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黛玉葬花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黛玉葬花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黛玉葬花的故事

第1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红楼梦》;《葬花吟》;黛玉;宝玉

说不尽,道不明,唱不完的《红楼梦》,人们对它的兴趣,早已超出了一部小说的范围,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永恒话题。《石头记》牵动多少儿女情长,《枉凝眉》勾起无数怀恋吟唱,《葬花吟》唱出多少心中愤怨。遥想当年,只要有王立平的曲子响起,就有万人空巷,人们就会随着熟悉的曲调,进入曹雪芹丰富的情感世界。《红楼梦》是一部大书、一部经典。它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葬花吟》出自原著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第十二集。看似花谢花飞的自然景象,实乃黛玉惜花怜己,感伤释怀,斗胆问天的悲吟。这首词美曲妙的歌,使人听之不厌,透过婉转凄丽、感伤惆怅而又悲愤激越的曲调,一个活脱脱敏感自尊自怜,却又敢于反抗、挣扎的黛玉“走”出音乐。

1987年版《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最大的普及,它使人们用一种新的、更为直接的方式去解读这部文学巨著,为我们讲述了这千古奇书中流淌着的一段凄艳委婉的情缘。有人说,面对《红楼梦》再有才华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平凡,它似乎已经是中国文坛不可企及的高峰,人们在品味剧情迷醉于曹老先生字里行间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王立平先生的《红楼梦套曲》,听过《红楼梦》音乐的人都会认为,这就是属于《红楼梦》的,统一的风格里又各有变化,其音乐年代无考,是只属于《红楼梦》的自己的、独特的、全新的音乐诠释,成功塑造了一种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

为了创作《红楼梦套曲》王立平先生潜心研究,阅尽《红楼梦》各种版本及资料,细心揣摩曹雪芹的写作心理和人物性格刻画,力图使自己的作品既符合原著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属于《红楼梦》所独有的音乐旋律。在没有任何现成素材的情况下,他凭自己对《红楼梦》的感悟,运用了融古典与现代为一体的全新音乐语言,创作出了这部以“满腔惆怅、无限感慨”为情感基调的经典传世之作。《葬花吟》是这部套曲中花费王立平先生创作时间最多的一首,该曲从演唱形式上来说也是整部套曲中运用最丰富的一首。整首曲子,从“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句得到灵感,随即全曲一气呵成,其集合唱、齐唱和独唱于一体,并将各种演唱形式运用得如此娴熟、流畅,堪称一绝。该曲也是体现剧中女主角性格、预示其命运的一首诗谶,无论其词其曲,在整个剧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试图从源、词、曲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解析这首经典之作的精妙之处。

一、错疑宝玉,满腹惆怅的源

黛玉葬花,原著第二十八回开篇道出了源起: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名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可以想见,黛玉本就敏感,且有强烈的自尊。在这里黛玉错以为宝玉无情,有了“姐姐就不要妹妹了”,还把自己拒之门外。第二天起床又看见姑娘、丫头们都忙着在园子里的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上了彩带、用花瓣柳枝编成的轿马等,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这时黛玉性格中的自卑感又冒出来了,更显得自己的孤独与那热闹繁华的格格不入,更觉委屈,独自带了花锄、锦囊为落花营香丘。又不觉伤心,一面低吟,一面哽咽。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暗淡而清冷的画面,浓烈而又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苦痛、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困惑的情感。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现实。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感情融汇于景和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动人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哀伤凄恻、字字血泪的词

《葬花吟》是《红楼梦》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篇章,堪称红楼诗词中的杰作。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

黛玉出身名门,又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母亲早丧后投靠外祖母来到贾府,外祖母万般怜爱,千金之躯使她“孤傲自许”,然而她毕竟是寄人篱下,生活际遇的变迁不能使她成为一个永远清高的人。于是她不得不处处谨言慎行,并生出原著第三十二回中的感叹“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意,无人为我主张”。我们从这看到了黛玉命运的凄惨,听到她哭泣的悲恸,寂寞凄凉万般无奈。

《葬花吟》原诗52句,插曲选取其中的27句谱曲而成。整首诗是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吟,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发自肺腑、无一字不血泪凝成,把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花谢花飞”“落絮轻沾”“桃飘李飞”本是自然现象,但是在黛玉心里,好似自已无依无靠、漂泊异乡、寄人篱下的写照。“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把父母早丧,女儿心事无人可诉、婚事无人做主的苦闷倾吐出来。“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出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哀鸣。“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道出了黛玉不随波逐流,冰清玉洁品格的执著。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现孤独无依的漂泊感和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诗中借花喻人,一失本枝,一失父母,甚至是深藏于黛玉心灵深处的对宝玉的感情,正是这种相似才使黛玉见花而吟,见花而泣。诗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用问句,如“红消香断有谁怜?”“忍踏落花来复去?”“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媚鲜艳能几时?”“怪侬底事倍伤神?”“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尔今死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这些问句虽有的为花而问,有的为己而问,但实际上是黛玉由花的归宿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归宿。黛玉用锦囊为落花收艳骨,用净土为落花掩风流,甚至为花营香丘都是在给落花一个“净”的归宿,使其“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样落花有了归宿,但黛玉自己的人生归宿又在哪里呢?这才是黛玉真正关注的问题,所以她问:“他年葬侬知是谁?”但这一问题黛玉是无法解决的,所以诗的结尾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就算是宝玉听了也不觉恸倒山坡上,由黛玉、宝钗、香菱等亦可以到无处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此处,不管是诗中、诗外、抑或万千读者,都不禁悲伤……

