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经济发展新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新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新战略

第1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一、要树立发展区域经济意识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突出表现为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在资源相对有限、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经济圈;从全省来看,规划建设了“经济区”;从我市来看,市委提出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大到全国,小到地方,区域化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我市地域相对广阔,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能有效地解决区域行政壁垒、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意识,围绕市委新战略,把加强区、县(市)、场(林、矿)等之间的合作共建作为一项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进而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把市委的战略部署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 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四、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第2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区域开发必须在注重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环保的区域开发模式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在区域生态高效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高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而且是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支撑。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到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人才组织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科技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原始性创新和合作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因此,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科技创新合作铸造黄河三角洲新优势

科技创新合作是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新优势的关键。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现实,但是该区域开发中不仅没有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区域经济的融合思想也没有受到重视(慈福义,2010),并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仍然是低层次的粗放型,科技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譬如,截至2010年底,黄河三角洲地区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8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2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黄河三角洲开发不可能按照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是应该依托科技创新合作的力量实现“高效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黄河三角洲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今天,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

1.2 科技创新必将走向高效生态经济之路

科技创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的根本。高效生态经济,不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强调在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要兼顾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从黄河三角洲来看,土地后备资源优势突出,但是,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贫乏,污染严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境内15条省控重点河流九成以上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3%。因此,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不应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项。总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因此,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产业也不符合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之路,这不仅是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的战略任务。

1.3 黄河三角洲开发亟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科技支撑是黄河三角洲开发成败的核心。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气温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态特色明显。因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堪称“鸟类的天堂”。天然苇场是黄河三角洲独有的湿地资源,目前拥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野生动物1524种,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5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保护公约》的种类为47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形成了以新、奇、野、美为特征的湿地景观、草原景观和海滩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由于开发历史较短,涵盖6市19县,行政壁垒较多、发展条件不均、部分县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偏大,亟需依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发展新兴产业。我们认为,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各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科技创新,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不现实。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要耗费多、风险大,而且科技创新也要讲究聚集效应。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存在的问题

黄河三角洲19地市政府在积极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组建了便于区内政府首脑之间协商议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端论坛”,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等有利于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或机构。但是,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问题仍然较多。

2.1 科技资源分布零散,科技创新合作地区发展不平衡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足够的科技经费投入、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合作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内科研力量较强的单位主要有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学院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和以胜利油田、潍柴动力、滨州航天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众所周知,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合作的重要主体,由于现实教育体制限制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缺失,导致地方企业科技攻关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致使高校或科研院所仍然是在实验室搞市场化率较低的“科研”,地方企业由于科研投入风险大、科研人才培养乏力等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习惯于不依赖科技的“生产”。纵观黄河三角洲区域,一方面是淄博高青、滨州全境在行政割据的现实面前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日趋严峻;另一方面是东营全市、德州庆云、烟台莱州在科技创新资源上具有优势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较快。

2.2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合作缺乏联动机制

当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由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和科技创新合作联动机制缺乏而停滞不前。截止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争取国家各类科技经费2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0项、专利授权达到4821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比例为13.3%、13.4%、10%和12.1%。其中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异常明显,如,黄河三角洲区域只有乐陵科技支出占比明显高出全国为2.1%,这将不仅不利于地方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各取所长”竞争优势的发挥,从而不能提升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也会形成科研上重复建设、重复研究等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合作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今后的科技合作很可能停留在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现区域科技合作体单一化的现象,这与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而不必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很大关联。

2.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合作主体力量较弱

2.4 科技合作基础较弱,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难以理顺

行政区划的地域分割是制约区域创新资源优化整合的体制障碍。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等相对优势,也有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明显劣势。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要靠黄河三角洲各级各类机构组织通过市场竞争规则获取发展机会,更要仰仗区内19地市之间精诚合作实现整体竞争优势。但受行政区划所限,各地单干色彩较重,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当前引致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深层次根源主要来自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制度层面因素。高度行政垄断阻滞了技术创新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强化了不透明度。在黄河三角洲内部,目前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调难度很大,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影响下,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充分合作受到极大阻碍,导致区域科技创新技术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技术创新方向结构雷同,使区域间创新的错位发展步履维艰,直接阻碍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健康发展,且影响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难以在短期内理顺。

2.5 创新合作环境不良,科技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未建立

随着“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科技打造新兴产业”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黄河三角洲19县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各地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各地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攻关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19县市政府缺乏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中各要素的协调能力的关心。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质改革不到位,各政府的科技计划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缺乏有效效衔接,不能将宏观调控作用渗透到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全过程中,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区域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科技和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仍束缚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尚未充分起到基础性作用,各县市(区)条块分割,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使得区域内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动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按照共同确定的科技创新合作目标与任务,联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方位确保区域科技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合作促进两地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1 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构,创新合作体制与机制

