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婚育证明格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条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外出前须办理国家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
(一)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离开地级以上市的区是否需要办理《婚育证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
(三)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
(四)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
第三条《婚育证明》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发证机关)办理。
第四条申领《婚育证明》,应当填写《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并向发证机关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二)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三)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已生育子女的,还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理执行情况证明;
第五条发证机关在接到申请人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于证明材料齐全、有效的,应当即时予以办理《婚育证明》。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暂缓办理或者不予办理《婚育证明》,并说明理由:
(一)申请人未按第四条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
(二)申请人计划外生育而拒绝执行对其处理决定的;
(三)申请人弄虚作假、隐瞒婚育真实情况的。
第七条发证机关应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婚育证明》工本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收取工本费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第八条《婚育证明》与《居民身份证》同时使用有效。
第九条《婚育证明》的有效使用期限为3年。流动人口应当在所持《婚育证明》的有效使用期限截止前,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换领新的《婚育证明》。
第十条《婚育证明》由持证人妥善保管,不得出错、转让或者涂改。
《婚育证明》丢失或者严重损坏的,须及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并注销原《婚育证明》。
第十一条持证人应当在到达现居住地15日内,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验证机关)交验《婚育证明》,接受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凭证享受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服务。
验证机关查验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应当将查验结果在“查验记录栏”予以记录并盖章,对其中的已婚育龄人员进行登记。查验后应当将《婚育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退还本人。
第十二条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定期查验所辖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
第十三条持证人婚育情况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到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由本人在3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原发证机关。
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应当对持证人的婚育变更情况在其《婚育证明》中如实记载,并及时将情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在得知持证人婚育变更情况后,应当及时在管理档案中予以记录。
办理变更登记不得要求当事人换领新证。
第十四条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对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应当责令限期补办并交验《婚育证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发证机关工作人员,,擅自收取工本费以外的其他费用,或者有其他不按照规定办理《婚育证明》行为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公民认为符合办理《婚育证明》的条件,而发证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七条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合法的婚姻、身份证件,到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
婚育证明的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民身份证号码、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等。
第八条成年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婚育证明后,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予以登记,并告知其接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婚育证明不完备的,应当要求补办。
第九条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向其中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并组织有关单位向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措施服务。
第十条有关部门审批成年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证件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婚育证明,并将审批结果通报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没有婚育证明的,不得批准。
第十一条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招用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房主,应当配合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申请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应当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办理生育证明材料。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可以凭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育证明材料,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
第十四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与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建立联系,并将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情况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也可以自行将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避孕节育情况证明寄回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了解已婚育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第十五条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中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奖励,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节育手术费,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无用工单位的,先由本人支付,凭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证明,由本人在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销。
第十八条在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奖励。
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负责任,未达到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由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在一地受到处理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受到处理。