三、凄苦委婉、悲愤问天的曲

《葬花吟》历来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诗歌,也是艺术史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王立平创作它时花费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据王老师讲,《葬花吟》是他写《红楼梦》套曲中最苦的一首。全曲的基调低沉、哀痛、忧伤,百转千回中又有荡气回肠之感。该曲是运用变奏手法发展而成的多部结构的乐曲。其中前三个部分为并列结构的A+B+C,而后三个部分为再现三部结构C+A+C。该曲从演唱形式上来说也是所有插曲中最丰富的。音乐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地将情绪一步步推向。演唱形式上包括女生独唱,男女齐唱、合唱,再加上声部的不断增多,旋律的层层辗转回旋、跌撞起伏,更突出了黛玉凄凉忧伤的心境,使本来优美的旋律显得更富有悲痛的感染力。

第一段歌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秀帘”,是一种轻吟私语的情景式表达,为黛玉出场营造了气氛。在这里选用女声齐唱,并采用低吟的运腔方式,音域从低音6到中音6,在一个八度间上下回转,似诉说似哀叹,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满怀愁绪的林妹妹独坐于落英缤纷的树下,在低吟、在感叹自己命运的孤苦和寄人篱下的辛酸。

第二段完全重复第一段曲调,由女声独唱徐徐道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两句,表面是在叹息花朵惨遭风霜摧残蹂躏,实则是黛玉对长期迫害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声声控诉。踏着这样的节奏,黛玉一步三叹。接下来音乐如小桥流水般婉转流畅,更兼演唱者将曲中的小装饰演绎得缠绵非恻, 恍惚中,愁绪满怀的林妹妹伸手可触。听到这里, 音乐中的伤情已将你丝丝浸泡,听者早已入情入境,心绪随歌声起伏感怀,不需费力去解读黛玉的悲惨命运。紧接着便是男女齐唱:“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这一句比前一句高出一个八度,听来字字如泪,声声似血。千百年来,有哪一个女子能够如黛玉般心思细腻,懂得落花呢?昔日红颜,一朝逝去,命运又将何去何从?随后音域急转直下,似一声无奈的控诉。“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和“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这两句选用的旋律完全相同,但前一句由男生齐唱后一句女声齐唱,用男女声音质、音色的对比,描摹出主人公心绪的变化和情绪的转变,这两句的音调缓慢而低沉。

第三段是全曲,它的情绪比前两段更加强烈,有如黛玉的率性,音乐从最低音突然大跳十度而起,这是全曲在低吟浅唱中的第一次反叛。同样的旋律,同样的歌词,音乐重复强调了黛玉的天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用最隆重的笔法来刻画《葬花吟》中最沉甸甸的句子,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将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地塑造了黛玉的高洁和不向世俗低头的品质,可谓是声声发自肺腑,字字血泪凝成,面对黛玉的一连串追问。天地哑然……无奈间,音乐仍归于平静——“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者以“花落”比黛玉,“人亡”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故事的结局。全曲听罢,其中消极颓伤的情绪怎是一个“愁”字了得。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声声悲鸣,字字血泪。是黛玉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哪里是低头葬花,分明就是昂首问天!把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道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葬花吟》折射出来的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 吴延.影视剧《红楼梦》音乐的特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4).

[3] 张云峰.阆苑仙乐曲无瑕——浅析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J].大舞台,2011(08).

第2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该书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红楼梦》蕴涵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被人们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素材展示】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运用视角】

本素材适用于“心灵之旅”“泪眼人生”“美丽的惆怅”“徜徉在经典的花径”“逝去的青春”等写作内容。

【运用技法】

一、焦点透视,增加作文含金。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作者在她出世前就以奇特而浪漫的“还泪说”寓示了她清灵孤高的性格和凄苦愁结的遭遇。只有理解了黛玉的眼泪,才能透过她的泪光理解其焚稿、葬花时的内心世界,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深层而别样的情思。

二、巧用意境,佳句更添才情。《红楼梦》是永恒的美的经典,小作者引用其素材写作也是展现自己才情的一种极好的途径。如果巧妙运用绮丽的才思,融入自己的感悟,并借用经典中的佳句和场景,呈献给读者一种美丽的情境,文章又如何会不引人入胜呢?

【佳作片段】

(一)

一夜的风雨,打得花儿漫天地飞舞,那一地的残红,是你无限的愁绪。看着那凋零的春光,你感伤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将花儿看成自己,今天花儿的凋零,是否暗示着自己将来的命运?你怜惜,扛着花锄为花儿安葬,你不愿让它们就这样被一地的污浊所玷污。一片,一片地拾起,拾起的不是凋零的花朵,是你对未来所有美好的希望,还有和宝玉的爱情。

(选自获奖作文《捡拾岁月美好的花瓣》)

点拨:小作者深情的诉说,仿佛眼前就站着那个葬花的伤感女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轻吟一句《葬花吟》的诗词。小作者带领我们在诗情中感受黛玉对美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珍惜,其才情和智慧便自然显露了。

(二)

林黛玉是蓝色。她本是绛珠仙草,为报神瑛灌溉之恩,才下临凡界,注定要流尽一生的眼泪。蓝色虽是忧愁、敏感、孤傲的,却也是清新、叛逆、坚强的。黛玉始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的一生大概可以用“冷月葬花魂”来概括。在月色清朗的夜里,天空不是深蓝色的吗?那么深邃却又那么无奈。

(选自时文《七彩红楼》)

点拨:黛玉的美是眼泪浸润而成的冷色,小作者巧妙地用忧郁的蓝色作为黛玉一生的底色,并将黛玉的脱俗和天空的深邃而无奈的蓝色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耳目一新。如果在名著的阅读中加入自己新奇的思考,作文也将在经典的古树上开出新花。

(三)

当年离恨天外的一株绛珠仙草,只为还那神瑛侍者一生的仙泪,一次又一次哭红了双眼,将潇湘馆外的斑竹,作痴心的明证。诗社中你是佼佼者,可谁又能懂那份寄居他家的无奈与彷徨?无望的爱情折磨着你的身心,怡红院里你的几滴轻泪,竟惊得夜鸟往冷月飞去。你说花是需埋的,若让它被人践踏了去,则花魂不还;若让它随浊水流了去,则花灵不全。于是你手把花锄,以一曲《葬花吟》,吟出花之无奈,吟出人之悲苦,吟得偶听者乃至读者潸然泪下。