利用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的省部会商议题的机遇,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一批精品可持续发展基地,省政府同意其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层次专家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专家顾问团,组成大网络、高水准、多学科的决策咨询机构,促进经济区各项科技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大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实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机制,促进区内各类科研机构实现跨区公平竞争;合理调整、布局各类科技力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成立区域内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设置有利于各区域之间合作沟通,尽可能克服黄河三角洲19县市各自进行科技创新的弊端,从而协调解决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调结构不应只停留在为区域内开展共性技术牵线搭桥,更重要的事为整个区域内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切实加强区域内共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统一部署,加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和协同发展能力,避免行政分割和低层次重复研究等问题。建立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联合攻关的奖励机制。

3.2 推进区域内多方合作联盟,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快经济区急需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政府的各种资金支持为切入点,鼓励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生态经济技术,提高生态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山东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经济区建设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搭建跨省区、省部合作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产学研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低碳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性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检测中心,重点支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设立的信息文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科普基地等科学和技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各级财政资金,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促进生态技术产业化和全社会的技术进步。

3.3 实施一体化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载体,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用、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加强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泰山学者”专项建设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吸纳科技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体制,采用多种形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各种产学研联合开发工作。通过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等途径,提高经济区的管理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有经济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区发展对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实用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经济区建设与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3.4 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促进技术研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促使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共同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放宽对风险投资的限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导风险资金进入R&D活动,通过各种资金引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随着项目进入成熟期,风险投资可以灵活推出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活动。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促进经济区加快发展。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经济区特色技术和项目的孵化、示范和快速发展。通过土地异地置换等筹资措施促进经济区盐碱地改良和高效生态利用。促进典型示范企业或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等渠道的融资功能。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及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援助组织和有条件提供外援与合作国家的联系。

3.5 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创新科技创新合作模式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的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较多,但是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来讲,科研条件或资源的使用获取途径却不甚畅通,拥有资源的机构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机构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意愿,也没有采取各种渠道,使信息能够通畅到达各类用户。因此,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有关信息。在推进方式上建议分三步实施:首先选择成熟的科技资源作为试点进行整合,以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为突破口,共同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和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紧邻“京津唐”和“环渤海”科技市场的优势,构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网络;其次,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整合本区域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共享科技成果,优势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等信息,联合共建科技教育信息网,提高基础资源的共享水平;再次,积极争取实施内引外联的策略,既要发挥国内各地科技力量,攻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科技难题,也要积极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筹划一批适应黄河三角洲区域“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洪利,李建航,蔡媛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62-68.

[2] 郭鹏江,杨晶,杨英.西部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7-29.

[3]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4] 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J].特区经济,2009(8):149—151。

[5] 孙洋.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增长的比较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2009(1)::46-60。

[6] 周彩红.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2009(7):163-171。

[7]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8] 于文金,朱大奎,邹新庆.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J].经济地理,2009(6):940-945。

[9] 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 [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10] 冯立新,东.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成因的博弈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24-125。

[11] Braczyk HJ,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 London: Pinter,1998.

[12] Basil Achilladelis, Nicholas Antonakis.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Research Policy, 2001(3): 535-588.

[13] Aghion and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1992(60): 233-351.

[14] Radosevic.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27): 87-96.

[15] Padmore T., Gibson H. Mode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J]. Research Policy, 1998(26): 625-641.

[16 Kaufamann A., Todtling F.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Regional: The Case of Syri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Regional Studies, 2000(34): 29-40.

第3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影响;对策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丰”字型战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京广铁路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3-04

1.“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现实依据

打开中国地图,由东向西有三条河流横贯中国东西,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珠江,三条河流正好形成三横,如果从北京(也可以再向东北和俄罗斯延伸)向广州做一条线,即京广铁路(也可以以高速公路为线,一定时期之后,甚至可以以快速交通――磁悬浮悬挂列车把其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一竖。三横一纵叠加在一起正好形成“丰收”的“丰”字。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这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

1.1从京津冀经济圈来看

京津冀经济圈又被称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北都市圈”、“大北京地区都市圈”,这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两市为“双核”,圈域范围为150公里左右,这一经济圈发展时间较晚,较其他两个经济圈晚10至15年,但是京津冀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这对该经济圈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主要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齐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336.58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992.34万元/平方公里,在2004年,京津冀经济圈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8.1∶47.2∶44.8,在2005年发展为7.0∶45.3∶47.6,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提高了将近三个百分点。京津冀经济圈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征等原因,内向型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关村等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的崛起,加速了其外向型发展步伐,同时,该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也发展较快,在“十五”期末,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 925.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5%。随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地方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在“十五”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644.5亿元,增长25.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