第二十条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不按照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其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通知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拒绝为成年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或者为其出具假证明的,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成年流动人口有关证件时,不查验婚育证明或者明知无婚育证明而予以批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这次全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交流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前阶段我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全面提高我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下午,大家都实地参观学习了天河镇西前村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刚才又听取了天河镇政府、天河派出所的经验介绍。不论是参观点上看到的,还是刚才会上听到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从这些经验受到了启发,产生了共鸣,看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希望,也找到了一条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比较好的途径,对于提升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大力推广。下面,我就做好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抓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流动人口迅猛增加,据统计,至今,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将近2亿,国家对流动人口工作非常重视。在今年的全国综治工作会议上,中央综治委提出了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这一工作目标,要求政法、公安、计生、劳动、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区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至2007年登记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有37万多人,实际上已达到近5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我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2007年全区外来人员违法生育817人,同期我区户籍人口违法生育476人,外来人口违法生育量是户籍人口的1.7倍,外来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繁重。
为此,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一支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并就协助计生部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处流动人口违法违规生育行为、采集婚育信息等具体职责作了规定。至今,我区已招聘730名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经培训后都已上岗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基础工作不扎实,工作进展不平衡,管理服务空挡多、漏洞大,力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如,今年1-6月,我区外来流动人口计生信息提交率只有23%,计生反馈率只有76%。这些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我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和瓶颈。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是当前我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上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抓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直接关系到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因此,各单位务必要正确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构建我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探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努力把我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借鉴经验,扎实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根据《省人口计生、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流动人口协管员要实行“信息统一采集,证件统一查验,数据统一应用,绩效统一考核”。天河镇党委、政府开展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正是结合实际采取了该项做法,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并使该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对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各镇、街道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借鉴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尝试,扎实有效地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工作。
一是统一表格式采集登记。通过对公安《暂住人口登记表》进行调整,增加计生、劳动信息栏,用一张表采集治安、计生、劳动等各项信息。流动人口协管员在协助公安部门采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的同时,协助计生部门认真采集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已生育子女数、避孕节育措施、怀孕情况、《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编号等计生信息,填入统一的《浙江省居住人口登记表》。二是统一查验内容。流动人口协管员在协助公安部门查验流动人口身份证、协助计生部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计生证件时,对无婚育证明人员在《暂住证》计生信息栏进行临时查验,注明催办要求,及时报告无生育证明怀孕等违反计生管理规定的情况。三是统一工作流程。镇、街道计生办、驻村干部、村干部和专职协管员四支队伍要互相分工、衔接、反馈、协助等,协管员在发现紧急情况或反馈采集信息这些具体工作方面,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要求。比如天河镇要求协管员在检查中发现不能提供准生证件的怀孕对象,要马上向镇计生办反馈,由镇计生办组织人员核实,对计划外对象落实引产或流产措施。日常登记采集、查验核查信息每周向计生办和村(居)通报信息。四是统一信息应用。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建档管理,公安、计生、劳动等业务部门要各自加强指导,同时列出管理重点,增加对重点对象检查的频率。五是引导“三自管理”。“三自”管理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生产点(企业),生活点(出租房),生育点(医院)是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三个关键点,我们要综合运用签订责任书、教育、处罚等手段督促这些单位落实工作职责,引导他们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三、加强领导,切实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落到实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关键在投入,关键在责任落实。
一要抓好责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事关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成败,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区计生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坚持经常研究重点、难点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统筹兼顾,精心部署,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镇、街道要竭尽全力当好参谋和助手,全面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派出所要严格按照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主动调度专职协管员,积极配合参与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二要落实经费保障。根据《关于加强我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规定,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由公安机关负责日常管理、使用,在经费保障上,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执行。实际上,扣除保险费用、办公费用等,这些人每月只有1000多一点收入,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协管员配不足以及离职现象,如何稳定、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适当增加对这支队伍的投入还是必要的。天河镇按照协管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经费补助,并对有落实引产任务的进行奖励,这个做法值得肯定。各镇(街道)可以根据协管员的工作情况给予派出所一些经费,以解决当前这支队伍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这支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当然,我们要根据工作的表现进行区分,要推行绩效激励,不能有干没干、干好干坏一个样。
