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媒介;动画创作
1研究对象———动画的概念界定
动画作为叙事性艺术产品,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应用领域和播放平台也在不断扩展。对于动画的概念界定问题涉及到了动画本体研究的范畴,对此,目前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只界定本文所述对象的既定范围概念。本文要论述的动画界定在传统的叙事动画之内,且区分于非虚构类的动画即动画纪录片,集中论述虚构类叙事动画的创作与发展。论述过程中会按照屏幕的具体区分来探讨不同媒介载体的特性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期为当前媒介环境下动画的发展提供扎实有效的叙事和营销策略。
2动画的历史分期及对应的媒介载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2.1历史分期和媒体革命:《世界动画史》一书中卡瓦梅耶将动画按照时间线分成了四个分期:实验时期、影院时期、电视时期和数字时期。这是同上及时的媒体革命息息相关的。自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的艺术活动就日益受到奠基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媒介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首先是印刷技术在19世纪末的完善,使得以语言为媒介的理性知识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与此同时,摄影技术和电影艺术也在积聚力量并完善自己的技巧,它们在20世纪前半叶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水平,使人类从此步入成熟的机械复制艺术时代;紧接着,随着20世纪中期电视传播的兴盛和20世纪下半叶至世纪末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媒介技术的崛起和弥漫于全世界,人类社会转而迅速地过渡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人类的文化艺术在此期间也急剧地完成了“视觉转向”。①2.2媒介载体对动画特性的影响:叙事与媒介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新传播媒介出现后,都很快就被运用到叙事行为当中,这成为叙事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性力量。②不同的历史分期,不同的传播媒介,随之对应的动画的叙事、风格与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时间线的历史分期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将动画史按照其播放媒介或者称“媒介载体”的历史流变来划分,这也就是“四屏”的由来:(影院)银幕、(电视)荧屏、电脑屏、移动终端屏。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故事,媒介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叙事方式的选择。③动画是一门需要技术去实现的艺术,动画的发展史亦可显示为动画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对于动画影片制作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哪个时期,无论我们创作什么样的故事,无论影片是何种形式,最终都是要靠某种媒介载体传播开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是说由此获得商业利润和文化传播与渗透,提高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2.2.1影院时期:1937年伴随着迪斯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的问世,动画史也随即掀开了影院时期的帷幕,从此动画不再是真人电影开映前的甜品。这一时期银幕动画的特点:时长较固定一般在80分钟左右,浓缩剧情;主题宏大,题材丰富多彩;结构模式化、强烈的戏剧冲突;叙事方法一气呵成;精雕细琢的画面品质,高流畅度;造型偏立体化;声音工艺要求严格;制作周期长;远景、全景和中景景别使用率比较高,着重于制造壮观的视觉效果。这些特性均是由于观影环境和媒介载体———银幕所决定的。2.2.2电视时期:20世纪中期,随着电视机的发明与普及,动画也开拓了它崭新的创作和传播方式,进入电视时期,对比影院动画来讲,电视动画很鲜明的特点便是制作工艺的简化,角色造型平面化;背景更是简化到利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动作设计不再追求高流畅度,出现了停格的概念。电视动画采用分集播映的方式,总时长不定,每集时长大概在20分钟;主题日常化;造型平面化;画面质量、动作流畅度、声音工艺的要求相对宽松;制作周期短;相对于影院动画的“造视”,电视动画更偏重于故事叙述,主题开始转向现实的日常生活,而这种家庭式的短剧也正好迎合了电视动画的观影环境:家中。一家人茶余饭后不用出门、不用花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一集幽默有趣的动画片是既经济又惬意的休闲方式。2.2.3数字时期:进入数字时期,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动画的创作具有深刻影响,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更是让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状,动画的传播载体除了影院的银幕、家庭的电视屏外,又增添了基于互联网的电脑屏和各种中小型移动终端(如ipad、手机)屏。动画电影各方要求高;而电视又带有行政色彩,受限多;那么网络动画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制作全民化、传播和互动的及时性,以及碎片化、个人化的特点让网络动画成为发展成人动画、诉说当下话语的有利土壤。
3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动画如何发展
3.1媒介生态环境: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由于数字媒介技术不断演化发展而出现的媒介融合态势的全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推动着媒介和人类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的演变发展。媒介生态学研究学者莱文森在其媒介进化论的理论中曾撰文《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文章提出他的原创理论之一—技术演化的三个阶段理论:玩具———镜子———艺术,而媒介后续的发展逐渐呈人性化趋势。综合来说媒介发展的总的趋势便有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以及人性化。此外,不同于以往的生态环境和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拥有其自身的特征: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多媒体化、全民化、受众自主性高、时间碎片化等。那么动画应如何顺应该趋势,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在媒介化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3.2动画发展策略3.2.1针对总趋势和媒介生态特征: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产动画又该如何发展?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受众的自主选择性更高,让不少业界人士坚信要做到“内容为王”才是根本。但是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外,还要做好营销。真正地将作品传播给受众才是硬道理。那么就要做好规划、利用好互联网思维。除了内容的升华,传播手段,还应特别重视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全媒体时代,动画片说什么、怎么说、如何传播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动画片的创作来说,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应当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从受众角度考虑,将用户思维融入到创作过程中。3.2.2针对具体媒介载体: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动画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动画逐渐细分化。针对各个屏幕特点和受众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动画向“大”“小”两极化发展,并且针对性更强,区别更加明显。“大”主要是指影院动画电影的大发展:IMAX、4D甚至5D的发展趋势,高投入、高炫技、视觉奇观。而“小”相对来说是针对新媒体———移动终端而谈:屏幕更小、随时性、移动性、个体化、可触化、碎片化。笔者认为媒体形式不断发展,面对不同的影像载体,应从最初的策划环节就开始针对具体播放媒体的特征而设计制作相应特性的动画。这就要求动画在最初规划设计环节便要考虑到播放媒介平台的需求,根据不同播放媒体的不同特性便使创作的作品有其各自的制作工艺、叙事模式和美学特征。比如,区别于巨大银幕所特有的奇观,针对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呼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碎片化需求,在“微转身”过程中应注意到:时间短、体量小,内容简易明确,有针对性地小众化,话题当下性。
4总结
在如今这样一个“读屏”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到屏幕的变迁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引导动画的创作与发展。每一次屏幕的革新并不会导致传统屏幕的消失,只是在其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播放媒介和传播方式。但是这个新兴的播放媒介对动画创作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增强和显现。笔者认为,如何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中,结合好技艺之关系,关注到媒介载体和受众的影响因子,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叙事策略和营销策略是国产动画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作者:姜喜艳 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注释
①董春晓.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
②米高峰,王少雄.国产动画电影的跨媒介叙事方法与策略[J].传媒,2014
③李显杰.“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5卷第6期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
[2]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常虹.动漫与媒体艺术—艺术动画[M].浙字I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
[1]胡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传统教学的伪革新”、“教师团队教学能力有限”、“过度依赖全媒体硬件”、“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度低”等问题,应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实训
全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媒体的有机整合。近年来,以数字产业为技术支撑的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产生的媒介融合效应,加速了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也提高了对创意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型要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针对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并以创新的教学方式迎合媒介融合趋势下对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快了改革步伐。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近年来,为了培育实践性强,动手能力更高的职业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不断革新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实训教学领域。实训课程改革正全面对接全媒体时代的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全媒体综合实训教育模式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兴教育模式已逐渐被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所积极采纳,但是在规模、质量、专业上发展不平衡,但在一定意义上,其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受到职业教育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一直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与改革的意义
新常态下的经济业态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展现了新的格局。目前,培养实践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表现方式,生动形象的传达教学信息,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能够更好的对其专业知识进行了解,进一步掌握实践技能,能为提升就业能力储备扎实的技能基础,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具体来讲:
(一)与传统教学方式互补
传统教学模式在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今天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能生动立体的向学生展示专业操作技能、充分展现细微结构原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有着极大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操作一直以来都是一大短板,导致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能较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领域。全媒体教学能很好的对这一短板进行补充。通过声像、影像等全方位媒体模式的参与,将知识体系立体的呈现给学生,将复杂的机理生动形象的做出展示。这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欲,更能契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特点。
