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第1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当前青少年以“80”后、“90”后为代表,由于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社会风气,人文观念、思想,错综复

>> 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体系构建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英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经验 构建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 社会保障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恐惧效应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初探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初探 论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犯罪预防中思想教育惯性的改进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师生关系互动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从“合肥少女毁容案”谈青少年犯罪预防 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关于农村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 基于社区教育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及预防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杨亚芳.《加强青少年罪犯感恩教育之我见》 中国监狱学刊 2012年第2期.

[2]谢利苹 《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1期.

[3]黄先文 《青少年罪犯美育初探》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6期.

[4]湖北省未管所课题组 《“90”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5期.

[5]范俊儒 《关于“80”后罪犯改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8年第9期.

[6]金鑫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与对策初探》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11期.

[7]山东省鲁南监狱课题组 《“90”后罪犯改造工作探索与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10期.

[8]林丽琴 《笔迹行为矫正对不良个性未成年犯矫治的探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6期.

[9]《关于“90”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法律教育网,网址.

http:///new/16900_173/2010_4_21_wa915382841112401028344.shtml,日期:2010、4、21.

第2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家庭环境;消极应对;积极应对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9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nviroment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in adolescents with sepression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family enviroment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coping ability of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Meht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76 cases of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or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Fes-CV and ISCQ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Results ①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family cohesion(X=5.2±2.7), emotional expression (X=3.8±1.9),independence(X=4.9±1.7), achievement(X=6.0±2.2), entertainment (X=2.8±2.2) and sense of organization(X=5.4±1.9)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family where obviously lower, while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conflict(X=2.8±2.2)was higher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Family; Negative coping strategies; Positive coping strategies

青少年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例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业竞争等等都会给他们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7%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有研究显示,成年抑郁症患者中有75%首次抑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有不断上升和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其终身患病率达到15% ~20%,接近于成人,复发率高达40%~70%[2-3]。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对青少年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家庭因素成为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成长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4]。人际压力是青少年除学业压力外的另一个主要应激,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其家庭环境关系密切[5]。该研究调查该院于2015年3―10月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76例,目的旨在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其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为今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提高其人际压力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方便选取该院于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年龄为12~18岁,大部分时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自愿合作并完成全部调查工作,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共调查患者76例,其中男35例,女41例,平均年龄(16.26±1.72)岁。

1.2 研究工具

1.2.1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 FES由Moss等人[4]于1981年编制,中文版由费立鹏等人于1991年修订,共90个项目,含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问卷为自评量表,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2.1 中学生人际压力应对问卷(ISCQ) 采用王淑敏(2004)编制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对问卷(ISCQ)”。问卷包括八个因子:攻击抵触、求助、压抑、积极转移、认知调整、幻想、主动沟通和否认。其中压抑、否认、攻击抵触和幻想属于消极应对,而认知调整、求助、积极转移和主动沟通属于积极应对。问卷共43题,采用五点式评分方法,“没有采用”计1分,“基本采用”计5分,整个问卷的Cronbanch α为0.866,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570~0.842之间,证明了问卷的可靠性;各因素之间基本上都呈中等相关,且低于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各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401~0.704之间,存在较高相关,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此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的一个有效工具。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家庭环境因素与人际压力应对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ES-CV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由表1 可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这几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而家庭矛盾性得分要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2.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ES-CV得分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之间的相关分析

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分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ES-CV得分与人际压力应对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ES-CV部分因子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矛盾性与积极应对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矛盾性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与娱乐性越高,青少年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人际压力应对策略,而家庭矛盾性越高,青少年越倾向于采取消极的人际压力应对策略。

2.3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ES-CV对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的回归分析

表3结果可知,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对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对积极应对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对消极应对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矛盾性对积极应对产生负向作用,对消极应对产生正向作用,家庭环境因子能够解释积极应对总变异量的21.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疾病[6],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尤其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家庭环境是影响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严重[7]。该研究显示,与国内常模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家庭亲密度(X=5.2±2.7)、情感表达(X=3.8±1.9)、独立性(X=4.9±1.7)、成功性(X=6.0±2.2)、娱乐性(X=2.8±2.2)、组织性(X=5.4±1.9)这几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而家庭矛盾性得分(X=2.8±2.2)要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这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相似,杨琪等人[2]研究发现,研究组家庭除矛盾性得分(X=5.14±2.46)显著增高,亲密度(X=4.81±2.78)、情感表达(X=4.39±1.90)、知识性(X=2.83±1.69)、娱乐性(X=3.11±2.07)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良家庭环境说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存在缺陷,家庭内部缺乏和睦、温馨氛围,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不能有效、公开的表达内心情感,存在较多的矛盾和冲突,很少参加社交与娱乐活动,家庭安排活动和责任时也没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

人际压力应对策略(interpersonal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是指个体在人际压力情境中为减轻、控制或消除人际压力、恢复自我平衡或保持自我与人际环境和谐关系而做出的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识、灵活地调整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策略[8]。该研究结果显示,亲密度(r=0.54)、情感表达(r=0.57)、独立性(r=0.44)、娱乐性(r=0.27)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矛盾性与积极应对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2);亲密度(r=-0.19)、情感表达(r=-0.25)、独立性(r=-0.53)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矛盾性(r=0.36)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对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环境因子能够解释积极应对总变异量的21.1%。已有研究也表明,家庭H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组织性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合理化呈负相关,家庭矛盾性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呈负相关[9-11]。就是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家庭内部比较压抑,存在较多矛盾和冲突,缺乏温馨气氛,当遇到人际问题时,彼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体验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不能向家庭寻求积极有效的帮助,不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将与父母长期形成的不良互动模式会应用到其与同伴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较少积极地去应对人际交往问题,因此,不但不能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反而会给其带来人际交往的挫败感,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认知模式,产生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存在明显缺陷,且家庭功能的缺陷不利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来面对人际压力。因此,在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建议家庭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提高亲密度,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积极的情感沟通与情感表达,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让患者能够有信心去积极解决各种人际问题,缓解人际压力和情绪困扰,有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宁式颖,杨玉赫,李响,等.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890-892.

