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发展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连城县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全县土地硒元素含量适中,含硒土地面积256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6%,其中富硒土地面积853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境内分布“罗坊乡—北团镇—塘前乡—姑田镇”、“庙前镇—莒溪镇—曲溪乡—赖源乡”两条富硒土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孕育了连城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2016年10月被省农业厅列入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2017年2月,连城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发展富硒农业,开拓连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领域,对于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巨大作用[1]。
一、客家硒都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
连城县是福建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是“上天赐予连城的黄金宝藏”,优势突出。2016年,连城县把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有效载体,结合连城实际,制定下发《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将富硒产业列入2016年“4+X+1”整县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独具地方特色的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山苦瓜等富硒产品[2],成为连城富硒名片。其中,“天水间”牌连城白鸭蛋在第三届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
(二)富硒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2016年5月出台《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一是举办“众创连城富硒农业英雄会”和“富硒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策划、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二是指导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富硒产业协会。截止到2017年6月底,全县共发展硒农产品经营主体63家,从业人员5600人;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基地约1.7万亩,开发硒农产品35种,实现产值3.6亿元[3]。
(三)富硒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加强
2012年以来,与省农科院合作,长期开展天然硒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并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福建省富硒农产品(连城)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4],结合检测结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河源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制定富硒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奠定基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联合诏安县,委托标盟(中国)机构制定富硒农产品福建地方标准[5]。
(四)富硒交流扩大提升市场占有
为提升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县政府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联盟举办的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及产品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九三学社的合作,共商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大计。组织、引导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湖北恩施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州国际富硒产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富硒食品产业展览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洽淡会、海峡两岸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在百农汇福州展销中心、闽西宾馆、古田会址、冠豸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中国客家硒都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厅,全力推介我县富硒农产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富硒生产技术体系。目前,与省农科院、农林大学合作的种养殖技术试验与硒土壤检测分级工作均未全面完成,无法有效指导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保障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链延伸。已有的富硒产品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大米、红衣花生、雪薯、洛神花、山苦瓜、葛根等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同时,多数新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的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少。
(二)富硒品牌意识不足
一是连城富硒农业经过5年发展,富硒农产品仅有“天水间连城白鸭及蛋品、乐硒有机大米、花丁米酒、森农良品蜂蜜、鑫菇田系列大米”等5个屈指可数的独立品牌,大部分富硒农产品尚无品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数量不多。二是中国客家硒都的发展定位,有效提升了连城富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但缺乏足够支撑起中国客家硒都的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缺乏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构建与中国客家硒都相适应的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任重而道远。
(三)富硒产业层次较低
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还较低,富硒食品、富硒饮品以及富硒产业衍生的生物制药、休闲旅游、保健养生尚未起步,“富硒+”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四)富硒经营主体不强
因为起步晚,相关富硒的科普知识、营养作用、发展前景等宣传不够,富硒资源开发价值未能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形成,富硒产业的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产业发展一直不快,一直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突出表现为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推动连城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五)富硒贴标乱象丛生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权威检测机构认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自认为全县土地均含硒元素,种养殖生产的农产品就都是富硒的。一些地方“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富硒葡萄、富硒百香果”等不经检测一窝蜂地打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想贴就贴”乱象丛生,成为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隐忧。
三、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富硒产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富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二是强化富硒农业产业行业管理。对富硒产品的硒含量进行地方标准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档案和可查询系统,形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明确富硒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杜绝富硒贴标乱象,对不含硒的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决不允许以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富硒产品名义入市。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整个富硒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和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富硒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等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搭台打响“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和扶持富硒经营主体加大独立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建立自有富硒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以“中国客家硒都”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富硒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的溢出效应提升广大消费者对连城富硒产品的认知度,提高连城县富硒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注重主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渠道,在传统的新闻、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宣传富硒产业产品的基础上,依托旅游、餐饮、文化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推介连城富硒产业产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认识硒功能、发展硒产品促进人人健康”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补硒、科学补硒”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二是增强推介力度。引荐、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设立连城富硒农产品专营店。三是用足“互联网+”。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富硒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连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融合文、旅、体活动与富硒产品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特色旅游、特色体育赛区事等活动,搭建连城富硒产品宣传销售等平台,打造富硒品牌。
(三)强化企业主体,坚持市场运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兑现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新型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品牌、开发产品、申请专利和申报“三品一标”;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引导、引进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扩大原材料供应基地,走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三是市场动作,优胜劣汰。引导富硒经营主体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
(四)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开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申请,将连城县列为“2017年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县”,同时、加大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富硒产业研究部为基础的富硒产品研发科技平台,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应急科技人员紧缺问题;同时,实行委培和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富硒产品开发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富硒产品产业的开发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伍永寿.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7,(4):1.