1.2从长三角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地级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和浙江省的7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其中有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个特大城市,圈域半径为200公里左右,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大都沿着沪宁线和沪甬线这两条轴线分布,而这两条轴线又在上海相连,因此,使得长三角经济圈内出现了我国当前最长的一条发展轴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倍多。长三角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众多的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使得这一区域发展较快,它不仅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个轻重工业同步发展,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各市从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上海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战略、江苏的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和浙江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等。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33 858.55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088.14万元/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 10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利用外资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63.3亿美元,增长8.8%,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4%,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经济区,在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进出口额达到5 024.7亿美元,增长25.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

1.3从珠三角来看

珠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珠三角仅指广东珠三角,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9地市组成,广义的珠三角是在狭义珠三角的基础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指狭义的珠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内有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系,因此,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比较突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珠三角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为其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吸引外资和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上走在前列。同时与香港和澳门两大发达地区毗邻,为珠三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116.74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312.02万元/平方公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4∶53.3∶42.3发展为3.3∶50.6∶46.2。地方财政收入达1 218.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进出口额达到了4 110.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29%。

1.4从一纵的角度看

京广铁路已经形成贯穿南北的铁路大通道。京广铁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跨越5大流域,并与京山、京包、丰沙、京秦、京承、京原、京通、石太、石德、新焦、陇海、漯宝、汉丹、武大、湘黔、浙赣、湘桂、广三、广九等铁路相接,另外,还与海运连通,全长2 300多公里,在客运的同时主要运输物资,从北往南运的主要有钢铁、煤炭、石油、木材及其他出口物资,从南往北运的主要有粮、糖、茶、水果和有色金属等。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尤其经过几次大提速之后,现在京广线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90多个小时降到现在的22个小时左右,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加快南北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加上京广铁路构成的“丰”字型经济区域包括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丰”字型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我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六省,从地理位置看这六个省份位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间,从经济发展来看,这六个省份要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但是他们要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因此,中部地区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它对于促进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技术、资金、信息要素的顺畅流转,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又高于西部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西部地区对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出现了塌陷,这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要把中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考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从“丰”字的第一横黄河来看,它流经中部的山西、河南两省,最后经过京津塘经济圈注入渤海,实施黄河沿线发展战略,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两个省份融入京津塘经济圈,加快他们的发展。从“丰”字的第二横来看,长江流经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最后经过上海注入东海,通过实施沿长江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四个省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这四个省份的发展。从“丰”字的一竖来看,京广铁路经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同时和北京、广州相连,实施京广沿线经济发展战略这又为实现中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2.2实施“丰”字型战略,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武先认为,城乡统筹主要应该投入统筹,着力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统筹,着力繁荣县域经济;体制统筹,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工作统筹,着力增强发展实效①。刘国炳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县域内城乡用地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②。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利益分配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等等。当然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但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果有大量产业集聚,那么这些产业就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稀缺,因而通过产业集群可以用较低的资本投入加入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降低投资门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各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和竞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集群内的各企业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是合作关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立沿黄河、长江、珠江和京广铁路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政府刺激使得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会集中在“三横一纵”的大中城市中,但是通过“扩散效应”又会向周边的小城镇、农村地区扩散,使农村也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2.3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发展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天生脆弱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据《2005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 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耗最高的省(区、市)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3.25(吨标准煤/万元)和3.07(吨标准煤/万元)。总的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单位GDP能耗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降低单位GDP耗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因此经济增长只能依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大经济圈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全国单位GDP耗能比率,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即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他们的中游及上游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实现技术的“倒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4“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尽管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过度采伐等问题;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大量耗费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方式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得这种开发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资金短缺导致了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展开。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大经济圈位于“丰”字的三条线的下端,没有与上游、中游地区形成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西部地区作为三条大江大河的中上游,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又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把每条流域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和生态利益体,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丰”字型战略,把每条流域内的各省份融入一个经济体中,形成一个超越行政权限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加快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实施“丰”字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及其政策选择

“丰”字型发展战略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众多障碍,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从国家层面建立“三横一纵”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保罗•克鲁格曼在《预期消退的年代》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国家建立这种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公众对这些区域的预期,才会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聚,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3.2各区域内部首先应实现区域内合作

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各区域的内部合作。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按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市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而互相竞争缺乏合作。因此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弱,进而使得地区优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区域市场没有形成。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区域内的合作,形成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即从“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区域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内的差距,增强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和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融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协作组织,防止这些落后省份被“边缘化”。建立区域内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助于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利益,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快区域内合作发展。

3.3通过创新,加快“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实施“丰”字型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各条线上的各省、市、自治区融入一个经济体中,但是由于各条线的下游是发达地区而中上游是发展中甚至是落后地区,他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如市场发展水平、地区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因此,要把他们建立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就要缩小这些差距,缩小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制度变迁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各条发展线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要素的聚合功能,增强各条发展线的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条发展线的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由于各经济圈内和各条发展线上的政府等级不相同,造成了他们权力的不同,因而,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就要避开政府权力的差别,在域内政府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缩小各经济线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软环境的差距,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3.4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战略,有别于三大经济圈和其他的经济合作区域,最根本的特点是“三横”上每一横的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从当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各区域合作的前提,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建立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实施“丰”字型战略就要加强各条线上的产业合作,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途径,将各条线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合作与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兼论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② 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参考文献:

[1]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2]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3]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王爽爽,周大勇.城乡统筹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0).