[2] 杨琪,周晓琴,岳云玲,等.青少年抑郁症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12):1746-1748.

[3] 汤臻,李鸣,吴天诚.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应付方式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医学,2012,12(3):278-280.

[4] 罗雅璨,边玉芳,陈欣银,等.父母拒绝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2):268-272.

[5] 张勤,郑立谦,周晓琴,等.青少年抑郁症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15-1317.

[6] 范肖东,汪向东,于欣,等.ICD-10精神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7-104.

[7] 江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9] 朱水华,孔令军,彭晶,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治疗与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7):118-121.

[10] 张少丽,董继承.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3,22(5):417-419.

第3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心理发展、生理发展还是社会经历,都会给一个人带来重要影响。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理解也都差不多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和确立的,因此,关注青少年心理就变得特别关键。

一、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一)犯罪青少年在性格方面的特征。性格是人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时,人往往会对它抱有一定态度,并且做出与这种态度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它是贯穿在一个人行为中具有稳定倾向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在犯罪的青少年中具有外向型、怯懦型性格的人数比例比较大,而具有适应型、安详机警型性格方面的人数比例明显少于前者。主体的性格缺陷使他们面临复杂的事物容易产生认识的片面和局限,很容易为眼前的状况所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二)犯罪青少年在情感和情绪方面的特征。人的情感、情绪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我国古代就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说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犯罪青少年在情感上的表现比较淡薄,不深刻,维持时间短,会轻易向对他施以感情拉拢的人表示好感。情绪易暴易怒反应强烈,并且来得容易去得也快,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引发缺乏理智的激情犯罪,从而不计后果地去伤害他人,而待平定后往往会后悔,造成严重后果的,也会惧怕。

(三)犯罪青少年在个体意识倾向性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畸形需要。犯罪青少年往往有极强烈的物质需要和占有欲,他们把自己的享乐或谋生方式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次常见的犯罪动机。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发和刺激或者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再次兴趣趋于畸形。犯罪青少年对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兴趣比较低,对外部的动作和物质的兴趣比较高,要吃好喝好穿好,寻求一些刺激,甚至不惜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最后是错误的人生观。

二、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

(一)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的主观因素。青少年犯罪很多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追求享乐主义为主要精神支柱,进而致使他们产生随心所欲的错误观念。违法青少年法律意识都十分淡薄,一些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对法律无知,一些是对法律持有蔑视的态度,还有一些青少年法律观念错误,缺乏守法行为素养。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对青少年的错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

(二)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的客观因素。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式不当及家庭结构缺损都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他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孩子的幸福与成败受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还会让孩子受到错误误导,进而形成很多怪异的个性特点。

三、防止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对策

(一)开展心理普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很多犯罪青少年早期大都是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的问题少年.由于早期对这些问题的轻视或者忽视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这是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通过定期开展心理与行为障碍方面的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及时排查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敏感性较高和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防止因此让他们感到受到歧视和伤害。如果应用不慎,甚至可能造成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

(二)加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更是关键,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做好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工作,需要青少年家长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尽到抚养教育子女义务的同时,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消灭青少年成长中的不利因素,以确保青少年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做好学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不应该过分看重应试分数,应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性格、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学校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疾患并予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及时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认知水平,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较为开放的心态和思想,在对待事物时,要有多元化的评价和认知,要有包容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论

导致青少年犯罪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做好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预防工作,需要整合外部和内部各种方法并进行有效实施,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等途径接触社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泛。这就给心理和行为上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犯罪心理的形成,就需要做好对青少年的外部保护和心理引导工作的重视,针对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环境,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青少年的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有效的预防他们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孟庆铂,刘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的研究[J].学理论,2009,(10).

[2]徐光兴.“漂流理论”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31-34,28.

[3]何艳丽,赵山明.心理剧干预对犯罪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2).

[4],初玉霞.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

第4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魏星明 李娜 首都体育学院

摘要:百年来,中国从事篮球运动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者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他们不仅从事篮球的一线

教育教学和竞赛,而且进行大量的研究还有实践,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篮球水平需要走的路很长,尤其是青少年,因其独

特的特点,其训练水平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俱乐部、业余体校以及篮球传统校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研究,为青少年

篮球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为青少年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有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

辑推理与判断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论显示:目前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满意度一般。运动员参训缺少动机,一般是为了

升学加分。参训次数少以及教练员系统化训练程度不高。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现状;对策

1.前言

随着国际体育交流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聚集着越来越具有天

赋的青少年优秀运动员,青少年从运动中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良

好的心理状态,胜利都是由每一个运动员、教练员与相关领导的无

数艰辛与困苦堆积起来的。它饱含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运动员和教

练员的血和汉!因此冠军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拼经济、拼文化、

拼知识、拼科技的过程。青少年人才也是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训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各级体育部门非常重视

运动员教育水平的问题,虽然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受教育

水平。但是国际体坛的竞争告诉我们,显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体育

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它是竞技体育的根本,是最关键的关键。

因此,研究熟悉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现状,是提高青少年篮球训练的

水平、抓住青少年训练规律的当务之急。

北京市是篮球运动普及程度非常高的城市。因其独特的环境

以及篮球氛围,在青少年这个特别群体比较普及。还有一些篮球

传统校及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发展迅速,参与性很高。北京作为中

国的首都,北京市在篮球运动中由广泛的群众基础及资源基础,

为中国的篮球后备人才输送大批的优秀篮球人才,但是因为其他

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了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