(选自考场作文《温一壶月下红楼》)

点拨:一个如烟的女子,一生琥珀色的眼泪,在苦涩的泪水中感受黛玉的凄苦,聪明的作者抓住一个“泪”字,就像拿到了打开黛玉人生密码箱的钥匙,从人物素材的一个焦点透视,多向挖掘,自然能写出更深刻隽永的文字。

【拓展延伸】

第3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第4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大学音乐欣赏 感知欣赏 感情欣赏 理性欣赏 影视音乐 学生

一、音乐欣赏是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对音乐的认识也是如此。在音乐欣赏中先是感知的欣赏(既感官欣赏),尔后才能发展到感情的欣赏,最后上升到理性的欣赏。如何使音乐欣赏力不是很高的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的欣赏力呢?我认为应从学生熟悉或通俗易于接受的、音乐内容具体、形象直观的标题性音乐作品开始。具有视听效果的影视音乐具备这些条件.所以笔者认为在大学音乐专业的欣赏课的教学中多引入一些影视音乐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人们要想感受到它就必须有音响,当有规律的音乐音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们在不经过大脑的仔细思索就马上感受到音乐的好听或者不好听,表达出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意愿.这就是音乐的初级欣赏――感知欣赏。感知欣赏阶段如果选用一些旋律听起来不够优美.不怎么好听或很理性、深奥的音乐,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想听下去的兴趣,音乐的初级欣赏也就无法良好的进行,又何谈情感的欣赏、理性的欣赏呢j如果这一阶段选用一些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学生既熟悉又喜欢的影视音乐作品,如电视《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伊人何方》。中国影片《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电视剧《天路》主题歌《青藏高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前一段时间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片头曲等等、等等,这些曲子每一首都非常优美动听,学生一听立即就会非常喜欢,愿意听下去,于是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也就可以从感知欣赏阶段顺利地进入到情感欣赏阶段。

二、通过音乐的感知欣赏,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就会有了进一步想体验音乐.想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愿望,这时就会顺利地进入情感的欣赏阶段,但这一阶段又会因为学生对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不了解,对音乐的“语汇”缺少认识,知识不丰富,经验缺少等原因很难顺利进入到情感的深层次。美国音乐心理学家默塞尔通过对大量音乐欣赏类型的调查分析证明,“视听结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即使是音乐家也十有八九同普通人一样有这种表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个我国古代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证明中国古人很早就通过把听到的音乐和视觉形象相联系的方法欣赏音乐。所以。在情感欣赏阶段及时地引入具有视听功能相结合的影视音乐,学生通过画面直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欣赏就可能会达到一个高情感层次。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人们同时用视听两个感官欣赏电影、电视。视和听是相辅相成的,视觉形象可以使影视音乐的内容更具体明确,而影视音乐往往对画面起到烘托、补充和深化,它能更深刻地揭示影视的主题思想,刻划人物的内心情感。我们在大学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欣赏课中引入影视音乐,让学生结合影视的情节,人物性格等等来欣赏音乐,对学生的音乐感情欣赏力的提高是一条非常好的捷径。

我国古代音乐美学论著《乐记》中的乐本篇这样写,“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前句的意思是说“音乐是从人的内心产生的。这说明一定的情感可以用~定的音乐来表达。反之,一定的音乐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如何使学生从一定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是音乐欣赏中较难的一环,如果我们借助视听效果相结合的影视音乐,可能这个环节教授、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在电影《日瓦戈医生》中,每当女主人公拉娜出现在画面上时,那首《伊人何方》的旋律便会时而若隐若现,时而响亮高奏。那略带忧郁的优美而飘逸的音乐不断地在人们心中掀起一阵阵激动的波澜。学生可以通过影片画面和音乐同时对人们视、听两个重要感官的刺激.不断地感受到“拉娜”那美丽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尊贵的心灵。在电影画面、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之下。旋律中那徐缓、舒展的感觉自然就是在描写拉娜的美丽、纯洁、高贵,老师可以由此讲解徐缓、舒展、优美的旋律某些时候适合表达什么情感、什么形象,学生会非常快的领悟。曲中的几次由sol到降sol再到fa的半音进行则给人一种凄婉、悲伤的忧郁之感,仿佛是在表达拉娜的一种不幸人生之结局,此处应当让学生尽量体会短小的半音旋律的妙用,这种特定的旋律可表达出人内心复杂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和概括的情感。音乐就是用这样一些有组织的旋律来表达人们的无法说明白的情感的。