[作者简介]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第5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农信社目前作为商业化运行、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同时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其经营活动与信用和风险高度相关。本文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入手,结合金融企业发展战略的特殊性,以A联社为例,研究河北A农信社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竞争力;以农信社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并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为目的,指明从现状到达长期目标所选择的途径,找到适合农信社的长期发展战略,提升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

二、五力模型-行业结构分析

这里将运用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五力模型,对A农信社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的行业环境分析模型-五力模型。该模型指出,影响一个行业的竞争力量不仅是该行业内部的竞争,还包括潜在进入者、可替代产品、客户、供应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行业的发展情况和盈利能力。

1、现有银行机构的竞争

A联社所在县经济发达、居民富裕,金融机构齐全,其中一些银行的客户群体和A农信社的重叠度高,面临的竞争很激烈。农业银行的存款占银行业全部存款的38.7%,贷款占全部银行业的25.6%;农信社存款占比为32%,贷款占比为30.7%;建设银行贷款占全部的比例为30.9%,但建设银行为向大型国企的贷款,与农信社不形成正面竞争。农业银行成为A农信社最大的现存竞争者。

2、潜在进入者的竞争

行政性政策壁垒是限制银行潜在进入者的最主要因素,但在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金融机构准入后,潜在的进入者数量大大增加。潜在的进入者一类是现有扩张规模的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其正在进入县级金融市场成为竞争者。另一类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成为潜在竞争者。农信社最大的潜在竞争者是与农信社客户群体同质性高的地方性银行机构。随着村镇银行的进入,村镇银行将成为农信社强劲的潜在竞争者。

3、银行服务的替代者

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在业务开展上与银行业务发生重叠,其提供的服务可替代银行部分业务。证券公司提供企业融资及企业、个人的投资服务;金融租赁公司为企业购置机器设备提供融资服务;信托公司企业的投资;汽车金融公司为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等都对A农信社的现有服务形成替代性冲击。根据县级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对农信社的业务将形成一定冲击,目前几家证券公司已经进驻该县开展业务。基金公司等虽然对银行服务有替代性,但其业务总量规模小,不会产生很大的替代性影响。

4、银行业务购买者与供应者的议价能力

银行业务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高度一致,这与普通企业不同。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自然人等既是银行的资金供应者也是金融服务的购买者。银行与客户之间发生的业务主要有三种:客户向银行提供资金;银行向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向客户提供其它有偿金融服务。客户向银行提供资金,由于目前利率管制,银行以央行公布的利率规定支付利息,不存在议价。但银行为争取优质的资金提供者,会通过其他服务给予优惠,对于优质资金提供者,银行议价能力实质上下降。农信社对获得贷款困难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在资金价格上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主导议价过程。对于大型优质客户,由于现有竞争者的压力,农信社向大型优质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议价能力降低。在其他结算汇兑等金融服务方面,农信社的科技结算手段相对弱势,在这方面议价能力较低,只能通过优惠费率的方式增加议价能力。

A农信社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农业银行。农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提出重新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制定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农业银行的战略调整,目标直指县域经济,目标客户与农信社现有客户高度重叠,且将信贷决策重心下移以提高灵活性,加之农业银行还拥有全国结算实时到账、网上银行等科技手段优势,这些举措直接对农信社的现有优势形成强大压力。目前在县级金融市场,农业银行通过重视县域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在存款增长方面已经对A农信社形成强劲竞争。随着农业银行信贷决策重心的逐步下移,在贷款市场也将对A农信社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农信社必须根据当前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内部竞争力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

1、区域性与政府支持

A农信社主要立足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对县级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柱作用,贷款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30%以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受到县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决策链条短,经营灵活便捷

作为属地法人银行,具备决策链条短,经营灵活,效率高的优势。业务的决策性工作可以高效率完成,避免了大银行内部层层上报审批,手续繁琐,不适应中小企业经营快速多变的资金需求的问题。

3、人缘地缘本土化优势

主要立足于当地,比大银行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同,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是民营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者,与民营中小企业具有天然的合作关系,在组织存款资金等方面更易得到当地民营中小企业支持。另一方面,农信社的员工主要为当地人,与客户的关系更为紧密,在与当地客户建立和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第6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滨湖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 趋势 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无锡市滨湖区经济社会从“初步转型”向脱胎换骨式“全面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下,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滨湖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先导性、支柱性的产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江苏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

