农民展示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及利益,把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使每一个农民都能了解循环农业的好处,积极进行生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使农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4 结语

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农业发展模式,会带动经济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今后,要大力提倡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于传统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得到解决和处理,加强农业资源的循环使用的频率,通过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农业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完善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新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得到各方面有力的保障。同时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循环农业模式的宣传力度,使循环农业模式落实到实处,保证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昌斌,唐华俊,周颖等.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2).

第6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组织;模式

1 农机跨区作业模式形成的背景及作用

1.1 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总体呈现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北方快、西部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随着中央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中央和各地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加大,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出现了一些地区农机拥有率较高、农业机械配套不平衡、机械利用率低和农机收益下降的现象。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有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早已经开始大面积的是使用农机跨区作业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收入,进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落后的地方,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机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机械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提高农业机具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

1.2 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渐渗透,要想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加以改革,尤其是针对农业而言,必须加快现代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农机跨区作业的提出,大大改善了以往的农业作业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处理了小规模生产与机械化大生产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大大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趋势将带动整个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在未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3 促进了农机服务产业发展

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不仅仅带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状况,更是加剧了其与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壮大,使得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不断的应用于农机作业中,真正的带动了农机整个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一种产业性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整个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1.4 加快了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

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改善经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深刻的感觉到,要想促进自身的发展,获取更多的效益,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农机业务知识以及大力推广新农具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加快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于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真正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秩序不规范

2.1.1 “散机”作业现象严重。散机作业户他们并没有规范的组织标准,而是以临时的作业方式以及合伙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很容易打乱整体的农机作业方式以及计划安排,严重的将影响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模式,影响市场价格的上下浮动,致使导致恶意循环竞争方式的出现,降低农机作业的效率,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建设发展。

2.1.2 “拦截机”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地间的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机作业的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自身学习意识比较薄弱,相对收入较少,进而难以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为了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很多农民在农作物作业期间,过早的使用农业机具,在作物还没有完成熟的时候,就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从而获取眼前的利益。这种做法将严重影响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甚至会出现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情况。

2.2 作业需求信息不畅,致使农机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进行农机作业时,首先必须掌握准确的农业耕作信息,由于农业耕种因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其各个阶段的耕种方式也是不同的,不仅仅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还受到种植面积,天气变化,收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在耕种前必须掌握相关信息的准确情况。根据信息提供的数据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耕作。同时,还要将信息有效的及时反馈,定期根据作物情况进行抽检,时刻掌握信息的整体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农机资源的可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2.3 农机跨区作业管理难度大

由于跨区作业牵连到多个不同地区,跨区作业范围广,时间长,作业情况复杂多变,而且经济关系双方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使得跨区作业管理有很大难度,而有关部门对跨区作业者的管理主要是对其进行培训和备案管理,对外出农机手具体作业动向和作业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检查。在外出作业机车中,无行驶证、驾驶证及跨区作业证的现象还比较多。散机管理力度不强,跨区作业地随机主主观而定,容易和有组织的跨区作业服务队形成冲突,产生地方农机配比不合理,降低单机作业效率,影响整体作业进度,减少了农机户收益。

3 完善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途径和措施

3.1 尽快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

规范作业市场秩序是搞好跨区作业的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个问题,单单依靠农机部门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加大对道路交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全面负责辖区内跨区工作的组织协调、秩序维护、调解纠纷等工作,保护参加跨区作业各方的正当权益,依靠制度创新,完善有关法规,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跨区作业市场体系。

3.2 完善跨区作业信息服务系统平台

及时准确农机供需信息是农机管理部门对跨区作业市场进行管理与调控的重要举措。跨区作业的组织者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人员,也不是机器和技术,而是作业市场的供需信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在跨区作业期间做好市场信息的整理、汇总工作,及时将信息输入网络《跨区作业直通车》,保证跨区作业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及时为广大农民和机手免费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引导作业机械有序流动,避免跨区作业的农机扎堆,贻误作业时间。同时,要逐步推广网上协议等先进的签约方式,降低跨区作业的交易成本,促进跨区作业市场的供需平衡。

3.3 完善农机养护维修配套设施和农机保险

由于跨区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任务重、时间长,作业机器难以得到及时保养维修,因而有必要在主要农机流入区建设农机维护配套设施,可以为作业机手提供有效服务。在非跨区作业时节,该配套设施也能服务于当地有机农民,有效促进当地农户购机积极性。同时,长期大量高强度作业使得机手时常疲劳,所以很容易导致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机手参加跨区作业时必须办理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一旦发生事故或其它突发性事件,应及时报案,由有关部门做好现场勘查、责任认定和赔付损失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事故可能带来的损失,以推动跨区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7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