音乐是非语义性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主要是通过情感来表现生活。音乐的声音对人的情绪起强烈的刺激作用,能直接引起人的情感反应,所以音乐首先在感情上打动人心。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序曲一开始的由钟琴奏出的带音阶式倚音的一拍音la和带G倚音的三拍由古筝低音奏出的la的两小节重复演奏,配上空谷,崎峰,怪石的画面使人一下就会感受到一种天地一片鸿蒙、空灵、飘渺、虚幻的妙境,仿佛此景只应在幻境中,在仙境才会有。紧跟着由女声用啊唱出的旋律无论怎么听都会有一种无奈、伤怀、寂寥,正如《红楼梦》曲作者王立平老师所言,“满腔惆怅.无限感慨”。曲子的中段似有欢乐之感。但“好景不长”,马上被结束句的i到6的感慨所打破,渐慢的结束则更多的仿佛是在预示着一种“落花流水去”的无可奈何[全曲在琴声的一声叹息,在大锣的沉闷声里结束。仿佛在预示着不幸。中国的羽调式和西洋的小调都有着适合抒情,善于表达悲凉、凄苦之情绪的特性,王立平老师在此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运用这善表达悲、愁的调式写出了这首“只应天上有”的妙曲,可以充分体现、显示出一定的音乐是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的。教师在欣赏课中可以通过这样例子的视听结合的赏欣,充分展示、讲解影视音乐如何形象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使学生的欣赏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在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关键在于促使学生由感情欣赏向理性欣赏的转化,只有让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到理性欣赏上来,我们的欣赏课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在实际欣赏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欣赏力只停留在感情欣赏阶段,这是因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与阅力不深,限制和影响了进一步对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不理解的东西就 很难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比如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学生听完此曲后可以根据黛玉葬花的画面,黛玉伤感的眼泪从感情上感受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凉情境,可是学生却很难理解黛玉以花喻自,“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那种看透跟前千般事,不愿与污浊现实同流的高贵心灵.那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身处繁花,却一身孤独,无人关爱,未来渺茫的惆怅之意。如何使学生明白《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黛玉葬花这一节所要表达的黛玉那纯洁、高贵的心灵,那凄婉、悲凉、感慨和惆怅的情感,曲作者王立平又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他在原著的字里行间,在纸背之后找到的音乐感觉,这上升到理性欣赏阶段的欣赏是学生最难找寻、理解的,但是又是学习音乐者最需要的,因为只有从理性上能够欣赏音乐作品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理解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对人才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曲作者王立平为了表达出原著作者曹雪芹在此处要表达的黛玉的情感,在曲子的演唱上首先用了女声齐唱来渲染“花谢花飞飞满天”这样一幅春天的“萧冷”画面。满园花红,花瓣飞舞本应是一幅春意盎然之景象,但王立平老师让旋律一会上行五度,一会音阶式下行。一会又八度大跳等等,在一边叙述的同时却把个“一年之机在于春”的情景写的极尽悲凉,无一丝春意。学生要明白此时此处“反常”的意境背会之意,就得先从理性入手,了解原作的小说内容,更要从曹雪芹的笔下悟透他要表达的黛玉此处的心境。然后在老师分析曲子旋律特点的讲解,启发下听出音乐所要描绘的气氛,表达的深意。

女声齐唱后的女声独唱旋律则给人一种黛玉且行且拾花瓣的形象。音乐在黛玉扛锄、提篮、拾花而行的画面下表达出了一种日月穿梭。风似刀霜似剑,“一朝飘泊难寻觅”的一种世道的沦桑,万般的愁怅。学生可由画面和音乐的结合进一步感悟黛玉的孤单无助,那种身似花心愁杀的葬花似葬己的悲哀,此情此景只有画面与音乐相结合的影视艺术方能表达的如此完美,也只有如此直观的影视音乐方能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欣赏之中得以体验到音乐要表达的原意。

男声齐唱是由四四拍的第四拍上的弱起进入的,三拍后则是音乐上贯用的表达哭泣的四分休止符,这样的旋律把“独依花锄偷洒泪”的黛玉那冰洁、叹花似叹己的愁苦形象渲染到极致。“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一种不能欢生何不逝去似花的一种伤感的愿望,此处虽用了与前边一句相同的旋律,但表达的伤感、无奈之意却更进了一步,这也是音乐创作手法中重复的绝妙之功效。

此曲主题实质是在表达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时心生的那种“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葬侬”无人的悲伤、自叹和对未来之渺茫情感。不过在曲子的快结束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中王立平老师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写出了一种“问天”之感,问天侬归何处。音乐在do音的高音位置上延续三拍后,经过导音si的上下波动收在la上,给人一种高亢、怨愤的问,渲泄出了黛玉心中的集郁。全曲在“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音乐声中结束.道出了黛玉命运的悲哀和无奈,道尽了人们对黛玉的感慨。分析至此,我想学生岂有不明不白之理,欣赏课自然会非常圆满!

第5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将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创造,《红楼梦》这幅画卷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红楼梦读书心得1“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读书心得2本来以为可以写很多文采飞扬的文字要述说我多红楼的感慨,可是细细想来却也有些迷茫,迷茫这亘古不变的历史,也迷茫这千言万语的爱情故事。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女人的血泪史,更是对清王朝衰落的见证。但还是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深究。比如荣国府的贾宝玉。

宝玉,这个出生便咬着一块玉,并且深受贾母疼爱。但是他人关于他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是“乖僻邪谬,不近人情”;有人说他是“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然而我说他是多情的。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就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贾政认为其必是“色鬼”“酒色之徒”。其实不然,他对薄命司令青春守寡的李纨、“枕霞旧友”的湘云、远嫁的“蕉下客”探春、悲观绝完后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含泪而死的可卿……他无不痛心疾首黯然悲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岁月貌为谁颜?”

说宝玉是个情圣,集中地体现在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如此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他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他的生命所系。只是,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梦想。他对林黛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爱情又是经历着风吹浪打,始终分隔的。在那样的环境里,其痛苦可知。

并且文章不仅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最终未修成正果的悲惨故事,也反映了新世界必将冲破旧世界的束 缚,暗示着清朝的衰落。

红楼梦读书心得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早就心向往之,尤其是耳畔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那悠扬的越剧时,我更是读之入神。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而我也是众多痴人中的一个,也曾偷偷地为宝黛抹了不少眼泪,暗恨自己不在小说的章节中,不能帮他们一把。有时会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伤神,因为,大观园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迹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灵气,下世为人,故,她是有灵性的,她的诗也是有灵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却让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颇,旁人叹她尖刻,而我却觉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诗风玉琢,因为敏感是诗人的神经。“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尽心中无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纤尘不染的仙子。

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一部红楼梦,它是声声控诉,封建思想毁了多少有情之人。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放飞自己的梦想。

红楼梦读书心得4“红楼梦,半夜做。只从此迷上石头记,恋上红楼梦。”——题记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你一个女子,深受曹雪芹的怜爱,“两弯罥眼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任谁见你都会夸你标志,只可惜身世异常凄凉,但好在你来到外祖母身边。我想在别人眼里你是幸福的,你深受贾母喜爱,宝玉和宝钗对你又十分关心。可什么都不缺的背后,你的痛苦,又有谁理解你呢?