高,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中,对北京市青少年篮球的发展状况进

行具体的分析以及讨论,从北京市青少年在篮球系统化训练上切

入,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是以北京优肯国际篮球俱乐部、北京

奥神篮球俱乐部青少年篮球队,以及北京市部分篮球传统校:北

京四中、中关村中学高中组的篮球队队为研究对象。共计一百余

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教练员、运动员问卷为本文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2.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书籍及其数据库、中国知网数

据库、国家图书及其数据库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书籍及其数

据库等的有关资料,制定有关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内容,为本文

奠定理论基础。

2.2.3 专家访谈法

对首都体育学院及中国篮协的部分专家进行专家访谈,为本

文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及意见。

2.2.4 逻辑推理与判断法

依据对青少年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

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演绎、归纳与比较分析好判断,获得研

究结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学校及俱乐部以运动队或代表队等形式,按照一定的选拔方

式与标准,组织一部分在篮球方面的爱好者及具有一定天赋的青

少年学生,专门组织的一种为提高青少年篮球技术、战术水平,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篮球教育与训练过程。并培养优秀的篮球

后备人才。其中制约训练的主要因素分为运动员因素、教师(教

练员)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篮球训练是篮球竞赛的基础。系统、

高质量的篮球训练保障高质量的篮球竞赛。

3.1.1 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3.1.1.1 参训动机

社会和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参与训练的因素,此外还有参训青

少年学生自身的认识,参训兴趣高会影响到学生参训的效率,也

会促进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59.2%的学生认为

有利于考大学,13.3%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兴趣,10.2%的学生认

为参加篮球训练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身体,6.1%的学生觉得取得

好的篮球成绩可以减免学费。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参与训练是因为有利于考大学;

对篮球有兴趣、爱好也是一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各级篮球市场非

常火爆,引起青少年希望以后能够更好的为打球而打球。同样通

过调查发现篮球在青少年群体中能够很好的开展。正确积极引导

并逐步端正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动机离不开教师(教练)及家长

的合理引导。是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关键所在。

3.1.1.2 选拔机制

每一个优秀的青少年篮球运动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组成,他

能够保证青少年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选拔优秀的青少年

运动员很重要。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

的选拔有三种形式:一是从普通青少年学生中选拔,这部分一般

是具有一定天赋但未被挖掘。二是从具有一部分篮球特长的学生

中降分录取,这部分学生一般是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能力。三是保

送。各学校的运动员的选拔办法各不相同,而俱乐部选拔的方式

一般选择第三种。

3.1.1.3 参训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研究发现篮球训练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文化课

学习。青少年这个阶段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关键时期,与普通青少

年相比参与篮球训练的青少年训练与文化课相结合,相应的负担

会更加沉重,有调查可以看到参训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普遍较差。

3.1.1.4 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时间特征

目前各校将训练安排在早晨和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以及周

末。鉴于青少年的特点可见,篮球训练的时间不够,以及时间的

安排不太合理。

3.1.2.1 教师(教练员)对待青少年运动员

(上接第336 页)

进入21 世纪以来,由于管理的机制、经费等问题致使教师

(教练员)积极性不高,抓好青少年课余训练工作教师的个人素

质及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3.1.2.2 教师(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在对教师(教练员)的访谈及问卷得出目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一般都是由任课的体育教师担任,专职教练员队伍不足,甚至这些

教练员都不属于篮球专项。训练经验不足,训练水平有待提高。而

俱乐部教练员多数也是由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等学生教练员担任。

3.1.2.3 教师(教练员)培训情况

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各个传统校篮球教练员接受岗位培

训的人员很少,且教练员对培训的认知度不够。因此建立和完善

篮球教练员的培训体系及再指导应当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注意,

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师(教练员)队伍。

3.1.2.4 教师(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及其执行

篮球训练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强度逐渐加大的过

程。这是用来控制、指导、实施和检查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通

过调查发现由于薪金待遇过低,学校领导不重视。俱乐部的资金

运转,运动成绩差等因素,对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加之青少年篮

球运动员训练让位于主科的学习,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再有

青少年自制能力差,也会影响训练计划的实施及执行。

3.1.3 影响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环境的分析

随着全民健身普及的提高,北京市各个大学、中学体育硬件

设施比较完善。周边交通比较便利。

4.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1.1 对于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由于受到外界及个人自

身的问题,训练积极性不高,功利意识较强,主科教师及家长干

预较大。参训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4.1.2 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教师(教练员)文化层次较

高,年龄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存在教师的功利性思想严重,自

身的训练手段单一,而且短期性的行为较为普遍。领导重视程度

不够,家长支持态度较低。

4.1.3 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时间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是

训练单位时间与频率相对较低,学生、教练员对场地的满意度较高。

4.1.4 参与北京市篮球裁判队伍水平较高,一般来自首都体

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来自中学的裁判

较少,竞赛经费欠缺,宣传做的不太好。

4.2 对策与建议

4.2.1 端正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学校及俱乐部青少年篮球

训练竞赛的政策法规。努力克服训练的功利性、短期性行为,把

为上级输送后备人才放在第一位。

4.2.2 营造篮球训练竞赛发展的社会氛围。处理好文化课学

习与篮球训练的矛盾,班主任与教师(教练员)协调管理,关注

青少年的学习及运动成绩,做好家长的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4.2.3 提高教师(教练)的业务水平,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教练员的培养,定期进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增

加专门的教练队伍。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教练)奖惩体制,激

励更多地高级人才到训练队伍中来。

4.2.4 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强化训练与竞赛。利用青少年假期

时间长的提点进行集中训练、比赛。

参考文献:

[1]吴合斌.陕西省中学课余篮球训练与竞赛的现状研究[D].

