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社交媒体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的优势

第1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目前,关于基于社交媒体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共享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交媒体的知识共享研究。吴强(2012)认为社交媒体正逐步成为成员间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营造知识共享氛围是关键并提出了提升的策略[7]。VuoriandOkkonen(2012)研究了员工使用组织内社交媒体平台的知识共享动机的影响因素,认为动机主要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和帮助他人[8]。Yuan和Zhao(2013)比较了社交媒体与现存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员工知识共享方面的差别,实证分析了从E-mail到微博不同信息通信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9]。Pap-adopoulos,Stamati和Nopparuch(2013)探索了基于员工博客(EmployeeWeblogs)的知识共享行为,认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感知的愉(PerceivedEnjoyment)、期望结果(OutcomeExpectations)、个人态度(IndividualAtti-tudes)等对利用员工博客进行知识共享有积极的作用[10]。Yates和Paquette(2011)认为社交媒体的价值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知识块获取、共享和应用的经常性贡献的频率进行预测[11]。Chen和Chung(2010)深入研究了人们利用维基百科(Wikipedia)参与知识架构实践的原因和方式[12]。Panahi,Watson和Partridge(2013)认为社交网络(SocialWeb)能为人们自由表达创意、观点、经验和技巧等隐性知识提供“在线场所”,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是对面对面(FacetoFace)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补充[13]。Raun-iar和Rawski(2014)利用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实证分析了人们对Facebook使用行为除受到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影响外,也受到用户的临界质量、社交网站功能等因素的影响[14]。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成果主要针对国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和一般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的研究,针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在以下问题上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1)针对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资源分散的特点,构建分布式协作的知识共享平台。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资源分散,导致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时知识共享与利用的效率低,因此应借助于国内流行的社交媒体工具建立分布式协作的知识共享平台,将分散的知识有效整合起来。(2)基于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提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员工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都是针对国外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的社交媒体平台,缺乏对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下的知识共享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因此,应分析和构建基于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分布式协作的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

2基于社交媒体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资源分散,如大庆油田既有装备制造集团专门从事石油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主要包括抽油机、潜油电泵、螺杆泵、射孔器材、压力容器、油套管加工、抽油杆制造等。同时大庆油田还辖有52个下属单位,下属单位中也有部分与石油装备研发与生产相关的科研人员,如何将分散的知识资源集结起来进行自主创新是大庆油田乃至全国石油装备生产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分散的创新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渠道由原来的面对面交流,逐步过渡到利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实时沟通,因此应构建如图1所示的基于社交媒体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分布式协作的知识共享平台。该平台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中心为核心将分散的科研人员通过个体———团队———组织的层级“跨地域”虚拟集聚起来,以社交媒体为主要沟通和交流工具构建问题、实时知识研讨、E-learning、用户知识反馈和知识存储五个模块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分别完成研发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拟研发团队实时讨论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内容、创新员工相互学习新知识、不断积累用户反馈的产品信息和利用各种媒介存储知识和查询知识的功能。上述五个模块能完成既定的功能还需要Inter-net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Web2.0技术、即时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搜索引擎技术等的技术支撑。

3基于社交媒体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员工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

图1所示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分布式协作的知识共享平台中不同模块完成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涉及的社交媒体就有所差别;知识的内容不同导致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因此应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并详细说明每种媒体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

3.1问题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要为创新员工提供问题的途径和渠道,使创新员工能将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进行,让能解决问题的其他人员看到并能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或知识来源,帮助问题者快速解决问题并顺利开展创新工作。该知识共享平台中创新员工利用社交媒体问题的途径较多,如微博、博客、论坛、QQ群、微信、企业维基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或创新员工个体都可建立不同层次的博客、微博,并将不同创新主体的博客、微博等彼此建立链接,供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发中心或研发团队也可创建自己的论坛、QQ群等实时聊天场所,通过互联网利用群消息共享的方式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也成为创新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不再需要在电脑上问题转而依靠人人皆有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瞬时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文档、图像和视频等材料。同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也可以利用Web2.0技术创建企业维基,将研发之外的人员纳入到知识网络中,使的问题更好地向外部传播从而加快解决问题的知识回传。

3.2实时知识研讨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分散的创新员工虚拟汇聚起来共同完成创新工作,因此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让分散的创新员工实时研讨创新工作,即虚拟实时研讨厅。在虚拟实时研讨厅中,创新员工个体、团队或企业研发中心等不同知识主体根据创新的需要、地域分布和彼此间的空间距离采用面对面、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实时研讨。有条件的员工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有助于难于编码的隐性知识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无法面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创新员工则可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QQ群和微信群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实时聊天工具,不仅能提供文字、文档、图像等材料,还能提供视频和文件传输功能,当创新员工在群内研讨时,在文字交流的同时辅以实时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材料有助于彼此间对各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任务。

3.3E-learning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除提供问题和实时研讨的作用外,还应给创新员工、创新团队或企业研发部门提供平时知识学习的空间场所,即E-learning区。各创新主体在工作之中或工作之余通过虚拟知识社区、论坛、QQ群、博客、微信等工具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促进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有利于自主创新中各种知识的整合与创造来加速自主创新的进度。企业可利用Web2.0技术创建虚拟知识社区或企业论坛,根据创新员工所掌握知识的类别构建不同的学习模块供感兴趣的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和学习。社区或论坛的各级版主应注重统计创新员工知识的数量,并通过点击率和回复率给知识共享效果较好的员工设立知识贡献奖,鼓励和激发创新员工在社区和论坛积极主动地共享知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鼓励创新员工建立自己的博客,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教训等完整地记录下来,供其他创新员工借鉴。创新员工、创新团队或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的各层级的QQ群也是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更现代的做法是创建各层级的微信群,让各级创新主体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交流和共享各种知识,构建实时无线的社交网络平台,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时拍照和录像功能丰富知识的表示方式提高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虚拟知识社区、论坛、博客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在这些社交媒体中,创新员工、创新团队和企业研发中心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者,使得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知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开放,为各种新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最有效的载体,是创新员工进行E-learning的有力工具。