[2]黄水林.温晓洁.连城全力打造“客家硒都”[J].闽西日报,2016,(08):23.
[3]黄宏.屏山县发展富硒农业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2016,(8):10.
[4]邵秀芳.富硒农业看平安[J].海东时报,2016,(06):20.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带;问题;对策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首次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未来农业现代化的新目标。绿色农业是我国对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农业的特定称谓,相当于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或无公害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带是湖北省在农业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针对农业资源短缺,立足湖北特色优势,为引领湖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确立新时期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湖北已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极具区域特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带,这些产业带的发展,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1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内涵及其作用
自1927年美国学者斯坦因德吉尔(S.Degeer)在“工业四边形”概念基础上提出“制造业带(manufacturingBelt)”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带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的“生长轴”理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沙利文(E.C.sulivan)的交通经济带思想,21世纪初戈登(IanR.Gordon)和摩洛(Philip-Mcann)提出不同集团和不同活动的混合趋向于在不同的地方集结成带束状,其结果就是某种程度地伴随着产业专业化的空间分异,并总结了三种基本的带状模式,即纯聚集模式、产业综合体模式和社会网络模式[1]。国内学者关于产业带的研究始于陆大道院士1984年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2],此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带的概念和演化机制进行了界定和探讨,除产业带以外,国内外许多学者还在不同的场合提到了产业聚集带、产业密集带、经济(地)带、经济隆起带、城市经济带、经济走廊、交通经济带等与产业带极为相近的概念[3],这些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案例,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研究,对指导我国产业布局实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绿色农业产业带进行定义,在实践上,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曾提出重点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4]。笔者认为,绿色农业产业带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是绿色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指在区域性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下,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农业组织新模式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和加工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产品为对象,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产业协调、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域。绿色农业产业带既有产业带所共有的一般性特征,如产业在地理上的邻近性、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网络组织及其社会根植性以及带结构的柔性化等,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带,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高效性、产品的标准规范性特征。从实践来看,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区域内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配置,具有贯通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具有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功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农业增效、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形态,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湖北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存在的问题分析
湖北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绿色农业及其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对提高农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促进现代可持续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政府对构建绿色产业带的定位和前景认识不明确,政策引导和扶持不足。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无论是省“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还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湖北省农业发展规划与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都没有提出要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往往只考虑扶持短期内对拉动当地经济效果较明显的行业和企业,而没有从国家宏观调控和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的高度,将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列为未来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政府和金融部门对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没有做深入研究,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户三者之间还不能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产业龙头企业少,辐射效应弱,各企业间协作配套程度低;保护和培育原料生产基地问题凸现,尤其是部分产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绿色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合理化,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尚未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三是绿色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带划分为雏形期的产业带、成长期的产业带、成熟期的产业带。目前湖北省现有的绿色农业产业带大多处于雏形期和成长期,除了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外,大部分绿色产业企业仍为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原料生产企业,产业带线状的基础设施束还不够发达,整体组织性差,内部联系松散,协同配合不够,缺乏系统性,产业密集程度、交通便捷度等有待提高,导致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四是科技支持和资金投入不足。科技部门缺乏对绿色农业及产业带的专项资金,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当地金融部门普遍未把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绿色产业带有机地统一起来,没有将绿色产业带的构建作为信贷培育的主要方向,在实践中往往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绿色产业不愿过多地支持,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存在慎贷或惜贷思想,目前还没有制定与绿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模式。五是绿色产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信贷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也缺乏健全的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风险补偿机制,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形式。在建有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的信贷市场中,金融机构能及时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其所面临的风险,甚至在风险发生后,亦能到合理补偿。农业是弱质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使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农村经济的动力。目前,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担保制度或补偿办法,各农村金融机构也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3构建湖北省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对策建议
3.1尽快制定发展绿色产业带的总体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