(二)专业技能针对性强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不仅可以提供职业所需的专项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可以在实践层面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高效率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是顺应时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不受时间、空间所影响
传统的实训课程多受实践和空间格局的限制,实训课程难度往往较高、机理往往较为复杂,对空间场地要求较高,可重复性差。但是全媒体实训教学模式克服了这些缺点,对空间场地要求较低、可重复性高,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实训课程的开展,同时也节约了实训课程的成本。学生可以反复的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学习、训练。这也实现了教师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让学生可以不断重复温习教师的教学课程,完成对实践工作每一步骤的良好掌握。通过合理高效的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四)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
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学资源,同时让教师减少了教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的重复,更好从操作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当然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存在很多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等职业院校因资源基础、专业特色等原因,在规模和质量上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具体表现有:
(一)传统教学的伪革新
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许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一般会认为借助先进的电子科技、通过各类全媒体软件进行教学便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结果只是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演变成一种全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假借了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外衣,其实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模式与传统教学之间并没有出现任何差异,只是单纯地将板书转移到全媒体综合实训的硬件建设中。学习过程中注重的点仍旧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所谓的新型模式仍旧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二)教师团队实训教学能力存在短板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团队的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全媒体教学能力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一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在本行业的实践经验,或行业实践经验相对陈旧,对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与改良掌握不够,一部分老师虽然有行业经验,但缺乏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教育技巧,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后只能通过重返书本进行死记硬背,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真正发挥。
(三)对全媒体硬件建设的过度依赖
在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中,往往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许多教师接触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后,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棒子打死”,过分追求“先进的教育模式”,导致课程流产,课改失败。比如,将可以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处理的问题、将不适用于全媒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强行的融入到全媒体实训教学过程中。导致内容十分繁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降低。
(四)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度低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工作技能重要方式,也是高等职业教学的重点。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是全媒体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统一,然而在我国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中全媒体与实训教学的结合程度仍不够紧密,甚至呈现分离状态。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对于实训的硬件需求各不相同,其与全媒体硬件的结合也各不相同,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进行结合分析。然而在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把较大的资金比重应用于新型全媒体实训教育模式当中去,而是在原有的实训空间基础上进行强行融合,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形成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高职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的建议
(一)采取新、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建设过程中,既不能单纯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不能过于吹捧新型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专项型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培训,而不是教育模式的过分追求,不能为了追求“先进”而应用新型教育模式,而要始终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所以要将新、旧两种教育模式加以融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高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训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开展教师团队实训教学专项能力培训
在借助于先进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关键还是在教师团队,对教师团队的操作与施教水平依赖性很大。只有当教师能熟练的应用与融合各类软件,了解全媒体的各类优缺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出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功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团队的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能力培训。应拟定具体的学习方案,在年龄层次、专业分布、理论储备与行业实践等方面实现师资上的优势配比。
(三)提升综合实训资源的利用率
近几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媒体综合实训上投入较大,但部分院校利用率偏低。这与师资缺乏、资金短缺存在一定联系。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应以提升综合实训条件利用率为目标,广泛开展调研,对接专业群发展,在实训条件整体规划、专业发展对接、现有资源利用与整合、核心技能与辅助技能区分投资等方面着手,逐步发展与完善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让综合实训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两翼之一,在现实可能基础上发挥其作用,避免资源重复投资、搁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已经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立体的学习平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事实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化解产业需求与中低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解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践教学的各类难题,探讨学校与媒体,教学与生产的互动模式与发展可能,如何发挥实训基地建设与运用的带动和汇聚作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更好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找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今后,应继续加大对于全媒体综合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配置比例,培养教师团队对于全媒体综合实训的教学与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全媒体综合实训教育的全方位优势,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王杰恩,王友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53.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6.
[4]仵自连.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回顾与展望[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0.
[5]赵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0.
[6]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全媒体;出版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138-02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明显,纸媒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在完成,媒介之间的互动合作变得更多,基于同一内容资源的多媒介多形式开发对传统的纸媒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开发图书媒介形式的能力,还要拥有延伸图书产品价值的能力,能够以其他的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再现内容产品的不同侧面。
然而,目前的出版专业高等教育还主要是分学科地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全媒体时代实际人才需求的融合性特征,而且理论性教学比重较高,实践教学环节多是弱项[1]。这样的教育方式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多媒介生产能力的人才。若要改变出版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改变当前的实践教学方式,并结合学校能够给予的实践条件和环境,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完成内容产业整体上的人才培养融合目标。
一、设立弹性学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就专业而言,编辑出版学专业虽然属于文科院系,但是在其专业教学中,少不了对某些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学习,例如:对于目前流行的网络出版行业而言,需要学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Dreamweaver等软件,以方便未来从事网站架构等工作,而且最好还要学会使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以及Photoshop等制图软件。这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能在本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没有被设置,或者是在教学体系中有这方面课程,但是学习得不够深入。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应该是鼓励学生到其他开设这类课程的学院进行辅修,例如:软件学院、美术学院等。此外,应当注意到,全媒体时代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移动媒体互相融合,共享出版资源,以谋求范围经济利润,所以作为一名出版专业学生,应该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掌握一些平面媒介以外的其他媒体经营管理和选题开发、策划以及制作方面的知识[2]。这些知识能够使未来的编辑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我们的平面媒介知识资源开发以及策划时,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的背景知识体系,例如: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文学、生命科学、电气工程科学等。然而,以上这些知识(包括计算机软件知识、多媒介运作管理知识、其他学科背景知识等)若想全部掌握并精通,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有更多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所以笔者建议改变现有的四年制学习期限,使之成为五年,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全媒体出版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二、设立全媒体出版方向课,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