《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明确提出,发展新兴产业按照加快发展、三年倍增的要求,到2012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倍增,到2015年超过5万亿元,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的科技领军型企业和产业基地。

目前,江苏省16 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集中了全省约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从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产业总体布局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部在苏南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 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80%以上,特别是南京、苏州、无锡3 个国家级创新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68%以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无锡市“十二五”时期的先导产业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动态跟踪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壮大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滨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区各级按照区委、区政府“三业并进”的战略决策,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统一思想、更新理念、构建载体、创设平台,引进培育了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截至2012年底,滨湖区的各类新兴产业企业已经达到了1123家。新兴产业正在滨湖形成燎原之势,使转型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一)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2年,全区1123家新兴产业入库企业有653家实现了销售目标,全年完成业务总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16.9%;其中769家创新型企业有384家实现了销售目标,完成业务总收入25.9亿元,同比增29.5%。全区新兴产业全年共实现税收15.4亿元,同比增16%,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税收超5亿元,传感网、软件服务外包、IC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税收规模均超2亿元。

(二)产业集聚力有效提升

2012年,滨湖区充分发挥中电科、Softtek、同捷汽车、药明康德等项目引领作用,加快产业向专业园区集聚,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产出分别占全市的30%、15%。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园(B-Park)汇集了90%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生产、研发和服务外包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三)产业影响力加快拓展

2012年,滨湖区全面加大新兴产业产业化培育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全区新兴产业库数据汇总,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全年超100万元的企业达到377家,数量比去年增17%,业务总收入增3%;创新型企业业务收入全年超100万元的企业达159家,数量比去年增25%,业务总收入增29%。

三、滨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制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包括既具有战略眼光又能把握高端技术的战略管理人才、掌握尖端技术的科技专家、能够落实执行的技术骨干以及负责执行的实施人才。除了最基本的用人机制外,还应有以下机制:

(一)政产学研结合机制

在‘政产学研’结合中,‘政’是引导者、监督者,‘产’是主力军,是主体,‘学’‘研’是助推器。通过推进“政产学研”结合,增强政府对产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了解,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针对无锡地区高校较少、科研机构不强的现状,在政产学研进一步结合上,滨湖区政府应该积极携手全国乃至全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上有实力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向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化方向发展。

(二)投资风险化解机制

政府投资有效引导,社会投资积极跟进,待到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成熟,政府投资有序退出,形成多元化、全方位、高效率的投资模式,建立有效的新兴产业投资风险化解机制,是滨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发挥政府在新兴产业投资中的引导作用

新兴产业往往是朝阳产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避免投资的盲目性,把最需要投资的钱引导到有利于整个产业长远发展且投资最有效、风险最小的行业中来,就需要发挥政府在新兴产业投资中的引导作用,不断探索、建立稳固的投资风险化解机制。

2.构建科学高效的新型产业投融资模式

为了满足科技型创新企业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借助滨湖科技创业投资公司这一投融资服务平台,培育和优化局部投融资环境,促使优质资源和要素向有竞争力的优势创新企业集中,使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的多元化有效融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有效满足。

(三)产业之间协调机制

1.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换代的有机融合

在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到服装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他们在改善民生、改进生产、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短期内无法替代。因此,滨湖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些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做好传统产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更新和结构调整,做到传统产业科学的换代升级,处理好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做好滨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之间的有机融合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不断加快产业要素之间的融合,提高整个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由于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不够成熟、配套环境不够完善,要特别重视产业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新兴产业的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需要其他众多的技术相配合、支持,甚至要求相关配套技术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因此,在滨湖区,就要求企业和政府要有强大的要素融合能力,做好滨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之间的有机融合。

(四)区域发展耦合机制

第7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通讯行业;竞争环境;战略调整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通讯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同时,对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通信行业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行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在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各个通信行业都立足市场需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战略部署,以谋求发展,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也只有通过战略调整方能保证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这一题目展开研究与论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技术竞争与战略调整

1.1通信行业的技术竞争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通讯行业在技术竞争层面,有着一定的竞争趋势,例如,在通信行业发展初期,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是技术,然后,GSM技术紧追其后,后来,2G和2.5G通信技术,逐渐取代GSM技术,成为通信行业中的主流技术,目前,大部分的通信行业都在使用更为先进的3G技术和4G技术,并且以3G业务和4G业务作为行业的主要技术竞争。由此可见,通信行业竞争中的技术竞争是长期存在的,并且不曾间断,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技术也在不但的进行升级与蔓延。

1.2通信行业中技术竞争的战略调整

针对当前我国通信行业技术竞争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只有充分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创新,开发出更为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或是成为行业的先锋与领军者。本文以移动和联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联通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联通的3G技术发展模式,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联通率先推出了GSM技术,然后,推出了CDMA技术,再然后推出了3G技术,目前,正在广泛大规模的推行4G技术,其中,优势最为显著的为CDMA技术,但是该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若是GSM技术想要对3G、4G技术进行使用时,则需要更换GSM的号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性,通过综合的比较与分析,可以指导GPRS技术所需要的投资最少,还可以兼容GSM业务,其性价比最高,使用最为便利[1]。