3.4用户知识反馈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应十分重视以往用户对现有产品的信息反馈,并将反馈意见在整个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中,实现用户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以提高创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企业微博、用户技术服务QQ群、企业微信等渠道反馈信息。企业在出售产品和技术时,提供企业微博、QQ群和微信的地址或号码,让用户加入到上述社交网络中及时反馈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提出对产品功能的新需求。企业研发中心设有专门人员负责汇总和整理用户提出的问题或新功能需求并将信息共享给所有的创新人员,实现用户知识与创新员工知识的共享与整合,才能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新产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中心还应注重从用户的日常行为和工作状态数据中通过相关分析或因果分析提炼出用户的潜在需求信息并将其贯穿于后续的创新工作中,才能保证企业生产出的石油装备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5知识存储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应注重各种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的创新知识库。根据知识存储的特点构建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中的文档、图片知识库,音频、视频知识库分类存储各种知识。知识库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内的创新知识资源结构化,将针对当前创新任务涉及的知识认知维度来采用某种(或多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15]。在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上创建知识地图,将各知识库中的知识连接起来并将Baidu,Google等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融入知识地图中,方便创新员工从知识共享平台中搜索所需知识的来源和最佳的获取方式。借助于国内流行的社交媒体工具,上述5个模块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创新员工个体、团队、用户等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整合,也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与传播,有效创造出新的创意知识并转化为现实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利于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

4结论

第2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2

1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英语教学方式是传统英语教学的一种转化,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方式结合在一起,设计的动画更加逼真,让教学内容呈现得更新颖、直观,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其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使教学环境更加轻松,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最后,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传输实现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联系起来,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同时也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向互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实现了学生和计算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法;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2 “无缝隙”多媒体教学模式

“无缝隙”多媒体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每周2节大班面授课加1节小班听说讨论课加1节小班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加X节多元化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之为“2+1+1+X无缝隙”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构建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加速知识的意义构建,同时通过各种合作学习活动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1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方法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是“无缝隙”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重点和难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平台的学习环境主要有校园网、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媒体自学中心、网络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教学设备。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学系统、学习资源库、学习管理系统等网络软件教学平台,还应包括网络教材、各种原声带的英语光盘等辅助工具。在网络课堂中,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教学系统。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策略并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学管理模块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掌握和监督,还可以通过教学论坛、QQ、E-mail、MSN等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最后,学生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通过学习管理系统中的测试模块进行检测,自我评估,接着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2“无缝隙”多媒体教学的监控

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无法抵制网络的诱惑,利用网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还有的学生会出现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感到茫然、无从下手的状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学习进度。因此,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中,必须开启监控模式。监控方法除了可采用传统的学生自我监控、小组相互监控、教师宏观监控以及测试系统的监控等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工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监督、督促和评价,如学生上网学习前填写网络自主学习卡、建立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学习结束后填写网络自主学习信息反馈表、开展阶段性的网络自主学习研讨会等。

2.3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无缝隙”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习环境要求较高,学校应该首先保证教学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增加教学设备开放的时间,同时及时维护和更新教学软件;在选择教学软件时,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模块并具备及时更新的功能。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够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同时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网络学习资源库,以保证英语学习资料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无缝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有一种鼓励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有机会和他人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了学习水平的共同提高。

3 多媒体人机互动自主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上,并由于课时和人数的限制,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实践,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通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真实再现英语情境对话,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受到标准英语的视听熏陶,并身临其境地模仿英美情境对话。

3.1 人机互动学习模式

以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实验室里的人机对话软件―LiveABC为例,LiveABC是一款将传统单一的文字形式的对话与“影”“音”俱佳的CAD(Computer-AidedInstruction)口语教学软件结合起来,利用画屏提供的生活场景,借助语音识别系统及字典查询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切换快慢速度进行反复练习,也可进行角色替换练习,与老外进行人机对话,从而真正轻松、灵活、高效地掌握常用的英语口语。

3.2 人机对话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价

人机对话学习的效果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围绕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和他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使学生共同参与到反馈过程中去,并通过练习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答案的正误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

4 结语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多媒体系统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仍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更新,寻找适应现代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果红,周蔷.基于“开放英语多媒体学习系统”的网络交互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1):117-121.

[2]王淙.高职院校推广基于DynEd英语多媒体课程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7):148-149.

[3]杨伟燕.英语多媒体学习系统实效性研究――对“开放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调查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5):36-39.

第3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媒介环境优势,给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以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传播内容;校园文化;社交媒体;对策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建设已初见成效,社交媒体给校园文化传播带来了强大推动力。新媒体具有“平民参与,自发传播、分享和互动,即时性,海量信息,操作简单,虚虚实实、真假末辩、良莠不齐的特征。”[1]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导致社交媒体传播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传播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使传播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要积极进行社交媒体传播建设,一方面规范社交媒体传播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广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趋利避害,让校园文化传播不断融入新媒体环境,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传播内容的社交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表层化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交媒体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最核心部分,其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特定的校园文化内容传送给学生,让他们注意、理解、接受,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2]目前,传播内容表层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往往属于表层文化,例如自然人文的景观、校园建筑、教学设备,校园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不仅易于传播,也往往受到传播者的青睐,传播效果也好。而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如高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往往难于传播,这种深层文化的心理穿透力较弱,它需要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长期传播积累,方能体现效果。因此这往往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短板,是传播的难点,但是深层文化是一所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精神内核,恰恰是需要传播的重点。其次,由于社交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自身的特点,其、交流的传播内容往往十分简短,它呈现的是简洁的“快文化”,因此在有限的文字或其它符号的表达范围内,传播者很难表达出较为深层的涵义,这是信息传播的表层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传播内容同质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校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展了校园文化传播的内容,社交媒体上的校园文化信息实现了随时随地更新。新闻传播方式也丰富多彩,有简讯,有深度分析,视听兼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齐全,[3]可以让高校师生有选择地接收任何方面的校园文化信息,同时不会对不同社交媒体报道的同一校园资讯有过于重复的感觉,但在目前实际传播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稿多用、缺乏深度、不能根据社交媒体特点用稿等问题。传播内容的选择往往过于单一,经常反复推送个别类型的信息,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也不经修改就将相同的稿件,传播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传播效果。

(三)传播内容碎片化校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应是分散的,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要有系统,要明确传播目的,只有这样传播者才能依据传播目的规划传播内容。同时,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也不应相同,例如学校起步初期,传播内容应着重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信息,保证学校生源及初期发展;而当学校进入成熟期时,校园文化传播则应重视校园精神文化信息的积累和沉淀。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传播带来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很难整合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往往不成系统,管理者没有近期及长期规划,盲目地进行传播,造成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不同媒介的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相互之间没有配合,内容也零星分散,这种不成整体随意性地传播往往无法达到传播目的。

二、社交媒体传播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虽然高校的社交媒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仍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存在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阻碍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影响了传播效果。