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应当在高年级设立多种媒介经营的专题课程以及实践版块,以帮助学生在学期间就了解“什么是全媒体经营?”、“不同媒介的经营特点与竞争优势何在?”、“平面媒介、网络媒体以及移动媒体的选题开发问题”、“综合运用多媒介表现力增强出版产品的营销宣传效应”等。这些专题课程以及实践版块的设置应当体现未来出版的发展走势,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以通识课程的性质开设,帮助普及学生的媒介知识,以专门设置的实践版块帮助学生了解某一种媒介的实际运作流程和其中蕴含的规律和工作技巧。经过这样的方向课设置,学生毕业以后,在进行全媒体出版项目的开发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能够从多个媒介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内容产品的内涵与价值。这种教育方式完全以学生就业为起点考虑教学计划,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考虑学生全媒体开发能力培养的创新方式[3]。
三、以全媒体出版为目标,对教学的课程设计进行改革
根据弹性学制的设计以及全媒体出版实际工作的需要, 对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有关传统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此类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通识性和基础性。例如:“编辑出版学概论”这门课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平面媒介开发当中的一些必备的常用知识,“出版的法律法规”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未来在出版工作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条款和应当避开的法律误区,“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出版企业运作的流程知识,指导他们学会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统筹学等方法,以完善出版企业的管理制度。类似的通识类基础课程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很多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高校在基础课程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例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
2.在大学二年级,专门设立实践教学版块,此处所指的实践并非课程内实践,而是在社会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实习。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专业综合实习一般都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下学期,规定时限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实习成绩的考核以实习单位带队教师的评语作为参考标准。这种实习流程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达到实习目的和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表现在实习安排形式化上,一般都是去合作单位走马观花似的看一下出版各个流程,不能够实际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学生们也因此积极性不高,有一些应付考核环节的心态。其次,实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仅仅一个月时间,实习生们难以看到、学到、悟到某一项工作中的真谛,所以在日后的具体工作中就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单独将大学二年级设立为实习年。学生可以将一年时间分作三个时间段,分别去出版企业、期刊社和报社进行集中的学习,如此计算,则在每一类企业中,学生可以有四个月的时间去熟悉该企业的环境、工作流程及其出版的特性。这种集中实习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学生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习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是需要学生全职在岗的,那么如果其间有理论课的安排,则学生不得不选择逃课,这种矛盾是很集中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笔者认为应当用上述办法解决。
3.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有关网络媒介经营与移动媒体出版等方面的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能滞后,唯有如此,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网络出版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明白如何做网络编辑、如何构建更好的网站界面,吸引读者与广告客户,提高点击率。数字出版物制作方面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网络出版物、电子出版物、音像出版物、在线音乐出版物、在线游戏出版物等的制作技巧。手机出版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使学生了解移动媒体对于出版的作用和其所带来的巨大产值,毕竟手机出版将是未来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其作用不可小觑,学生们应该在学期间就了解手机出版的运营、开发和出版物的传播等知识。此外,在大学三年级还应该学习有关“云出版”方面的课程。毕竟云计算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出版这个领域,它将带动整个出版产业快速融合,逐渐会形成内容云、出版云、渠道云、用户云等,学生们应该在学校就了解这部分知识,以便于毕业后快速融入以科技引领的出版行业中。
4.在大学四年级,设置专题实践版块,使学生们在实验室或新媒体单位完成大学三年级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任务。也可以采用接受外包任务的方式进行实践,实际上这种真正参与真实工作任务的方式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实践设计可以采用项目组方式,由实践团队共同参与完成,所得收入可以用于投资大学五年级的文化工作室建设。当然,此处的实践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因为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硬件设备投入以及软件配套设施投入,而且新媒体单位是否能够将部分任务外包给出版专业学生,也需要学校方面的联系、争取以及信用保证。因此,大学四年级的专题实践版块建设将是全媒体时代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5.在弹性设置的大学五年级,设置综合实践版块。学生们在这一年将利用大学四年级所得收入自行建设出版文化工作室,并尝试运行,这种方式是目前中国高校所大力提倡的,即:创业教育。此种设置的目的,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唯有这项考核通过,学生们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出版人。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项设置也是为了应对目前就业环境紧张的局势,帮助学生们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活动中应鼓励流动性、跨区域性
常规的实践教学安排一般都要求学生到指定合作办学单位进行实习,以保证其安全性,学校方面以及实习单位方面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这种安排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各个地区之间出版的环境有所不同、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也有一定差异,各个办学单位一般都依托本区域内的出版单位进行合作实践教学。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出版环境还比较传统,所以学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新技术,那么其课程设计中的专题实践任务就无法完成,其理论学习也将成为一纸空谈[4]。所以,笔者建议实践教学活动应鼓励学生们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到出版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的区域去锻炼自己的新媒体开发以及运作能力。这种流动性和跨区域性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激发培养对象的工作潜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结 语
出版产业发展很快,它是一个技术引领的产业、内容为王的产业,为了得到更优质的出版物,不仅需要出版专业的学生们在校期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背景,还要求他们有熟练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来支撑,需要学校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更需要社会方面出版团体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出版专业的教学团队的努力,相信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都将得以解决,出版专业的学生将更适合全媒体出版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张可欣.美国短期出版培训教育概述[J].编辑之友,2013(7).
[2] 丁锋,米玛扎西.新形势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再探讨[J].中国出版,2013(12).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式、裂变式增长,中西价值观激荡碰撞,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西方思潮泛滥成灾,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在这样的思想和舆论背景下,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加凸显。可以说,当前,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平台,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红色文化传播,要在优化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传播主渠道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优化传统媒体主导性作用,发挥其他媒体的补充性作用,同时加强人际传播的合理利用,拓展信息反馈与互动渠道,建构全民传播的有效机制,最终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合力与整体优势。
1. 实现传播主渠道向新媒体转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互联网+”在商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由此可见,以网络、手机、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增长,并且已经超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受众最多、应用最广的媒介渠道,从而为红色文化传播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红色文化传播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华丽转身,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利用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受众参与性强等特点,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立体组接与有机融合,强化传播技术、手段与方法创新,开拓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领域与新途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文化研究与经营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红色文化网站建设,进一步整合以电影、电视、广播和视频等为载体的红色资源,在网上开办博客、微博,举办网络讲座、论坛和研讨会,制作红色动漫和微电影,开发游戏软件,将红色文化传播与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为重要的是,要实现红色文化与信息产业的有机融合,将信息产业打造成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同时,还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为传播红色文化提供有效保障。
2. 巩固和优化传统媒体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