中国移动,极为看重自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因此,相比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而言,中国移动的产品更新频率更高,其创新态度更为积极,这也促使中国移动的技术竞争优势优于联通和电信。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更为突出,是因为中国移动走在市场的前面,看重技术竞争优势,对技术竞争实施了战略调整,在通信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证了自身的稳定性。

2价格竞争与战略调整

2.1通讯行业的价格竞争发展趋势

无论在哪个行业当中,价格竞争都是十分重要的竞争手段,也是关键的竞争途径之一。举例而言,在通讯信行业落实到所有业务后,电信也开始进军众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导致中国移动不得不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与其进行新一轮的竞争,这也就是神州行、动感地带业务中,返还给用户的金额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不甘落后,成为了价格战中的一员,可以说通讯行业的价格战全面爆发,联通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预存话费中的返还金的数额,因此吸进用户,此外,在联通接手网通业务后,大幅度的减少了宽带服务的相关费用。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通信行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同时,价格战略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2]。

2.2通信行业中价格竞争的战略调整

对于通信行业来讲,其竞争战略要具有科学性,具体而言,要准确把握竞争中的重点,同时,要明确竞争中的难点,逐渐降低对价格竞争中的依赖程度。价格竞争,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价格竞争的弊大于利,对通讯行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不良影响,会影响通信行业的新产品研发与推广。举例而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通讯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在不断增加,在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产品质量,而非产品的价格,这也就是国产手机低,但是仍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国外品牌生产的高价手机的原因,这是因为国外品牌的手机其质量和性能教国产手机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通讯行业要转变竞争的重点,将从价格竞争转变到服务质量的竞争中来,预测市场变化,积极主动开发符合消费者新需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让自己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受到市场的肯定,进而提高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方可合理的运用价格竞争战略,如此才能保证通讯行业的稳定发展和良性发展。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在注重提供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产品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二者选一,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我国消费者的经济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考虑经济实力较差的消费者的消费实力,通过价格鹇裕稳占消费市场[3]。

除上述论述外,人们的消费观念不同,虽然部分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在消费过程中,还是会考虑价格因素,衡量产品的性价比,因此,通信行业要对生产出不同层次的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产品价格是高还是低,产品都应该保证具有符合价格的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通信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想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研发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适当的价格战略满足不同消费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廉、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以此增强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英. 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发展及其战略[J]. 通讯世界,2016,10:80.

第8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设计技术进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创新经济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世博会发展历史,提出苏州承接上海世博会溢出效应,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经济整合升级、促进产学研区域一体化联动创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加大创新投入、广揽创新人才等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以期促进苏州创新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经济 世博会 发展战略

问题提出

迄今有着158年历史的世博会是一项荟萃世界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盛会,以展示世界科技、经济、文化最新发展成就为目的。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第一辐射圈,江苏省苏州市与上海地理相邻,人文相近,经济相融,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会对苏州社会、经济、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特别在创新经济发展方面将产生难得的机遇和巨大效应,促进苏州创新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这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苏州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激发产业内部资源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抵御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研究如何有效承接2010上海世博会效应,发展苏州创新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数据模型设计

(一)样本数据选取

由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研发资源及区域位置等方面存在不均性,各地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采用不同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以实现创新模式的耦合管理。

为了更好的研究世博会对苏州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本文设计技术进步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计量模型,选取创新经济投入能力指标,包括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创新活动经费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构成表;创新经济产出能力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产业出口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以及各产业增加值等数据,通过比较苏州、上海以及全国的情况并对比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其他国家的情况,理性分析现阶段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现状,样本数据来源为2004-2008年江苏苏州、上海、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关网站。

(二)模型设计与计量

由于发明专利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发明专利数代表技术进步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全面分析苏州创新经济现状,首先采用Solow余值法Y=F(K,L,t),将总产出的增长率GY设计为技术进步GA、劳动增长率GL、资本增长率GK的综合贡献,GY=GA+αGL +βGK,其中α、β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取为0.50、0.50(张欣、高长春,2009),再将进步技术速度作为余值:Y/Y=A/A+αK/K+βL/L。计算时将从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结果见表1。

由于研究需要考虑苏州创新经济发展能否中性规模化发展,因此设计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以期较好研究全要素生产函数模型中相互影响、差异以及随时间变化程度,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函数形式为:

(1)