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把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确定为全省今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要将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纳入全省农业发展规划中,以新的农业功能定位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全省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城镇群及生态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规划设计形成3个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产业带、长江及汉江沿线绿色农业产业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成立由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三大产业带有关市(区、县)发改委、环保局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绿色产业带发展管理机构,负责绿色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与监管工作;编制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确定发展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三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的综合优势,组织实施三大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强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将绿色食品的发展与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相结合,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实施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
3.2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政策措施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
首先,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优先考虑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减免征用地的各项费用,对投资达到一定额度且有益于当地环保的企业给予“零地价”的政策。二要建立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该项基金按企业缴纳的地方所得税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门用于补贴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提升其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要建立绿色农业产业风险基金。该基金由主管部门、企业、农户和保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专门用于抵御绿色产业产品的市场风险,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四是对于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可借鉴国外产业带的做法,以政策为契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同时借助外部投资者开拓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3.3整合有限资源,重点培育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促进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首先,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树立循环经济发展观。例如,通过资产重组和子公司的建立,将多个产品统一整合到多个企业的品牌中,确保品牌产品的生产用料。其次,要积极争取各类企业扶持资金,培育原料生产基地,确保大型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原料供应。第三,要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强强联手、内外联合,可以形成大企业甚至大企业集团,通过拉长产业链,可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第四,要在扩大龙头企业辐射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初步形成产业链的集群企业,促其加速产业集聚优势的形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3.4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产业带崛起的动力机制
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三大产业带内占有很大的份额,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优化和提升产业带工业结构至关重要。二是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省内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来提高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
3.5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产业带组建协调委员会,以解决跨越行政区划发展的产业带在宏观协调层面存在的困难。协调委员会应吸纳产业带内各类企业实体的代表,由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产业带治理。这种模式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平衡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产业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产业带健康、可持续发展[5]。
(一)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优质化、机械化方向推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目前,武功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向提质增效转变,在传统的粮食生产上,向集约化、规模化、优质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如武功镇、代家三农中心创建的整镇推进粮食基地和海鋈皇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创建粮食高产万亩小麦、玉米示范片4个,现代农业产业正由点到片、由片到面辐射,发挥了试验、示范、推广、带动效果显著。粮食产量达到了24.9万吨,稳定了基础,保障了粮食稳产安全。
(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在由单纯的粮食种植向多种产业转变
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农民群众致富就业门路拓展,土地集约经营的愿望日益迫切,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5万亩。农业产业化以个体、合作社、企业、公司等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各类经营模式异彩纷呈,发展势头良好。一些经济实体和实业家以巨大的投资和超前的眼光纷纷投资农业产业化生产中来,全县家庭农场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55家,入社农民3万多人;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4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5个,县镇级1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18家。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布局合理。2014年底,主导产业猕猴桃面积达到8.6万亩,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型农业产业化。杂果以河道、贞元、代家等镇(中心)北部的苹果、游凤的薄皮核桃、南可樱桃等果品达到3万余亩,果业总产达到10.65万吨,产值5.3亿元。蔬菜产业规模化效益呈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2.7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864亩,清水莲菜2905亩,大蒜及其他露地蔬菜11.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9.38万吨,蔬菜总产值达到8亿多元。一村一品特色突出,武功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村60个,带动从业人员7.7万元,产值达到6.8亿元。畜牧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3月底,武功县生猪存栏59.06万头,牛存栏4.71万头,羊存栏2.6万只,家禽存栏181万只。规模化养殖场386个,其中部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6个。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苗木花卉面积达到3万余亩,产值超过5亿元。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周边群众致富,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增强
通过调研证实,经营状况好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具有带动农民群众就业致富的作用。如陕西新世界核桃良种苗木有限责任公司,有良种核桃苗木基地1600亩,采穗圃300亩,繁育良种核桃苗木400万株,产品销售省内咸阳、宝鸡、安康、汉中、铜川以及省外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区。一是土地收益率提高。每亩租金年收益800到1200元;二是增加就业和收入。吸纳120个就业岗位,增加季节性用工360人,累计支付劳务费用630万元。一些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也无技能的群众不离村给企业打工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优化了生态环境,深受周边群众欢迎,群众满意度高。
(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为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带动了其他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条