苏州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魏星明,男,1987年5月出生,籍贯:河南省郑州市,首都体

育学院2011级科学学位研究生。

第5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整合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剖析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多种微妙的心理影响,其中家庭生活环境即是青少年心理成长过程中紧密接触的第一要素,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突变。

1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主要包含家庭情感环境和物质条件环境,同时也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1家庭结构方面

常见的家庭结构包含:核心家庭、重组家庭、单亲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核心家庭结构中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概率相对来说比较小,而重组家庭会有个别青少年处于自卑心理,从而产生人格障碍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单亲家庭对青少年产生负面的歧视,进而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1.2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含: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青少年,仅遵从表面上的顺从,当父母触及到逆因时,他们的叛逆心理就会爆发出来;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青少年,大多自信乐观,擅长与人沟通,当遇到问题时,这种青少年能够用理智的思维去处理问题;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影响下的青少年,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懒惰性、不能独立适应社会、意志力较差,难以融入学校或者社会环境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容易选择不正确的处理方式解决问题,进而导致不融洽的社会关系。鉴于以上几种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教养方式,为了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一个和睦家庭环境,家长必须身正为范做表率,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2家庭结构比对

青少年随着成长,不断面临着学习压力以及自身成长压力和形式多样的外部压力。这一时期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情感困惑、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这种问题受到了很多家长及学校的广泛关注,从而想通过家庭环境结合校方因力视导采取融合帮扶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第一接触点进行家长培训、素质提高、家庭学校一起抓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以达到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发展效果。

2.1家庭关系――多付出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无论是哪种家庭关系,只要是建立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向上地家庭氛围中,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自信、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父母多站在不同青少年的角度去思考青少年的当时心理,采用双方都能达成的方法来解决很多容易出现矛盾激化的问题。

2.2家庭教养――人性化

父母虽然是子女的第一任家庭老师,但在培育孩子过程中,自己的心理都没有成熟还是孩子,很少与自己的孩子多沟通、多换位思考、多相处、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各方面。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子女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础。

单亲家庭缺乏父爱或母爱的青少年多半都孤僻、胆怯、拘谨、沉默寡言;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逃避问题、自卑自闭;丧亲家庭的青少年容易出现冷漠,逆反和厌烦等心理;再婚家庭c初婚家庭的孩子相比,受教育的程度相对比较低,普遍出现行为问题、情绪问题,这就需要双方都自责找出自身问题所在,将心比心对双方子女教育及关心爱护都一碗水端平。

3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整合

3.1和谐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通过日常的生活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和睦的家庭气氛能够给青少年安全感,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则会引起喋喋不休的争吵、牢骚满腹的大人、悲观失望的心态都会带给青少年们困扰的心理伤害,形成孤僻、冷漠、焦虑的不良情绪,从而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心理。

3.2家庭客观环境

稳定的家庭客观环境包含固有的家庭成员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家庭经济环境是未成年人阅读行为的物质基础,也会间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但不是起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3.3家庭、校园、社会相结合――青少年的综合健康环境

一般说来,家庭关系等因素确实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整合是当前教育必不可少的方式。直接由第一接触的监护人父母来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心理教育战场的重中之重。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环境相结合是青少年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环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情感思维敏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下大力度提升家长素质、定期培训家长教育青少年心理课程、多开展亲子互动开放式家长日等活动,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家庭环境中得到融合,从而对青少年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进行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健康有益的提高学习成绩,建立生活信心,挖掘学习中的乐趣,感受国家以及世界的美好。

参考文献

第6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监护

农村留守青少年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的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随之而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青少年达6100余万。2016年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陆续下发,可见,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日益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现状如何?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这些问题在当前值得研究探讨。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及其社会保障现状

课题组立足山东,重点选取山东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典型地区--烟台、潍坊、菏泽三个地区,通过政策文件查询、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对目前山东各地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及其社会保障状况总结如下: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情况

1.生活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留守的农村青少年需要经常从事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生活能力较强。留守青少年的生活费用主要来自于父母或监护人,少部分来自于自己劳动所得,源自政府帮扶以及社会捐赠的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月花费通常不高,主要用于衣、食、交通等基本的生活需求方面,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月花费额渐增。虽然各地发展水平不一,但绝大部分留守青少年对自己的一日三餐和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表明大多数农村留守青少年已基本认同并适应了当前的留守生活。

2.教育现状

调研发现,一方面,家庭教育中,无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还是"自我看护"的农村留守青少年,他们来自于家庭或监护人的所谓教育支持,多为对按时完成作业的口头或电话叮嘱这一单一形式。另一方面,农村留守青少年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以初中和小学文化为主,仅有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接受过高中教育。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差,并常常伴有厌学情绪,甚至经常出现旷课现象;一部分留守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平衡家庭负担和学习时间的关系,缺乏求学热情;小部分留守青少年学习兴趣浓厚,克服经济、家务、农活、家人照料等各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成绩优异。同时,调查对象中有过半数的留守青少年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通话使用情况、授课方式等,感觉一般或较为满意。

3.心理现状

对处在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一阶段最需要时刻感受父母的陪伴、呵护与关爱。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青少年与工作在外地的父母联系沟通的主要方式是打电话,每周一次电话或两周一次的占绝大多数,但仍有5%左右的留守青少年与父母半年联系一次或终年不联系。父母(或一方)在关爱、教育和陪伴孩子成长中的缺位,一方面激发了留守青少年对出门在外父母的思念与渴望陪伴的需要;另一方面,和有父母陪伴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显得格外敏感脆弱,以致于其中一部分留守青少年和父母有较深的感情隔阂,甚至产生怨恨情绪,出现对其他监护人的管教产生严重逆反等现象。调研还发现,留守青少年在处理负面情绪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想到和家人、同学、朋友、交流纾解的较多,但仅有3.5%的青少年选择和老师交流沟通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从接受调查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来看,接近半数为内向型性格,三分之一为外向型,少数为矛盾型性格。

