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特色农业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农业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农业市场前景

第1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为努力实现职工持续增收、农场持续增效目标,牡丹江管理局积极探索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路径,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稳产能、提品质、强基础、促营销”,在尊重市场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行“增减”模式,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24.2万亩,同比增长2.4%;种植大豆30万亩,同比下降46.3%;种植经济作物37.01万亩,同比增长26%。

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调结构势在必行。这个管理局通过增减作物种植面积,把调结构“增”的目标盯在市场行情好的水稻上。今年,这个管理局依托兴凯湖灌区扩能改造配套项目建设,新增旱改水面积10万亩;置换地下水灌溉37万亩,地表水灌溉比例达58.6%,较以往提高18%。好地得种好品种,好品种还得适应市场。牡丹江管理局的农业、商务、粮食以及工业等部门及时分析市场形势,选择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作物品种。今年,管理局将种植优质水稻30万亩,同比增长110%;示范种植有机水稻1.6万亩、有机大豆1000亩、红小豆1000亩、特色大豆2000亩。

调结构在于优,并不在于统。在调结构过程中,牡丹江管理局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在只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块上重点推广了早熟、优质和脱水快的品种,并严格控制、压缩熟期偏晚、脱水慢的品种。

只要对老百姓有益的事,管理局党委便会铆足干劲。今年,这个管理局积极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依托兴垦粮贸有限公司种植红小豆15万亩,同比增长16%;依托农垦卉菊海林甜菊糖有限公司种植甜叶菊3万亩,同比增长25%;依托农副产品营销公司和集贸市场种植白瓜子10万亩,同比增长76%;依托各类经纪人种植元葱6000亩,同比增长10%;依托围城优势种植瓜菜2万亩,同比增长15%;依托新友谊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种植特色大豆(黑豆、双青豆)5万亩,同比增长15.7%。

牡丹江管理局在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过程中,注重依托优势、挖掘潜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管理局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生态功能作用不变的前提下,加大森林经营权市场化出租转让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挖掘潜力,促进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农牧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各类养殖资源。盘活存量,提质增效,重点抓好粮食加工企业达产和升级改造工作,努力使粮食加工综合达产率达到49.2%。拓展增量,用活用好用足周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力度大、衍生能力强、税收贡献多、生态环保型项目人驻园区,重点抓好八五五农场60万吨蒸汽压片玉米粕饲料、八五0农场玉米综合精深加工、八五七农场5000吨大米面条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通过建立长期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多种形式的经营联合体11家(新增5家),经营规模达到30万亩,奶牛8700头。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争取并制订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餐饮、物流、家政、旅游、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有效拉动了就业和创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2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蚕桑产业;发展优势;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S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8902

1 引言

更戛乡国土面积547 km2,辖11个行政村(社区)151个村(居)民小组,年平均气温15.9 ℃,年降雨量1384 mm,该乡可分为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显著,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2015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9700亩,主要有粮食、烤烟、甘蔗、茶叶、畜牧、核桃等6大支柱产业,目前更戛乡上下正努力培育发展蚕桑产业。

2 发展现状

蚕桑产业是更戛乡2008年开始发展的新产业,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栽培的桑树品种以农桑14号为主,养殖蚕种以青松皓月为主。2015年末该乡共涉及田头、更戛、小街子和大沙坝4个行政村(社区)36个村民小组871户农户累计桑园面积达351 hm2,其中田头村68 hm2,更戛社区174 hm2,小街子村86 hm2,大沙坝村23 hm2。全乡养蚕3000张,交售蚕茧106.13 t,实现产值413.7万元。蚕桑产业发展特点如下。

2.1 规划布局日趋科学合理

根据该乡产业布局规划,结合各村的土地资源、气候特点等因素,进一步巩固提升了4个蚕桑村(社区)和2个重点村。2015年,县级蚕桑生产重点村田头村和更戛社区新植桑园26.31 hm2,占该乡新植面积的74.6%。重点村生产效益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为该乡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2.2 种桑养蚕效益得以突显