虽然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丰富多样并高度融合,但大众传媒仍然是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旧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传统媒体涵盖纸质与电子媒介两大领域,机构众多,受众广泛,并具有规范的管理体制、严格的议程设置和把关能力,所以一直都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即便当前受到新媒体快速崛起的挑战,但在传播主流价值和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传统媒体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与锐意创新,巩固和优化自身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
在具体实践方面,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议程设置、节目安排、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要善于运用报道、评论、访谈、广告等形式,安排专题节目、栏目和版面,认真履行把关人的职责,准确、合理地进行议程设置,不断积累、扩大舆论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名主持、名记者、名栏目的优势,利用已有的人脉与人气,提高社会知名度。同时,还要密切加强传统媒体内部之间,以及与新媒体的合作,利用融合媒体“一次采编,多媒体编发,多介质推送”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用户端,策划新的传播源、传播点。尤其重要的是,传统媒体要彻底摒弃过去简单粗暴的灌输与说教方式,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引导社会公众,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他们对封建思想与西方腐朽文化的鉴别力与免疫力。
3. 发挥其他媒体的多维度补充性作用。
红色文化传播除了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注重发挥其他媒介的补充性作用。无论是图书、光碟、传单、标语、横幅、墙报、广告牌、报刊栏、宣传栏等信息载体,还是学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重要会议和机关遗址、革命爆发地和根据地等实物资源,以及宣讲团、文工团、表演队和红歌会等组织机构,都可以视为具有传播功能的广义媒体,能够为传播红色文化提供多种渠道,发挥它们多维度的补充性作用。因此,要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必须大力拓展多种媒介渠道,实现从纸质、电子到实物等多种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建构起多样化、立体化、全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系,使红色文化传播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为社会公众接触红色文化资源与信息提供最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新途径的过程中,还要相应地改进传播形式、手段与方法,以贴近民众心理的内容与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展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4. 加强对人际传播渠道的合理利用。
人际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通常包括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以及信函、电话、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等。人际传播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两人间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而使用语言交流则是其最主要的方式。在当今全媒体时代,随着电话、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广泛普及,过去比较简单直接的人际传播日益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层次多级化和过程复杂化的特征。要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除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主渠道作用之外,还要加强对人际传播的合理利用,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的传播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博客、播客、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拓展全媒体、全方位的传播渠道,并以此建构全民参与的有效机制,形成时时处处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社会风尚。
5. 拓展反馈互动的有效通道。
在信息传播实践中,反馈与互动既是传播活动本身,也是控制传播过程的重要机制,对保障信息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在红色文化的传播实践中,必须积极拓展信息反馈与互动的有效通道,及时收集、处理和反馈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充分掌握话语权与主动权,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筛选、过程监控和舆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清除各种“噪音”“杂音”污染,从技术上预防和阻止各种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发生,从而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全媒体;广告营销;方式
一、前言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数字化媒体的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传统媒介网络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上智能终端普及发展,传统媒体逐渐被社交媒体形式取代,出现了全媒体。全媒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0年6月的《媒介》杂志上,在概念提出之后对各个出版行业、广告行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传统媒介向全媒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有关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媒体背景下广告营销方式的研究,思考如何将全媒体和广告营销结合。
(一)内涵
全媒体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概念,从传播载体上看,全媒体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总和。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看,全媒体涵盖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从信息的传播渠道上看,全媒体涉及纸质传播、局域网传播、国际互联网和各种移动互联网传播等。
(二)特征
第一, 进一步提升了受众对媒体发展的主导作用。在全媒体背景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实现了融合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播、互动、发展、服务管理平台;第二,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下,将移动终端发展成为媒体信息的集结和重要平台,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众对信息的多元化需要。
二、全媒体背景下消费行为模式变化和广告营销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种类型的工具都会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从广告信息的传播角度上看,广告信息会通过各种类型的媒介来将信息传递给有关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了解,并能够针对广告信息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全媒体背景下,消M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消费者原有的购买行动之外额外增加了购物搜索、物品购买和物品分享几个操作步骤,提升了消费者消费的积极主动性,加强了各种信息的有效互动。另外,在媒介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下,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便利化,逐渐出现了消费者消费行为需求、搜索、评估、行动和分享模型。消费者会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求来进行所需商品关键词的搜索,经过搜索,将大量和商品有关的信息作为自己评估某种商品、权衡购买行为的重要依据。
(二)全媒体背景下广告营销发展趋势
全媒体营销主要是在三网融合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涵盖了大量数据信息的,能够对消费者产生深刻影响,引发消费者信息讨论的信息反馈结合的营销。全媒体背景下广告营销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形成了消费者数据库,实现了个性化发展营销
在全媒体背景下,消费者所获得的信息碎片化,产品消费市场无法完全把握住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求。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分析,能够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跟踪、消费喜好调查的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发展营销。
2.实现对各种媒介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广告发展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新媒体广告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得到了越来越多广告主的关注,提升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全媒体发展时代,进一步加强了各个媒体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广告界业主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媒介应用习惯和基本喜好来选择广告,拓展资源的整合和传播渠道。
3.进一步挖掘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全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高的互动性,消费者不仅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且也是信息生产、消费和应用的重要传播者。在全媒体的发展下,广告主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的内心诉求,从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挖掘和开发新的产品,比如广告主可以借助各种互动平台,包括企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诉求,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望。
三、全媒体背景下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广告营销发展
在2011年的时候,百事可乐广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长达十分钟的微电影广告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三位明星分别代表百事集团下三个子品牌,包括纯果乐、乐事薯片和百事可乐,三个人分别和扮演父亲的张国立讲述了回家过年的往事,触动了人们心底对家的想念和眷恋,一时间,该广告在线上和线下得到了众多好评,是在全媒体背景下的一个成功的广告营销案例。
受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影响,广告的制作和传播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特定形式的媒体上,而是开始应用各种媒介手段进行广告的宣传。全媒体背景下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广告营销首先利用微博制造出强大的声势,在草根微博的带动力量下快速地传播了广告设计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全媒体的碎片化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一种媒介形式的影响,人们能够应用不同的信息媒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加上人们多元化生活方式和对碎片媒体的不同需求,移动网络媒体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包括手机、公交移动电视等。百事集团这次广告宣传正是充分发挥和应用了媒介传播碎片化现象,弥补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单一化,提升了广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人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营销需要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采用有效方式刺激消费者基本需求,利用各种媒介加强了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从而站在受众角度上为人们提供更多广告宣传营销方式,通过广告更好地传播相关产品。
参考文献:
[1]黄升民.全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营销问题[J].中国广播,2012(08)
[2]汤晓芳.融合背景下媒体广告经营模式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全媒体出版 编辑流程 文化责任
