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哲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方面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并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小 结】
一、“四个一”:
一个核心概念---物质;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3]钟美炎.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108-108.
关键词:火 逻各斯 正义 法律 政治哲学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约公元前540-480),出生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是古希腊早期著名的自然哲学家。他在探究世界本原的同时探讨了现实的城邦社会所应追求的价值原则,他关于正义的思想包含了早期政治哲学的萌芽。赫拉克利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正是在他的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基础之上形成的。
一、政治哲学的哲学基础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致力于对世界本原的探究和思考。在赫拉克利特之前。就已经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是沿着米利都学派走下来的,提出了“火”本原和“逻各斯”学说。
(一)“火”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即构成世界的本原是永恒燃烧的火。他指出:“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出来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他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赫拉克利特将火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始基),但他所说的“火”并不仅仅是指单纯的物质实体,而且是构成事物的原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永恒的活火,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本原的“火”是火是永恒存在的,“火的永恒存在正在于它的生灭即燃烧和熄灭的永恒变换之中。”另外,火还是自我生成的。他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火的运动和转化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赫拉克利特看来,火的运动和转化不是毫无秩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即逻各斯。
(二)“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logos)”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是永远变动的,而且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则进行的,逻各斯就是万物也就是永恒的活火变动的一般规律。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万物的运动,无论是火的燃烧和熄灭以及万物的生成和相互转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逻各斯进行的:这种逻各斯主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这种尺度即是规律,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律,而是高度抽象的包含宇宙必然性的自然法则。
赫拉克利特所讲的逻各斯是一种自然的必然性,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依据,是宇宙共同的法则,是公共的、共同的,而不是那一个人或物所私有的。人要认识自然事物,就必须按照逻各斯行事。但是,他又认为,只有智慧才能认识逻各斯。他在《论自然》这部著作的一开头就提出关于“逻各斯”的思想,指出:“逻各斯虽然像我所说的那样常在,但人们在听到它以前,或是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却总是不能理解它。万物都是按照这个逻各斯产生的,虽然我已经按照事物的本性将它们加以区别。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发生的,而且人们也常遇到像我所说的那些话语和事实,但是他们却像从未遇到过它一样。至于另外一些人对他们醒来以后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就像是对他们梦中所做的事已经忘记了一样。”因此,他一再强调人们必须认识它,遵循它去思想和行动。在这里,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不仅是对自然的本质和秩序思考的结果,而且也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思考,亦即包含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伦理意义。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宇宙是由统一的普遍规律即“逻各斯”主宰的,它既统治着自然界,又统治着人类社会生活;既作为必然性驾驭着自然秩序,同时又作为“命运”支配着人的灵魂、行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一切都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又必须遵循这个“逻各斯”,宇宙间的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只有遵循这个“逻各斯”,才能是智慧的,才能避恶趋善。他指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驾驭并贯穿一切的思想”。
二、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早期自然哲学时期,所涉及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主要是关于对政治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本质性东西的研究。自然正义一直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也是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城邦作为个人生活的载体,自然正义如何在城邦中显现就成了政治哲学家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的政治哲学家一致认为,城邦正义应以自然正义为最高原则,正当的城邦秩序应按照自然正义的原则而建立。正是基于此,对自然正义的探讨便转向了城邦正义,而哲学思想也从对自然事物的探讨转向了对政治事物的探讨,赫拉克利特正是自然正义向城邦正义过渡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作为早期自然哲学家,他本身也是生活在城邦之中的公民,所以他在探究自然本性的同时也探讨了城邦的政治制度,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正义的理论。
(一)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核心——正义理论
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主要谈到社会政治问题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战争。二是法律。
1 正义是事物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赫拉克利特认为,正义就是斗争。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关于正义就是斗争的思想。他不仅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还提出了对立面斗争的思想。他一方面论述了对立面的斗争,认为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使得万物得以产生。斗争不仅促使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而且能够产生和谐,所以说斗争是万物之父。又是万物之王。正义就是对立面的斗争。是自然的必然性。是普遍存在的,“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万物都是由斗争和必然性产生的”。他还通过对立面统一的思想论述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相互依存关系。正义与非正义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正义正是通过非正义来显现自己的,“如果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关于正义就是斗争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在面对希波战争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斗争问题上,赫拉克利特积极支持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和进步的夺权斗争。正是从这种政治立场出发,他认为斗争是绝对的,斗争是美是善,斗争产生一切,斗争创造一切。他指出。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是万物之王。因为它使一些人成为神,另一些人成为人;战争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因此。他认为战争是普遍的,一切都是通过战争产生的”但是,虽然赫拉克利特崇尚战争。认为正义就在于战争,但他所说的战争,并不是指侵略战争和贵族奴隶主的夺权战争,而是指反侵略的进步的战争。他所讲的斗争更侧重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种斗争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要的。
2 正义就是法律的统治
赫拉克利特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正义就在于服从法律的