2015年,全乡养蚕3000张,交售蚕茧106.13 t,实现产值413.7万元,上茧均价39.68元/kg,综合均价38.93元/kg。全乡442户养蚕户户均养蚕收入3455元,其中1万元以上11户;1.5万元以上4户;2万元以上4户,最高收入达34800元。

2.3 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夯实

目前,更戛乡共有小蚕共育室27座1330 m2、大蚕房398座17167 m2、新式地蚕养殖大棚建设4间312.88 m2。消毒池、贮桑室和蚕沙坑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方格簇上蔟推广率达100%,省力化活动蚕台技术推广稳步推进,单位面积养蚕量大幅提升。

2.4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专、兼职蚕桑工作人员,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建立了总技术员和辅导员队伍,初步形成了县、乡技术员和村级辅导员的三级服务体系,为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 存在问题

更戛蚕桑产业历经8年的发展,桑园基地初具规模,产业效益得以彰显,得到了各级的认可,已被列为昌宁县4个蚕桑产业发展核心乡镇之一,在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蚕桑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产业发展规模总量小

蚕桑产业发展的规模总量还小,整体种养总量较小,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化生产。

3.2 产业发展效益低

部分领导干部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蚕桑产业发展放到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作缺乏主动性,存在消极应付和畏难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部分桑园闲置,管理滞后,平均亩养蚕量小、亩效益低。

3.3 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弱

由于更戛乡财政较为困难,广大农户经济基础薄弱,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蚕桑生产条件,发展蚕桑产业的水利、蚕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产业发展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弱。

4 市场分析

4.1 政府大力支持

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良好机遇。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蚕桑产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的重点特色产业来抓,各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蚕桑产业发展。同时,昌宁县已被列入云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蚕桑生产加工示范县区之一,并被列为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蚕桑产业发展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4.2 蚕桑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茧丝绸行业已走出困境,实现了持续平稳发展。从国内市场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丝绸产品前景看好,特别是丝绵被市场走俏,消费潜力大,生丝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从国际市场看,随着外贸出口的逐步回升,将会拉动生丝出口增长,生丝价格将稳中有升,发展蚕桑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4.3 与传统产业相比优势明显

与粮食等传统产业相比蚕桑产业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是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按一年可养蚕5批,每亩以2张蚕种、张产40 kg、均价40元/kg计算,可收入3200元,扣除管桑和养殖成本约450元,每亩可净收入2750元;其次是劳动强度不大,老人、妇女、儿童都可以养殖,能让家中更多青壮劳动力发展其它产业;再次蚕桑产业比较生态环保,固土防风,绿化美化家园作用非常明显。

4.4 更戛蚕桑产业发展潜力大

以现有桑园基地规模来看,只要在蚕房建设、技术指导上狠下功夫,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桑园种植管理,蚕桑产业必将成为更戛乡人民群众又一大增收致富产业。

5 应对措施

5.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种桑养蚕村(社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蚕桑产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更戛乡蚕桑规模化发展,把蚕桑产业培育成为促进更戛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5.2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要积极整合林业、水务、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小额信贷等项目资金,突出重点,加大蚕桑示范园区、大小蚕房建设,中低产桑园改造等重点环节以及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蚕桑生产条件。

5.3 强化培训指导,推广科技措施

职能部门要把科技推广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在新植桑园、低产桑园改造、冬季桑园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桑园套种、养蚕等环节层层召开现场会,并加大入户指导力度,让蚕农掌握好不同节令、不同气候条件下养蚕技术要领,做到以养促管,以管促养。

5.4 严格考核,落实责任

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年底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6 结语

要以建设高产桑园示范区为抓手,巩固提升老桑园,加快发展新桑园,实行桑园面积动态管理。创新养蚕方式,落实养蚕技术措施,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蚕桑产业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养殖专业化、效益最大化,从而将蚕桑产业打造成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周晨曦,李文斌,张节伯,等.关于蚕桑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江苏蚕业,1999(1).

