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主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主语-主语提升结构 提升谓词 名词短语移动 生成语法
一、引言
提升现象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为语法学家所关注。在语法界提升现象有不同的名称。比如,Poutsma称之为主语驱动,Jesperson称之为主语分裂,Quirk称之为链接动词结构。但是语法学家们对这种语法现象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描述,他们并没有深入到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
生成语法理论不仅研究提升结构的特征,也分析提升结构的产生机制。主语-主语提升是指一个低层次分句的主语移动到同一句子的主要分句的主语位置。发生这种移位的句子被称之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那么,生成语法理论怎样解释这种结构的产生理据呢?这种结构具有哪些句法及语义特征呢?
二、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的生成理据
观察以下两组句子:
(a1)It happened that Mary left at the weekend.
(a2)Mary happened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b1)It is likely that Mary will leave at the weekend.
(b2)Mary is likel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可以互相转换。a1、b1为非提升结构;a2、b2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在a2、b2中为什么发生主语-主语提升呢?根据生成语法理论,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经历转换过程而产生。那么,a2、b2的深层结构是什么呢?这些深层结构又经历什么转换过程而生成表层结构呢?
a2、b2的深层结构分别应为:
(a2-1) [e happened [IP Mar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
(b2-1) [e is likely [IP Mary to leave at the weekend] ].
a2、b2的存在是不定式分句(IP)中的主语Mary发生提升的结果。提升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在a2-1、b2-1中,主句主语是一个空位(用e表示)。因为表层结构必须有主语,所以充当不定式分句主语的名词短语Mary必须进行移位,否则无法生成合法的表层结构。也就是说,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一定经历名词短语移动,使主句获得主语。第二,Mary的移位也是在格的驱动下进行的。因为不定式分句的屈折词没有受格能力,所以Mary无法在不定式分句中得到格。主句的屈折词具有受格能力,主句主语可以从屈折词得到格,即主句主语是有格位置,Mary只能通过移动到主句主语位置才能得到格。也就是说,Mary被迫进行提升。因此,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由名词短语移动和格的驱动所产生。
三、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的句法及语义特征
a2、b2显示,主语-主语提升结构由三个部分构成:名词短语(NP)+谓词(动词或be+形容词)+不定式分句。不定式分句是动词或be之后的形容词的补语,所以该不定式分句也称补语分句。
英语谓词是句子结构的核心,谓词的特征决定其主语和补语的表现形式。那么,这种结构的谓词有哪些特征呢?在谢元花所著书中有这样的分类:第一类谓词具有提升和非提升结构,如seem, appear, happen, turn out, be likely, be certain;第二类谓词只具有提升结构,如tend to, used to, have to, ought to。这些动词或形容词能使其后的补语分句中作主语的名词短语发生移位,所以它们被称为提升动词或提升形容词。提升动词和be+提升形容词合称提升谓词。提升谓词是一位谓词(one-place predicate)。在深层结构中,一位谓词只带内主目(internal argument),不带外主目(external argument),即外主目位置为空位(a2-1,b2-1)。在表层结构中,内主目,即动词或be+形容词之后的补语成分,只能由分句充当。happen和be likely既可以选择时态分句作补语(a1,b1),也可以选择不定式分句作补语(a2,b2)。前一种情况下主句主语位置由虚主语it来填充,但是后一种情况下主句主语是由提升而来的名词短语来填充。
在夸克等人所著书中指出这类动词在语义上独立于主语。生成语法认为这是由于提升谓词不给主句主语分派题元角色(theta-role)。从深层结构可见,主句主语显示为空位,即没有名词短语与提升谓词具有题元关系。从动词的词汇意义看,充当主句主语的名词短语与补语分句中的动词不定式有关。换言之,作主句主语的名词短语承担由动词不定式分派的题元角色。但是该名词短语不能被不定式的屈折词受格,所以它在被动词不定式分派题元角色之后又在格的驱动下移动到有格的主句主语位置。因此,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中的主句主语在语义上与不定式分句的动词有关,而与主句谓词无关。
四、结语
上文的分析表明主语-主语提升结构是一种动词的语义-句法接口现象。句子结构与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特征密不可分。在主语-主语提升结构中,动词只选择一个不定式分句形式的内主目。同时,动词促使不定式分句中具有题元角色的名词短语提升至有格的主句主语位置。对这一结构的分析证明了生成语法对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夸克[英]等.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刘爱英,韩景泉.提升结构的句法研究[J].外国语,2004(05):11-18.
[3]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主语补足语 状语 辨析
在英语句子结构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结构叫系表结构,即系动词(linking verb)加表语(predicative)或叫做主语补足语(subject complement)结构,该表语或叫做主语补足语往往是形容词形式。但我们时常也会碰到一些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加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做状语(从意义及逻辑推理上来看)的结构。从表面上看这两类结构均为verb + adjective/noun phrases,结构似乎一样但功能类别(functional category)截然不同。
我们知道最纯正的联系动词(copula)就是动词be,它后边的部分就叫做主语补足语,用来说明或描述主语的性质、身份、状态等,我们也常常把这种结构称之为系表结构。除动词be外,还有其他一些动词,比如:grow, turn, become, get, go, look, sound, feel, smell, taste, seem, appear, etc.可用作系动词(并非不及物动词),后边跟主语补足语。从语法上讲,因为它们是联系动词,所以可以由动词be来替换,只不过这些动词结构除具有系动词功能(linking function)外,还具有自身其他意义。如,become具有结果的意义;grow具有逐渐改变的概念;look具有面貌特征推测的含义;make具有有特定的能力胜任(工作);go具有变得(通常更糟)的概念,等等。其二,这些动词并非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也就是说,动词后边的表语这一部分是不能去掉或省略的。所以,在“They became very quiet.”这一句子中,我们可以用be替换become,即“They were very quiet.”但我们却不能讲“They became.”因为become不是不及物动词.而是系动词(copular verb),后边是要有表语的。
一般来说这类连系动词后边往往连接的是其特定的形容词短语(adjective phrases)或名词短语(noun phrases)做该句子的主语补足语(当然也有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即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及分词短语做表语的,其不在此次讨论之范畴)。
如:1.1 Jane will make a good doctor。(She will have the right qualities for a good doctor.)