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不仅使受众得到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还导致了人们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以及时空观念,更重要的是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使受众不再满足单一形式的被动地寻求和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掌握和灵活的控制信息。①全媒体出版正是适应了当下这种媒体发展的趋势,满足读者多元的阅读需求,已成为了出版业界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界普遍关注的现象。全媒体出版是指以原版图书内容为基础,通过纸质图书、手机、互联网、数据库图书馆、阅读器等多种渠道实现同步发行,将资源高效整合,覆盖尽可能多的受众,实现“一种内容、多样化载体、复合式出版”的目标。全媒体出版所导致的信息内容的增多,这仅仅是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不会增强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相反还可能弱化受众的选择能力。所以,这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其文化责任已成为一种必然。
1、信息整合
全媒体时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信息的爆炸与冗余。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代表读者完成对信息的评价、证实、过滤、建构、呈现内容的任务;对信息内容的鉴别、判断与优化是编辑存在的重要价值。全媒体时代的竞争是信息资源的竞争,但全媒体时代缺少的并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集约化整合和深层次挖掘。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必须提高收集与整合信息的能力,要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收集、挖掘和处理信息,内容上囊括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作者的作品情况、读者的阅读需求与购买意愿、出版市场的行业讯息、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等。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整合,为选题计划的制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编辑还要充分地发挥主体选择的能动性,主动对社会文化和信息进行优化选择和有效把关,将编辑对信息的把关和文化选择渗透到每一个媒体传播行为和出版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对经手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其从无序到有序,从模糊到准确,把真正具有价值的文化精品筛选出来,去除糟粕,为受众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传播空间。在方式上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细分,主要从受众的性别、职业、民族、年龄、职业、收入、心理需求和行为反应方式等几个方面考察。然后通过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的有机整合,形成一次采集,多重整合,多渠道的信息生产流程,②以更好的迎合市场和用户需求,力求给予用户最好的信息体验。
2、选题策划和内容开发
选题策划与设计工作是最能体现编辑工作创造性的一个环节,也是实现出版效益的关键所在。出版物生产与其他物质消费品生产有区别的是,组成这一类的单一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编辑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且能够敏锐的洞察市场变化与前景。
做好内容的组织和开发工作,包括组建创作团队、作品内容审读以及作品内容加工等。首先,编辑人员应根据产品专业性质和市场定位,培育、打造一支高效的“再创造”队伍,并与之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互动协作机制。其次,要做好作品内容的审读与审查。作品内容的审读与审查需要坚持与发扬三审制度,即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辑室主任或同行专家进行复审和主编最终审核。同时还要强调的是,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的三审制度具体实施形式和环节要与时俱进,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绝不迎合低级趣味。同时还要坚定信念,不要让编辑的地位与价值被现代科技淡化或取代。③
要保证作品高质量,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与修订。在传播内容上充分把握媒介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特征,文字方面包括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史实数据、引文核查、标点符号,同时还要兼顾图片处理和视频的配词配乐、录音合成、剪辑组接、视频画面以及互联网的组织链接等。在传播渠道上要充分考虑到“三网融合”趋势下手机、电视、互联网传播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兼容的特性,根据不同渠道的受众特点,内容形式要灵活多变。同时,全媒体的传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与内容开发时要围绕受众的诉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还要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3、作品设计与样本审查
作品的设计是指结合作品的特点,从技术、工艺等方面对即将出版的产品展开整体规划与设计,并确定实施方案。对纸质媒介来说,外部设计和内文版式是整体设计的两大内容。对数字媒介而言,产品设计包括静态文字设计、动态声像设计和其他内结构设计等。其总体要求是整体设计要能体现出产品的风格、气质和内涵以及产品所面向的受众群体。信息的有效组织与视觉的表现力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使产品功能与所变现出来的形式达到均衡。与此同时,在完成对作品的加工设计之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经过反复的严格筛查和修整,再发往制作部门进行复制生产。校审的环节则是根据原稿进行校对校样,其目的就是针对产品的各个细节提出疑问,修订差错,以确保产品质量。制作部门生产出产品的样本后,编辑还要进行对样本的最终核定,严禁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传媒市场。
4、产品推介和信息反馈
产品的评介推广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编辑通过内容简介、评论、广告等方式,把出版物的核心内容、特点和品牌价值介绍给读者,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从而促进产品效益的实现。随着手机、PC、PAD等新媒体终端的不断发展,给产品的推介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渠道与方式,包括通过新闻门户网站、推广视频、游戏植入、百科介绍、邮件群发、微电影、微博、BBS发帖等渠道推广出版物。信息反馈是指出版物发行之后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反响,这方面信息的收集、整合、调查与研究也是编辑所必须要做的工作。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必须要重视研究和分析读者通过不同平台提出的各类意见。因为不同渠道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有助于产品进一步的个性化推广。
1、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编辑始终是代表社会进行文化选择的主体,编辑的文化选择特别容易形成普遍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成为人们探索和前行的坐标,在已有的主导文化背景和文化框架内对传播信息和文化产品进行理智的、自觉的、积极的探索和选择,并积极汲取传统的文化优势,从而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④
在“信息井喷式”的网络时代,受众会由于接触到过多的信息而变得茫然,受众的思想会因为听到过多的声音而感到迷惑。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大编辑”的编辑理念。编辑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不仅要学习新闻与传播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舆论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等外延学科。要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传播技术,例如音视频的剪辑、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并不断地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应用实践。此外,还需要时刻学习新闻传播与出版的相关规章制度,恪守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超越功利色彩,戒浮戒躁,保持思想上的高度警惕。这样在遴选信息时才会做到遵循传媒规律,不会因为片面盲目地追求收视率或发行量而丧失基本的新闻传播原则。
全媒体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涵盖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屏媒体等多种媒介形态,这意味着按照不同媒体形态纵向划分编辑类型已经不再适应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应该是网络立状的分工和合作,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编辑部门界线,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人力结构,按照横向功能划分编辑类型与职责,促进编辑出版业务在高效融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效率。此外,还应该努力成为全媒体出版的导演型编辑,不但要策划专题的内容,还要根据不同媒体特性策划专题的表现形式及各种媒体的相互配合与补充。策划专题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技术力量与人力资源,或者借用各上游和下游媒介市场资源完成策划项目。
3、坚持以受众为本,创新文化选择
编辑在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把关时,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价值观念来任意发挥,判断信息的价值,而是始终要坚守“受众本位”、“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意见反馈和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不能因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而曲解、偏离或违背受众的意愿,使文化选择失去其意义。同时,全媒体时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编辑要具有独特的视角、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社会上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把握受众的各项需求,从社会生活的变动中发现最新的动态,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兴的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前沿的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当前的形势,不断地为文化和信息产业增添新的财富。
4、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相关研究和市场分析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在编辑出版行业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家已在各个省区设立了数字出版试点基地和数字出版研究机构。有志于在全媒体领域先行的编辑应该积极参与到数字出版相关的市场与研究中,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数字出版技术,探讨为我所用的可能性与适应方法,积极踊跃的参加各种业界的学术交流活动,争取在数字出版的最新技术处于萌芽状态就抢占先机,率先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①陈姗姸,《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编辑活动的冲击与思考》,《编辑之友》,2008(3)
②王振蕙,《媒介融合语境下编辑流程重构与编辑流程再造》,《电视研究》2012(8)
③简姿亚,《影响当代传统媒体编辑人员把关的新因素》,《文史博览(理论)》2010(8)
④杨光宗,《文化缔构与编辑选择》, 《出版科学》,2005(6)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industry into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mobile phone client interaction is poor. At the level of product operation,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is complex, the semantic logic is not clear, and the user's reading habit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user analysis perspective, by taking the mobile phone client of Chuncheng Evening New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the products, this paper improves and designs the mobile client reciprocity aimed at the audiences' reading habits in the fragmentation era.
关键词: 用户;交互性;设计改进
Key words: user;reciprocity;improvement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76-03
0 引言