循环农业为目前农业发展的新动向,在该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日常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对循环农业发展加以重视。充分借鉴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使得国内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升。

一、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属于过程性、输入端和输出端方法,各国结合其资源特征、产业结构,发展了多种循环农业模式,都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再利用模式——日本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

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油菜生产。油菜有诸多作用,其中,油菜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用油,还有一部分不能用于食用的油渣等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将会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当然还可以回收废弃的食用油,进行再加工成生物燃油。其次,油菜的秸秆等可用于饲料、燃烧等,不仅仅节约了煤炭等资源,还能起到供暖的作用。该地区的再利用循环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环境保护与资源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减量化循环模式——美国的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也成为精确(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美国精准农业通过现金的科技手段,实现了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1990年,美国将GPS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利用GPS对土壤等经过精确的检测,针对的不同的土壤成分种不同的农作物,同时,还可以利用GPS进行精确的施肥、施种指导,以明尼苏达州农场为例,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GPS对农作物的施种过程进行的严格的监控、管理,最后,农作物物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利用GPS技术指导,不仅在很大范围内减少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还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化循环模式——英国的“永久农业”

“永久农业”就是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通过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来阻止害虫,其次,还可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以此来节省资源,如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粪便为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既能保护环境,还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永久农业”,即为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推动农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二、我国农业国情

我国农业的国情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二是农业资源相对紧张,可利用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水资源都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生态环境也在逐年恶化,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三是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还不健全,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法制法规还不太全面,产供销流通关系不顺,农产品价格又明显偏低,使农民丰产不丰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三、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对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启示

(一)树立全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

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是在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缺乏认识,缺乏环境保护等意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够重视,因此,应该通过地方培训、知识手册等,让农民意识到发展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同时还用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健康、绿色发展农业,让农民能对农业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农业生态发展,以及如何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培养农民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排放等的自觉意识。

(二)因地制宜地选择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也是不一样的,古有“南柑北桔”之说,所以,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对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成分进行调查,然后选择相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同时,还应注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将农业生产与地方特色结合,比如,南方一般为猪——沼——果(蔬)的有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北方一般为粮饲——猪——沼——肥——粮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能根据不同的地区开辟出不同的有效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能更针对性的实现环境保护高效化,还能根据地区农业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效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政策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还要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进行,建立并完善相对应的农业政策,通过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与扶持政策,让农民有信心、有动力去种植,通过对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的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机制,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时刻遵循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要去。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真正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因地制宜种植是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想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质量,以及种植农作物的方法,这样才能带动农业发展,组织科研力量,对农业生产领域的各项技术进行重点攻克,比如:循环农业经济组合技术、废物无污染处理技术……实现农业有机物循环利用、种植加生态的良性循环、农村再生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的保护,同时,还应注重农村污水等的无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实现农村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四、结语

循环农业经济发高效、快速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方面,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自身,要从传统种植观念中走出来,走进新的、先进的循环农業经济观念,在外在因素的促进下,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杨威

    参考文献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河北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许彦章.河北大学2016. 

[2]李晓俐,陈阳.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31-32. 

[3]低碳农业标准化理论分析与发展对策[J].陈昌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第8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 农家乐 长沙 旅游产业

    一、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概念:

    “农家乐”,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的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二、湖南长沙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据长沙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长沙市的农家乐有1415家,其中五星级农庄17家;去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总人数达835.2万,总收入超过10.5亿元

    长沙农家乐旅游开发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模式:

    1.城市郊区型。城郊经济基础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2.景区周边型。我市现开辟了8个森林公园,拥有大围山、黑麋峰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还有灰汤温泉、岳麓山等,是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地区。3.基地兼容型。我市农村种植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注意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成为了很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按休闲农业的功能划分,目前有三种类型:

    1.观光观赏型。我市农业种植资源极为丰富,长沙花木带、各地茶园果园药园和水面养殖等名优特产为开发观光型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域。

    2.参与体验型。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的一系列产品现已初具规模。

    3.休闲度假型。我市森林资源丰富,长沙植物园、望城黑麋峰、浏阳大围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等活动,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

    农家乐投资开发主体角度:

    1.农户联合型:特点是:投入少,接待量有限;乡村文化保留完整;旅游带动效应有限。

    2.(公司)农户型:特点是:引进旅游公司参与经营、管理;发展规模和接待量较大。

    3.(公司,社区)农户型:特点是:参与三方责任和分工明确:公司负责旅游景点(区)的规划、营销、培训;村委会协调,农户按规定接待、导游。

    三、长沙休闲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引导。对休闲农业还存在模糊认识,缺乏有效的引导,有明显的盲目性。对休闲农业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

