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叶的植物学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第1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 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三、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着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着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四、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五、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第2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66-02

一、概论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其涵盖了动物学和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理特征以及其多样性等,为学生对以后《普通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课程的研究打下牢固和全面的基础。《普通生物学》的涉猎范围广,使得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会对重难点的内容设定有所顾虑,同时,课程中对于生物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描述非常抽象,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思维参与其中,而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针对此难题,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此方法能够让《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客观和有章可循。

二、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趋势

1.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可以更紧密的联系。《普通生物学》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其中有细胞生化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资源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和生物学现象与本质。这些跟实际的应用,在教学中没有太大的关联。一些学生会问他们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很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向学生展示学习《普通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学术动态。在《普通生物学》中,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的,例如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本质内容等。而在人们进入21世纪之后,各个行业都有着快速的发展,《普通生物学》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生物学教材中涵盖了新的观点、方法、理论以及现象和本质,这些内容都应该通过现代的动态实际案例来具体表现和说明,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来非常快地了解生物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学术动态,以此宽泛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把生物的进化当作主线,贯穿到生物的内容中来介绍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基本结构,以此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和形态;让学生懂得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辩证和发展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生命科学的各个专业的内容都是《普通生物学》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所以《普通生物学》课程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来进行教学。《普通生物学》涵盖了非常宽泛的教学内容,其必须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生物技术专业的相关内容必须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大势所趋。

三、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普通生物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把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案例,以此更详细地展示出《普通生物学》的应用和研究动态等。实例可以使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的实际使用意义,以此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学科的内容,这就使得很多的案例可以在《普通生物学》中得以运用,例如蝴蝶效应、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以及湘江的治理工程以及纳米材料与《普通生物学》等。以下对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以及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在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的案例教学中,可以详细地介绍铁皮石斛分类上的地位、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调查、铁皮石斛的主要功效、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措施以及铁皮石斛的组培养产商与市场发展动态等理论知识。后组织和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铁皮石斛的实物或者图片,比如江西铜皮石斛、海南石斛、广西石斛、云南鼓槌石斛以及邵阳~山石斛等,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植物资源拿到一起对比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物或者图片的展示来了解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特性,以此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面前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的案例教学中,应该先介绍嗜虫线虫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纯化与保存以及嗜虫线虫在灭杀害虫上的应用办法等理论知识。后在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中,通过展示和分析嗜虫线虫的外形特点、培养和保存方式以及其生活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嗜虫线虫可以结合动物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因为蜜蜂在饲养过程中的害虫是巢虫,所以在动物学中对于巢虫和线虫有更多详细的解释和展现。这个案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把动物学中的线虫和昆虫的分类联系起来,分析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B环境的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宽泛了学生的知识面,联系实际的联想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在案例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中,可以先介绍茶叶中含有熊果酸、齐敦果酸以及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后详细分析这些活性物质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比如熊果酸对抗菌、抗癌、抗炎、降温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茶多酚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可以增强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帮助解毒和分解致癌物等;在具体的活性成分提取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体设计,并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后在做完实验以后,总结部分可以介绍一下活性物质的生产现状和相关企业的研究动态等,以此让学生对此领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对于茶叶中的活性成分的讲解和介绍,结合其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理论知识,后结合实际情况来介绍这些活性成分的应用现状,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内容,在加深学生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也宽泛了他们对于此相关行业的认知范畴。在《普通生物学》的生物大分子的篇章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活性作用,所以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案例可以安排在生物大分子的章节中进行讲解和实验。

文中只列e了三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与《普通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细致地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到《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本质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把《普通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生物技术工程的实践中,以此发现和解决更多的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把《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四、小结

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的讲解内容来具体地引入合适的案例,在引入案例之前应该详细具体地把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之前讲过的理论知识,以此证明实践可以有效地检验和证实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分析来掌握案例相关的教学内容。大量的学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岚,曾军,章远志.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01).

[2]孙全,舒坤贤.《普通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2).

[3]李延兰,李小英,高启禹,等.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01).

第3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这里就是马尔梅松(又译作马迈松、梅尔梅森等),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和他的第一位妻子、皇后约瑟芬的乡间别墅。

约瑟芬,1763年出生于法国西印度群岛的属地马提尼克。她的第一任丈夫博阿尔内子爵,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1796年,27岁的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与33岁的约瑟芬结婚。拿破仑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为了排遣寂寞,约瑟芬买下了马尔梅松。

这一年的11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雾月”,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约瑟芬成为皇后。

虽然在巴黎的生活奢侈得令人咋舌,约瑟芬却有一份从小在热带种植园中培养起来的园林情怀。她请来当时最好的设计师,加盖了房屋,又不断增加园内的植物品种,最终建成了一座魅力无穷的乡间园林。马尔梅松的室内布置富丽优雅而不失温馨;花园里,装点着来自南美的奇花异草,养殖着包括非洲瞪羚在内的各种珍奇鸟兽;温室里,栽种着远从约瑟芬家乡运来的热带植物。在拿破仑执政的早期,他们夫妻的很多个周末都在这里度过。拿破仑的一位私人助理曾回忆说:“除了在胜利的战场上,从未见过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园里时这样开心。”

这个能使拿破仑放松身心的玫瑰园,在世界园艺史上也特别有名,因为在这里,发生了玫瑰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话。

欧洲玫瑰:热爱与缺憾

在今天,玫瑰几乎是爱情的同义语,其实这一传统在欧洲文化中形成得很早。

希腊神话中,司爱与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海中诞生的时候,她身上的泡沫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白玫瑰。而当阿弗洛狄忒得知自己所爱的美少年阿多尼斯被野猪所伤、失魂落魄赶去的途中,被玫瑰花刺伤了双脚,血溅在花上,白玫瑰就被染成了红玫瑰。

象征着炽烈爱情的玫瑰,频繁地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故事、诗歌与绘画中。十三世纪骑士文学的代表作《玫瑰传奇》,曾将骑士所爱恋的少女比作娇艳的玫瑰花蕾。

在欧洲,玫瑰甚至成为战争的名字。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六世》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代表分别在花园中采下一支红玫瑰和一支白玫瑰,以表示观点的对立,双方从此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夺位之战,这场战争就被称为“玫瑰战争”。战争最终以两个家族的和解、联姻结束,后来,新王朝以玫瑰为国花,以红白两色的玫瑰为徽章。

与玫瑰在文化史上被反复吟咏相对应,欧洲人栽培玫瑰的时间也很早。一般认为,最初的西方玫瑰有法国玫瑰、腓尼基玫瑰 、麝香玫瑰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反复杂交,到约瑟芬生活的时代,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育成了不少玫瑰名品,而且功能区分也比较明确,既有用于园林观赏的,也有用于提炼精油、制作果酱的。但是,对狂热的玫瑰迷们来说,这些品种,尤其是观赏型玫瑰,还存在一些让他们难以释怀的缺憾,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欧洲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之前,人们用法国玫瑰和麝香玫瑰杂交,曾经培育出一种“四季开玫瑰”,不过这个名字只是一种修辞,这个品种其实一年开两次花,在炎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都会停止生长。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欧洲玫瑰还都比较单调,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约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从在马尔梅松建起了玫瑰园,她就想方设法地搜集玫瑰品种。拿破仑第一帝国在全盛时期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为了讨好约瑟芬皇后,产自欧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马尔梅松。约瑟芬请来最好的“花匠”照顾她的玫瑰,并且努力培育新品种。当时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园中新培育出的玫瑰为荣。据说到1814年约瑟芬去世时,马尔梅松城堡的玫瑰园约有250个品种、3万株玫瑰。更加幸运的是,因为一位特殊人物的参与,我们今天能够非常直观地去感受约瑟芬玫瑰园的盛况。

在买下马尔梅松的前一年,约瑟芬开始与当时以手绘花卉见长、有“花之拉斐尔”美誉的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后的将近20年里,这位画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马尔梅松画玫瑰,最终集成了一套图谱,里面绘制了马尔梅松169种玫瑰的芳姿。雷杜德既是一位画艺高超的艺术家,又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在马尔梅松,他又得到机会与玫瑰育种家们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笔下的玫瑰,既纯净娇美又朴素写实,堪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后世称之为《玫瑰圣经》。

翻开《玫瑰圣经》,几乎可以发现在欧洲文化史中出现过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现时间很早、样貌接近野花的“法国玫瑰”“麝香玫瑰”,用于药疗的深红色“药剂师玫瑰”,红色花瓣镶着白边、象征“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合体的“约克与兰开斯特”玫瑰等。所有这些玫瑰,因为约瑟芬皇后的分外关注,都盛开在二百多年前的马尔梅松。这真是一场玫瑰的盛大聚会,集中了当时欧洲玫瑰的精华;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玫瑰基因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场聚会还迎来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客人――中国月季。

神秘的中国“玫瑰”

欧洲人概念中的玫瑰,其实是和蔷薇混淆在一起的。野生玫瑰本来就起源于某一种犬蔷薇(据说“犬蔷薇”是因为它的茎秆上有呈犬牙状的硬刺而得名),而在玫瑰的培育过程中,蔷薇又经常被作为砧木使用,二者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欧洲人并不把它们区别开来,而统称为“rose”。