(一)传播内容受多元文化冲击多元文化冲击是影响高校传播校园文化内容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融,网络文化逐渐渗透,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校园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多元文化冲击造成的价值观冲突中,学生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校园社交媒体传播的主要工作成员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且积极向上的特点,很容易接纳外来的思想,但分析批判能力不强,当遇到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和矛盾时,容易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产生片面的看法。此时,如果学校对社交媒体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过程的管制,社交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很可能会出现与核心价值观背离的信息。此外,当今非主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应有的效果。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的每个角落,网上很多低俗文化意识形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校园媒体传播的高雅文化并不感兴趣。没有受众就会迫使校园文化社交媒体试图以各种娱乐的夸张的庸俗的形式来展现文化,以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进一步使学生的价值观陷入了追逐现实利益的误区。

(二)传播内容受传播者个人素质的约束传播者在社交媒体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新媒体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文化信息传播的质量。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管理者是否具备优秀的新媒体战略眼光,是否重视对社交媒体传播的经费、技术投入以及教师所具备的新媒体修养,对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作为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的主要力量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限制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完善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内容的对策

解决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遇到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完善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加强传播队伍建设以及整合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资源等方式提高传播效力,进而使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更加畅通,效果更加显著。

(一)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播内容首先,在传播中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努力从多个视角全方位宣传报道学校的物质文化,着重传达学校所具有的深厚、广博的文化气息,例如通过学校的园林绿化、教学楼及名人雕塑等设施的介绍,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归属感。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要根据不同的社交媒体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文化信息进行传播,不断丰富其内涵。其次,在传播中应强调制度文化的意义。在传播制度文化过程中,应着重传递给受众学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群体行为规范及其教育意义。再次,在传播中应注重精神文化的弘扬。一所高校其文化核心在于精神,高校在发展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特点,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塑造独特的、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关怀精神,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积极乐观的氛围,在思想上、行为上和道德上与本校的精神文化相契合,提高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度。要深挖精神文化的内涵,避免传播内容表层化,通过对于深度精神文化的传播,逐渐积累形成校园文化底蕴。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系统化,即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及清晰的传播脉络,让传播的内容自成系统,不同的社交媒体传播作为其系统的一个分支,统筹规划,这样可以避免网络信息碎片化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二)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于让更多受传者理解和认同校园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创新传播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传播文化的表现形式。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快节奏的媒体形式,长篇累牍只会让用户反感,高校的学生往往浏览信息喜欢简洁的文字,有趣的图片则会吸引他们的眼球,使他们产生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要改变传统的严肃的表达形式,使信息表达更加活泼更易于受传者接受。社交媒体可以融合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传播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例如通过生动的微信、微博语言及歌曲推送等新的尝试,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第二,创新传播的符号形式。通过加入一些新的符号形式,用其补充、替代文字符号,使传播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调动受传者接受信息的积极性。例如,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可以插入声音符号、图像符号等等,把这些符号加入到所要传达的内容中,多样的表情符号,校园文化的传播便不再那么无趣乏味,情感表达也更加丰富,信息传播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加强社交媒体传播队伍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者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自身优势和媒介环境优势,加强社交媒体传播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社交媒体传播人才的同时提高校园传播者的新媒体素养,才能营造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的社交媒体传播队伍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骨干。一是管理者要做好“把关人”,要把握本校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理论水平,重视对新媒体传播的投入;二是教师树立正确的传播观,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作践行社交媒体传播观的楷模,引导学生思想和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加大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发挥引导作用。

(四)整合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资源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由不同部门管理,校内各媒体都有独立的班子和通讯员队伍,各自采写稿件。这种现状不仅常发生新闻简单、重复、撞车等现象,而且还极大浪费了校园媒体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4]因此高校可由宣传部统管,成立全媒体中心,将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记者团、校报编辑部等整合旗下,优化信息结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园文化传播的效率,增强学校对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传播的系统优化,形成校园文化全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1]孙岳.新媒体能为我们带来什么[J].中国科技信息,2011,(06):131—132.

[2]殷莺菁.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

[3]王贤修.作为内部传播的高校校园媒体的整合与架构[D].山东大学,2012.

第4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社交媒体;企业营销;消费者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范围也逐渐向社交媒体扩展,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能够实现与客户、潜在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可实现即时沟通交流互动,增强彼此的依赖性。此外,社交媒体还在塑造品牌形象,进行产品宣传,进行危机公关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社交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社交媒体的原始技术是web2.0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与网络相关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平台技术实现公司组织机构、政府机构、社区和个人之间的沟通联络,用户可以达到创建、交流、消费等目的。Wikipedia网站上对于社交媒体是这样定义的:社交媒体其实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和网络平台,用户借此来实现创作、交流彼此观点和意见。相较于一般常见的社会大众媒体,社交媒体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让用户享有自己的创作权及言论自由权,自由进行各种编辑创作工作,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分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社交媒体可以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今国内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十分众多,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支付宝、微信、QQ等。国外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主要有Facebook、Twitter、Line、Google+等。

根据奥美中国对社交媒体类别进行的研究,社交媒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专业社交网络(professional SNS);移动聊天(Mobile Chat);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在线交易(Online Trade);微博(Micro-blogging);博客(Blogging)图片分享(Photo Sharing);视频分享(Video Sharing);知识问答(Q&A);百科知识(Wikis);在线音乐(Online Music);签到(Check-in);留言板(Message Board)等。

2.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特点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常以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为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需求或企业产品信息,从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主要有以下特点:

2.1自媒体化

企业的客户不再只是局限于受众群体,客户同样可以参与产品的营销。

2.2互动化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交流。

2.3全媒体化

企业、客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描述、营销。

2.4信任化

社交媒体特有的性质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

2.5关联化

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社交媒体可以实现多种媒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3.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实际应用

3.1展示企业品牌

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在营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口碑传播更贴近于日常生活,是人际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广告,而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相比于广告的信息,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口碑,尤其是来自亲朋好友的推荐。当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上有人晒出自己使用的并且觉得很好的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我们大多数人如果自己有需要都会去进行购买或尝试。所以说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广泛展示企业品牌、营销企业产品或服务。

3.2 创建忠实用户群

企业可以依靠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槟勘昕突Т罱ㄒ桓龉餐的交流平台,即忠实用户群,使目标客户群能够从中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比如企业相关的行业新闻、企业动态、生活小贴士等信息内容。从而企业可与目标客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消费者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企业相关消息。忠实用户群的创建有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尊重。

3.3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社交媒体平台使得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更为透明化,客户可以对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对自身进行及时改正和产品升级优化,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4 提高企业销售业绩

企业中一个合格的销售人员不可能离开社交媒体的帮助。每个销售人员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并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不断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

3.5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广告费用的投入是企业进行产品服务宣传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社交媒体软文、广告等信息内容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回报。因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

结语

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因此,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淼.社会化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双重挑战[J].新闻界,2011(01)

[3]斯科特 斯特莱登.强关系――社会化媒体营销制胜的关键[M].魏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科技社会,2012(01)

[5]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3.

