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

第1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多年的积极探索,后勤在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1.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1.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1.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1.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2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2.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3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3.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3.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3.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3.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第2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共建和交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使高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这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10-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要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建高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必要性

1.1 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基础

1.1.1 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高校教育的规范作用在于它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1.1.2 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家庭教育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血缘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尤其是血缘的传宗接代,可使家教长时间,乃至跨时代地延续。由于小空间与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具体实施。

1.1.3 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社会教育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人际广涉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其既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天地实施;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不备不及的。

1.2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的劣势和不足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迫切需要

1.2.1 学校教育的劣势。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视野有限,易脱离社会实际(因其主要是在有限制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内进行);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于个别教育,使活动与效益淡化了具体性。

1.2.2 家庭教育的劣势。家庭教育的劣势有三点:其一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其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尤其在广大单亲家庭与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此问题更加突出;其三是家教目标的不集中与时、空的有限性,也是其劣势的一个显著特点。 3、社会教育的劣势。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且消极影响的腐蚀力、诱惑力极大,则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对那些认识水平低、明辨是非能力差的学生的管理,无疑会成为一个教育的难题。同时,教育责任不落实,教育的部门多,名目多,形式多,使社会教育沦落为表面上多方在管,事实上无人负责的社会弃儿。

1.3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相互联系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关键

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从目前现状看,家庭与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若其一偏废,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必会出现危机,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的系统,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2.1 加强高校与家庭共建交流机制

2.1.1 高校和家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教育。一是要不断加强爱心教育。进行爱心教育,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乡,爱祖国爱人民。二是要不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所以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三是要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

2.1.2 高校要不断加强与家庭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家庭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协调一致。高校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如致家长一封信,把学生每月的综合素质考评成绩发给家长,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在校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不足反馈给家长;平时通过电话或网络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与家庭共同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高校教育、管理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2 加强高校与社会共建交流机制

2.2.1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区的共建交流。要注重发挥社区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加强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可与社会上有影响力的领导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和大学生社团共同组建社区教育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布置社区教育活动;聘请热情高、素质高的校外辅导员;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一起形成社区教育网络,促使社区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建立社区活动基地。根据本地特征,开发建立社区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三是把一些重大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社区的支持来运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2.2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共建交流。要形成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共建和交流。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高校应尝试把部分学生放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培养、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精神。二是可以吸引学生到企业参加科研工作。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与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边学习,边工作,接受常规科技工作训练,使其专业、专长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科学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三是可为学生勤工俭学开方便之门。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特困生不少,许多大学生要靠勤工助学来维持生活。号召校内各企业招收特困生到企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解决部分特困生生活费不足的有效措施,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2.2.3 要逐步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还可以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促使学生走近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等等。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进而激发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远胜于课堂教育。三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德、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结构。政府要在思想观念、资金投入、市场管理、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使大学生从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向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并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蓝江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01-01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利于高职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高职学生创业搭建大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成绩虽多形势虽好,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文章通过对保定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保定市物流管理专业的在校高职学生和部分相关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涉及我市4所高职院校。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相关教师2套问卷,以学生为重点,于2012年11月向保定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为92.6%,皆为有效问卷:高校相关教师发放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4%,皆为有效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愿望强烈

通过调查发现,我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占92.3%,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占86.5%,支持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占91.2%,创业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通过调查,有90.5%的学生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学习开办企业方面的知识,有94.4%的学生把以后的创业理解为做生意办企业:有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适合理工科的高职学生,与物流管理专业不适合。

(三)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在我省受到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普遍不高。特别是创业心理素质不强,认为就业难,创业更难。

(四)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少

据统计,有85.4%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实践,有93.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比赛。教师问卷的调查中有96%的教师认为要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89%的教师认为应建设物流管理学科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与其他院系所积极进行的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相比,我市物流管理院系的创业教育显得尤为平寂,创业型人才培养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物流管理学科的专业特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缺乏等也有一定关系。

2.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缺少针对性,没有针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创业教育体系,也没有针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受到过创业教育的部分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陷入纸上谈兵。

3.河北省创业教育氛围是非常好的,政府和高校也非常重视,举办了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并推出多项举措力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等。但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的不足,创业教育氛围不高,与当前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

(二)建议

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我市物流管理院系培养的是传统的就业型人才,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物流管理学科知识的传承而忽略创新,注重物流管理学科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获取而忽略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缺失创业素质和能力,缺少社会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创造条件,在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创业实践基地的建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弥补“先天性的不足”。