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市场输送了新鲜蔬菜,特色果品,优质蛋奶和肉类产品,丰富了群众饮食的多样性;为粮食深加工企业提供了小麦、玉米、蔬菜原料,为葡萄酒业提供葡萄原料,为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以及消费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扩大了就业,延伸了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发展快、规模大、起点高、亮点多,优点突出,特色显著。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劳动强度大、档次不高
主要表现在设施大棚管理上,一是自动化管理程度不高。个别采用机械作业,如自动卷帘,喷灌、浇水。其他大多数作业基本都是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空白,如温度、湿度控制,时时都离不开人,少有疏忽就损失惨重。如有一户人家没有及时给大棚通气通风,致使温室大棚温度达到80℃,里边种植的作物全部烧死的现象。二是对大棚机械作业缺乏了解,长期依靠人工作业,设施大棚户推广微型耕作机械使用处于空白状态。三是缺乏现代管理观念,大棚设施现在都采取塑料薄膜,使用寿命短,很少有采用长久耐用的新材料建设温室大棚。四是管理的新技术应用不多,技术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口传、身教,自觉看专业书籍和网络学习的少,科学管理、科学种植知识缺乏。
(二)果品蔬菜生产销售环节上,企业和农民增收风险加大
一是果品、蔬菜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化学药品,绿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在果品蔬菜质量上,一些群众只看产量和效益,不顾长远现象问题突出,如个别群众在猕猴桃、草莓生产中,违规使用膨大剂等,致使瓜果味道不正,也难以存储加工。过度使用药物,致使蔬菜、瓜果药品残留超标的事也时有发生。虽然一时得利,但从长远看不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也影响农业产业化企业声誉和发展。二是加工储存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民收益。现在是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收益受市场销售影响程度加大,果蔬菜加工和储存能力不强,到收获期大量的农业产业化产品进入市场,本地消费能力有限,价格必然下降。如果储存能力不强,遇到外部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将会遇到一些果品蔬菜腐烂滞销,直接影响企业和群众收益,损害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可能会有群众怨声载道,或者向媒体诉苦等,影响政府形象。三是群众对农业产业化商业保险不清楚,也无参加商业保险意识。
(三)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更需要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一些产业化项目点在水、电、路上,存在浇水灌溉难,电力不足,有的路段为了防止大型运输车对路面的损坏,就在道路上设置限宽桩墩,造成大型车辆无法通过,致使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运输成本和难度加大。
(四)农业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强,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要
农业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自发的群众组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能作用无法体现。二是没有稳定的收入和经济基础,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经济来源。三是根据产业需要搭伙为群众搞一些便利化的服务,收费很低,没有盈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对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约束力不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食品安全,健康消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绿色消费、无公害消费市场前景良好,农业产业化的生存和发展就是让普通百姓都能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发展好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投入,解决好农业产业化生产、储存、加工中的存在的水、电、路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政府投入要着重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在安排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补助投入上,政府不但要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还要在投入方向上向普惠型水利建设、电力服务、园区道路建设补助投入转变,加速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水利灌溉、电力供应、道路交通运输的制约瓶颈,实现水利服务公共化、电力供应及时化、道路畅通便利化,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公共需要。
(二)继续做好技术服务和引导、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个发展期和成熟期,农业产业化发展,周期长、投入高、成本大、存储难、环节多、效益难以预期。在发展期必须依靠政府引导和服务,才能形成规模化,逐步形成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服务公共化、产品品牌化。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主动向产业化发展跟进,深入一线及时发现和指导产业化发展遇到的林业、果业、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方面各种问题,特别在病虫害防治上,要积极向群众传播学习防治病虫害新技术、新措施,减少病虫害损失。同时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切实为群体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先进技术。在产业化发展上,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要发挥好引进、示范、带动、推广工作,防止一哄而起,避免不讲科学的盲目引进发展的倾向,主管部门要通过小面积引进试验取得经验,让专业户示范、引领、带动,逐步大面积推广的科学方法,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减少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阻力、降低损失和减少风险。
(三)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引领,以先进技术为驱动发展农业产业化
要引导群众面向全国开拓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经营管理有利于源头追索产品质量,促进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生产,有利于增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农业产业化企业要向规模化要市场,向规范化要企业,向标准化要消费群体的观念;要在管理上,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增强生存发展能力;要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下工夫,开展产、学、研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合作,如长宁的制醋业,应加快向醋饮、美容、保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值;要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自动控温、自动检测湿度、自动灌溉、全程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改良土壤、立体化种植、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提高科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运用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综合开发,发展绿色、循环、多种经营方式新模式,提高综合利用和整体经济效益,如林下种养殖,特种养殖等,要向综合利用、优质高效、规模化、规范化种养殖业发展,提高综合效益,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群众参加农业产业化商业保险,增强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在手工布艺方面要发掘文化艺术魅力,在充分发掘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元素,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手工布艺中,提高文化艺术含量,布艺企业要与艺术家合作,将艺术家的创造运用到手工布艺制作中去,提高文化艺术在手工布艺、刺绣价值。要提高现代高新科技在手工制作方面的应用,提高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坚决破除传统经营方式和理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现代化发展。
(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标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以生产有机农业产品为标准,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质量,最终占领市场,为群众提供优质农业产业化食用产品。要打好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宣传战,扩大市场知名度,利用网站和现代化通讯手段,改变政府服务方式,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网站,利用专业网站为群众提供全面服务,或者利用手机信息及时提醒服务信息,将有关有机农业产品生产标准、检测向农民宣传,促进有机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的大面积推广。
(五)将创业基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向
农业产业化发展倾斜政府部门要继续关心农业产业化企业,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加大引导农民、企业向科学化、自动化、立体化、综合性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市场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业产业化优质增效奠定基础。要将创业基金向农户和本地群众发放,形成更多群体参与产业化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贷款上,银行要及时向群众提供信贷支持,政府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供贴息贷款扶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介武功农业产业化品牌