第5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已经渐渐地转化为人才的竞争。招聘工作作为企业补充优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不但是组织实现人力资源整合的手段,更是组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目前,企业招聘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招聘量大和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用最快的时间、通过最有效的渠道找到合适的候选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及与之带来的社交媒体应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快速建立人脉关系的理念和行为为招聘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首先通过社交媒体的举例,对其范围进行了界定,并且介绍了社交媒体作为招聘渠道与传统招聘渠道存在的差异。然后,通过列举招聘工作通过社交媒体LinkedIn及微信的实现,说明社交媒体除了职位之外对企业雇主品牌的推广做出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此外,由于社交媒体的应用与传统招聘渠道的方法不同,企业对于招聘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交媒体成为高效招聘渠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带来的风险和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人力资源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专业知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招聘渠道 招聘渠道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然后通过信件的方式收集候选人投递的纸质简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成为各家雇主竞争候选人的主要招聘渠道,我们称之为招聘的Web 1.0时代;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在微信、微博上建立专属的招聘账号来吸引更多的主动和被动求职者。2014年初,随着国际职业社交媒体LinkedIn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社交媒体作为招聘的重要渠道引起了所有招聘人员的重视,从而开启了招聘的Web 2.0时代。

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它具备人数众多、自发传播的两大重要特点。与传统的招聘渠道(例如各类招聘网站、招聘会、猎头等)相比,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招聘具有辐射范围广、调动被动候选人、增加雇主和雇员的直接沟通机会的明显优势,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使得困扰招聘人员的招聘信息传播有限、求职者数量不足、招聘渠道费用高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帮助招聘人员能够主动地接触到目标候选人群,并最终将他们吸引和融入到公司之中。

与传统招聘渠道一致,社交媒体的招聘也是以空缺职位并且完成招聘任务为最终目标。然而社交媒体对于企业的贡献和附加值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可以向目标人群有效地宣传企业的雇主价值主张。相比传统招聘渠道呈现方式的死板和定式,社交媒体的宣传方法则更加活泼、个性化和具有生命力。通过定制化并且结合企业文化的精心设计,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才能得以展现。企业雇主品牌的展示和推广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被动求职者的求职行为,通过企业历史、文化、活动、薪酬福利的介绍,可以调动被动求职者的求职兴趣和热情,最终增加职位的有效投递数量。

2014年,国际职业社交媒体LinkedIn进驻中国市场,取名“领英”。充分利用“六度空间理论”,领英的个人会员可以免费建立自己的职业档案,并且联系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会员,以充实自己的职业人脉。据统计,领英的会员数量每秒钟都在增加,这使得这个职业社交媒体已成为巨大的招聘人才库。所以,领英为企业账户的招聘和雇主品牌推广定制了不同的方案。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建立免费的公司账户,定期推送公司的新闻和活动用于积累关注者。还可以建立职业界面,用于推广企业方的雇主价值主张,介绍目标候选人的标准,空缺职位。同时企业可以购买招聘人员账号,以直接搜寻被动候选人的方式进行招聘。

鉴于巨大的微信使用群体,招聘在微信平台上的应用比领英显得更加高效。企业方可以用较低的价格申请公共号,无论是第三方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进行对官方账号的设计和运维。微信招聘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简单方便,无论文章、活动、职位都可以非常快速的发至朋友圈进行传播,从而达到最广泛的传播范围。然而,搭载在手机平台上,受屏幕大小的制约,微信推广的内容则以精简和优质为快速获得关注者和求职者的关键因素。通过从系统后台抓取的关注者和求职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企业方很容易得到目标人群的联系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加招聘的成功率。

与被动的等待求职者投递相比,社交媒体下的招聘环境要求企业的招聘人员具备主动寻找和接触候选人(特别是被动候选人)的能力,与之产生互动,激发他们的求职热情,最终达成聘用上岗的目标。面对竞争对手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招聘人员需要具备优异的沟通能力,这里的沟通是具有社交式的沟通特点,它的方法根据沟通对象和沟通渠道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地差异。例如,目标人群是大学生或者应届毕业生,与之沟通的语言和方式多数是年轻化的,并且主题多结合当下的流行话题,以这种方式来吸引他们对雇主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沟通在网络上(如微博和微信),使用时髦的网络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是在官方的严肃渠道上(如官网和LinkedIn),语言的使用需要符合企业的文化和公关部沟通指南要求。新环境下的招聘可以比喻成产品的营销过程,所有的候选者即为顾客,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技能,将手中的职位即商品,以合理地方式销售给目标人群,使顾客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最终达成双赢的局面。所以,除了已经得到企业认可的招聘人员胜任力模型之外,社交媒体下的招聘要求招聘人员同时具备营销人员的部门胜任力,充分理解并实践,才能更好的应用社交媒体为招聘带来的便利。

第6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新口碑传播时代加速回归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最先提出“网络社会”一词。

他用试验证明了:“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米尔格伦看来,社会就是由人际关系网络构成的一张大网。通过这张人际关系网络,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传播发生在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背景之下,传播双方彼此了解,并在现场交换各种信息。同时,信息接受方会对信息给予直接、持续的反馈。这也是信息传播最原始的状态。

在大众传媒居于强势的时代,“网络社会”这个概念并没有受到传媒业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人们所能面对面接触到的传播对象,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大众媒体由于其强大的人群覆盖功能,在信息传递上,处于优势地位。尽管它是单向传播,但是人们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只有被动接受这种单向传递的信息,任由其左右自己的思想。

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传播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信息接受方是无从知道的。

可以说,在大众传媒强势时代,口口相传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无力与大众传播方式相抗衡的,更无力去挑战大众传播的地位。大众传媒的从业者也并不重视这种原始的信息传播方式。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却正在扭转这一局面。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交性媒体的崛起,“网络社会”这个术语,开始引起传媒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美籍传播学者卡斯提勒斯认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传播科技带来了新的社会结构。在呈网状型相互关联的社会中,由联网计算机所处理和传递的信息,构成了社会关系网的中心点。