1.2 They went hungry when they are young./ The food went bad/rotten.
1.3 Bob’s explanation doesn’t ring true.(doesn’t sound true).
1.4 The room smells musty.
1.5 The boys fell silent.
1.6 Old John’s hair is wearing thin.
1.7 The well ran dry.
1.8 Her hands feel cold.
1.9 The food tastes good/bad.
1.10 They turned conservative.
1.11 They remained silent/standing/motionless/seated/ (as) manager of the club.
此类动词还有seem 和appear:
1.12 She seemed the right choice。(also:She seemed to be the right choice.)
1.13 Max appears upset。(also:Max appears to be upset.)
上边示例均为系表结构。联系动词与表语构成一个整体,表语部分补充说明主语,不能够去掉或省略。
试将上边的示例中1.1,1.2,1.7,1.8及1.11五个句子斜体字部分去掉看看:
*1.1-1 Jane will make.
*1.2-2 The food went.
*1.7-3 The well ran.
*1.8-4 Her hands feel.
*1.11-5 They remained.
因为没有表语部分,原句的意义不复存在。可见,没有补足语的句子(1.1-1~1.11-5)是些不完整的病句。
系表结构是我们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接触的一种非常熟悉的结构。但是在日常英语学习或教学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与“系表结构”十分类似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也是动词加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但是此处的动词不再是系动词,而是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短语不再是做表语而是做状语了。下面看几个例子:
如:2.1 He died a poor man.
2.2 They married young.
2.3 They parted good friends.
2.4 He came in drunk.
句子2.1~2.4中的斜体字部分均为形容词或名词短语.例句2.1可演变为“He was a poor man when he died.”;同样2.2可改写为“When they married,they were young.”;2.3可改写为“They were good friends when they parted.”;2.4可改写为“He was drunk when he came in.”。再者,从状语的角度来看,其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句子2.1也可改写为“(Being)A poor man,he died.”(语法上讲是可行的,但这种结构的句子如果状语前置的话,有时会出现歧义。就此句可以理解为“因为贫穷,他去世了。”而不是原句的“他去世时很穷。”)再看,当我们去掉斜体字部分后,四个句子成为:
2.1-1.He died.
2.2-2.They married.
2.3-3.They parted.
2.4-4.He came in.
句子(2.1-1~2.4-4)均为完整的句子,去掉斜体部分之后这些句子从语法上来讲没有任何错误,这样的话可以清楚地说明句子2.1~2.4的斜体字部分是状语。如果去掉斜体字部分,原句大体意思不会变,而且也没有句法错误的话,此种结构就是不及物动词加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作状语的结构,而斜体字部分起到描述谓语动词或句子的作用,即起到状语的作用。
再看下列几个句子:
2.5.The fire is burning low.
2.6.The sun shone bright.
2.7.He blushed scarlet.
2.8.The door banged shut.
此组句子(2.5~2.8)也是不及物动词加形容词结构,同句子2.1~2.4一样结构,形容词也是起到描述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表面上同1.1~1.13的句子结构一样,斜体字部分均由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构成,但是这些斜体字部分却是作状语。(只不过在2.5~2.8这种句子中,其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与其动词有着紧密的关系。)
从以上的例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动词(除be外)加形容词短语或名称短语可为两种语法结构,其一为系动词加表语或叫主语补足语,该类动词可以用动词be替换。该表语部分即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部分是不能够随便去掉的,它与系动词构成系表结构;其二为不及物动词加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该短语部分从意义上或逻辑上推断做状语,其状语部分即就是省略,该句子的动词也不会失去基本意义,整个句子也不会有语法错误。从这两方面理解是比较容易地辨析出二者的不同所在。
注:前边标有*号的为病句。
参考文献:
首先,我们来看高考中最重要的“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此时一步定位:作状语的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就是句子的主语。常见“状语位”逻辑主语主要有如下五种(部分举例):
1. to work overtime that evening,I missed a wonderful film.
A. Having been asked B. To ask
C. Having asked D. To be asked
此题是第一种“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现在分词做状语。此时如果两个动作同时间发生或无明显先后顺序关系,用现在分词的一般式即可,但如果非谓语动词发生在主句谓语动词之前,则需要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此题为现在分词作原因状语,先有因才有果,故答案选A。第二种“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过去分词做状语。与第一种不同的是,此时逻辑主语和非谓语动词构成被动关系,和第一种形式差不多,此种举例略。
2. China recently tightened its waters controls near the Huangyan Island to prevent Chinese fishing boats fro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attacking B. having attacking
C. being attacked D. having been attacked
此题是第三种“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介词+动名词做状语。介词后面所跟动词必须加ing。因此一步定位逻辑主语后,只需考虑主被动关系即可完成解题。此题答案为C。
3. When for his views about his teaching job,Philip said he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A. asking B. asked
C. having asked D. to be asked
此题是第四种“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连词+分词做状语(包括形容词直接做状语)。一步定位逻辑主语为Philip,根据题意应属被动,轻松选定B项。
4. George returned after the war,only that his wife had left him.
A. to be told B. telling C. being told D. told
此题是第五种“状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only to be done做结果状语。形式固定,轻松选定答案A项。
“状语位”逻辑主语的“一步定位”规则同样适用于“主语补语位”和“表语位”的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定位。
第二,“宾语补足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一般就是宾语本身。举一例足矣:Miss Gao asked me to answer her question。宾补位置的动作answer,其逻辑主语就是宾语me。
第三,“定语位”动作的逻辑主语一般就是其修饰词。高考考频也相当高。我们来看例题:
5. John has really got the job because he showed me the official letter him it.
A. offered B. offering C. to offer D. to be offered
6. We’ re having a meeting in half an hour.The decision at the meeting will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our company.