统治。他认为,现实的城邦都是由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独立阶层组成的,如富的和穷的、年轻的和年老的、弱得和强的、好的和坏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等。现实的城邦总是带有冲突的特征。那么如何使得对立的双方继续存在呢?如何使城邦在对立中保持稳定与和谐呢?赫拉克利特认为,要在富和穷、年轻和年老、强和弱、好和坏这样的对立阶层中得到一致,在不相同中产生相同,必须南法律来维持城邦的秩序。古希腊人早已从社会实践中懂得法律的重要性。每个城邦都要为自己制定法律,制定法律的人往往是有知识和经验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因此,希腊哲学家都很重视法律在城邦事务中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也是如此。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在当时的希腊,保卫自己的城邦免受外来人的侵犯,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赫拉克利特要求人民要像保卫城邦一样来保卫法律,因为法律是人人共有的东西,一个城邦的人必须遵循这个城邦的法律。但同时他又指出,所有各城邦的法律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唯一神圣的法律,这个神圣的法律也即是逻各斯。他认为,遵循法律的统治就是正义,而逻各斯就是自然正义,因此法律必须遵循逻各斯而制定。
(二)正义在政治生活中的表达
1 城邦正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城邦正义是以自然正义为向度而建立的城邦正义和法律正义,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价值追求。
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正义是城邦政治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而这里所讲的正义就是指自然正义。因此,追寻自然正义的原则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一个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就在于它是否符合自然正义的原则。正义就是斗争,就是法律的统治,服从正义就是服从法律的统治。因此,城邦必须依据法律来实施其统治。而法律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人间的法律和神圣的法律,两者具有不同的等级。人间的法律是由统治者制定的,神圣的法律即是逻各斯。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自然法则,亦可称为自然法。神圣的法律高于人间的法律。人间的法律只有符合并服从神圣的法律,才是符合正义的要求的。反之,如果人间的法律不符合或者违背逻各斯的原则则是非正义的。“人间的法律是从神圣的法律散发出来的:社会是建立在他们之上的,没有这些法律就不会有正义;所以,国家要为它的法律而战,正像为它的城垣而战一样。他认为,这种服从自然正义的法律,无论对个别统治者或群众的意志,都是平等相待的,因而是正义的。”
赫拉克利特通过对人间的法律和神圣的法律的区分,为城邦政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也为考察和审视现实城邦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准绳。他认为城邦应该按照合乎正义的原则建立并运行,一切不符合正义(logos)的政治法律制度都要对其进行修改使其合乎自然的法则。
2 公民个人正义
从公民个人角度来讲。个人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城邦中的公民应以服从和追求城邦正义为依归。城邦正义是公民的价值追求的取向。
(1)城邦中人的价值追求——城邦正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个人作为城邦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应始终以城邦正义为价值追求,这表现为一种整体主义的价值观。
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中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而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归根到底是城邦中生活的人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城邦的居民严格地说是公民不仅在城邦的地域范围之内,而且在城邦中体现出自己的本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政治动物。不成其为某个城邦的公民不能被归结到人这个概念之中来,他们非神即兽。因此,关注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即是关注城邦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方式。
他认为,城邦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服从城邦正义,正义就在于服从法律的统治,服从城邦正义就在于服从城邦的法律。因此,“赫拉克利特教导说,在城邦中,人是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服从这个共同体的法律”。
(2)城邦中的人的政治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实行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唱主角甚至是独角的作风,真正把学生推向了主体地位,真正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距离拉近了,促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既是优化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探究式教学中要用科学的哲学思想作指导,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探究式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认识哲学的性质与功能,遵循哲学本性,是推进探究式教学改革的观念前提。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探究式教学要注重对“智慧”的追求,单纯的知识教学不等于“爱智慧”。教师在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要尽可能体现智慧,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自己的智慧去影响学生,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资料中去吸取有智慧的材料,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爱智慧的精神,要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什么是智慧,通过探究和表达,体现和培养智慧。
二、在探究对象的选择上,应当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探究的情境与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所处的客观实际,不能仅凭教师的主观选择来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及其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等。案例情境本身要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特别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贴近本地实际。这样探究学习才有现实的条件性和可操作性。
三、在师生关系和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关系上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探究式教学中到底谁是探究的主体?显然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在探究过程中要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是演员,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教师有时很难控制自己参与的“度”,常出现越俎代疱的现象,应做到以生为本,多让学生活动起来、表达出来、讨论起来。当然,还要处理好探究式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接受性学习并非一无是处。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吸纳外部知识信息、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过程和个性发展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其作用是诱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智力潜能。(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表现”的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讨论、演讲、辩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较多地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关注优秀学生,还要调动中间生、激发后进生。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分层辅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主动的、生动活波的、积极向上的发展。
四、在探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好矛盾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质疑、解疑,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分析和解决思维的矛盾和实现思维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实现“无疑――有疑――无疑”循环往复、认识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直至实现飞跃的过程。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创造力火花的开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揭示矛盾,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