来自上海的博友伟雅认为:“微博最为形象地反映了互联网的网状通达特点,它通过无数个节点向无数个变数的方向延伸,几乎每个节点上都有它所期待的朋友关系、发展机会、合作可能。”

打开微博,我们就可以看到彼此,就像生活在一个大院里,清晨起来,大家彼此打个招呼。有个什么事情,现场就传递过去了。我们自己写微博,也会看别人的。相互会支持一下,互动一下。遇到对方好的微博,就赞扬两句。再好一点的,顺手就转发了。非常自然,不必刻意。

古老的生意,本来就是口碑相传。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口碑相传的时代,在最新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再次实现了回归。当然,是以一种更高形态的面貌出现。

因为新技术推动之下,在立体社交网络中好友关系,都是基于真实关系存在。通过关系链推荐,就非常有利于信息裂变式传播。

大众媒体遭遇的严峻挑战

口口相传时代的加速回归,对大众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沟通的成本越来越低;移动通讯设备日益完善,还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异常的方便、快捷。这使得面对面的交谈,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按照米尔格伦的“网络社会”理论,你可以随时跟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联系上。一个人的交往圈子,被无限扩大。

口口相传,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取得令人惊讶的效果。口碑传播,有了达到甚至超过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可能。

这样一来,社交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凸现出来:信息传播既可以达到大众媒体那样广泛的覆盖面。同时,在每一个具体的信息交换过程中,还能保持口口相传的信任特质,确保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果。

因为口口相传,主要在熟悉的人之中进行。你熟知对方,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的话,你可以很快进行判断,是否值得信任。

美国营销大师约翰・詹斯奇说,“评价和推荐是我们一种生存方式”。他认为,人们会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别人,以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建立信用。这有点类似银行存款,“要是你曾经帮助过我,那么我就欠你一个人情”,人们通常会用这种方式,来积累尽可能多的社交资本。

与大众媒体比较起来,人们更信任自己熟悉朋友的口口相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得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大众传媒单向硬塞的信息,更愿意用朋友交谈的方式获取信息。很多情况下,他会倾向于跟对方进行沟通来进一步求证。

这种互动,正是新型社交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人们一般是通过对话来了解对方,并从对话来给对方的可信度打分。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可以将大众媒体冷冰冰的面孔,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在你面前:跟你说话的人,有思想、有情绪,有喜怒哀乐,让你觉得真实可信。

而对于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比如广告,大多数情况下,你无力去求证。

正如那句经典的话:广告吸引的是受众的眼球,互动吸引的是受众的心。

学者多次研究也证明,在商品选购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好友推荐的商品,而不那么信任大众传媒上代价昂贵的广告。

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广告商必然会注意到这个趋势。他们在选择广告投放时,也会越来越青睐于社交性媒体。

为了充分利用人际关系中的信任感,他们也会更新投放方式,灵活运用社交媒体来达到自己品牌推广、商品信息传递的目的。

具体来说,以往,厂家在生产出一个新产品之后,会选择在报纸、电视台、电台上做广告,告知社会,然后再派业务员去寻找商业机会。

而现在一些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利用社交媒体来促销的计划。通过社交媒体,让客户和合作伙伴自愿地加入公司的营销工作,向他们的亲友来推介公司的产品。这种产品推荐的成功率,是大众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而成本要比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低得多。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对话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这意味着,传统媒体在与受众接触点的覆盖面上不敌新媒体之外,还将在信任度比拼上,又失去一块阵地。

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另一项尝试,则是可以根据客户的位置、性别、教育程度、兴趣等关键概念来定向广告,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实现更多的销售。目前,在微博平台上,已经为企业发现客户提供了很多十分便利的工具,包括搜索、群组、私信、关注、投票、评论、转发、视频、活动、收藏等。有人统计,目前方便我们玩转微博的应用工具,总数超过3000种。

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则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其广告预算,投入到包括在微博营销、视频营销、SNS广告、APP植入中。微博、视频、SNS、无线等已成为企业营销的新触点。

对于这种影响,有人甚至说:“媒体”已经成为一个过去时的词汇,社会化媒体正在重构传统媒体的价值链。这一趋势,使得传统报纸、杂志、电视、甚至老牌门户网站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定义影响力。“真实身份+社交关系”将是今后社会化媒体的核心。

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地探索应对之策,尽管还没有找到非常可靠、有效的手段。

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传统媒体只能毫无作为,坐以待毙。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社交媒体的优势,嫁接到传统媒体的运作流程中来。

比如,《南方周末》的一位资深编辑就表示,《南方周末》开通了官方微博,有意识地借助社交媒体搜集选题线索,结果非常成功。目前,该报的线索,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微博等互联网上的爆料。

还有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开设“民意直通车”、“征言”等栏目,了解读者想法和愿望,协助自己完成报道任务。

比如,凤凰卫视就针对很多自己无力操作、或者觉得时机不成熟的选题,放在官方博客上,听取网络读者的意见,并在网络读者参与讨论的留言中,选择操作选题的机会。

结果,读者提供的点子、线索,要远比仅靠凤凰卫视那几个编辑记者的头脑想出来的,好得多。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在主动地利用新媒体来化解社交媒体对大众媒体影响力的冲击。

创办六十余载,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培养了一批资深的名编辑、名记者,他们在社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多年以来,他们在传统纸质媒体上,用深刻、有见地的文章征服了广大读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但是,在社交媒体日渐崛起的今天,这种影响力的发挥却受到阻碍。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接触传统媒体。

在这种情况下,该集团董事长、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导江作苏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在集团范围内推广知名编辑、记者开微博的活动。要让这些思想深邃、文笔优美的名编、名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在推行这一战略时,却遇到阻碍: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老编辑、记者不大愿意接受新媒体。为了将活动进行下去,集团将这一战略性任务,交给集团团委,首先从年轻编辑、记者中推广。按照这一思路,集团团委首先从下属10个报刊、10个杂志、3大网站中,精心挑选了30多名优秀的青年编辑、记者,组成“荆楚青年传媒精英沿海研访团”,前往广州、深圳、香港,与南方报业、腾讯、深圳报业、香港大公报的同行们交流新媒体使用经验。同时,在研访团启程之日,就要求每名团员开通微博,同时硬性规定,每人每天发微博不得少于10条。

这种集中、强化推广使用新媒体的战略成果显著:30多名青年传媒精英,不仅熟练掌握微博使用方式,还发现了利用微博搜集线索、提升团队凝聚力方面的诸多好处。绝大多数人,变成了微博这一新型社交媒体的忠实拥护者。

他们在腾讯网上开通的“荆楚青年传媒精英微博行栏目”,7天之内,点击量超过20万次,非常成功地扩大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年轻人中间的影响力。

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内越来越多的人开通微博,每个人的影响力,将最终构成集团的综合影响力。集团董事长江作苏的微博,开通之后,短短几天之内,粉丝就达到2万名。

最后,即使在社交媒体口口传播的“信任特性”方面,传统媒体也远非一无是处。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公司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的人所控制。当然,这些媒体公司包括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媒体公司都希望,通过迅速扩大用户量来增强自己的商业价值。这意味着,跟传统媒体一样,他们同样要面临大量陌生的用户并向他们提供真实可信的内容。

这就会遇到一个对于新闻界来说老生常谈的问题:怎样在与受众之间建立起信任,怎样才能获得信誉,如何及时地为受众提供准确的各类信息?