模型中由于新产品产出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过程创新,因此选取R&D经费投入量RD代表自主创新;以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SC代表人力资本;TC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以人力资源SC分别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数TC*SC和外商直接投资数FDI*SC的交互项来描述对国外技术模仿的两条路径;TI为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因本文采用各地区面板数据,故采用截断正态分布,设λt为截距项,以更好考虑效率变化轨迹;εi,t为误差项,i代表地区,t代表年度。模型使用永续盘存计算资本存量,资产折旧率定为5%,选取2004年为基准资本存量,使用Stata10.0处理全国以及上海、苏州2004-2008年的样本区间数据,利用Hausaman方法检测P值确定采用固定模式或随机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相关数据及模型计量基础上,分析苏州现阶段创新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具体如下。

(一)创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2008年,苏州高新产业出口值为777.89亿美元,占全国的14.94%,2004-2008年,苏州高新产业总产值及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例一直高于25%;2007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970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24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4%。国家2008年创新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苏州城市创新资源指数为31.04%,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其中创新产业指数为47.58%,位居全国第4位,全国为19.43%。当前科技创新对苏州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由表1及(1)计算得2004-2008年资本对苏州经济增长平均贡献分别为42.65%,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为3.19%,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54.16%,且科技创新贡献率逐年提高。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经济发展,2006年便制定了《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成立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又先后了《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办法》、《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关于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工作的意见》等政策,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建立落实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领导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考核机制,有力改善了苏州自主创新环境,促进了苏州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成为创新经济主体但整体水平不高

2008年苏州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自筹资金占到了92.76%;2007年苏州企业创新指数为17.18%,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47%,低于同期上海的6.80%;2008年苏州企业创新指数为21.50%,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34%,低于同期上海的1.26%;2008年苏州大中型企业创新产品产值率平均只有9.32%,远低于全国的18.23%和上海的43.78%,可见苏州企业虽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创新能力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指标,远低于上海等地区,苏州企业需大力增强创新能力。

(三)产业结构仍需改进

苏州经济发展从乡镇企业转移到开放型经济,推动苏州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偏硬,制造业依赖高积累、高投入,传统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水平较低等问题。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为32.1%,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而同期上海为58.23%。且苏州创新经济与上海有一定的同构性,现阶段苏州与上海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均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到59.24%,产业同构导致地区竞争内耗过大,造成各种资源和优势的巨大浪费。

(四)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与领先国家地区差距明显

从表2计算结果可见,苏州及上海显著的因变量Log (RD)及Log (TC)* Log (SC)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Log (FDI)* Log (SC)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全国Log (RD)为负,Log (TC)*Log(SC)及Log (FDI)*Log (SC)均正且较显著,表明我国现阶段创新经济中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引进和模仿,苏州、上海技术创新方式为对外模仿和自主创新。

现阶段苏州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仍是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从高新技术产值来看,2008年苏州87.1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外资企业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比重明显偏低;从专利授权量来看,虽然苏州2008年在全国城市中处于第三位,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日本等国差距非常明显,2007年仅为美国的43.20%,日本的41.19%;且苏州发明专利申请量在申请总量中的比例很低,2008年苏州发明专利为645件,在授权专利总量中的比例仅为3.53%,而同期中国为15.56%,上海为17.40%。

(五)创新经济投入不足且创新型高级人才短缺

2007年苏州R&D经费占GDP比重仅为1.71%,而同期上海为2.52%,美国达到2.68%,日本3.44%,如果考虑人均因素,则差距更大;2008年苏州创新投入为28.55%,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1%,比上海低12.92%;2008年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总额中,高技术产业R&D经费只占27.3%,同期上海为32.12%,英国、美国和法国超过了40%,韩国高达53.8%;2008年苏州有43.21%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建立科技机构,2007年苏州企业R&D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仅为1.1%,在江苏省排名倒数第三;2007年苏州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员数为11.5,上海为16.9,而美国为95.2,日本为105.9,差距非产明显。

(六)产学研技术转移效率不高且科技中介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

2008年苏州全市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32个,建成17个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工程中心5个,初步建立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和风险投资为标志的科技创业服务,以信息咨询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标志的创新技术服务,以技术转移和技术产权交易为标志的创新资源配置服务的主体框架,但孵化器数量、总销售收入和在孵企业等与上海相比有明显差距;2008年苏州技术市场交易额为108.2亿元,远小于上海的386.1亿元;当前苏州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在国内同等经济规模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2004-2008年,苏州专利申请68.56%来自企业,这说明苏州企业有较大技术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苏州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利数量较少,据苏州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数据测算表明,2008年苏州创新产出比例为9.56%,高于全国的6.64%,但远低于上海的45.12%;2008年苏州总体创新效率为42.11%,比上海低2.36%,同国际科技型城市则有更大差距。

上海世博会对苏州发展创新经济的带动作用

苏州非常重视世博会的溢出效应,从2005年起便启动了苏州承接世博会计划,2007年在国内城市中第一个与上海世博局签订《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上海世博会,空前、盛大的规模将直接为上海及苏州注入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