而同一类型的花,在古代中国却被明确地区分为三种――玫瑰、月季、蔷薇。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红玫瑰》诗,就指出了三种花的不同:“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结业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杨万里的《红玫瑰》诗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人对于玫瑰这种植物最看重的一个特征――香气。《太平广记》中说玫瑰“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因为香味浓郁,中国古人开发出了玫瑰的各种用途,清代植物学专著《花镜》中说:“此花之用最广,因其香美;或作壁扇香囊,或作糖同乌梅捣烂,名为玫瑰酱。”在其它记载中,玫瑰还能制成有美白效果的玫瑰膏、浓缩饮料玫瑰露等等。

实用价值如此广泛的玫瑰花,在文人墨客那里却不那么走运。中国古代赞美花的诗歌浩如烟海,提到玫瑰的却少而又少。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的名花资源太过丰富,富贵者喜欢牡丹、丹桂的富丽,隐逸者喜爱梅花、兰花的清雅,遁世者欣赏莲花的一尘不染……而中国原生种的玫瑰,花型不大,比现在的一元钱硬币大不了多少,花色也比较单调,以紫红色为主,少量有粉色、白色的,跻身于群芳之中,实在不引人注目;更致命的是它的刺,玫瑰有个别名叫“刺客”,枝上细刺密布,令人望而生畏,不好接近。因为以上因素,玫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不受重视的。

蔷薇,花色比玫瑰丰富得多一些,也比玫瑰更常见,但是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玫瑰也差不多,它茂密的叶与繁盛的花,做园林中的树篱很合适,但也只适合做背景。

月季的情况好于上面两种花。目前最早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是明末王象晋的二如堂《群芳谱》(1621年):“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而“长春花”这个名字,又来自于它的一个特点――四季常开。在古人眼中,月季有玫瑰的香韵,有蔷薇的丰富色彩,花朵大、观赏性强,又能四时常开,在三种花中算是优点最多的了,不过其审美价值仍然不能与牡丹、兰花、梅花、山茶等等并列。真正改变中国月季命运的,是它的西方之行。

远来的“茶香”

18世纪末。中国。广州。

这里是之前中国唯一允许“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广州的西南郊有一个叫“花地”(又称花棣)的地方,有着悠久的花卉种植和交易历史,也是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园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实,花地在当时的世界园艺界也相当有名气。

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实现环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人对东方的好奇心,从单纯地关注丝绸、茶叶、香料、黄金等经济价值高昂的商品,逐渐生发出了对东方物种、特别是植物物种的兴趣。到18世纪末,来到广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军人、传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国搜罗奇花异草的热情。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从珠江口开往欧洲的“洋船”,在运载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同时,还带着从中国搜罗到的珍贵植物。这些植物之中,有几种特殊的月季,值得大书特书。

第一种,斯氏中国朱红,是目前记录中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深红色月季,1789年由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长带到欧洲。

第二种,柏氏中国粉,1752年到达瑞士。1759年传入英国。1798年传入法国。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这两种月季,最初到达的都不是法国。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搜集中国的植物物种最积极、影响也最大的是英国人。因为当时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如日中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园等大型园林的主人等,都有着搜集中国花卉的极大兴趣,很多中国传统的名花,比如牡丹、、山茶等等,都在这个时期被引入英国,中国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国的园林中落户的。因为月季和玫瑰、蔷薇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英国也叫它们“玫瑰”。

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称帝,英国多次组织欧洲其他国家结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间更是战火不断。不过,战火挡不住约瑟芬想获得东方“玫瑰”的热情。传说,因为约瑟芬皇后的魅力,从英国为她运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双方暂时停战,等船通过之后再继续开战。此说法无从考证,不过在拿破仑给约瑟芬的信中,的确提到过为她运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锁线的事,“从英格兰为你运来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园艺师”。在英国种植的中国月季,应该也是通过类似渠道到达马尔梅松的。

也有一种中国月季是由法国人直接从中国得到的,这就是中国绯红茶香月季,1809年法国人从广州花地苗圃获得,立即被送往马尔梅松。关于“茶香”还有一些有趣的传闻。据说为了方便运输、减少路途中的损耗,这些月季都被装在装茶叶的容器中,海运时间漫长,当到达法国的时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经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种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称为“茶香月季”。

这些来自东方的“玫瑰”,在马尔梅松与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们是玫瑰园最需要的珍贵的“外血”。玫瑰园中的育种家们,通过多种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种,据说还首次应用了人工授粉技术。

在雷杜德的《玫瑰圣经》里,有十几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们就是来自中国的月季,或者月季与欧洲玫瑰杂交的后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译名,因为欧洲人从中国获得的植物品种,往往会先运到他们在亚洲的中转站――印度种植一段时间,再由印度运往欧洲,所以这些品种一开始被误认为产自印度。

谢幕与开启

茶香月季被送到马尔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约瑟芬皇后在杜伊勒里宫宣读了自己的离婚书,离婚的理由是自己无法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拿破仑另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为他生下了继承人。拿破仑对约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将他们曾经的爱巢――马尔梅松送给她居住,每年给她300万法郎的巨额生活费,还经常出其不意地造访马尔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尔巴岛后不久,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城堡与世长辞,年仅51岁。1815年,拿破仑复辟失败,在被流放之前,他在马尔梅松住了一段时间。

十多年后,约瑟芬的后人卖掉了马尔梅松,园中的玫瑰也随之风流云散,不知所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尔梅松的玫瑰,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月季杂交的品种,无疑为后世的玫瑰育种提供了难得的资源和经验。

第4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照叶林不同于热带雨林

所谓照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森林之一。那里,冬天温暖,夏季炎热而潮湿;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7℃;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最多,冬季稍少,但无明显干旱,空气湿度较大。在这种气候下,照叶林树木冬天不落叶。由于空气湿度大,光照不强,叶片多面向光源,以便得到更多光照,所以被称为照叶林。

照叶林与热带雨林不同:照叶林的树木比较简单,没有热带雨林那种板状根,也不见叶片有滴水尖(热带雨林中的菩提树叶有很狭长的滴水尖,下大雨时,滴水尖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以免雨水滞留叶面);也不见茎干上开花的现象(热带雨林中的榕树都有茎花,波罗蜜的花果长在主干和大枝上);照叶林中虽然也有不少藤本植物,但极难见到大藤本,藤茎直径很小,不能爬到大树的树冠上去,多半在树下生长;另外,大树上的附生植物也很少。

植物学家调查发现,照叶林的树木多为樟科植物,如樟树、肉桂等,还有壳斗科,如栎属、青冈属、水青冈属(山毛榉属)等植物。山茶科和木兰科植物也很多,它们的叶片较大,特别是山茶叶上面发亮,有光泽(樟科和壳斗科植物也有这种情况),叶上面有厚蜡质层,能反射阳光。

此外,松杉类等裸子植物较多,也是照叶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裸子植物中最突出的是北美洲的红杉、粗榧、杉木等,它们的叶子扁平,有光泽,针叶在枝上排列成似被子植物的羽状复叶,枝与光线是垂直的。还有一类裸子植物树木,有鳞状针叶,整个枝子如一个长形叶子,且与光线垂直,像产于北美的北美香柏、异叶香柏等都如此。

我国照叶林世界第一

我国的照叶林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地方可超越长江),华东、华中以南地区皆在内,大致包括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四川盆地、浙江、贵州东南部等地。

该区域壳斗科植物最多,其次为樟科、木兰科植物,杂有松杉类裸子植物。除上述乔木外,还有杜鹃花科、茜草科、冬青科、大戟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等植物。

在这些林地中,亚热带林的特征非常明显,林下多蕨类植物,如湖南的马尾松林下多见蜈蚣草成片生长,有些地方竹子非常多。

我国的照叶林与日本南部的照叶林非常相似。

美国照叶林有“树王”

美国的照叶林多壳斗科植物,如栎属植物、美国山毛榉、大花玉兰及多种裸子植物;其中,红杉、巨杉最为突出,为世界最高大的树木。

巨杉有“世界爷”之称。红杉外观雄伟,最粗的红杉树,主干直径可达4米,在其主干上打洞,可行汽车。红杉是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过去分布较广,后来大部分毁于冰川,现仅存于美国加州离海岸不远的地方。

间断分布例证突出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栽有大花玉兰(又名洋玉兰)。大花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常绿,叶椭圆状,厚革质,有光泽。我国的大花玉兰自美国传入。

大花玉兰与我国的玉兰为同科同属植物,属于属的间断分布(部分种分布在亚洲,部分种分布在美洲),二者之间为太平洋所阻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学者分析认为,以前联系亚洲与美洲大陆的地方在今天的白令海峡处,亚洲的种可能通过该地(当时为陆地)分布到美洲去;后来,自令海峡处由陆地变成海洋后,美洲的种与亚洲的种隔绝,独立发展进化出了新种。二者虽然形态有所不同,但有着亲缘关系。

又如,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有两个种,一个种产于东亚,另一个种产于北美。前者被称为鹅掌楸,后者被称为北美鹅掌楸。二者虽极其相似,但叶和花有所差异。这也是属内两个种间断分布的典型例子。科学家将这两个种杂交,育出了新种,目前已在北京引种成功。