A. to be made B. being made
C. made D. having been made
第五题选B。“定语位”动作offer和修饰词letter构成主动关系。第六题,“定语位”动作make和修饰词decision构成被动关系,加之decision还没作出,有将来含义,选A吻合。
最后,复合结构(含独立主格)一般自带逻辑主语,与句子主语不相关。
7. 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weather
.
A. permitting B. to permit
C. permitted D. permit
此题句子主语是the party,非谓语动词permit和其毫不相关,因为其自带了逻辑主语weather,主动关系,很明显答案为A。例7是独立主格结构,形式也很简单。
仔细读完本文,相信你对逻辑主语一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了,这样以后就不易忘记和搞混。
配套练习
1. that she was going off to sleep,I asked if she'd like that little doll on her bed.
A. Seeing B. To see C. See D. Seen
2. I like getting up very early in summer.The morning air is so good .
A. to be breathed B. to breathe
C. breathing D. being breathed
3. —Did the book give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ed?
—Yes.But it,I had to read the entire book.
A. to find B. find C. to be finding D. finding
4. Nowadays people sometimes separate their waste to make it easier for it.
A. reusing B. reused C. reuses D. to be reused
5. the right kind of training,these teenage soccer players may one day grew the international stars.
A. Giving B. Having given
C. To give D. Given
6.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bring in new laws parents to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A. forced B. forcing
C. to be forced D. having forced
7. The children all turned_____the famous actress as s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A. looked at B. to look at
C. to looking at D. look at
8. Now that we’ ve discussed out problem,are people happy with the decisions ?
A. taking B. take C. taken D. to take
9.We are invited to a party in our club next Friday.
A. to be held B. held C. being held D. holding
10. I still remember to the Famen Temple and what I saw there.
A. to take B. to be taken
C. taking D. being taken
11. not to miss the flight at 15:20,the manager set out for the airport in a hurry.
A. Reminding B. Reminded
C. To remind D. Having reminded
12. When he the door,he found his keys were nowhere.
A. would open B. opened
C. had opened D. was to open
13. At the age of 29,Dave was a worker, in a small apartment near Boston and what to do about his future.
A. living;wondering B. lived;wondering
C. lived;wondered D. living;wondered
14. I don’ t know whether you happen it,but I’ m going to study in the U.S.A.this September.
A. to be heard B. to be hearing
C. to hear D. to have heard
15. The speech ______ a lively discussion started.
A. being delivered B. was delivered
1、主语加谓语加宾语的英语句子:i like him。我喜欢他;i met a girl。 我遇见一个女孩子;the cat is catching a rat。猫正在追老鼠;she wore a dress。她穿了一天裙子。
2、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3、宾语,也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
4、谓语是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do what,“是什么”what is this或是“怎么样”how。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英语 主语 谓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28-01
英语中,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当一个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决定于最靠近它的词语(主要指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这种一致关系所依据的原则叫做“就近原则”。
一 初中阶段常见的现象
第一,以there 或here 引起的句子。谓语是be动词时,如果主语是并列的几个名词,谓语动词应和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1)There are two pens,a ruler and a pencil in the pencilbox.(two pens最靠近be 动词are)有两支钢笔,一把尺和一支铅笔在文具盒里。(2)There is a map,a clock and three pictures on the wall.(a map最靠近be动词is)有一张地图,一只钟和三张图画在墙上。(3)Here are some kites,an umbrella and a knife for us.(are后紧跟的some kites是复数,所以句子里be动词须用复数are)这儿有一些风筝,一把伞和一把小刀给我们。(4)Here is an orange,two pears and some apples for you.(an orange最靠近be动词is)这儿有一个橘子,两个梨和一些苹果给你。
第二,在or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作的陈述句中,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1)You or your brother goes shopping every day.(句子里your brother 是单数,故动词用go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goes)你或你弟弟每天去购物。(2)She or her friends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句子里or后her friends为复数名词,所以句子里的动词like需用复数形式――动词原行。)她或她的朋友们喜欢唱歌和跳舞。
第三,由either…or…,neither…nor…连接的两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Either my brothers or my father is coming.(句子里my father是单数,它最靠近动词,故用is)或者我的弟兄们或者我的父亲就要来了。
第四,由 not only…but also…,not…but…连接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也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comes here every day.(句子里he为第三人称单数,故动词come用comes的形式)每天不但你而且他来这儿。
第五,如果主语是由“many a+名词”或“more than one+名词”构成,其意义虽属多数,但随后的动词仍遵循“就近原则”用单数。More than a/an+量词(单数),意思是,……还有零头,但不到两……,more than one+量词(单数),意思是,不止一……,含义是两……以上。More than one+单数名词,意义上是复数,但谓语动词仍采用单数形式。如Many a man has done his duty(句子里a man是单数,靠近动词,故用单数has done)。
第六,在each…and each,every…and every,no…and no 结构之后,谓语动词一般只用单数形式。如At Christmas,each boy and each girl is given a present.在圣诞节,每个男孩和女孩收到一份礼物。
二 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如果主语是单数,尽管后面跟有with,together with,as well as,but,like,except等引起的短语,但谓语的动词通常用单数形式(就远一致性原则)。如Nobody but Xiao Li and Xiao Wang was there.(尽管but后有两个人,但句子里的动词需和nobody一致)只有小王和小李在那里。
第二,both…and…,…和…都…引导的句子,句子里动词需用复数行式。如Both he and she often watch TV on Sundays.(句中动词watch需用动词复数形式-动词原行,因为主语为两人。)他和她都喜欢看电视在周日。
第三,在百分数、分数等后面,如果跟可数名词,动词用复数形式。如果跟不可数名词,动词用单数形式。如55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re girls.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是女生。
总之,在现代英语中,尤其在口语中一定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就近一致的原则”现象,因此我们在考虑主谓一致的关系时,要符合英语的习惯,不可忽视英语中的“就近原则”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原则与参数;零主语;母语迁移
1. 引言
零主语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拟从Chomsky (1981)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句法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中所谓的零主语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成分在句法结构主语位置上呈现空置的现象;二是充当句子主语的成分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造成句子没有真正的主语,本文称之为 “假主语”。
2. 中国学生句法结构中英语零主语的类型
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在句法结构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语位置呈现空主语;二是主语位置呈现假主语。
2.1主语位置呈现空主语
在学生的英语中,汉语空成分结构特征明显地投射到他们的英语句子中。下面例句中的*[空位] 表明该句的主语丢失
(1) a.我曾遇见他的女朋友。*[空位]很漂亮。
b. I once met his girlfriend. *[空位] Was very beautiful.