政府管理;公共价值;管理哲学
【项目课题】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子课题“转型期新疆农牧区区域贫困与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子题目(批准号为09&ZD009);
新疆师范大学《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点启动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维吾尔族人,新疆伽师县人,现任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和行政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阿不都肉苏力·拜克力(1974—),维吾尔族人,新疆吐鲁番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任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政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
在哲学中,价值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关系范畴,凡是涉及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就包含人们常说的价值。具体地说,凡是对主体有用的东西,就叫有价值;无用或有害的东西,就叫无价值或负价值。价值按其客体满足主体的属性,可划分为功用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三类。功用价值相当于马克思说的物的使用价值;道德价值是指人的德行对他人的精神感召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审美价值是指主体所创造的对象反过来给予创造者的愉悦感,是人对人类自由本质的确证和审视。无论那类价值,都反映了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的肯定关系,都是主体对他所创造的客体的认同或评价。
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对象意义的看法或观点。在实践中,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看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看法或观点,这在国外又称“事实真理”或“事实判断”。另一类即关于客观事物有无意义,有无用处的看法或观点,这既是所谓“价值真理”或“价值判断”。价值观念同事实观念相比,后者侧重于对事物真理的客观性探讨,回答对象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类真理问题;前者侧重于对事物意义的主观评价,回答对象对我“好不好”以及“好在何处”这类的功用问题。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包括世界观和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管理观等各类观念),无一不是由这类观念组成,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学世界观,它既包括人们对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客观探讨,表现为一个知识体系或说明体系;又包括人们对现存世界的主观体认和评价,对理想的未来世界的设计和追求。人生观也是如此:它既包括人生本质规律的理性探索,又包括对现世的主观感受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就告诉我们,人们的观念既不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其中必然渗透着人的意向目的、定向选择和主观评价;又不可能是纯粹主观任意的,它必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以事实为基础。因此,事实观念和价值观念是互为条件的辨证关系。
二
当前的话题是:究竟什么是管理价值观的问题。管理价值观同一般价值观又什么区别、应该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大致包括哪些内容和具有哪些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所谓管理价值观即管理者关于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的观点的总称,它是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管理主体对管理环境、管理目标、管理客体、管理现状、管理过程、管理结果和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未来的体认、选择、态度、倾向、评价和期待等各种观念的总和。说它是管理主体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管理系统中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没有价值观,因为管理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特殊实践或主体性活动,因而管理价值观是指导管理主体的观念而有别于管理客体的价值观念。当然,在研究管理的价值观时,不能也不应回避被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因为凡是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判断。管理价值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价值观表现为管理者对管理环境的体认。
管理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管理要正常进行以维持并发展组织系统,就必须了解、适应环境,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人员的交换。而在了解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管理者一方面必须搜集整理环境的信息,力求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外在环境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要去筛选信息,并按自己的价值方式去整理信息和评价信息,从而对环境作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所谓对环境的体认,指的就是管理者通过多次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对环境好坏的辩识能力和判断标准,而这种辩识能力和判断标准,既是管理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任何时代的管理或现代任何一类管理,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对象不是自身的组织系统而是系统所面临的组织环境。只有对环境有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对之进行了一番“审视度势”的价值判断之后,才可能进行别的思考。比如外商和内地企业家来疆投资,第一步要了解研究的就是新疆的投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有关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资源、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关系、人力状况、市场环境的情况,并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分析和选择。这种投资环境的分析和选择,就渗透着外国资本家和内地投资商的价值观念。
第二,管理价值观表现在组织目标的选择确立方面。
当对组织环境有所了解并确认了它对组织有无意义之后,接下来管理者便要根据组织的需要和环境的可能,确立组织行为的目标。任何一类组织目标的确立既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必须依赖可能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目的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某种目的尽管很有意义但在现实中缺乏根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那么这种目的就是空洞无边的幻想,注定不能实现;二是目的要符合管理者或组织系统的需要。如果不适合需要,尽管在现实中有实现的根据,管理者因其对自身需要无关甚或有害,也是不会将其确立为目标的。可见,在确立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也有两种观念在同时起作用:分析目的有无可能、能否转化为现实,这依据事实观念;而确认目的有无意义、哪种目的符合组织的主要需要,这依据价值观念。总之,组织目的既然不是环境强加给组织系统的,而是组织的管理者在分析环境的多种可能性之后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这样,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组织因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组织目的,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第三,管理价值观表现为对管理结果的评价和对组织未来的期望。
关键词:挫折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师
在非洲的奥兰治河的两岸,有野生的羚羊群。动物学家对它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生活在东岸的羚羊不仅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快,而且繁殖能力也比西岸的羚羊强。为了研究两岸羚羊的不同之处,动物学家们在两岸各捕捉了10只羚羊,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6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则只剩下4只。究其原因是东岸不仅生活着羚羊,还有一群狼,羚羊们为了不被狼吃掉,不得不每天练习奔跑,从而使自己强健起来;而西岸的羚羊因为没有狼的威胁,过着安逸的生活,奔跑能力不断降低,体质也不断下降了。