    一、适用的规范标准。

    2.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软环境方面,由于经营休闲农业是一项新的事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布局不合理,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我市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快,但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一些地方为了凸现休闲农业的个性特色,采取“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结果弄巧成拙,效果不理想。

    4.思路不开阔,缺乏多样的特色设计。我市现有休闲农业主要是以观赏型、娱乐型、度假型三种为主,务农型、品尝型、购物型、疗养型的很少。没有整体的营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提升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四、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特有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长沙森林景观的季相变化明显。水系河湖水体四季丰盈,共同构成了“潇湘”山水风光长轴画卷,为长沙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

    2.丰厚多奇的乡村景观资源。我市环城的大水面大面积的种植产业,体现了鱼米之乡的色彩;浏阳、望城、宁乡的传统农业文化景观,显示了山乡风情;使人感受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魅力,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3.完善的交通网络。至2005年,全市周边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长沙到其他13个市(州)以高速公路相通,我市乡村公路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4.十分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从客源上看,“长、株、潭”2005年,三市非农业人口已超过400万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北面有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城市群;是我市休闲农业旅游不可低估的潜在客源市场。

    5.民间资本投入积极。休闲农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介入,而且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投资群体。我市农家乐旅游的投资构成中,农民家庭投资约占16%左右,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约占84%左右。民间资本已成为休闲旅游投资主体。

    五、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服务。从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角度出发,把这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培育好、发展好,为之服务好。

    2.以农为本,夯实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产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利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窗口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9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1 生态农业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全区农业生产总值实现52.4亿元,增长17.7%;畜牧产值实现24.4亿元,增长29.3%;占农业总产值的46.6%;粮食总产实现23.2亿斤,增长7.3%。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8万亩,其中烤烟面积4.6万亩,烟农实现收入9100万元,烟叶特产税实现2007万元;林业产值实现1845万元,增长12.9%,森林覆盖率达11.5%;生猪、肉牛、大鹅饲养量分别发展到242万头、26.1万头和510万只,分别增长11.5%、6.1%、25%,拉动农民增收7.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共实施重大工程项目17个,特别是总投资2.66亿元,高标准完成了河夹芯子国家现代化农业水田示范区建设,对兴福灌区长山支干和兴和灌区各类渠系及配套工程进行了全面改造,修建硬质化渠道55公里,增打改造机电井456眼,架设配套输电线路45公里,平整土地3.9万亩,组建农机合作社21个,投资额度之大、建设标准之高、功能配套之完备,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已成为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的一大亮点。

2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长期以来,全区农业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草原“三化(盐碱化、沙化、退化)”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生产后劲不足,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1 科学区划

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措施相一致的原则,根据地域分异性,把全区划分为三个生态农业区。

2.1.1 西南部平原生态农业区。该区以农业为主,气候条件比较湿润,降水较多,地形条件比较复杂,东部丘陵,中部漫川漫岗,西部地势低洼。我们提出的治理模式:培肥地力,大搞生物、能源开发建设工程,建立高产稳产田。主攻方向是:调整作物布局,以玉米、大豆为主栽作物;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水稻生产,建立本区养鱼基地;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加快能源(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粮林牧企、渔瓜果菜、庭院经济”等综合经营型、能源型生态模式。

2.1.2 中部冲击平原生态农业区。该区位于呼兰河与诺敏河之间的狭长地带,特点是地势低洼,水源充足,自然条件好。在种植业上我们重点发展水稻生产,建立优质米和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并建成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在林业上,利用我区境内六河九岸及渠、堤旁等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薪炭林;在畜牧上以发展生猪生产基地为主,利用沿河的天然牧场大力发展黄牛饲养业;在渔业上,对自然沼泡进行改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面,大上养渔业,扩大精养面积,形成我区重点养鱼基地。

2.1.3 北部丘陵漫岗生态农业区。该区特点是地势较高,无霜期短,地形复杂,东部丘陵、西部河漫滩,丘陵坡地之间有荒沟,水土流失严重。我们重点加强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形成以农为主,粮林牧企并举,坡水田林路综合开发的框架结构。在工程措施上,丘底缓坡横山打垄,漫川漫岗陡坡修筑水平梯田、缓坡梯田,建立较为完善的农田周围、路渠两侧,梯田坝堤防护林体系;在耕作栽培措施上采取深松或浅翻的土壤耕作方法,保持耕层土壤;在生物措施上通过大力发展生猪、黄牛生产,实现了以牧促农、以农保牧的良性循环;在水利设施上强化利用维修东津、后八等大中型水库,提高蓄、堤、灌、保的能力。

2.2 重点推进

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途径,要把握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影响全区生态系统大循环改善的几项重点工程。