我国媒介生态简略划分,经历了政治化生态阶段,市场化生态阶段,数字化生态阶段[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媒介生态主要表现在,媒介间的边界被打破,新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传统媒体,开始成为影响媒介生态的主导性因子。媒介融合发展成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春城晚报》是我国报刊政治化生态阶段向市场化生态阶段转型期的代表报刊。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背景下,《春城晚报》也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步入数字化生态阶段,新媒体表现出的强大互动优势,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4G时代的风云变幻使传统媒介下的受众,变成了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信息接收者和主动传播者。数字化生态环境下,媒介的生存压力增大,特别是新闻类门户网站和新闻类APP,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有目共睹。由于受众群体的差异,媒介融合已不仅仅是媒介形式的融合,而是内容、平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融合发展[2]。
在数字化技术和复杂多元的媒介环境的双重冲击下,生存并开拓空间,国内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全媒体的规划布局策略[3]。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来突破当前的瓶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都市类报刊采取全媒体发展战略,各都市类报刊相继推出了报刊的手机客户端,抢占4G高地。《春城晚报》在发展全媒体战略中,推出了《春城晚报》手机客户端(APP),但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精神――用户为核心,注重用户的交互性体验方面,尚属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本文以《春城晚报》APP为例,从交互设计的视角出发,针对用户需求及特征,做了优化改进。
1 《春城晚报》APP用户分类及其特征
都市类报纸的兴起是在市场化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下,拥有大量读者,而传播模式以被动接受为主。在数字化媒介生态环境下,都市报要将传统纸媒的“受众“转换为”用户“,要结合用户的需求与心理特征的变化。
都市类报纸APP的用户可以分为:与互联网媒体技术推进路径同步成长的一代,这一类群体是数字化媒体的“原著民”;另一类群体是在纸质媒介与数字化媒介交叉竞合阶段成长的一代,是数字化媒体的“移民”;还有一类是市场化媒介时代下保持纸媒使用习惯的受众,被动接受数字化媒介的一代,被称为数字化媒体的“难民”。而实际上,地方都市类报刊APP与纯粹的平台类新闻APP(如新浪、网易新闻手机客户端)不同,都市类报刊APP还处在媒介竞合阶段,内容平移较为明显,是传统纸媒的转化产品,户主要以,数字化媒介环境下的“难民”和部分的“移民”组成,主导型受众,以数字化“难民”中较为传统、保持阅报习惯、并且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为主[5]。但这部分所谓的“难民”,对于移互联网的操作逻辑偏弱,在不同的手机APP之间转移学习成本过高。同样由于较高的操作转移学习成本,移动互联网APP的交互性体验用户满意度高,这部分用户的用户粘性呈现出牢固态势,所以手机APP的交互性在增强用户粘性中的作用明显。
“碎片化”是中国社会传播语境在数字化媒介时代一个主要特征,同时用户阅读习惯也体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表明,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APP的频率呈上升趋势,而使用时长在减少,对手机客户端的需求动机呈现出复杂分化的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到用户的阅读内容选择和媒介使用习惯上。当下国人阅读习惯和媒介使用习惯正在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6]。
如图1、图2所示,手机新闻客户端近80%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间在30分钟以下,而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频率却呈增长态势。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场景分布,主要在乘坐交通工具等碎片化的时间段,用户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安装原因更加注重阅读的方便性和产品设计的交互性,需求因素更加复杂趋于分化,开始注重智能推送、个性订阅等因素。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移动互联网新闻阅读“碎片化”,更关注个人化的互动性的体验感,因此用户体验和产品的交互性成为APP具有竞争力、增加用户黏性的关键因素,而传统媒体如《春城晚报》APP,在交互性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2 《春城晚报》核心功能简介及信息架构分析
2.1 产品核心功能简介
《春城晚报》的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去纸化阅读方式,利用传统媒介的新闻内容优势,传播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百姓生活,以地方性新闻为主打,服务高端主流人群的新闻需求。APP主要内容,以《春城晚报》纸质版为主要内容来源。不同于竞品的点是栏目内容可定制,其中有一个“专题栏目”非常有特点,以当下热议的话题做了一系列banner,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有关该话题的很多新闻时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内部属性的不同,而做出偏好型阅读选择。
2.2 信息架构展示
作为新闻资讯类产品,用户通常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使用的,这就需要基于用户的需求,以方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信息架构的视角出发,要求搭建宽且浅的信息架构。如图3所示,宽且浅的信息架构可以增加产品的交互性,弱化互联网思维逻辑的复杂性,可以使原本不熟悉互联网操作思维的那部分“传统报刊受众”快速接受产品,改变阅读习惯,增加使用量[7]。同时宽且浅的信息架构,有利于信息的碎片化分割。
3 交互性设计改进
3.1 首页(头屏)Tab分析及改进
依据APP主要用户的特征,用户的互联网操作逻辑偏弱,引导使用户不会在大量的信息里面迷路。春城晚报App(首页面如图4所示)并没有针对新手用户来做一个引导页,这使得用户的学习成本增加,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这款App应该对一些主要功能和二级页面里较高频的功能做了一个引导,使用户第一次使用产品就能够准确的了解到app的主要功能,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了产品的第一次转化。因此,我做了两个改进页面,如图5、图6所示。
3.2 功能键Tab分析及改进
在首页点击功能键,滑出的左边栏如图,首行的搜索栏颜色选择了与首页标题栏色的近似色(如图7、图8所示),用户容易对他的可点性产生质疑,用户在使用时不确定这个地方是否可点,可点击部分是哪些?点击后会跳转还是会产生什么动作?在尝试性点击后,我才发现是一个文本框,所以这个搜索文本框应该在视觉方面做一些调整。
传统纸质版的《春城晚报》,其强大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那是地方“受众”的阅读思维,但《春城晚报》APP在用户引导方面有所欠缺,点击后出现图8的页面,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大部分用户并不能明确的说出自己想要找到哪类相关的新闻,这个更为主动性的搜索功能并不适合新闻资讯类的App,应该为搜索功能单独做一个子级页面,并且列出当下新闻的一些热搜词汇或者是具体分类,来为用户做一个提示性的引导。下面是笔者做的相关改进,如图9、图10所示。
3.3 个人中心Tab分析及改进
点击主页界面右上角的个人中心icon,滑出右侧栏个人中心Tab如图11所示,这个界面中从最顶端的个人资料设置,我的订阅、我的评论、我的收藏,到我的爆料,这五个模块需要分别跳转至五个二级页面,这些本属于用户个人设置的各项功能被打散,这无形的增加了用户负担,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当从我的个人中心进入个人资料详情页面后(如图12所示),可以发现里面很多功能都是冗余的,应该去除不必要的功能。所以,我将个人资料设置、我的订阅、我的评论、我的收藏,到我的爆料,这五个模块整合为一个页面,去除了个人资料设置页面的姓名、性别、生日、电话这些不必要无意义的资料设置。避免繁琐的注册逻辑造成数字化“难民”类用户的转化阅读成本。下面是相关改进,如图13所示。
4 结论
在产品操作层面上,简化信息架构,使信息架构扁平化,去除不明确语义逻辑,才能使信息内容分解,迎合碎片化偏好性差异阅读习惯。在产品的首次使用页面,增加引导性内容是传统纸媒类APP必须要做的环节,不然必定会造成传统大龄化读者的流失,并且简化注册流程,才能避免首次使用时,用户的放弃行为[8]。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纸媒的必然发展方向,结合发展时采用用户体验设计是必然设计角度。传统都市类报刊以内容贴近受众而起家,但“内容为王”的思维不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生存,结合用户需求的设计,从曾强交互性的视角,发展全媒体战略,才能真正突破传统都市类报刊的发展瓶颈。抛弃传统纸媒一贯的俯视态度,积极关注用户,拥抱高科技的同时主动探索各种新方式进行和用户的互动与交流,做到真正为用户着想、真正适合用户阅读。
参考文献:
[1]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93-103.
[2]严三九,刘峰.2013年全球新媒体发展态势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7):1-8.
[3]陈佳沁,马潇漪.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7):909-913.
[4]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2011(03):114-118.
[5]李雁行,王志国.社会化阅读环境下移动阅读APP对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54-57.
[6]黄晟.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剪纸艺术;动画创作;全媒体时代;传承创新;泛动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17-03
翻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查阅到许多关于剪纸艺术的文献记载。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工艺制作方法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高的精神享受与乐趣。它植根民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历时千年,经久不衰。
上世纪,我国动画先驱们以其聪明智慧将剪纸艺术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应用在动画的创作领域中,让本没有生命的平面剪纸造型活动了起来,赋予了剪纸以生命。反复的实践与努力,终于促成了两种艺术样式的完美结合,使剪纸动画片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美术故事片类型之一,更是几代动画人探民族之风、走民族传统特色发展之路的一次伟大的创新。那些曾经在荧幕上留下的无数个经典的剪纸动画片及造型,深深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情结,对今天从事动画创作的人们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关于剪纸艺术应用在动画创作中的探讨与研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的数码产品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冲击或停滞,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影院电影播映前的广告、电视栏目、互联网、音像制品、手机通讯平台、数字媒体传播等载体拓展了人们的交际视野,缩短了交流的时空。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介欣赏诸如剪纸形式的动画艺术,近距离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特殊魅力。笔者以为,对于“非遗”的传承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思维禁锢中,仅仅依靠一些民间手工艺人世代相传还远远不够,应该大力拓宽类似剪纸艺术这种非遗文化的受众群,扩大其范围及影响,使其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充分利用新时期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平台,让人们多接触剪纸、认识剪纸、学习剪纸,这样,对于剪纸文化的认识层次和高度也会由量到质,相应提高,从而更好的将其传承与创新。下文将针对剪纸艺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动画创作、如何传承与创新“非遗”这三重关系展开浅显探讨。
一、剪纸艺术的特点、影响、现状浅析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剪纸,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逢年过节时,窗户、镜子、墙壁、廊柱、书柜、床头上、灯笼罩外贴的剪纸图案等。其实,剪纸最初在宗教祭祀、礼仪庆典、墓室下葬等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化层面同样承载着较强的装饰功能与教化作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今天的剪纸艺术,因其受众范围广、效果立见、成本较低、材料易得等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普通百姓日常消遣、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享受。与此同时,剪纸形式的礼盒包装、中国结等挂坠饰品、邮票、招贴画、连环画、宣传海报、少儿课外教育培训、手机祝福短信、电视广告、媒体网络与公共互动等一切带有剪纸符号的创意文化及产品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
随着剪纸艺术剪刻水平、制作难度、审美品味的日益提高,我国各个省市、地区根据本土的民俗民情,给剪纸艺术增添了强烈的区域风格特征,分出了许多艺术流派,剪纸艺术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许多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都收藏了我国各地区的剪纸作为专栏展示,国外人士亦对我国的剪纸艺术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与喜爱,因为透过薄薄的剪纸,可以领略中国某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可以搜寻历史的痕迹、可以追溯民俗民风、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人文风貌。