非洲大洋洲也有照叶林

非洲的照叶林主要分布在加那列群岛和马德拉群岛。那里的照叶林虽然面积不大,但树种典型,如樟科植物加那列丹桂树和印度鳄梨。林子下面有多种灌木,其叶多为革质。此外,还有藤本植物和藓类植物。

大洋洲的照叶林则比较特殊。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桉树林,种类多达数百种。其中,最高的桉树高达140米,远远超过美洲的巨杉。桉树叶较硬,生长方向大多并不面向阳光,而是与光线近乎平行,因此,树下透光多。这是由于叶子不与光线呈直角,可以减少被强烈阳光灼伤的机会。

除桉树外,澳大利亚照叶林中还有非常多的蕨类植物,如树蕨。豆科金合欢也较多。此外,还有稀存的木本菊科种类。

新西兰的照叶林多松柏类植物,以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最为著名。松柏类中有宽叶子的种类,被子植物中双子叶种类较多,有上百种,叶子全部为革质,有光泽,椭圆形,林下木本真蕨类植物较多。

地中海是个怪地方

亚热带植物是多样的。欧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地区极为特殊,那里的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有雨,人称为夏季干旱的亚热带气候,一年中降水量有400~600毫米,集中在冬天,夏天几乎完全不下雨。各地夏季气温有所不同,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28℃;冬天较暖,月均气温在5~12℃。日照充分,即使在多雨的冬季,晴天天数也不少。这就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在这种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下,形成了典型的地中海地区植物,如我们熟悉的油橄榄就源于地中海地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与油橄榄的生长分布区一致,所以,人们也称地中海气候为“油橄榄气候”。

因为气候干燥,这里的树木长得既不密,又不高;既没有附生植物,也几乎没有藤本植物,林下常绿灌木较多,生长茂密。此外,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很多,其中多有鳞茎、球茎和根状茎植物,这都是对干旱气候的适应结果。由于冬天比较温暖,这里的植物一般不落叶,只是叶子变得又硬又厚。这些地区植物的叶子全无光泽,呈暗灰色。叶面下的气孔都陷入叶子中,以免过多水分蒸腾,所以,即使到了旱季,植物也不会落叶。这种现象与照叶林的特征完全不同。

该地区植物还有许多特殊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退化变小;茎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因冬季较暖且多雨,许多树木无芽鳞(不必依靠芽鳞抗寒);不少植物能够分泌挥发油,使自身处在油蒸气的包围中,这样能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植物抗旱的本领真是很奇妙。

地中海的硬叶植物

由于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殊,那里有许多硬叶抗旱植物,它们分布在地中海的北岸和南岸。硬叶木本植物中的软木栎分布在地中海西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刺叶栎则分布于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

油橄榄又称齐墩果,为木樨科油橄榄属植

物,是著名的油料植物。

地中海地区还有针叶林分布,松树种类也不少,如松果松、阿列波松、黎巴嫩雪松,后者最为有名,是世界著名庭园植物之一。此外,地中海地区还有极多的硬叶灌丛,如大果黑钩叶(杜鹃花科)、夹竹桃等。

法国南部多矮灌木,如灌木栎,高不过1~2米;分枝多;叶片很硬,边缘有不整齐的硬刺;坚果有较长部分露于壳外,壳外有密密的毛;它被称为硬叶植物的典型代表。

在西班牙,生长着许多种薰衣草,其叶狭细,花为蓝紫色,小而多,金株有极浓香气,动物不敢啃食。

巴尔干半岛也生长着许多有刺的灌木,如豆科植物刺叶染料木。

此外,在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均有硬叶灌木植物,特别是非洲好望角地区,为天竺葵的原产地。

干荒漠檀物之奇

亚热带中有干荒漠,那里生长的植物十分奇特,主要是一些超旱生的灌木和半灌木植物。

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雨极少,年降水量不会超过250毫米,大多在150毫米以下,甚至有的只有几毫米;夏季高温,最热月平均气温达40℃,撒哈拉沙漠的最高气温可达69~74℃。

南非荒漠有许多特殊植物,如百岁叶(又称百岁兰),在南纬23。以北沿大西洋沿岸分布。此植物的树干可达4米,露于地表的部分仅有20厘米,有两个带状叶,叶长可达3米,叶子的寿命可达百年。

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短命菊,植株矮小,多分枝,为草本植物,有多个头状花序。当气候湿润时,这种植物的果实能快速发芽,长成植物,开花结果,其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干旱来临时,它会形成新的果实,落到地上,等待湿润季节的到来。

在非洲沙漠中的绿洲,有名叫海枣的植物生长,它属于棕榈科乔木,其果实可食。

美洲荒漠中,多仙人掌、仙人鞭、龙舌兰等多肉植物。

澳大利亚有盐质荒漠,金合欢、木麻黄和桉树生长其中。木麻黄,为乔木,枝条绿色,不见一叶,实际上,其叶小如鳞,人称“枝条树”。我国广东南部海岸引种了木麻黄,用以防风。又有黄万年青,此植物属百合科,形态奇异,其主干高约2~3米,干顶丛生密草状细长叶,人称“草树”。

阿拉伯荒漠中有“风滚草”。这种植物分枝多,花开于分枝叶腋,整个植株可团成一个圆球状,刮大风时,整株植物被连根拔起,随风滚动,一边滚,一边掉下果实,以此达到传播果实的目的。

亚热带檀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第5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神农架历来被视为人迹罕至的畏途,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却很早就有了人类的活动。相传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部落首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草采药,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寒;架木为坛,跨鹤升天。后人遂以神农架名其地。

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在现代考古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1989年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神农架发现了原始人类的早期石器数枚,估计有近200万年的历史。1996年,在神农架红坪地区,又发现了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这说明比神农氏更早的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探究历史,可以引经据典,但描述神农架之神,却无定义而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神农架,神秘、神奇,且美不胜收,充满了未解之谜。这一切,都与那条著名的纬度线相关。

神农架位于北纬31°15~31°37’之间,正处于著名的北纬30°线上。这条神秘的纬度上链接着一串串绚丽多彩、慑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谜,除了神农架的“野人’之谜,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诺亚方舟、死海等未解之谜都与这条纬度线关联着。或许可以这么说,北纬30°线是地球的出谜者,谜底可遇不可求。

神农架亦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神农架山脉沿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神农顶与最低点石柱河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同时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就相差3~4天。如此算来,2000多米的高差,季节就差出几个月了。因此神农架的气候也有“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的说法。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林区成为中国东西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就植物而言,海拔2300米以上为暗针叶林带,包括针叶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300~2700米)和暗针叶林带(海拔2700米以上);海拔1600~2300米为亮针叶落叶林带;海拔16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林区拥有维管束植物2600多种,苔藓200多种,低等植物中的真菌、粘菌734种,地衣187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二级保护植物有大果青杆、光叶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等16种:三级保护植物有秦岭冷杉等23种。动物则有高等动物两栖类34种、爬行类27种、兽类77种、鱼类35种、鸟类285种,已发现的低等动物有数百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等8种;二类保护动物有湖北毛冠鹿、林麝、猕猴等44种。白熊、白獐、白麂、白蛇等自化动物被国家列为受保护的珍稀动物。因此神农架也被誉为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和“物种基因库”。

神农架每年都会迎来众多科考队以及动植物学家对其进行考察、研究。当然,作为旅游景点,神农架也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因地理坏境所限,神农架至今没有高速公路,最佳路径是坐飞机或火车在宜昌中转。宜昌距神农架大约240多公里,驱车大约5个小时左右可达徒步探秘神农架的最佳集结地――木鱼镇。沿途群峰险峻,越靠近木鱼镇就越能感受到令人向往的那种美。尽管路途稍有艰难,但与心之所往的神农架美景与神秘相比,一切都不足挂齿了。

在木鱼镇稍作休整,准备前往此次探秘神农架的第一站――神农顶。据向导说,若能看到神农顶的日出,才算不枉来神农架。于是我们一行凌晨四点出发,驱车40分钟,来到被誉为华中第一峰,神农顶的脚下。

看起来运气相当不错,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这也是我第一次借着如此明亮的月光登山,终生难忘。

之所以被称为“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超出武当山1493.4米,峨眉山6.4米,华山1027.4米。神农顶山峰呈“金字塔”形,它是长江支流香溪河、神农溪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汉水支流南河、堵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深藏铁矿,怪石参差,难以行走。山体由自云质灰岩、砂岩、页岩及穿插其间的基性火山岩、角砾岩等组成,位于神农架东翼,形状定于燕山运动时期,而且从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至今,山体仍在不断抬升中。

神农顶年平均气温7.9℃,年均降水2500毫米,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越往上攀越感觉寒意渐浓,幸好本次探秘的顾问古清生老师提醒,否则没有羽绒服和帽子、手套的辅佐,恐是难以登顶了。

为了追赶日出的脚步,和向导一行竭尽全力终于在日出之前登顶成功。当时用寒风凛冽,白雪皑皑来形容神农顶一点也不为过。举目远眺,群山尽在脚下,“唯我独尊”的气势瞬间就把我给震撼住了。当太阳一点点从远山身处跃起,蓝天、轻雾、橙红色的一条线带慢慢升起,真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美。远处依稀可见长江汉水之缥缈雾带,山头似炊烟袅袅,真是心旷神怡啊。

作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东片的中心点,神农顶还分布着众多珍稀动植物。在箭竹丛里,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足迹,冷杉林间不时也可见白熊的踪影,草甸上苏门羚在觅食,幽径上麝獐在疾行,金丝猴成群结队,毛冠鹿奔逐嬉戏,铺地柏散发着阵阵幽香,红景天点缀着茫茫山野……

但略有遗憾的是,植物所见大多,动物却未见多少。向导说:“下次有机会带上帐篷,夜宿神农顶,或许就可化解遗撼了。与星月为伴,没准金丝猴、白熊、苏门羚、毛冠鹿及奇异动物就会来和你做伴了。”听罢此言,我心想若真如此,看来是要先培养一些胆量的。

天色渐亮,走下神农顶,沿途秋色正浓,美得没话说。“有没有体力再去神农谷?”看着向导坚毅的眼神,我捶了捶微徽发酸的双腿,“走着!”