4.健康与安全现状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健康,只有极少数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还有小部分青少年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这部分人群主要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在校生)。同时,留守青少年生病或因饮食不卫生就医的第一选择多为就近的村诊所,或者采取所谓的偏方治疗。在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方面,发现农村留守青少年对安全常识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主要得益于幼儿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如今不在身旁频繁的电话安全叮嘱。目前学校的安全常识教育以非规范性的教育为主,且多于寒暑假前一周集中讲授,临近假期开课,效果不佳。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现状

结合上述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山东各地的保障做法各异,但也存在一定共性,多采取规定性、支持性和关爱性的保障措施。

1.依照已有法律规定,保障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各项权益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义务教育法》、《青少年权利法》、《青少年福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保险法》等系列法规政策,一定程度规定和保障了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生活和各项权益,但专门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系统的、高级别的法律仍需探讨和完善。

2.加大政府投入,重视从兜底层面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救助

近年来政府对民生投入加大,社会救助层面支出增多。以山东省为例,2015年山东省财政筹集资金54.07亿,支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救助水平,比上年增长15%,用于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但由于山东省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教育、健康、安全等成本不断增加,使得政府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救助水平仍然不高。当前低保障层次的、低水平保障,需要继续完善。既包含救助、又兼顾保险和福利的多层次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

3.多主体参与,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关爱和帮扶

山东各地的政法系统和共青团、妇联及社会各界人员,多采取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结对子、交朋友的形式,通过一对一帮扶,规范留守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习惯。一些地方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来自社会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走进学校和家庭,为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虽然目前各参与主体的关爱和帮扶方式以及具体内容,还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其对农村留守青少年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健康成长的正向作用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目前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无论从法律规范,还是资金支持方面均需要完善和提升;当前各界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关爱和帮扶也多是以慰问式和补救式为主,且多为单一介入性措施,各地均缺乏专门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容多面、层次多元、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安排。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及其保障现状的原因分析

结合现阶段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及其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将导致其现状的原因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不足

"一个人从出生到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家庭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青少年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极易出现诸如学习、性格、心理、社交、安全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带来了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缺陷明显。客观来看,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在家的孩子的影响是双向的。从正面影响看,父母外出打工直接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条件,促使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从负面影响看,带来了农村留守青少年情感缺失这一根本性问题。家庭是全体成员互动形成的动态系统,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靠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来实现,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扮演着主要角色,即亲子教育,这也是维系亲情关系的基础。而农村留守青少年面临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现实,亲子关系很不稳定,教育中缺少父母的关爱,难以体验亲情感受,常易"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敌意"。

(二)学校教育作用有限

学校负有培养人的特殊使命,学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当前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受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在办学思想上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偏差,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心理干预。留守青少年作为农村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能够相互联系,并做到有效衔接,以求在学校教育中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关键。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脱节,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学校教育的互动和巩固提高,学校教育缺少关于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系统深化。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将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同样对待,没有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给予留守学生专门的考虑,很多学校和相关教师只有在学生成绩下降明显时,才介入进行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干预,方法性和针对性不强,也错过了最佳时机,这也成为留守学生和老师沟通少、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不良社会环境阻碍

社会是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念、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社会环境对此阶段带来的影响十分重要,持续时间也更长。农村留守青少年正处于这一阶段,无论教育还是成长、生活的其他方面,都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村留守青少年教育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对正常家庭而言,父母充当了阻挡不良社会风气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对这些留守的青少年而言,在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规范,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害,农村留守青少年较非留守青少年面临更严峻挑战。

(四)政府关注不够

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关注在逐年增多,但对于居于主体地位的政府而言,当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仍很不够,使得部分地区的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变得较为突出。调研中发现,有些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一级的政府部门,没有任何有关外出务工家庭的专门资料,没有为留守青少年及其家庭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这部分人群现实问题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办法。当前多数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关注,还是主要停留在对他们生活条件等物质基础上的关心,而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安全守护等层面关注较少,对该群体义务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问题也尚未引起广泛重视。结合调研情况看,所谓的政府关注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青少年家庭送一些油米粮面、文化用品和玩具等小礼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实际及长远问题。

三、完善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结合山东省的调研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进行高层次专门立法

在当前依法推进社会保障的大背景下,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立法进程,为维护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如:应尽快颁布《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法》,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保障规范化;完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扩大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救助的范围,提高其救助水平;颁布和修订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相关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的投入,强化政府责任

建议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各项社会保障水平。同时,树立现代政府理念,科学定位其角色,强化其责任,保障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活、教育、医疗健康、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投入,运用多种形式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提供内容多面、层次多元的系统保障。

(三)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之间的联系

首先,重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青少年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必需的生活学习条件,关心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针对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家庭而言,应该特别注意亲子教育。平日多沟通,定期常见面,父母与孩子时常沟通,是解决留守青少年亲情缺失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力量。学校是孩子系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担负着其他机构和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学校应当成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教育各方力量中的核心。一方面应当摸清学校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数量和基本情况,采取建立农村留守青少年档案的方式,详细记录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信息、性格爱好以及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监护人情况等,以便开展有效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组织结对帮扶行动,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缺少交流、心理障碍等问题,组织有爱心的教职员工与留守青少年结成对子,在农村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之间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引导留守学生敞开心扉,快乐学习和生活。

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倡议加入到"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献一份力量"活动中去。让农村留守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

最后,政府应切实关注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有所作为。一方面,除了真正关心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的实际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的、制度化的帮扶外,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以增强农村留守青少年自身的能力,调动起留守青少年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确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并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提供参加各种实践和集体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发掘自己的优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状态,又能保障家庭结构的完成性,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产生和存在。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5

[2] 王志中,胡萍.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探析--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0

[3] 刘欣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政策浅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5

第7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中小学生 成因 对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逆反心理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本人认为应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等方面找原因。