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面广、及时的优势,及时推介武功农业产业化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商务物流,开拓武功农业产业化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入信息化的新境界。
(七)让农业产业化成为全民创业的一个最好的基地,培育更多的人才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我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近几年来,青田县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之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青田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青田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区位、市场、资本、科技等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田鱼、桔柑、油茶为主导的4大产业,“东部杨梅西部桔,千家万户稻养鱼”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达6 333.33 hm2,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规范化稻田养鱼种养面积2 333.33 hm2,年产值4 300万元,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积1.46万hm2,年产值1.21亿元,“浙南油库”名副其实;柑桔栽培面积2 600 hm2,年产值5 382万元,传统优势仍在。
1.2经营主体迅猛发展
青田县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及营销,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涉农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农企业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多家,涵盖青田县杨梅、田鱼、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县级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产业组织的迅速发育,提高了农民合作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过举办杨梅节、参展参评、深化温青“菜篮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41个,“山鹤”、“青野”获省知名商标,“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4 333.33 hm2,标准化生产面积逾1 333.33 hm2。建成了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2009年全县抽检农产品4 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效带动了农业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4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09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1个、推广新技术96项、开发新产品8个。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9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1 674人次,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 954人,帮助2 610位山区农民实现异地转移,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0次,接受农民咨询3 08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 230份。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门路。
2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能人缺乏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除留下来的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2各种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目前,青田县只有9家市级重点农业企业,仅占全市总数的4.8%,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县;产业组织普遍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低,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自身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的开拓能力,从而制约了青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3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资金政策制约明显
青田县每年投入到农业产业的农发资金只有700万元(其中县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30万元),未建立农业产业化基金,财政扶持力度亟待加大;产业政策透明度不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欲求无门、形同虚设;未设立农业加工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环境、公共服务手段滞后;农业企业贷款融资困难等都明显制约着青田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启动速度缓慢。
2.4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大宗农产品受季节影响大,上市时间集中,销售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对策
3.1积极培育龙业经营主体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对杨梅、稻田养鱼、柑桔、油茶等几大产业,分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社会各界及工商资本创建农业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培育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力争成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企业龙头;引导创办农民合作组织,完善管理,规范运作,引领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3.2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鼓励经营主体增加技改投入,不断提高精深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
3.3切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制定公开透明的扶持办法,奖励经营主体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拓展市场和基地建设等;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和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4];积极探索采取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有效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介入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途径。对农业乡镇的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专项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重奖,形成养农重农护农氛围,激发乡镇发展农业热情。
3.4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
监管力度,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切实做好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5不断完善营销服务体系
要重视农产品营销,在产业集中地落实农副产品直销市场的建设,改善流通服务体系与设施,增强农产品就地销售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积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技“110”和农民信箱信息平台建设,准确、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信息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4参考文献
[1] 刘扬华.欠发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85-186.
[2] 李军峰.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43,34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3.4 强化政策扶持
一、浙江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难点
(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服务空白
一些?l达国家在农村建设、农业金融支持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意见,如欧盟就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为主,构建了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我国政府虽然也以市场化手段加快了农村金融成分与制度创新,但是,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资金盈利空间少的情况下,偏远地区金融机构运营成本较大而效益较低,所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并。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县城设置的金融机构网点也日渐减少,浙江省也不例外,这也加大了农户、农业企业融资难度,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农业金融激励机制匮乏