[2]倪 红,陈怀新,杨艳燕,等.桑蚕蛹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提取与制备工艺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

第3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行业发展重心向中国转移

“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短期内食用菌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但是食用菌市场前景欣欣向荣。”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2009年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席李玉教授说,“全球消费者对饮食结构科学、健康的追求带动了食用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作为循环经济的典范――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各国农业发展要求,同时该产业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入门门槛低等特点,促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负责人刘自强表示,“我国食用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加工企业正在从对产品的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升级,还有部分企业已向高新科技领域发展,药用菌行业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原理,近年来食用菌行业的一只新生力量―――食药用菌行业也异军突起。

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不足1亿公斤,产值不足1亿元,而到200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147亿公斤,在不足30年的时间内扩大约150倍,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0%以上。据预测,如果中国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每年仅提高0.1公斤(干品),到明年国内新增食用菌需求就可达50亿公斤。国外人均消费量同样增长迅速,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食用菌需求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

正是基于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3~5年将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重心将由欧美、日本、韩国逐渐转移至我国,中国将成为食用菌生产和消费的强国。

支持这种观点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食用菌行业自身的优势为其在国内发展争取了良好的“软环境”。食用菌可作为粮食替代品,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人类健康;同时它又是循环经济产业的代表,在农业生产中可将边角余料用于食用菌再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大循环;此外,食用菌产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拉动广大菇农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扶贫帮困的有效途径,它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是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

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

发展多种类型深加工,开发即食产品、保健产品、休闲产品等(如菇类食品饮料、滋补品等)高端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推广工厂化生产,由菌包生产厂按标准进行生产,由农户分户栽培,生产期间菌包生产厂家定期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从生产源头上严把菌包质量关,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保证产品质量。

第4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效益农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为目标,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对于化解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矛盾,启动和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效益农业首先是市场农业。市场需要什么农产品,就生产提供什么农产品。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满足于“吃得饱”转到现在讲求“吃得好”上来了。而一批“绿色”农产品的应运而生,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同样是白菜、芹菜、黄瓜等蔬菜,不施农药、化肥的,即使价格要贵上好几倍,也格外受欢迎。在象山菜场近年来推出的“放心菜”就是这种类型,一经上市,大受好评。因此,绿色农产品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农户可以顺应这一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其次,效益农业是精品农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抓优质、出精品是农业增效的重要保证。我国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了现在的买方市场,因此,迫切需要农民转变观念,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市场上不受欢迎的质次价低的品种,增加质优价高的品种,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效益农业是科技密集型农业。科技在农产品中的含量越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就越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越高。当前,在发动农户搞效益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帮助农户引进优良品种,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同时,更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广泛推广农业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掌握发展效益农业的技能。特别要积极开展科技联姻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结成紧密型科技协作关系,利用他们的科技优势来发展本地的农业。

第5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随着宿迁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广大农民与农业领域急需农业信息的正确引导。将农业化与信息化通过产、供、销产业链的方式整合起来,建设权威中立的宿迁农业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应用平台迫在眉睫。

1.1宿迁农业产业信息产品数据库集成系统

宿迁市建设开发了价格数据库、产能产量数据库、进出口数据库、企业客户库、需求量数据库、指数数据库等十种关系型数据库,将农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层面全覆盖,为制作各类研究报告提供数据基础,为定量分析预测市场提供支持。系统也为宿迁农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全面权威的数据支持,指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在种植与养殖、加工过程中只凭经验做出的错误决定造成的惨重损失,降低这种盲目性导致产品滞销或供不应求的风险加剧。

1.2宿迁农产品交易数据挖掘系统

建设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农超对接服务,覆盖面从农资到农产品。计划与各地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农机推广站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农民与企业的直接沟通桥梁。结合宿迁农业发展现状,搭建更为适合宿迁广大农民易于操作且安全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争取将农产品网上销售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普及,帮助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销售难的问题。