神农谷可以说是观赏神农云海和峡谷的绝佳地点。天气晴朗的时候能够观赏到山谷中明显的喀斯特石林地貌。这里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奇云叠谷。

神农谷的云海景观可以与黄山云海相媲美,风景壮阔,美不胜收,因此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风景垭”。

神农架以“垭”命名的地方诸多,如太子垭、风景

来神农架之前,有朋友说,若找不见“野人”,那野生金丝猴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定要看到它。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神农架是我国金丝猴分布

的最东端,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应该算是川金丝猴的亚种(变种)。

野生金丝猴的警惕性超强,人类几乎不可能与其近距离接触到,但在神农架的大龙潭,与野生金丝猴亲密接触终于得以实现。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2007年1月28日被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2005年冬季,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试验取得成功,至此人类终于可与金丝猴进行亲密接触,“融入”金丝猴社会内部。据说当时一只雄猴在万分饥饿之时吃了一口科研人员有意丢下的苹果,感觉还不错,接下来整个猴群家族就都过来吃人工投喂的食物了。这个后来被称作“大胆”的雄猴也为人类与金丝猴紧密接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呢。

现在在神农架观看金丝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20年前。很多专家们都不承认神农架有这种金丝猴的存在。直到1976年中国科学院派出野人考察队员对神农架“野人”进行全面考察时,意外发现的了金丝猴,这件事才最终尘埃落定。

金丝猴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经生存了150万年,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被国际动物学界所确认,直到20年前才确认神农架存在着金丝猴,由此可见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是多么有限,还有无数的奥秘需要着我们去探索。就像神农架的金丝猴一样,虽然被称为国宝,家喻户晓,但是对于金丝猴我们还有许多谜底要去解开。

在金丝猴部落里,家庭是组成部落的重要成分,它们的成员为一只猴爸爸、一个以上的猴妈妈和所有的猴子闺女以及3岁以下的猴儿子。当猴儿子到3至4岁,雄或特征日趋明显时,猴爸爸就会将它逐出家庭。

金丝猴家庭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所以一只雄猴可以凭借它体格的强壮击败对手而获得多个妻妾,成为一家之长。但金丝猴家庭的组成也是有“贫富分化的”;优秀的雄猴家长拥有妻妾多的达十数个;而最小的金丝猴家庭,则只有一夫一妻加一个仔猴。

除了金丝猴家庭外,金丝猴部落还有一个特殊的队伍――全雄单元。顾名思义,全雄单元就是全部由雄性猴组成。雄猴成员由被年轻雄猴打败的前老雄猴家长、没有获取过家长地位的老雄猴、尚未夺取家长地位的成年雄猴,亚成年雄猴和初被家长逐出家门的小雄猴共同组成。他们在金丝猴部落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都是社会地位最低的。它们必须在食物源最差的地方觅食,在部落栖息地最差和最危险的地方栖息,并担任警卫全部落的重要责任。遭遇敌兽来袭,它们又必须挺身而出,与来敌厮杀格斗,保卫部落中的雌猴与幼猴安全逃离险境。

事实上这些单身猴子组成全雄单元有着三大任务:其一是培训小猴。使它们成为未来的雄猴家长;其二是觅食、栖息和迁徙时担任警卫;最后是部落的迁徒和防卫行动的指挥调度。在金丝猴家族里,做个单身主义猴可真不容易。

其实,金丝猴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精灵,它们人情味十足。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父母对子女关怀备至,睡觉时,长者将幼儿搂在怀里,父亲则护卫在一旁;迁徙时母亲总是将幼儿背着抱着,或带在身边;子女遇到袭击,父母拼死相救,兄妹们互相关照。据说,考察队员们曾数次在野兽的嘴里救下过受伤的金丝猴,看到队员们为伤猴包扎伤口,灌糖水、喂苹果的’隋景,金丝猴全家都会流下热泪。

大龙潭的金丝猴全部为野生,但或许了解金丝猴习性的人会有疑问,野生金丝猴是过着迁徙生活的,可这里的金丝猴为什么会一直居住在这里呢?其宴,能够常年在大龙潭看到金丝猴群,是与这里工作人员的付出离不开的。为了观察和研究金丝猴,工作人员会定期在金丝猴活动范围内投放食物,吸引金丝猴前来。目前在大龙潭的是一个88只金丝猴组成部落,它们生活在相对固定的活动循环圈内。

说到金丝猴的迁徙活动,在神农架山冈上绵延无尽的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中,真正的森林漫步者是金丝猴。金丝猴的迁徙堪称是在路上的游戏,它们常规迁徙以每天1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在迁徙过程中,金丝猴仍以家庭为单位,松散地结队前行,它们的队伍可能上抵山脊,下接山谷,边走边吃边玩,间或要睡一会儿。除非受到外来天敌的威胁,或人类干扰,它们一天可向前狂奔十几公里。但在天敌过去,险情消除,金丝猴们又会开始悠闲的漫步生活。

天生桥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发源于老君山的黄岩河流经此地,经过亿万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溶蚀,形成一岩溶性天生穿洞,呈葫芦状,高约17米,河水穿洞下泻,使黄岩河两岸一桥横贯东西,呈现出“天桥飞渡”的景象。

这里有风情万种的飞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桥、险峻扼要的石壁栈道、文人墨客修养创作的一水寨、独具匠心的水车作坊,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这里沿袭了山民们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这在神农架以外的其他地方是难以见到的。

天生桥区域有“一水桥”“天生桥”“退思桥”“观音桥”“七夕桥”等五座桥,桥上桥下都蔚为壮观。其中个人认为“岩隙飞瀑”最为震撼。它是地表水下沉后,再从高大岩壁上的岩隙中激飞而出,水雾氤氲浮动,如梦如幻,展现出万种风情。在晴好的天气,阳光与水雾密切合作,时常会展现出漂亮的彩虹。

沿栈道向上。“远山人家”的小屋依然如当年一般。在《左传・昭公四年》中隐士被称为山人墨客,隐居之地称为山中,隐士自称山谷臣或山人,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自称山囚,隐士的便帽称为山巾,隐士之妻称为山妻。也相传曾有野人在此居住过。

继续前行,呈现在眼前是幽静的原始次生林,“曲径通幽”的意境展露无遗。沿途是一段长百余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枝叶四季常绿,浓荫茂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名贵的兰花在这里随处可见,置身其间,畅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悠远。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句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大概也就是这种意境吧。在这里,我们会不时听到各种悦耳的鸟鸣声,和着潺潺流水声、风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天籁之音的美妙。

走出天生桥,驱车约20分钟到达官门山峡谷。按此次探秘神农架采访顾问古清生先生所说,官门山峡谷见证着地球生物进化,十亿年前这里还是苍海,现在有2400种植物聚集在长峡中。

古清生就住在官门山上的一间老房子里,他在这里种茶、种菜、养蜂,身为作家的他曾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对野外生活有着天生的感情,所以几年前受

邀来神农架撰写文章、采风时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里。在神农架林区领导的支持下,他在这里展开了诸多项科普研究并在专项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说他是撰写神农架生态文化作家第一人一点也不为过。

古清生极其推崇自然养生。他说,只有回归自然,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在神农架能给人以至少三个还原的矫正,即视觉、嗅觉和听觉的还原。看到的颜色是纯粹的绿色,闻到的气息是真正属于大自然的,听觉上也是悦耳清澈的虫鸣鸟叫。

他目前种植的所有食物皆为纯有机,并且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略有节余也会售卖一些作为种植和养殖资金,毕竟纯有机的食物在种植上成本高得惊人。

就连神农架当地人都说,古清生卖的茶叶一万元一斤,野生蜂蜜一千元一斤,但确宴物有所值。古清生自己也说:“我种的、养的食物并不是以挣钱为目的,这就像玩收藏的人往往需要以藏养藏一样,我研究植物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来源于此。摊掉成本,反正价格就这么高,其他人也不要有异议,因为你觉得值得就买,觉得不值别买就是了。”