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的队伍建设是区委的重要工作。根据文件规定,对于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年度考核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每年进行1-2次。今年区委政法委要尽快组织一次督查或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大考核评比的力度,按照既定的工作任务目标,逐级检查,逐项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坚决纠正说得硬,做得软,重奖轻罚,避重就轻的做法,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镇现有户籍总人口40754人,流动人口达6.2万人,其中流出人口为13458人,流入人口为48350人。国家级浏阳经开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在建企业16家,流动人口大量集聚,流动人口呈现数量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变大的趋势。自2006年,蓝思科技正式投产后,仅蓝思科技流动人口就有3.1万人,人口数量已达到一座县级城市的规模,特别是随着蓝思总部、欧智通电子、华强制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在今后几年,流动人口将达到10万人以上。其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和面临如下特点与困难:一是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猛,且以青壮年为主,育龄人员达80%。二是流动人口结构多元化,成分复杂。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全国各地,特别以偏远地区为主,且居住分散,主要以工厂、园区街道、集镇和附近农家为主。三是流动人口变动频繁,管理难度大,仅蓝思科技每天流入流出近300人,全镇每年人口异动就达8000-10000人,更新数据大,有时我们刚清理完数据,还未来得及录入人就离开了。四是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多,待产孕妇也多,仅蓝思科技育龄妇女就有15400人,每月待产孕妇达130人。五是部分企业不理解、不支持计生工作,一些企业只注重抓生产经营,放松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计生工作中存在进门难、询问难、服务难、执法难。在流动人口清查中,工作人员常常吃“闭门羹”,有时为了调查某个员工个人信息上门10多次都没能采集。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我镇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近几年来,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和流动人口特点,深入调查研究,注重配合协调,多方联动,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新模式,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
(一) “四向协调”,争取各级对计生工作的支持。
一是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协调,建立现场办公会议制度。 近几年来,为适应流动人口增多等社会管理的新常态,我镇推进实施“社会管理年”战略,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四大工作重点之一,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口与计生局汇报协调。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我镇召开专题现场调度会议,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理顺了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市计生局确定了一名班子成员联系我镇,并每月月底到镇计生办现场办公2天,统筹安排和督促每月流动人口计生工作。
二是向园区管委会协调,建立计生联络员制度。为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我镇与园区积极对接协调,进一步理顺园镇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园镇流动人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主管单位__镇政府、协管单位经开区社会发展局、村(社区)和各企业的工作职责,对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在工作中,由__镇计生办统筹调度安排,整合经开区社会发展局管理职责,依托幸福泉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配备了13名组级指导员和15名网格员,在企业和小区建立了计生联络员制度,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了落实到位、稳步推进。同时,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园镇两级财政预算,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园镇计生工作大会、计生专干培训、组级指导员、网格员培训等活动,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是向各大企业协调,建立计生办驻企制度。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各大企业行政监管范围,与企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企业责任。实行计生办工作人员联企驻企制度。企业均建立了计生机构,在100—500人的企业配备主管领导和计生专干1名;在500—5000人的企业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建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建立计划生育协会,配备专职计生专干1名,5000—50000人以上的配备计生专干4名。同时,车间均配有兼职计生信息员,计生信息网络延伸到车间、班组。目前,已建立企业计生领导小组(计生协会)32个。如蓝思科技,由公司副总为计生主管领导,明确10位分厂厂长为计生组织机构成员,明确10位厂办主任为信息联络员,确定每栋宿管为信息联络员。公司每周汇总人员变动情况,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异动情况,镇计生办实时掌握相关情况。
四是向驻镇单位协调,建立多方协同治理制度。镇党委、政府统一调度,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驻镇单位工作范围和考核评议内容,建立了部门协查制度和信息
通报制度。公安部门在办理户口迁移时,实行暂住人口婚育证明协查制,明确告知暂住人口到辖区计生办或社区进行登记建档;城管部门定期协助计生办和社区到街道、小区、建筑工地清查流动人口;医院建立了医院出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通报制,每月将人口出生情况、B超、孕检和技术服务开展情况上报镇计生办。同时,由计生办牵头,联合管委会建设局、公安局、城管分局、社区等,每年组织大型排查活动2次。通过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我镇流动人口底子清,措施到位,管理有序。如蓝思科技建立了全体员工花名册、流入人口定位信息报名单、浏阳市外已婚育龄妇女台账等。(二)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手段
我镇流动人口管理情况复杂,量多面广,只有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有效推进,达到实效。
一是分片分责,把准工作重点。我镇实行了计生办人员、网格员和组级指导员分片负责制。重点登记和管理流动人口“二所”,即住所、工作场所;突出做好“抓三主,管三地”,即:抓店主管好住宿地,抓业主管好作业(或工作)地,抓房主管好活动地。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对流动人口信息逐一查询和核实,及时采集、录入、反馈信息,分类进行处理。计生办组织每周一小查、月末重点查,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二是严格考核,细化工作职责。全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实行镇、村(社区)、组(小区)三级管理机制,层层鉴定目标责任状,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与年终工作经费和评优评先挂钩。镇党委、政府和经开区社发局每月联合开展督查和调度,镇计生办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具体业务指导和考核排名,各村(社区)落实具体工作安排、计生服务、措施到位等工作,组(小区)级指导员或网格员负责日常采集、上报、录入等工作,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职责。
三是搭建平台,探索网格管理。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形成“网格式管控网络”。对园区街道、小区和企业实行辖区单位主体责任制,辖区单位和社区共同管理合作制,小区网格员属地责任制,公安民警协管制,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制,公安、工商、计生三联合责任追究制。对市场采取市场管理和计划生育管理相融合的市场管理人员全员划片包干责任制,对建筑工地采取以甲方为主的甲乙双方负责制,对房屋出租户采取房主包房客登记制,有效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是群体分类,推进均等服务。针对园区不同人群,制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各类管理合同,如企业人员管理合同、小区人员管理合同、建筑工地管理合同、集体户口人员管理合同、档案托管人员管理合同等;推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以网管人”等工作举措,实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推行了一系列均等服务。如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实现流动人口阳光计生工作;定期组织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女查环孕检工作,我们在大型企业蓝思科技设立了计生服务室,计生局赠送了专用B超机,镇计生办定期到企业进行服务工作,每天查环孕检人数可达200人左右;免费为流动人口发放避孕药具工作,社区在大型企业和人口密集的街道小区安装自动取套箱120个,方便流动人口的领取,每周发放一次计生药具,每月发放量达20000余套;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妇科病查治工作;还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在公司LED屏播放优生检测的通知,同时以邮件的方式告知各厂部,在宣传栏和公司门口张贴优生检测检查通知,对已登记的孕妇发送短信告知检查,我镇已免费为流入人口办理《生育证》8本,共有40对流入人口育龄夫妻参加了我镇组织的免费孕前优生检测;通过经常组织孕妇谈话了解心理、生理和生活工作情况,关爱孕妇,有些企业发放准妈妈证可享受吃饭不用排队,并调换适宜孕妇的岗位等关爱政策;同时,开展走访慰问困难流动人口,今年以来,共组织对24名有困难的流动人口进行了上门慰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信息化推动,亲情化服务,人性化关怀。