1.3宿迁物联网大数据的采集应用

采集农业产业相关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建设大田种植、果蔬、畜禽、水产、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物流与信息、物流与实体经济交易的网络连接,及时预测行情发展动向,实现远程监控、交易警示等功能,了解区域仓储存量差异,实现跨区域货物调配,对从业者分析判断交易量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1.4完善宿迁农产品指数,提升权威性

通过对农产品长期不断的跟踪、估价、记录、分析研究,研发生成了宿迁农产品综合指数,后续还将建立“模糊数学+三层神经元网络模型”进行市场中远期预测,并形成价格先行指数,供农业相关从业人员、协会和政府相关机构决策参考。随着宿迁农产品指数的完善和影响力的扩大,今后在国际贸易中,可以利用卓创农产品指数的权威性和市场认可度,在国际商品交易中提高我国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在国际贸易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1.5建立完善的宿迁农业信息化培训体系

在指导和帮助农业相关从业人员利用宿迁农业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推销农副产品,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同时,还将在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生产补贴等方面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全面带动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大力推动宿迁农业信息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1.6开展宿迁“订单农业”和“信用农业”服务

开展宿迁“订单农业”和“信用农业”服务,搭建宿迁农业订单交易及流转平台、现货信用交易支持平台,为农牧行业的客户和广大投资者提供服务。实现以信息服务推动农产品供求,以交易服务引导和方便农民推销农副产品,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促进工业品下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2服务特色和创新之处

宿迁农业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应用平台提供完善的全产业链信息服务,从农资、农产品至深加工以及各类各级采购销售环节,完整地构建出一个专业服务三农的信息平台。

2.1服务特色

应响应国家号召,为三农提供免费的数据信息服务,以填补了国内空白;专人进行市场跟踪及信息采集,信息和数据的质量有保障;除了网上信息,平台还借助更广阔的手机客户端信息平台、微博、微信平台等,加快传递惠农信息,为农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建设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农超对接服务,覆盖面从农资到农产品。计划与各地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农机推广站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农民与企业的直接沟通桥梁。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普及,帮助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销售难的问题。

2.2创新之处

信息和数据范围广泛,涉及三农的各个领域,涵盖种、收、加工、销售、养殖等方面;完备的数据及信息网络支持,研究成果深入,符合国家政策,具备深远的社会效益;服务及时到位;平台投放的信息量丰富,对于服务“三农”,加速“三农”信息化发展,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前景

第6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走进村民玉兰的家里,还没进门就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香味,客家人热情好客地请我们上桌,中间的河田鸡让我们垂涎三尺。玉兰介绍,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吃着自家养的河田鸡是劳作辛苦一年的长汀先民最大的满足。个个吃得赞不绝口,听着玉兰说关于河田鸡的故事。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养肥的阉公鸡宰杀,并将鸡血洒在草纸上供祭祀先祖用,以此祈求全家来年兴旺。祭祀过的公鸡是每年年夜饭必备菜肴,更是款待亲戚好友的佳品。而河田鸡也随着客家菜的流行在更多的美食爱好者心中留下印记。无论是被养在唐明皇两宫的鸡坊中,有李白赋诗“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的威武气势;还是色香味俱全端上餐桌供人大快朵颐的长盛不衰,河田鸡正日益成为汀州的品牌形象,圆了不少追寻者口福梦,同时,还承载起了不少农户发家致富的重任。

据介绍,1964年河田鸡在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名鸡评比中,从体型、体重、骁勇、毛色、肉质五项鉴定中评为世界名鸡第二名。近几年来,“长汀河田鸡”商标荣膺“最具成长力商标”称号,这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地理标志商标。

记者了解到,2015年长汀县河田鸡养殖规模达500多万羽,实现产值2.5亿多元,带动河田鸡标准化养殖户2000多户,为养殖户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形成了河田、四都、大同、策武、古城、铁长、南山、濯田、童坊等9个河田鸡养殖重点乡镇,河田鸡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长汀县农村受欢迎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并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的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扩大。