第6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先有峡而后有行者。早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探险家洛克和英国植物学家沃德就曾深入滇西北澜沧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和虎跳峡等地考察,对这三条峡谷的人文自然景观有详尽著述。百年来,尽管这几条峡谷已蜚声世界,但对外界而言,横断山脉崎岖地形导致的交通不便,依然使这些峡谷的面容若隐若现,倍感神秘。即便到旅游业如火如荼的今天,号称世界第三大峡谷的怒江大峡谷,每年到达的游客也远远无法与数百公里外地虎跳峡相提并论,遑论云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下的澜沧江大峡谷?论深度、长度,人文自然景观密集程度等,澜沧江大峡谷丝毫不逊色于怒江大峡谷,而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至于同样地处滇西的秀美峡谷――香格里拉大峡谷,更坐拥绝美雪峰森林溪流而超然物外,俨然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期待更多人去找寻心中的香格里拉。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事实上,作为山脉的海洋,云南的大小峡谷数量,算下来不知得几座卢沟桥的狮子。眼光从滇西北移开,一样能发现与众不同的若干奇美峡谷,例如,川滇交界的云南昭通,地处云贵高原北缘,金沙江、牛栏江、横江等几条江河的肆意切割,同样成就了壮美的千里大峡谷。

在云南旅行,无论目的地选择在哪里,都避不开峡谷,峡谷本身就是目的地。想听傈僳族赞美诗看石月亮得去怒江大峡谷,要感受金沙江的雷霆万钧得去虎跳峡,想呼吸最清澈的空气和仰望最蓝的天空得去香格里拉大峡谷,欲体验名山巨川的苍凉壮阔之美得去澜沧江大峡谷,要追寻神秘的人悬棺文化得去昭通千里大峡谷。每一道深邃的峡谷,都有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等你背上背包,去做一个峡客,行走于峡谷,或许你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侠客一般,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我自己的“世外桃源库”里面,就有若干个香格里拉,而巴拉格宗,是这些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大峡谷里,进去与出来,都有如梦幻。

消失的地平线 香格里拉大峡谷

山脉与峡谷,从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影随形。与那些动辄“世界级”的大型“凹槽”相比,香格里拉大峡谷其实只能算袖珍峡谷,事实上它是滇西北一个小型峡谷群的总称。包括碧让峡谷,巴拉格宗峡谷、木鲁峡谷等长约数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的绝美山谷。海拔5545米,终年积雪的巴拉格宗雪山是整个峡谷的最高点,而峡谷最低点海拔却不足3000米。在这条峡谷深处,滇西北最清澈河流的翁水河、格咱河,川流不息。

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

据说碧让峡谷地形地貌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著《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描述香格里拉峡谷如出一辙,惊人相似。而且,更据说,峡谷两侧,分别有“香格”和“里拉”两个村庄。

《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从诞生开始,其描绘的场景就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心目中完美无缺世外桃源的象征。无数人背包旅行,深入偏荒之地,只为寻找心目中的香格里拉。然而真正的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从来都是一个引发争议的命题。寻找的结果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

我自己的“世外桃源库”里面,就有若干个香格里拉,而巴拉格宗,是这些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八年前,非典肆虐时,正值各种隔离,各种限制出行,旅游业顿时凋敝。我反其道而行之,独自背上背包悄然逃出昆明,前往巴拉格宗。巴拉格宗,有人介绍说是世界上罕见的金字塔型山峰,当时还是处女峰,即便不能登顶,行走在那些雪山、森林、溪流汇聚的大美之地,也会有别样心情。当时我还不知,要见到那座山峰,我必须要经过的,正是被后来命名为“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各种大小峡谷。

10月的香格里拉,勉强还算深秋,但早晚空气已经相当凉肺,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均已积雪。从香格里拉转车继续向四川乡城方向前进,不超过一个小时,听见咆哮的溪流伴随,就算正式进入了香格里拉大峡谷的部分。这条咆哮的溪流,人称“格咱河”。格咱河是金沙江根本不起眼的支流,但就是这条河,与翁水河一起,共同切割出了深达3000米的大峡谷。格咱河两岸,零星分布着少数的村落,这些村落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典型藏式房屋特有的大型柱子,又据说,康巴地区藏民的富裕程度如何,可以看看柱子的粗细程度。在上格咱,有几家的大柱子目测有故宫太和殿中柱的两根那么粗。

这样的柱子,暗示了一个事实:香格里拉大峡谷地区,依然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这些森林围绕在峡谷两侧,正在进行深秋作业,层林尽染,成就一幅超级水墨大画。眼光再抬高点,就可以看见周边白雪皑皑的雪山巍然耸立。

格咱河往北的道路,崎岖不堪,阴凉处,霜厚如雪。一些挺着大肚子的牛被戴着皮帽的伙子赶着,不时在路上出现,喇叭声不起作用,倒是伙子一转身,通常是鼻梁高耸的藏族帅哥。

大峡谷区域,分别夹着深浅不一的深邃山谷。不多见的人间烟火,都躲在相对温暖的峡谷深处。我在下格咱一个小村吃了个午饭,顺便和老板娘聊了个天。老板娘年届40,慈眉善目,一个人身兼馆子老板、小工、大厨等角色,她说她依然单身,今年前偶然来到这里,不想再走,遂决定开个小馆子住下。山路上嗖地一下过去了几辆面包车,直奔垭口而去。这些载客的小面包,拉着识货的旅行者,孤零零的小店窗外,碧空如洗,蓝得不知所以。

碧让峡谷

我也去了碧让峡谷,但途中被几个穿白大褂的拦住,拿喷雾器对着我喷了一头一脸的药水。非典虽然可怕,但除了喷喷药水,基本上所有能到达的景区,都游客稀少,几乎变成我的私人专属――听起来有点孤独,但在香格里拉峡谷深处,这样的旅行,却符合了消失的地平线所揭示的意境。在碧让峡谷深处,终年难见阳光,一条小河,硬从石灰岩山体中切割出了一道地球的疤痕,壁立千仞,宽不足10米,有些路段遭受水淹,要骑马通过。奇怪的是,在这海拔3000米的地区走走停停,汗流浃背,却没有高反的任何意思,原因由当地人解释:香格里拉大峡谷到处是无边无际的大森林,也就是城市人说的“天然大氧吧”,一般人想高反都难。牵马师傅说,碧让峡谷尽头,就是巴拉格宗雪山,但也要经过一大片原始森林,很少有人能穿过整个峡谷,根本没有路。

出峡谷时已近黄昏,我最终还是没能看到巴拉格宗雪山,但我已接近。这一天我走的路线,都已与巴拉格宗有关。据打听,有另外一条线路,稍微往西,可以直接进入巴拉格宗雪山脚下。那片溪谷更为广阔。但仍然不通汽车。那种地方,只能等下次,来一次透彻的徒步才能解决问题。

天色已晚,这条原本就车辆稀疏的道路上,定点的班车是肯定指望不上了。站在路边等了一会儿,吃了些东西,正在东张西望,突然一辆面包车急刹靠边停住,司机示意我上车。二话不说提包就上,发现面包车走的却是返回香格里拉方向,心下一慌,与司机交流,发烟,他却一言不发。这名帅到爆的司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墨镜,一路带我狂奔100公里,多次试图搭讪却发现他完全不懂汉语,天黑到达香格里拉,星空闪耀,我掏出一笔路费给这名康巴帅哥,却被一把推开,一把油门,他消失在夜色深处。多年后想起这一段,都觉得完全不可思议。在香格里拉大峡谷里,进去与出来,都有如梦幻。

推介线路:徒步穿越巴拉格宗大峡谷,徒步乃当牧场。 香格里拉大峡谷风景区以其原始的自然生态,雄奇险峻、清秀幽深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神秘的藏民族风情被中外探险家称为“奇峡”。5月、10月天晴少雨雪,是饱览峡谷风光的最佳季节,巴拉格宗景点甚多,山顶是雪峰冰川、冰蚀湖泊;山腰有原始森林;山脚却是酷似热带非洲的河谷景观。香格里拉宾馆酒店林立,从五星级的仁安悦榕庄到古城内的藏式家庭客栈应有尽有,即使是旺季也完全不用担心住宿问题,牦牛干巴、奶渣、松茸等藏式美食则能带给人香格里拉的独特味道。

对面是拔江而起,直上云天的玉龙雪山,背后是葱葱郁郁的哈巴雪山。阳光照进了峡谷,两岸的山崖益发显得雄壮。峡谷中阵阵强烈的风,带着金沙江的水气和远远的中虎跳的水声。一切是那么写意、和谐、自然。

东方第一峡谷 虎跳峡

虎跳峡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峡谷之一,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香格里拉县之间,峡谷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金沙江从中流过,垂直高差达3790米。峡谷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公路贯通全峡,公路上方还有一条步行小路长约25公里。游虎跳峡有两种选择:一种可借助汽车游看重点,省力快捷;另一种则是徒步穿越,身体力行的品味虎跳峡之美。

初遇虎跳峡

1991年的夏天,同学到丽江旅游,一致决定徒步穿越虎跳峡。一开始走的土路还很宽,随着江面的变窄路也开始变窄,当金沙江在脚下几百米奔腾而去的时候,路也大约只有1米多宽了。前行大约20分钟就到了虎跳石。手脚并用下到江边,在隆隆的水声中看着虎跳石发呆。汹涌而下的江水正面拍击到虎跳石总会溅起四五米高的浪花,贴近岸边的江水则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飞快往下游窜去。大伙儿比比划划测量了对岸到虎跳石的距离,一致认为老虎不尽力的话,应该是直接跳到金沙江里了,只是不知道如果它能从大具上岸的话,还会不会再来跳一次。