一是政企关系得到改善。在政企联动服务流动人口过程中,企业员工充分享受到了计生部门提供服务所带来的便捷和关爱,切身感受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扭转了最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四难”局面(即进门难、询问难、服务难、执法难),企业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开展。
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使婚前医学检查(婚检)不再是强制、必须,而是知情、自愿。它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精神,然而受目前我国公民接受教育程度、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能力及婚前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带来很大的冲击,母婴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
1 我市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
1.1 我市自1988实行婚前保健工作以来,婚检率大致是这样的趋势,1988~1992年呈下降趋势,1993~1999年婚检率一度上升后又下降,由1993年的70.2%降至1999年的34.59%,这是自1988年以来的一个低潮,2000~2003年婚检率稳定在90%以上,从2004年自愿婚检实施开始,婚检率急剧下降。婚检情况见表1。
我市的婚前保健工作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并在2000年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以来,已形成了完善的业务技术服务理论和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为婚前保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上表的2000~2003年统计数字显示,各种疾病的检出率处于上升趋势,如果按2003年的疾病检出情况推算,2004年我市将漏掉各种病症总人数约为247人,指定传染病57人,影响婚育疾病62人,而且2005~2008年婚检人数无明显提高,按此规律,每年各种疾病漏检情况严重。
1.2 我市自2000年开始开展出生缺陷和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以来,出生缺陷和孕产妇死亡发生情况如下:由于人口数量少,统计时间短,所以出生缺陷发生率无规律可循,但是2001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5‰,2008年为8.74‰。此数字增长让人惊讶。但是婚前保健这项工作采取自愿后由于人们对保健的不重视,导致婚检率骤然下降,使得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网络――婚前保健被冲破,难以掌握不宜妊娠妇女的情况,致使高危妊娠病例、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发生的潜在危险增大(见表2)。
综上所述,我市参加婚前保健人数由2003年的1492人降至2004年的6人(军婚),疾病检出率由11.13%下降至0,全市婚前保健人数(地方)已为零,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低潮状况,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也已显现:一是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我国已是乙肝病毒携带大国,病毒携带者达人口总数的10%左右,另外我国艾滋病疫情也异常严峻,全国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已达84万,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是乙肝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通过婚前保健,可以阻断其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而婚前保健的缺位势必增加乙肝、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我市处于欧洲与亚洲的交界地区,由于近几年来受西方国家性开放的影响,婚前同居、未婚先孕人数大增,由于欲婚男女处于23~30岁左右,处于性活跃阶段,所以欲婚男女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能通过婚前保健将这些疾病发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整个人群的健康必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另外由于进出口贸易的扩大,西方国家性疾病的泛滥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我市人口的健康。
2 我市婚前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规定每60万人口的地区设1个婚前保健点,而我市十几万人口却有2个婚前保健工作站,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我市关于婚前保健工作资金的分配,使得每个保健点都不能拥有较好的保健环境及设备以及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培训机会,势必造成每个保健点人员素质跟不上需要,仪器设备配备不到位,使得婚前保健工作不能保质保量,严重影响婚前保健工作的良好声誉,亦挫伤了主动要求婚前保健者的主动性。
2.2 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不重视、不了解,尤其是欲婚男女自认为健康,不愿意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2.3 群众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收费有不同意见,认为婚检是盲目乱收费,流于形势,也有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各种项目的检查费用的。
2.4 长期以来有的婚前保健点不具备婚检条件,①无必要的设备和合格的人员;②无温馨私密且洁净不染的检查室,不能保障受检者的隐私和安全。
3 我市在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自2008年10月1日起,我市以政府投入形式恢复了婚检工作,欲婚男女可以到指定婚检保健单位接受免费体检,然后持婚检证明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
3.2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并增加对婚前保健工作软硬件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定期对婚前保健工作进行自查,并互通有无,扬长避短,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来满足欲婚男女的保健需求。
3.3 大力宣传婚前保健的重要性:印制宣传单、册,利用各种宣传日免费向社会发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普及婚前保健知识,医疗机构要深入开展面向群体、面向基层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达到提高市民对婚前保健工作的认识的目的。
3.4 和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合作,争取层层把关,从而提高婚检率,以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4 对我市婚前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婚检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近几年积累一定人力、物力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组织和支持工作力度。卫生、民政、计生等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密切配合,确保我市婚前保健工作的常态运行,从而保证我市人口的健康。
4.2 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开展正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台,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这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控制传染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关乎国胜民强的大事,使得婚前保健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4.3 建立安全有效的转诊体系。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组建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转诊网络,各级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确保有序转诊,减少纠纷发生[1]。
4.4 加大执法监督,对各婚前保健点进行整顿,确保一家婚前保健点,并加大对该婚前保健工作的投入,加强检查,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只收费不检查的不负责行为。对婚检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切实做到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前保健咨询、指导相结合,严防婚前保健流于形式,确保婚检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傅葵.婚前医学检查的新变化及思路与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08~709.