(2)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 top i ] *[空位]]shouldn’t be too fast.
2.2主语位置呈现假主语
英语中的动词词组必须加上to或-ing 这些标记标示其非限定状态,小句必须加上that (或for, if, whether)等标句词,形成标句词短语( complementizer phrase),才能充当主语。而中国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主语形态标记时往往会借用汉语的话题结构担当主语的话语功能。
(3)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 is an urgent task for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摘自蔡坛2002)
(4)*A leader is armed doesn’t mean he is not virtuous。
3. 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英语零主语分析
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近些年所提出来的原则与参数理论是当前最具影响的普遍语法理论。原则与参数理论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原则:X-bar理论,论元理论,影射理论等,还有一些参数:如中心项参数,主语脱落参数等。根据X-bar理论,任何一个短语结构都取下面的形式:
XP是最大投射, X 为这个投射的中心词, 中心词的同一线形层次的右侧成分叫做 “补语”。中心词X与补语Comp 组成X’,X与其左侧成分Spec组成最大投射XP。X的值可以按句法推导得需要规定,可以是N,V等词汇范畴,也可以是I(inflection), C(complement)等功能范畴。句子的主语正是在深层结构(D-struction)中的Spec,VP位置生成。根据格剔除(Case Filter)理论,每个显性名词都必须有格,而Spec,VP 并不位于V管辖的区域,所以并不能给在Spec,VP位置上的主语分配格。为了满足格剔除(Case Filter)理论,主语不得不移到Spec, IP的位置上,让 I 通过Spec-head agreement 给它分配主格。以汉英两类语言为例,上面的短语结构可进一步投射为:
汉语类语言中主格格位的指派
上面的结构投射可以看出,汉语类语言中的I对主格格位的指派是可选性的,主语可以省略。而英语类语言中的I对主格格位的指派是必选型的,主语不可以省略。根据上述理论,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学生零主语的原因:一是母语迁移;二是没有完全掌握英语主语形式的特征。
3.1母语迁移
中国学生英语中主语丢失现象相当普遍, 其原因可以笼统地归结为母语迁移。汉语是话题优先型语言,话题与主语重合或话题出现而主语不出现的现象十分普遍, 而英语则要求每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有显性主语。由于受到汉语话题突出而主语不出现的影响,造成主语位置上呈现空置的现象。
3.2没有完全掌握英语主语形式的标记
语言习得是个创造的过程, 在学习者未完全习得目标语的正确规则之前, 人脑的产出机制(productive mechanism)会产出“错误”规则(所谓“错误是以目标语规则系统为标准而言),英语中的动词词组必须加上to 或-ing 这些标记标示其非限定状态,小句必须加上that (或for, if, whether)等标句词, 形成标句词短语(complementizer phrase),才能充当主语。由于中国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主语形式特征,所以借用汉语的话题结构担当主语的话语功能。
4. 结语
本文在Chomsky (1981) 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中国学生零主语的句法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母语迁移和没有掌握英语主语的形式特征是零主语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 Dordrecht: Foris, 1981.
[2]林立红.汉语中的主题突出和高中生英语的句法变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89-92.