在江边吃了带来的馒头,喝饱水后,又手脚并用地爬到小路上,继续向中虎跳行去。这时又遇到一队马帮,带来一个不幸的消息,中虎跳一带道路被水冲毁了,不能通过。这条被列入世界经典的徒步线路,就这样被我们半途而废。后来看着各种攻略里写到在halfway独一无二的露台上吃着麦面饼蘸蜂蜜,喝着啤酒,并且大声感叹“人生还是美好滴!”,心里不由得阵阵抽搐,我们当时的水壶里为什么不是啤酒呢,虽然馒头也很好吃。

再遇虎跳峡

20年后再次来到虎跳峡,从玉龙县大具入峡,反向完成了穿越。虽然现在很好的公路已经顺畅地贯通整个峡谷了,但徒步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下船后经过一段长长的、岖崎的山路从金沙江边走上悬崖,这是第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江面到悬崖顶有二三百米的垂直高度。一口气走了五六公里后到了永胜村。在这里小小休息了一阵,吃了点干粮,补充了水后继续往前。

走了一个小时,到了“一线天”,所谓“一线天”,就是“望天一条线,看地一条沟”, 两岸悬崖林立,远远地可以听见中虎跳那轰隆隆的巨响。到达中虎跳,只见奔腾的金沙江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带着远古雪山凛凛的寒风,带着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压迫下的怒吼声,向我们迎面扑来,在峡谷中激起冲天的巨浪。曾经看到过介绍,中虎跳巨浪的峰谷有达到22米高。

因为好久没这样走过,也不想只是赶路,我们最大的心愿还是看风景,看原来没到过的地方,看跟原来不一样的地方。一路慢慢悠悠,天色昏暗时,我们赶到了中峡旅店(Tinas)。虎跳峡这条线路上老外比中国人多。我们回去喝啤酒数星星,听着天南海北的背包客们或吹嘘或交流,然后洗洗脚睡了。

第二天,决定走哈巴小路(也叫高路),中峡旅店(tina’s)到中途客栈(halfway)有8公里。先是大约3公里的上坡路,乱石陡坡,途中的英文路标明显,电线杆处是这条路的转折点,也是个风口,接下来的一段路虽然平,但是呼呼地风很大,质量轻的或是有恐高症的估计要爬过去,呵呵,因为下边是不见底的峡谷。后面的坡路比较和缓,过了一个弯,经过两个瀑布,北面的哈巴雪山清晰可见。

终于到了halfway,我们搬了几张长背木椅,手捧一杯清茶,坐在客栈的平台上看风景。对面是拔江而起,直上云天的玉龙雪山,背后是葱葱郁郁的哈巴雪山。阳光照进了峡谷,两岸的山崖益发显得雄壮。峡谷中阵阵强烈的风,带着金沙江的水气和远远的中虎跳的水声。一切是那么写意、和谐、自然。

走过18公里山路,翻过著名的28道拐,没树遮光超晒,但全程最美的景就在这一段。至于虎跳石,现在都修了楼梯下去了,再也没有原来的感觉。下午5点,站在虎跳峡镇的桥头上,两天的穿越终于结束了。

推荐线路:从丽江乘车到虎跳峡镇(桥头),徒步桥头――上虎跳――走40分钟小路到纳西雅阁(住宿)――28道拐――茶马客栈――half way――tina's――张老师家(住宿)――中虎跳――一线天――核桃园――新渡口过江――停车场坐车回丽江。轻松地走的话,共需要两天半的时间,走得快的话只要两天时间。在玉龙县还有一条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徒步线路,就是从宝山石头城经“革囊渡江”的奉科到达泸沽湖,一般需徒步4天。

游览虎跳峡四季皆宜,如果夏季进入峡谷,景色最为苍翠壮观,但山体容易有落石,需注意安全。

虎跳峡徒步住宿推荐:

纳西雅阁NAXIFAMILY:环境最美的旅店――在院子里就可眺望玉龙雪山的多座雪峰

中途客栈HALFWAY:进口驴子最多的旅店――在老外中名气很大

中峡旅店TINA’S:国产驴子最多的旅店――交通方便,据说土鸡汤好吃

山泉旅社SHANQUAN:最有浪漫故事的旅店――残疾人夏山泉和澳洲姑娘玛佳的爱情和婚姻曾经轰动一时

山白脸旅馆WOODY:峡谷中年代最久的旅店――开业于1983年

雪花旅馆SNOWFLAKE:饮食价格最便宜的旅店

错过巴迪洛义洛通的高山湖群,可以弯曲视线的高山牧场,随云块滚动的高山杜鹃,弥漫深邃的兰花,以及一大群一大群树花飘摇的高大林团,以及梳着天真发辫的星空,以及安详的蓝天和耀眼的流云。

“雪山之神”的居所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不管再怎么羞于使用“最美的”这类词汇,身临澜沧江大峡谷,无论如何,美字总会不断无法吝啬,不仅风光,还有风情,以及其他无法言说的美妙。说起澜沧江大峡谷,至少有广义和狭义两说。广义的澜沧江大峡谷,指由穿行于横断山脉中的整个澜沧江干流,江西侧为他念他翁山()―怒山(云南)系列以及南延部分,江东侧为达玛拉山()―芒康山(旧称宁静山,)―云岭(云南境内)系列以及南延部分如无量山。就云南省内来说,除下游部分江段外,几乎都包含于其中。

狭义的澜沧江大峡谷,也叫梅里大峡谷,位于德钦县境内,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长150公里,是云南高差最大的地带。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西岸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高达5460米。峡谷最大高差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谷深而长,江流湍急,冬天清澈流急,夏季混浊澎湃。

弹石路

溯澜沧江而上,从功果桥到白济汛,不时就会遇上搪石路,意思是石块铺设的路面。在云南,搪石路也叫弹石路,其中幽默的意思,起码有两层:路面不平,行车蹦跳;碎石块经常被车轮蹦起。

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云南开始有搪石路,比如“滇缅公路”的路面。石块通常比拳头稍大,说它规则,它又形状不一;你说它不规则,它还差不多大小。石块材质不等,硬度够了就可以。铺设的时候,先在路面上铺上粗沙石,把石尽量平整地一块接一块地码齐垒紧,石间的缝隙,以沙石填塞并轧实。搪石路山区多见:材料多,运输近,不需要大型设备。比较费工。弹石路好过沙石路,不扬灰,也比较平整,较好的路面,时速可以开到六七十公里。如果遇上蛇绿岩等岩石铺就的搪石路,恰好还有点小雨,有乱玉铺地的感受。

滇犬吠车

蜀犬吠日,粤犬吠雪,连都有俚语“狗咬汽车不懂科学”,滇犬没有点贡献,好像说不过去。前几年在澜沧江峡谷行车,路边开始还走得好好的各种狗,突然就会对着汽车前扑后追猛冲过来,有的连叫一声的预警也没有,闷头高速突袭汽车。攻击距离之近,隔玻璃窗,都可以看清楚狗鼻子上的愤怒皱。所幸通常有惊无险。

还是那个老毛病――少见多怪,那几年该路段车辆实在太少,起码大半天才有一次会车机会。如此一来,不仅觉得蜀犬吠日粤犬吠雪可信,续上个滇犬吠车,感觉应该不错,这两年路上已经车来车往,各种狗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叶枝古镇

2006年路过叶枝,停车四下转了转,土司家“三江司令府”大门紧闭没有人,不在逢五逢十的“街天”,街上的事物匆匆几眼就看下来,便找了家开在高大老旧房子里面的饭铺看菜,提前准备午饭。一位身材高大面相朴实的妇女,向我们推荐了炖土鸡,说土锅火塘慢慢烀出来味道才要得,你们去转上两三个钟头回来,差不多些就好。

土鸡上桌,香气难挡,吃上一嘴却咸了,喝一口汤更是奇咸难耐。看来叶枝这个历史上“盐巴”的集散地,用起盐来实在过于奢侈。请店家回锅添水,无奈盐分已经深入骨肉不可逆返,咬牙切齿奋战一阵,仅仅下去半只。说来奇怪,残余部分打包带到德钦飞来寺,天气一冷加上奔波一天电解质消耗巨大,炭火烤来一吃,居然异常美味,甚至感觉盐分也正好合适。

2009年10月,独自重返叶枝,街上仔细寻找当年饭铺,却不见踪影。问了问路人才知道,街面的老房子,基本已经拆除重建成砖混结构,贴上了“马赛克”,我眼前的餐馆,就是当年饭铺2.0升级版。进门看菜,才扫了一眼小苦菜,“小姑娘”便复读机那样脱口而出:小苦菜煮汤,不放油盐打个蘸水?恍若已经穿越回到昆明附近。

餐馆楼上兼营小旅馆,干脆就吃住一体。我太阳高升出门,落山以前回来,其间步行爬山窜寨,吃的是早晚饭。早饭尤其要紧,需要支撑七八个小时的消耗,通常重油大荤的菜,要吃上个把小时。一天早饭间,突然就好奇心发作,再次请老板娘,早早炖上只土鸡,约定晚间从同乐傈僳寨子回来再吃。