熟人之间对话没问题,但是要迅速地在大量陌生人面前建立信任,则需要足够的技巧。如果访问者对网站的内容不信任的话,他是不会信任更不会接受网站上提供的经营内容的。同样,可信、客观、准确、公正这些好新闻所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仍然会得到公众认可;何人、何时、何地、何因,这些新闻要素也不会被取代。

最终,他们不得不仰仗大众媒体从业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自然意味着新的商机或者就业机会。所以,那些传统媒体中,对自己就业前景一片悲观的人,应当振作起来,看清自己的优势,看清自己在未来传媒业格局中的潜在机会。

说到底,在由社交媒体催生的新口碑传播时代,能够生存下来的传统媒体,必然是那些能够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媒体。他们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他们能够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优势,嫁接在新媒体和电子商务上,找到生存的新路径。

第7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扩大覆盖面 提升传播力

社交媒体的优势,一是其拥有庞大的、精准的用户,二是用户间深度互动所带来的新闻传播面和覆盖面,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媒体所欠缺之处。要利用社交媒体,首先是优势互补,将社交媒体的用户和互动引向传统媒体,扩大传统媒体的收看、收听和收视率。

200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宣誓典礼举行,近4000万民众通过互联网观看了CNN转播的典礼画面,这一数字超过了单纯通过电视观看的用户数。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效应,是因为此次就职演讲的电视直播中融入了社交网络的元素。CNN与Facebook合作,采用了“视频+更新信息窗”的方式进行就职典礼的报道:在Facebook网页左上侧的Facebook Connect嵌入了来自CNN的直播视频画面;右侧是Facebook网友的个人状态信息,视频直播过程中,Facebook用户可以与在线好友边看边聊,交流看法,也可以在直播页面上即时评点。页面下方,则超链接就职典礼的相关信息和动态消息。据统计,有近2000万用户观看了CNN与Facebook合作的直播页面,产生了100万条相关信息。从当天早上6点开始,CNN对相关程序进行了20多万次更新,在线视频点击数达到1390万次。

“收视至上”是电视节目不得不面对的规则。要想把观众留在电视机前,电视节目必须把握住观众的需求,寻求观众的兴奋点,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节目的一部分。过去,电视台采用短信、彩信、语音的方式,由主持人口播观众的互动内容,这种方式对于观众而言有延时性,也很被动,如果不是大型节目,互动的参与度就较低。时下,社交媒体成了电视节目亲近观众、收集反馈、聚拢粉丝的首选。

美国Bravo TV电视台与社交网站Foursquare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将BravoTV电视节目与Foursquare的游戏活动功能相结合,希望观众在关上电视、合上笔记本以及停止收看Bravo电视节目之后仍能与之互动。而在这种合作中,Foursquare则是鼓励用户尽可能多地参与真实的生活活动。Foursquare是一个提供位置定位服务的网站,当用户处在某一个地点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工具连上Foursquare,就可以登入(check in)该地点一次。登入次数越多,就能获得相应升级、地位、头衔、勋章和奖励。Bravo TV电视台利用了Foursquare的这种功能,节目主持人会在节目上提供有关活动位置的线索暗示,帮助观众赢得这些新徽章和奖品,具置将由Bravo电视台根据旗下热门电视节目来挑选,比如《真实主妇》、《百万富翁婚嫁》等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这样一来,既为Bravo TV电视台节目汇聚粉丝群,也让各档节目深入人心,让观众更依赖这些节目。

建立对话沟通渠道

社交媒体是Web2.0的典型应用,用户是Web2.0诞生的条件,也是Web2.0发展的基石。传统媒体由于缺少与用户直接对话的渠道而总被认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传播,所进行的议程设置由于传播的片面性也往往效果较差。社交媒体不仅能够在媒体与用户中搭建直接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拉近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与用户的距离,实现一对一的口碑式传播。

2011年3月以来,《纽约时报》采取了在线收费阅读的模式,但为了不使报纸的读者流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社交媒体中开通帐号,将部分文章链接到那些社交媒体中,关注《纽约时报》的用户或粉丝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链接进入其社交媒体来搜索并免费阅读新闻,也可以进行评论和交流。除了《纽约时报》外,美国大多数传统媒体都在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直接进行对话:美联社利用Facebook页面要求读者分享对“9・11”事件的回忆,最后共收到100多条评论,完成了一个由众多回忆组成的袭击事件十周年纪念日的新闻报道;明尼苏达州亚历山大市的一家小型电台KSAX,因张贴张未经鉴定的路杀动物照片,其Facebook页面变得异常活跃。众多用户应邀帮助鉴别该动物并获得最终确认;密歇根州格林维尔的《每日新闻报》就地方性盗窃保护法执行情况向读者征询,进行民意测验。可以说,传统媒体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流已成为一种常态,也正在成为媒介融合的剂与助推器。

改造传统媒体

面对社交媒体的崛起与冲击,传统媒体虽然已处于衰落位置,但也不得不面对挑战,从被动观望到调整观念、思维和战略,通过积极利用来改造传统媒体,以适应受众新的阅读方式。

美国JournalRegister报业公司曾在2009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宣告破产,但在以私人公司形象出现后,走上了与社交媒体融合的道路,“数字优先”战略使其成为美国“数字第一”的传媒公司。首先是利用免费的社交媒体获取相关内容再加工制作,不仅降低传统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其次是创立了线下的“社区新闻室”,让本地区的住户到实验室享用咖啡、上网、讨论新闻、进行互动,甚至参加编辑会议,为报纸做出评价和决策建议,报纸对会议进行在线直播,观众可以通过聊天室或推特对会议的内容进行讨论或反馈。