说到市场、前景,龙岩市农业局产业科黄玉莲科长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国际上流行返璞归真、重归自然、注重营养的影响,人们对肉鸡的口感、风味、营养、肉质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加上饲料添加剂引起大家的普遍担忧,人们对速生快长、低质廉价的快大鸡的需求日趋下降,将目光投向天然放养的肉鸡,对这种生长较慢、品质较优、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黄鸡的需求日趋旺盛,从目前市场上看,宾馆、饭店大部分使用家养黄鸡,人们逢年过节也都喜欢去农贸市场购买农村的家养黄鸡。但是,由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大多城市郊区的农民不愿从事收益相对较少的优质黄鸡饲养,而优质黄鸡又难于进行集约化生产造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由此可见,发展优质黄鸡――河田鸡,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长汀县是闽粤赣边陲要冲之地,有着商品交易集散的悠久历史。古代曾为八闽之一的汀州府,是客家首府、客家美食之乡,福建美食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河田鸡更是汀州人民记得住的乡愁。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红色小上海”的美称。长汀旅游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当地特产河田鸡、豆腐干等旅游休闲食品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并把它当做伴手礼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河田鸡加工产品冰鲜鸡、酱卤(白斩鸡、盐酒鸡)、即食(鸡爪、鸡翅、鸡肫)等旅游休闲、方便即食食品更是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7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永善县属于山区农业县,而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现阶段永善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以提高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

1 高原特色农业概述

高原特色农业首先在云南出现,体现云南农业新时期发展的特点,推动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原特色农业具备新、名、特、精、优等特点[2],充分体现特色的本质,随着高原特色农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12大品牌,大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 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属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种物质基础,严重影响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永善县中的自然资源严重影响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从而决定其优势面;自然资源极为有限,而技术、资金等可移动性的资源严重影响地区优势与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重视挖掘县外的自然资源,形成互补,以增加永善县的区域优势。

2.2 技术因素

高原特色农业属于永善县的高新技术产业形式,但是和常规农业比较而言,高原特色农业是在区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农业技术进行建设,科技创新路线,凸显高原特色农业的特色。技术因素是培育高效益、高品质和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的决定性因素[3]。目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处于尚未成熟阶段,是因为我国的农业技术不够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范围窄,尤其一些偏远山区还保留原始的耕种方式。为此,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农产品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永善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 花椒产业

花椒又称秦椒、汉椒等,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花椒主要分为大椒和步椒2种,为良好的调味佐料,也可榨油,出油率在25%以上。花椒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加之又是品质上等的调味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而永善县由于受到干热河谷气候的影响,境内盛产花椒。永善花椒以其色鲜味浓、油性重、麻味十足,是独具特色的调味佳品。构建农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花椒产量。

3.2 魔芋产业

永善白魔芋属于高原特色农作物的一种,膨胀系数是80~100倍,用一袋28kg的魔芋精粉遇水膨胀后能生产出1t左右的食品,因此经济效益极高。白魔芋因其葡萄甘露聚糖含量高、粘度强、褐变轻、保型时间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抗逆性、抗病性优于其他魔芋品种。魔芋在工业领域应用广阔,目前已研发出魔芋的46种特性,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建材、化工、航天及航空等众领域,市场需求量极大。魔芋作为保健食品对人体诸多方面能产生高效的预防保健作用,如在防治胃病、减肥塑身等方面已得到体验者的广泛认可,有现代营养学家研究表明,魔芋的主要成分葡甘聚糖是当今最优质是膳食纤维,素有“第七营养素之称”。 特别是自2007年成立魔芋产业办以来,永善县魔芋产业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扩大魔芋的种植面积,增加魔芋产量,增加高原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

4 永善县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

4.1 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是高原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和做优的关键,它不仅有效地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还可以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永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具备起步晚、发展慢、数量小、规模小、带动弱及效益差等的特点,因此,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4];创建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4.2 重视科技与人才发展