自上世纪20世纪末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数码产品推陈出新,这种来自于民间的依靠人力资源手头传承的创意文化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第一,长时间以来,民间剪纸制作工艺本身没有太多创新,制作流程相对单一化;第二,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潜心创作且技艺精湛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盲目跟风、抄袭,故而低品位、无内涵、乏个性的作品自然就大量的充斥着市场,这些因素自然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群对于剪纸艺术的喜爱;第三,熟练掌握这些工艺技术的艺人年事已高,出现了“传承人”这一层面的危机;第四,数码电子产品的诞生对剪纸这种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思路。
由上述可见,千年历史积淀的剪纸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民族符号感强烈、娱乐功能强、实用价值大,这些鲜明特点对国内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今天这个全媒体时代继续传承与发展,既要保留原汁原味,又要与时俱进,既要挖掘民族元素,又不能随意嫁接组装,是新时期赋予我们长期探索的话题。
二、剪纸艺术与动画创作的完美结合及当前剪纸动画发展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特伟先生“敲戏剧样式之门,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号召下,以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万古蟾先生任导演的团队从民间的剪纸与皮影中汲取元素,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该片一改以往手绘动画的单一格局,这不仅丰富了动画片的类型,更具价值之处在于通过该片的反复试验,将剪纸与动画两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本镂刻在纸张上的平面剪纸造型鲜活了起来,赋予了这些形象以生命,令人津津乐道。至今,这些经典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中国动画珍贵的记忆。
剪纸动画片种的诞生不但是动画片创作里程上的一大突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对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之一。首先,剪纸是静态造型,剪裁出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关节是无法活动的,是一种静态效果的展示,而剪纸动画中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关节处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通过动画家的逐格摆拍,使角色动作不断地变化,是一种动态效果的展示。这动静之间,显而易见地,动态效果往往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其次,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其宣传与传播平台基本都是在旅游景点、工艺纪念品商店,人们认知剪纸艺术的途径比较狭窄和单一,而剪纸动画片则是通过影像媒体传播,给观众带来试听上的感官享受。观众在欣赏充满着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剪纸动画影片时,也欣赏了精美的剪纸造型,了解剪纸艺术,获取关于剪纸文化的信息。因此,剪纸动画相对于剪纸而言,传播途径更便捷、受众范围更广、信息获取更多元。
在我国美术故事片发展的历史中,剪纸艺术应用在动画创作的范例有很多。许多剪纸动画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国内外都取得过一些重要奖项。然而为何今天的国产影院动画片中很少有涉及到类似剪纸、皮影、木偶这些民间工艺美术范畴的呢?是文化发展的断代还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冲击亦或是人们视觉审美的疲劳?笔者以为,上述原因也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动画片制作流程复杂,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在逐格摆拍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要重来。再者,国家体制改革后,境外大量线条流畅、画面精美的迪斯尼二维动画与皮克斯为首的三维动画潮水般涌入我国的院线,充斥着观众的视野,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观众在诸多选择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感动与欢笑的剪纸动画片。所以,当前的剪纸动画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势而上,应运而生,在新的时代继承与创新,重放光彩。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及剪纸动画发展新路径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全”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期提供了传播与扩大影响、吸引更广受众的多种可能性。具体来讲,今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各类电子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层出不穷。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媒体时代的产品似乎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便捷。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新闻报纸、期刊杂志、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到今天的网络信息传递、电子书、手机动漫、游戏平台、可视电话、远程视频、交通工具上的传播载体、电子触摸屏、声(温)控感应装置等等,都从可视、可听、可触等角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剪纸艺术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应充分依托新时期的传播媒介,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在摸索中拓展新的路径。如许多科研机构与研究场所都建立了关于剪纸艺术的电子资源库,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区域特色制作相关数码影像制品、剪纸名家创作过程教学视频、剪纸历史学习电子书等,甚至还翻译成外文传播到海外,这些都是利用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举措。
鉴于全媒体时代电子产品的可视、可听、可触等因素,动画无疑是剪纸艺术传播最好的形式与载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动画”二字,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创作一部影院上线的电影动画片或者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的局限在传统概念上的故事动画、说教动画等。可以说,社会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更为广袤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动画与全媒体时代的“全”一样,是个大的范畴,一种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动画概念,即“泛动画”,一切包含动画元素的创作、产品都可以称之为泛动画。动画传播的途径更加方便,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各类数码产品都可以成为动画传播最高效的工具。故而,带有剪纸艺术符号的动画创作,通过动画本身的传播优势与受众群范围,无形中也传播了“非遗”文化。许多通讯、广告公司都曾制作过剪纸动画形式的广告,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曾在中央电视台、各大网站及其他传播渠道上推出的春节贺岁广告。在众多的贺岁广告中,该公司采用了传统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并制作成幽默诙谐的动画,让观众在欣赏欢快的广告创意之余,品味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韵味。这不得不说是该公司非常好的一部创意广告,既宣传了自己公司经营的理念和服务宗旨,又让传统文化艺术创造出了新的商业价值。这种营销与宣传手段是值得学习并借鉴的,同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四、结语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型主流媒体;价值;构建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6-0174-004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型主流媒体”与“新型媒体集团”、“现代传播体系”一道成为当前我国传媒行业改革发展的最高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为何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无疑是事关新型主流媒体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一、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阐释
“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全新概念,对应的是一种创新性媒体。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突兀之物,而是有迹可寻的。从构词法看,“新型主流媒体”是由“新型”+“主流媒体”构成的复合词。“新型”是它外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新兴技术的特点;“主流”是它内在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与新媒体相比,它具有传统主流媒体的特质。可见,“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兴技术与主流媒体特质融合的产物。因此,可认为新型主流媒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换档升级,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媒体,或者说是新媒体中的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尽管还处于建设的过程中,是一种未来媒体形态,但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
(一)形态多样
形态多样的含义是打破单一的媒体形态而具有多种多样的媒体形态。新型主流媒体的这一内涵诉求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传媒生态巨变的需要。在前互联网时代,媒体形态单一,报纸、广播、电视是常见的三大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体现为“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在互联网带来的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博客、微博、微信、WiKi、APP、移动电视、SNS等。仅一个微信,就有200多万个公众号,也就是200多万个媒体。传播呈现出“一对一”、“多对多”的互动格局。
如果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只是传播平台的延伸和传播渠道的增多,那就大大低估了这一转变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新传媒生态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往,数以万计的受众被动接受形态单一媒体传播的信息;现在,单个受众主动地从数以万计的媒体那里选择信息。由此带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是对受众的重新界定,现在,受众不再是“大众”,而是被“再部落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和“圈子”。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播要致效,首先就要解决信息的“触及率”问题。以人民日报为例,2015年,人民日报的发行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00多万份[1]5,但经过融合发展的“人民媒体方阵”有“118个微博机构帐号、142个微信公众帐号、31个手机客户端,覆盖总用户超过2.5亿人。”[2]从300多万到2.5亿,这是媒体形态多样化带来的结果。可见,多样化的媒体形态能极大地拓展传播“阵地”,最大程度地实现“有人民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声音;人在哪里,阵地就应拓展到哪里”的传播理想。
(二)手段先进
建设中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担负起“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历史责任,就必然要做到手段先进。《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3]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的使用都达到了8成以上。据此推测,有近5亿中国人是通过新媒体来获得信息的,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尽管传统主流媒体也在采用新技术,并在互联网登陆中国的第一时间尝试了“+互联网”的运作,生产出报纸电子版,但传统媒体整体上还停留在“光与电”的时代,面对“数与网”的新媒体所呈现的海量的信息、即时的传播、互动的模式,主流媒体面临“非主流化”的尴尬。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要创新并使用先进技术,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定制化的趋势,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做到手段先进,主动介入受众改变了的信息感觉比例或知觉型式,才能占据“主流”地位。