第8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自2011年开始,我国政府机构逐渐开始借助微博推动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将“被动式”信息服务转向“主动式”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2011年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宣传形式,注重发挥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各种新的宣传形式,比如动漫形式、网络视频的形式、微博的形式等,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使用中,但同美国档案馆相比,社交媒体在应用范围、形式、运用策略和政策以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美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中美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比较

(一)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目前,我国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十分有限。国家档案馆尚未使用社交媒体,省级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仍比较滞后。据相关统计,在我国31个省级( 直辖市、 自治区, 不含港澳台地区) 综合档案馆网站中,应用博客或微博的仅有5个,占16%;应用百科的有6个,占19%;应用RSS或订阅的有11个,占35%;设置论坛的有14个,占45%;设置留言板的有27个,占87%。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如甘肃、、内蒙古地区的档案馆尚未运用任何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

美国国家档案馆从2009年在YouTube网站上开设界面并创建了第一个“推特”(Twitter)微博账户开始,逐步将档案宣传拓展到博客、微博、百科以及社交网络领域。由于Web2.0社交媒体工具在美国十分流行,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会媒体服务信息,与用户交流是十分普遍的。据调查,2012年,美国50个州档案馆中,有42个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社交媒体的应用率达到84%,并且这些档案馆的网站都提供YouTube、Facebook、Twitter、Blog等多渠道的交流工具,并专门开设反馈通道,收集用户的意见。

(二)社交媒体的运用形式。根据国内社交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社交媒体可大致分为8类: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新知共享网络、内容推选媒体、商务关系网络、社会化书签。目前,我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形式有论坛、RSS订阅、百科、微博、博客。按功能划分,微博、博客、论坛属于以话题为纽带的信息平台,RSS订阅属于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平台,若将其归类,笔者认为都应划为内容推选媒体一类;百科则属于合作词条网络。可见,在我国,人们耳熟能详的社交媒体工具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QQ空间”“优酷”“土豆”等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和照片的分享网络尚未运用于我国的档案工作中。

美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美国国家档案馆为例,到2013年5月,已在13个社交平台上开设了145个社交媒体项目。这些社交媒体按功能可分为网络平台、社交网络平台、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三大类,每类社交平台包含多种社交工具,如网络平台包括Twitter、Blog、Wiki、Mashups、tumblr等,用户凭借这些工具能随时获得国家档案馆更新的各类信息;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foursquare等,这些媒体工具为公众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空间;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包括Flicker 、Youtube、Pinsterest、Ustream等照片、视频分享与存储工具。可见,美国国家档案馆几乎运用了所有种类的社交媒体工具,并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社交媒体工具结合使用,充分实现了与公众的互动。

(三)社交媒体传递的信息内容。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多为档案部门的行政信息、动态新闻,形式以文本和图片为主。以微博为例,一些档案部门的微博只是进行一些转发,很多还与档案工作无关;档案部门原创的微博内容大多为工作动态、工作要闻,没有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微博如何更新、微博主题如何选择等没有清晰的定位,造成档案部门微博的内容无特色、主题不突出。因此,档案部门的微博很少会受到评论和转发。此外,博客、论坛和网络社区的档案信息多为档案界人士的交流信息及成果展示,这为业内人员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但与普通公众的互动度不高。

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内容,除行政信息外,美国档案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给公众。例如公众可利用微博和博客分享档案馆的最新信息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访问“Our Archives”Wiki分享关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及参与者的研究;可以在Flickr上对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照片进行下载、标注标签、发表评论和注释;通过YouTube观看馆藏的部分视频资料;通过Facebook和档案馆保持联系,进行互动交流等。

(四)运用社交媒体的策略和政策。中国在社交媒体上的应用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如政府可通过政务微博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企业可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商业活动,开展商业宣传。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等基本特征,人们通过社交媒体传递信息、分享观点,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和商家在运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时都采取了相应的积极策略和政策。然而,政府部门尚未针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制定出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档案部门亦是如此。

为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档案资源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10 年12 月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社交媒体策略,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确定与社交媒体合作的核心价值,即合作、领导、激励、多元、团体、开放。策略的制定在于促进政府、团体和公民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的各种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利用服务。2011年2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又出台了《Web2.0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文件管理指南》,就社交媒体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作出了解释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如社交媒体平台的分类、联邦政府文件的界定、社交媒体平台与联邦政府文件产生的关系、使用社交媒体后文件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社交媒体服务商责任等。此外,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制定了社交媒体政策,对每种社交媒体的使用都作出详细规定,如用户的年龄要求、信息的内容要求等。

(五)运用社交媒体取得的成效。目前,社交媒体在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虽然得以初步运用,但成效一般。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网站调查与测评项目组的调查显示,我国省级档案馆网站的网上交互指标平均得分率仅为42.75%,其中最能体现交互功能的网上业务咨询、网上论坛得分普遍偏低,分别为0.21和0.23。笔者对档案微博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截至2014年6月25日12点,在新浪微博开通微博并进行认证的省级档案部门(不含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共有6个。通过对检索数据的分析,发现档案馆微博数量偏低,日均量大多1条左右,而每条微博平均评论量不足1条。

可见,社交媒体在实际应用中,其交互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大部分档案馆虽然设置了“网上咨询”模块,但是回复速度慢,难以满足访问者的及时需求。博客、微博主题不突出、时效性较差,导致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难深入。

在美国,社交媒体的利用掀起了美国档案资源传播的。2009年,在社交媒体利用之初,美国国家档案馆在Youtube网站“推特”(twitter)微博账户上传的一段视频的日点击播放量达到了1.5万人次。在9个月内,美国国家档案馆上传影片的点播量已超过10万次,视频点播量超过50万次。档案资源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从近期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统计来看,各种社交媒体的访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例如Twitter,2014年1月至4月,微博客的用户浏览数量不断递增,4个月内用户浏览数量增加了28830人次。在这些社交媒体中,Facebook和Flickr最受公众欢迎,2014年2月Flickr的访问量达到9,925,559人次。由此可见,美国国家档案馆借助社交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取得惊人成效。

三、美国档案馆成功运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档案馆在社交媒体运用方面同美国档案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可概况为以下几个点,即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小;运用形式比较单一、交流途径有限;缺少相关策略、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公众的参与度低,社交媒体的运用尚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美国档案馆成功地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社交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美国国家档案馆及各地分馆采用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从Twitter、Blog等信息工具,到Flickr、YouTube等图片、视频分享平台,以及Facebook、Foursquare等社交网络,公众不仅能够了解档案馆的最新动态,浏览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同时还可通过互动平台及时表达想法、反馈意见。目前,美国档案馆已开设140多个社交媒体专页和项目,全方位多渠道地把馆藏资源和相关信息推介给公众。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积极倡导。美国国家档案馆作为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全国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并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率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新技术和方法。同时,美国国家档案馆还了社交媒体策略,即促进档案工作者间革命性的交流与协作;创建与政府社区对话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和加强与研究人员、公民档案管理者的联系。该策略旨在从档案工作团体、政府社区、公民档案者三个层面来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第9篇:社交媒体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交媒体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92-02