关键词:Android;智能手机;招生;报名
DOIDOI:10.11907/rjdk.161626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106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杨(1991-),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与集成。
0引言
小学生入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局、学校、家长关注的问题,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1]。均衡教育资源,提高办事效率,公开公平公正,为家长准确了解孩子报名情况,及时选择或更改报名学校,避免因扎堆报名而引起的社会混乱和安全事故,是教育部门必须着重周全考虑的事情。为此,设计了Web端小学招生网上报名系统。考虑到移动时代的到来,手机使用率不断提高,为了方便家长在规定时间内了解各学校报名详情,在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设计开发了小学招生报名客户端,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在规定时间内报名[2]。
1系统架构
1.1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系统基于Android开发实现,以Web端小学招生报名系统作为服务器端,手机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采用B/S体系架构开发,系统
结构如图1所示。Android客户端通过调用Web服务填写学生报名信息,Web服务器端接受Android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库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将结果处理返回到Web服务器端,Web服务器端将结果以JSON形式返回到 Android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再对返回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展现结果给手机用户 [34]。
系统分为服务器管理端和Android客户端两部分,其中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审核、统计、上传文件等功能,Android客户端主要负责用户登录、注册、查询教育局/学校文件、填写报名信息、查看录取情况。通过HTTP请求,调用服务器管理端接口,从而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Android客户端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2数据库表设计
小学招生报名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用于保存Android客户端用户注册、报名信息填写、修改等数据。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共用一个数据库[5]。数据库表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Android客户端涉及的表有学生、学校、片区、状态、民族、疫苗、学生-疫苗、监护人、地址、楼房、平房、本区、非本区、用户、文件等实体表。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生日、照片、落户日期、提交时间、补录、排名、报名编号、审核不通过原因、血型、接种证、补证、补种、健康状况;监护人属性有姓名、与孩子关系、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学生拥有一个或两个监护人;民族属性有民族编号、民族名称,一个民族可以有多个学生,所以民族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民族可以有多个监护人,所以民族和监护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学校属性有编号、名称、六年级班数、六年级人数、拟招班数、拟招人数、计划招生人数;片区的属性有编号、片描述,一个学校拥有多个片区,所以学校和片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文件属性有编号、名称、主题、路径、上传时间、文件格式、备注,一个学校可以上传多个文件,所以学校和文件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用户属性有用户名、密码、所属单位,一个用户可以上传多个文件,所以用户和文件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地址属性有编号、是否楼房,楼房的属性有编号、小区、楼号、单元、室,一个楼房是一个地址,所以楼房和地址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平房属性有编号、办事处、村、号,一个平房是一个地址,所以平房和地址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省属性有编号、省名,市属性有编号、市名,区属性有编号、区名,一个省有多个市,一个市有多个区,所以省和市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市和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地址位于一个区,所以地址和区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2系统技术
2.1服务器功能实现
服务器端采用MVC三层架构,使用语言是[6],见图4。MVC 是一种使用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创建 Web 应用程序的模式。
Model(模型)表示应用程序核心(比如数据库记录列表)[7],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View(视图)显示数据(数据库记录),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通常视图依据模型数据创建。
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输入(写入数据库记录),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MVC 模式同时对 HTML、CSS 和Javascript完全控制,MVC 分层同时也简化了分组开发。不同的开发人员可同时开发视图、控制器逻辑和业务逻辑。
MVC 编程模式是对传统 (Web Forms)的一种轻量级替代方案。它是轻量级的、可测试性高的框架,同时整合了所有 特性,比如母版页、安全性和认证[8]。
2.2手机客户端功能实现
Android客户端主要根据APP界面展现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远程服务器端通过HTTP请求,获取需要的JSON格式的数据字符串,在Android客户端对字符串进行解析,最后呈现到用户的手机界面上[910]。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根据Android体系,每个界面都由一个Activity作为基本的运行单位,Android客户端界面实现结构如图4所示。
Android客户端实现的核心模块是报名信息的填写、提交、保存、修改。学生家长点击填写学生信息选项,就可填写学生信息,包括学生户籍信息――学生姓名、身份证号(护照号码)、出生日期、性别、民族、现住址所在地、现户籍所在地、落户日期、照片;监护人基本信息――监护人姓名、与孩子关系、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联系电话、工作地点;房产信息――是否有房产、是否能提供所有监护人在本区无房产的证明、房产所在地、房产证办理时间、现户籍所在地、落户时间;接种疫苗信息――是否有接种证、是否要补证、是否要补种、学生健康类型、血型、接种各种疫苗的情况;购房/租房信息――是否购房、是否租房、购房所在地、购房时间、租房所在地、租房时间;在本区监护人信息――监护人姓名、是否务工、是否营业、务工单位、社保卡编号、入社保时间、营业场所、营业执照注册号、营业执照办理时间;其它信息――是否办理暂住证、是否办理孩子母亲流动人口婚育证、是否办理借读证;最后填写学生所报学校。
学生基本信息填写如图5所示。
3结语
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小学招生报名系统服务器端与Android客户端的系统框架、数据库设计、主要功能实现以及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该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家长在规定时间内,随时随地为孩子填写报名信息,选取理想学校,查看有关文件,极大方便了家长,节约了时间。同时该系统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公
开、公平与公正,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公共服务形象。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周鹏飞,胡一波. 基于Web的在线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J]. 价值工程,2012(16):182183.