这个研究发现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在生存能力方面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了。心理成熟度滞后于生理成熟度。加之当前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爱护,使孩子缺乏生活锻炼,他们一旦受挫,就惊恐万分、一蹶不振。而且,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各种压力,面对不期而遇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难以应对。如何培养学生挫折耐受力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大课题。从心理学来看,青少年正处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加强对其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挫折教育。
一、加强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抗挫的心理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找到原因加以解决,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身心品质健全,对待挫折不气馁,对待成功不骄傲,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挫折是令人不愉快的,但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挫折是可以战胜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类生存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认识前进发展和挫折失败的辩证关系,确立迎接挫折和挑战的人生态度。
二、进行必要的抗挫折训练,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染推动下,学生会不断奋发向上、自我磨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成为其强大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一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榜样有三种:一是名人榜样,如战胜病魔、苦练成才的张海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等。二是英雄榜样,讲一些与学生年龄相近的英雄事迹,以这些英雄战胜挫折的故事感染学生。三是校园榜样,以学校、班级中受过挫折的同学为榜样,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由于这些事例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最容易仿效。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能以英雄模范人物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与困难、失败作斗争。
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发挥心理补尝功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并切实地将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1)理悟疗法。即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遭受挫折的原因,帮助提出解决策略,使学生增强信心,自我排解。(2)代偿法。即教育学生在遭到挫折时,善于淡忘不舒服的心情,多想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并集中力量,做出成绩。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以达到心理平衡。(3)升华法。即在遭受种种挫折之后,将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升华到崇高的、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自己的事业上。“身正不怕影子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4)宣泄法。引导学生在受挫折心情特别差的时候,以符合情理又没有破坏性的方式加以宣泄。如去打一场球,去放声歌唱,或找一位知心朋友倾诉,或暗自大哭一场,然后恢复乐观的常态。(5)法。学会寻找堂而皇之的理由自我安慰,以求减轻挫折压力。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培养法和“不信是最后失败”的不服输法。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让学生坦然对待挫折,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从而做到宠辱不惊,将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新的起点。
[关键词]政治伦理 公共管理 政治“脏手” 道德两难
在政治生活中,管理者可能遇到这样的困境: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或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权益,他不得不侵犯或损害另一些个体或群体的正当权益。这典型地表现为政治“脏手”现象。面对类似情境时,大部分管理者不同程度地感到为难,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在两种或多种均能说明自身合理性、但却相互排斥且不可公度的(incommensurable)利益诉求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这种抉择是优先性选择。亦即说,选择促成某种利益诉求,并不意味着另一种利益诉求是不正当的或者错误的。然而,优先性选择不仅仅带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它极有可能导致错待(wronging someone)认同另一种利益的个体或群体,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甚至对他们造成致命性伤害。
一、消除道德两难的进路
道德两难的处境直接影响决策方向和行政效率。它既可能使管理者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又可能使其为避免运用邪恶手段而放弃推进公共善的目的,甚至作出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志业产生怀疑。故而,政治家和政治哲学家试图以不同方式消解公共管理中的道德两难。为了让管理者减轻良心负担,以马基雅维里为首的辩护者强化了政治相对于道德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国家理由”等角度为“脏手”行为开脱。在马基雅维里看来,政治应植根于“真实”(reality),而非“真理”或“真知”(truth)。由于政治主体在本性上是恶的,因此,政治不是一个让人展现高风亮节的恰当场域,更确切地说,它随时会把置身其中的人逼向邪恶的境地,玷污、腐蚀甚或磨灭他的灵魂。诚如萨特所言:“纯洁是托钵僧或和尚的理想。我的双手是肮脏的,它们浸满了鲜血和泥泞。可那又怎样?你认为你在维护统治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灵魂的干净么?”正是通过强调政治主体的局限性和政治环境的阴暗面,辩护者赋予政治相对于道德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辩护者立足于政治的实效性,着力于论证管理者作恶的必要性(necessiffa),并由此否证道德两难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好的”和“善的”、“有用的”和“道德的”之间没有必然关联,而“好的”、“有用的”应取代“道德的”,成为判断政治行为正当与否的重要依据。如科迪认为,道德两难形容的是这样的困境:不管做X还是不做x,在道德上都是错误的;与此不同的是,当管理者用邪恶的手段(X)促成公共利益时,尽管X是不道德的,但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了行善而作恶并不构成道德两难。可见,行为方式的实效性屏蔽了道德合理性。鉴于目的的全局性和实效性为手段的正当性提供了说明,管理者无需因采用了不道德的行为方式而备受良心谴责。“如果没有那些恶行就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那么,他没有必要因人们责备恶行而感到不安。”对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观点,尼尔森深表赞同。依他之见,最紧急关头(supreme emergency)所作出的决定不是在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之间作出的抉择,而是在此种邪恶与彼种邪恶、此种错误与彼种错误之间进行选择,采取不道德行为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邪恶的程度,而不是为了避免邪恶。当罪恶无法避免时,管理者为何要为自己采取有助于消除更大罪恶的小恶而感到内疚呢?倘若与日常道德背道而驰的行为可以抑制或减少更大的恶,那么,他有所什么理由拒绝行动呢?既然他无法拒绝小恶——它是抑止更大的危害的惟一办法,那么,公众为什么还要惩罚那些为维护或增进公共利益而不得不作恶的人呢?由此推断,所谓的道德两难纯属无稽之谈。
显然,从疏离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角度消解道德两难的研究取径排斥“道德利己主义”的政治倾向,反对“道德上的自我沉溺”。它正视了政治诉求与道德诉求之间的冲突,强化了公共利益的主导性和优先性,主张管理者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用不道德的手段来促成公共目的。与之不同的是,另一些政治家和哲学家致力于从道德体系内部之分殊的角度论证,不同生活领域有相异的道德标准,这些相异的道德标准之间有可能相互协调与融贯,也有可能相互矛盾、不可公度;其结果是,在私人领域让人厌恶和谴责的“脏手”行为,在政治领域中被看作是干净的、可接纳的、甚至是道德的。人们应以适用于政治生活的特殊道德标准评价政治行为,即政治道德可包容一般意义上的“脏”,从而消解两难问题。