学生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急剧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过渡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冲动性和自觉性等交错发展着,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会化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

青年少正处于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其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冲突矛盾,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青少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发展不协调,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青少年的心理既受其生理发育的制约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有性格的影响。

还有青少年其个性心理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敏感幼稚、辩别和自控力弱,易走极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理明显早熟,但其心理和生理往往不能协调发展。生理的逐渐成熟使青少年的某些主观需求随之增长,原有的心理失衡了,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不具备满足这些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因此主客间产生矛盾,引发心理压力,加之生理上的明显变化,使青少年产生重新发现和确认自我的强烈欲望,向往人格独立和自主自立,他们迫切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自我,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自身的特点与客观环境的作用,使他们的心理出现不适,因而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分析:

教育改革进程缓慢。体制的弊端,传统的惯性像顽疾难除。现今“应试教育”仍大有市场,学校“重智轻心”现象仍很普遍,学生课业过重,严重挤占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因袭传统,思想守旧,缺少与学生沟通,缺乏民主和人文关怀,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学生难以接受,因此表现出不满和反抗,以致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学习、升学竞争的压力,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老师的业绩与学生考试的分数捆绑,一旦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就连吓带逼,连损带骂,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老师们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情感、态度,不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心唯系分数,对学生盲目高要求,造成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身心俱疲。有的学生不胜其苦,开始与老师对着干,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那么如何矫治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呢?笔者研究认为从产生的原因找对策。

学生方面的对策。青少年学生对竞争、忧患和生存意识的教育应主动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主动参加挫折教育,正视挫折和失败,对生活持豁达开朗的态度,经得住挫折和失败,以此消除逆反心理。

青少年学生还应培养自己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能力。积极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个人能力,提高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消除逆反心理。

另外,应重视个人自我调节,学会学习和宽容。多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懂得只有胸怀宽广,接纳他人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中,走出心理误区。

学校和老师的对策。学校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校里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热爱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方法,传授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有针对地围绕青少年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育,重在疏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站和信箱,及时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烦恼。提供有关报刊书籍,让学生自由阅读。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做学生的良好益友。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教育,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对他们加大情感投入,用引导代替斥责,用关爱代替讽刺,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坚持疏导教育,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避免直接批评和正面冲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学生犯错误时,采取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乐意改正,不要当众批评,保持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教育就可以消除的,需要平时留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对学生过度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追求独立、自尊,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总之,只有学生、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

第8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结论:师范院校青少年焦虑问题较为常见;女孩对焦虑更敏感也更倾向于报告;强迫-冲动障碍、社交恐惧与广泛性焦虑是其常见的焦虑问题;广泛性焦虑属特质焦虑范畴,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焦虑。如何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培养。

 

一、引言

 

师范院校青少年主要是指初中毕业后进入五年制师范教育学校学习、年龄在16-20岁之间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虽然青春期“疾风骤雨”式的心理冲突日趋平静,然而其心理水平仍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性特点。同时与高中生相比较,五年制师范学校青少年一方面普遍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问题行为相对较多,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由于侧重职业培训而更早体会到就业压力。

 

因此,在其心理社会问题中,焦虑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如果这些焦虑情绪不加干预,便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转化成焦虑障碍,并将持续至成年期。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8-12%的儿童遭受到各种类型的焦虑障碍,并且这些焦虑障碍严重干扰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Muris et al;2000)。刘贤臣等人(1997)对2463名13-22岁的青少年学生调查也显示,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虽然儿童青少年焦虑比较普遍且危害严重,但对其研究长期处于相对忽视的状况。直到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出版了《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III),才开始真正考虑儿童焦虑的结构问题。但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Spence(1997)认为DSM系统基于精神病领域一些权威专家的临床知觉,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即使DSM-IV也没有建立分类系统的内部效度。因此,Spence确定了平行于DSM-IV的诊断分类标准,区分了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惊恐——广场恐怖症、强迫-冲动障碍和广泛性焦虑等6个儿童焦虑维度。所开发的儿童焦虑量表(SCA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也被认为具有更明确的因子结构,成为儿童青少年焦虑调查研究中首选的测量工具(Muris et al;2000)。

 

国内关于青少年焦虑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量的研究主要采用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虽然STAI并不能真正有效的考察青少年焦虑的结构问题,但是在国内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儿童焦虑量表对临沂大学费县分校中职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同时以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作为SCAS的校标关联效度,以期考察中职院校青少年焦虑的结构特点。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临沂大学费县分校大一、二年级学生中整体抽取6个班,获取有效样本269人。其中男生125人,女生144人。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89±1.06岁。

 

2、研究工具

 

王伟、邓赐平(2004)翻译过来的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量表包括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惊恐-广场恐怖症、强迫-冲动障碍和广泛性焦虑6个因子。总问卷的α=0.91,各分问卷的α系数在0.60-0.77之间。采用0-3的4点计分方法,得分越高,焦虑问题越严重。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rom Y)中文版(汪向东等,1999)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1–20题为状态焦虑量表,主要用于反映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第21–4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量表分别进行1-4级计分,得分越高,焦虑问题越严重。

 

3、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自习课时间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由学生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发放问卷287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回收率94%。对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性别与年级差异

 

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焦虑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不显著,F(6,260)=0.374,p=0.000;性别主效应显著,F(6,260)=11.949,p>0.05;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F(6,260)=0.140,p=0.000。为进一步考察焦虑各维度及总分在性别上的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焦虑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强迫-冲动障碍外(t=0.445,p>0.05),其他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报告了更高的焦虑水平。

 