【关键词】诗歌翻译;主语;忠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的思维模式,以主题为主。明确了主题,主语不说,也无碍对语意的理解。英语则不然,属于语法型的文字系统,主、谓、宾等,必须完全,才能准确表达意思;缺少了一部分,就是残句,根本无法表达,更无法理解。汉语的这种思维模式,在古汉语里表现,尤其突出。白话运动之后,西学渐进,现在汉语的表达,西化已很深,主谓齐全,句子很长,中西的这种差异,似在缩小,实际是汉语的传统,正在受到挑战,或者说正在受到侵害。唐诗是中国的文化瑰宝,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可谓一诗一画;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汉语的这种主题型思维模式,在唐诗里,也表现得最为突出。这里,笔者拿两首唐诗的不同译文,分析一下汉语对主语的省略而引起的英译本歧义。依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为例:“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引起翻译的麻烦。这个“逢雪宿芙蓉山人”指的是谁?汉语读者可能根本不问这个问题,但翻译成英语,非弄清楚不可。有这么两种可能:一,作者本人;二,某个旅行者而不是作者,也就是说,作者站在旁观的角度写成。三,甚至不排除,作者站在“夜归人”家人的角度写成;譬如,可能是“夜归人”的妻子。许渊冲先生对该诗的翻译,是这样的:Seeking shelter in Lotus Hill on a Snowy Night / At sunset hillside village still seems far; / Cold and deserted the thatched cottage are./ At wicket gate a dog is heard to bark; / With wind and snow I come when night is dark.。这里,翻译的优美,自不必说。标题是用的分词结构,回避了主语的问题。从第四句判断,这个“夜归人”指的就是“我”,即诗人本人。
还有一个翻译,刘军平译,题为“Putting Up at the Hibiscus Mountain”:The dark mountains lose themselves as dusk draws near. / In the coldness I see the thatched house for the poor. / Approaching the wooden gate I could hear a dog’s bark, / It’s me the traveler who arrives after the storm dark。这个翻译,四句话里有三句,都直接提到“我”。这个理解,就“夜归人”的指向而言,与许渊冲一致,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下面,还有两个翻译,都是外国人的理解。第一个,弗莱切(W. J. B. Fletcher),题为“A Winter Scene”: The daylight is far dawning across the purple hill, / And white the houses of the poor with the winter’s beautiful chill. / The house dog’s sudden barking, which hears the wicket go, / Greets us at night returning through driving gale and snow。第二个版本,戴尔(Dell R. Hales)的翻译,题为“Encountering a snowstorm, I Stay with the Recluse of Mount Hibiscus”:Dark hills distant in the setting sun, / Thatched hut stark under wintry skies, / A dog barks at the brushwood gate / As someone heads home this windy, snowy night[3]。
以上两段翻译,第一个,弗莱切的翻译,最后一句的宾语是“us”,指的“我们”,由此可见,译者把“风雪夜归人”理解为“我”,同时还有与我同行的其他人。这又牵涉到英语有单复数之分,异于汉语,属于另外一个问题,此不赘述。总之,是作者本人。第二首,从最后一句判断,这个“夜归人”指的是某个旅行者而不是作者,也就是说,作者站在旁观的角度写成。一般但从逻辑上讲,这么一个雪天寒夜,“旁观者”可能性很小,所以可以理解为“作者本人”的会较多些。但是,也不能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写这首诗不会发生。因为对于诗歌创作,不能像历史的考证那样;诗的创作,其形象思维是纵横驰骋的。把作者理解为站在“夜归人”家人的角度写成,也有。例如,王道余就有这么一种翻译,题目是“Stopover with My Host in Mount Furong on a Snowy Night”:As night fell the mountains loomèd dark and distant; / The weather was cold the thatched house pallid and broke. / Hearing a barking dog at the cottage door I knew / Braving wind and night snow my host had come back late。这首诗的翻译,有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它的题目和行文后两句所指的陪伴“主人”的人,地点不一致。题目表示“我”在随着主人,很晚才回;行文显示的,似乎“我”在“白屋”,听到狗叫,知道“主人”回来了。尽管有这点不一致,从行文上看,译者没有把“夜归人”理解为诗人自己,而是诗人的“家人”。还有一首,译者不详,题目叫作“Staying at a Cottage of Mt. Hibiscus on a Night of Snow”: 也是这样的理解:When the mountains lurk dim in the pale dark, / The cottage of shabby looks stands lone in twilight. / By the wattle gate now I hear dogs loudly bark, / The master has come home in the snow of night。这个很明显,“我”听到了狗叫声,知道“主人”回来了。本文作者也是一直理解这首诗的“暗含”主语;这里,有一个因素,关键在“夜归人”的“归”字上,容易让人理解为说的是别人。
汉语无需准确表述其主语,只需表达主题,或者更准确地说表达出了意境,即达到汉诗的最高境界;汉语的表达,也无需非得指出主语不可。但对英语而言,这即是主语的缺失,翻译时一定补上。这个“补上”的过程,实际是对译者对汉语诗歌理解的过程。各人理解不同,对于主语的选择也就不同。主语选择的不同,决定了审视的角度不同。如第一首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不同的翻译,有译作诗人本人,或某个旅行者,或旅行者的陪伴者,或旁观者。第二首孟浩然的《春晓》,不同的翻译,译作诗人本人,或者是“我们”这些人,或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指所有的人。由于这个主题的限制,对整首诗歌理解的立足点,完全不一样,因为审视的角度不一样,也牵涉到对其余诗句的意义把握。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若后两句的主语翻译成“旅行者”,那么,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两句所展示的图画,即是旅行者远远看到的景象,知道前面有可能投宿的地方;若主语是“旅行者的家人”,那么,即是这位家人看到“日暮苍山远”的景色,继而想到自己“天寒白屋贫”的情况,再进一步想到远游的人。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也是,主语是谁,就是谁听到的“犬吠”,也就是谁感叹的“风雪夜归人”。孟浩然的《春晓》也是这样,所引用的几个译本,把“春眠不觉晓”的主语分别译成“我”、“我们”、“你”、“任何人”、“睡眠的人”等等。那么, 接下来“处处闻啼鸟”的人,就分别不一样了;因而,对“也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发出感慨的主人公,也都分属不同的人了。
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霍华德(Howard)翻译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题目是“Lodging in the Hibiscus Mountain on a Snowy Night”,还有林同济孟浩然的《春晓》,题目是“Spring Dawn”,都回避了主语的问题,或者说忠实于原诗的形式,译文向汉语的原初形式靠近;至于主语是谁,全凭读者自己的感悟了,这样达到了汉语原诗的效果。至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属于较好的译文。
[关健词]韩语 人称主语 增译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交际双方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从信息价值的角度看,交际双方要交换的是未知的新信息,而不是旧信息。信息交换必须要有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旧信息。言语交际中,通常是由已知的旧信息引进未知的新信息。一般说来,旧信息由话题传递,在语法平面上一般由主语表示旧信息,谓语表示新信息。主语是话题,谓语是说明。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旧信息就是由主语充当,但在主语充当旧信息的交际中,旧信息即主语会省略。省略的部分汉译是必须增译人称代词。韩语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下增译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
(1)句类中的人称主语
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子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质,韩国语中,此类句子中的人称主语往往会根据语境和口语简练的特性而省略。因此,在翻译此类句类时需要增译人称主语。
①疑问句
在疑问句中,韩国语的主语通常被省略,因为疑问句里的主语通常是听话人方,你不指出来,对方也会明白主语是谁,这也是韩国语主语的句法上的一大特点。例如:
1)K:
C:你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
例1)的台词中,韩文里不出现主语,但在译文中都出现了第二人称主语。可见,中文版的第二人称主语是词语增译部分。如果在译文中不增译主语,只凭语境我们是难以断定说话人指的是谁,而且表达不出完整的意思。再如:
2)K:
C:妈妈,你又怎么了?