[2]孙承爱,任艳伟.基于混合模式的普通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8(10):130131.
[3]勒岩,姚尚郎.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OH H S,KIM B J,CHOI H K, et al.Evaluation of Android dalvik virtual machine[C]. Proceedings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Java Technologies for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2012.
[5]刘平. Android手机访问服务器的一种数据交互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 2010(9):6769.
[6]文东,秦敬祥程序设计基础与项目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MASOUND F and JSP frameworks in model view controller implementation[J].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2006(5):3337.
[8]LEI GAO.An Intensive MVC design pattern based on [M]. Computers in Industry,2010.
关键词: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政策性银行;准政策性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4-0065-04
现代金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和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在支持服务经济成为“现代金融百货公司”并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已逐步演变成为具有高度经营风险的企业。于是,拓展业务与防控风险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方面。农业发展银行与诸多金融业一样,在建立现代银行的过程中,金融产品在迅速增加,业务效益迅猛发展,金融服务手段越来越现代,与之相伴的是经营风险,主要是贷款风险也随之增多,有的甚至呈加重的趋势,贷款风险事故和案件屡有发生,一些地方不良贷款前清后生。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信用缺失、市场变化所致,也有内部管理不善、制度执行不到位和决策偏差等。因此,必须遵循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规律,切实注意发展业务与风险控制的均衡性,创新金融产品与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并重。本文拟以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为参照体,阐述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问题。
一、应用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理想选择
(一)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企业控制原理是企业管理理论创新发展的产物,它强调企业控制功能的主导地位,系统各要素的联结构成具有控制特征的系统框架,它颠倒了原有企业管理理论中以管理为系统,将控制与组织、计划、协调为手段的体系。在此理论下,管理只是为实现控制要求而进行的调控活动,起辅助作用。此原理已为现代企业实践所证明,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它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
1.控制的主导地位。控制是系统构建和运行的主体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基本特征。企业系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系统要素有机联结的程度、系统框架和系统“软件”的科学性体现出来的,系统结构有机程度越高,系统框架越合理,控制功能就越强。
2.管理的从属位置。管理是在控制基础下进行的,是在已经形成的系统框架下,对原有的系统控制进行调整的活动。没有控制作为基础,管理的目的、作用和活动的价值就无法得以体现。
3.控制与管理的不可分离性。控制是构建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原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生克现象的具体反映。管理是通过发挥职能作用,调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功能和影响,调整控制能力、控制力度以及控制范围是为系统达到运行目的服务的调控活动。控制功能增强,管理难度相对减小,管理调整工作也相对减轻,驾驭企业的难度也会减小。反之,如果控制功能弱、管理难度则大。[1]
(二)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作用
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在现代企业管理,甚至在社会重大问题、军事管理和重大科技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对计划生育管理、疾病防治管理研究后得出显见的证明,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达到人口健康有序增长的目标,必须对婚育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为了控制瘟疫传染,达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目标,必须实行疾病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控制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控制是目标,管理是围绕目标的实现开展的活动;控制是主体,管理是围绕主体进行调整的手段。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在贷款风险管理问题上采取了诸多办法和措施,但随着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新业务领域的拓展,贷款风险管理日显重要。对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并没有上升到系统控制的高度。因此,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特征和效用无法体现,是贷款风险问题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主要原因和矛盾之一。必须尽快全面引入现代企业控制原理,设计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完整系统,主要有利于两个方面:
1.有利于将贷款风险控制目标过程化。通过实施贷款风险控制,将要实现的目标细化。将控制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和每个环节,颠倒贷款防范管理与控制的关系。同时,由于贷款审查、审核、审批流程中的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即便因不可抗因素产生贷款风险也能有效保护员工人生安全,达到尽职免责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极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贷款风险控制的积极性。
2.有利于更新贷款风险管理理念。现代银行不仅是现代化手段的提高和运用,更多应该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创新。按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仅通过管理手段是无法实现贷款风险管理目标的。因为从根本上讲如果企业系统结构上存在漏洞,通过管理的方法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不应是单纯的贷款管理,而应是控制为基础的体系构建,必须要积极开展贷款控制实践,按照贷款风险控制设计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全部构架。[2]