(三)在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是以能力而非以学历为导向的教育,它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深化。我们必须从狭窄的知识教育单纯就业教育转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的创业教育,把创业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课程,向学生介绍创业所需的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协调能力和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

第4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客观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和高校都面临着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大,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峻形势。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按我国目前的情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优先”的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减轻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环境。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外语专业的、懂得世贸组织规则经济类的、管理类和财会类的学生将继续抢手;随着IT业的逐渐复苏,社会对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会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可能比较乐观;中文专业学生适应面广,有一定的功底,社会提供了许多岗位:记者、秘书、管理等,都适合他们去做;社会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就业不太乐观等。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但是社会对不同的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都可以找到工作。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民营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其需求岗位必然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广大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仅要将目光放在大公司、大企业上,还要适应形式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1.地理不平衡性。中国地域宽广、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决定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有一定的差异。

2.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体制有待于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一个改革性的大飞跃,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种刺激。“双向选择”从不利因素上讲,给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开了“绿灯”,解决了工作问题。“择优分配”在“双向选择”中难以有效实行。虽然学校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信息,主动推荐等做了一些工作,也能体现到部分毕业生,而那些通过关系到好单位的毕业生无须与其他学生竞争,这样就造成毕业生素质好差与用人单位好差及需要脱节。

3.结构性矛盾突出。庞大的就业力量,客观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速度,供需矛盾突出。

4.高等教育和经济转型速度没有完全协调起来,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高校扩招造成了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在教学质量上增加了难度。因此,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与市场需求接轨,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5.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现实。学校和社会不是隔绝的,社会上消极、腐朽的东西,弱化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去报效祖国和人民,立志到艰苦地方去创业的思想。

6.就业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由于人才市场的不完善、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到位、学校与社会单位的协调不够等原因,仍然存在信息和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就业竞争环境欠公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7.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放松。家长、教师、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和深刻。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容易停留在学习成绩上,而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培养、心理辅导、劳动教育等有所忽视,这些弊端影响学生在择业上,贪图安逸,讲究功利实惠;学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敢严格管理学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使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政治方向模糊,把文凭和学位当作换取名誉、享受地位的条件,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不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

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

1.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个人特长、兴趣、学习、工作方式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等,依次做出决定和计划。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回报期望过高、就业盲目性大。有的学生还无法接受就业制度的改革,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使自己陷于不战自败的困境中;有的学生在获取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上不强,常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等。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因为扩招、下岗工人多而再就业等多方面原因带来工资标准降低,进入大城市、大企业的要求更高、机会更小等就业行情,因而在就业中没有目的性,不但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浪费了就业机会。

3.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主导地位。学校培养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依然存在。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自觉意识不浓,条件不完善、渠道不通畅。

4.部分大学生文明礼貌欠缺,不注重细节。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好与坏、对与错,在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封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大家不能很好

的合作。但是,现今的用人单位几乎都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机会。

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毕业分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与发展。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也应该是广泛的,将就业指导和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为毕业生传递信息,起到“媒介”作用,更重要的要教育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补充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1.教育学生正确理解毕业分配政策的内涵。强调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并不意味排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政策界定了择业的目标和出发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第一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2.高校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国情与艰苦创业精神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树立科学的、务实的事业观和奋斗观。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确立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要有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在现实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因此,学校要让大学生清楚: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发展的趋势只能使竞争越趋普遍和激烈,优胜劣汰,谁也回避不了,必须使个人适应这个要求。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适应性强,需求量大,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要以这些人才的标准加强学习和锻炼,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1.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

2.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和社会通过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4.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行、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时时注意把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的合格成员。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成功并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思考[J].教育艺术,1996,(4).

[2]郭建峰,刘启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8).

第5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提纲》曾被恩格斯高度地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性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人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往往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截然分开,使认识与实践脱离,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说说而已”,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鉴此,本文通过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的剖析和思考,来初步探讨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中所包含的实践观

首先,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这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把客观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客体,只是消极被动地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虽然正确地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但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3]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的自由创造物,也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以前的一切旧哲学认识论,都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实质上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主观意识领域内寻找真理的标准。只有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而实践则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桥梁。因此,马克思强调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这就是说,只有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可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他们产生的根源。因此,这种“神秘东西”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实际地消除其现实的社会根源,才能把它消灭。这体现了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中的实践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科学的认识规律