3)K:
C:郑惟珍小姐,你经常以这种方式工作吗?
例2)与例3)的台词中,韩文台词的前部分出现称呼语,然后直接进入话题。但是中文台词前部分出现称呼语,紧接着又出现第二人称主语。可以看出,中文的第二人称是词语增译部分。在这种情况,即使不出现人称主语,显然也可以判断出主语。但是,正因为增译主语才使全句的语气与韩语的语气接近,否则就会产生歧义。如“妈妈又怎么了?”、“郑惟珍小姐经常以这种方式工作吗?”之意。
总之,在疑问句里汉语通常出现主语,而韩国语则省略主语。本文认为两种语言的这种句法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两种语言相互转换中要求主语增译的现象。
②祈使句
在韩国语的祈使句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很低,主语的位置往往是空白。原文对白中,祈使的对象是已知存在的,传递信息的方向是明确的,因此往往不使用人称代词,而是用最简洁、经济的语言把中心内容传递给对方。而在汉语的一些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中,即使祈使的对象是确知的,也要明确地把人称代词指出来,以防止产生理解上的混乱。同时,台词翻译因具有语言的即时性特点,受着严格的时间限制。
4)K:
C:是真的,我还梦见你了。我们出发吧!
例4)中的终结词尾“?”一般用于祈使句,是请求对方与自己做某动作。句子译成汉语可不加人称代词,但考虑到影视剧翻译要受字数和口型上相对应的制约。因此,增译人称代词会更符合影视剧要求和观众的欣赏,使配音或字幕与画面和谐地搭配。
③寒暄语
寒暄语是指复数即两个以上的个体见面时,在进入交谈状态或结束交谈时伴着特定的动作所交换的表达。寒暄语是与人开始谈话的引子,是人与人交际中的剂。在日语中寒暄语非常多,是一个大的句类,而韩国语虽然也有寒暄语这样的形式,但没有像日本形成一个句类。为了说明上的便利,本文引用日语语法上的寒暄语这个词来分析此类句子翻译的一些规律。
5)K:
C:没什么,只是打招呼。我走了,惟珍,恭喜你!
6)K:
C:我回来了。
韩语与日语相同,在寒暄句里往往省略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因为这些话已经约定俗成,而且韩语语境比较清楚,不言自明。然而一要翻译,到了汉语里离开了人称代词,恐怕就会不知所云了。如例5)“我走了”当中,“走了”在同样的语气中可以理解为“你走了”或“我走了”。例6)“回来了”一句里,如果不明确人称就不知道是“你回来了”还是“我回来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必须增译主语,这样做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心理形容词谓语句
除这些句类以外,韩国语中心理形容词充当谓语时,谓语说明、阐述的对象-主语通常是说者,因此主语常被省略。正因为如此,韩文翻译成汉语时必须把主语增译出来。汉语因为没有形态变化,所以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充当。因此心理形容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语,句子就会觉得不知所云。
C:有一首诗,在学李孝石的“燃烧落叶时”,我老是弄不明白燃烧落叶的香味是什么。李孝石在诗里说,烧叶子的时候有榛子树的香味。我不明白榛子树的香味是什么……
例7)中“”是心理形容词,是指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原文剧本中是一段惟珍的叙诉,在回忆过去曾有过的感觉,整段话没有出现一个主语,但我们还是能推知主语是“我”。译成汉语时,如果不把主语增译出来,那些感觉和想法就无法分清到底是说话人,还是所提到的诗人了。因此,这种情况里必须把主语增译出来。
(3)句中出现表示主观意志的词尾时
韩国语是词尾变化非常灵活的语言,句中的语法意义往往通过词尾变化来表示。因此,韩国语中即使省略了主语,通过词干和词尾的结合关系也能清楚地表明句中各个谓词陈述的对象。而汉语则表现出不同特点,它主要是靠词序和词汇手段来表示句中的语法意义。就是说,韩国语中通过词干与词尾表示出的逻辑关系,在汉语里必须利用词汇来表示。这就要求出现词语增译现象。例如:
C:说不清……我觉得在他的记忆里好像没有我,我心里又希望他能记住我。
例8)是俊尚对惟珍讲诉见到自己父亲时的感受。整句话虽然只有一个人称代词出现,但在“”中的“”可看出,需要第二或第三人称来帮助完成。因此根据语境我们可以断定“”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另一个人。但是在汉语里,如果不增译主语,就不知道到底谁在想什么,谁又希望什么,会使看译文版的读者模糊不清。因此,翻译成汉语时就应把这种关系表面化,这就要求加上人称代词加以明确。
9)K:
C:不去了,我想早点回家早点睡觉。
例9)中“”是“”的口语化,表示说话者的意志。译文中增译人称主语“我”来完善说话者意志的表达。这样不仅符合汉语的习惯,也让句子结构更加稳定。
影视剧台词的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又是一种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艺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翻译的要求相对于一般文学作品更高。韩国语口语对话中,往往会把谈话双方共同掌握已知的旧信息省略掉,交换新信息。而汉语为了使句子结构完整和语言的流畅,习惯性反复使用人称代词,特别是人称主语。因此,在影视剧翻译,看似简单的人称主语的增译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英绿.朝汉语语法对比.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2]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
关键词:吾 我 对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吾”“我”的解释所说:“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五乎切。我,施身自谓也。”除了许慎对“吾”“我”之分作了开创性阐释外,清杨复吉在《梦阑锁笔》中引赵德《四书笺义》说:“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如‘吾有知乎哉。’就己而言也;‘有鄙夫问于我’,因人之问而言也。”换句话说,“吾”基本上是只说自己,所谓的“就己而言”;“我”是相对于他人来说的,所谓的“施身自谓也”。近代学者马建忠最先注意到“吾”“我”在句法功能上具有量的差别,且“吾”用于宾语有条件限制。蒲立本在《古汉语语法纲要》中也说“‘我’比‘吾’似乎更富有强调对比的作用”。