宝玉失玉变痴呆而你在重病中。当你听到珍珠妹妹说宝玉娶宝钗时,你内心绞痛,变得神情呆滞,直接去找宝玉,你们俩的对话多么让人心疼啊!“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着说到:我为林姑娘病的。”你回到屋后,贾母来看你,你气喘吁吁的说道“老太太,你白疼我了。“这一句字字戳中我泪点,你可知,如果我在当时,一定会把你拉住,不让你去,不让你走,只恨这时空之差。在宝玉误娶宝钗拜堂成亲时,你两眼一翻,一缕香魂就此归天了。这是你不知道的,紫鹃想说话却未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流,李纨探春为你痛哭时有一阵奇妙的音乐之声,这是上天痛苦的表现啊!“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溅泪,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你在金陵之地,绚丽的绽放,可又无声的凋谢,为何上帝偏就要你离开,你不过只是一株绛珠仙草罢了。但我不知你是否愿意离开,其实走了也好,腐朽的贾府已不再是属于你的地方,倒不如回到太虚幻境。继续做你的绛珠仙子。

总是会想若没有那仙石的传说,你离去时,是否还会那么痛苦,爱是一种缘分,若你可以再来一声,请不要再陷入那无法挽回的缘分之中。

一本厚厚的红楼梦,浸在醉人的花香最早在红楼梦里,不愿起来,只想永远沉睡下去。

红楼梦读书心得5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着,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在这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是晴雯,她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恶如仇,真乃一女中豪杰,但却因此引起贾府主子的不满、恼恨,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家中,不禁让人黯然泪下。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惨故事,尤三姐为了爱情,情愿献出宝贵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尤二姐贪慕虚荣嫁与贾琏做二房,王熙凤的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连死都没有个墓碑。迎春大丫环思棋与潘右安从下就相互爱恋,最后却都为了爱情献出宝贵的生命。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慨叹唏嘘。黛玉葬花的柔情几人知?黛玉与宝玉真心相爱却因为封建礼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后导致了这场悲壮的爱情悲剧,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曲折的故事情节,性格分明的人物,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第6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一本好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智慧,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一本好书,宛如一杯清香淡雅的绿茶,令人回味无穷;一本好书,胜于世外桃源,虽没有那种安逸舒适的美感,却有着它那别具一格的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那朴素纯洁的美好心灵;无不展现出那幅幅惹人怜爱的动人情景。

有了书,我就得到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只要再多付出那么一点汗水和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有了书,我变成了精神上的富豪,尽管我不是真正的豪绅富贾,可那一股力量,却在无形中推动着我前进、前进……

我爱看书,并不是为了看那些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也不单是为了看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而是为了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去品尝百味的人生。

我爱看书,因为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仅爱在家里的书桌上一个人静静地看书,还爱在湖畔的垂柳下,独自一人默默地看书。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杨柳也仿佛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风,带走了我烦躁不安的情绪,留下的,便是那静如湖泊,纯洁得毫无一点杂念。我,轻轻地捧起那本页面微微泛黄的,书角也卷了一些的《石头记》,倚在柳树的腰肢上静静地默读,恍如身临其境。仿佛我也出现在了那大观园内,看黛玉葬花的忧柔寡断,品刘姥姥的诙谐幽默,读王熙凤的泼辣干练,看贾宝玉的温柔多情。夕阳西下,暮色渐渐被黑夜吞噬了,我漫步在林荫小道中,带回了一路的月色和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7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一、赏析名著插图

【例1】(山东德州)在我国古典名著中,作家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插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人物形象是_____________。

(2)选出符合人物特点的项( )

①多愁善感 ②精明能干

③才华横溢 ④体弱多病

⑤狠毒泼辣 ⑥孤芳自赏

⑦世故圆滑

【解析】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结合名著插图对名著进行考查,这样的命题形式比较新颖,具有创新意识,既考查了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又考查了同学们对名著的了解。试题的插图选自《红楼梦》,从图中的画面可以看出,插图表现的是黛玉葬花的情节。只要熟悉这部名著,你肯定能想到名著的情节及相关人物,也一定会概括出人物的特点。两道试题分别采用了填空和多项选择的形式,正确解答第一小题是正确解答第二小题的前提条件。在解答第二小题时,要根据对人物的了解,选出符合人物特点的选项。

参考答案:(1)林黛玉 (2)①③④⑥。

二、补写名著内容

【例2】(湖北黄石)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

(1)________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2)________三借芭蕉扇 (《西游记》)

(3)________葬花 (《红楼梦》)

(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________”。

【解析】此题共四小题,分别涉及四大名著。试题提供了相关语境——故事情节、名著名称,要求同学们根据情节补写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试题所考查的人物和情节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只要平时阅读过这四部名著,对名著中的人物或情节有所了解,解答此题并不困难。

参考答案:刘备、孙悟空、林黛玉(黛玉)、智取生辰纲。

三、品味人物语言

【例3】(浙江台州)名著阅读。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___A___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撷做粉碎……___B___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①选文中A是________(人物),B是__________(人物)。

②根据选文中A、B的语言,分别说说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析】根据人物的语言可以了解故事情节,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辨别出人物的身份。从名著片段可以看出,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讨论的是关于“招安”的事情。品读对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物分别是李逵和鲁智深。然后根据人物的语言以及阅读名著时对人物的了解,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①A:黑旋风(李逵、铁牛);B: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 ②A:直爽率真,粗鲁暴躁;B:直爽明理。

四、验证精彩点评

【例4】(贵州安顺)下面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 洪晃评四大名著的精彩语句,请根据你对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感悟,以刘备的创业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对洪晃的观点给予支持。