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时代要求是产品应具备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特征,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最直接手段。通过优质、高产和低生产成本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必须发挥科技的作用,依靠科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份额与竞争力。换而言之,科技属于高原特色农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衡量因素之一。重视科技队伍的建设,大力发展骨干人才与组建团队,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水平,发展新型农民。

4.3 构建完善的市场流通机制

高原特色农业其实质是竞争性农业,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并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阶段,永善县的市场流通较为落后,对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出现瓶颈,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需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以加快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市场竞争力,构建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流通模式[5],做好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衔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第8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 特色蔬菜产业;提升措施;宁夏西吉;宁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13-01

西吉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年降雨量较少,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降水和温度变率大。四季交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 mm,无霜期仅有100~150 d。气候冷凉,土壤结构非常适宜冷凉蔬菜生长发育。近年来,西吉县利用葫芦河百 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种植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把芹菜种植作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建立一批芹菜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品种,开展集约化种植,2014年全县共种植芹菜0.68万hm2,总产量60万t,产值6亿元,主要品种为美国加州王、圣地亚哥等优质芹菜。建设西吉县葫芦河川道区万亩芹菜生产示范基地2个,芹菜冷链储运体系已基本建成,正常运作。芹菜示范基地通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形成了“西吉芹菜”的优势品牌,市场前景广阔,成为西吉县继马铃薯产业之后的又一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推动了当地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2015年全县种植冷凉蔬菜0.67万hm2,其中芹菜3 333.33 hm2、蒜苗复种其他蔬菜666.67 hm2、胡萝卜1 333.33 hm2、西红柿等其他蔬菜1 333.33 hm2。建设吉强杨坊、上堡、兴隆玉桥、单民、将台明台、明荣、牟荣、东坡8个露地永久性蔬菜基地593.33 hm2和将台西坪、东坡、火集、明荣、兴隆5个设施蔬菜示范园666.67 hm2。建设将台牟荣蔬菜育苗中心、吉强万崖万亩特色蔬菜示范园、将台火沟蔬菜技术集成示范园和火石寨新开、平峰王庆2个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蔬菜总产达到55万t,农民人均特色蔬菜产业纯收入达到1 200元以上。

1 西吉县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优势

西吉县工矿企业少,病虫害的发生率低,广泛使用农家肥,灌溉用水为地下深井水,芹菜等特色蔬菜种植环境绿色、低碳,大气、土壤、水源等生产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蔬菜生产一级标准,是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的最佳地区。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生产的芹菜等特色蔬菜味鲜、色亮,口感好,得到了国内市场的普遍认可,这是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品质优势非常明显。蔬菜在南方重庆、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市场十分抢手,具有很大的销售空间,因此,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提升蔬菜产业质量,对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采取的措施

2.1 全力打造高标准蔬菜育苗中心,发展订单育苗

将台牟荣育苗中心由企业、合作社自主经营,进行集约化定单育苗,该中心已培育出优质西红柿、芹菜、辣椒、洋葱、甘蓝等特色蔬菜种苗共计3 800余万株,为西吉县的永久性蔬菜基地、外销蔬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的生产提供优质种苗,彻底结束了外调蔬菜种苗的历史。

2.2 逐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提高蔬菜园区建设标准

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合理分工、管理有序”的原则,加强部门协作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全力打造蔬菜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节水灌溉及多元发展其他蔬菜种植。

2.3 着力提升永久性蔬菜示范园区,建设丰富居民菜篮子

西吉县以土地流转形式建设永久性蔬菜基地,园区由经营主体多方融资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以降低风险;积极与蔬菜批发市场、超市及直销店等对接,建立营销售网络,确保蔬菜销售[1-2]。

2.4 多元发展外销特色蔬菜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充分利用夏季气候冷凉的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蔬菜布局,以芹菜、胡萝卜为主发展蒜苗、西红柿、甘蓝等多种蔬菜,形成优势突出、搭配合理的多元化蔬菜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推进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上档升级,稳定增加农民收入[3-4]。