2、焦虑各维度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考察焦虑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焦虑症状的主效应显著,F(5,264)=23.857,p=0.000。进一步平均数多重比较发现,在SCAS中确立的焦虑各维度中,强迫-冲动障碍(6.46±3.27)与社交恐惧(6.27±3.09)水平最高,其次是广泛性焦虑(5.67±2.90),惊恐-广场恐怖症(5.19±3.93),而分离焦虑(4.93±3.09)与躯体伤害恐惧(4.61±3.17)最低。见图1。

 

3、STAI与SCAS相关分析

 

SCAS与STAI焦虑维度间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SCAS各焦虑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广泛性焦虑与其他维度呈现中等以上正相关。惊恐-广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与状态、特质焦虑均存在中等正相关。

 

为进一步考察青少年焦虑各维度特点,将状态、特质焦虑的原始得分转换为Z分数,以Z>1、-1≤Z≤1、Z<-1为标准,将被试分为高、中、低三个焦虑组(肖凌燕,邹泓;2000)。其中高状态焦虑40人,占总体的15%;高特质焦虑39人,占总体的14%。在高、中、低状态焦虑组与高、中、低特质焦虑组中分别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的主效应显著F>6.462,p<0.01。进一步平均数多重比较发现,强迫-冲动障碍、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在各组中得分相对较高,而惊恐-广场恐怖症在高焦虑组中得分较高而在中、低焦虑组中得分相对较低。见表2。

 

院校青少年高、中、低状态及特质焦虑组中各焦虑维度比较

 

四、讨论

 

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显示,女生在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分离焦虑、惊恐-广场恐怖症与躯体伤害恐惧及焦虑总分上均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更敏感更容易存在焦虑问题,也更倾向于报告。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并且STAI结果显示,师范院校青少年状态-特质焦虑发生率在15%左右,这与刘贤臣等人(1997)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焦虑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SCAS界定的焦虑各维度比较显示,师范院校青少年强迫-冲动障碍、社交恐惧与广泛性焦虑水平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感受到来自社会与成人的各种压力、更加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开始担忧和考虑学业与前途问题。分离焦虑较低,可能是因为青少年独立性与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能较好的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且日益发展的同伴关系也为其提供了情感支持。

 

惊恐-广场恐怖症与躯体伤害恐惧水平较低,说明青少年在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能力越来越强,不再对一些具体的环境刺激或事件过于担心。然而进一步研究显示,惊恐-广场恐怖症水平在中、低状态特质焦虑组中相对较低,在高状态特质焦虑组中水平却比较高,并且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惊恐-广场恐怖症是焦虑障碍的典型表现。

 

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焦虑症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广泛性焦虑障碍与其他类型焦虑普遍存在较强相关,并且在各焦虑组中的相对稳定性,说明其他类型焦虑障碍多伴随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生。也有研究表明广泛性焦虑是儿童焦虑的一个高阶综合因素(Spence et al, 2003),即广泛性焦虑可能是其他焦虑存在的基础。同时相关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广泛性焦虑与特质焦虑具较强的正相关。因此,广泛性焦虑障碍作为中职院校青少年中稳定的焦虑状态可能属于特质焦虑范畴,而其他类型的焦虑是在广泛性焦虑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应激源交互作用形成的。

 

五、五年制师范生焦虑症状的应对策略

 

1、引导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功能的协调运作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都是在家庭的伴随下而成长发展的。尽管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但是个体始终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家庭的影响而成长和发展。当一个家庭运行良好,所有的家庭成员则很少出现心理问题,在各种活动中是团结的,也能适应各种压力因素并且具有清晰而明确的家庭规则与界限。虽然青少年在寻求自主的过程中因家庭问题产生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也逐渐增多,但青少年正是通过与父母的分离来追求自主性的发展,这种分离仍以与父母的亲密情感联结为基础,是在情感联结与分离相平衡的状态下完成自己的个体化。因此,家庭仍然为五年制学前中专段女生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情感支持,良好的家庭环境成为其焦虑发展中的保护性因素。

 

2、积极发挥同伴的情感支持功能,建立安全的同伴依恋关系

 

皮亚杰等一些理论家认为,同伴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了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我国有关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也表明,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玩乐、倾诉和分享乐趣的对象中,同伴均被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同伴可以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情感支持。友谊成为了五年制学前中专段女生寻求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她们后期亲密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也能满足像父母依恋那样的情感需求,成为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因此,缓解五年制学前中专段女生的焦虑症状,必须发挥同伴的情感支持功能,建立安全的同伴依恋关系。

 

3、学校要注重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学校要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把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建康发展,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来,从办学思想上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另外,也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4、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应有的作用,及时提供干预或疏导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打造一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思想和人力的保证。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立不同的心理辅导目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认真做好咨询记录,根据心理咨询情况,及时与老师、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引导学生。要关注特殊学生,帮助其融入校园生活。

第9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厌学

[中图分类号]G8O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92-02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消极对待的一种行为反应模式。近年来,青少年厌学现象已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都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青少年厌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他们厌学的原因和心理机制,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青少年厌学现象的表现、引发青少年厌学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一)旷课,逃学

厌学的典型表现之一便是旷课和逃学,因为讨厌学习,所以出现了旷课、逃学的行为。有些青少年是因为贪玩而旷课,有些是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旷课,也有些学生是因为讨厌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而逃学。情况较轻的,可能只是旷几次课,严重者可能会连续一周甚至一个月都不去上学。而且有些学生担心被父母责骂,会撒谎骗父母说自己去上学,实际上并没有到学校,直到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才知道实情。

(二)沉溺网络游戏

有些厌学的青少年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有些青少年天天呆在网吧玩网络游戏,甚至晚上睡在网吧,不肯去学校上学,父母即使找到网吧,进行规劝和逼迫,也不能让其回头,很多父母为此和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争吵,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孩子更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些青少年甚至为了玩网络游戏逃学、离家出走、偷窃他人财务等。