到“同乐”不必大路,只消顺着灌溉水渠走即可,又直又近也好走,路上还有些稀奇可看。那几天正收“谷子”,见村民用老式“谷槽”田边打谷子脱粒,走过去打算按一张,人家一瓶“大麦酒”,就已经递到鼻子底下,惊出我一个落地不稳动作。田间不时可见籽粒团结的“小米菜”即苋菜,红苋、五彩苋都有。维西一带,兴用苋菜籽打成“苋米粑粑”,煎出来皮脆里糯。路过村子,核桃、辣椒、花椒等物产,晒满空地。

走到高处,稻田变麦田,也是黄熟将收。再往高处,接近同乐寨,成熟的苞谷以外,绿叶紫茎的荞子,正大肆张扬着白花招蜂引蝶。同乐寨下方的清澈溪水边,有几间木制水碾房,以及一片贮粮房,散放的黑毛猪黑山羊,在那里钻来窜去,吃食越溪饮水。其实山路上,不时就会遇上放猪、放羊的妇女和娃娃,无奈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还在镇上的时候,我特意问过摆肉摊的老爹,他说叶枝地方,放养土猪肉和圈养“洋猪”肉一个价钱,大概是因为饲料要花钱,而劳动力基本算不得什么钱。

那晚从同乐傈僳寨子回来,一锅土鸡烀到酥烂,盐分只稍稍感觉出有一点。同时上来的,还有一碗蘸水。叶枝这两年的变化,在我看来,不仅仅是“马赛克”,还有小苦菜,以及盐分。

错过茨中葡萄酒

早在距离茨中90公里以远的白济迅,我已经幻想着茨中葡萄酒,幻想着在峡谷清凉的空气中,阳光透过树叶跳着艳丽的舞蹈,大群葡萄酒已经脱掉外衣,散布着诱人的气息。我们小口小口喝下冰凉的红色酒液,呵气为雾,等待温暖滚过胸腹,性感如太阳的肆意抚摩。

实际上,茨中这个峡谷中的村庄,最引人注意的是茨中教堂。朋友曾经不下一次告诉我,茨中出上好的红葡萄酒,十几块钱一斤。从此,茨中在我的心目中,就是红葡萄酒色的一条吻痕,在遥远的澜沧江峡谷里,冰雪芬芳。许多微风沉醉的晚上,我的喉结上上下下,为茨中这个未曾谋面的地方而滚动,为传说中的葡萄酒动荡不安。

车过巴迪,峡谷突然收敛,岩石凌厉,草木稀少,江水竟然蔚蓝,江面上空经幡飞扬,那凄厉的信仰,悠悠凌驾于蔚蓝之上。我们仿佛被催眠,闷头行路,直出燕门,去往云岭。

我们还错过巴迪洛义洛通的高山湖群,可以弯曲视线的高山牧场,随云块滚动的高山杜鹃,弥漫深邃的兰花,以及一大群一大群树花飘摇的高大林团,以及梳着天真发辫的星空,以及安详的蓝天和耀眼的流云。也好,茨中红葡萄酒的芬芳,依旧可以停在白日梦里。

推介线路:昆明―香格里拉―德钦,全程大概需七八天,大峡谷中必去的景点有飞来寺、明永、雨崩村等。 5月、10月是进入梅里大峡谷的最佳季节,只有这两个月可以看到梅里雪山的主峰。到雨崩村最好徒步,在大峡谷中感受绝妙的风景。飞来寺有很多客栈,可以在露台上喝着咖啡、茶,看着梅里雪山和整个大峡谷,非常享受;明永村可以骑马上卡瓦格博的冰川;雨崩号称云南最美的村庄,“天堂在左,雨崩在右”绝对名不虚传。梅里大峡谷中多数为藏区,酥油茶、糌粑不可不尝,如到藏家做客,切记要尊敬藏族的。

深谷中的怒江,不断克服着一座座石门、隘谷、峭壁的封锁,而一道道险滩,更激起了怒江惊天动地的怒吼。一个“怒”字,更好地体现了这条大江的性格特征。

人神共居的地方 怒江大峡谷

怒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里最神秘的一条大江,夹峙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千百年来因为交通闭塞而难以进入,留下种种神秘的传说而让人望而生畏。广义上的怒江大峡谷绵延两千多公里,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发源到云南省龙陵县的老卡流出国境,几乎全部都是在峡谷中流淌。而狭义的是指从察隅县的察瓦龙至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长达300多公里的峡谷段。怒江大峡谷平均谷深在2000米以上,最大谷深在滇藏交界处的高黎贡山主峰海拔5128米的嘎阿嘎普峰脚下,江面海拔1650米,高差达3478米。深谷中的怒江,不断克服着一座座石门、隘谷、峭壁的封锁,而一道道险滩,更激起了怒江惊天动地的怒吼。一个“怒”字,更好地体现了这条大江的性格特征。

福音谷

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以前外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在这个远离西方基督的偏僻所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却在不同的民族中都占有主要地位,这是颇值得玩味的文化地理现象。早在1902年,来自法国的传教士决心要跨过碧罗雪山,向深山里的百姓传递上帝的福音。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偏僻的地方能吸引这么多传教士进入,或许他们是受了神的感召?或许神只是更愿意眷恋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土地?于是,这里便成了是福音谷。在这里,人们住着简陋的房屋,却把教堂建成最好的房子。在礼拜的日子,人们换上干净的衣服,背着厚厚的傈僳文《圣经》和《颂主歌曲集》,顾不得洗净脚上的泥土,从四面八方涌向教堂……

沿着传教士的脚步,翻越了碧罗雪山,当“神深爱世人”的大字出现在面前时,落日恰好西斜。我放下背包,独自抱膝倚在老姆登教堂的白墙红瓦下,面向对面峰峦叠嶂的高黎贡山,仿似是要把其刻入脑海般静静仰望良久。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愿做老姆登的一条狗。敢发出如此豪言,莫非是水泥森林中的落荒逃难者?一日徒步20余公里,累得筋疲力尽,当“神深爱世人”的十字架在我面前豁然开朗,终于恍然大悟了,做一只慵懒的、在山顶教堂打瞌睡的小狗,在此刻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老姆登教堂据说是怒江峡谷中最大、最好的教堂,它可以容纳500人,对一个乡村而言确实够大了,但要说好就有些勉强。青砖墙、红漆圆拱木窗、白铁皮屋顶、长条凳……基本就是乡村大礼堂的水平。没有哥特式的尖塔,没有高升的穹顶,没有万花筒般的玻璃彩窗,没有管风琴、钢琴之类的乐器,内墙上的红十字是用红纸剪贴上去的……全然没有想象中欧洲大教堂的奢华,是极简主义的教堂,怒江大峡谷里的教堂都是这样,它只是信仰、聚会的地方,和情调、建筑艺术什么的没有关系,唯其如此,更加彰显信仰的真纯、赞美诗的动人。

旁边的知子罗曾经是大峡谷的首府,但已是遥远的记忆。城市废弃了,喧嚣之后留下的是宁静。到了夜里,《哈里路亚》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村民们的脸上看不到悲苦、厌倦、猥琐或愚钝,相反,却是满面春风、神采飞扬。他们是明朗的、闲静、纯真的、优雅的、美丽的,在这些男女农民用未经训练的声带的最强音唱出的结构宏伟、音色辉煌的圣歌与赞美诗中,在这个充满福音的峡谷里,尽享那来自天上圣洁无比的爱!

丙中洛

我溯怒江北上,期待与“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在收获季节的一场邂逅。翻滚的金黄麦浪是沿途最动人的色彩,蓝天白云下挥舞着镰刀的,弯腰捡拾稻穗的人们,满脑子浮现的是梵高或是米勒的油画。生活在都市、生活在喧嚣,渴望上路,脚步却总是迈不出那固定的轨道。这次出行之前,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门了,久得几乎忘了一个人在路上是怎样一种自由和寂寞的滋味,这片人神共居的土地,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迎接我这个孤独的闯入者,我走过的每一片草地都会有鲜花盛开吗?经过的每一簇人群都会有笑脸相迎吗?