想弄清“吾”“我”作主语时的选择区分,即在什么情况下用“我”作主语,又在什么情况下用“吾”作主语,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吾”“我”作主语时的总体情况。通过穷尽式的搜索“吾”“我”在《论语》《左传》等6部文献中的例子,为了更为清晰直观地将两者对比,作出下表:
表1:“吾”“我”在6部文献中作主语的统计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我”不管是作主语、宾语、定语,还是兼语、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在句子前后都有另一事物与之相对称,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此,我们发现代词“我”常常与表人或物的第三人称相对出现。主要形式有“彼……我……”“代词……我……”“子……我……”“国名/地名……我……”等。
这种对称情况可以和焦点概念联系起来,称为“对比焦点”。“焦点”是跟预设或背景相对的、令人感兴趣的、具有交际价值的信息中心(克里斯特尔,1992:166)。一般来说,一句话只有一个焦点,因为一句话所强调的重点只有一个,多个重点不但不符合语言交际的原则,而且还可能使对方忽视重点。这就是徐杰、李英杰所谓的“单一强式焦点原则”。焦点是说话者重点强调的对象,可以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常规焦点是指语句重点一般在句末,对比焦点突出的是对比的部分。在对比6部文献中与焦点的关系时,我们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探究“吾”“我”作主语时的选择区分。
一 、“吾”“我”分开出现
当对比焦点落在主语上时,主语用“我”,而不用“吾”;当焦点落在其它句子成分上时,主语用“吾”而不用“我”。
焦点落在主语上,实际上指句子中出现对称的情况。总体说来,对称情况如下表:
表2:“我”在6部文献中的对称情况的统计
具体情况分为:
1.“彼……我……”形式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以上是人称代词“我”与“彼”的对称。这种对称情况在6部文献中总共有50例,其中在《论语》中没有此种情况的对称,在之后的《孟子》《荀子》等著作中出现,而代词“吾”在6部文献中没有此类对称的情况出现。
2.“代词……我……”形式
(1)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2)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3)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左传・隐公)
(4)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韩非子・喻老)
以上是“我”与“代词”对称的情况,是“我”与第二人称代词“尔”的对称。
3.“名词……我……”形式
(1)宋华御事曰:“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何必使诱我。我实不能,民何罪?”(左传・文公)
(2)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庄子・僖公)
(3)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荀子・王制)
以上是“我”与名词之间的对称。例(1)中“我”与“民”相对;例(2)中“我”与“秦”的对称;例(3)中“我”与“敌”相对。
4.“(夫)子……我……”形式
(1)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孟子・万章下)
(2)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爱我闻,我以将杀子闻。不亦远於礼乎?远礼不如死。”一人门于句,一人门于戾丘,皆死。(左传・文公)
(3)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庄子・天道)
(4)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韩非子・说林上)
以上是“我”与“(夫)子”相对的例子,“(夫)子”是对对方的尊称。例(1)中的“子”“我”是“地位高的人,如君”和“地位低的人,如臣”的相对;例(2)中的“夫子”与“我”是上文提到的“孟献子”和说话者“季文子二子”的相对;例(3)中的是“大舜”与“帝尧”相对;例(4)是“小蛇”与“大蛇”的对称。
5.“(小/妇)人……我……”形式
(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
(2)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3)子元曰:“妇人不忘袭,我反忘之。”(左传・庄公)
(4)晋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庄子・僖公)
以上几例的“我”是相对于“(小/妇)人”而言。例(1)是“司马牛”与泛指的“人们”相对;例(2)则是“挟太山以超北海”者和“为长者折枝”者与泛指的“人们”相对;例(3)是说话者“子元”与“子元”认为的无知“妇人”相对;例(4)亦是说话者与泛指的“人们”相对。
6.“人名/国名……我……”形式
(1)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论语・为政)
(2)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後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下)
(3)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
以上是代词“我”与人名的相对,分别与“孟孙”“舜”“秦”等相对。
7.“……我……”形式
(1)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孟子・公孙丑下)
(2)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3)其百官之吏,亦知方正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以清廉事上而求安,若无规矩而欲为方圆也,必不几矣。”(韩非子・奸劫弑臣)
以上与代词“我”相对称的人或物,没有具体出现,但是根据前后文语境,能很容易发现这些省略的人或物。例(1)“我”指的是说话的主体齐王,说话的对象是与之交谈的是时子;例(2)“我”指蜩和学鸠,“之”是指上文提到的那只鹏鸟;例(3)是说话者与“百官之吏”的对称。我们知道,《论语》是语录体专著,《左传》《孟子》主要是孟子等诸家学者积极游说诸侯列国,让其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人生价值,专著中涉及的对话内容相当多,所以,在一对一的对话过程中,结合具体语境,省略一方的称呼,不影响对话的进行,且对方完全能听得明白。因此这时省略一方的名字或称呼实属正常且也是对话简练的要求,故而这种只出现单独的代词“我”而没有与之相对称的人或物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吾”“我”同时出现