学生通过教师教学, 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必须以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应当看到: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能动的主体,理论、形势和政策、理想和人生观、道德和爱国主义、法制和纪律等是客体。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科学知识、价值观、审美观和以往的经验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并形成新的认识。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探究,就是认识主体对来自认识客体的信息的整合。认识客体的信息只有经过认识主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关于认识客体的感受和认知。[8]所以,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正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当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更加便于操作、更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和管理载体等,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只能由实践来充当,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离开实践来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随意性,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正确的理论、思想才有产生作用的基础和对象,才能真正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便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无以发挥,价值无法实现,理论只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教条。[1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就要看在其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只有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时,在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能够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经常及时地组织教育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把正评价和负评价、教育者的评价和受教育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调控。[12]

(三)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实践是沟通理论和实际、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内容和形式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1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必须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地连接主客观,实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实践基础和客观原因,决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空洞抽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帮助大学生运用正确思想指导实践,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飞跃;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知行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特点,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考察、劳动教育等多种实践活动,[14]让他们锻炼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总的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提纲》所阐述的实践的观点仍然是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和立足点。当前,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运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体验生活,建立社会关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8]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9-32.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7-205.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1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3.

第6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

高校后勤就是通过服务关系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室、食堂、寝室、校外实习等等都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场所,这说明学生服务场所与社会上的服务场所在性质上有明显不同,由此就决定了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不仅要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而且还要提供育人服务。如何在服务场所内确保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环境,切实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以及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是后勤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一、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服务育人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取得突破首先得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坚持用发展的思维思考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首先,要破除束缚员工思想的旧观念、旧模式,创新服务育人模式,尽快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增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服务育人工作水平;最后,要协助学生管理部门解决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教育问题,引导学生适应管理模式变革。

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育人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让师生满意和服务育人作为检验后勤服务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效能的主体也是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是后勤服务工作的根本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制度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内驱力,从根本上提升后勤服务育人质量,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在每一项具体服务工作中,让广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使学生有“家”的感觉。

三、要将“服务育人”的宗旨始终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后勤服务一定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服务热点,不断开辟深受大学生欢迎又具有鲜明文化特点和服务特色的项目,让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吸纳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后勤建设方面的特殊需求,使之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魅力,又兼容服务育人的效果,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全力打造服务育人的和谐育人环境,不断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服务质量品牌化、经营管理诚信化的新型校园需要。

四、服务育人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

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章立制使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提高服务育人能力。使后勤员工能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且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是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极大地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积极探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加科学,使服务更加规范。

二是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开辟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新领域。要将后勤建成师生之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就要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针对各个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就餐习惯差、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开展“文明用餐”、“当一天餐厅服务员”活动;针对学生浪费水电的现象,开展“节约文化”系列活动;针对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差的情况,开展“健康身心月”等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健康意识。

三是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积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解决学生困难,关爱困难学生,定期举办校园“美食文化节”,将饮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到家一样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培养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是服务育人还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所提意见建议的回复情况要督促落实,设立服务热线,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并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让师生投诉有门,论理有道。

五、提高员工服务育人能力

高校的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始终起着示范、辐射、导向和熏陶的作用。高校后勤的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大学校园文化,锻炼与培养一支具有育人理念、态度严谨、作风过硬、技能娴熟、讲究信誉、爱岗敬业的后勤服务队伍。

服务育人是衡量后勤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标志,是后勤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服务育人既是服务对象的需要,也是服务者占领市场、巩固市场和扩大社会效益的需要,要使服务受到尊重,得到理解、配合和支持,首先要使后勤服务员工具备服务行业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更好地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对员工进行系统的集中轮训,使员工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可以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在员工中形成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通过后勤服务工作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内涵。

六、服务育人需要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可以通过各种大学生管理委员会(物业、饮食、公寓管理委员会)、后勤服务联络员等渠道,吸收一些对物业、食堂、公寓工作关心且乐于奉献的学生加入后勤管理委员会,其既代表后勤,又代表广大学生,成为连接双方的桥梁与纽带。让学生直接参与对物业、食堂、公寓的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监督员工工作,参与市场原料价格调研工作。学生在参与物业、伙食、公寓管理工作中学到了宝贵的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

二是设立网上交流平台。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报修、网上征求服务意见等形式长期接受师生反映后勤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请师生帮助查找后勤服务盲点和服务短板,提高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校为家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召开座谈会。通过学生工作处、管委会、后勤联络员召集学生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内,学生工作处、后勤领导与管理人员共同听取学生意见,并现场回答。学生代表反映意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情、锻炼了沟通能力,后勤管理人员也能掌握一些信息。