在通往睡眠的路途上,我看到了重丁村那一大片浩荡的麦田,淡淡的牛粪味,庄稼在微风里轻微的摇晃,卷尾巴的怒族狗欢叫着,石板屋上炊烟缈缈,俊俏的僳傈姑娘微微笑着,老人们黝黑的脸在夕阳的光芒下闪闪发亮,脸上的皱纹欢乐的游动着,就象田间的小道。

离开重丁村,沿着《德拉姆》中著名的茶马古道徒步前行,四季桶、秋那桶……途经了若干个“桶”,在怒族语中,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四季桶前还有个著名的景点――石门关,两山壁立形似石门而得名,石门关上游水平如镜,下游就水流湍急,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得的是江水经过此关依然碧绿如翠。

沿途不时有过往微型车向我按喇叭示意,我摇摇头继续行程,跟着山间厚厚的云雾走,要比呆在巴士里惬意得多。最美的一刻,总在不经意的转角,贸然现身,撞你个措手不及。四季桶过后不久,突然间,隔着怒江远眺,对面缓坡上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一栋栋黑色高脚木墙石板屋点缀其中,白云与炊烟在半山腰交会,高黎贡山冰封的雪山顶若隐若现……一切田园风光中的要素在这里汇聚。很快我醒悟过来,这不就是号称“中国最与世隔绝的村庄”的雾里村。

傍晚,霞光从嘎阿嘎普雪山方向射下来,暖光斜铺在丙中洛向东倾斜的坡地上。在峡谷里绕了几天以后,丙中洛格外的开阔,看着眼前金黄的麦田,远处皑皑的雪山;还有街头喝醉的村民,精明能干的外地商人,爱喝葡萄酒的喇嘛,虔诚的天主教徒;这里有一种令人惊叹的平静,是一个真实可及的神话世界。

推荐线路: 昆明―六库―沿峡谷至丙中洛,全程大概需要5、6天 进入怒江大峡谷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春季江水碧绿,攀枝花和桃花盛开,整个峡谷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秋季是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景色最好的季节,满山红叶、飞瀑流泉,十分诗情画意。在峡谷中,从六库到丙中洛都是柏油路,有些路段道路狭窄,需谨慎驾驶。有多条翻越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徒步线路,需要配备专业户外设备。怒江大峡谷当地美食“霞拉”,即用烈性白酒煮鸡,吃多有可能会醉倒;还有漆油鸡,有的人吃后可能会过敏。

待到深入峡谷腹地,仿佛能听见亿万年前熔岩的琼浆飞溅、沧海桑田在耳畔流动,整个峡谷变成一座漫长地质运动造就的伟大艺术品,万山火焰似的围合向上,群峰匍匐列队、激流集结风雨雷电,来到狭谷怀抱中的鸟儿,也得收敛着翅膀飞行。

刚柔并济双面峡谷 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

昭通位于中国西南腹心地带、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流经这里的金沙江、朱提江在群山万壑中千回百转,鬼斧神工把这块乌蒙大地切割成了蔚为壮观的“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

上来就提“千里”二字,难免有炒作、噱头的嫌疑,实际上,“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算得上云南东北部的一方净土,是还没有被世人认识的、神秘的处女谷。在千里大峡谷中,金沙江咆哮奔腾,朱提江恬淡宁静,两江牵手将隔山互闻的两大峡谷呈环状链接在一起,构建出地球上少见的环形大峡谷。

大山大水孕育了昭通的大美,也赋予了峡谷动静皆有的性格,展示着阳刚与阴柔相间的个性之美。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相比较,千里大峡谷除了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险峻景观外,更记录着人类与峡谷从古至今无比默契的相守相依,用角色来形容的话,它的外表和《敢死队》里的硬汉们一样彪悍,而内心却是《失恋33天》里王小贱的温柔。

峡谷之硬汉刚强 Q7也歇菜

昭通千里大峡谷囊括了金沙江、牛栏江、朱提江、白水江和洛泽河“四江一河”水系。总长1100多公里,最高海拔4040米,最低海拔267米,谷底宽度50米至2000米,整个大峡谷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如此大的长度和跨度,想要玩转峡谷,最理想的方式当属自驾,开上一辆SUV,背上一包野营的装备,激流、险滩、溜索,探险之旅无处不在,这一路旅程可说是“勇敢者的游戏”。

我们一路沿威信到盐津,这一段路可算是汇聚了硬汉本色的精髓,初入大峡谷,举目之处,地势陡峭,悬崖绝壁层峦叠嶂,有雄关绝塞之奇险;复水纵横,得柳暗花明之韵致。峡谷江面忽开忽合,水道迂曲不定,险狭处,仅数十米,上游来水,恣肆,滩陡流急,大江如飞瀑跌落,涛声十余里外都听得到,惊心动魄。一路上,我们的车只能紧紧贴着山壁盘山而行,路的另一侧时不时就冒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天坑,途中还看到一辆奥迪Q7也歇了菜,左前轮掉下路基动弹不得,坐在一边等待拖车的司机倒是挺有乐观精神,还开玩笑道:“卡塔尔拉力赛算什么,让他们来昭通大峡谷,这才真叫高难度挑战。”我们车队里有几个胆子小的女孩,一路上眼睛紧闭,几近花容失色,根本不敢向路边的的万丈深渊看去。

待到深入峡谷腹地,仿佛能听见亿万年前熔岩的琼浆飞溅、沧海桑田在耳畔流动,整个峡谷变成一座漫长地质运动造就的伟大艺术品,万山火焰似的围合向上,群峰匍匐列队、激流集结风雨雷电,“十里不同天”绝对是峡谷内气候的真实写照,据说,来到狭谷怀抱中的鸟儿,也得收敛着翅膀飞行。

站在峡谷底部,千万个石头老人像不屈不挠的战士,站成角斗士的姿态,与奔流浩荡的江水昼夜搏斗,一个激浪过去,鱼儿也被弹起,在阳光里划下一道金光闪闪的符号。飞溅水花令我们的血液加速,此时此刻,“户外技术流”该要出场了,这是橡皮艇漂流的天堂,这种“纯爷们”的游戏正对峡谷的“硬汉脾气”,它不断使出浩荡奔腾的绝技,撕裂、粉碎着江水与岩石,敢于挑战这个亿万年来勇猛战神的人都必须有一颗无比强劲的心脏,他们把一叶小舟驾驶得如同古希腊的战船一般,激流险滩根本阻止不了他们把皮划艇玩出花式滑板的感觉。

体力不济的lady们站在这一片开缝裂纹的山川里更显娇小,除了给“纯爷们”加油鼓劲做后援团外,华贵梦幻的阳光金銮可算是“文艺青年”的最爱,一线阳光探照灯一样检阅沟谷,切割出时空的神秘深邃,天地抛下了它的帷幔,赠给大山做披甲。如此奇绝的环境之下,构思几部《千山暮雪》都不是问题。

一路前行,路边巨大的山体像是被利剑劈成了两半,盐津就在山穷水尽之时跃入眼帘。豆沙古镇就坐落在这里,公元前3世纪,秦蜀守李冰在豆沙的山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供驮马人行的栈道,又称“五尺道”,位于石门关口。史料记载“五尺道”即是“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的高空阁道。马帮极盛时期,每天有数千匹乌蒙马在五尺道上往来穿行,短短的一段山石路,上面却留有240多个经年累月磨踏出来的马蹄足迹,有的马蹄印甚至达三四寸之深。而在五尺道不远处,古老的关河水路,以及后来兴建的内昆铁路、滇川公路、水麻高速公路、航空走廊,并行逶迤,形成“一眼观六路”的独特交通奇观。难怪今人感慨:脚踩五尺道,一日三千年。

遥望关河对岸的石门绝壁,宛如一部无字天书。当地人说,每当山洪暴发的时候,溪水从绝壁上飞奔而下,形成季节性的大瀑布,吼声如雷,山鸣谷应,整个山谷到处飞着水雾,无比壮观,倘若对着它大声呼唤,它会声声响应。

大概是“硬汉”的个性根植得太深,就连这方土地上的先民也不让人“省心”,在这壁立千仞的绝壁上,还掩藏着人悬棺这一千古谜团,这些夏朝骁勇善战的遗民,就连死后也要选择如此“高难度”的葬制。人的悬棺葬俗称“挂岩子”,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经历千百年风霜岁月的洗礼,却又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亵渎。直到今日,人为何要采取这样的丧葬方式,他们又是如何将棺材悬挂到绝壁上去的,仍是未解之谜。

遥望关河南岸,悬棺就像点缀在山崖间的木桥,略显稀稀落落。想要靠近,脚下奔腾而过的江水,似在告诉我只能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遥望。只有用相机的长镜头拉近观察,才能看清一条条黑色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棺椁呈长匣形,系整木凿成,头大脚小,长约2米,棺盖呈人字坡状。我的内心充满了敬畏,不禁去揣摩人这个神秘的民族,他们突然消逝于历史的长河,只把自己的历史赋予高岩,只有这几具棺椁,编织出一个迷雾笼罩的背影,引发无限的沉思与遐想……

峡谷之温柔巧笑 美女萌猫处处美好

看多了怒涛怪岩,正要嗔怪千里大峡谷欠缺一缕柔情,银铃般巧笑多姿、曼妙温柔的朱提江缓缓流淌过盐津,展现出峡谷另一面的风情。雪山滋养过的朱提江,在峡谷纵深的咽喉转折流连,白银一般闪闪发光,这条母性的江河孕育出粗犷豪迈的船工号子、清丽自然的牧童山歌、喜庆吉祥的龙灯、撩人心扉的唢呐,这一切正如美人额尖的一点朱砂,恰好中和了峡谷了粗狂野性。

自秦开“五尺道”以来,盐津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的商贸过往,促使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与滇中文化在此交汇融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川半”文化。 盐津有句俗语,“人白鸡黑”,四个字就把豆沙的“特产”给概括了――美女和乌骨鸡。果不其然,刚到盐津豆沙古镇,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群美女,个个肌肤胜雪,看得我们这种“黑皮”人士好一顿羡慕嫉妒恨。一开口,美女全都是软糯的川音,“吃饭切”的邀约叫得人心痒痒的。与美女如约而至的还有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豆沙真是太有“四川范”了,湿热的“桑拿天”、满大街的竹桌藤椅,“好吃嘴”们边吃着川北凉粉边搓麻将,整个小镇没有一点“生活所迫”的压力感,让我恍惚回到了成都景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