现代公共生活的结构性转型影响了人们对政治的理解。随着公私领域的关联日益弱化、公共意识日渐增强,韦伯所提出的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区别逐渐被放大,并由麦考莱、伯林和翰普歇尔等人重新加以诠释。在翰普歇尔看来,与私人事务相比,公共事务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公共政策合理与否应主要取决于其结果及它能否给更大多数人带来更多利益。相应地,对政治行为的道德评价应更看重行为效果,而非行为过程的合理性,以私人领域的道德来规导管理者的行为无异于吹毛求疵。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政治道德是一种角色伦理,是同社会分工相对应的道德分工的产物。政治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分殊体现了道德多元化。在多元道德的框架内,“好人”和“好的政治家”之间的内在关联被割裂,公共管理者似乎只需遵守政治职能所附带的道德要求而无需顾及其他。政治家与哲学家为消解道德两难所作出的努力,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对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论根基——道德相对于政治的主导性和道德内部的连贯性——的质疑,揭橥了政治诉求和道德诉求、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之间的张力,体现了功利主义和后果论在政治决策与行为中的深远影响。正是通过彰显政治诉求的优先性、权力的公共性及政治道德的实效性,他们力图证明政治“脏手”行为是正当合理的,进而排除公共管理中的道德两难。
二、道德两难与权力约束
尽管辩护者从不同的角度消解道德两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当面对政治“脏手”情境时,许多管理者依然感到为难、厌恶,甚或是想逃避了事,而事后又感到若有所失、愧疚不安或意欲给予补救。这不仅表明了上述理论辩护缺乏足够说服力,而且说明了两难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澄清自身的“脏手”行为时,管理者或许辩解道,“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公众利益”,似乎他的政治行为和决断完全是公民意愿的结果,与自身意志没有任何关联。既然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代表了公共意愿与利益,那么公众怎能把政治“脏手”的罪责完全归咎于他呢?由于行为责任的大小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自由度,因此,假如管理者采用恶的手段是出于满足公益的迫不得已,那么他似乎无需对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后果负责,也无需为行为带来的恶果感到为难。乍一看来,权力的公共性是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有效办法。当管理者以违背日常道德的手段来增进公共利益时,我们似乎没理由斥责他是邪恶的,而
只能说他不走运,但这种观点有可能使管理者摆脱道德的约束,陷入去道德化的险境。实质上,试图从公职的非个人化而推断出“对管理者的责罚可以因其权力的公共性而得到豁免”的结论——它让人产生错觉,误以为不应以私人道德的标准来要求管理者,因为它不能准确地反映他的道德状况——掩盖了一个事实:权力的行使是个人表达的最私人化的形式,是纯粹个人愉悦感的丰富源泉。可见,在判断是否行使权力以及如何行使权力时,管理者并非完全受外部环境和公众意愿的支配。
权力运用的非完全公共性说明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官员在决策时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渗入个人的价值评价和决断,他应当对决策和行为的后果负责。公共管理者是社会公众的代表,而不是人。一旦管理者以人的身份自居,过度强化主导性目标的非个人化,他会把行为产生的后果看作与己无关的外部责任,并认为公众才是真正的责任者;也容易导致管理者忽视了对行为方式之合理性的必要考量。殊不知,即便管理者被赋予特殊的公共职能,也不意味着他可以不受一般道德或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义务的约束。因此,从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之分殊为“脏手”辩护的做法并非无可置疑。就此而言,道德两难体现了管理者是一个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的公职者。他不仅意识到公共权力需要接受道德的检审,而且自觉地承担行为产生的道德责任,并能更真切地代表公众利益和反映公共意志。进一步地,在面对多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时深感两难,能使管理者更慎重地审视各种可行性方案,尽可能找出合理的方式加以协调和兼顾,而不是作出武断的判断。两难的心理体验也可减少权力运用时产生的道德风险。政治领域是一个道德高风险场域,对此,韦伯曾用“权力的虚荣感”的说法提醒世人,权力容易使意志力薄弱的人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或许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制度或政治程序足以监督管理者及其行为。诚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制度本身是有缺陷的,完全依赖制度并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从制度的生成与完善来看,它离不开具有专业技能和政治实践智慧的管理者。相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更清楚整个制度系统运作的复杂过程,并且更能看出其中的漏洞,因而也较之公众更懂得如何钻制度的空子。行业的专业性或行业秘密使行业制度本身容易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在此意义上,制度形成的外部约束力或多或少是有限的。通过外在的机制防范和监督假公济私的行为,在具体操作层面存在着晦暗不明的地方。如前所述,管理者运用权力时产生的具有特殊的非透明性,它既影响了政治决断与行动意向,也妨碍了公众对管理者行为目的的判断。也就是说,社会大众难以判断管理者采用“脏手”行为是否真正迫于无奈,其作恶主要是基于推进公共善的考量,抑或出于增进个人私利的考虑。故而,在权力意识最为隐秘的内心深处,两难所蕴含的道德维度是监督和约束过度的权力欲望的必要且重要资源。
显然,道德两难并非如韦伯等人所说的那样毫无价值。虽然政治领域存在着道德有时无法单独发挥作用的情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可以免受道德的约束。即便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公共的,但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难以监督的灰色地带。作为一种心理体验,道德两难不仅对公共权力构成必要的约束,而且能弥补社会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好的管理者与道德的管理者
政治“脏手”折射出目的与手段之间的价值冲突,把管理者置于尴尬的境地:道德的管理者似乎无法成为好的管理者,好的管理者也似乎注定要做离经叛道的事情。价值的错位容易导致管理者的人格处于分裂状态。而借助道德两难这种情感体验方式,管理者可兼顾相互矛盾的价值诉求,其人格也能实现较弱意义上的统一。政治生活中的管理者同时也要在私人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他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具有虐待倾向且常常无缘无故地对妻儿施行家庭暴力的管理者能真正包容持有不同政见的政治伙伴。同样很难想象,一个心智与人格健全的权力者会毫无顾忌地借助邪恶的手段达到目的,并在事后依然毫无羞耻之心。换言之,个体的判断是相异的价值观念相互平衡、协调与综合的共同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价值判断可达致融贯和统一。
在面对“脏手”情境时,管理者之所以犹豫不决和深感两难,是因为他不仅考虑了目的的高尚性,也考虑了手段的合道德性;不仅预料到行为会产生好的结果,而且预料到它也将损害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正当利益。此时,即便是“国家理由”观念也难以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卸除管理者的良心负担。支持“国家理由”立场的辩护者无法有说服力地解释多数人的利益能否肆无忌惮地凌驾于少数人的利益之上这一问题。如果说,最大限度地维护或增益多数人的利益是侮辱少数人的尊严、对他们施以残忍的极刑、甚至剥夺他们生命之理所当然的缘由,这显然违背了公共道德的初衷。单纯以政治结果的全局性和优先性来界定政治伦理,将导致善与恶之间的界限消失,使道德被挤压成没有广延的点。可见,“国家理由”观念的辩护力并非没有限度。当维护或增进公共善的行为将对无辜者造成严重伤害时——它可以被预见、且没有征得受害者的允诺,这是一种主动的伤害,是故意作“恶”。可见,即便管理者是为实现更高的利益或者增进更多数人的福利而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这仍旧是有意作恶。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
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m
=ρ/
v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
(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
1×10
-6
m3
1吨=1000千克=1×10
6克
1毫升
=
1×10
-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
水的压强
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
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6、压强的计算公式:P=
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7、压强的单位:
帕
(Pa)
(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8、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
9、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
(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ρg
h)
推导过程——P=
F/S=G/S=mg/s=ρvg/s=ρshg/s=ρg
h
【思考】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正方形,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P铜
>
P铁
>
P铝
第五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2、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
下沉(ρ物>ρ液)
②F浮>G
上浮(ρ物
③F浮=G
悬浮
此时V排
=V物
(ρ物
=ρ液)
④F浮=G
漂浮
此时V排
V物
(ρ物
注意:
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
>ρ物
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
ρ物
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
时,悬浮
5.