西游: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难度的;

红楼: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难度的;

水浒:出身不好,想当官是有难度的;

三国:出身不好,想创业是有难度的。

刘备:

【解析】此题的命题形式比较独特,试题出示了洪晃评四大名著的精彩语句,要求考生根据对《三国演义》的感悟,以刘备的创业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对洪晃的观点给予支持。试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情况,其它三部名著评点语句的出现,对同学们理解题意有一点干扰,这就需要同学们仔细读题,弄清命题人的意图。洪晃关于《三国演义》的感悟是:出身不好,想创业是有难度的。答题时要结合刘备的事例,验证洪晃观点的正确。

参考答案:示例 1:出身低微,年轻时曾以编席织鞋为生,起点低,可见创业艰难。 示例2:起事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四处投靠,足以说明创业艰难。 示例3: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也说明创业艰难。

五、判断名著常识

【例5】(福建福州)下列对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成就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回来后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北风和太阳》告诉人们,想让他人改变主意,劝说比强迫更有效。

第8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善良如春风,吹走寒冬的尾巴,带来百花的盛开。善良的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有如阳光般,照耀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颗心。共同阅读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600字,请您阅读!

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冰雪静静地躺在地上,一股春分吹过,它融化了,融化成了水消失在湿暖中。我一直坚信,我的善良像春风般可以感化他人,却未曾想到,那一次温暖的笑容把我融化了。

在我的心中,总认为她是最严厉的,虽说严师出高徒,可她的严厉让我无法亲近。那一次温暖的微笑以善良的魅力改变了我的心灵。

恼人的上课铃声照常响了,是物理课,她依旧从后门发出大的响起开了门,然后使劲磕住门。“嗒嗒”的高跟鞋声尾随着她的脚走向讲台,但与以往不同,随着鞋声传来德尔还有吸溜鼻涕的感冒的声音掠过耳畔。这节是物理总结课,所以她在黑板上张牙舞爪地比划着,嘴也像缝纫机般摆动着,我却丝毫没有留意她讲的内容,只是想着是否应该给她一包苦甘颗粒,我的心纠结着,踌躇不止,手都哆嗦着。

最终我还是下了决心,给她吧。我消磨着时光,表上的指针像蜗牛般向前缓缓蠕动,我又遐想着我给她药时我的表情如何。还是挨到了下课,铃声像甘泉一样响起,我迫不及待地从包里掏出一包药,看清“苦甘颗粒”,不知是同情的力量,还是希望感化她的眼里的力量鼓着我把药给了她,我只是以为她只是一句“谢谢”,哪知,我错了,她双手接过我手中的一包药,仔细地看清药名,马上抬起头,用她矮小的身躯中最大的力量冲我笑了出来,她的头发不知是因烫染射我眼中辉耀的金褐色,眼睛了散发出的目光充满着感动和感谢,更多的是善良,像一团火燃烧了我的心,打开了我的心之窗;鼻尖上也反射出乍眼的光亮,使我体会到善良的魅力之高尚,笑容中还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本来就很洁白的牙齿显得更加高尚;有点黝黑的脸颊被阳光晃得格外温暖。这个笑容散发着伟大的光芒,她说了句谢谢,顷刻,我的心好似要被融化了,她的笑让我惊诧,让我不知所措,我的心被她善良的魅力融化了,脸上开始变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善良的魅力的光芒原来也能融化我这本来就已经很火热的心,我被这人世间的善良感动了,原来善良的魅力能如此动人,令人温暖,善良的大爱在人间。

春风再一次拂过我的脸庞,我感受到了善良的魅力,活在人世间,真好!

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有了善良,所以它有许多朋友。世界有了善良。所以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在二战结束后,小保尔因为是纳粹人的儿子,早早的就没有了父母,而邻居们都不愿意看管他。但尼古拉却不一样,她收留了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敲尼古拉家的玻璃,往里扔垃圾,小小的保尔不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他问尼古拉,而尼古拉也不说。尼古拉走在街上,每个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她没有人跟尼古拉说话。这一切只是因为,尼古拉收留的孩子--保尔,是个纳粹人的孩子!有人曾劝过他,让他放弃收留保尔。保尔是个纳粹纳粹人孩子,会受到藐视的。但尼古拉却认为;保尔是无辜的,上一辈人的恩恩怨怨不应该让一个小孩子来承担!

保尔长大点了,他变的孤僻起来,常常一座恶作剧来使自己快乐。他常常骂自己的母亲,母亲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已在人在默默地哭!

终于有一天,一个邻居再也看不下去了。气急之下把保尔的身世说了出来。保尔惊呆了,他吃惊,他后悔,他纠结,他……

一个月后,保尔变了。变得开朗,变得大方,变得和以前像两个人一样。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就会与别人一起克服。他做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心中的一个信念:一个与我不相干的人可以把我抚养长大。为什么我不可以帮助他人呢?

这就是善良的魅力。善良就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中浇灌出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吧,让我们从此开始行动吧!

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3不觉间,我已匆匆走过__个春秋。匆匆的脚步,如水的岁月,冲淡了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但是,惟独留下了那扇我用心底的那份,用善良开启的明镜的心窗。

每天都经过那幢小小的阁楼,我都会仔细地欣赏那满墙的爬山虎。我领略着那四季不变的绿色,那勃勃的生机,更有那点点绿芽探春的调皮,那条条青枝待春的灵动,那片片绿叶迎秋的潇洒,那丝丝墨枝送冬的希冀。

满墙的爬山虎交织成了一张严密的密的网,那扇陈旧而孤零的窗就身在其中,宛如一只久经沧桑的眼眸,那灰色的窗帘亦是那浑浊的泪,把本属于窗内的那份阳光全挡在了外面。

轻轻摇响车铃,出现了一幅令人略有所思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打开了那窗,眼里满溢着的是惊喜与兴奋,可随即又是满目的失望无奈与忧愁。接着她便又放下了窗帘,再次关上了那扇点缀在绿茵丛中的依稀的小窗。

我震慑于老人的孤独与辛酸。可怜的老人,多么像我年迈的奶奶,一人独守旧屋,而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她满脸的辛酸泪。

我慈祥的奶奶此刻一定在屋门口惦念着我吧,亦如那位窗内的老人一定在思念着自己的儿女吧。

夕阳苦苦挽着树梢,久久不肯离去,难道是在等待着什么吗?