二、强化贷款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关键所在
做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的实际来看,首先必须强化贷款审查流程控制,这是问题的关键。按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贷款风险控制要达到的目标一般可大致描述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业务发展要求,遵循贷款政策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贷款审查,提高贷款审查质量和效率,实现有效控制贷款风险,保障信贷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其实质是达到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要求。与此同时,贷款控制各环节在审查过程中要做到明确权限、严格程序、分清责任、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力求达到尽职免责。为此,结合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的实际,要全面推行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思想,必须把握以下三大方面。
(一)必须明确贷款风险控制执行原则
按照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内在规定性要求,在结合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贷款产生的背景真实,是真实的经济贸易往来所需,各种贷款信息、依据真实可靠。
2.完整性原则。与贷款相关的各种资料、依据和信息必须完整。
3.合规性原则。发生贷款业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规章制度。
4.风险性原则。对贷款业务必须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全方位揭示贷款风险隐患,落实有效风险保障措施。
5.效率性原则。办理贷款必须强调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
6.流程性原则。贷款办理严格按规定流程操作,各部门、岗位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依次审查、不得缺级或越级。
(二)必须明确贷款风险控制流程
从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的实际来看,其流程大致分为原控制和再控制两个层面。
1.原控制层面主要在县级支行。部门:县级支行的信贷部支行行长室;岗位:信贷部客户经理副行长兼信贷部主管支行行长。
2.再控制层面主要在市分行。部门:客户部利率审查部信贷与风险管理部(含法律审查部门)贷款审查委员会;岗位:客户部门审查岗位客户部高级主管利率审查岗位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岗位法律审查岗位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高级主管贷款审查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有权审批贷款人。
(三)必须明确各部门、岗位贷款风险控制的要素和职责
根据现阶段对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原控制层面和再控制层面各部门、岗位职责研究,在贷款风险控制中必须遵循前述“六项”原则的基础上,各自掌握的要素和应履行的职责如下。
1.原控制层面必须对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风险性负主要责任。首先,信贷部客户经理控制。它是所有贷款的起点,必须把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作为控制的主体。对贷款企业申报贷款必须严格审查各种原始依据,判断贷款的真实程度;必须按制度、法规对贷款进行全面论证,判断贷款的合规程度;必须索要、整理与贷款相关的全部信息资料,判断贷款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对贷款进行全面论证,做好贷前调查的各项工作,按要求撰写调查报告,阐明调查意见和结论,完成相关基础资料并转下个流程。
其次,副行长兼信贷主管控制。在收到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相关信息资料后,必须重点在真实性、合规性和风险性上进行全面复核,发现缺漏、疑点,及时进行核实。对贷款企业提供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和公司章程等重要信息依据,应组织到有关专业评估或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查询核实;对客户经理提出的调查意见和结论进行重复论证;对贷前调查有关事项进行核实或操作。要结合岗位应知信息,论证贷款风险度。审查无异后,按规定转交下个流程。
再次,县级支行行长控制。县级支行行长是县级支行贷款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贷款业务风险控制首要执行者。必须重点审核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风险性。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审视贷款业务是否真实可行、是否存在风险隐患等;要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信用、信誉状况,生产经营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就该笔贷款申请的可行性进行审查,确定能否贷款,贷款额度是否合理,贷款方式是否可靠等;要坚持稳健经营的思维,切忌盲目追求贷款量的增长的观念,真正体现“贷款放到哪里风险就控制到哪里,风险控制到哪里贷款就放到哪里”的效果。
2.再控制层面必须对贷款的合规性、效率性和流程性负主要责任。首先,客户部门及其相关岗位控制。审查岗在收到贷款申报材料后,要重点做好格式规范性审查、材料完整性审查、信息充分性审查、内容一致性审查、信息资料合规性审查、与CM2006系统 核对审查、利率执行准确性审查、风险提示。客户部高级主管要结合掌握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对能否贷款、贷款额度等做出准确判断;对贷款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贷款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判断;要结合岗位性质特征,从贷款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市场现实、贷款安全效益等对贷款投放做出综合判断。客户部对贷款全面审查后要联系计划部门利率审查确认,并将完整的手续资料、调查报告、申报材料转下个流程。