(一)借助世博会科技交流平台提升苏州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当前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面参与上海世博会,可以极大的开拓苏州企业创新眼界,完善企业创新制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世博会期间国际机构和世界优秀企业将展示最尖端的科技成果,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创新发明,如电话、留声机、汽车、飞机、电视机等都是在世博会上首先进行展示和推广的,且历届世博会企业主题馆均是世博会的主角,如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三菱、日立、丰田、东芝等等高科技展示馆成为世博会最大亮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科技世博”的理念,将科技完全融入世博,企业全面参与可扩大科技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交易成本,为创新经济发展中的隐性知识传播创造近距离交流机会。通过世博会苏州企业可以就地饱览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开拓科技眼界,获得大量科技信息,展现更多的苏州企业创新成果,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发展开放式自主创新,促进产品深加工或产品升级换代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世博会还可以加速苏州企业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转换经营机制。世博会的历史也是探索更高效率经济运转模式和更合理经济制度的历史,世博会的召开将使得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环境更为开放,促进苏州企业按照国际标准、价格规律、创新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为主线,以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系统化的创新机制。

(二)利用世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苏州创新经济整合与升级

世博会对创新经济拥有的巨大溢出效应,将进一步推进世博会举办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整合和升级。例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整个关西地区的产业调整,使该地区由原来的重工业产业为中心转变为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形成了以大阪市为核心的关西经济带,推动了整个关西地区乃至全日本经济的发展。再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及魁北克、三河城等周边地区传统产业为制烟、食品、纺织、木材等劳动密集产业,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极大的促进了该地区以航天航空业、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产业升级,2008年据WIRED杂志评审,蒙特利尔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高科技带。

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能为上海及苏州等周边城市带来300亿美元的经济效应,为苏州扩大对外开放、繁荣国际贸易与促进技术交流,开辟更为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并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吸引高新技术投资。苏州应进一步接轨上海,制定扶持政策,参与建立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创新技术与低成本制造相结合的双重优势,在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和高水平的承接型、互补型和延伸型现代服务业,并推进创新产业向传统制造产业和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互补协调错位发展,构筑产业竞争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苏州与上海经济中存在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形成适合苏州的布局合理、协作分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均衡发展的创新经济新格局。

(三)发挥世博会优势以促进产学研区域一体化联动创新

举办世博会会大大推进产学研的发展,例如2005年爱知世博会举行前,日本中部地区传统制造业发达,但创新经济却比较落后,制约了中部地区的科学持续发展,随着2005年世博会带来的巨大效应,出现了由200多家专业高科技研究机构和15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组成的爱知学术研究开发区,以及周边的崎高科技园等园区,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产学研的交流合作,推动了中部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了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

2010年世博会能大大完善上海与苏州间的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增强苏州与上海之间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科技信息联系。2003年上海明确提出利用世博会加快一区六园建设,苏州应在园区、新区、昆山等创新园区、高教园区的基础上,更加积极面向上海,接受辐射,与上海联合制定、出台有关跨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政策规定,通过跨地区项目合作、开发基地合作、构建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等形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支持为辅助,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创新经济载体,并加快外资研发本地化,提升科学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转化创新能力,逐步改变当前苏州创新经济中关键技术主要是模仿创新的现状,造就苏州创新经济技术发展新优势。

(四)通过世博交流平善苏州科技中介服务

世博会召开产生的丰富技术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大大刺激了科技中介发展,如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后成立了740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研发中心组成的大德科学园区,其中就包括127家科技中介。苏州应借助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实力,与上海等城市分工协作,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借助世博会充分学习国外技术转移的先进理念和服务模式,吸引国际中介机构和人才进入苏州开展业务,并把苏州外资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机构纳入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中介业,大力发展各类咨询机构和建立引进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开拓国内外技术贸易市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得苏州创新资源物畅其流。

(五)利用世博会广揽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苏州创新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世博会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创新意识,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苏州应借助世博会加强与国内国际的人才培养、联合和交流,针对苏州人才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创新经济关键领域为集聚,制定统一的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政策,借鉴日本1975年冲绳世博会采取的“流动性研发体制”,增加苏州科研组织的开发性和灵活性,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并大力增加R&D经费的有效投入,改善科研软硬环境,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为苏州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研究资金保证。

综上所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集中展示的国际舞台,是苏州推进创新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苏州应利用与上海相邻的优势地理位置,积极承接世博会的溢出效应,在创新经济发展观念、制度建设、科技投入、人才引进等战略方面进行改进和变革,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进产学研区域联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促进苏州创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高长春.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2.Lee J,Capital Goods Import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5(48)

3.程敏.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项目组合比较与选择[J].商业时代,2009(9)

第9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2.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项资产具有通用性是相对于另一项资产而言的,并不是对其他所有资产都有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