再次摇响车铃,给窗内的老人一个灿烂的微笑,洒一抹绚丽的色彩。无需过多的言语,那扇窗会多次的打开。微笑和铃声成了我和老人每日的特殊的问候。

我用我心底里那份小小的善良,轻轻叩开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窗,裁一副精美的窗帘,装点那份美好,让阳光照射进老人的心底。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黛玉葬花,含情脉脉,这是善心所在;李剑英用16秒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这是善心所在;丛飞,用爱心感动了中国,这是善心所在。

善良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至高至真的心理,每一份善良都是一个美丽的梦,为人感动。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黛玉红颜薄命,这正如枝头的花,有着最辉煌的艳丽也有着衰败的悲惨的结局。黛玉怜花,步履轻盈,携花袋,提花锄,温文尔雅捡拾着落红,吹落沾上的碎泥,将它们的美丽收藏于地底。飘零入水的花瓣在她多愁的目光中愈飘愈远。正是这份善心酝酿了一个美妙的梦,溪水中的花瓣将流入这美梦,定格在黛玉葬花这一幕。

“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李剑英在跳伞与迫降的16秒生死抉择时毅然选择了后者。望着下方密集的村庄,他沉勇地作出了决断,可幸的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不幸的是我们的英雄湮灭在了冲天的火光中,但正是这一无畏的牺牲铸就了光辉的军魂。正是善心缔造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梦,那漫天的火光印证了梦的绚烂,定格在李剑英驾机迫降的那一幕。

“首善丛飞,从未停止过的爱心。”丛飞,一个感动中国的大善人。将每次演出的所得倾尽捐给失学儿童,哪怕是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也未停止过他的爱心。在他离开的那一刻,脸上也始终洋溢着微笑。正是善心充盈着这可歌可泣的梦,他那安详的微笑就是梦的和弦,这梦定格在丛飞始终微笑的那一幕。

善是葬花的真情流露,善是16秒的生死抉择,善是生命不息爱心不已。世界需要善良,生活呼唤善良,让善良永驻我们的心间,一起构铸我们善良的梦。

一个心理氛围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于是作为美好心理氛围的“善良”,也会让人们觉得自然万物是偏向美好的,从而更加的喜欢和珍惜自然万物,也因此善良的人看起来都比较“博爱”。

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4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

我读到国外的两则小故事。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善良的圣洁,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关于善良的演讲稿范文5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善·历史的车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洒下一路风雨。在留下的车辙里,那些闪着金色的沙石,是善良的记号。

清明雨上,烟雨蒙蒙。黛玉葬花,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善良又有几人能够知晓?灾民遍野,洪荒满地,是谁在官道上搭下简陋的篷布,沿路布施饥饿的灾民?逝者如斯夫,古代多少文人墨客消失在车轮扬起的尘土中?可他们用生命铸就的善良之花却永远绽放!龚自珍即使被贬仍不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年老的陆游僵卧在床,“尚思为国戍轮台”,甚至告诫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刘备征战半生,白帝城托孤,留下遗诏,叮嘱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他深知“善”的重要性,他也是因为“善”,三顾茅庐,重用人才,用人不疑,从而成就一番伟业。历史的洪流席卷而过,如此文人们的善是对民族、对国家当之无愧的大善,是对善良最最纯粹的诠释。

于是懂得:大善无疆,历史永驻。

善·社会的启迪

一起“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多少战栗!一时间,网上各种帖子、微博层出不迭,联系到之前的“彭宇案”,从而引发了社会关于善良问题的大检阅。更有甚者,纷纷拍案而起,直指中国人的善良指数已下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面对这些蜚语,我要说——不!鲁迅先生在报上发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振臂高呼:我们有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那么,现在,我仍可以大喊:“我们也有从未放弃过善良的中国人在!”小悦悦事件固可悲,但最后仍有捡垃圾的阿婆出手相助,随之而来的反省笼罩着每个中国人,但这恰恰说明善良还存在于我们心底。

“最美妈妈”伸手接住从高楼中坠落的幼儿导致手臂骨折;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7·23特大动车事故,温州人民连夜献血排成长龙……一切的一切,走向这善良的交响乐,凝住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美德,勾勒出了中国人的风骨。

善良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符号,而是一种行动和传承。善良的魅力在于闪耀着爱心的人性之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古代到现在甚至到未来,善良作为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

于是懂得:社会芳菲,善良不老。

善·自我的思索

我已长大,电视上的哥本哈根全球峰会,金砖五国会议,巴西气候大会……我关注着这些,并以它们的宗旨为己任,我开始善待地球上的任何生灵,会因一棵枯死的小草而默然良久,我不会去采花圃里的花朵,而是让它们在阳光下无拘无束地生长……我懂得珍惜自己的拥有,迎面遇到落魄的行乞人,我也会倾囊所有,“地球一小时”行动,我早早熄了灯,然后,站在落地窗前,同整个黑暗寂静的城市一同呼吸,细数整个城市的脉络。

于是懂得:点滴善良,可以筑梦。

我恐怕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可以将一点一滴的善意汇成小溪,源远流长。重要的是,要相信善良,相信善良是一枚枚沉睡的火苗,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将自己的人性和行动变成一根根火柴,轻轻挥手,划出动人的火焰。