四是实行接待日。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后勤服务部门管理人员接待学生,听取个别学生意见与投诉,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进行解释与说明,安扶学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第7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小学劳动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学生热爱劳动,二是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专业性不是很强;对技术的要求上,主要是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锻炼动手能力,技术性不是很强;在对科学原理的阐述上,力求简略、概括,不必细致深入。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精力集中比较差,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尚在建立的初步。在劳动课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营造直观生动的课堂氛围,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认识、操作、实践,掌握技能方法。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扬长避短,提高小学劳动课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电脑收集有关劳动课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电脑网络具有信息丰富的优点,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非常便捷地搜索所要的相关资料。在《盆栽凤仙花》课中,我把在网络中收集的多种凤仙花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把多式多样的凤仙花品种、各式各样的凤仙花形状展示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凤仙花的喜爱之情,因而很多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自己亲手种一盆凤仙花。我在课堂上讲解种植要领,和学生一起种了一盆凤仙花。不少学生意犹未尽,回到家后,又缠着爸爸妈妈,种了属于自己的一盆凤仙花,既从劳动中获得了乐趣,又种下了美的希望。

二、在课件制作中,利用拟人化手段,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深刻的印象

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规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小学生的精力集中比较差,重复单调的教学手法容易使学生感到兴趣索然。把学习对象通过课件拟人化,使学生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与学习对象就有了一种近似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且印象非常深刻。

如在《电风扇的使用与保养》课中,我设计了一组这样的课件:

图(1)秋天到了,窗外树叶飘零,一台电风扇站在墙角,扇盘设计为面部,表情孤单落寞,沾满灰尘。

图(2)一个小朋友走过来了,电风扇开口说话:“不要不理睬我!给我擦擦脸好吗?”

图(3)小朋友把电风扇拆卸下来,小心地擦干净灰尘。

图(4)小朋友把擦干净的电风扇重新装好后,电风扇又对小朋友说:“冬天就要来了,给我穿上衣服好吗?”

图(5)小朋友给电风扇罩上防尘罩,电风扇面表情变为高兴,并说“谢谢你的照顾”。

通过这一组课件的展示,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怎样保养电风扇,并且记忆非常深刻,有的小朋友还把这一组课件用简笔画画出来了。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第8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作用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冬日夜长声静,宜于读书运思。挑灯泛览偶有所得,如:知名诗论家、诗人兼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的名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放于当下语境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想起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心灵内涵,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对时代呼唤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技能、活动,而在于人格、气质、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现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收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有哲学、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历史、法律等,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1.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单一注重实践、轻理论,注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进行职业教育,反对职业教育演化为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的“工艺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立足个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那么,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人文素养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对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最终提高人文素养,作用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为将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积聚正能量。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有责任,并且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它与起源于中世纪的“劳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则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与互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的十精神要求,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无疑迫切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基于人文理论知识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文化现象、关注热点、主要事件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经验、思想、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得通过学校的阐述和引导,启迪大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获得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尚精神。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1)注重利用显性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全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了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讲授人文课程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避免照本宣科,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人文精神真正传递给每位学生。

第9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范文

合作探究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学派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学会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全球教学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能促进学会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合作学习非常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表现为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个指导思想看,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于社会的需求,事实上,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别人以他为中心、尊重他的一切。他们的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强,反映迅速,胆量大,发言积极,他们所欠缺的是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历史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我的尝试以高二(1)班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选择这个班有以下原因,①大家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历史课上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②1班人数比较少,结成小组便于管理。在与科代表协商后,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通过这几种教学方式,来实施课题研究。

2.1“说一说”——交流型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说”的主角,而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如学完人教版经济史(II)第二单元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组综合列出本组同学的观点,看哪个小组列的最多、最有道理。小组成员为了本组能总结得更全面,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为小组“献计献策”。并列展示各组成果后,再引导学生把所有成果进一步综合归纳,最后完善的是所有同学思考的结晶,因此也最为系统和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甘甜。

2.2“比一比”——竞赛型活动;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针对史学争鸣的观点采用历史辩论赛的形式。如: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为了弥补辩论形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以组为单位,课前让小组自己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辩手阐述自己的论点,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双方轮流发言,人人都是辩手,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设计一些细节,增强趣味性,如由学生事先自行制作获胜方和最佳辩手的象征性奖品。这些纸做的王冠、幸运花环、泡沫雕刻等,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竞争、合作与交流,每次课堂辩论都十分激烈,得奖的备加珍惜,没得到的立志下次夺回。

复习课和检查课采用填图、填空游戏或者趣味竞赛的形式。如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把本阶段的知识设计成竞赛题目,选择、改错、简答题型多样,赋以相应分值,由学生分组抢答,累积计分。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填图比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观念。

2.3“秀一秀”——展示型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