我国农业生产带有先天弱质的特点,许多农业项目都具有规模小、风险高、见效慢等特点。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调整了经营战略,不愿将资金投放于农村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只有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完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才能刺激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但是,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向来采取的都是非常保守的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不够,这也影响了农村金融对农业支持的积极性。
(三)金融服务方式落后
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虽说相对完善,但是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都非常单一,如农村贷款业务以联保和小额贷款为主,许多金融机构都不愿接受保险业务。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浙江农信系统立足“三农”,开展了“三位一体”的普惠金融工作,针对大量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农村小微企业、个体户开发了包括“联贷联保、诚贷通、租贷通”在内的金融产品,但是,由于环境不成熟,金融产品的运用和推广面较小。
二、浙江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以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浙江省应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加快农业金融改革步伐,健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法律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机制,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确保其在运作、经营与管理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地保障。如浙江省政府要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加大农行、邮政信贷支农引导力度,要求金融机构将农村信贷、互助、抵押等结合起来,拓宽金融支农渠道。此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针对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村企业暂免其企业所得税,为它们提供税收优惠和科技支持。
(二)激励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投入
要想激发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支持热情,政府必须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为抓手,建立立体金融监管体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给予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以定向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借助金融机构发起奖励和营业过程中的各种税费减免、所得税和营业税返还等,给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注入发展动力,促使其又好又快地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减轻大中型商业银行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政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主决定是否要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此外,在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政府还要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给予农村经济主体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激励,以繁荣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难问题。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和服务产品
一、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后在经济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多维度复合体,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集聚的现象。结合农业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宋玉兰,陈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向慧娟、曹明宏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尹成杰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和农业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李渝萍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表现,可以得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大量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机构、服务组织等由其共生性、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协作原则,牵手合作,抱团发展,融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类聚现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网状产业链、地域根植性、共生互补性、效益叠加性的特征。
二、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超小规模单体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甘肃农业产业集群运行的质量效益而言,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集群内不同经济主体关联度低,嵌入融合的深度、强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等问题。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因自身缺陷或外部因素的制约普遍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营运体系
新型营运体系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是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组织化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目前甘肃农业的营运格局,依旧是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户各自为政,只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简单粗放生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只从事产前的农资采购供应和产中的技术服务,缺乏产后环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很难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通过深度融合与集聚,形成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
2、没有建成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基层农技服务网点力量薄弱,覆盖面窄,起点低,服务质量差。二是支撑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普遍缺失,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对接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孵化能力严重不足。甘肃目前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资金设备少,人员匮乏,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
3、没有建成高效顺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甘肃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2200多万吨加工制成品销售到省外或国外市场,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但连接农户与加工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却严重滞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布局建设、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的要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的时效性差,不仅增大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而且影响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经济主体捆绑融合、抱团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经营绩效与稳定性。