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①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6.密度计
刻度不均匀、上小下大(测密度时,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处于漂浮状态)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
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悬浊液、乳浊液:
名称
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3.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
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
【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日取回?——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
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
(1)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
B.升温
饱和溶液
转换方法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
3.
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
溶解度
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溶质/m溶剂
×
100g
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
(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g)
5.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
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6.
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
×
10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
×
100%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4.有些晶体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可供使用的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一个地区的水循环按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1)
全球水资源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匀
(2)
全球水资源分布——人均水资源差异大
(3)
我国水资源分布——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的净化:沉淀、过滤、蒸馏
1.
水资源
: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
3.水的净化
(1)
沉淀法: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
(作用: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叫做凝聚剂)
(2)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
蒸馏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
第一节
大气层
1.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对流层:A
对流运动剧烈
B
两极薄,
赤道厚
C
占3/4的大气质量
平流层:A
臭氧集中在此
B
气流平缓,适行
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
暖
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高,反射电磁波信号
外
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
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
2.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
空气的热胀冷缩
3.
如果没有大气层:
A
地球上没有生命
B
地球上没有声音
C
昼夜的温差大
D
受陨石袭击
E
受紫外线直接照射
4.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A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
如形成酸雨
B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
C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
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
要素: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
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
如
阴转多云
晴空万里
鹅毛大雪
烈日炎炎
气候:长时间
如
四季如春
秋高气爽
终年高温
冬暖夏凉
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
B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
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
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两点,最低日出前后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
2.
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
应用:
高山反应。
C
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
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
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
多为阴雨天气
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
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
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第五节
风
1.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只有在同一高度上的运动才是风。
形成原因:同一水平下高压气体向低压气体流动。
2.
风的基本要素:
风速和风向
风速
通常用级表示
风向
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往北吹:南风
O——东风
第六节
为什么会降水
1
.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空气中含有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水汽含量也大。
2.
测湿度的工具:干湿球温度计
结构:有干球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包裹着湿棉纱的温度计)
原理:干球温度计测大气温度
湿球温度计会蒸发,蒸发要吸热,温度计示数变小,出现干湿差
大气湿度大,蒸发慢,降温小
干湿差小
;
大气湿度小,蒸发快,降温大,干湿差大
3.
降水的条件:
A
充足的水汽(相对湿度达到100%)
B
空气上升,温度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
C
有凝结核,
水汽可以凝结变大
4.
降水量用毫米表示。
人工降水的方式:
1.
降温
打干冰
2.
凝结核
打碘化银
第七节
明天的天气怎样
1.
天气图
:表现不同地方天气信息的地图
等压线
:气压相等的地方连成的线
2.天气系统:
A
高压
:
气压从中心向周围减小的
天气:晴朗干燥
B
低压
:气压从中心向周围增大的
天气:阴雨天气
C
冷锋
:空气强度大于暖空气,并向暖空气方向移动
,
天气:
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D
暖锋
:暖空气强度大于冷空气,并向冷空气方向移动
,天气:降雨、过后气温升高
F
台风
:低压气旋,中心风力十二级以上
锋面雨: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带来大范围,长时间的降水,又叫梅雨
对流雨:长发生在副热带地区,雨量大,范围小,时间短。
4.
探究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使—实验设计—得出结论—相互交流
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天气: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气候:长时间;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原因:太阳辐射不均匀。
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A
年平均气温
赤道附近高,两极低
B
四季分明(夏季高,冬季低)
3.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迎风坡:吹来的风含有丰富水汽
空气受阻上升遇冷凝结降水
天气湿润,降水多,植被茂盛
背风坡:空气下沉
干燥少雨,植被低等,植被单调
2)海拔高:温度低
植被稀少
海拔低:温度高
植被茂盛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
比热----单位质量(1千克)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要吸收(放出)的热量。
单位:J/(kg.℃)
水的比热:4200
J/(kg.℃)
表示地含义:
1千克水,温度温度升高(降低)1℃,要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计算物质吸放热量的多少:Q
=
Cm∆t---表示变化的温度
C
表示比热
m
表示质量
5.
比热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大,升温快,降温也快。如沙土
比热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小,升温慢,降温也慢。如水
6.
季风产生的机理:因为海水比热比砂石大。
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风(偏南风)
冬季相反
7.
我国气候可以分为
:
季风区: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我省)
温带季风气候
:
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8.
冬季,我国盛行北方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我国盛行海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9.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
10.我国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洪水。主要原因:乱砍乱伐,回湖造田,环境污染
第三章
复
习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主要指存在于生物周围的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包括天气、昼夜、季节、光照、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都是影响生物行为的重要因素,生物能对环境刺激作出相应反应。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3、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第二节
神奇的激素
1、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尖端等,如果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背光一侧细胞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于是向光弯曲,产生向光性生长。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4、胰岛素与血糖
①
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元的生成和葡萄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②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5、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⑴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⑵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大脖子病;
甲状腺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是甲亢。
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⑷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症;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⑸卵巢、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第三节
神经调节
1、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见下图)
2、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分为大脑、中脑、小脑
⑴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表面称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扩大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中有许多功能区,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⑵小脑的功能:A、协调肌肉的活动;B、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C、维持身体的平衡。
⑶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3、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
⑴位置: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与脑干相通
⑵功能:传导和反射
⑶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大脑
小脑
脑
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
结构基础
细胞体
结构
树突
突起
基本单位——神经元
轴突
神经调节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
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神经结构: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
组成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身体内部激素的调控,这两方面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特点:⑴与生俱来的行为
⑵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
⑶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⑷是动物在进化过程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3、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特点:⑴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⑵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⑷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4、人的学习行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人类除了对环境中声、光、味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的刺激引起反射。)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1、体温:
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2、产热和散热: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⑴产热:
①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②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
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B、
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②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3、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
(答案: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第一节电路图
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
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状态
通路(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电源短路
(另外,还有一种短路,叫用电器短路。)
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第二节电流的测量
1.