第9篇:黛玉葬花的故事范文

——题记

不知何时起,一帘迷人的烟雨被时光的帷幕遮挡,搁浅在季节的窗外。走进绿肥红瘦的风景里,红消香断牵起了清风的幽叹,惹我一身的淡忧闲愁。

独自徘徊在那条留给我无数欢愉的湖边,依稀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身姿婀娜的垂杨柳,也倒映着一双满含哀怨的星眸。这湖边,曾经有烟雨空蒙,花开四季,处处都有你我染香的足迹,时时都有你我织不完的轻梦。

人隔天涯渺音影,欲代遥问却无凭。那一程,曾是,君横吹柳笛,吹起双燕绕梁飞,我反弹琵琶,弹得双蝶翩翩舞……这一程,却是,残叶风急,花落一地,玫瑰花的暗香渐渐飘散在古道西风中,无可追寻。

君,你知道吗?只要我看得到你,这江南的每一川烟雨都会被我解读成无限的风情,那北国的每一朵雪花都会被我描摹成绝美的版图。只要我听得到你,再炎热的夏天都会被我化解为清幽的日子,再寒冷的冬季都会被我打磨成舒怡的时光。

红尘陌上,相聚太短。君,我好想与你十指紧扣,沐着阳光,一起去欣赏扬州二十四桥边的花容柳韵,一起披着月色去找寻云水之湄带露莲花的幽雅芬芳。我好想与你并肩,去广袤的沙漠,一起去看一看那千年不倒的胡杨,和那搏击长空的苍鹰;一起去听一听那丝绸路上的驼铃,和那古国楼兰遗落的风音。

如果可以,我还想与你亲近美丽的大草原,一起去拨一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冬不拉,一起去拉一拉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马头琴。如果可以,我还想你能带着我,一起去看一看诗人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我想与你在夕阳的余晖下,依在康桥上,看水草的轻轻招摇,听笙歌的幽幽低徊。如果可以,我还想与你共赴法国,一起走进浪漫的普鲁旺斯,在那紫色的海洋里静静聆听薰衣草的窃窃私语。

假如时光可以穿越,我真想与你驻守宋朝,一袭素衣,临水筑屋,修篱种菊。我想,只要有一间竹屋,一张矮桌,一扇镂窗,一盏油灯,我们就可以把每一段时光梳理得温馨诗意,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活色生香。我不求大富大贵、不求长命百岁,我只求与你日日相对、夜夜清欢。君,只要有你执我之手,为我画眉,哪怕日日粗茶淡饭,我都无怨无悔。

烟水之路,只要有你相陪,我心底逸出的梦都会飞往朗朗晴空。风雨之中,只要有你共伞,我嘴里哼出的歌都会飘向春暖花开。

你不知道我有多留恋你的怀抱,如果我们还能相见,我一定与你长时间深深地、紧紧地拥抱,无需鲜花和美酒,无需音乐和言语,只要有你的心跳,只要有你的呼吸就足够。

因为爱情,我随时可以为你疯狂。当我来到你的城市,我感觉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有的所有在我眼里都是那么的亲切,仿佛从来我都不是过客,只是归人。

犹记得,那一次的机场离别,临别时,我们说好了不回头,可我还是忍不住回首,尽管泪朦胧了双眼,心有说不出的疼痛,但看着你对着我的方向痴痴凝望的身影时,我的感觉是痛并幸福着,那一刻的景象在我回忆的时空里永远地定了格。现在想来,那时的泪水应是你我相爱的见证,那点点滴滴的泪珠已化为我为你守望的一泓秋水。

当我爱上你,我心深处的每一条幽巷都为你畅开,你踏出的每一个跫音都成了我挚爱的回味。当我爱上你,我的每一首幽词都为你填写,我的每一个笑颜都为你绽开,我的每一缕愁绪都为你绾结。当我爱上你,我再也忘不掉你含水的眼睛,再也忘不掉你含忧的双眉。

自从离别后,我的心中便开出一朵思念之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从未凋零过。

我从未想过你会离开,谁知一觉醒来,所有阳光里、月光下、风雨中的故事都泛了黄,化作了风云里的烟花旧事。看着玫瑰园的一地残花,再握笔,落墨却久不成章;再吟诗,启口却语不成句。我唯一可以做的,只是在失色的日子里,独自寻觅一些前尘过往遗落的影迹。君,没有了你,我还有什么可以预约下一个花期?

遇见你之后,我一直相信,这人世间有白头偕老的爱情,就算我们白发如霜时,你我的爱情也不会如残花零落成泥。无数次,我梦见自己沐着缠绵的烟雨,踩着青石板,低眉含笑一步步走向你。无数次,我梦见自己一路念着你的名字,无论是山一程,还是水一程,我都坚定地跋涉在有你的方向。

年少时,我看黛玉葬花只是看懂了其表,不解其意。现在,当我面对眼前寂寞世界里的一地落花时,才真正读懂了黛玉葬花时的内心独白,才真正领悟到了落花与孤独背影里的哀怨。

寂寂夜色,凭栏瘦红烛,心的站台,总有不舍在纠缠。如今,爱上伤情歌,并不完全是因为感觉好听,更多的是因为歌的旋律与歌词正好合上了我内心铺陈的画面和意境。

幸福渐渐远去,在此去经年的时光碎影里,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做到且行,且歌,且微笑。

我不再去想迎风的衣袖还会不会有暗香浮动,我只是希望自己,今后能守着内心的原风景,在柳绿水清的岸边,对着美丽的夕阳落霞,对着冷色的白月光,能够安之若素,不染忧伤。

难舍浮生旧梦,难舍一卷深情,纵然从此再无你的音讯,纵然一纸空白飘落在失语空城,纵然孤单身影永远站成静默凄美的风景,我依然会把余生的念想折叠成唐诗宋词的婉韵,手握散装的回忆,把一蓑烟雨梦化作水墨丹青的柔情,让这份思念,永不终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