(三)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是新型主流媒体之所以“主流”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构建的传播丛林中,媒体仍然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没有竞争力的媒体最终会走向死亡,更遑论传播的目的了。竞争力是媒体实力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
传播力解决的是“传而不通”的问题,只有媒体的形态多样与手段先进,才能保证信息“传递到户”,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米;公信力解决的是“通而不信”的问题,只有信息真实、客观、公正、权威,才能获得信息接受者的信任;影响力解决的是“信而不行”的问题,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传播的信息会对信息接受者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三力”基础上构建的竞争力最终会确立媒体的主流地位。
二、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
(一)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同志说,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担负这一根本任务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很多,有形的如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媒体,无形如人们的思想、网络虚拟空间等。其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
在我国,尽管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主流媒体的所指却很明确。2004年,新华社“典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判断主流媒体的六条标准,并据此认为我国的主流媒体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求是》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及其网站,同时还包括各省、大中城市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这一认定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当前,新媒体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上述主流媒体的用户减少、广告转移、骨干流失、核心竞争力削弱,呈现出“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4]主流媒体这一阵地处于丧失的危险中。另一方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犹如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形形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相互博弈,在里面建设自己的空间。丹・席勒说:“因特网正在带动经济政治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然而,这场时代的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吉详。”[5]15-16如近年来席卷中东的“”,网络就是主要推手。
(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对我国来说,主流思想舆论是指“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主流思想舆论给人们提供判断是非的标准,为社会行动和政策提供“意义框架”。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拄,是一个国家的整合剂,是当今中国凝聚改革共识的基础。[6]1
社会转型、全球化、新媒体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现实语境。社会转型带来了群体利益的冲突与结构调整的阵痛,全球化输入了普世价值、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新媒体赋权于人,推动社会进入人人媒体时代。在这个思想大动荡、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潮借助新媒体拼命争夺自己的信仰者,思想舆论场呈现出主体多元、话题多样、热点多变的态势,而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正被削弱,舆论引导力也呈下降趋势。为此,新型主流媒体要通过权威信息正本清源,设置议程引导舆论,正面宣传弘扬正气,直面现实回应社会关切,传播正能量驱散偏激情绪,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来整合社会共识。这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使命。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7]。文化、制度、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层面。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中大国,具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崇尚道德、强调包容的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科学发展的理念、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等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媒体发挥着关键作用。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世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8]153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实力强大的传播集团,向全世界输入他们的制度、文化与价值观的。
三、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策略
《意见》对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指明了方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是总揽全局的战略性思考。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或来自传统媒体的改造,或来自新媒体的嬗变,或来自新旧媒体的结晶,但绝对不应该“千媒一面”,而是一个有着层次化、差异化的集群,因此打造路径也会千差万别。在构建策略上,应着重解决好“心态”、“语态”、“形态”、“业态”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心态: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融合
心态是指媒体对自身发展的心理考量。心态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思维要先行。互联网思维成了打通新、旧媒体壁垒,推进媒体融合的不二法门。何为互联网思维?目前有许多表述,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尽管如此,开放互动、技术驱动、平等对话、制度创新成为这一思维的核心要素。从媒体的角度看,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在信息的搜集、生产、传播、接受、反馈等环节全面由互联网来驱动的思维。
其实,早在1995年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伊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就开始了“+互联网”的进程。但从结果来看,传统媒体上网并没有挽救自身江河日下的颓势。为何?因为“+互联网”是以我为主,互联网为辅,体现为仅仅把产品终端放在网上,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的思维就完全不同,它是以互联网为主整合其他的思维。所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绝非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多开几个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APP,这仅仅为信息多增加了几个出口而已。真正需要的是用互联网来重构传媒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个流程,涉及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形态创新、平台建设、渠道拓展、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语态:用权威内容赢得用户
语态是指媒体信息在话语层面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情感与态度。客观地说,以党报党刊为主的传统主流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不是不重要,这些内容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硬新闻,但之所以不受待见,主要原因在于独特而僵硬的话语方式。其特征是:以喉舌自居、宣传腔浓、宏大叙事、缺少人情味、远离受众的日常生活体验等。在这种“语态”下,主流媒体难以赢得“大众”。布尔迪厄说,新闻是一个场。[9]79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场”里信息是无限的,有限的是注意力资源。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众多媒体类型之一,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为“主流”,内容永远是根本,是“硬通货”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不是人为给定的,而是在媒体竞争中赢得的。
如何赢得?关键在转换语态。语态作为立场、情感与态度,实质是信息在“质”上的规定性。新型主流媒体要把“受众”看成“用户”,立足于用户本位,注重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行“浸润式传播”,增加信息的深度、广度、高度;做“高情感新闻”,关注用户的兴趣,回应用户的关切。这样的语态,才能成就权威的内容。
(三)形态:用全媒体拓展空间
形态是指媒体的外在形式。新型主流媒体在形态上应体现为“全媒体”。这种形态的定位是技术进步决定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使用不同的符码系统,报纸用文字,广播用声音,电视用声音和图像,因此,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而新媒体时代,“全媒体”是同时使用图、文、声、像几乎所有符码的媒体,它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替代关系,即“全媒体”可替代传统媒体。因此,新型主流媒体不能指望用单一符码去赢得用户。这是技术的不可逆性。
如何做全媒体?若本身是新媒体,只需要进一步拓展平台就行。若是传统媒体转型,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借船出海。传统媒体可借力微信、微博等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渠道,如人民日报就借助微信建立了140多个公众号。二是造船。传统媒体自己研发技术,自建平台,如上海报业集团开发的“澎湃”APP。三是改造旧船。传统媒体优化已有平台,如新华网的改版后,栏目达到168个,实现了24小时实时新闻。
但同时也要注意规避误区。全媒体虽体现为大而全,但本质上是分众型媒体。“全”是吸附流量,“分”是实现价值。如新浪、腾讯、搜狐、百度都是全媒体,但它们都有自己的长项,新浪主攻微博,腾讯专注微信、搜狐志在视频、百度善长聚合。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虽然要做成全媒体形态,但也应根据自己的长处去引领所属的细分市场,不能过分地贪大求全。也就是说,尽管都叫新型主流媒体,但也应有定位与主攻方向的不同,有全国性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区分。每家新型主流媒体都应成为某些方面的“大V”。
(四)业态:用跨界谋求发展
业态是指媒体经营的形式和存在的方式。长期以来,缘于技术的限制,媒体行业的业态有着清晰的边界,报纸、广播、电视都有自己的“领地”和“势力范围”。但也正是技术,打破了媒体固化的业态,让媒体彼此跨界。所谓跨界,是指媒体进入多元产业,从事多元化经营。跨界有两种方式:一是跨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就做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二是跨产业,如长春晚报旗下就有旅游、展会、商业流通等多个子公司。跨界不是不务正业,除了技术的原因,还在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媒体具有产业属性,尽管从事信息生产是其主业,但不防碍它在主业之外搞点“副业”,增强实力。纵观今天世界上的大型传媒集团,都在从事多元化经营。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盈利平台和影响力平台不同体”。[10]新型主流媒体要生存,也需要盈利。但盈利的目的在于壮大主业,创造条件让其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新型主流媒体需要跨界来打造影响力平台和盈利平台,这与报业集团办子报创收,借此做大做强母报类似。跨界成功的关键在选准方向,同时采取“同心圆”策略,即选择自己善长的产业、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作圆心,然后逐层向外拓展,打造出价值互补的平台和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惠章志.新形势下的人民日报发行工作[J].中国报业,2015,(5).
[2]史竞男.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融合绽放生机活力――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媒体之变[EB/OL].新华网,2015-7-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7.
[4]郭全中.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J].新闻记者,2015,(3).
[5][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林晖.断裂与共识:网络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构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7]姚迎春.论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8][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