电流的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来表示,电流的单位:安培
4.电流表的符号
。
其使用方法为
(1)、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零。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2)、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3)、使电流从标有“+”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标有“-”的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5)、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一、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
二、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三、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半导体材料:硅、锗。
原因
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是
: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内部几乎不存在自由电荷。
四、电阻
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电阻的符号:
3、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长度、材料相同的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长度、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
4.与温度的关系—一般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第5节
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2.构造:
3、结构示意图:
3.电路符号:
4.使用:上、下各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5.注意:①通过变阻器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值
②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③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就跟哪个用电器串联。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一.电压
1.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获得: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符号:U
4.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
=
1000V
1V
=
1000
mV
1mV
=
1000μV
5.重要的电压值:
①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V
②
家庭电路的电压U=220V
③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U不高于36V
二.电压的测量
1.
测量工具:电压表
2.电路符号:
3.电压表的示数:
量程
每大格
每小格
3V
1V
0.1V
15V
5V
0.5V
4.使用规则:
①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
“+”、“-”接线柱接法要正确。
③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的是电源的电压。
第7节
电流、电压、电阻
1.实验:
(1)、保持
电阻
不变,改变电压
,研究
电流与电压
之间的关系;
(2)、保持
电压
不变,改变电阻
,研究电流与电阻
之间的关系。
2.欧姆定律
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
I
=
—
U
R
第八节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电压
串联电路
I=I1=I2
U总=U1+U2
并联电路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哲学与政治之争
美国学者尼柯尔斯(Mary P.Nichols)曾在她一部专门讨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著作中提到,在考察哲学与政治的冲突问题上有三部古希腊政治思想著作不容忽视:阿里斯托芬的《云》、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后文简称亚氏)的《政治学》卷二。在《云》中,阿里斯托芬批评苏格拉底的哲学有导致政治走向抽象化的危险,这种批评被尼柯尔斯视为是通向理解《理想国》的重要通道,因为在她看来,《理想国》中的许多对话都可以看作是柏拉图针对阿里斯托芬的指控而为苏格拉底进行的辩护。
但显然,亚氏并不认为柏拉图的这种辩护有多少道理,在《政治学》中他指责苏格拉底所构想的“言辞中的城邦”过分追逐稳定性和统一性,无视公民的禀赋差异对于城邦政治生活的价值,这种按照哲学来简化政治的方式,最终将导致城邦的消亡。亚氏认为,面对着《理想国》中所凸显出来的哲学与城邦的紧张冲突,哲学应该认真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在他的《政治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此他以一种柏拉图所未曾有的方式将哲学与政治结合起来。
由于《政治学》卷二是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批判最为集中之处,本文拟通过对该部分的考察,并结合卷一的思想,来一窥古希腊政治生活中的哲学与政治之争。文章第一、二部分总结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第三部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做出评析。
在《政治学》卷二的一开始部分,亚氏指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构想的那种趋向整体划一的城邦,最后肯定不会成其为城邦,反而会导致城邦的消亡。他的理由是:
首先,“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而且,“组织在它里面的许多人又该是不同的品类,完全类似的人们是组织不成一个城邦的。”他认为城邦不是同质性的,而是由多样性构成,政治共同体是一个异质性的整体。在《政治学》卷一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女人和奴隶,主人和奴隶、男人和女人天然有别。“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主人;凡是具有体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彼此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城邦又是由家庭发展而成,那么生活于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禀赋和才能之间的差异。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由于人们禀赋和才能的差异性而带来的竞争,带给城邦政治生活的并非像苏格拉底所言只是不安定和危险,而是会使得城邦更富朝气和更具卓越。而如果柏拉图非要使城邦整齐一致,以维护城邦的稳定,那么他就是在把一种人为的一致强加给城邦,而无视城邦公民的自身禀赋和潜能,强迫人们趋向于同一。这种做法在亚氏看来,显然是违法城邦的自然本性的。
其次,倘若城邦以“单一”为趋向的话,那么,显然家庭要胜于城邦,而个人又要胜于家庭。但亚氏认为,虽然从发生程序上城邦后于个人和家庭,但是,城邦“在本性上则先于个人和家庭。就本性来说,全体必然先于部分。”即是说,城邦是个人和家庭自然演化的趋向而不是相反。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从人的自我保存角度,还是从人具有理性和言语能力的角度看,“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固然,城邦因为人的理性和言语能力而趋向善的生活,但是城邦的优良生活绝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在亚氏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身体最为明显,随着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彰显和发展,人逐渐成熟起来,其性格差异也越发明显。对于人类彼此间存在的多样性,我们应该要予以确认并尊重,因为这是政治生活的本性所在,它可以制约阿里斯托芬在《云》中所批评的苏格拉底对抽象性追求的倾向。但显然,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政治建构无意去认真考虑人自身禀赋、性情之间的差异,认为这些都可以在哲学家所构想的政治建制之中得到克服,这种思想在他关于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建制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但在亚氏看来,柏拉图所提出的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以促进城邦的统一为目标,但这并非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他说,“苏格拉底给一个完整的城邦的划一性所拟定的标志是全体的人们,在同时,[对同一事物]说这是‘我的’或‘不是我的’;纵然政治团体以统一为至善,苏格拉底这样的公式也不适于用作城邦整体的统一标志。”
就财产公有而言,一方面,亚氏指出,人的罪恶与财产的公有或者私有制度无关,而与人的本性有关。他说:“实际上,所有这些罪恶都是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甚至财产公有可能导致的纠纷比财产私有更多。另一方面,他批评苏格拉底未充分思考世间发生的事情,所提出的政制并非基于史实,而仅是从正在形成的事情中推理出来的抽象的善。因为,如果财产公有制度是优秀创见的话,那应早就被先贤发现。另外,他还指出,财产公有制度是否也适用于城邦最底阶层(如占整个公民团体中大多数的农民)?如果适用,那么无从区分军人阶层与城邦最低阶层之间的区别。这样一来,也就无从解释为什么他们就应该甘愿受治于人呢?如果不适用,城邦将一分为二,变成为相互敌对的两个阶层,城邦将陷入紧张的对峙状态,这种状况下城邦何来幸福而言呢?