4、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甘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异地转移或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现阶段甘肃农村土地依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使得土地难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无法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此外,由于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农化偏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特点,使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资金制约,很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集群组织注入大量资本,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自然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时常给产业集群内的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规避机制,以分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但目前甘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5%,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2.0%。保险公司的农业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嵌入融合、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着眼农业产业集群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制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不同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降低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动力。
2、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产业集群的资金瓶颈
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融资,以破解其资金瓶颈。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转化能力
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内的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研发。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特色显著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使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物流平台。二是鼓励支持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大中城市乃至境外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通过订单生产、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在甘肃二、三线城市建立蔬菜、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净菜加工配送、肉品、乳品产销对接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也逐步配套化、科学化。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以及生产领域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业发展的优化升级。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各地区间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一化向系列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方向转变。但由于我国小农经济思想对民众影响的根深蒂固,仍然缺少对农业发展的横向化与纵向化的分析,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对农业产业化存有误解,也使得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这也造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的数量过低,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聚集化,使得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比。
(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识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无法满足产业化进程中的需要,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为重要。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性的打算,多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味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再加上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缺少深加工的层级,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无法表现农产品的价值。
(三)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加剧,农业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重要。它主要体现在能够让农民了解到当下各类别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并能够提前了解灾害性气候与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出应对。但从当下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在信息传播这一方面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缺乏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性,有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受限无法及时更新各类信息,这对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农村产业化的信息化发展。
二、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
要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以及专业协会等形式,从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于此同时,还需M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广播校、农业院校的作用,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从而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可以通过建立择优扶持的培训激励机制,改变小农思想,让农民学会利用科技、信息来增加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推动对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这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小城镇建设以及户籍制度政策相结合,实行企业化经营与专业化的生产,促使土地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其次,应当对耕地流转制度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过去分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规范的市场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最后,政府还应当加大对经营者在各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能够顺利的发展。相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的逐步推进与共识程度的加深,规模经营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到新的升华扩展。
(三)加强农业信息市场的建设
第一,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本身应当不断增强信息的商品意识以及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过去依靠国家拨款的形式,只是按照行政指令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和的方式,而应当转变为以获取效益为目标,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的导向,从而根据农业信息市场的特点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从而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效益,来更好的维持信息运作的环节。
其次,在对农产品开发的环节中除保持原有的传统产品外,还要通过信息的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开发出具有农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以及实物信息产品和配套产品,及时提供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内容、新产品。
其三,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于本地特点的农业信息市场,充分发挥各类信息传播的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成果转换。与此同时,也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健全信息市场法规,对各地的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小结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合理化的程度,而且通过产业分工的细致化,也能够改变过去分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农业社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同时也有利于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趋势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升级优化。
参考文献:
[1]岳耀红. 试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3):43-44.
[2]张金亮.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0.
关键词:SWOT分析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农村;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6] 张姣姣.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