(三)经常和同学打架

打架是一部分厌学青少年会出现的行为,尤其是成绩非常差的男生,这种行为表现比较常见。有些厌学的青少年看不惯学习好的学生,于是经常找茬欺负学习好又老实的同学。青少年对社会认识较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容易被社会不良青年诱骗,跟随他们抽烟、打架、喝酒,甚至吸毒。所以,当一个青少年经常和同学打架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该生是否存在厌学现象,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回到学校,回到课堂。

(四)消极学习

这部分青少年从表象上来看仍然会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但写作业的效率非常低,经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其他东西。上课的时候也是无精打采,无心听讲,人在教室心不在,有些青少年可能会偷偷玩手机,看课外书,或者睡觉,老师提醒一下,会稍微注意一下,但是过一会,又会消极对待。课下聚众下象棋、打扑克、看武侠小说,毫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五)躯体化症状

有些厌学青少年甚至会出现躯体化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失眠或者睡眠障碍、腹痛、胸痛或者胸部憋闷感,甚至乏力、心慌、心悸、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而这些症状常常同时发生在多个器官,不能用一种疾病进行解释,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厌学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这既包含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跟青少年的个人发展特点脱不了干系。

(一)家庭的影响

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从家庭开始,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养育,儿童习得了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在诸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一般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

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一定的权威,但是这种权威并不是让孩子害怕自己,而是来自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是一种民主且理性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会积极肯定孩子,及时对孩子的需要、行为作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独立性强,善于自己解决问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在面临一些困难时,会积极寻求应对办法,或者善于向家长、老师求助。

专制型父母常常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行事,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干涉,在情感方面比较冷淡,很少考虑孩子的要求和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父母可能会非常愤怒,甚至体罚孩子。专制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常常表现的焦虑不安、行为退缩和不快乐,在青少年时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这类孩子在学校中更容易产生厌学的现象。他们更容易旷课、逃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打架斗殴等,以此来反抗父母的专制,表达自己对自的捍卫。

放纵型父母对孩子报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缺乏控制。父母放任孩子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放松型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虽然看起来,放纵型的父母对孩子很好,也很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甚至会让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自信心不足。一旦青少年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们的父母也无法给他们切实有效的帮助,只是给予非常空洞的鼓励。在父母那里无法得到有效帮助,自己又无力处理好遇到的困难,这会让本来自信心就不足的他们,更加自卑,更加讨厌学习。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父母和孩子之间互动很少,对儿童的行为缺乏反馈,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行为,他们都看不见。有些青少年并不是不希望父母管教他们,而是希望父母可以真正看见他们的需要,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忽视型的父母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o论学习好还是学习坏,似乎都无法触动父母,也很容易让一些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

相对来说,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也更不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厌学现象。其他三种类型的教养方式,都或多或少会加重孩子的厌学行为。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恰当,主动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厌学的孩子心甘情愿地回到学校,回到课堂。

(二)学校的影响

当前我国中小学仍然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也往往会采用打压、加压的方式,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成绩,对于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的学生,可能就会采取忽视的策略,任凭他们破罐子破摔。在成绩当道的中国,青少年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除了重视成绩之外,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也相对刻板,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占着主流,教学内容的创新度和灵活度不够,这也使得很多学生讨厌课堂,厌恶学习。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老师有时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并不容易,很多教师的教学节奏都是一致的,这可能无法兼顾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教学的灵活性以及作业的灵活性方面还有所欠缺。统一的答案也会让学生失去对探索世界、探索知识的兴趣,往往沦为老师说什么,答案就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我就回答什么的现象,缺少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

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可能把厌学的学生引导教育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能切实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提供帮助。而一个只看重成绩或者师德不够的教师,则可能引起学生的厌恶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教师素质对青少年的厌学问题也有一定影响。

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从作息、饮食到课堂,学生缺少自由活动的时间,而且基本住在学校,不能回家。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实在是一项束缚。从心理发展特点上来看,青少年正处于疾风骤雨的叛逆期,寻求自由、自主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些学校的管理严格到学生上课低头就要接受惩罚,或者学生不允许跟老师顶嘴,否则就要被劝退,如此严苛的校规,也会引发青少年的厌学情绪。

(三)个体自身的原因

除了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自身特点也会影响到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对事件的归因方式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后续行为。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看法和观念。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外源)、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当一个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倾向于把学习下降归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成绩好转时又归因为是自己运气好的时候,便是一种消极的归因方式,这就容易让其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把自己成绩下降归因为努力不够,只要后续多加努力就可以了,而把成绩提高看作是自己能力较强,努力较多,那便是积极的归因方式,就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下降而产生厌学情绪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青少年,尤其是学习成绩好的青少年,经常在班级考前5名,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到了班级第10名,就会自我贬低,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其实跟他(她)的消极归因分不开。

个体习得的应对方式也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早年的生活中,习得了较多应对困难的方式,那么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便比较容易应对,而一个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人,在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则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突发事件也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厌学问题。比如父母离异、或者亲人的突然丧失、失恋等,都会给一个人带来较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情绪低落,无心学习。这就需要家人、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的介入,为其提供帮助。

三、青少年厌学现象的对策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作为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摸清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来对待孩子,避免专制专断,强迫孩子学习,也不要放任和忽视孩子,应当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同时,又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给予他们尊重和自由,这样,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才会向家长求助,家长才得以有机会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否则,当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因为担心家长会和老师一起批评自己,而不敢告诉家长,这样就错失了引导孩子的机会。因此,家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恰当地处理和青少年孩子的关系,提供良好的教养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应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校纪校规,把青少年当作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把他们当作学习机器,严格控制,当青少年感觉被学校尊重的时候,他们也会更热爱学校和学习。学校还应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对学生的爱,避免对待学习成绩差的青少年简单粗暴,应多想办法来因势利导,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另外,在多媒体发达的当代社会,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避免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当代青少年厌学现象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因素也较多,需要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