2.2.1 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粮经瓜菜工程。

2.2.1.1 以位于呼兰河、诺敏河之间及呼兰河南岸、诺敏河北岸的狭长区域(包括双河、秦家、五营等乡镇)为中心,大力推广旱育稀植配套技术工程,充分发挥该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区水稻栽培面积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稻谷50万吨左右。

2.2.1.2 以北林、东兴两个城郊办事处为中心积极发展日光棚室蔬菜生产工程,现已发展露地及地膜蔬菜50万亩,日光棚室面积达262万平方米,年产蔬菜12亿公斤左右。

2.2.1.3 实施以垂直结构工程与时间结构工程有机结合的“玉米间作矮棵作物的通透栽培技术”,形成了粮粮、粮薯、粮菜等多种复合种植模式,每年推广应用10万亩左右。

2.2.1.4 以红旗、西长发、永安等乡镇为中心的“瓜类提前、延后栽培技术工程”,该工程充分利用日光能和土地,延长和加大瓜类供应的时间和区域,成为我区新的农村经济生长点。

2.2.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田生态环境水平,近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一是投资2.66亿元建设了河夹芯子国家现代化农业水田示范区项目,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省委书记吉炳轩,全国财政、农业工作会议参会人员,以及省内外考察团,先后到项目区进行了检查指导和考察学习,都给予了高度赞誉。二是有计划的对老的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对全区264公里的防洪堤进一步加固,增强了排灌功能;提高了5处自然灌区、1处抽水灌区、25处机电抽水灌区的灌溉效能。三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修建新的水利工程,使全区大部分土地形成渠系相通、设施配套、排灌自如的农田水利新格局。

2.2.3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实施植树绿化工程。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我区在继续狠抓育苗的基础上,注重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以及实施“三田(梯田、条田、方田)”、“四旁(路旁、村旁、水旁、宅旁)”绿化工程等项目。在漫川漫岗平原地区,以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主,建立起一个以田、路、村相联,网带片结合的南北35公里,东西70公里的防护林体系。在低洼、半低洼地区,因水资源较为丰富,大面积营造薪炭林,辅以用材林、经济林,做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在低缓丘陵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重点发展水保林,用材林。全区林地面积达41万亩,农田防护林6.0亩,水土保持林1.6万亩,薪炭林16.1万亩,防护林总长4500公里,网格田(500米×500米)9700个,森林覆盖率达11.55%,这样的森林生态格局,对防风固土、保持农田、涵养水土、优化农业宏观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4 加强区域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工程。我区有281万亩耕地,其中平岗地142万亩、低洼地108万亩、坡耕地31万亩。由于十年九涝,旱田作物几乎连年受灾,“洼改水”是改造我区中低产田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对50万亩中低产田的“洼改水”,进一步扩大了我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同时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进行相应治理。治坡分三种情况:缓坡长坡地采取调整垄向,多松少翻的耕作措施,修筑地埂、挖截流沟营造灌木防护林带,防止水土流失;坡度较陡的耕地采取梯田、条田制;对那些坡度很大,黑土层薄、产量低、边远不易管理耕地,采取逐步退耕还林,充分发挥自然优势。我区四方台镇的梯田区、张维镇的条田区,永安镇的涝区综合治理等区域正在形成规模。

2.2.5 促进良性循环的畜禽基地建设工程。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建立农林牧协调的复合农业系统结构,我区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首先从活跃畜禽产品市场入手,完善销售体系,先后兴办18个大牲畜交易批发市场和21个畜禽产品中介组织,完善了外销市场;第二,加快畜牧经济产业化进程,招商引进南京雨润、国外康达尔等集团企业,年可屠宰加工肉牛100万头、生猪300万头、肉鸡和大鹅500万只以上;第三,建立相应的子系同工程―基础母本工程,为社会提供了的优良母畜、种畜和种禽。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畜禽培养―商品畜禽养殖―加工―销售”的畜牧业经济产业化结构。

2.2.6 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纽带和重要结构单元,我区长发镇和平村建太阳房一条街,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沼气池32口,节柴灶238个。全村每年节省秸秆115.5万公斤,折合标准煤近500吨,这些秸秆可发展奶牛450头,羊1500只。这个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初步形成了粮牧渔能协调发展模式即以粮草促牧业发展养殖业,粪便变沼气,沼气供应生活用能,沼渣养鱼肥的良性循环。全区现已建设民房、校舍、敬老院等各类太阳房9.2万平方米,日光温室2385栋,17万平方米,日光大棚6997栋,9.4万平方米,日光畜禽舍20万平方米,累计开发太阳能5亿兆焦,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