以上划分的七类情况都是“我”作主语时与其他对象的对称,在这种对称的情况下,文献中普遍使用代词“我”作主语而非“吾’。通过搜索6部文献中“吾”作主语时与之对称的例子,仅发现1例,即《荀子・不苟》中的“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代词“我”具有对称的功能。但是,这仅仅能说明“我”具有对称功能而并不能完全说明代词“吾”的单称,而且也没办法说明“吾”不作句末宾语时与“吾”不是对称只是单称有关。为了进一步证明此种关联性,我们举出“吾”“我”同时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清楚看出“我”的对称、“吾”的单称:
(1)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孟子・公孙丑下)
(2)晋欲求成於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左传・宣公)
(3)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庄子・大宗师)
以上是代词“吾”“我”共见于一句话或一段话之中。例(1)中的“我”有“官守者”“言责者”与之相对,其后的“吾无进退”是就自己而言;例(2)是国名“秦”与“我”相对,在“我侵”“秦急”的形势下,赵穿所代表的晋,就是赵穿所自称的“吾”比“求成”。例(3)是人名“卜梁倚”与“我”相对,“吾”表自称。
以上对6部文献中“吾”“我”作主语时的例子做了穷尽式的搜集整理。通过对与之对称时主语使用“我”和“吾”“我”共见于一句话或一段话这两种具体情况的分析论证,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吾”“我”作主语时区分的依据之一是:“我”具有对称的功能,而“吾”是单称。具体说就是当句子中出现与之对称的人名、地名、国名或尊称等时,与之对应的作主语时的第一人称代词应用“我”,没有对称时用代词“吾”。“‘我’对称、‘吾’单称”的这一结论也在一定程度解释了上古时期“我”可以作句末宾语而“吾”不可以的原因。一句话所强调的重点或焦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句子的开头部分,一是在句子的结尾。既然“吾”是单称,用在句子开头时强调的重点是“吾”后面的句子成分,“吾”非重点,那么句子末尾时所强调的重点显然不能用非重点的“吾”来充当。
秦至汉初“吾”“我”虽也有“单称、对称”之区别,但是反例增多。
吾日悠悠惭于影,子何以轻之哉?(淮南子・修务训)
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史记・列传)
以上是代词“子”“先生”与代词“吾”的对称,反例明显增多。而这个时期代词“吾”作句尾宾语的情况也多起来。
漆权在《中的人称代词》中曾说道“褚少孙等在补遗《史记》的章节中发现,‘吾’用于一般宾语的有3例,它们是:
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郦生陆贾列传)
送我水中,无杀吾也。(龟策列传)
这三例都是否定句,‘吾’都置于动词之后。这表明,到褚少孙时,‘吾’已可以用于一般的宾语了,可以直接用于动词后面作直接宾语了”。褚少孙紧接着又从论证《史记》人称代词的过程中总结出“吾”作宾语的历时规律,他说道“《史记》中反映出来的‘吾’用于宾语时平面上的差异显示了时间上的发展序列。‘吾’用于宾格,经历了由否定句中前置于动词之前、置于由动词虚化的介词之后,到否定句中置于动词之后,一直到陈述句中置于动词之后这样一个发展过程”。[1](P17)
漆权先生的结论不无道理,但是我们还得在漆权先生的结论下,外加一条“‘吾’从先秦时期的不可作句末宾语过渡发展至西汉时的可以作句末宾语”的结论,上面3例就是例证。这也就正好和西汉时期的“吾”可以与其它人、物相对称吻合,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吾”在先秦时期不作句末宾语是与“吾”的单称有关。
三、小结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知道选择人称代词“吾”“我”作主语时有这样的规律:
第一:在有对称的情况下,不管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都选择具有对比功能的代词“我”作主语。
第二:在没有对称的情况下,不管是反问句还是疑问句,如无特殊情况,选择代词“吾”作主语;但是遇到强调突出的是自我本身,带有“傲慢”语气,焦点在其本身而不是其后内容时,主语选择代词“我”。
关于“吾”“我”作主语时选择区别还有是否用在判断句中和“矣”字句中等等,这在前人学者中都曾做过论证且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关于“吾”“我”之间的区别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人类认知的不断加强,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挖掘,这里只是本人的一点个人见解,只希望本文为大家在区分“吾”“我”作主语时的选择上提供一些新的角度或启发。
注释:
[1]褚少孙:《中的人称代词》,《语言学论丛》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商务印书馆,1986.
[2]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M].中华书局,1990.
[3]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
[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2001.
[5]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J].中国语文,1980,(2).
[6]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J].中国语文,1963,(6).
[7]贾则复.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上)(下)[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2).
[8]杉田泰史.《论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的区别[J].古汉语研究,1993,(4).
[9]夏先培.《左传》的“我”和“吾”[J].湖南社会科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