进入21世纪,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方式。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中国社交媒体用户超过3亿人,中国的社交媒体也超过了2 000家,它们的形式从论坛、贴吧、SNS(社交网站)到新兴的微博各不相同,而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

社交媒体营销又名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进行营销、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SNS社区、论坛、微博、博客、图片和视频分享等。

一、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1.传播方式的不同。传统媒体中,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户外广告,企业的产品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强迫性的、单向性的传播,无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你接触到这些承载着信息的广告媒体,就只能被迫接受。而社交媒体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性和交互性,你可以关注自己想看的信息,取消不愿意看的,而且可以直接与企业、广告商和其他消费者相互沟通交流。

2.传播内容的不同。由于传统营销渠道一般需要支付大量的广告费,传播信息内容主要是针对产品本身的特性和功能展开。而社交媒体营销中,每个人所接受的信息根据每个人所关注的程度和所在的社交圈而定,而且社交媒体中所宣传的内容可以是和产品本身有关的,也有可能是和企业文化、企业活动、企业管理者有关的,更能够很好地调动消费者的主观积极性。

传统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的区别还表现在多个方面,笔者在下表作了对比:

二、社交媒体营销的SWOT分析

1.优势。(1)门槛低。社交媒体并没有对使用用户做出任何限制和条件,这就意味着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注册并进行使用。(2)传播快。通过转发和分享,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的信息可以迅速传播,扩散速度很快。(3)互动性。较传统营销方式而言,社交媒体营销是一种沟通、交流、辩论,甚至是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使得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更加立体化、多维化。例如微博营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为企业开展口碑营销、情感营销、危机公关奠定了基础。(4)成本低。社交媒体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较传统的广告媒体而言,价格、成本低廉得多,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这个新生事物,并将其纳入企业营销体系。

2.劣势。(1)容易被埋没。社交媒体的门槛低导致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数量的庞大,所以那些内容单一,营销活动乏味,期待短期效益的营销手段很难看到利益回报。(2)企业对社交媒体营销不够重视。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微博用户进行市场细分,分析出潜在客户,挖掘出消费群体。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尚处于成长期,用户需要引导来参与活动,然后产生互动需求。当前中国多数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对社交媒体营销不够重视,更没有将其纳入到企业的营销战略体系中。

3.机会。(1)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多,社交媒体营销前景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网民数达到5.64亿。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已达3.4亿,拥有全球最多也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据调查,人们在社交媒体网站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所有在线时间的30%,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2)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功能的逐步完善。随着其功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利用社交媒体这个平台。对个人消费者来说,社交媒体有可能进一步成为他们的个人消费门户。(3)企业创建社交媒体认证账户可以提高权威性。企业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和用户沟通,由于公众对其信任度较高,因此既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4.威胁。(1)网络平台不够完善,阻碍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网络安全是开放性的网络营销方式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社交媒体营销的网络平台安全性存在一些问题,网络平台还不够完善。(2)缺乏互联网监管,阻碍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由于用户信息自由化,言论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不利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良性发展,会使公众对其信任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对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

1.企业营销策略的整合。(1)选择正确社交媒体平台和目标客户。由于社交媒体数量较多,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社交媒体平台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和品牌需要根据目标人群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例如快消品,具有庞大的人群基础,在微博、SNS平台能够有效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对于汽车品牌,那些来自于好友的体验分享,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消费者聚集的SNS平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汽车品牌的传播者。微博的互动性比较强,较为适用于那些亲民的日用消费品的品牌和企业;以人人网为主的SNS网站则比较适用于那些以展示为主,需要构建小众人群的品牌忠诚度的品牌和企业。另一方面,公司应该制定有效的在线营销策略来接近和吸引消费者。社交媒体在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非常有效,利用新型媒体鼓励双方对话,鼓励消费者对品牌提供反馈,企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建议和要求。(2)注重产品内容的和更新。由于社交媒体具有随时共享信息的特点,所以在平台上信息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筛选和控制。企业要仔细研究信息的展现方式,不能随意堆放毫无兴奋点的垃圾信息,过度的垃圾信息容易使用户产生厌恶。而有“兴奋点”的信息会让消费者愿意回访你的网站,这也使营销人员更容易链接到它。(3)结合企业的公益性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企业的非商业性社会活动,有助于加强产品品牌的认知维持品牌的忠诚度和客户关系。当今社会,因为工艺的进步,“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面临非常多同样是质量好的品牌的选择。(4)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社交媒体主要的风险来源于账号安全、企业官方所的信息内容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个人。首先,来源于网络传播的大量病毒和木马使得个人信息被盗且做商业交易,很容易形成虚假消息风靡社交媒体的情况。如果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注意账号的安全性,社交媒体营销的风险就会显著加大。其次,企业官方的内容也很容易造成风险。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信息,很容易造成用户的反感和集体抵制。再次,企业员工的不当言行也很容易造成一定风险。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会发动自己的员工参与社交媒体的营销之中,这也导致了一些员工可能成为风险的导火索。每一个员工的社交网站账号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的言论也部分代表着企业的表达,所以规范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账户使用和言论使用也是当务之急。

2.社交平台的建设和整合。现在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完全能够支持社交媒体的第三方应用。依靠单纯的社交媒体平台文字、图片的信息已经显得单调和呆板。Google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搜索引擎巨大的商业价值,而社交媒体正是这些搜索引擎密切关注的站点。“关键词”是借助搜索力量的一种最基本手段,它能对目标受众和品牌知名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关键词的设定要能围绕公司的业务中心创造出吸引人的、更新及时的关键字,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者视角的变化以及产品的变化而进行及时地更新,这样才能有效通过搜索方式提升“品牌存在”的价值。

3.政府积极发挥监管作用。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急速增长,尤其是使用用户的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问题和网络信息的“垃圾化”、“虚假化”,造成了很多企业和个人很难获取正确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也不方便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谣言及虚假信息的传播,成立相关的信息监督部门打击网络造谣,对于网络散布虚假信息的商家和个人进行处罚。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雁.中国社交网站的盈利模式优化[J].中国电子商务,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