就妻儿共育而言,他指出,这种组织方式并不能促进政治共同体的融洽,反而会使得“友爱”的精神受到伤害,最终伤害城邦。一方面,这种主张忽视了人们对于公共事物往往最少关心,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自己的所有。如果实行妻儿共育的话,由于每个公民将有一千个儿子,而这些儿子并不是个别公民自己的,它就会导致每个公民看似都是任何儿子的父亲,但是,结果却是任何父亲都不管任何儿子。另一方面,因为,像诸如伤害、杀人、吵架和诽谤等罪行,如果发生在非亲属人之间,那么人们看的比较轻,故往往容易发生;但如果是发生在父母和近亲之间的话,那么就成为伤天害理的罪恶而往往不容易发生;而按照苏格拉底的这种共产制度安排的话,人们之间互不知道亲属关系,那么这些罪恶往往就容易发生。如此以来,这必然会伤害人们彼此间的“友爱”精神,对于亚氏而言,友爱是城邦的主要美德,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果没有友爱,城邦也就不复存在了。
综上可见,在亚氏看来,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整个政治建制都是不妥当的,他以为城邦的统一可以通过哲学家的整体划一的方式实现,这仅是哲学家对政治生活的一种抽象化理解,其实质乃是对城邦本质的取消。
我们知道,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并不认为自己所提出的“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主张,如亚氏所批评的那样是不可行的,也不会导致城邦的消亡,但它必须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患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阁楼而已。”柏拉图认为,城邦只有建立在哲学家智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和完善。对他而言,城邦的政治生活,就是哲人王以至善的理念为原型去规划政治蓝图,而城邦中的其他人只需在这种政治蓝图的规划之中去服从哲人王的领导;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的视域中,政治生活就是建立在哲人王统治基础上的领导与服从,城邦与哲学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在哲学家与政治权力结合的基础上得到克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并非没有意识到人们的禀赋、性情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当他试图用一个高贵的谎言去将城邦划分为三个固定阶层的时候就更明显地说明了这点。但对此,他没有像亚氏那样认真地展开过分析和研究,而往往是从一个理想乐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认为人可以像材料一样按照理想的蓝图去被塑造,人虽然所具有欲望和激情但非不可被掌控。同时,他指出除非通过哲人王的引导,否则公民不可能自我提升,他否认了公民自身的理智潜能在现实基础上自我提升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生活于城邦中的公民除了哲学家之外,其实都是生活在意见世界的“洞穴”之中,这是一个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如果没有哲人王的引领和教化,他们根本不可能从这个洞穴走出来。如果公民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听从哲人王对他们在城邦生活中的安排和布置,而公民的潜能和不完善性也就会在对哲人王的服从之中,在哲人王对其不断地规训和教育之中,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
但是,在亚氏看来,柏拉图的理想城邦,为了自身的安定简化了对复杂事物的处理,最终会抑制个体与变化的存在,这就使得哲学有滑向抽象思考、远离乃至抑制现实政治行为的危险倾向。在《政治学》卷一中,亚氏特别指出,人是一种政治性动物,他具有理性和言语能力,这就使得人具有自我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人所具有的这种判断能力对于亚氏而言,构成了城邦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他说,城邦的产生源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但是,如果像柏拉图所构想的那样,人们必须生活在哲人王所预先安排和规划的城邦之中才能得到幸福的话,那么他们也许在得到这种幸福之前,就在长期的服从之中丧失了自身的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而沦为被任意加以塑造的质料和奴隶。正如尼科尔斯所指出的,“哲人王从不考虑个人的意见、欲望和选择,将普遍观念强加给共同体。事实上,统治者是将统治对象当作应该擦净的黑板来看待的。《王制》城邦中没有共和政体;统治者职权并不能由被统治者‘轮流’或‘部分地’执掌。不存在考虑存在例外情况的法律;所有的特殊状况都被强行纳入某一普遍类别。”在《政治学》中,针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所蕴含的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冲突,亚氏提出,哲学家应将哲学思考与现实的政治生活相结合,在承认公民彼此间的差异性基础上,给予他们自由讨论的权利,让公民都参与政治管理,相互轮流执政,共同奉献自己的政治智慧。只有这样,城邦才会在平等公民间的不断自我完善之中真正地逐步趋向至善的目标。
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中,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旨趣和品位:就柏拉图而言,其言辞中的城邦实乃对理念世界自身的关照,而不意在现实政治生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的创制必须考虑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的效果,理想的城邦应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可行的追求,具备有效性,否则就会导致远离现实的抽象哲思与现实政治的冲突。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旨趣在政治观念上的体现,前者以理念世界为真实的存在,政治生活存在的依据不过在于其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其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相似性”;而后者则认为真实的存在就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从现实生活本身出发,政治创制才能获得真实性,它同时考虑到其政治创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尼柯尔斯,王双洪译.《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义疏:一场古老的争论》.华夏出版社,2007
[2]郭斌和,张竹明译,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吴寿彭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4]吴寿彭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