2.5 稳步提升特色蔬菜基地科技水平,增加产业发展后劲

在特色蔬菜园区创办农民田间学校,聘请区内外专家,推行田间学校集中培训与实地现场指导相结合模式,对种植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培养造就出一批自己的土专家、菜把式,提升西吉县蔬菜种植水平;集成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每个示范园区建立试验示范田,重点突出“名、特、优”蔬菜品种展示,引进芹菜、蒜苗、包菜、笋、娃娃菜等蔬菜新品种及种植新技术,配套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进行品种引进示范,优化技术配套,提高良种覆盖率,为西吉县多元化发展特色蔬菜提供科学依据。

3 参考文献

[1] 冯均科.昆山市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 靳增兵.廊坊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 刘艳玲.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第9篇:特色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凭着自己的机灵和诚实,在一家摩托车厂,张凤勇找了一份包装工的工作。一天,他从企业老板的谈话中了解到,中药材市场在很长一段时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张凤勇再也坐不住了,想起了家乡的“神仙岭”,想起了家乡抱金生银的黑土地。经过一番思索,他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企业,种植金银花。

2003年的春天,张凤勇和朋友张胜海在隘口镇坝芒村的一个山坡上,发现几株奇特的野生金银花,他们将这几株视为“宝贝”的金银花移植到张凤勇承包的“神仙岭”上进行培植和开发。这一年,他在“神仙岭”上开荒种植了20亩的金银花。在重庆市中药研究所李隆云博士的技术指导下,张凤勇开发了“渝蕾一号”金银花。他培育的“渝蕾一号”不但在同类品种中单株产量最高,而且绿原酸含量也是最高的。

2004年6月,他注册了“重庆市秀山盛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凤勇开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重点种植“渝蕾一号”。到2005年的时候,“渝蕾一号”金银花种植已达400多亩。这时,县政府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在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渝蕾一号”种苗一度供不应求。

2006年,“渝蕾一号”的种植面积达到1200多亩,他还购买了金银花烘烤机等机器设备,开始加工金银花。公司收购附近群众种的金银花,形成了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这漫山遍野都是‘渝蕾一号’,这个坪坝里,一坝一坝的都是我的大棚,育苗大棚。建了860个大棚,为全县提供种苗6万亩。”他自豪地说。

花蕾密集,花期长,采摘又方便,到2009年初,渝蕾一号金银花在秀山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5万亩,全县建起了12家加工企业。原先不起眼的一株野花,带来了超过1.6亿的财富。

(责编:张思思)

相关链接:金银花的种植特色

一、项目特色

重庆市秀山县有武陵山区天然药库之美誉,不开花的金银花就生长在这群山云雾之间。不开花,不是说这种金银花不会开花,而是指在花期即将到来前便可采摘。秀山县已经种植金银花16万亩,花农达到5.6万户,今年预计可以收到鲜花1.3万吨,每户平均收入3000元以上。

二、品种介绍

不开花的金银花又称“渝蕾一号”,跟普通的金银花相比,它的产量比较高,花蕾比较整齐一致。其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比较高,绿原酸含量达到5%-7.1%。“渝蕾一号”采收比较方便,可一次性采收,品种长度为5-7厘米,相对传统花蕾比较粗壮。从形成花蕾到成熟采收,生长期只有30天左右。该品种3年进入盛产期,单株产量10公斤以上,每亩种植120株,产鲜花1200公斤以上,5年生单株产量25公斤以上。适合在海拔800-2800米地区种植。

三、市场前景

相对传统金银花,“渝蕾一号”的投入成本是一样的,但产值较高,一亩地除去成本可以收入4000元。中医1/3的方剂中要用到金银花。目前,金银花已经成为饮料、化妆品以及其它多种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因此市场潜力非常大。

四、种植建议

1.可与当地农技站合作,寻求种植技术指导,联系加工厂、药厂或者经纪人收购,也可自售到当地附近的药材市场。

2.大面积种植后,可凭此发展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联合旅游产业共同推广。