其次,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岗位控制。审查岗在收到贷款申报的材料后,要重点做好格式规范性复查、材料完整性复查、信息充分性复查、内容一致性复查、信息资料合规性复查、与CM2006系统再核查、利率执行准确性复查、风险再揭示。法律审查岗位收到资料后,要结合CM2006系统对信贷项目的风险预警情况进行风险提示,重点审查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合理、可行,保证人主体资格及偿债能力,抵押物、质押物是否合法、足额、有效。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高级主管要对贷款合规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进行控制。必须对前述各流程环节的审查进行核实;必须坚持风险防范的政策制度规定审核把好贷款风险保障关口;必须全面审视贷款潜在的可能风险点,向流程前后环节做好反馈工作;必须对贷款工作效率、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第三,贷款审查委员会及其副主任、主任控制。贷款审查委员会作为贷款审议的集体决策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农业发展银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合理地组织和运作,要严格执行贷款风险控制“六项”原则。贷款审查委员的每个成员必须是相关专业的专家,必须对贷款决策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履行职责,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集体决策的真正效应,才能把好贷款风险控制关口。贷款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和主任收到申报及审查材料后,对前述流程各环节审查内容和意见进行复查,总体把握调查、审查意见是否完整、是否合理。要重点结合所了解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对贷款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判断;要审查贷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我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要根据借款人前期贷款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结合本笔贷款的金额、期限和方式等,判断贷款风险程度,提出防范贷款风险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有权审批人控制。必须严格执行“六性”原则,对贷款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特别是揭示的贷款风险。要严格执行有权审批人有权否决贷款审查委员会通过的信贷项目或提出复议意见,无权变更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或复议的贷款项目的规定。要统揽全局,对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做出符合逻辑的科学合理的判断和终决。要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其在贷款风险控制中的关键作用。[3]
三、强化贷款风险控制细节管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有效保障
贷款风险细节管理是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应用中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控制原理中控制与管理刚柔相济的关系,只有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实行细节管理,才能确保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效应,达到贷款风险控制的目标。为此,在贷款风险控制流程外必须高度关注相关的细节管理。就目前贷款风险控制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激励约束问题:建立健全信贷资产保全责任考核机制
一是围绕信贷资产保全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特别要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将应该检查的内容要求到边、到底、到时、到实;二是建立责任评议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与流程中各环节责任部门、责任人薪酬、奖金等收入考评挂钩,严格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拓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流程环节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作为对上一流程环节日常考核的依据;三是对流程外实施的资产安全检查、条线检查和信贷主管考核等各项检查,也要重点围绕前述“六性”原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对相关部门、人员的考核依据。由于履职不到位导致贷款发生损失的按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抵押担保问题:建立抵押担保贷款的实效合规考查机制
对抵押物的评估必须坚持实效合规原则,在实际落实抵押物值时,要坚持稳健经营思维,不能以高估换取贷款的增量,贷款额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比例范围之内。对所有《抵押担保借款合同》必须到规定部门进行登记并公示。在审查抵押物的存续和保值时,必须执行《担保法》规定,要审查抵押物的存续状态,是否有损毁或转让的事实,更要审查抵押权人对抵押物在发生毁损转移灭失情况下,债权人监督权力的行使问题,切实防止抵押权人明知抵押物处于损失状态,而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担保企业的选择,在执行有关信贷政策制度的前提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实做好对担保企业的综合评估,绝不高估,坚决抵制违规虚假情形的产生。
(三)风险预警问题:建立贷款风险预防分析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客户评价制度。重点客户评价半年一次,一般客户一年一次,新准入客户,在贷款申报前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做出客户评价报告。同时,要定期对贷款企业经营管理及其相关产品、市场等进行调研,对相关产业政策制度进行研究。二是建立贷款企业经营分析制度。县级支行、市分行应定期召开分析例会,对贷款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情况、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等进行评价判断。对重点客户要进行全过程监测,对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品行、贷款与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企业货款归行率、企业日均存款余额、企业销售与纳税额等要素进行及时监测分析。三是要大力提倡引进科学风险预测技术。在CM2006系统基础上,全面收集、筛选业务和管理数据,对贷款风险进行客观度量,逐步建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评价系统、贷款定价系统以及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贷决策辅助工具。
(四)风险处置问题:建立健全贷款风险应急处置制度
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是必需的,一旦发现贷款风险,必须及时准确地反馈贷款风险生长情况的信息。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贷款,要在注意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果断采取调整贷款条件、贷款方案、还款方案,要重新核实抵押担保,及时完善保全措施。对贷款损失不可避免的,要及时分析原因,依赖政府、社会和法律部门,寻求综合清收方案。要建立清收转化责任制,结合行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把处置期追回贷款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强化考核,也要创造性地积极寻求经济组合方案解决问题,比如发挥信贷杠杆调节作用促进收回风险贷款等,尽可能减少贷款损失。[4]
当然,贷款风险控制问题还包括信贷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流程环节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制动态变化完善和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多方努力共同解决,全面更新信贷风险防范的理念,全面有效防范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